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4660A - 咪唑并嗒嗪化合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咪唑并嗒嗪化合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4660A
TW202214660A TW110121255A TW110121255A TW202214660A TW 202214660 A TW202214660 A TW 202214660A TW 110121255 A TW110121255 A TW 110121255A TW 110121255 A TW110121255 A TW 110121255A TW 202214660 A TW202214660 A TW 2022146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compounds
cancer
acceptable sa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1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淳 潘
白瑀
吳亮星
文清 姚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英塞特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英塞特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英塞特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4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466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Pyridazines; Hydrogenated pyridazines
    • A61K31/5025Pyridazines; Hydrogenated pyridaz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式(I)化合物、使用該等化合物抑制ALK2活性之方法及包含此等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該等化合物可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與ALK2活性相關之疾病或病症,諸如癌症。

Description

咪唑并嗒嗪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揭示案提供咪唑并嗒嗪化合物以及其組合物及使用方法。該等化合物調節活化素受體樣激酶-2 (ALK2)活性且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癌症。
骨成形性蛋白質(BMP)信號傳導屬於轉變生長因子β (TGF-β)超家族,且TGF-β信號傳導配位體包括25種以上不同的配位體:TGF-β生長及分化因子、BMP及活化素。BMP配位體之結合引起由兩種組成型活化之II型受體絲胺酸/蘇胺酸激酶(BMPRII、ACTRIIA或ACTRIIB)構成的四聚體受體複合物之組裝,且使兩種I型受體絲胺酸/蘇胺酸激酶(ALK1、ALK2、ALK3或ALK6)活化。此外,經活化之I型受體使BMP受體反應性SMAD蛋白1/5/8磷酸化,且與co-SMAD4締合的經活化之SMAD1/5/8易位至細胞核以調控基因轉錄。(Ross, S.L.等人,Cell Metabolism 2012, 15, 905-917;Blobe, G.C.等人,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0, 342, 1350-1358)。
I型BMPR激酶活化素A受體(ACVR1)亦稱為活化素受體樣激酶-2 (ALK2)。該受體由結合配位體之細胞外結構域及具有絲胺酸/蘇胺酸特異性之細胞質結構域構成。已報導ALK2介導多種人類疾病(Massague, J.等人,Cell 2000, 103, 295-309;Taylor, K.R.等人,Cancer Research 2014, 74, 4565-4570)。已顯示,ALK2及ALK3在調控鐵調素水準及影響慢性疾病貧血方面起至關重要之作用(Andriopoulos, B.等人,Nature Genetics 2009 41, 482-487;Steinbicker, A.U.等人,Blood 2011, 118, 4224-4230;Steinbicker, A.U.等人,Blood 2011, 117, 4915-4923)。鐵調素係一種小肽激素,其主要在肝細胞中合成且藉由結合至鐵輸出體鐵轉運蛋白(FPN1)並誘導其內化及降解來降低十二指腸鐵吸收及鐵自單核球/巨噬細胞輸出(Theurl, I.等人,Haematologica 2011, 96, 1761-1769;Zhao, N.等人,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3, 123, 2337-2343)。血清鐵調素水準升高增強鐵在網狀內皮系統內之儲存,且導致鐵利用率降低及限鐵性紅血球生成。鐵調素表現之不適當增加引起人類之嚴重功能性缺鐵性貧血,且對於慢性疾病貧血(ACD)之病理生理學至關重要(Weiss, G.等人,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5, 352, 1011-1023)。因此,業內需要調節ALK2活性之新化合物。
本揭示案尤其提供式I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1
I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中組成變數於本文中定義。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選自以下之化合物:2-(1-乙基-1H-咪唑-4-基)-5-(6-甲基-7-(4-((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2-(4-(3-(7-(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4-基)-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2-(4-甲基-2H-1,2,3-三唑-2-基)-5-(6-甲基-7-(4-((1S,5R)-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及2-(4-(6-甲基-3-(7-(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4-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醫藥組合物,其包含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抑制ALK2活性之方法,其包括使ALK2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接觸。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治療患者之癌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治療患者之癌症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與另一治療劑之組合。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其用於療法中。
本揭示案進一步提供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之用途,其用於製備供本文所闡述之任一治療方法使用之藥劑。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20年6月12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咪唑并嗒嗪化合物及其用途(IMIDAZOPYRIDAZIN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之臨時申請案第63/038,410號之優先權及權益,該臨時申請案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化合物
本揭示案提供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Figure 02_image001
I 其中: R 1選自1-乙基-1H-咪唑-4-基及4-甲基-2H-1,2,3-三唑-2-基;且 R 2選自(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及2-甲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
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當R 1為4-甲基-2H-1,2,3-三唑-2-基時,R 2不為(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選自: 2-(1-乙基-1H-咪唑-4-基)-5-(6-甲基-7-(4-((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 2-(4-(3-(7-(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4-基)-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及 2-(4-(6-甲基-3-(7-(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4-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
在一些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選自: 2-(1-乙基-1H-咪唑-4-基)-5-(6-甲基-7-(4-((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 2-(4-(3-(7-(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4-基)-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 2-(4-(6-甲基-3-(7-(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4-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及 2-(4-甲基-2H-1,2,3-三唑-2-基)-5-(6-甲基-7-(4-((1S,5R)-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提供如下化合物:2-(4-甲基-2H-1,2,3-三唑-2-基)-5-(6-甲基-7-(4-((1S,5R)-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應進一步瞭解,本揭示案為清晰起見而闡述於單獨實施例之上下文中之某些特徵亦可在單一實施例中組合提供(而該等實施例意欲如同以多重依賴形式書寫一般來組合)。相反,本揭示案為簡潔起見而闡述於單一實施例之上下文中之各種特徵亦可單獨地或以任何適宜子組合提供。因此,經考慮,作為式(I)化合物之實施例所闡述之特徵可以任一適宜組合來組合。
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可為不對稱的(例如具有一或多個立體中心)。除非另有指示,否則預期所有立體異構物,諸如鏡像異構物及非鏡像異構物。含有不對稱取代之碳原子之本發明化合物可以光學活性或外消旋形式分離。關於如何自光學無活性起始材料製備光學活性形式之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已知,諸如藉由拆分外消旋混合物或藉由立體選擇性合成。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中亦可存在許多烯烴幾何異構物、C=N雙鍵及諸如此類,且本發明考慮所有此等穩定異構物。闡述本發明化合物之順式及反式幾何異構物,且其可作為異構物之混合物或作為經分離之異構形式分離。
拆分化合物之外消旋混合物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眾多種方法中之任一者來進行。一種方法包括使用手性拆分酸(其為具光學活性之成鹽有機酸)進行分段再結晶。用於分段再結晶方法之適宜拆分劑係(例如)光學活性酸,諸如酒石酸、二乙醯基酒石酸、二苯甲醯基酒石酸、苦杏仁酸、蘋果酸、乳酸或各種光學活性樟腦磺酸(諸如β-樟腦磺酸)之D及L形式。適於分段結晶方法之其他拆分劑包括α-甲基苄胺之立體異構純形式(例如 SR形式或非鏡像異構純形式)、2-苯基甘胺醇、降麻黃鹼、麻黃鹼、 N-甲基麻黃鹼、環己基乙胺、1,2-二胺基環己烷及諸如此類。
外消旋混合物之拆分亦可在裝填有光學活性拆分劑(例如二硝基苯甲醯基苯基甘胺酸)之管柱上藉由溶析進行。適宜溶析溶劑組合物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來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具有( R)-構形。在其他實施例中,化合物具有( S)-構形。在具有一個以上手性中心之化合物中,除非另有指示,否則化合物中之每一手性中心可獨立地為( R)或( S)。具有兩個手性中心之化合物可(例如)具有( R, R)、( R, S)、( S, R)或( S, S)構形。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亦包括互變異構形式。互變異構形式源自單鍵與毗鄰雙鍵之交換以及伴隨的質子遷移。互變異構形式包括質子移變互變異構物,其為具有相同經驗式及總電荷之異構質子化狀態。實例質子移變互變異構物包括酮-烯醇對、醯胺-醯亞胺酸對、內醯胺-內醯亞胺對、烯胺-亞胺對及環形形式,其中質子可佔據雜環系統之兩個或更多個位置,例如1 H-及3 H-咪唑、1 H-、2 H-及4 H-1,2,4-三唑、1 H-及2 H-異吲哚以及1 H-及2 H-吡唑。互變異構形式可處於平衡狀態或藉由適當取代在空間上鎖定為一種形式。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亦可包括中間體或最終化合物中所出現原子之所有同位素。同位素包括具有相同原子序數但質量數不同之彼等原子。舉例而言,氫之同位素包括氚及氘。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之一或多個組成原子可經該等原子之同位素以天然或非天然豐度置換或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包括至少一個氘原子。舉例而言,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中的一或多個氫原子可經氘置換或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包括兩個或更多個氘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包括1、2、3、4、5、6、7、8、9、10、11或12個氘原子。將同位素納入至有機化合物中之合成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已知(Alan F. Thomas, Deuterium Labeling in Organic Chemistry (New York,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71;Jens Atzrodt, Volker Derdau, Thorsten Fey及Jochen Zimmermann,The Renaissance of H/D Exchange, Angew. Chem. Int. Ed. 2007, 7744-7765)。經同位素標記之化合物可用於各種研究中,諸如NMR光譜學、代謝實驗及/或分析。
經較重同位素(諸如氘)取代可因具有更強之代謝穩定性而提供某些治療優勢,例如活體內半衰期延長或劑量需求降低,且因此在一些情況中可能較佳。(A. Kerekes等人, J. Med. Chem. 2011, 54, 201-210;R. Xu等人, J. Label Compd. Radiopharm. 2015, 58, 308-312)。
如本文所用,術語「化合物」意欲包括所繪示結構之所有立體異構物、幾何異構物、互變異構物及同位素。該術語亦意欲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而不管其如何製備,例如經由生物過程(例如代謝或酶轉化)或其組合以合成方式製備。
所有化合物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均可與其他物質(諸如水及溶劑)一起發現(例如水合物及溶劑合物)或可經分離。當呈固態時,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及其鹽可以各種形式出現,且可(例如)採取溶劑合物(包括水合物)之形式。該等化合物可呈任何固態形式,諸如多形體或溶劑合物,因此除非另外明確指示,否則本說明書中對化合物及其鹽之提及應理解為涵蓋該化合物之任何固態形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鹽實質上經分離。「實質上經分離」意指化合物至少部分地或實質上與形成或偵測到該化合物之環境分離。部分分離可包括(例如)富含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之組合物。實質分離可包括含有以重量計至少約50%、至少約60%、至少約70%、至少約80%、至少約90%、至少約95%、至少約97%或至少約99%之本揭示案化合物或其鹽之組合物。
片語「醫藥學上可接受」在本文中用以指在合理醫學判斷範圍內適用於與人類及動物之組織接觸而無過度毒性、刺激、過敏反應或其他問題或併發症且與合理效益/風險比相稱之彼等化合物、材料、組合物及/或劑型。
如本文所用,表述「環境溫度」及「室溫」為此項技術中所理解,且通常係指約為進行反應之房間溫度之溫度(例如反應溫度),例如約20℃至約30℃之溫度。
本發明亦包括本文所闡述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係指所揭示化合物之衍生物,其中藉由將現有酸或鹼部分轉化成其鹽形式來修飾母體化合物。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鹼性殘基(諸如胺)之無機或有機酸鹽;酸性殘基(諸如羧酸)之鹼或有機鹽;及諸如此類。本發明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包括(例如)自無毒無機或有機酸形成的母體化合物之無毒鹽。本發明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可藉由習用化學方法自含有鹼性或酸性部分之母體化合物合成。通常,此等鹽可藉由使該等化合物之游離酸或鹼形式與於水中或於有機溶劑中或於該兩者之混合物中的化學計算量之適當鹼或酸反應來製備;通常,非水性介質如醚、乙酸乙酯、醇(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或丁醇)或乙腈(MeCN)較佳。適宜鹽之列表參見 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7版(Mack Publishing Company, Easton, 1985),第1418頁;Berge等人, J. Pharm. Sci., 1977, 66(1), 1-19;及Stahl等人,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 (Wiley, 2002)。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包括N-氧化物形式。 合成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包括其鹽)可使用已知有機合成技術來製備,且可根據眾多種可能合成途徑中之任一者來合成,諸如下文方案中之彼等合成途徑。
用於製備本文所提供化合物之反應可在適宜溶劑中進行,該等適宜溶劑可由熟習有機合成技術者容易地選擇。在反應進行之溫度(例如範圍可為溶劑之冷凍溫度至溶劑之沸騰溫度之溫度)下,適宜溶劑可與起始材料(反應物)、中間體或產物實質上不反應。既定反應可在一種溶劑或一種以上溶劑之混合物中進行。端視於特定反應步驟而定,用於特定反應步驟之適宜溶劑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選擇。
本文所提供化合物之製備可涉及各種化學基團之保護及去保護。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容易地確定保護及去保護之需要以及適當保護基團之選擇。保護基團之化學可參見(例如) T.W. Greene及P.G.M. Wut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第3版,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99),該文獻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適宜方法來監測反應。舉例而言,產物形成可藉由光譜學手段(諸如核磁共振光譜法(例如 1H或 13C)、紅外光譜法、分光光度法(例如UV-可見)或質譜法)或藉由層析(諸如高效液相層析(HPLC)或薄層層析(TLC))來監測。
熟習此項技術者根據文獻中已知之製備途徑且根據各種可能的合成途徑可製備如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下文方案中提供用於製備本申請案之化合物之實例合成方法。
一系列咪唑并[1,2-b]嗒嗪衍生物 7可根據方案1中所概述之程序來製備。可藉由二氯嗒嗪 1與二苯基甲亞胺之鈀催化胺化( Tetrahedron Lett. 1997, 38, 6367-6370)、隨後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獲得胺基嗒嗪 3。胺基嗒嗪 3與2-氯乙醛之環加成產生咪唑并[1,2-b]嗒嗪 4,其可藉由用NIS處理而轉化成相應咪唑并[1,2-b]嗒嗪碘化物 5。與硼酸或酯R 5B(OR’) 2之鈴木偶合(Suzuki coupling) (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4073-14075)得到化合物 6,其可藉由與適宜硼酸或酯R 2B(OR’) 2進一步發生鈴木偶合而轉化成期望之咪唑并[1,2-b]嗒嗪衍生物 7。或者,咪唑并[1,2-b]嗒嗪 4與硼酸或酯R 2B(OR’) 2之鈴木偶合得到化合物 8,其可藉由用NIS處理而轉化成化合物 9。咪唑并[1,2-b]嗒嗪碘化物 9可藉由與適宜硼酸或酯R 5B(OR’) 2發生鈴木偶合而隨後轉化成期望之咪唑并[1,2-b]嗒嗪衍生物 7方案 1
Figure 02_image003
一系列咪唑并[1,2-b]嗒嗪-6-甲醯胺衍生物 12可根據方案2中所概述之程序來製備。根據方案1中所概述之程序製備之咪唑并[1,2-b]嗒嗪-6-甲酸甲基酯 10可藉由水解而轉化成相應酸 11。酸 11可藉由使用醯胺化偶合劑與適當胺偶合而隨後轉化成期望之咪唑并[1,2-b]嗒嗪-6-甲醯胺衍生物 12,該醯胺化偶合劑為諸如(但不限於)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參(二甲基胺基)鏻(BOP)、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啶基鏻(PyBOP)、六氟磷酸1-[雙(二甲基胺基)亞甲基]-1H-1,2,3-三唑并[4,5-b]吡啶鎓3-氧化物(HATU)或六氟磷酸N,N,N',N'-四甲基-O-(1H-苯并三唑-1-基)脲鎓(HBTU)。 方案 2
Figure 02_image005
一系列咪唑并[1,2-b]嗒嗪-6-甲腈衍生物 18可根據方案3中所概述之程序來製備。根據方案1中所概述之程序製備之咪唑并[1,2-b]嗒嗪-6-甲酸甲基酯 13可藉由水解而轉化成相應酸 14。酸 14可藉由使用諸如HATU等醯胺化偶合劑與氯化銨偶合而隨後轉化成咪唑并[1,2-b]嗒嗪-6-甲醯胺 15。在三乙胺及氧化三苯膦存在下用草醯氯處理化合物 15可得到化合物 16,其接著可藉由用NIS處理而轉化成相應碘化物 17。與適宜硼酸或酯R 5B(OR’) 2發生鈴木偶合得到期望之咪唑并[1,2-b]嗒嗪-6-甲腈衍生物 18方案 3
Figure 02_image007
一系列咪唑并[1,2-b]嗒嗪衍生物 23可根據方案4中所概述之程序來製備。根據方案1中所概述之程序製備之7-氯咪唑并[1,2-b]嗒嗪-6-甲酸甲基酯 19可藉由還原而轉化成相應醇 20。醇 20可經由與硼酸或酯R 2B(OR’) 2發生鈴木偶合而隨後轉化成化合物 21。用NIS處理化合物 21得到相應碘化物 22,其可經由與適宜硼酸或酯R 5B(OR’) 2發生鈴木偶合而轉化成期望之咪唑并[1,2-b]嗒嗪衍生物 23方案 4
Figure 02_image009
將藉助具體實例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以下實例係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提供,而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地識別多個非關鍵參數,該等參數可進行改變或修改以產生基本上相同之結果。實例之化合物闡述如下。 使用方法
本揭示案提供藉由使本發明之化合物(或其鹽)與ALK2接觸而調節(例如抑制) ALK2活性之方法。該接觸可在活體內或活體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抑制ALK2活性之方法包括(例如)向患者投與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單獨使用、與其他劑或療法組合使用或用作輔助或新輔助療法以供治療疾病或病症,包括癌症。對於本文所闡述之用途,可使用本揭示案之任一化合物、包括其任一實施例。
在骨髓纖維化(MF)中,顯著比例之患者發生貧血且變得依賴於頻繁之紅血球(RBC)轉輸(Tefferi, A.等人,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2 87, 25-33)。已顯示,患有MF之患者中血清鐵調素水準升高與血紅素(Hb)水準、對RBC轉輸之需求增加及存活期縮短相關(Pardanani, A.等人,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13, 88, 312-316)。BMP信號傳導藉由使SMAD信號傳導活化而在驅動鐵調素轉錄誘導中起重要作用。在貧血小鼠模型中,ALK2或ALK3之肝臟特異性缺失可阻斷對鐵調素產生及鐵超載之誘導(Steinbicker, A.U.等人,Blood 2011, 118, 4224-4230)。因此,ALK2抑制可與魯索替尼(ruxolitinib)組合使用用於治療MF患者,此乃因鐵調素介導之FPN1內化及降解可能不需要JAK2之作用(Ross,S.L.等人,Cell Metabolism 2012, 15, 905-917)。ALK2抑制可阻斷鐵調素對鐵代謝之負效應且改良MF患者之貧血(Asshoff, M.等人,Blood 2017, 129, 1823-1830)。
進行性骨化性纖維發育不良(FOP)係一種人類罕見之遺傳性骨病,且患者之特徵在於經由軟骨內骨化形成骨骼外骨(Yu, P.B.等人,Nature Medicine 2008, 14, 1363-1369;Fukuda, T.等人,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9 284, 7149-7156)。95%之FOP患者在ACVR1/ALK2中存在點突變,且在ALK2之富含甘胺酸及絲胺酸(GS)之細胞內結構域中典型FOP之反應性突變為617G >A (R206H) (Shen, Q.等人,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09, 119, 3462-3472)。亦已在GS結構域或蛋白激酶結構域之其他胺基酸中發現非典型FOP患者中之ALK2突變(Fukuda, T.等人,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8, 377, 905-909)。已顯示,不同ALK2突變體在無外源性BMP配位體之情形下組成性地使BMP信號傳導活化,且該等ALK2突變體可在配位體刺激後傳遞顯著更強之BMP信號傳導(Van Dinther, M.等人,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2010, 25, 1208-1215)。
亦已在瀰漫性橋腦內神經膠質瘤(DIPG,小兒群體中橋腦腹部之高度侵襲性神經膠質贅瘤)中鑑別出ALK2中之活化性突變。據報導,ALK2係DIPG中最常發生突變之基因之一。在195個病例中之46個(24%)中,發現ALK2在五個特定殘基處攜帶非同義之異型接合體細胞突變。具有ALK2突變之患者主要為女性(大約2:1),且與野生型IDPG相比,發病年齡更小(大約5年)且總體存活時間更長(大約15個月)。該等ALK2突變體為DIPG所高度特有,且ALK2抑制劑LDN-19318917顯著抑制彼等ALK2突變型DIPG細胞存活率(Taylor, K.R.等人,Nature Genetics 2014, 46, 457-461;Buczkowicz, P.等人,Nature Genetics 2014, 46, 451-456)。
治療與ALK2之表現或活性相關之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可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疾病或病症係癌症。使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治療之癌症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骨癌、胰臟癌、皮膚癌、頭部或頸部癌、皮膚或眼內惡性黑色素瘤、子宮癌、卵巢癌、直腸癌、肛門區癌、胃癌、睪丸癌、子宮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endometrial cancer)、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霍奇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食管癌、小腸癌、內分泌系統癌、甲狀腺癌、副甲狀腺癌、腎上腺癌、軟組織肉瘤、尿道癌、陰莖癌、慢性或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兒童期實體腫瘤、淋巴球性淋巴瘤、膀胱癌、腎臟或尿道癌、腎盂癌、中樞神經系統(CNS)贅瘤、原發性CNS淋巴瘤、腫瘤血管生成、脊軸瘤、腦幹神經膠質瘤、垂體腺瘤、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表皮樣癌、鱗狀細胞癌、T細胞淋巴瘤、環境誘發之癌症(包括由石棉誘發之彼等癌症)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治療之癌症包括黑色素瘤(例如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腎癌(例如透明細胞癌)、前列腺癌(例如激素難治性前列腺腺癌)、乳癌、三陰性乳癌、結腸癌及肺癌(例如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另外,本揭示案包括可使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抑制其生長之難治性或再發性惡性病。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治療之癌症包括(但不限於)實體腫瘤(例如前列腺癌、結腸癌、食管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子宮癌、腎癌、肝癌、胰臟癌、胃癌、乳癌、肺癌、頭頸癌、甲狀腺癌、神經膠母細胞瘤、肉瘤、膀胱癌等)、血液癌症(例如淋巴瘤、白血病(諸如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DLBCL、外套細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包括復發性或難治性NHL及再發性濾泡性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或多發性骨髓瘤)及該等癌症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治療之疾病及適應症包括(但不限於)血液癌症、肉瘤、肺癌、胃腸癌症、泌尿生殖道癌症、肝癌、骨癌、神經系統癌症、婦科癌症及皮膚癌症。
例示性血液癌症包括淋巴瘤及白血病,諸如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前骨髓細胞性白血病(APL)、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CL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外套細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包括復發性或難治性NHL及再發性濾泡性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例如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真性多血症(PV)、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MDS)、T細胞急性淋巴母細胞性淋巴瘤(T-ALL)、多發性骨髓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ubulinemia)、毛細胞淋巴瘤、慢性骨髓性淋巴瘤及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
例示性肉瘤包括軟骨肉瘤、尤恩氏肉瘤(Ewing’s sarcoma)、骨肉瘤、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血管肉瘤、纖維肉瘤、脂肪肉瘤、黏液瘤、橫紋肌瘤、橫紋肌肉瘤(rhabdosarcoma)、纖維瘤、脂肪瘤、錯構瘤及畸胎瘤。例示性肉瘤亦包括淋巴肉瘤及平滑肌肉瘤。
例示性肺癌包括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小細胞肺癌、支氣管癌(鱗狀細胞癌、未分化小細胞癌、未分化大細胞癌、腺癌)、肺泡(細支氣管)癌、支氣管腺瘤、軟骨錯構瘤及間皮瘤。例示性肺癌亦包括小細胞性(pavicellular)及非小細胞性癌、支氣管腺瘤及胸膜肺母細胞瘤。
例示性胃腸癌症包括食管癌(鱗狀細胞癌、腺癌、平滑肌肉瘤、淋巴瘤)、胃癌(癌、淋巴瘤、平滑肌肉瘤)、胰臟癌(外分泌胰臟癌、導管腺癌、胰島素瘤、升糖素瘤、胃泌素瘤、類癌腫瘤、血管活性腸肽瘤)、小腸癌(腺癌、淋巴瘤、類癌腫瘤、卡波西氏肉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神經纖維瘤、纖維瘤)、大腸癌(腺癌、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錯構瘤、平滑肌瘤)及結腸直腸癌。例示性胃腸癌症亦包括膽囊癌及肛門癌。
例示性泌尿生殖道癌症包括腎癌(腺癌、維爾姆斯氏瘤(Wilm's tumor) [腎胚細胞瘤])、膀胱及尿道癌(鱗狀細胞癌、移行細胞癌、腺癌)、前列腺癌(腺癌、肉瘤)及睪丸癌(精原細胞瘤、畸胎瘤、胚胎性癌、畸形癌、絨毛膜癌、肉瘤、間質細胞癌、纖維瘤、纖維腺瘤、腺瘤樣瘤、脂肪瘤)。例示性泌尿生殖道癌症亦包括腎細胞癌及尿路上皮癌。
例示性肝癌包括肝細胞瘤(肝細胞癌)、膽道癌、肝母細胞瘤、血管肉瘤、肝細胞腺瘤及血管瘤。
例示性骨癌包括(例如)骨原性肉瘤(骨肉瘤)、纖維肉瘤、惡性纖維性組織細胞瘤、軟骨肉瘤、尤恩氏肉瘤、惡性淋巴瘤(網狀細胞肉瘤)、多發性骨髓瘤、惡性巨細胞瘤、脊索瘤、骨軟骨瘤(骨軟骨性外生骨疣)、良性軟骨瘤、軟骨胚細胞瘤、軟骨黏液樣纖維瘤、骨樣骨瘤及巨細胞瘤。
例示性神經系統癌症包括頭骨癌症(骨瘤、血管瘤、肉芽腫、黃瘤、畸形性骨炎)、腦膜癌症(腦脊髓膜瘤、腦膜肉瘤、神經膠瘤病)、腦癌(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神經膠質瘤、室管膜瘤、胚細胞瘤(松果體瘤)、神經膠母細胞瘤、多形性神經膠母細胞瘤、寡樹突神經膠細胞瘤、神經鞘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腫瘤)及脊髓癌症(神經纖維瘤、腦脊髓膜瘤、神經膠質瘤、肉瘤)以及神經胚細胞瘤及萊爾米特-杜卡羅斯病(Lhermitte-Duclos disease)。例示性神經系統癌症亦包括神經外胚層腫瘤及松果體腫瘤。
例示性婦科癌症包括子宮癌症(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症(子宮頸癌、腫瘤前子宮頸發育不良)、卵巢癌症(卵巢癌(漿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未分類癌)、粒層-卵囊膜細胞腫瘤、塞萊二氏細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無性細胞瘤、惡性畸胎瘤)、外陰癌症(鱗狀細胞癌、上皮內癌、腺癌、纖維肉瘤、黑色素瘤)、陰道癌症(透明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葡萄狀肉瘤(胚胎型橫紋肌肉瘤)及輸卵管癌症(癌)。例示性神經系統癌症亦包括神經外胚層腫瘤及松果體腫瘤。
例示性皮膚癌症包括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卡波西氏肉瘤、默克爾細胞皮膚癌(Merkel cell skin cancer)、發育異常痣(moles dysplastic nevi)、脂肪瘤、血管瘤、皮膚纖維瘤及瘢瘤。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治療之疾病及適應症包括(但不限於)鐮狀細胞疾病(例如鐮狀細胞貧血症)、三陰性乳癌(TNBC)、骨髓發育不良症候群、睪丸癌、膽管癌、食管癌及尿路上皮癌。
例示性頭頸癌包括神經膠母細胞瘤、黑色素瘤、橫紋肌肉瘤、淋巴肉瘤、骨肉瘤、鱗狀細胞癌、腺癌、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癌及鼻旁癌、甲狀腺及副甲狀腺癌。例示性頭頸癌亦包括眼部腫瘤、唇及口腔腫瘤以及鱗狀頭頸癌。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亦可用於抑制腫瘤轉移。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可用於治療產生PGE2之腫瘤(例如Cox-2過表現腫瘤)及/或產生腺苷之腫瘤(CD73及CD39過表現腫瘤)。已在諸如結腸直腸癌、乳癌、胰臟癌及肺癌等多種腫瘤中偵測到Cox-2之過表現,在該等腫瘤中其與不良預後相關。Cox-2之過表現在血液癌症模型(諸如RAJI (伯基特氏淋巴瘤)及U937 (急性原單核球性白血病))中以及患者母細胞中已有報導。CD73在各種人類癌中上調,包括結腸癌、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重要的是,CD73之較高表現水準與腫瘤新血管形成、侵襲性及轉移性以及乳癌患者之較短存活時間相關。
術語「個體」或「患者」可互換使用,其係指任何動物,包括哺乳動物,較佳為小鼠、大鼠、其他囓齒類動物、兔、狗、貓、豬、牛、綿羊、馬或靈長類動物,且最佳為人類。
片語「治療有效量」係指活性化合物或醫藥劑在組織、系統、動物、個體或人類中引發研究者、獸醫師、醫師或其他臨床醫師所尋求之生物或醫學反應的量。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treating或treatment)」係指以下中之一或多者:(1)抑制疾病;例如抑制正經歷或展示疾病、疾患或病症之病理或症狀之個體之該疾病、疾患或病症(亦即,阻止該病理及/或症狀進一步發展);及(2)改善疾病;例如改善正經歷或展示疾病、疾患或病症之病理或症狀之個體之該疾病、疾患或病症(亦即逆轉該病理及/或症狀),諸如降低疾病之嚴重程度。
如本文所用,術語「接觸」係指在活體外系統或活體內系統中使所指示化合物混合在一起,使得其在物理上足夠接近以相互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用於預防或降低發生本文所提及之任一疾病之風險;例如預防或降低可易患疾病、疾患或病症但尚未經歷或展示該疾病之病理或症狀之個體發生該疾病、疾患或病症之風險。 組合療法
一或多種額外醫藥劑或治療方法(諸如抗病毒劑、化學治療劑或其他抗癌劑、免疫增強劑、免疫抑制劑、輻射、抗腫瘤及抗病毒疫苗、細胞介素療法(例如IL2、GM-CSF等)及/或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可與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組合使用以供治療ALK2相關之疾病、病症或疾患或如本文所闡述之疾病或疾患。該等劑可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於單一劑型中,或該等劑可作為單獨劑型同時或依序投與。 I. 免疫檢查點療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以供治療如本文所闡述之癌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例示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包括針對諸如以下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CD20、CD28、CD39、CD40、CD122、CD96、CD73、CD47、GITR、CSF1R、JAK、PI3K δ、PI3K γ、TAM、精胺酸酶、CD137 (亦稱為4-1BB)、ICOS、B7-H3、B7-H4、BTLA、CTLA-4、LAG3、TIM3、VISTA、TIGIT、PD-1、PD-L1及PD-L2。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係選自以下之刺激性檢查點分子:CD27、CD28、CD40、ICOS、OX40、GITR及CD137。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係選自以下之抑制性檢查點分子:A2AR、B7-H3、B7-H4、BTLA、CTLA-4、IDO、KIR、LAG3、PD-1、TIM3、TIGIT及VISTA。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選自以下之劑組合使用:KIR抑制劑、TIGIT抑制劑、LAIR1抑制劑、CD160抑制劑、2B4抑制劑及TGFR β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化合物可與免疫檢查點分子(例如OX40、CD27、GITR及CD137 (亦稱為4-1BB))之一或多種促效劑組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抗PD1抗體、抗PD-L1抗體或抗CTLA-4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PD-1抑制劑,例如抗PD-1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單株抗體係尼沃魯單抗(nivolumab)、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亦稱為MK-3475)、德瓦魯單抗(durvalumab,Imfinzi®)、匹利珠單抗(pidilizumab)、SHR-1210、PDR001、MGA012、PDR001、AB122或AMP-224。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單株抗體係尼沃魯單抗或派姆單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派姆單抗。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單株抗體係MGA012。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抗體係SHR-1210。其他抗癌劑包括抗體治療劑,諸如4-1BB (例如烏瑞魯單抗(urelumab)、烏托魯單抗(utomilumab))。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單株抗體係伊匹單抗(ipilumimab)。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INCB086550組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抗PD1抗體、小分子抗PD-L1抗體或抗CTLA-4抗體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以下美國專利公開案中所闡述之PD-L1分析中,小分子PD-L1抑制劑之IC 50小於1 µM、小於100 nM、小於10 nM或小於1 nM:第US 20170107216號、第US 20170145025號、第US 20170174671號、第US 20170174679號、第US 20170320875號、第US 20170342060號、第US 20170362253號、第US 20180016260號、第US 20180057486號、第US 20180177784號、第US 20180177870號、第US 20180179179號、第US 20180179197號、第US 20180179201號及第US 20180179202號,該等美國專利公開案中之每一者出於所有目的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PD-L1抑制劑,例如抗PD-L1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單株抗體係BMS-935559、MEDI4736、MPDL3280A (亦稱為RG7446)或MSB0010718C。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L1單株抗體係MPDL3280A或MEDI4736。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PD-1及PD-L1之抑制劑,例如抗PD-1/PD-L1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PD-1/PD-L1係MCLA-136。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抑制劑係MCLA-145。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CTLA-4抑制劑,例如抗CTLA-4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TLA-4抗體係伊匹單抗、曲美目單抗(tremelimumab)、AGEN1884或CP-675,206。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CSF1R抑制劑,例如抗CSF1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SF1R抗體係IMC-CS4或RG7155。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LAG3抑制劑,例如抗LAG3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LAG3抗體係BMS-986016、LAG525、IMP321、GSK2831781或INCAGN2385。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TIM3抑制劑,例如抗TIM3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TIM3抗體係INCAGN2390、MBG453或TSR-022。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GITR抑制劑,例如抗GITR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GITR抗體係TRX518、MK-4166、INCAGN1876、MK-1248、AMG228、BMS-986156、GWN323或MEDI1873。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OX40促效劑,例如OX40促效劑抗體或OX40L融合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抗OX40抗體係MEDI0562、MEDI6469、MOXR-0916、PF-04518600、GSK3174998或BMS-986178。在一些實施例中,OX40L融合蛋白係MEDI6383。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檢查點分子之抑制劑係CD20抑制劑,例如抗CD20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抗CD20抗體係奧妥珠單抗(obinutuzumab)或利妥昔單抗(rituximab)。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雙特異性抗體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雙特異性抗體之一個結構域靶向PD-1、PD-L1、CTLA-4、GITR、OX40、TIM3、LAG3、CD137、ICOS、CD3或TGFβ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代謝酶抑制劑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代謝酶抑制劑係IDO1、TDO或精胺酸酶之抑制劑。IDO1抑制劑之實例包括愛帕司他(epacadostat)、NLG919、BMS-986205、PF-06840003、IOM2983、RG-70099及LY338196。精胺酸酶抑制劑之實例係CB-1158。
如遍及全文所提供,可將額外化合物、抑制劑、劑等與本發明化合物組合於單一或連續劑型中,或其可作為單獨劑型同時或依序投與。 II. 癌症療法
癌細胞生長及存活可受多個信號傳導路徑影響。因此,將在所調節活性之靶標中展現不同偏好之不同的酶/蛋白質/受體抑制劑組合以治療此等疾患係有用的。可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組合之劑之實例包括PI3K-AKT-mTOR路徑之抑制劑、Raf-MAPK路徑之抑制劑、JAK-STAT路徑之抑制劑、β連環蛋白路徑之抑制劑、notch路徑之抑制劑、hedgehog路徑之抑制劑、Pim激酶之抑制劑以及蛋白質伴護蛋白及細胞週期進展之抑制劑。靶向一個以上信號傳導路徑(或一種以上參與給定信號傳導路徑之生物分子)可降低在細胞群體中產生藥物抗性之可能性,及/或降低治療之毒性。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其他酶/蛋白質/受體抑制劑組合使用以供治療疾病,諸如癌症。癌症之實例包括實體腫瘤及液體腫瘤,諸如血液癌症。舉例而言,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以下激酶之一或多種抑制劑組合以供治療癌症:Akt1、Akt2、Akt3、TGF-βR、Pim、PKA、PKG、PKC、CaM-激酶、磷酸化酶激酶、MEKK、ERK、MAPK、mTOR、EGFR、HER2、HER3、HER4、INS-R、IGF-1R、IR-R、PDGFαR、PDGFβR、CSFIR、KIT、FLK-II、KDR/FLK-1、FLK-4、flt-1、FGFR1、FGFR2、FGFR3、FGFR4、HPK、c-Met、Ron、Sea、TRKA、TRKB、TRKC、FLT3、VEGFR/Flt2、Flt4、EphA1、EphA2、EphA3、EphB2、EphB4、Tie2、Src、Fyn、Lck、Fgr、Btk、Fak、SYK、FRK、JAK、ABL及B-Raf。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以下抑制劑中之一或多者組合以供治療癌症。可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組合以供治療癌症之抑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FGFR抑制劑(FGFR1、FGFR2、FGFR3或FGFR4,例如AZD4547、BAY1187982、ARQ087、BGJ398、BIBF1120、TKI258、盧西他尼(lucitanib)、多韋替尼(dovitinib)、TAS-120、JNJ-42756493、Debio1347、INCB54828、INCB62079及INCB63904)、JAK抑制劑或傑納斯激酶(Janus kinase)抑制劑(JAK1及/或JAK2,例如魯索替尼、巴瑞替尼(baricitinib)、托法替尼(tofacitinib)、INCB39110、CYT387、GLPG0634、來他替尼(lestaurtinib)、帕克替尼(pacritinib)、TG101348或JAK1選擇性抑制劑)、IDO抑制劑(例如愛帕司他及NLG919)、LSD1抑制劑(例如GSK2979552、INCB59872及INCB60003)、TDO抑制劑、PI3K-δ抑制劑(例如INCB50797及INCB50465)、PI3K-γ抑制劑(諸如PI3K-γ選擇性抑制劑)、CSF1R抑制劑(例如PLX3397及LY3022855)、TAM受體酪胺酸激酶(Tyro-3、Axl及Mer)、血管生成抑制劑、介白素受體抑制劑、溴及超末端家族成員抑制劑(例如溴結構域抑制劑或BET抑制劑,諸如OTX015、CPI-0610、INCB54329及INCB57643)及腺苷受體拮抗劑或其組合。HDAC之抑制劑,諸如帕比司他(panobinostat)及伏立諾他(vorinostat)。c-Met之抑制劑,諸如奧納珠單抗(onartumzumab)、替凡替尼(tivantnib)及INC-280。BTK之抑制劑,諸如依魯替尼(ibrutinib)。mTOR之抑制劑,諸如雷帕黴素(rapamycin)、西羅莫司(sirolimus)、替西羅莫司(temsirolimus)及依維莫司(everolimus)。Raf之抑制劑,諸如威羅菲尼(vemurafenib)及達拉菲尼(dabrafenib)。MEK之抑制劑,諸如曲美替尼(trametinib)、司美替尼(selumetinib)及GDC-0973。Hsp90之抑制劑(例如坦螺旋黴素(tanespimycin))、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之抑制劑(例如帕博西尼(palbociclib))、PARP之抑制劑(例如奧拉帕尼(olaparib))及Pim激酶之抑制劑(LGH447、INCB053914及SGI-1776)亦可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傑納斯激酶抑制劑可包括魯索替尼、托法替尼、巴瑞替尼、CYT387、GLPG0634、來他替尼、帕克替尼、TG101348或JAK1選擇性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傑納斯激酶抑制劑可包括托法替尼、巴瑞替尼、CYT387、GLPG0634、來他替尼、帕克替尼、TG101348或JAK1選擇性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傑納斯激酶(JAK)抑制劑(JAK1及/或JAK2抑制劑,例如魯索替尼、巴瑞替尼或伊他替尼(itacitinib))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JAK抑制劑(JAK1及/或JAK2抑制劑,例如魯索替尼、巴瑞替尼或伊他替尼)組合以供治療癌症,諸如骨髓增殖性疾病。舉例而言,骨髓增殖性疾病係骨髓纖維化。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魯索替尼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魯索替尼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組合,以供治療骨髓增殖性疾病,諸如骨髓纖維化。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用於治療諸如癌症等疾病之劑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劑係烷基化劑、蛋白酶體抑制劑、皮質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烷基化劑之實例包括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氮芥、次乙亞胺衍生物、烷基磺酸鹽、亞硝基脲及三氮烯、尿嘧啶氮芥、甲川氯、環磷醯胺(CytoxanTM)、異環磷醯胺、美法侖(melphalan)、氮芥苯丁酸、哌泊溴烷(pipobroman)、三伸乙基-三聚氰胺、三伸乙基硫代磷胺、白消安(busulfan)、卡莫司汀(car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鏈脲黴素(streptozocin)、達卡巴嗪(dacarbazine)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在一些實施例中,蛋白酶體抑制劑係卡非佐米(carfilzomib)。在一些實施例中,皮質類固醇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EX)。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調節劑係雷利竇邁(lenalidomide, LEN)或泊馬竇邁(pomalidomide, POM)。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進一步與治療癌症之其他方法組合使用,該等其他方法例如為藉由化學療法、輻照療法、腫瘤靶向療法、輔助療法、免疫療法或手術。免疫療法之實例包括細胞介素治療(例如干擾素、GM-CSF、G-CSF、IL-2)、CRS-207免疫療法、癌症疫苗、單株抗體、過繼性T細胞轉移、作為T細胞活化強化劑之CAR (嵌合抗原受體) T細胞治療、溶瘤病毒療法及免疫調節小分子,包括沙利竇邁(thalidomide)或JAK1/2抑制劑及諸如此類。該等化合物可與一或多種抗癌藥物(諸如化學治療劑)組合投與。實例化學治療劑包括以下中之任一者:阿巴瑞克(abarelix)、阿比特龍(abarelix)、阿法替尼(afatinib)、阿柏西普(aflibercept)、阿地介白素(aldesleukin)、阿倫單抗(alemtuzumab)、阿曲諾英(alitretinoin)、異嘌呤醇、六甲蜜胺、安吖啶(amsacrine)、阿那曲唑(anastrozole)、阿菲迪可隆(aphidicolon)、三氧化砷、天冬醯胺酶、阿西替尼(axitinib)、阿紮胞苷(azacitidine)、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貝沙羅汀(bexarotene)、巴瑞替尼、比卡魯胺(bicalutamide)、博來黴素(bleomycin)、硼替佐必(bortezombi)、硼替佐米(bortezomib)、布立尼布(brivanib)、布帕里斯(buparlisib)、靜脈內白消安、口服白消安、卡普睪酮(calusterone)、抗癌妥(camptosar)、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卡鉑(carboplatin)、卡莫司汀、西地尼布(cedirani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氮芥苯丁酸、順鉑(cisplatin)、克拉屈濱(cladribine)、氯法拉濱(clofarabine)、克唑替尼(crizotinib)、環磷醯胺、阿糖胞苷(cytarabine)、達卡巴嗪、達克替尼(dacomitinib)、放線菌素D (dactinomycin)、達肝素鈉(dalteparin sodium)、達沙替尼(dasatinib)、放線菌素D、道諾黴素(daunorubicin)、地西他濱(decitabine)、地加瑞克(degarelix)、地尼介白素(denileukin)、地尼介白素2 (denileukin diftitox)、去氧助間型黴素(deoxycoformycin)、右雷佐生(dexrazoxane)、多西他賽(docetaxel)、多柔比星(doxorubicin)、拓羅山芬(droloxafine)、丙酸屈他雄酮(dromostanolone propionate)、依庫珠單抗(eculizumab)、恩雜魯胺(enzalutamide)、表鬼臼毒素(epidophyllotoxin)、表柔比星(epirubicin)、埃博黴素(epothilone)、厄洛替尼(erlotinib)、雌氮芥、磷酸依託泊苷(etoposide phosphate)、依託泊苷、依西美坦(exemestane)、檸檬酸芬太尼(fentanyl citrate)、非格司亭(filgrastim)、氟尿苷、氟達拉濱(fludarabine)、氟尿嘧啶、氟他胺(flutamide)、氟維司群(fulvestrant)、吉非替尼(gefitinib)、吉西他濱(gemcitabine)、吉妥珠單抗奧唑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乙酸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乙酸組胺瑞林(histrelin acetate)、替伊莫單抗(ibritumomab tiuxetan)、伊達比星(idarubicin)、艾代拉里斯(idelalisib)、異環磷醯胺、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干擾素α 2a、伊立替康(irinotecan)、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lapatinib ditosylate)、雷利竇邁、來曲唑(letrozole)、甲醯四氫葉酸、乙酸柳培林(leuprolide acetate)、左旋咪唑(levamisole)、洛莫司汀、甲基二(氯乙基)胺、乙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美法侖、巰嘌呤、胺甲喋呤(methotrexate)、甲氧沙林(methoxsalen)、光輝黴素(mithramycin)、絲裂黴素C (mitomycin C)、米托坦(mitota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苯丙酸諾龍(nandrolone phenpropionate)、溫諾平(navelbene)、奈昔木單抗(necitumumab)、奈拉濱(nelarabine)、來那替尼(neratinib)、尼羅替尼(nilotinib)、尼魯米特(nilutamide)、諾非莫單抗(nofetumomab)、歐舍瑞林(oserel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帕米膦酸鹽(pamidronate)、帕尼單抗(panitumumab)、帕唑帕尼(pazopanib)、培門冬酶(pegaspargase)、聚乙二醇非格司亭(pegfilgrastim)、培美曲塞二鈉(pemetrexed disodium)、噴司他汀(pentostatin)、匹拉昔布(pilaralisib)、哌泊溴烷、普卡黴素(plicamycin)、普納替尼(ponatinib)、卟吩姆(porfimer)、普賴松(prednisone)、丙卡巴肼(procarbazine)、奎納克林(quinacrine)、蘭尼單抗(ranibizumab)、拉布立酶(rasburicase)、瑞格菲尼(regorafenib)、雷洛薩芬(reloxafine)、瑞複美(revlimid)、利妥昔單抗、魯索替尼、索拉菲尼(sorafenib)、鏈脲黴素、舒尼替尼(sunitinib)、馬來酸舒尼替尼、他莫昔芬(tamoxifen)、替加氟(tegafur)、替莫唑胺、替尼泊苷(teniposide)、睪內酯、沙利竇邁、硫鳥嘌呤、噻替派(thiotepa)、托泊替康(topotecan)、托瑞米芬(toremifene)、托西莫單抗(tositumomab)、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維A酸(tretinoin)、曲普瑞林(triptorelin)、尿嘧啶氮芥、戊柔比星(valrubicin)、凡德他尼(vandetanib)、長春鹼(vinblastine)、長春新鹼(vincristine)、長春地辛(vindesine)、長春瑞濱(vinorelbine)、伏立諾他及唑來膦酸鹽(zoledronate)。
其他抗癌劑包括抗體治療劑,諸如曲妥珠單抗(Herceptin)、針對諸如CTLA-4等共刺激分子之抗體(例如伊匹單抗或曲美目單抗)、4-1BB、針對PD-1及PD-L1之抗體或針對細胞介素(IL-10、TGF-β等)之抗體。可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組合用於治療癌症或感染(諸如病毒、細菌、真菌及寄生蟲感染)的針對PD-1及/或PD-L1之抗體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尼沃魯單抗、派姆單抗、MPDL3280A、MEDI-4736及SHR-1210。
其他抗癌劑包括激酶相關之細胞增殖性病症之抑制劑。該等激酶包括(但不限於) Aurora-A、CDK1、CDK2、CDK3、CDK5、CDK7、CDK8、CDK9、肝配蛋白受體激酶、CHK1、CHK2、SRC、Yes、Fyn、Lck、Fer、Fes、Syk、Itk、Bmx、GSK3、JNK、PAK1、PAK2、PAK3、PAK4、PDK1、PKA、PKC、Rsk及SGK。
其他抗癌劑亦包括阻斷免疫細胞遷移之彼等劑,諸如針對趨化介素受體(包括CCR2及CCR4)之拮抗劑。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進一步與一或多種抗炎劑、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治療性抗體組合使用。類固醇包括(但不限於) 17α-乙炔雌二醇、己烯雌酚、睪固酮、普賴松、氟羥甲基睪酮、甲基普賴蘇濃(methylprednisolone)、甲基睪固酮、普賴蘇濃、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氯烯雌醚(chlorotrianisene)、羥助孕酮、胺魯米特(aminoglutethimide)及乙酸甲羥助孕酮。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亦可與以下組合使用:洛那法尼(lonafarnib, SCH6636)、替吡法尼(tipifarnib, R115777)、L778123、BMS 214662、替紮他濱(tezacitabine, MDL 101731)、Sml1、曲阿平(triapine)、代道克斯(didox)、曲咪道克斯(trimidox)及阿咪道克斯(amidox)。
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可與另一免疫原性劑組合,諸如癌細胞、經純化之腫瘤抗原(包括重組蛋白質、肽及碳水化合物分子)、細胞及經編碼免疫刺激性細胞介素之基因轉染之細胞。可使用的腫瘤疫苗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黑色素瘤抗原之肽,諸如gp100、MAGE抗原、Trp-2、MARTI及/或酪胺酸酶之肽,或經轉染以表現細胞介素GM-CSF之腫瘤細胞。
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可與疫苗接種方案組合使用以供治療癌症。在一些實施例中,轉導腫瘤細胞以表現GM-CSF。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疫苗包括來自涉及人類癌症之病毒之蛋白質,該等病毒為諸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肝炎病毒(HBV及HCV)及卡波西氏疱疹肉瘤病毒(KHSV)。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腫瘤特異性抗原(諸如自腫瘤組織自身分離出之熱休克蛋白)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可與樹突細胞免疫組合以活化強效的抗腫瘤反應。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使表現Fe α或Fe γ受體之效應細胞靶向腫瘤細胞之雙特異性大環肽組合使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亦可與活化宿主免疫反應之大環肽組合。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骨髓移植組合使用以供治療多種造血性起源之腫瘤。
考慮與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組合使用之適宜抗病毒劑可包含核苷及核苷酸反轉錄酶抑制劑(NRTI)、非核苷反轉錄酶抑制劑(NNRTI)、蛋白酶抑制劑及其他抗病毒藥物。
實例適宜NRTI包括齊多夫定(zidovudine, AZT);去羥肌苷(ddl);紮昔他濱(zalcitabine, ddC);司他夫定(stavudine, d4T);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阿巴卡韋(abacavir, 1592U89);阿德福韋二吡呋酯(adefovir dipivoxil)[雙(POM)-PMEA];洛布卡韋(lobucavir, BMS-180194);BCH-10652;恩曲他濱(emtricitabine)[(-)-FTC];β-L-FD4 (亦稱為β-L-D4C且命名為β-L-2',3'-雙去氧-5-氟-胞苷(cytidene));DAPD,亦即((-)-β-D-2,6,-二胺基-嘌呤二氧雜環戊烷);及洛德腺苷(lodenosine, FddA)。典型適宜NNRTI包括奈韋拉平(nevirapine, BI-RG-587);地拉韋定(delaviradine, BHAP, U-90152);依法韋侖(efavirenz, DMP-266);PNU-142721;AG-1549;MKC-442 (1-(乙氧基-甲基)-5-(1-甲基乙基)-6-(苯基甲基)-(2,4(1H,3H)-嘧啶二酮);及(+)-胡桐內酯(calanolide) A (NSC-675451)及B。典型適宜蛋白酶抑制劑包括沙奎那韋(saquinavir, Ro 31-8959);利托那韋(ritonavir, ABT-538);茚地那韋(indinavir, MK-639);奈非那韋(nelfnavir, AG-1343);安普那韋(amprenavir, 141W94);拉西那韋(lasinavir, BMS-234475);DMP-450;BMS-2322623;ABT-378;及AG-1 549。其他抗病毒劑包括羥基脲、利巴韋林(ribavirin)、IL-2、IL-12、噴他夫西(pentafuside)及Yissum項目號11607。
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可與針對膜受體激酶之其他劑組合或與其依序使用,尤其對於已對靶向療法產生原發性或後天性抗性之患者。該等治療劑包括針對EGFR、Her2、VEGFR、c-Met、Ret、IGFR1或Flt-3及針對癌症相關融合蛋白激酶(諸如Bcr-Abl及EML4-Alk)之抑制劑或抗體。針對EGFR之抑制劑包括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且針對EGFR/Her2之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達克替尼、阿法替尼、拉匹替尼(lapitinib)及來那替尼。針對EGFR之抗體包括(但不限於)西妥昔單抗、帕尼單抗及奈昔木單抗。c-Met之抑制劑可與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組合使用。該等抑制劑包括奧納珠單抗、替凡替尼及卡馬替尼(capmatinib)。針對Abl (或Bcr-Abl)之劑包括伊馬替尼、達沙替尼、尼羅替尼及普納替尼,且針對Alk (或EML4-ALK)之彼等劑包括克唑替尼。
血管生成抑制劑與本文所揭示之化合物組合可能在一些腫瘤中有效。該等血管生成抑制劑包括針對VEGF或VEGFR之抗體或VEGFR之激酶抑制劑。針對VEGF之抗體或其他治療性蛋白質包括貝伐珠單抗及阿柏西普。VEGFR激酶之抑制劑及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舒尼替尼、索拉菲尼、阿西替尼、西地尼布、帕唑帕尼、瑞格菲尼、布立尼布及凡德他尼。
細胞內信號傳導路徑之活化在癌症中常見,且已將靶向該等路徑之組分之劑與受體靶向劑組合以增強效能並降低抗性。可與本文所闡述化合物組合之劑之實例包括PI3K-AKT-mTOR路徑之抑制劑、Raf-MAPK路徑之抑制劑、JAK-STAT路徑之抑制劑以及蛋白質伴護蛋白及細胞週期進展之抑制劑。
針對PI3激酶之劑包括(但不限於)匹拉昔布、艾代拉里斯、布帕里斯。mTOR之抑制劑(諸如雷帕黴素、西羅莫司、替西羅莫司及依維莫司)可與本發明之化合物組合。其他適宜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威羅菲尼及達拉菲尼(Raf抑制劑)以及曲美替尼、司美替尼及GDC-0973 (MEK抑制劑)。一或多種JAK之抑制劑(例如魯索替尼、巴瑞替尼、托法替尼)、Hsp90之抑制劑(例如坦螺旋黴素)、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之抑制劑(例如帕博西尼)、HDAC之抑制劑(例如帕比司他)、PARP之抑制劑(例如奧拉帕尼)及蛋白酶體之抑制劑(例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亦可與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JAK抑制劑對JAK1之選擇性優於JAK2及JAK3。
與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組合使用之其他適宜劑包括化學療法組合,諸如用於肺癌及其他實體腫瘤中的基於鉑之雙聯劑(順鉑或卡鉑加吉西他濱;順鉑或卡鉑加多西他賽;順鉑或卡鉑加太平洋紫杉醇;順鉑或卡鉑加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濱加太平洋紫杉醇結合粒子(Abraxane ®)。
適宜化學治療劑或其他抗癌劑包括(例如)烷基化劑(包括(但不限於)氮芥、次乙亞胺衍生物、烷基磺酸鹽、亞硝基脲及三氮烯),諸如尿嘧啶氮芥、甲川氯、環磷醯胺(Cytoxan TM)、異環磷醯胺、美法侖、氮芥苯丁酸、哌泊溴烷、三伸乙基-三聚氰胺、三伸乙基硫代磷胺、白消安、卡莫司汀、洛莫司汀、鏈脲黴素、達卡巴嗪及替莫唑胺。
與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組合使用之其他適宜劑包括類固醇,包括17 α-乙炔雌二醇、己烯雌酚、睪固酮、普賴松、氟羥甲基睪酮、甲基普賴蘇濃、甲基睪固酮、普賴蘇濃、曲安奈德、氯烯雌醚、羥助孕酮、胺魯米特及乙酸甲羥助孕酮。
與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組合使用之其他適宜劑包括:達卡巴嗪(DTIC),視情況連同諸如卡莫司汀(BCNU)及順鉑等其他化學療法藥物一起;「達特茅斯方案(Dartmouth regimen)」,其由DTIC、BCNU、順鉑及他莫昔芬組成;順鉑、長春鹼與DTIC之組合;或替莫唑胺。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亦可與免疫療法藥物組合,該等藥物包括細胞介素諸如干擾素α、介白素2及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
適宜化學治療劑或其他抗癌劑包括(例如)抗代謝物(包括(但不限於)葉酸拮抗劑、嘧啶類似物、嘌呤類似物及腺苷去胺酶抑制劑),諸如胺甲喋呤、5-氟尿嘧啶、氟尿苷、阿糖胞苷、6-巰嘌呤、6-硫鳥嘌呤、磷酸氟達拉濱、噴司他汀及吉西他濱。
適宜化學治療劑或其他抗癌劑進一步包括(例如)某些天然產物及其衍生物(例如長春花生物鹼、抗腫瘤抗生素、酶、淋巴介質及表鬼臼毒素),諸如長春鹼、長春新鹼、長春地辛、博來黴素、放線菌素D、道諾黴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達比星、ara-C、太平洋紫杉醇(TAXOL TM)、光輝黴素、去氧助間型黴素、絲裂黴素-C、L-天冬醯胺酶、干擾素(尤其IFN-a)、依託泊苷及替尼泊苷。
其他細胞毒性劑包括溫諾平、CPT-11、阿那曲唑、來曲唑(letrazole)、卡培他濱、雷洛薩芬、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及拓羅山芬。
亦適宜者為細胞毒性劑,諸如表鬼臼毒素;抗瘤酶;拓撲異構酶抑制劑;丙卡巴肼;米托蒽醌;鉑配位錯合物,諸如順鉑及卡鉑;生物反應調節劑;生長抑制劑;抗激素治療劑;甲醯四氫葉酸;替加氟;及造血生長因子。
其他抗癌劑包括抗體治療劑,諸如曲妥珠單抗(Herceptin)、針對共刺激分子之抗體(諸如CTLA-4、4-1BB、PD-L1及PD-1抗體)或針對細胞介素(IL-10、TGF-β等)之抗體。
其他抗癌劑亦包括阻斷免疫細胞遷移之彼等劑,諸如針對趨化介素受體(包括CCR2及CCR4)之拮抗劑。 其他抗癌劑亦包括提昇免疫系統之彼等劑,諸如輔助療法或過繼性T細胞轉移。
抗癌疫苗包括樹突細胞、合成肽、DNA疫苗及重組病毒。在一些實施例中,腫瘤疫苗包括來自涉及人類癌症之病毒之蛋白質,該等病毒為諸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肝炎病毒(HBV及HCV)及卡波西氏疱疹肉瘤病毒(KHSV)。可使用的腫瘤疫苗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黑色素瘤抗原之肽,諸如gp100、MAGE抗原、Trp-2、MARTI及/或酪胺酸酶之肽,或經轉染以表現細胞介素GM-CSF之腫瘤細胞。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與骨髓移植組合使用以供治療多種造血性起源之腫瘤。
安全且有效投與大多數該等化學治療劑之方法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另外,其投與闡述於標準文獻中。舉例而言,許多化學治療劑之投與闡述於「Physicians' Desk Reference」(PDR,例如1996年版,Medical Economics Company, Montvale, NJ)中,其揭示內容如同以全文陳述一般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當向患者投與一種以上醫藥劑時,其可同時、分開、依序或組合投與(例如對於兩種以上劑而言)。 調配物、劑型及投與
當用作醫藥時,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以醫藥組合物之形式投與。因此,本揭示案提供組合物,其包含式(I)或如本文所闡述之任一式之化合物、如任一技術方案中所列舉且闡述於本文中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其任一實施例,以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醫藥組合物可包含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及如本文所闡述之一或多種第二治療劑。舉例而言,第二治療劑為JAK抑制劑,諸如魯索替尼。該等組合物可以醫藥技術中熟知之方式來製備,且可藉由多種途徑來投與,此取決於指示局部還是全身治療且取決於欲治療之區域。投與可為經局部(包括經皮、經表皮、經眼及至黏膜,包括鼻內、經陰道及直腸遞送)、經肺(例如藉由吸入或吹入粉末或氣溶膠,包括藉由霧化器;氣管內或鼻內)、經口或非經腸。非經腸投與包括靜脈內、動脈內、皮下、腹膜內或肌內注射或輸注;或顱內(例如鞘內或室內)投與。非經腸投與可呈單一濃注劑量之形式,或可(例如)藉由連續灌注幫浦來實施。用於局部投與之醫藥組合物及調配物可包括經皮貼劑、軟膏劑、洗劑、乳霜、凝膠、滴劑、栓劑、噴霧、液體及粉末。習用醫藥載劑、水性、粉末或油性基質、增稠劑及諸如此類可能為必需或期望的。
本發明亦包括醫藥組合物,其含有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作為活性成分與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適於局部投與。在製備本揭示案之組合物時,通常將活性成分與賦形劑混合,經賦形劑稀釋或包封在呈(例如)膠囊、小藥囊、紙或其他容器形式之此一載體內。當賦形劑用作稀釋劑時,其可為固體、半固體或液體材料,該材料對活性成分起媒劑、載劑或介質作用。因此,組合物可呈以下形式:錠劑、丸劑、粉末、菱形錠劑、小藥囊、扁囊劑、酏劑、懸浮液、乳液、溶液、糖漿、氣溶膠(作為固體或於液體介質中)、含有(例如)多達10重量%之活性化合物之軟膏劑、軟質及硬質明膠膠囊、栓劑、無菌可注射溶液及無菌包裝粉末。
在製備調配物時,可碾磨活性化合物以在與其他成分組合之前提供適當粒徑。若活性化合物實質上不溶,則可將其碾磨至粒徑小於200目。若活性化合物實質上可溶於水,則可藉由碾磨來調整粒徑以在調配物中提供實質上均勻之分佈,例如約40目。
可使用已知之碾磨程序(諸如濕碾法)來碾磨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以獲得適用於錠劑形成及其他調配物類型之粒徑。本揭示案化合物之精細(奈米微粒)製劑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製程來製備,例如參見WO 2002/000196。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為持續釋放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種本文所闡述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濕法製粒製程來產生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乾法製粒製程來產生組合物。
組合物可以單位劑型來調配。術語「單位劑型」係指適於作為單式劑量用於人類個體及其他哺乳動物之物理離散單元,每一單元含有經計算以產生期望治療效應的預定量之活性材料以及適宜醫藥賦形劑。
用以調配醫藥組合物之組分具有高純度且實質上不含潛在有害之污染物(例如至少為國家食品級,通常至少為分析級且更通常至少為醫藥級)。特別對於人類消費而言,組合物較佳根據如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之適用法規中所定義之優良製造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標準來製造或調配。舉例而言,適宜調配物可為無菌的及/或實質上等滲的及/或完全符合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之所有優良製造規範法規。
活性化合物可在寬劑量範圍內有效,且通常以治療有效量投與。然而,應理解,化合物之實際投與量通常將由醫師根據包括以下之相關情況來確定:欲治療之疾患、所選投與途徑、所投與之實際化合物、個別患者之年齡、體重及反應、患者症狀之嚴重程度及諸如此類。
為製備諸如錠劑等固體組合物,將主要活性成分與醫藥賦形劑混合以形成含有本發明化合物之均質混合物之固體預調配組合物。在提及該等預調配組合物為均勻時,活性成分通常均勻分散於整個組合物中,使得可易於將組合物細分成同等有效之單位劑型,諸如錠劑、丸劑及膠囊。接著,將此固體預調配物細分成上文所闡述類型之單位劑型,其含有(例如)約0.1 mg至約1000 mg之本發明之活性成分。
本發明之錠劑或丸劑可經包衣或以其他方式複合,以提供具有持久作用優點之劑型。舉例而言,錠劑或丸劑可包含內部劑量組分及外部劑量組分,後者為前者之包膜形式。該兩種組分可由腸溶性層分開,該腸溶性層用以抵抗胃中之分解且允許內部組分完整地進入至十二指腸中或延遲釋放。此等腸溶性層或包衣可使用多種材料,此等材料包括多種聚合酸及聚合酸與諸如蟲膠、鯨蠟醇及乙酸纖維素等材料之混合物。
可併入有本發明之化合物及組合物以供經口或藉由注射投與之液體形式包括水溶液、經適當矯味之糖漿、水性或油性懸浮液及經可食用油(諸如棉籽油、芝麻油、椰子油或花生油)矯味之乳液以及酏劑及類似醫藥媒劑。
供吸入或吹入用之組合物包括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水性或有機溶劑或其混合物中之溶液及懸浮液,以及粉末。液體或固體組合物可含有如上文所闡述之適宜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組合物藉由經口或經鼻呼吸途徑投與以獲得局部或全身效應。可藉由使用惰性氣體使組合物霧化。經霧化溶液可直接自霧化裝置吸入或可將霧化裝置附裝至面罩、帷罩或間歇式正壓呼吸機。溶液、懸浮液或粉末組合物可自以適當方式遞送調配物之裝置經口或經鼻投與。
局部調配物可含有一或多種習用載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軟膏劑可含有水及一或多種選自(例如)以下之疏水性載劑:液體石蠟、聚氧乙烯烷基醚、丙二醇、白凡士林(white Vaseline)及諸如此類。乳霜之載劑組合物可基於水與甘油及一或多種其他組分(例如甘油單硬脂酸酯、PEG-甘油單硬脂酸酯及鯨蠟基硬脂基醇)之組合。凝膠可使用異丙醇及水、適宜地與其他組分(諸如甘油、羥乙基纖維素及諸如此類)組合來調配。
投與患者之化合物或組合物之量將端視於所投與藥物、投與目的(諸如預防或治療)、患者狀態、投與方式及諸如此類而變化。在治療應用中,可將組合物以足以治癒或至少部分地阻止疾病及其併發症之症狀之量投與已患該疾病之患者。有效劑量將取決於所治療之疾病狀況以及臨床主治醫師根據諸如疾病之嚴重程度、患者之年齡、體重及一般狀況及諸如此類等因素所作出之判斷。
投與患者之組合物可呈上文所闡述之醫藥組合物形式。該等組合物可藉由習用滅菌技術來滅菌,或可經無菌過濾。水溶液可經包裝以按原樣使用,或凍亁,將凍亁製劑在投與之前與無菌水性載劑合併。
本發明化合物之治療劑量可根據(例如)所進行治療之具體用途、化合物之投與方式、患者之健康及狀況以及開處醫師之判斷而變化。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在醫藥組合物中之比例或濃度可端視於多種因素而變化,該等因素包括劑量、化學特性(例如疏水性)及投與途徑。劑量可能取決於諸如疾病或病症之類型及進展程度、具體患者之總體健康狀態、所選化合物之相對生物學效能、賦形劑之調配物及其投與途徑等變數。有效劑量可自源自活體外或動物模型測試系統之劑量-反應曲線外推。 經標記化合物及分析方法
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進一步用於研究正常及異常組織中之生物學過程。因此,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本文所提供之經螢光染料、自旋標記、重金屬或放射性標記之化合物,其將不僅可用於成像技術中且亦可用於活體外及活體內分析中,以用於定位及定量組織樣品(包括人類)中之ALK2蛋白,及用於藉由抑制經標記化合物之結合來鑑別ALK2配位體。因此,本發明包括含有此等經標記化合物之ALK2結合分析。
本發明進一步包括經同位素取代之本揭示案之化合物。「經同位素取代」之化合物係其中一或多個原子經具有相同原子序數但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不同之原子置換或取代的本揭示案之化合物。本揭示案之化合物可含有如在自然界中所發現之天然豐度之同位素。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亦可具有較自然界中所發現之量多之同位素,例如將低天然豐度同位素合成地併入至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中,使得其富含特別有用之同位素(例如 2H及 13C)。應理解,「經放射性標記」之化合物為已併入有至少一種具放射性之同位素(例如放射性核種,例如 3H及 14C)之化合物。可併入本發明化合物中之適宜放射性核種包括(但不限於) 3H (對於氚亦寫作T)、 11C、 13C、 14C、 13N、 15N、 15O、 17O、 18O、 18F、 35S、 36Cl、 82Br、 75Br、 76Br、 77Br、 123I、 124I、 125I及 131I。本發明經放射性標記之化合物中所併入之放射性核種將取決於該經放射性標記之化合物之具體應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放射性核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3H、 14C、 125I、 35S及 82Br。對於活體外ALK2標記及競爭分析而言,併入有 3H、 14C、 82Br、 125I、 131I或 35S之化合物通常將最有用。對於放射性成像應用而言, 11C、 18F、 125I、 123I、 124I、 131I、 75Br、 76Br或 77Br通常將最有用。本揭示案可進一步包括將放射性同位素併入至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中之合成方法。將放射性同位素併入至有機化合物中之合成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地識別適用於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之方法。
本文所呈現化合物之一或多個組成原子可經該等原子之同位素以天然或非天然豐度置換或取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包括至少一個氘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包括兩個或更多個氘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包括1至2、1至3、1至4、1至5或1至6個氘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合物中之所有氫原子均可經氘原子置換或取代。
將同位素納入至有機化合物中之合成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已知(Alan F. Thomas, Deuterium Labeling in Organic Chemistry (New York,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71);Jens Atzrodt, Volker Derdau, Thorsten Fey及Jochen Zimmermann,The Renaissance of H/D Exchange, Angew. Chem. Int. Ed. 2007, 7744-7765;James R. Hanson,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Isotopic Labelling,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1)。經同位素標記之化合物可用於各種研究中,諸如NMR光譜法、代謝實驗及/或分析。
經較重同位素(諸如氘)取代可因具有更強之代謝穩定性而提供某些治療優勢,例如活體內半衰期延長或劑量需求降低,且因此在一些情況中可能較佳。(例如,參見A. Kerekes等人,J . Med. Chem.2011, 54, 201-210;R. Xu等人,J . Label Compd. Radiopharm .2015, 58, 308-312)。特定而言,在一或多個代謝位點處取代可提供一或多種治療優勢。具體而言,本揭示案之經標記化合物可用於篩選分析中以鑑別及/或評估化合物。舉例而言,經由追蹤標記,藉由監測經標記之新近合成或鑑別之化合物(亦即測試化合物)在與ALK2接觸時之濃度變化可評估其結合ALK2蛋白之能力。舉例而言,可評估測試化合物(經標記)降低已知結合至ALK2蛋白之另一化合物(亦即標準化合物)之結合之能力。因此,測試化合物與標準化合物競爭結合至ALK2蛋白之能力與其結合親和力直接相關。相反,在一些其他篩選分析中,標準化合物經標記且測試化合物未經標記。因此,監測經標記之標準化合物之濃度以評估標準化合物與測試化合物之間的競爭,且由此確定測試化合物之相對結合親和力。 套組
本揭示案亦包括醫藥套組,其可用於(例如)治療或預防與ALK2之活性相關之疾病或病症(諸如癌症或感染),該等套組包括一或多個含有醫藥組合物之容器,該醫藥組合物包含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或其任一實施例。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地明瞭,此等套組可進一步包括各種習用醫藥套組組件中之一或多者,諸如含有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之容器、額外容器等。套組中亦可包括指示欲投與組分之量之說明書(作為插頁或作為標籤)、用於投與之指南及/或用於將組分混合之指南。
將藉助具體實例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以下實例係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提供,而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地識別多個非關鍵參數,該等參數可進行改變或修改以產生基本上相同之結果。根據本文所闡述之至少一種分析,已發現該等實例之化合物抑制ALK2之活性。 實例
下文提供本揭示案之化合物之實驗程序。在Waters質量定向分餾系統上實施一些所製備化合物之製備型LC-MS純化。用於操作該等系統之基本設備設置、方案及控制軟體已詳細地闡述於文獻中。例如,參見「Two-Pump At Column Dilution Configuration for Preparative LC-MS」, K. Blom, J. Combi. Chem., 4, 295 ( 2002);「Optimizing Preparative LC-MS Configurations and Methods for Parallel Synthesis Purification」, K. Blom, R. Sparks, J. Doughty, G. Everlof, T. Haque, A. Combs, J. Combi. Chem., 5, 670 ( 2003);及「Preparative LC-MS Purification: Improved Compound Specific Method Optimization」, K. Blom, B. Glass, R. Sparks, A. Combs, J. Combi. Chem., 6, 874-883 ( 2004)。通常使經分離之化合物在以下條件下經受分析型液相層析質譜(LCMS)以進行純度檢查:儀器:Agilent 1100系列,LC/MSD,管柱:Waters Sunfire TMC 185 µm粒徑,2.1 × 5.0 mm,緩衝液:移動相A:0.025% TFA於水中及移動相B:乙腈;梯度3分鐘內2%至80%之B,流量2.0 mL/分鐘。
如實例中所指示,一些所製備化合物亦藉由具有MS偵測器之反相高效液相層析(RP-HPLC)或急速層析(矽膠)以製備規模進行分離。典型製備型反相高效液相層析(RP-HPLC)管柱條件如下:
pH = 2純化:Waters Sunfire TMC 185 µm粒徑,30 × 100 mm管柱,利用移動相A:0.1% TFA (三氟乙酸)於水中及移動相B:乙腈進行溶析;流量為60 mL/分鐘,使用如文獻中所闡述之化合物特異性方法最佳化方案對每一化合物之分離梯度進行最佳化[參見「Preparative LCMS Purification: Improved Compound Specific Method Optimization」, K. Blom, B. Glass, R. Sparks, A. Combs, J. Comb. Chem., 6, 874-883 (2004)]。
pH = 10純化:Waters XBridge C 185 µm粒徑,30 × 100 mm管柱,利用移動相A:0.15% NH 4OH於水中及移動相B:乙腈進行溶析;流量為60 mL/分鐘,使用如文獻中所闡述之化合物特異性方法最佳化方案對每一化合物之分離梯度進行最佳化[參見「Preparative LCMS Purification: Improved Compound Specific Method Optimization」, K. Blom, B. Glass, R. Sparks, A. Combs, J. Comb. Chem., 6, 874-883 (2004)]。 實例 1. 2-(1- 乙基 -1H- 咪唑 -4- )-5-(6- 甲基 -7-(4-((1R,5S)-3-( 四氫 -2H- 哌喃 -4- )-3- 氮雜雙環 [3.1.0] -1- ) 苯基 ) 咪唑并 [1,2-b] 嗒嗪 -3-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11
步驟 1 5- -2-(1- 乙基 -1H- 咪唑 -4-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13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螺旋蓋小瓶中添加2,5-二氯-1,8-萘啶(956.8 mg, 4.81 mmol)、1-乙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2-基)-1H-咪唑(1048 mg, 4.72 mmol)、四(三苯基膦)鈀(0) (1117 mg, 0.966 mmol)及碳酸銫(4788 mg, 14.70 mmol)。將小瓶用鐵氟龍(Teflon)作內襯之隔片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經由注射器添加1,4-二噁烷(20.0 mL),隨後添加水(3.0 mL)。將混合物在70℃下攪拌6 h。在室溫下冷卻後,將混合物濃縮。在矽膠(40 g,0-100% EtOAc於CH 2Cl 2中,接著15% MeOH於CH 2Cl 2中)上純化殘餘物,得到呈黃色固體之期望產物(394.2 mg, 32%)。C 13H 12ClN 4之LCMS計算值:(M+H) +m/z = 259.1;實測值:259.1。 步驟 2 2-(1- 乙基 -1H- 咪唑 -4- )-5-(4,4,5,5- 四甲基 -1,3,2- 二氧雜硼雜環戊烷 -2-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15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螺旋蓋小瓶中添加4,4,5,5,4',4',5',5'-八甲基-[2,2']二[[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基] (515.0 mg, 2.028 mmol)、乙酸鉀(496.8 mg, 5.06 mmol)、5-氯-2-(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394.2 mg, 1.524 mmol)及二氯[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鈀(II)二氯甲烷加合物(258 mg, 0.315 mmol)。將小瓶用鐵氟龍作內襯之隔片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經由注射器添加1,4-二噁烷(12.0 mL)。將混合物在105℃下攪拌16 h。在室溫下冷卻後,過濾該混合物。濾液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C 19H 24BN 4O 2之LCMS計算值:(M+H) +m/z = 351.2;實測值:351.2。 步驟 3 5-(7- -6- 甲基咪唑并 [1,2-b] 嗒嗪 -3- )-2-(1- 乙基 -1H- 咪唑 -4-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17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螺旋蓋小瓶中添加7-氯-3-碘-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497.4 mg, 1.695 mmol)、二氯[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鈀(II)二氯甲烷加合物(253 mg, 0.310 mmol)及碳酸銫(1987 mg, 6.10 mmol)。將小瓶用鐵氟龍作內襯之隔片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經由注射器添加2-(1-乙基-1H-咪唑-4-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2-基)-1,8-萘啶(534 mg, 1.525 mmol,參見上文步驟2)於1,4-二噁烷(12.0 mL)中之溶液,隨後添加水(3.0 mL)。將混合物在80℃下攪拌16 h。在冷卻至室溫後,將反應混合物濃縮。在矽膠(40 g,0-100% EtOAc於CH 2Cl 2中,接著0-15% MeOH於CH 2Cl 2中)上純化殘餘物,得到呈固體之期望產物(341.3 mg, 57%)。C 20H 17ClN 7之LCMS計算值:(M+H) +m/z = 390.1;實測值:390.1。 步驟 4 (1R,5S)-1-(4- 溴苯基 )-3-( 四氫 -2H- 哌喃 -4- )-3- 氮雜雙環 [3.1.0] 己烷
Figure 02_image019
向(1R,5S)-1-(4-溴苯基)-3-氮雜雙環[3.1.0]己烷(354.4 mg, 1.488 mmol, Affinity Research Chemicals)於二氯乙烷(20.0 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534.7 mg, 2.52 mmol)及乙酸(330 µL, 5.76 mmol),隨後添加四氫-4H-哌喃-4-酮(318.6 mg, 3.18 mmol)。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 h。用2 M K 2CO 3(水溶液)洗滌反應混合物。使經分離之有機層經無水Na 2SO 4乾燥,過濾並濃縮。在矽膠(20 g,0-100% EtOAc於DCM中)上純化殘餘物,得到呈無色油狀物之期望產物(398.3 mg, 83%)。C 16H 21BrNO之LCMS計算值:(M+H)+ m/z = 322.1;實測值:322.1。 步驟 5 (1R,5S)-3-( 四氫 -2H- 哌喃 -4- )-1-(4-(4,4,5,5- 四甲基 -1,3,2- 二氧雜硼雜環戊烷 -2- ) 苯基 )-3- 氮雜雙環 [3.1.0] 己烷
Figure 02_image021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螺旋蓋小瓶中添加4,4,5,5,4',4',5',5'-八甲基-[2,2']二[[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基] (318.8 mg, 1.255 mmol)、乙酸鉀(316.6 mg, 3.23 mmol)、( 1R,5S)-1-(4-溴苯基)-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烷(298.7 mg, 0.927 mmol)及二氯[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鈀(II)二氯甲烷加合物(115.1 mg, 0.141 mmol)。將小瓶用鐵氟龍作內襯之隔片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經由注射器添加1,4-二噁烷(12.0 mL)。將混合物在105℃下攪拌16 h。在室溫下冷卻後,過濾該混合物。濾液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C 22H 33BNO 3之LCMS計算值:(M+H)+ m/z = 370.3;實測值:370.2。 步驟 6 2-(1- 乙基 -1H- 咪唑 -4- )-5-(6- 甲基 -7-(4-((1R,5S)-3-( 四氫 -2H- 哌喃 -4- )-3- 氮雜雙環 [3.1.0] -1- ) 苯基 ) 咪唑并 [1,2-b] 嗒嗪 -3- )-1,8- 萘啶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螺旋蓋小瓶中添加5-(7-氯-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2-(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277.2 mg, 0.711 mmol)、(1R,5S)-3-(四氫-2H-哌喃-4-基)-1-(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2-基)苯基)-3-氮雜雙環[3.1.0]己烷(342 mg, 0.926 mmol)、二環己基(2',4',6'-三異丙基聯苯-2-基)膦- (2'-胺基聯苯-2-基)(氯)鈀(1:1) (XPhos Pd G2, 84 mg, 0.107 mmol)及碳酸銫(846.7 mg, 2.60 mmol)。將小瓶用鐵氟龍作內襯之隔片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經由注射器添加1,4-二噁烷(20.0 mL),隨後添加水(2.0 mL)。將混合物在80℃下加熱6 h。在冷卻至室溫後,用MeOH稀釋反應物且使用製備型LCMS (XBridge C18管柱,利用含有0.1% TFA之乙腈/水梯度溶析,流量為60 mL/min)進行純化,得到呈其TFA鹽形式之期望產物。C 36H 37N 8O之LCMS計算值:(M+H) +: m/z = 597.3;實測值:597.3。 1H NMR (500 MHz, DMSO- d 6) δ 9.78 (s, 1H), 9.27 (d, J= 4.7 Hz, 1H), 8.90 (s, 1H), 8.63 (重疊,2H), 8.32 (s, 1H), 8.20 (d, J= 8.7 Hz, 1H), 8.15 (s, 1H), 8.07 (d, J= 4.7 Hz, 1H), 7.57 (d, J= 8.4 Hz, 2H), 7.47 (d, J= 8.4 Hz, 2H), 4.26 (q, J= 7.3 Hz, 2H), 4.11 (m, 1H), 3.98 (m, 2H), 3.77 (重疊,2H), 3.62 (m, 1H), 3.48 (m, 1H), 3.27 (m, 2H), 2.40 (s, 3H), 2.34 (m, 1H), 2.03 (dd, J= 48.7, 12.3 Hz, 2H), 1.69 (m, 2H), 1.51 (t, J= 7.3 Hz, 3H), 1.42 (m, 1H), 1.25 (m, 1H)。 實例 2. 2-(4-(3-(7-(1- 乙基 -1H- 咪唑 -4- )-1,8- 萘啶 -4- )-6- 甲基咪唑并 [1,2-b] 嗒嗪 -7- ) 苄基 )-2- 氮雜雙環 [2.2.2] 辛烷
Figure 02_image023
步驟 1 2-(4-(4,4,5,5- 四甲基 -1,3,2- 二氧雜硼雜環戊烷 -2- ) 苄基 )-2- 氮雜雙環 [2.2.2] 辛烷
Figure 02_image025
向2-(4-(溴甲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304.1 mg, 1.024 mmol)、Cs 2CO 3(1060.2 mg, 3.25 mmol)及2-氮雜雙環[2.2.2]辛烷(161.8 mg, 1.455 mmol)之混合物中添加1,4-二噁烷(10.0 mL)。將混合物在80℃下攪拌1 h。在冷卻至室溫後,過濾反應混合物。濾液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C 20H 31BNO 2之LCMS計算值:(M+H)+ m/z = 328.2;實測值:328.2。 步驟 2 2-(4-(3-(7-(1- 乙基 -1H- 咪唑 -4- )-1,8- 萘啶 -4- )-6- 甲基咪唑并 [1,2-b] 嗒嗪 -7- ) 苄基 )-2- 氮雜雙環 [2.2.2] 辛烷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螺旋蓋小瓶中添加5-(7-氯-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2-(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257.9 mg, 0.662 mmol)、二環己基(2',4',6'-三異丙基聯苯-2-基)膦- (2'-胺基聯苯-2-基)(氯)鈀(1:1) (XPhos Pd G2, 78.1 mg, 0.099 mmol)及碳酸銫(780.0 mg, 2.394 mmol)。將小瓶用鐵氟龍作內襯之隔片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添加2-(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2-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335 mg, 1.024 mmol)於1,4-二噁烷(20.0 mL)中之溶液,隨後添加經脫氣之水(2.0 mL, 111 mmol)。將混合物在80℃下加熱6 h。在冷卻至室溫後,用MeOH稀釋反應物且使用製備型LCMS (XBridge C18管柱,利用含有0.1% TFA之乙腈/水梯度溶析,流量為60 mL/min)進行純化,得到呈其TFA鹽形式之期望產物。C 34H 35N 8之LCMS計算值:(M+H) +: m/z = 555.3;實測值:555.3。 1H NMR (600 MHz, DMSO- d 6) δ 9.41 (br, 1H), 9.26 (d, J= 4.6 Hz, 1H), 8.78 (br, 1H), 8.61 (d, J= 8.7 Hz, 1H), 8.56 (s, 1H), 8.32 (s, 1H), 8.20 (重疊,2H), 8.05 (d, J= 4.6 Hz, 1H), 7.75 (d, J= 8.0 Hz, 2H), 7.68 (d, J= 8.0 Hz, 2H), 4.48 (m, 2H), 4.24 (q, J= 7.3 Hz, 2H), 3.35 (m, 1H), 3.30 (m, 1H), 3.08 (m, 1H), 2.42 (s, 3H), 2.31 (m, 1H), 2.02 (m, 1H), 1.95 (m, 1H), 1.82 (m, 1H), 1.79 - 1.57 (重疊,5H), 1.50 (t, J= 7.3 Hz, 3H)。 實例 3. 2-(4-(6- 甲基 -3-(7-(4- 甲基 -2H-1,2,3- 三唑 -2- )-1,8- 萘啶 -4- ) 咪唑并 [1,2-b] 嗒嗪 -7- ) 苄基 )-2- 氮雜雙環 [2.2.2] 辛烷
Figure 02_image027
步驟 1 5- -2-(4- 甲基 -2H-1,2,3- 三唑 -2-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29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100 mL圓底燒瓶中裝填4-甲基-2H-1,2,3-三唑(ENAMINE, 1 g, 12.03 mmol)、Cs 2CO 3(7.82 g, 24.07 mmol)及5-氯-2-(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1.61 g, 6.55 mmol,54.5%產率)。向此燒瓶中添加60 mL乙腈。用橡膠隔片密封燒瓶且添加65 mL乙腈。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 h。用CH 2Cl 2(100 mL)稀釋所得溶液,且經由矽藻土過濾且接著濃縮。在矽膠(50 g,0-100% EtOAc於CH 2Cl 2中)上純化殘餘物,得到呈黃色泡沫狀固體之期望產物(1.61 g,55%產率)。C 11H 9ClN 5之LCMS計算值:(M+H) +m/z = 246.1;實測值:246.1。 步驟 2 2-(4- 甲基 -2H-1,2,3- 三唑 -2- )-5-(4,4,5,5- 四甲基 -1,3,2- 二氧雜硼雜環戊烷 -2-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31
向100 mL圓底燒瓶中裝填5-氯-2-(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1.61 g, 6.55 mmol)、乙酸鉀(1.286 g, 13.11 mmol)、雙(頻哪醇)二硼(2.496 g, 9.83 mmol)及Pd(dppf)Cl 2.DCM (0.532 g, 0.655 mmol)之混合物。將燒瓶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向此燒瓶中添加60 mL經脫氣之1,4-二噁烷。將混合物加熱至100℃持續16 h。使所得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用100 mL DCM稀釋,且接著經由矽藻土過濾。接著將濾液濃縮以得到粗產物,其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直接用於下一步驟中。C 17H 21BN 5O 2之LCMS計算值:(M+H) +: m/z = 338.2;實測值:338.1。 步驟 3 5-(7- -6- 甲基咪唑并 [1,2-b] 嗒嗪 -3- )-2-(4- 甲基 -2H-1,2,3- 三唑 -2-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33
向配備有磁力攪拌棒之100 mL圓底燒瓶中裝填2-(4-甲基-2H-1,2,3-三唑-2-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2-基)-1,8-萘啶(1.608 g, 4.77 mmol)、7-氯-3-碘-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1 g, 3.41 mmol)、Pd(dppf)Cl 2 .DCM (0.692 g, 0.852 mmol)及Cs 2CO 3(3.88 g, 11.93 mmol)。將燒瓶密封,抽真空且用氮氣回填(此過程總計重複三次)。向此燒瓶中添加40 mL經脫氣之1,4-二噁烷及10 mL經脫氣之水。將混合物加熱至80℃持續3 h。使所得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用DCM稀釋,且接著經由矽藻土過濾並濃縮。在矽膠(50 g,0-100% EtOAc於CH 2Cl 2中,接著0-15% MeOH於CH 2Cl 2中)上純化殘餘物,得到呈褐色固體之期望產物(0.68 g, 53%)。C 18H 14ClN 8之LCMS計算值:(M+H) +: m/z = 377.1;實測值:377.1。 步驟 4 2-(4-(6- 甲基 -3-(7-(4- 甲基 -2H-1,2,3- 三唑 -2- )-1,8- 萘啶 -4- ) 咪唑并 [1,2-b] 嗒嗪 -7- ) 苄基 )-2- 氮雜雙環 [2.2.2] 辛烷
此化合物係根據實例2步驟6中所闡述之程序,使用5-(7-氯-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2-(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代替5-(7-氯-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2-(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作為起始材料來製備。C 32H 32N 9之LCMS計算值:(M+H) +: m/z = 542.3;實測值:542.4。 1H NMR (TFA鹽,600 MHz, DMSO- d 6) δ 9.53 (s, 1H), 9.29 (d, J= 4.5 Hz, 1H), 8.70 (d, J= 9.0 Hz, 1H), 8.36 - 8.28 (m, 2H), 8.20 (s, 1H), 8.14 (s, 1H), 8.07 (d, J= 4.6 Hz, 1H), 7.76 (d, J= 8.1 Hz, 2H), 7.69 (d, J= 8.1 Hz, 2H), 4.55-4.50 (m, 1H), 4.46 (dd, J= 13.0, 5.4 Hz, 1H), 3.38-3.29 (m, 2H), 3.09 (dd, J= 11.7, 4.7 Hz, 1H), 2.46 (s, 3H), 2.42 (s, 3H), 2.32 (brs, 1H), 2.07 - 1.99 (m, 1H), 1.95 (s, 1H), 1.84 (t, J= 11.3 Hz, 1H), 1.79-1.58 (m, 5H)。 實例 4. 2-(4- 甲基 -2H-1,2,3- 三唑 -2- )-5-(6- 甲基 -7-(4-((1S,5R)-3-( 四氫 -2H- 哌喃 -4- )-3- 氮雜雙環 [3.1.0] -1- ) 苯基 ) 咪唑并 [1,2-b] 嗒嗪 -3- )-1,8- 萘啶
Figure 02_image035
此化合物係根據實例1 (步驟6)中所闡述之程序,使用5-(7-氯-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2-(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代替5-(7-氯-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2-(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作為起始材料來製備。C 34H 34N 9O之LCMS計算值:(M+H) +: m/z = 584.3;實測值:584.3。 實例 A. ALK2 HTRF 分析
ALK2 (aa 147-末端)係自BPS biosciences獲得。在白色384孔聚苯乙烯板中以8 μL之最終體積進行酶分析。將抑制劑連續稀釋於DMSO中且添加至板孔中,之後添加其他反應組分。在25℃下於含有50 nM LANCE Ultra ULight™-DNA拓撲異構酶2-α肽(Perkin Elmer TRF0130)及3 uM ATP之分析緩衝液(50 mM HEPES pH 7.0、10%甘油、0.01% Brij50、10 mM MgCl 2、1 mM EGTA、5 mM DTT及0.01% BSA)中進行分析。DMSO在分析中之最終濃度為1%且ALK2之酶濃度為0.5 nM。使ALK2之反應進行2小時,之後藉由添加最終濃度為20 mM之EDTA連同1.5 nM LANCE Ultra銪-抗磷酸DNA拓撲異構酶2-α (Thr1342)抗體(Perkin Elmer TRF0218)淬滅反應物。使反應物在25℃下培育1小時,且在PHERAstar FS讀板儀(BMG Labtech)上讀數。藉由使用IDBS XLFit及GraphPad Prism 5.0軟體將對照活性百分比對抑制劑濃度之對數進行擬合來實施IC 50測定。
如在實例中所例示之本揭示案之化合物顯示在以下範圍內之IC 50值:+ = IC 50≤ 1 nM;++ = 1 nM < IC 50≤ 5 nM;+++ = 5 nM < IC 50≤ 100 nM,++++ = IC 50> 100 nM。 表1
實例編號 ALK2 IC 50(nM)
1 +
2 +
3 +
4 +
除本文所闡述之彼等修改以外,熟習此項技術者自上述說明亦將明瞭本揭示案之各種修改。此等修改亦意欲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本申請案中所引用之每一參考文獻、包括(但不限於)所有專利、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均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Figure 110121255-A0101-11-0002-3

Claims (20)

  1. 一種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Figure 03_image001
    I 其中: R 1選自1-乙基-1H-咪唑-4-基及4-甲基-2H-1,2,3-三唑-2-基;且 R 2選自(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及2-甲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式I化合物選自: 2-(1-乙基-1H-咪唑-4-基)-5-(6-甲基-7-(4-((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 2-(4-(3-(7-(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4-基)-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及 2-(4-(6-甲基-3-(7-(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4-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 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3.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為2-(1-乙基-1H-咪唑-4-基)-5-(6-甲基-7-(4-((1R,5S)-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為2-(4-(3-(7-(1-乙基-1H-咪唑-4-基)-1,8-萘啶-4-基)-6-甲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為2-(4-(6-乙基-3-(7-(4-甲基-2H-1,2,3-三唑-2-基)-1,8-萘啶-4-基)咪唑并[1,2-b]嗒嗪-7-基)苄基)-2-氮雜雙環[2.2.2]辛烷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6.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7. 一種抑制ALK2活性之方法,其包括使ALK2與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接觸。
  8. 一種抑制ALK2活性之方法,其包括向患者投與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9. 一種治療與ALK2之表現或活性相關之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0. 一種治療患者之癌症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1. 一種治療患者之癌症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與另一治療劑之組合。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為傑納斯激酶(Janus kinase)抑制劑。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治療劑為魯索替尼(ruxolitinib)。
  14. 一種治療患者之骨髓增殖性疾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傑納斯激酶抑制劑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5. 一種治療患者之骨髓增殖性疾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魯索替尼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6. 一種化合物,其為2-(4-甲基-2H-1,2,3-三唑-2-基)-5-(6-甲基-7-(4-((1S,5R)-3-(四氫-2H-哌喃-4-基)-3-氮雜雙環[3.1.0]己-1-基)苯基)咪唑并[1,2-b]嗒嗪-3-基)-1,8-萘啶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17.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以及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18. 一種抑制ALK2活性之方法,其包括使ALK2與如請求項1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接觸。
  19. 一種治療與ALK2之表現或活性相關之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20. 一種治療患者之癌症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向該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16之化合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TW110121255A 2020-06-12 2021-06-10 咪唑并嗒嗪化合物及其用途 TW2022146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38410P 2020-06-12 2020-06-12
US63/038,410 2020-06-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4660A true TW202214660A (zh) 2022-04-16

Family

ID=7697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1255A TW202214660A (zh) 2020-06-12 2021-06-10 咪唑并嗒嗪化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11840546B2 (zh)
EP (1) EP4165051A1 (zh)
JP (1) JP2023530088A (zh)
KR (1) KR20230025434A (zh)
CN (1) CN115956081A (zh)
AR (1) AR122587A1 (zh)
AU (1) AU2021288107A1 (zh)
BR (1) BR112022025191A2 (zh)
CA (1) CA3184811A1 (zh)
CL (1) CL2022003453A1 (zh)
CO (1) CO2022017969A2 (zh)
EC (1) ECSP22093652A (zh)
IL (1) IL298248A (zh)
MX (1) MX2022015493A (zh)
PE (1) PE20230491A1 (zh)
TW (1) TW202214660A (zh)
WO (1) WO20212527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1294358E (pt) 2000-06-28 2004-12-31 Smithkline Beecham Plc Processo de moagem por via humida
US8143253B2 (en) * 2007-07-26 2012-03-27 Novartis Ag Organic compounds
PE20091383A1 (es) 2007-10-17 2009-10-17 Novartis Ag DERIVADOS DE IMIDAZO-[1,2-a]PIRIDINA COMO INHIBIDORES DE ALK-5 Y ALK-4
JP5926727B2 (ja) 2010-07-28 2016-05-25 バイエル・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プロパティ・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置換イミダゾ[1,2−b]ピリダジン
EP2463289A1 (en) 2010-11-26 2012-06-13 Almirall, S.A. Imidazo[1,2-b]pyridazine derivatives as JAK inhibitors
ES2592267T3 (es) 2011-05-06 2016-11-29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Imidazopiridinas e imidazopiridazinas sustituidas y su uso
EP2970311A4 (en) 2013-03-14 2016-11-23 Brigham & Womens Hospital BMP INHIBITORS AND METHODS OF USE
ES2928164T3 (es) 2015-10-19 2022-11-15 Incyte Corp Compuestos heterocíclicos como inmunomoduladores
CA3005727A1 (en) 2015-11-19 2017-05-26 Incyte Corporation Substituted 2-methylbiphenyl-3-y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useful as immunomodulators
WO2017106634A1 (en) 2015-12-17 2017-06-22 Incyte Corporation N-phenyl-pyridine-2-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nd their use as pd-1/pd-l1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modulators
PE20230731A1 (es) 2015-12-22 2023-05-03 Incyte Corp Compuestos heterociclicos como inmunomoduladores
AR108396A1 (es) 2016-05-06 2018-08-15 Incyte Corp Compuestos heterocíclicos como inmunomoduladores
ES2905980T3 (es) 2016-05-26 2022-04-12 Incyte Corp Compuestos heterocíclicos como inmunomoduladores
PE20190731A1 (es) 2016-06-20 2019-05-23 Incyte Corp Compuestos heterociclicos como inmunomoduladores
ES2930092T3 (es) 2016-07-14 2022-12-07 Incyte Corp Compuestos heterocíclicos como inmunomoduladores
MA46045A (fr) 2016-08-29 2021-04-28 Incyte Corp Composés hétérocycliques utilisés comme immunomodulateurs
US20190218214A1 (en) 2016-09-14 2019-07-18 Vanderbilt University Inhibition of BMP Signaling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WO2018053136A1 (en) 2016-09-15 2018-03-22 Armstrong World Industries, Inc. Ceiling system with air movement
EP3558989B1 (en) 2016-12-22 2021-04-14 Incyte Corporation Triazolo[1,5-a]pyridine derivatives as immunomodulators
ES2899402T3 (es) 2016-12-22 2022-03-11 Incyte Corp Derivados de piridina como inmunomoduladores
US20180179202A1 (en) 2016-12-22 2018-06-28 Incyte Corporatio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immunomodulators
WO2018119263A1 (en) 2016-12-22 2018-06-28 Incyte Corporation Heterocyclic compounds derivatives as pd-l1 internalization inducers
BR112019012957A2 (pt) 2016-12-22 2019-11-26 Incyte Corp derivados de tetra-hidroimidazo[4,5-c]piridina como indutores de internalização de pd-l1
MY197635A (en) 2016-12-22 2023-06-29 Incyte Corp Benzooxazole derivatives as immunomodulators
BR112019014759A2 (pt) * 2017-01-18 2020-03-03 Vanderbilt University Compostos heterocíclicos fundidos como inibidores seletivos de bmp
WO2018165569A1 (en) 2017-03-10 2018-09-13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Therapeutic compounds and methods
KR20210116488A (ko) 2018-12-20 2021-09-27 인사이트 코포레이션 액티빈 수용체-유사 키나제-2의 억제제로서의 이미다조피리다진 및 이미다조피리딘 화합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25434A (ko) 2023-02-21
EP4165051A1 (en) 2023-04-19
US20210388003A1 (en) 2021-12-16
US20240083918A1 (en) 2024-03-14
CN115956081A (zh) 2023-04-11
AU2021288107A1 (en) 2022-12-15
US11840546B2 (en) 2023-12-12
CA3184811A1 (en) 2021-12-16
CO2022017969A2 (es) 2023-02-27
ECSP22093652A (es) 2023-02-28
BR112022025191A2 (pt) 2023-03-07
MX2022015493A (es) 2023-03-21
JP2023530088A (ja) 2023-07-13
CL2022003453A1 (es) 2023-05-26
WO2021252781A1 (en) 2021-12-16
PE20230491A1 (es) 2023-03-23
AR122587A1 (es) 2022-09-21
IL298248A (en)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2354B2 (en) Indazol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US11299473B2 (en) Benzimidazole and indol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US11591329B2 (en) Bicyclic heterocycles as FGFR inhibitors
US11897891B2 (en) Tricyclic heterocycles as FGFR inhibitors
US11780840B2 (en) Tricyclic urea compounds as JAK2 V617F inhibitors
TW201934548A (zh) 甲醯胺化合物及其用途
US20210106588A1 (en) Bicyclic heterocycles as fgfr inhibitors
US11111247B2 (en) Pyrazolopyrimidin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US11459329B2 (en) Imidazopyridazine and imidazopyridin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
US11840546B2 (en) Imidazopyridazine compounds and uses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