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1193A -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1193A
TW202231193A TW110104230A TW110104230A TW202231193A TW 202231193 A TW202231193 A TW 202231193A TW 110104230 A TW110104230 A TW 110104230A TW 110104230 A TW110104230 A TW 110104230A TW 202231193 A TW202231193 A TW 2022311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w
sugar
sugar product
sucrose
glycemic inde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4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舜之 蕭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唐芯生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唐芯生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唐芯生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4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31193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1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119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該糖製品主要結構包括重量百分比為89%至97%的蔗糖、重量百分比為2%至10%的阿拉伯糖、重量百分比為0.5%至2%的肌醇、及重量百分比為0.5%至1%的複合電解質混合而成,該複合電解質包含由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鎂、及葡萄糖酸鈣混合而成。藉此可讓糖製品作為低GI值的甜味劑,以滿足各類人群,特別針對糖尿病及血糖異常之人群使用。

Description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為提供一種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尤指一種可作為低GI值甜味劑的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按,GI(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數”亦稱為“升糖指數”是反應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是人體進食後機體血糖生成的狀況,為當前一種分析和評價食物的新方法。
GI對含碳水化合物食物進行了劃分,指數範圍從0到100,根據在進食後血糖(葡萄糖)的升高程度而定。高GI的食物主要包括了精細的米麵和糖類食物,低GI食物包括了大部分的雜糧、粗糧、及其製品。根據數值的高低劃分為:高GI食物:GI>70;中GI食物:55<GI
Figure 110104230-A0101-12-0001-8
70;低GI食物:GI
Figure 110104230-A0101-12-0001-9
55。
GI高的食物由於進入腸道後消化快、吸收好,葡萄糖能夠迅速進入血液中,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在達到一個較高的峰值後又迅速下降;GI低的食物由於進入腸道後停留的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較低,引起餐後血糖反應較小,需要的胰島素也相應減少,所以避免了血糖的劇烈波動,既可以防止高血糖也可以防止低血糖,能夠有效的控制血糖。
健康飲食是個長久以來的熱門課題,人們都知道血糖過高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因此如何通過飲食避免血糖的較大波動就成為了大家都關注的話題。大多數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主食、甜品、飲料、水果等均具備自有的血糖生成指數(G1)。不同的食物,GI值也不盡相同。即便是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兩種食物,GI值也可能有較大的差別。
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雙糖的一種,由分子葡萄糖與分子果糖組成。蔗糖味甜,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調味品,可分為白砂糖、赤砂糖、綿白糖、冰糖、粗糖(黃糖),而使用上最廣泛的應該是白砂糖。蔗糖可以作為多 種製品的原料,根據資料介紹,以蔗糖為原料和輔料的產品有56類與2300多種,其中主要以食品為主。另外,蔗糖還是酒精、酵母、檸檬酸、乳酸、甘油、醇類、藥品生產的原料。
蔗糖被人食用後,在胃腸中會被蔗糖酶轉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一部分葡萄糖隨著血液迴圈運往全身各處,在細胞中氧化分解,產生能量,為腦組織功能、人體的肌肉活動等提供能量並維持體溫。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除了供細胞利用外,多餘的部分可以被肝臟和肌肉等組織儲存起來,同時也是造成食物GI值變高的直接原因。
由上述可知,食物中的蔗糖作為甜味劑在胃腸道主要被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過量攝入會引起人體葡萄糖的濃度升高,也是食物GI值最直接的體現,如何有效降低食物的GI值,控制食物中蔗糖的分解吸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用餐時一旦攝取了碳水化合物如澱粉和砂糖,血糖值就會上升。葡萄糖和果糖的量過多會引起高血糖,此時就會演變成為糖尿病的可能。此外,葡萄糖的剩餘部分被腸胃吸收後會變成脂肪,積累後會引起肥胖。因此,為了預防成人病,保持適當的血糖值非常的重要。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疾病譜中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等)比例不斷攀升,目前已成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作為與膳食營養關係最為密切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的科學膳食廣受關注。
鑒於當前慢性疾病的流行現狀及糖尿病防控、治療中營養膳食干預的重要作用,低GI食品,在未來食品市場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能夠不斷豐富糖尿病人群以及血糖異常人群的膳食選擇,將給予糖尿病和血糖異常人群更科學的日常飲食管理。
目前,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人群往往降低攝取的食用糖,或著食用代糖,主要為木糖醇或人工合成甜味劑。食用代糖雖然降低了蔗糖的使用,克服蔗糖的一些缺點,但是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如木糖醇不易被分解,食用過量會引起腹部不適、脹氣等。且人工合成甜味劑如糖精、三氯蔗糖、阿巴斯甜等,其不具有任何營養價值,甜味不夠純正,往往帶有後苦味和金屬味道,有時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證,如糖精鈉超量使用,存在引起染色體異常、誘 發膀胱癌的健康風險。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發明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發明之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能作為低GI值之甜味添加劑的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使糖製品能作為低GI值的甜味添加劑,以讓糖尿病人群與血糖異常的人群也能安心使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糖製品主要結構包括由佔糖製品重量百分比為89%至97%之蔗糖、佔糖製品重量百分比為2%至10%之阿拉伯糖、佔糖製品重量百分比為0.5%至2%之肌醇、及佔糖製品重量百分比為0.5%至1%之複合電解質混合而成,其中該複合電解質包含由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鎂、及葡萄糖酸鈣混合而成。
藉由上述之結構,使用者可先將固體顆粒狀的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通過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均質的動作,且粉碎均質動作之壓力係為0.5百萬帕(Mpa)至0.9百萬帕(Mpa),而粉碎均質時間係為25分鐘(min)至35分鐘(min)。
經過粉碎均質後,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會由原本的固體顆粒狀變為粉末混合物,再將粉末混合物使用150目至250目的篩網進行震動篩選的動作,其中能通過篩網的粉末混合物,會再導入含有蔗糖顆粒的混料罐中以製成糖製品,而未能通過篩網的粉末混合物則會放回氣流粉碎機中,重新進行粉碎均質的動作。
粉末混合物導入混料罐中後,會進行攪拌的動作,並於攪拌的同時會注入無菌恆溫的空氣進入混料罐之中,以穩定混料罐中的溫度,以及輔助攪拌的效果,即可混合出糖製品,使用者即可將糖製品代替一般甜味劑來使用,藉此來達到降低GI值、增加腸道消化功能,以滿足各類人群,特別是糖尿病人群以及血糖異常人群食用。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之食品GI值過高,無法適合各類人群食用的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1:糖製品
2:蔗糖
3:阿拉伯糖
4:肌醇
5:複合電解質
51:氯化鈉
52:氯化鉀
53:硫酸鎂
54:葡萄糖酸鈣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結構方塊示意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步驟流程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對照表格示意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糖應答參考曲線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糖濃度對比曲線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糖應答對比曲線圖(一)。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血糖應答對比曲線圖(二)。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結構方塊示意圖至血糖應答對比曲線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之糖製品1係包括:
佔糖製品1重量百分比為89%至97%之蔗糖2,且本實施例之蔗糖2係為砂糖,且粒徑係為1700微米(μm)至270微米(μm);
佔糖製品1重量百分比為2%至10%之阿拉伯糖3,本實施例以L-阿拉伯糖3(L為左旋單糖的代號)作為舉例;
佔糖製品1重量百分比為0.5%至2%之肌醇4;
佔糖製品1重量百分比為0.5%至1%之複合電解質5,且該複合電解質5包含有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及葡萄糖酸鈣54混合而成。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瞭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應配合,即可達到作為代替甜味添加劑的低GI製品之優勢,而詳細之解說將於下述說明。
本發明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之製備方法,其步驟包含:
(a)粉碎步驟:取固體顆粒狀的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通過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均質的動作,而該複合電解質包含有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鎂、及葡萄糖酸鈣混合而成,且該粉碎均質動作之壓力係為0.5百萬帕(Mpa)至0.9百萬帕(Mpa),而粉碎均質時間係為25分鐘(min)至35分鐘(min);
(b)過篩步驟:經過粉碎均質的動作後,將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之粉末混合物使用150目至250目的篩網進行震動篩選動作,將通過篩網的粉末混合物進行步驟(c),若未能通過篩網之粉末混合物回到步驟(a)進行粉碎均質動作;及
(c)混合步驟:將篩選後之粉末混合物導入含有蔗糖顆粒之混料罐中以混合成糖製品,且該蔗糖之重量百分比為89%至97%、該阿拉伯糖之重量百分比為2%至10%、該肌醇之重量百分比為0.5%至2%、及該複合電解質之重量百分比為0.5%至1%,並於混料罐中進行攪拌動作,再於攪拌動作時導入無菌恆溫的空氣,而攪拌時間係為30分鐘(min)至60分鐘(min)。
使用者可透過上述之步驟,將固體顆粒狀的阿拉伯糖3、肌醇4、及複合電解質5與蔗糖2顆粒混合形成糖製品1。其中由於阿拉伯糖3的生理作用即有選擇性的抑制小腸中的蔗糖酶,進而能抑制蔗糖2的吸收。阿拉伯糖3作為一種低熱量的糖,本身無法被人體吸收,不會增加餐後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還能抑制因攝入蔗糖2而導致血糖升高的狀況,也就可以降低因蔗糖2或食物中的蔗糖2而引起的血糖升高,從而降低餐後血糖值,因此,將蔗糖2和阿拉伯糖3混合可以達到抑制蔗糖2分解從而降低蔗糖2的GI值,實現糖尿病人群和血糖偏高人群也可以食用甜味劑的目的。
而不被吸收的阿拉伯糖3和蔗糖2進入腸道後,肌醇4能作為微生物的生長因素,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促進腸胃蠕動,這樣就可以加速微生物對蔗糖2的分解,減少蔗糖2在胃腸的停留時間,從而快速降低人體內的血糖濃度,達到平衡人體血糖值,藉此具有降低食物GI值的目的。
由於糖尿病患者容易多飲、多尿,造成電解質失衡,故能利用複合電解質5,聯合肌醇4在達到促進代謝的同時,可以促進人體電解質平衡,進一步改善糖代謝,進而減少食物或者糖分在胃、小腸內的停留時間,達到減 少糖分分解的作用,從而發揮降糖的效果,有利於降低食物的GI值。
本案的糖製品1,乃採用先將L-阿拉伯糖3、肌醇4和複合電解質5利用氣流粉碎機粉碎成粒徑小於200目的粉末顆粒,使得粉碎後的L-阿拉伯糖3、肌醇4和複合電解質5混合物更加易於分佈在稍大顆粒的蔗糖2的表面,從而實現快速混勻目標成分的目的,以發揮產品的應有功能。
再者,由於糖製品1屬於粉末固體製劑,易於攜帶、運輸和添加,可添加於保健品、飲料製品、乳製品等各類食物之中,能夠充分發揮功能成分的作用,有效降低含有蔗糖2的食物之GI值,能滿足各類人群,特別是糖尿病人群以及血糖異常人群食用。
上述之功能,能配合下述之實驗比例完整得知其效果,以實施例A至實施例C與對比例A及對比例B作為舉例,其中實施例A至實施例C與本案之製造方式及結構相同,而對比例A及對比例B則不相同。
實施例A:
糖製品1中包含有重量百分比例94%的蔗糖2、4%的L-阿拉伯糖3、1%的肌醇4、及1%的複合電解質5。
而複合電解質5包括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以及葡萄糖酸鈣54,所述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以及葡萄糖酸鈣54的重量比為1:10:25:10。
且實施例A之製造方式與上述之步驟(a)至步驟(c)相同,其中實施例A之粉碎均質時間為30分鐘(min)、篩網之尺寸為200目、攪拌時間為45分鐘(min)。
而糖製品1之GI值係小於55。
由於L-阿拉伯糖3、肌醇4和複合電解質5的混合物粉末易於吸附在蔗糖2顆粒的表面而分佈均勻,故能將該混合均勻的組合物包裝於200g至500g的盒狀、袋狀、罐狀或者桶狀容器中。
所述蔗糖2為砂糖,粒徑係為550微米(μm)至380微米(μm)。
實施例B:
糖製品1中包含有重量百分比例90%的蔗糖2、8%的L-阿拉伯糖3、1%的肌醇4、及1%的複合電解質5。
而複合電解質5包括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以及 葡萄糖酸鈣54,所述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以及葡萄糖酸鈣54的重量比為1:10:25:10。
且實施例B之製造方式與上述之步驟(a)至步驟(c)相同,其中實施例B之粉碎均質時間為28分鐘(min)、篩網之尺寸為200目、攪拌時間為60分鐘(min)。
而糖製品1之GI值係小於55。
由於L-阿拉伯糖3、肌醇4和複合電解質5的混合物粉末易於吸附在蔗糖2顆粒的表面而分佈均勻,故能將該混合均勻的組合物包裝於200g至500g的盒狀、袋狀、罐狀或者桶狀容器中。
所述蔗糖2為砂糖,粒徑係為380微米(μm)至270微米(μm)。
實施例C:
糖製品1中包含有重量百分比例92%的蔗糖2、5.5%的L-阿拉伯糖3、2%的肌醇4、及0.5%的複合電解質5。
而複合電解質5包括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以及葡萄糖酸鈣54,所述氯化鈉51、氯化鉀52、硫酸鎂53以及葡萄糖酸鈣54的重量比為1:10:25:10。
且實施例C之製造方式與上述之步驟(a)至步驟(c)相同,其中實施例C之粉碎均質時間為30分鐘(min)、篩網之尺寸為200目、攪拌時間為30分鐘(min)。
而糖製品1之GI值係小於55。
由於L-阿拉伯糖3、肌醇4和複合電解質5的混合物粉末易於吸附在蔗糖2顆粒的表面而分佈均勻,故能將該混合均勻的組合物包裝於200g至500g的盒狀、袋狀、罐狀或者桶狀容器中。
所述蔗糖2為砂糖,粒徑係為1700微米(μm)至550微米(μm)。
對比例A:
糖製品1中包含有重量百分比例96%的蔗糖2、及4%的L-阿拉伯糖3。
且對比例A之製造方式與上述之步驟(a)至步驟(c)相似,主要差異在於步驟(a)中未添加肌醇4及複合電解質5,而對比例A之粉碎均質時間為30分鐘(min)、篩網之尺寸為200目、攪拌時間為45分鐘(min)。
所述蔗糖2為砂糖,粒徑係為550微米(μm)至380微米(μm)。
對比例B:
糖製品1中包含有重量百分比例95%的蔗糖2、4%的L-阿拉伯糖3、及1%的肌醇4。
且對比例B之製造方式與上述之步驟(a)至步驟(c)相似,主要差異在於步驟(a)中未添加複合電解質5,而對比例B之粉碎均質時間為30分鐘(min)、篩網之尺寸為200目、攪拌時間為45分鐘(min)。
所述蔗糖2為砂糖,粒徑係為550微米(μm)至380微米(μm)。
經由上述之實施例A至實施例C與對比例A及對比例B能配合應用於下述之各實驗狀況。
實驗狀況A為白老鼠小腸墨汁推進實驗:
取健康白老鼠90隻,體重20克(g)±2(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9組,每組10隻,具體分組為:普通對照組、對比組1(胃中灌入蔗糖2)、對比組2(胃中灌入L-阿拉伯糖3)、對比組3(胃中灌入肌醇4)、對比組4(胃中灌入複合電解質5)、實驗組1(胃中灌入對比例A得到的糖製品1)、實驗組2(胃中灌入對比例B得到的糖製品1)、實驗組3(胃中灌入實施例A得到的糖製品1)、實驗組4(胃中灌入實施例B得到的糖製品1)。
各組會先禁食不禁水12小時(h)後,除了普通對照組,其餘組分別於胃中灌入含有3g/20ml上述的樣品墨汁混懸液,灌胃量為20ml/kg。
普通對照組則於胃中灌入含有墨汁混懸液的蒸餾水,灌胃量為20ml/kg。
上述墨汁混懸液的組成為:2wt%墨汁100ml+1g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methyl Cellulose,簡稱CMC)。
各組灌胃30min後,採用頸椎脫臼法處死白老鼠,打開腹腔分離腸系膜,剪取幽門至回盲部的腸管,測量腸管長度為小腸總長度,測量幽門至墨汁推進前沿的距離為墨汁推進長度,計算墨汁推進率。
墨汁推進率(%)=墨汁推進長度(cm)/小腸總長度(cm)x100%。
其計算結果可參見第三圖所示,和普通對照組相比,對比組1(胃中灌入蔗糖2)、對比組3(胃中灌入肌醇4)、對比組4(胃中灌入複合電解質 5),小鼠小腸墨汁推進率無明顯差異。
而對比組2(胃中灌入L-阿拉伯糖3)、實驗組1(胃中灌入對比例A得到的糖製品1)、實驗組2(胃中灌入對比例B得到的糖製品1),小鼠小腸墨汁推進率有顯著性差異。
實驗組3(胃中灌入實施例A得到的糖製品1)、實驗組4(胃中灌入實施例B得到的糖製品1),小鼠小腸墨汁推進率有極顯著性差異。
究其原因,單獨於胃中灌入蔗糖2時,由於沒有抑制蔗糖2的因素存在,蔗糖2在小腸中即被酶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蔗糖2並不能進入大腸中被其中的微生物所利用,因而無法發揮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機體代謝的作用。
單獨灌胃肌醇4時,儘管肌醇4能夠促進微生物的生長,但是微生物除了對促進生長的因素有需求外,還需要其他營養物質。
單獨灌胃複合電解質5時,由於複合電解質5是發揮平衡體液電解質的作用,單獨灌胃並不能最大化的發揮促進代謝的作用。
灌胃對比例A得到的糖(具有蔗糖2及L-阿拉伯糖3)時,因為有L-阿拉伯糖3抑制蔗糖2在小腸內的分解,未被分解的蔗糖2和L-阿拉伯糖3被腸內其他微生物所利用,因而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代謝功能。
灌胃對比例B得到的糖(具有蔗糖2、L-阿拉伯糖3、及肌醇4)時,一方面L-阿拉伯糖3抑制蔗糖2分解,另一方面肌醇4促進微生物生長,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因而可以更快的酵解進入腸道的蔗糖2、L-阿拉伯糖3和肌醇4,故可以加快食物的消耗,縮短食物在胃腸的停留時間,達到促進代謝的作用。
灌胃實施例A得到的糖(具有蔗糖2、L-阿拉伯糖3、肌醇4、複合電解質5)時,在發揮L-阿拉伯糖3、肌醇4生理功效的同時,既保證了抑制蔗糖2分解、促進微生物生長、提高微生物活性,改善腸道蠕動,又能促進小鼠進體內電解質平衡,進一步促進代謝,縮短食物在胃腸的停留時間,具體就體現在小鼠小腸墨汁推進率的極顯著性差異上,說明促進小鼠代謝的效果顯著。
進一步提高其中主要降糖成分【L-阿拉伯糖3】的比例(即實驗組4),墨汁推進率並未明顯提高,還會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主因為L-阿拉伯糖 3的售價大幅高於蔗糖2),因此若選擇實驗組3(即使用實施例A得到的糖製品1)的配比,能夠更加符合節約成本的要求。
由上述的實驗可得知,機體代謝的促進即可保證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縮短,減少食物中糖分過多進入血液,因而發揮顯著的降糖作用,故可得知本案之糖製品1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實驗狀況B為低GI砂糖之人體試食實驗:
選擇健康成年志願者共16人,8男,8女,年齡在25至58歲之間,其中各志願者之體質指數(BMI)在18.5至24之間,無糖尿病史或糖耐量受損之前例,無其他代謝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精神病;對待測食物無過敏史;近3個月內未服用影響糖耐量的營養素補充劑,以及未口服避孕藥、乙醯水楊酸、類固醇、蛋白酶抑制劑和抗精神病藥等藥物;並能夠耐受至少10小時(h)的空腹狀態。
參考食物準備:取醫用級無水葡萄糖50g,加純淨水溶解至250ml,並僅於當日使用。
測試樣品準備:取待測試樣品50g,加入純淨水溶解至250ml,並僅於當日使用。測試樣品為實施例A得到的糖製品1。
GI值測定:
每人於測定週期中包括三次獨立試食,其中兩次為試食參考食物;一次為試食測試樣品;試食測試樣品安排在兩次試食參考食物之間進行。每次獨立試食時間至少間隔72h以上。
GI值測試採用隨機設計,測定前3日受試者需規律作息,正常飲食;且測定前一日晚餐避免高膳食纖維及高糖食物,並於22:00前開始禁食;測定當日清晨避免劇烈運動,受試者靜坐10分鐘(min)後開始試食測定。首先採集第1次空腹血樣,間隔5分鐘(min)後再採集第2次空腹血樣。
開始進食時,嚴格控制進食時間,需在5至10分鐘(min)內進食完成,以從第一口進食時間開始計時。並分別於餐後15分鐘(min)、30分鐘(min)、45分鐘(min)、60分鐘(min)、90分鐘(min)和120分鐘(min)採集血樣。
血樣採集和測定:採血部位為指尖毛細血管,血樣採集後則立即測定血糖(使用電子血糖儀)。按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採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各時間點血樣血糖濃度(ct),每個血樣採用重複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 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表示,單位為毫摩爾/每升(mmol/L)。
其中可配合第四圖至第七圖所示,其中血糖應答曲線之繪製方式為:以時間(t)為橫坐標,以血糖濃度(Ct)或血糖濃度變化值(△Ct)為縱坐標繪製折線圖。
GI值之計算:以試食測定中2次空腹的血糖濃度平均值作為空腹血糖基礎值(C0)。
餐後某時間點血糖變化值(△Ct),計算公式如下:
Figure 110104230-A0101-12-0011-10
其中△Ct=Ct-C0,而△Ct為餐後血糖變化值,單位為毫摩爾/公升(mmol/L)、Ct各時間點血糖濃度,單位為毫摩爾/公升(mmol/L)、C0為空腹血糖基礎值,單位為毫摩爾每升(mmol/L)。
血糖應答曲線下面積增幅的計算方法:
配合第五圖所示,根據時間(min)和血糖變化量(mmol/L),採用幾何法計算高於空腹血糖基礎水準的A、B、C、D、E、F部分的面積和,即可計算出血糖應答曲線下麵積增幅,單位為毫摩爾.分每升(mmol.min/L)。
待測食物GI值計算:
於上述公式中:Gin為受試者個體得出的GI值;At為待測食物IAUC值;Aref為同一個體測得的至少2次參考食物IAUC平均值;GI待測食物GI值;ΣGI n 為由每個受試者個體得出的GI值之和;n為最終納入待測食物GI值計算的受試者個體數。
藉由上述之公式,可配合第五圖及第六圖所示中看出測定結果:
16名健康志願者服用參考食物、測試樣品後,均對其血糖值進行測試,測試者服用測試樣品、參考食物後,血糖濃度曲線和血糖應答曲線,服用參考食物和測試樣品的血糖濃度約在30min後達到最大值,參考食物的峰值明顯大於測試樣品的峰值,通過第五圖計算可知,參考食物的IAUC平均值約為127±6,而待測樣品的IAUC平均值約為52±2,則待測樣品的GI平均值40±3。而正常來說,普通砂糖的平均GI為65左右,故相比較而言,本發明的低GI糖製品1 GI值在40左右,則相當於有效降低蔗糖2 38%左右的GI值,且糖製品1之GI值
Figure 110104230-A0101-12-0011-12
55,即表明本案糖製品1屬於低GI食品。
實驗狀況C為添加糖製品1之麵包的GI值測驗:
麵包之製作用料如下:
主料:高筋麵粉200克、低筋麵粉50克、乾酵母5克、牛奶175克;
輔料:鹽7.5克、蛋黃20克、細砂糖15克、奶油40克;
從以上配方可知,麵包中含有砂糖及澱粉,並根據現有研究中指出,麵包中的GI值為77,屬於高GI食物。
並以上述之麵包作為測定參考食物;
測試樣品之輔料用實施例A的糖製品1代替細砂糖添加以製作麵包,並作為待測定GI的測試樣品。
選取20名志願者,10男,10女,年齡在28至45歲之間,而志願者體質指數(BMI)在18.5至24之間,無糖尿病史或糖耐量受損之前例,無其他代謝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精神病;對待測食物無過敏史;近3個月內未服用影響糖耐量的營養素補充劑,以及未口服避孕藥、乙醯水楊酸、類固醇、蛋白酶抑制劑和抗精神病藥等藥物;並能夠耐受至少10小時(h)的空腹狀態。
20名健康志願者分成兩組,分別攝取等量的參考食物和測試樣品,然後參照實驗狀況C的方法對其血糖值進行測定,結果如第七圖所示,食用參考食物(含有常規蔗糖2的麵包)後的血糖應答曲線下之面積為107±4,而食用測試樣品(以實施例A的糖製品1代替細砂糖製作的麵包)後的血糖應答曲線下之面積為68±3,相互比較而言,測試樣品的應答曲線下麵積減少了36%,即可以將普通麵包的GI值(77)降低至用糖製品1製成的麵包GI值49±3,而只要GI值
Figure 110104230-A0101-12-0012-13
55,即可屬於低GI食品。這說明,將本案的糖製品1代替普通砂糖並應用於一般的高GI食品中,能夠有效降低食物的GI值,使其達到低GI值的小於55之要求,從而能夠達到糖尿病人群以及高血糖人群也能食用的優勢。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發明,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 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糖製品
2:蔗糖
3:阿拉伯糖
4:肌醇
5:複合電解質
51:氯化鈉
52:氯化鉀
53:硫酸鎂
54:葡萄糖酸鈣

Claims (10)

  1. 一種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該糖製品主要包含有蔗糖、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混合而成,且該蔗糖之重量百分比為89%至97%、該阿拉伯糖之重量百分比為2%至10%、該肌醇之重量百分比為0.5%至2%、及該複合電解質之重量百分比為0.5%至1%,且該複合電解質包含有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鎂、及葡萄糖酸鈣混合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其中該氯化鈉、該氯化鉀、該硫酸鎂、及該葡萄糖酸鈣之重量比例係為1:10:25:1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其中該糖製品之GI值係小於5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其中該糖製品係為供給糖尿病人群及高血糖人群的食品或甜味添加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其中該糖製品係供降低食品或保健品之GI值。
  6. 一種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之製備方法,其步驟包含:
    (a)取固體顆粒狀的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通過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均質的動作,而該複合電解質包含有氯化鈉、氯化鉀、硫酸鎂、及葡萄糖酸鈣混合而成,且該粉碎均質動作之壓力係為0.5百萬帕(Mpa)至0.9百萬帕(Mpa),而粉碎均質時間係為25分鐘(min)至35分鐘(min);
    (b)經過粉碎均質的動作後,將阿拉伯糖、肌醇、及複合電解質之粉末混合物使用150目至250目的篩網進行震動篩選動作,將通過篩網的粉末混合物進行步驟(c),若未能通過篩網之粉末混合物回到步驟(a)進行粉碎均質動作;及
    (c)將篩選後之粉末混合物導入含有蔗糖顆粒之混料罐中以混合成糖製品,且該蔗糖之重量百分比為89%至97%、該阿拉伯糖之重量百分比為2%至10%、該肌醇之重量百分比為0.5%至2%、及該複合電解質之重量百分比為0.5%至1%,並於混料罐中進行攪拌動作,再於攪拌動作時導入無菌恆溫的空氣,而攪拌時間係為30分鐘(min)至60分鐘(min)。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之製備方法,其中該蔗糖係為砂糖,且粒徑係為1700微米(μm)至270微米(μ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糖製品係為供給糖尿病人群及高血糖人群的食品或甜味添加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糖製品係供降低食品或保健品之GI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之製備方法,其中該糖製品之GI值係小於55。
TW110104230A 2021-02-04 2021-02-04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TW202231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4230A TW202231193A (zh) 2021-02-04 2021-02-04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4230A TW202231193A (zh) 2021-02-04 2021-02-04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1193A true TW202231193A (zh) 2022-08-16

Family

ID=8378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4230A TW202231193A (zh) 2021-02-04 2021-02-04 低升糖指數(低gi)之糖製品及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2311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ggett et al. Nondigestible carbohydrates in the diet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 commentary by the ESPGHAN Committee on Nutrition
Elia et al.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energy metabolism and gastrointestinal effects of carbohydrates
CN105211853B (zh) 降糖保健组合物、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59844C (zh) 具有降低的血糖指数的作为低热量填充甜味剂的果糖和乳糖混合物
CN111011862B (zh) 一种食用组合物、低血糖生成指数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6680B (zh) 一种功能性代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6698A (zh) 体重管理组合物及其相关减肥代餐品
CN101438738A (zh) 一种降血糖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75993B (zh) 一种2型糖尿病患者可食用的含蔗糖的夹馅麻花及其制作方法
CN110663872A (zh) 一种全营养代餐减肥食品、制备方法及食用方法
CN101810223A (zh) 功能性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0331A (zh) 一种海带膳食纤维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06800A (zh) 一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低gi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4900A (zh) 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的低血糖生成值(gi)的饼干
CN106722054A (zh) 一种具有减脂减肥功能的代餐粉
CN111772022A (zh) 一种低gi健康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72677A (zh) 一种有助于益生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增殖的膳食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996975A (zh) 一种含牛蒡多糖的藜麦减肥代餐粉
CN103284038A (zh) 一种降血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3690A (zh) 一种低gi鹰嘴豆淀粉面包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1148A (zh) 一种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燕麦牛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5716A (zh) 一种用于减肥的补充膳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36894A (zh) 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营养膳食补充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7259363A (zh) 糖尿病人五谷代餐粉
EP2294932B1 (en) Carbohydrate mixture and the use thereof for preparing a product for oral or enteral nutr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