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0777A -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0777A
TW202230777A TW111101536A TW111101536A TW202230777A TW 202230777 A TW202230777 A TW 202230777A TW 111101536 A TW111101536 A TW 111101536A TW 111101536 A TW111101536 A TW 111101536A TW 202230777 A TW202230777 A TW 2022307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film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舜平
瀬尾哲史
岡崎健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0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077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65/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at least one organic radiation-sensitive element, e.g. organic opto-coupl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e.g.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9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hav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comprising an oxid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e.g. zinc oxide, copper aluminium oxide, cadmium stann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e.g.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one or more electric light sources, e.g.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nd electrically or optically coupled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H05B33/28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of translucent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6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s, e.g. photoresis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1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4Layers having high charge carrier mobility
    • H10K30/85Layers having high electron mobility, e.g.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s or hole-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4Layers having high charge carrier mobility
    • H10K30/86Layers having high hole mobility, e.g. hole-transporting layers or electron-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9Tandem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e.g. using a mask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60Forming conductive regions or layers, e.g. electrodes

Abstract

提供一種具有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部的物體的功能的顯示裝置。本發明是一種包括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的顯示裝置。發光元件包括第一像素電極、第一像素電極上的第一發光層、第一發光層上的中間層、中間層上的第二發光層以及第二發光層上的共用電極。受光元件包括第二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上的受光層以及受光層上的共用電極。第一發光層和第二發光層具有發射彼此相同的顏色的光的功能。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注意,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上述技術領域。作為本說明書等所公開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技術領域的例子,可以舉出半導體裝置、顯示裝置、發光裝置、蓄電裝置、記憶體裝置、電子裝置、照明設備、輸入裝置、輸入輸出裝置、這些裝置的驅動方法或這些裝置的製造方法。半導體裝置是指能夠藉由利用半導體特性而工作的所有裝置。
近年來,顯示裝置被用於智慧手機、平板終端、筆記本型PC(個人電腦)等資訊終端設備、電視機、顯示器裝置等各種設備。此外,被要求一種顯示裝置,亦即不僅能夠顯示影像而且具有各種功能,諸如作為觸控面板的功能、拍攝指紋以進行識別的功能等的顯示裝置。
作為顯示裝置,例如已開發了包括發光元件(也稱為發光器件)的發光裝置。尤其是,利用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現象的發光器件(也稱為“EL元件”或“EL元件”)具有容易實現薄型輕量化;能夠高速地回應輸入信號;以及能夠使用直流穩壓電源等而驅動的特徵等,並已將其應用於顯示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使用有機EL元件(也稱為有機EL器件)的具有撓性的發光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4-197522號公報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具有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部的物體的功能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具有進行識別的功能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開口率高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小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新穎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注意,這些目的的記載不妨礙其他目的的存在。注意,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並不需要實現所有上述目的。另外,可以從說明書、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等的記載衍生上述以外的目的。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發光元件包括第一像素電極、第一像素電極上的第一發光層、第一發光層上的中間層、中間層上的第二發光層、第二發光層上的公共層以及公共層上的共用電極,受光元件包括第二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上的受光層、受光層上的公共層以及公共層上的共用電極,公共層在發光元件中被用作電洞注入層或電子注入層,公共層在受光元件中被用作電洞傳輸層或電子傳輸層。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層和第二發光層也可以具有發射彼此相同的顏色的光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還包括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也可以與第一像素電極電連接,第二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也可以與第二像素電極電連接,第一電晶體及第二電晶體也可以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含有矽或金屬氧化物。
另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形成第一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及連接電極的第一製程;在第一像素電極及第二像素電極上依次沉積第一發光膜、中間膜、第二發光膜的第二製程;在第二發光膜及連接電極上形成第一犧牲膜的第三製程;對第一犧牲膜、第二發光膜、中間膜及第一發光膜進行蝕刻而使第二像素電極露出,且在第一像素電極上形成第一發光層、第一發光層上的中間層、中間層上的第二發光層、第二發光層及連接電極上的第一犧牲層的第四製程;在第一犧牲層及第二像素電極上沉積受光膜的第五製程;在受光膜上形成第二犧牲膜的第六製程;對第二犧牲膜及受光膜進行蝕刻,形成第二像素電極上的受光層及受光層上的第二犧牲層的第七製程;去除第一犧牲層及第二犧牲層的第八製程;以及以具有與連接電極接觸的區域的方式在第二發光層及受光層上形成共用電極的第九製程。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發光膜、第二發光膜及受光膜也可以藉由使用陰影遮罩的蒸鍍法形成。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犧牲膜和第二犧牲膜也可以包括相同的金屬膜、合金膜、金屬氧化物膜、半導體膜或無機絕緣膜,在第四製程中第一發光膜及第二發光膜也可以藉由使用不包含氧作為主要成分的蝕刻氣體的乾蝕刻被蝕刻,在第八製程中第一犧牲層及第二犧牲層也可以藉由使用四甲基氫氧化銨水溶液、稀氫氟酸、草酸、磷酸、乙酸、硝酸或它們的混合液體的濕蝕刻被去除。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犧牲膜及第二犧牲膜也可以包含氧化鋁。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也可以還包括第九製程之後的在共用電極上形成保護層的第十製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具有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部的物體的功能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具有進行識別的功能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開口率高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小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新穎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注意,這些效果的記載不妨礙其他效果的存在。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並不需要具有所有上述效果。另外,可以從說明書、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等的記載衍生上述以外的效果。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實施方式可以以多個不同方式來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其方式和詳細內容可以被變換為各種各樣的形式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其範圍。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被解釋為僅限定在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內容中。
注意,在以下說明的發明的結構中,在不同的圖式之間共同使用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相同的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其重複說明。此外,當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時有時使用相同的陰影線,而不特別附加元件符號。
注意,在本說明書所說明的各個圖式中,有時為了明確起見,誇大表示各組件的大小、層的厚度或區域。因此,本發明並不侷限於圖式中的尺寸。
在本說明書等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序數詞是為了避免組件的混淆而附記的,而不是為了在數目方面上進行限定的。
在本說明書等中,“膜”和“層”可以相互調換。例如,有時可以將“導電層”變換為“導電膜”,將“絕緣層”變換為“絕緣膜”。
注意,在本說明書等中,EL層是指設置在發光元件的一對電極之間且至少包括發光物質的層(也稱為發光層)或包括發光層的疊層體。
在本說明書等中,顯示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是指能夠在顯示面例如顯示(輸出)影像的面板。因此,顯示面板是輸出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
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顯示面板的基板上安裝有例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軟性印刷電路)或TCP(Tape Carrier Package:捲帶式封裝)等連接器的結構或在基板上以COG(Chip On Glass:晶粒玻璃接合)方式等直接安裝IC的結構稱為顯示面板模組或顯示模組,或者也簡稱為顯示面板等。
實施方式1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包括像素被排列為矩陣狀的顯示部。像素包括多個子像素,每一個子像素設置有一個發光元件(也稱為發光器件)。設置在同一像素中的多個子像素可以具有發射互不相同的顏色的光的功能。
發光元件各自包括一對電極以及該一對電極間的發光層。發光元件較佳為有機EL元件(有機電致發光元件)。發射不同顏色光的兩個以上的發光元件各自包括包含不同材料的發光層。例如,藉由包括分別發射紅色(R)、綠色(G)或藍色(B)的光的三種發光元件,可以實現全彩色顯示裝置。
這裡,已知在不同顏色的發光元件之間分別形成發光層時,利用使用金屬遮罩等陰影遮罩的蒸鍍法。然而,這方法由於金屬遮罩的精度、金屬遮罩與基板的錯位、金屬遮罩的撓曲、以及例如蒸氣散射所導致的沉積了的膜的輪廓變大等各種影響,而島狀有機膜的形狀及位置與設計時的形狀及位置產生偏差,難以實現高清晰化及高開口率化。因此,例如已採用pentile排列等特殊像素排列方式等,以疑似性地提高清晰度(也稱為像素密度)。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不使用金屬遮罩等陰影遮罩而將發光層加工為微細圖案。由此,與使用陰影遮罩分別形成發光層的情況相比,可以使得子像素更加微型化,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另外,因為可以分別形成發光層,所以可以實現極為鮮明、對比度極高且顯示品質極高的顯示裝置。
藉由使子像素微型化,在子像素中可以設置無助於顯示的子像素。例如,除了包括發光元件的子像素以外,還可以將包括受光元件(也稱為受光器件)的子像素設置在像素中。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也可以抑制像素密度值變小。例如,可以將像素密度設定為400ppi以上、可以設定為1000ppi以上、可以設定為3000ppi以上或者可以設定為5000ppi以上。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包括的受光元件被用作光感測器。因此,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可以使用發光元件顯示影像並使用受光元件檢測出例如接觸或接近顯示部的物體。另外,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例如在該顯示裝置的使用者的手指接觸顯示部時,可以根據該手指的指紋進行識別。
藉由將受光元件設置在顯示部中,不需要將感測器外部連接到顯示裝置。因此,可以縮減顯示裝置的構件數量,可以實現顯示裝置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另外,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受光元件可以檢測出由發光元件發射而照射到物體且被該物體反射的光。因此,例如即使在黑暗的地方,可以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部的物體,並且可以進行指紋識別等識別。
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使用金屬遮罩或FMM(Fine Metal Mask,高精細金屬遮罩)製造的器件稱為具有MM(Metal Mask)結構的器件。此外,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不使用金屬遮罩或FMM製造的器件稱為具有MML(Metal Mask Less)結構的器件。
此外,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在各顏色的發光元件(這裡為藍色(B)、綠色(G)及紅色(R))中分別形成發光層或分別塗佈發光層的結構稱為SBS(Side By Side)結構。另外,在本說明書等中,有時將可發射白色光的發光元件稱為白色發光元件。白色發光元件藉由與彩色層(例如,濾色片)組合可以實現以全彩色顯示的顯示裝置。
另外,發光元件大致可以分為單結構和串聯結構。單結構的發光元件較佳為具有如下結構:在一對電極間包括一個發光單元,而且該發光單元包括一個以上的發光層。為了得到白色發光,以兩個以上的發光層的各發光處於補色關係的方式選擇發光層即可。例如,藉由使第一發光層的發光顏色與第二發光層的發光顏色處於補色關係,可以得到在發光元件整體上以白色發光的結構。包括三個以上的發光層的發光元件也是同樣的。
串聯結構的發光元件較佳為具有如下結構:在一對電極間包括兩個以上的發光單元,而且各發光單元包括一個以上的發光層。為了得到白色發光,採用組合從多個發光單元的發光層發射的光來得到白色發光的結構即可。注意,得到白色發光的結構與單結構中的結構同樣。此外,在串聯結構的發光元件中,較佳為在多個發光單元間設置電荷產生層等中間層。
另外,在對上述白色發光元件(單結構或串聯結構)和SBS結構的發光元件進行比較的情況下,可以使SBS結構的發光元件的功耗比白色發光元件低。因此,在想要降低顯示裝置的功耗時較佳為採用SBS結構的發光元件。另一方面,白色發光元件的製造程序比SBS結構的發光元件簡單,由此可以降低製造成本或者提高製造良率。
圖1A至圖1E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1A所示的顯示裝置10A在基板51和基板59之間具有包括受光元件的層53以及包括發光元件的層57。
圖1B所示的顯示裝置10B在基板51和基板59之間具有包括電晶體的層55、包括受光元件的層53及包括發光元件的層57。
顯示裝置10A及顯示裝置10B具有從包括發光元件的層57發射紅色(R)、綠色(G)及藍色(B)的光的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將配置為矩陣狀的多個像素設置在顯示部中。一個像素包括一個以上的子像素。一個子像素包括一個發光元件或一個受光元件。例如,像素可以具有包括四個子像素的結構。明確而言,例如可以具有一個像素包括R、G、B的三種顏色的發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此外,也可以具有包括黃色(Y)、青色(C)及洋紅色(M)的三種顏色的發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結構。另外,像素可以具有包括五個子像素的結構。明確而言,例如可以具有一個像素包括R、G、B及白色(W)的四種顏色的發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結構。或者,也可以具有R、G、B及紅外(IR)的四種顏色的發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結構。受光元件既可以設置在所有像素中,又可以設置在一部分像素中。另外,一個像素也可以包括多個受光元件。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也可以具有檢測出接觸顯示裝置的手指等對象物的功能。例如,如圖1C所示,在包括發光元件的層57中的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被接觸顯示裝置10B的手指52反射時,包括受光元件的層53中的受光元件檢測出該反射光。由此,可以檢測出手指52接觸顯示裝置10B。另外,如圖1D所示,在層57中的發光元件所發射的光被接近顯示裝置10B的手指52反射時,層53中的受光元件檢測出該反射光。由此,可以檢測出手指52接近顯示裝置10B。就是說,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可以具有作為觸控感測器(也稱為直接觸控感測器)的功能,並且可以具有作為近似觸控感測器(near touch sensor,也稱為懸浮感測器、懸浮觸控感測器、非接觸感測器或無接觸感測器)的功能。
如上所述,例如在顯示裝置10B具有作為近似觸控感測器的功能時,只要手指52接近顯示裝置10B而沒有接觸顯示裝置10B,就可以檢測出手指52。例如,較佳的是,在顯示裝置10B與手指52之間的距離為0.1mm以上且300mm以下,較佳為3mm以上且50mm以下的範圍內顯示裝置10B可以檢測出手指52。藉由採用該結構,可以在手指52沒有直接接觸顯示裝置10B的狀態下進行操作,換言之可以以非接觸(無接觸)方式操作顯示裝置10B。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降低顯示裝置10B弄髒或受傷的風險。另外,可以在避免手指52直接接觸有可能附著於顯示裝置10B的污垢(例如,灰塵或細菌等)的狀態下由手指52操作顯示裝置10B。
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例如可以具有檢測出手指52的指紋的功能。圖1E示意性地示出手指52接觸基板59的狀態下的接觸部的放大圖。此外,圖1E示出包括發光元件的層57和包括受光發光元件的層53交替排列的情況。
手指52的指紋由凹部及凸部形成。因此,指紋的凸部如圖1E所示地接觸基板59。
某一表面或介面所反射的光有規則反射和漫反射。規則反射光是入射角與反射角一致的指向性較高的光,擴散反射光是強度的角度依賴性低的指向性較低的光。在手指52的表面所反射的光中,與規則反射相比漫反射的成分為主。另一方面,在基板59與大氣的介面所反射的光中,規則反射的成分為主。
在手指52與基板59的接觸面或非接觸面上反射並入射到位於它們正下的層53的光強度是將規則反射光與漫反射光加在一起的光強度。如上所述那樣,在手指52的凹部中手指52不觸摸基板59,由此規則反射光(以實線箭頭表示)為主,在其凸部中手指52觸摸基板59,由此從手指52反射的漫反射光(以虛線箭頭表示)為主。因此,位於凹部正下的層53中的受光元件所接收的光強度高於位於凸部正下的層53中的受光元件所接收的光的強度。由此,可以使用受光元件拍攝手指52的指紋。
當層53中的受光元件的排列間隔小於指紋的兩個凸部間的距離,較佳為小於鄰接的凹部與凸部間的距離時,可以獲得清晰的指紋影像。由於人的指紋的凹部與凸部的間隔大致為150μm至200μm,所以受光元件的排列間隔例如為400μm以下,較佳為200μm以下,更佳為150μm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20μm以下,更進一步較佳為100μm以下,還較佳為50μm以下。排列間隔越小越好,例如可以為1μm以上、10μm以上或20μm以上。
圖1F是由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拍攝的指紋影像的例子。在圖1F中,在區域65內以虛線示出手指52的輪廓,並以點劃線示出接觸部69的輪廓。在區域65內,藉由利用入射到受光元件的光量的不同可以拍攝對比度高的指紋67。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受光元件可以檢測出由發光元件發射而照射到手指52等物體且被該物體反射的光。因此,例如即使在黑暗的地方,可以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部的物體,並且可以進行指紋識別等識別。
此外,藉由將受光元件設置在顯示部中,不需要將感測器外部連接到顯示裝置。因此,可以縮減顯示裝置的構件數量,可以實現顯示裝置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 圖2A示出顯示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顯示裝置10包括發射紅色光的發光元件550R、發射綠色光的發光元件550G、發射藍色光的發光元件550B及受光元件560。
發光元件550R具有一對電極(電極501R、電極502)之間隔著中間層531R層疊有兩個發光單元512R(發光單元512R_1及發光單元512R_2)的結構。同樣,發光元件550G具有一對電極(電極501G、電極502)之間隔著中間層531G層疊有兩個發光單元512G(發光單元512G_1及發光單元512G_2)的結構。並且,發光元件550B具有一對電極(電極501B、電極502)之間隔著中間層531B層疊有兩個發光單元512B(發光單元512B_1及發光單元512B_2)的結構。
在受光元件560中,一對電極(電極501PD、電極502)之間設置有受光單元542。
在本說明書等中,例如在說明顯示裝置10A和顯示裝置10B之間共同的內容的情況或者不需要區別它們的情況下,簡單地記為“顯示裝置10”。就是說,可以將顯示裝置10的組件等用於圖1A所示的顯示裝置10A和圖1B所示的顯示裝置10B的兩者。其他組件也同樣。
電極501被用作像素電極,各發光元件550及各受光元件560分別設置有電極501。電極502被用作共用電極,多個發光元件550和受光元件560間共同地設置。
發光單元512R_1包括層521、層522、發光層523R及層524等。發光單元512R_2包括層522、發光層523R及層524等。另外,發光元件550R在發光單元512R_2和電極502之間例如包括層525R。此外,可以將層525R視為發光單元512R_2的一部分。
層521例如包括包含電洞注入性高的物質的層(電洞注入層)。層522例如包括包含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的層(電洞傳輸層)。層524例如包括包含電子傳輸性高的物質的層(電子傳輸層)。層525例如包括包含電子注入性高的物質的層(電子注入層)。
或者,也可以採用如下結構:層521包括電子注入層,層522包括電子傳輸層,層524包括電洞傳輸層,層525包括電洞注入層。
在發光單元512R_1和發光單元512R_2之間,層522、發光層523R及層524的構成(材料、厚度等)既可以相同又可以不同。
注意,在圖2A中,層521和層522是分開的,但是不侷限於此。例如,當層521具有作為電洞注入層和電洞傳輸層的兩者的功能時或者層521具有作為電子注入層和電子傳輸層的兩者的功能時,也可以省略層522。
另外,中間層531R具有如下功能:當對電極501和電極502之間施加電壓時,將電子注入到發光單元512R_1和發光單元512R_2中的一個,將電洞注入到發光單元512R_1和發光單元512R_2中的另一個。可以將中間層531R稱為電荷產生層。
以上說明中涉及發光單元512R,可以將同樣的結構用於發光單元512G及發光單元512B。
發光元件550R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包含呈現紅色光的發光物質,發光元件550G所包括的發光層523G包含呈現綠色光的發光物質,發光元件550B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包含呈現藍色光的發光物質。注意,發光元件550G、發光元件550B具有將發光元件550R中的發光層523R分別置換成發光層523G、發光層523B的結構,其他結構與發光元件550R同樣。
在各顏色的發光元件之間,層521、層522、層524及層525的構成(材料、厚度等)既可以相同又可以不同。
在本說明書等中,將如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那樣的多個發光單元隔著中間層531串聯連接的結構稱為串聯結構。另一方面,將一對電極間包括一個發光單元的結構稱為單結構。在本說明書等中,使用串聯結構的名稱,但是不侷限於此,例如串聯結構也可以被稱為疊層結構。藉由採用串聯結構,可以實現能夠以高亮度發光的發光元件。另外,在採用串聯結構的情況下,與單結構相比可以降低為了獲得同一亮度而需要的電流,所以可以提高顯示裝置的可靠性。
另外,有時將如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那樣的分別形成各發光元件的發光層的結構稱為SBS結構。在SBS結構中,可以分別進行各發光元件的材料及結構的最佳化,材料及結構的選擇彈性增大,亮度的提高、可靠性的提高變得容易。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0可以說具有串聯結構並具有SBS結構。因此,可以同時具有串聯結構的優點和SBS結構的優點。注意,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0具有圖2A所示的兩層發光單元串聯形成的結構,所以可以被稱為兩層串聯結構。另外,在圖2A所示的兩層串聯結構中,包括紅色發光層的第一發光單元上層疊有包括紅色發光層的第二發光單元。同樣,在圖2A所示的兩層串聯結構中,包括綠色發光層的第一發光單元上層疊有包括綠色發光層的第二發光單元,包括藍色發光層的第一發光單元上層疊有包括藍色發光層的第二發光單元。
受光元件560所包括的受光單元542包括層522、受光層543及層524等。受光單元542也可以不包括電洞注入層及電子注入層。受光單元542所包括的層522及層524的構成(材料、厚度等)可以與發光單元512所包括的層522及層524相同或不同。
圖2B是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2B所示的顯示裝置10是如下情況的例子:與電極502同樣,各發光元件550間及受光元件560間共同地設置層525。此時,可以將層525稱為公共層。如此,藉由在各發光元件550及各受光元件560中設置一個以上的公共層,可以使製程簡化,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在此,層525在發光元件550中具有作為電子注入層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受光元件560中具有作為電子傳輸層的功能。因此,當顯示裝置10具有圖2B所示的結構時,在受光單元542中不需要設置被用作電子傳輸層的層524。
圖3A所示的顯示裝置10是層疊三個發光單元的情況的例子。在圖3A的發光元件550R中,發光單元512R_2上還隔著中間層531R層疊有發光單元512R_3。發光單元512R_3具有與發光單元512R_2同樣的結構。發光元件550G所包括的發光單元512G_3以及發光元件550B所包括的發光單元512B_3也同樣。
圖3B示出層疊n個發光單元(n是2以上的整數)的情況的例子。
如此,藉由增加發光單元的疊層數,以同一電流量從發光元件能夠得到的亮度可以根據疊層數而得到提高。另外,藉由增加發光單元的疊層數,可以降低為了得到同一亮度而需要的電流,因此可以根據疊層數降低發光元件的功耗。
圖4是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4所示的顯示裝置10是受光元件560包括兩個受光單元542(受光單元542_1及受光單元542_2)的情況的例子。受光單元542_1和受光單元542_2隔著中間層531PD而層疊。注意,圖4例示出層疊兩個受光單元的結構,但是不侷限於此。例如,也可以採用層疊三個以上的受光單元的結構。
圖5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示出如下情況的例子:相鄰的兩個發光元件等分離,電極502沿著發光單元512的側面、中間層531的側面及受光單元542的側面等而設置。
在此,當中間層531和電極502接觸時,有可能發生電短路。因此,較佳為使中間層531和電極502絕緣。
圖5A示出以覆蓋電極501、各發光單元512的側面、中間層531的側面及受光單元542的側面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541的例子。可以將絕緣層541稱為側壁保護層或側壁絕緣膜等。藉由設置絕緣層541,可以使中間層531和電極502電絕緣。
另外,各發光單元512的側面、中間層531的側面及受光單元542的側面較佳為與被形成面垂直或大致垂直。例如,被形成面與這些側面所形成的角度較佳為60度以上且90度以下。
圖5B示出層525及電極502沿著發光單元512的側面、中間層531的側面及受光單元542的側面而設置的情況的例子。並且,作為側壁保護層採用絕緣層541和絕緣層544的兩層結構。
另外,圖6A是圖5B的變形例子。另外,圖6B是圖6A所示的區域503的放大圖。在圖6A與圖5B之間絕緣層544的端部形狀不同。另外,因為絕緣層544的端部形狀不同所以沿著絕緣層544的形狀而形成層525及電極502,因此層525及電極502的形狀也不同。另外,在圖6A與圖5B之間絕緣層541及絕緣層544的厚度不同。在圖6A中,絕緣層544的厚度比絕緣層541的厚度大。絕緣層544的端部的形狀為如圖6B所示的圓形。例如,當形成絕緣層544時,在使用乾蝕刻法藉由各向異性蝕刻對絕緣層544的頂面進行蝕刻的情況下,絕緣層544的端部變為圖6B所示的圓形。藉由使絕緣層544的端部形狀為圓形,層525及電極502的覆蓋性得到提高,所以是較佳的。另外,如圖6A及圖6B所示,在絕緣層544的厚度比絕緣層541的厚度大時,有時容易使端部形狀為圓形。
由於被用作側壁保護層的絕緣層541及絕緣層544可以防止電極502和中間層531的電短路。另外,由於絕緣層541及絕緣層544覆蓋電極501的側面,可以防止電極501和電極502的電短路。由此,可以防止發光元件的四個角處的角部中的電短路。
絕緣層541及絕緣層544較佳為使用無機絕緣膜。例如,可以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氧化鋁、氧氮化鋁或氧化鉿等氧化物或氮化物的膜。另外,也可以使用氧化釔、氧化鋯、氧化鎵、氧化鉭、氧化鎂、氧化鑭、氧化鈰或氧化釹等。
絕緣層541及絕緣層544例如可以利用濺射法、蒸鍍法、化學氣相沉積(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原子層沉積(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法等各種沉積方法形成。尤其是,ALD法中給被形成層帶來的沉積損傷較小,所以直接形成在發光單元及中間層531上的絕緣層541較佳為利用ALD法形成。另外,此時,藉由利用濺射法形成絕緣層544,可以提高生產率,所以是較佳的。
例如,作為絕緣層541可以使用利用ALD法形成的氧化鋁膜,作為絕緣層544可以使用利用濺射法形成的氮化矽膜。
另外,絕緣層541和絕緣層544中的任一者或兩者較佳為被用作對水和氧中的至少一個的阻擋絕緣膜。或者,絕緣層541和絕緣層544中的任一者或兩者較佳為具有抑制水和氧中的至少一個的擴散的功能。或者,絕緣層541和絕緣層544中的任一者或兩者較佳為具有俘獲或固定(也稱為吸雜)水和氧中的至少一個的功能。
在本說明書等中,阻擋絕緣膜是指具有阻擋性的絕緣膜。另外,在本說明書等中,阻擋性是指抑制所對應的物質的擴散的功能(也可以說透過性低)。或者,是指俘獲或固定(也稱為吸雜)所對應的物質的功能。
當絕緣層541和絕緣層544中的任一者或兩者具有作為上述阻擋絕緣膜的功能或吸雜功能時,可以抑制有可能從外部擴散到各發光元件的雜質(典型的是水或氧)的進入。藉由採用該結構,可以提供一種可靠性高的顯示裝置。
此外,如圖6C所示,顯示裝置10也可以不包括被用作側壁保護層的絕緣層541及絕緣層544。在圖6C中,層525以與各發光單元512的側面、中間層531的側面及受光單元542的側面接觸的方式設置。
<發光元件的結構例子> 根據構成發光層523等的材料,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顏色可以為紅色、綠色、藍色、青色、洋紅色、黃色或白色等。另外,藉由使發光元件具有微腔結構,可以進一步提高色純度。
在採用發射白色光的發光元件的情況下,較佳為具有發光層包含兩種以上的發光物質的結構。為了得到白色發光,選擇各發光處於補色關係的兩種以上的發光物質即可。例如,藉由使第一發光層的發光顏色與第二發光層的發光顏色處於補色關係,可以得到在發光元件整體上以白色發光的發光元件。此外,包括三個以上的發光層的發光元件也是同樣的。
發光層較佳為包含每個發光呈現R(紅色)、G(綠色)、B(藍色)、Y(黃色)或O(橙色)等的兩種以上的發光物質。
在此,說明發光元件的各層的具體例子。
發光元件至少包括發光層。作為發光層以外的層,發光元件還可以包括包含電洞注入性高的物質、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電洞阻擋材料、電子傳輸性高的物質、電子阻擋材料、電子注入性高的物質或雙極性的物質(電子傳輸性及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等的層。
發光元件可以使用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還可以包含無機化合物。構成發光元件的層可以藉由蒸鍍法(包括真空蒸鍍法)、轉印法、印刷法、噴墨法或塗佈法等方法形成。
例如,發光元件可以包括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電洞障壁層、電子障壁層、電子傳輸層和電子注入層中的一個以上。
電洞注入層是將電洞從陽極注入到電洞傳輸層的包含電洞注入性高的材料的層。作為電洞注入性高的材料,可以舉出芳香胺化合物、包含電洞傳輸性材料及受體性材料(電子受體性材料)的複合材料等。
電洞傳輸層是將從陽極藉由電洞注入層注入的電洞傳輸到發光層的層。電洞傳輸層是包含電洞傳輸性材料的層。作為電洞傳輸性材料,較佳為採用電洞移動率為1×10 -6cm 2/Vs以上的物質。注意,只要電洞傳輸性比電子傳輸性高,就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物質。作為電洞傳輸性材料,較佳為使用富π電子型雜芳族化合物(例如咔唑衍生物、噻吩衍生物或呋喃衍生物等)或者芳香胺(包含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等電洞傳輸性高的材料。
電子傳輸層是將從陰極藉由電子注入層注入的電子傳輸到發光層的層。電子傳輸層是包含電子傳輸性材料的層。作為電子傳輸性材料,較佳為採用電子移動率為1×10 -6cm 2/Vs以上的物質。注意,只要電子傳輸性比電洞傳輸性高,就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物質。作為電子傳輸性材料,可以使用包含喹啉骨架的金屬錯合物、包含苯并喹啉骨架的金屬錯合物、包含㗁唑骨架的金屬錯合物、包含噻唑骨架的金屬錯合物、㗁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㗁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啡啉衍生物、包含喹啉配體的喹啉衍生物、苯并喹啉衍生物、喹㗁啉衍生物、二苯并喹㗁啉衍生物、吡啶衍生物、聯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或者含氮雜芳族化合物等缺π電子型雜芳族化合物等的電子傳輸性高的材料。
電子注入層是將電子從陰極注入到電子傳輸層的包含電子注入性高的材料的層。作為電子注入性高的材料,可以使用鹼金屬、鹼土金屬或者它們的化合物。作為電子注入性高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包含電子傳輸性材料及施體性材料(電子施體性材料)的複合材料。
作為電子注入層,例如可以使用鋰、銫、鐿、氟化鋰(LiF)、氟化銫(CsF)、氟化鈣(CaF X,X為任意數)、8-(羥基喔啉)鋰(簡稱:Liq)、2-(2-吡啶基)苯酚鋰(簡稱:LiPP)、2-(2-吡啶基)-3-羥基吡啶(pyridinolato)鋰(簡稱:LiPPy)、4-苯基-2-(2-吡啶基)苯酚鋰(簡稱:LiPPP)、鋰氧化物(LiO x)或碳酸銫等鹼金屬、鹼土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另外,電子注入層也可以具有兩層以上的疊層結構。作為該疊層結構,例如可以採用作為第一層使用氟化鋰且作為第二層使用鐿的結構。
或者,作為上述電子注入層也可以使用具有電子傳輸性的材料。例如,可以將具有非共用電子對並具有缺電子雜芳環的化合物用於電子傳輸性材料。明確而言,可以使用具有吡啶環、二嗪環(嘧啶環、吡嗪環、嗒𠯤環)以及三嗪環中的至少一個的化合物。
此外,具有非共用電子對的有機化合物的最低未佔據分子軌域(LUMO: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較佳為-3.6eV以上且-2.3eV以下。一般來說,可以使用CV(循環伏安法)、光電子能譜法、光吸收能譜法及逆光電子能譜法等估計有機化合物的最高佔據分子軌域(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能階及LUMO能階。
例如,作為具有非共用電子對的有機化合物,可以使用4,7-二苯基-1,10-啡啉(簡稱:BPhen)、2,9-雙(萘-2-基)-4,7-二苯基-1,10-啡啉(簡稱:NBPhen)、二喹㗁啉並[2,3-a:2’,3’-c]吩嗪(簡稱:HATNA)或2,4,6-三[3’-(吡啶-3-基)聯苯基-3-基]-1,3,5-三嗪(簡稱:TmPPPyTz)等。此外,與BPhen相比,NBPhen具有高玻璃轉移溫度(Tg),從而具有高耐熱性。
發光層是包含發光物質的層。發光層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發光物質。作為發光物質,適當地使用發射藍色、紫色、藍紫色、綠色、黃綠色、黃色、橙色或紅色等發光顏色的物質。另外,作為發光物質也可以使用發射近紅外線的物質。
作為發光物質,可以舉出螢光材料、磷光材料、TADF材料或量子點材料等。
作為螢光材料,例如可以舉出芘衍生物、蒽衍生物、聯伸三苯衍生物、茀衍生物、咔唑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二苯并喹㗁啉衍生物、喹㗁啉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菲衍生物或萘衍生物等。
作為磷光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具有4H-三唑骨架、1H-三唑骨架、咪唑骨架、嘧啶骨架、吡嗪骨架或吡啶骨架的有機金屬錯合物(尤其是銥錯合物)、以具有拉電子基團的苯基吡啶衍生物為配體的有機金屬錯合物(尤其是銥錯合物)、鉑錯合物或稀土金屬錯合物等。
發光層除了發光物質(客體材料)以外還可以包含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主體材料、輔助材料等)。作為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可以使用電洞傳輸性材料和電子傳輸性材料中的一者或兩者。此外,作為一種或多種有機化合物,也可以使用雙極性材料或TADF材料。
例如,發光層較佳為包含磷光材料、容易形成激態錯合物的電洞傳輸性材料及電子傳輸性材料的組合。藉由採用這樣的結構,可以高效地得到利用從激態錯合物到發光物質(磷光材料)的能量轉移的ExTET(Exciplex-Triplet Energy Transfer:激態錯合物-三重態能量轉移)的發光。另外,藉由以形成發射與發光物質的最低能量一側的吸收帶的波長重疊的光的激態錯合物的方式選擇組合,可以使能量轉移變得順利,從而高效地得到發光。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同時實現發光元件的高效率、低電壓驅動以及長壽命。
作為中間層,例如可以適當地使用鋰等能夠用於電子注入層的材料。另外,作為中間層,例如可以適當地使用能夠用於電洞注入層的材料。另外,作為中間層,可以使用包含電洞傳輸性材料和受體性材料(電子接收性材料)的層。另外,作為中間層,可以使用包含電子傳輸性材料和施體性材料的層。藉由形成包括這樣的層的中間層,可以抑制層疊發光單元的情況下的驅動電壓的上升。
在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對發光層的發光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採用如下結構即可:發光單元512R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包含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R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包含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G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G包含螢光材料,發光單元512G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G包含螢光材料,發光單元512B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包含螢光材料,發光單元512B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包含螢光材料。
或者,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採用如下結構即可:發光單元512R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包含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R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包含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G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G包含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G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G包含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B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包含螢光材料,發光單元512B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所包括的發光層523B包含螢光材料。
此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也可以具有如下結構: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的所有的發光層為螢光材料的結構;或者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的所有的發光層為磷光材料的結構。
或者,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也可以具有如下結構:在圖2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發光單元512R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為磷光材料,發光單元512R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為螢光材料的結構、或者發光單元512R_1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為螢光材料,發光單元512R_2所包括的發光層523R為磷光材料的結構,亦即,用於第一層發光層的發光材料與用於第二層發光層的發光材料不同的結構。注意,這裡的記載涉及發光單元512R_1及發光單元512R_2,但是可以將同樣的結構用於發光單元512G_1及發光單元512G_2、發光單元512B_1及發光單元512B_2。
<受光元件的結構例子> 受光元件560含有的受光層543包含半導體。作為該半導體,可以舉出矽等無機半導體及包含有機化合物的有機半導體。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使用有機半導體作為受光層543含有的半導體的例子。藉由使用有機半導體,可以以同一方法(例如真空蒸鍍法)形成發光層523和受光層543,並可以共同使用製造設備,所以是較佳的。
作為受光層543含有的n型半導體的材料,可以舉出富勒烯(例如C 60或C 70等)或富勒烯衍生物等具有電子受體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富勒烯具有足球形狀,該形狀在能量上穩定。富勒烯的HOMO能階及LUMO能階都深(低)。因為富勒烯的LUMO能階較深,所以電子受體性(受體性)極高。一般地,當如苯那樣π電子共軛(共振)在平面上擴展時,電子施體性(施體性)變高。另一方面,富勒烯具有球形狀,儘管π電子廣泛擴展,但是電子受體性變高。在電子受體性較高時,高速且高效地引起電荷分離,所以對受光元件來說是有益的。C 60及C 70都在可見光區域中具有寬吸收帶,尤其是C 70的π電子共軛類大於C 60,在長波長區域中也具有寬吸收帶,所以是較佳的。除此之外,作為富勒烯衍生物可以舉出[6,6]-苯基-C71-丁酸甲酯(簡稱:PC70BM)、[6,6]-苯基-C61-丁酸甲酯(簡稱:PC60BM)或1’,1’’,4’,4’’-四氫-二[1,4]甲烷萘并(methanonaphthaleno)[1,2:2’,3’,56,60:2’’,3’’][5,6]富勒烯-C60(簡稱:ICBA)等。
作為n型半導體的材料,可以舉出具有喹啉骨架的金屬錯合物、具有苯并喹啉骨架的金屬錯合物、具有㗁唑骨架的金屬錯合物、具有噻唑骨架的金屬錯合物、㗁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㗁唑衍生物、噻唑衍生物、啡啉衍生物、喹啉衍生物、苯并喹啉衍生物、喹㗁啉衍生物、二苯并喹㗁啉衍生物、吡啶衍生物、聯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萘衍生物、蒽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若丹明衍生物、三嗪衍生物或醌衍生物等。
作為受光層543含有的p型半導體的材料,可以舉出銅(II)酞青(Copper(II) phthalocyanine:CuPc)、四苯基二苯并二茚并芘(Tetraphenyldibenzoperiflanthene:DBP)、酞青鋅(Zinc Phthalocyanine:ZnPc)、錫酞青(SnPc)或喹吖啶酮等具有電子施體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
此外,作為p型半導體的材料,可以舉出咔唑衍生物、噻吩衍生物、呋喃衍生物或具有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等。再者,作為p型半導體的材料,可以舉出萘衍生物、蒽衍生物、芘衍生物、聯伸三苯衍生物、茀衍生物、吡咯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苯并噻吩衍生物、吲哚衍生物、二苯并呋喃衍生物、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吲哚咔唑衍生物、紫質衍生物、酞青衍生物、萘酞青衍生物、喹吖啶酮衍生物、聚亞苯亞乙烯衍生物、聚對亞苯衍生物、聚茀衍生物、聚乙烯咔唑衍生物或聚噻吩衍生物等。
具有電子施體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的HOMO能階較佳為比具有電子接收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的HOMO能階淺(高)。具有電子施體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的LUMO能階較佳為比具有電子接收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的LUMO能階淺(高)。
較佳為使用球狀的富勒烯作為具有電子接收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且較佳為使用其形狀與平面相似的有機半導體材料作為具有電子施體性的有機半導體材料。形狀相似的分子具有容易聚集的趨勢,當同一種分子凝集時,因分子軌域的能階相近而可以提高載子傳輸性。
例如,受光層543較佳為藉由共蒸鍍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而形成。或者,受光層543也可以層疊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而形成。
<顯示裝置的頂面結構例子> 圖7A是示出顯示裝置10的結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顯示裝置10包括發射紅色光的多個發光元件550R、發射綠色光的多個發光元件550G、發射藍色光的多個發光元件550B及多個受光元件560。在圖7A中為了便於區別各發光元件550,在各發光元件550的發光區域內附上符號“R”、“G”、“B”。另外,在各受光元件560的受光區域內附上符號“PD”。
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發光元件550B及受光元件560排列為矩陣狀。圖7A示出在X方向上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排列且在其下受光元件560排列的例子。作為一個例子,圖7A示出在與X方向交叉的Y方向上發射同一顏色的光的發光元件550排列的結構。在圖7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例如可以由在X方向上排列的包括發光元件550R的子像素、包括發光元件550G的子像素及包括發光元件550B的子像素、以及設置在這些子像素下的包括受光元件560的子像素構成像素20。
圖7A示出連接電極501C。連接電極501C設置在排列有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的顯示部的外部。
連接電極501C也可以沿著顯示部的外周而設置。例如,連接電極501C既可以沿著顯示部的外周中的一邊而設置,又可以沿著顯示部的外周中的兩邊以上而設置。換言之,當顯示部的頂面形狀為長方形時,連接電極501C的頂面形狀可以為帶狀、L字狀、匚字狀(方括號狀)或框狀等。
圖7B是示出顯示裝置10的結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也是圖7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7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與圖7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不同之處在於:包括發射紅外光的發光元件550IR。發光元件550IR例如可以發射近紅外光(波長為750nm以上且1300nm以下的光)。
在圖7B所示的例子中,在X方向上除了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以外發光元件550IR排列,在其下受光元件560排列。另外,受光元件560具有檢測出紅外光的功能。
圖8A是示出顯示裝置10的結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也是圖7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8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與圖7B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不同之處在於:在X方向上受光元件560和發光元件550IR交替排列。
在圖8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與發光元件550IR配置在不同行上。因此,可以使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的寬度(X方向上的長度)變長,可以提高像素20所發射的光的亮度。
圖8B是示出顯示裝置10的結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也是圖8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8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與圖8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不同之處在於:發光元件550在X方向上按G、B、R的順序排列,而不是按R、G、B的順序排列。另外,與圖8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不同之處在於:受光元件560設置在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下,發光元件550IR設置在發光元件550R下。
圖8B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的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比圖8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的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大。因此,可以提高利用受光元件560的光檢測的靈敏度。因此,例如在顯示裝置10被用作觸控感測器或近似觸控感測器時,顯示裝置10可以以高精度檢測出接觸或接近的物體。尤其是,在顯示裝置10被用作近似觸控感測器時,利用受光元件560的光檢測的靈敏度給物體的檢測精度帶來很大影響,因此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越大越好。
圖9A是示出顯示裝置10的結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也是圖8B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9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與圖8B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不同之處在於:受光元件560設置在發光元件550G下,發光元件550IR設置在發光元件550B及發光元件550R下。
圖9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的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比圖8B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中的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小。藉由縮小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可以縮小每一個受光元件560的受光範圍。由此,可以使不同受光元件560間,例如相鄰的受光元件560間的受光範圍的重疊變小。因此,可以抑制使用受光元件560拍攝的影像中出現模糊而不能拍攝清晰影像。由此,例如在顯示裝置10具有進行指紋識別等識別的功能時,藉由縮小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例如可以清晰地拍攝出指紋,識別精度得到提高,所以是較佳的。
圖9B是示出改變受光元件560的佔有面積,明確而言改變X方向上的長度時的受光元件560的受光範圍的變化的剖面圖。在圖9B中,示出層71的底面一側的受光元件560以及層71的頂面一側的遮光層73。另外,示出層71上的基板59。並且,將X方向上的長度為受光元件560的3倍左右的受光元件記為受光元件560L。
在圖9B中,將入射到受光元件560的光記為光75,並用實線表示。另外,將沒有入射到受光元件560而入射到受光元件560L的光記為光77,並用虛線表示。並且,將每一個受光元件560的受光範圍記為受光範圍80,將每一個受光元件560L的受光範圍記為受光範圍81。
如圖9B所示,受光元件560的受光範圍80比受光元件560L的受光範圍81小。就是說,受光元件的佔有面積越小,每一個受光元件的受光範圍越小,不同受光元件間的受光範圍的重疊變小。圖9B示出如下例子:在基板59的表面,相鄰的受光元件560間受光範圍80不重疊,而相鄰的受光元件560L間受光範圍81的一部分重疊。
圖10是示出顯示裝置10的結構例子的頂面示意圖,也是圖7A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變形例子。圖10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與圖7A所示的顯示裝置10不同之處在於:只在一部分像素20中設置受光元件560。
當顯示裝置10具有圖10所示的結構時,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的驅動頻率。因此,例如在顯示裝置10被用作觸控感測器或近似觸控感測器時,可以迅速地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裝置10的物體的位置。因此,例如可以以高速度及高精度檢測出接觸或接近顯示裝置10的物體的動作。
<顯示裝置的剖面結構例子> 圖11A是對應於圖7A中的點劃線A1-A2的剖面圖,圖11B是對應於圖7A中的點劃線B1-B2的剖面圖。另外,圖11C是對應於圖7A中的點劃線C1-C2的剖面圖,圖11D是對應於圖7A中的點劃線D1-D2的剖面圖。並且,圖11E是對應於圖8A中的點劃線B3-B4的剖面圖。圖11A至圖11E示出對應於圖2A的結構例子。
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發光元件550B及受光元件560設置在基板101上。另外,當顯示裝置10包括發光元件550IR時,發光元件550IR設置在基板101上。
在本說明書等中,當例如記載為“A上的B”或“A下的B”時,不一定需要具有A和B接觸的區域。
圖11A示出發光元件550R、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的剖面結構例子。另外,圖11B示出受光元件560的剖面結構例子。
如上所述,發光元件550R包括電極501R、發光單元512R_1、中間層531R、發光單元512R_2、層525R及電極502。發光元件550G包括電極501G、發光單元512G_1、中間層531G、發光單元512G_2、層525G及電極502。發光元件550B包括電極501B、發光單元512B_1、中間層531B、發光單元512B_2、層525B及電極502。受光元件560包括電極501PD、受光單元542及電極502。
電極502和絕緣層131之間設置有空隙。由此,可以抑制電極502接觸發光單元512的側面及受光單元542的側面。由此,可以抑制發光元件550中的短路以及受光元件560中的短路。
例如發光單元512間的距離越短,越容易形成上述空隙。例如,藉由將該距離設定為1μm以下、較佳為500nm以下、更佳為200nm以下、100nm以下、90nm以下、70nm以下、50nm以下、30nm以下、20nm以下、15nm以下或10nm以下,可以適當地形成上述空隙。
以覆蓋電極501R的端部、電極501G的端部、電極501B的端部及電極501PD的端部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131。絕緣層131的端部較佳為錐形形狀。如果不需要,則可以不設置絕緣層131。
例如,發光單元512R_1、發光單元512G_1、發光單元512B_1及受光單元542都具有與電極501的頂面接觸的區域以及與絕緣層131的表面接觸的區域。另外,發光單元512R_1的端部、發光單元512G_1的端部、發光單元512B_1的端部及受光單元542的端部位於絕緣層131上。
如圖11A所示,發射不同顏色光的發光元件550間,例如兩個發光單元512間設置有間隙。如此,例如較佳為以彼此不接觸的方式設置發光單元512R_1、發光單元512G_1及發光單元512B_1。另外,例如較佳為以彼此不接觸的方式設置發光單元512R_2、發光單元512G_2及發光單元512B_2。由此,可以適當地防止電流藉由相鄰的兩個發光單元512流過而導致非意圖的發光。因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的對比度,由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的顯示品質。
電極502上設置有保護層125。保護層125具有水等雜質從上方擴散到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的功能。
保護層125例如可以採用至少包括無機絕緣膜的單層結構或疊層結構。作為無機絕緣膜,例如可以舉出氧化矽膜、氧氮化矽膜、氮氧化矽膜、氮化矽膜、氧化鋁膜、氧氮化鋁膜及氧化鉿膜等氧化物膜及氮化物膜。或者,作為保護層125也可以使用銦鎵氧化物或銦鎵鋅氧化物等半導體材料。
在本說明書等中,“氧氮化矽膜”是指在其組成中含氧量多於含氮量的膜。“氮氧化矽膜”是指在其組成中含氮量多於含氧量的膜。
另外,作為保護層125,也可以採用無機絕緣膜和有機絕緣膜的疊層膜。例如,較佳為具有在一對無機絕緣膜間夾持有機絕緣膜的結構。並且,有機絕緣膜較佳為被用作平坦化膜。由此,可以實現平坦的有機絕緣膜的頂面,其上的無機絕緣膜的覆蓋性得到提高,可以提高阻擋性。另外,因為保護層125的頂面平坦,所以在保護層125的上方設置結構物(例如,濾色片、觸控感測器的電極或透鏡陣列等)時可以減輕起因於下方的結構的凹凸形狀的影響,所以是較佳的。
圖11C示出Y方向上的顯示裝置10的剖面結構例子,明確而言示出發光元件550R及受光元件560的剖面結構例子。此外,發光元件550G及發光元件550B也可以與發光元件550R同樣地排列在Y方向上。
圖11D示出連接電極501C和電極502電連接的連接部130。連接部130中連接電極501C上與其接觸地設置有電極502,以覆蓋電極502的方式設置有保護層125。另外,以覆蓋連接電極501C的端部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131。
在圖11E中,除了受光元件560的剖面結構例子以外,還示出發光元件550IR的剖面結構例子。發光元件550IR包括電極501IR、發光單元512IR_1、中間層531IR、發光單元512IR_2、層525IR及電極502。
發光元件550IR所包括的發光單元512IR_1及發光單元512IR_2包含發射至少在紅外光的波長範圍具有強度的光的發光性有機化合物。例如,發光單元512IR_1及發光單元512IR_2包含發射在近紅外光的波長範圍具有強度的光的發光性有機化合物。當顯示裝置10包括發光元件550IR時,受光元件560所包括的受光單元542例如包含在紅外光例如在近紅外光的波長範圍具有檢測靈敏度的有機化合物。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例子>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在此,以圖7A及圖11A至圖11D所示的顯示裝置10的製造方法為例進行說明。圖12A至圖15C是以下例示出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的各製程的剖面示意圖。圖12A至圖15C示出對應於圖7A中的點劃線A1-A2的剖面、對應於點劃線B1-B2的剖面及對應於點劃線D1-D2的剖面。
構成顯示裝置的薄膜(絕緣膜、半導體膜及導電膜等)可以利用濺射法、CVD法、真空蒸鍍法、脈衝雷射沉積(PLD:Pulsed Laser Deposition)法或ALD法等形成。作為CVD法有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Plasma Enhanced CVD)法或熱CVD法等。此外,作為熱CVD法之一,有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MOCVD:Metal Organic CVD)法。
此外,構成顯示裝置的薄膜(絕緣膜、半導體膜、導電膜等)可以利用旋塗法、浸漬法、噴塗法、噴墨法、分配器法、網版印刷法、平板印刷法、刮刀(doctor knife)法、狹縫式塗佈法、輥塗法、簾式塗佈法或刮刀式塗佈法等方法形成。
此外,當對構成顯示裝置的薄膜進行加工時,例如可以利用光微影法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奈米壓印法、噴砂法或剝離法等對薄膜進行加工。
光微影法典型地有如下兩種方法。一個是在要進行加工的薄膜上形成光阻遮罩,例如藉由蝕刻對該薄膜進行加工,並去除光阻遮罩的方法。另一個是在沉積感光性薄膜之後,進行曝光及顯影來將該薄膜加工為所希望的形狀的方法。
在光微影法中,作為用於曝光的光,例如可以使用i線(波長365nm)、g線(波長436nm)、h線(波長405nm)或將這些光混合了的光。另外,還可以使用紫外光、KrF雷射或ArF雷射等。此外,也可以利用液浸曝光技術進行曝光。此外,作為用於曝光的光,也可以使用極紫外(EUV:Extreme Ultra-violet)光或X射線等。此外,也可以使用電子束代替用於曝光的光。當使用極紫外光、X射線或電子束時,可以進行極其精細的加工,所以是較佳的。另外,在藉由電子束等光束的掃描進行曝光時,不需要光罩。
在薄膜的蝕刻中,可以利用乾蝕刻法、濕蝕刻法或噴砂法等。
為了製造顯示裝置10,首先準備基板101。作為基板101,可以使用至少具有能夠承受後面的熱處理程度的耐熱性的基板。在使用絕緣基板作為基板101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玻璃基板、石英基板、藍寶石基板、陶瓷基板或有機樹脂基板等。此外,還可以使用以矽或碳化矽等為材料的單晶半導體基板或多晶半導體基板、以矽鍺等為材料的化合物半導體基板或SOI基板等半導體基板。
接著,在基板101上形成電極501R、電極501G、電極501B、電極501PD及連接電極501C。首先,沉積導電膜,藉由光微影法形成光阻遮罩,藉由蝕刻去除導電膜的不需要的部分。然後,去除光阻遮罩,由此可以形成電極501R、電極501G及電極501B。
當作為上述導電膜使用對可見光具有反射性的導電膜時,較佳為使用可見光的波長區域整體上的反射率儘量高的材料(例如,銀或鋁等)。由此,不但可以提高發光元件的光提取效率,還可以提高顏色再現性。
接著,以覆蓋電極501R、電極501G、電極501B及電極501PD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絕緣層131(圖12A)。作為絕緣層131,可以使用有機絕緣膜或無機絕緣膜。絕緣層131的端部較佳為錐形形狀,以提高後面的膜的步階覆蓋性。尤其是,在使用有機絕緣膜時較佳為使用感光性材料,由此易於根據曝光及顯影的條件而控制端部形狀。作為絕緣層131也可以使用無機絕緣膜。藉由作為絕緣層131使用無機絕緣膜,可以使顯示裝置10為高清晰顯示裝置。
接著,在電極501R、電極501G、電極501B、電極501PD及絕緣層131上形成後面成為發光單元512R_1的層512Rf_1。明確而言,依次沉積後面成為層521的膜、成為層522的膜、成為發光層523R的發光膜及成為層524的膜。然後,在層512Rf_1上沉積後面成為中間層531R的中間膜531Rf。
接著,在中間膜531Rf上形成後面成為發光單元512R_2的層512Rf_2。明確而言,依次沉積後面成為層522的膜、成為發光層523R的發光膜及成為層524的膜。然後,在層512Rf_2上沉積後面成為層525R的膜525Rf。
層512Rf_1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Rf、層512Rf_2所包括的膜及膜525Rf例如可以藉由蒸鍍法、濺射法或噴墨法等形成。注意,不侷限於此,可以適當地利用上述沉積方法。
層512Rf_1、中間膜531Rf、層512Rf_2及膜525Rf較佳為以不設置在連接電極501C上的方式形成。例如,當利用蒸鍍法或濺射法形成層512Rf_1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Rf、層512Rf_2所包括的膜及膜525Rf時,較佳為利用陰影遮罩進行形成,以避免層512Rf_1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Rf、層512Rf_2所包括的膜及膜525Rf沉積在連接電極501C上。
接著,在膜525Rf上沉積犧牲膜141a。另外,犧牲膜141a可以以與連接電極501C的頂面接觸的方式設置。
犧牲膜141a可以使用對膜525Rf、層512Rf_2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所包括的膜的蝕刻處理具有高耐性的膜,亦即蝕刻選擇比大的膜。另外,犧牲膜141a可以使用相對於後面說明的保護膜143a等保護膜的蝕刻選擇比大的膜。並且,犧牲膜141a可以使用可藉由給膜525Rf、層512Rf_2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所包括的膜帶來的損傷少的濕蝕刻法去除的膜。
作為犧牲膜141a例如可以使用金屬膜、合金膜、金屬氧化物膜、半導體膜或無機絕緣膜等無機膜。或者,犧牲膜141a可以利用濺射法、蒸鍍法、CVD法或ALD法等各種沉積方法形成。
作為犧牲膜141a,例如可以使用金、銀、鉑、鎂、鎳、鎢、鉻、鉬、鐵、鈷、銅、鈀、鈦、鋁、釔、鋯及鉭等金屬材料或者包含該金屬材料的合金材料。尤其較佳為使用鋁或銀等低熔點材料。
另外,作為犧牲膜141a可以使用銦鎵鋅氧化物(In-Ga-Zn氧化物,也記為IGZO)等金屬氧化物。並且,可以使用氧化銦、銦鋅氧化物(In-Zn氧化物)、銦錫氧化物(In-Sn氧化物)、銦鈦氧化物(In-Ti氧化物)、銦錫鋅氧化物(In-Sn-Zn氧化物)、銦鈦鋅氧化物(In-Ti-Zn氧化物)或銦鎵錫鋅氧化物(In-Ga-Sn-Zn氧化物)等。或者,也可以使用包含矽的銦錫氧化物等。
注意,也可以用於使用元素M(M為選自鋁、矽、硼、釔、銅、釩、鈹、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和鎂中的一種或多種)代替上述鎵的情況。
另外,作為犧牲膜141a可以使用氧化鋁、氧化鉿或氧化矽等無機絕緣材料。
作為犧牲膜141a,較佳為使用能夠溶解於如下溶劑的材料,該溶劑至少相對於膜525Rf在化學上穩定。尤其是,可以將溶解於水或醇的材料適當地用於犧牲膜141a。當沉積犧牲膜141a時,較佳的是,在溶解於水或醇等溶劑的狀態下以濕式的沉積方法塗佈犧牲膜141a,然後進行用來使溶劑蒸發的加熱處理。此時,較佳為在減壓氛圍下進行加熱處理,由此可以在低溫且短時間下去除溶劑,而可以降低給膜525Rf、層512Rf_2、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帶來的熱損傷。
作為可用於犧牲膜141a的形成的濕式沉積方法,有旋塗法、浸漬法、噴塗法、噴墨法、分配器法、網版印刷法、平板印刷法、刮刀(doctor knife)法、狹縫式塗佈法、輥塗法、簾式塗佈法或刮刀式塗佈法等。
作為犧牲膜141a,可以使用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縮丁醛、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甘油、普魯蘭、水溶性纖維素或者醇可溶性聚醯胺樹脂等有機材料。
接著,在犧牲膜141a上形成保護膜143a(圖12B)。
保護膜143a是被用作後面對犧牲膜141a進行蝕刻時的硬遮罩的膜。另外,在後面的保護膜143a的加工時,犧牲膜141a露出。因此,作為犧牲膜141a和保護膜143a,選擇它們之間的蝕刻選擇比大的膜的組合。由此,可以根據犧牲膜141a的蝕刻條件以及保護膜143a的蝕刻條件而選擇可用作保護膜143a的膜。
例如,在作為保護膜143a的蝕刻利用使用含有氟的氣體(也稱為氟類氣體)的乾蝕刻時,可以將矽、氮化矽、氧化矽、鎢、鈦、鉬、鉭、氮化鉭、含有鉬及鈮的合金或者含有鉬及鎢的合金等用於保護膜143a。在此,作為相對於上述使用氟類氣體的乾蝕刻的蝕刻選擇比很大(換言之,可以使蝕刻速率慢)的膜,例如有IGZO或ITO等金屬氧化物膜,可以將上述膜用於犧牲膜141a。
注意,不侷限於此,保護膜143a可以根據犧牲膜141a的蝕刻條件以及保護膜143a的蝕刻條件從各種材料中選擇。例如,也可以從可用於上述犧牲膜141a的膜中選擇。
另外,作為保護膜143a,例如可以使用氮化物膜。明確而言,也可以使用氮化矽、氮化鋁、氮化鉿、氮化鈦、氮化鉭、氮化鎢、氮化鎵或氮化鍺等氮化物。
或者,作為保護膜143a可以使用氧化物膜。典型的是,可以使用氧化矽、氧氮化矽、氧化鋁、氧氮化鋁、氧化鉿或氧氮化鉿等氧化物膜或氧氮化物膜。
接著,在保護膜143a上且與電極501R重疊的位置、以及與連接電極501C重疊的位置上分別形成光阻遮罩145a(圖12C)。
光阻遮罩145a可以使用正型光阻劑材料或負型光阻劑材料等的含有感光性樹脂的光阻劑材料。
在此,當不形成保護膜143a而在犧牲膜141a上形成光阻遮罩145a時,在犧牲膜141a中有針孔等缺陷的情況下,例如有可能因光阻劑材料的溶劑而膜525Rf溶解。藉由使用保護膜143a,可以防止發生這種不良。
當作為犧牲膜141a使用不容易產生針孔等缺陷的膜時,也可以不使用保護膜143a而在犧牲膜141a上直接形成光阻遮罩145a。
接著,藉由蝕刻去除保護膜143a的不被光阻遮罩145a覆蓋的部分,形成保護層149a。與此同時,在連接電極501C上也形成保護層149a。
當對保護膜143a進行蝕刻時,較佳為採用選擇比大的蝕刻條件以防止犧牲膜141a由於該蝕刻被去除。保護膜143a的蝕刻可以利用濕蝕刻或乾蝕刻進行,但藉由利用乾蝕刻,可以抑制保護膜143a的圖案縮小。
接著,去除光阻遮罩145a(圖12D)。
光阻遮罩145a的去除可以利用濕蝕刻或乾蝕刻進行。尤其較佳的是,利用將氧氣體用作蝕刻氣體的乾蝕刻(也稱為電漿灰化)去除光阻遮罩145a。
此時,在膜525Rf上設置有犧牲膜141a的狀態下去除光阻遮罩145a,所以給膜525Rf、層512Rf_2、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帶來的影響得到抑制。尤其適合於電漿灰化等使用氧氣體的蝕刻的情況,這是因為在層512Rf_1及層512Rf_2與氧氣接觸時,電特性有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接著,將保護層149a用作遮罩,藉由蝕刻去除犧牲膜141a的不被保護層149a覆蓋的部分,形成犧牲層147a(圖13A)。與此同時,在連接電極501C上也形成犧牲層147a。
犧牲膜141a的蝕刻可以利用濕蝕刻或乾蝕刻進行,但較佳為利用乾蝕刻法,由此可以抑制圖案的縮小。
接著,在藉由蝕刻去除保護層149a的同時,藉由蝕刻去除不被犧牲層147a覆蓋的膜525Rf、層512Rf_2、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的一部分,由此形成層525R、發光單元512R_2、中間層531R及發光單元512R_1(圖13B)。
尤其是,在膜525Rf、層512Rf_2、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的蝕刻中較佳為採用使用不包含氧作為主要成分的蝕刻氣體的乾蝕刻。由此,可以抑制膜525Rf、層512Rf_2、中間膜531Rf及層512Rf_1的變質,可以實現一種可靠性高的顯示裝置。作為不包含氧作為主要成分的蝕刻氣體例如可以舉出CF 4、C 4F 8、SF 6、CHF 3、Cl 2、H 2O、BCl 3、H 2或高貴氣體。作為高貴氣體例如可以使用氦。另外,可以將上述氣體與不包含氧的稀釋氣體的混合氣體用作蝕刻氣體。
接著,在犧牲層147a、絕緣層131、電極501G、電極501B及電極501PD上依次沉積後面成為發光單元512G_1的層512Gf_1、後面成為中間層531G的中間膜531Gf、後面成為發光單元512G_2的層512Gf_2及後面成為層525G的膜525Gf。此時,較佳為在連接電極501C上沒有設置層512Gf_1、中間膜531Gf、層512Gf_2及膜525Gf。
關於層512Gf_1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Gf、層512Gf_2所包括的膜及膜525Gf的沉積方法等可以援用上述層512Rf_1所包括的膜、中間膜531Rf、層512Rf_2所包括的膜及膜525Rf的沉積方法等的記載。
接著,在膜525Gf上形成犧牲膜141b。犧牲膜141b可以以與上述犧牲膜141a同樣的方法形成。尤其是,犧牲膜141b較佳為使用與犧牲膜141a相同的材料。
與此同時,在連接電極501C上以覆蓋犧牲層147a的方式沉積犧牲膜141b。
接著,在犧牲膜141b上形成保護膜143b。保護膜143b可以使用與上述保護膜143a同樣的方法形成。尤其是,保護膜143b較佳為使用與上述保護膜143a相同的材料。
接著,在保護膜143b上且與電極501G重疊的區域、以及與連接電極501C重疊的區域形成光阻遮罩145b(圖13C)。
光阻遮罩145b可以使用與上述光阻遮罩145a同樣的方法形成。
接著,藉由蝕刻去除保護膜143b的不被光阻遮罩145b覆蓋的部分,形成保護層149b。與此同時,在連接電極501C上也形成保護層149b。
關於保護膜143b的蝕刻可以援用上述保護膜143a的記載。
接著,去除光阻遮罩145b(圖14A)。關於光阻遮罩145b的去除,可以援用上述光阻遮罩145a的記載。
接著,將保護層149b用作遮罩,藉由蝕刻去除犧牲膜141b的不被保護層149b覆蓋的部分,形成犧牲層147b。與此同時,在連接電極501C上也形成犧牲層147b。連接電極501C上層疊有犧牲層147a和犧牲層147b。
關於犧牲膜141b的蝕刻可以援用上述犧牲膜141a的記載。
接著,在藉由蝕刻去除保護層149b的同時,藉由蝕刻去除不被犧牲層147b覆蓋的膜525Gf、層512Gf_2、中間膜531Gf及層512Gf_1的一部分,由此形成層525G、發光單元512G_2、中間層531G及發光單元512G_1(圖14B)。
關於膜525Gf、層512Gf_2、中間膜531Gf、層512Gf_1及保護層149b的蝕刻可以援用上述膜525Rf、層512Rf_2、中間膜531Rf、層512Rf_1及保護層149a的記載。
此時,層525R、發光單元512R_2、中間層531R及發光單元512R_1因為被犧牲層147a保護所以可以防止在膜525Gf、層512Gf_2、中間膜531Gf及層512Gf_1的蝕刻製程中受傷。
藉由上述步驟,可以以高位置精度分別形成發光單元512R_1、中間層531R、發光單元512R_2、層525R以及發光單元512G_1、中間層531G、發光單元512G_2、層525G。
藉由與以上製程同樣的製程可以形成發光單元512B_1、中間層531B、發光單元512B_2、層525B及犧牲層147c(圖14C)。連接電極501C上層疊有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及犧牲層147c。
在形成發光單元512B_1、中間層531B、發光單元512B_2、層525B及犧牲層147c之後,藉由與上述製程同樣的製程形成受光單元542及犧牲層147d(圖14D)。連接電極501C上層疊有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犧牲層147c及犧牲層147d。
另外,當製造包括發光元件550IR的顯示裝置時,例如在形成發光單元512B_1、中間層531B、發光單元512B_2、層525B及犧牲層147c之後且形成受光單元542及犧牲層147d之前,藉由與上述製程同樣的製程形成發光單元512IR_1、中間層531IR、發光單元512IR_2、層525IR及犧牲層。此時,連接電極501C上層疊有五層犧牲層。
接著,去除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犧牲層147c及犧牲層147d,使層525R的頂面、層525G的頂面、層525B的頂面及受光單元542的頂面露出(圖15A)。與此同時,連接電極501C的頂面也被露出。
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犧牲層147c及犧牲層147d可以利用濕蝕刻或乾蝕刻去除。此時,較佳為利用儘可能不給發光單元512、中間層531、層525及受光單元542帶來損傷的方法。尤其較佳為利用濕蝕刻法。例如,較佳為利用使用四甲基氫氧化銨水溶液(TMAH)、稀氫氟酸、草酸、磷酸、醋酸、硝酸或它們的混合液體的濕蝕刻。
或者,較佳為用水或醇等溶劑將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犧牲層147c及犧牲層147d溶解並去除。在此,作為有可能溶解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犧牲層147c及犧牲層147d的醇,可以使用乙醇、甲醇、異丙醇(IPA)或甘油等各種醇。
為了在去除犧牲層147a、犧牲層147b、犧牲層147c及犧牲層147d之後去除包含在發光單元512及受光單元542等內部的水及吸附於表面的水,較佳為進行乾燥處理。例如,較佳為在惰性氣體氛圍或減壓氛圍下進行加熱處理。加熱處理可以在50℃以上且200℃以下、較佳為60℃以上且150℃以下、更佳為70℃以上且120℃以下的基板溫度下進行。藉由採用減壓氛圍,可以在更低溫度下進行乾燥,所以是較佳的。
如此,可以分別形成發光單元512R、發光單元512G、發光單元512B及受光單元542等。
接著,在層525R、層525G、層525B、受光單元542及連接電極501C上形成電極502(圖15B)。如上所述,在電極502和絕緣層131之間可以形成空隙。
電極502可以利用蒸鍍法或濺射法等沉積方法形成。或者,也可以層疊利用蒸鍍法形成的膜和利用濺射法形成的膜。電極502較佳為使用陰影遮罩形成。
電極502在顯示部的外部與連接電極501C電連接。
接著,在電極502上形成保護層125(圖15C)。用於保護層125的無機絕緣膜較佳為利用濺射法、PECVD法或ALD法沉積。尤其較佳的是ALD法,因為步階覆蓋性優異且不容易產生針孔等缺陷。另外,有機絕緣膜較佳為利用噴墨法沉積,由此在所希望的區域上可以形成均勻膜。
由此,可以製造顯示裝置10。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中,可以不使用金屬遮罩等陰影遮罩而分別製造發光元件550。由此,與使用陰影遮罩分別製造發光元件550的情況相比,可以使得子像素更加微型化,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另外,因為可以分別形成發光單元512,所以可以實現極為鮮明、對比度極高且顯示品質極高的顯示裝置。
藉由使子像素微型化,在子像素中可以設置無助於顯示的子像素。例如,可以將包括受光元件560的子像素設置在像素中,並且可以將包括發射紅外光的發光元件550IR的子像素設置在像素中。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即使在將這樣無助於顯示的子像素設置在像素中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像素密度值變小。例如,可以將像素密度設定為400ppi以上、可以設定為1000ppi以上、可以設定為3000ppi以上或者可以設定為5000ppi以上。
本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例子及對應於這些例子的圖式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其他結構例子或圖式等適當地組合。
本實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實施方式2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進行說明。
[結構例子1] 圖16是示出顯示裝置100的結構例子的立體圖。顯示裝置100具有貼合基板151與基板152的結構。在圖16中,以虛線表示基板152。
顯示裝置100包括顯示部162、電路164及佈線165等。圖16示出在顯示裝置100中安裝有IC(積體電路)173、FPC172的例子。因此,也可以將圖16所示的結構稱為包括顯示裝置、IC及FPC的顯示模組。
電路164例如可以是閘極驅動器。例如可以向電路164藉由佈線165供應信號及電力。例如可以將該信號及電力從顯示裝置10的外部藉由FPC172輸入到佈線165。或者,該信號及電力可以由IC173生成並被輸出到佈線165。
雖然圖16示出以COG(Chip On Glass:晶粒玻璃接合)方式在基板151上設置IC173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使用TCP(Tape Carrier Package:捲帶式封裝)方式或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封裝)方式等。
圖17是示出圖16所示的顯示裝置100中包括FPC172的區域的一部分、包括電路164的區域的一部分、包括顯示部162的區域的一部分及包括端部的區域的一部分的剖面的一個例子的圖。將圖17所示的顯示裝置100記載為顯示裝置100A。
顯示裝置100A在基板151和基板152之間包括電晶體201、電晶體141、電晶體142、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等。
基板152及絕緣層214藉由黏合層242黏合。作為對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的密封,可以採用固體密封結構或中空密封結構等。由基板152、黏合層242及絕緣層214圍繞的空間143填充有惰性氣體(氮氣或氬氣等),採用中空密封結構。黏合層242也可以與發光元件550重疊。此外,由基板152、黏合層242及絕緣層214圍繞的區域也可以填充有與黏合層242不同的樹脂。
發光元件550所包括的電極501藉由形成在絕緣層214中的開口與電晶體141所包括的導電層222b電連接。電晶體142具有控制發光元件550的驅動的功能。受光元件560所包括的電極501PD藉由形成在絕緣層214中的開口與電晶體142所包括的導電層222b電連接。
發光元件550所發射的光射出到基板152一側。此外,光藉由基板152及空間143入射到受光元件560。基板152較佳為使用對可見光及紅外光的透過性高的材料。
基板152的基板151一側的表面設置有遮光層148。遮光層148在與受光元件560重疊的位置及與發光元件550重疊的位置具有開口。此外,與受光元件560重疊的位置設置有遮蔽紫外光的濾光片146。注意,也可以不設置濾光片146。
電晶體201、電晶體141及電晶體142都形成在基板151上。這些電晶體可以使用同一材料及同一製程形成。
在基板151上依次設置有絕緣層211、絕緣層213、絕緣層215及絕緣層214。絕緣層211的一部分用作各電晶體的閘極絕緣層。絕緣層213的一部分用作各電晶體的閘極絕緣層。絕緣層215以覆蓋電晶體的方式設置。絕緣層214以覆蓋電晶體的方式設置,並被用作平坦化層。此外,對閘極絕緣層的個數及覆蓋電晶體的絕緣層的個數沒有特別的限制,既可以為一個,又可以為兩個以上。
較佳的是,將水或氫等雜質不容易擴散的材料用於覆蓋電晶體的絕緣層中的至少一層。由此,可以將絕緣層用作障壁層。藉由採用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質從外部擴散到電晶體中,從而可以提高顯示裝置的可靠性。
作為絕緣層211、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5較佳為使用無機絕緣膜。作為無機絕緣膜,例如可以使用氮化矽膜、氧氮化矽膜、氧化矽膜、氮氧化矽膜、氧化鋁膜或氮化鋁膜。此外,也可以使用氧化鉿膜、氧化釔膜、氧化鋯膜、氧化鎵膜、氧化鉭膜、氧化鎂膜、氧化鑭膜、氧化鈰膜或氧化釹膜。此外,也可以層疊上述絕緣膜中的兩個以上。
用作平坦化層的絕緣層214較佳為使用有機絕緣膜。作為能夠用於有機絕緣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醯胺樹脂、矽氧烷樹脂、苯并環丁烯類樹脂、酚醛樹脂及這些樹脂的前驅物等。
這裡,有機絕緣膜的雜質阻擋性在很多情況下低於無機絕緣膜。因此,有機絕緣膜較佳為在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附近包括開口。由此,可以抑制從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藉由有機絕緣膜擴散雜質。此外,也可以以其端部位於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的內側的方式形成有機絕緣膜,以使有機絕緣膜不暴露於顯示裝置100A的端部。
在圖17所示的區域228中,在絕緣層214中形成有開口。由此,即使在作為絕緣層214使用有機絕緣膜的情況下,也可以抑制雜質從外部藉由絕緣層214擴散到顯示部162。由此,可以提高顯示裝置100A的可靠性。
電晶體201、電晶體141及電晶體142包括:用作閘極的導電層221;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211;用作源極及汲極的導電層222a及導電層222b;半導體層231;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213;以及用作閘極的導電層223。在此,對藉由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而得到的多個層附有相同的陰影線。絕緣層211位於導電層221與半導體層231之間。絕緣層213位於導電層223與半導體層231之間。
對本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所包括的電晶體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以採用平面型電晶體、交錯型電晶體或反交錯型電晶體等。此外,電晶體可以具有頂閘極結構或底閘極結構。或者,也可以在形成通道的半導體層上下設置有閘極。
作為電晶體201、電晶體141及電晶體142,採用兩個閘極夾著形成通道的半導體層的結構。此外,也可以連接兩個閘極,並藉由對該兩個閘極供應同一信號來驅動電晶體。或者,也可以對兩個閘極中的一個施加用來控制電晶體的臨界電壓的電位,對另一個施加用來進行驅動的電位。
對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材料的結晶性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單晶半導體或者單晶半導體以外的具有結晶性的半導體(微晶半導體、多晶半導體或其一部分具有結晶區域的半導體)。當使用單晶半導體或具有結晶性的半導體時,可以抑制電晶體的特性劣化,所以是較佳的。
電晶體的半導體層較佳為包含金屬氧化物(也稱為氧化物半導體)。此外,電晶體的半導體層也可以包含矽。作為矽,例如可以舉出非晶矽、結晶矽(低溫多晶矽或單晶矽等)。
如上所述,在半導體層包含金屬氧化物的情況下,金屬氧化物較佳為至少包含銦或鋅。尤其較佳為包含銦及鋅。另外,除此之外,較佳為還包含鋁、鎵、釔或錫等。另外,也可以包含選自硼、矽、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鎂及鈷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電路164所包括的電晶體和顯示部162所包括的電晶體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又可以具有不同的結構。電路164所包括的多個電晶體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又可以具有兩種以上的不同的結構。與此同樣,顯示部162所包括的多個電晶體既可以具有相同的結構,又可以具有兩種以上的結構。
基板151與基板152不重疊的區域中設置有連接部204。在連接部204中,佈線165藉由導電層166及連接層244與FPC172電連接。在連接部204的頂面上露出對與電極501相同的導電膜進行加工而獲得的導電層166。因此,藉由連接層244可以使連接部204與FPC172電連接。
可以在基板152的外側配置各種光學構件。作為光學構件,可以舉出偏光板、相位差板、光擴散層(擴散薄膜等)、防反射層及聚光薄膜(condensing film)等。此外,在基板152的外側也可以配置抑制塵埃的附著的抗靜電膜、不容易被弄髒的具有拒水性的膜、抑制隨著使用而導致的損傷的硬塗膜或衝擊吸收層等。
基板151及基板152可以使用玻璃、石英、陶瓷、藍寶石以及樹脂等。
作為黏合層,可以使用紫外線硬化型黏合劑等光硬化型黏合劑、反應硬化型黏合劑、熱固性黏合劑或厭氧黏合劑等各種硬化型黏合劑。作為這些黏合劑,可以舉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酮樹脂、酚醛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醯亞胺樹脂、PVC(聚氯乙烯)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或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等。尤其是,較佳為使用環氧樹脂等透濕性低的材料。此外,也可以使用兩液混合型樹脂。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用黏合薄片。
作為連接層244,可以使用異方性導電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或異方性導電膏(ACP: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等。
作為可用於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及汲極和構成顯示裝置的各種佈線及電極等導電層的材料,可以舉出鋁、鈦、鉻、鎳、銅、釔、鋯、鉬、銀、鉭及鎢等金屬、以及以上述金屬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可以使用包含這些材料的膜的單層或疊層。
此外,作為具有透光性的導電材料,可以使用氧化銦、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氧化鋅、包含鎵的氧化鋅等導電氧化物或石墨烯。或者,可以使用金、銀、鉑、鎂、鎳、鎢、鉻、鉬、鐵、鈷、銅、鈀及鈦等金屬材料、以及包含該金屬材料的合金材料。或者,還可以使用該金屬材料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鈦)等。此外,當使用金屬材料、合金材料(或者它們的氮化物)時,較佳為將其形成得薄到具有透光性。此外,可以使用上述材料的疊層膜作為導電層。例如,藉由使用銀和鎂的合金與銦錫氧化物的疊層膜,可以提高導電性,所以是較佳的。上述材料也可以用於構成顯示裝置的各種佈線及電極等導電層以及顯示元件所包括的導電層(被用作像素電極或共用電極的導電層)。
作為可用於各絕緣層的絕緣材料,例如可以舉出丙烯酸樹脂或環氧樹脂等樹脂、無機絕緣材料諸如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或氧化鋁等。
[結構例子2] 圖18是示出顯示裝置100B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也是顯示裝置100A的變形例子。顯示裝置100B的與顯示裝置100A不同之處在於:包括基板153、黏合層155及絕緣層212代替基板151;以及包括基板154、黏合層156及絕緣層158代替基板152。
在顯示裝置100B中,基板153和絕緣層212由黏合層155貼合。基板154和絕緣層158由黏合層156貼合。
當製造圖18所示的顯示裝置100B時,首先,由黏合層242貼合設置有絕緣層212、各電晶體、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等的第一製造基板與設置有絕緣層158、遮光層148及濾光片146等的第二製造基板。然後,在將第一製造基板剝離而露出的表面上使用黏合層155貼合基板153。由此,將形成在第一製造基板上的各組件轉置到基板153上。另外,在將第二製造基板剝離而露出的表面上使用黏合層156貼合基板154。由此,將形成在第二製造基板上的各組件轉置到基板154上。基板153及基板154較佳為具有撓性。由此,顯示裝置100B可以具有撓性。就是說,可以實現作為撓性顯示器的顯示裝置100B。
作為絕緣層212及絕緣層158,可以使用可以用於絕緣層211、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5的無機絕緣膜。
[結構例子3] 圖19是示出顯示裝置100C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顯示裝置100C包括基板301、發光元件550、受光元件560、電容器240及電晶體310。基板301例如相當於圖16中的基板151。
電晶體310是在基板301中具有通道形成區域的電晶體。作為基板301,例如可以使用單晶矽基板等半導體基板。電晶體310包括基板301的一部分、導電層311、低電阻區域312、絕緣層313及絕緣層314。導電層311被用作閘極電極。絕緣層313位於基板301和導電層311之間,並被用作閘極絕緣層。低電阻區域312是在基板301中摻雜了雜質的區域,被用作源極或汲極。絕緣層314以覆蓋導電層311的側面的方式設置。
另外,相鄰的兩個電晶體310之間以嵌入基板301中的方式設置有元件分離層315。
另外,以覆蓋電晶體310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61,絕緣層261上設置有電容器240。
電容器240包括導電層241、導電層245、位於它們之間的絕緣層243。導電層241被用作電容器240的一個電極,導電層245被用作電容器240的另一個電極,絕緣層243被用作電容器240的電介質。
導電層241設置在絕緣層261上,並嵌入絕緣層254中。導電層241藉由嵌入絕緣層261中的插頭271與電晶體310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絕緣層243以覆蓋導電層241的方式設置。導電層245設置在隔著絕緣層243與導電層241重疊的區域中。
以覆蓋電容器240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55,絕緣層255上設置有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等。發光元件550及受光元件560上設置有保護層125,保護層125的頂面上由樹脂層419貼合有基板420。基板420例如相當於圖16中的基板152。
發光元件550的電極501及受光元件560的電極501PD藉由嵌入絕緣層255及絕緣層243中的插頭256、嵌入絕緣層254中的導電層241以及嵌入絕緣層261中的插頭271與電晶體310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電連接。
[結構例子4] 圖20是示出顯示裝置100D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顯示裝置100D的與顯示裝置100C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電晶體結構。注意,有時省略與顯示裝置100C同樣的部分的說明。
電晶體320是在形成通道的半導體層中使用金屬氧化物的電晶體(以下,也稱為OS電晶體)。
電晶體320包括半導體層321、絕緣層323、導電層324、一對導電層325、絕緣層326及導電層327。
基板331例如相當於圖16中的基板151。作為基板331,可以使用絕緣性基板或半導體基板。
基板331上設置有絕緣層332。絕緣層332被用作如下障壁層,亦即防止水或氫等雜質從基板331擴散到電晶體320以及氧從半導體層321向絕緣層332一側脫離。作為絕緣層332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鋁膜、氧化鉿膜、氮化矽膜等與氧化矽膜相比不容易擴散氫或氧的膜。
絕緣層332上設置有導電層327,以覆蓋導電層327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326。導電層327被用作電晶體320的第一閘極電極,絕緣層326的一部分被用作第一閘極絕緣層。絕緣層326的至少與半導體層321接觸的部分較佳為使用氧化矽膜等氧化物絕緣膜。絕緣層326的頂面較佳為被平坦化。
半導體層321設置在絕緣層326上。半導體層321較佳為包括具有半導體特性的金屬氧化物膜。
一對導電層325以與半導體層321的頂面接觸的方式設置,並被用作源極電極及汲極電極。
另外,以覆蓋一對導電層325的頂面及側面、以及半導體層321的側面等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328,絕緣層328上設置有絕緣層264。絕緣層328可以被用作如下障壁層,亦即水或氫等雜質從絕緣層264等擴散到半導體層321以及氧從半導體層321脫離。作為絕緣層328,可以使用與上述絕緣層332同樣的絕緣膜。
絕緣層328及絕緣層264中設置有到達半導體層321的開口。在該開口的內部嵌入與絕緣層264、絕緣層328及導電層325的側面以及半導體層321的頂面接觸的絕緣層323、以及導電層324。導電層324被用作第二閘極電極,絕緣層323被用作第二閘極絕緣層。
導電層324的頂面、絕緣層323的頂面及絕緣層264的頂面被進行平坦化處理以使高度大致一致,以覆蓋它們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329及絕緣層265。
絕緣層264及絕緣層265被用作層間絕緣層。絕緣層329被用作水或氫等雜質從絕緣層265等擴散到電晶體320的障壁層。作為絕緣層329,可以使用與上述絕緣層328及絕緣層332同樣的絕緣膜。
與一對導電層325中的一個電連接的插頭274以嵌入絕緣層265、絕緣層329、絕緣層264及絕緣層328中的方式設置。在此,插頭274較佳為包括覆蓋絕緣層265、絕緣層329、絕緣層264及絕緣層328中的開口的側面及導電層325的頂面的一部分的導電層274a以及與導電層274a的頂面接觸的導電層274b。此時,作為導電層274a,較佳為使用不容易擴散氫及氧的導電材料。
顯示裝置100D中的絕緣層254至基板420的結構與顯示裝置100C同樣。
[結構例子5] 圖21是示出顯示裝置100E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在顯示裝置100E中,層疊有通道形成於基板301的電晶體310及形成通道的半導體層含有金屬氧化物的電晶體320。注意,有時省略與顯示裝置100C或顯示裝置100D同樣的部分的說明。
以覆蓋電晶體310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61,並且絕緣層261上設置有導電層251。此外,以覆蓋導電層251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62,並且絕緣層262上設置有導電層252。導電層251及導電層252都被用作佈線。此外,以覆蓋導電層252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63及絕緣層332,並且絕緣層332上設置有電晶體320。此外,以覆蓋電晶體320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65,並且在絕緣層265上設置有電容器240。電容器240與電晶體320藉由插頭274電連接。
電晶體320可以用作構成像素電路的電晶體。此外,電晶體310可以用作構成像素電路的電晶體或構成用來驅動該像素電路的驅動電路(閘極線驅動電路、源極線驅動電路)的電晶體。此外,電晶體310及電晶體320可以用作構成運算電路或記憶體電路等各種電路的電晶體。
借助於這種結構,在發光元件正下不但可以形成像素電路例如還可以形成驅動電路,因此與在顯示部的周圍設置驅動電路的情況相比,可以使顯示裝置小型化。
本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例子及對應於這些例子的圖式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其他結構例子或圖式等適當地組合。
本實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實施方式3 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可用於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的OS電晶體的金屬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較佳為至少包含銦或鋅。尤其較佳為包含銦及鋅。此外,除此之外,較佳為還包含鋁、鎵、釔或錫等。此外,也可以包含選自硼、矽、鈦、鐵、鎳、鍺、鋯、鉬、鑭、鈰、釹、鉿、鉭、鎢、鎂及鈷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此外,金屬氧化物可以藉由濺射法、MOCVD法等CVD法或ALD法等形成。
<結晶結構的分類> 作為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晶結構,可以舉出非晶(包括completely amorphous)、CAAC(c-axis-aligned crystalline)、nc(nanocrystalline)、CAC(cloud-aligned composite)、單晶(single crystal)及多晶(polycrystal)等。
可以使用X射線繞射(XRD:X-Ray Diffraction)譜對膜或基板的結晶結構進行評價。例如,可以使用GIXD(Grazing-Incidence XRD)測定測得的XRD譜進行評價。此外,將GIXD法也稱為薄膜法或Seemann-Bohlin法。
例如,石英玻璃基板的XRD譜的峰形狀大致為左右對稱。另一方面,具有結晶結構的IGZO膜的XRD譜的峰形狀不是左右對稱。XRD譜的峰形狀是左右不對稱說明膜中或基板中存在結晶。換言之,除非XRD譜的峰形狀左右對稱,否則不能說膜或基板處於非晶狀態。
此外,可以使用奈米束電子繞射法(NBED:Nano Beam Electron Diffraction)觀察的繞射圖案(也稱為奈米束電子繞射圖案)對膜或基板的結晶結構進行評價。例如,在石英玻璃基板的繞射圖案中觀察到光暈圖案,可以確認石英玻璃處於非晶狀態。此外,以室溫沉積的IGZO膜的繞射圖案中觀察到斑點狀的圖案而沒有觀察到光暈。因此可以推測,以室溫沉積的IGZO膜處於既不是晶態也不是非晶態的中間態,不能得出該IGZO膜是非晶態的結論。
<<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構>> 此外,在注目於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構的情況下,有時氧化物半導體的分類與上述分類不同。例如,氧化物半導體可以分類為單晶氧化物半導體和除此之外的非單晶氧化物半導體。作為非單晶氧化物半導體,例如可以舉出上述CAAC-OS及nc-OS。此外,在非單晶氧化物半導體中包含多晶氧化物半導體、a-like OS(amorphous-like oxide semiconductor)及非晶氧化物半導體等。
在此,對上述CAAC-OS、nc-OS及a-like OS的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CAAC-OS] CAAC-OS是包括多個結晶區域的氧化物半導體,該多個結晶區域的c軸配向於特定的方向。此外,特定的方向是指CAAC-OS膜的厚度方向、CAAC-OS膜的被形成面的法線方向、或者CAAC-OS膜的表面的法線方向。此外,結晶區域是具有原子排列的週期性的區域。注意,在將原子排列看作晶格排列時結晶區域也是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再者,CAAC-OS具有在a-b面方向上多個結晶區域連接的區域,有時該區域具有畸變。此外,畸變是指在多個結晶區域連接的區域中,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和其他晶格排列一致的區域之間的晶格排列的方向變化的部分。換言之,CAAC-OS是指c軸配向並在a-b面方向上沒有明顯的配向的氧化物半導體。
此外,上述多個結晶區域的每一個由一個或多個微小結晶(最大徑小於10nm的結晶)構成。在結晶區域由一個微小結晶構成的情況下,該結晶區域的最大徑小於10nm。此外,結晶區域由多個微小結晶構成的情況下,有時該結晶區域的尺寸為幾十nm左右。
此外,在In-M-Zn氧化物(元素M為選自鋁、鎵、釔、錫及鈦等中的一種或多種)中,CAAC-OS有具有層疊有含有銦(In)及氧的層(以下,In層)、含有元素M、鋅(Zn)及氧的層(以下,(M,Zn)層)的層狀結晶結構(也稱為層狀結構)的趨勢。此外,銦和元素M可以彼此置換。因此,有時(M,Zn)層包含銦。此外,有時In層包含元素M。注意,有時In層包含Zn。該層狀結構例如在高解析度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影像中被觀察作為晶格像。
例如,當對CAAC-OS膜使用XRD裝置進行結構分析時,在使用θ/2θ掃描的Out-of-plane XRD測量中,在2θ=31°或其附近檢測出表示c軸配向的峰。注意,表示c軸配向的峰的位置(2θ值)有時根據構成CAAC-OS的金屬元素的種類或組成等變動。
此外,例如,在CAAC-OS膜的電子繞射圖案中觀察到多個亮點(斑點)。此外,在以透過樣本的入射電子束的斑點(也稱為直接斑點)為對稱中心時,某一個斑點和其他斑點被觀察在點對稱的位置。
在從上述特定的方向觀察結晶區域的情況下,雖然該結晶區域中的晶格排列基本上是六方晶格,但是單位晶格並不侷限於正六角形,有是非正六角形的情況。此外,在上述畸變中,有時具有五角形、七角形等晶格排列。此外,在CAAC-OS的畸變附近觀察不到明確的晶界(grain boundary)。也就是說,晶格排列的畸變抑制晶界的形成。這可能是由於CAAC-OS因為a-b面方向上的氧原子的排列的低密度或者因金屬原子被取代而使原子間的鍵合距離產生變化等而能夠包容畸變。
此外,確認到明確的晶界的結晶結構被稱為所謂的多晶(polycrystal)。晶界成為再結合中心而載子被俘獲,因而有可能導致電晶體的通態電流的降低或場效移動率的降低等。因此,確認不到明確的晶界的CAAC-OS是對電晶體的半導體層提供具有優異的結晶結構的結晶性氧化物之一。注意,為了構成CAAC-OS,較佳為包含Zn的結構。例如,與In氧化物相比,In-Zn氧化物及In-Ga-Zn氧化物能夠進一步抑制晶界的發生,所以是較佳的。
CAAC-OS是結晶性高且確認不到明確的晶界的氧化物半導體。因此,可以說在CAAC-OS中,不容易發生起因於晶界的電子移動率的降低。此外,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晶性有時因雜質的混入以及缺陷的生成等而降低,因此可以說CAAC-OS是雜質及缺陷(氧空位等)少的氧化物半導體。因此,包含CAAC-OS的氧化物半導體的物理性質穩定。因此,包含CAAC-OS的氧化物半導體具有高耐熱性及高可靠性。此外,CAAC-OS對製程中的高溫度(所謂熱積存:thermal budget)也很穩定。由此,藉由在OS電晶體中使用CAAC-OS,可以擴大製程的彈性。
[nc-OS] 在nc-OS中,微小的區域(例如1nm以上且10nm以下的區域,特別是1nm以上且3nm以下的區域)中的原子排列具有週期性。換言之,nc-OS具有微小的結晶。此外,例如,該微小的結晶的尺寸為1nm以上且10nm以下,尤其為1nm以上且3nm以下,將該微小的結晶稱為奈米晶。此外,nc-OS在不同的奈米晶之間觀察不到結晶定向的規律性。因此,在膜整體中觀察不到配向性。所以,有時nc-OS在某些分析方法中與a-like OS或非晶氧化物半導體沒有差別。例如,在對nc-OS膜使用XRD裝置進行結構分析時,在使用θ/2θ掃描的Out-of-plane XRD測量中,檢測不出表示結晶性的峰。此外,在對nc-OS膜進行使用其束徑比奈米晶大(例如,50nm以上)的電子束的電子繞射(也稱為選區電子繞射)時,觀察到類似光暈圖案的繞射圖案。另一方面,在對nc-OS膜進行使用其束徑近於或小於奈米晶的尺寸(例如1nm以上且30nm以下)的電子束的電子繞射(也稱為奈米束電子繞射)的情況下,有時得到在以直接斑點為中心的環狀區域內觀察到多個斑點的電子繞射圖案。
[a-like OS] a-like OS是具有介於nc-OS與非晶氧化物半導體之間的結構的氧化物半導體。a-like OS包含空洞或低密度區域。也就是說,a-like OS的結晶性比nc-OS及CAAC-OS的結晶性低。此外,a-like OS的膜中的氫濃度比nc-OS及CAAC-OS的膜中的氫濃度高。
<<氧化物半導體的構成>> 接著,說明上述CAC-OS的詳細內容。此外,CAC-OS與材料構成有關。
[CAC-OS] CAC-OS例如是指包含在金屬氧化物中的元素不均勻地分佈的構成,其中包含不均勻地分佈的元素的材料的尺寸為0.5nm以上且10nm以下,較佳為1nm以上且3nm以下或近似的尺寸。注意,在下面也將在金屬氧化物中一個或多個金屬元素不均勻地分佈且包含該金屬元素的區域混合的狀態稱為馬賽克狀或補丁(patch)狀,該區域的尺寸為0.5nm以上且10nm以下,較佳為1nm以上且3nm以下或近似的尺寸。
再者,CAC-OS是指其材料分開為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而成為馬賽克狀且該第一區域分佈於膜中的結構(下面也稱為雲狀)。就是說,CAC-OS是指具有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混合的結構的複合金屬氧化物。
在此,將相對於構成In-Ga-Zn氧化物的CAC-OS的金屬元素的In、Ga及Zn的原子數比的每一個記為[In]、[Ga]及[Zn]。例如,在In-Ga-Zn氧化物的CAC-OS中,第一區域是其[In]大於CAC-OS的組成中的[In]的區域。此外,第二區域是其[Ga]大於CAC-OS的組成中的[Ga]的區域。此外,例如,第一區域是其[In]大於第二區域中的[In]且其[Ga]小於第二區域中的[Ga]的區域。此外,第二區域是其[Ga]大於第一區域中的[Ga]且其[In]小於第一區域中的[In]的區域。
明確而言,上述第一區域是以銦氧化物及銦鋅氧化物等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此外,上述第二區域是以鎵氧化物及鎵鋅氧化物等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換言之,可以將上述第一區域稱為以In為主要成分的區域。此外,可以將上述第二區域稱為以Ga為主要成分的區域。
注意,有時觀察不到上述第一區域和上述第二區域的明確的邊界。
此外,In-Ga-Zn氧化物中的CAC-OS是指如下構成:在包含In、Ga、Zn及O的材料構成中,部分主要成分為Ga的區域與部分主要成分為In的區域無規律地以馬賽克狀存在。因此,可推測,CAC-OS具有金屬元素不均勻地分佈的結構。
CAC-OS例如可以藉由在對基板不進行意圖性的加熱的條件下利用濺射法來形成。在利用濺射法形成CAC-OS的情況下,作為沉積氣體,可以使用選自惰性氣體(典型的是氬)、氧氣體和氮氣體中的任一種或多種。此外,沉積時的沉積氣體的總流量中的氧氣體的流量比越低越好,例如,較佳為使沉積時的沉積氣體的總流量中的氧氣體的流量比為0%以上且低於30%,更佳為0%以上且10%以下。
例如,在In-Ga-Zn氧化物的CAC-OS中,根據藉由能量色散型X射線分析法(EDX: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取得的EDX面分析(EDX-mapping)影像,可確認到具有以In為主要成分的區域(第一區域)及以Ga為主要成分的區域(第二區域)不均勻地分佈而混合的結構。
在此,第一區域是具有比第二區域高的導電性的區域。就是說,當載子流過第一區域時,呈現作為金屬氧化物的導電性。因此,當第一區域以雲狀分佈在金屬氧化物中時,可以實現高場效移動率(μ)。
另一方面,第二區域是具有比第一區域高的絕緣性的區域。就是說,當第二區域分佈在金屬氧化物中時,可以抑制洩漏電流。
在將CAC-OS用於電晶體的情況下,藉由起因於第一區域的導電性和起因於第二區域的絕緣性的互補作用,可以使CAC-OS具有開關功能(控制開啟/關閉的功能)。換言之,在CAC-OS的材料的一部分中具有導電性的功能且在另一部分中具有絕緣性的功能,在材料的整體中具有半導體的功能。藉由使導電性的功能和絕緣性的功能分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功能。因此,藉由將CAC-OS用於電晶體,可以實現大通態電流(I on)、高場效移動率(μ)及良好的切換工作。
此外,使用CAC-OS的電晶體具有高可靠性。因此,CAC-OS最適合於顯示裝置等各種半導體裝置。
氧化物半導體具有各種結構及各種特性。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氧化物半導體也可以包括非晶氧化物半導體、多晶氧化物半導體、a-like OS、CAC-OS、nc-OS、CAAC-OS中的兩種以上。
<具有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 接著,說明將上述氧化物半導體用於電晶體的情況。
藉由將上述氧化物半導體用於電晶體,可以實現場效移動率高的電晶體。此外,可以實現可靠性高的電晶體。
較佳為將載子濃度低的氧化物半導體用於電晶體。例如,氧化物半導體中的載子濃度為1×10 17cm -3以下,較佳為1×10 15cm -3以下,更佳為1×10 13cm -3以下,進一步較佳為1×10 11cm -3以下,更進一步較佳為低於1×10 10cm -3,且為1×10 -9cm -3以上。在以降低氧化物半導體膜的載子濃度為目的的情況下,可以降低氧化物半導體膜中的雜質濃度以降低缺陷態密度。在本說明書等中,將雜質濃度低且缺陷態密度低的狀態稱為高純度本質或實質上高純度本質。此外,有時將載子濃度低的氧化物半導體稱為高純度本質或實質上高純度本質的氧化物半導體。
因為高純度本質或實質上高純度本質的氧化物半導體膜具有較低的缺陷態密度,所以有可能具有較低的陷阱態密度。
此外,被氧化物半導體的陷阱態俘獲的電荷到消失需要較長的時間,有時像固定電荷那樣動作。因此,有時在陷阱態密度高的氧化物半導體中形成通道形成區域的電晶體的電特性不穩定。
因此,為了使電晶體的電特性穩定,降低氧化物半導體中的雜質濃度是有效的。為了降低氧化物半導體中的雜質濃度,較佳為還降低附近膜中的雜質濃度。作為雜質有氫、氮、鹼金屬、鹼土金屬、鐵、鎳及矽等。
<雜質> 在此,說明氧化物半導體中的各雜質的影響。
在氧化物半導體包含第14族元素之一的矽或碳時,在氧化物半導體中形成缺陷態。因此,將氧化物半導體中或與氧化物半導體的介面附近的矽或碳的濃度(藉由二次離子質譜(SIMS: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測得的濃度)設定為2×10 18atoms/cm 3以下,較佳為2×10 17atoms/cm 3以下。
此外,當氧化物半導體包含鹼金屬或鹼土金屬時,有時形成缺陷態而形成載子。因此,使用包含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容易具有常開啟特性。因此,使藉由SIMS測得的氧化物半導體中的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濃度為1×10 18atoms/cm 3以下,較佳為2×10 16atoms/cm 3以下。
當氧化物半導體包含氮時,容易產生作為載子的電子,使載子濃度增高,而n型化。其結果是,將包含氮的氧化物半導體用於半導體的電晶體容易具有常開啟特性。或者,在氧化物半導體包含氮時,有時形成陷阱態。其結果,有時電晶體的電特性不穩定。因此,將利用SIMS測得的氧化物半導體中的氮濃度設定為低於5×10 19atoms/cm 3,較佳為5×10 18atoms/cm 3以下,更佳為1×10 18atoms/cm 3以下,進一步較佳為5×10 17atoms/cm 3以下。
包含在氧化物半導體中的氫與鍵合於金屬原子的氧起反應生成水,因此有時形成氧空位。當氫進入該氧空位時,有時產生作為載子的電子。此外,有時由於氫的一部分與鍵合於金屬原子的氧鍵合,產生作為載子的電子。因此,使用包含氫的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容易具有常開啟特性。由此,較佳為儘可能地減少氧化物半導體中的氫。明確而言,在氧化物半導體中,將利用SIMS測得的氫濃度設定為低於1×10 20atoms/cm 3,較佳為低於1×10 19atoms/cm 3,更佳為低於5×10 18atoms/cm 3,進一步較佳為低於1×10 18atoms/cm 3
藉由將雜質被充分降低的氧化物半導體用於電晶體的通道形成區域,可以使電晶體具有穩定的電特性。
本實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實施方式4 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包括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進行說明。
可以將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用於各種電子裝置。例如除了電視機、桌上型或筆記本型電腦、平板電腦、用於電腦等的顯示器、數位看板、彈珠機等大型遊戲機等具有較大的螢幕的電子裝置以外,還可以在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框、可攜式遊戲機、可攜式資訊終端、音頻再生裝置等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
使用圖22A、圖22B、圖23A及圖23B說明可戴在頭上的可穿戴裝置的一個例子。這些可穿戴裝置具有顯示AR(擴增實境)內容的功能和顯示VR(虛擬實境)內容的功能中的一者或兩者。此外,這些可穿戴裝置也可以具有除了AR、VR以外還顯示SR(替代實境)或MR(混合實境)的內容的功能。當電子裝置具有顯示AR、VR、SR或MR等的內容的功能時,可以提高電子裝置的使用者的沉浸感。
圖22A所示的電子裝置700A以及圖22B所示的電子裝置700B都包括一對顯示面板751、一對外殼721、通訊部(未圖示)、一對安裝部723、控制部(未圖示)、感測器部725、一對光學構件753、邊框757以及一對鼻墊758。例如感測器部725也可以設置在外殼721中。
顯示面板751可以應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因此,可以實現能夠進行清晰度極高的顯示的電子裝置。
電子裝置700A及電子裝置700B都可以將由顯示面板751顯示的影像投影於光學構件753中的顯示區域756。因為光學構件753具有透光性,所以使用者可以與藉由光學構件753看到的透過影像重疊地看到顯示於顯示區域的影像。因此,電子裝置700A及電子裝置700B都是能夠進行AR顯示的電子裝置。
電子裝置700A及電子裝置700B上作為成像部也可以設置有能夠拍攝前方的照相機。另外,藉由在電子裝置700A及電子裝置700B設置陀螺儀感測器等的加速度感測器,可以檢測使用者的頭部朝向並將對應該方向的影像顯示在顯示區域756上。
通訊部具有無線通訊裝置,藉由該無線通訊裝置例如可以供應影像信號。另外,代替無線通訊裝置或者除了無線通訊裝置以外還可以包括能夠連接供應影像信號及電源電位的電纜的連接器。
另外,電子裝置700A以及電子裝置700B設置有電池,可以以無線方式和有線方式中的一者或兩者進行充電。
感測器部725例如具有檢測外殼721的外側的面是否被觸摸的功能。藉由感測器部725,可以檢測使用者的點按操作或滑動操作等而執行各種處理。例如,藉由點按操作可以執行動態影像的暫時停止或再生等的處理,藉由滑動操作可以執行快進、快退等的處理等。另外,藉由在兩個外殼721的每一個設置感測器部725,可以擴大操作範圍。
可以將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用於感測器部725。明確而言,可以在感測器部725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的受光元件。另外,可以在感測器部725中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製造受光元件。由此,可以使感測器部725為包括開口率高的受光元件的觸控感測器。因此,可以使感測器部725為檢測靈敏度高的觸控感測器。
圖23A所示的電子裝置800A以及圖23B所示的電子裝置800B都包括一對顯示部820、外殼821、通訊部822、一對安裝部823、控制部824、一對成像部825以及一對透鏡832。
顯示部820可以應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因此,可以實現能夠進行清晰度極高的顯示的電子裝置。由此,使用者可以感受高沉浸感。
顯示部820設置在外殼821內部的藉由透鏡832能看到的位置上。另外,藉由在一對顯示部820間上顯示不同影像,可以進行利用視差的三維顯示。
可以將電子裝置800A以及電子裝置800B都稱為面向VR的電子裝置。裝上電子裝置800A或電子裝置800B的使用者藉由透鏡832能看到顯示在顯示部820上的影像。
電子裝置800A及電子裝置800B較佳為具有一種機構,其中能夠調整透鏡832及顯示部820的左右位置,以根據使用者的眼睛的位置使透鏡832及顯示部820位於最合適的位置上。此外,較佳為具有一種機構,其中藉由改變透鏡832及顯示部820之間的距離來調整焦點。
使用者可以使用安裝部823將電子裝置800A或電子裝置800B裝在頭上。例如在圖23A中,例示出安裝部823具有如眼鏡的鏡腳(也稱為鉸鏈或腳絲等)那樣的形狀,但是不侷限於此。只要使用者能夠裝上,安裝部823就例如可以具有頭盔型或帶型的形狀。
成像部825具有取得外部資訊的功能。可以將成像部825所取得的資料輸出到顯示部820。可以在成像部825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的受光元件。另外,可以在成像部825中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製造受光元件。由此,可以將開口率高的受光元件設置在成像部825中,因此成像部825可以以高靈敏度進行攝像。因此,成像部825例如在低照度下也可以以高S/N比進行攝像。
注意,在此示出包括成像部825的例子,設置能夠測量出與對象物的距離的測距感測器(以下,也稱為檢測部)即可。換言之,成像部825是檢測部的一個實施方式。作為檢測部例如可以使用影像感測器或雷射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等距離影像感測器。藉由使用由攝像頭取得的影像以及由距離影像感測器取得的影像,可以取得更多的資訊,可以實現精度更高的姿態操作。
電子裝置800A也可以包括被用作骨傳導耳機的振動機構。例如,作為顯示部820、外殼821和安裝部823中的任一個或多個可以採用包括該振動機構的結構。由此,不需要另行設置頭戴式耳機、耳機或揚聲器等音響設備,而只裝上電子裝置800A就可以享受影像和聲音。
電子裝置800A以及電子裝置800B也可以都包括輸入端子。例如可以將供應來自影像輸出設備等的影像信號以及用於對設置在電子裝置內的電池進行充電的電力等的電纜連線到輸入端子。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也可以具有與耳機750進行無線通訊的功能。耳機750包括通訊部(未圖示),並具有無線通訊功能。耳機750藉由無線通訊功能可以從電子裝置接收資訊(例如聲音資料)。例如,圖22A所示的電子裝置700A具有藉由無線通訊功能將資訊發送到耳機750的功能。另外,例如圖23A所示的電子裝置800A具有藉由無線通訊功能將資訊發送到耳機750的功能。
另外,電子裝置也可以包括耳機部。圖22B所示的電子裝置700B包括耳機部727。例如,可以採用以有線方式連接耳機部727和控制部的結構。連接耳機部727和控制部的佈線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外殼721或安裝部723的內部。
同樣,圖23B所示的電子裝置800B包括耳機部827。例如,可以採用以有線方式連接耳機部827和控制部824的結構。連接耳機部827和控制部824的佈線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外殼821或安裝部823的內部。另外,耳機部827和安裝部823也可以包括磁鐵。由此,可以用磁力將耳機部827固定到安裝部823,收納變得容易,所以是較佳的。
電子裝置也可以包括能夠與耳機或頭戴式耳機等連接的聲音輸出端子。另外,電子裝置也可以包括聲音輸入端子和聲音輸入機構中的一者或兩者。作為聲音輸入機構,例如可以使用麥克風等收音裝置。藉由將聲音輸入機構設置到電子裝置,可以使電子裝置具有所謂的耳麥的功能。
如此,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眼鏡型(電子裝置700A以及電子裝置700B等)和護目鏡型(電子裝置800A以及電子裝置800B等)的兩者都是較佳的。
另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可以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將資訊發送到耳機。
圖24A是示出血氧濃度計900的一個例子的圖。血氧濃度計900包括外殼911及受發光裝置912。外殼911設置有空洞部,以與空洞部的壁面接觸的方式設置有受發光裝置912。
受發光裝置912被用作發射光的光源,還被用作檢測出光的感測器。例如,當將物體放在外殼911的空洞部時,受發光裝置912可以檢測出自己發射而照射到物體然後被該物體反射的光。
在此,根據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的氧飽和度(與氧結合的血紅蛋白的比例)而血液的顏色發生變化。因此,當將手指放在外殼911的空洞部時,由受發光裝置912檢測的手指反射的光的強度發生變化。例如,由受發光裝置912檢測的紅色光的強度發生變化。由此,血氧濃度計900可以藉由利用受發光裝置912檢測出反射光的強度來測量出氧飽和度。血氧濃度計900例如可以為脈搏血氧濃度計。
作為受發光裝置912可以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此時,受發光裝置912包括至少發射紅色光(R)的發光元件。另外,受發光裝置912較佳為包括發射紅外光(IR)的發光元件。與氧結合的血紅蛋白的紅色光(R)反射率和不與氧結合的血紅蛋白的紅色光(R)反射率的差異很大。另一方面,與氧結合的血紅蛋白的紅外光(IR)反射率和不與氧結合的血紅蛋白的紅外光(IR)反射率的差異小。因此,當受發光裝置912不僅包括發射紅色光(R)的發光元件而且包括發射紅外光(IR)的發光元件時,血氧濃度計900可以以高精度測量出氧飽和度。
當作為受發光裝置912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時,受發光裝置912較佳為具有撓性。當受發光裝置912具有撓性時,受發光裝置912可以具有彎曲形狀。由此,例如可以將光均勻地照射到手指,例如可以以高精度測量出氧飽和度。
圖24B是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9100的一個例子的圖。可攜式資訊終端9100包括顯示部9110、外殼9101、鍵9102及揚聲器9103等。可攜式資訊終端9100例如可以為平板。在此,鍵9102等鍵例如可以為用來切換電源的開啟或關閉的鍵。就是說,鍵9102等鍵例如可以為電源開關。另外,鍵9102等鍵例如可以為用來使電子裝置進行所希望的工作的操作鍵。
顯示部9110可以顯示資訊9104及操作按鈕(操作圖示或簡稱為圖示)9105等。
藉由在可攜式資訊終端9100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顯示部9110可以被用作觸控感測器或近似觸控感測器。
圖24C是示出數位看板9200的一個例子的圖。數位看板9200可以具有柱子9201上貼合有顯示部9210的結構。
藉由在數位看板9200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顯示部9210可以被用作觸控感測器或近似觸控感測器。
圖24D是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9300的一個例子的圖。可攜式資訊終端9300包括顯示部9310、外殼9301、揚聲器9302、照相機9303、鍵9304、連接端子9305及連接端子9306等。可攜式資訊終端9300例如可以為智慧手機。注意,連接端子9305例如可以為microUSB、lightning或Type-C等。另外,連接端子9306例如可以為耳機插口。
在顯示部9310上例如可以顯示操作按鈕9307。另外,在顯示部9310上可以顯示資訊9308。作為資訊9308的一個例子,可以舉出:提示收到電子郵件、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網路服務)或電話等的來信來電的顯示;電子郵件或SNS等的標題;電子郵件或SNS等的發送者姓名;日期;時間;電池餘量;或者電波強度的顯示等。
藉由在可攜式資訊終端9300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顯示部9310可以被用作觸控感測器或近似觸控感測器。
圖24E是示出手錶型可攜式資訊終端9400的一個例子的圖。可攜式資訊終端9400包括顯示部9410、外殼9401、腕帶9402、鍵9403及連接端子9404等。注意,連接端子9404與連接端子9305等同樣地例如可以為microUSB、lightning或Type-C等。
在顯示部9410上可以顯示資訊9406及操作按鈕9407等。圖24E示出在顯示部9410上作為資訊9406顯示時刻的例子。
藉由在可攜式資訊終端9400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顯示部9410可以被用作觸控感測器或近似觸控感測器。
本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例子及對應於這些例子的圖式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其他結構例子或圖式等適當地組合。
本實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10:顯示裝置 10A:顯示裝置 10B:顯示裝置 20:像素 51:基板 52:手指 53:層 55:層 57:層 59:基板 65:區域 67:指紋 69:接觸部 71:層 73:遮光層 75:光 77:光 80:受光範圍 81:受光範圍 100:顯示裝置 100A:顯示裝置 100B:顯示裝置 100C:顯示裝置 100D:顯示裝置 100E:顯示裝置 101:基板 125:保護層 130:連接部 131:絕緣層 141:電晶體 141a:犧牲膜 141b:犧牲膜 142:電晶體 143:空間 143a:保護膜 143b:保護膜 145a:光阻遮罩 145b:光阻遮罩 146:濾光片 147a:犧牲層 147b:犧牲層 147c:犧牲層 147d:犧牲層 148:遮光層 149a:保護層 149b:保護層 151:基板 152:基板 153:基板 154:基板 155:黏合層 156:黏合層 158:絕緣層 162:顯示部 164:電路 165:佈線 166:導電層 172:FPC 173:IC 201:電晶體 204:連接部 211:絕緣層 212:絕緣層 213:絕緣層 214:絕緣層 215:絕緣層 221:導電層 222a:導電層 222b:導電層 223:導電層 228:區域 231:半導體層 240:電容器 241:導電層 242:黏合層 243:絕緣層 244:連接層 245:導電層 251:導電層 252:導電層 254:絕緣層 255:絕緣層 256:插頭 261:絕緣層 262:絕緣層 263:絕緣層 264:絕緣層 265:絕緣層 271:插頭 274:插頭 274a:導電層 274b:導電層 301:基板 310:電晶體 311:導電層 312:低電阻區域 313:絕緣層 314:絕緣層 315:元件分離層 320:電晶體 321:半導體層 323:絕緣層 324:導電層 325:導電層 326:絕緣層 327:導電層 328:絕緣層 329:絕緣層 331:基板 332:絕緣層 419:樹脂層 420:基板 501:電極 501B:電極 501C:連接電極 501G:電極 501IR:電極 501PD:電極 501R:電極 502:電極 503:區域 512:發光單元 512B:發光單元 512B_1:發光單元 512B_2:發光單元 512B_3:發光單元 512G:發光單元 512G_1:發光單元 512G_2:發光單元 512G_3:發光單元 512Gf_1:層 512Gf_2:層 512IR_1:發光單元 512IR_2:發光單元 512R:發光單元 512R_1:發光單元 512R_2:發光單元 512R_3:發光單元 512Rf_1:層 512Rf_2:層 521:層 522:層 523:發光層 523B:發光層 523G:發光層 523R:發光層 524:層 525:層 525B:層 525G:層 525Gf:膜 525IR:層 525R:層 525Rf:膜 531:中間層 531B:中間層 531G:中間層 531Gf:中間膜 531IR:中間層 531PD:中間層 531R:中間層 531Rf:中間膜 541:絕緣層 542:受光單元 542_1:受光單元 542_2:受光單元 543:受光層 544:絕緣層 550:發光元件 550B:發光元件 550G:發光元件 550IR:發光元件 550R:發光元件 560:受光元件 560L:受光元件 700A:電子裝置 700B:電子裝置 721:外殼 723:安裝部 725:感測器部 727:耳機部 750:耳機 751:顯示面板 753:光學構件 756:顯示區域 757:邊框 758:鼻墊 800A:電子裝置 800B:電子裝置 820:顯示部 821:外殼 822:通訊部 823:安裝部 824:控制部 825:成像部 827:耳機部 832:透鏡 900:血氧濃度計 911:外殼 912:受發光裝置 9100:可攜式資訊終端 9101:外殼 9102:鍵 9103:揚聲器 9104:資訊 9110:顯示部 9200:數位看板 9201:柱子 9210:顯示部 9300:可攜式資訊終端 9301:外殼 9302:揚聲器 9303:照相機 9304:鍵 9305:連接端子 9306:連接端子 9307:操作按鈕 9308:資訊 9310:顯示部 9400:可攜式資訊終端 9401:外殼 9402:腕帶 9403:鍵 9404:連接端子 9406:資訊 9407:操作按鈕 9410:顯示部
[圖1A]至[圖1E]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圖1F]是示出拍像的影像的例子的圖。 [圖2A]及[圖2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3A]及[圖3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4]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5A]及[圖5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6A]至[圖6C]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7A]及[圖7B]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俯視圖。 [圖8A]及[圖8B]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俯視圖。 [圖9A]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俯視圖。[圖9B]是示出受光元件的受光範圍的圖。 [圖10]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俯視圖。 [圖11A]至[圖11E]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12A]至[圖12D]是示出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例子的剖面圖。 [圖13A]至[圖13C]是示出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例子的剖面圖。 [圖14A]至[圖14D]是示出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例子的剖面圖。 [圖15A]至[圖15C]是示出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例子的剖面圖。 [圖16]是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立體圖。 [圖17]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18]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19]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20]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21]是示出顯示裝置的結構例子的剖面圖。 [圖22A]及[圖22B]是示出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3A]及[圖23B]是示出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 [圖24A]至[圖24E]是示出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
10:顯示裝置
501B:電極
501G:電極
501PD:電極
501R:電極
502:電極
512B_1:發光單元
512B_2:發光單元
512G_1:發光單元
512G_2:發光單元
512R_1:發光單元
512R_2:發光單元
521:層
522:層
523B:發光層
523G:發光層
523R:發光層
524:層
525B:層
525G:層
525R:層
531B:中間層
531G:中間層
531R:中間層
542:受光單元
543:受光層
550B:發光元件
550G:發光元件
550R:發光元件
560:受光元件

Claims (9)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發光元件;以及 受光元件, 其中,該發光元件包括第一像素電極、該第一像素電極上的第一發光層、該第一發光層上的中間層、該中間層上的第二發光層、該第二發光層上的公共層以及該公共層上的共用電極, 該受光元件包括第二像素電極、該第二像素電極上的受光層、該受光層上的該公共層以及該公共層上的該共用電極, 該公共層在該發光元件中被用作電洞注入層或電子注入層, 並且,該公共層在該受光元件中被用作電洞傳輸層或電子傳輸層。
  2. 如請求項1之顯示裝置, 其中該第一發光層和該第二發光層具有發射彼此相同的顏色的光的功能。
  3.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還包括: 第一電晶體;以及 第二電晶體, 其中該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該第一像素電極電連接, 該第二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該第二像素電極電連接, 並且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含有矽。
  4. 如請求項1或2之顯示裝置,還包括: 第一電晶體;以及 第二電晶體, 其中該第一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該第一像素電極電連接, 該第二電晶體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該第二像素電極電連接, 並且該第一電晶體及該第二電晶體在通道形成區域中含有金屬氧化物。
  5. 一種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形成第一像素電極、第二像素電極及連接電極的第一製程; 在該第一像素電極及該第二像素電極上依次沉積第一發光膜、中間膜及第二發光膜的第二製程; 在該第二發光膜及該連接電極上形成第一犧牲膜的第三製程; 對該第一犧牲膜、該第二發光膜、該中間膜及該第一發光膜進行蝕刻而使該第二像素電極露出,且在該第一像素電極上形成第一發光層、該第一發光層上的中間層、該中間層上的第二發光層、以及該第二發光層及該連接電極上的第一犧牲層的第四製程; 在該第一犧牲層及該第二像素電極上沉積受光膜的第五製程; 在該受光膜上形成第二犧牲膜的第六製程; 對該第二犧牲膜及該受光膜進行蝕刻,形成該第二像素電極上的受光層、該受光層上的第二犧牲層的第七製程; 去除該第一犧牲層及該第二犧牲層的第八製程;以及 以具有與該連接電極接觸的區域的方式在該第二發光層及該受光層上形成共用電極的第九製程。
  6. 如請求項5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其中該第一發光膜、該第二發光膜及該受光膜藉由使用陰影遮罩的蒸鍍法形成。
  7. 如請求項5或6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其中該第一犧牲膜和該第二犧牲膜包括相同的金屬膜、合金膜、金屬氧化物膜、半導體膜或無機絕緣膜, 在該第四製程中,該第一發光膜及該第二發光膜藉由使用不包含氧作為主要成分的蝕刻氣體的乾蝕刻被蝕刻, 並且在該第八製程中,該第一犧牲層及該第二犧牲層藉由使用四甲基氫氧化銨水溶液、稀氫氟酸、草酸、磷酸、乙酸、硝酸或它們的混合液體的濕蝕刻被去除。
  8. 如請求項7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其中該第一犧牲膜及該第二犧牲膜包含氧化鋁。
  9. 如請求項5至8中任一項之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還包括: 該第九製程之後的在該共用電極上形成保護層的第十製程。
TW111101536A 2021-01-28 2022-01-13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TW2022307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2389 2021-01-28
JP2021-012389 2021-0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0777A true TW202230777A (zh) 2022-08-01

Family

ID=8265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1536A TW202230777A (zh) 2021-01-28 2022-01-13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162495A1 (zh)
KR (1) KR20230137382A (zh)
CN (1) CN116724348A (zh)
TW (1) TW202230777A (zh)
WO (1) WO202216249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4794B2 (ja) * 2011-11-25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175414A (ja) * 2012-02-27 2013-09-05 Canon Inc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079188B1 (ko) 2012-05-09 2020-02-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2014150057A (ja) * 2013-01-11 2014-08-21 Canon Inc 有機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33727A (ja) * 2013-01-11 2014-07-24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で用いられる有機化合物
KR20180062290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1659758B2 (en) * 2019-07-05 2023-05-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unit,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755614A (zh) * 2020-06-17 2020-10-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及显示面板
CN111682125A (zh) * 2020-07-06 2020-09-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4348A (zh) 2023-09-08
JPWO2022162495A1 (zh) 2022-08-04
KR20230137382A (ko) 2023-10-04
WO2022162495A1 (ja)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30777A (zh) 顯示裝置、以及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US2024013016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281344A1 (ja) 表示装置
WO2022157595A1 (ja) 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WO2022263969A1 (ja) 表示装置
WO2022185150A1 (ja) 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及び、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WO2022162492A1 (ja) 表示装置
WO2022162485A1 (ja) 表示装置
US202401382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KR20230160843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TW202247455A (zh) 顯示裝置
TW202303548A (zh) 顯示裝置、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
KR20230150290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KR20230156376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KR20230156377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KR20230154464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KR20240000526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CN116710989A (zh) 显示装置
KR20230148161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제작 방법
CN116982406A (zh) 显示装置、显示模块、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TW202301670A (zh) 顯示裝置
CN116848948A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6783638A (zh) 显示装置
KR20240046321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모듈, 전자 기기,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작 방법
TW202310399A (zh)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顯示裝置、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