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5187A -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或psl抗原的抗體組合以及雙特異性抗體 - Google Patents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或psl抗原的抗體組合以及雙特異性抗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5187A
TW202225187A TW110143016A TW110143016A TW202225187A TW 202225187 A TW202225187 A TW 202225187A TW 110143016 A TW110143016 A TW 110143016A TW 110143016 A TW110143016 A TW 110143016A TW 202225187 A TW202225187 A TW 2022251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
amino acid
acid sequence
cdr2
cdr3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3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
于茂榮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舒泰神(北京)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舒泰神(北京)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舒泰神(北京)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5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518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07K16/12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04Antibacteri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 C07K16/12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 C07K16/121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bacteria from Gram-negative bacteria from Pseudomonadaceae (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multispecif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3Crossreactivity, e.g. for species or epitope, or lack of said crossre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5Fab or Fa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62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comprising only variable region components
    • C07K2317/622Single chain antibody (scF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特異性識別銅綠假單胞菌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或Psl的非重疊表位的抗體的藥物組合物。還提供了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Description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或PSL抗原的抗體組合以及雙特異性抗體
[序列表]
本發明提交的電腦可讀形式(CRF)的序列表的內容通過整體引用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關於特異性識別銅綠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PA)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非重疊表位的抗原結合分子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分子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包括用其治療和預防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專性需氧性革蘭氏陰性桿菌。儘管其致病性通常很低,但它卻是一種會引起機會性感染的病原菌,這種感染經常發生在患有癌症、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各種基礎病和服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藥物的患者中。在有皮膚黏膜破裂的患者中容易發生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有慢性結構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囊性纖維化)的患者也有相當大的感染風險。銅綠假單胞菌會引起肺炎、尿路感染、敗血症等病症,並且常常導致嚴重的後果。高達10%的醫院內感染由銅綠假單胞菌引起,銅綠假單胞菌菌血症患者的死亡率接近40%。臨床上,銅綠假單胞菌感染被認為是最難治療的感染之一,不僅因為銅綠假單胞菌本身對現有的抗生素敏感性低,還因為其很容易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因此,開發抗生素的策略在對抗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方面的優勢有限。
銅綠假單胞菌是醫院獲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機械通氣的患者,而且它是導致囊性纖維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銅綠假單胞菌III分泌系統(T3SS)是與疾病嚴重度相關的主要毒力因數,其可將細菌毒素直接注入宿主細胞的細胞質中。銅綠假單胞菌通過III型外毒素分泌系統(T3SS)將毒素注入真核細胞來發揮其高細胞毒性。PcrV是構成III型外毒素分泌系統的一個蛋白,由294個殘基(NCBI 登錄號:AAC45935,序號:71)組成,並且編碼所述蛋白的操縱子序列對公眾是公開的(US 6,551,795, Yahr, T. L. et al., J. Bacteriol., 1997, vol. 179, p. 7165)。PcrV蛋白位於T3SS注射體複合物的頂端,是T3SS發揮功能所必需的,也是在針對銅綠假單胞菌免疫預防策略的動物模型中充分驗證過的靶點。銅綠假單胞菌的T3SS是一個經過充分驗證的靶點,用於干預由該機會型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在動物模型中,採用T3SS成分蛋白的主動疫苗接種和靶向PcrV的被動免疫治療都能強有力的緩解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疾病。因此,控制PcrV可能成為控制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治療手段(T. Sawa et al., Nature Medicine, 1999, vol. 5, p. 392),已經報導了針對PcrV的具有中和活性的多株抗體(Shime N et al., J. Immunol.2001, vol. 167, p. 5880, Imamura Y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Vol. 29, p. 965)和單株抗體(WO2002064161A2, Karine Faure et al., J. Immune. Based. Therapies and Vaccines, 2003, Vol. 1, Dara W. Frank et al., J. Infect. Disease, 2002, Vol. 186, p. 64)。但是,多株抗體難以人源化,由於難以改善其抗原性而難以用作藥物組合物。Warrener等人描述了一個針對PcrV的抗體,命名為V2L2-MD(Warrener et al., 2014,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58, 4384–4391)。一種基於PcrV特異性的鼠單株抗體MAB166的抗PcrV單株抗體聚乙二醇化Fab片段,在機械通氣患者中預防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無效的。儘管MAB166在體外能有效阻斷銅綠假單胞菌T3SS,但其在動物模型中卻需要相當高的抗體量才能起到保護作用。本發明提供了新的抗PcrV單株抗體,在體外與體內均表現出有效的抑制作用。
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基質的一個關鍵成分是多糖Psl,它是由多糖合成位元點編碼的蛋白質產生的。Psl既可以游離在細胞外,也可以結合在細胞表面。游離在細胞外的Psl的結構由D-甘露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的五糖重複單元組成。由於Psl在生物膜形成過程中兼具結構和保護功能,而且已知它還可以保護生物膜免受抗生素(通過化學結合)和免疫系統(通過一種未知的機制)的傷害,因此可能是新的治療選擇的一個理想靶點(Ray VA. et al. Anti-Psl Targeting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Biofilms for Neutrophil-Mediated Disruption. Sci Rep.2017)。在(DiGiandomenico, A.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roadly protective human antibodies to Pseudomonas aeruginosaexopolysaccharide Psl by phenotypic screening. J Exp Med209, 1273–1287; Valerie A. Ray, et al, Anti-Psl targeting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 for neutrophil mediated disruption, Scientific Reports7, Article number:16065(2017))中描述了靶向Psl的人單株抗體(mAbs),例如Wapr-001、Wapr-016、Cam-003 或其衍生物Psl0096。MedI3902(也稱為MEDI3902)是一種雙價、雙特異性的人免疫球蛋白G1(IgG1) κ單株抗體(mAb),其可選擇性結合銅綠假單胞菌表面的PcrV蛋白和Psl胞外多糖。MedI3902在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小鼠模型中具有高度的保護作用。參見例如,PCT公開號WO2013/070615、WO2014/074528,PCT申請號PCT/US2015/029063、PCT申請號PCT /US2015/036576。
本文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專利、專利申請和已公開的專利申請中披露的內容,以引用方式全部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提供了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非重疊表位的雙特異性分子,以及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非重疊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藥物組合物。還提供其用於預防和治療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
在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2SISYADSVKG (SEQ ID NO: 211),其中X 1為D、N、I、L或V,X 2為S、T、R、G或N;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212),其中X 1為N、G、D或S,X 2為K、R、S、N或T,X 3為N、G、S或D;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213),其中X 1為D、N、H或A;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214),其中X 1為S、T、E、H、N、A、D、M或L,X 2為S、Q、E、T、D、G、H、L、N、V或Y,和X 3為I、L或 V。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所述的任一雙特異性分子,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和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和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和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和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和其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和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7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Fab臂,第二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sl的單鏈抗體(scFv),其中所述分子進一步包含Fc區,該Fc區包含CH2和CH3結構域;所述scFv通過第一連接肽(L1)與Fab臂連接,並通過第二連接肽(L2)與Fc區連接;其中雙特異性分子是二價的,可與PcrV和Psl中的每一個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單鏈抗體(scFv),第二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sl的Fab臂,其中所述分子進一步包含Fc區,該Fc區包含CH2和CH3結構域;所述scFv通過第一連接肽(L1)與Fab臂連接,並通過第二連接肽(L2)與Fc區連接;其中雙特異性分子是二價的,可與PcrV和Psl中的每一個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136或159;和/或SEQ ID NOs: 195-208中的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含Fc區,其中Fc區選自由IgGl、IgG2、IgG3、IgG4、IgA、IgM、IgE和IgD的Fc區組成的組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Fc區包含可變Fc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Fc區是糖基化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Fc區是去糖基化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Fc區是岩藻糖基化減少的或是無岩藻糖基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可變的Fc區包括在位點297上的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位點297上的取代是297Q。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可變的Fc區包括在位點239、282、289、297、312、324、330、335、337、339、356、359、361、383、384、398、400、440、422和442中的一個或多個位點上的取代,根據EU索引編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SEQ ID NOs: 137-152和1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嵌合重鏈,和/或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136或159的輕鏈。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 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或 (c)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2SISYADSVKG (SEQ ID NO: 211),其中X 1為D、N、I、L或V,X 2為S、T、R、G或N;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212),其中X 1為N、G、D或S,X 2為K、R、S、N或T,X 3為N、G、S或D;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213),其中X 1為D、N、H或A;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214),其中X 1為S、T、E、H、N、A、D、M或L,X 2為S、Q、E、T、D、G、H、L、N、V或Y,和X 3為I、L或 V。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或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2SISYADSVKG (SEQ ID NO: 211),其中X 1為D、N、I、L或V,X 2為S、T、R、G或N;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212),其中X 1為N、G、D或S,X 2為K、R、S、N或T,X 3為N、G、S或D;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213),其中X 1為D、N、H或A;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214),其中X 1為S、T、E、H、N、A、D、M或L,X 2為S、Q、E、T、D、G、H、L、N、V或Y,和X 3為I、L或 V。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其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 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 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 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以及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和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是同時施用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是序貫施用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1或1: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任一藥物組合物和/或雙特異性分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所述的任一方法,所述疾病或病症是病原菌感染。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感染是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的細菌是銅綠假單胞菌。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疾病或病症包含由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或多種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的症狀包括發熱、寒顫、疲勞、肌肉和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頭痛、腹瀉、皮疹、傷口流膿、菌血症、急性肺炎、腹腔內感染、呼吸道感染、膿毒性休克、化膿性關節炎、腸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尿路感染、腸道感染、潰瘍性角膜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或心內膜炎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分離的核酸分子,其編碼如上所述的任一個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識別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雙特異性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載體,其包含如上所述的任一核酸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宿主細胞,其包含如上所述的任一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任一核酸分子或任一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製備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識別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方法,包括:a) 在有效表達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識別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條件下培養如上所述的任一宿主細胞;並且b) 在宿主細胞中獲得表達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識別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分子。
還提供了包含如上所述的任何一種雙特異性分子、抗PcrV和/或抗Psl抗體、核酸、載體、分離的宿主細胞的藥物組合物、試劑盒和製品。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特異性識別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分子。本發明一方面提供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通過scFv噬菌體庫篩選、親和力成熟以及適當設計的生物化學及生物學實驗的組合,我們已經鑒定出結合PcrV的高效抗原結合蛋白和結合Psl的高效抗體分子。本文中所述的結果表明,與單獨施用單個抗體分子相比,這些抗原結合部分的組合,或以 (i) 藥物組合物的方式,或(ii) 雙特異性抗體的方式,能夠以累積或協同的方式,抑制銅綠假單胞菌對紅細胞和A549細胞的裂解作用,以及在體內提供了更強大的針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同時還提供編碼PcrV和Psl結合蛋白和結構域的核酸,雙特異性分子、包含PcrV和Psl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以及製備和使用PcrV和Psl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方法。
[定義]
如本文所述,“治療(treatment)”或“治療(treating)”是一種獲得有益的或期望的結果的方法,包括臨床結果。鑒於本發明的目的,所述有益的或期望的臨床結果,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一種或多種:緩解由疾病引起的一種或多種症狀,減輕疾病程度,穩定疾病(例如,預防或延緩疾病惡化),預防或延緩疾病的擴散(例如,病原菌全身擴散),預防或延緩疾病復發,延緩或減緩疾病進展,改善疾病狀態,緩解疾病(部分或全部),減少治療疾病所需的一種或多種其他藥物的劑量,延遲疾病進展,改善或提高生活品質,增加體重,和/或延長生存期。同時,“治療”還包括感染病理結果的減少(例如,宿主細胞裂解或壞死)。本發明的方法考慮了這些治療的任何一個或多個方面。
術語“預防(prevent)”以及類似的詞,如“預防(prevented)”、“預防(preventing)”、“預防(prevention)”或“預防(prophylactic)”等,表示一種預防、抑制或減少疾病或病症(如病原體感染)發生或復發可能性的方法。它還指延緩一種疾病或病症的發生或復發,或延緩一種疾病或病症的症狀的發生或復發。正如在此所使用的,“預防(prevention)”和類似的詞還包括在疾病或病症發生或復發之前減輕其強度、影響、症狀和/或負擔。正如在此所使用的,“預防(prevention)”和類似的詞還包括減少疾病或病症發生或復發的風險和易感性,例如病原體感染。
如本文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廣義上是指一種蛋白質,其包含一個特異性性結合抗原或靶標的部分。抗原結合蛋白的示例有抗體和抗體片段。
如本文所述,術語“抗體”是廣義的,包括各種抗體結構,包括但不限於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單特異性、多特異性抗體(如雙特異性抗體)、全長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只要它們表現出所需的抗原結合活性。全長抗體包括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輕鏈和重鏈的可變區負責抗原的結合。兩條鏈中的可變區通常包括3個高變的環,被稱為互補決定區(CDRs)(輕鏈(LC)CDRs包括LC-CDR1、LC-CDR2和LC-CDR3,重鏈(HC)CDRs包括HC-CDR1、HC-CDR2和HC-CDR3)。本文所披露的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的CDR邊界可通過Kabat, Chothia或Al-Lazikani慣例來定義或識別(Al-Lazikani 1997; Chothia 1985; Chothia 1987; Chothia 1989; Kabat 1987; Kabat 1991)。重鏈或輕鏈的3個CDR區插入到被稱為框架區(FRs)的側翼區段之間,所述框架區比CDR區具有更高的保守性,並形成支撐高變環的支架。重鏈和輕鏈的恆定區並不參與抗原結合,但展示出多種效應功能。抗體是基於它們重鏈恆定區的胺基酸序列進行分類的。抗體的五種主要類別或同種型是IgA、IgD、IgE、IgG和IgM,其特徵在於分別具有α、δ、ε、γ和μ型重鏈。幾種主要的抗體類別被分為亞類,如IgG1 (γ1 重鏈)、IgG2 (γ2重鏈)、IgG3 (γ3重鏈)、IgG4 (γ4 重鏈)、IgA1 (α1 重鏈n)或IgA2 (α2 重鏈)。
如本文所述,術語“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一種抗體片段,包括,例如,雙鏈抗體(diabody)、Fab、Fab’、F(ab’)2、Fv片段、二硫鍵穩定的Fv片段(dsFv)、(dsFv) 2、雙特異性dsFv (dsFv-dsFv’)、二硫鍵穩定的雙鏈抗體(ds雙鏈抗體)、單鏈抗體(scFv)、scFv二聚體(二價雙鏈抗體),由包含一個或多個CDRs的抗體片段組成的多特異性抗體、單域抗體、納米抗體、域抗體、二價域抗體或者能夠與抗原結合但不包含完整抗體結構的任何其他抗體片段。抗原結合片段還包括包含上述抗體片段的融合蛋白。抗原結合片段能夠與親本抗體或親本抗體片段(如親本scFv)結合相同的抗原。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片段可能包括來自特定人抗體的一個或多個CDRs,該CDRs被移植到來自一個或多個不同人抗體的框架區。
如本文所述,術語“雙特異性抗體”是指在一個抗體分子中對兩個不同抗原或表位具有結合特異性。雙特異性抗體的生產過程包括完整分子的設計、每個結構域的核苷酸序列的合成和選殖、哺乳動物細胞的表達和最終產品的純化。
如本文所述,術語“抗原結合域”是指抗原結合分子中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部分。更具體地說,術語“抗原結合域”指的是抗體的一部分,該部分包括一個與部分或全部抗原特異性結合並與之互補的區域。如果是大抗原,抗原結合分子可能只結合抗原的一個特定部分,這個部分被稱為抗原表位。例如,抗原結合域可以由一個或多個可變域(也稱作可變區)提供。較佳地,所述抗原結合結構域包括抗體輕鏈可變結構域(V L)和抗體重鏈可變結構域(V H)。一方面,抗原結合區域能夠結合其抗原並阻斷或部分阻斷所述抗原的功能。特異性結合PcrV或Psl的抗原結合域包括本文進一步定義的抗體及其片段。
如本文所述,術語“表位”是指抗體或抗體部分結合的抗原上特定的原子或胺基酸組。如果兩種抗體或抗體部分表現出與某抗原競爭性結合,則它們可能結合抗原上相同表位。
如本文所述,當第一抗體在等莫耳濃度下抑制第二抗體與PcrV靶標結合至少50%(例如至少55%、60%、65%、70%、75%、80%、85%、90%、95%、98%或99%)時,第一抗體與第二抗體“競爭”結合PcrV靶標,反之亦然。PCT出版物WO 03/48731描述了基於交叉競爭的高通量抗體“表位歸類”(binning)方法。
如本文所述,術語“特異性地結合”、“特異性地識別”或“對..來說是特異性的”是指可測量的和可再現的相互作用,例如靶標與抗體的結合可以確定在異質分子群,包括生物分子中存在該靶標。例如,抗體能夠特異性地識別某靶標(可以是表位)是指,與其它靶標結合相比,該抗體與該靶標的結合具有更高的親和力,親合力,更容易和/或更持久。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地識別抗原的抗體與抗原的一個或多個抗原決定簇反應,其結合親和力是其與其它靶標結合親和力的至少10倍。
如本文所述,一種“分離的”抗體是指一種抗體,其(1)與天然存在的蛋白無關,(2)不含相同來源的其他蛋白,(3)由不同種屬的細胞所表達,或(4)自然界中不存在。
如本文所述,術語“分離的核酸”,是指基因組、cDNA或合成來源的核酸或其組合。根據其來源,所述“分離的核酸”(1)與自然界中發現的“分離的核酸”中的全部或部分多核苷酸無關,(2)可與自然狀態下不與之相連的多核苷酸可操作性地連接,或(3)在自然界中不作為較長序列的一部分而存在。
如本文所述,術語“CDR”或“互補決定區”是指重鏈和輕鏈多肽的可變域內發現的非連續抗原結合位點。在文獻Kabat et al., J. Biol. Chem. 252:6609-6616 (1977); Kabat et al., U.S. Dep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1991); Chothia et al., J. Mol. Biol. 196:901-917 (1987); Al-Lazikani B. et al., J. Mol. Biol., 273: 927-948 (1997); MacCallum et al., J. Mol. Biol. 262:732-745 (1996); Abhinandan and Martin, Mol. Immunol.,45: 3832-3839 (2008); Lefranc M.P. et al., Dev. Comp. Immunol., 27: 55-77 (2003); 和 Honegger and Plückthun, J. Mol. Biol., 309:657-670 (2001)中已經描述這些特殊的區域,其中當彼此之間互相比較時,這些定義包括胺基酸殘基的重合或子集。然而,採用任何一種定義方式來指示抗體或移植抗體或其變體的CDR,均包括在本文所定義和使用的術語範圍之內。表1中列了由上述引用的各篇參考文獻所定義的CDR所包括的胺基酸殘基的位置,以示比較。CDR預測的演算法和結合介面在本領域是已知的,包括,例如Abhinandan and Martin, Mol. Immunol.,45: 3832-3839 (2008); Ehrenmann F. et al., Nucleic Acids Res., 38: D301-D307 (2010); 和Adolf-Bryfogle J. et al., Nucleic Acids Res., 43: D432-D438 (2015)中均有描述。本段中所引用的參考文獻的內容以其整體引用併入本文中,以用於本發明和可能包含在本文中的一個或多個權利要求中。
表 1:CDR定義
   Kabat 1 Chothia 2 MacCallum 3 IMGT 4 AHo 5
V HCDR1 31-35 26-32 30-35 27-38 25-40
V HCDR2 50-65 53-55 47-58 56-65 58-77
V HCDR3 95-102 96-101 93-101 105-117 109-137
V LCDR1 24-34 26-32 30-36 27-38 25-40
V LCDR2 50-56 50-52 46-55 56-65 58-77
V LCDR3 89-97 91-96 89-96 105-117 109-137
1胺基酸殘基編號參照上述Kabat et al.中的命名方法 2胺基酸殘基編號參照上述Chothia et al.中的命名方法 3胺基酸殘基編號參照上述MacCallum et al.中的命名方法 4胺基酸殘基編號參照上述Lefranc et al.中的命名方法 5胺基酸殘基編號參照上述Honegger and Plückthun中的命名方法
術語“嵌合抗體”是指重鏈和/或輕鏈的一部分與來自特定種屬或屬於特定抗體種類或亞類的抗體中的相應序列一致或具有同源性,而這個(些)鏈的剩餘部分與來自另一種屬或屬於其它抗體種類或亞類的抗體中的相應序列一致或具有同源性的抗體,以及此類抗體的片段,只要其具有本發明中的生物學活性(見U.S. Patent No. 4,816,567; and Morrison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1:6851-6855 (1984))。
“Fv”是包含完整抗原識別及結合位點的最小抗體片段。該片段是由一個重鏈可變域和一個輕鏈可變域緊密非共價連接形成的二聚體。通過這兩個域的折疊衍生出6個高變環(輕鏈和重鏈中各3個環),所述高變環為抗體提供了用於結合抗原的胺基酸殘基,並且賦予抗體與抗原結合的特異性。然而,即使單個可變域 (或Fv片段的一半,其僅包含對抗原具有特異性的3個CDRs)也具有識別和結合抗原的能力,儘管其親和力低於完整的結合位點。
“單鏈Fv”,也可簡寫成“sFv”或“scFv”,是包含被連接成單一多肽鏈的V H和V L抗體域的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scFv多肽進一步包括V H和V L域之間的連接多肽,該連接多肽使得scFv形成抗原結合的理想結構。關於scFv的概述,見Pluckthun in The Pharmacolog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vol. 113, Rosenburg and Moore ed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pp. 269-315 (1994) 。
術語“雙鏈抗體(diabodies)”是指,在V H和V L域之間採用短接頭(例如5~10個殘基)構建scFv片段(見上段內容)製備而成的一種小抗體片段,這樣就使得可變域在鏈間而不是鏈內進行配對,產生一個雙價片段,即具有兩個抗原結合位點的片段。雙特異性的雙鏈抗體是兩個“交叉”scFv片段的異二聚體,其中兩個抗體的V H和V L域位於不同的多肽鏈上。在EP 404,097; WO 93/11161; Hollinger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6444-6448 (1993) 中全面描述了雙鏈抗體。
非人源(如齧齒類)抗體的“人源化”形式是嵌合抗體,其包括最少的來自非人源抗體的序列。大多數情況下,人源化抗體是人源免疫球蛋白(受體抗體),其中受體抗體的高變區(HVR)殘基被來自非人源種屬例如小鼠、大鼠、兔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且具有理想的抗體特異性,親和力和性能的高變區殘基所取代(供體抗體)。在某些情況下,人源免疫球蛋白框架區(FR)中的殘基被相應的非人源殘基所取代。另外,人源化抗體可以包括在受體抗體或供體抗體中均不存在的殘基。這些修飾能夠進一步改善抗體的性能。通常,人源化抗體會包含基本上至少一個,通常兩個可變域,其中所有或基本上所有的高變環均與非人免疫球蛋白的高變環相對應,以及所有或基本上所有的框架區均是人免疫球蛋白序列。人源抗體任選地也還包括免疫球蛋白恆定區(Fc)的至少一部分,通常是人免疫球蛋白的恆定區。具體細節可以參考Jones et al., Nature 321:522-525 (1986); Riechmann et al., Nature 332:323-329 (1988); 和Presta, Curr. Op. Struct. Biol. 2:593-596 (1992)。
本文所鑒定的多肽和抗體序列的“胺基酸序列同一性百分比(%)”或“同源性”被定義為:在認為保守性取代屬於序列同一性的一部分的情況下進行序列對比,候選序列與待比較多肽序列中相同胺基酸殘基所占的百分比。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範圍內的多種比對方式來確定胺基酸序列同一性百分比,例如,使用如BLAST、BLAST-2、ALIGN、Megalign (DNASTAR)、或MUSCLE軟體等可公開獲得的電腦軟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確定用於測量比對的合適的參數,包括在所比較序列的全長上實現最大化比對所需的任何演算法。然而,為了本文的目的,胺基酸序列同一性百分比數值是使用序列比對電腦程式MUSCLE (Edgar, R.C., Nucleic Acids Research32(5):1792-1797, 2004; Edgar, R.C., BMC Bioinformatics5(1):113, 2004) 生成的。
術語“Fc受體”或“FcR”用於描述結合抗體Fc區的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所述的FcR是結合IgG抗體 (一種γ受體)的FcR,包括FcγRI、FcγRII和 FcγRIII亞類的受體,包括這些受體的等位基因變體和可變剪接形式。FcγRII受體包括FcγRIIA(啟動受體)和FcγRIIB(抑制受體),它們具有相似的胺基酸序列,主要在細胞質結構域有所不同。啟動受體FcγRIIA的胞質結構域中含有免疫受體酪胺酸活化基序(ITAM)。抑制受體FcγRIIB的胞質結構域中含有免疫受體酪胺酸抑制基序(ITIM)(見M. in Daëron , Annu. Rev. Immunol.15:203-234 (1997))。所述術語還包括同種異型,例如FcγRIIIA同種異型: FcγRIIIA-Phe158、FcγRIIIA-Val158、FcγRIIA-R131和/或FcγRIIA-H131。在Ravetch and Kinet, Annu. Rev. Immunol9:457-92 (1991)和Capel et al., Immunomethods4:25-34 (1994); and de Haas et al., J. Lab. Clin. Med. 126:330-41 (1995) 中對FcRs進行了描述。本發明中術語FcR涵蓋其他類型的FcRs,包括將來鑒定的FcRs。術語FcR同時還包括新生兒受體FcRn,其負責向新生兒轉移母體IgGs (Guyer et al., J. Immunol. 117:587 (1976) and Kim et al., J. Immunol. 24:249 (1994))。
術語“FcRn”指新生兒Fc受體(FcRn)。FcRn與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在結構上相似,由α鏈非共價結合到β2微球蛋白上組成。新生兒Fc受體FcRn的多種功能在Ghetie and Ward (2000) Annu. Rev. Immunol.18, 739-766.中進行了描述。FcRn在免疫球蛋白IgGs從母體向新生兒的被動轉運和調控血清IgG水平中起到重要作用。FcRn作為一種救助受體,可以在細胞內和細胞間以完整的形式結合和運輸胞吞化的IgG,並使它們免於經受默認的降解途徑。
人IgG重鏈恆定區的“CH1結構域”通常從118位胺基酸延伸到215位元胺基酸(EU 編號系統)。
“鉸鏈區”通常被定義為從人IgG1的216位Glu延伸到230位Pro (Burton, Molec. Immunol.22:161-206 (1985))。通過將形成重鏈間二硫鍵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半胱胺酸殘基置於與IgG1相同位置後,可以使得其他IgG同種型的鉸鏈區與IgG1序列比對。
人IgG Fc區的“CH2結構域”通常從231位胺基酸延伸到340位胺基酸。CH2結構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會與另一個區域緊密配對。而是在完整的天然IgG分子的兩個CH2結構域之間插入了兩條N端連接的支鏈糖鏈。據推測,糖類可能作為域與域間配對的替代,有助於保持CH2結構域穩定。Burton, Molec Immunol.22:161-206 (1985)。
“CH3”結構域包括在Fc區內從C末端殘基延伸到CH2結構域(從341位元胺基酸到抗體序列的C末端,通常為IgG的第446或447位胺基酸殘基)。
“功能性Fc片段”具有天然Fc區序列所具有的“效應功能”。示例性的“效應功能”包括C1q結合;補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CDC);Fc受體結合;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吞噬作用;細胞表面受體的下調(如B細胞受體;BCR)等。這類效應功能通常需要Fc區與結合結構域(如抗體可變區)結合,並且可以使用本領域公知的多種實驗方法進行評估。
具有“改變的”FcR結合親和力或ADCC活性的IgG Fc變體的抗體,與親本多肽或包含天然Fc序列的多肽相比,其FcR結合活性和/或ADCC活性增強或減弱。表現出與FcR“結合增強”的Fc變體與親本多肽或包含天然IgG Fc序列的多肽相比,其與至少一種FcR具有更高的結合親和力(例如更低的表觀Kd或IC50 值)。在一些實施例中,與親本多肽相比,結合能力增強3倍,例如5、10、25、50、60、100、150、200,甚至高達500倍或結合力提高25%到1000%。表現出與FcR“結合降低”的Fc變體,與親本多肽相比,其與至少一種FcR具有更低的親和力(例如更高的表觀Kd或IC50 值)。與親本多肽相比,其結合能力下降40%或更多。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或“ADCC”是一種細胞毒性形式,指分泌型的Ig與存在於某些細胞毒性細胞(例如自然殺傷細胞(NK)、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上的Fc受體(FcRs)結合,使這些細胞毒性效應細胞能夠特異性結合攜帶抗原的靶細胞,隨後使用細胞毒素殺死靶細胞。抗體“武裝”細胞毒性細胞並且是這種殺傷所必需的。介導ADCC的主要細胞類型中,NK細胞只表達FcγRIII,而單核細胞表達FcγRI、FcγRII和FcγRIII。在Ravetch and Kinet, Annu. Rev. Immunol9:457-92 (1991) 第464頁的Table 3中總結了在造血細胞上FcR的表達。評估目標分子的ADCC活性,可以進行體外ADCC實驗,在美國專利No. 5,500,362或5,821,337中進行了描述。適用於此類實驗的效應細胞包括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和自然殺傷性細胞(NK)。可選地,或者此外,目標分子的ADCC活性也可以在體內進行評估,例如在如Clynes et al. PNAS (USA)95:652-656 (1998) 中所公開的動物模型中進行了描述。
包含Fc區變體的多肽與包含野生型IgG Fc多肽或親本多肽相比,在人體效應細胞存在下表現出“增強的ADCC活性”或能夠更有效的介導ADCC效應,所述包含Fc區變體的多肽在實驗時與包含野生型IgG Fc多肽(或親本多肽)數量上基本相同時,無論在體外或體內均能更有效的介導ADCC。通常採用本領域已知的任何體外ADCC實驗方法來鑒定此類變體,例如用於鑒定ADCC活性的實驗或方法,例如在動物模型中等。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變體與野生型Fc(或親代多肽)相比,介導ADCC的效率提高5到100倍,例如25到50倍。
“補體依賴的細胞毒作用”或“CDC”是指在補體存在的情況下裂解靶細胞。經典的補體途徑的啟動是由補體系統第一組分(C1q)與結合同源抗原的抗體(具有適宜結構的亞類)相結合而啟動的。為了評估補體啟動,可以進行CDC實驗,如Gazzano-Santoro et al., J. Immunol. Methods202:163 (1996)中所描述的。在美國專利No.6,194,551B1和WO99 / 51642中描述了具有改變的Fc區胺基酸序列並增加或降低的C1q結合能力的多肽變體。這些專利出版物的內容通過引用明確地併入本文中。另見Idusogie et al. J. Immunol.164: 4178-4184 (2000)。
除非另有說明,一種“編碼胺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包括相互之間互為簡並形式且編碼相同胺基酸序列的所有核苷酸序列。編碼蛋白質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也可包括內含子,例如編碼蛋白質的核苷酸序列在某些形式中包含內含子。
術語“可操作性地連接”是指調控序列與異源核苷酸序列之間的功能性連接,從而使後者表達。例如,當第一個核苷酸序列與第二個核苷酸序列處於功能性關係時,第一個核苷酸序列與第二個核苷酸序列為可操作性地連接。例如,如果啟動子影響編碼序列的轉錄或表達,該啟動子與編碼序列為可操作性地連接。通常,可操作性連接的DNA序列是連續的,並且在必要時,可以在同一個閱讀框中連接兩個蛋白質編碼區。
“同源”是指兩個多肽之間或兩個核酸分子之間的序列相似性或序列同一性。 如果兩個比較序列的同一位置為相同的堿基或胺基酸單體亞基時,例如兩個DNA分子的同一位置均為腺嘌呤,則這兩個DNA分子在該位置是同源的。兩個序列間的同源百分比是指兩個序列中共有的匹配或同源位置的數量與位置總數之比再乘以100所得函數。例如,兩個序列中如果10個位置中有6個位置是相匹配或同源的,則這兩個序列的同源性為60%。舉例來說,DNA序列ATTGCC和TATGGC具有50%的同源性。通常來說,在比對兩個序列時,以得到最大同源性為目的來進行對比。
本文所公開的抗體或組合物的“有效量”是指足以實現特定目的的量。 “有效量”可以憑經驗和通過已知的與所述目的相關的方法確定。
術語“治療有效量”是指本文所述抗體或組合物的量,對“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有效。在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情況下,本文公開的抗體或組合物的治療有效量可以減少感染細胞的數量,抑制(即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並最好停止)感染的傳播,並/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與感染相關的一種或多種症狀。在感染時,本文公開的抗體或組合物能夠抑制銅綠假單胞菌生長和/或殺死銅綠假單胞菌,抗體可以是抑制細胞的和/或具有細胞毒性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有效量是指在患者中抑制感染的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有效量是指在患者中完全清除感染的量。
如本文所用的,“藥學上可接受的”或“藥理學上相容的”是指無生物學活性或者其它不期望性質的材料,例如該材料能夠加入到給予患者的藥物組合物中,而不會引起顯著的不良生物反應,或者,不與組合物中包含的任何其它組分以有害的方式相互作用。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賦形劑較佳滿足毒理學或製造檢測的所需標準和/或包含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編制的非活性成分指南中。
本文中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應理解為包含“由……組成”和/或“基本上由……組成”的實施例。
本文中提及“約”為一個數值或參數,包含(和描述)針對該值或參數本身的變體。例如,涉及“約X”的描述,包括“X”的描述。
如本文所用的,提及“不是(not)”一個數值或參數,通常表示並描述“除了(other than)”某一數值或參數之外。例如,該方法不能用於治療X型感染,意味著該方法通常用於治療除X型感染之外的其他類型。
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說明,本文和所述權利要求中所採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包括複數物件。
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
在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DNX 1MS (SEQ ID NO: 14),其中X 1為Y或H;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SHFX 2RAVYGMDV (SEQ ID NO: 16),其中X 1為L或S, X 2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 ;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2SISYADSVKG (SEQ ID NO: 211),其中X 1為D、N、I、L或V,X 2為S、T、R、G或N;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212),其中X 1為N、G、D或S,X 2為K、R、S、N或T,X 3為N、G、S或D;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213),其中X 1為D、N、H或A;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214),其中X 1為S、T、E、H、N、A、D、M或L,X 2為S、Q、E、T、D、G、H、L、N、V或Y,和X 3為I、L或 V。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39),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LDI (SEQ ID NO: 40),其中X 1為S或A;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1),其中X 1為S或G,X 2為S或R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3),其中X 1為S或L,X 2為S或Q和X 3為L或I。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1GIX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125),其中X 1為S、K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126),其中X 1為N、S、V、T或P,和X 2為D、Y、C、H、S、R、A、E、G、K、W、V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127),其中X 1為N、A、V、F、R、G、H、Q、W或P;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 X 1T (SEQ ID NO: 128),其中X 1為R或Y。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X 1X 2X 3X 4(SEQ ID NO: 129) 其中X 1為D、Y或N,其中X 2為G或A,其中X 3為D或T,和其中X 4為S、A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130),其中X 1為N、D、Y、F、P、G、K、H、A、C、E、Q、R、S、T、V、W 或L。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EQ ID NOs: 1-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4或5;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6-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或1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SEQ ID NOs: 23-25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26-2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SEQ ID NOs: 30-3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或34;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35-37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53;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57-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或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或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76-7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8。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9。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或16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或16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或16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或16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或16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或167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或16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或16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或16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或16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或17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或17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或17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或17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或17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或17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或17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或188。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或17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或188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或17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或17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或17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或17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7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77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8或17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8或17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或191。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或191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或19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或19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或19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或19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或18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或19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或18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或19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或者 (b):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或者 (c):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或者 (d):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或者 (b):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c):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其中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其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所述的任一雙特異性分子,第一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單鏈抗體(scFv),第二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sl的Fab臂,其中所述分子進一步包含Fc區,該Fc區包含CH2和CH3結構域;所述scFv通過第一連接肽(L1)與Fab臂連接,並通過第二連接肽(L2)與Fc區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子是二價的,可與PcrV和Psl中的每一個結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所述的任一雙特異性分子,第一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Fab臂,第二抗原結合結構域是特異性識別Psl的單鏈抗體(scFv),其中所述分子進一步包含Fc區,該Fc區包含CH2和CH3結構域;所述scFv通過第一連接肽(L1)與Fab臂連接,並通過第二連接肽(L2)與Fc區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分子是雙特異性分子,其是二價的,可與PcrV和Psl中的每一個結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所述的任一雙特異性分子,特異性識別PcrV或Psl單鏈抗體(scFv)的抗原結合域包括基因工程半胱胺酸突變,通過在V H和V L介面引入兩個半胱胺酸突變,獲得了二硫鍵穩定型的雙特異性抗體。
接頭可用於將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的結構域和/或區連接成一個連續的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至少兩個連接多肽,L1和L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可能包括額外的接頭,例如連接scFv的可變重鏈和輕鏈的柔性接頭。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可能包括額外的接頭,例如連接scFv的可變重鏈和輕鏈的柔性接頭以及用於將其他結合單元與雙特異性分子的核心結構連接的其他接頭。與雙特異性分子核心結構連接的結合單元的示例如圖6所示。
接頭的一個典型的、非限制性的例子是包含至少4個殘基的多肽鏈。這類接頭的部位可能是柔性的、親水的,並且它們自己很少或不會形成二級結構(接頭部位或柔性接頭部位)。在分子組裝完成後,至少4個胺基酸的接頭可以用於連接彼此靠近的結構域和/或區。也可以使用較長的接頭。在一些實施例中,接頭可以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5、30、35、40、45、50、100、125、150、175或200個殘基。當使用多個接頭連接分子的各個部分時,接頭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例如,相同或不同的長度和/或胺基酸序列)。
在某些方面,所述連接肽包括或由甘胺酸-絲胺酸接頭組成。如本文所述,術語“甘胺酸-絲胺酸接頭”指由甘胺酸和絲胺酸殘基組成的肽。示例性的甘胺酸-絲胺酸接頭包括通式為(Gly 4Ser)n的胺基酸序列,其中n是正整數(例如,1、2、3、4、5、6、7、8、9或10)。一個較佳的甘胺酸-絲胺酸接頭為(Gly 4Ser) 2和(Gly 4Ser) 4。另一個較佳的甘胺酸-絲胺酸接頭為(Gly 4Ser) 3。在其它方面,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甘胺酸-絲胺酸接頭串聯在一個連接肽中。在某些方面,所述連接肽包括鉸鏈區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來源於IgGl、IgG2、IgG3或IgG4分子)和一系列的甘胺酸-絲胺酸殘基(例如,甘胺酸-絲胺酸接頭,例如(Gly 4Ser) n)。
在一些實施例中,L1和/或L2包括鉸鏈部分和接頭部分,例如包括甘胺酸-絲胺酸接頭的接頭部分。在其它方面,L1和/或L2僅包括鉸鏈部分或僅包括接頭部分,例如甘胺酸-絲胺酸接頭。在某些方面,L1和L2包括甘胺酸-絲胺酸接頭。在某些方面,L1和L2的甘胺酸-絲胺酸接頭部分的長度相同,而在其它方面,LI和L2的甘胺酸-絲胺酸接頭部分的長度不同。當雙特異性分子包含scFv時,scFv的重鏈和輕鏈可以通過柔性接頭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這種柔性接頭通常不包括鉸鏈部分,而是一種甘胺酸-絲胺酸接頭或其它柔性接頭。可以選擇和優化scFv互連結構域柔性接頭的長度和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結合單元1 (BU1)和結合單元2 (BU2)。在一些實施例中,BU1包含Fab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BU2包含scFv。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肽(例如L1和/或L2)包含甘胺酸-絲胺酸或全部為甘胺酸的接頭以及鉸鏈區域的一部分或經修飾的一部分。在某些方面,雙特異性分子中連接BU1(如Fab結構域)和另一個結合結構域BU2(如scFv)的連接肽(L1)包含胺基酸序列EPKSDKTGGGGSGGGGS (SEQ ID NO: 153) 或EPKSCGKTGGGGSGGGGS (SEQ ID NO: 154)或 EPKSCGGGGSGGGGS (SEQ ID NO: 155)。在某些方面,雙特異性分子中連接BD2與Fc域的連接肽(L2)包含胺基酸序列GGGGSGGGGSEPKSDKTHTCPPCP (SEQ ID NO: 156) 或GGGGSGGGGSCPPCP (SEQ ID NO: 157) 或 GGGGSGGGGSDKTHTCPPCP (SEQ ID NO: 158)。
無論是何種將結合單元1與結合單元2連接,以及將結合單元2與Fc(例如L1和L2)連接的連接肽,雙特異性分子都可以選擇性地包含額外的連接肽。這些額外的連接肽的長度和序列是獨立選擇的。例如,雙特異性分子還可以包括一個柔性連接肽(L3),其連接scFv的可變重鏈和輕鏈(V HSCFV和V LSCFV)。這種柔性的連接肽可以包括甘胺酸-絲胺酸接頭。通常,這種接頭不包括鉸鏈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scFv的可變重鏈和輕鏈的柔性連接肽(L3)包含序列GGGGSGGGGSGGGGSGGGG (SEQ ID NO: 87)。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披露的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兩個重輕鏈對。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嵌合重鏈的多肽序列可包括:包含抗體重鏈可變域1(VH1)的多肽序列、包含抗體重鏈恆定區1(CH1)的多肽序列、包含第一連接肽(L1)的多肽序列、包含與第二表位結合的結合單元2 (BU2)的多肽序列、包含第二連接肽(L2)的多肽序列、和包含Fc結構域的多肽序列。在某些方面,Fc結構域包括CH2結構域和CH3結構域。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雙特異性分子輕鏈的多肽序列可包括輕鏈可變域1(VLl)和輕鏈恆定域(CL)。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VH1、VLl、CH1和CL用於表示結合單元1 (BU1),其是與第一表位結合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額外的結合單元(例如scFvs)位於雙特異性分子核心的N末端和/或C末端。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額外的結合單元(例如,scFvs)位於鉸鏈區。因此,雙特異性分子的重鏈可能包含一個延伸的核心,從N端到C端具有如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n-L2-CH2-CH3(n>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132或13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22、24、26位上的一個或多個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M22Y、S24T、T26E中的一個或多個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198、204位上的一個或多個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M198L、N204S中的一個或多個取代。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結合單元2(BU2)為scFv,雙特異性分子嵌合重鏈可能包括:包含抗體重鏈可變域(VH1)的多肽序列,包含抗體重鏈恆定域1 (CH1)的多肽序列,包含第一連接肽(L1)的多肽序列、包含抗體輕鏈可變域(VL2)的多肽序列、包含柔性接頭(L3)的多肽序列、包含抗體重鏈可變域(VH2)的多肽序列,包含第二連接肽(L2)的多肽序列和包含抗體Fc結構域的多肽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l-VL2-L3-VH2-L2-Fc。嵌合重鏈是由胺基酸序列(例如,每個多肽結構域的胺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鏈。或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 CH1-Ll-VH2-L3-VL2-L2-Fc。嵌合重鏈是由胺基酸序列(例如,每個多結構肽域的胺基酸序列)組成的多肽鏈。 注意,VH1、VL1、CH1和CL用來表示結合單元1的部分,VH1和VL1表示與第一表位結合的部分。VH2和VL2用來表示結合單元2與第二表位結合的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額外的結合單元(例如scFvs)位於雙特異性分子核心的N末端和/或C末端。在其它方面,一個或多個額外的結合單元(例如,scFvs)位於鉸鏈區。連續scFv內所包含的抗體重鏈可變區用VH3、VH4、VH5表示,連續scFv內所對應的抗體輕鏈可變區用VL3、VL4、VL5表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132或13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22、24、26位上的一個或多個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M22Y、S24T、T26E位上的一個或多個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198、204位上的一個或多個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CH2-CH3,其包含相對於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1的M198L、N204S中的一個或多個取代。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7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9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8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0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1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0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1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2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2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3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4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8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6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5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7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49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0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1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2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9的嵌合重鏈和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0的輕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嵌合重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H1-CH1-L1-BU 2-L2-CH2-CH3。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分子的輕鏈可以從N端到C端包含以下的多肽序列:VL1-CL。
示例性抗體序列如表2-6所示,其CDR編號依據Kabat中的EU索引。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有多種已知演算法來預測CDR的位置以及界定抗體輕、重鏈可變區。包含如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或Psl的抗PcrV、抗Psl抗體或雙特異性抗體的CDRs、V H和/或V L序列,但基於預測演算法而非下表中所示例的抗體也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本公司抗PcrV或抗Psl抗體序列專利,國際申請號為PCT/CN2020/100592、PCT/CN2020/093702和PCT/CN2020/107666,被併入本發明中。
表 2:示例性抗原結合結構域CDR序列
名稱 CDR H1 CDR H2 CDR H3
7B1 DNYMS (SEQ ID NO: 1) V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4) GRFSTLSSHFFRAVYGMDV (SEQ ID NO: 6)
7C1 DNHMS (SEQ ID NO: 2) G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5) GRFSTSSSHFYRAVYGMDV (SEQ ID NO: 7)
複合物1 DNX 1MS (SEQ ID NO: 14) 其中X 1為Y或H 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 其中X 1為V或G GRFSTX 1SSHFX 2RAVYGMDV (SEQ ID NO: 16) 其中X 1為L或S,和X 2為 F 或Y
8C1 DNHMS (SEQ ID NO: 2) G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5) GRFSTNSAHFFRAVYGMDV (SEQ ID NO: 8)
6D10 DYPMS (SEQ ID NO: 3) G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5) GRFSTDSSHFYRAVYGMDV (SEQ ID NO: 9)
複合物2 DX 1X 2MS (SEQ ID NO: 20) 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 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 其中X 1為V或G 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 其中X 1為L、S、N或D,和X 2為S或 A,X 3為F或Y
6G12 SYWMH (SEQ ID NO: 22) RINEDETSISYADSVKG (SEQ ID NO: 23) DGPYDSLDI (SEQ ID NO: 26)
9C7 SYWMH (SEQ ID NO: 22) RINENEGSISYADSVKG (SEQ ID NO: 24) DGPYDALDI (SEQ ID NO: 27)
複合物3 SYWMH (SEQ ID NO: 22) 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39) 其中X 1為 D或N,和X 2為T或G DGPYDX 1LDI (SEQ ID NO: 40) 其中X 1為S或A
5F3 SYWMH (SEQ ID NO: 22) RINEDERSISYADSVKG (SEQ ID NO: 25) DGPYDALDI (SEQ ID NO: 27)
7H5 SYWMH (SEQ ID NO: 22) RINEDERSISYADSVKG (SEQ ID NO: 25) DGPYDTLDI (SEQ ID NO: 28)
11E9 SYWMH (SEQ ID NO: 22) RINENEGSISYADSVKG (SEQ ID NO: 24) DGPYDTLDI (SEQ ID NO: 28)
6G4 SYWMH (SEQ ID NO: 22) RINEDERSISYADSVKG (SEQ ID NO: 25) DGPYDSLDI (SEQ ID NO: 26)
10D8 SYWMH (SEQ ID NO: 22) RINENEGSISYADSVKG (SEQ ID NO: 24) DGPYDSLDI (SEQ ID NO: 26)
PA49 SYWMH (SEQ ID NO: 22) RINEDETSISYADSVKG (SEQ ID NO: 23) DGPYDSFDI (SEQ ID NO: 29)
複合物4 SYWMH (SEQ ID NO: 22) 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 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 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 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
P59 SSGDYWG (SEQ ID NO: 48) SIHNQGSTYYNPSLKG (SEQ ID NO: 52) QFGSETYYTGIDP (SEQ ID NO: 57)
P5921 SSGDYWG (SEQ ID NO: 48) SIHNSGSTYYNPSLKG (SEQ ID NO: 53) QFGSETYYNGIQP (SEQ ID NO: 58)
P5923 SSGDYWG (SEQ ID NO:48) SIHNQGSTYYNPSLKG (SEQ ID NO: 52) QFGSETYYPGIDP (SEQ ID NO: 59)
P5925 SSGDYWG (SEQ ID NO: 48) SIHNSGSTYYNPSLKG (SEQ ID NO: 53) QFGSETYYNGIDP (SEQ ID NO: 60)
複合物5 SSGDYWG (SEQ ID NO: 48) 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 其中X 1為S或Q 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 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
3F12 DYYWS (SEQ ID NO: 49) YIHSSGSTDYNPSLKS (SEQ ID NO: 54) AQGGSRRTLDY (SEQ ID NO: 61)
3F1201 DYYWS (SEQ ID NO: 49) YIHSSGSTDYNPSLKS (SEQ ID NO: 54) AQGGSRRTLDY (SEQ ID NO: 61)
7H9 IHSVH (SEQ ID NO: 50) 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 DGDS (SEQ ID NO: 62)
7H923 IHSVH (SEQ ID NO: 50) 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 DGTS (SEQ ID NO: 63)
7H924 IHSVH (SEQ ID NO: 50) 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 DGTS (SEQ ID NO: 63)
7H925 IHSVH (SEQ ID NO: 50) 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 DGTS (SEQ ID NO: 63)
複合物6 IHSVH (SEQ ID NO: 50) 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 DGX 1S (SEQ ID NO: 84) 其中X 1為D或T
6G7 SDSYWG (SEQ ID NO: 51) TIYYDGTTFYNPSLRS (SEQ ID NO: 56) HESGQQLVNNWFDP (SEQ ID NO: 64)
  
名稱 CDR L1 CDR L2 CDR L3
7B1 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AASTLQS (SEQ ID NO: 11) QQLSSYPLT (SEQ ID NO: 12)
7C1 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AASTLQS (SEQ ID NO: 11) QQLSSYPLS (SEQ ID NO: 13)
複合物7 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AASTLQS (SEQ ID NO: 11) QQLSSYPLX 1(SEQ ID NO: 19) 其中X 1為S或T
8C1 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AASTLQS (SEQ ID NO: 11) QQLSSYPLT (SEQ ID NO: 12)
6D10 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AASTLQS (SEQ ID NO: 11) QQLSSYPLS (SEQ ID NO: 13)
複合物8 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AASTLQS (SEQ ID NO: 11) QQLSSYPLX 1(SEQ ID NO: 19) 其中X 1為S 或T
6G12 RASQSVSSNLA (SEQ ID NO: 30) DASSRAT (SEQ ID NO: 33) QQYGSSPLT (SEQ ID NO: 35)
9C7 RASQGVRNNLA (SEQ ID NO: 31) HASSRAT (SEQ ID NO: 34) QQYGLQPIT (SEQ ID NO: 36)
複合物9 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1) 其中X 1為S或G,X 2為S 或R和X 3為S 或 N X 1ASSRAT (SEQ ID NO: 42) 其中X 1為D或H 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3) 其中X 1為S或L,X 2為S或Q 和X 3為L或I
5F3 RASQNVKNNLA (SEQ ID NO: 32) HASSRAT (SEQ ID NO: 34) QQYGNEPIT (SEQ ID NO: 37)
7H5 RASQNVKNNLA (SEQ ID NO: 32) HASSRAT (SEQ ID NO: 34) QQYGNEPIT (SEQ ID NO: 37)
11E9 RASQGVRNNLA (SEQ ID NO: 31) HASSRAT (SEQ ID NO: 34) QQYGLQPIT (SEQ ID NO: 36)
6G4 RASQNVKNNLA (SEQ ID NO: 32) HASSRAT (SEQ ID NO: 34) QQYGNEPIT (SEQ ID NO: 37)
10D8 RASQGVRNNLA (SEQ ID NO: 31) HASSRAT (SEQ ID NO: 34) QQYGLQPIT (SEQ ID NO: 36)
PA49 RASQSVSSNLA (SEQ ID NO: 30) DASSRAT (SEQ ID NO: 33) QQYGSSPLT (SEQ ID NO: 35)
複合物10 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 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 X 1ASSRAT (SEQ ID NO: 42) 其中X 1為D或H 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 其中X 1為S、L 或N,X 2為S、Q 或E和X 3為L或I
P59 RSSQSLLHSNGYNYLD (SEQ ID NO: 65) LGSNRAS (SEQ ID NO: 70) MQALQTPYT (SEQ ID NO: 74)
P5921 RSSQSLLHSRGYNYLD (SEQ ID NO: 66) LGSNRAS (SEQ ID NO: 70) MQALQTPYT (SEQ ID NO: 74)
P5923 RSSQSLLHSNGYNYLD (SEQ ID NO: 65) LGSNRAS (SEQ ID NO: 70) MQALQTPYT (SEQ ID NO: 74)
P5925 RSSQSLLHSNGYNYLD (SEQ ID NO: 65) LGSNRAS (SEQ ID NO: 70) MQALQTPYT (SEQ ID NO: 74)
複合物11 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 其中X 1為N或R LGSNRAS (SEQ ID NO: 70) MQALQTPYT (SEQ ID NO: 74)
3F12 RASQTISSYLN (SEQ ID NO: 67) AASSLQS (SEQ ID NO: 71) QQSYSTPYT (SEQ ID NO: 75)
3F1201 RASQTISSYLN (SEQ ID NO: 67) AASSLQS (SEQ ID NO: 71) QQSYSTPYT (SEQ ID NO: 75)
7H9 RASQGISSWLA (SEQ ID NO: 68) HASTLES (SEQ ID NO: 72) LQANSLPHT (SEQ ID NO: 76)
7H923 RASQGISSWLA (SEQ ID NO: 68) HASTLES (SEQ ID NO: 72) LQAFSLPHT (SEQ ID NO: 77)
7H924 RASQGISSWLA (SEQ ID NO: 68) HASTLES (SEQ ID NO: 72) LQASSLPHT (SEQ ID NO: 78)
7H925 RASQGISSWLA (SEQ ID NO: 68) HASTLES (SEQ ID NO: 72) LQAKSLPHT (SEQ ID NO: 79)
複合物12 RASQGISSWLA (SEQ ID NO: 68) HASTLES (SEQ ID NO: 72) LQAX 1SLPHT (SEQ ID NO: 85) 其中X 1為N、F、S或K
6G7 RASQSVSSNLA (SEQ ID NO: 69) GASTRAT (SEQ ID NO: 73) QQSGDSLVT (SEQ ID NO: 80)
表 3:示例性V H和V L序列
SEQ ID NO 描述 V H序列
91 7B1 V H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 (SEQ ID NO: 91)
92 7C1 V H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HMSWVRQAPGKGLDWVSG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SSSHFYRAVYGMDVWGQGTAVTVSS (SEQ ID NO: 92)
93 8C1 V H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HMSWVRQAPGKGLDWVSG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NSAHFFRAVYGMDVWGQGTAVTVSS (SEQ ID NO: 93)
94 6D10 V H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YPMSWVRQAPGKGLDWVSG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DSSHFYRAVYGMDVWGQGTAVTVSS (SEQ ID NO: 94)
95 6G12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DET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S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95)
96 9C7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NEG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A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96)
97 5F3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DER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A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97)
98 7H5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DER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T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98)
99 11E9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NEG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T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99)
100 6G4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DER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S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100)
101 10D8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GLVWVSRINENEG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SLDIWGQGTMVTVSS (SEQ ID NO: 101)
102 PA49 V H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RSYWMHWVRQAPGKGLVWVSRINEDET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ARDGPYDSFDIWGQGTMVTVSS (SEQ ID NO: 102)
103 P59 V H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G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TGIDPWGQGTLVTVSS (SEQ ID NO: 103)
104 P5921 V H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G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QPWGQGTLVTVSS (SEQ ID NO: 104)
105 P5923 V H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G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PGIDPWGQGTLVTVSS (SEQ ID NO: 105)
106 P5925 V H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G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 (SEQ ID NO: 106)
107 3F12 V H 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G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N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 (SEQ ID NO: 107)
108 3F1201 V H 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G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 (SEQ ID NO: 108)
109 7H9 V H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G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DSWGQGTLVTVSS (SEQ ID NO: 109)
110 7H923 V H7H924 V H7H925 V H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G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 (SEQ ID NO: 110)
111 6G7 V H QVQLQESGPGLVKSSETLSLTCTVSGDSISSDSYWGWIRQPPGKGLEWLATIYYDGTTFYNPSLRSRLIISGDASKKQFSLRLSSVTAADTAIYYCARHESGQQLVNNWFDPWGQGTVVTVSS (SEQ ID NO: 111)
  
161 7B1 V H半胱胺酸變體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C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 
162 7C1 V H半胱胺酸變體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HMSWVRQAPGKCLDWVSG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SSSHFYRAVYGMDVWGQGTAVTVSS
163 8C1 V H半胱胺酸變體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HMSWVRQAPGKCLDWVSG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NSAHFFRAVYGMDVWGQGTAVTVSS 
164 6D10 V H半胱胺酸變體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YPMSWVRQAPGKCLDWVSG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DSSHFYRAVYGMDVWGQGTAVTVSS 
165 6G12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DET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SLDIWGQGTMVTVSS
166 9C7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NEG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ALDIWGQGTMVTVSS
167 5F3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DER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ALDIWGQGTMVTVSS
168 7H5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DER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TLDIWGQGTMVTVSS
169 11E9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NEG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TLDIWGQGTMVTVSS
170 6G4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DER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SLDIWGQGTMVTVSS
171 10D8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SSYWMHWVRQAPGKCLVWVSRINENEG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VRDGPYDSLDIWGQGTMVTVSS
172 PA49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FRSYWMHWVRQAPGKCLVWVSRINEDETSISYADSVKGRFTISRDNAKNTLYLQMNGLRAEDTAVYYCARDGPYDSFDIWGQGTMVTVSS
173 P59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TGIDPWGQGTLVTVSS
174 P5921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QPWGQGTLVTVSS
175 P5923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PGIDPWGQGTLVTVSS
176 P5925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
177 3F12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N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
178 3F1201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
179 7H9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DSWGQGTLVTVSS
180 7H923 V H7H924 V H7H925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
181 6G7 V H半胱胺酸變體 QVQLQESGPGLVKSSETLSLTCTVSGDSISSDSYWGWIRQPPGKCLEWLATIYYDGTTFYNPSLRSRLIISGDASKKQFSLRLSSVTAADTAIYYCARHESGQQLVNNWFDPWGQGTVVTVSS
  
SEQ ID NO 描述 V L序列
112 7B1 V L8C1 V L 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TFGGGTKVEIK (SEQ ID NO: 112)
113 7C1 V L6D10 V L 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SFGGGTKVEIK (SEQ ID NO: 113)
114 6G12 V LPA49 V L EIVMTQSPATLSVSPGERATLSCRASQSVSSNLAWYQHKPGQAPRLLIYDASSRATGIP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SSPLTFGGGTKLEIK (SEQ ID NO: 114)
115 9C7 V L11E9 V L10D8 V L EIVMTQSPATLSVSPGERATLSCRASQGVRNNLAWYQHKPGQAPRLLIYHASSRATGIP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LQPITFGGGTKLEIK (SEQ ID NO: 115)
116 5F3 V L6G4 V L7H5 V L EIVMTQSPATLSVSPGERATLSCRASQNVKNNLAWYQHKPGQAPRLLIYHASSRATGIP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NEPITFGGGTKLEIK (SEQ ID NO: 116)
117 P59 V LP5923 V LP5925 V L 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QGTKLEIK (SEQ ID NO: 117)
118 P5921 V L 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R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QGTKLEIK (SEQ ID NO: 118)
119 3F12 V L3F1201 V L 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QGTKVDIK (SEQ ID NO: 119)
120 7H9 V L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NSLPHTFGQGTKLEIK (SEQ ID NO: 120)
121 7H923 V L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 FSLPHTFGQGTKLEIK (SEQ ID NO: 121)
122 7H924 V L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 SSLPHTFGQGTKLEIK (SEQ ID NO: 122)
123 7H925 V L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 KSLPHTFGQGTKLEIK (SEQ ID NO: 123)
124 6G7 V L ETTLTQSPATLSVSPGERATLSCRASQSVSSNLAWYQQKPGQAPRLLIYGASTRATGIPARFSGSGSGTEFTLTISRLEPEDFAVYYCQQSGDSLVTFGQGTRLEIK (SEQ ID NO: 124)
  
182 7B1 V L8C1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TFGCGTKVEIK
183 7C1 V L6D10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SFGCGTKVEIK
184 6G12 V LPA49 V L半胱胺酸變體 EIVMTQSPATLSVSPGERATLSCRASQSVSSNLAWYQHKPGQAPRLLIYDASSRATGIP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SSPLTFGCGTKLEIK
185 9C7V L11E9 V L10D8 V L半胱胺酸變體 EIVMTQSPATLSVSPGERATLSCRASQGVRNNLAWYQHKPGQAPRLLIYHASSRATGIP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LQPITFGCGTKLEIK
186 5F3 V L6G4 V L7H5 V L半胱胺酸變體 EIVMTQSPATLSVSPGERATLSCRASQNVKNNLAWYQHKPGQAPRLLIYHASSRATGIPDRFSGSGSGTDFTLTISRLEPEDFAVYYCQQYGNEPITFGCGTKLEIK
187 P59 V LP5923 V LP5925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188 P5921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R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189 3F12 V L3F1201 V L半胱胺酸變體 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
190 7H9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NSLPHTFGCGTKLEIK 
191 7H923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FSLPHTFGCGTKLEIK
192 7H924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SSLPHTFGCGTKLEIK 
193 7H925 V L半胱胺酸變體 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KSLPHTFGCGTKLEIK
194 6G7 V L半胱胺酸變體 ETTLTQSPATLSVSPGERATLSCRASQSVSSNLAWYQQKPGQAPRLLIYGASTRATGIPARFSGSGSGTEFTLTISRLEPEDFAVYYCQQSGDSLVTFGCGTRLEIK
表 4:示例性序列
SEQ ID NO: 描述 序列
86 全長PcrV MEVRNLNAARELFLDELLAASAAPASAEQEELLALLRSERIVLAHAGQPLSEAQVLKALAWLLAANPSAPPGQGLEVLREVLQARRQPGAQWDLREFLVSAYFSLHGRLDEDVIGVYKDVLQTQDGKRKALLDELKALTAELKVYSVIQSQINAALSAKQGIRIDAGGIDLVDPTLYGYAVGDPRWKDSPEYALLSNLDTFSGKLSIKDFLSGSPKQSGELKGLSDEYPFEKDNNPVGNFATTVSDRSRPLNDKVNEKTTLLNDTSSRYNSAVEALNRFIQKYDSVLRDILSAI
88 輕鏈恆定區 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89 IgG1重鏈恆定區 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90 IgG4重鏈恆定區 ASTKGPSVFPLAPCSRSTSES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KTYTCNVDHKPSNTKVDKRVESKYGPPCPSCPAPEF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QEDPEVQFNWYVDGVEVHNAKTKPREEQF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GLPSSIEKTISKAKGQPREPQVYTLPPSQ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RLTVDKSRWQE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LGK
表 5:示例性序列接頭序列  
SEQ ID NO: 序列
87 GGGGSGGGGSGGGGSGGGG
153 EPKSDKTGGGGSGGGGS
154 EPKSCGKTGGGGSGGGGS
155 EPKSCGGGGSGGGGS
156 GGGGSGGGGSEPKSDKTHTCPPCP
157 GGGGSGGGGSCPPCP
158 GGGGSGGGGSDKTHTCPPCP
表 6:示例性雙特異性分子序列
CH2-CH3 (原始的) 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31)
CH2-CH3 (mut 1) 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32)
CH2-CH3 (mut 2) 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33)
CH1 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 (SEQ ID NO: 134)
7B1-VL-CL 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TFGGGTKVEI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SEQ ID NO: 135)
7C1-VL-CL 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SFGGGTKVEI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SEQ ID NO: 136)
嵌合的-STS7B112-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N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GGGGSGGGGS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37)
嵌合的-STS7B11201-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GGGGSGGGGS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38)
嵌合的- STS7B112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N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39)
嵌合的- STS7B11201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0)
嵌合的- STS7B11201S-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1)
嵌合的-STS7B15925-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2)
嵌合的- STS7B15925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3)
嵌合的-STS7B15925S-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4)
嵌合的-STS7B159S-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T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5)
嵌合的-STS7B15921S-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Q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R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6)
嵌合的-STS7B15923S-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P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7)
嵌合的-STS7B15921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Q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R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8)
嵌合的-STS7B1H9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FSLPHTFGCGTKLEIKGGGGSGGGGS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49)
嵌合的- STS7B1H923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FSLPH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50)
嵌合的- STS7B1H924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SSLPHTFGCGTKL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51)
嵌合的-STS7B1H925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KSLPHTFGCGTKLEIKGGGGSGGGGS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52)
3F1201-VL-CL 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QGTKVDI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SEQ ID NO: 159)
嵌合的-STS12017B1S–重鏈 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G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C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TFGCGTKVEIKGGGGSGGGGS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LHEALHSHYTQKSLSLSPGK  (SEQ ID NO: 160)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12-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N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 (SEQ ID NO:195)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1201-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 (SEQ ID NO:196)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12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N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 (SEQ ID NO:197)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1201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 (SEQ ID NO:198)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1201S-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C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EIVMTQSPSTLSASVGDRVAITCRASQTISSYLNWYQLKPGKAPKLLIYAASS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SYSTPYTFGCGTKVDIK (SEQ ID NO:198)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5925-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199)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STS7B15925M-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200)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5925S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200)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59S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T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201)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5921S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Q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R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202)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5923S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Q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PGID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N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203)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5921M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QQSGPGLVKPSETLSLTCTVSGGPITSSGDYWGWIRQPPGKCLELIGSIHNSGSTYYNPSLKGRVTISGDTSKNQISLRLSSVTAADTAVYYCARQFGSETYYNGIQP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VMTQTPLSLPVTPGEPASISCRSSQSLLHSRGYNYLDWYLQKPGQSPQLLIYLGSNRAS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MQALQTPYTFGCGTKLEIK (SEQ ID NO:202)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H9-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FSLPHTFGCGTKLEIK (SEQ ID NO:204)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H923M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FSLPHTFGCGTKLEIK (SEQ ID NO:205)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H924M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SSLPHTFGCGTKLEIK (SEQ ID NO:206)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7B1H925M -重鏈) 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G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QVQLVQSGAEVKKPGASVKVSCKASGDTSTIHSVHWVRQAPGQCLEWMGTIISSGTTTTYAQSFQDRVSMTIDRSTSTGYMELSSLRFEDTAVYYCTTDGTSWGQGTL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VSASVGDRVTIACRASQGISSWLAWYQQKPGKAPKLLIYHASTLE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LQAKSLPHTFGCGTKLEIK (SEQ ID NO:207)
帶有VH-CH1-上部的鉸鏈/接頭-scFv (VH-接頭-VL)的序列的嵌合的- STS12017B1S -重鏈) QVQLQQSGPGLVKTSETLSLTCTVSGGSVSDYYWSWIRQPPGKGLEWIGYIHSSGSTDYNPSLKSRLTISGDAAKKQFSLKLSSVTAADTALYYCARAQGGSRRTLDYWGQGTL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KVEPKSCGKTGGGGSGGGGSEVQLLESGGGLVQPGGSLRLSCTASGFTFSDNYMSWVRQAPGKCLDWVSVISESGGSTNYADSVKGRFSTSRDNSKSTLYLDMNSLRAEDTAIYYCAKGRFSTLSSHFFRAVYGMDVWGQGTAVTVSSGGGGSGGGGSGGGGSGGGGSDIQLTQSPSSLSASVGDRVTITCRASQGISSYLAWYQQKPGKAPKLLIYAASTLQSGVPSRFSGSGSGTDFTLTISSLQPEDFATYYCQQLSSYPLTFGCGTKVEIK (SEQ ID NO:208)
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抗體的組合
在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DNX 1MS (SEQ ID NO: 14),其中X 1為Y或H;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SHFX 2RAVYGMDV (SEQ ID NO: 16),其中X 1為L或S, X 2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 ;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2SISYADSVKG (SEQ ID NO: 211),其中X 1為D、N、I、L或V,X 2為S、T、R、G或N;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212),其中X 1為N、G、D或S,X 2為K、R、S、N或T,X 3為N、G、S或D;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213),其中X 1為D、N、H或A;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214),其中X 1為S、T、E、H、N、A、D、M或L,X 2為S、Q、E、T、D、G、H、L、N、V或Y,和X 3為I、L或 V。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39),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LDI (SEQ ID NO: 40),其中X 1為S或A;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1),其中X 1為S或G,X 2為S或R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 ;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3),其中X 1為S或L,X 2為S或Q和X 3為L或I。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SEQ ID NOs: 23-25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26-2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SEQ ID NOs: 30-3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或34;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35-37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125),其中X 1為S、K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126),其中X 1為N、S、V、T或P,和X 2為D、Y、C、H、S、R、A、E、G、K、W、V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127),其中X 1為N、A、V、F、R、G、H、Q、W或P;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 X 1T (SEQ ID NO: 128),其中X 1為R或Y。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X 1X 2X 3X 4(SEQ ID NO: 129) 其中X 1為D、Y或N,其中X 2為G或A,其中X 3為D或T,和其中X 4為S、A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130),其中X 1為N、D、Y、F、P、G、K、H、A、C、E、Q、R、S、T、V、W 或L。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53;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57-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或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或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76-7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2:1。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2:1。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2:1。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2:1。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1或1:1:2。
抗PcrV抗原結合域和抗原結合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和抗原結合蛋白包括,但不限於,人源化抗體,嵌合抗體,小鼠抗體,人抗體,以及本文所述的包含重鏈和/或輕鏈CDRs的抗體分子。一方面,所述抗原結合域或蛋白是與PcrV結合的分離的抗體。預期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包括,全長抗PcrV抗體(如全長IgG1、IgG2或IgG4)的全部或片段,抗PcrV單鏈抗體,多特異性(如雙特異性)抗PcrV抗體,抗PcrV免疫偶聯物,以及諸如此類。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是Fab、Fab’、F(ab)’2、Fab’-SH、單鏈抗體 (scFv)、Fv片段、dAb、Fd、納米抗體或雙鏈抗體(diabody)。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是指抗原結合域或蛋白與PcrV結合的親和力至少是與非靶標結合親和力的10倍以上(包括例如10、10 2、10 3、 10 4、10 5、10 6、或10 7倍)。在一些實施例中,非靶標是指不是PcrV的抗原。
結合親和力可通過本領域已知的方法來測定,如ELISA,螢光啟動細胞分選(FACS)分析或放射免疫沉澱分析(RIA)。Kd值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方法來測定,如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技術或生物層干涉(BLI)技術。
在某些方面,所述特異性與假單胞菌PcrV結合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 (a) 促進、介導或增強銅綠假單胞菌的調理吞噬殺傷(OPK),和/或 (b) 破壞III型毒素分泌系統的活性。
儘管本文廣泛地討論了包含人序列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例如,包含人CDR序列的人重鏈和輕鏈可變域),但同時也考慮了非人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包括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的人CDR序列和非人框架區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框架區序列包括任何的用於使用如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人CDR序列產生重鏈和/或輕鏈可變域的序列,包括例如哺乳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兔子、豬、牛(例如,牛、公牛、水牛)、鹿、綿羊、山羊、雞、貓、狗、雪貂、靈長類(例如,狨猴,獼猴)等。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包括將一種或多種本文所述的人CDR序列移植到非人框架區中(例如,鼠或雞的框架區序列)所產生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
示例性PcrV蛋白的完整胺基酸序列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中的一個表位。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原結合域或蛋白是假單胞菌PcrV特異性的,並且沒有種屬交叉反應或不與其它類型的非假單胞菌蛋白發生交叉反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中的線性表位。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中的非線性表位。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上的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包含假單胞菌PcrV的Gln160、Asp165、Asp170、Asp173、Thr175和Ser202中的至少1、2、3、4、5或6個胺基酸殘基,根據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上的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包含假單胞菌PcrV的Gln160、Asp165、Asp170、Asp173、Thr175和Ser202中的至少2個胺基酸殘基,根據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上的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包含假單胞菌PcrV的Gln160、Asp165、Asp170、Asp173、Thr175和Ser202中的至少3個胺基酸殘基,根據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上的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包含假單胞菌PcrV的Gln160、Asp165、Asp170、Asp173、Thr175和Ser202中的至少4個胺基酸殘基,根據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上的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包含假單胞菌PcrV的Gln160、Asp165、Asp170、Asp173、Thr175和Ser202中的至少5個胺基酸殘基,根據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結合假單胞菌PcrV上的表位,其中,所述表位包含假單胞菌PcrV的Gln160、Asp165、Asp170、Asp173、Thr175和Ser202,根據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6的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抗體重鏈恆定區和抗體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1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2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3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4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IgG指的是人IgG。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重鏈恆定區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9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重鏈恆定區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0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含λ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PcrV抗體包含κ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輕鏈恆定區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8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抗體重鏈可變域和抗體輕鏈可變域。
抗Psl抗原結合域和抗原結合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域和抗原結合蛋白包括,但不限於,人源化抗體,嵌合抗體,小鼠抗體,人抗體,以及本文所述的包含重鏈和/或輕鏈CDRs的抗體分子。一方面,所述抗原結合域或蛋白是與Psl結合的分離的抗體。預期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包括,全長抗Psl抗體(如全長IgG1、IgG2或IgG4)的全部或片段,抗Psl單鏈抗體,多特異性(如雙特異性)抗Psl抗體,抗Psl免疫偶聯物,以及諸如此類。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sl抗體是Fab、Fab’、F(ab)’2、Fab’-SH、單鏈抗體 (scFv)、Fv片段、dAb、Fd、納米抗體或雙鏈抗體(diabody)。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結合Psl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是指抗原結合域或蛋白與Psl結合的親和力至少是與非靶標結合親和力的10倍以上(包括例如10、10 2、10 3、 10 4、10 5、10 6、或10 7倍)。在一些實施例中,非靶標是指不是Psl的抗原。
結合親和力可通過本領域已知的方法來測定,如ELISA,螢光啟動細胞分選(FACS)分析或放射免疫沉澱分析(RIA)。Kd值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方法來測定,如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技術或生物層干涉(BLI)技術。
在某些方面,所述特異性與假單胞菌Psl結合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 (a) 促進、介導或增強銅綠假單胞菌的調理吞噬殺傷(OPK),和/或 (b) 阻止銅綠假單胞菌與上皮細胞的結合。
儘管本文廣泛地討論了包含人序列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例如,包含人CDR序列的人重鏈和輕鏈可變域),但同時也考慮了非人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包括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的人CDR序列和非人框架區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框架區序列包括任何的用於使用如本文所述的一種或多種人CDR序列產生重鏈和/或輕鏈可變域的序列,包括例如哺乳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兔子、豬、牛(例如,牛、公牛、水牛)、鹿、綿羊、山羊、雞、貓、狗、雪貂、靈長類(例如,狨猴,獼猴)等。在一些實施例中,非人抗原結合域或蛋白包括將一種或多種本文所述的人CDR序列移植到非人框架區中(例如,鼠或雞的框架區序列)所產生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域或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中的一個表位。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原結合域或蛋白是假單胞菌Psl特異性的,並且沒有種屬交叉反應或不與其它類型的非假單胞菌蛋白發生交叉反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抗體重鏈恆定區和抗體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1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2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3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IgG4型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IgG指的是人IgG。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重鏈恆定區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9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重鏈恆定區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0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含λ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PcrV抗體包含κ輕鏈恆定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輕鏈恆定區包含或由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8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抗體重鏈可變域和抗體輕鏈可變域。
結合親和力
結合親和力可以採用Kd、Koff、Kon或Ka來表示。如本文所用,術語“Koff”是指抗原結合域從抗原結合域/抗原複合物中解離的速率常數,通過動力學選擇裝置測定。術語“Kon”是指抗體與抗原結合形成抗原結合域/抗原複合物的結合速率常數。本文所用的解離常數“Kd”是指特定抗體抗原相互作用時的解離常數,是指在抗體分子溶液中,抗原佔據所有抗體結合域的一半並且達到平衡時所需的抗原濃度,等於Koff/Kon。Kd的測定假設所有的結合分子均在溶液中。抗原結合域與細胞壁連接的情況,例如在酵母表達系統中,相應的解離速率常數採用EC50來表示,其是Kd的一個良好的近似值。親和結合常數Ka是解離常數Kd的倒數。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原結合域被包含在抗原結合蛋白內。
平衡解離常數(Kd)可以作為抗原結合域部分與抗原親和力的指標。例如,可以通過Scatchard方法使用標記有各種標記物的抗體,和Biacore儀器(由Amersham Biosciences製造)進行簡單分析,根據使用者手冊或附帶試劑盒,通過表面等離子體共振來分析生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使用這些方法得到的Kd值,用單位M來表示。與靶標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可能具有,例如≤ 10 -7M、≤ 10 -8M、≤ 10 -9M、≤ 10 -10M、≤ 10 -11M、≤ 10 -12M或≤ 10 -13M的Kd值。
抗體的結合特異性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方法進行實驗測定。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於Western blots、ELISA-、RIA-、ECL-、IRMA-、EIA-、BIAcore測試和肽掃描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特異性結合PcrV靶標,其Kd值為10 -7M至10 -13M(例如10 -7M至10 -13M、10 -8M至10 -13M、10 -9M至10 -13M或10 -10M至10 -12M)。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PcrV之間結合的Kd值為10 -7M至10 -13M、1×10 -7M至5×10 -13M、10 -7M至10 -12M、10 -7M至10 -11M、10 -7M至10 -10M、10 -7M至10 -9M、10 -8M至10 -13M、1×10 -8M至5×10 -13M、10 -8M至10 -12M、10 -8M至10 -11M、10 -8M至10 -10M、10 -8M至10 -9M、5×10 -9M至1×10 -13M、5×10 -9M至1×10 -12M、5×10 -9M至1×10 -11M、5×10 -9M至1×10 -10M、10 -9M至10 -13M、10 -9M至10 -12M、10 -9M至10 -11M、10 -9M至10 -10M、5×10 -10M至1×10 -13M、5×10 -10M至1×10 -12M、5×10 -10M至1×10 -11M、10 -10M至10 -13M、1×10 -10M至5×10 -13M、1×10 -10M至1×10 -12M、1×10 -10M至5×10 -12M、1×10 -10M至1×10 -11M、10 -11M至10 -13M、1×10 -11M至5×10 -13M、10 -11M至10 -12M、10 -12M至10 -13M。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PcrV之間結合的Kd 值為10 -7M至10 -13M。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非靶標之間結合的Kd值高於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靶標的Kd值,並且本文中引用的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靶標(例如,PcrV)的結合親和力高於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非靶標的結合親和力。一些實施例中,非靶標是指非PcrV抗原。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與非PcrV靶標結合的Kd值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抗原結合域和靶標PcrV之間結合的Kd的至少10倍,例如10-100倍、100-1000倍、10 3-10 4倍、10 4-10 5倍、10 5-10 6倍、10 6-10 7倍、10 7-10 8倍、10 8-10 9倍、10 9-10 10倍、10 10-10 11倍、10 11-10 12倍。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特異性結合Psl靶標,其Kd值為10 -7M至10 -13M(例如10 -7M至10 -13M、10 -8M至10 -13M、10 -9M至10 -13M或10 -10M至10 -12M)。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Psl之間結合的Kd值為10 -7M至10 -13M、1×10 -7M至5×10 -13M、10 -7M至10 -12M、10 -7M至10 -11M、10 -7M至10 -10M、10 -7M至10 -9M、10 -8M至10 -13M、1×10 -8M至5×10 -13M、10 -8M至10 -12M、10 -8M至10 -11M、10 -8M至10 -10M、10 -8M至10 -9M、5×10 -9M至1×10 -13M、5×10 -9M至1×10 -12M、5×10 -9M至1×10 -11M、5×10 -9M至1×10 -10M、10 -9M至10 -13M、10 -9M至10 -12M、10 -9M至10 -11M、10 -9M至10 -10M、5×10 -10M至1×10 -13M、5×10 -10M至1×10 -12M、5×10 -10M至1×10 -11M、10 -10M至10 -13M、1×10 -10M至5×10 -13M、1×10 -10M至1×10 -12M、1×10 -10M至5×10 -12M、1×10 -10M至1×10 -11M、10 -11M至10 -13M、1×10 -11M至5×10 -13M、10 -11M至10 -12M、10 -12M至10 -13M。在一些實施例中,抗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Psl之間結合的Kd 值為10 -7M至10 -13M。
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非靶標之間結合的Kd值高於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靶標的Kd值,並且本文中引用的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靶標(例如,Psl)的結合親和力高於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非靶標的結合親和力。一些實施例中,非靶標是指非Psl抗原。在一些實施例中,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與非Psl靶標結合的Kd值是特異性識別Psl的抗原結合域和靶標Psl之間結合的Kd的至少10倍,例如10-100倍、100-1000倍、10 3-10 4倍、10 4-10 5倍、10 5-10 6倍、10 6-10 7倍、10 7-10 8倍、10 8-10 9倍、10 9-10 10倍、10 10-10 11倍、10 11-10 12倍。
核酸
編碼PcrV結合域或蛋白、Psl結合域或蛋白以及雙特異性分子的核酸分子也被考慮在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或一組)編碼全長抗PcrV抗體或抗Psl抗體的核酸,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一種全長抗PcrV抗體或抗Psl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核酸(或一組核酸)還可以包括編碼多肽標籤的核酸序列(例如蛋白純化標籤,His-標籤、HA標籤)。
同時本文還考慮了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分離的宿主細胞,編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多肽組分的分離的核酸,或者包含編碼本文所述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多肽組分的核酸的載體。
本發明還包括這些核酸序列的變體。例如,變體包括至少在中等嚴格雜交條件下與編碼本發明的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核酸序列雜交的核苷酸序列。
本發明同時還提供可將本發明中核酸序列插入到其中的載體。
簡言之,將編碼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天然或合成的核酸插入到合適的表達載體中,使得核酸可操作性的連接到5’ 和 3’端調控元件,例如包括啟動子(例如淋巴細胞特異性啟動子)和3’非翻譯區(UTR),可表達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所述載體可適用於在真核宿主細胞中複製和整合。典型的選殖與表達載體包含調控目標核酸序列的表達的轉錄和翻譯終止子、起始序列和啟動子。
本發明所述的核酸也可以通過使用標準的基因遞送方案,用於核酸免疫和基因治療。核酸遞送方法是本領域已知的。例如參見U.S.Pat.Nos.5,399,346、5,580,859、5,589,466,通過引用其全部內容併入本文。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還提供基因治療載體。
可以將核酸選殖到許多類型的載體中。例如,可以將核酸選殖到載體中,所述載體包括,但不限於,質粒、噬菌粒、噬菌體衍生物、動物病毒和柯斯質粒。特別感興趣的載體包括表達載體、複製載體、探針生成載體和測序載體。
此外,表達載體可以以病毒載體的形式提供給細胞。病毒載體技術是本領域熟知的,並且描述於例如Green and Sambrook (2013,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New York),以及其它病毒學或分子生物學手冊中。可用作載體的病毒包括,但不限於,逆轉錄病毒、腺病毒、腺相關病毒、皰疹病毒和慢病毒。通常,合適的載體包括一個在至少一種生物體中起作用的複製起點、啟動子序列、方便的限制性內切酶位點以及一個或多個選擇標記物(參見例如,WO 01/96584; WO 01/29058; 和U.S. Pat. No. 6,326,193)。
已經開發了許多基於病毒的系統,用於將基因轉移到哺乳動物細胞中。例如,逆轉錄病毒為基因遞送系統提供了便利的平臺。可以應用本領域已知的技術,將選擇的基因插入載體中並包裝在逆轉錄病毒顆粒中。然後分離重組病毒,在體內或體外遞送至受試者的細胞中。許多逆轉錄病毒系統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腺病毒載體。許多腺病毒載體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慢病毒載體。衍生自逆轉錄病毒的載體,例如慢病毒,是實現長期基因轉移的合適工具,因為它們使得轉基因長期穩定的整合以及在子代細胞中繁殖。慢病毒載體相對於衍生自腫瘤的逆轉錄病毒例如小鼠白血病病毒具有額外的優勢,因為它們可以轉導非分裂細胞,例如肝細胞。同時,其還具有低免疫原性的額外優勢。
其它的啟動子元件,例如,增強子,調控轉錄起始頻率。通常它們位於起始位點上游30-110bp處,雖然最近發現很多啟動子也包含起始位點下游的功能元件。啟動子元件之間的間隔通常是靈活的,所以當元件彼此之間位置互換或移動時仍保持啟動子的功能。在胸苷激酶(tk)啟動子中,啟動子元件之間的間隔增加到50bp,活性才會開始下降。
合適啟動子的一個示例是即時早期巨細胞病毒(CMV)啟動子序列。該啟動子序列是一個很強的組成型啟動子序列,可以驅動任何與其可操作性連接的多核苷酸序列高水平表達。合適啟動子的另一個示例是延伸因數1α(EF-1α)啟動子。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組成型啟動子,包括但不限於,猿猴病毒40(SV40)早期啟動子、小鼠乳腺腫瘤病毒(MMTV)、人免病缺陷病毒長末端重複序列(HIV-LTR)啟動子、MoMuLV啟動子、禽類白血病病毒啟動子、Epstein-Barr病毒即刻早期啟動子、勞斯氏肉瘤病毒啟動子以及人類基因啟動子,例如包括但不限於,肌動蛋白啟動子、肌球蛋白啟動子、血紅蛋白啟動子和肌酸激酶啟動子。此外,不應將本發明局限在僅使用組成型啟動子。誘導型啟動子也是本發明考慮的部分。誘導型啟動子的使用提供了一種分子開關,當需要這種表達時,能啟動其與之可操作性連接的多核苷酸序列表達,當不需要時,則關閉表達。誘導型啟動子,包含但不局限於,金屬硫蛋白啟動子、糖皮質激素啟動子、孕酮啟動子和四環素啟動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表達是可誘導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碼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核酸序列可操作的連接到誘導型啟動子上,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一誘導型啟動子。
誘導型啟動子
誘導型啟動子的使用提供了一種分子開關,當需要表達時,可啟動與之可操作性連接的多核苷酸序列表達,而在不需要表達時,則關閉表達。真核細胞中適用的示例性誘導型啟動子,包括但不限於,激素調節元件(例如,參見Mader, S. and White, J. H. (1993)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5603-5607)、合成配體調節元件(參見Spencer, D. M. et al (1993) Science 262: 1019-1024)以及電離輻射調控元件(參見Manome, Y. et al. (1993) Biochemistry 32: 10607-10613; Datta, R. et al. (1992)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9: 1014- 10153)。其它適用於體內或體外哺乳動物系統的示例性誘導型啟動子參見Gingrich et al. (1998) Annual Rev. Neurosci 21:377-405。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表達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誘導型啟動子系統為Tet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表達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誘導型啟動子系統為大腸桿菌lac抑制系統。
本發明所採用的一個示例性誘導型啟動子系統為Tet系統。該系統是基於Gossen等(1993)描述的Tet系統。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目標多核苷酸由包含一個或多個Tet操縱子(TetO)位點的啟動子控制。在非啟動狀態,Tet阻遏物(TetR)與TetO位點結合並抑制啟動子的轉錄。在啟動狀態,例如,在存在誘導劑如四環素(Tc)、無水四環素、多西環素(Dox)或其活性類似物的情況下,誘導劑會使TetR從TetO上釋放,從而導致轉錄發生。多西環素是四環素抗生素家族中的一員,其化學名為1-二甲胺基-2,4a,5,7-五羥基-11-甲基-4,6-二氧基-1,4a,11,11a,12,12a-六氫四烯-3-甲醯胺。
在一個實施例中,TetR經密碼子優化適用於在哺乳動物細胞中表達,例如小鼠或人類細胞。由於遺傳密碼的簡並性,大多數胺基酸由不止一個密碼子編碼,從而使得給定核酸的序列具有大量的變體,而其編碼的胺基酸序列沒有任何改變。然而,許多生物體在密碼子使用方面存在差異,也稱為“密碼子偏好”(即,給定胺基酸使用特定密碼子的偏好)。密碼子偏好通常與特定密碼子的優勢tRNA種類的存在有關,反過來又提高了mRNA翻譯的效率。因此可以通過密碼子優化來定制源自特定物種的編碼序列(例如,原核生物),以提高其在不同物種(例如,真核生物)中的表達。
Tet系統的其它具體變體,包括以下的“Tet-Off”和“Tet-On”系統。在Tet-off系統中,轉錄在Tc或Dox存在下是失活的。在該系統中,由TetR與單純皰疹病毒VP16強轉錄啟動結構域融合組成的四環素調控的轉錄啟動蛋白(tTA),在四環素反應啟動子元件(TRE)轉錄控制下調控靶核酸的表達。TRE元件由TetO序列串聯與啟動子(通常是來源於人巨細胞病毒即刻早期啟動子的最小啟動子序列)融合組成。在不存在Tc或Dox的情況下,tTA結合TRE並啟動靶基因的轉錄。在存在Tc或Dox的情況下,tTA不能結合TRE,靶基因不能表達。
相反,在Tet-On系統中,轉錄在Tc或Dox存在下是啟動的。Tet-On系統是基於反向四環素調控的轉錄啟動因數rtTA。與tTA一樣,rtTA是由TetR阻遏物與VP16反式啟動域組成的融合蛋白。然而,TetR的DNA結合區中4個胺基酸的變化改變了rtTA的結合特性,使其在存在Dox的情況下只能識別靶轉基因TRE上的tetO序列。所以在Tet-On系統中,只有在存在Dox的情況下,rtTA才能啟動TRE調控的靶基因的轉錄。
另一種誘導型啟動子系統是大腸桿菌的lac阻遏物系統( 參見Brown et al., Cell 49:603-612 (1987) )。Lac阻遏物系統通過調控與包含lac操縱子(lacO)的啟動子可操作性連接的目標多核苷酸的轉錄發揮功能。Lac阻遏物(lacR)與LacO結合,進而阻止目標多核苷酸的轉錄。通過合適的誘導劑來誘導目標多核苷酸的表達,例如,異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苷(IPTG)。
為了評估多肽或其部分的表達,待導入細胞的表達載體還可包含選擇標記基因或報告基因或二者都有,以便於從病毒載體轉染或感染的細胞群體中識別和選擇表達細胞。在其他方面,選擇標記可以攜帶在單獨的DNA片段上並在共轉染實驗中使用。選擇標記基因或報告基因都可側接於合適的調控序列,使其在宿主細胞中能夠表達。有用的選擇標記包括,例如,抗生素耐藥基因,如neo以及類似基因。
報告基因可用於鑒定潛在的轉染細胞和評價調控序列的功能。通常,報告基因是不存在於受體生物體或組織中或不由受體生物體或組織表達的基因,其編碼一種多肽,其表達表現為一些易於檢測的特性,例如酶活性。當DNA導入受體細胞後,在合適的時間檢測報告基因的表達。合適的報告基因可包括編碼螢光素酶、β-半乳糖苷酶、氯黴素乙醯轉移酶、分泌鹼性磷酸酶或綠色螢光蛋白的基因( e.g., Ui-Tel et al., 2000 FEBS Letters479: 79-82)。合適的表達系統是公知的,可以通過已知的技術製備或通過商業途徑獲得。通常,把具有能夠顯示報告基因最高表達水平的最小5'側翼區的構建體認定為啟動子。此類啟動子區可以與報告基因連接,並用於評估某些物質在調節啟動子驅動的轉錄中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編碼本文所述的任一種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的核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核酸包括編碼抗原結合域、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重鏈和輕鏈的一個或多個核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一個或多個核酸序列中的每一個包含在單獨的載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有一些核酸序列包含在同一載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有核酸序列包含在同一載體中。載體可以選自,例如,哺乳動物表達載體和病毒載體(如源自逆轉錄病毒、腺病毒、腺相關病毒、皰疹病毒和慢病毒的載體)。
將基因導入細胞並表達的方法在本領域是已知的。在涉及表達載體的上下文中,通過本領域的任何方法載體可以很容易地導入宿主細胞中,如哺乳動物細胞、細菌、酵母或昆蟲細胞。例如表達載體可以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導入宿主細胞。
將多核苷酸導入宿主細胞的物理方法包括磷酸鈣沉澱、脂質體轉染、基因槍法、顯微注射、電穿孔法以及諸如此類。製備包含載體和/或外源核酸的細胞的方法在本領域是熟知的。參見例如Green and Sambrook (2013,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New York)。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過磷酸鈣轉染法將多核苷酸導入宿主細胞。
將目標多核苷酸導入宿主細胞的生物學方法包括使用DNA和RNA載體。病毒載體,特別是逆轉錄病毒載體,已成為將基因插入哺乳動物細胞,例如人類細胞中的最廣泛使用的方法。其它病毒載體可以源自慢病毒、痘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型、腺病毒和腺相關病毒等。參見如U.S. Pat. Nos. 5,350,674 和5,585,362。
將多核苷酸導入宿主細胞的化學方法包括膠體分散系統,例如高分子複合物、納米膠囊、微球、磁珠和以脂質為基礎的系統,其包括水包油乳劑、膠團、混合膠團和脂質體。一種在體內和體外被用作遞送載體的示例性膠體系統是脂質體(例如,人工膜囊)。
在使用非病毒遞送系統的情況下,示例性的遞送載體是脂質體。考慮使用脂質製劑將核酸導入宿主細胞(體外、離體或體內)。在另一方面,所述核酸可以與脂質結合。與脂質結合的核酸可被包裹進脂質體的水性內部,散佈在脂質體的脂質雙層內,通過與脂質體和寡核苷酸結合的連接分子連接在脂質體,包埋在脂質體中,與脂質體形成複合物,分散在含有脂質的溶液中,與脂質混合,與脂質結合,懸浮在脂質中,包含在膠束中或與膠束混合,或以其它方式與脂質結合。脂質、脂質/DNA或脂質/表達載體相關的組合物在溶液中不限於任何特定結構。例如,它們可能以雙分子層結構、以膠束或以“塌陷”結構存在。它們也可以簡單的分散在溶液中,可能形成大小或形狀不均勻的聚集體。脂質是脂肪物質,可以是天然存在的或是合成的脂質。例如,脂質包括天然存在於細胞質中的脂肪滴,以及含有長鏈脂肪烴及其衍生物的一類化合物,例如脂肪酸、醇、胺、胺基醇和醛。
無論採用何種方法將外源核酸導入宿主細胞中或以其他方式將細胞暴露於本發明的抑制劑中,為了確認重組DNA序列存在於宿主細胞中,可以進行多種實驗。這類實驗包括例如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分子生物學”實驗。例如Southern和Northern blotting,RT-PCR和PCR;“生物化學”實驗,例如檢測某一特定多肽是否存在或不存在,例如通過免疫學方法(ELISAs和Western blots)或者通過本文所述的實驗來進行鑒定均落入本發明範圍內。
抗原結合蛋白和雙特異性分子的製備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原結合蛋白(例如,特異性識別PcrV或Psl的抗原結合蛋白)是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是源於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包括來自單株抗體的V H和V L,或者其變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進一步包括來自單株抗體的C H1和C L區域,或者其變體。單株抗體可以應用例如本領域已知的方法製備,包括雜交瘤細胞法、酵母展示、噬菌體展示方法或應用重組DNA法。此外,示例性的酵母展示和噬菌體展示法在本文及以下的實施例中進行了描述。
在雜交瘤細胞法中,通常用免疫劑免疫倉鼠、小鼠或其他適合的宿主動物,以引發產生或能夠產生與免疫劑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的淋巴細胞。或者,可以在體外免疫淋巴細胞。免疫劑可包括目標蛋白的多肽或融合蛋白。通常,如果需要人源細胞,採用外周血淋巴細胞(PBLs),而如果需要非人哺乳動物來源細胞,則會使用脾細胞或淋巴結細胞。使用適當的融合劑將淋巴細胞與永生細胞系進行融合,例如聚乙二醇,以形成雜交瘤細胞。永生細胞系通常是轉化的哺乳動物細胞,尤其是齧齒類、牛科和人源的骨髓瘤細胞。通常使用大鼠或小鼠骨髓瘤細胞系。雜交瘤細胞可以在合適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所述培養基較佳含有一種或多種抑制未融合永生細胞生長或存活的物質。例如,如果親本細胞缺乏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或HPRT),則雜交瘤細胞培養基通常包括次黃嘌呤、胺蝶呤和胸苷(HAT培養基),該培養基能阻止HGPRT缺陷細胞生長。
在一些實施例中,永生化細胞系有效融合,通過所選擇的抗體生產細胞保證抗體高水平穩定表達,並且對某些培養基敏感,例如HAT培養基。在一些實施例中,永生細胞系是小鼠骨髓瘤細胞系,可以從例如,加利福尼亞聖地牙哥的索爾克細胞保藏中心和維吉尼亞馬納薩斯的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獲得。同時還描述了人骨髓瘤和鼠-人雜交骨髓瘤細胞系用於製備人源單株抗體。
然後可以測定培養雜交瘤細胞的培養基中是否存在針對多肽的單株抗體。由雜交瘤細胞產生的單株抗體的結合特異性可以通過免疫沉澱法或體外結合實驗確定,如放射性免疫測定法(RIA)或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此類技術或分析方法在本領域是已知的。單株抗體的結合親和力可以通過例如Munson and Pollard, Anal. Biochem.,107:220(1980)中所述的斯卡查德(Scatchard)分析確定。
在鑒定出所需的雜交瘤細胞後,可以通過有限稀釋法對目標選殖進行亞選殖,並通過標準方法進行培養。基於此目的適合的培養基包括,例如改良Eagle培養基(DMEM)和RPMI-1640培養基。或者,雜交瘤細胞可以在哺乳動物體內以腹水的形式生長。
亞選殖分泌的單株抗體可以通過常規免疫球蛋白純化方法從培養基或腹水中分離或純化,例如蛋白A-瓊脂糖凝膠、羥基磷灰石色譜層析、凝膠電泳、透析或親和層析。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所述的任一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包含選自抗體文庫(例如展示scFv或Fab片段的噬菌體文庫)的選殖的序列。所述選殖可以通過篩選具有所需活性的抗體片段組合文庫的方法進行鑒定。例如,本領域已知多種方法用於產生噬菌體展示文庫以及篩選這些文庫來獲得所需結合特性的抗體。這些方法在例如 Hoogenboom et al.,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178:1-37 (O'Brien et al., ed., Human Press, Totowa, N.J., 2001)中進行了綜述,並且在例如McCafferty et al., Nature348:552-554; Clackson et al., Nature352: 624-628 (1991); Marks et al., J. Mol. Biol.222: 581-597 (1992); Marks and Bradbury,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248:161-175 (Lo, ed., Human Press, Totowa, N.J., 2003); Sidhu et al., J. Mol. Biol.338(2): 299-310 (2004); Lee et al., J. Mol. Biol. 340(5): 1073-1093 (2004); Fellou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01(34): 12467-12472 (2004); and Lee et al., J. Immunol. Methods284(1-2): 119-132(2004)中進行了進一步描述。
在某些噬菌體展示方法中,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分別選殖V H和V L基因的所有組成成分,並在噬菌體文庫中隨機重組,然後篩選能夠結合抗原的噬菌體,如Winter et al., Ann. Rev. Immunol., 12: 433-455 (1994)中所述。噬菌體通常以scFv片段或以Fab片段形式展示抗體片段。免疫來源的文庫噬菌體提供針對免疫原的高親和力抗體而不需要構建雜交瘤細胞。或者,可以選殖天然庫(例如來自人),來提供針對多種非自身抗原和自身抗原的單一抗體來源,而不需任何免疫,如Griffiths et al., EMBO J, 12: 725-734 (1993)中所述。最後,天然文庫也可以通過選殖來自幹細胞的非重排V-gene片段,並使用包含隨機序列的PCR引物編碼CDR3高變區並且在體外完成重排的方法進行製備,如Hoogenboom and Winter, J. Mol. Biol., 227: 381-388 (1992)中所述。描述人抗體噬菌體文庫的專利出版物包括,例如U.S. Pat. No. 5,750,373、和 US Patent Publication Nos. 2005/0079574、2005/0119455、2005/0266000、2007/0117126、2007/0160598、2007/0237764、2007/0292936和2009/0002360。
通過噬菌體展示篩選文庫中能夠特異性結合靶標(例如,PcrV或Psl)的抗原結合部分的方法來製備所述的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該文庫可以是人scFv噬菌體展示文庫,具有至少1×10 9(例如至少1 × 10 9、2.5 × 10 9、5 × 10 9、7.5 × 10 9、1 × 10 10、2.5 × 10 10、5 × 10 10、7.5 × 10 10或1 × 10 11)種多樣性的獨特的人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文庫是人天然文庫,通過從健康受試者的PMBCs和脾臟中提取的DNA構建,包含所有人重鏈和輕鏈亞家族。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文庫是人天然文庫,通過從各種疾病患者體內分離的PMBCs中提取的DNA構建,例如自身免疫病的患者、癌症患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文庫是半合成的人文庫,其中重鏈CDR3完全是隨機的,所有胺基酸(除了半胱胺酸)以相同的概率存在於任何給定的位置。(參見,例如,Hoet, R.M. et al., Nat. Biotechnol.23(3):344-348, 2005)。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合成的人文庫的重鏈CDR3長度在5到24個(例如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或24個)胺基酸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文庫是全合成的噬菌體展示文庫。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文庫是非人噬菌體展示文庫。
對靶標抗原(例如,PcrV或Psl)具有高親和力的噬菌體選殖可以通過噬菌體與靶標抗原的反覆運算結合進行篩選,所述靶標抗原與固相支持物結合(例如用於溶液淘選的珠子或用於細胞淘選的哺乳動物細胞),接下來去除未結合的噬菌體,並洗脫特異性結合噬菌體。隨後,洗脫結合的噬菌體選殖並用於感染合適的宿主細胞,例如 E. coliXL1-Blue,進行表達和純化。可以通過多輪淘選(例如,2、3、4、5、6或更多輪),例如溶液淘選、細胞淘選或兩者結合以富集特異性結合靶標抗原的噬菌體選殖。富集的噬菌體選殖與靶標抗原的特異性結合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方法進行檢測,包括例如ELISA和FACS。
單株抗體也可以通過重組DNA方法進行製備,例如U.S. Patent No. 4,816,567中所述。編碼本發明中所述單株抗體的DNA可以通過常規方法(例如通過能特異性結合編碼鼠源抗體輕鏈和重鏈基因的寡聚核苷酸探針)輕易的分離和測序。如上所述的雜交瘤細胞或本發明的抗原特異性噬菌體選殖可以作為這種DNA的來源。分離後,可將DNA置於表達載體中,然後該載體轉染入宿主細胞,例如猿猴COS細胞、中華倉鼠卵巢癌(CHO)細胞或不產生免疫球蛋白的骨髓瘤細胞中,獲得在重組宿主細胞中合成的單株抗體。所述DNA也可以被修飾,例如用人類重鏈和輕鏈恆定結構和/或框架區域的編碼序列代替同源的非人類序列(美國專利號4,816,567;Morrison et al.,同上),或者將非免疫球蛋白多肽的全部或部分編碼序列共價連接到免疫球蛋白編碼序列上。這種非免疫球蛋白多肽可以取代本發明中抗體的恆定區,或可以取代本發明中抗體可變域中的一個抗原結合位點,形成嵌合的二價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針對不同表位或抗原的額外的可變域可以被包括進來以產生嵌合的雙特異性抗體。
所述抗體可以是單價抗體。製備單價抗體的方法是本領域已知的。例如,一種涉及免疫球蛋白輕鏈和修飾重鏈的重組表達方法。通常在Fc區的任意位置截短重鏈,以阻止重鏈相互交聯。或者,相關的半胱胺酸殘基被其它胺基酸殘基取代或被缺失以防止交聯。
體外方法也適用於製備單價抗體。消化抗體產生抗體片段,特別是Fab片段,可以使用任何本領域已知的方法完成。 具有所需結合特異性(抗體-抗原結合位點)的抗體可變域可以與免疫球蛋白恆定區融合。較佳與免疫球蛋白重鏈恆定區進行融合,其包括至少部分鉸鏈,CH2和CH3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輕鏈結合必要位點的第一重鏈恆定區(CH1)至少出現在一種融合體中。編碼免疫球蛋白重鏈融合體的DNA,如果需要,還可以包括編碼免疫球蛋白輕鏈的DNA,被插入進獨立的表達載體中,並共轉染至合適的宿主生物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針對不同抗原表位或不同抗原的抗體可變域可與免疫球蛋白恆定域序列融合以產生嵌合的雙特異性分子。
全人和人源化抗體
所述抗原結合蛋白或雙特異性分子可以是人源化抗體或全人抗體。非人(如小鼠)抗體部分的人源化形式是嵌合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鏈或其片段(例如Fv、Fab、Fab’、F(ab’) 2、scFv或抗體的其他抗原結合子序列),其通常包括最少的源於非人免疫球蛋白的序列。人源化抗體包括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鏈或其片段(受體抗體),其中受體CDR的殘基被具有所需特異性、親和力和性能的非人源(供體抗體)CDR殘基取代,例如小鼠、大鼠或兔子的CDR。在一些實施例中,人免疫球蛋白Fv框架區殘基被相應的非人源殘基取代。人源化抗體還可以包含既不屬於受體抗體也不在引入的CDR或框架區序列中的胺基酸殘基。通常,人源化抗體包含至少一個,通常兩個可變域,其中全部或基本上全部CDR區對應於非人免疫球蛋白的CDR區,全部或基本上全部框架區是人免疫球蛋白共有序列。
通常,人源化抗體含有一個或多個從非人源引入的胺基酸殘基。那些非人源胺基酸殘基通常被稱為“移入”殘基,通常來自“移入”可變域。根據一些實施例,人源化基本上可以按照Winter和其同事的如下方法進行(Jones et al., Nature,321: 522-525 (1986); Riechmann et al., Nature,332: 323-327 (1988); Verhoeyen et al., Science,239: 1534-1536 (1988)),通過用齧齒動物CDRs或CDR序列取代人源抗體的相應序列。因此,這種“人源化”抗體部分 (U.S. Patent No. 4,816,567),其基本上少於完整的人源抗體,其可變域已被來自非人源的相應序列所取代。在實際中,人源化抗體部分是典型的人源抗體部分,其中一些CDR殘基和可能的一些框架區殘基被來自齧齒類抗體中類似位點的殘基所取代。
產生人抗體部分是人源化的一種替代方式。例如,目前可以製備在免疫後能夠產生完整的全人抗體文庫而不產生內源性免疫球蛋白的轉基因動物(例如,小鼠)。例如,已有報導,嵌合和種系突變小鼠中抗體重鏈連接區(JH)基因的純合子缺失,完全抑制了內源性抗體的產生。將人種系免疫球蛋白基因陣列轉移到這種種系突變小鼠體內,可在抗原刺激下產生全人抗體,參見,例如akobovits et al., PNAS USA,90:2551 (1993); Jakobovits et al., Nature,362:255-258 (1993); Bruggemann et al., Year inImmunol., 7:33 (1993); U.S. Patent Nos. 5,545,806, 5,569,825, 5,591,669; 5,545,807; 和WO 97/17852。或者,可以通過將人類免疫球蛋白基因座引入轉基因動物中(例如內源性免疫球蛋白基因已經被部分或全部沉默的小鼠)來製備全人抗體。抗原刺激後,可以發現全人抗體的產生在各個方面都與其在人類中的產生非常相似,包括基因重排、組裝和抗體文庫。這種方法在例如U.S. Patent Nos. 5,545,807; 5,545,806; 5,569,825; 5,625,126; 5,633,425; and 5,661,016, and Marks et al., Bio/Technology, 10: 779-783 (1992); Lonberg et al., Nature, 368: 856-859 (1994); Morrison, Nature, 368: 812-813 (1994); Fishwild et al., Nature Biotechnology, 14: 845-851 (1996); Neuberger, Nature Biotechnology, 14: 826 (1996); Lonberg and Huszar, Intern. Rev. Immunol., 13: 65-93 (1995) 中進行了描述。
人抗體或人抗體部分也以通過體外活化B細胞(見U.S. Patents 5,567,610 和 5,229,275)或通過使用本領域已知的各種技術來產生,包括噬菌體展示文庫。Hoogenboom and Winter, J. Mol. Biol.,227:381 (1991); Marks et al., J. Mol. Biol.,222:581 (1991). Cole et al.和Boerner et al.等人的技術也可以用於製備全人單株抗體。見Cole et al.,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Alan R. Liss, p. 77 (1985) and Boerner et al., J. Immunol.,147(1): 86-95 (1991)。
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變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的抗原結合域或抗原結合蛋白變體(例如,特異性識別PcrV或Psl的抗體部分,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胺基酸序列也在考慮中。例如,可能需要改善抗原結合域或抗原結合蛋白的結合親和力和/或其它生物學活性。抗原結合實體變體的胺基酸序列可以通過在編碼抗原結合實體的核苷酸序列中引入適當的修飾或通過肽合成來製備。此類修飾包括例如,抗原結合實體胺基酸序列中殘基的缺失和/或插入和/或取代。可以通過胺基酸殘基缺失、插入和取代的任一組合來完成最終的構建,使其具有所需的特徵。例如,抗原結合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具有一個或多個胺基酸取代的抗原結合域或抗原結合蛋白變體。取代突變的目標位元點包括高變區(HVRs)和框架區(FRs)。可以在目標抗體中引入胺基酸取代,篩選所需活性的產物,例如,改善的生物活性,保持/改善抗原結合能力,降低的免疫原性,減少的病原菌結合或改善對病原菌的調理吞噬殺傷(OPK),例如,銅綠假單胞菌。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述的胺基酸取代僅限於本發明表7中的“示例性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胺基酸取代僅限於本發明表7中的“較佳取代”。
保守取代如下表7所示。
表 7 保守取代
原始殘基 示例性取代 較佳取代
Ala (A) Val; Leu; Ile Val
Arg (R) Lys; Gln; Asn Lys
Asn (N) Gln; His; Asp, Lys; Arg Gln
Asp (D) Glu; Asn Glu
Cys (C) Ser; Ala Ser
Gln (Q) Asn; Glu Asn
Glu (E) Asp; Gln Asp
Gly (G) Ala Ala
His (H) Asn; Gln; Lys; Arg Arg
Ile (I) Leu; Val; Met; Ala; Phe; Norleucine Leu
Leu (L) Norleucine; Ile; Val; Met; Ala; Phe Ile
Lys (K) Arg; Gln; Asn Arg
Met (M) Leu; Phe; Ile Leu
Phe (F) Trp; Leu; Val; Ile; Ala; Tyr Tyr
Pro (P) Ala Ala
Ser (S) Thr Thr
Thr (T) Val; Ser Ser
Trp (W) Tyr; Phe Tyr
Tyr (Y) Trp; Phe; Thr; Ser Phe
Val (V) Ile; Leu; Met; Phe; Ala; Norleucine Leu
根據側鏈性質將胺基酸分為不同類別:
疏水胺基酸:去甲亮胺酸Norleucine、蛋胺酸Met、丙胺酸Ala、纈胺酸Val、亮胺酸Leu、異亮胺酸Ile;
b. 中性親水性胺基酸:半胱胺酸Cys、絲胺酸Ser、蘇胺酸Thr、天冬醯胺Asn、穀胺醯胺Gln;
c. 酸性胺基酸:天冬胺酸Asp、麩胺酸Glu;
d.鹼性胺基酸:組胺酸His、離胺酸Lys、精胺酸Arg;
e. 影響鏈方向的胺基酸:甘胺酸Gly、脯胺酸Pro;
f. 芳香族胺基酸:色胺酸Trp、酪胺酸Tyr、苯丙胺酸Phe。
非保守胺基酸的取代包含將以上一種類別取代為另一種類別。
一種示例性的取代變體是親和力成熟的抗體,可採用例如以噬菌體展示為基礎的親和力成熟技術而方便地產生。簡言之,將一個或多個CDR殘基進行突變,變體抗體部分展示在噬菌體上,並篩選具有特定生物活性(例如,基於RBC細胞裂解抑制實驗或結合親和力)的變體。可以在HVRs區進行改變(例如,取代)來獲得改善的基於RBC裂解抑制實驗或抗體親和力。可以在HVR的“熱點區”產生改變,即在體細胞成熟過程中發生高頻突變的密碼子編碼的殘基(參見,例如Chowdhury, Methods Mol. Biol. 207:179-196 (2008)),和/或在特異的決定性殘基(SDRs),檢測所得變體V H和V L的結合親和力。從二級文庫中構建和重新選擇親和力成熟的方法已經在一些文獻中進行描述,例如,Hoogenboom et al. i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178:1-37 (O'Brien et al., ed., Human Press, Totowa, NJ, (2001) )。
在一些親和力成熟的實施例中,通過多種方法中的任一種(例如易錯PCR,鏈改組或寡核苷酸定向突變),將多樣性引入選擇的用於親和力成熟的可變基因中。然後創建二級文庫。對該文庫進行篩選,鑒定出具有所需親和力的抗體變體。另一種引入多樣性的方法包括HVR介導的方式,其中幾個HVR殘基(例如,一次4-6個殘基)被隨機化。涉及抗原結合的HVR殘基被特異性地識別,例如,採用丙胺酸掃描誘變或建模。通常CDR-H3和CDR-L3區域尤其是重點靶標。
在一些實施例中,取代、插入或缺失可能發生在一個或多個HVRs內,只要這種改變基本上不降低抗體結合抗原的能力。例如,可以在HVRs中產生基本上不降低結合親和力的保守性改變(例如,本文中提供的保守性取代)。這些改變可能發生在HVR“熱點區”或SDRs區域之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文提供的變體V H和V L序列,每一個HVR或者是未發生改變,或者包含不超過1個、2個或3個胺基酸取代。
一種有用的可以鑒定出抗體中能被靶向性突變的胺基酸殘基或區域的方法稱為“丙胺酸掃描突變”,如Cunningham and Wells (1989) Science, 244:1081-1085中所述。在該方法中,一個或一組目標殘基(例如,帶電殘基如精胺酸、天冬胺酸、組胺酸、離胺酸和麩胺酸)被中性或帶負電荷胺基酸(例如,丙胺酸或麩胺酸)取代,以此來確定抗體與抗原相互作用是否受到影響。可以在胺基酸的位置進一步引入取代,來證明該位置對初始取代具有功能敏感性。或者/另外,通過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晶體結構來鑒定抗體和抗原之間的接觸位點。這些接觸位點殘基和鄰近殘基可作為取代候選物而被靶向或消除。篩選變體,確定它們是否具有所需要的性質。
胺基酸序列的插入,包括在胺基端和/或羧基末端的融合,長度範圍從1個殘基到包含100個或更多個殘基的多肽,還包括在序列內插入1個或多個胺基酸殘基。末端插入的例子包括N末端具有甲硫胺醯殘基的抗原結合部分。抗原結合部分的其它插入變體,包括在抗原結合部分N-末端或C-末端融合一個酶(例如,ADEPT)或增加抗原結合部分血清半衰期的多肽。
Fc區變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一個或多個胺基酸修飾引入本文所述的抗原結合部分(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融合蛋白)的Fc區,從而產生Fc區變體。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變體具有增強的ADCC效能,通常與結合Fc的受體(FcRs)有關。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變體具有降低的ADCC效能。有很多關於Fc序列的改變或突變影響其效能的例子,例如,WO 00/42072 和 Shields et al. J Biol. Chem. 9(2): 6591-6604 (2001) 描述了與FcRs的結合增強或減弱的抗體變體。這些出版物的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本文。
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是治療性抗體針對腫瘤細胞的作用機制。ADCC是細胞介導的免疫防禦,當靶細胞膜表面的抗原被特異性抗原結合部分(例如,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結合,免疫系統的效應細胞主動裂解靶細胞(例如,感染的細胞)。通常ADCC效應涉及由抗體啟動的NK細胞。NK細胞表達Fc受體CD16。該受體識別並結合與靶細胞表面相結合的抗體分子的Fc部分。NK細胞表面最常見的Fc受體為CD16或FcγRIII。Fc受體與抗體Fc區的結合導致NK細胞的活化,細胞裂解顆粒的釋放,及隨後靶細胞的凋亡。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還提供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變體),其包含具有一種或多種效應功能的Fc區,這使得它成為一個理想的申請候選抗體,在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半衰期體內是重要的,但某些效應功能(如CDC和ADCC)是不必要或有害的。通過進行體外和/或體內的細胞毒性試驗,來確認CDC和/或ADCC活性的降低/消除。例如,可以進行Fc受體(FcR)結合實驗來確認抗體缺乏FcγR結合(因此可能缺乏ADCC活性),但是保留 FcRn結合能力。介導ADCC的主要細胞中,NK細胞僅表達FcγRIII,而單核細胞表達FcγRI、FcγRII和FcγRIII。Ravetch and Kinet Annu. Rev. Immunol. 9:457-492 (1991)第464頁的表3中總結了FcR在造血細胞上的表達。在體外評估目標分子的ADCC活性的非限制性實例在U.S. Pat. No. 5,500,362中進行了描述 (參見例如 Hellstrom, I.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3:7059-7063 (1986)) and Hellstrom, I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2:1499-1502 (1985); U.S. Pat. No. 5,821,337 (see Bruggemann, M. et al., J. Exp. Med. 166:1351-1361 (1987))。或者,可以採用非放射性檢測方法(參見,例如ACTI™流式細胞術非放射性細胞毒性檢測(CellTechnology, Inc. Mountain View, Calif.)和CYTOTOX 96™非放射性細胞毒性檢測(Promega, Madison, Wis.))。此類檢測實驗採用的效應細胞包括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和自然殺傷細胞(NK)。或者,另外地,目標分子的ADCC活性在體內進行檢測,例如,在動物模型中,如Clynes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5:652-656 (1998)中所述。同時還可以進行C1q結合試驗來確認抗體不能與C1q結合,從而缺乏CDC活性。參見,例如WO2006/029879 和WO 2005/100402 中C1q 和 C3c 結合 ELISA。為了評估補體啟動情況,可進行CDC檢測(參見,例如Gazzano-Santoro et al., J. Immunol. Methods 202:163 (1996); Cragg, M. S. et al., Blood 101:1045-1052 (2003); 和Cragg, M. S. and M. J. Glennie, Blood 103:2738-2743 (2004))。使用本領域已知的方法來測定FcRn結合和體內清除/半衰期 (參見,例如,Petkova, S. B. et al., Int'l. Immunol. 18(12):1759-1769 (2006))。
具有降低的效應功能的抗體,包括在Fc區殘基238、265、269、270、297、327和329位進行一個或多個殘基的取代(U.S. Pat. No. 6,737,056)。這些Fc變體包括在265、269、270、297和327位進行兩個或多個殘基的取代的Fc變體,包括被稱為“DANA”的Fc變體,其在265和297位殘基取代為丙胺酸(U.S. Pat. No. 7,332,581)。
這類與FcRs結合能力提高或降低的抗體變體已有描述(參見例如U.S. Pat. No. 6,737,056; WO 2004/056312,和Shields et al., J. Biol. Chem. 9(2): 6591-6604 (2001) )。
在一些實施例中,Fc區的改變導致調理作用的改變(即增強或減弱),參見Moore et al., MAbs. 2(2): 181–189 (2010)中所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其包含具有一個或多個胺基酸取代的Fc區變體,能夠延長半衰期和/或增強與Fc受體(FcRn)的結合。具有延長半衰期和改善FcRn結合的抗體在US2005/0014934A1(Hinton等)中有所描述。這些抗體Fc區包含一個或多個胺基酸取代,增強了Fc區與FcRn的結合。這些Fc變體在Fc區包含238、256、265、272、286、303、305、307、311、312、317、340、356、360、362、376、378、380、382、413、424 或434位的殘基中的一個或多個取代,例如Fc區434位殘基的取代(U.S. Pat. No. 7,371,826)。
同時參見Duncan & Winter, Nature 322:738-40 (1988); U.S. Pat. No. 5,648,260; U.S. Pat. No. 5,624,821和WO 94/29351中提供其它Fc區變體的例子。
本發明考慮了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一種Fc變體或其組合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
糖基化變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本文所提供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進行改變,以增加或降低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糖基化的程度。通過改變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或其多肽部分的胺基酸序列以此來增加或去除一個或多個糖基化位點,可以方便地實現添加或刪除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上的糖基化位點。
其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包含Fc區,可以改變與其連接的糖。由哺乳動物細胞產生的天然抗體通常包含分支的雙觸角寡糖,該寡糖通常通過N-連接與Fc區CH2結構域Asn297連接,參見例如Wright et al.,TIBTECH 15:26-32 (1997)。所述寡糖可包含多種糖類,例如甘露糖、N-乙醯胺基葡萄糖苷(GlcNAc)、半乳糖和唾液酸,以及與雙觸角寡糖結構“莖”部的GlcNAc相連接的海藻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對本發明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進行寡糖修飾,從而產生具有某些改進特性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 與Fc區的CH2結構域連接的N-聚糖是異質的。CHO細胞中產生的抗體或Fc融合蛋白通過岩藻糖基轉移酶活性被岩藻糖基化,參見Shoji-Hosaka et al., J. Biochem. 2006, 140:777- 83。通常,可以在人血清中檢測出一小部分天然存在的非岩藻糖基化IgGs。Fc區的N-糖基化對於其與Fc R結合很重要;而非岩藻糖基化的N-聚糖增強了Fc與Fc RIIIa的結合能力。與Fc RIIIa結合能力增強使得ADCC效應增強,這在需要細胞毒性的某些抗體治療應用中是有利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不需要Fc介導的細胞毒作用時,增強的效應功能可能是有害的。在一些實施例中,Fc片段或CH2結構域是非糖基化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過對CH2結構域中的N-糖基化位點進行突變以阻止其糖基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其包含Fc區,其中連接於Fc區的糖類結構具有減少的岩藻糖或缺乏岩藻糖,這可能會增強ADCC功能。具體地,本文提供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其相對於野生型CHO細胞產生的相同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具有減少的岩藻糖。也就是說,它們的特徵在於,與天然CHO細胞(例如,產生天然糖基化形式的CHO細胞,含有天然FUT8基因的CHO細胞)產生的抗體相比,具有更少量的岩藻糖。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N-連接聚糖具有少於50%、40%、30%、20%、10%或 5%的岩藻糖。例如,該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岩藻糖含量可能是1%-80%、1%-65%、5%-65%或20%-4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N-連接聚糖不包含岩藻糖,即,其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完全不含岩藻糖,或沒有岩藻糖或是去岩藻糖基化。岩藻糖的含量是通過計算連接到Asn297上的糖鏈內岩藻糖平均含量相對於通過MALDI-TOF質譜測量的所有連接在Asn297上的糖結構(如複合、雜交或甘露糖結構)的總量來確定的,如WO 2008/077546所述。Asn297是指位於Fc區297位的天冬醯胺殘基(EU Fc區殘基編號體系)。然而,由於抗體的微小序列變化,Asn297也可位於297位的上游或下游 ± 3個胺基酸,即在294和300位之間。這些岩藻糖基化變體可能具有增強的ADCC功能。參見例如US Patent Publication Nos. US 2003/0157108 (Presta, L.),US 2004/0093621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與“去岩藻糖基化”或“岩藻糖缺乏”的抗體變體相關的出版物的實例,包括US 2003/0157108;WO 2000/61739;WO 2001/29246;US 2003/0115614;US 2002/0164328;US 2004/0093621; US 2004/0132140;US 2004/0110704;US 2004/0110282;US 2004/0109865;WO 2003/085119;WO 2003/084570;WO 2005/035586;WO 2005/035778;WO2005/053742;WO2002/031140;Okazaki et al. J. Mol. Biol. 336:1239-1249 (2004); Yamane-Ohnuki et al. Biotech. Bioeng. 87: 614 (2004)。能夠產生去岩藻糖基化抗體的細胞系包括缺乏蛋白岩藻糖基化功能的Lec13 CHO細胞(Ripka et al. Arch. Biochem. Biophys. 249:533-545 (1986);US Pat Appl No US 2003/0157108 A1, Presta, L;和WO 2004/056312 A1, Adams et al., 尤其是實施例11),和基因敲除細胞系,例如α-1,6-岩藻糖基轉移酶基因,FUT8基因敲除的CHO細胞(參見Yamane-Ohnuki et al. Biotech. Bioeng. 87: 614 (2004);Kanda, Y. et al., Biotechnol. Bioeng., 94(4):680-688 (2006);和 WO2003/085107)。
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進一步提供二等分寡糖,例如,其中連接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Fc區的雙觸角寡糖被GlcNAc等分。這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可能具有減少的岩藻糖基化和/或增強的ADCC功能。這類抗體變體的實例在WO 2003/011878 (Jean-Mairet et al.);U.S. Pat. No. 6,602,684 (Umana et al.);US 2005/0123546 (Umana et al.),和Ferrara et al.,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93(5): 851-861 (2006)中有所描述。還提供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其在與Fc區連接的寡糖中具有至少一個半乳糖殘基。這類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可能具有增強的CDC功能。這類變體在例如WO 1997/30087 (Patel et al.); WO 1998/58964 (Raju, S.);和WO 1999/22764 (Raju, S.)中有所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包含能與FcγRIII相結合的Fc區。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Fc區的所述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變體在人效應細胞(例如T細胞)存在下具有ADCC活性,或者與具有人野生型IgG1 Fc區的其他相同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相比,在人效應細胞存在下,具有增強的ADCC活性。
半胱胺酸工程變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需要製備半胱胺酸工程化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在該抗體中一個或多個胺基酸殘基被半胱胺酸殘基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取代殘基出現在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可及位點。通過用半胱胺酸取代那些殘基,具有活性的巰基基團位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可及位點,可以用於將該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與其它部分偶聯,例如藥物部分或接頭-藥物部分,來製備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免疫偶聯物。半胱胺酸工程化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可以按照例如U.S. Pat. No. 7,521,541所述進行製備。
衍生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可進一步修飾以包含本領域已知並且容易獲得的其它非蛋白部分。適用於衍生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部分包括但不限於,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性聚合物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聚乙二醇(PEG)、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羧甲基纖維素、右旋糖酐、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1,3-二氧戊烷、聚-1,3,6-三氧雜環已烷、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聚胺基酸(均聚物或無規共聚物)、右旋糖酐或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丙二醇均聚物、環氧丙烷/環氧乙烷共聚物、聚氧乙基化多元醇(例如甘油)、聚乙烯醇及其混合物。聚乙二醇丙醛由於其在水中的穩定性,在製造中具有優勢。聚合物可以具有任意分子量,可以是支鏈或非支鏈的。連接在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上的聚合物數量可以變化,並且如果連接多於一個多聚物,它們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分子。通常,用於衍生化的聚合物的數量和/或類型可基於以下考慮因素來確定,包括但不限於,需要改進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特性或功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衍生物是否用於特定條件下的治療等。
藥物組合物
本文還提供包含任一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編碼抗體的核酸、包含編碼抗體的核酸的載體或者包含本文所述的核酸或載體的宿主細胞的組合物(例如藥物組合物,在這裡也稱為製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一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可通過混合具有所需純度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與任選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賦形劑或穩定劑(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6th edition, Osol, A. Ed. (1980))獲得合適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製劑,製備成凍乾製劑或液體製劑形式。可接受的載體、賦形劑或穩定劑在所用劑量和濃度下對接受者無毒,包括緩衝劑如:磷酸鹽、檸檬酸和其它有機酸;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和蛋胺酸;防腐劑(例如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六甲基氯化銨;苯紮氯銨;苄索氯銨;苯酚;丁醇或苄醇;對羥基苯甲酸烷基酯,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或對羥基苯甲酸丙酯;鄰苯二酚;間苯二酚;環己醇;3-戊醇和間甲酚);低分子量(少於10個殘基)多肽;蛋白質,例如血清白蛋白、明膠或免疫球蛋白;親水性聚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胺基酸,例如甘胺酸、穀胺醯胺、天冬醯胺、組胺酸、精胺酸或離胺酸;單糖、二糖和其它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或糊精;螯合劑如EDTA;糖類,如蔗糖、甘露醇、海藻糖或山梨糖醇;成鹽反離子如鈉;金屬複合物(如鋅-蛋白複合物);和/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TWEEN™,PLURONICS™或聚乙二醇(PEG);示例性製劑如WO98/56418中所述,並通過引用明確併入本文。適合皮下給藥的凍幹製劑在WO97/04801中有所描述。這類凍乾製劑可通過合適的稀釋劑重構成高蛋白濃度的製劑,並且重構的製劑可以通過皮下給藥的方式給予本文中待治療個體。陽離子脂質體或脂質體可以用於將本發明中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遞送至細胞。
本文所述的製劑除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之外,還可以包含一種或多種治療特定病症所必要的其它活性物質,較佳具有活性互補且彼此無不良反應的物質。例如,除了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之外,可能需要進一步包含抗腫瘤藥、生長抑制劑、細胞毒性劑或化學治療藥物。這些分子以對預期目的有效的量組合存在。其它這些物質的有效量取決於製劑中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含量,疾病或病症或治療的類型,以及如上所述的其它因素。這些藥物通常以與本文描述的相同劑量和給藥途徑使用,或者以目前應用劑量的1%至99%使用。
所述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也可以包埋在例如通過凝聚技術和介面聚合製備的微膠囊中,例如分別在膠體藥物遞送系統(例如,脂質體、白蛋白微球、微乳液、納米顆粒和納米膠囊)中或粗乳液中的羥甲基纖維素或明膠-微膠囊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膠囊。可以製備緩釋製劑。
可以製備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緩釋製劑。緩釋製劑的適合的實例包括含有抗體(或其片段)的固體疏水聚合物半透性基質,這些基質是成型製品的形式,例如,薄膜或微膠囊。緩釋基質的實例包括聚酯、水凝膠(例如,聚(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乙烯醇))、聚乳酸(U.S. Pat. No. 3,773,919),L-麩胺酸和L-麩胺酸乙酯共聚物,不可降解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可降解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如LUPRON DEPOT TM(由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和醋酸亮丙瑞林組成的可注射微球)以及聚-D(-)-3-羥基丁酸。雖然諸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和乳酸-乙醇酸之類的聚合物可以使分子的釋放超過100天,某些水凝膠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釋放蛋白質。當包封的抗體在體內長時間停留時,它們會因暴露於37 °C的潮濕環境中發生變性或聚集,可能導致生物活性的喪失或免疫原性的改變。可以根據相應的機制,設計合理的策略來穩定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如果發現聚集機制是通過硫代二硫化物交換形成分子間S-S鍵,則可以通過修飾巰基殘基、在酸性溶液中凍乾、控制含水量、使用適當的添加劑、以及開發特定的聚合物基質組合物來實現穩定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含有檸檬酸鹽、氯化鈉、乙酸鹽、琥珀酸鹽、甘胺酸、聚山梨酯80(吐溫80)或上述任何組合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包含約100 mM至約150 mM甘胺酸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包含約50mM至約100mM NaCl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包含約10mM至約50mM醋酸鹽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包含約10mM至約50mM琥珀酸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包含約0.005%至約0.02%聚山梨醇酯80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sl抗體配製在pH值介於5.1和5.6之間的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配製在包含10mM檸檬酸、100mM NaCl、100mM甘胺酸和0.01%聚山梨醇酯80的緩衝液中,其中製劑的pH為5.5。
用於體內給藥的製劑必須是無菌的。這可以通過例如應用無菌過濾膜過濾而容易地實現。
使用特異性識別抗原結合部分的組合物治療或預防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
使用特異性識別PcrV和/或Psl的雙特異性分子進行治療或預防的方法
在某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一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和/或任一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進一步提供了與假單胞菌感染相關的疾病和/或病症治療性或預防性的效果。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種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一雙特異性分子或藥物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如上所述任一雙特異性分子或者藥物組合物在製備用於治療疾病或病症的藥物中的用途。
與假單胞菌感染相關的疾病和/或病症包括但不限於發熱、寒顫、疲勞、肌肉和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頭痛、腹瀉、皮疹、傷口流膿、菌血症、急性肺炎、腹腔內感染。進一步的示例性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呼吸道感染、菌血症、膿毒性休克、化膿性關節炎、腸炎、皮膚軟組織感染(如燒傷傷口感染)、尿路感染、腸道感染、潰瘍性角膜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和心內膜炎。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或預防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降低了假單胞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EQ ID NOs:1-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或5,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6-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或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113、182或183。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SEQ ID NOs: 23-25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26-2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SEQ ID NOs: 30-3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或34,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35-37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EQ ID NO: 52或5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57-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或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或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76-7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118、187或18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110、179或180,以及V L,所述V L包含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或16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或16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或16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或16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或16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或167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或16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或16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或16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或16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或17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7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或18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或17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或17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或17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或17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53,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57-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或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或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76-7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或17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或188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或17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或188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或17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或17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或17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或17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108、177或17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108、177或17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或19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或19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或193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或18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或193的V L中的HC-L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或18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或194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或18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或19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的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的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的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括: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其中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的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的組合物比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更有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增強針對銅綠假單胞菌的調理吞噬殺傷(OPK)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破壞III型毒素分泌系統的活性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抑制假單胞菌對上皮細胞的結合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抑制假單胞菌引起的紅細胞裂解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假單胞菌Psl的雙特異性分子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
使用包含識別PcrV和/或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藥物組合物進行治療或預防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和/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和/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X 1X 2X 3MS (SEQ ID NO: 17),其中X 1為D或S,X 2為Y或N,和X 3為P、H、Y或S;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X 2X 3ADSVKG (SEQ ID NO: 18),其中X 1為G 或V,X 2為N或 Y,和X 3為D或Y;和HC-CDR3,其包含GRFX 1X 2X 3X 4X 5X 6FX 7RAVYGMDV (SEQ ID NO: 38),其中X 1為S或C,X 2為T、G、D、Y、Q或A,X 3為S、D、N、E、L、A或Y,X 4為S、T、Y或A,X 5為S、H、Q、A、R、K、G、E、Y或D,X 6為H或C,和X 7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X 1SYLA (SEQ ID NO: 209),其中X 1為S或R;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X 1SYPLX 2(SEQ ID NO: 210),其中X 1為S、N或K,和X 2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DNX 1MS (SEQ ID NO: 14),其中X 1為Y或H;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HC-CDR3,其包含GRFSTX 1SSHFX 2RAVYGMDV (SEQ ID NO: 16),其中X 1為L或S, X 2為F或Y;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 ;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或者(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2SISYADSVKG (SEQ ID NO: 211),其中X 1為D、N、I、L或V,X 2為S、T、R、G或N;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X 2為F或L;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212),其中X 1為N、G、D或S,X 2為K、R、S、N或T,X 3為N、G、S或D;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213),其中X 1為D、N、H或A;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214),其中X 1為S、T、E、H、N、A、D、M或L,X 2為S、Q、E、T、D、G、H、L、N、V或Y,和X 3為I、L或 V。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39),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HC-CDR3,其包含DGPYDX 1LDI (SEQ ID NO: 40),其中X 1為S或A;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1),其中X 1為S或G,X 2為S或R和X 3為S或N;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和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3),其中X 1為S或L,X 2為S或Q和X 3為L或I。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SEQ ID NOs: 23-25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26-2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SEQ ID NOs: 30-3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或34;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35-37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7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2,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6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125),其中X 1為S、K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126),其中X 1為N、S、V、T或P,和X 2為D、Y、C、H、S、R、A、E、G、K、W、V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127),其中X 1為N、A、V、F、R、G、H、Q、W或P;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 X 1T (SEQ ID NO: 128),其中X 1為R或Y。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X 1X 2X 3X 4(SEQ ID NO: 129) 其中X 1為D、Y或N,其中X 2為G或A,其中X 3為D或T,和其中X 4為S、A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130),其中X 1為N、D、Y、F、P、G、K、H、A、C、E、Q、R、S、T、V、W 或L。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或53;和H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57-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或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或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SEQ ID NOs: 76-7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8;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6,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4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8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9;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0;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08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08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1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0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的V L。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2:1。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藥物組合物,其包括:(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0:1、10:1、9:1、8:1、7:1、6:1、5:1、4:1、3:1、2: 1、1:1、1:2、1:3、1:4、1:5、1:6、1:7、1:8、1:9、1:10或1:2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藥物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或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以及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所述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1或1: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了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該方法比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更有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該方法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增強針對銅綠假單胞菌的調理吞噬殺傷(OPK)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該方法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破壞III型毒素分泌系統的活性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該方法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抑制假單胞菌對上皮細胞的結合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該方法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抑制假單胞菌引起的紅細胞裂解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和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的組合物,該方法與施用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抗原結合蛋白或等價量的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相比,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至約10%、20%、30%、40%、50%、60%、70%、80%、90%、100%、2倍、5倍、10倍、20倍、50倍或100倍以上。
製品及試劑盒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製品,所述製品包含一種物質,所述物質能夠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中的假單胞菌感染,或者用於遞送雙特異性分子(例如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或者包括特異性識別PcrV上一個或多個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Psl上一個或多個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的藥物組合物,到被表達PcrV和Psl的病原菌附著的細胞中。所述製品可以包括一種容器以及在容器上或隨該容器附帶的標籤或包裝說明書。合適的容器包括,例如瓶子、小瓶、注射器等。容器可以由多種材料製成,例如玻璃或塑膠。通常,該容器內裝有能夠有效治療本文所述疾病或病症的組合物,並且具有一個無菌埠(例如該容器可以是一個靜脈輸液袋或是一個具有皮下注射針頭可刺穿蓋子的小瓶)。組合物中的至少一種活性物質為本發明所述的雙特異性分子或抗原結合蛋白。標籤或包裝說明書標示了該組合物可以用於治療的特定病症。標籤或包裝說明書進一步包含給患者施用雙特異性分子或藥物組合物的說明書。包括聯合治療的製品和試劑盒均在本文的考慮範圍之內。
包裝說明書是指通常包含在治療產品的商業包裝內的說明書,其包含關於與這些治療產品使用有關的適應症、用法、劑量、施用、禁忌症和/或警告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包裝說明書標明該組合物可以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在一些實施例中,包裝說明書標明該組合物可用於治療假單胞菌感染。
此外,所述製品還可以包括第二容器,其包含藥學上可接受的緩衝液,例如抑菌性注射用水(BWFI)、磷酸鹽緩衝液、格林氏溶液或葡萄糖溶液。還可以包括從商業和用戶角度而言所需的其他材料,包括其他緩衝液、稀釋液、篩檢程式、針頭和注射器。
同時還提供可用於各種目的的試劑盒,例如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或者用於遞送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到被表達PcrV或Psl的病原菌附著的細胞中,任選與製品組合。本發明的試劑盒包括一個或多個容器,其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組合物(或單劑量形式和/或製品),並且在一些實施例中,進一步包含另一種藥劑(例如本文所述的藥劑)和/或與本文所述任一方法相一致的使用說明書。該試劑盒可進一步包括選擇適合治療個體的描述。本發明中試劑盒中所附帶的使用說明書通常是標籤或包裝說明書上的書面說明(例如包含在試劑盒內的紙頁),機器可讀的說明(例如,磁性或光學儲存光碟上的說明)也是可以接受的。
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括一種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括:a)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一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和b)至少一種有效量的其它藥劑,其能夠增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效果(如治療效果、檢測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括:a) 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一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和b)向個體施用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組合物用於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使用說明書。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括:a) 包含本文所述的任一種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和b) 至少一種有效量的其它藥劑,其能夠增強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效果(如治療效果、檢測效果)和c) 向個體施用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組合物和其它物質用於治療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的使用說明書。所述抗Psl抗體和其他物質可以存在於獨立的容器或同一個容器中。例如,該試劑盒可以包括一種特定組合物或兩種或更多種組合物,其中一種組合物包括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另一種組合物包括另一種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含一種(或一組)編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核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含:a) 一種(或一組)編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核酸,和b) 一種表達核酸(或一組核酸)的宿主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含:a) 一種(或一組)編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核酸,和b) 使用說明書,適用於:i) 在宿主細胞中表達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ii) 製備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和iii) 向個體施用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來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在一些實施例中,試劑盒包括:a) 一種(或一組)編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核酸,b) 一種表達核酸(或一組核酸)的宿主細胞,和c)使用說明書,適用於:i) 在宿主細胞中表達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ii) 製備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和iii) 向個體施用包含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組合物來治療或預防個體中假單胞菌感染。
本發明所述的試劑盒以合適的形式進行包裝。合適的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小瓶、瓶子、廣口瓶、軟包裝(例如密封的聚酯薄膜或塑膠袋)等。試劑盒可以任選地提供其它的組分,例如緩衝液和說明資訊。因此,本發明還提供製品,其包括小瓶(例如密封的小瓶)、瓶子、廣口瓶、軟包裝等等。
關於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組合物的使用說明書,通常包括一些資訊,諸如,劑量,給藥週期和給藥途徑的。容器可以是單位劑量的,大包裝的(如,多劑量包裝)或亞單位劑量的。例如,提供一種包含足夠劑量的如本文所述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例如全長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試劑盒以對個體進行長期有效的治療,例如一周、8天、9天、10天、11天、12天、13天、2周、3周、4周、6周,8周,3個月、4個月、5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或更長時間。試劑盒還可包含多單位劑量的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組合物和使用說明書,並且以足夠在藥房中儲存和使用的量進行包裝,例如,醫院藥房和複方藥房。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本發明的範圍和宗旨內可能的若干實施例。現在將通過參考以下非限制性實施例來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以下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但不應解釋為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其範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驗中使用銅綠假單胞菌株O6-57/66 (CNCTC 57/66)和PAO1(O5) (CNCTC PAO1)。
實施例1:使用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的組合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在腹腔感染模型中小鼠的存活率提高,證明了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的組合預防性中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能力。PA49先導抗體(和優化後的抗體6G12、9C7)與13-42先導抗體(和優化後的抗體7B1、7C1)結合的表位沒有重疊(資料未顯示)。
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的組合使得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提高
評估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7C1和6G12的組合在腹腔感染模型中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單獨施用7C1或6G12進行比較。HIV中和抗體10E8(Huang J, et al., Broad and potent neutralization of HIV-1 by a gp41-specific human antibody. Nature. 2012 Nov 15;491(7424):406-12)作為陰性對照,在本文中命名為HIV-10E8。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注射7C1、6G12或其組合。具體地,在高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抗PcrV抗體選殖7C1(5mg/kg),抗PcrV抗體選殖6G12(5mg/kg)或7C1和6G12的組合(每個2.5 mg/kg,共5mg/kg)。在低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7C1(2.5mg/kg)、6G12(2.5mg/kg)或7C1和6G12的組合(每個1.25mg/kg,共2.5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2倍致死劑量(2×LD90 = 5×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1A所示,在高抗體劑量設置(共5mg/kg)下,相比單獨施用7C1(5mg/kg),7C1和6G12的組合(每個2.5 mg/kg)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單獨施用6G12(5mg/kg)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結果如圖1B所示,在低抗體劑量設置(共2.5mg/kg)下,相比單獨施用7C1(2.5mg/kg),7C1和6G12的組合(每個1.25 mg/kg)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單獨施用6G12(2.5mg/kg)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這些結果表明,抗PcrV抗體的組合比單獨施用一種特定的抗PcrV抗體的效果更好,並證明本文所披露的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組合用於中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潛力。
實施例2:使用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在腹腔感染模型中小鼠的存活率提高,證明了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預防性中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能力。
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其組合使得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提高
評估抗PcrV抗體7C1和抗Psl抗體P59的組合在腹腔感染模型中的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單獨施用7C1或P59進行比較。這些結果也與對照抗PcrV抗體V2L2-MD或抗Psl抗體Cam003及其組合進行了比較。在腹腔感染模型中,比較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的組合與對照抗PcrV抗體V2L2-MD和抗Psl抗體Psl0096的組合在腹腔感染模型中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注射抗Psl抗體、抗PcrV或其組合。具體地,在一個試驗組中,向小鼠施用抗PcrV抗體7C1(5mg/kg),抗Psl抗體P59(5mg/kg)或7C1和P59的組合(每個1mg/kg,共2mg/kg)。在相應的對照組中,向小鼠施用抗PcrV抗體V2L2-MD(5mg/kg)、抗Psl抗體Cam003(5mg/kg)或V2L2-MD和Cam003的組合(每個1mg/kg,共2mg/kg)(圖2A)。在一個單獨的試驗組中,在高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7B1和P59的組合(每個1mg/kg,共2mg/kg);在相應的對照組中,向小鼠施用V2L2-MD和Psl0096的組合(每個1mg/kg,共2mg/kg)。在低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7B1和P59的組合(每個0.33mg/kg,共0.66mg/kg);在相應的對照組中,向小鼠施用V2L2-MD和Psl0096的組合(每個0.33mg/kg,共0.66mg/kg)(圖2B)。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4倍致死劑量(4×LD90 = 9×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2A所示,低劑量的7C1和P59的組合(共2mg/kg),與單獨施用7C1(5mg/kg)或P59(5mg/kg)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1)。此外,7C1和P59的組合(共2mg/kg)也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與對照抗PcrV抗體V2L2-MD(5mg/kg)、對照抗Psl抗體Cam-003(5mg/kg)或V2L2-MD和Cam-003的組合(共2mg/kg)相比。結果如圖2B所示,在高或低抗體劑量設置下,7B1和P59的組合,與對照抗體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相比,表現出相當或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陰性對照HIV-10E8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這些結果表明,與對照抗體組合相比,本文所披露的組合即使在較低的劑量下也能獲得更好的存活率保護,並證明本文所披露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組合用於中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潛力。
實施例3:在小鼠菌血症模型中使用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在菌血症模型中小鼠的存活率提高,證明了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預防性中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能力。構建靜脈注射感染引起的小鼠菌血症模型如先前所述(參見Ajitha Thanabalasuriar et.al, Bispecific antibody targets multipl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vasion mechanisms in the lung vasculature, J Clin Invest. 2017;127(6):2249–2261.)。
使用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提高菌血症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評估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或3F12的組合在菌血症模型中的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注射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的組合,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3F12的組合或對照PcrV抗體V2L2-MD和抗Psl抗體Psl0096的組合。BALB/c小鼠靜脈接種2倍致死劑量(2×LD90 = 5×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該菌株代表與臨床疾病相關的高毒性的細胞毒性的銅綠假單胞菌血清型。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3所示,施用任何一個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7B1+P59,7B1+3F12)的組合的小鼠均存活,其與對照抗體V2L2-MD和Psl0096的組合相比,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陰性對照HIV-10E8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這些結果表明,本文所披露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組合用於中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潛力。
實施例4:使用不同抗體比例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在菌血症模型中小鼠的存活率提高,檢查了不同比例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預防性中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效力。
使用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進一步檢測了不同比例的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或6G7的組合在腹腔感染模型中的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以7B1: P59或7B1: 6G7的比例進行檢測。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注射不同比例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在第一個試驗組中,向小鼠施用7B1和P59的組合(共0.67mg/kg),其中7B1與P59的比例為4:1、3:1、2:1、1:1、1:2、1:3或1:4。向對照組小鼠單獨施用7B1(共0.67mg/kg)或P59(共0.67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4倍致死劑量(4×LD90 = 9×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第二個試驗組中,向小鼠施用7B1和6G7的組合(共2mg/kg),其中7B1與6G7的比例為5:1、3:1、1:1、1:3或1:5。使用了更高劑量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用來闡釋不同抗體比例的效力。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6倍致死劑量(6×LD90 = 1.2×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4A所示,在接種量為4倍致死劑量(4×LD90 = 9×10 5CFU)下,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比例為1:1或1:2時,7B1和P59的組合在5個試驗比例中表現出最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等量的7B1或P59單獨施用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結果如圖4B所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6倍致死劑量(6×LD90 = 1.2×10 6CFU)的腹腔感染模型中,大多數小鼠在48小時內死亡。在1:1比例下的7B1和6G7的組合在5個試驗比例中表現出最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陰性對照HIV-10E8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這些結果表明,相比單獨施用其中一個抗體,本文所披露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組合能更有效地中和銅綠假單胞菌,且在(抗PcrV抗體或抗Psl的抗體)1:1或1:2的比例時更加高效。
實施例5:使用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和Psl抗體的組合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在腹腔感染模型中小鼠的存活率提高,證明了兩個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預防性中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效力。
使用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評估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7C1和6G12的組合,或抗PcrV抗體7B1和9C7的組合,與抗Psl抗體P59在腹腔感染模型中的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分別與用7C1和P59的組合或7B1和P59的組合治療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注射等量或總量一半的抗體組合7C1 + P59 + 6G12,與抗體組合7C1 + P59進行比較。在第一個試驗組中,向小鼠施用7C1和P59的組合(每個1mg/kg,共2mg/kg)或7C1、P59和6G12的組合(每個0.67mg/kg,共2mg/kg;或每個0.33mg/kg,共1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4倍致死劑量(4×LD90 = 9×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在第二個試驗組中,向小鼠施用7B1和P59的組合(每個1mg/kg,共2mg/kg;每個0.2mg/kg,共0.4mg/kg;或每個0.04mg/kg,共0.08mg/kg)或7B1、P59和9C7的組合(每個0.67mg/kg,共2mg/kg;每個0.133mg/kg,共0.4mg/kg;或每個0.027mg/kg,共0.08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5倍致死劑量(5×LD90 = 1×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5A所示,與7C1 + P59的組合相比,即使7C1 + P59 + 6G12的組合在抗體總量減半時仍表現出相當的小鼠存活率改善。結果如圖5B所示,在2 mg/kg和0.4 mg/kg總抗體劑量設置時,7B1 + P59 + 9C7的組合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與7B1 + P59的組合相比。這些結果表明,本文所披露的兩個結合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組合用於在中和銅綠假單胞菌中的臨床潛力。
實施例6: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製備和表徵
示例性抗PcrV/Psl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如圖6所示。在示例性抗PcrV /Psl雙特異性抗體中,嵌合重鏈包含抗PcrV抗體的重鏈,其中在CH1和CH2結構域之間的鉸鏈區域插入Psl scFv,產生一個序列為VH-CH1上部鉸鏈/接頭- scFv (VH-接頭-VL)-接頭/下部鉸鏈- CH2 - CH3的嵌合重鏈。此外,通過取代將兩個半胱胺酸引入scFv序列(VH- Cys44和VL- Cys100,相對於scFv的VH或VL序列的位置),以促進二硫鍵的形成,從而穩定scFv的結構。
示例性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的輕鏈包含抗PcrV抗體的輕鏈。
用重疊PCR擴增技術將嵌合重鏈的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
實施例7:表徵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體外活性
通過抑制紅細胞(RBCs)裂解和對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系A549細胞的細胞毒性的能力來確定抗PcrV/Psl雙特異性抗體抑制PcrV功能的能力,通過促進對銅綠假單胞菌的調理吞噬殺傷(OPK)和抑制銅綠假單胞菌對上皮細胞吸附的能力來確定抗PcrV/Psl雙特異性抗體抑制Psl功能的能力。
通過RBC裂解抑制分析對PcrV的活性
對於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5的scFv)、STS7B15921S(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1的scFv)、STS7B11201S(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3F1201的scFv)、STS7B15923S(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3的scFv)和STS7B159S(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的scFv) ,通過RBC裂解實驗評估它們抑制PcrV的生物活性。簡言之,通過離心新鮮的人全血或兔全血來製備紅細胞(RBCs),添加EDTA並用磷酸鹽緩衝液(PBS)洗滌幾次。用含10%胎牛血清(FBS,Gibco)的DMEM培養基稀釋洗滌過的RBCs至終濃度為2.5%(v/v),將其與待測雙特異性抗體或對照的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或對照抗體V2L2-MD共同加入到96孔圓底板中。銅綠假單胞菌菌株57/66(O6)在2× YT培養基(Oxford)中生長至對數生長期,離心收集後用含FBS的DMEM培養基重懸,至600nm處吸光值(OD600)為0.15。取10μl的菌懸液加到RBC-抗體混合物中,通過震盪進行混合,在37°C、5% CO 2條件下培養3小時。將培養板短暫離心(1000 rpm,1 min)以沉澱完整的RBCs,上清液轉移至96孔平底板中,測量OD405值以檢測裂解情況,據此計算RBC裂解抑制的相對值並繪製曲線。從使用飽和保護劑量的對照抗體V2L2-MD的孔中測定得到的OD405值設為100%抑制,不添加雙特異性抗體進行測定得到的OD405值設為0%抑制。還確定了抗體的IC50值。 結果如圖7A和7B所示,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和STS7B159S對RBC裂解的抑制與MedI3902相當,說明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對抑制PcrV具有相當的能力。
通過A549 CTX試驗分析對PcrV的活性
為了檢測對銅綠假單胞菌引起的細胞毒性(CTX)和細胞裂解的抑制能力,將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STS7B159S、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或對照抗體V2L2-MD加入到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系A549中,所述細胞用含10%FBS的DMEM培養基接種在白色96孔板(Nunc Nunclon Delta)中。以感染複數10(MOI=10)加入對數生長期的銅綠假單胞菌菌株PA103 (O11),37°C、5% CO 2培養2小時,然後在室溫平衡20分鐘。根據操作說明,用CytoTox-ONE試劑盒(Promega)定量裂解細胞釋放的乳酸脫氫酶(LDH),從而檢測膜的完整性。從使用飽和保護劑量的對照抗體V2L2-MD的孔中測定得到的螢光值設為100%抑制,不添加雙特異性抗體進行測定得到的螢光值設為0%抑制,據此計算CTX抑制的相對值並繪製曲線。還確定了抗體的IC50值。
結果如圖7C和7D所示,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或STS7B159S對A549細胞裂解的抑制與MedI3902相當,說明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對抑制PcrV具有相當的能力。
通過抑制銅綠假單胞菌與A549人肺上皮細胞的吸附分析對Psl的活性
利用PTN 7轉座子系統構建發光銅綠假單胞菌PAO1(O5)-LUX,如Choi K H, et al. mini-Tn7 insertion in bacteria with single attTn7 sites: example Pseudomonas aeruginosa[J]. Nature Protocols, 2006, 1(1):153-161中所述。通過檢測發光銅綠假單胞菌的發光訊號值確定雙特異性抗體阻斷銅綠假單胞菌與A549細胞吸附的活性。用含10%FBS的DMEM培養基將A549細胞(人腺癌肺泡基底上皮細胞系)接種到白色96孔板(Nunclon Delta)中,向融合成單層的上述細胞加入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STS7B159S、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或對照抗體Psl0096。以感染複數10(MOI=10)將對數生長期的發光銅綠假單胞菌PAO1(O5)-LUX加入到細胞中,37°C、5% CO 2培養1小時。然後用PBS洗滌A549細胞去除未吸附的細菌,隨後添加2YT培養基。在37℃短暫培養後,通過發光讀數對PAO1(O5)-LUX的吸附量進行定量。具體而言,在自發光模組中檢測96孔板。從使用飽和保護劑量的對照抗體Psl0096的孔中測定得到的螢光值設為100%抑制,不添加雙特異性抗體進行測定得到的螢光值設為0%抑制,據此計算吸附抑制的相對值並繪製曲線。用GraphPad Prism 6,四參數法計算抗體的IC50值。
結果如圖7E和7F所示,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或STS7B159S對吸附的抑制與MedI3902相當,說明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對抑制Psl具有相當的能力。
通過調理吞噬殺傷(OPK)分析對Psl的活性
利用PTN 7轉座子系統構建發光銅綠假單胞菌PAO1(O5)-LUX。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或STS7B159S介導OPK的活性通過檢測發光銅綠假單胞菌的發光訊號值確定。OPK檢測的方法如DiGiandomenico,A., et al., InfectImmun72,7012-7021(2004)中所述。簡言之,所述檢測在96孔板中進行,每孔分別加入稀釋的補體(25μl/孔)、分化的HL-60細胞,用對數生長期的發光銅綠假單胞菌PAO1(O5)-LUX感染,並用稀釋的雙特異性抗體(10μl/孔)處理。具體而言,兔血清(Creative Diagnostics)作為補體來源,用培養基稀釋至原濃度的10%,將雙特異性抗體、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或對照抗體Psl0096以3倍比例倍比稀釋後加入到培養基中,然後以感染複數為0.1(MOI = 0.1)加入對數生長期的發光銅綠假單胞菌PAO1(O5)-LUX。在37°C、5% CO 2培養4小時後,通過讀取發光強度值對細菌進行定量。從使用飽和保護劑量的對照抗體Psl0096的孔中測定得到的螢光值設為100%殺傷,不添加雙特異性抗體進行測定得到的螢光值設為0%殺傷,據此計算相對殺傷率並繪製曲線。使用GraphPad Prism 6,四參數法計算抗體的IC50值。
結果如圖7G和7H所示,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或STS7B159S介導的OPK與MedI3902相當,說明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對抑制Psl具有相當的能力。
實施例8:表徵雙特異性抗體與PcrV和Psl結合特異性
通過在V H、V L、和/或Fc中引入變體進一步優化STS7B15925、STS7B1H9、STS7B112,得到STS7B15925M、STS7B15921M、STS7B1H9M、STS7B1H924M、STS7B112M、STS7B11201M。在ELISA實驗中,用合成的PcrV或PAO1包被96孔板。第二天,PBST洗滌後,用200µL PBS-牛奶封閉1小時,再用PBST洗滌後,加入相應的抗體並在37˚C培養1小時。用0.1% TBST洗滌板6次,然後向每孔加入100µL山羊抗人Fc抗體-AP (用PBS 1:3000稀釋),培養1小時。用0.1% TBST洗滌6次後,每孔加入50µl pNPP(對硝基磷酸苯酯),37˚C顯色10-20min。隨後,用酶標儀在410nm波長處讀取比色訊號。分析ELISA結果(OD410)並計算EC50值。
結果如圖8A所示,所有測試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M、STS7B15921M、STS7B1H9M、STS7B1H924M、STS7B112M和STS7B11201M)均表現出與PcrV相似的結合動力學。結果如圖8B所示,所有測試的雙特異性抗體均表現出與PAO1的結合。
BsAb與Psl和PcrV的同時結合(BLI)
用生物層干涉(BLI)技術表徵雙特異性抗體與Psl和PcrV同時結合的活性。具體地,首先用Psl包被APS生物感測器,並用含1% BSA的PBS封閉5分鐘。所述雙特異性抗體用PBS緩衝液稀釋至濃度為2µg/ml並加入到反應孔中。PcrV或Psl(作為對照)用PBS緩衝液稀釋至濃度為2µg/ml並加入到反應孔中。監測雙特異性抗體與Psl或PcrV的穩定結合。示例性抗體STS7B15921M的結果如圖8C所示,Psl與STS7B15921M組合之後結合量增加,隨後加入PcrV後結合量進一步增加,說明Psl結合並不影響雙特異性抗體與PcrV結合的能力。因此,該示例性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1M)能夠同時結合Psl和PcrV。其他雙特異性抗體也表現出同時結合Psl和PcrV的能力(資料未顯示)。
通過Biacore表徵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與PcrV的結合
在25℃,使用即時生物感測器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技術(BIACORE™ T200)測定選定的雙特異性抗體與PcrV的結合親和力(Kd)。簡言之,所述抗體首先被捕獲在CM5晶片上,形成抗體表面。系列稀釋的PcrV蛋白注入抗體表面。即時監測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和結合複合物的解離。使用BIA評估軟體進行動力學分析,確定平衡解離常數(Kd)和解離速率常數。
結果如表8所示,雙特異性抗體STS7B11201S、STS7B159S與PcrV的Kon、Koff和Kd均與7B1相當,說明與單特異性抗體7B1相比,雙特異性抗體形式與PcrV的結合並沒有發生改變。
表8:抗PcrV/Psl雙特異性抗體與單特異性抗體的結合與解離動力學比較
抗體 Kon (1/Ms) Koff (1/s) Kd (M) Rmax (RU) Chi² (RU²) U-值
STS7B11201S 1.703E+5 4.516E-5 2.652E-10 59.24 0.128 2
STS7B159S 1.742E+5 3.127E-5 1.795E-10 49.50 0.349 7
7B1 1.439E+5 4.819E-5 3.349E-10 59.34 0.442 4
通過ELISA表徵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與Psl的結合
在ELISA實驗中,用PAO1包被96孔板,4℃培養過夜。第二天,PBST洗滌後,用200µL PBS-牛奶封閉1小時,再用PBST洗滌後,加入相應的抗體(雙特異性抗體STS7B11201S、STSB159S;抗Psl抗體P59、3F1201;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對照抗Psl抗體Psl0096)並在37˚C培養1小時。用0.1% TBST洗滌板6次,然後向每孔加入100µl山羊抗人Fc抗體-AP (用PBS 1:3000稀釋),培養1小時。用0.1% TBST洗滌6次後,每孔加入50µl pNPP(對硝基磷酸苯酯),37˚C顯色10-20min,然後用NaOH終止反應。隨後,用酶標儀在410nm波長處讀取比色訊號。分析ELISA結果(OD410)並計算EC50值。
結果如表8D所示,雙特異性抗體STS7B11201S、STSB159S的PAO1結合動力學與單特異性抗Psl抗體相似,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相當。
表徵雙特異性抗體的非特異性結合
通過測量與BV粒子和PcrV/Psl陰性293細胞的交叉反應性,表徵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的非特異性結合。
BV 粒子的交叉反應性:根據先前描述的方法(見Hötzel I, et al, 2012, mAbs 4:6, 753–760),用ELISA法檢測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3S 和STS7B159S與BV粒子的交叉反應性。Lenzilumab 作為陽性對照,Tildrakizumab 作為陰性對照。BV ELISA評分是使用抗體進行測定獲得的OD值與未添加抗體進行測定獲得的OD值之間的比值。結果如圖8E所示,陽性對照與BV粒子具有高水平的結合。與此相反,雙特異抗體STS7B15923S和STS7B159S表現出低水平的結合,與陰性對照相似。
293T 細胞的交叉反應性:用FACS檢測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S和STS7B15923S與PcrV和Psl陰性293細胞的交叉反應性。抗NPHS2抗體作為陽性對照(PC),未添加抗體作為陽性對照(NC)。結果如圖8F-8G所示,陽性對照抗NPHS2抗體表現出高水平的293細胞結合,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S和STS7B15923S則表現出與陰性對照(不加任何抗體)相似的低水平的293細胞結合。
綜上所述,這些結果表明雙特性抗體STS7B159S和STS7B15923S具有低非特異性結合。
實施例9:表徵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的體內活性
評估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
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評估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或STS7B159S,與MedI3902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內注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S、STS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或STS7B159S,與MedI3902進行比較評估。具體地,在中等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S、STS7B15921S、STS7B11201S或MedI3902(以6mg/kg、2mg/kg 或0.667mg/kg的抗體劑量)。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4倍致死劑量(4×LD90 = 9×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結果如圖9A所示。
在高抗體劑量試驗組中,向小鼠施用STS7B159S、STS7B15923S、STS7B11201S或MedI3902(以60mg/kg、20mg/kg、6mg/kg 或2mg/kg的抗體劑量)。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4倍致死劑量(4×LD90 = 9×10 5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結果如圖9B所示。
結果如圖9A和9B所示,在不同抗體劑量下,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相比,STS7B15925S、STSB15921S、STS7B11201S、STS7B15923S和STS7B159S表現出相似的小鼠存活率改善,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且與陰性對照HIV-10E8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這些結果表明,本文所披露的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用於中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潛力。
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評估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5的scFv)、STS7B1H9(含抗Pc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7H9的scFv)、STS7B112(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3F12的scFv)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內注射STS7B15925、STS7B1H9、STS7B112或MedI3902。具體地,小鼠給予STS7B15925、STS7B1H9、STS7B112或MedI3902(0.44mg/kg或0.147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6倍致死劑量(6×LD90 =1.2×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9C所示,在0.44mg/kg和0.147mg/kg的抗體劑量設置下,與STS7B1H9或STS7B112相比,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相比,表現出相當的小鼠存活率改善。
通過在V H、V L或Fc變體中引入變體進一步對STS7B15925和STS7B112進行優化,得到STS7B15921M、STS7B15925M、STS7B11201M。重複進行實驗,在5倍致死劑量(5×LD90 =1×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感染前24小時,向小鼠腹腔內注射STS7B15921M、STS7B15925M、STS7B11201M或MedI3902(0.665 mg/kg)。
結果如圖9D所示,在0.665mg/kg的抗體劑量設置下,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相比,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1M和STS7B11201M表現出相當的小鼠存活率改善,且優化後的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M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05)。
實施例10:比較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與識別PcrV的抗體或識別Psl的抗體的體外活性
通過抑制RBCs和A549細胞裂解的能力來確定抗PcrV/Psl雙特異性抗體抑制PcrV功能的能力,通過促進調理吞噬殺傷(OPK)和抑制吸附的能力來確定雙特異性抗體抑制Psl功能的能力,與抗PcrV抗體或抗Psl抗體進行比較。
通過A549 CTX試驗分析對PcrV的活性
A549 CTX試驗的操作如實施例7所述。結果如圖10A所示,STS7B15925對A549細胞裂解的抑制與MedI3902相當,也與7B1或V2L2-MD相當,表明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具有與單特異性抗PcrV抗體相當的抑制PcrV的能力。
通過RBC裂解抑制分析對PcrV的活性
RBC裂解抑制實驗的操作如實施例7所述。結果如圖10B所示,STS7B15925對RBC裂解的抑制與MedI3902相當,也與7B1或V2L2-MD相當,說明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具有與單特異性抗PcrV抗體相當的抑制PcrV的能力。
通過調理吞噬殺傷(OPK)分析對Psl的活性
OPK實驗的操作如實施例7所述。結果如圖10C所示,STS7B15925介導的OPK與MedI3902相當,也與P5925和Psl0096相當,說明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具有與單特異性抗Psl抗體相當的抑制Psl的能力。
通過抑制銅綠假單胞菌與A549細胞的吸附分析對Psl的活性
吸附實驗的操作如實施例7所述。結果如圖10D所示,STS7B15925的吸附抑制與MedI3902相當,也與P5925或Psl0096相當,說明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具有與單特異性抗Psl抗體相當的抑制Psl的能力。
實施例11:比較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與識別PcrV的抗體和識別Psl的抗體組合的體內活性
在腹腔感染模型中小鼠存活率的提高,證明了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預防性中和假單胞菌感染的能力,與抗PcrV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進行比較。
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的組合或其聯合應用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在不同劑量濃度下,評估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5的scFv)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內注射STS7B15925或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等於提供了相同數量的結合位點)。具體地,在高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1.33 mg/kg);或7B1和P5925的組合(每個1 mg/kg,共2 mg/kg)。在中等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0.266mg/kg);或7B1和P5925的組合(每個0.2mg/kg,共0.4mg/kg)。在低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0.0532mg/kg);或7B1和P5925的組合(每個0.04mg/kg,共0.08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5倍致死劑量(5×LD90 =1×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11所示,在中等和高抗體劑量設置下,STS7B15925與7B1和P5925的組合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1)。這些結果表明,本文所披露的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用於中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臨床潛力。
實施例12:比較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與識別不同PcrV表位的抗體和識別Psl的抗體組合的體內活性
在腹腔感染模型中小鼠存活率的提高,證明了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預防性中和假單胞菌感染的能力,與抗PcrV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進行比較。
雙特異性抗體、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不同劑量濃度下,評估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5的scFv)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兩個抗PcrV抗體7B1和9C7(與非重疊表位結合)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內注射STS7B15925或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組合(等於提供了相同數量的結合位點)。具體地,在高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1.33 mg/kg);或7B1、9C7和P5925的組合(每個0.67mg/kg,共2 mg/kg)。在中等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0.266mg/kg);或7B1、9C7和P5925的組合(每個0.133mg/kg,共0.4mg/kg)。在低抗體劑量設置下,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0.0532mg/kg);或7B1、9C7和P5925的組合(每個0.027mg/kg,共0.08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5倍致死劑量(5×LD90 =1×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12A所示,在高抗體劑量設置下,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與7B1、9C7和P5925的組合相比,在中等抗體劑量設置下,STS7B15925與7B1、9C7和P5925的組合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5)。
為了進一步比較雙特異性抗體與抗PcrV抗體和抗Psl抗體的效力,重複進行實驗,在以更高劑量(6倍致死劑量(6×LD90 =1.2×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感染前24小時,向小鼠施用相同莫耳量的STS7B15925(0.44 mg/kg);或7B1、9C7 和P5925的組合(共0.67 mg/kg,以1:1:1或1:1:2 的比例)。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12B所示,在更高劑量(6×LD90=1.2×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57/66)感染的腹腔感染模型中,與任何比例下的7B1、9C7 和P5925組合相比,STS7B15925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5)。
實施例13:使用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抗PcrV和抗Psl抗體的組合治療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在腹腔感染模型中小鼠存活率的提高,證明了識別PcrV和Psl的雙特異性抗體預防性中和假單胞菌感染的能力,與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其組合進行比較。
雙特異性抗體、抗PcrV抗體、抗Psl抗體或其組合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的存活率
評估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包含抗PcrV抗體7B1的Fab和抗Psl抗體P5925的scFv)提高腹腔感染模型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兩個抗PcrV抗體7B1和9C7(與非重疊表位結合)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的組合進行比較,以及與單獨施用7B1或P5925進行比較。HIV-10E8作為陰性對照。
在預防性模型中,在感染前24小時向7-8周齡BALB/c小鼠(維通利華)腹腔內注射STS7B15925、抗Psl抗體、抗PcrV抗體或其組合(等於提供了相同數量的結合位點)。具體地,向小鼠施用STS7B15925(0.44 mg/kg),7B1、9C7和P5925的組合(每個0.22mg/kg,共0.66mg/kg),7B1和P5925的組合(每個0.335mg/kg,共0.67mg/kg),單獨施用7B1(0.67mg/kg)或P5925(0.67mg/kg)。為誘導腹腔內感染,向BALB/c小鼠腹腔內接種懸浮在300μl接種液中的5倍致死劑量(5×LD90 =1×10 6CFU)的銅綠假單胞菌(O6-57/66菌株)。在感染後的7天內記錄小鼠存活率。
結果如圖13所示,所述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表現出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與7B1、9C7和P5925的組合相比,STS7B15925與單獨施用7B1、單獨施用P5925或7B1和P5925的組合相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更高的小鼠存活率改善(p < 0.05)。
無。
圖1A-1B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2倍致死量(2×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識別非重疊表位的抗PcrV抗體(7C1和6G12)的組合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單獨施用每種抗PcrV抗體進行比較。
圖2A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4倍致死量(4×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抗PcrV抗體(7C1)和抗Psl抗體(6G12)的組合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單獨施用抗PcrV抗體或抗Psl抗體進行比較。圖2B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4倍致死量(4×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的組合提高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抗PcrV抗體V2L2-MD和對照抗Psl抗體Cam-003抗體進行比較。
圖3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2倍致死量(2×LD90)的菌血症小鼠模型中,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3F12)的組合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抗PcrV抗體V2L2-MD和對照抗Psl抗體Psl0096進行比較。
圖4A和4B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分別為4或6倍致死量(4或6×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6G7)在不同比例下的組合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
圖5A和5B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分別為4或5倍致死量(4或5×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抗PcrV抗體(7C1、7B1、6G12或9C7)和抗Psl抗體(P59)的組合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
圖6所示結果為識別PcrV和Psl的或識別PcrV上兩個非重疊表位的示例性雙特異性抗體。
圖7A和7B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抑制銅綠假單胞菌裂解RBC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7C和7D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抑制銅綠假單胞菌裂解A549細胞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7E和7F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阻斷銅綠假單胞菌吸附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7G和7H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促進針對銅綠假單胞菌OPK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
圖8A和8B所示結果分別為不同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與PcrV和PAO1的結合動力學,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8C所示BIACORE分析結果說明抗PcrV/抗Psl抗體STS7B15921M可同時與Psl和PcrV結合。圖8D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1201S、STS7B159S、對照抗體MedI3902)與PAO1的結合動力學,與單特異性抗Psl抗體(3F1201、P59、對照抗體Psl0096)進行比較。圖8E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3S、STS7B159S)與BV粒子的非特異性結合。圖8F和8G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3S、STS7B159S)與PcrV和Psl陰性的293細胞的非特異性結合。
圖9A和9B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不同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9C和9D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分別為6倍或5倍致死量(6或5×LD90)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不同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
圖10A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抑制銅綠假單胞菌裂解A549細胞的能力,與單特異性抗PcrV抗體(7B1、對照抗體V2L2-MD)和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10B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抑制銅綠假單胞菌裂解RBC的能力,與單特異性抗PcrV抗體(7B1、對照抗體V2L2-MD)和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10C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促進針對銅綠假單胞菌OPK的能力,與單特異性抗Psl抗體(P5925、對照抗體Psl0096)和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圖10D所示結果為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阻斷銅綠假單胞菌吸附的能力,與單特異性抗Psl抗體(P5925、對照抗體Psl0096)和對照雙特異性抗體MedI3902進行比較。
圖11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5倍致死量(5×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抗PcrV抗體7B1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或相應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
圖12A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5倍致死量(5×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抗PcrV抗體7B1、抗PcrV抗體9C7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或相應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圖12B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6倍致死量(6×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抗PcrV抗體7B1、抗PcrV抗體9C7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或相應的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
圖13所示結果為在銅綠假單胞菌(57/66)接種量為5倍致死量(5×LD90)的腹腔感染小鼠模型中,在指定的抗體劑量下抗PcrV抗體7B1、抗PcrV抗體9C7和抗Psl抗體P5925的組合或抗PcrV/抗Psl雙特異性抗體STS7B15925提高小鼠存活率的能力,與單獨施用抗PcrV 抗體7B1或抗Psl抗體P5925進行比較。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Figure 12_A0101_SEQ_0030
Figure 12_A0101_SEQ_0031
Figure 12_A0101_SEQ_0032
Figure 12_A0101_SEQ_0033
Figure 12_A0101_SEQ_0034
Figure 12_A0101_SEQ_0035
Figure 12_A0101_SEQ_0036
Figure 12_A0101_SEQ_0037
Figure 12_A0101_SEQ_0038
Figure 12_A0101_SEQ_0039
Figure 12_A0101_SEQ_0040
Figure 12_A0101_SEQ_0041
Figure 12_A0101_SEQ_0042
Figure 12_A0101_SEQ_0043
Figure 12_A0101_SEQ_0044
Figure 12_A0101_SEQ_0045
Figure 12_A0101_SEQ_0046
Figure 12_A0101_SEQ_0047
Figure 12_A0101_SEQ_0048
Figure 12_A0101_SEQ_0049
Figure 12_A0101_SEQ_0050
Figure 12_A0101_SEQ_0051
Figure 12_A0101_SEQ_0052
Figure 12_A0101_SEQ_0053
Figure 12_A0101_SEQ_0054
Figure 12_A0101_SEQ_0055
Figure 12_A0101_SEQ_0056
Figure 12_A0101_SEQ_0057
Figure 12_A0101_SEQ_0058
Figure 12_A0101_SEQ_0059
Figure 12_A0101_SEQ_0060
Figure 12_A0101_SEQ_0061
Figure 12_A0101_SEQ_0062
Figure 12_A0101_SEQ_0063
Figure 12_A0101_SEQ_0064
Figure 12_A0101_SEQ_0065
Figure 12_A0101_SEQ_0066
Figure 12_A0101_SEQ_0067
Figure 12_A0101_SEQ_0068
Figure 12_A0101_SEQ_0069
Figure 12_A0101_SEQ_0070
Figure 12_A0101_SEQ_0071
Figure 12_A0101_SEQ_0072
Figure 12_A0101_SEQ_0073
Figure 12_A0101_SEQ_0074
Figure 12_A0101_SEQ_0075
Figure 12_A0101_SEQ_0076
Figure 12_A0101_SEQ_0077
Figure 12_A0101_SEQ_0078
Figure 12_A0101_SEQ_0079
Figure 12_A0101_SEQ_0080
Figure 12_A0101_SEQ_0081
Figure 12_A0101_SEQ_0082
Figure 12_A0101_SEQ_0083
Figure 12_A0101_SEQ_0084
Figure 12_A0101_SEQ_0085
Figure 12_A0101_SEQ_0086
Figure 12_A0101_SEQ_0087
Figure 12_A0101_SEQ_0088
Figure 12_A0101_SEQ_0089
Figure 12_A0101_SEQ_0090
Figure 12_A0101_SEQ_0091
Figure 12_A0101_SEQ_0092
Figure 12_A0101_SEQ_0093
Figure 12_A0101_SEQ_0094
Figure 12_A0101_SEQ_0095
Figure 12_A0101_SEQ_0096
Figure 12_A0101_SEQ_0097
Figure 12_A0101_SEQ_0098
Figure 12_A0101_SEQ_0099
Figure 12_A0101_SEQ_0100
Figure 12_A0101_SEQ_0101
Figure 12_A0101_SEQ_0102
Figure 12_A0101_SEQ_0103
Figure 12_A0101_SEQ_0104
Figure 12_A0101_SEQ_0105
Figure 12_A0101_SEQ_0106
Figure 12_A0101_SEQ_0107
Figure 12_A0101_SEQ_0108
Figure 12_A0101_SEQ_0109
Figure 12_A0101_SEQ_0110
Figure 12_A0101_SEQ_0111
Figure 12_A0101_SEQ_0112
Figure 12_A0101_SEQ_0113
Figure 12_A0101_SEQ_0114
Figure 12_A0101_SEQ_0115
Figure 12_A0101_SEQ_0116
Figure 12_A0101_SEQ_0117
Figure 12_A0101_SEQ_0118
Figure 12_A0101_SEQ_0119
Figure 12_A0101_SEQ_0120
Figure 12_A0101_SEQ_0121
Figure 12_A0101_SEQ_0122
Figure 12_A0101_SEQ_0123
Figure 12_A0101_SEQ_0124
Figure 12_A0101_SEQ_0125
Figure 12_A0101_SEQ_0126
Figure 12_A0101_SEQ_0127
Figure 12_A0101_SEQ_0128
Figure 12_A0101_SEQ_0129
Figure 12_A0101_SEQ_0130
Figure 12_A0101_SEQ_0131
Figure 12_A0101_SEQ_0132
Figure 12_A0101_SEQ_0133
Figure 12_A0101_SEQ_0134
Figure 12_A0101_SEQ_0135
Figure 12_A0101_SEQ_0136
Figure 12_A0101_SEQ_0137
Figure 12_A0101_SEQ_0138
Figure 12_A0101_SEQ_0139
Figure 12_A0101_SEQ_0140
Figure 12_A0101_SEQ_0141
Figure 12_A0101_SEQ_0142
Figure 12_A0101_SEQ_0143
Figure 12_A0101_SEQ_0144
Figure 12_A0101_SEQ_0145
Figure 12_A0101_SEQ_0146
Figure 12_A0101_SEQ_0147
Figure 12_A0101_SEQ_0148
Figure 12_A0101_SEQ_0149
Figure 12_A0101_SEQ_0150
Figure 12_A0101_SEQ_0151
Figure 12_A0101_SEQ_0152
Figure 12_A0101_SEQ_0153
Figure 12_A0101_SEQ_0154
Figure 12_A0101_SEQ_0155
Figure 12_A0101_SEQ_0156
Figure 12_A0101_SEQ_0157
Figure 12_A0101_SEQ_0158
Figure 12_A0101_SEQ_0159
Figure 12_A0101_SEQ_0160
Figure 12_A0101_SEQ_0161
Figure 12_A0101_SEQ_0162
Figure 12_A0101_SEQ_0163
Figure 12_A0101_SEQ_0164
Figure 12_A0101_SEQ_0165
Figure 12_A0101_SEQ_0166
Figure 12_A0101_SEQ_0167
Figure 12_A0101_SEQ_0168
Figure 12_A0101_SEQ_0169
Figure 12_A0101_SEQ_0170
Figure 12_A0101_SEQ_0171
Figure 12_A0101_SEQ_0172
Figure 12_A0101_SEQ_0173
Figure 12_A0101_SEQ_0174
Figure 12_A0101_SEQ_0175
Figure 12_A0101_SEQ_0176
Figure 12_A0101_SEQ_0177
Figure 12_A0101_SEQ_0178

Claims (77)

  1. 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 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 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 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 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 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 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 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 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 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 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和 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a)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 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 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 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 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 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 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 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 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 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 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 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 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 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 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1, 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 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4;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 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 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2;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10.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11.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a) V H,其包含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或者 b) V H,其包含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 (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或者 (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或者 (i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或者 (iv)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或者 (i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或者 (iv)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16. 如請求項1至8和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17. 如請求項1至8和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18. 如請求項1至8和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7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17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18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19. 一種雙特異性分子,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 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 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的第一抗原結合域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第二抗原結合域,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v)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包含: (i) V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24. 如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 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Fab臂,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是特異性識別Psl的單鏈抗體(scFv),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進一步包含Fc區,所述Fc區包含CH2和CH3結構域;以及 其中,所述scFv通過第一連接肽(L1)與Fab臂連接,並通過第二連接肽(L2)與所述Fc區連接;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是二價的,可與PcrV和Psl中的每一個結合。
  25. 如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 所述第一抗原結合域是特異性識別PcrV的單鏈抗體(scFv),所述第二抗原結合域是特異性識別Psl的Fab臂,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進一步包含Fc區,所述Fc區包含CH2和CH3結構域;以及 其中,所述scFv通過第一連接肽(L1)與Fab臂連接,並通過第二連接肽(L2)與所述Fc區連接;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是二價的,可與PcrV和Psl中的每一個結合。
  26.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含: 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136或15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136或15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和/或 SEQ ID NOs: 195-208中的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95-20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27. 如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含: a) 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SEQ ID NOs: 195-207中的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95-207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b) 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和SEQ ID NOs: 195-207中的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95-207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c) 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8,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08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28. 如請求項24或25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Fc區選自由IgGl、IgG2、IgG3、IgG4、IgA、IgM、IgE和IgD的Fc區組成的組中。
  29. 如請求項24至28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Fc區包括可變Fc區。
  30. 如請求項24至29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Fc區是糖基化的。
  31. 如請求項24至30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Fc區是去糖基化的。
  32. 如請求項24至31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Fc區是岩藻糖基化減少的或是無岩藻糖基化。
  33. 如請求項24至32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可變的所述Fc區包括在位點239、282、289、297、312、324、330、335、337、339、356、359、361、383、384、398、400、440、422和442中的一個或多個位點上的取代,根據EU索引編號。
  34. 如請求項24至33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可變的所述Fc區包括在位點297的取代。
  35. 如請求項34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位點297上的取代是297Q。
  36. 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包含SEQ ID NOs: 137-152和1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嵌合重鏈,或包含與SEQ ID NOs: 137-152和16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和/或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136或159的輕鏈,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136或15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37. 如請求項1至36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其中所述雙特異性分子包括: a) 包含SEQ ID NOs: 137-15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嵌合重鏈,或包含與SEQ ID NOs: 137-15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的輕鏈,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b) 包含SEQ ID NOs: 137-15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嵌合重鏈,或包含與SEQ ID NOs: 137-15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的輕鏈,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6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 c) 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0的嵌合重鏈,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60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9的輕鏈,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5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38. 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 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 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 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 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 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 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 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 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 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 ;和 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
  39. 一種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重鏈可變域(V H),所述V H包含: 重鏈互補決定區(HC-CDR)1,其包含DX 1X 2MS (SEQ ID NO: 20),其中X 1為N或Y,和X 2為Y、H或P; HC-CDR2,其包含X 1ISESGGSTNYADSVKG (SEQ ID NO: 15),其中X 1為V或G;和 HC-CDR3,其包含GRFSTX 1SX 2HFX 3RAVYGMDV (SEQ ID NO: 21),其中X 1為L、S、N或D,X 2為S或A,X 3為F或Y;以及 輕鏈可變域(V L),所述V L包含: 輕鏈互補決定區(LC-CDR)1,其包含RASQGISSYLA (SEQ ID NO: 10); LC-CDR2,其包含AASTLQS (SEQ ID NO: 11);和 LC-CDR3,其包含QQLSSYPLX 1(SEQ ID NO: 19),其中X 1為S或T;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 HC-CDR1,其包含SYWMH (SEQ ID NO: 22); HC-CDR2,其包含RINEX 1EX 2SISYADSVKG (SEQ ID NO: 44),其中X 1為D或N,和X 2為T、G或R;和 HC-CDR3,其包含DGPYDX 1X 2DI (SEQ ID NO: 45),其中X 1為S、A或T,和X 2為F或L;以及 V L,所述V L包含: LC-CDR1,其包含RASQX 1VX 2X 3NLA (SEQ ID NO: 46),其中X 1為S、G或N,X 2為S、R或K和X 3為S或N; LC-CDR2,其包含X 1ASSRAT (SEQ ID NO: 42),其中X 1為D或H ;和 LC-CDR3,其包含QQYGX 1X 2PX 3T (SEQ ID NO: 47),其中X 1為S、L或N,X 2為S、Q或E和X 3為L或I。
  40. 如請求項38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所述之方法,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或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或者 (ii)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或者 (iii) V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3,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5;或者 (iv)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
  41. 如請求項38或40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或40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 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42. 如請求項41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或者 (ii)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43. 如請求項38和40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44. 如請求項38和40至41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
  45. 如請求項38和40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3;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46. 如請求項38和40至42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2,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31,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4,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36;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
  47. 如請求項38所述之藥物組合物,包括: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V H,其包含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b) V H,其包含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48. 如請求項39所述之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V H,其包含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L,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91-94和161-16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2-113和182-18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b) V H,其包含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95-102和165-172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4-116和184-18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49. 如請求項47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48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或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161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182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162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183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5或165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4或184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v)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166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185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50. 如請求項47或49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48或49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v)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51. 如請求項50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52. 如請求項38、40至41、43、47和49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和48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10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53. 如請求項38、40至41、45、47和49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和48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54. 如請求項38、40至41、44、47和49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和48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55. 如請求項38、40至41、46、47和49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1和48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1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2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6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5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 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
  56. 如請求項39至46和48至55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同時施用。
  57. 如請求項39至46和48至55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序貫施用。
  58. 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59. 一種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a)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SSGDYWG (SEQ ID NO: 48);HC-CDR2,其包含SIHNX 1GSTYYNPSLKG (SEQ ID NO: 81),其中X 1為S或Q;和HC-CDR3,其包含QFGSETYYX 1GIX 2P (SEQ ID NO: 82),其中X 1為T、N或P,和X 2為D或Q;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SSQSLLHSX 1GYNYLD (SEQ ID NO: 83),其中X 1為N或R;LC-CDR2,其包含LGSNRAS (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MQALQTPYT (SEQ ID NO: 74);或者 (b)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IHSVH (SEQ ID NO: 50);HC-CDR2,其包含TIISSGTTTTYAQSFQD (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DGX 1S (SEQ ID NO: 84),其中X 1為D或T;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RASQGISSWLA (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HASTLES (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LQAX 1SLPHT (SEQ ID NO: 85),其中X 1為N、F、S或K;或者 (c)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9,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4,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1;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7,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1,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5;或者 (d)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1,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6,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4;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9,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3,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0。
  60. 如請求項58中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59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48,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2,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7;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5,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0,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4;或者 (ii) V H,所述V H包含:H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50,H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55,和H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62;以及V L,所述V L包含:LC-CDR1,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8,LC-CDR2,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2,和LC-CDR3,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6。
  61. 如請求項58中所述之藥物組合物,包括: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v)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62. 如請求項59所述之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 (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抗原結合蛋白和 (ii)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抗原結合蛋白,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3-106和173-176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7-118和187-18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9-110和179-180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0-123和190-193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i)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07-108和177-178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9和189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v) V H,其包含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或包含與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SEQ ID NOs: 111和18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SEQ ID NOs: 124和194中任一胺基酸序列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63. 如請求項61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62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包含: (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3或173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17或187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或者 (ii) V H,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以及V L,其包含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或包含與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具有至少90%序列同源性的變體序列;或者V H,所述V H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09或179的V H中的HC-CDR1、HC-CDR2和HC-CDR3;以及V L,所述V L包含具有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120或190的V L中的LC-CDR1、LC-CDR2和LC-CDR3。
  64. 如請求項59至60和62至6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同時施用。
  65. 如請求項59至60和62至6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或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序貫施用。
  66. 如請求項38、40至47、49至55、58、60至61和63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6、48至57、59至60和62至65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
  67. 如請求項38、40至47、49至55、58、60至61、63和66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6、48至57、59至60和62至66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68. 如請求項38、40至47、49至55、58、60至61和63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6、48至57、59至60和62至65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5:1、4:1、3:1、2:1、1:1、1:2、1:3、1:4或1:5。
  69. 如請求項38、40至47、49至55、58、60至61、63和68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6、48至57、59至60、62至65和68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2:1或1:1。
  70. 如請求項38、40至47、49至55、58、60至61、63和66至69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或如請求項39至46、48至57、59至60和62至69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一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上的第二表位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和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sl的所述抗原結合蛋白的莫耳比約為1:1:1或1:1:2。
  71. 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如請求項1至37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
  72. 一種在有需要的個體中治療和/或預防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包括向個體施用有效量的如請求項38、40至47、49至55、58、60至61、63和66至71中任一項所述之藥物組合物;和/或如請求項1至37中任一項所述之雙特異性分子。
  73. 如請求項39至46、48至57、59至60、62至70和72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或病症是病原菌感染。
  74. 如請求項73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感染是革蘭氏陰性菌感染。
  75. 如請求項74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革蘭氏陰性菌是銅綠假單胞菌。
  76. 如請求項75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或病症包含由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或多種症狀。
  77. 如請求項76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症狀包括發熱、寒顫、疲勞、肌肉和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頭痛、腹瀉、皮疹、傷口流膿、菌血症、急性肺炎、腹腔內感染、呼吸道感染、膿毒性休克、化膿性關節炎、腸炎、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尿路感染、腸道感染、潰瘍性角膜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鼻竇炎或心內膜炎中的一種或多種。
TW110143016A 2020-11-18 2021-11-18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或psl抗原的抗體組合以及雙特異性抗體 TW2022251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CN2020/129675 2020-11-18
CN2020129675 2020-1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5187A true TW202225187A (zh) 2022-07-01

Family

ID=81708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3016A TW202225187A (zh) 2020-11-18 2021-11-18 特異性識別假單胞菌pcrv或psl抗原的抗體組合以及雙特異性抗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2482A1 (zh)
EP (1) EP4247846A1 (zh)
JP (1) JP2023549911A (zh)
KR (1) KR20230109703A (zh)
CN (2) CN116621987A (zh)
TW (1) TW202225187A (zh)
WO (1) WO202210581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S60920B1 (sr) * 2011-11-07 2020-11-30 Medimmune Ltd Kombinovane terapije primenom anti-pseudomonas psl i pcrv vezujućih molekula
JP2015535005A (ja) * 2012-11-06 2015-12-07 メディミューン,エルエルシー 抗シュードモナス属(Pseudomonas)PslおよびPcrV結合分子を用いた併用治療
EP3139950A4 (en) * 2014-05-05 2017-12-20 Medimmune, LLC Multi-specific anti-pseudomonas psl and pcrv binding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KR20220029710A (ko) * 2019-07-09 2022-03-08 스테이드슨 (베이징) 바이오팔마슈티칼스 캄퍼니 리미티드 슈도모나스 pcrv를 특이적으로 인식하는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02482A1 (en) 2024-01-04
KR20230109703A (ko) 2023-07-20
EP4247846A1 (en) 2023-09-27
CN115023438B (zh) 2024-05-03
CN115023438A (zh) 2022-09-06
JP2023549911A (ja) 2023-11-29
WO2022105818A1 (en) 2022-05-27
CN116621987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7619B2 (ja) Prlr特異的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JP7478807B2 (ja) シュードモナス菌PcrVを特異的に認識する抗体及びその使用
TW202204417A (zh) 特異性識別c5a的抗體及其應用
CN115023438B (zh) 特异性识别假单胞菌pcrv或psl抗原的抗体组合以及双特异性抗体
TWI816164B (zh) 分離的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其製備方法、編碼其的核酸分子、包含其的載體、宿主細胞和藥用組合物及其用途
WO2023025173A1 (zh) 特异性识别肺炎克雷伯菌o1抗原的抗体及其应用
WO2023103788A1 (zh) 特异性结合肺炎克雷伯菌o2抗原和o1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以及组合物
TW202204399A (zh) 分離的抗pcrv抗體、其製備方法、編碼其的核酸分子、包含其的宿主細胞和藥物組合物及其用途
TW202233669A (zh) 特異性識別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的抗體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