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7922A - 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 Google Patents

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7922A
TW202237922A TW110147651A TW110147651A TW202237922A TW 202237922 A TW202237922 A TW 202237922A TW 110147651 A TW110147651 A TW 110147651A TW 110147651 A TW110147651 A TW 110147651A TW 202237922 A TW202237922 A TW 2022379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ook
edge
needle body
warp kn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7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斯頓 巴茲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葛羅斯貝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92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3/0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 D04B23/16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fabrics, or article blanks, of particular form or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6Sliding-tongue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用於複合針組件之針體包含針柄及針鉤。下針鉤邊緣係與針鉤的向後彎曲部分相反並面朝遠離此向後彎曲部分。上針鉤邊緣設置在針鉤之向後彎曲部分處,並面朝遠離下針鉤邊緣。所主張針體的特徵在於針鉤高度係0.81 mm的最大值,且剖面高度係0.81 mm的最大值,在縱長方向中於此點測量此針鉤高度,在此點的下針鉤邊緣與上針鉤邊緣之間的高程方向中之距離係最大,而剖面高度係在針圈-滑動部分中垂直於針柄的剖面中之厚度方向來測量。所主張的複合針組件包含根據本發明之針體及閉合件,且具有用於2.3 mm或更小的針鉤及閉合件之成圈長度。

Description

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本揭露關於一種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已知的經紗編織機及相關聯編織工具存在於不同組構中。經紗編織機係成本密集型資本貨物。同樣地,對於多種多樣之應用已知許多不同類型的經紗編織物。不是每一類型型之經紗編織機都適合用於生產所有類型的經紗編織物,以致生產新穎之經紗編織物有時候需要購買新的經紗編織機。由於針對編織機而與其相關聯之高成本,經紗編織機的製造商盡可能地努力提供可使用於種類繁多之經紗編織物的機器。因此,現代經紗編織機伴隨綜合之控制軟體,使它們能夠以寬廣範圍的參數進行程式化。
US 20150361603 A1揭示用於建構及設置經紗編織機以生產特定之經紗編織物的詳細程序。例如,針圈之大小可藉由供紗或取布的相互作用而影響達一定程度。
編織工具、尤其是織針及閉合件之幾何尺寸有時候在經紗編織物的針圈大小及如此於其外觀上具有直接影響。由於經紗編織機之驅動裝置的特定組構,編織工具、例如織針、閉合件及沉降片之某些尺寸係藉由驅動裝置的運動所預先界定,或可僅只彼此獨立地變動達某種程度。至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例外,對於每一代機器類型,每種規格僅只有一種針型可供商業用途。令人驚訝的是,已知之編織工具、尤其是包含針體及3的複合針具有用於給定之功能尺寸的一致值,而與他們使用之經紗編織機的規格無關。
在非常古老、低速經紗編織機之案例中,偏離此點的編織工具幾何形狀係已知的。例如,GB512850揭示於針體下面設置有閉合件之針。此特定配置對針體的幾何形狀有一定限制。FR936411揭示一種針,在此案例中,針體及閉合件係由管狀起始材料所塑形。以此方式塑形之複合針不能使用於現代、高速經紗編織機上,因為管狀剖面在負載方向中沒有足夠的彎曲力矩。
於扁平編織機或圓形編織機之案例中,與經紗編織機相反,人們已試圖藉由改變針的尺寸、尤其是針鉤之尺寸,在同一機器上生產不同大小的針圈。例如,如於EP1767679A1中所顯示,因為關於經紗編織機及扁平編織機或圓形編織機中之針用的驅動裝置之情況完全不同,此種方式未能傳送至經紗編織機。
本發明之目的係藉由提供新穎之編織工具及編織工具組件,增加經紗編織機相對於生產不同類型的經紗編織物之通用性。
根據本發明的針體包含針柄,其係藉由兩個平行、彼此相反之平坦側面、並藉由上邊緣及下邊緣所限定,此針床的厚度方向係垂直於此等平坦側面。再者,針體包含用於承接諸多段長度之紗線的針鉤。此針體係建構用於經紗編織機之複合針組件。針柄的驅動部分係建構用於將針體附接至經紗編織機之驅動裝置。通常,經紗編織機中的針體之針柄的驅動部分隨同其他通常相同之針體一起被固持在經紗編織機的驅動裝置中、例如於桿棒中,並在螺絲張力之下被夾緊、尤其於其上邊緣與下邊緣之間,且藉由使其彼此相反的平坦側面支撐在桿棒中之溝槽中來防止橫向傾斜。針柄有利地具有帶有圓形邊緣的矩形剖面。此驅動部分可於縱長方向中界定針體之後端。
下針鉤邊緣係設置成與針鉤之向後彎曲部分相反並面向遠離此後彎部分。針織工具的針鉤實際上毫無例外地係彎曲達大約180°之結構;因此,獲得向後彎曲達大約180°及設置成與非向後彎曲部分相反的一部分。此結構不需要藉著彎曲來生產,「彎曲」一詞僅只使用來敘述幾何形狀。下針鉤邊緣至少在針體的縱長方向中延伸。至少於向後彎曲部分之對面,下針鉤邊緣至少部分地以近似直線地延伸。此種線性或近似線性部分界定針體之縱長方向。縱長方向係垂直於針體的厚度方向及高程方向,此高程方向係亦垂直於厚度方向。在高程方向中,上針鉤邊緣係於下針鉤邊緣上方。在本文中,「上方」及「下方」等詞係根據對高程方向之此位置關係來理解。如於縱長方向中觀看,針鉤形成針體的前端。由於經紗編織機之針大致上未以可縱向地位移的方式在工具架中導引,且大致上不會施行線性動作,甚至於編織期間也是如此,而如果下針鉤邊緣未具有明顯之線性部分,那麼縱長方向及與其成直角的高程方向之界定至少在某一程度內係任意的。然後,縱長方向必需於向後彎曲部分下方之部分進行平均化。針體的針柄可主要在縱長方向中延伸,但亦可具有一或多個之彎曲部。
上針鉤邊緣係設置於針鉤的向後彎曲部分處,並面向遠離下針鉤邊緣。上針鉤邊緣可為部分線性且較佳係朝下針鉤邊緣傾斜達幾度、例如直至5°。這可為有利的,以便防止與閉合件發生碰撞。當相對針體運動時,閉合件可被支撐在上針鉤邊緣上,或正好於其上方未接觸地延伸。針體與閉合件之間的相對運動最大部分可為大約在縱長方向中,儘管針體及閉合件幾乎不於線性路徑上運動。
根據本發明之針體的特徵在於針鉤高度係0.81 mm的最大值,且剖面高度係0.81 mm的最大值,在縱長方向中於此點測量此針鉤高度,在此點下針鉤邊緣與上針鉤邊緣之間的高程方向中之距離係最大,而剖面高度係在針圈-滑動部分中垂直於厚度方向測量。0.78 mm或更小的針鉤高度可為特別有利的。在針圈-滑動部分中之0.65 mm或更小的剖面高度亦可為特別有利。針圈-滑動部分中之降低的針鉤高度及降低之剖面高度能夠生產出更小的針圈,而專門為生產較小針圈不需要調整經紗編織機之參數、諸如供紗或取布。由於針圈-滑動部分中的針柄之高度有限,在編織期間,針圈經常於其上滑動或停止移動,因此相應的針圈不會被放大很多,且其大小係據此大部分藉由針鉤之降低高度所決定。例如,針圈-滑動部分中的剖面高度可為0.7 mm或0.75 mm。在縱長方向中測量,針圈-滑動部分可於針鉤處從針之前端向後延伸至針柄上的15 mm。這意指至少上述經紗編織機之參數可專門調整至與經紗編織物有關的其他要求,藉此能夠製造迄今為止無法以此方式生產之新型經紗編織物。尤其是,儘管針鉤及針柄的剖面很小,其係可能防止由於針圈小而形成格子狀之經紗編織物。經紗編織物的外觀可藉由更多直立之針圈被正面地影響。其係亦可能生產出更緊密編織或更高品質的經紗編織物。在針鉤之任一點處的剖面中,或至少於針鉤之一半延伸處,針鉤可垂直於厚度方向具有0.26 mm或更小的最大延伸部。針鉤或針柄之剖面係形成如下:由於它完全是較長的延伸部,此針體在其延伸部之每一點處界定以針體為中心的局部縱向軸線。於任何一任意點處之剖面總是與此以針體為中心的局部縱向軸線成直角。通常,以針體為中心之縱向軸線很可能與厚度方向成直角,而藉由兩個平坦側面所決定。編織工具的針體大致上係從鋼帶沖壓出來,針體之厚度方向對應於沖壓出編織工具的鋼帶之厚度方向。
在驅動部分的中心區段中,針體之針柄的上邊緣之中心部分與上邊緣的兩個鄰接支承部分相比可為凹入的,且上邊緣之兩個鄰接支承部分可為位於一個支承平面中。藉由已以此方式將其上邊緣塑形,針體係以可精確界定的方式相對驅動裝置穩定地定位。中心部分可具有5 mm或更多之長度。在高程方向中,針體的上針鉤邊緣有利地位於驅動部分之支承平面下方的1.5 mm與1.6 mm之間。
針體的針鉤之向後彎曲部分以針鉤尖端終止。針鉤尖端可為圓形並相對於針鉤的接壤向後彎曲部分偏心地設置。從針鉤尖端至針鉤之點的尖端距離係至少1.15 mm,其在縱長方向中係最遠離處。一旦上針鉤邊緣相對縱長方向具有超過5°之角度,設置於針鉤的向後彎曲部分之上針鉤邊緣就會在縱長方向中、亦即於遠離針鉤尖端的縱長方向中向前終止。下針鉤邊緣亦在與縱長方向之角度偏差超過5°的位置向前終止。
針體可具有設置於針柄之驅動部分的導針凸片。此導針凸片可用於防止針體位移,其中此導針凸片之前緣係與相反的支承表面接觸。從導針凸片之前緣至針鉤在縱長方向的最遠點之工作距離可具有從45 mm至49 mm的值。
於驅動部分與針鉤之間,此針體的針柄可具有開槽部分,其中凹槽係在針柄之上邊緣中下陷。凹槽可具有導引位於或滑動在開槽部分的上邊緣上之針圈下面的閉合件之目的。據此,開槽部分可包括針圈滑動部分。凹槽之槽底可至少於剖面上與上針鉤邊緣的最近點對齊,或可位於在縱長方向中延伸並與上針鉤邊緣之最近點切向地接觸的直線下方。這樣一來,在針鉤尖端上方建立用於閉合件之樞轉運動的自由空間,藉此使閉合件與針鉤尖端之間不可能發生碰撞。上針鉤邊緣至凹槽的最近點往往不是圓形針鉤尖端上之一點,而是接壤針鉤尖端的圓形體之上針鉤邊緣的最後一點。槽底可沿長度方向彎曲,以便最佳地調整至閉合件之樞轉運動,並藉由不會不需要地削弱針體的針柄。
根據本發明之複合針組件包含根據本發明的針體及閉合件。複合針組件係專門建構為使用於現代經紗編織機中。閉合件係以使得下閉合件邊緣與上針鉤邊緣相反設置之方式相對針體設置。複合針組件的特徵在於,成圈長度為2.3 mm或更小。在此情況中,成圈長度必需於橫截平面中測量,此橫截平面垂直於縱長方向,且在縱長方向中,此橫截平面係於上針鉤邊緣及下針鉤邊緣彼此相反之任意點處。此成圈長度對應於圍繞針鉤及閉合件的剖面輪廓之最短封閉曲線的長度。與現有技術領域相比,減少之成圈長度能夠建立出比迄今為止可能已知經紗編織物更小的針圈之編織物,因為與針圈滑動部分的剖面高度一起,用於打翻,當針圈滑過針鉤及閉合件時,成圈長度在決定針圈之大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所主張的複合針組件有關針體及閉合件之組件,如於在或約成圈週期內的某時間點發生,針圈係於此成圈週期打翻。由於在針織過程期間發生之運動順序,迄今為止已知的2.4 mm或更長之成圈長度不可能藉由選擇某些參數來生成對應的針圈,例如用於供紗或取布。新穎之經紗編織物可由於更多直立的針圈而具有新穎之外觀,或由於更緊密的行數而為更緊密之編織。
此針體及閉合件能以使得安全間隙存在於上針鉤邊緣與下閉合件邊緣之間的方式設置在複合針組件中。於經紗編織機中,既然針體及閉合件兩者大致上牢固地附接至驅動裝置,所以針體與閉合件之間的接觸、例如用於相互導引係不需要的。既然任何接觸亦將導致磨損,因此當最佳地調整複合針組件時,對於針體及閉合件未彼此接觸係很常見的。它們相互隔開之距離係據此包括在成圈長度中。如果期望,可藉由較強拉緊此紗線來影響、尤其是減少間隙。
下閉合件邊緣可接壤於上針鉤邊緣上。在大部分案例中,針鉤之上邊緣與閉合件的下邊緣之間的接觸係點狀的。複合針配置之成圈-長度接著可有利地為2.14 mm或更小。於此情況中,成圈長度必需在橫截平面中測量,此橫截平面係相對縱長方向成直角,且其於縱長方向中係在任意點處,而針鉤的上邊緣及下邊緣於此任意點處係彼此相反。成圈長度對應於圍繞針鉤及閉合件之剖面輪廓的最短封閉曲線之長度。
根據本發明的經紗編織機之特徵在於根據本發明的複合針組件之多樣性。至少一個複合針組件能以使得至少一個下針鉤邊緣係於上針鉤邊緣的理論線下方0.81 mm的最大值的方式設置在經紗編織機中,此理論線係藉由經紗編織機之傳輸所界定。如果至少一個複合針組件係以使得至少一個下針鉤邊緣係至少於上針鉤邊緣的理論線下方0.78 mm的最大值的方式設置在經紗編織機中,則可獲得特別之優點。以此方式可保證經紗編織機用高水平的生產力來工作。多數個針體之至少兩個可相對於彼此不可重新定位地固定至經紗編織機的第一驅動裝置,及/或多數個閉合件之至少兩個可相對於彼此不可重新定位地固定至經紗編織機的第二驅動裝置。
圖1係如於厚度方向D中看到之針體1的象徵性圖式。圖1及其他圖式僅只顯示界定針體之輪廓的線條。針體在縱長方向L及高程方向H中延伸。於圖1中之右側上所顯示的其驅動部分8中,針體1之針柄2具有一帶有前緣18的導針凸片19,其可被帶入與經紗編織機之驅動裝置接觸。在厚度方向D中的視圖係與平坦側面3成直角;可於圖2之剖面圖中看到相反的平坦側面4。針柄2係在高程方向H中藉由上面之上邊緣5及藉由下面的下邊緣6所限定。如圖2中所顯示,針柄2之矩形剖面具有略呈圓形的角落。
於圖1之左手側上,針體1具有針鉤7,其設有向後彎曲部分10、上針鉤邊緣11、及下針鉤邊緣9。在縱長方向L中,導針凸片19的前緣18具有抵達針鉤7之最遠點的工作距離20。開槽部分21係位於驅動部分8與針鉤7之間。開槽部分21包括建構為支撐及導引開槽部分21的凹槽邊緣上之針圈的針圈-滑動部分32。在高程方向H中,針柄2之針圈-滑動部分32係明顯低於驅動部分8,以便防止針圈的拉伸。
圖3顯示圖1中所顯示之針體1的驅動部分8之中心部分13及支承部分14的放大象徵性視圖。在此放大視圖中,可看到圖1中看不到之針柄2的特徵。圖3顯示驅動部分8之中心部分13,其於高程方向H中與針柄2的兩個相鄰支承部分14相比為凹入的。此兩個支承部分14係平面式,且位於一致之支承平面15中,其顯示為一條中斷的線。中心部分13係以盆之形狀顯示。此盆狀實施例係示範性,並可設想出任意數目之實施例,其中在高程方向H中,中心部分13為不接觸,或者為延伸超出藉由鄰接支承部分14所界定的支承平面15。
圖4顯示圖1中所顯示之針體1的針鉤7及開槽部分21之大的部分之象徵性放大視圖。下針鉤邊緣9係平直的,且於縱長方向L中延伸。上針鉤邊緣11係在針鉤尖端16之方向中朝下針鉤邊緣9傾斜。針鉤高度12係於下針鉤邊緣9與上針鉤邊緣11之間在高程方向H中的最大距離。於縱長方向L中,針鉤尖端16係與針鉤7之點隔開達尖端距離17,此點係在縱長方向L中離針鉤尖端16最遠。凹槽22係藉由虛線所表示。至少於針鉤7的附近,凹槽22之槽底23係在高程方向H中位於上針鉤邊緣11下方、且尤其是位在從上面於縱長方向L中切向地接觸針鉤尖端16的線24下方。在此範例中,於開槽部分21中之針柄2的剖面中且在與厚度方向D成直角之方向中測量的剖面高度25為0.65 mm。
圖5係包含圖4之針體1及閉合件27的複合針組件26之象徵性圖式。閉合件27係僅只部分地顯示於圖5中。在高程方向H中,閉合件27已於頂部切斷,因為閉合件27的另一幾何形狀係與本發明無關,且因此可選擇任何之任意已知的幾何形狀。虛線顯示閉合件27係在凹槽22中下陷。閉合件27之下邊緣28設置於上針鉤邊緣11上方。在複合針組件26的此位置中,閉合件27上之針圈可被打翻。於閉合件的下邊緣28與上針鉤邊緣11之間存在安全性間隙29。這於圖6中較易於看到。理論線30指示在經紗編織機中的安裝狀態下,針鉤之上邊緣11位於藉由經紗編織機的傳動及相關聯驅動裝置所預先決定之理想線上。
圖6顯示經過具有向後彎曲部分10的針鉤7及圖5之複合針組件26的閉合件27之剖面。從外部加入的連續線31顯示其長度對應於成圈長度之曲線。
1:針體 2:針柄 3:平坦側面 4:平坦側面 5:上邊緣 6:下邊緣 7:針鉤 8:驅動部分 9:下針鉤邊緣 10:向後彎曲部分 11:上針鉤邊緣 12:針鉤高度 13:中心部分 14:支承部分 15:支承平面 16:針鉤尖端 17:尖端距離 18:前緣 19:導針凸片 20:工作距離 21:開槽部分 22:凹槽 23:槽底 24:線 25:剖面高度 26:複合針組件 27:閉合件 28:下閉合件邊緣 29:安全性間隙 30:理論線 31:連續線 32:針圈-滑動部分 D:厚度方向 H:高程方向 L:縱長方向
圖1係如在厚度方向中所看到之針體的象徵性圖式。 圖2顯示圖1中所顯示之針體的針柄之驅動部分的剖面。 圖3顯示圖1中所顯示之針體的中心部分及驅動部分之放大象徵性視圖。 圖4顯示圖1中所顯示的針鉤及針體之開槽部分的一部分之象徵性放大視圖。 圖5係包含圖4的針體及閉合件之一部分的複合針組件之象徵性圖式。 圖6顯示經過圖5的複合針組件之針鉤及閉合件的剖面。
7:針鉤
10:向後彎曲部分
11:上針鉤邊緣
27:閉合件
28:下閉合件邊緣
29:安全性間隙
31:連續線

Claims (14)

  1. 一種用於經紗編織機的複合針組件之針體(1),包含: 針柄(2),其係藉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平坦側面(3,4)、並藉由上邊緣(5)及下邊緣(6)所限定,厚度方向(D)係垂直於該平坦側面; 及針鉤(7),用於承接紗線; 其中該針柄(2)之驅動部分(8)係建構用於將該針體(1)附接至經紗編織機的驅動裝置; 其中該針柄(2)之針圈-滑動部分(32)係建構用於將針圈導引至打翻; 下針鉤邊緣(9)係設置成與針鉤(7)的向後彎曲部分(10)相反並面朝遠離該向後彎曲部分(10),且該下針鉤邊緣(9)至少在該針體(1)之縱長方向(L)中延伸,且該縱長方向(L)係垂直於該針體1的厚度方向(D)及高程方向(H),該高程方向(H)係垂直於該厚度方向(D); 上針鉤邊緣(11)設置在該針鉤(7)之向後彎曲部分(10)並面朝遠離該下針鉤邊緣(9); 其特徵在於 在該縱長方向(L)中於該點所測量的針鉤高度(12)係0.81 mm的最大值,該下針鉤邊緣(9)與該上針鉤邊緣(11)之間在該高程方向(H)中的距離於該點係最大,且在針圈-滑動部分(32)中於該針柄(2)之剖面中垂直於該厚度方向(D)所測量的剖面高度(25)係0.81 mm的最大值。
  2. 如請求項1之針體(1), 其中, 在該驅動部分(8)的中心區段中,該針柄(2)之上邊緣(5)的中心部分(13)與該上邊緣(5)之兩個鄰接支承部分(14)相比為凹入的,且該上邊緣(5)之兩個鄰接支承部分(14)位於一個支承平面(15)中。
  3. 如請求項2之針體(1), 其中, 在該高程方向(H)中,該上針鉤邊緣(11)至少於該驅動部分(8)的支承平面(15)下方分段地位於1.5 mm至1.6 mm之間。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針體(1), 其中 該針鉤(7)的向後彎曲部分(10)以針鉤尖端(16)終止,且從該針鉤尖端(16)至該針鉤(7)之點的尖端距離(17)係至少1.15 mm,該點係在縱長方向(L)中最遠離處。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針體(1), 其中 設置於該針柄(2)的驅動部分(8)中之導針凸片(19)的前緣(18)至該針鉤(7)在縱長方向(L)中離該前緣(18)之最遠點的工作距離(20)為45 mm至49 mm。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針體(1), 其中, 於該驅動部分(8)與該針鉤(7)之間,該針柄(2)具有開槽部分(21),其中帶有槽底(23)的凹槽(22)在該上邊緣(5)中下陷。
  7. 如請求項6之針體(1), 其中, 於該高程方向(H)中,該凹槽(22)的槽底(23)係至少分段地與該上針鉤邊緣(11)之最近點對齊,或位在線(24)下方,該線於縱長方向(L)中延伸並相切地接觸該上針鉤邊緣(11)的最近點。
  8. 如請求項6或7中任一項之針體(1), 其中 該槽底(23)係在縱長方向中彎曲。
  9. 一種用於經紗編織機的複合針組件(26),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針體(1)及閉合件(27),該閉合件(27)係以使得下閉合件邊緣(28)與該上針鉤邊緣(11)相反設置的方式相對該針體(1)設置, 其特徵在於 成圈長度具有2.3 mm或更小之值,其中該成圈長度必需在橫截平面中測量,該橫截平面係相對該縱長方向(L)成直角,並於縱長方向(L)中,該橫截平面係在該上針鉤邊緣(11)及該下針鉤邊緣(9)彼此相反的任意點處,且其中該成圈長度對應於圍繞該針鉤(7)及該閉合件(27)之截面輪廓的最短封閉曲線。
  10. 如請求項9的複合針組件(26), 其中 該針體(1)及該閉合件(27)係以使得安全性間隙(29)存在於該上針鉤邊緣(11)與該下閉合件邊緣(28)之間的方式設置。
  11. 如請求項9的複合針組件(26), 其中 成圈長度具有2.14 mm或更小之值,其中該成圈長度必需在橫截平面中測量,該橫截平面係相對該縱長方向(L)成直角,並於縱長方向(L)中,該橫截平面係在該上針鉤邊緣(11)及該下針鉤邊緣(9)彼此相反的任意點處,且其中該成圈長度對應於圍繞該針鉤(7)及該閉合件(27)之截面輪廓的最短封閉曲線,和該下閉合件邊緣(28)接壤在該上針鉤邊緣(11)上。
  12. 一種經紗編織機, 其特徵在於 如請求項9之多數個複合針組件(26)。
  13. 如請求項12之經紗編織機, 其中 至少一個複合針組件(26)係以使得至少一個下針鉤邊緣(9)在用於該上針鉤邊緣(11)的理論線(30)下方之0.81 mm的最大值之方式設置在該經紗編織機中,該理論線係藉由該經紗編織機的傳動所界定。
  14. 如請求項12或13中任一項之經紗編織機, 其中 該多數個針體(1)的至少兩個係不可重新定位地相對於彼此固定至該經紗編織機之第一驅動裝置,及/或該多數個閉合件(27)的至少兩個係不可重新定位地相對於彼此固定至該經紗編織機之第二驅動裝置。
TW110147651A 2021-01-13 2021-12-20 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TW2022379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51280.1A EP4029979A1 (de) 2021-01-13 2021-01-13 Nadelkörper, schiebernadelanordnung und kettenwirkmaschine
EP21151280.1 2021-01-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922A true TW202237922A (zh) 2022-10-01

Family

ID=74180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7651A TW202237922A (zh) 2021-01-13 2021-12-20 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029979A1 (zh)
JP (1) JP2024515935A (zh)
KR (1) KR20230130656A (zh)
CN (1) CN116783343A (zh)
TW (1) TW202237922A (zh)
WO (1) WO202215246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12850A (en) 1938-03-18 1939-09-27 Fnf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knitting machines and to needles for such machines
GB516025A (en) * 1938-06-25 1939-12-20 Fnf Ltd Improvements in the knitting elements of knitting machinery
FR936411A (fr) 1943-03-30 1948-07-20 Fnf Ltd Perfectionnements aux organes de tricotage dans les machines à tricoter
DE2815385C2 (de) * 1978-04-10 1979-10-25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6053 Obertshausen Kettenwirkmaschine mit Schiebernadeln
DE502005003487D1 (de) 2005-09-22 2008-05-08 Groz Beckert Kg Strickwerkzeug
US20150128653A1 (en) 2013-11-08 2015-05-14 Pacific Textiles Limited Warp knitted fab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3343A (zh) 2023-09-19
WO2022152469A1 (de) 2022-07-21
JP2024515935A (ja) 2024-04-11
KR20230130656A (ko) 2023-09-12
EP4029979A1 (de) 2022-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0974B1 (ko) 편성 시스템용 싱커 및 마모를 감소시키는 편성 시스템
CN101024912A (zh) 用于簇绒机的夹持装置
KR20180033284A (ko) 루프 형성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구성 요소
EP2568066A2 (en) Set-up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JP2023109287A (ja) 円形編み機構造
US6609398B2 (en) Needle for knitting, warp knitting or hosiery machines and a knitting machine equipped therewith
KR101537935B1 (ko) 통 모양 편성포 편성용 횡편기 및 통 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KR101941122B1 (ko) 편기용 니들 및 이를 갖는 환편기
TW202237922A (zh) 針體、複合針組件及經紗編織機
CN107663709B (zh)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KR102285359B1 (ko) 경편기용 복합침
US3229485A (en) Sliding latch needle
US3913355A (en)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in a knitting machine
CN117098884A (zh) 横编机的可动沉降片
US2822679A (en) Yarn guides
CN204434898U (zh) 一种适用于粗纱线的多梳栉经编机花针
JP2016121418A (ja) シンカー使用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機
TW201723259A (zh) 圓編機之編織方法及編織機構以及該圓編機
EP1201809A2 (en) Needle plate for execution of overedging seams
US4671194A (en) Looper apparatus for equalizing the legs of cut pile tufts
CN109352267A (zh) 一种横编机中移圈针的加工方法
JP6105009B2 (ja) 横編機によるパイル編成方法
CN217418924U (zh) 一种提花机用织针和提花机
KR20030086036A (ko) 더블 랏셀 편직기 및 그 편물지
CN108425182B (zh) 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