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2955A -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2955A
TW202212955A TW110114685A TW110114685A TW202212955A TW 202212955 A TW202212955 A TW 202212955A TW 110114685 A TW110114685 A TW 110114685A TW 110114685 A TW110114685 A TW 110114685A TW 202212955 A TW202212955 A TW 2022129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lens
camera module
lenses
barr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4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3982B (zh
Inventor
金鎭世
梁召渼
康永錫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2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2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3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398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一支撐部分;以及第二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二支撐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被配置成藉由突起及凹槽彼此耦合。

Description

相機模組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其中可防止透鏡自透鏡鏡筒分離的相機模組。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0年9月16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中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0-0119074號的優先權權益,所述韓國專利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出於全部目的併入本案供參考。
相機模組包括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多個透鏡的透鏡鏡筒。透鏡鏡筒具有其中透鏡可按大小的升序依序佈置的內部空間。舉例而言,透鏡鏡筒的內部空間可自其一側朝其另一側逐漸變寬,以在其中依序容置具有最小大小的第一透鏡及具有最大大小的透鏡。由於透鏡鏡筒的另一側足夠寬以容置最大的透鏡,因此透鏡可能容易自透鏡鏡筒分離。因此,為防止透鏡的分離,藉由將壓配環(press-fitting ring)插入至透鏡鏡筒的另一側中或將黏合劑施加至透鏡鏡筒的另一側來固定最外透鏡。然而,隨著佈置於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數目逐漸增加,藉由壓配環及黏合劑固定透鏡變得困難。
以上資訊僅作為背景資訊呈現,以幫助理解本揭露。至於上述中任何內容是否可作為關於本揭露的先前技術來應用,未作出確定且未作出斷言。
提供此發明內容是為了以簡化形式介紹下文在實施方式中所進一步闡述的一系列概念。此發明內容並不旨在辨識所主張標的物的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亦非旨在用於幫助確定所主張標的物的範圍。
在一個一般態樣中,一種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一支撐部分;以及第二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二支撐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被配置成藉由突起及凹槽彼此耦合。
所述相機模組可更包括:第一透鏡組,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以及第二透鏡組,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
所述第一透鏡組可包括多個透鏡。
構成所述第一透鏡組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可小於構成所述第二透鏡組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可包括台階部分,所述台階部分用於將所述第一透鏡組的透鏡支撐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第一容置空間中。
所述相機模組可更包括間隙維持構件,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藉由所述突起及所述凹槽彼此耦合時,所述間隙維持構件設置於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第一透鏡與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第二透鏡之間。
所述間隙維持構件的最大直徑可大於所述第二透鏡的最大直徑。
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藉由所述突起及所述凹槽彼此耦合時,欲被填充黏合劑的空間可位於所述突起與所述凹槽之間。
所述突起與所述凹槽可包括螺紋以彼此緊密配合。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括:所述相機模組,更包括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被配置成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藉由所述突起及所述凹槽彼此耦合時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及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所述透鏡入射的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以及表面,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一支撐部分;以及第二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二支撐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被配置成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並且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最大直徑小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最大直徑。
所述相機模組可更包括間隙維持構件,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時,所述間隙維持構件設置於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第一透鏡與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第二透鏡之間。
所述間隙維持構件的內周邊表面可包括傾斜度。
所述第二支撐部分可沿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內周邊表面以一間隔設置。
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時,施加有黏合劑的空間可位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外周邊表面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內周邊表面之間。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括:所述相機模組,更包括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被配置成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被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時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及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所述透鏡入射的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以及表面,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
在另一一般態樣中,一種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鏡筒,具有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第一透鏡的支撐部分;第二透鏡鏡筒,具有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第二透鏡的支撐部分;耦合組件,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耦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以及影像感測器,被配置成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入射的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
一種電子裝置可包括:所述相機模組;以及表面,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其中所述耦合組件包括位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影像側的凹槽或外徑耦合的突起。
藉由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其他特徵及態樣將顯而易見。
在下文中,儘管將參照附圖詳細闡述本揭露的實例,然而應注意,實例並不限於此。
提供以下詳細說明以幫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潤飾及等效形式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中所述的操作順序僅為實例,且不旨在限於本文中所述操作順序,而是如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除必需以特定次序發生的操作以外,亦可有所改變。此外,為提高清晰性及簡潔性,可省略對此項技術中將眾所習知的功能及構造的說明。
本文中所述特徵可以不同形式實施,且不被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述實例。確切而言,提供本文中所述實例僅是為了例示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實施本文中所述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諸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應注意,在本文中關於實例或實施例使用用語「可」(例如,關於實例或實施例可包括或實施什麼)意指存在其中包括或實施此種特徵的至少一個實例或實施例,但並非所有實例及實施例皆限於此。
在說明書通篇中,當例如層、區域或基板等元件被闡述為位於另一元件「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於其間的一或多個其他元件。反之,當一元件被闡述為「直接位於」另一元件「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時,則可不存在介於其間的其他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元件的「部分」可包括整個元件或少於整個元件的所述整個元件的一部分。
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及/或」包括相關聯列出項中的任一者及任意二或更多者的任意組合;類似地,「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相關聯列出項中的任一者及任意二或更多者的任意組合。
儘管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及「第三(third)」等用語來闡述各種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然而該些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不受該些用語限制。確切而言,該些用語僅用於區分各個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因此,在不背離實例的教示內容的條件下,本文中所述實例中所提及的第一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亦可被稱為第二構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
為易於說明,在本文中可使用例如「上方」、「上部」、「下方」、「下部」及類似用語等空間相對性用語來闡述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相對於另一元件的關係。此種空間相對性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定向以外亦囊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舉例而言,若翻轉圖中的裝置,則被闡述為相對於另一元件位於「上方」或「上部」的元件此時將相對於所述另一元件位於「下方」或「下部」。因此,用語「上方」同時囊括視裝置的空間定向而定的上方與下方兩種定向。所述裝置亦可以其他方式定向(例如,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性用語要相應地進行解釋。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闡述各種實例,而並非用於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冠詞「一(a、an)」及「所述(the)」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用語「包括(comprises)」、「包含(includes)」及「具有(has)」指明所陳述的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構件、元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由於製造技術及/或容差,圖式中所示的形狀可能發生變化。因此,本文中所述的實例並不限於圖式中所示的具體形狀,而是包括在製造期間發生的形狀變化。
如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此外,儘管本文中所述的實例具有多種配置,然而如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其他配置亦為可能的。
本說明書中所闡述的相機模組可安裝於行動電子產品中。舉例而言,相機模組可安裝於行動電話、膝上型電腦或類似物中。然而,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使用範圍不限於上述電子產品。舉例而言,相機模組可安裝於其前表面及/或後表面可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的任何電子裝置中。
本揭露的一個態樣提供一種相機模組,所述相機模組包括透鏡鏡筒,所述透鏡鏡筒被配置成能夠防止透鏡自透鏡鏡筒分離的現象。
將參照圖1及圖2闡述根據本揭露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
根據本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2可包括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然而,相機模組12的組件不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2可更包括在光軸方向上或在與光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驅動透鏡鏡筒100及200的驅動單元、將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的影像感測器900、上面安裝有影像感測器900的基板910、以及類似物。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實質上截錐形形狀(truncated conical shape)。然而,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形狀不限於截錐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不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1。另外,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2的光學系統的一或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第一透鏡組300。第一透鏡組300可被設置成較另一透鏡組更靠近物體側。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最靠近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五或更多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五個。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亦可包括六或更多個透鏡。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所述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可被形成為在光軸(C)方向上伸長。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的位置彼此對準。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用於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彼此對準的台階部分130。台階部分130可根據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大小及數目來形成。舉例而言,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第一透鏡組300包括六個透鏡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六個台階部分130。然而,形成於內部空間102中的台階部分130的數目不限於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數目。舉例而言,內部空間102的台階部分130可以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與間隙維持構件的數目之和形成。詳言之,當第一透鏡鏡筒100中容置有五個透鏡及兩個間隙維持構件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七個台階部分130。
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朝其另一側變寬。舉例而言,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物體側)朝其另一側(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變寬。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第一支撐部分110,第一支撐部分1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朝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物體側)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與位於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面位置處的透鏡310接觸。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具有為與透鏡310的凸緣部分接觸的台階式鉗口(stepped jaw)或突起的形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前端(物體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後面(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的影像側上)。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防止上述最前(第一)透鏡310的分離。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接觸第一透鏡310的凸緣部分以防止第一透鏡310的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對準上述最前透鏡310的位置。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與最前透鏡310的邊緣接觸,以對準第一透鏡310的位置。
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用於能夠使得光入射的開口。由第一支撐部分110形成的開口的大小BD1可與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透鏡(最靠近物體側的透鏡)的有效直徑ED1實質上相同。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實施相機模組12的寬視角。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的一個表面112可傾斜以促進光的入射。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將第一透鏡鏡筒100耦合至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另一端部中可形成有凹槽120。凹槽12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或不連續地形成。舉例而言,凹槽120可圍繞光軸C以圓形形狀形成,或者可圍繞光軸C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凹槽12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凹槽120的寬度W1及深度DP1可分別與配合至凹槽120中的突起220的厚度W2及高度DP2實質上相同。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實質上圓柱形形狀。然而,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形狀不限於圓柱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實質上相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2可與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2實質上相同。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較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大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最大內徑或內徑BETD2可大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2的光學系統的透鏡組中的其他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第二透鏡組400。第二透鏡組400可被設置成較第一透鏡組300更靠近影像側。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最靠近影像側設置的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一個。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亦可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較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顯著更大的透鏡。舉例而言,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可大於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第二支撐部分210,第二支撐部分2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側(影像側)分離。第二支撐部分210可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部空間202突起。第二支撐部分210可形成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後端(影像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前方(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的物體側上)。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第二透鏡組400的最後透鏡410接觸。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最後透鏡410的凸緣部分接觸以防止最後透鏡410朝影像側分離,且對準最後透鏡410的位置。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最後透鏡410的邊緣接觸,以對準最後透鏡410的位置。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被配置成防止光斑現象(flare phenomenon)。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的內周邊表面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由最後透鏡410引起的光斑現象。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將第二透鏡鏡筒200耦合至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個端部處可形成有突起220。突起22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或不連續地形成。舉例而言,突起220可圍繞光軸C以圓形形狀形成,或者可圍繞光軸C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突起22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突起220的厚度W2及高度DP2可分別與凹槽120的寬度W1及深度DP1實質上相同。
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藉由配合至凹槽120中的突起220彼此牢固地耦合。因此,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能不會由於外部衝擊而彼此分離。可將黏合劑施加至凹槽120及/或突起220的表面,以便更牢固地將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彼此耦合。
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組件的相機模組12中,可防止由於外部衝擊導致透鏡分離的現象。舉例而言,在相機模組12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第一支撐部分11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第二支撐部分210抑制一或多個透鏡朝物體側或影像側分離的現象。另外,在相機模組12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強耦合抑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的例如抬起(lifting)、搖動(shaking)及響動(rattling)等現象。因此,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2可藉由容置於透鏡鏡筒100及200中的光學系統來改善影像捕獲品質。
接下來,將闡述本揭露中的其他示例性實施例。
將參照圖3及圖4闡述根據本揭露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
根據本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4可包括第一透鏡鏡筒100、第二透鏡鏡筒200及間隙維持構件500。然而,相機模組14的組件不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第二透鏡鏡筒200及間隙維持構件500。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4可更包括在光軸方向上或在與光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驅動透鏡鏡筒100及200的驅動單元、將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的影像感測器900、上面安裝有影像感測器900的基板910、以及類似物。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實質上截錐形形狀。然而,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形狀不限於截錐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不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1。另外,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4的光學系統的一或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第一透鏡組300。第一透鏡組300可被設置成較另一透鏡組更靠近物體側。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最靠近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五或更多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五個。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亦可包括六或更多個透鏡。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所述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可被形成為在光軸(C)方向上伸長。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的位置彼此對準。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用於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彼此對準的台階部分130。台階部分130可根據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大小及數目來形成。舉例而言,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第一透鏡組300包括六個透鏡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六個台階部分130。然而,形成於內部空間102中的台階部分130的數目不限於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數目。舉例而言,內部空間102的台階部分130可以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與間隙維持構件的數目之和形成。詳言之,當第一透鏡鏡筒100中容置有五個透鏡及兩個間隙維持構件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七個台階部分130。
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朝其另一側變寬。舉例而言,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物體側)朝其另一側(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變寬。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第一支撐部分110,第一支撐部分1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朝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物體側)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與位於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310接觸。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具有為與透鏡310的凸緣部分接觸的台階式鉗口或突起的形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前端(物體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後面(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的影像側上)。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防止上述最前(第一)透鏡310的分離。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接觸第一透鏡310的凸緣部分以防止第一透鏡310的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對準上述最前透鏡310的位置。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與最前透鏡310的邊緣接觸,以對準第一透鏡310的位置。
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用於能夠使得光入射的開口。由第一支撐部分110形成的開口的大小BD1可與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透鏡(最靠近物體側的透鏡)的有效直徑ED1實質上相同。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實施相機模組14的寬視角。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的一個表面112可傾斜以促進光的入射。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將第一透鏡鏡筒100耦合至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另一端部處可形成有凹槽120。凹槽12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或不連續地形成。舉例而言,凹槽120可圍繞光軸C以圓形形狀形成,或者可圍繞光軸C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凹槽12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凹槽120的寬度W1及深度DP1可分別與配合至凹槽120中的突起220的厚度W2及高度DP2實質上相同。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實質上圓柱形形狀。然而,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形狀不限於圓柱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實質上相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2可與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2實質上相同。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較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大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最大內徑或內徑BETD2可大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4的光學系統的透鏡組中的其他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第二透鏡組400。第二透鏡組400可被設置成較第一透鏡組300更靠近影像側。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最靠近影像側設置的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一個。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亦可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較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顯著更大的透鏡。舉例而言,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可大於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第二支撐部分210,第二支撐部分2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側(影像側)分離。第二支撐部分210可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部空間202突起。第二支撐部分210可形成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後端(影像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前方(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的物體側上)。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第二透鏡組400的最後透鏡410接觸。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最後透鏡410的凸緣部分接觸以防止最後透鏡410朝影像側分離,且對準最後透鏡410的位置。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被配置成防止光斑現象。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的內周邊表面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由最後透鏡410引起的光斑現象。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將第二透鏡鏡筒200耦合至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個端部處可形成有突起220。突起22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或不連續地形成。舉例而言,突起220可圍繞光軸C以圓形形狀形成,或者可圍繞光軸C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突起22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突起220的厚度W2及高度DP2可分別與凹槽120的寬度W1及深度DP1實質上相同。
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設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設置於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最後位置處設置的透鏡360與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最前位置處設置的透鏡410之間。間隙維持構件500可用於根據光學設計將透鏡之間的間隙維持在一大小。舉例而言,可藉由改變間隙維持構件500的厚度來調節透鏡360與透鏡410之間的間隙。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可大於設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410的最大直徑。然而,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未必大於透鏡410的最大直徑。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可小於透鏡410的最大直徑。
間隙維持構件500可用於減輕光斑現象。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內周邊表面510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在透鏡360與透鏡410之間引起的光斑現象。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被配置成將透鏡360與透鏡410的光軸彼此對準。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與透鏡360及410可被配置成藉由突起、凹槽或其他耦合結構彼此嚙合,以使間隙維持構件500與透鏡360及410的相對位置可藉由耦合接觸件彼此對準。
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藉由配合至凹槽120中的突起220彼此牢固地耦合。因此,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能不會由於外部衝擊而彼此分離。可將黏合劑施加至凹槽120及/或突起220的表面,以便更牢固地將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彼此耦合。
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組件的相機模組14中,可防止由於外部衝擊導致透鏡分離的現象。舉例而言,在相機模組14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第一支撐部分11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第二支撐部分210抑制一或多個透鏡朝物體側或影像側分離的現象。另外,在相機模組14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強耦合抑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的例如抬起、搖動及響動等現象。因此,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4可藉由容置於透鏡鏡筒100及200中的光學系統來改善影像捕獲品質。
另外,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4中,藉由間隙維持構件500,透鏡可彼此緊密接觸且透鏡的光軸可彼此對準。因此,在相機模組14的組裝製程中可能導致的缺陷率(defective rate)可降低。
將參照圖5及圖6闡述根據本揭露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
根據本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6可包括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然而,相機模組16的組件不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6可更包括在光軸方向上或在與光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驅動透鏡鏡筒100及200的驅動單元、將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的影像感測器900、上面安裝有影像感測器900的基板910、以及類似物。另外,根據上述示例性實施例,相機模組16可更包括間隙維持構件500。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實質上截錐形形狀。然而,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形狀不限於截錐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不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1。另外,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6的光學系統的透鏡組中的一或多者。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第一透鏡組300。第一透鏡組300可被設置成較另一透鏡組更靠近物體側。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最靠近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五或更多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五個。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亦可包括六或更多個透鏡。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所述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可被形成為在光軸(C)方向上伸長。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的位置彼此對準。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用於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彼此對準的台階部分130。台階部分130可根據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大小及數目來形成。舉例而言,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第一透鏡組300包括六個透鏡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六個台階部分130。然而,形成於內部空間102中的台階部分130的數目不限於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數目。舉例而言,內部空間102的台階部分130可以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與間隙維持構件的數目之和形成。詳言之,當第一透鏡鏡筒100中容置有五個透鏡及兩個間隙維持構件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七個台階部分130。
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朝其另一側變寬。舉例而言,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物體側)朝其另一側(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變寬。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第一支撐部分110,第一支撐部分1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朝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側(物體側)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與位於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310接觸。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具有為與透鏡310的凸緣部分接觸的台階式鉗口或突起的形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前端(物體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後面(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的影像側上)。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防止上述最前(第一)透鏡310的分離。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接觸第一透鏡310的凸緣部分以防止第一透鏡310的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對準上述最前透鏡310的位置。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與最前透鏡310的邊緣接觸,以對準第一透鏡310的位置。
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用於能夠使得光入射的開口。由第一支撐部分110形成的開口的大小BD1可與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透鏡(最靠近物體側的透鏡)的有效直徑ED1實質上相同。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實施相機模組16的寬視角。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的一個表面112可傾斜以促進光的入射。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將第一透鏡鏡筒100耦合至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另一端部處可形成有其中形成有螺紋122的凹槽120。凹槽12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地形成。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實質上圓柱形形狀。然而,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形狀不限於圓柱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實質上相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2可與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2實質上相同。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較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大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最大內徑或內徑BETD2可大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6的光學系統的透鏡組中的其他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第二透鏡組400。第二透鏡組400可較第一透鏡組300更靠近影像側設置。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最靠近影像側設置的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一個。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亦可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較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顯著更大的透鏡。舉例而言,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可大於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第二支撐部分210,第二支撐部分2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側(影像側)分離。第二支撐部分210可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部空間202突起。第二支撐部分210可形成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後端(影像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前方(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的物體側上)。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第二透鏡組400的最後透鏡410接觸。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最後透鏡410的凸緣部分接觸以防止最後透鏡410朝影像側分離,且對準最後透鏡410的位置。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被配置成防止光斑現象。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的內周邊表面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由最後透鏡410引起的光斑現象。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將第二透鏡鏡筒200耦合至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個端部處可形成有其中形成有螺紋222的突起220。突起22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地形成。
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藉由凹槽120與突起220之間的螺紋連接(screwing)而彼此耦合。因此,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能不會由於外部衝擊而彼此分離。
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組件的相機模組16中,可防止由於外部衝擊導致透鏡分離的現象。舉例而言,在相機模組16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第一支撐部分11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第二支撐部分210抑制一或多個透鏡朝物體側或影像側分離的現象。另外,在相機模組16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強耦合抑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的例如抬起、搖動及響動等現象。因此,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6可藉由容置於透鏡鏡筒100及200中的光學系統來改善影像捕獲品質。
將參照圖7及圖8闡述根據本揭露中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
根據本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8可包括第一透鏡鏡筒100、第二透鏡鏡筒200及間隙維持構件500。然而,相機模組18的組件不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第二透鏡鏡筒200及間隙維持構件500。舉例而言,相機模組18可更包括在光軸方向上或在與光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驅動透鏡鏡筒100及200的驅動單元、將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的影像感測器900、上面安裝有影像感測器900的基板910、以及類似物。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實質上截錐形形狀。然而,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形狀不限於截錐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不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1。另外,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8的光學系統的一或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第一透鏡組300。第一透鏡組300可被設置成較另一透鏡組更靠近物體側。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最靠近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五或更多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五個。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亦可包括六或更多個透鏡。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所述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可被形成為在光軸(C)方向上伸長。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的位置彼此對準。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用於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彼此對準的台階部分130。台階部分130可根據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大小及數目來形成。舉例而言,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第一透鏡組300包括六個透鏡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六個台階部分130。然而,形成於內部空間102中的台階部分130的數目不限於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數目。舉例而言,內部空間102的台階部分130可以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與間隙維持構件的數目之和形成。詳言之,當第一透鏡鏡筒100中容置有五個透鏡及兩個間隙維持構件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七個台階部分130。
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一側朝其另一側變寬。舉例而言,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一側(物體側)朝其另一側(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變寬。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第一支撐部分110,第一支撐部分1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朝第一透鏡鏡筒100的一側(物體側)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與位於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310接觸。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具有為與透鏡310的凸緣部分接觸的台階式鉗口或突起的形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前端(物體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後面(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的影像側上)。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防止上述最前透鏡310的分離。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接觸第一透鏡310的凸緣部分以防止第一透鏡310的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對準上述最前透鏡310的位置。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與最前透鏡310的邊緣接觸,以對準第一透鏡310的位置。
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用於能夠使得光入射的開口。由第一支撐部分110形成的開口的大小BD1可與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透鏡(最靠近物體側的透鏡)的有效直徑ED1實質上相同。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實施相機模組18的寬視角。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的一個表面112可傾斜以促進光的入射。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將第一透鏡鏡筒100耦合至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另一端部處可形成有凹槽120。凹槽12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或不連續地形成。舉例而言,凹槽120可圍繞光軸C以圓形形狀形成,或者可圍繞光軸C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凹槽12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凹槽120的寬度W1及深度DP1可分別與配合至凹槽120中的突起220的厚度W2及高度DP2實質上相同。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更包括用於將第一透鏡鏡筒100牢固地耦合至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外周邊表面中可形成有連接至凹槽120的孔240。孔240可被形成為具有顯著的大小。舉例而言,孔240可被形成為具有足以容置黏合劑800的大小。另外,孔240可用作將黏合劑800填充於凹槽120中的通道(passage)。如圖8中所示,經由孔240引入的黏合劑800可填充於在凹槽120與突起220之間形成的空間中。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實質上圓柱形形狀。然而,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形狀不限於圓柱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實質上相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2可與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2實質上相同。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較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大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最大內徑或內徑BETD2可大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18的光學系統的透鏡組中的其他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第二透鏡組400。第二透鏡組400可被設置成較第一透鏡組300更靠近影像側。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最靠近影像側設置的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一個。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亦可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較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顯著更大的透鏡。舉例而言,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可大於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第二支撐部分210,第二支撐部分2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側(影像側)分離。第二支撐部分210可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部空間202突起。第二支撐部分210可形成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後端(影像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前方(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的物體側上)。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第二透鏡組400的最後透鏡410接觸。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最後透鏡410的凸緣部分接觸以防止最後透鏡410朝影像側分離,且對準最後透鏡410的位置。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被配置成防止光斑現象。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的內周邊表面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由最後透鏡410引起的光斑現象。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將第二透鏡鏡筒200耦合至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個端部處可形成有突起220。突起22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圓周方向上連續或不連續地形成。舉例而言,突起220可圍繞光軸C以圓形形狀形成,或者可圍繞光軸C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突起22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突起220的厚度W2及高度DP2可分別與凹槽120的寬度W1及深度DP1實質上相同。
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設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設置於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最後位置處設置的透鏡360與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最前位置處設置的透鏡410之間。間隙維持構件500可用於根據光學設計將透鏡之間的間隙維持在一大小。舉例而言,可藉由改變間隙維持構件500的厚度來調節透鏡360與透鏡410之間的間隙。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可大於設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410的最大直徑。然而,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未必大於透鏡410的最大直徑。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可小於透鏡410的最大直徑。
間隙維持構件500可用於減輕光斑現象。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內周邊表面510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在透鏡360與透鏡410之間引起的光斑現象。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被配置成將透鏡360與透鏡410的光軸彼此對準。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與透鏡360及410可被配置成藉由突起、凹槽或其他耦合結構彼此嚙合,以使間隙維持構件500與透鏡360及410的相對位置可藉由耦合接觸件彼此對準。
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藉由配合至凹槽120中的突起220彼此初步地耦合,且然後藉由經由孔240注射的黏合劑800彼此永久且牢固地耦合。詳言之,在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藉由凹槽120及突起220彼此臨時地耦合的狀態下,可調節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耦合位置。此後,當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耦合位置對準於錯誤的水平高度處時,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藉由經由孔240注射的黏合劑800彼此牢固地耦合。
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組件的相機模組18中,可防止由於外部衝擊導致透鏡分離的現象。舉例而言,在相機模組18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第一支撐部分11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第二支撐部分210抑制一或多個透鏡朝物體側或影像側分離的現象。另外,在相機模組18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強耦合抑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的例如抬起、搖動及響動等現象。因此,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8可藉由容置於透鏡鏡筒100及200中的光學系統來改善影像捕獲品質。
另外,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18中,即使在透鏡鏡筒100與200彼此附接之後,透鏡鏡筒100與200的位置亦可彼此對準,且因此可實施高解析度。
將參照圖9及圖10闡述根據本揭露中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
根據本實施例的相機模組20可包括第一透鏡鏡筒100、第二透鏡鏡筒200及間隙維持構件500。然而,相機模組20的組件不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第二透鏡鏡筒200及間隙維持構件500。舉例而言,相機模組20可更包括在光軸方向上或在與光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驅動透鏡鏡筒100及200的驅動單元、將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的影像感測器900、上面安裝有影像感測器900的基板910、以及類似物。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實質上截錐形形狀。然而,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形狀不限於截錐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不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1。另外,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外徑BED1可小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20的光學系統的一或多個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在其中容置第一透鏡組300。第一透鏡組300可被設置成較另一透鏡組更靠近物體側。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最靠近物體側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可包括五或更多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五個。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組300亦可包括六或更多個透鏡。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所述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可被形成為在光軸(C)方向上伸長。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的位置彼此對準。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用於將容置於內部空間102中的透鏡彼此對準的台階部分130。台階部分130可根據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大小及數目來形成。舉例而言,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第一透鏡組300包括六個透鏡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六個台階部分130。然而,形成於內部空間102中的台階部分130的數目不限於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的數目。舉例而言,內部空間102的台階部分130可以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與間隙維持構件的數目之和形成。詳言之,當第一透鏡鏡筒100中容置有五個透鏡及兩個間隙維持構件時,內部空間102中可形成有七個台階部分130。
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一側朝其另一側變寬。舉例而言,台階部分130可自第一透鏡鏡筒100的一側(物體側)朝其另一側(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變寬。
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可包括第一支撐部分110,第一支撐部分1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朝第一透鏡鏡筒100的一側(物體側)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與位於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310接觸。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具有為與透鏡310的凸緣部分接觸的台階式鉗口或突起的形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前端(物體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後面(佈置於第一支撐部分110的影像側上)。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防止上述最前透鏡310的分離。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接觸第一透鏡310的凸緣部分以防止第一透鏡310的分離。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被配置成對準上述最前透鏡310的位置。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可與最前透鏡310的邊緣接觸,以對準第一透鏡310的位置。
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形成用於能夠使得光入射的開口。由第一支撐部分110形成的開口的大小BD1可與第一透鏡組300的最前透鏡的有效直徑ED1實質上相同。第一支撐部分110可實施相機模組20的寬視角。舉例而言,第一支撐部分110的一個表面112可傾斜以促進光的入射。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實質上圓柱形形狀。然而,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形狀不限於圓柱形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一或多個透鏡的範圍內具有另一形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具有其一個端部與另一端部擁有實質上相同大小的形狀。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物體側)的外徑BED2可與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另一端部(影像側、影像感測器側)的外徑BXD2實質上相同。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較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中的透鏡大的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所述一個端部的內徑BETD2可大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所述另一端部的內徑BXTD1。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被配置成在其中容置構成相機模組20的光學系統的透鏡組中的其他透鏡組。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在其中容置第二透鏡組400。第二透鏡組400可被設置成較第一透鏡組300更靠近影像側。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最靠近影像側設置的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或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一個透鏡。然而,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數目不限於一個。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組400亦可包括二或更多個透鏡。第二透鏡組400可包括較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顯著更大的透鏡。舉例而言,構成第二透鏡組4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可大於構成第一透鏡組300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防止透鏡的分離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第二支撐部分210,第二支撐部分210用於防止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側(影像側)分離。第二支撐部分210可朝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部空間202突起。第二支撐部分210可沿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周邊表面連續地形成,或者可沿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內周邊表面以預先確定的間隔形成。第二支撐部分210可形成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後端(影像側)處。詳言之,容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所有透鏡可依序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前方(佈置於第二支撐部分210的物體側上)。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第二透鏡組400的最後透鏡410接觸。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與最後透鏡410的凸緣部分接觸以防止最後透鏡410朝影像側分離,且對準最後透鏡410的位置。第二支撐部分210可被配置成防止光斑現象。舉例而言,第二支撐部分210的內周邊表面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由最後透鏡410引起的光斑現象。
第二透鏡鏡筒200可包括用於將第二透鏡鏡筒200耦合至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組件。舉例而言,第二透鏡鏡筒200的一側處可形成有用於在其中容置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後端的容置部分250及與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後端接觸的台階式鉗口260。容置部分25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容置部分250的內徑BETD2可大於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最大直徑或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另一端部的外徑BXD1。第一透鏡鏡筒100或第二透鏡鏡筒200中可形成有可將黏合劑注射及填充至其中的凹槽或空間。舉例而言,第一透鏡鏡筒100的外周邊表面與第二透鏡鏡筒200的容置部分250之間可形成有可將黏合劑800注射至其中的空間。
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設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設置於在第一透鏡鏡筒100的最後位置處設置的透鏡360與在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最前位置處設置的透鏡410之間。間隙維持構件500可用於根據光學設計將透鏡之間的間隙維持在一大小。舉例而言,可藉由改變間隙維持構件500的厚度來調節透鏡360與透鏡410之間的間隙。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被形成為具有預先確定的大小。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可大於設置於第二透鏡鏡筒200的最前位置處的透鏡410的最大直徑。然而,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未必大於透鏡410的最大直徑。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最大直徑可小於透鏡410的最大直徑。
間隙維持構件500可用於減輕光斑現象。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的內周邊表面510可相對於光軸C形成預先確定的角度,以減輕可能在透鏡360與透鏡410之間引起的光斑現象。間隙維持構件500可被配置成將透鏡360與透鏡410的光軸彼此對準。舉例而言,間隙維持構件500與透鏡360及410可被配置成藉由突起、凹槽或其他耦合結構彼此嚙合,以使間隙維持構件500與透鏡360及410的相對位置可藉由耦合接觸件彼此對準。
在包括如上所述的組件的相機模組20中,可防止由於外部衝擊導致透鏡分離的現象。舉例而言,在相機模組20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的第一支撐部分11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的第二支撐部分210抑制一或多個透鏡朝物體側或影像側分離的現象。另外,在相機模組20中,可藉由第一透鏡鏡筒100與第二透鏡鏡筒200之間的牢固耦合抑制容置於第一透鏡鏡筒100及第二透鏡鏡筒200中的透鏡的例如抬起、搖動及響動等現象。因此,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20可藉由容置於透鏡鏡筒100及200中的光學系統來改善影像捕獲品質。
如上所述,根據本揭露的一或多個示例性實施例,可防止透鏡自透鏡鏡筒分離的現象。
儘管以上已示出並闡述了特定示例性實施例,然而在理解此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可在該些實例中作出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本文中所闡述的實例欲被視為僅為闡述性的,而非用於限制目的。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說明欲被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相似特徵或態樣。若所闡述的技術被以不同的次序執行,及/或若所闡述的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被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及/或被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適合的結果。因此,本揭露的範圍不由詳細說明界定,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界定,且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的範圍內的所有變型均欲被解釋為包括於本揭露中。
12、14、16、18、20:相機模組 100:透鏡鏡筒/第一透鏡鏡筒 102、202:內部空間 110:第一支撐部分 112:表面 120:凹槽 122、222:螺紋 130:台階部分 200:透鏡鏡筒/第二透鏡鏡筒 210:第二支撐部分 220:突起 240:孔 250:容置部分 260:台階式鉗口 300:第一透鏡組 310:透鏡/第一透鏡/最前透鏡 360:透鏡 400:第二透鏡組 410:透鏡/最後透鏡 500:間隙維持構件 510:內周邊表面 800:黏合劑 900:影像感測器 910:基板 BD1:大小 BED1、BED2、BXD1、BXD2:外徑 BETD2、BXTD1:內徑 C:光軸 DP1:深度 DP2:高度 ED1:有效直徑 W1:寬度 W2:厚度
圖1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分解剖視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相機模組的組裝剖視圖。 圖3是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分解剖視圖。 圖4是圖3中所示相機模組的組裝剖視圖。 圖5是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分解剖視圖。 圖6是圖5中所示相機模組的組裝剖視圖。 圖7是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分解剖視圖。 圖8是圖7中所示相機模組的組裝剖視圖。 圖9是根據另一示例性實施例的相機模組的分解剖視圖。 圖10是圖9中所示相機模組的組裝剖視圖。 在所有圖式及詳細說明通篇中,相同的參考編號指代相同的元件。圖式可能並非按比例繪製,且為清晰、例示及方便起見,可誇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及繪示。
12:相機模組
100:透鏡鏡筒/第一透鏡鏡筒
102、202:內部空間
110:第一支撐部分
112:表面
130:台階部分
200:透鏡鏡筒/第二透鏡鏡筒
210:第二支撐部分
220:突起
300:第一透鏡組
310:透鏡/第一透鏡/最前透鏡
360:透鏡
400:第二透鏡組
410:透鏡/最後透鏡
900:影像感測器
910:基板
BD1:大小
BED1、BED2、BXD1、BXD2:外徑
BETD2、BXTD1:內徑
DP1:深度
DP2:高度
ED1:有效直徑
W1:寬度
W2:厚度

Claims (20)

  1.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 第一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一支撐部分;以及 第二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二支撐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被配置成藉由突起及凹槽彼此耦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相機模組,更包括: 第一透鏡組,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以及 第二透鏡組,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組包括多個透鏡。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構成所述第一透鏡組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小於構成所述第二透鏡組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包括台階部分,所述台階部分用於將所述第一透鏡組的透鏡支撐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第一容置空間中。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相機模組,更包括間隙維持構件,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藉由所述突起及所述凹槽彼此耦合時,所述間隙維持構件設置於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第一透鏡與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第二透鏡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間隙維持構件的最大直徑大於所述第二透鏡的最大直徑。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藉由所述突起及所述凹槽彼此耦合時,欲被填充黏合劑的空間位於所述突起與所述凹槽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突起與所述凹槽包括螺紋以彼此緊密配合。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如請求項1所述的相機模組,更包括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被配置成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藉由所述突起及所述凹槽彼此耦合時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所述透鏡入射的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以及 表面,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
  11.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 第一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一支撐部分;以及 第二透鏡鏡筒,包括在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透鏡的第二支撐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被配置成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並且 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最大直徑小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最大直徑。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相機模組,更包括: 第一透鏡組,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以及 第二透鏡組,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構成所述第一透鏡組的透鏡的最大直徑小於構成所述第二透鏡組的透鏡的最大直徑。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相機模組,更包括間隙維持構件,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時,所述間隙維持構件設置於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第一透鏡與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第二透鏡之間。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間隙維持構件的內周邊表面包括傾斜度。
  16.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二支撐部分沿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內周邊表面以一間隔設置。
  17.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相機模組,其中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時,施加有黏合劑的空間位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外周邊表面與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內周邊表面之間。
  18.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相機模組,更包括影像感測器,所述影像感測器被配置成當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被配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時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所述透鏡入射的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以及 表面,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
  19. 一種相機模組,包括: 第一透鏡鏡筒,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且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一透鏡鏡筒中的第一透鏡的支撐部分; 第二透鏡鏡筒,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影像側上且支撐容置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中的第二透鏡的支撐部分; 耦合組件,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耦合至所述第二透鏡鏡筒;以及 影像感測器,被配置成將經由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入射的光學訊號轉換成電訊號。
  2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如請求項19所述的相機模組;以及 表面,裝設有所述相機模組, 其中所述耦合組件包括位於所述第二透鏡鏡筒的物體側上且與所述第一透鏡鏡筒的所述影像側的凹槽或外徑耦合的突起。
TW110114685A 2020-09-16 2021-04-23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13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19074 2020-09-16
KR1020200119074A KR102460758B1 (ko) 2020-09-16 2020-09-16 카메라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2955A true TW202212955A (zh) 2022-04-01
TWI813982B TWI813982B (zh) 2023-09-01

Family

ID=7969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8938A TW202349100A (zh) 2020-09-16 2021-04-23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110114685A TWI813982B (zh) 2020-09-16 2021-04-23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8938A TW202349100A (zh) 2020-09-16 2021-04-23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82903A1 (zh)
KR (1) KR102460758B1 (zh)
CN (2) CN114265171A (zh)
TW (2) TW20234910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60758B1 (ko) * 2020-09-16 2022-10-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8848C (zh) * 2004-11-16 2008-02-13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
US7311453B2 (en) * 2005-12-19 2007-12-25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Lens tube and mounting base thereof
CN101025444A (zh) * 2006-02-17 2007-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模组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0843475B1 (ko) * 2007-05-14 2008-07-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패키지
KR20160034766A (ko) * 2014-09-22 2016-03-3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KR20160068508A (ko) * 2014-12-05 2016-06-1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KR102620517B1 (ko) * 2016-11-25 2024-01-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WO2018171656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862793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分体式镜头和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JP6454754B2 (ja) * 2017-05-12 2019-01-16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EP3640695A4 (en) * 2017-06-16 2020-06-10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MULTI-GROUPS LENS, CAMERA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208638454U (zh) * 2018-08-08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WO2021000128A1 (zh) * 2019-06-29 2021-01-07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JP2021157150A (ja) * 2020-03-30 2021-10-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KR102460758B1 (ko) * 2020-09-16 2022-10-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9100A (zh) 2023-12-16
CN114265171A (zh) 2022-04-01
TWI813982B (zh) 2023-09-01
CN215449729U (zh) 2022-01-07
US20220082903A1 (en) 2022-03-17
KR102460758B1 (ko) 2022-10-31
KR20220036628A (ko) 2022-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3839B2 (en)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US9904031B2 (en) Lens module
US9507117B2 (en) Lens module
US9507128B2 (en)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537534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8913181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JP5623566B2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9557515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amera module
US20150219871A1 (en) Lens module
US20090290239A1 (en) Lens module
TW202212955A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110075276A1 (en) Lens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US7417805B2 (en) Camera device
US7583452B2 (en) Barrel for promoting alignment of optical axes of lenses
US20110075277A1 (en) Camera module
CN112987453B (zh) 相机模块
US11252311B2 (en) Camera module
US20220128888A1 (en) Camera module
US8254043B2 (en) Barrel and lens module with same
US8351140B2 (en) Lens barrel and lens module
US7573657B2 (en) Lens module
US11640100B2 (en) Camera module
US20220390704A1 (en) Lens unit, imaging device, and mobile object
KR102385410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7742245B2 (en) Lens 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