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2575A - 防眩性抗反射片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 Google Patents

防眩性抗反射片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2575A
TW202222575A TW110137135A TW110137135A TW202222575A TW 202222575 A TW202222575 A TW 202222575A TW 110137135 A TW110137135 A TW 110137135A TW 110137135 A TW110137135 A TW 110137135A TW 202222575 A TW202222575 A TW 2022225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re
layer
reflection
refractive index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7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邉旭平
浦川広太郎
星野弘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257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議題:提供兼具優良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化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及用於獲得此種防眩性抗反射片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解決方式:一種防眩性抗反射片1,其係具備基材11、設置於基材11的一面側之防眩性層12、及設置於防眩性層12之與基材11為相反側之抗反射層13的防眩性抗反射片1,防眩性層12包含有機填料121、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

Description

防眩性抗反射片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本發明是有關於兼具防眩性及低反射率性之防眩性抗反射片,以及使用於積層抗反射層之用途的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的顯示器中,有光從外部入射畫面,此種光進行反射而使顯示影像辨識困難的情形,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顯示器的大型化,解決上述問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作為解決此種問題的一個方法,能夠列舉使用具有防眩性層的構件。 [先前技術]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9701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近年來除了防眩性之外,從顯示畫面的視認性的觀點而言,期望反射率低的構件。
本發明有鑒於此種情況而完成,目的在於提供兼具優良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化之防眩性抗反射片,以及用於獲得此種防眩性抗反射片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用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一、本發明提供一種防眩性抗反射片,其為具備基材、設置於前述基材的一面側之防眩性層、及設置於前述防眩性層與基材為相反側之抗反射層的防眩性抗反射片,其特徵在於,前述防眩性層含有有機填料、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發明1)。
根據上述發明(發明1),在防眩性層的抗反射層側的表面、延伸至抗反射層的露出面,形成源自有機填料的凸結構。其結果、從外部的入射光經由上述的凸結構進行漫反射,發揮優良的防眩性。再者,藉由高折射率無機粒子、防眩性層為高折射率化,藉此防眩性層與抗反射層之間的折射率差增大,因此產生反射光的干涉,達成該防眩性抗反射片的低反射率化。
上述發明(發明1)中,前述抗反射層的折射率以比前述防眩性層的折射率更低為佳(發明2)。
上述發明(發明1、2)中,前述防眩性層的折射率為1.53以上,前述抗反射層的折射率為1.45以下,前述防眩性層與前述抗反射層之間的折射率差以0.08以上為佳(發明3)。
上述發明(發明1~3)中,前述防眩性層含有黏結劑樹脂(binder resin),前述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的含量相對於前述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5質量份以上、500質量份以下為佳(發明4)。
上述發明(發明1~4)中,前述防眩性層含有黏結劑樹脂,前述有機填料的含量相對於前述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0.1質量份以上、30質量份以下為佳(發明5)。
上述發明(發明1~5)中,前述有機填料的平均粒徑以0.5μm以上、10μm以下為佳(發明6)。
上述發明(發明1~6)中,相對於前述有機填料的平均粒徑、前述防眩性層的厚度的比以1.5以上、10以下為佳(發明7)。
第二、本發明提供一種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其為具備基材、及設置於前述基材的一面側之防眩性層,前述防眩性層之與基材為相反側積層抗反射層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其特徵在於,從前述防眩性層側,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倍率10,000倍觀察時的橫比例尺12μm×縱比例尺9μm的視野範圍內,存在1個以上的凸部,從前述防眩性層側,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倍率30,000倍觀察時的前述凸部以外的部分之1μm×1μm的視野範圍內,存在10個以上的亮點部(發明8)。
上述發明(發明8)中,前述凸部的直徑以0.1μm以上、4.0μm以下為佳(發明9)。 [發明效果]
關於本發明之防眩性抗反射片能夠兼具優良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化。再者、根據關於本發明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能夠獲得兼具優良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化之防眩性抗反射片。
以下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態樣。 〔防眩性抗反射片〕 圖1為關於本發明一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示意剖面圖。如圖1所示,關於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具備基材11、設置於基材11的一面側之防眩性層12、及設置於防眩性層12中與基材11為相反側之抗反射層13。防眩性層12含有有機填料121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抗反射層13以具有比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為佳。
由於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通常比有機填料121比重更大,在形成防眩性層12的塗佈液(塗膜)中,若存在有機填料121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則因為上述的比重差、有機填料121偏析至防眩性層12之抗反射層13側的表層(以下有稱為「防眩性層12的表層」的情形。)。藉此,在防眩性層12的表面、延伸至抗反射層13的露出面,形成源自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其結果,從外部的入射光經由上述的凸結構進行漫反射,發揮優良的防眩性。再者,藉由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防眩性層12為高折射率化,防眩性層12與抗反射層13之間的折射率差增大,藉此產生反射光的干涉,達成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低反射率化。
1.各要件 1-1.防眩性層 防眩性層12只要不損礙防眩性抗反射片1所發揮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亦可為具有其他功能的層。例如,防眩性層12亦可為硬塗層,或亦可為與抗反射層13一起的傷修復層。特別是、防眩性層12以賦予防眩性抗反射片1耐擦傷性之硬塗層為佳。
本實施態樣的防眩性層12以由含有有機填料121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之防眩性組合物所形成者為佳。防眩性組合物除了含有有機填料121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之外,通常含有黏結劑樹脂,以及根據需要的添加劑。以下說明防眩性層12為硬塗層的情況時的防眩性組合物,但不限定於此。
(1)各成分 (1-1)有機填料 本實施態樣中作為有機填料121,能夠列舉例如,丙烯酸系樹脂填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填料等)、丙烯酸-苯乙烯系共聚物填料、聚苯乙烯系填料、三聚氰胺系樹脂填料、聚矽氧系填料、聚碳酸酯系填料、聚乙烯系填料、苯胍胺(benzoguanamine)系樹脂填料等。其中,以丙烯酸系樹脂填料、聚苯乙烯系填料或三聚氰胺系樹脂填料為佳,作為丙烯酸系樹脂填料,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填料特佳。此等有機填料因為與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之間的比重差,容易偏析至防眩性層12的表層,容易發揮優良的防眩性。有機填料121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有機填料121的形狀可為球狀等的定形,亦可為形狀不特定的不定形,但以由該有機填料121造成的光散射為某種程度的均一之球狀的微粒為佳。
有機填料121的平均粒徑以0.5μm以上為佳、0.7μm以上較佳、特別以0.9μm以上為佳、進而以1.0μm以上為佳。藉此,在防眩性層12的表面延伸至抗反射層13的露出面,良好地形成來自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發揮更優良的防眩性。
再者,有機填料121的平均粒徑以10μm以下為佳、8.0μm以下較佳、特別以5.0μm以下為佳、進而以3.0μm以下為佳。藉此,良好地維持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機械強度。又、有機填料121的平均粒徑為2μm以下,將該防眩性抗反射片1應用於顯示器時,能夠良好地顯示精細的影像,獲得優良的高精細性。
又、本說明書中的有機填料的平均粒徑是以離心沉澱透光法所測定。本說明書中經由離心沉澱透光法的平均粒徑的測定為,將微粒1.2g與異丙醇98.8g充分攪拌之物作為測定用樣本,使用離心式自動粒徑分布測定裝置(堀場製作所公司製、CAPA-700)而進行。
有機填料121的折射率以1.43以上為佳、特別以1.45以上為佳、進而以1.47以上為佳。又、有機填料121的折射率以1.80以下為佳、1.70以下較佳、特別以1.60以下為佳、進而以1.56以下為佳。有機填料121的折射率為上述範圍,成為影像鮮明度高之物。
又、本說明書中的微粒(有機填料、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的折射率為如同下述所測定而獲得的值。在載玻片上承載測定對象的微粒,在微粒上滴下折射率標準液後,蓋上蓋玻片,製作樣本。將該樣本基於JIS K7142:2014的B法以顯微鏡觀察,將最不容易看清微粒的輪廓的折射率標準液的折射率作為該微粒的折射率。
再者,有機填料121的折射率與所獲得的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之間的差的絕對值越小越好,具體而言,以1.5以下為佳、1.0以下較佳、特別以0.5以下為佳、進而以0.2以下為佳、0.04以下最佳。藉此,能夠有效地抑制上述褪色的發生。
防眩性組合物中有機填料121的含量相對於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0.1質量份以上為佳、0.5質量份以上較佳、特別以1.0質量份以上為佳、進而以2.0質量份以上為佳。藉此,在防眩性層12的表面延伸至抗反射層13的露出面,以良好地密度形成來自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發揮更優良的防眩性。
又、防眩性組合物中有機填料121的含量相對於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30質量份以下為佳、20質量份以下較佳、特別以10質量份以下為佳、進而以8質量份以下為佳。藉此,能夠將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霧度值抑制為較低,能夠有效地抑制褪色的發生。
(1-2)高折射率無機粒子 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的折射率以1.70以上為佳、1.80以上較佳、特別以1.85以上為佳、進而以1.90以上為佳。藉此,防眩性層12與抗反射層13之間的折射率差增大,獲得優良的抗反射性。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的折射率的上限值未特別限定,通常以3.00以下為佳、特別以2.50以下為佳、進而以2.30以下為佳。
作為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能夠較佳列舉例如,由氧化鈦、氧化鋯、氧化鉭、氧化鋅、二氧化鉿、氧化鈰、氧化鈮等的金屬氧化物所形成的微粒(金屬氧化物微粒)。其中,以過渡金屬氧化物微粒較佳,特別以第4族元素的氧化物微粒為佳、進而以氧化鋯微粒為佳。
與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反應性二氧化矽微粒相比,高折射率無機粒子(例如,氧化鋯微粒)由於比重大,能夠使有機填料121容易偏析至防眩性層12的表層。並且,與此同時由於高折射率無機粒子本身也容易偏析至防眩性層12的表層,容易在與抗反射層13的界面發生折射率差。藉此,能夠使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低反射率化更顯著。又、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使用氧化鋯微粒的情況時,為了發揮該氧化鋯微粒的作用效果,以不含有反應性二氧化矽微粒為佳。
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以不是水分散類型的微粒為佳。藉此,與黏結劑樹脂之間的相溶性提高,能夠獲得不易產生霧化的膜。
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的平均粒徑(體積平均粒徑)以1~1000nm為佳、2~500nm較佳、特別以3~200nm為佳、進而以5~100nm為佳。藉此,能夠良好地進行防眩性層12的高折射率化的同時,能夠使有機填料121更容易偏析到防眩性層12的表層。又、高折射率粒子的平均粒徑(體積平均粒徑)是使用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徑分布測定裝置,製作體積基準的粒徑分布圖,基於該圖之中位數徑的D50而測定者。
防眩性組合物中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的含量相對於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5質量份以上為佳、10質量份以上較佳、特別以50質量份以上為佳、進而以80質量份以上為佳。藉此,能夠良好地進行防眩性層12的高折射率化的同時,能夠使有機填料121更容易偏析到防眩性層12的表層。
再者,防眩性組合物中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的含量相對於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500質量份以下為佳、300質量份以下較佳、特別以200質量份以下為佳、進而以140質量份以下為佳。藉此,能夠良好地維持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強度。
(1-3)黏結劑樹脂 作為黏結劑樹脂,能夠使用通常周知的具有光穿透性的樹脂等。作為該樹脂,能夠列舉例如,聚烯烴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ABS系樹脂、氯乙烯系樹脂、氟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酯胺甲酸乙酯系樹脂、胺甲酸乙酯系樹脂、酚系樹脂、尿素系樹脂、三聚氰胺系樹脂、不飽和聚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胺甲酸乙酯系樹脂、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二氯亞乙烯等。此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形成硬塗層作為防眩性層12的情況時,作為黏結劑樹脂,較佳使用硬化性成分。硬化性成分是經由活性能量線、熱等的觸發(trigger)進行硬化的成分,能夠列舉例如,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分、熱硬化性成分等。在本實施態樣,從所形成的防眩性層12的硬度等的觀點而言,以使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分為佳。
作為具體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分,能夠列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甲基)丙烯酸酯系預聚物之外、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的聚合物等,其中以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酯系預聚物為佳。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及(甲基)丙烯酸酯系預聚物可各別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者。又、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雙方。其他類似用語亦相同。
作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能夠列舉例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己內酯改質二(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環氧乙烷改質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二(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isocyanurate)酯、烯丙基化二(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乙氧基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9,9-雙[4-(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苯基]茀等的2官能型;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質二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烷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參(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ε-己內酯改質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等的3官能型;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的4官能型;丙酸改質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的5官能型;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的6官能型等。此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另一方面,作為(甲基)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能夠列舉例如,聚酯丙烯酸酯系、環氧丙烯酸酯系、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系、聚醇丙烯酸酯系等的預聚物。
作為聚酯丙烯酸酯系預聚物,例如能夠經由下述而獲得,將多元羧酸與多元醇的縮合所獲得的在兩末端具有羥基之聚酯寡聚物的羥基、經由以(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或者將多元羧酸加成環氧烷烴(alkylene oxide)所得到的寡聚物的末端的羥基以(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
環氧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能夠經由例如,在比較低分子量的雙酚型環氧樹脂、酚醛型環氧樹脂的環氧乙烷(oxirane)環、與(甲基)丙烯酸反應、酯化而獲得。
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能夠經由例如,將聚醚聚醇、聚酯聚醇等與聚異氰酸酯反應所獲得的聚胺甲酸乙酯寡聚物、以(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獲得。
聚醇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能夠經由例如,將聚醚聚醇的羥基以(甲基)丙烯酸進行酯化而獲得。
以上的預聚物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1-4)其他的成分 本實施態樣中的防眩性組合物,除了上述的成分之外,亦可含有各種添加劑。作為各種添加劑,能夠列舉例如,光聚合起始劑、調平劑、分散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抗靜電劑、矽烷偶合劑、抗老化劑、熱聚合禁止劑、著色劑、折射率調整劑、界面活性劑、保存安定劑、可塑劑、滑劑、消泡劑、有機系充填材、濡濕性改良劑、塗面改良劑、防汚劑、抗菌劑、抗病毒劑等。
防眩性組合物含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分,使用紫外線作為活性能量線的情況時,防眩性組合物以含有光聚合起始劑為佳。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能夠列舉例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異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異丁醚、苯乙酮、二甲胺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福啉基(morpholino)-丙烷-1-酮、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二苯基酮、對苯基二苯基酮、4,4’-二乙胺基二苯基酮、二氯二苯基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三級丁基蒽醌、2-胺基蒽醌、2-甲基噻噸酮(2-methyl-thioxanthone)、2-乙基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苄基二甲縮酮、苯乙酮二甲縮酮、對二甲胺基苯甲酸酯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防眩性組合物中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相對於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成分100質量份,作為下限值以0.01質量份以上為佳、特別以0.1質量份以上為佳、進而以0.5質量份以上為佳。又、作為上限值以10質量份以下為佳、特別以8質量份以下為佳、進而以5質量份以下為佳。
再者,防眩性組合物,從在防眩性層12的表面、良好地形成源自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的觀點而言,以含有調平劑為佳。作為調平劑,能夠列舉例如,聚矽氧系調平劑、氟系調平劑、丙烯酸系調平劑、乙烯基系調平劑等,其中從上述效果的觀點而言,以氟系調平劑為佳。又、調平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組合使用2種以上。
作為氟系調平劑,能夠列舉例如,氟烷基羧酸鹽、氟烷基磷酸鹽、氟烷基磺酸鹽、氟烷基銨鹽類、氟烷基環氧乙烷衍生物、氟烯基寡聚物衍生物、氟基金剛烷衍生物等。此等之中,從上述效果的觀點而言,以具有金剛烷骨架的氟系化合物為佳,特別以具有金剛烷骨架的含有聚合性官能基氟系化合物、亦即含有聚合性基含氟金剛烷衍生物為佳。
防眩性組合物中調平劑的含量相對於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0.001質量份以上為佳、特別以0.01質量份以上為佳、進而以0.02質量份以上為佳。又、上述調平劑的含量以2.0質量份以下為佳、特別以1.0質量份以下為佳、進而以0.10質量份以下為佳。
再者,由於分散劑有發生耐擦傷性降低、與基材之間的密合性降低之虞,因此也可不含有。
(2)防眩性層的物性等 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以1.53以上為佳、1.55以上較佳、特別以1.57以上為佳、進而以1.59以上為佳。藉此,能夠使防眩性層12與抗反射層13之間的折射率差增大,有效地使防眩性抗反射片1低反射率化。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的上限值無特殊限定,通常以1.8以下為佳、特別以1.7以下為佳。
在此,本說明書中各層的折射率是如下述所測定。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PET38T-100」)上形成測定對象的層。將此樣本以橢圓偏光儀(J.A.Woollam Japan公司製、商品名「M-2000」)、入射角度50°、60°、70°,波長370~1000nm的範圍,測定入射光及反射光的偏光變化量,計算折射率。又、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是在除去有機填料的層中進行上述測定,在所測定的折射率、加上有機填料的折射率及調配量,經由計算而算出。
防眩性層12的厚度以1.0μm以上為佳、1.5μm以上較佳、特別以2.0μm以上為佳、進而以3.0μm以上為佳、4.0μm以上最佳。藉此,成為眩光抑制性及耐擦傷性優良者。再者,防眩性層12的厚度以10μm以下為佳、9.0μm以下較佳、特別以8.0μm以下為佳、進而以7.0μm以下為佳。藉此能夠抑制因硬化收縮而產生的卷曲。
防眩性層12的厚度相對於有機填料121的平均粒徑之比,從抑制源自有機填料的凸部數目、成為眩光抑制性優良的觀點而言,以1.5以上為佳、2.0以上較佳、特別以2.5以上為佳、進而以3.0以上為佳。再者,防止源自有機填料的凸部數目過少、防眩性優良的觀點而言,該比以10以下為佳、8.0以下較佳、特別以6.0以下為佳、進而以5.0以下為佳。
1-2.抗反射層 抗反射層13以具有比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為佳,藉此,產生反射光的干涉,達成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低反射率化。其結果、在使用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顯示器中,降低外光的反射,能夠提升顯示畫面的視認性。但是、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例如,抗反射層13亦可為單獨具有抗反射性之物。此種情況,例如抗反射層13亦可為多層構造。
抗反射層13,只要不損害防眩性抗反射片1發揮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亦可有具有其他功能的層。例如,抗反射層13可為耐擦傷性優良之物,亦可為傷修復層。
本實施態樣的抗反射層13,以由含有比防眩性層12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之成分的抗反射性組合物所形成為佳,特別是由含有低折射率粒子的抗反射性組合物所形成為佳。抗反射性組合物通常含有黏結劑樹脂,除了低折射率粒子之外,進而含有根據需要之添加劑等為佳。又、本實施態樣的抗反射層13中,低折射率粒子並非必須成分。例如,亦可不含有低折射率粒子,由折射率低的黏結劑樹脂(例如,含氟丙烯酸酯等的氟系黏結劑、聚矽氧樹脂等的聚矽氧系黏結劑)形成抗反射層13。
(1)各成分 作為黏結劑樹脂,能夠使用前述作為用於形成防眩性層12之防眩性組合物所包含的成分。
作為低折射率粒子,能夠較佳使用例如,中空二氧化矽微粒、多孔質二氧化矽微粒等,其中以中空二氧化矽微粒為佳。中空二氧化矽微粒以提升分散性為目的,亦能夠以有機物質進行修飾。再者,中空二氧化矽微粒以有機溶膠(膠體狀)的形態(中空二氧化矽凝膠)為佳。
中空二氧化矽微粒是在微粒内具有開口狀態或閉口狀態之微細的空隙之物。中空二氧化矽微粒由於在上述空隙内填充有氣體(空氣),折射率成為比較低。因此,藉由使用此種微粒,能夠不會損失抗反射層13的透明性而有效地降低抗反射層13的折射率。中空二氧化矽微粒可為具有獨立氣泡者,也可為具有連續氣泡者,再者也可為具有獨立氣泡及連續氣泡雙方者。
低折射率粒子的折射率以1.35以下為佳、1.32以下較佳、特別以1.30以下為佳、進而以1.27以下為佳。藉此,抗反射層13與防眩性層12之間的折射率差增大,獲得優良的抗反射性。低折射率粒子的折射率的下限值未特別限定,通常以1.10以上為佳、特別以1.20以上為佳、進而以1.23以上為佳。又、本說明書中低折射率粒子的折射率是經由最小偏角法而測定之值。
低折射率粒子的平均粒徑從發揮低折射率的觀點而言,以5nm以上為佳、特別以10nm以上為佳、進而以30nm以上為佳。又、低折射率粒子的平均粒徑從不阻礙由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的觀點而言,以300nm以下為佳、特別以200nm以下為佳、進而以100nm以下為佳。又、本說明書中低折射率粒子的平均粒徑是經由離心沉澱透光法而測定之值。
抗反射性組合物中低折射率粒子的含量相對於上述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30質量份以上為佳、特別以40質量份以上為佳、進而以50質量份以上為佳。又、上述含量相對於上述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200質量份以下為佳、特別以150質量份以下為佳、進而以100質量份以下為佳。藉由低折射率粒子的含量為上述範圍,容易形成具有所期望的折射率之抗反射層13。又、在抗反射層13的露出面、良好地形成來自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發揮更優良的防眩性。
抗反射性組合物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亦可含有與防眩性組合物相同的各種添加劑。又、抗反射層13位在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最表面的情況時,抗反射性組合物以含有防汚劑為佳。
作為防汚劑,能夠列舉例如,聚矽氧系防汚劑、氟系防汚劑、丙烯酸系防汚劑等。本實施態樣中,從難以附著指紋、污垢的觀點而言,以使用氟系防汚劑為佳。再者,作為氟系防汚劑,以具有能夠與作為黏結劑樹脂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聚合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氟系樹脂為佳。
抗反射性組合物中防汚劑的含量相對於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以3.0質量份以上為佳、特別以5.0質量份以上為佳、進而以10質量份以上為佳。又、上述防汚劑的含量以30質量份以下為佳、特別以25質量份以下為佳、進而以20質量份以下為佳。
(2)抗反射層的物性等 抗反射層13的折射率以1.45以下為佳、1.44以下較佳、特別以1.43以下為佳。藉此,能夠增大抗反射層13與防眩性層12之間的折射率差,能夠使防眩性抗反射片1有效地低反射率化。抗反射層13的折射率的下限值未特別限定,通常以1.25以上為佳、特別以1.35以上為佳。
抗反射層13的厚度以0.01μm以上為佳、0.03μm以上較佳、特別以0.06μm以上為佳、進而以0.08μm以上為佳。藉此,容易達成低反射率化的同時,耐擦傷性亦優良。又、抗反射層13的厚度以1μm以下為佳、0.5μm以下較佳、特別以0.3μm以下為佳、進而以0.2μm以下為佳。藉此,防眩性層12的來自有機填料121的凸結構突出抗反射層13,在該抗反射層13的露出面也形成凸結構,能夠有效地發揮防眩性。
1-3.基材 作為基材11,雖未特別限定,以使用具有預定的透明性之樹脂膜為佳。作為此種樹脂膜,能夠列舉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的聚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的聚烯烴膜、玻璃紙、雙乙酸纖維素膜、三乙酸纖維素膜、乙酸纖維素丁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二氯亞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碸膜、聚醚醚酮膜、聚醚碸膜、聚醚醯亞胺膜、氟樹脂膜、聚醯胺膜、丙烯酸樹脂膜、聚胺甲酸乙酯樹脂膜、降莰烯系聚合物膜、環狀烯烴系聚合物膜、環狀共軛二烯系聚合物膜、乙烯基脂環式烴聚合物膜等的樹脂膜或此等的積層膜。其中,從機械強度等的方面而言,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聚碳酸酯膜、三乙酸纖維素膜、降莰烯系聚合物膜等為佳。
再者,在上述基材11中,以為了提升與設置在其表面的層之間的密著性為目的,根據需要在單面或雙面,能夠施加經由底漆處理、氧化法、凹凸化法等的表面處理。作為氧化法,能夠列舉例如電暈放電處理、鉻酸處理、火焰處理、熱風處理、臭氧・紫外線處理等,作為凹凸化法,能夠列舉例如噴砂法、溶劑處理法等。此等的表面處理法能夠依照基材11的種類適當選擇,一般從提升密著性的效果及操作性等的方面而言,較佳使用電暈放電處理法。
基材11的厚度以25μm以上為佳、特別以38μm以上為佳、進而以50μm以上為佳。又、基材11的厚度以500μm以下為佳、特別以400μm以下為佳、進而以300μm以下為佳。
1-4.其他的構成 關於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亦可在基材11中與防眩性層12為相反面之側具備黏著劑層。作為構成該黏著劑層之黏著劑並未特別限定,能夠使用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等周知的黏著劑,較佳使用具有預定的透明性之黏著劑。
又、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為具備上述黏著劑層的情況時,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亦可在該黏著劑層中與基材11為相反側的面積層剝離膜。該剝離膜只要是在其剝離面(與黏著劑層接觸的面)具有所期望的剝離性者,則無特殊限定,能夠使用在樹脂膜的單面經由剝離劑進行剝離處理之物等的周知的剝離膜。
2.防眩性抗反射片的物性等 (1)霧度值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霧度值以3.0%以上為佳、5.0%以上較佳、特別以7.0%以上為佳。又、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霧度值為50%以下、以40%以下為佳、特別以30%以下為佳。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霧度值為上述範圍内,能夠維持防眩性及低反射率性,在應用該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顯示器中,能夠抑制褪色的發生。又、霧度值的測定方法如同後述試驗例所示。
(2)全光線穿透率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全光線穿透率以80%以上為佳、85%以上較佳、特別以90%以上為佳。全光線穿透率為80%以上,則透明性非常地高,特別適合光學用途(顯示體用)。又、全光線穿透率的測定方法如同後述試驗例所示。
(3)影像鮮明度 防眩性抗反射片1之遵照JIS K7374:2007所測定的0.125mm、0.25mm、0.5mm、1.0mm及2.0mm的光學梳的影像鮮明度(%)的總計值以200以上為佳、300以上較佳、特別以350以上為佳、進而以400以上為佳。藉此所獲得的顯示體的畫面、影像的視認性良好。
另一方面,上述影像鮮明度(%)的總計值以490以下為佳、485以下較佳、特別以480以下為佳、進而以475以下為佳。藉此能夠維持顯示體的畫面、影像的視認性良好的同時,發揮防眩性及低反射率性。
在此,影像鮮明度是將通過受試體的平行光線的光量通過具有穿透部及遮光部的光學梳而測定。光學梳中穿透部及遮光部的寬度(梳寬)越小,表示精細度高的影像鮮明度。影像鮮明度依照JIS K7374:2007的穿透法而測定。具體的測定方法,如後述試驗例所示。
(4)60°光澤度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60°光澤度(光澤(gross)值)從防止褪色的觀點而言,以20%以上為佳、40%以上較佳、特別以60%以上為佳。又、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60°光澤度從賦予防眩性的觀點而言,為200%以下、以150%以下為佳、特別以90%以下為佳。又、本說明書中60°光澤度的測定方法如同後述試驗例所示。
(5)防眩性層與抗反射層之間的折射率差 防眩層12與抗反射層13之間的折射率差(防眩層12的折射率-抗反射層13的折射率)以0.08以上為佳、0.10以上較佳、特別以0.13以上為佳、進而以0.15以上為佳。藉此容易產生反射光的干涉,能夠使防眩性抗反射片1有效地低反射率化。關於上述折射率差的上限值未特別限定,通常以0.5以下為佳、0.4以下較佳。
(6)反射率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抗反射層13中與防眩層12為相反側的面(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表面)的反射率以2.5%以下為佳、2.3%以下較佳、特別以2.2%以下為佳、進而以2.1%以下為佳。藉此使用該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顯示器面板中,降低外光的反射,能夠提升畫面、影像的視認性。本實施態樣中,能夠藉由使防眩性層12含有高折射率無機粒子122而在與抗反射層13的界面發生折射率差,藉此達成如上述般的低反射率。關於上述反射率的下限值無特殊限定,通常以0.1%以上為佳、0.2%以上較佳、0.5%以上特佳。又、本說明書中反射率的測定方法如同後述試驗例所示。
(7)防眩性抗反射片的厚度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厚度,從各層發揮所期望的效果的觀點、及機械強度、操作性等的觀點而言,以30μm以上為佳、特別以50μm以上為佳、進而以70μm以上為佳。又、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厚度從應用的顯示器的薄型化的觀點而言,以300μm以下為佳、特別以200μm以下為佳、進而以100μm以下為佳。
3.防眩性抗反射片的製造方法 雖然防眩性抗反射片1的製造方法無特殊限制,以例如在基材11的單面側形成防眩性層12後,在防眩性層12的與基材11為相反面之側形成抗反射層13為佳。例如,對於基材11塗佈含有前述的防眩性組合物、及所需要的溶劑的塗佈液,使其硬化形成防眩性層12。在基材11上形成防眩性層12後,對於在防眩性層12之與基材11為相反側的面,塗佈例如,含有抗反射性組合物、及所期望的溶劑的塗佈液,使其硬化,形成抗反射層13。
用於調配防眩性組合物的溶劑,能夠使用於作為塗佈性的改良、黏度調整、固含量濃度的調整等,只要是能溶解黏結劑樹脂等則可無限定地使用。
作為溶劑的具體例子,能夠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辛醇等的醇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酮、環己酮等的酮類;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乳酸乙酯、γ-丁內酯等的酯類;乙二醇單甲醚(甲基賽珞蘇)、乙二醇單乙醚(乙基賽珞蘇)、二乙二醇單丁醚(丁基賽珞蘇)、丙二醇單甲醚等的醚類;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類;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等的醯胺類等。
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的塗佈可依照通常方法進行,例如,棒式塗佈法、刀式塗佈法、邁耶棒(Mayer bar)法、輥塗法、刮刀塗佈法、模具塗佈法、凹版塗佈法。塗佈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之後,將塗膜以40℃以上、120℃以下,約30秒以上、5分鐘以下使其乾燥為佳。
塗膜的硬化能夠依據所使用的黏結劑樹脂的種類而進行,例如能夠經由加熱處理或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進行。特別是作為黏結劑樹脂使用前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或(甲基)丙烯酸酯系預聚物的情況時,防眩性組合物的硬化較佳為在空氣環境下,對防眩性組合物的塗膜照射紫外線、電子射線等的活性能量線而進行。藉由使其在空氣環境下硬化,能夠提升在所形成的防眩性層12與抗反射層13的密著性。紫外線照射能夠經由高壓汞燈、熔融H燈(Fusion H Lamp)、氙燈等進行,紫外線的照射量以照度50mW/cm 2以上、1000mW/cm 2以下、光量50mJ/cm 2以上、1000mJ/cm 2以下為佳。另一方面、電子射線照射能夠經由電子射線加速器等進行,電子射線的照射量以10krad以上、1000krad以下為佳。
用於調配抗反射性組合物的溶劑能夠使用前述作為用於調配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的溶劑。又、抗反射性組合物的塗佈方法、及已形成的塗膜的硬化方法能夠分別為與關於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方法及硬化方法相同的方法。但是,抗反射層用組合物的硬化以在氮氣環境下進行為佳。藉此,所形成的抗反射層13的耐擦傷性能夠成為更優良。
4.防眩性抗反射片的用途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能夠使用作為例如,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進而觸控面板等的各種顯示器的表層、内部的中間層等。
〔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關於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具備基材、及設置於基材的一面側的防眩性層,是用於在防眩性層中與基材為相反側積層抗反射層之物。在根據本實施態樣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的防眩性層之與基材為相反側積層有抗反射層之物,成為如前述的防眩性抗反射片。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從上述防眩性層側,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倍率10,000倍觀察時的、橫比例尺12μm×縱比例尺9μm的視野範圍內,存在1個以上的凸部(作為一個例子,參照圖2右側),且從上述防眩性層側,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倍率30,000倍觀察時的、上述凸部以外的部分中的1μm×1μm的視野範圍內,存在10個以上的亮點部(作為一個例子,參照圖3右側)。
藉由存在如同上述的凸部,從外部的入射光在該凸部(凸結構)散射,發揮優良的防眩性。並且,該凸部較佳由前述防眩性層中所包含的有機填料形成。再者,上述的亮點部較佳由前述防眩性層中所包含的高折射率無機粒子形成。因此,藉由存在如上述的亮點部,防眩性層的折射率高,與抗反射層的折射率差變大,達成由該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所獲得的防眩性抗反射片的低反射率化。
如同上述,上述凸部以起因於有機填料而形成為佳,上述亮點部以起因於高折射率無機粒子而形成為佳。亦即,此等的構造以並非使用與有機填料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的存在無關的模具等而形成者為佳。因此,此等構造有不均勻形成的情形。又、雖然圖1描繪1個的有機填料121形成1個凸部的方式,但是依據有機填料121的粒徑等,亦可由複數的有機填料121形成1個凸部。
上述凸部的直徑以0.1μm以上為佳、0.2μm以上較佳、特別以0.3μm以上為佳、進而以0.5μm以上為佳。藉此從外部的入射光容易散射,防眩性成為更優良。又、上述凸部的直徑以4.0μm以下為佳、3.0μm以下較佳、特別以2.5μm以下為佳、進而以2.0μm以下為佳。藉此能夠良好地維持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的機械強度。再者,上述凸部的直徑若為2.0μm以下,則將由該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所獲得的防眩性抗反射片應用於顯示器時,能夠良好地顯示精細的畫面,得到優良的高精細性。
上述凸部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倍率10,000倍觀察時的橫比例尺12μm×縱比例尺9μm的視野範圍內,以存在1個以上為佳、特別以存在2個以上為佳、進而以存在3個以上為佳。藉此從外部的入射光容易散射,防眩性成為更優良。又、上述凸部在上述視野範圍内,以存在15個以下為佳、特別以存在10個以下為佳、進而以存在7個以下為佳。藉此能夠使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成為耐擦傷性優良。
上述亮點部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倍率30,000倍觀察時的上述凸部以外的部分中1μm×1μm的視野範圍內,以存在10個以上為佳、特別以存在50個以上為佳、進而以存在100個以上為佳、存在150個以上最佳。藉此所獲得的防眩性抗反射片能夠更低反射率化。再者,上述亮點部在上述視野範圍内,以存在500個以下為佳、特別以存在400個以下為佳、進而以存在300個以下為佳。藉此能夠良好地維持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的強度。
根據本實施態樣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能夠與關於前述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1中,在基材11的單面側形成防眩性層12的方法同樣地製造,但不限定於此。
上述說明的實施態樣是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記載,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而記載。因此,上述實施態樣所揭示的各要件,意圖包含屬於本發明技術領域之全部的設計變更、均等物。
例如,防眩性抗反射片1(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中基材11與防眩性層12之間亦可介在其他層,又抗反射層13中與防眩性層12為相反側的面亦可形成其他層。 [實施例]
以下經由實施例等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的範圍並非限定於此等的實施例。
〔實施例1〕 1.防眩性組合物的調配 作為黏結劑樹脂之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荒川化學工業公司製、商品名「BEAMSET 575CB」)30質量份(固含量換算,以下相同)、作為黏結劑樹脂之環氧丙烯酸酯系預聚物(日立化成公司製、商品名「HITALOID 7663」)70質量份、作為有機填料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填料(積水化成公司製、商品名「SSX-101」、平均粒徑:1.0μm,折射率:1.49)2.4質量份、作為高折射率無機粒子之氧化鋯微粒(Solar公司製、商品名「ZR-20」、平均粒徑:50nm、折射率:2.1)100質量份、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1.0質量份、以及作為調平劑之含有聚合性基的含氟金剛烷衍生物(NEOS公司製、商品名「FTERGENT602A」)0.03質量份在丙二醇單甲基醚中進行混合,獲得固含量濃度40質量%的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又、氧化鋯微粒使用固含量濃度30質量%的丙二醇單甲基醚分散液。
2.抗反射性組合物的調配 作為黏結劑樹脂之胺甲酸乙酯丙烯酸酯系預聚物(荒川化學工業公司製、商品名「BEAMSET 575CB」)100質量份、作為低折射率粒子之中空二氧化矽溶膠(日揮觸媒化成公司製、商品名「THRURIA 4320」、平均粒徑:60nm、折射率:1.25)51質量份、作為防汚劑之在單方末端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之氟系樹脂(Fluorotech公司製、商品名「FS-7025」)10質量份、以及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烷-1-酮3質量份,在環己酮與甲基異丁酮的1:1(質量比)混合溶媒中進行混合,獲得固含量濃度2.0質量%的抗反射性組合物的塗佈液。
3.防眩性抗反射片的製作 在作為基材之三乙酸纖維素(TAC)膜(KONICA MINOLTA公司製、商品名「KU8UAW」、厚度:80μm)的單面,以邁耶棒塗佈上述所獲得的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在70℃使其乾燥1分鐘。
接著,在空氣環境下,經由紫外線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商品名「EYE GRANDAGE ECS-401GX型」)、依照下述條件照射紫外線,在基材上形成厚度5μm的防眩性層,獲得基材及防眩性層之積層體的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紫外線照射條件] ・光源:高壓汞燈 ・燈電力:2kW ・運送速度:4.23m/min ・照度:240mW/cm 2・光量:307mJ/cm 2
在所獲得的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之防眩性層側的面上,以邁耶棒塗佈抗反射性組合物的塗佈液,在90℃使其乾燥1分鐘。
接著,在氮氣環境下,藉由紫外線照射裝置(EYE GRAPHICS公司製、商品名「EYE GRANDAGE ECS-401GX型」)以與上述步驟相同的紫外線照射條件照射紫外線,形成厚度0.1μm的抗反射層。藉此,獲得依序積層基材、防眩性層及抗反射層而成的防眩性抗反射片。
〔實施例2~8,比較例1〕 除了將防眩性組合物的組成及防眩性層的膜厚變更如表1所示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作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以及防眩性抗反射片。
〔比較例2〕 (甲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線硬化性樹脂及含反應性二氧化矽的組合物(荒川化學工業公司製、商品名「OPSTAR Z7530」)100質量份、作為有機填料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填料(積水化成公司製、商品名「SSX-101」、平均粒徑:1.0μm、折射率:1.49)13.7質量份、作為分散劑之含有羧基的聚合物改質物(共榮社製、商品名「弗洛蘭(Flowlen)G-700」)0.4質量份、以及作為調平劑之含有聚合性基含氟金剛烷衍生物(NEOS公司製、商品名「FTERGENT 602A」)0.16質量份,在丙二醇單甲基醚中進行混合,獲得固含量濃度40質量%的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
除了使用上述所獲得的防眩性組合物的塗佈液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作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以及防眩性抗反射片。又、在比較例2中,藉由使用分散劑,使有機填料偏析至防眩性層的表層。
在此,表1所記載的簡稱等的詳細資訊如下所述。 〔有機填料〕 A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填料(積水化成公司製、商品名「SSX-101」、平均粒徑:1.0μm、折射率:1.49) A2:聚苯乙烯填料(綜研化學公司製、商品名「SX-130H」、平均粒徑:1.3μm、折射率:1.59) A3:聚苯乙烯填料(積水化成公司製、商品名「SSX-302ABE」、平均粒徑:2.0μm、折射率:1.59) A4:三聚氰胺樹脂填料(日本觸媒公司製、商品名「EPOSTAR S12」、平均粒徑:1.2μm、折射率:1.66) 〔高折射率無機粒子〕 B1:氧化鋯微粒(Solar公司製、商品名「ZR-20」、平均粒徑:50nm、折射率:2.1) B2:氧化鋯微粒(大研化學公司製、商品名「DLZ-15」、平均粒徑:15nm、折射率:1.9)
〔試驗例1〕(折射率的測定) 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三菱化學公司製、商品名「PET38T-100」)上、各自分別地與各例同樣地進行形成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形成的防眩性層的有機填料未添加之層、及抗反射層,將其作為樣本。將所獲得的樣本以橢圓偏光儀(J.A.Woollam Japan公司製、商品名「M-2000」)、在入射角度50°、60°、70°、波長370~1000nm的範圍測定入射光及反射光的偏光的變化量,計算折射率。將結果顯示於表1。又、關於防眩性層的折射率,是將上述防眩性層的有機填料未添加之層的折射率、加上有機填料的折射率及其添加量的加成計算時,成為與表1所記載的值同樣的計算值。
〔試驗例2〕(SEM觀察) 關於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從防眩性層側、經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Thermo Fisher SCIENCE公司製、商品名「Quanta200FEG」)以倍率10,000倍觀察表面,在橫比例尺12μm×縱比例尺9μm的視野範圍内,計數來自有機填料的凸部的數目。將結果顯示於表2。又、各實施例的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中上述凸部的直徑、任一皆為約1μm。
作為參考,將實施例1(添加氧化鋯微粒(zirconia))的SEM影像顯示於圖2的右側,將比較例1(未添加氧化鋯微粒(zirconia))的SEM影像顯示於圖2的左側。
又、關於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從防眩性層側、經由上述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倍率30,000倍觀察表面,在上述凸部以外的部分之1μm×1μm的視野範圍内,計數來自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的亮點部的數目。將結果顯示於表2。
作為參考,將實施例1(添加氧化鋯微粒(zirconia))的SEM影像顯示於圖3的右側,將比較例1(未添加氧化鋯微粒(zirconia))的SEM影像顯示於圖3的左側。又、SEM影像中,白色的框線顯示1μm×1μm的範圍。
〔試驗例3〕(霧度值的測定)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商品名「NDH5000」),依據JIS K7136:2000測定霧度值(%)。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4〕(全光線穿透率的測定)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商品名「NDH5000」),依據JIS K7361-1:1997測定全光線穿透率(%)。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5〕(影像鮮明度的測定)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使用成像性測定器(Suga試驗機公司製、商品名「ICM-10P」),依據JIS K7374:2007的穿透法,測定5種類的光學梳(梳幅:0.125mm、0.25mm、0.5mm、1.0mm及2.0mm)的影像鮮明度(%),計算其總計值。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6〕(60°光澤度的測定) 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防眩性抗反射片使用光澤計(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依據JIS Z8741-1997測定60°光澤度(光澤值、%)。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7〕(反射率的測定)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的基材側的面,透過雙面黏著片貼附於黑色板(U-Kou商會公司製、商品名「ACRYLITE」)的單面。接著,使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公司製、商品名「UV-3600」),以380~780nm作為測定波長領域,測定該防眩性抗反射片中的抗反射層側之面的反射率(%)。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8〕(防眩性的評價) 試驗例7所獲得的防眩性抗反射片及黑色板的積層體,在該積層體的上方點亮3波長螢光燈,以防眩性抗反射片反射該光源。目視該反射光,以下述的基準評價防眩性。將結果顯示於表2。 ◎:經由以防眩性抗反射片的反射而視認到的螢光燈的輪廓為模糊的。 〇: 經由以防眩性抗反射片的反射而視認到的螢光燈的輪廓為稍稍模糊的。 ×: 經由以防眩性抗反射片的反射而視認到的螢光燈的輪廓沒有模糊。
〔試驗例9〕(褪色的評價)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以基材側朝下,放置在關掉電源的平板終端(蘋果公司製、商品名「iPad(註冊商標)」、解析度:264ppi)的畫面表面,經由目視確認有無褪色,依照下述基準進行褪色的評價。將結果顯示於表2。 ◎:未確認到由防眩性抗反射片引起的褪色。 〇:稍微確認到由防眩性抗反射片引起的褪色。 ×: 確認到由防眩性抗反射片引起的褪色。
〔試驗例10〕(眩光的評價)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以基材側朝下,放置在顯示全部綠色(RGB值(R,G,B)=0,255,0)的平板終端(蘋果公司製、商品名「iPad(註冊商標)」、解像度:264ppi)的顯示畫面的表面,根據下述的基準,經由目視進行眩光的評價。將結果顯示於表2。 ○: 未確認到由防眩性抗反射片引起的眩光。 ×: 確認到由防眩性抗反射片引起的眩光。
〔試驗例11〕(耐擦傷性的評價)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的抗反射層側之面(防眩性抗反射片的表面),使用#0000的鋼絲絨,以250g/cm 2的負重、10cm、來回擦拭10次。在3波長螢光燈下以目視確認此防眩性抗反射片的表面,依據下述的基準評價耐擦傷性。 ◎:傷痕的條數在3條以下。 〇: 傷痕的條數為4條以上、10條以下。 ×: 傷痕的條數為11條以上。
〔試驗例12〕(卷曲的評價)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製作的防眩性抗反射片裁切為100mm×100mm,作為試驗片。將所獲得的試驗片放置於水平桌,在23℃、50%RH的環境下,測定從試驗片的四個角落與桌面的最大高度(mm),根據下述的基準評價卷曲。將結果顯示於表2。 ◎:最大高度為10mm以下。 〇:最大高度為11mm以上、15mm以下。 ×:最大高度為16mm以上。
[表1]
  防眩性層 抗反射層 折射率差
有機填料 高折射率無機粒子 膜厚 (μm) 膜厚/有機填料粒徑 折射率 折射率
種類 平均粒徑 (μm) 折射率 質量份 種類 平均粒徑 (nm) 折射率 質量份
實施例1 A1 1.0 1.49 2.4 B1 50 2.1 100 5.0 5.0 1.61 1.43 0.18
實施例2 2.4 100 10.0 10.0 1.61 1.43 0.18
實施例3 2.4 100 2.3 2.3 1.61 1.43 0.18
實施例4 10.0 100 5.0 5.0 1.61 1.43 0.18
實施例5 2.4 B2 15 1.9 100 5.0 5.0 1.61 1.43 0.18
實施例6 A2 1.3 1.59 4.0 B1 50 2.1 100 5.0 3.8 1.61 1.43 0.18
實施例7 A3 2.0 1.59 8.0 100 5.0 2.5 1.61 1.43 0.18
實施例8 A4 1.2 1.66 4.0 100 5.0 4.2 1.61 1.43 0.18
比較例1 A1 1.0 1.49 2.4 - - 5.0 5.0 1.56 1.43 0.13
比較例2 13.7 - - 5.0 5.0 1.48 1.43 0.05
[表2]
  SEM觀察 霧度值 (%) 全光線 穿透率 (%) 影像鮮 明度 60°光澤度 (%) 反射率(%) 防眩性 評價 褪色 評價 眩光 評價 耐擦傷性評價 卷曲 評價
來自有機填料的凸部數目 來自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的亮點部數目
實施例1 4 184 13.0 94.3 472 81.1 1.91
實施例2 1 162 30.1 94.1 442 62.4 2.03 ×
實施例3 8 211 15.2 93.9 431 75.4 2.13 × ×
實施例4 5 170 35.4 93.9 448 44.5 2.00 ×
實施例5 4 178 16.4 94.7 472 84.1 1.84
實施例6 6 199 11.2 93.2 392 86.7 1.96
實施例7 7 173 10.8 93.4 394 84.6 1.98
實施例8 6 191 10.5 94.0 373 78.5 2.01
比較例1 0 0 14.8 93.9 469 80.0 1.77 ×
比較例2 6 0 12.2 93.5 447 81.2 2.66
從表2可以明白,實施例1~8所獲得的防眩性抗反射片兼具優良的防眩性及低反射率。再者、實施例1及5~8所獲得的防眩性抗反射片抑制褪色及眩光,進而耐擦傷性及耐卷曲性亦優良。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防眩性抗反射片能夠較佳用於例如,各種顯示器中的防眩及抗反射。
1:防眩性抗反射片 11:基材 12:防眩性層 121:有機填料 122:高折射率無機粒子 13:抗反射層
[圖1] 關於本發明一實施態樣之防眩性抗反射片的示意剖面圖。 [圖2]將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的表面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倍率10,000倍觀察時的影像。 [圖3]將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的表面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倍率30,000倍觀察時的影像。
1:防眩性抗反射片
11:基材
12:防眩性層
121:有機填料
122:高折射率無機粒子
13:抗反射層

Claims (9)

  1. 一種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係具備基材、設置於前述基材的一面側之防眩性層、及設置於前述防眩性層之與基材為相反側之抗反射層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特徵在於, 前述防眩性層包含有機填料、及高折射率無機粒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中前述抗反射層的折射率比前述防眩性層的折射率更低。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中前述防眩性層的折射率為1.53以上, 前述抗反射層的折射率為1.45以下, 前述防眩性層與前述抗反射層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08以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中前述防眩性層含有黏結劑樹脂, 前述高折射率無機粒子的含量相對於前述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為5質量份以上、500質量份以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中前述防眩性層含有黏結劑樹脂, 前述有機填料的含量相對於前述黏結劑樹脂100質量份,為0.1質量份以上、30質量份以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中前述有機填料的平均粒徑為0.5μm以上、10μm以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防眩性抗反射片,其中前述防眩性層的厚度相對於前述有機填料的平均粒徑的比為1.5以上、10以下。
  8. 一種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其係具備基材、及設置於前述基材的一面側的防眩性層,前述防眩性層之與基材為相反側積層抗反射層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從前述防眩性層側、經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倍率10,000倍觀察時之橫比例尺12μm×縱比例尺9μm的視野範圍內,存在1個以上的凸部, 從前述防眩性層側、經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以倍率30,000倍觀察時之前述凸部以外的部分的1μm×1μm的視野範圍內,存在10個以上的亮點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其中前述凸部的直徑為0.1μm以上、4.0μm以下。
TW110137135A 2020-11-16 2021-10-06 防眩性抗反射片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TW2022225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0271 2020-11-16
JP2020190271A JP2022079218A (ja) 2020-11-16 2020-11-16 防眩性反射防止シートおよび反射防止層積層用防眩性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2575A true TW202222575A (zh) 2022-06-16

Family

ID=8154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7135A TW202222575A (zh) 2020-11-16 2021-10-06 防眩性抗反射片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79218A (zh)
KR (1) KR20220066829A (zh)
CN (1) CN114509831A (zh)
TW (1) TW2022225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6791A (zh) * 2022-08-01 2022-1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9334B2 (ja) 2008-10-17 2013-08-0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6791A (zh) * 2022-08-01 2022-11-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356791B (zh) * 2022-08-01 2024-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66829A (ko) 2022-05-24
CN114509831A (zh) 2022-05-17
JP2022079218A (ja) 2022-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4662B (en) Laminated film, filter for display and display
KR101151503B1 (ko) 방현성 하드코트필름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편광판
TWI400476B (zh) 具有優異之刮擦抗性及表面滑動性質的抗反射膜
JP5842320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277059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含む偏光板
JP2012053178A (ja) 防眩性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5290046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KR20100103390A (ko) 광학필름
JP5486840B2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TWI433778B (zh) 防眩性硬被覆膜及使用它之偏光板
WO2015190202A1 (ja) 光拡散性シート及び該シート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5235316B2 (ja) 光学用積層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180133874A (ko) 보호 필름, 광학 필름, 적층체,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07127823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法
TWI751985B (zh) 光學膜、偏光膜、偏光膜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JP2012048099A (ja) 防眩性帯電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TW202222575A (zh) 防眩性抗反射片及抗反射層積層用防眩性片
JP7490016B2 (ja) 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0215685A (ja) 低屈折率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TW202221362A (zh) 抗反射膜
TW202228998A (zh) 成形用膜
JP2022131260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22155885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