CN110426828B -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6828B
CN110426828B CN201910843752.7A CN201910843752A CN110426828B CN 110426828 B CN110426828 B CN 110426828B CN 201910843752 A CN201910843752 A CN 201910843752A CN 110426828 B CN110426828 B CN 110426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lens
imaging
image
focal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37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6828A (zh
Inventor
卢佳
杨萌
戴付建
赵烈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37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6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6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6828A/zh
Priority to US16/896,247 priority patent/US1168692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6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6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by projecting a pattern, e.g. one or more lines, moiré fringes on the object
    • G01B11/254Projection of a pattern, viewing through a pattern, e.g. moiré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by projecting a pattern, e.g. one or more lines, moiré fringes on the object
    • G01B11/251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by projecting a pattern, e.g. one or more lines, moiré fringes on the object with several lines being projected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e.g. grids, patter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8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designed for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41/00Special techniqu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3B31/00 - G03B39/00;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成像镜头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之间满足:1.0<Fno1<Fno2<Fno3<3.0;5.0mm>F1>F2>F3>1.0mm;P1<P2<P3;其中,Fno1为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为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为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1为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P1为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2为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3为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像装置存在较远场景中3D结构光的分辨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成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三维深度应用逐步兴起,芯片技术与智能算法迅速发展,利用结构光镜头将红外LD(激光二极管)或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发出的光向交互目标物投射,投影光束再经过光学衍射元件(DOE)后实现投影图像在目标物重新分布,再用摄像镜头将投射到物体上的图案接收回来,经过一定算法处理,即可计算出包含被投射物体位置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3D结构光需要主动发射经过预先设计并具有高精度的固定斑点图案,因此具有可用于黑暗环境、测量精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同样具有测量距离较近的本质缺点。一旦场景距离较远,例如到了室外场景中或场景的深度超过1-10m,则光学图案的弥散斑会不断扩大,导致失焦以及误差增大。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成像装置存在较远场景中3D结构光的分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像装置存在较远场景中3D结构光的分辨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之间满足:1.0<Fno1<Fno2<Fno3<3.0;5.0mm>F1>F2>F3>1.0mm;P1<P2<P3;其中,Fno1为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为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为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1为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P1为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2为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3为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
进一步地,第一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二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三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进一步地,第一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第二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第三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
进一步地,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均具有至少一个透镜镜面为非球面的透镜。
进一步地,第三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3大于第一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1,且第三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3大于第二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2
进一步地,第一成像镜头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第二成像镜头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第三成像镜头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
进一步地,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大于等于500毫米且小于等于1500毫米。
进一步地,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25和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26之间满足0.7<F2/(f21+f25+f26)<1.0。
进一步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之间满足0.4<(R23+R24)/(R21+R22)<0.8。
进一步地,第二成像镜头中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与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TL2,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2之间满足TTL2/ImgH2<1.65。
进一步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2、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35和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36之间满足-1.0<(f31+f34+f36)/(f32+f33+f35)<-0.4。
进一步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9、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0之间满足0.6<(R39+R310)/(R39+R310)<0.9。
进一步地,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和第三成像镜头的光轴均不同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上述的成像镜头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成像镜头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1、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和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之间满足1.0<Fno1<Fno2<Fno3<3.0;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5.0mm>F1>F2>F3>1.0mm;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1、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和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P3之间满足P1<P2<P3
通过将第一成像镜头、第二成像镜头和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焦距和物距布置成不同的梯度,使得三个成像镜头的景深和探测的距离具有不同的范围,最终获得的深度图可以使用三个深度图的加权组合,以增加成像镜头组成像的分辨率。当然也可以采用对成像镜头组中的镜头的权重的分配不同以使成像镜头组中成像更清晰的镜头的权重所占的比例大,以增加成像镜头组的景深和成像的分辨率。这样可以让三个镜头中由于景深和探测距离不对应而造成的部分低清晰区域得到补偿,还可以弥补单个镜头的深度图中可能出现的噪点、空白点或者数据错误点,以实现成像镜头组在针对不同距离下的不同形状分布的景物都可以改善其成像的分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3示出了图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4示出了图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5示出了图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8示出了图6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9示出了图6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10示出了图6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13示出了图1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14示出了图1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15示出了图11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二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18示出了图1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19示出了图1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20示出了图1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2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二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23示出了图21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24示出了图21中第二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25示出了图21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2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第二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图2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28示出了图2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29示出了图2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30示出了图26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3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第三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2示出了图3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33示出了图3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34示出了图3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35示出了图3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3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第三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7示出了图36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38示出了图36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39示出了图36中第三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40示出了图36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4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第三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2示出了图4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
图43示出了图4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
图44示出了图4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
图45示出了图41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
图46示出了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成像镜头;20、第二成像镜头;30、第三成像镜头;E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S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2、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E12、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S13、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14、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E13、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S15、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16、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E14、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S17、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18、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E15、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S19、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110、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E16、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S1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112、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E17、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S113、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114、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115、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E18、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S116、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的第七透镜物侧面;S117、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的第七透镜像侧面;STO1、第一成像镜头的光阑;E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S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E2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S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E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S25、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26、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E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S27、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28、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E25、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S29、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210、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E26、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S21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21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E27、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S213、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214、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215、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TO2、第二成像镜头的光阑;E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S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2、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E32、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S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E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S35、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36、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E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S37、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38、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E35、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S39、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310、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E36、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S31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312、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E37、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S313、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314、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315、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TO3、第三成像镜头的光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实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成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域的面形的判断可依据该领域中通常知识者的判断方式,以R值,(R指近轴区域的曲率半径,通常指光学软件中的透镜数据库(lens data)上的R值)正负判断凹凸。以物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凸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凹面;以像侧面来说,当R值为正时,判定为凹面,当R值为负时,判定为凸面。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像装置存在较远场景中3D结构光的分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如图1至图46所示,成像镜头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像镜头10、第二成像镜头20和第三成像镜头30,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1、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和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之间满足1.0<Fno1<Fno2<Fno3<3.0;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5.0mm>F1>F2>F3>1.0mm;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1、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和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P3之间满足P1<P2<P3
通过将第一成像镜头10、第二成像镜头20和第三成像镜头30的光圈数、焦距和物距布置成不同的梯度,使得三个成像镜头的景深和探测的距离具有不同的范围,最终获得的深度图可以使用三个深度图的加权组合,以增加成像镜头组成像的分辨率。当然也可以采用对成像镜头组中的镜头的权重的分配不同以使成像镜头组中成像更清晰的镜头的权重所占的比例大,以增加成像镜头组的景深和成像的分辨率。这样可以让三个成像镜头中由于景深和探测距离不对应而造成的部分低清晰区域得到补偿,还可以弥补单个成像镜头的深度图中可能出现的噪点、空白点或者数据错误点,以实现成像镜头组在针对不同距离下的不同形状分布的景物都可以改善其成像的分辨率。
具体的,选择第二成像镜头作为预定镜头,预定镜头形成的图像误差为a2,第一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误差为a1,第三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误差为a3,将a1、a2和a3进行比较,当a1>a2,且a3>a2时,增加预定镜头形成的图像的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当a1<a2且a3>a2时,增加第一成像镜头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当a1>a2且a3<a2时,增加第三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当a1<a2且a3<a2时,同时增加第一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和第三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预定镜头形成的图像的对比度为b2,第一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的对比度为b1,第三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的对比度b3,将b1、b2和b3进行比较,当b1<b2且b3<b2时,增加预定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当b1<b2且b3>b2时,增加第三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当b1>b2且b3<b2时,增加第一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当b1>b2且b3>b2时,同时增加第一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和第三成像镜头形成的图像对应的深度的权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定镜头可以是第一成像镜头或第三成像镜头,仅仅是以第二成像镜头作为预定镜头进行说明,而形成图像误差为a1的成像镜头也可以是第三成像镜头或第二成像镜头,并不仅仅是第一成像镜头,为了便于说明将a1对应到第一成像镜头、a3对应到第三成像镜头。
需要说的是,成像镜头组可以根据成像镜头组采集的图像的位置、明亮度、景深、分辨率等选取三个成像镜头中所需要的镜头进行拍摄成像。
具体的,第一成像镜头10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二成像镜头20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第三成像镜头30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合理配置每个成像镜头的光焦度,能够减小光线在透镜之间的偏折角度,降低透镜的敏感性,从而放宽公差条件,降低成像镜头组的工艺难度,便于成像镜头组的制作。
可选地,第一成像镜头10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第二成像镜头20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第三成像镜头30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合理配置三个成像镜头中的透镜的材料,可以节约材料成本、简化工艺流程,还可以减小成像镜头的重量,满足成像镜头轻薄化的趋势。
第一成像镜头10、第二成像镜头20和第三成像镜头30均具有至少一个透镜镜面为非球面的透镜。在成像镜头中引入非球面镜面不仅可以大大增加光学设计时的自由度,还能校正大部分像差(球差、慧差、场区、畸变等),进一步提高成像镜头组的成像质量。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第三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3大于第一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1,且第三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3大于第二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2。这样设置可以提高成像镜头组成像的像高,还可以避免成像镜头组边缘视场的像差过大的情况,以使成像镜头组具有成像范围广、成像质量高的特点,有效地增加了成像镜头组在成像时的视野范围,增加了用户的拍摄体验效果。
具体的,第一成像镜头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第二成像镜头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第三成像镜头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第三成像镜头的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合理配置三个成像镜头中相邻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可以缓和光线在透镜之间的偏折,还可以减少组装时相邻透镜之间发生碰撞,减少了透镜的划伤。当然可以根据需要在相邻透镜的空气间隔处加入隔片或隔圈,这样可以增强成像镜头结构的稳固性,使得成像镜头保持小型化的同时还能改善系统杂散光。
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大于等于500毫米且小于等于1500毫米。由于场景距离由近至远时,光学图案的弥散斑会不断扩大,极易导致失焦和误差,合理控制第二成像镜头20中物体到第二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在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使得第二成像镜头20初始权重较大,根据第二成像镜头20实时测得的景深,以实时增减第一成像镜头10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权重,以有效提高成像效率和帧数,增加成像的清晰度。
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25和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26之间满足0.7<F2/(f21+f25+f26)<1.0。合理控制此条件式的范围,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可以很好地提升系统像差矫正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二成像镜头的尺寸,以实现第二成像镜头的轻薄化。
具体的,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之间满足0.4<(R23+R24)/(R21+R22)<0.8。通过控制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与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曲率半径,使得第二成像镜头20能够较好地实现光路的偏折,以平衡第二成像镜头20产生的高级球差。
第二成像镜头20中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与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TL2,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2之间满足TTL2/ImgH2<1.65。通过控制第二成像镜头20中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与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与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的比值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具有较短长度的条件下,可以保证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像面,以呈现被拍摄物更多的细节信息,使得成像更加清晰。
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2、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35和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36之间满足-1.0<(f31+f34+f36)/(f32+f33+f35)<-0.4。通过合理分配第三成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光焦度,能够合理地控制各个透镜的场曲的贡献量,使得第三成像镜头的场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9、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0之间满足0.6<(R39+R310)/(R39+R310)<0.9。这样设置可以合理的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边缘光线的偏转角,能有效的降低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敏感度。
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和第三成像镜头的光轴均不同轴。这样设置便于比对三个成像镜头的高度差,方便模组的装配。在装配时,三个成像镜头选择合适的TTL总长,使得三个成像镜头的高度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本申请中的成像镜头组能够提高在较远距离场景中3D结构光深度检测分辨率,实现获得更准确有效的深度图像。
可选地,成像装置包括上述的成像镜头组。成像装置可以拍摄多个景深的物体,增加了成像装置成像的清晰度。成像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组的具体面型、参数的举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主要是对第一成像镜头10的举例、实施例四至六主要是对第二成像镜头20的举例,实施例七至实施例九主要是对第三成像镜头30的举例。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第二成像镜头20、第三成像镜头30可以任意组合。当然也可以与其他未在本申请中提及的实施例进行组合,只需满足上述的一些条件式即可。
实施例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一成像镜头10进行的限定。
如图1所示,第一成像镜头1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第一成像镜头的光阑STO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17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
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14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15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16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17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18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19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110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111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112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17具有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113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1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上。表一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一: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 材质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125.0000
S11 非球面 203.8253 0.7155 1.55,56.1 塑胶 0.0000
S12 非球面 4.0951 1.9622 -0.3795
S13 非球面 3.9799 0.8023 1.62,25.9 塑胶 0.2138
S14 非球面 5.5537 1.2328 6.6372
STO1 球面 无穷 0.1449 0.0000
S15 非球面 9.9565 1.5633 1.55,56.1 塑胶 9.3748
S16 非球面 -4.1987 0.9177 1.6145
S17 非球面 -8.5542 0.5875 1.68,19.2 塑胶 5.1264
S18 非球面 21.5077 0.1746 0.0000
S19 非球面 17.3420 2.1748 1.55,56.1 塑胶 -71.1483
S110 非球面 -5.0220 0.8877 0.3090
S111 非球面 2.1324 0.9307 1.64,24.0 塑胶 -3.3479
S112 非球面 1.8162 1.0338 -2.3649
S113 球面 无穷 0.2750 1.52,64.2 玻璃
S114 球面 无穷 1.4474
S115 球面 无穷
在本例子中,各透镜均可采用非球面透镜,各非球面面型x由以下公式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
表二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二: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S11 3.1845E-01 -2.4964E-01 1.4422E-01 -5.7906E-02 1.5901E-02 -2.8300E-03 2.9300E-04 -1.4000E-05
S12 7.7940E-03 -8.6000E-04 -1.7000E-05 9.1053E-06 -6.7076E-07 1.5308E-08 0.0000E+00 0.0000E+00
S13 -6.8000E-04 5.5100E-04 -2.0000E-04 5.6110E-05 -4.8774E-06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14 3.9100E-03 2.7800E-04 2.1300E-04 -2.1053E-05 7.8463E-06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15 -9.5000E-04 -2.2000E-04 -2.1000E-06 -1.8620E-05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S16 -8.6290E-02 1.3765E-02 1.9792E-01 -1.0014E+00 1.2750E+00 1.0369E+00 -3.4444E+00 1.9606E+00
S17 -2.9654E-01 -9.3142E-01 5.2641E+00 -1.4012E+01 2.1609E+01 -2.0168E+01 1.0530E+01 -2.3184E+00
S18 -1.0726E-01 -1.4407E+00 4.7781E+00 -8.0142E+00 8.1749E+00 -5.0581E+00 1.7430E+00 -2.5635E-01
S19 1.5441E-01 -1.3405E+00 2.8239E+00 -3.5770E+00 2.9570E+00 -1.5127E+00 4.3100E-01 -5.2460E-02
S110 -7.9276E-01 1.9889E+00 -3.3304E+00 3.7208E+00 -2.6976E+00 1.2138E+00 -3.0118E-01 3.0980E-02
S111 -4.4433E-01 -2.2900E-03 4.6742E-02 2.3050E-03 -1.2896E-02 5.2770E-03 -8.9000E-04 5.6500E-05
S112 -5.2543E-01 2.4845E-01 -8.1480E-02 1.6561E-02 -1.8501E-03 7.6800E-05 3.7200E-06 -3.5000E-07
表三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1至f16、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至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1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1,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1,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1以及第一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1。
表三:光学成像镜头的参数
实施例参数 1
f11(mm) -7.66
f12(mm) 18.93
f13(mm) 5.62
f14(mm) -8.94
f15(mm) 7.38
f16(mm) 126.89
F1(mm) 4.25
TTL1(mm) 14.85
ImgH1(mm) 7.62
Fno1 1.94
P1(mm) 125.00
Semi-FOV1(°) 60.2
在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10从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至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14.85mm,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4.25mm,第一成像镜头的像高为7.62mm,第一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60.2度,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1.94,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125mm。本例子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小型化的同时,保证了较大的光圈,能够获取更多的进光量,在光线不足时降低光学像差,提升图像采集品质,获取稳定的成像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2至图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二中是对第一成像镜头10进行的限定。
如图6所示,第一成像镜头1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成像镜头的光阑STO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17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
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14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15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16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17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18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19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110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111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112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17具有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113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1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上。表四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四: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表五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五: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1 7.5922E-02 5.9110E-03 -6.3790E-02 2.2741E-01 -4.4463E-01 5.1562E-01 -3.5577E-01 1.3365E-01 -2.1580E-02
S12 -9.6610E-02 8.6615E-02 -5.2858E-02 2.0801E-02 -4.1650E-02 5.2897E-02 -3.2630E-02 1.0187E-02 -1.6100E-03
S13 -1.5950E-01 2.3906E-01 -2.8853E-01 9.1258E-01 -2.3990E+00 3.7090E+00 -3.3005E+00 1.5910E+00 -3.2235E-01
S14 -8.8890E-02 2.1674E-01 -3.0903E-01 1.0098E+00 -2.2780E+00 2.7218E+00 -1.2338E+00 -3.4508E-01 3.9453E-01
S15 -9.5190E-02 3.5466E-02 -2.6797E-01 2.6353E-01 7.7197E-01 -3.4584E+00 5.5847E+00 -4.3002E+00 1.3274E+00
S16 -1.1818E-01 3.6250E-02 1.7945E-01 -1.1608E+00 2.5723E+00 -3.2040E+00 2.4475E+00 -1.0939E+00 2.2009E-01
S17 -2.1277E-01 1.6408E-01 4.6623E-01 -1.8017E+00 3.1395E+00 -2.9786E+00 1.5461E+00 -4.0599E-01 4.0585E-02
S18 -2.5568E-01 1.7308E-01 1.5204E-01 -5.8505E-01 8.7158E-01 -7.0276E-01 3.1419E-01 -7.3640E-02 7.0930E-03
S19 -8.9010E-02 -2.5310E-02 4.7413E-02 -5.0680E-02 3.4693E-02 -1.4810E-02 3.7950E-03 -5.3000E-04 3.0300E-05
S110 -6.7800E-03 -2.1740E-02 -5.3825E-03 1.2792E-02 -7.8900E-03 2.6910E-03 -5.4000E-04 6.0000E-05 -2.8000E-06
S111 -3.3742E-01 1.9049E-01 -8.8770E-02 3.1305E-02 -7.4600E-03 1.1550E-03 -1.1000E-04 6.2500E-06 -1.5000E-07
S112 -1.6231E-01 9.3393E-02 -4.3358E-02 1.4023E-02 -2.9900E-03 4.1200E-04 -3.6000E-05 1.7800E-06 -3.9000E-08
表六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1至f16、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至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1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1,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1,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1以及第一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1。
表六:光学成像镜头的参数
在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10从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至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5.33mm,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4.31mm,第一成像镜头的像高为3.89mm,第一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38.9度,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1.80,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105mm。本例子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小型化的同时,保证了较大的光圈,能够获取更多的进光量,在光线不足时降低光学像差,提升图像采集品质,获取稳定的成像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6至图10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一成像镜头10进行的限定。
如图11所示,第一成像镜头1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E18、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17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16作为第一成像镜头的光阑STO1。
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12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13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14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15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16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17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18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19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110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具有正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111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112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E18为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的第七透镜物侧面S116为凸面,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的第七透镜像侧面S117为凹面;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17具有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113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1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上。表七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七: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 材质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58.8000
S11 非球面 1.7274 0.7221 1.55,56.1 塑胶 -0.2584
S12 非球面 4.7592 0.0811 -0.8037
S13 非球面 2.7861 0.2156 1.67,20.4 塑胶 -18.6301
S14 非球面 1.7505 0.0945 -4.4023
S15 非球面 2.5849 0.5398 1.55,56.1 塑胶 -0.4658
S16(STO) 非球面 12.6138 0.3583 0.0000
S17 非球面 -17.0146 0.4267 1.67,20.4 塑胶 97.3264
S18 非球面 -3185.9400 0.2831 99.0000
S19 非球面 -20.9991 0.4210 1.66,21.5 塑胶 99.0000
S110 非球面 -13.9313 0.2374 49.5587
S111 非球面 4.5013 0.4684 1.55,56.1 塑胶 -0.1782
S112 非球面 -869.7100 0.3134 99.0000
S116 非球面 5.0191 0.2373 1.55,56.1 塑胶 -0.4644
S117 非球面 1.3821 0.2032 -7.2797
S113 球面 无穷 0.1078 1.52,64.2 玻璃
S114 球面 无穷 0.5429
S115 球面 无穷
表八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八: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2 A14 A16 A18 A20
S11 6.0140E-03 8.6398E-04 -1.0120E-02 3.2354E-02 -5.1790E-02 4.6076E-02 -2.3330E-02 6.1290E-03 -6.4000E-04
S12 1.3440E-03 1.6632E-02 -6.5720E-02 8.0595E-02 -3.9920E-02 -1.3460E-02 2.7181E-02 -1.2340E-02 1.9360E-03
S13 1.4640E-02 -8.3191E-03 -9.8080E-02 2.5346E-01 -3.2867E-01 2.5731E-01 -1.1945E-01 3.0605E-02 -3.4300E-03
S14 -2.4890E-02 8.7649E-02 -2.5107E-01 4.0797E-01 -3.3694E-01 4.1220E-02 1.6168E-01 -1.1721E-01 2.4781E-02
S15 -1.9540E-02 1.3046E-02 5.8465E-02 -3.9818E-01 1.0036E+00 -1.3908E+00 1.1115E+00 -4.7125E-01 8.1858E-02
S16 -5.3000E-04 -1.0060E-01 3.2948E-01 -6.0082E-01 5.2905E-01 -4.5090E-02 -3.1704E-01 2.5033E-01 -6.1480E-02
S17 -7.1040E-02 -8.2782E-02 1.6722E-01 -1.8633E-01 -2.6216E-01 1.0369E+00 -1.2947E+00 7.5447E-01 -1.7366E-01
S18 -5.6890E-02 -2.2348E-02 -1.2600E-02 5.8332E-02 -1.0669E-01 1.1411E-01 -6.6300E-02 1.9297E-02 -2.0700E-03
S19 -1.4920E-02 -4.8469E-02 1.4602E-01 -3.9592E-01 6.0401E-01 -5.7412E-01 3.3227E-01 -1.0612E-01 1.4203E-02
S110 -3.6130E-02 -7.3929E-03 -3.2000E-03 4.9333E-02 -7.7870E-02 5.6487E-02 -2.1610E-02 4.2140E-03 -3.3000E-04
S111 2.4373E-02 -1.3636E-01 5.5555E-02 2.3777E-02 -4.1170E-02 2.2827E-02 -6.5400E-03 9.6000E-04 -5.7000E-05
S112 1.9724E-01 -2.5974E-01 1.7125E-01 -7.5080E-02 2.2189E-02 -4.3400E-03 5.4200E-04 -3.9000E-05 1.2900E-06
S116 -2.3447E-01 1.5384E-01 -6.4510E-02 1.7630E-02 -3.1000E-03 3.4600E-04 -2.4000E-05 8.8300E-07 -1.4000E-08
S117 -1.4993E-01 9.3089E-02 -4.3160E-02 1.4316E-02 -3.2400E-03 4.8300E-04 -4.5000E-05 2.3700E-06 -5.4000E-08
表九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1,第一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1至f17、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至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1和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1,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1,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1以及第一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1。需要说明的是f17是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七透镜E18的有效焦距。
表九:光学成像镜头的参数
实施例参数 3
f11(mm) 4.58
f12(mm) -7.70
f13(mm) 5.84
f14(mm) -25.63
f15(mm) 61.45
f16(mm) 8.20
f17(mm) -3.57
F1(mm) 4.05
TTL1(mm) 5.25
ImgH1(mm) 3.58
Fno1 1.48
P1(mm) 58.80
Semi-FOV1(°) 36.8
在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10从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11至第一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1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5.25mm,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4.05mm,第一成像镜头的像高为3.58mm,第一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36.8度,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1.48,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58.8mm。本例子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小型化的同时,保证了较大的光圈,能够获取更多的进光量,在光线不足时降低光学像差,提升图像采集品质,获取稳定的成像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
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12至图1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成像镜头1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二成像镜头20进行的限定。
如图16所示,第二成像镜头2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二成像镜头的光阑STO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27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
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22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23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24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25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26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27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28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29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210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211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212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27具有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213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2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上。表十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十: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 材质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1000.0000
STO2 球面 无穷 -0.1973
S21 非球面 1.4868 0.4648 1.55,56.1 塑胶 -1.0909
S22 非球面 5.9829 0.1029 -73.4794
S23 非球面 3.0757 0.2185 1.66,21.5 塑胶 0.0000
S24 非球面 1.7002 0.1543 -0.3666
S25 非球面 3.0822 0.3141 1.55,56.1 塑胶 -7.9316
S26 非球面 41.2161 0.3668 -99.9900
S27 非球面 -4.5335 0.2824 1.66,21.5 塑胶 -99.9900
S28 非球面 -31.9368 0.2886 0.0000
S29 非球面 2.6381 0.4172 1.55,56.1 塑胶 -0.0181
S210 非球面 -2.2768 0.2748 -20.9515
S211 非球面 -3.5799 0.2694 1.54,55.7 塑胶 -5.6518
S212 非球面 1.5115 0.4725 -13.0858
S213 球面 无穷 0.1995 1.52,64.2 玻璃
S214 球面 无穷 0.2375
S215 球面 无穷
表十一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十一: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S21 2.7720E-02 3.7457E-02 -8.1150E-02 6.7547E-02 5.8721E-02 -9.3900E-02
S22 -8.0540E-02 3.3312E-01 -5.0322E-01 4.8797E-01 -3.1062E-01 0.0000E+00
S23 -3.3067E-01 8.6489E-01 -1.2527E+00 1.1610E+00 -6.6182E-01 0.0000E+00
S24 -3.4912E-01 8.3518E-01 -1.4680E+00 1.7863E+00 -1.0559E+00 0.0000E+00
S25 -8.6970E-02 6.5614E-02 2.5149E-01 -1.4813E+00 2.9719E+00 -1.7162E+00
S26 -1.8250E-02 -8.6060E-02 3.8853E-01 -9.1571E-01 8.6067E-01 0.0000E+00
S27 -3.8621E-01 3.7411E-01 -2.4549E-01 -3.3328E-02 4.6168E-02 0.0000E+00
S28 -3.1029E-01 1.7829E-01 1.3384E-02 -1.0567E-01 8.1164E-02 -2.1063E-02
S29 -1.5940E-02 4.7359E-02 5.9400E-04 -1.2359E-02 3.4350E-03 0.0000E+00
S210 2.0223E-01 -5.3640E-02 6.5200E-03 4.5276E-04 6.5000E-04 -1.6550E-04
S211 4.3749E-02 1.0070E-03 -1.5900E-03 -1.4130E-04 3.4600E-05 -5.4696E-07
S212 5.1409E-02 -3.9000E-03 1.6300E-04 -3.8730E-05 6.7900E-06 5.4017E-07
表十二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21至f26、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至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2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2,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以及第二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2。
表十二:第二成像镜头的参数
实施例参数 4
f21(mm) 3.50
f22(mm) -6.18
f23(mm) 6.08
f24(mm) -8.08
f25(mm) 2.31
f26(mm) -1.94
F2(mm) 3.48
TTL2(mm) 4.06
ImgH2(mm) 2.99
Fno2 1.98
P2(mm) 1000.00
Semi-FOV2(°) 40.4
在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20从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至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4.06mm,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3.48mm,第二成像镜头的像高为2.99mm,第二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40.4度,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1.98,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1000mm。本例子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小型化的同时,保证了较大的光圈,能够获取更多的进光量,在光线不足时降低光学像差,提升图像采集品质,获取稳定的成像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
P2=1000mm,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在500mm至1500mm之间,可以根据第二成像镜头20实时测得的景深,实时增减第一成像镜头10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权重,有效提高成像镜头组的成像效率和帧数,增加成像的清晰度。
F2/(f21+f25+f26)=0.90,F2/(f21+f25+f26)在0.7至1.0的范围内,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可以很好地提升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系统的像差矫正能力,有效降低第二成像镜头的尺寸,实现轻薄化。
(R23+R24)/(R21+R22)=0.64,(R23+R24)/(R21+R22)在0.4至0.8之间,使得第二成像镜头20能够较好地实现光路的偏折,平衡第二成像镜头20产生的高级球差。
TTL2/ImgH2=1.36,TTL2/ImgH2在0至1.65之间,使得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在较短长度的条件下,可以保证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像面,以呈现被拍摄物更多的细节信息,使得成像更加清晰。
图1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2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1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17至图20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2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二成像镜头20进行的限定。
如图21所示,第二成像镜头2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二成像镜头的光阑STO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27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
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22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23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24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25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26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27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28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29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210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211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212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27具有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213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2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上。表十三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十三: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表十四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十四: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21 3.1727E-02 8.8552E-03 6.7254E-02 -1.6713E-01 2.2517E-01 -1.1671E-01 -7.4738E-11
S22 -4.9990E-02 1.9041E-01 -3.4751E-01 3.8439E-01 -2.1418E-01 -1.9140E-02 1.0449E-10
S23 -2.5696E-01 5.1748E-01 -7.3433E-01 5.6756E-01 -2.9813E-01 -2.6000E-10 -2.1722E-10
S24 -2.6881E-01 6.0610E-01 -9.5714E-01 9.2736E-01 -4.7306E-01 -7.4000E-04 1.9573E-10
S25 -5.5410E-02 5.0061E-02 2.5449E-01 -1.0621E+00 1.6476E+00 -8.0732E-01 5.4969E-09
S26 -3.7030E-02 -7.2696E-02 4.3756E-01 -8.5473E-01 6.2211E-01 1.5818E-02 -1.6873E-07
S27 -3.4944E-01 2.8991E-01 -1.8466E-01 -7.4000E-03 2.8766E-02 0.0000E+00 0.0000E+00
S28 -4.1531E-01 2.4570E-01 1.9230E-02 -2.0042E-01 1.7641E-01 -4.7140E-02 0.0000E+00
S29 -2.1800E-03 6.9711E-02 1.6168E-03 -2.1462E-02 6.3190E-03 0.0000E+00 0.0000E+00
S210 2.9004E-01 -7.4639E-02 7.2129E-03 -4.9543E-04 1.4580E-03 -3.2000E-04 0.0000E+00
S211 4.3932E-02 4.7924E-03 -2.7379E-03 -2.8588E-04 7.2300E-05 -3.3000E-06 0.0000E+00
S212 8.0624E-02 -8.2978E-03 3.6876E-04 7.3650E-05 7.5900E-07 -1.8000E-06 0.0000E+00
表十五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21至f26、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至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2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2,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以及第二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2。
表十五:第二成像镜头的参数
在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20从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至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4.03mm,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3.06mm,第二成像镜头的像高为2.79mm,第二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42.8度,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2.40,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800mm。
在本实施例中,
P2=800mm,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在500mm至1500mm之间,可以根据第二成像镜头20实时测得的景深,实时增减第一成像镜头10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权重,有效提高成像镜头组的成像效率和帧数,增加成像的清晰度。
F2/(f21+f25+f26)=0.80,F2/(f21+f25+f26)在0.7至1.0的范围内,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可以很好地提升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系统的像差矫正能力,有效降低第二成像镜头的尺寸,实现轻薄化。
(R23+R24)/(R21+R22)=0.74,(R23+R24)/(R21+R22)在0.4至0.8之间,使得第二成像镜头20能够较好地实现光路的偏折,平衡第二成像镜头20产生的高级球差。
TTL2/ImgH2=1.44,TTL2/ImgH2在0至1.65之间,使得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在较短长度的条件下,可以保证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像面,以呈现被拍摄物更多的细节信息,使得成像更加清晰。
图2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2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2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22至图2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2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二成像镜头20进行的限定。
如图26所示,第二成像镜头2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二成像镜头的光阑STO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27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
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22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23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24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25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26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27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28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具有正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29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210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具有负光焦度,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211为凸面,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212为凹面。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27具有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213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2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上。表十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十六: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 材质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1200.0000
STO 球面 无穷 -0.2371
S21 非球面 1.7665 0.5599 1.55,56.1 塑胶 -0.5492
S22 非球面 11.9794 0.1785 -14.8529
S23 非球面 4.6655 0.1914 1.66,21.5 塑胶 -23.3705
S24 非球面 2.1898 0.2987 -1.2145
S25 非球面 6.4502 0.4047 1.55,56.1 塑胶 -49.3887
S26 非球面 -20.2646 0.4347 -200.0000
S27 非球面 -24.5203 0.2640 1.66,21.5 塑胶 100.0000
S28 非球面 7.8647 0.2664 -156.3322
S29 非球面 3.2874 0.6470 1.55,56.1 塑胶 -1.8728
S210 非球面 -2.3135 0.3426 -12.0310
S211 非球面 59.8925 0.3594 1.54,55.7 塑胶 -200.0000
S212 非球面 1.1881 0.4645 -6.2968
S213 球面 无穷 0.2398 1.52,64.2 玻璃
S214 球面 无穷 0.1723
S215 球面 无穷
表十七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十七: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表十八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第二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21至f26、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至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2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2,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以及第二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2。
表十八:第二成像镜头的参数
实施例参数 6
f21(mm) 3.72
f22(mm) -6.49
f23(mm) 9.01
f24(mm) -9.04
f25(mm) 2.59
f26(mm) -2.26
F2(mm) 3.86
TTL2(mm) 4.82
ImgH2(mm) 2.98
Fno2 2.00
P2(mm) 1200.00
Semi-FOV2(°) 37.9
在实施例中,第二成像镜头20从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21至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2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4.82mm,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3.86mm,第二成像镜头的像高为2.98mm,第二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37.9度,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2.00,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1200mm。在本实施例中,
P2=1200mm,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在500mm至1500mm之间,可以根据第二成像镜头20实时测得的景深,实时增减第一成像镜头10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权重,有效提高成像镜头组的成像效率和帧数,增加成像的清晰度。
F2/(f21+f25+f26)=0.95,F2/(f21+f25+f26)在0.7至1.0的范围内,可以避免光焦度过度集中,可以很好地提升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系统的像差矫正能力,有效降低第二成像镜头的尺寸,实现轻薄化。
(R23+R24)/(R21+R22)=0.50,(R23+R24)/(R21+R22)在0.4至0.8之间,使得第二成像镜头20能够较好地实现光路的偏折,平衡第二成像镜头20产生的高级球差。
TTL2/ImgH2=1.62,TTL2/ImgH2在0至1.65之间,使得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具有较短长度的条件下,可以保证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学系统具有足够大的像面,以呈现被拍摄物更多的细节信息,使得成像更加清晰。
图2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2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2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3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27至图30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成像镜头2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三成像镜头30进行的限定。
如图31所示,第三成像镜头3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第三成像镜头的光阑STO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37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
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32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33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34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35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36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37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38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39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310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311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312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37具有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313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3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上。表十九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十九: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
表二十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二十: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31 1.0268E-02 -3.3370E-03 7.5700E-04 -9.7000E-05 7.1800E-06 -2.9000E-07 5.0300E-09
S32 1.5417E-02 4.8610E-04 -1.8460E-03 5.5360E-04 -7.5097E-05 4.4026E-06 -6.6669E-08
S33 -1.5780E-03 2.6353E-02 -2.3100E-03 -2.9100E-03 5.7900E-04 -4.0000E-07 -1.8000E-07
S34 4.0005E-02 9.1240E-02 -7.2030E-02 3.7619E-02 -2.5000E-04 -2.1000E-04 -2.1000E-04
S35 -5.2230E-03 -2.8798E-02 3.6437E-02 -2.9930E-02 -1.1704E-01 1.2657E-01 -1.9320E-02
S36 4.8039E-02 -1.4433E-01 2.4787E-01 -3.2044E-01 2.0248E-01 -5.4840E-02 1.8910E-03
S37 -1.9847E-01 1.2471E-02 1.6256E-01 -2.2146E-01 9.0116E-02 -1.3510E-02 -9.5000E-04
S38 -6.0678E-02 -3.8962E-02 1.0329E-01 -8.0490E-02 3.0583E-02 -5.5600E-03 3.6900E-04
S39 8.4766E-02 -1.3306E-01 8.9162E-02 -3.0070E-02 4.0880E-03 1.7300E-04 -7.1000E-05
S310 1.4193E-01 -7.8360E-02 5.6467E-02 -2.9620E-02 9.1180E-03 -1.4800E-03 9.9400E-05
S311 -2.2851E-02 -3.8838E-02 3.1019E-02 -1.1200E-02 1.8730E-03 -1.2000E-04 -1.3000E-08
S312 -5.5388E-02 1.2155E-02 -1.2900E-03 -1.4000E-06 1.0000E-05 -5.3000E-07 -1.1000E-11
表二十一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31至f36、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至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3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3,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P3以及第三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3。
表二十一:第三成像镜头的参数
/>
在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30从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至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8.22mm,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1.75mm,第三成像镜头的像高为3.85mm,第三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68.5度,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2.43。
在本实施例中,
(f31+f34+f36)/(f32+f33+f35)=-0.85,(f31+f34+f36)/(f32+f33+f35)在-1.0至-0.4的范围内,能够合理地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场曲的贡献量,使得第三成像镜头的场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R39+R310)/(R39+R310)=0.85,(R39+R310)/(R39+R310)在0.6至0.9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合理地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边缘光线的偏转角,能有效的降低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敏感度。
图3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3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3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3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32至图3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3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八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三成像镜头30进行的限定。
如图36所示,第三成像镜头3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第三成像镜头的光阑STO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37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
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32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33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34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35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36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37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38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39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310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311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312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37具有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313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3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上。表二十二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二十二: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面号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 材质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6.9406 0.1803 1.55,56.1 塑胶 -2.8367
S2 非球面 1.7487 1.3641 -1.3493
S3 非球面 2.2805 0.3669 1.65,23.5 塑胶 -0.8386
S4 非球面 3.2170 0.9491 -4.5177
STO 球面 无穷 0.0270 0.0000
S5 非球面 -900.0000 0.9543 1.55,56.1 塑胶 -5817.5982
S6 非球面 -1.4423 0.2271 -0.0914
S7 非球面 7.5233 0.2009 1.65,23.5 塑胶 -17.5686
S8 非球面 2.1161 0.1825 -10.3337
S9 非球面 13.3381 1.7224 1.55,56.1 塑胶 -955.4503
S10 非球面 -1.4259 0.4246 -0.6669
S11 非球面 11.4238 0.5754 1.65,23.5 塑胶 17.7527
S12 非球面 1.5136 0.8534 -4.7866
S13 球面 无穷 0.2700 1.52,64.2 玻璃
S14 球面 无穷 0.2698
S15 球面 无穷
表二十三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二十三: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
表二十四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31至f36、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至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3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3,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P3以及第三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3。
表二十四:第三成像镜头的参数
实施例参数 8
f31(mm) -4.34
f32(mm) 10.54
f33(mm) 2.65
f34(mm) -4.64
f35(mm) 2.46
f36(mm) -2.77
F3(mm) 2.41
TTL3(mm) 8.57
ImgH3(mm) 3.68
Fno3 2.90
P3(mm) 无穷
Semi-FOV3(°) 68.5
在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30从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至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8.57mm,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2.41mm,第三成像镜头的像高为3.68mm,第三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68.5度,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2.90。在本实施例中,
(f31+f34+f36)/(f32+f33+f35)=-0.75,(f31+f34+f36)/(f32+f33+f35)在-1.0至-0.4的范围内,能够合理地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场曲的贡献量,使得第三成像镜头的场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R39+R310)/(R39+R310)=0.81,(R39+R310)/(R39+R310)在0.6至0.9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合理地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边缘光线的偏转角,能有效的降低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敏感度。
图37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3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3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9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4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37至图40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3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实施例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对第三成像镜头30进行的限定。
如图41所示,第三成像镜头30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第三成像镜头的光阑STO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37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
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S32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S33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S34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物侧面S35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第三透镜像侧面S36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物侧面S37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第四透镜像侧面S38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具有正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S39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S310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具有负光焦度,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物侧面S311为凸面,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第六透镜像侧面S312为凹面。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E37具有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物侧面S313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滤波片像侧面S314。来自物体的光依次穿过各表面最终成像在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上。表二十五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二十五: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详细光学数据
表二十六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透镜的各非球面的高次项系数。
表二十六: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非球面的的高次项系数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31 1.1395E-02 -4.3918E-03 1.1065E-03 -1.5704E-04 1.3000E-05 -6.0000E-07 1.3000E-08
S32 3.3346E-02 3.4040E-03 -3.8398E-03 1.4951E-03 -2.6000E-04 1.7300E-05 -6.1000E-07
S33 2.1464E-02 2.2895E-02 -1.0544E-02 -3.1783E-03 1.0490E-03 -8.1000E-07 -4.0000E-07
S34 7.0574E-02 7.8477E-02 -6.7707E-02 3.0233E-02 -4.5000E-04 -4.3000E-04 -4.7000E-04
S35 -8.4260E-03 -5.2840E-02 7.9719E-02 -5.1933E-02 -2.1214E-01 2.5561E-01 -4.3480E-02
S36 4.2439E-02 -1.4971E-01 3.6693E-01 -5.2983E-01 3.6701E-01 -1.1076E-01 4.2550E-03
S37 -1.9448E-01 -8.6994E-03 2.4960E-01 -3.3841E-01 1.6334E-01 -2.7280E-02 -2.1400E-03
S38 -7.7204E-02 -5.4622E-02 1.5115E-01 -1.2996E-01 5.5433E-02 -1.1220E-02 8.3000E-04
S39 9.0500E-02 -1.7185E-01 1.3063E-01 -4.8674E-02 7.4090E-03 3.5000E-04 -1.6000E-04
S310 1.3137E-01 -1.0106E-01 8.1529E-02 -4.8159E-02 1.6527E-02 -3.0000E-03 2.2400E-04
S311 -2.9447E-02 -4.4443E-02 4.0996E-02 -1.7595E-02 3.3950E-03 -2.5000E-04 -2.9000E-08
S312 -4.9899E-02 1.3239E-02 -1.7593E-03 -2.2131E-06 1.8200E-05 -1.1000E-06 -2.4000E-11
表二十七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第三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31至f36、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至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3和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3,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P3以及第三成像镜头的最大半市场角Semi-FOV3。
表二十七:第三成像镜头的参数
实施例参数 9
f31(mm) -3.62
f32(mm) 16.25
f33(mm) 2.13
f34(mm) -4.52
f35(mm) 2.37
f36(mm) -2.27
F3(mm) 2.29
TTL3(mm) 8.57
ImgH3(mm) 3.63
Fno3 2.76
P3(mm) 无穷
Semi-FOV3(°) 68.5
在实施例中,第三成像镜头30从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S31至第三成像镜头的成像面S315在光轴上的长度为8.57mm,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为2.29mm,第三成像镜头的像高为3.63mm,第三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为68.5度,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值为2.76。在本实施例中,
(f31+f34+f36)/(f32+f33+f35)=-0.50,(f31+f34+f36)/(f32+f33+f35)在-1.0至-0.4的范围内,能够合理地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场曲的贡献量,使得第三成像镜头的场曲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R39+R310)/(R39+R310)=0.70,(R39+R310)/(R39+R310)在0.6至0.9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合理地控制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边缘光线的偏转角,能有效的降低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敏感度。
图4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30上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使得最后成像的时候不同波长的光的像焦面不能重合,复色光散开形成色散。图4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45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光学成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像高的相差。从图42至图4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成像镜头30适用于便捷式电子产品,具有大孔径和良好的成像质量。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成像镜头(10)、第二成像镜头(20)和第三成像镜头(30),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所述第二成像镜头(20)和所述第三成像镜头(30)之间满足:
1.0<Fno1<Fno2<Fno3<3.0;
5.0mm>F1>F2>F3>1.0mm;
P1<P2<P3
其中,Fno1为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2为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no3为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光圈数,F1为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P1为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物距,P2为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3为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物距;
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由六片透镜或者七片透镜组成,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至少包括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11)、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12)、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和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16),其中,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1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14)具有负光焦度,第一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15)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二成像镜头(20)由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和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的六片透镜组成;其中,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21)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22)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2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24)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25)具有正光焦度和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26)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成像镜头(30)由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的六片透镜组成,其中,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E31)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E32)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E33)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E34)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E35)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E36)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1,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25和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26之间满足0.7<F2/(f21+f25+f2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包括至少三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
所述第二成像镜头(20)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
所述第三成像镜头(30)包括至少五个塑胶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所述第二成像镜头(20)和所述第三成像镜头(30)均具有至少一个透镜镜面为非球面的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3大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1,且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3大于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视场角Fov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像镜头(10)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
所述第二成像镜头(20)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
所述第三成像镜头(30)中任意两相邻透镜在光轴上均具有空气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物距P2大于等于500毫米且小于等于15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3、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所述第二透镜的第二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4、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1和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2之间满足0.4<(R23+R24)/(R21+R22)<0.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与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上的距离TTL2,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2之间满足1.36≤TTL2/ImgH2<1.6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1、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2、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3、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34、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35和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36之间满足-1.0<(f31+f34+f36)/(f32+f33+f35)<-0.4。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9、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第五透镜的第五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10之间满足0.6<(R39+R310)/(R39+R310)<0.9。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的光轴、所述第二成像镜头的光轴和所述第三成像镜头的光轴均不同轴。
13.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组。
CN201910843752.7A 2019-09-06 2019-09-06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Active CN110426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752.7A CN110426828B (zh) 2019-09-06 2019-09-06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US16/896,247 US11686923B2 (en) 2019-09-06 2020-06-09 Imaging lenses and imag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3752.7A CN110426828B (zh) 2019-09-06 2019-09-06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6828A CN110426828A (zh) 2019-11-08
CN110426828B true CN110426828B (zh) 2024-04-23

Family

ID=6841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3752.7A Active CN110426828B (zh) 2019-09-06 2019-09-06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6923B2 (zh)
CN (1) CN110426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5193B (zh) * 2019-12-30 2022-07-08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6500762A (zh) * 2020-06-05 2023-07-2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769784B (zh) * 2021-04-14 2022-07-0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CN114594578B (zh) * 2021-11-04 2024-01-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463A (zh) * 2017-09-25 2017-12-01 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
CN110133821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327665U (zh) * 2018-12-26 2019-08-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10639336U (zh) * 2019-09-06 2020-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7124B (zh) 2009-06-30 2013-01-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组件
US20200371323A1 (en) * 2015-10-20 2020-11-26 DynaOptics Ldt Camera and Lens Systems Using Off-Axis Free Form Element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7664825B (zh) 2017-10-24 2023-12-26 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系统及广角镜头
CN107783260B (zh) 2017-12-11 2023-03-3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KR20200055944A (ko) * 2018-11-14 2020-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664705B1 (ko) * 2019-02-19 202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카메라들을 이용하여 이미지의 배율을 변경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2463A (zh) * 2017-09-25 2017-12-01 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
CN110133821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327665U (zh) * 2018-12-26 2019-08-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210639336U (zh) * 2019-09-06 2020-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6828A (zh) 2019-11-08
US11686923B2 (en) 2023-06-27
US20210072510A1 (en) 2021-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6828B (zh)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US11709338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483633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681040A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7450156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279485A (zh) 投影镜头
CN107300748B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4167577B (zh) 光学成像镜头
US1076839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5842818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1135766A (zh) 取像用光学镜组
CN108873250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2987252A (zh) 光学系统、红外接收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179598B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4755802B (zh) 成像镜头
CN109116512A (zh) 六片式广角镜片组
CN208607419U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7831630B (zh) 投影镜头
CN109085694A (zh) 五片式广角镜片组
CN109085690A (zh) 五片式成像镜片组
CN210639336U (zh)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CN111897097A (zh) 一种光学镜组、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
CN208126003U (zh) 投影镜头
CN112424669B (zh) 目镜光学系统以及头戴式显示器
CN115248496B (zh) 一种高清晰度光学镜头及高性能激光雷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