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9169A - 指紋感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指紋感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9169A
TW202209169A TW110102833A TW110102833A TW202209169A TW 202209169 A TW202209169 A TW 202209169A TW 110102833 A TW110102833 A TW 110102833A TW 110102833 A TW110102833 A TW 110102833A TW 202209169 A TW202209169 A TW 2022091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ensing device
trench
fingerprint sensing
light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2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5478B (zh
Inventor
曾淑雯
陳彥良
羅睿騏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355,2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050988A1/en
Priority to CN202110772021.5A priority patent/CN1135696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9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9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4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指紋感測裝置,具有感測區、操作區及周邊區,其中操作區位於感測區與周邊區之間。指紋感測裝置包括:基板、感測元件、操作元件、第一訊號線、第一平坦層、第一絕緣層以及第一遮光層。感測元件位於感測區。操作元件位於操作區。第一訊號線位於周邊區。第一平坦層位於基板上,且具有第一溝槽,其中第一溝槽重疊第一訊號線。第一絕緣層位於第一平坦層上以及第一溝槽中,且具有第一開口,其中第一開口位於第一溝槽中。第一遮光層位於第一絕緣層上,且通過第一開口連接第一訊號線。

Description

指紋感測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指紋感測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防濕及抗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的指紋感測裝置。
指紋辨識功能可支援多種應用,提昇使用者體驗並增加附加價值,為目前業界的重點開發項目之一。為了提高指紋辨識度,在現有的指紋感測裝置中,需要使用有機材料來堆疊足夠的厚度,以利微透鏡聚焦及光線的準直化,目的是為了得到更清晰的指紋影像。然而,有機材料本身有高吸濕的特性,會增加對導線的腐蝕風險,甚至造成指紋感測裝置作動異常。
此外,現有的指紋感測裝置為單板電路架構,且無設置金屬框架,故尚缺乏抗ESD的保護結構。
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感測裝置,可防濕及抗ESD。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一種指紋感測裝置,具有感測區、操作區及周邊區,其中操作區位於感測區與周邊區之間。指紋感測裝置包括:基板;感測元件,位於感測區;操作元件,位於操作區;第一訊號線,位於周邊區;第一平坦層,位於基板上,且具有第一溝槽,其中第一溝槽重疊第一訊號線;第一絕緣層,位於第一平坦層上以及第一溝槽中,且具有第一開口,其中第一開口位於第一溝槽中;以及第一遮光層,位於第一絕緣層上,且通過第一開口連接第一訊號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操作元件包括驅動元件及測試元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平坦層包括有機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絕緣層包括無機材料。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開口重疊第一訊號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金屬層包括鋁層、鉬層、鈦層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訊號線為接地線或直流電源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平坦層還具有第二溝槽,第二溝槽位於第一溝槽與操作元件之間;第一絕緣層還具有第二開口,第二開口位於第二溝槽中;且第一遮光層位於第二開口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指紋感測裝置於第一遮光層上還依序包括第三平坦層、第二絕緣層以及第二遮光層,其中:第三平坦層具有第三溝槽,第三溝槽重疊第一溝槽;第二絕緣層具有第三開口,第三開口位於第三溝槽中;且第二遮光層通過第三開口連接第一遮光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平坦層還具有第二溝槽,第二溝槽位於第一溝槽與操作元件之間,第一絕緣層還具有第二開口,第二開口位於第二溝槽中,且第一遮光層位於第二開口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指紋感測裝置於第二遮光層上還依序包括第四平坦層、第三絕緣層、第五平坦層、第四絕緣層、第三遮光層以及微透鏡結構,其中:第四平坦層、第三絕緣層以及第五平坦層具有第四溝槽,第四溝槽重疊第三溝槽;第四絕緣層具有第四開口,第四開口位於第四溝槽中;且第三遮光層通過第四開口連接第二遮光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遮光層具有第三通孔,且微透鏡結構設置於第三通孔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指紋感測裝置,還包括第二訊號線,且於第一遮光層上還依序包括第三平坦層、第二絕緣層以及第二遮光層,其中:第一訊號線位於第二訊號線與操作元件之間;第一平坦層還具有第五溝槽,第五溝槽重疊第二訊號線;第一絕緣層還具有第五開口,第五開口位於第五溝槽中;第三平坦層具有第六溝槽,第六溝槽重疊第五溝槽;第二絕緣層具有第六開口,第六開口位於第五開口中;且第二遮光層通過第六開口連接第二訊號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訊號線為接地線或直流電源線。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指紋感測裝置適用於顯示裝置,其中感測元件位於顯示裝置與基板之間。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的上視示意圖。圖1B是圖1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感測區SA的區域I的放大示意圖。圖1C是沿圖1B的剖面線A-A’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1D是圖1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周邊區PA的區域II的放大示意圖。圖1E是沿圖1A的剖面線B-B’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1F是沿圖1A的剖面線C-C’所作的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1A省略了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以及第一遮光層BM1。
以下,請同時參照圖1A至圖1F,以清楚地理解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整體結構。指紋感測裝置100具有感測區SA、操作區MA及周邊區PA,其中操作區MA位於感測區SA與周邊區PA之間。指紋感測裝置100包括基板110、感測元件120、操作元件130、第一訊號線SL1、第一平坦層PL1、第一絕緣層BP1以及第一遮光層BM1。感測元件120位於基板110上,且位於感測區SA。操作元件130位於基板110上,且位於操作區MA。第一訊號線SL1位於基板110上,且位於周邊區PA。第一平坦層PL1位於基板110上,且具有第一溝槽T1,其中第一溝槽T1重疊第一訊號線SL1。第一絕緣層BP1位於第一平坦層PL1上以及第一溝槽T1中,且具有第一開口OP1,其中第一開口OP1位於第一溝槽T1中。第一遮光層BM1位於第一絕緣層BP1上,且通過第一開口OP1連接第一訊號線SL1。
承上述,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中,利用第一溝槽T1來分隔第一平坦層PL1,並藉由設置於第一平坦層PL1的上方與側面的第一絕緣層BP1來阻絕水氣,能夠防止第一平坦層PL1吸收水氣,從而降低水氣對操作元件130造成的影響。另外,第一遮光層BM1連接第一訊號線SL1可導出靜電,而能夠對指紋感測裝置100提供抗ESD保護。
以下,配合圖1A至圖1F,繼續說明指紋感測裝置100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A,基板110可以是透明基板或非透明基板,其材質可以是石英基板、玻璃基板、高分子基板或其他適當材質,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基板110上可設置用以形成例如訊號線、驅動元件、測試元件、開關元件、儲存電容等的各種膜層。
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操作區MA可以位於感測區SA的周邊。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操作區MA可以圍繞感測區SA,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區MA可以位於感測區SA的一側。操作區MA中主要設置操作元件130,操作元件130可以包括驅動元件131、132以及測試元件133,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元件131、132可以分別包括閘極驅動電路(Gate on Array),而測試元件133可以包括用於測試例如感測元件120的測試電路,例如,測試元件133可以包括由多個薄膜電晶體構成的測試電路。
指紋感測裝置100的周邊區PA可以位於操作區MA的外圍。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操作區MA圍繞感測區SA,且周邊區PA圍繞操作區MA,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區MA僅位於感測區SA的一側,且周邊區PA可以圍繞在感測區SA以及操作區MA的外圍。周邊區PA可以包含晶片接合區IC,晶片接合區IC例如可用於設置晶片。
請同時參照圖1B以及圖1C,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感測區SA是指紋感測裝置100的主要感測區域,且感測區SA中可以設置多個感測元件120。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感測元件120可以包括第一電極121、感測層122以及第二電極123。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1可以位於基板1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21與基板110之間可以設置例如與第一電極121電性連接的開關元件以及其他絕緣層。第一電極121的材質例如是鉬、鋁、鈦、銅、金、銀或其他導電材料或上述兩種以上之材料的堆疊。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層122設置於第一電極121上。感測層122的材質例如是富矽氧化物(Silicon-rich oxide,SRO)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極123位於感測層122上,使得感測層122被夾於第一電極121與第二電極123之間。第二電極123的材質較佳為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是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或其他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平坦層PL1位於第一電極121與第二電極123之間,且指紋感測裝置100還可以包括第二平坦層PL2,第二平坦層PL2可覆蓋第二電極123,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平坦層PL1具有多個孔洞TH,且第二電極123共形地(conformally)形成於第一平坦層PL1上,使得第二電極123相應地形成有多個凹部ST。舉例而言,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的材質可以包括有機材料,例如壓克力(acrylic)材料、矽氧烷(siloxane)材料、聚醯亞胺(polyimide)材料、環氧樹脂(epoxy)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BP1位於第二平坦層PL2與第一遮光層BM1之間。在感測區SA,第一遮光層BM1可以具有多個通孔V1,且多個通孔V1分別重疊感測元件120的第二電極123的多個凹部ST。如此一來,感測元件120便可接收通過通孔V1的光線而進行感測。
請同時參照圖1A以及圖1D至圖1F,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第一絕緣層BP1以及第一遮光層BM1可以從感測區SA延伸經過操作區MA,並延伸至周邊區PA。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可以具有第一溝槽T1,且第一溝槽T1位於周邊區PA。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溝槽T1於基板110的正投影落入第一訊號線SL1於基板110的正投影內。
第一絕緣層BP1可以延伸進入第一溝槽T1中,並包覆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的側壁。第一絕緣層BP1的第一開口OP1可以重疊第一訊號線SL1,而暴露出第一訊號線SL1,使得第一遮光層BM1可以通過第一開口OP1連接第一訊號線SL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BP1的材質可以包括無機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遮光層BM1例如可以包括金屬層以及透明氧化物層,其中金屬層可位於第一絕緣層BP1與透明氧化物層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上述金屬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導電性良好的金屬,例如鋁、鉬、鈦等金屬。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金屬層也可以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多層結構例如鋁層、鉬層、鈦層之組合,例如鋁層、鉬層、鈦層中任意兩層或更多層的疊層,可視需要進行組合與變化。舉例而言,上述金屬層可以包括依續堆疊的鈦層、鋁層以及鈦層或是依續堆疊的鉬層、鋁層以及鉬層,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上述透明氧化物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反射率低的透明氧化物,例如鉬鉭氧化物(MoTaOx),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線SL1可以是接地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線SL1也可以是具有強電壓的直流電源線,視實際的設計需求而定。第一訊號線SL1的材質可以是導電性良好的金屬或合金,例如:金、銀、銅、鋁、鈦、鉬或其組合等,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以下,繼續說明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A的上視示意圖。圖2B是沿圖2A的剖面線D-D’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2C是沿圖2A的剖面線E-E’所作的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2A省略了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以及第一遮光層BM1。以下,配合圖2A至圖2C,繼續說明指紋感測裝置100A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且沿用1A至圖1F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與圖1A至圖1F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相比,如圖2A至圖2C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A中的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還具有第二溝槽T2,第二溝槽T2位於第一溝槽T1與操作元件130之間。另外,第一絕緣層BP1具有第一開口OP1以及第二開口OP2,第二開口OP2位於第二溝槽T2中,且第一遮光層BM1位於第一開口OP1以及第二開口OP2中。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遮光層BM1通過第一開口OP1連接第一訊號線SL1,以對指紋感測裝置100A提供抗ESD保護。另外,第二開口OP2可以暴露出第一平坦層PL1下方的膜層,且第一遮光層BM1可以接觸第一平坦層PL1下方的膜層,使得第二溝槽T2中的第一絕緣層BP1以及第一遮光層BM1可以阻絕水氣進入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中。由於第二溝槽T2中的第一絕緣層BP1以及第一遮光層BM1可以更近距離地包覆操作元件130(包括驅動元件131、132以及測試元件133)旁的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因此,能夠更近距離地防止水氣進入操作元件130周圍的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中。
圖3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上視示意圖。圖3B是圖3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感測區SA的區域III的放大示意圖。圖3C是沿圖3B的剖面線F-F’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3D是圖3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周邊區PA的區域IV的放大示意圖。圖3E是沿圖3A的剖面線G-G’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3F是沿圖3A的剖面線H-H’所作的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3A省略了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第一絕緣層BP1、第一遮光層BM1、第三平坦層PL3以及第二遮光層BM2。以下,配合圖3A至圖3F,繼續說明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且沿用1A至圖1F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與圖1A至圖1F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相比,如圖3A至圖3F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B中的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指紋感測裝置100B於第一遮光層BM1上還依序包括第三平坦層PL3、第二絕緣層BP2以及第二遮光層BM2,其中第三平坦層PL3具有第三溝槽T3,且第三溝槽T3重疊第一溝槽T1。第二絕緣層BP2具有第三開口OP3,且第三開口OP3位於第三溝槽T3中。第二遮光層BM2通過第三開口OP3連接第一遮光層BM1。
請同時參照圖3A至圖3C,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於感測區SA可以具有多個通孔V2,且通孔V2分別重疊第一遮光層BM1中的通孔V1。如此一來,通孔V1以及通孔V2可以調控感測元件120的收光角度,使感測元件120具有良好的指紋影像品質,從而使指紋感測裝置100B具有良好的指紋辨識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的材質可以包括金屬、黑色樹脂或石墨等遮光材料、或上述遮光材料的疊層。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可以包括金屬層以及透明氧化物層的疊層,其中金屬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導電性良好的金屬,例如鋁、鉬、鈦等金屬或其疊層,透明氧化物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反射率低的透明氧化物,例如鉬鉭氧化物(MoTaOx)。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可以包括黑色樹脂或石墨等非導電性材料。
請同時參照圖3A以及圖3D至圖3F,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平坦層PL3位於第一遮光層BM1與第二絕緣層BP2之間,且第二絕緣層BP2位於第三平坦層PL3與第二遮光層BM2之間。第三平坦層PL3、第二絕緣層BP2以及第二遮光層BM2可以從感測區SA延伸經過操作區MA,並延伸至周邊區PA。第三平坦層PL3的材質可以包括有機材料,例如壓克力(acrylic)材料、矽氧烷(siloxane)材料、聚醯亞胺(polyimide)材料、環氧樹脂(epoxy)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絕緣層BP2的材質可以包括無機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BP2可以延伸進入第三溝槽T3中,並完全包覆第三平坦層PL3的側壁,以阻絕水氣進入第三平坦層PL3。第三開口OP3至少暴露出第一遮光層BM1於第一溝槽T1內的部分,以便第二遮光層BM2通過第三開口OP3接觸第一遮光層BM1。
圖4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C的上視示意圖。圖4B是沿圖4A的剖面線J-J’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4C是沿圖4A的剖面線K-K’所作的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4A省略了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第一遮光層BM1、第三平坦層PL3以及第二遮光層BM2。以下,配合圖4A至圖4C,繼續說明指紋感測裝置100C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且沿用3A至圖3F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與圖3A至圖3F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B相比,如圖4A至圖4C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C中的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還具有第二溝槽T2,第二溝槽T2位於第一溝槽T1與操作元件130之間。另外,第一絕緣層BP1還具有第二開口OP2,第二開口OP2位於第二溝槽T2中,且第一遮光層BM1位於第二開口中OP2。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溝槽T2可二度分隔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且第二溝槽T2中的第一絕緣層BP1以及第一遮光層BM1可以阻絕水氣進入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中。由於第二溝槽T2中的第一絕緣層BP1以及第一遮光層BM1可以更近距離地包覆操作元件130(包括驅動元件131、132以及測試元件133)旁的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因此,能夠更近距離地降低水氣對操作元件130造成的影響。
圖5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D的上視示意圖。圖5B是圖5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D的感測區SA的區域V的放大示意圖。圖5C是沿圖5B的剖面線L-L’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5D是沿圖5A的剖面線M-M’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5E是沿圖5A的剖面線N-N’所作的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5A省略了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第一絕緣層BP1、第一遮光層BM1、第三平坦層PL3、第二絕緣層BP2、第二遮光層BM2、第四平坦層PL4、第三絕緣層BP3、第五平坦層PL5、第三遮光層BM3以及微透鏡結構ML。以下,配合圖5A至圖5E,繼續說明指紋感測裝置100D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且沿用3A至圖3F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與圖3A至圖3F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B相比,如圖圖5A至圖5E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D中的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指紋感測裝置100D於第二遮光層BM2上還依序包括第四平坦層PL4、第三絕緣層BP3、第五平坦層PL5、第四絕緣層BP4、第三遮光層BM3以及微透鏡結構ML,其中第四平坦層PL4、第三絕緣層BP3以及第五平坦層PL5具有第四溝槽T4,第四溝槽T4重疊第三溝槽T3。第四絕緣層BP4具有第四開口OP4,第四開口OP4位於第四溝槽T4中。第三遮光層BM3通過第四開口OP4連接第二遮光層BM2。
請同時參照圖5A至圖5C,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遮光層BM3於感測區SA可以具有多個通孔V3,通孔V3分別重疊第二遮光層BM2中的通孔V2,且通孔V3中可以設置微透鏡結構ML。微透鏡結構ML可以是中心厚度較邊緣厚度大的透鏡結構,例如對稱雙凸透鏡、非對稱雙凸透鏡、平凸透鏡或凹凸透鏡。微透鏡結構ML可以提升光準直,使散射光或折射光所導致之漏光及混光的問題能夠降低,進而提高圖像解像力。如此一來,來自外界的光線可以先通過微透鏡結構ML、通孔V2以及通孔V1提升準直度,再進入感測元件120,以使感測元件120可以取得品質良好的指紋影像,從而使指紋感測裝置100D具有良好的指紋辨識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遮光層BM3的材質可以包括金屬、黑色樹脂或石墨等遮光材料、或上述遮光材料的疊層。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遮光層BM3可以包括金屬層以及透明氧化物層的疊層,其中金屬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導電性良好的金屬,例如鋁、鉬、鈦等金屬或其疊層,透明氧化物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反射率低的透明氧化物,例如鉬鉭氧化物(MoTaOx)。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遮光層BM3可以包括黑色樹脂或石墨等非導電性材料。
請同時參照圖5A以及圖5D至圖5E,在本實施例中,第四平坦層PL4位於第二遮光層BM2與第三絕緣層BP3之間;且第三絕緣層BP3位於第四平坦層PL4與第五平坦層PL5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指紋感測裝置100D還可以包括紅外線遮蔽層IR,紅外線遮蔽層IR可位於第三絕緣層BP3與第五平坦層PL5之間。第四平坦層PL4、第三絕緣層BP3、紅外線遮蔽層IR以及第五平坦層PL5可以從感測區SA延伸經過操作區MA,並延伸至周邊區PA。
第四平坦層PL4以及第五平坦層PL5的材質可以包括有機材料,例如壓克力(acrylic)材料、矽氧烷(siloxane)材料、聚醯亞胺(polyimide)材料、環氧樹脂(epoxy)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三絕緣層BP3以及第四絕緣層BP4的材質可以包括無機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紅外線遮蔽層IR可以阻擋紅外線進入,以避免強光環境下破壞指紋影像。紅外線遮蔽層IR的材質包括例如綠色色阻。
在本實施例中,第四絕緣層BP4可以延伸進入第四溝槽T4中,並完全包覆第四平坦層PL4、第三絕緣層BP3、紅外線遮蔽層IR以及第五平坦層PL5的側壁,以阻絕水氣進入第四平坦層PL4以及第五平坦層PL5。第四開口OP4至少暴露出第二遮光層BM2於第三溝槽T3內的部分,以便第三遮光層BM3通過第四開口OP4接觸第二遮光層BM2。
圖6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E的上視示意圖。圖6B是沿圖6A的剖面線P-P’所作的剖面示意圖。圖6C是沿圖6A的剖面線Q-Q’所作的剖面示意圖。為了使圖式的表達較為簡潔,圖6A省略了第一平坦層PL1、第二平坦層PL2、第一遮光層BM1、第三平坦層PL3以及第二遮光層BM2。以下,配合圖6A至圖6C,繼續說明指紋感測裝置100E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且沿用圖1A至圖1F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與圖1A至圖1F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相比,如圖6A至圖6C所示的指紋感測裝置100E中的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指紋感測裝置100E還包括第二訊號線SL2,且指紋感測裝置100E於第一遮光層BM1上還依序包括第三平坦層PL3、第二絕緣層BP2以及第二遮光層BM2。第一訊號線SL1位於第二訊號線SL2與操作元件130之間。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還具有第五溝槽T5,第五溝槽T5重疊第二訊號線SL2。第一絕緣層BP1還具有第五開口OP5,第五開口OP5位於第五溝槽T5中。第三平坦層PL3具有第六溝槽T6,第六溝槽T6重疊第五溝槽T5。第二絕緣層BP2具有第六開口OP6,且第六開口OP6位於第五開口OP5中。第二遮光層BM2通過第六開口OP6連接第二訊號線SL2。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的材質可以包括金屬、黑色樹脂或石墨等遮光材料、或上述遮光材料的疊層。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可以包括金屬層以及透明氧化物層的疊層,其中金屬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導電性良好的金屬,例如鋁、鉬、鈦等金屬或其疊層,透明氧化物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反射率低的透明氧化物,例如鉬鉭氧化物(MoTaOx)。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遮光層BM2可以包括黑色樹脂或石墨等非導電性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訊號線SL2可以是接地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訊號線SL2也可以是具有強電壓的直流電源線,視實際的設計需求而定。第二訊號線SL2的材質可以是導電性良好的金屬或合金,例如:金、銀、銅、鋁、鈦、鉬或其組合等,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同時參照圖6A至圖6C,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BP1可以先延伸進入第一溝槽T1中,再延伸進入第五溝槽T5中,也就是說,第一絕緣層BP1可以完全包覆第一平坦層PL1以及第二平坦層PL2。另外,第一遮光層BM1可以延伸至第一溝槽T1中與第一訊號線SL1連接即可,而不再繼續延伸至第五溝槽T5。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平坦層PL3位於第一遮光層BM1與第二絕緣層BP2之間,且第二絕緣層BP2位於第三平坦層PL3與第二遮光層BM2之間。第三平坦層PL3、第二絕緣層BP2以及第二遮光層BM2可以從感測區SA延伸經過操作區MA,並延伸至周邊區PA。第三平坦層PL3的材質可以包括有機材料,例如壓克力(acrylic)材料、矽氧烷(siloxane)材料、聚醯亞胺(polyimide)材料、環氧樹脂(epoxy)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絕緣層BP2的材質可以包括無機材料,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上述材料的疊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二絕緣層BP2可以延伸進入第六溝槽T6中,並完全包覆第三平坦層PL3的側壁,以阻絕水氣進入第三平坦層PL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BP2還可以沿著第一絕緣層BP1的上表面延伸進入第五開口OP5中。此外,第二絕緣層BP2的第六開口OP6可以重疊第五開口OP5,而暴露出第二訊號線SL2,因此,第二遮光層BM2可以通過第六開口OP6連接第二訊號線SL2。當第二遮光層BM2為導電材料時,第二遮光層BM2能夠經由第二訊號線SL2導出靜電,從而對指紋感測裝置100E提供抗ESD保護。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遮光層BM1以及第二遮光層BM2中至少一者可以包括金屬層以及透明氧化物層的疊層,其中金屬層可位於第一絕緣層BP1或第二絕緣層BP2與透明氧化物層之間。上述金屬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導電性良好的金屬,例如鋁、鉬、鈦等金屬。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金屬層也可以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多層結構例如上述導電金屬中任意兩層或更多層的疊層,可視需要進行組合與變化。舉例而言,上述金屬層可以包括依續堆疊的鈦層、鋁層以及鈦層或是依續堆疊的鉬層、鋁層以及鉬層,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上述透明氧化物層的材質可以包括反射率低的透明氧化物,例如鉬鉭氧化物(MoTaOx),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設備10的剖面示意圖。以下,配合圖7繼續說明顯示設備10的各個元件與膜層的實施方式,且沿用圖1A至圖1F的實施例中所採用的元件標號與相關內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顯示設備10包括指紋感測裝置100F以及顯示裝置200,其中指紋感測裝置100F適用於顯示裝置200,以為顯示設備10提供指紋辨識的功能。指紋感測裝置100F的結構可類似於前述的指紋感測裝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因此,指紋感測裝置100F可具有良好的防濕及抗ESD功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指紋感測裝置100F可設置於顯示裝置200的背側,使得上述實施例中的感測元件120可位於顯示裝置200與基板110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顯示裝置200例如可以包括畫素陣列基板210與蓋基板220,且畫素陣列基板210可位於指紋感測裝置100F與蓋基板220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當手指F靠近蓋基板220時,畫素陣列基板210中發出的光線LR可被手指F反射至指紋感測裝置100F中的感測元件120。由於通孔V1、通孔V2或微透鏡結構ML具有光準直效果,因此,光線LR被手指F反射所產生的反射光可準直地進入感測元件120中,使得感測元件120能夠感測出清晰的指紋紋峰/紋谷訊號,從而得到品質良好的指紋影像。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指紋感測裝置利用溝槽來分隔平坦層,並藉由平坦層與絕緣層的有機材料/無機材料疊構來阻絕水氣,能夠防止有機材料吸收水氣,以避免水氣影響操作元件的性質。另外,遮光層連接訊號線可以導出靜電,而能夠對指紋感測裝置提供抗ESD保護。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顯示設備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指紋感測裝置 110:基板 120:感測元件 121:第一電極 122:感測層 123:第二電極 130:操作元件 131:驅動元件 132:驅動元件 133:測試元件 200:顯示裝置 210:畫素陣列基板 220:蓋基板 A-A’、B-B’、C-C’、D-D’、E-E’、F-F’、G-G’、H-H’、J-J’、K-K’、L-L’、M-M’、N-N’、P-P’、Q-Q’:剖面線 BM1:第一遮光層 BM2:第二遮光層 BM3:第三遮光層 BP1:第一絕緣層 BP2:第二絕緣層 BP3:第三絕緣層 BP4:第四絕緣層 F:手指 I、II、III、IV、V:區域 IC:晶片接合區 IR:紅外線遮蔽層 LR:光線 MA:操作區 ML:微透鏡結構 OP1:第一開口 OP2:第二開口 OP3:第三開口 OP4:第四開口 OP5:第五開口 OP6:第六開口 PA:周邊區 PL1:第一平坦層 PL2:第二平坦層 PL3:第三平坦層 PL4:第四平坦層 PL5:第五平坦層 SA:感測區 SL1:第一訊號線 SL2:第二訊號線 ST:凹部 T1:第一溝槽 T2:第二溝槽 T3:第三溝槽 T4:第四溝槽 T5:第五溝槽 T6:第六溝槽 TH:孔洞 V1、V2、V3:通孔
圖1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的上視示意圖。 圖1B是圖1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感測區SA的區域I的放大示意圖。 圖1C是沿圖1B的剖面線A-A’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1D是圖1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的周邊區PA的區域II的放大示意圖。 圖1E是沿圖1A的剖面線B-B’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1F是沿圖1A的剖面線C-C’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A的上視示意圖。 圖2B是沿圖2A的剖面線D-D’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2C是沿圖2A的剖面線E-E’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3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上視示意圖。 圖3B是圖3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感測區SA的區域III的放大示意圖。 圖3C是沿圖3B的剖面線F-F’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3D是圖3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B的周邊區PA的區域IV的放大示意圖。 圖3E是沿圖3A的剖面線G-G’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3F是沿圖3A的剖面線H-H’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4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C的上視示意圖。 圖4B是沿圖4A的剖面線J-J’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4C是沿圖4A的剖面線K-K’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5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D的上視示意圖。 圖5B是圖5A之指紋感測裝置100D的感測區SA的區域V的放大示意圖。 圖5C是沿圖5B的剖面線L-L’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5D是沿圖5A的剖面線M-M’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5E是沿圖5A的剖面線N-N’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6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指紋感測裝置100E的上視示意圖。 圖6B是沿圖6A的剖面線P-P’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6C是沿圖6A的剖面線Q-Q’所作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設備10的剖面示意圖。
100:指紋感測裝置
110:基板
120:感測元件
131:驅動元件
B-B’:剖面線
BM1:第一遮光層
BP1:第一絕緣層
MA:操作區
OP1:第一開口
PA:周邊區
PL1:第一平坦層
PL2:第二平坦層
SA:感測區
SL1:第一訊號線
T1:第一溝槽
V1:通孔

Claims (20)

  1. 一種指紋感測裝置,具有一感測區、一操作區及一周邊區,其中該操作區位於該感測區與該周邊區之間,該指紋感測裝置包括: 一基板; 一感測元件,位於該感測區; 一操作元件,位於該操作區; 一第一訊號線,位於該周邊區; 一第一平坦層,位於該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溝槽,其中該第一溝槽重疊該第一訊號線; 一第一絕緣層,位於該第一平坦層上以及該第一溝槽中,且具有一第一開口,其中該第一開口位於該第一溝槽中;以及 一第一遮光層,位於該第一絕緣層上,且通過該第一開口連接該第一訊號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操作元件包括驅動元件及測試元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平坦層包括有機材料。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絕緣層包括無機材料。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重疊該第一訊號線。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金屬層包括鋁層、鉬層、鈦層或其組合。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訊號線為接地線或直流電源線。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 該第一平坦層還具有一第二溝槽,該第二溝槽位於該第一溝槽與該操作元件之間; 該第一絕緣層還具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位於該第二溝槽中;且 該第一遮光層位於該第二開口中。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於該第一遮光層上還依序包括一第三平坦層、一第二絕緣層以及一第二遮光層,其中: 該第三平坦層具有一第三溝槽,該第三溝槽重疊該第一溝槽; 該第二絕緣層具有一第三開口,該第三開口位於該第三溝槽中;且 該第二遮光層通過該第三開口連接該第一遮光層。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平坦層還具有一第二溝槽,該第二溝槽位於該第一溝槽與該操作元件之間,該第一絕緣層還具有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位於該第二溝槽中,且該第一遮光層位於該第二開口中。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於該第二遮光層上還依序包括一第四平坦層、一第三絕緣層、一第五平坦層、一第四絕緣層、一第三遮光層以及一微透鏡結構,其中: 該第四平坦層、該第三絕緣層以及該第五平坦層具有一第四溝槽,該第四溝槽重疊該第三溝槽; 該第四絕緣層具有一第四開口,該第四開口位於該第四溝槽中;且 該第三遮光層通過該第四開口連接該第二遮光層。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三遮光層具有第三通孔,且該微透鏡結構設置於該第三通孔中。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三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還包括一第二訊號線,且於該第一遮光層上還依序包括一第三平坦層、一第二絕緣層以及一第二遮光層,其中: 該第一訊號線位於該第二訊號線與該操作元件之間; 該第一平坦層還具有一第五溝槽,該第五溝槽重疊該第二訊號線; 該第一絕緣層還具有一第五開口,該第五開口位於該第五溝槽中; 該第三平坦層具有一第六溝槽,該第六溝槽重疊該第五溝槽; 該第二絕緣層具有一第六開口,該第六開口位於該第五開口中;且 該第二遮光層通過該第六開口連接該第二訊號線。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一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18. 如請求項16或17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遮光層包括金屬層及透明氧化物層。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其中該第二訊號線為接地線或直流電源線。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指紋感測裝置,適用於一顯示裝置,其中該感測元件位於該顯示裝置與該基板之間。
TW110102833A 2020-08-17 2021-01-26 指紋感測裝置 TWI7854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55,202 US20220050988A1 (en) 2020-08-17 2021-06-23 Fingerprint sensing device
CN202110772021.5A CN113569662B (zh) 2020-08-17 2021-07-08 指纹感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66391P 2020-08-17 2020-08-17
US63/066,391 2020-08-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9169A true TW202209169A (zh) 2022-03-01
TWI785478B TWI785478B (zh) 2022-12-01

Family

ID=8171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2833A TWI785478B (zh) 2020-08-17 2021-01-26 指紋感測裝置
TW110109694A TWI761139B (zh) 2020-08-17 2021-03-18 感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110110147A TWI764634B (zh) 2020-08-17 2021-03-22 感測裝置
TW110110148A TWI759153B (zh) 2020-08-17 2021-03-22 指紋感測模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694A TWI761139B (zh) 2020-08-17 2021-03-18 感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110110147A TWI764634B (zh) 2020-08-17 2021-03-22 感測裝置
TW110110148A TWI759153B (zh) 2020-08-17 2021-03-22 指紋感測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4) TWI7854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568B (zh) * 2022-04-28 2023-09-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24659A1 (en) * 2004-06-18 2005-12-29 Fingerprint Cards Ab Fingerprint sensor element
US20090278121A1 (en) * 2008-05-08 2009-11-12 Tpo Displays Corp.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3084713A (ja) * 2011-10-07 2013-05-09 Sony Corp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ユニット
JP6269112B2 (ja) * 2014-01-31 2018-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取得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06326807B (zh) * 2015-06-24 2020-02-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感测器
TWI566392B (zh) * 2015-10-29 2017-0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單元、光感測裝置及感光單元的製造方法
TWM519281U (zh) * 2015-12-28 2016-03-21 Metrics Technology Co Ltd J 指紋辨識裝置
KR102043921B1 (ko) * 2016-06-28 2019-11-12 주식회사 비욘드아이즈 지문센서 패키지 및 지문인식 기능을 구비한 전자장치
US9946915B1 (en) * 2016-10-14 2018-04-17 Next Biometrics Group Asa Fingerprint sensors with ESD protection
EP3343619A1 (en) * 2016-12-29 2018-07-04 Thomson Licensing An image senso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ensing unit with light guiding means
TWI629797B (zh) * 2017-05-09 2018-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電晶體及其光電裝置
TWI652626B (zh) * 2017-08-11 2019-03-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生物辨識裝置
TWI655788B (zh) * 2017-10-30 2019-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感測單元及其製造方法
TWM595331U (zh) * 2019-09-12 2020-05-11 神盾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感測器以及光學感測系統
CN111095286B (zh) * 2019-11-01 2021-06-1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430386B (zh) * 2020-04-01 2023-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探测器、显示基板及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9691A (zh) 2022-03-01
TWI764634B (zh) 2022-05-11
TW202208907A (zh) 2022-03-01
TWI759153B (zh) 2022-03-21
TW202208885A (zh) 2022-03-01
TWI785478B (zh) 2022-12-01
TWI761139B (zh) 202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655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9725764A (zh)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EP405390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27676B2 (en) Light-emit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403819B (zh) 显示设备
EP4050658B1 (en)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212625587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00611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2928225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TWI785478B (zh) 指紋感測裝置
CN111242012B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1359422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82905A (zh) 光学感测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CN113569662B (zh) 指纹感测装置
CN215955282U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WO2022217880A1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US20220238760A1 (en) Display device
TWI789673B (zh) 感測元件基板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
CN113591694B (zh) 感测元件基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CN113591691B (zh) 感测元件基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TWI753788B (zh) 畫素結構
TW202306189A (zh) 光學感測裝置
CN114565950A (zh) 光学感测装置
CN117479762A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TW201544885A (zh) 畫素陣列基板及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