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7230A - 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7230A
TW202237230A TW111105408A TW111105408A TW202237230A TW 202237230 A TW202237230 A TW 202237230A TW 111105408 A TW111105408 A TW 111105408A TW 111105408 A TW111105408 A TW 111105408A TW 202237230 A TW202237230 A TW 2022372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ear
surface material
stretchable
earhoo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5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氏家廣大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23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62B18/025Half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 A62B18/084Means for fastening gas-masks to heads or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3/00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 A62B23/02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 A62B23/025Filters for breathing-protection purposes for respirators the filter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hape of a mas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口罩用耳掛構件,是環形片狀的口罩用耳掛構件,俯視時,具有對應於口罩的上下方向之第1方向、及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並具備第1表面材、被配置在與前述第1表面材相反的一側之第2表面材、及複數條伸縮性帶材,該伸縮性帶材在前述第1表面材與前述第2表面材之間,在前述第1方向上分開且分別沿著前述第2方向延伸,並且,前述伸縮性帶材在伸長狀態下分別被接合在前述第1表面材和前述第2表面材上。

Description

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本發明有關一種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作為佩戴在臉上的口罩,廣為人知的口罩,具備有:口罩本體,其至少部分地覆蓋佩戴者的臉;及,一對耳掛構件,亦即為了將口罩本體保持在該佩戴位置上而能夠掛在佩戴者的各耳上的一對構件,其分別結合在口罩本體上。
上述口罩的耳掛構件大多為帶狀的情況,但是為了在佩戴口罩時減輕施加在耳上的負載而獲得舒適的佩戴感,也開始研究片狀的耳掛構件(耳掛部)。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出一種口罩,具備單一片狀的耳掛片,其兩方的耳掛部利用連接部以相互地連接的狀態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又,專利文獻1中,作為耳掛構件的原材料,可舉出伸縮性或伸長性不織布、伸縮熱熔黏著劑不織布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576280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男女老幼的各種使用者都開始使用口罩。因此,要求製造一種對應於使用者的臉的大小、尺寸、喜好的使用感等之各種各樣的口罩。然而,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由伸縮性不織布等所構成的耳掛構件的情況,無法以廣範圍的方式來調整耳掛構件的伸縮性,會有無法對應於使用者的各種要求的情況。因此,要求一種能夠更容易地調整伸縮性的口罩用耳掛構件。
鑒於上述情況而開發出來的本發明的一態樣,其所欲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伸縮性的調整更容易的口罩用耳掛構件。 [用以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一態樣為一種口罩用耳掛構件,是環形片狀的口罩用耳掛構件,俯視時,具有對應於口罩的上下方向之第1方向、及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並具備第1表面材、被配置在與前述第1表面材相反的一側之第2表面材、及複數條伸縮性帶材,該伸縮性帶材在前述第1表面材與前述第2表面材之間,在前述第1方向上分開且分別沿著前述第2方向延伸,並且,前述伸縮性帶材在伸長狀態下分別被接合在前述第1表面材和前述第2表面材上。
[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能夠提供一種伸縮性的調整更容易的口罩用耳掛構件。
以下,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再者,在各圖面中,只要沒有特別說明,關於相同或對應的結構,會有標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說明的情況。
(口罩的基本結構) 本形態中的口罩,可以是能夠覆蓋佩戴者的臉之口罩,更具體而言,可以是能夠覆蓋佩戴者的至少鼻和嘴之口罩。根據本形態的口罩,可獲得防止異物到達臉部的功能、或防止從佩戴者產生的飛沫飛散的功能,也被稱為衛生口罩或醫用口罩。本形態適合作為拋棄式口罩來使用,但是也可以作為能夠藉由清洗等而反覆使用的口罩來使用。
圖1表示口罩1的平面圖。圖1是從外表面側亦即在佩戴時沒有與臉相對向而露出於外部的一側觀看口罩1而得的圖。又,圖2表示從內表面側(臉側)觀看口罩而得的平面圖。圖3表示沿著第1圖的I-I線的剖面圖。
如圖1所示,根據本形態的口罩1,具備:口罩本體10,其在佩戴時被配置在佩戴者的臉的正面,主要是能夠覆蓋佩戴者的鼻和嘴;及,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其結合在口罩本體10上。口罩本體10,具有:縱向(第1方向)D1,其在佩戴時對應於佩戴者的臉的上下方向;及,橫向(第2方向)D2,其與縱向(第1方向)D1正交,是在佩戴時對應於佩戴者的臉的左右方向之方向。在圖1的形態中,口罩本體10具有長方形的俯視形狀,該長方形在橫向D2上具有長邊,但是口罩本體10的俯視形狀並未被限定於圖示的形狀。
如圖1和圖2所示,口罩本體10具有皺褶構造15,該皺褶構造15是藉由在縱向D1上排列地配置的複數個襞(皺褶)而形成。皺褶構造15的襞是藉由將構成口罩本體10的片材在沿著橫向D2的折線上折疊複數次而形成。而且,複數個襞,在口罩本體10的側部(橫向D2端部)被固定。因此,在使用口罩1時,能夠將皺褶構造15的橫向D2的中央的部分往縱向D1擴展,藉此,口罩本體10的橫向D2的中央以向口罩1的外表面側突出的方式彎曲,而可以變形成適合於臉的立體形狀之形狀。皺褶構造15的具體的結構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形成於口罩本體的眾所周知的結構。
如圖1〜圖3所示,一對耳掛構件20a,20a,被配置在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如圖1所示,耳掛構件20a分別在俯視時是環狀(或閉合帶狀)。在佩戴時,以佩戴者的耳可進入耳掛構件20a的環的內側亦即耳掛構件20a的中央的開口29的方式,能夠將耳掛構件20a掛在耳上。上述環的形狀,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如後所述為四角環形。但是,環的形狀也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三角環形、其他的多角環形。
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可構成為作成在橫向D2的中央處可相互分離地結合在一起的一張片狀的耳掛構件(耳掛構件片)20。本說明書中,所謂的「片狀」或「片」是指長度和寬度比厚度大且在一平面上延伸或可延伸的形狀。因此,本形態中的一對耳掛構件20a,20a,與帶狀或線狀的耳掛構件相異。一對耳掛構件20a,20a作成耳掛構件片20而構成,藉此,在佩戴口罩時,當將耳掛構件20a掛在耳上的時候,耳掛構件20a能夠面接觸耳垂的背面,所以能夠減輕施加在耳及其周邊部分上的負載,並降低不適感和疼痛,因而能夠獲得舒適的佩戴感。
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的可分離的結合部28的結合形式沒有特別限定,較佳是可藉由使用者的通常的力量進行拉扯而分離的結合。例如圖1所示,可製作不連續的切槽(切口部)作成打孔眼線而形成。又,結合部28,也可以不是打孔眼線,而是藉由使片材的厚度變小或是其他手段,使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的邊界脆弱化或容易施加應力而形成。再者,如圖1所示,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的結構也可以成為線對稱,其將通過結合部28之沿著縱向D1的線作為對稱線。
口罩本體10也可以具有由複數個層積層而成的多層構造。例如,也可以是至少包含以外側層和內側層來夾住中間層而成的三層之構造,該中間層提高了捕集異物(灰塵、花粉、細菌、病毒等)的功能。構成口罩本體10的各層,較佳是包含不織布、織物、編織品等的含纖維層,更佳是包含不織布。作為不織布,可舉出紡黏不織布、水刺不織布、熔噴不織布、熱風不織布、點黏不織布等。又,中間層較佳是使用包含細纖維而獲得的熔噴不織布。又,構成含纖維層的纖維較佳為樹脂纖維,作為樹脂纖維的樹脂的種類,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龍等。外側層和內側層的基重可為15〜50g/m 。異物捕集性高的中間層的基重較佳為10〜100g/m ,更佳為15〜50g/m
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分別結合在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的兩側部(橫向D2的兩端部)。耳掛構件20a,20a具有伸縮性。在本說明書中,所謂的「具有伸縮性」是指具有下述性質:可藉由拉伸(對其施加拉伸力)而往被拉伸的方向的長度變長,而藉由停止拉伸(解除拉伸力)則其長度會回到或幾乎回到原本的長度。進一步,提到「伸縮性」的情況,是指下述特性:在以規定的力量拉伸時,材料伸長何種程度的性質、及/或在伸長規定長度時材料會產生何種程度的拉伸應力的性質。
再者,在圖1〜圖3所示的例子中,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分別經由輔助材30,30而被結合在口罩本體10的兩側部。輔助材30,30,可以是沿著口罩1的縱向D1延伸的片狀構件。而且,輔助材30,30,分別在外側接合部50,50與口罩本體10的橫向D2的兩端部接合。又,輔助材30,30,分別在內側接合部60,60與耳掛構件20的橫向D2的兩端部接合。外側接合部50,50與內側接合部60,60,皆可藉由熱封、超音波熔接、黏著劑等接合手段來接合。然而,本形態中,為了輔助材30與口罩本體10的外側接合部50、及為了輔助材30與耳掛構件片20的內側接合部60,能夠分別選擇最適當的結合形式,相較於使耳掛構件片20與口罩本體10直接接合的情況,可獲得更堅牢的口罩1。輔助材30也可具有伸縮性,較佳是比耳掛構件20的伸縮性小。
(口罩的使用方法) 以下,說明有關圖1〜圖3所示的本形態的口罩1的使用方法。當開始使用根據本形態的口罩1時,使用者,在佩戴口罩1前,解除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彼此之間的可分離的結合部28的結合,並使耳掛構件20a,20a相互地分離。更具體而言,使用者能夠以手分別捏住或把持一對耳掛構件20a,20a並相互地往相反方向拉扯。藉此,首先,能夠解除可分離的結合部28的結合。然後,將耳掛構件20a,20a的沒有被接合在口罩本體10上的部分,往橫向D2側方展開。此時,使用者,能夠在分別把持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的狀態下,分別往橫向D2外方(往側方)打開。
圖4是表示將圖1的口罩1的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往側方展開後的圖。又,圖5表示沿著圖4的II-II線的剖面圖。如圖4和圖5所示,一旦打開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則耳掛構件20a,20a被翻面,之前一直與口罩本體10相對向的面露出。而且,口罩本體10的幾乎整個外表面也露出。
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可配置在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側,也可配置在內表面側,如圖1〜圖5所示,較佳是配置在口罩1的外表面側。若一對耳掛構件20a,20a被配置在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側,則當解除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彼此之間的結合而分離並往橫向D2外方打開時,能夠降低觸摸到口罩本體10的內表面的可能性、或是避免該可能性,從衛生的觀點是較佳的。
根據本形態的口罩1,實際上能夠以如下方式使用。例如,在將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朝上來放置口罩1的狀態下,使用者分別以手來把持一對耳掛構件20a,20a並往橫向D2外方打開後,能夠在仍舊把持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的情況下,使口罩1往他人(佩戴者)的臉移動。在將口罩本體10配置在他人的臉的所希望的位置後,能夠在不改變把持方法的情況下,將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分別掛在他人的耳上。藉此,根據本形態的口罩1,即便是在使口罩佩戴在例如小孩、病人等的難以自己佩戴口罩的人的臉上的情況,也能夠適合地使用。
進一步,如圖1所示,也可在一對耳掛構件20a,20a上形成有捏持部25,25,使用者在將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相互地分離而往橫向D2外方打開時,能夠捏住該捏持部25,25。捏持部25,25,俯視時,從口罩本體10的端緣突出,較佳是從口罩1的下端(或口罩本體10的下端)突出。捏持部25,25從口罩本體10的端緣突出,藉此,在沒有觸摸到或幾乎沒有觸摸到口罩本體10自身亦即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和內表面的任一面的情況下,使用者能夠以兩手來捏住捏持部25,25。而且,使用者,能夠在沒有觸摸到或幾乎沒有觸摸到口罩本體10的情況下,使一對耳掛構件20a,20a分離並展開。藉此,使用者即便在無法充分地照顧到手指的衛生的情況,也能夠將良好衛生狀態的口罩1佩戴在自己或他人上。再者,捏持部25從口罩本體10的端緣突出的情況,突出部分的縱向D1的最大長度較佳是5〜20mm,更佳是8〜15mm。
又,耳掛構件20a具有捏持部25,25,藉此,使用者在將耳掛構件20a掛在佩戴者的耳上時或掛上後,能夠捏住捏持部25,25而容易地實行耳掛部的調整。亦即,可捏住捏持部25,25,將耳掛構件20a相對於耳朵相對地在耳掛構件20a的外周方向挪動而實行位置調整、或將耳掛構件20a朝向後側拉扯或鬆弛來調整耳掛構件20a的張力程度。
進一步,一對耳掛構件20a,20a不是結合在口罩本體10的內表面(臉側的面)而是分別結合在外表面的兩側部,所以在佩戴口罩1時,亦即在將耳掛構件20a,20a往側方打開並掛在耳上的狀態下(圖4和圖5),口罩本體10的兩側部藉由耳掛構件20a而從外表面側壓向臉部。藉此,能夠縮小在口罩本體10的兩側部的口罩本體10與臉之間的間隙,因而能夠提高口罩的功能,例如遮斷異物的功能、使佩戴者咳出的飛沫不會飛散的功能等。又,耳掛構件20a沒有配置在本體的兩側部的內表面側(臉側),因此在佩戴中,在口罩本體10的兩側部,耳掛構件20a沒有直接接觸到佩戴者的臉,也可降低不適感。
再者,也可以藉由壓紋加工、印刷、縫繡等,將可區別口罩本體10的外表面和內表面的標記18形成在口罩本體10上。標記18,只要使用者能夠以目視的方式辨識,其形態沒有限定。標記18,如圖1等所示,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數字、記號、圖形、標誌等。
(耳掛構件) 圖6僅示出圖1的口罩1之中的一對耳掛構件20a,20a(耳掛構件片20)。如上述,耳掛構件20a(或耳掛構件片20)具有伸縮性,此耳掛構件20a的伸縮性,如圖6所示,藉由遍及環形片狀的耳掛構件20a整體而在縱向D1上分開地配置的複數條伸縮性帶材9,9,…而獲得。複數條伸縮性帶材9,9,…分別沿著橫向D2延伸,藉此,能夠獲得耳掛構件20a的橫向D2的伸縮性。伸縮性帶材9,9,…的延伸方向,較佳是相對於橫向D2呈平行,但是也可以是相對於橫向D2呈大致平行,亦即相對於橫向D2在±10°左右,較佳是在±5°左右的傾斜方向。又,伸縮性帶材9,9,…的縱向D1的配置間隔L(節距),可為1〜10mm左右。
伸縮性帶材9,例如可以是帶狀或線狀的彈性材料(橡膠線等)。伸縮性帶材9的粗度,較佳為200〜1500dtex,更佳是可為400〜1000dtex。又,伸縮性帶材9的剖面形狀可為圓形,也可為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四角形、其他多角形。另外,作為伸縮性帶材9,能夠採用一種藉由伸長拉伸試驗機所測定的最大伸長率成為自然長度的150%〜1000%的材料。
圖7表示沿著圖6的III-III線的剖面的部分放大圖,圖8表示沿著圖6的IV-IV線的剖面(通過伸縮性帶材9的中心線之剖面圖)的部分放大圖。圖8(a)表示伸縮性帶材9被外力T,T往橫向D2外方拉伸的狀態,圖8(b)表示沒有被施加外力的狀態(自然狀態)。再者,圖8(a)也是表示在耳掛構件20a的製造步驟中,伸縮性帶材9在伸長狀態下第1表面材2與第2表面材3接合在一起的狀態的圖。又,圖8(b)也表示在製造步驟中,從圖8(a)所示的狀態變成解除伸縮性帶材9的伸長(停止伸縮性帶材9的拉伸)後的狀態。
更具體地說明耳掛構件20a(耳掛構件片20)的製造,在使伸縮性帶材9,9,…以規定的伸長率伸長的狀態下,將第1表面材2配置在伸縮性帶材9的其中一側,將第2表面材3配置在伸縮性帶材9的另一側,並使伸縮性帶材9以接合部6,6,…分別斷續地接合在第1表面材2和第2表面材3上(圖8(a))。此處,規定的伸長率(相對於自然狀態的長度Ln之伸長狀態的長度Le,亦即Le/Ln×100(%)),較佳是可為100〜400%,更佳是150〜300%。伸縮性帶材9與表面材2,3的接合,能夠藉由黏著劑、縫繡等來形成。又,在沒有配置伸縮性帶材9之部分,第1表面材2與第2表面材3可直接接合。
上述的伸縮性帶材9與表面材2,3的接合後,若解除伸縮性帶材9的伸長狀態而使伸縮性帶材9變成自然狀態,則由於第1表面材2和第2表面材3使用了柔軟性高的材料,第1表面材2和第2表面材3的接合部6,6,…以外的部分,往離開伸縮性帶材9的方向隆起,於是在耳掛構件20a上,沿著縱向D1延伸的小皺紋,以在橫向D2上排列複數個的方式形成(圖8(b))。具有此種複數個皺紋(皺摺)之伸縮性片狀體的結構,能夠與眾所皆知的伸縮性皺摺同樣地形成。在耳掛構件20a的實際製造中,在複數條伸縮性帶材9,9,…被第1表面材2和第2表面材3夾持而形成了接合體之後,能夠沖裁成一對耳掛構件20a,20a的形狀。
在耳掛構件20a的表面上形成有上述般的多數個皺紋,藉此,當耳掛構件20a的表面接觸肌膚時,耳掛構件20a的原材料沒有接觸肌膚的整個面,而在耳掛構件20a與肌膚之間形成有空間,因此能夠降低緊黏在肌膚上的感覺,而能夠提升佩戴感。
第1表面材2和第2表面材3只要是具有柔軟性的材料即可,可相同也可相異。又,第1表面材2和第2表面材3較佳是纖維構造體。作為纖維構造體,可舉出不織布、織物、編織品等,其中,不織布由於肌膚觸感、通氣性良好且有助於佩戴感的提升,所以較佳。作為不織布,可舉出熱風不織布、紡黏不織布、水刺不織布、針刺不織布、化學黏結不織布等。其中,能夠適當地選擇不會起毛且強度高的紡黏不織布、具有柔軟性的熱風不織布等。又,不織布所含的纖維可為樹脂纖維,作為樹脂纖維的樹脂的種類,可舉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龍等。第1表面材2或第2表面材3是不織布的情況,不織布的基重較佳為5〜50g/m ,更佳為8〜25g/m
如此一來,根據本形態的耳掛構件20a,是使用複數條伸縮性帶材9,9,…而構成之伸縮性的構件。因此,伸縮性帶材9的伸縮性,亦即在以規定的力量拉伸時,帶材伸長何種程度、或者在伸長規定長度時帶材會產生何種程度的拉伸應力,利用變更伸縮性帶材9的粗度和材質等,便能夠容易且廣範圍地調整。因此,根據本形態的耳掛構件20a的伸縮性的調整,相較於使用伸縮性不織布等而構成的耳掛構件,耳掛構件20a或耳掛構件片20的伸縮性的調整是容易的。藉此,在期望一種使用前的狀態(自然狀態)較短但是在佩戴口罩1時能夠確保較長的長度的耳掛構件20a的情況,例如利用增大在製造伸縮性帶材9,9,…時的伸長率(相對於自然長度,接合在表面材上時的伸縮性帶材的長度),能夠獲得一種可在拉伸時變長地伸展的耳掛構件20a。又,在要使口罩本體10更密合於臉上的情況,例如使用粗度較大(dtex數較大)的伸縮性帶材9,9,…,在將耳掛構件20a拉伸時,能夠產生更大的拉伸應力,於是能夠提升耳掛構件20a,20a將口罩本體10按壓在規定位置上的功能。又,尤其是在以橡膠等彈性材料來形成伸縮性帶材9的情況,相較於伸縮性不織布等,能夠實現顯著的伸縮性。
進一步,耳掛構件20a,20a(耳掛構件片20)中的複數條伸縮性帶材9,9,…的結構,遍及耳掛構件20a,20a(耳掛構件片20)整體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根據耳掛構件20a,20a(耳掛構件片20)的區域的不同,使其部分地相異(後述)。該情況,例如從縱向D1觀察,可在上方、中央、下方的區域,使伸縮性帶材9,9,…的粗度、製造時的伸長率、配置(間隔)等相異。
根據本形態的耳掛構件20a是環狀,可為圖6所示的四角環狀,較佳是可為矩形環狀。四角環狀,沿著環的周方向觀察時,是其方向有大幅變化的位置可辨識出4個之形狀。如圖6所示,1個四角環狀的耳掛構件20a,可具有對應於四角環的上邊之上邊部23、及對應於四角環的下邊之下邊部26。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在佩戴時,主要是從口罩本體10往耳朵而在橫向D2上伸展的部分。進一步,耳掛構件20a,可具有:耳後方配置部24,在佩戴時,被配置成接觸佩戴者的耳朵的後方;及,基部22,其大部分被接合在口罩本體10上。耳後方配置部24,是在耳掛構件片20中的橫向D2的中央側,在上邊部23與下邊部26之間沿著縱向D1延伸的部分;基部22,是在耳掛構件片20中的橫向D2的端部側,在上邊部23與下邊部26之間沿著縱向D1延伸的部分。
而且,如圖6所示,耳掛構件20a,從縱向D1觀察,可具有對應於上邊部23之上端部區域E1、對應於下邊部26之下端部區域E2、及在上端部區域E1與下端部區域E2之間的中央區域M。圖6所示的耳掛構件20a的形狀的情況,更具體來說,在四角環的內周邊,有曲率半徑成為極小的4個點(p1、p2、p’、p2’),因此,在分別 通過其中的較靠中央的2個點(p1、p2)而劃出與橫向D2平行的直線的情況,能夠將該二條直線間的區域設為中央區域M。亦即,能夠將通過上側的第1點p1而與橫向D2平行的直線作為上端部區域E1與中央區域M的邊界線,並能夠將通過下側的第2點p1而與橫向D2平行的直線作為下端部區域E2與中央區域M的邊界線。
(耳掛構件的變化例) 圖9表示根據變化例的耳掛構件20aA,20aA(耳掛構件片20A)。圖9所示的耳掛構件20aA的基本結構,與參照圖6〜圖8所說明的耳掛構件20a是同樣的,但是在耳掛構件20aA中,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所使用的伸縮性帶材9t,9t,…的粗度,比在中央區域M所使用的伸縮性帶材9,9,…的粗度大。例如,相對於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粗度D M(dtex),上端部區域E1及/或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t,9t,…的粗度D E(dtex)的比值(D E/D M),較佳是能夠設為1.1〜3。又,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粗度D M可為200〜900dtex,上端部區域E1及/或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t,9t,…的粗度D E可為220〜1200dtex。
在將圖9所示的耳掛構件20aA往橫向D2拉伸的情況,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會往橫向D2產生比中央區域M更大的拉伸應力。此處,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分別對應於在佩戴時會往橫向D2被大幅地拉伸的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若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中的拉伸應力大,則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能夠以更大的力來將口罩本體10拉伸,所以能夠將口罩本體更強力地往臉的方向按壓,並能夠使口罩本體更密合於臉上。另一方面,在中央區域M,較佳是在橫向D2上具有某種程度的伸縮性,但是伸縮性帶材9,9,…的粗度較細者,能夠使耳後方配置部24柔軟,並能夠降低耳後方配置部24接觸到耳朵的後方的肌膚時的不適感。藉此,根據圖9所示的例子,能夠提供一種耳掛構件及口罩,適合於要求口罩的合身性及耳周邊的舒適性的佩戴者。
圖10表示根據其他的變化例的耳掛構件20aB,20aB(耳掛構件片20B)。圖10所示的耳掛構件20aB的基本結構,與參照圖6〜圖8所說明的耳掛構件20a是同樣的,但是在耳掛構件20aB中,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所使用的伸縮性帶材9s,9s,…的伸長率,比在中央區域M所使用的伸縮性帶材9,9,…的伸長率大。例如,相對於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伸長率R M(%),上端部區域E1及/或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s,9s,…的伸長率R E(dtex)的比值(R E/R M),較佳是能夠設為1.1〜2。又,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伸長率R M可為100〜300%,上端部區域E1及/或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s,9s,…的伸長率R E可為110〜400%。
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伸縮性帶材9,9,…的伸長率高,是表示在將該等區域拉伸時的最大長度長。藉此,由於能夠將分別對應於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之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大幅地拉伸,因此可獲得一種耳掛構件,即便在受到拉伸力前的狀態下的橫向D2的長度短,能夠使佩戴時的長度變長,即便在從口罩本體至耳為止的距離長的情況也能夠對應。另一方面,在對應於中央區域M之耳後方配置部24,較佳是也能夠自然地變形而具有某種程度的伸縮性,但是伸長率沒有過大的情況,由於橫向D2的每單位距離的表面材的皺紋沒有過密地形成或過厚地形成,因而可提升接觸到耳時的觸感。藉此,利用在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伸長率比較低,耳周邊的觸感變舒適。再者,圖10示意地表示第1表面材的往縱向D1延伸的皺紋的例子。如圖10所示,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表面材的皺紋彼此的橫向D2的節距小,皺紋密集地形成,另一方面,在中央區域M,表面材的皺紋彼此的橫向D2的節距更大,皺紋稀疏地形成。藉此,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能夠提供一種口罩,適合於從口罩本體的橫向D2的端部至耳為止的長度長的條件及要求耳周邊的舒適性的佩戴者。
圖11表示根據另外的其他變化例的耳掛構件20aC,20aC(耳掛構件片20C)。圖11所示的耳掛構件20aC的基本結構,與參照圖6〜圖8所說明的耳掛構件20a是同樣的,遍及耳掛構件20aC整體,設置有在縱向D1上分開並往橫向D2延伸的複數條伸縮性帶材9,9,…,但是在耳掛構件20aC,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配置間隔(節距),比在中央區域M中的配置間隔小。例如,相對於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配置間隔L M,上端部區域E1及/或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配置間隔L E的比值(L E/L M),較佳是能夠設為1.1〜2。又,中央區域M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配置間隔L M可為1.1〜10mm,上端部區域E1及/或下端部區域E2中的伸縮性帶材9,9,…的配置間隔L E可為1〜5mm。
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若伸縮性帶材9,9,…的配置間隔小,則伸縮性帶材9,9,…的數量變成更密集。藉此,將這些區域、以及分別對應於這些區域之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往橫向D2拉伸時所產生的拉伸應力,變成比在中央區域M所產生的拉伸應力大。若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中的拉伸應力大,則上邊部23和下邊部26能夠以更大的力來將口罩本體10拉伸,所以能夠將口罩本體更強力地往臉的方向按壓,並能夠使口罩本體更密合於臉上。另一方面,在中央區域M,較佳是在橫向D2上具有某種程度的伸縮性,但是伸縮性帶材9,9,…在區域內沒有密集的情況,能夠使耳後方配置部24柔軟,並能夠降低佩戴時的耳周邊的不適感。藉此,根據圖11所示的例子,能夠提供一種耳掛構件及口罩,適合於要求口罩的合身性及耳周邊的舒適性的佩戴者。
進一步,圖12表示伸縮性帶材的變化例。圖12所示的伸縮性帶材9w,9w,…,並不是沿著橫向D2直線狀地延伸,而是成為在縱向D1上具有振幅之波的形狀。圖12(a)表示沒有施加拉伸力的狀態下的平面圖,圖12(b)表示從兩側往橫向D2拉伸的狀態的平面圖。波狀的伸縮性帶材9w,9w,…,若從兩側受到往橫向D2的拉伸力,則伸縮性帶材9w自身往橫向D2伸長,同時縱向D1的波形狀的振幅變小,更近似於直線(圖12(b))。亦即,配置有往橫向D2延伸的波狀的伸縮性帶材9w,9w,…之材料,在被往橫向D2拉伸的情況,橫向D2的長度變長的同時,縱向D1的長度變短,其相應量的材料有助於橫向D2的伸長。藉此,包含波狀的伸縮性帶材9w,9w,…之耳掛構件,在受到相同拉伸力的條件下,相較於包含直線狀的伸縮性帶材9,9,…之耳掛構件(圖6等)的情況,能夠往橫向D2更加地伸長(伸長性高)。換句話說,包含波狀的伸縮性帶材9w,9w,…之耳掛構件的情況,即便伸長程度是相同的,所產生的應力較小。因此,使用包含圖12所示的波狀的伸縮性帶材9w,9w,…之耳掛構件,藉此,能夠提供一種口罩,適合於想要避免口罩本體過度地按壓臉,且避免耳掛構件過度地按壓耳的佩戴者。
以上,說明了有關口罩本體與一對耳掛構件經由輔助材而被接合在一起的形態,但是,口罩也能夠作成沒有輔助材之結構。圖13表示以沒有輔助材的方式而構成之口罩101。在口罩101,一對耳掛構件120a,120a分別以接合部70,70被直接接合於口罩本體10的橫向D2的端部。接合部70,70,能夠藉由與口罩1(圖1〜圖5)中的外側接合部50,50、內側接合部60,60同樣的接合手段來形成。又,一對耳掛構件120a,120a,形成一片耳掛構件片120。
再者,一邊參照圖面一邊說明的上述例子和形態的特徵,能夠分別以單獨的方式包含於構成中,也能夠將2個以上的特徵加以組合並包含在構成中。例如,在上端部區域E1和下端部區域E2,也能夠構成將伸縮性帶材的粗度和伸長率變更的形態之耳掛構件。
以下,記載本發明的具體的態樣。
(附記1) 關於附記1的態樣為一種口罩用耳掛構件,是環形片狀的口罩用耳掛構件,俯視時,具有對應於口罩的上下方向之第1方向、及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並具備第1表面材、被配置在與前述第1表面材相反的一側之第2表面材、及複數條伸縮性帶材,該伸縮性帶材在前述第1表面材與前述第2表面材之間,在前述第1方向上分開且分別沿著前述第2方向延伸,並且,前述伸縮性帶材在伸長狀態下分別被接合在前述第1表面材和前述第2表面材上。
在關於上述附記1的態樣中,使用複數條伸縮性帶材來獲得耳掛構件的伸縮性。因此,利用適當地選擇伸縮性帶材(例如橡膠線)的材料、粗度且/或適當地選擇伸縮性帶材的配置、伸長率等,便能夠對耳掛構件賦予任意的伸縮性。因此,能夠比較容易地製造出可符合使用者的要求的各種口罩用耳掛構件。
又,伸縮性帶材設置成遍及耳掛構件的整體,也設置於耳掛構件的耳後方配置部,該耳後方配置部在佩戴時被配置在佩戴者的耳朵的後方。藉此,不僅是耳掛構件的在佩戴時從口罩本體朝向耳朵延伸的上邊部和下邊部,耳後方配置部也能夠具有某種程度的橫向D2的伸縮性,所以能夠提高舒適的佩戴感。
(附記2) 在關於附記2的態樣中,前述第1表面材和第2表面材是由不織布構成。
根據關於上述附記2的態樣,使用不織布來作為耳掛構件中的表面材,因此能夠獲得肌膚觸感佳的耳掛構件。
(附記3) 在關於附記3的態樣中,前述伸縮性帶材,以在前述第1方向上具有振幅之波狀的方式延伸。
根據關於上述附記3的態樣,藉由被配置成波狀的伸縮性帶材,能夠獲得更高的伸長性,亦即在以相同的拉伸力進行比較的情況,相對於自然長度,能夠使伸長的長度更長。
(附記4) 在關於附記4的態樣中,口罩用耳掛構件具有四角環的形狀,且具有分別相當於前述四角環的上邊和下邊之上邊部和下邊部;該口罩用耳掛構件,從前述第1方向觀察,具有相當於前述上邊部的延伸範圍之上端部區域、相當於前述下邊部的延伸範圍之下端部區域、及在前述上端部區域與前述下端部區域之間的中央區域;並且,前述複數條伸縮性帶材的粗度、伸長率及配置間隔之中的1種以上,在前述上端部區域和前述下端部區域的至少一方、與前述中央區域是相異的。
根據關於上述附記4的態樣,從縱向觀察,能夠根據耳掛構件的區域的不同而使伸縮行為相異。例如,利用使被配置在上端部區域和下端部區域中的伸縮性帶材的粗度更粗並使被配置在中央區域中的伸縮性帶材的粗度更細,在佩戴時,當耳掛構件被拉伸的情況,能夠使在上端部區域和下端部區域所產生的拉伸應力,比在中央區域所產生的拉伸應力更大。上端部區域和下端部區域,分別對應於耳掛構件的在佩戴時的被往橫向D2大幅地拉伸的上邊部和下邊部。若在上邊部和下邊部中的拉伸應力大,則口罩本體被更強力地往耳朵拉伸,因此能夠使口罩本體更密合於臉上。另一方面,對應於耳掛構件的中央區域之耳後方配置部,較佳是該部分也具有可沿著耳朵的曲線而變形的在橫向D2上的伸縮性,但是若伸縮性構件粗則會有損害佩戴感的情況。因此,利用使中央區域的伸縮性帶材的粗度變成更細,能夠將耳後方配置部保持柔軟性。
(附記5) 在關於附記5的態樣中,口罩具有口罩用本體與上述附記1至4中的任一態樣之口罩用耳掛構件,該口罩用耳掛構件被接合在前述口罩用本體的外表面上。
根據關於上述附記5的態樣,能夠提供一種口罩,其發揮的效果與上述附記1至4中的任一態樣的所發揮的效果是同樣的。
本申請案主張在2021年3月25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21-051173號的優先權,並將其全部內容援用於此處。
1,101:口罩 2:第1表面材 3:第2表面材 6:接合部 9,9t,9s,9w:伸縮性帶材 10:口罩本體 15:皺褶(襞) 18:標記 20,20A,20B,20C,120:耳掛構件片 20a,20aA,20aB,20aC,120a:耳掛構件 22:基部 23:上邊部 24:耳後方配置部 25:捏持部 26:下邊部 28:可分離的結合部 29:開口 30:輔助材 50:外側接合部 60:內側接合部 70:接合部 D1:第1方向(上下方向、縱向) D2:第2方向(左右方向、橫向) E1:上端部區域 E2:下端部區域 L:配置間隔(節距) M:中央區域 p1、p2、p’、p2’:點
圖1是從外表面側(外側)觀看根據本發明的一形態的口罩而得的平面圖。 圖2是從內表面側(臉側)觀看圖1所示的口罩而得的平面圖。 圖3是沿著圖1的I-I線的剖面圖。 圖4是一對耳掛構件分別往側方打開後的平面圖。 圖5是沿著圖4的II-II線的剖面圖。 圖6是僅示出圖1的耳掛構件的平面圖。 圖7表示沿著圖6的III-III線的剖面的放大圖。 圖8表示沿著圖6的IV-IV線的剖面的放大圖。 圖9是表示耳掛構件的變化例的圖。 圖10是表示耳掛構件的其他變化例的圖。 圖11是表示耳掛構件的另外的其他變化例的圖。 圖12是表示耳掛構件中的伸縮性帶材的配置的變化例的平面圖。 圖13是從外表面側(外側)觀看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形態的口罩而得的平面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2:第1表面材
9:伸縮性帶材
20:耳掛構件片
20a:耳掛構件
22:基部
23:上邊部
24:耳後方配置部
25:捏持部
26:下邊部
28:可分離的結合部
29:開口
D1:第1方向(上下方向、縱向)
D2:第2方向(左右方向、橫向)
E1:上端部區域
E2:下端部區域
L:配置間隔(節距)
M:中央區域
p1、p2、p’、p2’:點

Claims (6)

  1. 一種口罩用耳掛構件,是環形片狀的口罩用耳掛構件,俯視時,具有對應於口罩的上下方向之第1方向、及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並具備第1表面材、被配置在與前述第1表面材相反的一側之第2表面材、及複數條伸縮性帶材,該伸縮性帶材在前述第1表面材與前述第2表面材之間,在前述第1方向上分開且分別沿著前述第2方向延伸,並且,前述伸縮性帶材在伸長狀態下分別被接合在前述第1表面材和前述第2表面材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口罩用耳掛構件,其中,前述第1表面材和第2表面材是由不織布構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口罩用耳掛構件,其中,前述伸縮性帶材,以在前述第1方向上具有振幅之波狀的方式延伸。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口罩用耳掛構件,其中,前述伸縮性帶材,以在前述第1方向上具有振幅之波狀的方式延伸。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口罩用耳掛構件,其具有四角環的形狀,且具有分別相當於前述四角環的上邊和下邊之上邊部和下邊部; 該口罩用耳掛構件,從前述第1方向觀察,具有相當於前述上邊部的延伸範圍之上端部區域、相當於前述下邊部的延伸範圍之下端部區域、及在前述上端部區域與前述下端部區域之間的中央區域; 並且,前述複數條伸縮性帶材的粗度、伸長率及配置間隔之中的1種以上,在前述上端部區域和前述下端部區域的至少一方、與前述中央區域是相異的。
  6. 一種口罩,其具有口罩用本體與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口罩用耳掛構件,該口罩用耳掛構件被接合在前述口罩用本體的外表面上。
TW111105408A 2021-03-25 2022-02-15 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TW2022372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1173A JP2022149154A (ja) 2021-03-25 2021-03-25 マスク用耳掛け部材、及びマスク
JP2021-051173 2021-03-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230A true TW202237230A (zh) 2022-10-01

Family

ID=8339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5408A TW202237230A (zh) 2021-03-25 2022-02-15 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16604A1 (zh)
JP (1) JP2022149154A (zh)
KR (1) KR20230158459A (zh)
CN (1) CN116916777A (zh)
TW (1) TW202237230A (zh)
WO (1) WO20222018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1029A (ja) * 2005-07-20 2007-02-01 Daio Paper Corp マスク
JP3128583U (ja) * 2006-10-30 2007-01-18 株式会社エブノ 感染予防マスク
JP4963268B2 (ja) * 2007-05-29 2012-06-27 明広商事株式会社 立体マスク
JP3159977U (ja) * 2010-02-15 2010-06-10 株式会社メイリ−ジャパン 立体マスク
JP5762803B2 (ja) 2011-04-08 2015-08-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マスク
JP7298418B2 (ja) 2019-09-25 2023-06-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TWM597300U (zh) * 2020-02-27 2020-06-21 鴻盛實業有限公司 條狀彈性件以及使用該條狀彈性件之口罩
JP2021172949A (ja) * 2020-04-30 2021-11-01 株式会社瑞光 マ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49154A (ja) 2022-10-06
WO2022201872A1 (ja) 2022-09-29
KR20230158459A (ko) 2023-11-20
CN116916777A (zh) 2023-10-20
EP4316604A1 (en) 202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1757B1 (ko) 일회용 마스크
CN111770697B (zh) 一次性口罩
JP5662076B2 (ja) マスク
JP2001245929A (ja) 生理用ショーツ
JP5862159B2 (ja) ベルト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TW202237230A (zh) 口罩用耳掛構件、及口罩
JP6123860B2 (ja) ベルト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EP4169583A1 (en) Ear part material for mask, mask, method for producing ear part material for mask,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sk
EP4190195A1 (en) Mas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sk
EP4159072A1 (en) Mask
EP4190194A1 (en) Mask
RU2735174C1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WO2022196142A1 (ja) マスク
JP4330278B2 (ja) 吸収体製品
JP7386756B2 (ja) マスク
EP4205814A1 (en) Mask ear loop, mask, method for producing mask ear loo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sk
TW202233277A (zh) 口罩用耳掛構件的製造方法、口罩用耳掛構件的製造裝置、口罩的製造方法、及口罩
JP3211618U (ja) パンツ型着用物品
TW202237228A (zh) 口罩及口罩的製造方法
JP2023128037A (ja) マスク
JP2022150304A (ja) マスク
JP2023125998A (ja) マス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