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8804A - 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及移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及移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8804A
TW202238804A TW111105265A TW111105265A TW202238804A TW 202238804 A TW202238804 A TW 202238804A TW 111105265 A TW111105265 A TW 111105265A TW 111105265 A TW111105265 A TW 111105265A TW 202238804 A TW202238804 A TW 2022388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adhesive layer
substrate
irradiation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5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北澤裕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寫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寫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寫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8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880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60Attaching or detaching leads or other conductive member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to or from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Abstract

提供一種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 具有:第一基板,為元件晶片(11)的移載源頭,具有使元件晶片(11)黏著的第一黏著層;第二基板(10),為元件晶片(11)的移載目標,具有使元件晶片(11)黏著的第二黏著層(10a);移載鼓輪(21),具有使元件晶片(11)黏著的移載黏著層(21a),將元件晶片(11)從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第二基板(10);及照射機構(23),對黏著有元件晶片(11)的狀態的移載黏著層(21a)照射紫外線;移載黏著層(21a),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紫外線變性材的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第二黏著層(10a)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Description

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及移載方法
本揭示有關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及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
運用了發光裝置亦即LED的顯示裝置中,構成各像素的3色(RGB)的LED在顯示畫面用基板上配置複數個,各像素遵照圖像訊號而發光,顯示圖像作為顯示畫面全體。
這樣的顯示裝置的製造裝置,例如具有將在化合物半導體基板上另行製造的LED透過中繼基板而移載至顯示畫面用基板之機構。
專利文獻1中,為了將LED從移載源頭的第1基板9往移載目標的第2基板10移載,在第1基板9與第2基板10之間依序具備移載機構亦即第1鼓輪11及第2鼓輪12。第1基板9、第1鼓輪11、第2鼓輪12及第2基板10為了使LED黏著,各自設有黏著層。另,該先前技術的說明中的各構成或各符號為專利文獻1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631227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為了使LED從第1基板9透過第1鼓輪11及第2鼓輪12往第2基板10移載,係構成為以(第1基板9的第1黏著層的黏著力)<(第1鼓輪11的第3移載黏著層14a的選擇性黏著區域的黏著力)<(第2鼓輪12的第4移載黏著層14b的黏著力)<(第2基板10的第2黏著層的黏著力)之順序讓黏著力變大。
此時,第1黏著層與第3移載黏著層14a的選擇性黏著區域之黏著力的差、第3移載黏著層14a的選擇性黏著區域與第4移載黏著層14b之黏著力的差、及第4移載黏著層14b的選擇性黏著區域與第2黏著層之黏著力的差,必需藉由適當地管理例如從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乙烯基烷基醚系黏著劑等中選擇的黏著劑的配比而藉此調整。
此外,為了令其從第1基板9透過第1鼓輪11及第2鼓輪12確實地往第2基板10移載,必需充分確保各黏著力的差,因此第2基板10的第2黏著層的黏著力不得不變大。一般而言黏著力高的材料有硬度低的傾向。因此,LED轉印到第2基板10時必需適當地做精度調整以免發生位置偏離。另,這些事態在未設有第2鼓輪12的移載機構中亦會發生。
本揭示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及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揭示的一實施形態之移載機構,係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具有:第一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一黏著層;第二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二黏著層;移載鼓輪,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移載黏著層,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及照射機構,對黏著有前述元件晶片的狀態的前述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前述移載黏著層,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的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前述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前述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按照上述構成,移載鼓輪的移載黏著層,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起紫外線照射前會降低。此時,移載黏著力,於照射機構所致之紫外線照射前係比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係比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藉此,便容易調整移載黏著層的黏著力以便從第一基板接收元件晶片而遞交往第二基板。此外,於紫外線照射的前後能夠使移載黏著層的移載黏著力降低,因此能夠將第二基板的第二黏著力設定得較低。是故,能夠提高第二基板的硬度,而能夠以移載元件晶片時不易發生位置偏離的態樣來將元件晶片從第一基板往第二基板移載。
較佳是,移載黏著層,為前述元件晶片的厚度的約0.1倍至約5倍的範圍的厚度。相對於元件晶片的厚度將移載黏著層的厚度設為約0.1倍以上或約1μm以上,藉此能夠使元件晶片容易黏著。此外,相對於元件晶片的厚度將移載黏著層的厚度設為約5倍以下,藉此能夠提高黏著的元件晶片的姿勢的穩定性。例如,當元件晶片為6μm程度的厚度時,移載黏著層成為約1μm至約30μm的範圍的厚度。
紫外線變性材,較佳是選擇形狀穩定性於紫外線照射的前後優良者。
另,所謂移載黏著力,為移載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所謂第一黏著力,為第一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所謂第二黏著力,為第二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
前述移載黏著層,亦可構成為每當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便可替換。
按照上述構成,針對移載鼓輪藉由僅替換移載黏著層便能做元件晶片的下一次移載,因此經濟性佳。
前述第一黏著層,亦可和構成前述移載黏著層的紫外線變性材為相同材料,且由對該紫外線變性材照射紫外線後的材料所構成。
按照上述構成,將移載黏著層與第一黏著層藉由相同材料構成,藉此比起各自藉由不同的材料構成時,管理或成本上優良。
本揭示的另一實施形態之移載機構,係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具有:第一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一黏著層;第二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二黏著層;第一移載鼓輪,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一移載黏著層,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第二移載鼓輪;及第二移載鼓輪,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二移載黏著層,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移載鼓輪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及照射機構,對黏著有前述元件晶片的狀態的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及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各者照射紫外線;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的第一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前述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紫外線照射前的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還低,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的第二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紫外線照射後的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前述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按照上述構成,第一移載鼓輪的第一移載黏著層,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第一移載黏著力比起紫外線照射前會降低。此時,第一移載黏著力,於照射機構所致之紫外線照射前係比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係比紫外線照射前的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還低。同樣地,第二移載鼓輪的第二移載黏著層,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第二移載黏著力比起紫外線照射前會降低。此時,第二移載黏著力,於照射機構所致之紫外線照射前係比紫外線照射後的第一移載黏著層的第一移載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係比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藉此,便容易調整第一移載黏著層的第一移載黏著力或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以便從第一基板接收元件晶片而遞交往第二基板。此外,於紫外線照射的前後能夠分別使第一移載黏著層的第一移載黏著力及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降低,因此能夠將第二基板的第二黏著力設定得較低。是故,能夠提高第二基板的硬度,而能夠以移載元件晶片時不易發生位置偏離的態樣來將元件晶片反轉表裏關係同時從第一基板往第二基板移載。
較佳是,第一移載黏著層及第二移載黏著層,為前述元件晶片的厚度的約0.1倍至約5倍的範圍的厚度。相對於元件晶片的厚度將第一移載黏著層或第二移載黏著層的厚度設為約0.1倍以上或約1μm以上,藉此能夠使元件晶片容易黏著。此外,相對於元件晶片的厚度將第一移載黏著層或第二移載黏著層的厚度設為約5倍以下,藉此能夠提高黏著的元件晶片的姿勢的穩定性。例如,當元件晶片為6μm程度的厚度時,移載黏著層成為約1μm至約30μm的範圍的厚度。
紫外線變性材,較佳是選擇形狀穩定性於紫外線照射的前後優良者。
另,所謂第一移載黏著力,為第一移載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所謂第二移載黏著力,為第二移載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所謂第一黏著力,為第一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所謂第二黏著力,為第二黏著層使元件晶片黏著的力。
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及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亦可構成為每當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便可替換。
按照上述構成,針對第一移載鼓輪及第二移載鼓輪,藉由替換第一移載黏著層及第二移載黏著層便能做元件晶片的下一次移載。
前述第一黏著層,亦可和構成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及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紫外線變性材為相同材料,且由對該紫外線變性材照射紫外線後的材料所構成。
按照上述構成,將第一移載黏著層與第二移載黏著層與第一黏著層藉由相同材料構成,藉此比起各自藉由不同的材料構成時,管理或成本上優良。
前述第二黏著層,亦可由熱硬化性樹脂所構成。
按照上述構成,被遞交元件晶片的第二基板的第二黏著層由熱硬化性樹脂所構成,因此使元件晶片黏著後藉由做熱處理能夠使元件晶片固定至第二基板。
本揭示的一實施形態之移載方法,係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具有:接收工程,藉由移載鼓輪而從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亦即第一基板接收前述元件晶片,該移載鼓輪具有由藉由照射紫外線而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的移載黏著層;及遞交工程,將前述元件晶片遞交至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亦即第二基板;在前述接收工程與前述遞交工程之間,設有對於前述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之照射工程。
按照上述構成,在設於接收工程與遞交工程之間的照射工程中對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藉此能夠使該移載黏著力比起紫外線照射前降低。具體而言,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係比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係比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降低。
藉此,便容易調整移載黏著層的黏著力以便從第一基板接收元件晶片而遞交往第二基板。此外,於紫外線照射的前後能夠使移載黏著層的移載黏著力降低,因此能夠將第二基板的第二黏著力設定得較低。是故,能夠提高第二基板的硬度,而能夠以移載元件晶片時不易發生位置偏離的態樣來將元件晶片從第一基板往第二基板移載。
本揭示的另一實施形態之移載方法,係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具有:接收工程,藉由第一移載鼓輪而從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亦即第一基板接收前述元件晶片,該第一移載鼓輪具有由藉由照射紫外線而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的第一移載黏著層;中繼工程,使前述元件晶片中繼至第二移載鼓輪,該第二移載鼓輪為前述元件晶片的中繼目標,具有由藉由照射紫外線而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的第二移載黏著層;及遞交工程,藉由前述第二移載鼓輪將前述元件晶片遞交至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亦即第二基板;在前述接收工程與前述中繼工程之間,設有對於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之第一照射工程,在前述中繼工程與前述遞交工程之間,設有對於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之第二照射工程。
按照上述構成,在設於接收工程與中繼工程之間的第一照射工程中對第一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能夠使該第一移載黏著力比起紫外線照射前降低。具體而言,第一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係比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係比紫外線照射前的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此,在設於中繼工程與遞交工程之間的第二照射工程中對第二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藉此能夠使該第二移載黏著力比起紫外線照射前降低。具體而言,第二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係比紫外線照射後的第一移載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係比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藉此,便容易調整第一移載黏著層的第一移載黏著力或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以便從第一基板接收元件晶片而遞交往第二基板。此外,於紫外線照射的前後能夠分別使第一移載黏著層的第一移載黏著力及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降低,因此能夠將第二基板的第二黏著力設定得較低。是故,能夠提高第二基板的硬度,而能夠以移載元件晶片時不易發生位置偏離的態樣來將元件晶片反轉表裏關係同時從第一基板往第二基板移載。
另,本揭示不限定於移載LED這類的發光裝置作為作為元件晶片之例子,亦能夠使用於用來移載例如運用了受光裝置、壓電裝置、加速度感測器、NEMS或MEMS等的微型元件晶片,按照電荷蓄積方式或MRAM、FeRaM、PCM等的其他方式的記憶裝置,開關裝置,微電腦等的演算處理元件晶片等的各種電子元件晶片以便在基板上排列配置之情形。
此外,本揭示於製程中可不包含昇溫工程,因此對於撓性的基板或耐熱性相對較低溫(80℃以下)的基板作為移載的一側的基板亦能夠有效地利用。
此外,本揭示中所謂電子元件,可能是製品(最終製品)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能是為了製造最終製品而在製品的製造工程中使用的中間製品(物)或副生成物的一部分或全部。
以下,說明有關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及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
(第一實施形態) 圖1至圖5中,示意具有本揭示的第一實施形態之移載機構20的製造裝置。
如圖1至圖5所示,在裝置基座1上,設有例如藉由複數個平行的軌道而構成的走行導件2。又,在走行導件2上,搭載有第一搬送桌台3(參照圖1、圖2)及第二搬送桌台4(參照圖3、圖4、圖5),各自能夠藉由第一走行裝置5、第二走行裝置6而沿著走行導件2移動。
如圖1及圖2所示,第一搬送桌台3,在第一走行裝置5上具有第一校準裝置7。第一校準裝置7,具有橫行裝置(未圖示),和第一搬送桌台3的移動共同移動。
該橫行裝置,能夠將元件晶片11的移載源頭亦即第一基板9於走行導件2的長邊方向(圖1至圖5中的左右方向)及垂直方向(圖1至圖5中的貫穿紙面方向)移動。前述橫行裝置,具有能夠載置並把持第一基板9的第一基板支撐台(未圖示)。
前述第一基板支撐台,防止由於第一搬送桌台3的沿著走行導件2的移動或前述橫行裝置所致之移動,而使得該第一基板支撐台的第一基板9的位置偏離。前述第一基板支撐台,可機械性地抵壓並把持第一基板9的側面或上面,亦可從背面吸引而把持第一基板9,此外不限定於該些。只要是能夠固定第一基板9的位置之裝置即可。可依第一基板9的形狀、性狀而選擇把持方法。
第一基板9,具有第一黏著層9a,使複數個電子元件晶片(以下稱元件晶片)11黏著於第一黏著層9a上。
第一基板9,由例如利用矽晶圓、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玻璃基板、藍寶石等的金屬氧化物等的基板而製造出的平坦的基板所構成。該基板的形狀例如為2英吋至8英吋的圓形,但不限定於此。
第一黏著層9a,由紫外線變性材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可和構成下記的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的紫外線變性材為相異之物,亦可為相同之物。惟,該紫外線變性材是運用紫外線照射後之物。第一基板9,例如為用來從成長基板接收元件晶片11而遞交至移載鼓輪21的中繼基板。此第一基板9,當第一黏著層9a為紫外線變性材的情形下,於第一黏著層9a受到紫外線照射前從成長基板接收元件晶片11。其後,對第一黏著層9a照射紫外線。第一黏著層9a不限於紫外線變性材,亦可為其他的樹脂。亦可第一基板9本身具有黏著性而兼作第一黏著層9a。
元件晶片11,可示例出例如運用了包含微型LED的LED等的發光裝置、受光裝置、壓電裝置、加速度感測器、NEMS或MEMS等的微型元件晶片,按照電荷蓄積方式或MRAM、FeRaM、PCM等的其他方式的記憶裝置,開關裝置,微電腦等的演算處理元件晶片等之元件晶片,但不限定於該些。
如圖3至圖5所示,第二搬送桌台4,在第二走行裝置6上具有第二校準裝置8。第二校準裝置8,具有能夠載置並把持元件晶片11的移載目標亦即第二基板10(工件)的第二基板支撐台(未圖示)。
第一校準裝置7,能夠偵測移載鼓輪21的基準位置,執行第一基板9與移載鼓輪21之校準。第二校準裝置8,能夠偵測移載鼓輪21的基準位置,偵測第二基板10與移載鼓輪21的基準位置,執行第二基板10與移載鼓輪21之校準。另,第一校準裝置7及第二校準裝置8各自具有同等的校準精度。
前述第二基板支撐台,防止由於第二搬送桌台4於走行導件2的長邊方向的移動,而使得該第二基板支撐台上的第二基板10的位置偏離。
前述第二基板支撐台,可機械性地抵壓並把持第二基板10的側面或上面,亦可從背面吸引而把持第二基板10,此外不限定於該些。只要是能夠固定第二基板10的位置之裝置即可。可依第二基板10的形狀、性狀而選擇把持方法。
第二基板10,具有第二黏著層10a,能夠使元件晶片11黏著於第二黏著層10a上。
第二基板10,不僅是玻璃等的硬質的基板,亦可是具可撓性的撓性的基板、或對於元件晶片11的製造工程中的熱處理、藥品處理、電漿處理等的工程的耐受性差的基板。
例如,當元件晶片11為LED,電子元件為大畫面的顯示裝置的情形下,第二基板10可為比第一基板9還大面積的顯示畫面用基板。此外,第二基板10不限定於顯示畫面用的基板,其為載置元件晶片11的對象物,係根據所製造的電子元件的種類或元件晶片11的種類而適當地構成。
如圖1所示,在比第一搬送桌台3及第二搬送桌台4還上方設有移載機構20。
移載機構20,具有圓柱形狀的移載鼓輪21。移載鼓輪21,具有水平且和走行導件2的長邊方向垂直之旋轉軸22,具有旋轉裝置(未圖示)以便繞旋轉軸22旋轉。在旋轉軸22的兩端,各自設有升降裝置(未圖示)以便使移載鼓輪21移動,各自於鉛直方向獨立地驅動藉此控制傾斜,可調整使得第一基板9及第二基板10的表面和旋轉軸22平行。
前述升降裝置,能夠使移載鼓輪21下降至讓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碰觸第一基板9上的元件晶片11的位置。此外,能夠下降至讓黏著於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的元件晶片11能夠接觸第二基板10的第二黏著層10a的位置。另,前述升降裝置,不限於使移載鼓輪21升降的構成,亦可為使第一基板9及第二基板10各自升降的構成。
在移載鼓輪21具備一機構,其具備以移載鼓輪21的旋轉軸22的一端為基準而朝鉛直方向延伸的支撐軸,以支撐軸為旋轉中心而可將旋轉軸22的另一端於水平方向迴旋,藉此能夠調整走行導件2的長邊方向與旋轉軸22之交叉角(傾斜)。此調整可為手動亦可為直線運動軌道。
移載鼓輪21,從相對於第一搬送桌台3及第二搬送桌台4的表面平行的基準位置進行升降動作,移載鼓輪21的旋轉中心軸、與第一搬送桌台3及第二搬送桌台4的走行軸藉由基準調整而確保正交精度。
移載鼓輪21繞旋轉軸22的旋轉,是藉由直接連結至旋轉軸22的直接驅動馬達及具有一定以上的高解析精度之檢測旋轉位置的編碼器的組合而驅動,此外還進行旋轉角的檢測。
第一搬送桌台3,承載著第一基板9,而藉由第一走行裝置5在走行導件2上一面維持第一基板支撐台的表面的水平水準一面移動。此時,移載鼓輪21,其旋轉軸心的位置被維持固定,藉由旋轉裝置和第一走行裝置5的移動同步旋轉。此時,藉由調節旋轉裝置所致之旋轉速度,能夠以和第一基板9上的元件晶片11的間距為相同間距或相異間距來接收元件晶片11。
第二搬送桌台4,承載著第二基板10,而藉由第二走行裝置6在走行導件2上一面維持第二基板支撐台的表面的水平水準一面移動。此時,移載鼓輪21,其旋轉軸心的位置被維持固定,藉由旋轉裝置和第二走行裝置6的移動同步旋轉。此時,藉由調節旋轉裝置所致之旋轉速度,能夠以和移載鼓輪21上的元件晶片11的間距為相同間距或相異間距來遞交元件晶片11。
作為移載鼓輪21的直徑,依加工精度的觀點可優選使用例如100~500mm,但不限於此範圍。係根據第一基板9或第二基板10的構成,及所製造的電子元件的種類或元件晶片11的種類而適當地構成。
在移載鼓輪21的表面,以裝卸自如的態樣設有移載黏著層21a。移載黏著層21a,由紫外線變性材構成。
該紫外線變性材,是在由聚烯烴所成的基板以均一厚度塗布黏著劑而使其ー體化而成。該紫外線變性材,藉由照射紫外線,構成紫外線變性材的丙烯酸系黏著劑會聚合而硬度變高,移載黏著層21a的移載黏著力會比第二黏著層10a的第二黏著力還低。另,上述基板亦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醚醚酮、聚醯亞胺等的樹脂構成。紫外線變性材,使用環境上會受到氧阻礙,但藉由以上述材料構成則耐氧阻礙性能會提升。
當元件晶片11為6μm程度的厚度時,移載黏著層21a的厚度為例如1~30μm,但不限定於此。該厚度係根據所製造的電子元件的種類或元件晶片11的種類而適當地構成。
移載黏著層21a的黏著力,可藉由改變構成該移載黏著層21a的紫外線變性材的黏著劑的材料的配比而控制。作為黏著劑的材料雖無特別限定,但例如作為周知的黏著劑,可選擇從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乙烯基烷基醚系黏著劑、矽氧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聚醯胺系黏著劑、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氟系黏著劑、環氧系黏著劑、聚醚系黏著劑等中選擇的至少1種以上的組合。
此外,前述黏著劑的材料中,視必要亦可適宜令其含有從黏度及剝離度的調整劑、賦黏劑、塑化劑、軟化劑,或由玻璃纖維、玻璃珠、金屬粉、其他無機粉末等所成的填充劑,顏料、染料等的著色劑,pH調整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的添加劑等中選擇的1以上的添加物。
無論如何,移載黏著層21a係構成為,於紫外線照射前移載黏著層21a的移載黏著力係比第一黏著層9a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則變性而滿足移載黏著層21a的移載黏著力比第二黏著層10a的第二黏著力還低之關係。
本實施形態中,紫外線變性材的移載黏著力,係運用對於玻璃的黏著力的變化值於紫外線照射前為0.9~12.0N/25mm程度,於紫外線照射後為0.1N/25mm程度者。藉由紫外線的照射,移載黏著力會大幅降低,因此將元件晶片11遞交往第二基板10時不易成為阻力。
該紫外線變性材,於移載元件晶片11前使用紫外線照射前之物,於移載元件晶片11後則對移載鼓輪21替換成新的。
又,移載機構20,具有對使元件晶片11黏著的狀態的移載黏著層21a照射紫外線之照射機構23。
照射機構23,其紫外線的照射量亦即照射出的紫外線的強度及時間,係根據移載黏著層21a的構成而適當地控制。
(元件晶片的移載方法) 藉由如以上般構成的移載機構20,可良好地實現本揭示之元件晶片的移載方法。
將第一基板9載置於第一搬送桌台3的第一基板支撐台,藉由第一校準裝置7進行了第一基板9與移載鼓輪21之校準後,使移載鼓輪21位於第一基板9上。
其後,將移載鼓輪21下降,使黏著於第一基板9的第一黏著層9a的元件晶片11與移載黏著層21a接觸。
另,移載黏著層21a與元件晶片11未必要在下降的時間點接觸,亦可在下降時間點兩者不接觸,其後一面使移載鼓輪21旋轉一面使第一基板9移動,藉此讓移載黏著層21a與元件晶片11接觸。移載鼓輪21的旋轉方向是依照與第一基板9的移動方向之關係而決定。
在第一基板9的第一黏著層9a上的元件晶片11與移載黏著層21a接觸的狀態下,一面使第一搬送桌台3移動一面使移載鼓輪21旋轉,藉此,會連續地進行元件晶片11由於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的移載黏著力而從第一基板9的第一黏著層9a被剝離,黏著至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依此方式,移載鼓輪21從第一基板9接收元件晶片11(接收工程)。
該接收工程,係藉由紫外線照射前的移載黏著層21a的移載黏著力比第一黏著層9a的第一黏著力還強而達成。另,第一黏著層9a的第一黏著力,為紫外線照射後的紫外線變性材的黏著力。
移載鼓輪21接收了元件晶片11後,藉由照射機構23對使元件晶片11黏著的狀態的移載黏著層21a照射紫外線(照射工程)。
藉此,構成移載黏著層21a的紫外線變性材會聚合而硬度變高,移載黏著力降低。
其後,使移載鼓輪21位於第二基板10上。然後,將移載鼓輪21下降,使黏著於移載黏著層21a的元件晶片11與第二基板10的第二黏著層10a接觸。
另,元件晶片11與第二黏著層10a未必要在下降的時間點接觸,亦可在下降時間點兩者不接觸,其後一面使移載鼓輪21旋轉一面使第二基板10移動,藉此讓元件晶片11與第二黏著層10a接觸。移載鼓輪21的旋轉方向是依照與第二基板10的移動方向之關係而決定。
在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上的元件晶片11與第二黏著層10a接觸的狀態下,一面使第二搬送桌台4移動一面使移載鼓輪21旋轉,藉此,會連續地進行元件晶片11由於第二基板10的第二黏著層10a的移載黏著力而從移載鼓輪21的移載黏著層21a被剝離,黏著至第二基板10的第二黏著層10a。依此方式,移載鼓輪21將元件晶片11遞交給第二基板10(遞交工程)。
如以上般,能夠藉由移載鼓輪21使元件晶片11從第一基板9往第二基板10移載。
另,第一基板9與第二基板10之尺寸或形狀可為相同亦可相異。移載機構20,例如橫跨移載鼓輪21的寬幅,於尚未接收元件晶片11的區域反覆從第一基板9接收元件晶片11後,藉由照射機構23照射紫外線,其後將元件晶片11遞交往第二基板10,藉此即使是相對於第一基板9而言第二基板10的寬幅較大這樣的情形下,仍能移載元件晶片11。
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構成為移載機構20僅藉由移載鼓輪21將元件晶片11從第一基板9往第二基板10移載,因此元件晶片11是以於第一基板9黏著至第一黏著層9a之側會於第二基板10黏著至第二黏著層10a的態樣被移載。
(第二實施形態) 圖6示意具有本揭示的第二實施形態之移載機構20的製造裝置。如圖6所示,移載機構20除作移載鼓輪21的第一移載鼓輪21外,亦可具備第二移載鼓輪24,其中繼元件晶片11從第一移載鼓輪21往第二基板10的遞交。另,該第二實施形態的說明中,針對和上述的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能夠援用上述的說明,而省略說明。
第二移載鼓輪24,能夠如同第一移載鼓輪21亦即上述的移載鼓輪21般構成。亦即,在第二移載鼓輪24亦設有藉由紫外線照射前的紫外線變性材而構成之第二移載黏著層24a。構成第二移載黏著層24a的紫外線變性材,可和構成移載黏著層21a及/或第一黏著層9a的紫外線變性材為相異之物,亦可為相同之物。但,第二移載鼓輪24的旋轉方向和第一移載鼓輪21的旋轉方向相反。另,亦可為相異的構成,如使第一移載鼓輪21與第二移載鼓輪24的半徑相異等。
元件晶片11從第一移載鼓輪21往第二移載鼓輪24移動時,例如使元件晶片11黏著於第一移載鼓輪21的第一移載黏著層21a後,藉由照射機構23對該第一移載黏著層21a照射紫外線(第一照射工程),使該第一移載黏著層21a的第一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藉此,成為第二移載黏著力比第一移載黏著力還強的狀態。至少使第一移載鼓輪21或第二移載鼓輪24的一方以彼此接近之方式移動,而使第一移載鼓輪21與第二移載鼓輪24彼此朝反方向旋轉,藉此進行元件晶片11的移動。
元件晶片11從第二移載鼓輪24往第二基板10的遞交,如同上述的元件晶片11從移載鼓輪21往第二基板10的遞交般,係藉由紫外線機構照射紫外線(第二照射工程),使第二移載黏著層24a的第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後進行。
像這樣,使第一移載鼓輪21接收的元件晶片11黏著至第二移載鼓輪24的第二移載黏著層24a後(中繼工程),遞交往第二基板10(遞交工程),藉此,元件晶片11能夠以於第一基板9黏著至第一黏著層9a之側的背面於第二基板10黏著至第二黏著層10a的態樣被移載。
此外,元件晶片11從第二移載鼓輪24往第二基板10遞交時,可將第二基板10的移動方向設為和上述相反,亦可第二基板10的移動方向不變而使第二移載鼓輪24的旋轉反轉。
另,亦可區分使用第一移載鼓輪21與第二移載鼓輪24,而將僅靠第一移載鼓輪21之移載與運用了第一移載鼓輪21及第二移載鼓輪24之移載加以組合,藉此亦可選擇性地一口氣形成使元件晶片11的表裏面交雜之配置。
對於第一移載鼓輪21的紫外線照射與對於第二移載鼓輪24的紫外線照射可藉由一個照射機構23進行,亦可藉由各自相對應的二個照射機構23進行。
上述的實施形態中,係一面使第一搬送桌台3移動一面使第一移載鼓輪21旋轉,一面使第二搬送桌台4移動一面使第一移載鼓輪21或第二移載鼓輪24旋轉,藉此使元件晶片11從第一基板9移動至第二基板10。亦可取而代之,設置使第一移載鼓輪21及/或第二移載鼓輪24朝垂直於旋轉軸22且和第一搬送桌台3水平的方向移動之驅動裝置,一面使第一移載鼓輪21及/或第二移載鼓輪24藉由該驅動裝置移動一面使其旋轉,藉此使元件晶片11移動。
上述實施形態(包含其他實施形態,以下同)中揭示的構成,只要不肇生矛盾,能夠與其他實施形態中揭示的構成組合套用,此外,本說明書中揭示的實施形態為示例,本揭示的實施形態不限定於此,在不脫離本揭示的目的之範圍內可適宜改變。 [產業利用性]
本揭示能夠利用於一種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及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
1:裝置基座 2:走行導件 3:第一搬送桌台 4:第二搬送桌台 5:第一走行裝置 6:第二走行裝置 7:第一校準裝置 8:第二校準裝置 9:第一基板 9a:第一黏著層 10:第二基板 10a:第二黏著層 11:元件晶片 20:移載機構 21:移載鼓輪(第一移載鼓輪) 21a:移載黏著層(第一移載黏著層) 22:旋轉軸 23:照射機構 24:第二移載鼓輪 24a:第二移載黏著層
[圖1]示意藉由移載鼓輪接收元件晶片前的情況的移載機構的說明圖。 [圖2]示意藉由移載鼓輪接收元件晶片的情況的移載機構的說明圖。 [圖3]示意對移載鼓輪照射紫外線的情況的移載機構的說明圖。 [圖4]示意藉由移載鼓輪遞交元件晶片前的情況的移載機構的說明圖。 [圖5]示意藉由移載鼓輪遞交元件晶片後的情況的移載機構的說明圖。 [圖6]另一實施形態之移載機構的說明圖。
1:裝置基座
2:走行導件
4:第二搬送桌台
6:第二走行裝置
8:第二校準裝置
10:第二基板
10a:第二黏著層
11:元件晶片
20:移載機構
21:移載鼓輪(第一移載鼓輪)
21a:移載黏著層(第一移載黏著層)
22:旋轉軸
23:照射機構

Claims (9)

  1. 一種移載機構,係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具有: 第一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一黏著層; 第二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二黏著層; 移載鼓輪,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移載黏著層,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及 照射機構,對黏著有前述元件晶片的狀態的前述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 前述移載黏著層,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的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前述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前述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2. 如請求項1記載之移載機構,其中,前述移載黏著層,構成為每當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便可替換。
  3. 如請求項1或2記載之移載機構,其中,前述第一黏著層,和構成前述移載黏著層的紫外線變性材為相同材料,且由對該紫外線變性材照射紫外線後的材料所構成。
  4. 一種移載機構,係設於電子元件的製造裝置而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機構,具有: 第一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一黏著層; 第二基板,為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二黏著層; 第一移載鼓輪,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一移載黏著層,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第二移載鼓輪;及第二移載鼓輪,具有使前述元件晶片黏著的第二移載黏著層,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移載鼓輪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及 照射機構,對黏著有前述元件晶片的狀態的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及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各者照射紫外線; 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的第一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前述第一黏著層的第一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紫外線照射前的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第二移載黏著力還低, 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由藉由紫外線的照射而移載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該紫外線變性材的第二移載黏著力,於紫外線照射前比紫外線照射後的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力還高,於紫外線照射後比前述第二黏著層的第二黏著力還低。
  5. 如請求項4記載之移載機構,其中,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及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構成為每當將前述元件晶片從前述第一基板接收而遞交往前述第二基板便可替換。
  6. 如請求項4或5記載之移載機構,其中,前述第一黏著層,和構成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及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的紫外線變性材為相同材料,且由對該紫外線變性材照射紫外線後的材料所構成。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記載之移載機構,其中,前述第二黏著層,由熱硬化性樹脂所構成。
  8. 一種移載方法,係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具有: 接收工程,藉由移載鼓輪而從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亦即第一基板接收前述元件晶片,該移載鼓輪具有由藉由照射紫外線而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的移載黏著層;及 遞交工程,將前述元件晶片遞交至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亦即第二基板; 在前述接收工程與前述遞交工程之間,設有對於前述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之照射工程。
  9. 一種移載方法,係電子元件的製造工程中移載用來構成該電子元件的元件晶片之移載方法,具有: 接收工程,藉由第一移載鼓輪而從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源頭亦即第一基板接收前述元件晶片,該第一移載鼓輪具有由藉由照射紫外線而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的第一移載黏著層; 中繼工程,使前述元件晶片中繼至第二移載鼓輪,該第二移載鼓輪為前述元件晶片的中繼目標,具有由藉由照射紫外線而黏著力比紫外線照射前降低之紫外線變性材所構成的第二移載黏著層;及 遞交工程,藉由前述第二移載鼓輪將前述元件晶片遞交至前述元件晶片的移載目標亦即第二基板; 在前述接收工程與前述中繼工程之間,設有對於前述第一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之第一照射工程, 在前述中繼工程與前述遞交工程之間,設有對於前述第二移載黏著層照射紫外線之第二照射工程。
TW111105265A 2021-03-18 2022-02-14 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及移載方法 TW2022388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4672 2021-03-18
JP2021044672A JP6978129B1 (ja) 2021-03-18 2021-03-18 デバイスチップの移載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8804A true TW202238804A (zh) 2022-10-01

Family

ID=78815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5265A TW202238804A (zh) 2021-03-18 2022-02-14 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及移載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78129B1 (zh)
TW (1) TW202238804A (zh)
WO (1) WO20221961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7656B1 (ja) 2022-03-08 2022-07-08 株式会社写真化学 電子部品移載方法、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装置
JP7254394B1 (ja) * 2022-12-02 2023-04-10 株式会社写真化学 電子部品移載ロール及び電子部品移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5483B2 (ja) * 2005-06-06 2012-02-2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とその方法、剥離装置とその方法、貼付装置とその方法
JP4616719B2 (ja) * 2005-07-20 2011-0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Icチップ実装方法
US9331230B2 (en) * 2012-10-30 2016-05-03 Cbrite Inc. LED die dispersal in displays and light panels with preserving neighboring relationship
TWI783910B (zh) * 2016-01-15 2022-11-21 荷蘭商庫力克及索發荷蘭公司 放置超小或超薄之離散組件
JP6312270B2 (ja) * 2016-03-25 2018-04-18 株式会社写真化学 デバイスチップ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KR101866901B1 (ko) * 2016-10-12 2018-06-14 한국기계연구원 다층형 캐리어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자 전사 방법과 이 방법을 이용하여 전자제품을 제조하는 전자제품 제조방법
TWI633646B (zh) * 2017-04-06 2018-08-21 優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批量移轉微半導體結構之方法
WO2020059588A1 (ja) * 2018-09-19 2020-03-26 株式会社コムラテック 素子の移載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移載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78129B1 (ja) 2021-12-08
JP2022143902A (ja) 2022-10-03
WO2022196161A1 (ja)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8726B (zh) 使用器件晶片之電子器件的製造方法及其製造裝置
TW202238804A (zh) 元件晶片的移載機構及移載方法
TWI485095B (zh) 基板搬送裝置及基板傾斜補正方法
KR102169271B1 (ko) Led 구조체 전사 장치
JP6364537B2 (ja) デバイスチップ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
WO2013015157A1 (ja) 基板製造装置及び基板製造方法
KR20190052126A (ko) 배치 본딩 장치 및 본딩 방법
JP4746002B2 (ja) 移載装置及び移載方法
CN108944110A (zh) 高速高分辨率的选择性转移印刷方法
KR102048747B1 (ko) 마이크로 소자 전사방법
WO2023171292A1 (ja) 電子部品移載方法、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装置
CN113025985B (zh) 旋转驱动装置、成膜装置以及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4961360A (zh) 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2011207606A (ja) 基板反転装置及び基板反転方法
KR20230081535A (ko) 마이크로 led 칩 전사 장치
KR20170113081A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KR20150004981A (ko) 표시 패널용 지지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21187654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JP4977433B2 (ja)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JP2008277760A (ja) 吸引切替装置
JP2003128243A (ja) ワイヤ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検査装置
JP2021193046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JP2008254913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KR20160125259A (ko) 엘코스 패널 제조시스템 및 그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