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9579A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19579A TW202219579A TW109139686A TW109139686A TW202219579A TW 202219579 A TW202219579 A TW 202219579A TW 109139686 A TW109139686 A TW 109139686A TW 109139686 A TW109139686 A TW 109139686A TW 202219579 A TW202219579 A TW 20221957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optical identification
- axis
- imaging lens
-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5000019592 rough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1408197 Eo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60 organic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ZWEHNKRNPOVVGH-UHFFFAOYSA-N 2-But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 ZWEHNKRNPOVVG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Acet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O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HEDRZPFGACZZDS-UHFFFAOYSA-N Chloroform Chemical compound ClC(Cl)Cl HEDRZPFGACZZD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220047090 rs615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92 flo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鏡頭,具有光軸。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鏡筒、光學辨識結構以及可固化液體。光學元件沿光軸排列。鏡筒環繞光軸,且至少一光學元件收納於鏡筒。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鏡筒,且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光學辨識單元沿環繞光軸的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且每一光學辨識單元包含第一光學辨識面。可固化液體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可固化液體與至少一光學辨識單元實體接觸,且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鏡筒與相鄰於光學辨識結構的其中一光學元件彼此接合。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成像鏡頭、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於電子裝置的成像鏡頭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可容納更多的畫素,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外,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
然而,為了提升光學鏡頭的解像能力,則需要將更多的透鏡及其他光學元件應用在光學鏡頭中。這將導致在點膠製程中,容許誤差會大幅降低到很小的範圍,進而造成點膠製程的困難度大幅提升。因此,如何改良光學鏡頭的結構,以供精確地點膠,已成為目前光學領域的重要議題。
鑒於以上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揭露一種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有助於在點膠製程中能夠被光學辨識系統偵測而及時回饋當下的點膠狀況,藉以得到具有良好黏著狀態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一鏡筒、一光學辨識結構以及一可固化液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沿光軸排列。鏡筒環繞光軸,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的至少其中一者收納於鏡筒。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鏡筒,且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沿環繞光軸的一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可固化液體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且可固化液體與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鏡筒與相鄰於光學辨識結構的所述多個光學元件的其中一者彼此接合。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一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所述多個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
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以及
0.03 [公釐] ≤ D ≤ 1.0 [公釐]。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一鏡筒、一光學辨識結構以及一可固化液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沿光軸排列,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至少包含一第一光學元件以及一第二光學元件。鏡筒環繞光軸,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收納於鏡筒。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第一光學元件,且光學辨識結構朝向第二光學元件。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沿環繞光軸的一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可固化液體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且可固化液體與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第一光學元件與第二光學元件彼此接合。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一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所述多個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
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以及
0.03 [公釐] ≤ D ≤ 1.0 [公釐]。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一鏡筒、一光學辨識結構以及一可固化液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沿光軸排列,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至少包含一非圓形元件。非圓形元件包含一承靠部。承靠部環繞光軸。鏡筒環繞光軸,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收納於鏡筒。非圓形元件的承靠部於一第一方向上與鏡筒實體接觸,且承靠部於一第二方向上具有至少一切面,其中第一方向由垂直於光軸的一第一軸與光軸的交點沿第一軸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的方向所定義,第二方向由垂直於光軸的一第二軸與光軸的交點沿第二軸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的方向所定義,且第一軸不同於第二軸。光學辨識結構於第一方向上設置於承靠部,光學辨識結構沿環繞光軸的一圓周方向朝向第二軸延伸。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沿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可固化液體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且可固化液體與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非圓形元件與鏡筒彼此接合。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一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所述多個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
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以及
0.03 [公釐] ≤ D ≤ 1.0 [公釐]。
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上述成像鏡頭。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上述取像裝置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鏡頭的成像面上。
當A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使第一光學辨識面具有足夠的面積範圍,以利於被光學辨識系統偵測。
當D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使得在圓周方向上相鄰的二個第一光學辨識面之間具有足夠的距離範圍,以利於被光學辨識系統分辨。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以及一個鏡筒。所述多個光學元件沿光軸排列。鏡筒環繞光軸,且所述多個光學元件的至少其中一者收納於鏡筒。此外,所述多個光學元件亦可皆收納於鏡筒。
具體來說,所述多個光學元件可至少包含一片透鏡、一片面鏡、一光軸轉折元件、一遮光元件、一空間間隔元件或一固定件等等,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種實施態樣中,光學元件可至少包含一非圓形元件。非圓形元件包含一承靠部。承靠部環繞光軸。承靠部於一第一方向上與鏡筒實體接觸,且承靠部於一第二方向上具有至少一切面。此外,承靠部可於第二方向上與鏡筒實體接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由垂直於光軸的一第一軸與光軸的交點沿第一軸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的方向所定義,所述第二方向由垂直於光軸的一第二軸與光軸的交點沿第二軸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的方向所定義,且第一軸不同於第二軸。請參照圖13與圖15,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鏡頭2的非圓形元件(像側光學元件217)與鏡筒22於像側的示意圖。從圖13與圖15中可看出非圓形元件(像側光學元件217)於第一方向D1上可實體接觸於鏡筒22,且非圓形元件於第二方向D2上具有切面2173,其中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實質上正交。
成像鏡頭更包含一光學辨識結構。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沿環繞光軸的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在一種實施態樣中,光學辨識結構可設置於鏡筒。此外,光學辨識結構可垂直於光軸。此外,光學辨識結構可朝向物側或像側。請參照圖2與圖3,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1的鏡筒12上所設置的光學辨識結構13a,且光學辨識結構13a垂直於光軸101。
在另一種實施態樣中,所述多個光學元件可至少包含一第一光學元件以及一第二光學元件。光學辨識結構可設置於第一光學元件,並且可朝向第二光學元件。此外,第二光學元件於光軸方向上可覆蓋住至少一部分的光學辨識結構。請參照圖2與圖3,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1的第一光學元件111上所設置的光學辨識結構13b,且光學辨識結構13b於光軸101方向上被第二光學元件112覆蓋住至少一部分。
在又一種實施態樣中,光學辨識結構可於第一方向上設置於非圓形元件的承靠部,且光學辨識結構可沿環繞光軸的一圓周方向朝向第二軸延伸。此外,光學辨識結構可從第一軸沿圓周方向往與第一軸垂直的第二軸漸縮。此外,光學辨識結構可呈弧形。請參照圖11,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鏡頭2的非圓形元件(物側光學元件216)的承靠部2162上於第一方向D1所設置的光學辨識結構23o,且光學辨識結構23o呈弧形地從第一軸AX1沿圓周方向DCF往第二軸AX2延伸並漸縮。請參照圖17,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鏡頭3的非圓形元件(物側光學元件316)的承靠部3162上於第一方向D1所設置的光學辨識結構33o,且光學辨識結構33o呈弧形地從第一軸AX1沿圓周方向DCF往第二軸AX2延伸並漸縮。
成像鏡頭更包含一可固化液體。可固化液體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且可固化液體與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可固化液體是指液體固化後所形成之物件。可固化液體可為黏著劑;藉此,有利於在固化後提供將相鄰元件固定的接合力。或者,可固化液體亦可為被有機溶劑溶化的液態塑膠;藉此,利用塗布有機溶劑,可將相鄰元件的相鄰塑膠材質表面溶化,並在經溶化之液態塑膠固化後與所述相鄰元件合為一體。其中,有機溶劑可例如但不限於丙酮、丁酮、氯仿。
在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鏡筒的態樣中,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鏡筒與相鄰於光學辨識結構的其中一個光學元件彼此接合。此外,所述其中一個光學元件可於光軸方向上朝向光學辨識結構,並與可固化液體實體接觸,且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鏡筒與所述其中一個光學元件在垂直於光學辨識結構的方向上彼此接合。請參照圖3,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1的鏡筒12的光學辨識結構13a上所設置的可固化液體14a,且可固化液體14a在固化後將鏡筒12與相鄰的第一光學元件111在垂直於光學辨識結構13a的方向上彼此接合。
在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第一光學元件的態樣中,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第一光學元件與第二光學元件彼此接合。請參照圖3,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1的鏡筒12的光學辨識結構13b上所設置的可固化液體14b,且可固化液體14b在固化後將第一光學元件111與第二光學元件112彼此接合。
在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非圓形元件的承靠部的態樣中,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非圓形元件與鏡筒彼此接合。請參照圖14,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鏡頭2的鏡筒22的光學辨識結構23o上所設置的可固化液體24o,且可固化液體24o在固化後將非圓形元件(物側光學元件216)與鏡筒22彼此接合。請參照圖21,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鏡頭3的鏡筒32的光學辨識結構33o上所設置的可固化液體34o,且可固化液體34o在固化後將非圓形元件(物側光學元件316)與鏡筒32彼此接合。
光學辨識結構的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在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中,第一光學辨識面於一方向上可與光學辨識單元的其他部分具有相異的光澤度。藉此,有利於標示出待點膠的位置,並能及時回饋當下的點膠狀況。詳細來說,前述之可固化液體可用於點膠,且可固化液體與第一光學辨識面接觸時會改變第一光學辨識面的光澤度。因此,在點膠製程中,可透過光學辨識方法獲取光學辨識結構表面上的訊息,此訊息可為可固化液體的實際位置、填充量多寡以及流向等等,藉以能在點膠製程將當下的點膠狀況與目標的點膠結果及時對照並及時修正。如此一來,可避免點膠不全或是溢膠等瑕疵發生,進一步提高點膠製程的良率與準確度以提升後續的組裝製程的速度,並減少可固化液體對非點膠處的汙染。其中,可固化液體可以透過覆蓋、腐蝕、改變表面微結構或染色等方式,來改變第一光學辨識面的光澤度,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來說,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亦可改變第一光學辨識面的光澤度。藉此,可透過光學辨識方法確認可固化液體是否已有效將元件接合。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藉此,可使第一光學辨識面具有足夠的面積範圍,以利於被光學辨識系統偵測。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002 [平方公釐] ≤ A ≤ 0.042 [平方公釐]。請參照圖4,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參數A的示意圖。
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3 [公釐] ≤ D ≤ 1.0 [公釐]。藉此,可使得在圓周方向上相鄰的二個第一光學辨識面之間具有足夠的距離範圍,以利於被光學辨識系統分辨。其中,第一光學辨識面的圖形中心係指第一光學辨識面範圍的幾何中心。請參照圖4,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參數D的示意圖。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5 ≤ √(A)/D ≤ 1.5。藉此,可將第一光學辨識面面積及相鄰兩個第一光學辨識面圖形中心間隔距離的無因次關係式定義為一辨識度因子,並配合適當間隔距離與面積的第一光學辨識面,以在蒐集點膠填充量資訊的同時,顯示出可固化液體分佈狀態以及流向。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A)/D ≤ 1.0。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更可包含一第二光學辨識面,且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相鄰地排列。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其中,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可以透過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不同方向的表面微結構、高低差、角度差等實現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可從一觀察方向檢視本發明所揭露的光學辨識結構。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的夾角為θ,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以及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藉此,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能藉由其光澤度差值,而能夠被光學辨識系統辨別;原理為藉由光線照射表面後,光線的反射率換算可得到該表面的光澤度,光澤度越高則代表光線越容易被該表面所反射。若θ為60度,則對應量測範圍為0~1000光澤單位(Gloss Unit)。舉例來說,若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分別於θ為60度的觀察方向上測得的反射率為0.5 %以及3 %,則可得知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的光澤度為5光澤單位及30光澤單位,二者相差25光澤單位,符合上述條件式「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其中,θ亦可為85度,則對應量測範圍為0~160光澤單位。請參照圖30,係繪示有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光學辨識結構TOIS由光學辨識系統9沿夾角為θ的觀察方向DOB所觀察的示意圖。
下表為光學辨識系統,在50 [度] ≤ θ ≤ 90 [度];以及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的辨識環境下,可識別相同表面結構的光學辨識面在不同面積(即上述A)及不同間距(即上述D)下的實驗數據,其中下表的實驗數據皆可被光學辨識系統所識別,且點膠後的光學辨識面可以進一步被光學辨識系統所檢測。
樣本# | A | D | √(A)/D | 樣本# | A | D | √(A)/D |
1 | 2.20E-03 | 0.075 | 0.628 | 16 | 1.08E-02 | 0.361 | 0.288 |
2 | 4.00E-03 | 0.130 | 0.488 | 17 | 1.08E-02 | 0.360 | 0.289 |
3 | 5.20E-03 | 0.153 | 0.471 | 18 | 1.15E-02 | 0.353 | 0.303 |
4 | 5.30E-03 | 0.153 | 0.476 | 19 | 1.16E-02 | 0.385 | 0.279 |
5 | 5.40E-03 | 0.060 | 1.224 | 20 | 1.21E-02 | 0.403 | 0.273 |
6 | 5.60E-03 | 0.177 | 0.423 | 21 | 1.22E-02 | 0.348 | 0.317 |
7 | 6.20E-03 | 0.207 | 0.380 | 22 | 1.26E-02 | 0.421 | 0.267 |
8 | 6.60E-03 | 0.221 | 0.367 | 23 | 1.41E-02 | 0.385 | 0.309 |
9 | 6.90E-03 | 0.162 | 0.513 | 24 | 1.46E-02 | 0.487 | 0.248 |
10 | 7.30E-03 | 0.242 | 0.353 | 25 | 1.50E-02 | 0.300 | 0.408 |
11 | 8.70E-03 | 0.291 | 0.320 | 26 | 1.58E-02 | 0.395 | 0.318 |
12 | 8.70E-03 | 0.291 | 0.320 | 27 | 1.68E-02 | 0.395 | 0.328 |
13 | 9.70E-03 | 0.354 | 0.278 | 28 | 2.58E-02 | 0.383 | 0.420 |
14 | 1.07E-02 | 0.357 | 0.289 | 29 | 2.84E-02 | 0.392 | 0.430 |
15 | 1.08E-02 | 0.361 | 0.288 | - | - | - | - |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為ΔR,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微米] ≤ ΔR ≤ 3.5 [微米]。藉此,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可透過相異的粗糙度,而產生相異的光澤度,進而能夠被光學辨識系統辨別。由於在切削製程中,可於不同方向產生相異的粗糙度,因此同樣的表面在不同方向上所量測到的粗糙度會有所不同。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可透過不同的切削方向,而於同一個量測粗糙度的方向上具有相異的粗糙度,進而產生相異的光澤度。在本發明中,若未特別說明,則粗糙度皆係指「算數平均粗糙度Ra」。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光軸方向上的高度差值為Δ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01 [公釐] ≤ ΔH ≤ 0.1 [公釐]。藉此,可進一步引導可固化液體的流動,將可固化液體滯留於較低的光學辨識面,以提升點膠辨識的效果,並且透過光學辨識單元被可固化液體覆蓋的比例來推估可固化液體當下的填充量。請參照圖3,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參數ΔH的示意圖。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的相交角度為Φ,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 [度] ≤ Φ ≤ 75 [度]。藉此,可透過改變反射觀察方向光線的角度,產生表面光澤度的差異。請參照圖8,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參數Φ的示意圖。
其中一個光學元件與鏡筒在垂直於光軸的方向上可彼此實體接觸並於其間可形成一凹槽,光學辨識結構位於凹槽,且可固化液體可收納於凹槽,以在固化後將鏡筒與所述其中一個光學元件的一部分彼此接合。藉此,可確保可固化液體的流向,並確保可固化液體固化後不會佔用到光軸方向上的組裝厚度。請參照圖6,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1的第三光學元件113與鏡筒12之間的凹槽GV,光學辨識結構13c位於凹槽GV,且可固化液體14c收納於凹槽GV。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的成像鏡頭,更可包含一對應光學辨識結構。對應光學辨識結構可設置於其中一個光學元件,且對應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對應光學辨識單元。對應光學辨識結構的所述多個對應光學辨識單元可與光學辨識結構的所述多個光學辨識單元對應設置。藉此,在鏡筒與光學元件分別設置有光學辨識單元與對應光學辨識單元,可進一步檢測可固化液體於光學元件的分布,避免向光軸方向溢流,影響光學元件的成像品質。此外,光學辨識單元與對應光學辨識單元可設置於前述凹槽的相對兩側。請參照圖8,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1的第四光學元件114上所設置的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且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的多個對應光學辨識單元190與鏡筒12上所設置的光學辨識結構13d的多個光學辨識單元130d彼此為斜面對平面的方式對應設置。
光學辨識單元可沿遠離光軸的方向延伸地排列,且光學辨識結構可呈網格狀。藉此,光學辨識單元能夠沿著圓周方向與徑向方向分布,以延伸成網格狀的外觀,進而能夠更加容易地被光學辨識系統辨別。請參照圖2至圖4,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光學辨識結構13a的光學辨識單元130a,且光學辨識單元130a沿圓周方向DCF與沿遠離光軸101的方向排列,以呈網格狀的外觀。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更可包含一凹陷結構,且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凹陷結構相鄰地排列。藉此,利用凹陷結構其不易反光的特性,可與相鄰的第一光學辨識面具有光澤度上的差異,進而能夠被光學辨識系統辨別。此外,可固化液體亦可收納於凹陷結構。此外,凹陷結構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定義出一等效光學辨識面。等效光學辨識面的面積與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於所述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佔比為AR,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 ≤ AR ≤ 0.8。其中,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25 ≤ AR ≤ 0.75。請參照圖17與圖20,係繪示有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鏡頭3的光學辨識單元330o的凹陷結構339o,且凹陷結構339o的範圍定義出等效光學辨識面EOIS。
上述本發明成像鏡頭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至圖9,其中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側視剖面示意圖,圖2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經部分剖切的立體示意圖,圖3繪示圖2之成像鏡頭之PP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W-W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圖5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X-X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圖6繪示圖2之成像鏡頭之QQ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Y-Y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圖8繪示圖2之成像鏡頭之RR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且圖9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Z-Z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具有一光軸101以及一成像面102。成像鏡頭1包含多個光學元件11以及一鏡筒12。光學元件11沿光軸101排列。鏡筒12環繞光軸101,且光學元件11皆收納於鏡筒12。
具體來說,光學元件11包含一第一光學元件111、一第二光學元件112、一第三光學元件113以及一第四光學元件114。詳細來說,第一光學元件111為一空間間隔元件,第二光學元件112為一遮光片,第三光學元件113為一固定件,第四光學元件114為一片透鏡,且沿光路方向從物側到像側依序為第四光學元件114、第一光學元件111、第二光學元件112與第三光學元件113。
成像鏡頭1更包含四光學辨識結構13a、13b、13c、13d。光學辨識結構13a設置於鏡筒12,光學辨識結構13a垂直於光軸101,且光學辨識結構13a朝向第一光學元件111。光學辨識結構13b設置於第一光學元件111,光學辨識結構13b垂直於光軸101,光學辨識結構13b朝向第二光學元件112,且光學辨識結構13b於光軸101方向上至少有一部分由第二光學元件112所覆蓋住。光學辨識結構13c設置於鏡筒12並位於鏡筒12與第三光學元件113之間所形成的凹槽GV,光學辨識結構13c垂直於光軸101,且光學辨識結構13c朝向成像面102。光學辨識結構13d設置於鏡筒12,且光學辨識結構13d位於鏡筒12與第四光學元件114之間所形成的凹槽GV。
光學辨識結構13a為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130a。光學辨識結構13b為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130b。光學辨識結構13c為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130c。光學辨識結構13d為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130d。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130a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一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一第三光學辨識面133a以及一第四光學辨識面134a。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於環繞光軸1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第三光學辨識面133a與第四光學辨識面134a於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且較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靠近光軸101。也就是說,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130a中,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第三光學辨識面133a與第四光學辨識面134a可被視為2×2的矩陣排列。光學辨識單元130a沿圓周方向DCF與沿遠離光軸101的方向相鄰地排列,使得光學辨識結構13a呈網格狀的外觀。
如圖4所示,其中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2.2×10E-2 [平方公釐]。
如圖4所示,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73 [公釐]。此處所指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鄰二者」,係為與光軸101實質上等距離的相鄰二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
其中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543。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與第三光學辨識面133a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且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與第四光學辨識面134a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13a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a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於一方向上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小於0.1微米,且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於同一方向上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介於0.3至0.5微米之間。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a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於同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為ΔR,其滿足下列條件:0.2 [微米] ≤ ΔR ≤ 0.5 [微米]。
成像鏡頭1更包含一可固化液體14a。可固化液體14a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13a,且可固化液體14a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131a、第二光學辨識面132a、第三光學辨識面133a與第四光學辨識面134a。可固化液體14a在固化後將鏡筒12與第一光學元件111在垂直於光學辨識結構13a的方向上彼此接合。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130b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一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一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一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一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一第六光學辨識面136b、一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以及一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與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於環繞光軸1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與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於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且較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與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遠離光軸101。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與第六光學辨識面136b於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且較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與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靠近光軸101。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130b中,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第六光學辨識面136b、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與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可被視為八個三角形組成一個菱形(或梯形)外觀。光學辨識單元130b沿圓周方向DCF與沿遠離光軸101的方向相鄰地排列,使得光學辨識結構13b呈網格狀的外觀。從圖5中可看出,光學辨識結構13b於內環緣與外環緣處更包含面積僅有光學辨識單元130b一半的1/2光學辨識單元(未另標號),使得光學辨識結構13b可如圖5所示,形成一圓環形。
如圖5所示,其中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8.8×10E-3 [平方公釐]。此外,其中一個1/2光學辨識單元中的1/2第一光學辨識面(未另標號)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3.8×10E-3平方公釐。
如圖5所示,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526 [公釐]。此處所指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鄰二者」,係為與光軸101實質上等距離的相鄰二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
其中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其中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178。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與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具有不同方向的表面微結構,因此,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與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與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與第六光學辨識面136b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與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且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與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13b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b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b中的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和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與其他光學辨識面(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至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和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至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於光軸101方向上的高度差值為ΔH,其滿足下列條件:ΔH = 0.005 [公釐]。
成像鏡頭1更包含一可固化液體14b。可固化液體14b設置於光學辨識結構13b,且可固化液體14b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第二光學辨識面132b、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第六光學辨識面136b與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即使是可固化液體14b在點膠過程中接觸到了第四光學辨識面134b或第八光學辨識面138b,可固化液體14b也會因為前述的高度差值ΔH,而流向其他光學辨識面(第一光學辨識面131b至第三光學辨識面133b和第五光學辨識面135b至第七光學辨識面137b)。可固化液體14b在固化後將第一光學元件111與第二光學元件112在垂直於光學辨識結構13b的方向上彼此接合。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130c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以及一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於環繞光軸1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光學辨識單元130c沿圓周方向DCF相鄰地排列。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9.9×10E-3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361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276。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13c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c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30 [光澤單位]。具體來說,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於一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介於20至30光澤單位之間。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於一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小於5光澤單位之間。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於一方向上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小於0.1微米,且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於同一方向上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介於0.3至0.5微米之間。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c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於同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為ΔR,其滿足下列條件:0.2 [微米] ≤ ΔR ≤ 0.5 [微米]。
成像鏡頭1更包含一可固化液體14c。可固化液體14c設置於凹槽GV內的光學辨識結構13c,且可固化液體14c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131c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c。可固化液體14c在固化後將鏡筒12與第三光學元件113彼此接合。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130d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以及一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於環繞光軸1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光學辨識單元130d沿圓周方向DCF相鄰地排列。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8.5×10E-3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136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432。
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13d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d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130d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的相交角度為Φ,其滿足下列條件:Φ = 45 [度]。
成像鏡頭1更包含一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設置於第四光學元件114。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包含多個對應光學辨識單元190。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的對應光學辨識單元190與光學辨識結構13d的光學辨識單元130d對應設置。具體來說,每一個對應光學辨識單元190包含一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以及一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192。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與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192的相交角度為45度。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在垂直於光軸101的方向上與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設置於凹槽GV的相對兩側,且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192在垂直於光軸101的方向上與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設置於凹槽GV的相對兩側。如圖8所示,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的對應光學辨識單元190與光學辨識結構13d的光學辨識單元130d彼此為斜面對平面的方式對應設置。
每一個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ap,其滿足下列條件:Aap = 5.2×10E-3 [平方公釐]。
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ap,其滿足下列條件:Dap = 0.2077 [公釐]。
每一個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在垂直於光軸1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ap,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ap,其滿足下列條件:√(Aap)/Dap = 0.347。
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與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192的光澤度皆分別相同於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與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的光澤度,在此不再贅述。
成像鏡頭1更包含一可固化液體14d。可固化液體14d設置於凹槽GV內的光學辨識結構13d與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且可固化液體14d實體接觸於部分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部分的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與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192。具體來說,當凹槽GV填充可固化液體14d時,垂直於光軸101的第二光學辨識面132d與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192被可固化液體14d覆蓋,而與光軸101呈45度夾角的第一光學辨識面131d與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191僅有部分被可固化液體14d完全覆蓋。此狀態可由光學辨識系統偵測到,而表示當下狀態的可固化液體14d填充量適中。藉此,可避免溢膠或點膠不完全的情況。可固化液體14d在固化後將鏡筒12與第四光學元件114彼此接合。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10至圖16,其中圖10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立體示意圖,圖11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正視示意圖,圖12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側視示意圖,圖13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後視示意圖,圖14繪示圖11之成像鏡頭之SS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15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鏡筒與其中一個光學元件於像側的分解示意圖,且圖16繪示圖13之成像鏡頭之TT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鏡頭2具有一光軸201以及一成像面202。成像鏡頭2包含多個光學元件21、一鏡筒22以及一第二鏡筒LB2。光學元件21沿光軸201排列,且包含一光軸轉折元件OFE。鏡筒22環繞光軸201,且多個光學元件21收納於鏡筒22。第二鏡筒LB2設置於鏡筒22與成像面202之間,且光軸轉折元件OFE收納於第二鏡筒LB2。如圖10所示,光軸轉折元件OFE例如為稜鏡(Prism)或反射鏡(Mirror),由成像鏡頭2像側延伸的光軸201經過光軸轉折元件OFE後會被轉向90度,藉以獲得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此外,成像鏡頭2於像側搭配一電子感光元件IS以及一電路板CB。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成像面202上,並電性連接電路板CB,以接受成像面202上的成像光資訊,並將成像光資訊傳遞給電路板CB。僅基於繪示簡潔之目的,本實施例中僅有圖10係繪示出經由轉折的光軸201配置,本實施例其餘圖式仍繪示一直線的光軸201。
具體來說,光學元件21包含一物側光學元件216、一像側光學元件217以及位於像側光學元件217像側的光軸轉折元件OFE。光學元件21更包含位於物側光學元件216與像側光學元件217之間的多個其餘光學元件(未另標號)。也就是說,光學元件21沿光路方向從物側到像側依序包含物側光學元件216、多個其餘光學元件、像側光學元件217以及光軸轉折元件OFE。詳細來說,物側光學元件216為一片透鏡,且像側光學元件217為一固定件。像側光學元件217用於從像側固定物側光學元件216與其餘光學元件。
物側光學元件216包含一光學部2161以及一承靠部2162。光學部2161由光軸201所通過,且為透光材質。承靠部2162環繞光學部2161,且為不透光材質。光學部2161與承靠部2162透過二次注塑成型為一體成型的光學元件。承靠部2162於一第一方向D1與一第二方向D2上與鏡筒22實體接觸。詳細來說,第一方向D1由垂直於光軸201的一第一軸AX1與光軸201的交點沿第一軸AX1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201的方向所定義,第二方向D2由垂直於光軸201的一第二軸AX2與光軸201的交點沿第二軸AX2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201的方向所定義,且第一軸AX1垂直於第二軸AX2。承靠部2162於第二方向D2上具有二切面2163,使得物側光學元件216呈現非圓形的外觀,故物側光學元件216亦可被稱為非圓形元件。
像側光學元件217包含一光學部2171以及一承靠部2172。光學部2171朝向光軸201。承靠部2172環繞光學部2171,並朝向鏡筒22。承靠部2172於第一方向D1上與鏡筒22實體接觸。承靠部2172於第二方向D2上具有二切面2173,使得像側光學元件217呈現非圓形的外觀,故像側光學元件217亦可被稱為非圓形元件。
成像鏡頭2更包含二光學辨識結構23o以及二光學辨識結構23i。光學辨識結構23o於第一軸AX1的相對兩方向上設置於物側光學元件216的承靠部2162的物側並位於鏡筒22與物側光學元件216之間所形成的凹槽GV,光學辨識結構23o垂直於光軸201,且光學辨識結構23o朝向物側。光學辨識結構23i於第一軸AX1的相對兩方向上設置於像側光學元件217的承靠部2172的像側並位於鏡筒22與像側光學元件217之間所形成的凹槽GV,光學辨識結構23i垂直於光軸201,且光學辨識結構23i朝向像側。光學辨識結構23o、23i皆沿環繞光軸201的圓周方向DCF朝向第二軸AX2延伸而呈現弧形的外觀。光學辨識結構23o、23i皆從第一軸AX1沿圓周方向DCF往第二軸AX2漸縮。
光學辨識結構23o為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230o。光學辨識結構23i為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230i。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230o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以及一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於環繞光軸2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最靠近第二軸AX2的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其面積較其他的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稍小,以使得光學辨識結構23o具有漸縮的外觀。其餘的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與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皆由一弧線與二直線所圍合而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在垂直於光軸2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2.14×10E-2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313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在垂直於光軸2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467。
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23o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230o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於一方向上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介於0.3至0.5微米之間,且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於同一方向上的算數平均粗糙度Ra介於2.8至3.5微米之間。每一光學辨識單元230o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於同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為ΔR,其滿足下列條件:2.3 [微米] ≤ ΔR ≤ 3.2 [微米]。
成像鏡頭2更包含二可固化液體24o。可固化液體24o設置於凹槽GV內的光學辨識結構23o,且可固化液體24o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231o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o。可固化液體24o在固化後將鏡筒22與物側光學元件216彼此接合。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230i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以及一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於環繞光軸2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最靠近第二軸AX2的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其面積較其他的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稍小,以使得光學辨識結構23i具有漸縮的外觀。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在垂直於光軸2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6.6×10E-3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21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在垂直於光軸2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368。
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23i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230i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成像鏡頭2更包含二可固化液體24i。可固化液體24i設置於凹槽GV內的光學辨識結構23i,且可固化液體24i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2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232i。可固化液體24i在固化後將鏡筒22與像側光學元件217彼此接合。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17至圖21,其中圖1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正視示意圖,圖18繪示圖17之成像鏡頭的側視示意圖,圖19繪示圖17之成像鏡頭的後視示意圖,圖20繪示圖17之成像鏡頭之UU區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且圖21繪示圖20之成像鏡頭的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鏡頭3具有一光軸301以及一成像面302。成像鏡頭3包含多個光學元件31以及一鏡筒32。光學元件31沿光軸301排列。鏡筒32環繞光軸301,且多個光學元件31收納於鏡筒32。其中,如同第二實施例,光學元件31於成像鏡頭3的像側包含一光軸轉折元件OFE,光軸轉折元件OFE的描述請見第二實施例的相關敘述內容,在此不再贅述。並且,僅基於繪示簡潔之目的,本實施例中的圖式仍繪示一直線的光軸301。
具體來說,光學元件31包含一物側光學元件316、一像側光學元件317以及位於像側光學元件317像側的一光軸轉折元件OFE。光學元件31更包含位於物側光學元件316與像側光學元件317之間的多個其餘光學元件(未另標號)。也就是說,光學元件31沿光路方向從物側到像側依序包含物側光學元件316、多個其餘光學元件、像側光學元件317以及光軸轉折元件OFE。詳細來說,物側光學元件316為一片透鏡,且像側光學元件317為一固定件。像側光學元件317用於從像側固定物側光學元件316與其餘光學元件。
物側光學元件316包含一光學部3161以及一承靠部3162。光學部3161由光軸301所通過。承靠部3162環繞光學部3161。承靠部3162於一第一方向D1與一第二方向D2上與鏡筒32實體接觸。詳細來說,第一方向D1由垂直於光軸301的一第一軸AX1與光軸301的交點沿第一軸AX1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301的方向所定義,第二方向D2由垂直於光軸301的一第二軸AX2與光軸301的交點沿第二軸AX2的其中一個遠離光軸301的方向所定義,且第一軸AX1垂直於第二軸AX2。承靠部3162於第二方向D2上具有二切面3163,使得物側光學元件316呈現非圓形的外觀,故物側光學元件316亦可被稱為非圓形元件。
像側光學元件317包含一光學部3171以及一承靠部3172。光學部3171朝向光軸301。承靠部3172環繞光學部3171,並朝向鏡筒32。承靠部3172於第一方向D1上與鏡筒32實體接觸。承靠部3172於第二方向D2上具有二切面3173,使得像側光學元件317呈現非圓形的外觀,故像側光學元件317亦可被稱為非圓形元件。
成像鏡頭3更包含二光學辨識結構33o以及一光學辨識結構33i。光學辨識結構33o於第一軸AX1的相對兩方向上設置於物側光學元件316的承靠部3162的物側並位於鏡筒32與物側光學元件316之間所形成的凹槽GV,光學辨識結構33o垂直於光軸301,且光學辨識結構33o朝向物側。光學辨識結構33i環繞地設置於像側光學元件317的承靠部3172的像側並部分地位於鏡筒32與像側光學元件317之間所形成的凹槽GV,光學辨識結構33i垂直於光軸301,且光學辨識結構33i朝向像側。光學辨識結構33o沿環繞光軸301的圓周方向DCF朝向第二軸AX2延伸而呈現弧形的外觀。光學辨識結構33o、33i皆從第一軸AX1沿圓周方向DCF往第二軸AX2漸縮。
光學辨識結構33o為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330o。光學辨識結構33i為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其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330i。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330o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以及一凹陷結構339o。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與凹陷結構339o於環繞光軸3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凹陷結構339o係為從與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相同的平面往像側凹陷的結構。最靠近第二軸AX2的凹陷結構339o其上表面積較其他的凹陷結構339o稍小,以使得光學辨識結構33o具有漸縮的外觀。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在垂直於光軸3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4.15×10E-2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6214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在垂直於光軸3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3278。
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與凹陷結構339o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33o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330o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與凹陷結構339o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凹陷結構339o在垂直於光軸3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定義出一等效光學辨識面EOIS。等效光學辨識面EOIS的面積與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330o於所述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佔比為AR,其滿足下列條件:AR = 0.5。
成像鏡頭3更包含二可固化液體34o。可固化液體34o設置於凹槽GV內的光學辨識結構33o,可固化液體34o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331o,且可固化液體34o收納於凹陷結構339o。可固化液體34o在固化後將鏡筒32與物側光學元件316彼此接合。
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330i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以及一第二光學辨識面332i。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332i於環繞光軸301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332i各自的面積從靠近第一軸AX1處往靠近第二軸AX2處漸小。
鄰近第一軸AX1處的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在垂直於光軸3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7.40×10E-2 [平方公釐]。
鄰近第一軸AX1處的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197 [公釐]。
鄰近第一軸AX1處的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在垂直於光軸301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鄰近第一軸AX1處的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中在圓周方向DCF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DCF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1.38。
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332i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一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33i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每一光學辨識單元330i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332i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成像鏡頭3更包含一可固化液體34i。可固化液體34i設置於凹槽GV內的光學辨識結構33i,且可固化液體34i實體接觸於第一光學辨識面331i與第二光學辨識面332i。可固化液體34i在固化後將鏡筒32與像側光學元件317彼此接合。
本發明不以上述實施例的光學辨識結構為限,可視情形將上述任一種光學辨識結構更換成另一種光學辨識結構,或者亦可視情形更換成下述其中一種平面式或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
請參照圖31,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31所示,一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1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1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1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以及一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1_2。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1_2相鄰地排列。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1_2於一方向上可具有相異的光澤度與相同的粗糙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6.7×10E-3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1333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614。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TOIS1_0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1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1_2的相交角度為Φ,其滿足下列條件:Φ = 57 [度]。
請參照圖3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32所示,一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2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2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2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一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2_2、一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2_3以及一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2_4。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2_2、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2_3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2_4依序地排列。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2_2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與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2_3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且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2_2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2_4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6.7×10E-3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667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307。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TOIS2_0中的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2_2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2_4於光軸方向上的高度差值為ΔH,其滿足下列條件:ΔH = 0.072 [公釐]。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TOIS2_0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2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2_2的相交角度為Φ,其滿足下列條件:Φ = 47 [度]。
請參照圖33,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33所示,一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3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3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3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與一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3_2。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3_2相鄰地排列。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3_2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1.0×10E-2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0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5。
每一光學辨識單元TOIS3_0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3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3_2的相交角度為Φ,其滿足下列條件:Φ = 20 [度]。
如圖33所示,另有一對應光學辨識結構COIS以斜面對應平面的方式與光學辨識結構TOIS3對應設置。對應設置的詳細說明可參照前述有關對應光學辨識結構19的敘述,在此不再贅述。另外,對應光學辨識結構COIS的相關參數A、D、√(A)/D、Φ皆相同於光學辨識結構TOIS3的對應參數,在此不再贅述。此外,光學辨識結構TOIS3與對應光學辨識結構COIS之間形成一凹槽GV。
請參照圖34,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如圖34所示,一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4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4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4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與一凹陷結構TOIS4_9。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與凹陷結構TOIS4_9相鄰地排列。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與凹陷結構TOIS4_9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1.0×10E-2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5。
凹陷結構TOIS4_9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定義出一等效光學辨識面EOIS。等效光學辨識面EOIS的面積與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4_0於所述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佔比為AR,其滿足下列條件:AR = 0.5。
請參照圖35,係繪示圖34之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示意圖。如圖35所示,可固化液體CL收納於凹陷結構TOIS4_9,而在上表面處呈現與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4_1相同大小的形狀。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36至37,其中圖36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且圖37繪示圖36之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示意圖。
圖36至圖37的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未另標號)大致上與圖34至圖35的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4類似,惟圖36至圖37的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等效光學辨識面EOIS的面積與光學辨識單元(未另標號)於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佔比AR為0.75。
請參照圖38,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示意圖。如圖38所示,一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6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6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6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一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6_2、一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6_3以及一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6_4。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6_2於環繞光軸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6_3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6_4於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且較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6_2靠近光軸。也就是說,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6_0中,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6_2、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6_3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6_4可被視為2×2的矩陣排列。光學辨識單元TOIS6_0沿圓周方向DCF與沿遠離光軸的方向DAF相鄰地排列,使得光學辨識結構TOIS6呈網格狀的外觀。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6_2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與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6_3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且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6_2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6_4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1.21×10E-2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2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6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5。
請參照圖39,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示意圖。如圖39所示,一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7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7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7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一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7_2、一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7_3、一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7_4、一第五光學辨識面TOIS7_5、一第六光學辨識面TOIS7_6、一第七光學辨識面TOIS7_7以及一第八光學辨識面TOIS7_8。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7_2、第七光學辨識面TOIS7_7與第八光學辨識面TOIS7_8於環繞光軸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7_4、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7_3、第六光學辨識面TOIS7_6與第五光學辨識面TOIS7_5於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且較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7_2、第七光學辨識面TOIS7_7與第八光學辨識面TOIS7_8靠近光軸。從圖39可看出,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7_2、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7_3、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7_4、第五光學辨識面TOIS7_5、第六光學辨識面TOIS7_6、第七光學辨識面TOIS7_7與第八光學辨識面TOIS7_8可被視為八個三角形組成一個梯形外觀。光學辨識單元TOIS7_0沿圓周方向DCF與沿遠離光軸的方向DAF相鄰地排列,使得光學辨識結構TOIS7呈網格狀的外觀,其中,圓周方向DCF與遠離光軸的方向DAF夾角為60度。從圖39中可看出,光學辨識結構TOIS7於側緣處更包含面積僅有光學辨識單元TOIS7_0一半的1/2光學辨識單元(未另標號),使得光學辨識結構TOIS7可如圖39所示,形成矩形。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7_2、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7_3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7_4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與第五光學辨識面TOIS7_5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7_2與第六光學辨識面TOIS7_6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7_3與第七光學辨識面TOIS7_7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且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7_4與第八光學辨識面TOIS7_8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5.2×10E-3 [平方公釐]。此外,其中一個1/2光學辨識單元中的1/2第一光學辨識面(未另標號)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2.6×10E-3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22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7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328。
請參照圖40,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示意圖。如圖40所示,一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TOIS8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8_0。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8_0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一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8_2、一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8_3以及一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8_4。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8_2於環繞光軸的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8_3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8_4於圓周方向DCF上相鄰地排列,且較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8_2靠近光軸。也就是說,每一個光學辨識單元TOIS8_0中,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8_2、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8_3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8_4可被視為2×2的矩陣排列。光學辨識單元TOIS8_0沿圓周方向DCF相鄰地排列,使得光學辨識結構TOIS8呈網格狀的外觀。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與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8_2於一方向上具有相異的光澤度,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與第三光學辨識面TOIS8_3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且第二光學辨識面TOIS8_2與第四光學辨識面TOIS8_4於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光澤度。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 = 1.34×10E-2 [平方公釐]。
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D = 0.488 [公釐]。
每一個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第一光學辨識面TOIS8_1中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A)/D = 0.237。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22,係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取像裝置4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4包含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驅動裝置42、電子感光元件43以及影像穩定模組44。取像裝置4亦可改為配置上述其他實施例的成像鏡頭,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取像裝置4利用成像鏡頭1聚光產生影像,並配合驅動裝置4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43並且能作為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42可具有自動對焦(Auto-Focus)功能,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Voice Coil Motor,VCM)、微機電系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壓電系統(Piezoelectric)、以及記憶金屬(Shape Memory Alloy)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42可讓成像鏡頭1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裝置4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43(如CMOS、CCD)設置於成像鏡頭1的成像面102,可真實呈現成像鏡頭1的良好成像品質。
影像穩定模組44例如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驅動裝置42可搭配影像穩定模組44而共同作為一光學防手震裝置(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藉由調整成像鏡頭1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軟體中的影像補償技術,來提供電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23至圖25,其中圖2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4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圖25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5為一行動裝置,其中行動裝置可以是電腦、智慧型手機、智慧型穿戴裝置、空拍機或車用影像紀錄與顯示儀器等等,本發明不以此為限。電子裝置5包含取像裝置4、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取像裝置5d、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取像裝置5g、閃光燈模組52、對焦輔助模組53、影像訊號處理器54(Image Signal Processor)、使用者介面55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56。
取像裝置4、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及取像裝置5d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5的同一側。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取像裝置5g及使用者介面55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5的另一側,並且使用者介面55為顯示裝置,以使取像裝置5e及取像裝置5f可作為前置鏡頭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取像裝置5d、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及取像裝置5g皆可包含本發明的成像鏡頭且皆可具有與取像裝置4類似的結構配置。詳細來說,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取像裝置5d、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及取像裝置5g各可包含一成像鏡頭、一驅動裝置、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一影像穩定模組。其中,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取像裝置5d、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及取像裝置5g的成像鏡頭各可包含例如為本發明之多個光學元件的一光學鏡組、例如為本發明之鏡筒的用於承載光學鏡組的一鏡筒以及一支持裝置。
取像裝置4為一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5a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5b為一微距取像裝置,取像裝置5c為一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5d為一超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5e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5f為一廣角取像裝置,且取像裝置5g為一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取像裝置4、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與取像裝置5d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5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舉例來說,超廣角取像裝置5a或5e具有105度至125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11mm至14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而超廣角取像裝置5a或5e能被視為可提供0.5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26,係繪示有電子裝置5以介於11mm至14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體教堂、周邊建築與廣場上的人物。圖26的影像具有較大的視角與景深,但常伴隨有較大的畸變。廣角取像裝置4或5f具有50度至100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20mm至40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而廣角取像裝置4或5f能被視為可提供1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27,係繪示有電子裝置5以介於20mm至4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體教堂與教堂前的人物。望遠取像裝置5c具有15度至30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100mm至150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而望遠取像裝置5c能被視為可提供5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28,係繪示有電子裝置5以介於100mm至15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教堂前方飛翔的鳥群。圖28的影像具有較小的視角與景深,使得望遠取像裝置5c可用於拍攝移動目標,致動器驅動成像鏡頭對目標快速且連續的自動對焦,使目標物不會因為遠離對焦位置而模糊不清。超望遠取像裝置5d具有4度至8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400mm至600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而超望遠取像裝置5d能被視為可提供20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29,係繪示有電子裝置5以介於400mm至60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教堂尖塔上方的天使像與十字架。圖29的影像具有更小的視角與景深,使得超望遠取像裝置5d的成像鏡頭更容易因抖動而失焦,因此致動器在提供驅動力使超望遠取像裝置5d的成像鏡頭對目標物聚焦時,可同時提供修正抖動的反饋力以達成光學防抖的功效。另外,取像裝置5g係可取得影像的深度資訊。上述電子裝置5以包含多個取像裝置4、5a、5b、5c、5d、5e、5f、5g為例,但取像裝置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OBJ時,電子裝置5利用取像裝置4、取像裝置5a、取像裝置5b、取像裝置5c或取像裝置5d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52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53提供的被攝物OBJ之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54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成像鏡頭1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對焦輔助模組53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
此外,電子裝置5亦可利用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或取像裝置5g進行拍攝。當取像裝置5e、取像裝置5f或取像裝置5g進行拍攝時,可有一提示燈5h發光以提醒使用者電子裝置5正在拍攝中。使用者介面55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551,配合影像軟體處理器56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經由影像軟體處理器56處理後的影像可顯示於使用者介面55。使用者還可透過使用者介面55的影像回放按鍵552重播先前拍攝的影像,亦可透過取像裝置切換按鍵553以選取適合的取像裝置來進行拍攝,還可透過集成選單按鍵554來對當下的拍攝場景進行適合的拍攝條件調整。
進一步來說,電子裝置5更包含一電路板57,且電路板57承載多個電子元件58。取像裝置4、5a、5b、5c、5d、5e、5f、5g透過電路板57上的連結器571電性連接電子元件58,其中電子元件58可包含一訊號發射模組581,可透過訊號發射模組581將影像傳遞至其他電子裝置或是雲端儲存。其中,訊號發射模組581可以是無線網路技術(Wireless Fidelity, WiFi)模組、藍牙模組、紅外線模組、網路服務模組或上述多種訊號發射的集成模組,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電子元件58亦可包含儲存單元582、隨機存取記憶體583以儲存影像訊號、陀螺儀584、位置定位器585以利電子裝置5的導航或定位。在本實施例中,影像訊號處理器54、影像軟體處理器56與隨機存取記憶體583整合成一個單晶片系統59,但本發明不以此配置為限。在部分其他實施例中,電子元件亦可以整合於取像裝置或亦可設置於多個電路板的其中一者。
本發明的成像鏡頭1~3不以應用於行動裝置為限。成像鏡頭1~3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系統,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舉例來說,成像鏡頭1~3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裝置、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裝置、多鏡頭裝置、辨識系統、體感遊戲機與穿戴式裝置等電子裝置中。前揭電子裝置僅是示範性地說明本發明的實際運用例子,並非限制本發明之相機模組的運用範圍。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3:成像鏡頭
101、201、301:光軸
102、202、302:成像面
11、21、31:光學元件
111:第一光學元件
112:第二光學元件
113:第三光學元件
114:第四光學元件
216、316:物側光學元件
217、317:像側光學元件
2161、2171、3161、3171:光學部
2162、2172、3162、3172:承靠部
2163、2173、3163、3173:切面
12、22、32:鏡筒
13a、13b、13c、13d、23o、23i、33o、33i、TOIS、TOIS1、TOIS2、TOIS3、TOIS4、TOIS6、TOIS7、TOIS8:光學辨識結構
130a、130b、130c、130d、230o、230i、330o、330i、TOIS1_0、TOIS2_0、TOIS3_0、TOIS4_0、TOIS6_0、TOIS7_0、TOIS8_0:光學辨識單元
131a、131b、131c、131d、231o、231i、331o、331i、TOIS1_1、TOIS2_1、TOIS3_1、TOIS4_1、TOIS6_1、TOIS7_1、TOIS8_1:第一光學辨識面
132a、132b、132c、132d、232o、232i、332i、TOIS1_2、TOIS2_2、TOIS3_2、TOIS6_2、TOIS7_2、TOIS8_2:第二光學辨識面
133a、133b、TOIS2_3、TOIS6_3、TOIS7_3、TOIS8_3:第三光學辨識面
134a、134b、TOIS2_4、TOIS6_4、TOIS7_4、TOIS8_4:第四光學辨識面
135b、TOIS7_5:第五光學辨識面
136b、TOIS7_6:第六光學辨識面
137b、TOIS7_7:第七光學辨識面
138b、TOIS7_8:第八光學辨識面
339o、TOIS4_9:凹陷結構
14a、14b、14c、14d、24o、24i、34o、34i、CL:可固化液體
19、COIS:對應光學辨識結構
190:對應光學辨識單元
191: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
192:第二對應光學辨識面
4、5a、5b、5c、5d、5e、5f、5g:取像裝置
42:驅動裝置
43、IS:電子感光元件
44:影像穩定模組
5:電子裝置
5h:提示燈
52:閃光燈模組
53:對焦輔助模組
54:影像訊號處理器
55:使用者介面
551:拍攝按鈕
552:影像回放按鍵
553:取像裝置切換按鍵
554:集成選單按鍵
56:影像軟體處理器
57、CB:電路板
571:連結器
58:電子元件
581:訊號發射模組
582:儲存單元
583:隨機存取記憶體
584:陀螺儀
585:位置定位器
59:單晶片系統
9:光學辨識系統
AX1:第一軸
AX2:第二軸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AF:遠離光軸的方向
DCF:圓周方向
DOB:觀察方向
EOIS:等效光學辨識面
GV:凹槽
LB2:第二鏡筒
OBJ:被攝物
OFE:光軸轉折元件
A: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
Aap: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光軸的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
AR:等效光學辨識面的面積與光學辨識單元於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佔比
D: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
Dap:第一對應光學辨識面中在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
ΔG: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
ΔH: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光軸方向上的高度差值
ΔR: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於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
θ:觀察方向與光學辨識結構的夾角
Φ:每一光學辨識單元中的第一光學辨識面與第二光學辨識面的相交角度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2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經部分剖切的立體示意圖。
圖3繪示圖2之成像鏡頭之PP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W-W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5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X-X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6繪示圖2之成像鏡頭之QQ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Y-Y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8繪示圖2之成像鏡頭之RR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9繪示圖1之成像鏡頭沿Z-Z剖切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正視示意圖。
圖12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側視示意圖。
圖13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後視示意圖。
圖14繪示圖11之成像鏡頭之SS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5繪示圖10之成像鏡頭的鏡筒與其中一個光學元件於像側的分解示意圖。
圖16繪示圖13之成像鏡頭之TT區域中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正視示意圖。
圖18繪示圖17之成像鏡頭的側視示意圖。
圖19繪示圖17之成像鏡頭的後視示意圖。
圖20繪示圖17之成像鏡頭之UU區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1繪示圖20之成像鏡頭的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示意圖。
圖22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4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25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圖26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以介於11mm至14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27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以介於20mm至4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28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以介於100mm至15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29繪示圖23之電子裝置以介於400mm至60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30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參數θ的示意圖。
圖31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2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3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4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5繪示圖34之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示意圖。
圖36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立體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7繪示圖36之光學辨識結構經設置可固化液體的示意圖。
圖38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示意圖。
圖39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示意圖。
圖40繪示依照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中平面式光學辨識結構的示意圖。
1:成像鏡頭
101:光軸
111:第一光學元件
112:第二光學元件
113:第三光學元件
114:第四光學元件
12:鏡筒
13a、13b、13c、13d:光學辨識結構
DCF:圓周方向
GV:凹槽
Claims (34)
- 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該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沿該光軸排列;一鏡筒,環繞該光軸,且該些光學元件的至少其中一者收納於該鏡筒;一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該鏡筒,該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該些光學辨識單元沿環繞該光軸的一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且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以及一可固化液體,設置於該光學辨識結構,該可固化液體與該些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且該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該鏡筒與相鄰於該光學辨識結構的該些光學元件的其中一者彼此接合;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一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以及0.03 [公釐] ≤ D ≤ 1.0 [公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002 [平方公釐] ≤ A ≤ 0.042 [平方公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5 ≤ √(A)/D ≤ 1.5。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A)/D ≤ 1.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更包含一第二光學辨識面,且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相鄰地排列;其中,一觀察方向與該光學辨識結構的夾角為θ,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於該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以及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於一方向上的粗糙度差值為ΔR,其滿足下列條件:0.01 [微米] ≤ ΔR ≤ 3.5 [微米]。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於該光軸方向上的高度差值為ΔH,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 [公釐] ≤ ΔH ≤ 0.1 [公釐]。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的相交角度為Φ,其滿足下列條件:5 [度] ≤ Φ ≤ 75 [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光學元件的其中一者與該鏡筒在垂直於該光軸的方向上彼此實體接觸,並且一凹槽形成於該些光學元件的該其中一者與該鏡筒之間;其中,該光學辨識結構位於該凹槽,且該可固化液體收納於該凹槽;其中,該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該鏡筒與該些光學元件的該其中一者的一部分彼此接合。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成像鏡頭,更包含一對應光學辨識結構,其中該對應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該些光學元件的其中一者,該對應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對應光學辨識單元,且該對應光學辨識結構的該些對應光學辨識單元與該光學辨識結構的該些光學辨識單元對應設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光學辨識單元沿遠離該光軸的方向延伸地排列,且該光學辨識結構呈網格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更包含一凹陷結構,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凹陷結構相鄰地排列,且該凹陷結構於該參考面上的投影定義出一等效光學辨識面;其中,該可固化液體收納於該凹陷結構;其中,該等效光學辨識面的面積與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於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佔比為AR,其滿足下列條件:0.2 ≤ AR ≤ 0.8。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光學元件的其中一者於該光軸方向上朝向該光學辨識結構,且該些光學元件的該其中一者與該可固化液體實體接觸;其中,該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該鏡筒與該些光學元件的該其中一者在垂直於該光學辨識結構的方向上彼此接合。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辨識結構垂直於該光軸。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鏡頭。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5所述之取像裝置;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鏡頭的一成像面上。
- 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該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沿該光軸排列,且該些光學元件至少包含一第一光學元件以及一第二光學元件;一鏡筒,環繞該光軸,且該些光學元件收納於該鏡筒;一光學辨識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光學元件,該光學辨識結構朝向該第二光學元件,該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該些光學辨識單元沿環繞該光軸的一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且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以及一可固化液體,設置於該光學辨識結構,該可固化液體與該些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且該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該第一光學元件與該第二光學元件彼此接合;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一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以及0.03 [公釐] ≤ D ≤ 1.0 [公釐]。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002 [平方公釐] ≤ A ≤ 0.042 [平方公釐]。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光學元件於該光軸方向上覆蓋住至少一部分的該光學辨識結構。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5 ≤ √(A)/D ≤ 1.5。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更包含一第二光學辨識面,且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相鄰地排列;其中,一觀察方向與該光學辨識結構的夾角為θ,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於該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以及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光學辨識單元沿遠離該光軸的方向延伸地排列,且該光學辨識結構呈網格狀。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3所述之取像裝置;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鏡頭的一成像面上。
- 一種成像鏡頭,具有一光軸,該成像鏡頭包含:多個光學元件,沿該光軸排列,該些光學元件至少包含一非圓形元件,該非圓形元件包含一承靠部,且該承靠部環繞該光軸;一鏡筒,環繞該光軸,該非圓形元件收納於該鏡筒,該非圓形元件的該承靠部於一第一方向上與該鏡筒實體接觸,該承靠部於一第二方向上具有至少一切面,該第一方向由垂直於該光軸的一第一軸與該光軸的交點沿該第一軸的其中一個遠離該光軸的方向所定義,該第二方向由垂直於該光軸的一第二軸與該光軸的交點沿該第二軸的其中一個遠離該光軸的方向所定義,且該第一軸不同於該第二軸;一光學辨識結構,於該第一方向上設置於該承靠部,該光學辨識結構沿環繞該光軸的一圓周方向朝向該第二軸延伸,該光學辨識結構包含多個光學辨識單元,該些光學辨識單元沿該圓周方向相鄰地排列,且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包含一第一光學辨識面;以及一可固化液體,設置於該光學辨識結構,該可固化液體與該些光學辨識單元的至少其中一者實體接觸,且該可固化液體在固化後將該非圓形元件與該鏡筒彼此接合;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一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01 [平方公釐] ≤ A ≤ 0.072 [平方公釐];以及0.03 [公釐] ≤ D ≤ 1.0 [公釐]。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002 [平方公釐] ≤ A ≤ 0.042 [平方公釐]。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第一光學辨識面在垂直於該光軸的該參考面上的投影面積為A,該些第一光學辨識面中在該圓周方向上的相鄰二者各自的圖形中心沿該圓周方向的間隔距離為D,其滿足下列條件:0.05 ≤ √(A)/D ≤ 1.5。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更包含一第二光學辨識面,且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相鄰地排列;其中,一觀察方向與該光學辨識結構的夾角為θ,每一該光學辨識單元中的該第一光學辨識面與該第二光學辨識面於該觀察方向上的光澤度差值為ΔG,其滿足下列條件:50 [度] ≤ θ ≤ 90 [度];以及15 [光澤單位] ≤ ΔG ≤ 50 [光澤單位]。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辨識結構從該第一軸沿該圓周方向往該第二軸漸縮,且該第一軸垂直於該第二軸。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辨識結構呈弧形。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承靠部於該第二方向上與該鏡筒實體接觸。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其中該些光學辨識單元沿遠離該光軸的方向延伸地排列,且該光學辨識結構呈網格狀。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請求項25所述之成像鏡頭。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33所述之取像裝置;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鏡頭的一成像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9686A TWI725928B (zh) | 2020-11-13 | 2020-11-13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CN202011526787.7A CN114563851B (zh) | 2020-11-13 | 2020-12-22 |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
CN202311124530.2A CN116931215A (zh) | 2020-11-13 | 2020-12-22 |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
CN202023111365.1U CN214174717U (zh) | 2020-11-13 | 2020-12-22 |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
CN202311124528.5A CN117031678A (zh) | 2020-11-13 | 2020-12-22 |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与电子装置 |
US17/177,805 US12007617B2 (en) | 2020-11-13 | 2021-02-17 |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9686A TWI725928B (zh) | 2020-11-13 | 2020-11-13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25928B TWI725928B (zh) | 2021-04-21 |
TW202219579A true TW202219579A (zh) | 2022-05-16 |
Family
ID=7660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9686A TWI725928B (zh) | 2020-11-13 | 2020-11-13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07617B2 (zh) |
CN (4) | CN114563851B (zh) |
TW (1) | TWI7259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5928B (zh) * | 2020-11-13 | 2021-04-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TWI808479B (zh) * | 2021-07-16 | 2023-07-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透鏡組、光學裝置與電子裝置 |
KR102671971B1 (ko) | 2021-08-20 | 2024-06-0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조립체 |
TWI847372B (zh) * | 2022-11-17 | 2024-07-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08318B2 (ja) * | 1999-09-10 | 2010-07-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及び該レンズ鏡筒を有する投射表示装置 |
TWI400501B (zh) * | 2006-12-08 | 2013-07-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光學模組之組裝方法 |
JP2009036958A (ja) * | 2007-08-01 | 2009-02-19 | Ricoh Co Ltd | 調心接着に対応した鏡筒、これを用いる鏡胴ユニット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2009163120A (ja) * | 2008-01-09 | 2009-07-23 | Tamron Co Ltd | 撮像装置用レンズの連結方法及びその連結方法を用いたレンズ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レンズユニットを内蔵した撮像装置 |
JP4917074B2 (ja) * | 2008-06-30 | 2012-04-18 | Hoya株式会社 | レンズ支持構造 |
WO2011055503A1 (ja) * | 2009-11-04 | 2011-05-1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の調整治具 |
TWI474067B (zh) * | 2010-07-19 | 2015-02-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片及採用該鏡片的鏡頭模組 |
KR101444526B1 (ko) * | 2012-07-27 | 2014-09-24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모듈 |
CN109453962B (zh) * | 2018-12-30 | 2020-11-10 | 河南同城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防水自动点胶工艺 |
CN111726485A (zh) * | 2019-03-22 | 2020-09-29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其镜头组件和组装方法 |
TWI703342B (zh) * | 2019-03-29 | 2020-09-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
CN210015272U (zh) | 2019-04-19 | 2020-02-04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模组 |
TWI791962B (zh) * | 2019-04-24 | 2023-02-11 |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 鏡頭裝置 |
TWI725928B (zh) | 2020-11-13 | 2021-04-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
2020
- 2020-11-13 TW TW109139686A patent/TWI725928B/zh active
- 2020-12-22 CN CN202011526787.7A patent/CN114563851B/zh active Active
- 2020-12-22 CN CN202311124528.5A patent/CN11703167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2-22 CN CN202023111365.1U patent/CN21417471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20-12-22 CN CN202311124530.2A patent/CN11693121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2-17 US US17/177,805 patent/US1200761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74717U (zh) | 2021-09-10 |
US12007617B2 (en) | 2024-06-11 |
TWI725928B (zh) | 2021-04-21 |
CN114563851B (zh) | 2023-09-19 |
US20220155549A1 (en) | 2022-05-19 |
CN116931215A (zh) | 2023-10-24 |
CN114563851A (zh) | 2022-05-31 |
CN117031678A (zh) | 2023-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25928B (zh)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
TWI768696B (zh) | 用於相機模組的光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TWI768900B (zh) | 成像鏡頭、取像模組與電子裝置 | |
US11924534B2 (en) | Lens assembly, optical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2007619B2 (en) |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TWI828107B (zh) |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 |
US20240160085A1 (en) | Controllable aperture stop, compac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TWI751786B (zh) | 用以驅動成像鏡頭的驅動器和包含其的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
TWI793978B (zh) | 攝影模組與電子裝置 | |
KR20230011048A (ko) | 카메라 엑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 |
TWI855469B (zh) | 透鏡組、光學裝置與電子裝置 | |
TWI855470B (zh) | 透鏡組、光學裝置與電子裝置 | |
TWI782787B (zh) | 相機模組、電子裝置與車輛工具 | |
TW202431002A (zh) |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 |
TW202436936A (zh) |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JP2024501506A (ja) | 3つのミラーを含む結像光学系 | |
TW202434939A (zh) | 光學成像模組、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