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3977A -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 Google Patents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3977A
TW202203977A TW110112338A TW110112338A TW202203977A TW 202203977 A TW202203977 A TW 202203977A TW 110112338 A TW110112338 A TW 110112338A TW 110112338 A TW110112338 A TW 110112338A TW 202203977 A TW202203977 A TW 2022039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jugate
alkyl
cancer
scaffold
independent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傑洛米 杜瓦
凱斯 賓利
拉希達 布哈利德
奈尼耶 瑟汀巴斯
馬克 達姆林
尤金 凱勒
提摩西 勞文吉爾
喬沙 湯瑪士
多林 托德
玲 徐
楊麗萍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梅爾莎納醫療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梅爾莎納醫療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梅爾莎納醫療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3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397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841,3-D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benzimid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4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receptor, a cell surface antigen or a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Oxazoles
    • A61K31/422Oxazoles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5Thiazoles
    • A61K31/428Th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indolizine, beta-carbo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 A61K47/542Carboxylic acids, e.g. a fatty acid or an amino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 A61K47/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 A61K47/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compound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lso a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i.e. the entire conjugate being a codrug, i.e. a dimer, oligomer or polymer of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56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 A61K47/5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 A61K47/6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e.g. an oligomeric, polymeric or dendrimeric molecule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the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being a polyoxyalkylene oligomer, polymer or dendrimer, e.g. PEG, PPG, PEO or polyglyce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2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 protein, peptide or polyamino acid
    • A61K47/65Peptidic linkers, binders or spacers, e.g. peptidic enzyme-labile lin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803Drugs conjugated to an 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e.g. cisplatin-antibody conju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3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material from viruses
    • A61K47/684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material from viruses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RNA vi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 A61K47/68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the antibody targeting a determinant of a tumour cell the tumour determinant being from breast cancer ce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89Conjugates wherein the antibody being the modifying agent and wherein the linker, binder or spacer confers particular properties to the conjugates, e.g. peptidic enzyme-labile linkers or acid-labile linkers, providing for an acid-labile immuno conjugate wherein the drug may be released from its antibody conjugated part in an acidic, e.g. tumoural or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1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RNA viruses
    • C07K16/1027Paramyxoviridae, e.g.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3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translation products of onco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2Constant or Fc region; Iso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1Decreased effector function due to an Fc-modific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nc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支架及抗體-藥物共軛體(ADC)。本發明亦提供ADC於治療之用途,例如治療癌症。

Description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0年4月2日提出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004,108號、2020年6月18日提出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040,755號及2020年11月10日提出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111,820號之優先權及權益。各申請案之內容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序列表之參照納入
在2021年3月31日建立及大小為49 KB之文字檔檔名「MRSN-033_001WO_SeqList.txt」的內容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係在內質網中之受體,其傳播胞質液病原體衍生性DNA及自身DNA之先天免疫感測。STING係378個胺基酸蛋白,其主要含有三個結構域:(i) N端跨膜結構域(aa 1-154);(ii)中央球狀結構域(aa 155-341);及(iii) C端尾(aa 342-379)。STING可與其配體組合形成V形構形之對稱二聚體,同時不完全覆蓋該經結合之配體。STING的促效劑可結合至STING的口袋區中。然而,STING活化過程在一些嚴重疾病病況中容易受到抑制,導致STING途徑的去活化。因此,篩選及設計強效STING的促效劑對於癌症免疫療法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療包括但不限於肥胖、肝臟損傷、糖-脂質代謝及病毒感染具有高度重要性。免疫途徑的特異性靶向呈現癌症療法的機會,具潛力地提供比起基於細胞族群之治療性方案更高的特異性。
抗體-藥物共軛體(ADC)包含與抗體共價連接之藥物樣小分子。抗體代表針對特異性作用位點之靶向機制。ADC的設計為在到達位點時釋放小分子藥物,允許該藥物以靶向方式(而非經由個體全身的全身性擴散)執行其經設計之功能。此靶向方案允許以原本需要高至當全身性投予時將產生毒性之劑量的藥物治療。
先天免疫系統之關鍵特徵係辨識及清除外來物質。識別這些致病性侵入者經由宿主辨識稱為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MP)之演化保守微生物結構發生。宿主辨識可藉由多個途徑發生,諸如活化模式辨識受體(PRR),其最終導致下游傳訊事件且導致免疫反應的發動。
本揭露之抗體-藥物共軛體調節STING之活性,且因此可在其中調節STING(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係有益的疾病、病症及/或病況之治療上提供有益治療性影響,包括但不限於發炎、過敏及自體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癌症、癌前症候群及作為疫苗佐劑。仍需要用於治療疾病之新的免疫療法,特別是癌症。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具有下式(I)之共軛體: PBRM-[A1 -(LC )0 1 -D]d15 (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PBRM表示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 LC (當存在時)係連接子單元; A1 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該PBRM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D係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藥物部份;且 d15 係範圍約1至約20的整數。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與PBRM共軛之支架,其中該支架具有式(II): A1’ -(LC )0 或1 -D (I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PBRM表示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 LC (當存在時)係連接子單元; A1’ 係單價連接子部份,其包含能夠與該PBRM之官能基形成共價鍵之官能基; D係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藥物部份;且 d15 係範圍約1至約20的整數。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本文所述之共軛體及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活化或增強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本文所述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述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本文所述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係用於活化或增強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本文所述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係用於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本文所述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用於活化或增強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之藥物之用途。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本文所述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用於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藥物之用途。
除非另行定義,此處所使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用語和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瞭解之意義相同。在本說明書中,單數形式亦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示。雖然與此處所描述之方法及材料類似或相等者可被用於實施或測試本揭露,以下描述適當之方法及材料。所有此處所提及之公開資料、專利申請案、專利及其他參考文獻係以參照方式納入。此處之引證文獻並不被承認為本申請專利之發明的現有技術。若發生衝突,以本說明書(包括定義)為主。此外,該等材料、方法及實施態樣僅用來示例而非意圖限制。若在本文中揭示之化合物的化學結構與名稱之間有所衝突,則以化學結構為準。
本揭露之其他特徵及優點將可自以下之詳細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顯見。
本揭露提供新穎之抗體-藥物共軛體、製備共軛體或支架之合成方法、含有彼等之醫藥組成物及該等共軛體之各種用途。定義
本文所述之本揭露之中間物化合物及/或化合物的化學名稱可指此類化合物之任一種互變異構表示法(在一些情況下,此類替代名稱係以實驗提供)。應理解任何指涉經命名之化合物(本揭露之中間物化合物或化合物)或經描繪結構之化合物(本揭露之中間物化合物或化合物)意欲涵蓋所有互變異構形式,包括該化合物之兩性離子形式及其任何混合物。
應理解用語「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揭露之一些實施態樣中」及「在本揭露之化合物之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在適當時交換使用。
當用語「約(about)」、「大約(approximately)」或「近似(approximate)」連接數值使用時,是指包括一個集合或範圍的值。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約X」包括X的±25%、±20%、±15%、±10%、±5%、±2%、±1%、±0.5%、±0.2%或±0.1%的一系列值,其中X係數值。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語「約」係指5%大於或小於所指明值的範圍之值。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語「約」係指2%大於或小於所指明值的範圍之值。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語「約」係指1%大於或小於所指明值的範圍之值。
除非在本文中另外指示,否則列舉數值的範圍僅意圖作為個別指稱落在範圍內的各分開數值之速記方法,且各分開數值如同其個別在本文中列舉般地被併入說明書中。除非另行指明,否則在本文中使用之範圍包括範圍的二個極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表示法「x係介於1與6之間的整數(x being an integer between 1 and 6)」及「x係1至6的整數(x being an integer of 1 to 6)」兩者是指「x係1、2、3、4、5或6 (x being 1, 2, 3, 4, 5, or 6)」,也就是說用語「介於X與Y之間(between X and Y)」及「範圍為X至Y (range from X to Y)」包括X及Y及介於之間的整數。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抗體(antibody)」係以最廣泛的意義使用且涵蓋各種抗體結構,包括但不限於單株抗體、多株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片段,只要它們展現所欲抗原結合活性即可。抗體胺基酸之編號係根據Kabat EU索引(見Kabat, E.A.,et al. , Sequences of Protein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Fifth Edition,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1))。
用語「抗體片段(antibody fragment)」係指包含完整抗體的一部分且與完整抗體所結合之抗原結合之除完整抗體以外之分子。抗體片段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Fv、Fab、Fab’、Fab’-SH、F(ab’)2;雙價抗體;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例如scFv);及由抗體片段所形成的多特異性抗體。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與參考抗體之相同表位結合之抗體」係指在競爭測定中阻斷參考抗體與其抗原結合達50%或超過50%之抗體,且相反地參考抗體在競爭測定中阻斷抗體與其抗原結合達50%或超過50%。本文提供例示性競爭測定。
用語抗體之「類型(class)」係指其重鏈所具有之恆定結構域或恆定區的類型。有五種主要的抗體類型:IgA、IgD、IgE、IgG及IgM,其中某些類型可進一步分成亞型(同型),例如IgG1、IgG2、IgG3、IgG4 、IgA1和IgA2。對應不同類型之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恆定結構域分別被稱為α、δ、ε、γ和μ。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係指獲自實質上均質抗體之族群的抗體,即構成該族群之個別抗體係相同及/或與相同表位結合,例外為可能的變體抗體,例如含有天然存在之突變或在產生單株抗體製劑期間出現,此類變體通常以少量存在。和通常包括針對不同決定簇(表位)之不同抗體的多株抗體製劑不同的是,單株抗體製劑之各單株抗體係以抗原上之單一決定簇為目標。因此,修飾語「單株」表示抗體係自實質上均質之抗體族群獲得之特徵,不應被視為需要藉由任何特定方法產生抗體。例如,可用於本發明之單株抗體可藉由多種技術生產,包括但不限於融合瘤方法、重組DNA方法、噬菌體展示方法及採用含有所有或部分人免疫球蛋白基因座之基因轉殖動物之方法,此類方法及其他用於生產單株抗體之例示性方法係於本文描述。
用語「表位(epitope)」係指抗體所結合之在抗原分子上的特定位點。
用語「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Protein-based recognition-molecule)」或「PBRM」係指辨識及結合細胞表面標記或受體(諸如跨膜蛋白質、表面固定蛋白質或蛋白聚醣)之分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BRM包含經工程改造之半胱胺酸。PBRM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抗體、肽、脂質運載蛋白、蛋白質、肽或肽擬似物及類似物。除了使共軛體靶向特異性細胞、組織或位置之外,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亦可具有某些治療效應,諸如針對目標細胞或途徑之抗增生(細胞靜止及/或細胞毒性)活性。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包含或可經工程改造以包含至少一個化學反應基,諸如-COOH、一級胺、二級胺-NHR、-SH或化學反應性胺基酸部份或側鏈,諸如例如酪胺酸、組胺酸、半胱胺酸或離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BRM可為配體(LG)或靶向部份,其與給定目標細胞族群之細胞表面分子諸如細胞表面受體或抗原特異性結合或複合。在配體與其受體之特異性結合或複合之後,細胞容許配體或配體-藥物-共軛體之攝取,該配體或配體-藥物-共軛體接著被內化至細胞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特異性結合或複合」或「靶向」細胞表面分子之配體優先經由分子間作用力與細胞表面分子締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配體可優先以小於約50 nM、小於約5 nM或小於500 pM之Kd與細胞表面分子締合。用於測量配體與細胞表面分子結合親和力之技術係廣為周知;例如一種合適技術稱為表面電漿共振(SPR)。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配體係用於靶向且若與其所遞送之藥物分離則不具有可偵測之治療效應。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配體發揮作為靶向部份及作為治療劑或免疫調節劑的兩種功能(例如增強活性藥物或前藥之活性)。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PEG單元」係指具有下式
Figure 02_image001
之聚乙二醇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多個PEG次單元。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烷基(alkyl)」代表具有指明數量之碳原子的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用語「C1 -C6 烷基」或「C1-6 烷基」係指包含2至6個碳原子之甲基部份或直鏈或支鏈烷基部份。例示性烷基包括但不限於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二級丁基、三級丁基、戊基及己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鹵(烷基)」代表具有指明數量(n)之碳原子及一或多個(至多2n+1)鹵素原子的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鹵基(C1-4 烷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CF3 (三氟甲基)、-CCl3 (三氯甲基)、1,1-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及六氟異丙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烯基」係指具有指明數量之碳原子及至少1個及至多3個碳-碳雙鍵之直鏈或支鏈烴基。實例包括乙烯基及丙烯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炔基」係指具有指明數量之碳原子及至少1個及至多3個碳-碳參鍵之直鏈或支鏈烴基。實例包括乙炔基及丙炔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烷氧基-」或「(烷基)氧基-」係指「烷基-氧基-」,其包含具有指明數量之碳原子且經由氧連接原子附著的烷基部份。例示性「C1-4 烷氧基-」或「(C1-4 烷基)氧基-」包括但不限於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二級丁氧基及三級丁氧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鹵(烷氧基)」代表具有指明數量(n)之碳原子及一或多個(至多2n+1)鹵素原子且經由氧連接原子附著的飽和、直鏈或支鏈烴基。例示性「鹵基(C1-4 烷氧基)-」包括但不限於-OCHF2 (二氟甲氧基)、 -OCF3 (三氟甲氧基)、-OCH2 CF3 (三氟乙氧基)及 -OCH(CF3 )2 (六氟異丙氧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胺基」係指包含至少一個氮原子之取代基。具體而言,-NH2 、-NH(C1-4 烷基)、烷基胺基或(C1-4 烷基)胺基-或(C1-4 烷基)(C1-4 烷基)胺基-或二烷基胺基、醯胺-、脲-、尿素及磺醯二胺取代基係包括於用語「胺基」中。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碳環基或部份」係指其中環員係碳原子之環基部份,其可為飽和、部分不飽和(非芳族)或完全不飽和(芳族)。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環烷基」係指環中包含指明數量之碳原子之非芳族、飽和烴環基。例如,用語「C3-6 環烷基」係指具有三至六個環碳原子之環基。例示性「C3-6 環烷基」包括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及環己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芳基」係指具有芳族性之基團,包括具有一或多個芳環之「共軛」或多環系統,該環結構中不含有任何雜原子。用語芳基包括單價物種及二價物種。芳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苯基、聯苯基、萘基及類似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芳基係苯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雜環基或部份」係指具有至少二個不同元素之原子作為環員之環基或部份,該環基或部份可為飽和、部分不飽和(非芳族)或完全不飽和(芳族)。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雜原子」係指氮、硫或氧原子,例如氮原子或氧原子。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雜環烷基」係指包含3至10個環原子且包含一或多個(通常一或二個)獨立地選自氧、硫及氮之雜原子環員的非芳族、單環或雙環基團。雜環烷基之附著點可為藉由任何合適的碳或氮原子。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雜芳基」係指包含5至10個環原子(包括1至4個獨立地選自氮、氧及硫之雜原子)之芳族單環或雙環基團,其中該基團之至少一部分係芳族。例如,此用語涵蓋雙環雜環-芳基,其包含與雜環部份稠合之苯環或與碳環部份稠合之雜芳環部份。雜芳基之附著點可為藉由任何合適的碳或氮原子。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鹵素」及「鹵基」係指鹵素基團,例如氟、氯、溴或碘取代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側氧基」係指雙鍵結之氧部份;例如直接附著至碳原子形成羰基部份(C=O)。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羥基(hydroxy/hydroxyl)」意指基團-OH。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氰基」係指腈基團-C≡N。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可選地經取代」指示基團(諸如烷基、環烷基、烷氧基、雜環烷基、芳基或雜芳基)或環或部份可為未經取代,或基團、環或部份可經一或多個取代基取代。在其中基團可選自一些替代基團之情況下,所選基團可為相同或不同。合適取代基可包括例如烷基、烯基、炔基、鹵素、羥基、烷基羰氧基、芳基羰氧基、烷氧基羰氧基、芳氧基羰氧基、羧酸基、烷基羰基、芳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胺基羰基、烷基胺基羰基、二烷基胺基羰基、烷基硫羰基、烷氧基、磷酸基、膦酸基、亞膦酸基、胺基(包括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芳基胺基、二芳基胺基及烷基芳基胺基)、醯胺基(包括烷基羰基胺基、芳基羰基胺基、胺甲醯基及脲基)、脒基、亞胺基、氫硫基、烷硫基、芳硫基、硫代羧酸基、硫酸基、烷基亞磺醯基、磺酸根基、胺磺醯基、磺醯胺基、硝基、三氟甲基、氰基、疊氮基、雜環基、烷芳基、芳香基、或雜芳香基。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獨立地(independently)」是指其中超過一個取代基係選自一些可能的取代基,該些取代基可為相同或不同。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醫藥上可接受(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係指該些在合理醫學判斷之範疇內適合用於與人類及動物之組織接觸而無過度毒性、刺激或其他問題或併發症且符合合理利益/風險比之化合物、共軛體、材料、組成物及劑型。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治療(treating/treat)」描述對病患之處理及照顧以達到打擊疾病、病況或病症之目的,包括投予本揭露之化合物(或彼之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多晶形或溶劑合物)以緩和疾病、病況或病症之症狀或併發症或消除該疾病、病況或病症。用語「治療」亦可包括在活體外細胞或動物模型的處理。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預防(preventing/prevent/protecting against)」描述減少或消除該疾病、病況或病症之症狀或併發症的開始。
用語「個體(subject)」係指已成為治療、觀察或實驗標的之動物,較佳為哺乳動物,最佳為人類。
用語「治療有效量(therapeutically effective amount)」係指能在組織系統、動物、或人類中引發生物或醫學反應之活性化合物或藥劑(包括本揭露之共軛體)的量,該反應由研究者、獸醫師、醫師、或其他臨床醫師所尋求,且包括減輕或部分減輕欲治療之疾病、症候群、病況或病症的症狀。
治療「有效量」意指當向需要該治療之病患投予時足以如本文中定義有效治療或預防之共軛體的量。將對應該量之給定共軛體的量將取決於因子而異,諸如特定共軛體(例如特定共軛體之效力(pICso)、療效(EC50 )及生物半衰期)、疾病病況及其嚴重性、需要治療之病患的特性(例如年齡、身高及體重),然而可例行地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決定。同樣地,共軛體的治療持續時間及投予時段(劑量之間的時段及劑量時機,例如餐前/隨餐/餐後)將根據需要治療之哺乳動物的特性(例如體重)、特定共軛體及其性質(例如藥物動力學性質)、疾病或病症及其嚴重性及所使用之特定組成物及方法而異,然而可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決定。
用語「組成物(composition)」係指包括治療有效量之指明成分的產物以及直接或間接來自指明量之指明成分的組合之任何產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excipient)」是指可用於製備通常為安全、無毒性、不是生物非所欲也不是其他方式非所欲之醫藥組成物的賦形劑,且包括獸醫用途以及人類醫藥用途可接受之賦形劑。在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內所使用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包括一種及一種以上之該等賦形劑。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STING的促效劑」係指能夠與STING交互作用之化合物或部份,例如藉由與STING結合及/或誘導下游信號傳導(例如特徵為活化與STING功能相關聯之分子)。此包括STING、IRF3及/或NF-kB之直接磷酸化且亦可包括STAT6。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途徑活化導致增加產生第1型干擾素(主要為IFN-a及IFN-b)及/或表現干擾素刺激基因。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STING agonist drug moiety)」係指衍生自STING的促效劑且能夠與STING交互作用之部份。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衍生自STING的促效劑以允許該部份與本揭露之共軛體的其餘部分連接之部份。
本揭露之共軛體可用於治療或改善受到STING的促效作用影響之病毒感染、疾病、症候群、病況或病症之方法。此類方法包含下列、由下列組成及/或主要由下列組成:對有該治療、緩解及/或預防需要之個體(包括動物、哺乳動物、與人類)投予治療有效量的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鏡像異構物、非鏡像異構物、溶劑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鏡像異構物、非鏡像異構物、溶劑合物或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形式可用於治療或緩解諸如黑色素瘤、結腸癌、乳癌、前列腺癌、肺癌、纖維肉瘤及B型肝炎之疾病、症候群、病況或病症。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本揭露之共軛體(conjugate(s) of the disclosure/conjugate(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意指如本文中定義之呈任何形式之共軛體,即任何互變異構形式、任何異構物形式、任何鹽或非鹽形式(例如游離酸或鹼形式或鹽,特別是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其任何物理形式(例如包括非固體形式(例如液體或半固體形式)及固體形式(例如非晶或結晶形式、特定同質多相形式、溶劑合物形式,包括水合物形式(例如單水合物、二水合物及半水合物))及各種形式之混合物。
因此,本揭露包括本文所揭示之呈任何鹽或非鹽形式及其任何物理形式及各種形式之混合物之共軛體。雖然為本揭露所包括,將理解的是本揭露之呈任何鹽或非鹽形式及其任何物理形式之共軛體可具有各種活性水準、不同生體可用率及用於調配目的之不同操作性質。
如本文中所使用,表示法「A、B或C中之一或多者(one or more of A, B, or C)」、「一或多個A、B或C (one or more A, B, or C)」、「A、B及C中之一或多者(one or more of A, B, and C)」、「一或多個A、B及C (one or more A, B, and C)」、「選自由A、B及C所組成之群組(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A, B, and C)」、「選自A、B及C (selected from A, B, and C)」及類似表示法可交換使用,且所有皆指選自由A、B及/或C所組成之群組,即一或多個A、一或多個B、一或多個C或彼等之任何組合,除非另有指示。
應理解在本說明書當中,當組成物被描述為具有、包括或包含特定組分時,應考慮組成物亦為由該列舉組分實質上組成或組成。類似地,當方法或過程被描述為具有、包括或包含特定程序步驟,該過程亦由該列舉之程序步驟實質上組成或組成。另外應了解的是,步驟之順序或實施某些反應之順序係無關緊要,只要本發明仍為可操作地。再者,二個或超過二個步驟或反應可被同時進行。
此處所使用之所有百分比及比例除非另外標示否則皆以重量計算。本揭露之其他特徵及優點係顯見於不同的實施態樣。以下提供之實施態樣示範可用於實施本揭露之不同的成份及方法。實例不限制所主張之揭露。根據本揭示內容,技藝人士可識別及採用可用於實施本揭露之其他成份及方法。
所有本發明所引述之公開資料及專利文件係以參照方式納入此處,如同將各份公開資料或文件特別且分開說明以藉由參照方式納入本發明。公開資料及專利文獻之引用並非意圖用來承認任一者係相關先前技術,其亦不構成對該相同者之內容或日期之任何承認。本發明現藉由書面說明描述,該領域之技藝人士當能了解本發明可以各種較佳體系實施,且前述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態樣是為了說明之目的,並非用於限制後文之申請專利範圍。本揭露之共軛體及支架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具有下式(I)之共軛體: PBRM-[A1 -(LC )0 或1 -D]d15 (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PBRM表示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 LC (當存在時)係連接子單元; A1 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該PBRM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D係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藥物部份;且 d15 係範圍約1至約20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具有下式(I-A): PBRM-[A1 -D]d15 (I-A)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具有下式(I-B): PBRM-[A1 -LC -D]d15 (I-B)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具有下式(I-B’):
Figure 02_image003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與PBRM共軛之支架,其中該支架具有式(II): A1’ -(LC )0 或1 -D (I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PBRM表示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 LC (當存在時)係連接子單元; A1’ 係單價連接子部份,其包含能夠與該PBRM之官能基形成共價鍵之官能基;且 D係STING的促效劑之藥物部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支架具有下式(II-A): A1’ -D (II-A)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支架具有下式(II-B): A1’ -LC -D (II-B)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支架具有下式(II-B’):
Figure 02_image005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應理解,以式(I)、(I-A)、(I-B)、(I-B’)、(II)、(II-A)、(II-B)或(II-B’)中任一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而言,變體PBRM、LC 、A1 、T1 、MA 、LD 、D及d15 各自可(當適用時)選自本文所述之基團,且用於變體PBRM、LC 、A1 、T1 、MA 、LD 、D及d15 中任一者之本文所述之基團(當適用時)可與用於其餘變體PBRM、LC 、A1 、T1 、MA 、LD 、D及d15 中一或多者之本文所述之任何基團組合。 變體d1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15 係範圍約2至約14、約2至約12、約2至約10、約2至約8、約2至約6、約2至約4、約4至約10、約4至約8、約4至約6、約6至約14、約6至約12、約6至約10、約6至約8、約8至約14、約8至約12或約8至約10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15 係範圍約2至約8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15 係2、4、6或8。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15 係6或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15 係8。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15 係6。變體 A1 A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A1 獨立地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該PBRM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A1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07
Figure 02_image009
其中: R7 係-O-、-NR8 、-(C1 -C10 烷基)-、-(C1 -C10 烯基)-、-(C1 -C10 炔基)-、-(C3 -C8 環烷基)-、-芳基-、-O-(C1 -C8 烷基)-、-O-(C1 -C10 烯基)-、-O-(C1 -C10 炔基)-、-(C1 -C10 烷基)-(C3 -C8 環烷基)-、-(C1 -C10 烷基)-芳基-、-(C2 -C10 烯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烯基)-芳基-、-(C2 -C10 炔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炔基)-芳基-、-(C3 -C8 環烷基)-(C1 -C10 烷基)-、-芳基-(C1 -C10 烷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烯基)-、-芳基-(C2 -C10 烯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炔基)-、-芳基-(C2 -C10 炔基)-、-(3至8員雜環烷基)-、-(5至8員雜芳基)-、-(C1 -C10 烷基)-(3至8員雜環烷基)-、-(C1 -C10 烷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烯基)-(3至8員雜環烷基)-、-(C2 -C10 烯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炔基)-(3至8員雜環烷基)-、-(C2 -C10 炔基)-(5至8員雜芳基)-、-(3至8員雜環烷基)-(C1 -C10 烷基)-、-(5至8員雜芳基)-(C1 -C10 烷基)-、-(3至8員雜環烷基)-(C2 -C10 烯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烯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炔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炔基)-、-O-C(O)-(CH2 CH2 O)r -(CH2 )2 -、-(CH2 CH2 O)r -或-(CH2 CH2 O)r -(CH2 )2 -,其中該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芳基、雜環烷基或雜芳基係可選地經取代; R8 係H、羥基或C1-4 烷基; r係範圍約1至約12的整數;且 *表示附著至PBRM且**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R7 係-O-、-NR8 、-(C1 -C10 烷基)-、-(C3 -C8 環烷基)-、-芳基-、-O-(C1 -C8 烷基)-、-(C1 -C10 烷基)-芳基-、-芳基-(C1 -C10 烷基)-、-(C1 -C10 烷基)-(C3 -C8 環烷基)-、-(C3 -C8 環烷基)-(C1 -C10 烷基)-、-(3至8員雜環烷基)-、-(5至8員雜芳基)-、-(C1 -C10 烷基)-(3至8員雜環烷基)-、-(C1 -C10 烷基)-(5至8員雜芳基)-、-(3至8員雜環烷基)-(C1 -C10 烷基)-、-(5至8員雜芳基)-(C1 -C10 烷基)-、-O-C(O)-(CH2 CH2 O)r -(CH2 )2 -、-(CH2 CH2 O)r -或-(CH2 CH2 O)r -(CH2 )2 -。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R7 係-(C1 -C10 烷基)-、-O-(C1 -C8 烷基)-、-(CH2 CH2 O)r -、-O-C(O)-(CH2 CH2 O)r -(CH2 )2 -或-(CH2 CH2 O)r -(CH2 )2 -。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R7 係-O-、-NH、-N(CH3 )、-CH2 -、-(CH2 )2 -、-(CH2 )5 -、-O-C(O)-(CH2 CH2 O)6 -(CH2 )2 -、-(CH2 CH2 O) -(CH2 )2 -、-(CH2 CH2 O)2 -(CH2 )2 -、-(CH2 CH2 O)4 -(CH2 )2 -或-(CH2 CH2 O)6 -(CH2 )2 -。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A1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11
Figure 02_image013
其中R8 係H、羥基或C1-4 烷基;r係範圍約4至約6的整數;且*表示附著至PBRM且**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應理解各A1 在連接至PBRM之前獨立地對應單價部份A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A1’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15
Figure 02_image017
其中R7 、R8 及r係如本文所述;且**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A1’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19
Figure 02_image021
其中: r係範圍約4至約6的整數;且 **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變體LC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C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23
其中: #表示附著至A1 且##表示附著至D; MA (當存在時)係包含至少二個胺基酸之肽部份; T1 (當存在時)係親水基;且 LD 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D至當MA 存在時之MA 或當MA 不存在時之A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包含至少一個可切割鍵結,以使當鍵結斷裂時,D經釋放為用於其意圖治療效應的活性形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C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2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C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27
。 變體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獨立地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D至當MA 存在時之MA 或當MA 不存在時之A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包含至少一個可切割鍵結,以使當鍵結被切割時,D經釋放為用於其意圖治療效應的活性形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包含一個可切割鍵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包含多個切割位置或鍵結。
應理解各LD 在連接至D之前獨立地對應單價部份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包含能夠形成可切割鍵結之官能基。能夠形成可切割鍵結之官能基可包括例如巰基以形成雙硫鍵,醛、酮或肼基以形成腙鍵,羥胺基團以形成肟鍵,羧酸基團或胺基以形成肽鍵,羧酸基團或羥基以形成酯鍵及糖以形成糖苷鍵。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包含可經由二硫化物交換切割之雙硫鍵、可在酸性pH下切割之酸不穩定性鍵及/或可藉由水解酶切割之鍵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包含胺甲酸酯鍵(即,-O-C(O)-NR-,其中R係氫或烷基或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中之可切割鍵結的結構及序列可為使鍵結藉由存在於目標位置之酶的作用切割。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切割鍵結可藉由其他機制切割。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中之可切割鍵結的結構及序列可為使鍵結藉由存在於目標位置之酶的作用切割。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切割鍵結可藉由其他機制切割。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切割鍵結可藉由一或多種酶(包括腫瘤相關蛋白酶)進行酶催化性切割,以釋放藥物單元或D,其中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中間物或支架在活體內釋放時係經質子化以提供藥物單元或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29
,其中:
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p -(CH2 )0-2 ]q -C(O)-、-NH-(C1 -C6 烷基)-O-C(O)-或-NH-[(CH2 CH2 O)p -(CH2 )0-2 ]q -C(O)-NH-(C1 -C6 烷基)-O-C(O)-,其中p係範圍約1至約20的整數,且q係範圍約1至約10的整數; 各W獨立地係天然或非天然胺基酸單元; w係範圍約0至約12的整數; ***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 ****表示附著至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3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3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3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包含至少一個PEG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1個次單元、至少2個次單元、至少3個次單元、至少4個次單元、至少5個次單元或至少6個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4個次單元、至少3個次單元、至少2個次單元或至少1個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1個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2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係範圍約1至約15、約1至約10、約1至約9、約1至約8、約1至約7、約1至約6或約1至約5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係範圍約1至約6的整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係範圍約1至約4的整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係範圍約1至約2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係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q係範圍約1至約15、約1至約10、約1至約9、約1至約8、約1至約7、約1至約6或約1至約5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q係1、2、3、4或5。在一些實施態樣中,q係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1-4 -(CH2 )2 -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2 -(CH2 )2 -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3 -(CH2 )0-2 -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3 -(CH2 )1 -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3 -(CH2 )2 -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CH2 )0-2 -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1 -C6 alkyl)-O-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CH3 )-O-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1-4 -(CH2 )2 -C(O)-NH-(C1 -C6 alkyl)-O-C(O)-。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CH2 )2 -C(O)-NH-(CH2 )2 -O-C(O)-。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係範圍約1至約12的整數(例如1至6或1至4或1至3或1、2、3、4、5、6、7、8、9、10、11或1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係0、1、2、3、4或5。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係1、2、3、4或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係1。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係2。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係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W獨立地係天然或非天然胺基酸及/或D或L異構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W獨立地係天然或非天然之α、β或γ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至少一個W係天然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至少一個W係非天然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不包含天然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不包含非天然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與非天然胺基酸連接之天然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與天然胺基酸之D-異構物連接之天然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係雙肽,例如-Val-Cit-、-Phe-Lys-、-Val-Ala-或Glu-Ala。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係單肽、雙肽、三肽、四肽、五肽、六肽、七肽、八肽、九肽、十肽、十一肽或十二肽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係肽(例如1至12個胺基酸之肽),其係直接與D共軛。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係單一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係雙肽。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係三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獨立地選自丙胺酸、β-丙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酸、組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麩醯胺酸、苯丙胺酸、離胺酸、白胺酸、絲胺酸、酪胺酸、蘇胺酸、異白胺酸、脯胺酸、色胺酸、纈胺酸、半胱胺酸、甲硫胺酸、硒代半胱胺酸、鳥胺酸、青黴胺、胺基烷酸、胺基炔酸、胺基烷二酸、胺苯甲酸、胺基-雜環-烷酸、雜環-羧酸、瓜胺酸、司特丁、二胺基烷酸及彼等之衍生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獨立地選自丙胺酸、β-丙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酸、組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麩醯胺酸、苯丙胺酸、離胺酸、白胺酸、絲胺酸、酪胺酸、蘇胺酸、異白胺酸、脯胺酸、色胺酸、纈胺酸、瓜胺酸及彼等之衍生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獨立地選自蛋白原性及非蛋白原性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獨立地選自下列胺基酸之L或D異構物:丙胺酸、β-丙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酸、半胱胺酸、組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麩醯胺酸、苯丙胺酸、離胺酸、白胺酸、甲硫胺酸、絲胺酸、酪胺酸、蘇胺酸、色胺酸、脯胺酸、鳥胺酸、青黴胺、胺基炔酸、胺基烷二酸、雜環-羧酸、瓜胺酸、司特丁、二胺基烷酸、纈胺酸、瓜胺酸及彼等之衍生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獨立地係半胱胺酸、升半胱胺酸、青黴胺、鳥胺酸、離胺酸、絲胺酸、蘇胺酸、甘胺酸、麩醯胺酸、丙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硒代半胱胺酸、脯胺酸、甘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甲硫胺酸、纈胺酸、瓜胺酸或丙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獨立地選自下列胺基酸之L-異構物:丙胺酸、β-丙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酸、組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麩醯胺酸、苯丙胺酸、離胺酸、白胺酸、絲胺酸、酪胺酸、蘇胺酸、異白胺酸、色胺酸、瓜胺酸及纈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獨立地選自下列胺基酸之D-異構物:丙胺酸、β-丙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酸、組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麩醯胺酸、苯丙胺酸、離胺酸、白胺酸、絲胺酸、酪胺酸、蘇胺酸、異白胺酸、色胺酸、瓜胺酸及纈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中之各胺基酸係丙胺酸、β-丙胺酸、甘胺酸、麩胺酸、異麩胺酸、異天冬胺酸、纈胺酸、瓜胺酸或天冬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β-丙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包含(β-丙胺酸)-(丙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β-丙胺酸)及可選地麩胺酸、異麩胺酸、天冬胺酸、異天冬胺酸、纈胺酸、(纈胺酸)-(丙胺酸)、(丙胺酸)-(丙胺酸)或(纈胺酸)-(瓜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麩胺酸)-(丙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麩胺酸及可選地丙胺酸、甘胺酸、異麩胺酸、天冬胺酸、異天冬胺酸、纈胺酸、(纈胺酸)-(丙胺酸)、(丙胺酸)-(丙胺酸)或(纈胺酸)-(瓜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2,3-二胺基丙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R)-2,3-二胺基丙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麩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麩胺酸)-(丙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麩胺酸)-(甘胺酸)-(丙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包含L-麩胺酸、D-麩胺酸、(L-麩胺酸)-(L-丙胺酸)、(L-麩胺酸)-(D-丙胺酸)、(D-麩胺酸)-(L-丙胺酸)、(D-麩胺酸)-(D-丙胺酸)、(L-麩胺酸)-(甘胺酸)-(L-丙胺酸)、D-麩胺酸)-(甘胺酸)-(D-丙胺酸)、(L-麩胺酸)-(甘胺酸)-(D-丙胺酸)或(D-麩胺酸)-(甘胺酸)-(L-丙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Ww 除了一或多個胺基酸以外包含胺甲酸酯鍵。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例如Ww )具有酶催化性切割之選擇性(例如藉由特定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特定酶係腫瘤相關蛋白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例如WW )包含其切割係藉由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C及組織蛋白酶D或纖維蛋白溶酶催化之鍵結。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包含糖切割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LD 包含經由氧糖苷鍵連接至自毀型基團之糖部份(Su)。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自毀型基團(self-immolative group)」可為能夠將三個隔開的化學部份(即,糖部份(經由糖苷鍵)、藥物單元(直接或間接)及當MA 存在時之MA 或當MA 不存在時之A1 (直接或間接))共價連接在一起的三官能性化學部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在目標位置切割糖苷鍵以起始導致藥物釋放之自毀型反應次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37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其中:***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表示附著至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43
其中:***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表示附著至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LD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045
其中:***表示附著至AA 且****表示附著至D。變體 MA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至少二個胺基酸的肽部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胺基酸在本文中稱為「AA」。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係能夠與-LD -D單元形成共價鍵且允許附著多個藥物之部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單一AA單元或具有二個或超過二個AA單元(例如2至10個、2至6個、或2、3、4、5或6個),其中AA單元各自獨立地係天然或非天然胺基酸、胺醇、胺醛、二胺、多胺或彼等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為了具有必需數量的附著,AA單元中至少一者將具有官能化側鏈以提供與-LD -D單元的附著。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例示性官能化AA單元(例如胺基酸、胺醇或胺醛)包括例如疊氮基或炔烴官能化AA單元(例如經修飾以具有疊氮基或炔烴基之胺基酸、胺醇或胺醛)。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2至12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2至10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2至6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2、3、4、5或6個AA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具有2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具有3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具有4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具有5個AA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具有6個AA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MA 內或與共軛體、其中間物或支架之其他組分之附著可例如經由胺基、羧基或其他官能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中之各胺基酸可獨立地係含氫硫基胺基酸之D或L異構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中之各胺基酸可獨立地係含氫硫基胺基酸之D異構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中之各胺基酸可獨立地係含氫硫基胺基酸之L異構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含氫硫基胺基酸可為例如半胱胺酸、升半胱胺酸或青黴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中之各胺基酸可獨立地係下列胺基酸之L或D異構物:丙胺酸(包括β-丙胺酸)、精胺酸、天冬胺酸、天冬醯胺酸、半胱胺酸、組胺酸、甘胺酸、麩胺酸、麩醯胺酸、苯丙胺酸、離胺酸、白胺酸、甲硫胺酸、絲胺酸、酪胺酸、蘇胺酸、色胺酸、脯胺酸、鳥胺酸、青黴胺、胺基炔酸(aminoalkynoic acid)、胺基烷二酸(aminoalkanedioic acid)、雜環-羧酸、瓜胺酸、司特丁(statine)、二胺基烷酸(diaminoalkanoic acid)、彼等之立體異構物或彼等之衍生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中之各胺基酸獨立地係半胱胺酸、升半胱胺酸、青黴胺、鳥胺酸、離胺酸、絲胺酸、蘇胺酸、甘胺酸、麩醯胺酸、丙胺酸、天冬胺酸、麩胺酸、硒代半胱胺酸、脯胺酸、甘胺酸、異白胺酸、白胺酸、甲硫胺酸、纈胺酸、丙胺酸或彼等之立體異構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單肽、雙肽、三肽、四肽或五肽。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五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至少約五個胺基酸(例如5、6、7、8、9或10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至多約十個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中之各胺基酸獨立地係甘胺酸、絲胺酸、麩胺酸、離胺酸、天冬胺酸及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至少四個甘胺酸及至少一個麩胺酸,例如(甘胺酸)4 及麩胺酸,其中麩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諸如例如(麩胺酸)-(甘胺酸)4 ;(甘胺酸)-(麩胺酸)-(甘胺酸)3 ;(甘胺酸)2 -(麩胺酸)-(甘胺酸)2 ;(甘胺酸)3 -(麩胺酸)-(甘胺酸);或(甘胺酸)4 -(麩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麩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麩胺酸)-(甘胺酸)4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至少四個甘胺酸及至少一個絲胺酸,例如(甘胺酸)4 及絲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諸如例如(絲胺酸)-(甘胺酸)4 ;(甘胺酸)-(絲胺酸)-(甘胺酸)3 ;(甘胺酸)2 -(絲胺酸)-(甘胺酸)2 ;(甘胺酸)3 -(絲胺酸)-(甘胺酸);或(甘胺酸)4 -(絲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絲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絲胺酸)-(甘胺酸)4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諸如例如(β-丙胺酸)-(絲胺酸)-(甘胺酸)4 ;(β-丙胺酸)-(甘胺酸)-(絲胺酸)-(甘胺酸)3 ;(β-丙胺酸)-(甘胺酸)2 -(絲胺酸)-(甘胺酸)2 ;(β-丙胺酸)-(甘胺酸)3 -(絲胺酸)-(甘胺酸);或(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絲胺酸)-(麩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諸如例如(絲胺酸)-(甘胺酸)4 -(麩胺酸);(甘胺酸)-(絲胺酸)-(甘胺酸)3 -(麩胺酸);(甘胺酸)2 -(絲胺酸)-(甘胺酸)2 -(麩胺酸);(甘胺酸)3 -(絲胺酸)-(甘胺酸)-(麩胺酸);或(甘胺酸)4 -(絲胺酸)-(麩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麩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諸如例如(β-丙胺酸)-(絲胺酸)-(甘胺酸)4 -(麩胺酸);(β-丙胺酸)-(甘胺酸)-(絲胺酸)-(甘胺酸)3 -(麩胺酸);(β-丙胺酸)-(甘胺酸)2 -(絲胺酸)-(甘胺酸)2 -(麩胺酸);(β-丙胺酸)-(甘胺酸)3 -(絲胺酸)-(甘胺酸)-(麩胺酸);或(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麩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絲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絲胺酸)-(甘胺酸)4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絲胺酸)-(麩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麩胺酸),其中絲胺酸位於肽鏈上的任何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麩胺酸)-(甘胺酸)1 -4 ,其中:MA 係經由麩胺酸中之一者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麩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47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麩胺酸)-(甘胺酸)4 ,其中:MA 係經由麩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麩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49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麩胺酸)-(甘胺酸),其中:MA 係經由麩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麩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
Figure 02_image05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1-4 -(麩胺酸),其中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A1 連接;MA 係經由麩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麩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5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麩胺酸),其中:MA 係經由麩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麩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5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麩胺酸),其中:MA 係經由甘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麩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麩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57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1-4 -(絲胺酸),其中: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絲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59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絲胺酸),其中:MA 係經由甘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絲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6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甘胺酸)4 -(絲胺酸),其中: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絲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6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絲胺酸)-(甘胺酸)1-4 ,其中:MA 係經由絲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6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絲胺酸)-(甘胺酸)4 ,其中:MA 係經由絲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67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絲胺酸)-(甘胺酸),其中:MA 係經由絲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甘胺酸中之一者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69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1-4 -(絲胺酸),其中:MA 係經由β-丙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絲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7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4 -(絲胺酸),其中:MA 係經由β-丙胺酸與A1 連接;MA 係經由絲胺酸與T1 連接;且MA 係經由絲胺酸與LD 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MA 包含
Figure 02_image07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β-丙胺酸)-(甘胺酸)-(麩胺酸),其中:肽部份係經由β-丙胺酸與L3 (當存在時)或與LM (當L3 不存在時)連接;肽部份係經由麩胺酸與T1 (當存在時)連接;且肽部份係經由麩胺酸與LD (當存在時)連接。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部份包含
Figure 02_image075
應理解以MA 之實施態樣而言,*指示附著至A1 ,**指示附著至T1 ,且***指示附著至LD親水基 ( 變體 T1 )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包括於本揭露之共軛體或支架中之親水基係水溶性及實質上非抗原性聚合物。親水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多元醇、聚醚、多價陰離子、多價陽離子、多磷酸、多胺、多醣、多羥基化合物、聚離胺酸及彼等之衍生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水基之一端可經官能化,使其可藉由不可切割鍵聯或經由可切割鍵聯共價連接至MA 連接子(例如,至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官能化可為例如經由胺、氫硫基、NHS酯、順丁烯二醯亞胺、炔烴、疊氮、羰基或其他官能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水基之其他末端將為游離且非繫留。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非繫留(untethered)」是指親水基將不連接至另一部份,諸如D或藥物單元或本揭露之共軛體或支架的其他組分。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水基之游離且非繫留端可包括甲氧基、羧酸、醇或其他合適官能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甲氧基、羧酸、醇或其他合適官能基作為親水基之末端的帽蓋。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切割鍵聯係指在血漿中循環時實質上對切割不敏感,但在細胞內或腫瘤內環境中對切割敏感之鍵聯。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不可切割鍵聯係在任何生物環境中對切割實質上不敏感者。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腙之化學水解、二硫化物之還原及肽鍵或糖苷鍵聯之酶催化性切割係可切割鍵聯之實例。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水基之例示性附著係經由醯胺鍵聯、醚鍵聯、酯鍵聯、腙鍵聯、肟鍵聯、雙硫鍵、肽鍵聯或三唑鍵聯。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水基與MA 連接子(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之附著係經由醯胺鍵聯。
在本揭露之共軛體或支架包含超過一個親水基之一些實施態樣中,多個親水基可為相同或不同的化學部份(例如具有不同分子量、次單元之數量或化學結構的親水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多個親水基可附著至MA 連接子的單一附著位置或不同位置。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添加親水基可對所得共軛體之藥物動力學具有二個潛在影響。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欲影響係源自藥物或藥物-連接子之暴露疏水性元件所誘導之非特異性交互作用減少的廓清降低(及後續暴露增加)。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非所欲影響係可源自共軛體之分子量增加的分布體積及速率降低。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增加親水基的分子量增加共軛體的流體動力學半徑,導致可減損共軛體穿透至腫瘤中之能力的擴散性降低。由於這二種競爭性藥物動力學效應,所欲的是使用足夠大之親水基以降低共軛體廓清,因此增加血漿暴露,但不致大到大幅減損其擴散性,其可減少共軛體到達意圖標靶細胞族群之能力。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水基包括但不限於糖醇(亦稱為多元醇、多羥基酒精、醛醣醇或醣醇,諸如肌醇、甘油、赤藻糖醇、蘇糖醇、阿拉伯糖醇、木醣醇、核糖醇、半乳糖醇、甘露醇、山梨醇及類似物)或其衍生物(例如胺基多元醇)、碳水化合物(例如醣)、聚乙烯醇、基於碳水化合物之聚合物(例如右旋糖苷)、羥丙基甲基丙烯醯胺(HPMA)、聚伸烷基氧化物及/或其共聚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包含複數個羥基(「-OH」),諸如併入單醣、寡醣、多醣及類似物之部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包含複數個-(CR58 OH)-基團,其中R58 係-H或C1-8 烷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係-OH或
Figure 02_image077
,其中: n1 係0至約6的整數; 各R58 獨立地係-H或C1-8 烷基; R60 係鍵結、C1-6 烷基連接子或-CHR59 -,其中R59 係-H、C1-8 烷基、環烷基或芳基烷基; R61 係CH2 OR62 、COOR62 、-(CH2 )n2 COOR62 、或經一或多個羥基取代之雜環烷基; R62 係-H或C1-8 烷基;且 n2 係1至約5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係-OH。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079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R58 係-H;R60 係鍵結或C1-6 烷基連接子;n1 係1至約6的整數;且R61 係CH2 OH或COOH。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R58 係-H;R60 係-CHR59 -;n1 係0;且R61 係經一或多個羥基取代之雜環烷基,例如單醣。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包含葡苷基-胺、二-胺或三-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包含下列片段之一或多者或其立體異構物:
Figure 02_image081
Figure 02_image083
其中:R59 係-H、C1-8 烷基、環烷基或芳基烷基;n1 係1至約6的整數;n2 係1至約5的整數;且n3 係約1至約3的整數。
應理解親水基之所有立體化學形式皆在本文中考慮。例如在上式中,親水基可衍生自核糖、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或其他糖且保留存在該些分子上之側接羥基及烷基的立體化學安排。
應理解在前式中,亦考慮各種去氧化合物。例示性地,適用時考慮親水基之一或多個下列特徵。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3 係2或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1 係1、2或3。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2 係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R59 係氫。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085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087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089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091
, 其中 n4 係1至約25的整數; 各R63 獨立地係-H或C1-8 烷基; R64 係鍵結或C1-8 烷基連接子; R65 係-H、C1-8 烷基、-(CH2 )n2 COOR62 或-(CH2 )n2 COR66 ; R62 係H或C1-8 烷基; R66 係H,
Figure 02_image093
Figure 02_image095
n2 係1至約5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係:
Figure 02_image097
其中R67 係:(1) -OH;
Figure 02_image099
其中n4 係約2至約20、約4至約16、約6至約12、約8至約12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10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4 係約2至約20、約4至約16、約6至約12、約8至約12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4 係6、7、8、9、10、11或1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4 係8或1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103
Figure 02_image105
,其中n4 係約2至約24、約4至約16、約6至約12、約8至約12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4 係6、7、8、9、10、11或1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4 係8或12。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4 係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Figure 02_image107
,其中n4 係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包含聚醚,例如聚伸烷基二醇(PAO)。PAO包括但不限於低級伸烷基氧化物之聚合物,特別是環氧乙烷之聚合物,諸如例如丙烯氧化物、聚丙烯二醇、聚乙二醇(PEG)、聚氧乙烯化多元醇、其共聚物及其嵌段共聚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聚伸烷基二醇係聚乙二醇(PEG),其包括但不限於多分散PEG、單分散PEG及離散PEG。多分散PEG係大小及分子量之異質性混合物,然而單分散PEG一般係自異質性混合物純化且因此提供單鏈長度及分子量。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係離散PEG,提供經定義及指明鏈長之單一分子。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聚乙二醇係mPEG。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1 包含PEG單元,其包含一或多個PEG鏈。PEG鏈可連接在一起呈例如直鏈、支鏈或星形組態。PEG單元除了包含重複PEG次單元之外,亦可包含非PEG材料(例如,以促進多個PEG鏈彼此偶合或促進與胺基酸偶合)。非PEG材料係指PEG鏈中的原子不是重複-CH2 CH2 O-次單元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鏈可包含經由非PEG元件彼此連接之二個單體PEG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可包含二個與中央核心連接之線性PEG鏈,該中央核心與胺基酸連接(即PEG單元本身係分支的)。
PEG單元可經由反應基共價連接至MA 連接子(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反應基係該些可與經活化之PEG分子連接之基團(例如游離胺基或羧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端胺基酸及離胺酸(K)具有游離胺基;且C端胺基酸殘基具有游離羧基。巰基(例如見於半胱胺酸殘基)亦可用來作為連接PEG之反應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可藉由使用具有不同反應性部份之甲氧基化PEG(「mPEG」)連接至MA 連接子(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包括但不限於琥珀醯亞胺基琥珀酸酯(SS)、琥珀醯亞胺基碳酸酯(SC)、mPEG-亞胺酸酯、對硝基苯基碳酸酯(NPC)、琥珀醯亞胺基丙酸酯(SPA)及三聚氯化氰。mPEG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mPEG-琥珀醯亞胺基琥珀酸鹽(mPEG-SS)、mPEG2 -琥珀醯亞胺基琥珀酸鹽(mPEG2 -SS)、mPEG-琥珀醯亞胺基碳酸酯(mPEG-SC)、mPEG2 -琥珀醯亞胺基碳酸酯(mPEG2 -SC)、mPEG-亞胺酸酯、mPEG-對硝基苯基碳酸酯(mPEG-NPC)、mPEG-亞胺酸酯、mPEG2 -對硝基苯基碳酸酯(mPEG2 -NPC)、mPEG-琥珀醯亞胺基丙酸酯(mPEG-SPA)、mPEG2 -琥珀醯亞胺基丙酸酯(mPEG2 -SPA)、mPEG-N-羥基-琥珀醯亞胺(mPEG-NHS)、mPEG2 -N-羥基-琥珀醯亞胺(mPEG2 -NHS)、mPEG-三聚氯化氰、mPEG2 -三聚氯化氰、mPEG2 -Lysinol-NPC及mPEG2 -Lys-NHS。可使用多種PEG物種,且實質上可使用任何合適的反應性PEG試劑。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反應性PEG試劑將在附著至多官能性連接子或MA 連接子(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時導致胺甲酸酯或醯胺鍵形成。反應性PEG試劑包括但不限於mPEG2 -N-羥基-琥珀醯亞胺(mPEG2 -NHS)、雙官能性PEG丙醛(mPEG2 -ALD)、多臂PEG、含有順丁烯二醯亞胺之PEG(mPEG(MAL)2 、mPEG2 (MAL))、mPEG-NH2 、mPEG-琥珀醯亞胺基丙酸酯(mPEG-SPA)、mPEG-丁酸琥珀醯亞胺酯(mPEG-SBA)、mPEG-硫酯、mPEG-雙酯、mPEG-BTC、mPEG-ButyrALD、mPEG-二乙醇縮乙醛(mPEG-ACET)、雜官能性PEG(例如NH2 -PEG-COOH、Boc-PEG-NHS、Fmoc-PEG-NHS、NHS-PEG-乙烯碸(NHS-PEG-VS)或NHS-PEG-MAL)、PEG丙烯酸酯(ACRL-PEG-NHS)、PEG-磷脂質(例如mPEG-DSPE)、SUNBRITETM 系列之多臂PEG包括藉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選之化學活化之基於甘油之PEG、任何SUNBRITE活化PEG(包括但不限於羧基-PEG、p-NP-PEG、三氟代乙烷磺醯(Tresyl)-PEG、醛PEG、縮醛-PEG、胺基-PEG、氫硫基-PEG、順丁烯二醯亞胺基-PEG、羥基-PEG-胺、胺基-PEG-COOK羥基-PEG-醛、羧酸酐型-PEG、官能化PEG-磷脂質及其他類似及/或合適反應性PEG。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6個次單元、至少7個次單元、至少8個次單元、至少9個次單元、至少10個次單元、至少11個次單元、至少12個次單元、至少13個次單元、至少14個次單元、至少15個次單元、至少16個次單元、至少17個次單元、至少18個次單元、至少19個次單元、至少20個次單元、至少21個次單元、至少22個次單元、至少23個次單元或至少24個次單元。在一些此類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不超過約72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6個次單元、至少7個次單元、至少8個次單元、至少9個次單元、至少10個次單元、至少11個次單元、至少12個次單元、至少13個次單元、至少14個次單元、至少15個次單元、至少16個次單元、至少17個次單元、至少18個次單元、至少19個次單元或至少20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6個次單元、至少7個次單元、至少8個次單元、至少9個次單元、至少10個次單元、至少11個次單元、至少12個次單元、至少13個次單元、至少14個次單元、至少15個次單元、至少16個次單元、至少17個次單元或至少18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6個次單元、至少7個次單元、至少8個次單元、至少9個次單元、至少10個次單元、至少11個次單元或至少12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8個次單元、至少9個次單元、至少10個次單元、至少11個次單元或至少12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包含至少6個次單元、至少7個次單元或至少8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線性PEG單元係: (i)
Figure 02_image109
; (ii)
Figure 02_image111
;或 (iii)
Figure 02_image113
, 其中
Figure 02_image115
指示附著至MA 連接子之部位(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 Y71 係PEG附著單元; Y72 係PEG加蓋單元; Y73 係PEG偶合單元(即用於將多個PEG次單元鏈偶合在一起); d9 係2至72的整數; 各d10 獨立地係1至72的整數;且 d11 係2至5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9 係2至24的整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9 係4至24的整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9 係6至24、8至24、10至24或12至24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中有至少6個PEG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中有至少8個PEG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中有至少10個PEG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中有至少12個PEG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9 係8或約8、12或約12、24或約24。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Y72 獨立地係-C1-10 烷基、-C2-10 烷基-CO2 H、-C2-10 烷基-OH、-C2-10 烷基-NH2 、-C2-10 烷基-NH(C1-3 烷基)或C2-10 烷基-N(C1-3 烷基)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Y72 係-C1-10 烷基、-C2-10 烷基-CO2 H、-C2-10 烷基-OH或-C2-10 烷基-NH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偶合單元係PEG單元的一部分且係非PEG材料,其作用以連接重複CH2 CH2 O-次單元之二或更多個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偶合單元Y73 係-C2-10 烷基-C(O)-NH-、-C2-10 烷基-NH-C(O)-、-C2-10 烷基-NH-、-C2-10 烷基-C(O)-、-C2-10 烷基-O-或-C2-10 烷基-S-。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Y73 獨立地係-C1-10 烷基-C(O)-NH-、-C1-10 烷基-NH-C(O)-、-C2-10 烷基-NH-、-C2-10 烷基-O-、-C1-10 烷基-S-或-C1-10 烷基-NH-。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附著單元係PEG單元的一部分且作用以連接PEG單元與MA 連接子(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胺基酸具有與PEG單元形成鍵結之官能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附著PEG單元至胺基酸之官能基包括形成雙硫鍵或硫醚鍵之巰基、形成腙鍵之醛基、酮基或肼基、形成肟鍵之羥胺、形成肽鍵之羧基或胺基、形成酯鍵之羧基或羥基、形成磺醯胺鍵之磺酸、形成胺甲酸酯鍵之醇及形成磺醯胺鍵或胺甲酸酯鍵或醯胺鍵之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可經由例如二硫化物、硫醚、腙、肟、肽、酯、磺醯胺、胺甲酸酯或醯胺鍵與胺基酸連接。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附著PEG單元之反應可為環加成、加成、加成/排除或取代反應或彼等之組合(當適用時)。
線性PEG單元之實例包括: (i)
Figure 02_image117
; (ii)
Figure 02_image119
; (iii)
Figure 02_image121
; (iv)
Figure 02_image123
;及 (v)
Figure 02_image125
, 其中
Figure 02_image127
指示附著至多官能性連接子或MA 連接子之部位(例如MA 連接子中之胺基酸)且各d9 獨立地係4至24、6至24、8至24、10至24、12至24、14至24或16至24的整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9 係約8、約12或約24。在一些實施態樣中,d9 係約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係約300 Da至約5 kDa;約300 Da至約4 kDa;約300 Da至約3 kDa;約300 Da至約2 kDa;或約300 Da至約1 kDa。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具有至少6個次單元或至少8、10或12個次單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EG單元具有至少6個次單元或至少8、10或12個次單元但不超過24個次單元。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合適聚乙二醇可在聚合物分子之各端具有游離羥基,或可具有一個經低級烷基(例如甲基)醚化之羥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合適聚乙二醇係具有可酯化羧基之聚乙二醇之衍生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聚乙二醇係以商品名稱PEG自商業途徑獲得,通常作為以平均分子量為特徵之聚合物的混合物。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聚乙二醇具有約300至約5000的平均分子量。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聚乙二醇具有約600至約1000的平均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適合用於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支架及方法的親水基之實例可見於例如US 8,367,065 column 13;US 8524696 column 6;WO2015/057699及WO 2014/062697,其各者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STING 的促效劑藥物部份 ( 變體 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係下式(A)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29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及Z2 各自獨立地係O、S、C或N; X1 、X2 、W1 及W2 各自獨立地係C或N; X3 及X4 各自獨立地係S或NRf ; X5 係N或CRA2 ; X6 係N或CRA1 ; R3 及R5 各自獨立地係-CON(Rd )(Rf )、 -CH2 N(Rd )(Rf )、-N(Rd )(Rf )、-N(Rd )CO(Rf )、 -CH2 N(Rd )CO(Rf ),或R3 及R5 中一者係-CON(Rd )(Rf )、 -CH2 N(Rd )(Rf )、-N(Rd )(Rf )、-N(Rd )CO(Rf )或 -CH2 N(Rd )CO(Rf )且R3 及R5 中另一者係H、-COOH或 -CO2 (RC ); Rc 係C1-4 烷基; RA2 及RA1 各自獨立地係H、鹵素、羥基、胺基、胺基(C1-4 烷基)-、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或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氧基-,其中該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或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氧基-中之C1-6 烷基係可選地經1至4個各自獨立地選自包含羥基、C1-4 烷氧基、-N(Re )(Rf )、-CO2 (Rf )、-CON(Re )(Rf )及-COOH之群組之取代基取代; 各Rd 獨立地係H、羥基或C1-4 烷基; Re 係選自H、(C1-4 烷基)、-CO(C1-4 烷基)、-OCO(C1-4 烷基)及-CO2 (C1-4 烷基); 各Rf 獨立地係H、羥基或(C1-4 烷基); R14 及RC2 各自獨立地係不存在或C1-4 烷基,其中C1-4 烷基係可選地經選自鹵素、-ORc 、-NRc Rd 、-CO2 Rc 、-CONRc Rd 、-SO2 NRc Rd 及-OCONRc Rd 之取代基取代; R16 及RC1 各自獨立地係不存在、H或C1-4 烷基;且 R15 、R17 、R18 或R19 各自獨立地係不存在、H或C1-4 烷基,其中C1-4 烷基係可選地經選自鹵素、-ORc 、-NRc Rd 、-CO2 Rc 、-CONRc Rd 、-SO2 NRc Rd 及-OCONRc Rd 之取代基取代;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a)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31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Z2 、X1 、X2 、W1 、W2 、X3 、X4 、R3 、R5 、Rc 、Rd 、Re 、Rf 、R14 、RC2 、R16 、RC1 、R15 、R17 、R18 及R19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RA2 係鹵素、羥基、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經取代之(C1-6 烷基)氧基-、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胺基-或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C1-4 烷基)胺基-,其中該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或經取代之(C1-6 烷基)氧基-中之C1-6 烷基係可選地經1至4個各自獨立地選自包含羥基、C1-4 烷氧基、-N(Re )(Rf )、-CO2 (Rf )、-CON(Re )(Rf )及-COOH之群組之取代基取代;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b)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33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Z2 、X1 、X2 、W1 、W2 、X4 、X5 、X6 、R3 、R5 、Rc 、RA2 、RA1 、Rd 、Re 、Rf 、R14 、RC2 、R16 、RC1 、R15 、R17 、R18 及R19 係如式(A)中之定義;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c)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35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2 、Z2 、X2 、W2 、X3 、X4 、X5 、X6 、R3 、R5 、Rc 、RA2 、RA1 、Rd 、Re 、Rf 、R14 、RC2 、R16 、RC1 、R15 、R17 、R18 及R19 係如式(A)中之定義; 其中W1 、X1 、Y1 及Z1 中之一者係N,且額外W1 、X1 、Y1 及Z1 係O、S或C;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d)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37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Z2 、X1 、X2 、W1 、W2 、X3 、R3 、R5 、Rc 、Rd 、Re 、Rf 、R14 、RA2 、RC2 、R16 、RC1 、R15 、R17 、R18 及R19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e)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39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Z2 、X1 、X2 、X3 、W1 、W2 、RA1 、R3、R5 、Rc 、Rd 、Re 、Rf 、R14 、RC2 、R16 、RC1 、R15 、R17 、R18 及R19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6 係CRA1 ;且 其中:(i) RA1 係經由RA1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f)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41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3 、X4 、X5 、X6 、W2 、Y2 、Z2 、R3 、R5 、Rc 、RA2 、RA1 、Rd 、Re 、Rf 、R16 、R17 、R18 、R19 、RC2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且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f1)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43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3 、X4 、W2 、Y2 、Z2 、R3 、R5 、Rc 、Rd 、Re 、Rf 、R16 、RA2 、R17 、R18 、R19 、RC2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f2)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45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4 、X5 、X6 、W2 、Y2 、Z2 、R3 、R5 、Rc 、RA2 、RA1 、Rd 、Re 、RC1 、RC2 、R16 、R17 、R18 、R19 及Rf 係如式(A)中之定義;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f3)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47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4 、W2 、Y2 、Z2 、R3 、R5 、Rc 、Rd 、Re 、Rf 、R16 、RA2 、RC2 、R16 、R17 、R18 、R19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f4)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49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4 、W2 、Y2 、Z2 、R3 、R5 、Rc 、Rd 、Re 、Rf 、R16 、RA2 、RC2 、R16 、R17 、R18 、R19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f5)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51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W2 、Y2 、Z2 、R3 、R5 、Rc 、Rd 、Re 、Rf 、R16 、RA2 、RC2 、R16 、R17 、R18 、R19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g)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53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3 、X4 、X5 、X6 、R3 、R5 、Rc 、RA2 、RA1 、RC2 、R17 、R18 、R19 、Rd 、Re 、Rf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Y2 及Z2 各自獨立地係O、S、C或N; X2 及W2 各自獨立地係C或N;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g1)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55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W2 、Y2 、Z2 、X3 、X4 、X5 、R3 、R5 、Rc 、Rd 、Re 、Rf 、RA2 、RC2 、R17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g2)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57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4 、X5 、X6 、W2 、Y2 、Z2 、R3 、R5 、Rc 、RA2 、RA1 、RC2 、R17 、R18 、R19 、Rd 、Re 、Rf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g3)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59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4 、W2 、Y2 、Z2 、R3 、R5 、Rc 、RA2 、RC2 、R17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且 可選地,其中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g4)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61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X4 、W2 、Y2 、Z2 、R3 、R5 、Rc 、Rd 、Re 、Rf 、RA2 、RC2 、R17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g5)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63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2 、W2 、Y2 、Z2 、R3 、R5 、Rc 、Rd 、Re 、Rf 、RA2 、RC2 、R17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係經由RA2 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h)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65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1 、W1 、Y1 、Z1 、X3 、X4 、X5 、X6 、R3 、R5 、Rc 、RA2 、RA1 、Rd 、Re 、Rf 、R14 、R15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h1)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67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1 、X3 、W1 、Y1 、Z1 、X5 、X6 、R3 、R5 、Rc 、RA2 、RA1 、Rd 、Re 、Rf 、R14 、R15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係下式(A-h2)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169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X1 、X3 、W1 、Y1 、Z1 、R3 、R5 、Rc 、Rd 、Re 、Rf 、RA2 、R14 、R15 、R18 、R19 、R16 及RC1 係如式(A)中之定義; X5 係CRA2 ;且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係式(A)之化合物,其中該化合物具有下式(A-i):
Figure 02_image171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Z2 、X1 、X2 、X3 、X6 、W1 、W2 、RA1 、RA2 、Rc 、Rd 、Re 、Rf 、R14 、RC2 、R16 、RC1 、R15 、R17 、R18 及R19 係如式(A)中之定義;且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連接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173
Figure 02_image175
Figure 02_image177
Figure 02_image179
Figure 02_image181
Figure 02_image183
Figure 02_image185
Figure 02_image187
Figure 02_image189
Figure 02_image191
Figure 02_image193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R4 係H或C1-3 烷基;且
Figure 02_image195
表示附著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197
Figure 02_image199
Figure 02_image201
Figure 02_image203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R4 係H或C1-3 烷基;且
Figure 02_image195
表示附著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206
Figure 02_image208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R4 係H或C1-3 烷基;且
Figure 02_image195
表示附著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210
Figure 02_image212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R4 係H或C1-3 烷基;且
Figure 02_image214
表示附著至L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STING的促效劑藥物部份(D)獨立地係:
Figure 02_image216
Figure 02_image218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R4 係H或C1-3 烷基;且
Figure 02_image220
表示附著至LD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 (PBRM )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引導共軛體至特異性組織、細胞或細胞中的位置。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在培養或完整有機體或兩者中引導共軛體。在各自情況下,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具有存在於經靶向之細胞之細胞表面上之配體並以有效特異性、親和力及親合力與之結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靶向共軛體至除了肝臟以外的組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靶向共軛體至特異性組織,諸如肝臟、腎臟、肺臟或胰臟。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靶向共軛體至目標細胞諸如癌細胞、諸如細胞諸如癌細胞上表現之受體、基質組織或與癌症相關的蛋白質諸如腫瘤抗原。替代地,可靶向包含腫瘤血管分布之細胞。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引導共軛體至特定類型的細胞,諸如特異性靶向肝臟中的肝細胞而非Kupffer細胞。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引導共軛體至網狀內皮或淋巴系統之細胞,或至專業吞噬細胞性細胞諸如巨噬細胞或嗜酸性球。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本身亦可為有效遞送系統,不需要特異性靶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靶向共軛體至細胞內的位置,諸如細胞核、細胞質或胞內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可增強與受體的細胞性結合或細胞質運輸至細胞核及核進入或自胞內體或其他細胞內囊泡釋放。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係抗體、抗體片段、蛋白質、肽或肽擬似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係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係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係蛋白質。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係肽。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係肽擬似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抗體片段係抗體或抗體片段,其中對應親代抗體或抗體片段(例如對應野生型抗體或抗體片段)之一或多個胺基酸係經半胱胺酸(例如經工程改造半胱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親代抗體或抗體片段可為野生型或經突變。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抗體或抗體片段可為經突變之抗體或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之單株抗體係經工程改造以形成該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之抗體片段(例如Fab抗體片段)係經工程改造以形成抗體片段(例如經半胱胺酸工程改造之Fab抗體片段)。在一些實施態樣中,Fab之單一位點突變給出Fab中之單一殘基,然而由於IgG抗體的二聚體性質,抗體之單一位點突變在所得抗體中給出二個胺基酸。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或抗體片段保留其對應野生型抗體或抗體片段之抗原結合能力。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或抗體片段能夠與其對應野生型抗體或抗體片段之一或多種抗原結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例示性抗體或衍生自Fab、Fab2、scFv或駱駝抗體重鏈片段之抗體對細胞表面標記具特異性,該細胞表面標記包括但不限於5T4、AOC3、ALK、AXL、B7-H4、C242、C4.4a、CA-125、CCL11、CCR5、CD2、CD3、CD4、CD5、CD15、CA15-3、CD18、CD19、CA19-9、CDH6、CD20、CD22、CD23、CD25、CD28、CD30、CD31、CD33、CD37、CD38、CD40、CD41、CD44、CD44 v6、CD51、CD52、CD54、CD56、CD62E、CD62P、CD62L、CD70、CD74、CD79-B、CD80、CD125、CD103、CD138、CD141、CD147、CD152、CD154、CD326、CEA、CEACAM-5、凝集因子、Clec9A、CSFR1、CTLA-4、CXCR2、DEC205、EGFR (HER1)、ErbB1、ErbB2、ErbB3、EpCAM、EPHA2、EPHB2、EPHB4、FAP、FGFR(即FGFR1、FGFR2、FGFR3、FGFR4)、FLT3、纖維黏連蛋白-EDB、葉酸受體、GD2、GD3、GPNMB、GCC (GUCY2C)、HGF、HER2、HER3、HMI.24、ICAM、ICOS-L、IGF-1受體、VEGFR1、EphA2、TRPV1、CFTR、gpNMB、CA9、Cripto、c-KIT、c-MET、ACE、APP、腎上腺素受體-β2、緊密連接蛋白3 (Claudine 3)、LIV1、LY6E、間皮素、MUC1、MUC13、NaPi2b、NOTCH1、NOTCH2、NOTCH3、NOTCH4、RON、ROR1、PD-L1、PD-L2、PTK7、B7-H3、B7-B4、IL-2受體、IL-4受體、IL-13受體、TROP-2、捲曲素-7、整合素(包括α4 、αv β3 、αv β5 、αv β6 、α1 β4 、α4 β1 、α4 β7 、α5 β1 、α6 β4 、αIIb β3 整合素)、IFN-α、IFN-γ、IgE、IgE、IGF-1受體、IL-1、IL-12、IL-23、IL-13、IL-22、IL-4、IL-5、IL-6、干擾素受體、ITGB2 (CD18)、LFA-1 (CD11a)、CD11b、L-選凝素(CD62L)、黏液素、肌肉生成抑制素、NCA-90、NGF、PDGFRα、磷脂醯絲胺酸、前列腺癌細胞、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狂犬病、RANKL、呼吸道融合病毒、Rhesus因子、SLAMF7、神經胺醇-1-磷酸鹽、TAG-72、T細胞受體、腱生蛋白C、TGF-1、TGF-β2、TGF-β、TNF-α、TRAIL-R1、TRAIL-R2、腫瘤抗原CTAA16.88、VEGF-A、VEGFR2、波形蛋白及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或衍生自Fab、Fab2、scFv或駱駝抗體重鏈片段之抗體對細胞表面標記具特異性,該細胞表面標記包括CA-125、C242、CD3、CD11b、CD19、CD22、CD25、CD30、CD31、CD33、CD37、CD40、CD44、CD51、CD54、CD56、CD62E、CD62P、CD62L、CD70、CD103、CD138、CD141、CD326、CEA、Clec9A、CSFR1、CTLA-4、DEC205、EGFR (HER1)、ErbB2、ErbB3、FAP、纖維黏連蛋白-EDB、葉酸受體、IGF-1受體、GD3、GPNMB、HGF、HER2、VEGF-A、VEGFR2、VEGFR1、EphA2、EpCAM、5T4、PTK7、TAG-72、腱生蛋白C、TRPV1、CFTR、gpNMB、CA9、Cripto、ACE、APP、PDGFR α、磷脂醯絲胺酸、前列腺癌細胞、腎上腺素受體-β2、緊密連接蛋白3、黏液素、MUC1、NaPi2b、B7H3、B7H4、C4.4a、CEACAM-5、MUC13、TROP-2、frizzled-7、間皮素、IL-2受體、IL-4受體、IL-13受體及整合素(包括αv β3 、αv β5 、αv β6 、α1 β4 、α4 β1 、α5 β1 、α6 β4 整合素)、腱生蛋白C、TRAIL-R2及波形蛋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係針對5T4、CA-125、CEA、CDH6、CD3、CD11b、CD19、CD20、CD22、CD30、CD33、CD40、CD44、CD51、CD-103、CTLA-4、CEACAM5、Clec9A、CSFR1、DEC205、EpCAM、HER2、EGFR (HER1)、FAP、纖維黏連蛋白-EDB、葉酸受體、GCC (GUCY2C)、HGF、整合素αv β3 、整合素α5 β1 、IGF-1受體、GD3、GPNMB、黏液素、LIV1、LY6E、間皮素、MUC1、MUC13、NaPi2b、PTK7、磷脂醯絲胺酸、前列腺癌細胞、PDGFR α、TAG-72、腱生蛋白C、TRAIL-R2、VEGF-A及VEGFR2之細胞表面標記。在此實施態樣中,抗體包括但不限於阿巴伏單抗(abagovomab)、阿德木單抗(adecatumumab)、阿西珠單抗(alacizumab)、阿妥莫單抗(altumomab)、麻安莫單抗(anatumomab)、阿西莫單抗(arcitumomab)、巴維昔單抗(bavituximab)、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 (AVASTIN® )、比伐珠單抗(bivatuzumab)、蘭妥莫單抗(blinatumomab)、布吐西單抗(brentuximab)、坎妥珠單抗(cantuzumab)、卡托莫西單抗(catumaxomab)、卡羅單抗(capromab)、西妥昔單抗(cetuximab)、西他妥珠單抗(citatuzumab)、克里伏妥珠單抗(clivatuzumab)、康納土單抗(conatumumab)、達西珠單抗(dacetuzumab)、依決洛單抗(edrecolomab)、依帕珠單抗(epratuzumab)、鄂托默單抗(ertumaxomab)、埃達珠單抗(etaracizumab)、伐吐珠單抗(farletuzumab)、非吉單抗(figitumumab)、吉妥單抗(gemtuzumab)、格雷巴妥木單抗(glembatumumab)、伊莫單抗(ibritumomab)、伊戈伏單抗(igovomab)、英妥木單抗(intetumumab)、伊諾妥珠單抗(inotuzumab)、拉貝珠單抗(labetuzumab)、來沙木單抗(lexatumumab)、林妥珠單抗(lintuzumab)、魯卡木單抗(lucatumumab)、馬妥珠單抗(matuzumab)、米妥莫單抗(mitumomab)、埃托-那普妥莫單抗(naptumomab estafenatox)、耐昔妥珠單抗(necitumumab)、奧普珠單抗(oportuzumab)、奧戈伏單抗(oregovomab)、帕尼單抗(panitumumab)、潘妥莫單抗(pemtumo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普托木單抗(pritumumab)、利妥昔單抗(rituximab) (RITUXAN® )、利妥木單抗(rilotumumab)、羅妥木單抗(robatumumab)、沙妥莫單抗(satumomab)、西羅珠單抗(sibrotuzumab)、他普莫單抗(taplitumomab)、泰納莫單抗(tenatumomab)、泰納莫單抗、替西莫單抗(ticilimumab)(曲美木單抗(tremelimumab))、提卡珠單抗(tigatuzumab)、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HERCEPTIN® )、托西莫單抗(tositumomab)、曲美木單抗、土庫珠單抗西莫白介素(tucotuzumab celmoleukin)、沃洛昔單抗(volociximab)及紮魯姆單抗(zalutumumab)。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針對HER2細胞表面標記之抗體係帕妥珠單抗或曲妥珠單抗,針對EGFR (HER1)之抗體係西妥昔單抗或帕尼單抗;針對CD20之抗體係利妥昔單抗,針對VEGF-A之抗體係貝伐珠單抗,針對CD-22之抗體係依帕珠單抗或維托珠單抗(veltuzumab),且針對CEA之抗體係拉貝珠單抗。
例示性肽或肽擬似物包括整合素靶向肽(RGD肽)、LHRH受體靶向肽、ErbB2 (HER2)受體靶向肽、前列腺特異性膜結合抗原(PSMA)靶向肽、脂蛋白受體LRP1靶向、ApoE蛋白衍生肽、ApoA蛋白肽、體抑素受體靶向肽、氯毒素衍生肽及鈴蟾素。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肽或肽擬似物係LHRH受體靶向肽及ErbB2 (HER2)受體靶向肽。
例示性蛋白質包含胰島素、轉鐵蛋白、纖維蛋白原-γ片段、血小板反應蛋白、緊密連接蛋白、載脂蛋白E、親和抗體分子諸如例如ABY-025、錨蛋白重複蛋白、錨蛋白樣重複蛋白及合成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蛋白-藥物共軛體包含廣效細胞毒素與針對HER2細胞表面標記之組合,諸如例如帕妥珠單抗或曲妥珠單抗;針對EGFR諸如西妥昔單抗及帕尼單抗;針對CEA諸如拉貝珠單抗;針對CD20諸如利妥昔單抗;針對VEGF-A諸如貝伐珠單抗;或針對CD-22諸如依帕珠單抗或維托珠單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所使用之蛋白-藥物共軛體或蛋白共軛體包含二種或超過二種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之組合,諸如例如針對腫瘤細胞上之EGF受體(EGFR)及針對T細胞上之CD3及CD28之雙特異性抗體之組合;抗體或衍生自Fab、Fab2、scFv或駱駝抗體重鏈片段之抗體及肽或肽擬似物之組合;抗體或衍生自Fab、Fab2、scFv或駱駝抗體重鏈片段之抗體及蛋白質之組合;二種雙特異性抗體之組合諸如CD3-CD19加上CD28-CD22雙特異性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所使用之蛋白-藥物共軛體或蛋白共軛體包含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其係針對抗原之抗體諸如例如曲妥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依帕珠單抗、維托珠單抗、拉貝珠單抗、B7-H4、B7-H3、CD11b、CD103、CA125、CDH6、CD33、CXCR2、CEACAM5、Clec9A、CSFR1、DEC205、EGFR、FAP、纖維黏連蛋白-EDB、FGFR1、FGFR2、FGFR3、FGFR4、GCC (GUCY2C)、HER2、LIV1、LY6E、NaPi2b、c-Met、間皮素、NOTCH1、NOTCH2、NOTCH3、NOTCH4、PD-L1、PTK7、c-KIT、MUC1、MUC13及5T4。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蛋白-藥物共軛體或蛋白共軛體包含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其係CSRF1、CD11b、DEC205、clec9A、CD103、B7H4、間皮素、PTK7、Ly6E、FAP、纖維黏連蛋白-EDB、Her-2或NaPi2b抗體。 NaPi2b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適用於共軛之NaPi2b抗體與SLC34A2之細胞外區域結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特異性辨識NaPi2b之靶向NaPi2b之單株抗體,其亦稱為鈉依賴性磷酸鹽運輸蛋白2B。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用於共軛體之NaPi2b抗體能夠且可用於調節例如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NaPi2b之至少一種生物活性。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結合可溶性NaPi2b之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aPi2b抗體與人NaPi2b之細胞外結構域(ECD)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這些抗體在本文中總稱為「NaPi2b」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文提供之NaPi2b抗體-藥物共軛體包括與NaPi2b表位以≦1 mM(例如,≦100 nM;≦10 nM;及≦1 nM)之平衡解離常數(Kd 或KD )結合之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本文中揭示之抗體-藥物共軛體的NaPi2b抗體展現範圍大約介於≦1 nM至約1 pM之間的K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文提供之NaPi2b抗體-藥物共軛體可包括作用以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NaPi2b之功能活性的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aPi2b之功能活性包括例如參與跨細胞無機磷酸鹽(π)吸收,藉此有助於維持磷酸鹽的體內恆定。在一些實施態樣中,NaPi2b抗體藉由部分或完全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跨細胞無機磷酸鹽吸收來完全或部分抑制NaPi2b功能活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當NaPi2b功能活性之量在NaPi2b抗體存在下相較於本文所述之NaPi2b抗體的結合不存在下之NaPi2b功能活性之量降低至少95%(例如96%、97%、98%、99%或100%)時,認為NaPi2b抗體完全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NaPi2b功能活性。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當NaPi2b活性之量在NaPi2b抗體存在下相較於本文所述之NaPi2b抗體的結合不存在下之NaPi2b活性之量降低少於95%(例如10%、20%、25%、30%、40%、50%、60%、75%、80%、85%或90%)時,認為NaPi2b抗體部分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NaPi2b功能活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例示性抗體包括XMT-1535抗體。這些抗體顯示對人NaPi2b之特異性且它們已經顯示抑制NaPi2b活性。
NaPi2b人或人化單株抗體XMT-1535包括重鏈(HC)、重鏈可變區(VH)、輕鏈(LC)及輕鏈可變區(VL),如呈現在下表I中之胺基酸及對應核酸序列所示。各抗體之可變重鏈區及可變輕鏈區在以下胺基酸序列中以陰影表示。重鏈及輕鏈之互補決定區(CDR)在以下呈現之胺基酸序列中以畫底線表示。涵蓋XMT-1535抗體之互補決定區(CDR)之胺基酸係揭示於美國專利第8,603,474號。
Figure 02_image222
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與人NaPi2b之細胞外結構域(ECD)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能了解藉由測定單株抗體是否防止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例如,XMT-1535、10H1.11.4B)與天然結合伴或其他已知與NaPi2b相關之分子之結合,即可能確知前者是否與後者具有相同之特異性,無須過度實驗。若經測試之單株抗體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競爭,如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的結合降低所示,則二種單株抗體與相同或密切相關之表位結合。
另一種用於測定單株抗體是否具有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之特異性的方法,係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與可溶性NaPi2b(與其通常具有反應性)預先培養,接著添加欲測試之單株抗體以測定該欲測試之單株抗體與NaPi2b結合之能力是否受到抑制。若經測試之單株抗體受到抑制,則其極有可能具有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相同或功能上等效之表位特異性。
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的篩選亦可藉由例如測量NaPi2b媒介之活性並測定該測試單株抗體是否能夠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NaPi2b活性來進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具有與選自SEQ ID NO: 3之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區具有與選自SEQ ID NO: 4之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與SEQ ID NO: 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重鏈胺基酸序列,及與SEQ ID NO: 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輕鏈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SEQ ID NO:3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及SEQ ID NO:4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SEQ ID NO:1之重鏈胺基酸序列及SEQ ID NO:2之輕鏈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SEQ ID NO: 5之CDRH1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6之CDRH2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7之CDRH3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8之CDRL1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9之CDRL2胺基酸序列及SEQ ID NO: 10之CDRL3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CDRH1、CDRH2、CDRH3、CDRL1、CDRL2及CDRL3,該CDRH1包含與SEQ ID NO: 5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該CDRH2包含與SEQ ID NO: 6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該CDRH3包含與SEQ ID NO: 7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該CDRL1包含與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該CDRL2包含與SEQ ID NO: 9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且該CDRL3包含與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在可變結構域序列中包括一或多個保守性胺基酸取代,諸如在可變結構域序列中之1、2、3、4、5、6、7、8、9、10、11、12、13、14、15或超過15個保守性取代。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係位於CDR區,例如在所有CDR中累積出現1、2、3、4、5、6、7、8、9、10、11、12、13、14、15個或超過15個保守性取代,且在一些具體實施態樣中,各CDR序列(例如SEQ ID NO: 5至10)中可存在至多1、2、3或4個保守性胺基酸取代。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能了解藉由測定單株抗體是否防止單株抗體XMT-1535與天然結合伴或其他已知與NaPi2b相關之分子之結合,即可能確知前者是否與後者具有相同之特異性,無須過度實驗。若經測試之單株抗體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競爭,如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的結合降低所示,則二種單株抗體與相同或密切相關之表位結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另一種用於測定單株抗體是否具有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之特異性的方法,係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與可溶性NaPi2b(與其通常具有反應性)預先培養,接著添加欲測試之單株抗體以測定該欲測試之單株抗體與NaPi2b結合之能力是否受到抑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若經測試之單株抗體受到抑制,則其具有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相同或功能上等效之表位特異性。
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的篩選亦可藉由例如測量NaPi2b媒介之活性並測定該測試單株抗體是否能夠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NaPi2b活性來進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適用於共軛之NaPi2b抗體可藉由廣為周知之技術例如WO 2009/097128、WO 2017/160754及US 16/136,706產製及純化,其等之各者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HER2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適用於共軛之HER2抗體與可溶性形式或膜結合(即,當表現在細胞表面上時)之人HER2結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結合HER2且係人化或全人之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特異性結合HER2之單株抗體。這些抗體在本文中總稱為「HER2」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適用於之HER2抗體以≤1 µM(例如,≤ 100 nM;≤ 10 nM;≤ 1 nM)之平衡解離常數(Kd 或KD )與HER2表位結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結合HER2且係人化或全人之單株抗體。例如,本文提供之HER2抗體展現範圍大約介於≤ 1 nM至約1 pM之間的Kd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HER2抗體作用以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HER2之功能活性。在一些實施態樣中,HER2之功能活性包括例如調節PI3K-Akt途徑活性。在一些實施態樣中,HER2抗體藉由部分或完全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PI3K-Akt途徑活性來完全或部分抑制HER2功能活性。PI3K-Akt途徑活性係使用任何用於偵測PI3K-Akt途徑活性之所屬技術領域公認方法評估,包括但不限於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存在及不存在下偵測磷酸化Akt之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當HER2功能活性之量在HER2抗體存在下相較於本文所述之HER2抗體的結合不存在下之HER2功能活性之量降低至少80%(例如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時,認為HER2抗體完全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HER2功能活性。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當HER2活性之量在HER2抗體存在下相較於本文所述之HER2抗體的結合不存在下之HER2活性之量降低少於95%(例如10%、20%、25%、30%、40%、50%、60%、75%、80%、85%或90%)時,認為HER2抗體部分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HER2功能活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例示性抗體包括XMT-1519抗體。此抗體顯示對人HER2之特異性且它們已經顯示在活體外抑制HER2的功能活性。
HER-2單株抗體XMT-1519包括重鏈(HC)、重鏈可變區(VH)、輕鏈(LC)及輕鏈可變區(VL),如呈現在下表II中之胺基酸及對應核酸序列所示。各抗體之可變重鏈區及可變輕鏈區在以下胺基酸序列中以陰影表示。重鏈及輕鏈之互補決定區(CDR)在以下呈現之胺基酸序列中以畫底線表示。
Figure 02_image224
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與包含SEQ ID NO: 16之胺基酸序列的全長人HER2受體上之表位特異性結合。
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與包含SEQ ID NO: 31之胺基酸序列的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ECD)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抗體展現異於所屬技術領域中描述之抗體的HER2結合特徵。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與HER2的不同表位結合,因為它們彼此交叉阻斷但不阻斷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Fab37或chA21與HER2之結合。另外,相對於已知抗體,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可在不促進細胞增生下有效內化至表現HER2之細胞中。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係與新穎表位結合及/或具有其他用於治療性用途之有利性質的全人單株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例示性性質包括但不限於與表現高或低量之人HER2之癌細胞的有利結合特徵、與重組人及食蟹獼猴HER2特異性結合、與HER2結合時有效的內化作用、當作為抗體-藥物共軛體(ADC)投予時的高殺滅表現高或低量HER2之癌細胞能力、對於表現HER2之癌細胞的增生無實質促效性效應、及/或提供有效抗體依賴性細胞性細胞毒性(ADCC)媒介之殺滅表現HER2之細胞以及前述性質之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殘基452至531、SEQ ID NO: 16之殘基474至553或SEQ ID NO: 31之殘基452至53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結構域IV的N端之至少一部分結合,但不與結合人HER2受體之表位4D5之抗體交叉競爭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文所述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不與曲妥珠單抗交叉競爭與人HER2受體之結合,因為已知曲妥珠單抗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4D5結合。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人HER2受體之表位4D5係指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胺基酸殘基529至627、SEQ ID NO: 16之殘基551至649或SEQ ID NO: 31之殘基529至627。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結合食蟹獼猴HER2受體上之至少一個表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殘基452至500、SEQ ID NO: 16之殘基474至522或SEQ ID NO: 31之殘基452至500。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選自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胺基酸殘基E521、L525及R530之至少一個胺基酸殘基,例如SEQ ID NO: 16之殘基543、547及552及SEQ ID NO: 31之殘基521、525及530。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選自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胺基酸殘基E521、L525及R530的至少二個胺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至少胺基酸殘基E521、L525及R530。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任一者或所有亦結合食蟹獼猴HER2受體上之至少一個表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結構域III之至少一部分及結構域IV的N端之至少一部分結合,但不與Fab37單株抗體或結合人HER2受體之表位4D5之抗體交叉競爭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文所述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不與Fab37單株抗體及/或曲妥珠單抗交叉競爭與人HER2受體之結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結合食蟹獼猴HER2受體上之至少一個表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殘基520至531、SEQ ID NO: 16之殘基542至553或SEQ ID NO: 31之殘基520至53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選自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殘基C453、H456、H473、N476、R495、G496、H497及W499之至少一個胺基酸殘基,例如SEQ ID NO: 16之殘基475、478、495、498、517、518、519及521及SEQ ID NO: 31之殘基453、456、473、476、495、496、497及499。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選自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胺基酸殘基C453、H456、H473、N476、R495、G496、H497及W499的至少二個胺基酸殘基、至少三個胺基酸殘基、至少四個胺基酸殘基、至少五個胺基酸殘基或至少六個胺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至少胺基酸殘基C453、H456、H473、N476、R495、G496、H497及W499。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任一者或所有亦結合食蟹獼猴HER2受體上之至少一個表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亦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選自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殘基C453、H473、N476、R495、H497及W499之至少一個胺基酸殘基,例如SEQ ID NO: 16之殘基475、495、498、517、519及521及SEQ ID NO: 31之殘基453、473、476、495、497及499。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選自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胺基酸殘基C453、H473、N476、R495、H497及W499的至少二個胺基酸殘基、至少三個胺基酸殘基、至少四個胺基酸殘基、至少五個胺基酸殘基或至少六個胺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括與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表位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表位包括人HER2受體之細胞外結構域之至少胺基酸殘基C453、H473、N476、R495、H497及W499。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任一者或所有亦結合食蟹獼猴HER2受體上之至少一個表位。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抗體顯示對人HER2之特異性,且它們已經顯示調節例如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PI3K-Akt途徑,該途徑藉由減少磷酸化AKT之量來促進細胞存活。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抗體以和曲妥珠單抗或其生物類似物內化速率相同或實質上類似的速率自表現HER2之細胞的細胞表面內化。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抗體及抗原結合片段具有的內化速率係約50%之時間0的總表面結合量在4小時內被內化。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及輕鏈可變區,該重鏈可變區具有與選自SEQ ID NO: 17之序列具有至少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該輕鏈可變區具有與選自SEQ ID NO: 24之序列具有至少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與SEQ ID NO: 19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重鏈胺基酸序列,及與SEQ ID NO: 26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高於99%一致性的輕鏈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SEQ ID NO:17之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及SEQ ID NO:24之輕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SEQ ID NO:19之重鏈胺基酸序列及SEQ ID NO:26之輕鏈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包含SEQ ID NO: 20之CDRH1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1之CDRH2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2之CDRH3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7之CDRL1胺基酸序列、SEQ ID NO: 28之CDRL2胺基酸序列及SEQ ID NO: 29之CDRL3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抗體在可變結構域序列中包括一或多個保守性胺基酸取代,諸如在可變結構域序列中之1、2、3、4、5、6、7、8、9、10、11、12、13、14、15或超過15個保守性取代。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保守性胺基酸取代係位於CDR區,例如在所有CDR中累積出現1、2、3、4、5、6、7、8、9、10、11、12、13、14、15個或超過15個保守性取代。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各CDR序列(例如SEQ ID NO: 20至22及27至29)中可存在至多1、2、3或4個保守性胺基酸取代。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能了解藉由測定單株抗體是否防止單株抗體XMT-1519與天然結合伴或其他已知與HER2相關之分子之結合,即可能確知前者是否與後者具有相同之特異性,無須過度實驗。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若經測試之單株抗體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競爭,如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的結合降低所示,則二種單株抗體與相同或密切相關之表位結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另一種用於測定單株抗體是否具有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之特異性的方法,係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與可溶性HER2(與其通常具有反應性)預先培養,接著添加欲測試之單株抗體以測定該欲測試之單株抗體與HER2結合之能力是否受到抑制。若經測試之單株抗體受到抑制,則其極有可能具有與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相同或功能上等效之表位特異性。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本文中揭示之單株抗體的篩選亦可藉由例如測量HER2媒介之PI3K-Akt途徑活性並測定該測試單株抗體是否能夠調節、阻斷、抑制、減少、拮抗、中和或以其他方式干擾PI3K-Akt途徑活性來進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適用於共軛之HER2抗體可藉由廣為周知之技術例如WO 2015/195917及PCT/US2018/ 019873產製及純化,其等之各者全文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共軛體包含一或多次出現之D,其中D係STING的促效劑,其中一或多次出現之D可為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一或多個PBRM係與連接子-藥物部份連接,其中一或多個PBRM可為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包含一或多次出現之D的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係連接至一個PBRM(例如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共軛體包含PBRM,該PBRM具有約40 kDa或大於40 kDa之分子量(例如,約60 kDa或大於60 kDa;約80 kDa或大於80 kDa;約100 kDa或大於100 kDa;約120 kDa或大於120 kDa;約140 kDa或大於140 kDa;約160 kDa或大於160 kDa;約180 kDa或大於180 kDa;或約200 kDa或大於200 kDa、或約40至200 kDa、約40至180 kDa、約40至140 kDa、約60至200 kDa、約60至180 kDa、約60至140 kDa、約80至200 kDa、約80至180 kDa、約80至140 kDa、約100至200 kDa、約100至180 kDa或約100至140 kDa)且具有氫硫基(即-SH或硫醇基)。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附著點總數)係10或小於10(例如8、6、4或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約40 kDa或大於40 kDa之分子量(例如,約60 kDa或大於60 kDa、約80 kDa或大於80 kDa、約100 kDa或大於100 kDa、約120 kDa或大於120 kDa、約140 kDa或大於140 kDa、約160 kDa或大於160 kDa、約180 kDa或大於180 kDa;或約40至200 kDa、約40至180 kDa、約40至140 kDa、約60至200 kDa、約60至180 kDa、約60至140 kDa、約80至200 kDa、約80至180 kDa、約80至140 kDa、約100至200 kDa、約100至180 kDa或約100至140 kDa)。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約40 kDa至約200 kDa之分子量。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約40 kDa至約80 kDa之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40 kDa至200 kDa之分子量。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40 kDa至80 kDa之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此分子量範圍中之PBRM包括但不限於例如抗體片段,諸如例如Fab。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約60 kDa至約120 kDa之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60 kDa至120 kDa之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此分子量範圍中之PBRM包括但不限於例如駱駝抗體、Fab2、scFvFc及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約140 kDa至約180 kDa之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140 kDa至180 kDa之分子量。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此分子量範圍中之PBRM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全長抗體,諸如IgG、IgM。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例如根據所揭示之技術及方法將本文所述之靶向配體、連接子及藥物或前藥片段組裝成本揭露之共軛體或支架。本揭露之治療性及靶向共軛體及用於產生彼等之方法係藉由以下非限制性實例描述。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8或小於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8。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6。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5。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4。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3。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形成的雙硫鍵總數(或連接點總數)係2。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介於約1:1與約8:1之間。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介於約1:1與約6:1之間。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介於約1:1與約4:1之間。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介於約2:1與約2:1之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介於約6:1與約8:1之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約8: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子-藥物部份與PBRM之間的比例係約6:1。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亦關於連接子-藥物部份,其包含至少二個部份,其中各部份係能夠與PBRM中之氫硫基共軛以形成蛋白質-連接子-藥物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BRM之一或多個氫硫基係藉由還原蛋白質產生。接著PBRM之一或多個氫硫基可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反應,該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能夠將PBRM之氫硫基與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連接至PBRM之至少二個部份係順丁烯二醯亞胺基團。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抗體可藉由還原劑諸如DTT(Cleland氏試劑、二硫蘇糖醇)或TCEP(三(2-羧基乙基)膦鹽酸鹽)處理活化以與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全長、單株抗體可以過量之TCEP還原以還原雙硫鍵(例如介於存在於對應親代抗體中之半胱胺酸之間)以產生抗體的還原形式。新導入及不成對半胱胺酸可維持可用於與連接子-藥物部份反應以形成本揭露之抗體共軛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添加過量之連接子-藥物部份以致效共軛且形成抗體-藥物共軛體,且將共軛混合物純化以移除過量連接子-藥物中間物及其他雜質。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40 kDa或大於40 kDa之分子量(例如,60 kDa或大於60 kDa;80 kDa或大於80 kDa;100 kDa或大於100 kDa;120 kDa或大於120 kDa;140 kDa或大於140 kDa;160 kDa或大於160 kDa;或180 kDa或大於180 kDa)。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BRM與連接子-藥物部份之比例係介於約1:1與約1:8之間;約1:1與約1:6之間;約1:1與約1:5之間;約1:1與約1:4之間;約1:1與約1:3之間;或約1:1與約1:2之間。
在此分子量範圍中之PBRM包括但不限於例如全長抗體,諸如IgG、IgM。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60 kDa至120 kDa之分子量。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BRM與連接子-藥物部份之比例係約1:1與約1:8之間;約1:1與約1:6之間;約1:1與約1:5之間;約1:1與約1:4之間;約1:1與約1:3之間;或約1:1與約1:2之間。
在此分子量範圍中之PBRM包括但不限於例如抗體片段,諸如例如Fab2、scFcFv及駱駝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用於與一或多個連接子-藥物部份共軛之PBRM具有40 kDa至80 kDa之分子量。在一些實施態樣中,PBRM與連接子-藥物部份之比例係約1:1與約1:8之間;約1:1與約1:6之間;約1:1與約1:5之間;1:1與約1:4之間;約1:1與約1:3之間或約1:1與約1:2之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在此分子量範圍中之PBRM包括但不限於例如抗體片段,諸如Fab。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特徵為可用於與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PBRM)及STING的促效劑部份(D)中一或二者共軛之支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文所述之攜帶藥物支架(即不與PBRM連接)一般各具有1之多分散性指數(PDI)。
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及支架可藉由大量滲濾純化(即移除任何起始材料)。若需要,可藉由粒徑排阻層析法進行額外純化以移除任何聚集的共軛體。一般來說,經純化之共軛體通常含有如藉由SEC所測定之小於5%(例如<2% w/w)聚集的共軛體;如藉由RP-HPLC所測定之小於0.5%(例如<0.1% w/w)游離(非共軛)藥物;如藉由SEC所測定之小於1%攜帶藥物含肽支架;及如藉由HIC-HPLC所測定之小於2%(例如<1% w/w)非共軛PBRM。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支架係選自表A1中描述的支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支架係選自表A2中描述的支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選自表B1中描述的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選自表B2中描述的共軛體。
Figure 02_image226
Figure 02_image228
Figure 02_image230
Figure 02_image232
Figure 02_image234
Figure 02_image236
Figure 02_image238
Figure 02_image240
其中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C1 、RC2 、X3 、X4 、X6 、X1 、W1 、Y1 、Z1 、X2 、W2 、Y2 、Z2 係如本文中之定義。
Figure 02_image242
Figure 02_image244
Figure 02_image246
Figure 02_image248
Figure 02_image250
Figure 02_image252
Figure 02_image254
Figure 02_image256
Figure 02_image258
Figure 02_image260
Figure 02_image262
Figure 02_image264
Figure 02_image266
Figure 02_image268
Figure 02_image270
Figure 02_image272
Figure 02_image274
Figure 02_image276
Figure 02_image278
Figure 02_image280
Figure 02_image282
Figure 02_image284
Figure 02_image286
Figure 02_image288
Figure 02_image290
Figure 02_image292
Figure 02_image294
Figure 02_image296
Figure 02_image298
Figure 02_image300
Figure 02_image302
Figure 02_image304
Figure 02_image306
Figure 02_image308
Figure 02_image310
Figure 02_image312
Figure 02_image314
Figure 02_image316
Figure 02_image318
Figure 02_image320
Figure 02_image322
Figure 02_image324
Figure 02_image326
Figure 02_image328
Figure 02_image330
Figure 02_image332
Figure 02_image334
Figure 02_image336
Figure 02_image338
Figure 02_image340
Figure 02_image342
Figure 02_image344
Figure 02_image346
Figure 02_image348
Figure 02_image350
其中d15 、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C1 、RC2 、X3 、X4 、X6 、X1 、W1 、Y1 、Z1 、X2 、W2 、Y2 、Z2 係如本文中之定義。
Figure 02_image352
Figure 02_image354
Figure 02_image356
Figure 02_image358
Figure 02_image360
Figure 02_image362
Figure 02_image364
Figure 02_image366
Figure 02_image368
Figure 02_image370
Figure 02_image372
Figure 02_image374
Figure 02_image376
Figure 02_image378
Figure 02_image380
Figure 02_image382
Figure 02_image384
Figure 02_image386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
Figure 02_image388
Figure 02_image390
其中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C1 、RC2 、X3 、X4 、X6 、X1 、W1 、Y1 、Z1 、X2 、W2 、Y2 、Z2 係如本文中之定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
Figure 02_image392
其中d15 、R14 、R15 、R16 、R17 、R18 、R19 、RC1 、RC2 、X3 、X4 、X6 、X1 、W1 、Y1 、Z1 、X2 、W2 、Y2 、Z2 係如本文中之定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
Figure 02_image394
Figure 02_image396
Figure 02_image398
其中d15 係如本文中之定義。醫藥組成物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提供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本文所述之共軛體及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含有本揭露之共軛體之醫藥組成物可藉由普遍已知之方式製造,例如利用習知之混合、溶解、造粒、糖衣錠製造、磨粉、乳化、膠囊化、包封、或冷凍乾燥過程。醫藥組成物可使用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以習知方式調配,該載劑包含有助於將共軛體加工成可供醫藥使用之製劑的賦形劑及/或助劑。當然,適當之調配物係取決於所選擇之投予途徑而定。
適用於注射用途之醫藥組成物包括無菌水溶液(其為水溶性)或分散劑及供立即製備無菌注射溶液或分散劑之無菌粉末。以靜脈投予而言,合適載劑包括生理鹽水、制菌水、Cremophor ELTM (BASF, Parsippany, N.J.)或磷酸緩衝鹽水(PBS)。在所有情況下,組成物必須為無菌且應呈容易灌注之流體程度。該組成物必須在製造及儲存條件下維持穩定,且必須以防止微生物諸如細菌及真菌之汙染作用的方式保存。載劑可為溶劑或分散介質,包含例如水、乙醇、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液體聚乙二醇及該類似物)及彼等之適當混合物。藉由例如使用包覆劑諸如卵磷脂、藉由維持在分散液中需要之顆粒大小及藉由使用表面活性劑可維持適當之流動性。防止微生物之作用可藉由使用各種抗細菌劑及抗真菌劑達成,例如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抗壞血酸、硫柳汞及該類似物。在許多情況下,較佳的是組成物包括等滲劑,例如糖、多元醇(諸如甘露醇及山梨醇)及氯化鈉。延長注射型組成物之吸收可藉由在組成物中包含延長吸收之劑達成,例如單硬脂酸鋁及明膠。
無菌注射溶液之製備可藉由將所需量之共軛體及視需要之一或多種上述成分納入適當溶劑,接著經過過濾滅菌。通常,製備分散液係藉由將該共軛體併入無菌媒劑中,該無菌媒劑含有基本之分散介質和取自上述列舉成分之其他所需成分。以用於製備無菌注射溶液之無菌粉末為例,製備方法係真空乾燥和冷凍乾燥,以自彼等先前經過濾滅菌之溶液產生活性成分以及任何額外所欲之成分之粉末。
口服組成物通常包括惰性稀釋劑或可食性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彼等可被包封於明膠膠囊中或壓製成錠劑。就口服治療性投予之目的而言,共軛體可與賦形劑併用,並以錠劑、口含錠或膠囊之形式使用。口服組成物亦可利用流體載劑製備以用來作為漱口藥,其中在流體載劑中之共軛體係施用於口且用於漱口,然後吐掉或吞下。醫藥相容性結合劑及/或佐劑物質可被包括為組成物的一部分。錠劑、丸劑、膠囊、口含片及該類似物可包含下列成份之任一者或具有類似性質之化合物:結合劑諸如微晶纖維素、黃蓍膠或明膠;賦形劑諸如澱粉或乳醣;崩解劑諸如藻酸、普摩膠(Primogel)或玉米澱粉;潤滑劑諸如硬脂酸鎂或硬脂酸類潤滑黏結劑(Sterotes);助流劑諸如膠體二氧化矽;甜味劑諸如蔗糖或糖精;或調味劑諸如薄荷、柳酸甲酯或橘子香料。
以藉由吸入之投予而言,共軛體係以氣體噴霧之形式自加壓容器或分配器中遞送,該加壓容器或分配器包含適當之推進劑(例如氣體諸如二氧化碳)或噴霧器。
系統性投予亦可藉由經黏膜或經皮裝置進行。以經黏膜或經皮投予而言,適用於穿透障壁之穿透劑被用於配方中。該等穿透劑通常為該領域已知,且包括例如用於經黏膜投予之洗滌劑、膽鹽及梭鏈孢酸衍生物。經黏膜投予可經由使用鼻噴霧劑或栓劑達成。以經皮投予而言,共軛體係經調配為該領域所廣為週知之軟膏、藥膏、凝膠或乳膏。
共軛體可與預防該共軛體自體內快速排出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製備,諸如控制釋放之調配物,包括植入物及微膠囊釋放系統。可使用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之聚合物,諸如乙烯醋酸乙烯酯、聚酐、聚乙醇酸、膠原、聚原酸酯、及聚乳酸。用於製備該等配方之方法將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顯而易知。
可特別有利的是將口服或腸胃外組成物調配成劑量單元形式,以易於投予及統一劑量。本文中所使用之劑量單位形式係指適用於所欲治療之個體作為單位劑量之物理分離單位;各單位含有可經計算以產生該所欲治療效果之預先決定量之共軛體以及該所需之醫藥載劑。本揭露之劑量單位型式之規格係取決於且直接依賴共軛體之獨特特徵及想要達成之特定治療效果而定。
在治療性應用中,本揭露所使用之醫藥組成物的劑量將視該劑、該接受病患之年齡、體重及臨床狀況及投予該治療之臨床醫師或開業醫師的經驗及判斷等其他會影響該選擇劑量之因素而定。一般來說,該劑量應足以導致該疾病之症狀延緩及較佳地消退,亦較佳地造成該疾病之完全消退。
應理解醫藥組成物可隨投予說明一起被包括於容器、包裝或分配器中。使用方法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有治療或預防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活化或增強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本文所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關於一種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癌症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有效量的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或預防有治療或預防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治療個體的STING媒介之疾病或病症之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癌症之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製造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藥物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製造用於治療或預防有治療或預防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藥物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製造用於治療個體的STING媒介之疾病或病症之藥物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製造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癌症之藥物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治療或預防有治療或預防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用於治療個體的STING媒介之疾病或病症之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的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癌症之用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文揭示之共軛體係經投予至個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有治療或預防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有效量的至少一種本揭露之共軛體;其中該共軛體在生物降解時釋放一或多種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有效量的至少一種本揭露之共軛體;其中該共軛體在生物降解時釋放一或多種治療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共軛體係抗體-STING的促效劑共軛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癌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治療或預防STING媒介之疾病及病症之方法。例示性疾病/病症包括但不限於癌症、感染性疾病(例如HIV、HBV、HCV、HPV及流感)及疫苗佐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STING途徑可回應於促效性胞質液核酸藉由上調腫瘤內許多細胞類型的IFNβ及干擾素(IFN)刺激基因(ISG)而誘導抗腫瘤免疫力。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作為疫苗佐劑使用之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因此亦提供免疫原性組成物或疫苗佐劑,其包含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提供一種組成物,其包含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及一或多種免疫刺激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製造疫苗的用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提供一種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於製造用於治療或預防疾病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或疫苗組成物的用途,該免疫原性組成物或疫苗組成物包含抗原或抗原性組成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係關於一種治療或預防疾病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罹患或易感疾病之人類個體投予包含抗原或抗原性組成物及在本文中揭示之共軛體之免疫原性組成物或疫苗組成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發炎、自體免疫疾病、過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HIV感染、AIDS感染、HCV感染、流感或人乳突病毒(HPV)感染。疾病範疇將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辨識。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疾病係如PCT申請號PCT/US2020/044538中所述,其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癌症(cancer)」及「腫瘤(neoplasm/tumor)」可交換使用,不論單數或複數形式係指經歷惡性轉形而對宿主有機體而言為病理性之細胞。原發性癌細胞可藉由發展成熟之技術特別是組織學檢查與非癌細胞輕易區別。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癌細胞的定義不只包括原發性癌細胞,也包括衍生自癌細胞祖先之任何細胞。這包括轉移的癌細胞及衍生自癌細胞的活體外培養及細胞系。當提及通常表現為實體腫瘤之癌症類型時,「臨床可偵測」腫瘤係指可根據腫瘤質量偵測之腫瘤;例如藉由諸如電腦斷層攝影(CT)掃描、磁振造影(MRI)、X射線、超音波或理學檢查觸診的程序及/或因為在可獲自病患的樣本中表現一或多種癌症特異性抗原而可被偵測的腫瘤。腫瘤可為造血性(或血液學或血液學性或血液相關)癌症,例如衍生自血液細胞或免疫細胞的癌症,其可被稱為「液體腫瘤」。基於血液學腫瘤之臨床病況的特定實例包括白血病諸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骨髓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漿細胞惡性病諸如多發性骨髓瘤、MGUS及Waldenstrom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諸如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霍奇金氏淋巴瘤;及類似物。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癌前症候群。
本揭露之共軛體可用於治療身體任何組織及器官的發炎,包括肌肉骨骼發炎、血管發炎、神經發炎、消化系統發炎、眼發炎、生殖系統發炎及其他發炎。疾病範疇將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辨識。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疾病係如PCT申請號PCT/US2020/044538中所述,其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揭露之共軛體在其中可具有潛在有益抗腫瘤效應之癌症疾病及病況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肺癌、骨癌、胰臟癌、皮膚癌、頭癌、頸癌、子宮癌、卵巢癌、胃癌、結腸癌、乳癌、食道癌、膽管癌、小腸癌、腸癌、內分泌系統癌、甲狀腺癌、副甲狀腺癌、腎上腺癌、尿道癌、前列腺癌、陰莖癌、睪丸癌、輸尿管癌或尿路癌、膀胱癌、腎癌或肝癌;直腸癌;肛門區域癌症;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腎盂癌、腎細胞癌;軟組織肉瘤;黏液瘤;橫紋肌瘤;纖維瘤;脂瘤;畸胎瘤;膽管癌;肝母細胞瘤;血管肉瘤;血管瘤;肝腫瘤;纖維肉瘤;軟骨肉瘤;骨髓瘤;慢性或急性白血病;淋巴球性淋巴瘤;原發性CNS淋巴瘤;CNS腫瘤;脊軸腫瘤;鱗狀細胞癌;滑膜肉瘤;惡性胸膜間皮瘤;腦幹神經膠質瘤;腦下垂體腺瘤;支氣管腺瘤;軟骨瘤性錯構瘤;間皮瘤;霍奇金氏病或一或多種前述癌症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實體腫瘤。在一態樣中,腫瘤係選自頭頸癌、胃癌、黑色素瘤、腎細胞癌(RCC)、食道癌、膽管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前列腺癌、結直腸癌(CRC)、結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尿路癌、子宮頸癌、膀胱癌、乳頭狀甲狀腺癌、乳頭狀腎細胞癌、膽管癌、唾腺管癌、腎癌、子宮頸癌及胰臟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人具有液體腫瘤,諸如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瘤(DLBCL)、多發性骨髓瘤、慢性淋巴胚細胞性白血病(CLL)、濾泡性淋巴瘤、急性骨髓樣白血病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皮膚癌(例如非黑色素瘤皮膚癌、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或日光性角化症。除了用於清除表淺皮膚癌之場效應以外,本揭露之共軛體可預防經治療之個體發展後續皮膚癌及惡性前期日光性角化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膀胱癌、乳癌、結直腸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尿路癌、頭頸鱗狀癌、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或胰臟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乳癌、胃癌、結直腸癌、結腸癌、食道癌、膽管癌、子宮內膜癌、尿路癌或非小細胞肺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乳癌係HER2擴增/過度表現乳癌或低HER2乳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子宮內膜癌係漿液性子宮內膜癌。
本揭露之共軛體亦可用於治療一或多種影響哺乳動物之疾病,該疾病之特徵在於與新血管形成及/或血管穿透性、纖維化病症及代謝病症相關聯之病症區域的細胞性增生。疾病範疇將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辨識。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疾病係如PCT申請號PCT/US2020/044538中所述,其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神經退化性疾病。例示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多發性硬化症、Huntington氏疾病、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疾病範疇將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辨識。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疾病係如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62/882,081, 62/944,643及62/982,935中所述,彼等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感染性疾病,其係由病原體、衍生自細菌、衍生自DNA病毒家族或RNA病毒家族之感染所煽動或與感染同時發生之任何疾病。疾病範疇將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辨識。在一些實施態樣中,這些疾病係如PCT申請號PCT/US2020/044538中所述,其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揭露之共軛體可單獨或與其他治療劑組合採用。作為免疫反應之調節劑,本揭露之共軛體亦可以單一療法或與另一治療劑組合使用以治療其中調節STING係有益之疾病及病況。根據本揭露之組合療法因此包含投予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至少一種其他治療活性劑。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根據本揭露之組合療法包含投予本揭露之至少一種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至少一種其他治療劑。本揭露之共軛體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其他治療劑可於單一醫藥組成物中一起投予或分開投予,且當分開投予時,此可以任何順序同時或依序發生。將選擇本揭露之共軛體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其他治療劑的量及相對投予時機以達成所欲之組合治療效應。因此,在進一步態樣中,提供一種組合,其包含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與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
本揭露之共軛體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與一或多種可用於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發炎性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之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該一或多種其他治療劑例如抗原免疫治療、抗組織胺、類固醇、NSAID、支氣管擴張劑、甲胺蝶呤、白三烯調節劑、單株抗體療法、受體療法或抗原非特異性免疫療法。
本揭露之共軛體及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可與放射療法及/或手術及/或至少一種可用於治療癌症及癌前症候群之其他治療劑組合使用。可組合採用任何抗腫瘤劑、抗微管劑、抗有絲分裂劑、荷爾蒙、荷爾蒙類似物、信號傳導途徑抑制劑、蛋白酪胺酸激酶或抗血管生成治療劑。其他治療劑範疇將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輕易辨識。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其他治療劑係如PCT申請號PCT/US2020/044538中所述,其內容全文特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免疫治療劑方案中使用之劑、在促細胞凋亡方案中使用之治療劑或細胞週期傳訊抑制劑亦可與本揭露之共軛體組合使用。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組合包含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特別是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至少一種抗腫瘤劑、抗微管劑、抗有絲分裂劑、荷爾蒙、荷爾蒙類似物、信號傳導途徑抑制劑、蛋白酪胺酸激酶或抗血管生成治療劑或彼等之組合。
用於與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組合或共投之其他治療劑(例如抗腫瘤劑)之額外實例係免疫調節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組合包含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特別是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及至少一種免疫調節劑或至少一種免疫刺激劑。
在本文中使用之「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係指影響免疫系統之任何物質包括單株抗體。免疫調節劑可用來作為治療癌症之抗腫瘤劑。例如免疫調節劑包括但不限於抗CTLA-4抗體及抗PD-1抗體。其他免疫調節劑包括但不限於ICOS抗體、OX-40抗體、PD-Ll抗體、LAG3抗體、TIM-3抗體、41BB抗體及GITR抗體。
用於與本揭露之共軛體組合或共投之其他治療劑(抗腫瘤劑)之額外實例係抗PD-Ll劑(即抗PD-Ll抗體)或PD-1拮抗劑。
因此,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提供治療有治療需要之人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及至少一種免疫調節劑。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免疫調節劑係選自ICOS促效劑抗體、OX-40抗體及PD-1抗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人罹患癌症。本發明亦提供的是使用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與至少一種免疫調節劑之組合以治療有治療需要之人。
在本文中使用之「免疫刺激劑(immunostimulatory agent)」係指任何可刺激免疫系統之劑。如本文中所使用,免疫刺激劑包括但不限於疫苗佐劑諸如類鐸受體促效劑、T細胞檢查點阻斷劑諸如抗PD-1及CTL4之mAb及T細胞檢查點促效劑諸如抗OX-40及ICOS之促效劑mAb。在本文中使用之「免疫刺激劑(immunostimulatory agent)」係指任何可刺激免疫系統之劑。如本文中所使用,免疫刺激劑包括但不限於疫苗佐劑。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類鐸受體」(或「TLR」)係指感測微生物產物及/或啟動適應性免疫反應之蛋白質或其片段的類鐸受體家族之成員。在一些實施態樣中,TLR活化樹突細胞(DC)。類鐸受體(TLR)係模式辨識受體之家族,該受體起初被識別為辨識微生物病原體之先天免疫系統之感測器。TLR辨識微生物中通常稱為「PAMP」(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之獨特結構。與TLR結合之配體引起細胞內傳訊途徑之級聯,誘導涉及發炎及免疫力之因子的產生。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與本揭露之共軛體組合使用之免疫刺激劑係TLR4促效劑。
因此,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提供治療有治療需要之人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投予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及至少一種免疫刺激劑。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免疫刺激劑係TLR4促效劑。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免疫刺激劑係AGP。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人罹患癌症。本發明亦提供的是使用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與至少一種免疫刺激劑之組合以治療有治療需要之人。
除了上述之免疫刺激劑以外,本揭露之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其他治療劑,而該其他治療劑因為其佐劑性質可作用以刺激免疫系統回應於存在去活化腫瘤細胞上之癌抗原。此類佐劑包括但不限於脂質、脂質體、誘導先天性免疫之去活化細菌(例如去活化或減毒的李斯特單胞菌)、經由(NOD)樣受體(NLR)、基於視黃酸誘導性基因(RIG)-I樣受體(RLR)及/或C型凝集素受體(CLR)媒介先天免疫活化之組成物。
由於其佐劑性質,TLR促效劑可與其他疫苗、佐劑及/或免疫調節劑組合使用,且可以各種組合加以組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共軛體與STING結合且誘導STING依賴性TBKI活化,且表現及分泌如本文所述之一或多種刺激DC誘導、吸引及/或成熟之細胞介素的去活化之腫瘤細胞可與一或多種TLR促效劑一起投予以達治療目的。
用於與本揭露之共軛體組合或共投之進一步活性成分(抗癌藥物)係IDO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可組合採用本揭露之共軛體與至少一種用於預防或治療感染性疾病細菌感染、病毒感染、Kaposi氏肉瘤相關疱疹病毒感染、TB感染、衣原體屬、瘧原蟲屬感染、葡萄球菌感染、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LS)、多發性硬化症、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及相關狼瘡病症、牛皮癬或休格倫氏症候群之其他治療劑。
本揭露之共軛體可藉由任何合適投予途徑投予,包括全身性投予及局部投予兩者。全身性投予包括口服投予、腸胃外投予、穿皮投予、直腸投予及吸入投予。腸胃外投予係指除經腸以外之投予途徑、穿皮或藉由吸入且一般藉由注射或輸注。腸胃外投予包括靜脈內、肌肉內及皮下注射或輸注。吸入係指不論經由口或經由鼻通道吸入而投予至病患的肺臟。局部投予包括施用至皮膚。
除上述適用於腫瘤學治療之投予途徑以外,醫藥組成物可經調適用於藉由腫瘤內或腫瘤周圍注射投予。預期將本揭露之共軛體直接腫瘤內或腫瘤周圍注射至單一實體腫瘤之中或鄰近部位誘發可攻擊及摧毀全身癌細胞之免疫反應,實質上減少及在一些情況下永久清除罹病個體的腫瘤。以此方式活化免疫系統以殺滅遠端腫瘤公知為遠隔效應且已利用多個治療性模式在動物顯示。局部或腫瘤內或腫瘤周圍投予之進一步優點係以遠低劑量達成等效療效的能力,因此最小化或清除在遠高全身性劑量下觀察到的不良事件。
本揭露之共軛體可投予一次或根據投藥方案在給定時期內的不同時間間隔投予數個劑量。例如,劑量可每天投予一、二、三或四次。可投予劑量直到達成所欲治療效應,或無限期投予以維持所欲治療效應。本揭露之共軛體的合適投藥方案取決於共軛體的藥物動力學性質,諸如吸收、分布及半衰期,其可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判定。此外,本揭露之共軛體的合適投藥方案包括投予此方案的持續時間取決於所欲治療之疾病或病症、所欲治療之疾病或病症的嚴重性、所欲治療之病患的年齡及身體病況、所欲治療之病患的醫療病史、併用療法的特性、所欲治療效應及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知識及專業領域內之類似因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進一步理解的是合適投藥方案可視個別病患對投藥方案的反應或個別病患的需求隨時間改變而需要調整。總每日劑量範圍為1 mg至2000 mg,較佳地總每日劑量範圍為1 mg至250 mg。
以用於療法而言,本揭露之共軛體在向病患投予之前通常將(但不一定)調配為醫藥組成物。因此,本揭露亦關於醫藥組成物,其包含本揭露之共軛體及至少一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本揭露之醫藥組成物可經製備及包裝為大量形式或單位劑量形式。以例如口服應用而言,可投予一或多個錠劑或膠囊。一劑醫藥組成物含有至少治療有效量的本揭露之共軛體(即本揭露之共軛體或其鹽特別是醫藥上可接受之鹽)。當製備為單位劑量形式時,醫藥組成物可含有1 mg至1000 mg之本揭露之共軛體。
如本文所提供,包含1 mg至1000 mg之本揭露之共軛體的單位劑量形式(醫藥組成物)可每天投予一、二、三或四次,較佳地每天一、二或三次,且更佳地每天一或二次,以致效STING媒介之疾病或病症的治療。
本揭露之醫藥組成物一般含有一種本揭露之共軛體。然而在某些實施態樣中,本揭露之醫藥組成物含有超過一種本揭露之共軛體。此外,本揭露之醫藥組成物可選地可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額外治療劑(例如醫藥活性共軛體)。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係指在給予醫藥組成物形式或一致性時所涉及之醫藥上可接受之材料、組成物或媒劑。當混合時各賦形劑必須與醫藥組成物之其他成分相容,以避免當向病患投予時將實質上減少本揭露之共軛體之療效的交互作用及將導致醫藥上不可接受之醫藥組成物的交互作用。此外,各賦形劑當然必須具有足夠高的純度以使之為醫藥上可接受。
本揭露之共軛體及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一般將調配為適用於藉由所欲投予途徑向病患投予之劑型。習知劑型包括該些適用於下列者:(1)口服投予諸如錠劑、膠囊、膠囊型錠劑、丸劑、口含錠、粉末、漿料、酏劑、懸浮液、溶液、乳液、囊劑及扁囊劑;(2)腸胃外投予諸如無菌溶液、懸浮液及用於重構之粉末;(3)穿皮投予諸如穿皮貼劑;(4)直腸投予諸如栓劑;(5)吸入諸如氣溶膠及溶液;及(6)局部投予諸如乳膏、軟膏、乳液、溶液、糊劑、噴霧、泡沫及凝膠。
合適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將取決於所選之特定劑型而異。此外,合適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因彼等在組成物中可具備之特定功能而選擇。例如,某些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因彼等促進產生均勻劑型之能力而選擇。某些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因彼等促進產生穩定劑型之能力而選擇。某些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因彼等在向患者投予後促進從一個器官或身體的一部分攜帶或輸送本揭露之共軛體至另一器官或身體的一部分之能力而選擇。某些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因彼等增強病患順從度之能力而選擇。
合適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包括下列類型之賦形劑:稀釋劑、填料、黏合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流劑、造粒劑、包覆劑、潤濕劑、溶劑、共溶劑、懸浮劑、乳化劑、甜味劑、調味劑、風味遮蔽劑、著色劑、防結塊劑、保濕劑、螯合劑、塑化劑、增黏劑、抗氧化劑、保存劑、穩定劑、界面活性劑及緩衝劑。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某些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可具備超過一種功能且可具備替代功能,取決於存在於調配物中之賦形劑的量及哪些其他成分存在於調配物中。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具有能夠選擇可用於本揭露之適當量的合適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之知識及技藝。此外,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取得一些描述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之資源且該些資源可用於選擇合適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實例包括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Mack Publishing Company)、The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Additives (Gower Publishing Limited)及The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the American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Pharmaceutical Press)。
在一態樣中,本揭露係關於固體口服劑型諸如錠劑或膠囊,其包含有效量的本揭露之共軛體及稀釋劑或填料。口服固體劑型可進一步包含崩解劑或潤滑劑。
應理解本揭露之共軛體亦可作為佐劑而與疫苗調配以調節疫苗的活性。此類組成物可含有抗體或抗體片段或抗原性組分及可選地一或多種具有佐劑活性之其他組分。
本揭露之某些化合物及/或共軛體可為強效免疫調節劑,且因此應小心進行彼等之操作。本揭露已經描述,提供下列實例作為說明而非限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下式BB
Figure 02_image400
其中該共軛體包含XMT-1519抗體,該XMT-1519抗體包含:包含胺基酸序列FTFSSYSMN (SEQ ID NO: 20)之可變重鏈互補決定區1 (CDRH1);包含胺基酸序列YISSSSSTIYYADSVKG (SEQ ID NO: 21)之可變重鏈互補決定區2 (CDRH2);包含胺基酸序列GGHGYFDL (SEQ ID NO: 22)之可變重鏈互補決定區3 (CDRH3);及包含胺基酸序列RASQSVSSSYLA (SEQ ID NO: 27)之可變輕鏈互補決定區1 (CDRL1);包含胺基酸序列GASSRAT (SEQ ID NO: 28)之可變輕鏈互補決定區2 (CDRL2);及包含胺基酸序列QQYHHSPLT (SEQ ID NO: 29)之可變輕鏈互補決定區3 (CDRL3),且d15 係約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共軛體係下式CC
Figure 02_image402
其中共軛體包含XMT-1535抗體,該XMT-1535抗體包含CDRH1、CDRH2、CDRH3、CDRL1、CDRL2及CDRL3,該CDRH1包含胺基酸序列GYTFTGYNIH (SEQ ID NO: 5),該CDRH2包含胺基酸序列AIYPGNGDTSYKQKFRG (SEQ ID NO: 6),該CDRH3包含胺基酸序列GETARATFAY (SEQ ID NO: 7),該CDRL1包含胺基酸序列SASQDIGNFLN (SEQ ID NO: 8),該CDRL2包含胺基酸序列YTSSLYS (SEQ ID NO: 9),該CDRL3包含胺基酸序列QQYSKLPLT (SEQ ID NO: 10)且d15 係約8。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式BB或式CC之共軛體可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BB或式CC之共軛體。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疾病或病症係癌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以式BB之共軛體而言,該癌症係乳癌、胃癌、結直腸癌、食道癌、膽管癌、子宮內膜癌、尿路癌或非小細胞肺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乳癌係HER2擴增/過度表現乳癌或低HER2乳癌。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子宮內膜癌係漿液性子宮內膜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式CC之共軛體可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表現NaPi2b之腫瘤。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表現NaPi2b之腫瘤係卵巢癌、非小細胞肺癌(NSCLC)、乳頭狀甲狀腺癌、子宮內膜癌、膽管癌、乳頭狀腎細胞癌、透明細胞腎癌、乳癌、腎癌、子宮頸癌或唾腺管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個體具有上皮卵巢癌、輸乳管癌、原發性腹膜癌、鉑抗性卵巢癌、非鱗狀NSCLC癌症、進行性、放射性碘難治性、局部區域性復發或轉移性疾病乳頭狀甲狀腺癌或上皮子宮內膜癌。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式BB之共軛體可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BB之共軛體與一或多種治療劑之組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治療劑係免疫調節劑或免疫刺激劑。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免疫調節劑係抗CTLA-4抗體、抗PD-1抗體、ICOS抗體、OX-40抗體、PD-Ll抗體、LAG3抗體、TIM-3抗體、41BB抗體或GITR抗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式BB之共軛體可用於治療有治療需要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症,其包含向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BB之共軛體與一或多種HER2抗體之組合,該一或多種HER2抗體與和HER2抗體XMT-1519不同的HER2之表位結合。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與和HER2抗體XMT-1519不同的HER2結合之HER2抗體係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Fab37或chA21。 實例
下列實例說明本揭露。這些實例無意限制本揭露之範疇,而是提供製備及使用本揭露之化合物、組成物及方法之指引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雖然已描述本揭露之具體實施態樣,但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可作出各種變更及修改。
將理解本揭露之某些化合物可為強效免疫調節劑,且因此應小心進行彼等之操作。
本文所述之反應係適用於生產本揭露之化合物,其具有如本文中定義之多種不同取代基(例如R1 、R2 等)。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如果特定取代基與本文所述之合成方法不相容,則該取代基可經在反應條件下穩定之合適保護基保護。合適保護基及使用此類合適保護基保護及去保護不同取代基之方法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廣為周知;其實例可見T. W. Greene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4th edition, J. Wiley and Sons, 2006)。除非另行說明,所有起始材料係獲自商業供應商且不經進一步純化即供使用。縮寫
下列縮寫係用於以下的反應方案及合成實例。此清單並非包括本申請案中所使用之所有縮寫的清單,因為合成方案及實例中亦可使用有機合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理解的額外標準縮寫。 ACN      乙腈 CDI       1,1’-羰基二咪唑 DCC      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 DCM     二氯甲烷 DIPEA   N,N-二異丙基乙胺 DMA     二甲基乙醯胺 DMF      二甲基甲醯胺 DMPA    二羥甲基丙酸 ESI       電灑游離法 HATU    2-(1H-7-氮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 HIC       疏水性交互作用層析法 HOBt     羥基苯并三唑 HPLC    高壓液相層析法 MeOH    甲醇 SEC      粒徑排阻層析法 TFA      三氟乙酸 THF      四氫呋喃 PyBOP   (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啶鏻六氟磷酸鹽一般資訊
除非另行說明,否則所有試劑皆購自相關提供者。
DiABZI STING的促效劑係如Ramanjulu et al (Nature, 564(7736):439-443 (2018))中所述製備。
XMT-1535(抗NaPi2b抗體)係揭示於同在審查中之申請案US 15/457,574(2017年3月13日提出),其所有內容物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XMT-1519(抗Her2抗體)係揭示於US 9,555,112(2017年1月31日獲准)及US 9,738,720(2017年8月22日獲准),其所有內容物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XMT-1535 AF-HPA ADC, DAR 5.9及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DAR 5.5係如同在審查中之申請案US 62/958,916(2020年1月9日提出)及US 63/040,735(2020年6月18日提出)中所述製備,彼等所有內容物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HPLC純化係在Phenomenex Gemini 5 µm C18 110 Å 250 x 10 mm半製備型管柱上實施。
適用時,共軛體之藥物含量係以分光光度測定,否則實施RP-HPLC或LC/MS以定量測定藥物含量。
抗體-藥物共軛體之蛋白質含量係以分光光度測定或藉由ELISA測定。
抗體-藥物共軛體、攜帶藥物支架或抗體支架係藉由所需之大量滲濾、CHT層析法或HIC純化(即移除殘餘之未反應藥物、未共軛抗體、酶或起始材料)。若需要,藉由SEC或HIC進行額外純化以移除聚集的抗體-藥物共軛體。一般來說,經純化之抗體-藥物共軛體含有如藉由SEC所測定之<5% (w/w)(例如<2% (w/w))聚集的抗體-藥物共軛體;如藉由RP-HPLC及/或LC-MS/MS所測定之<0.5% (w/w)(例如<0.1% (w/w))游離(未共軛)藥物;如藉由SEC及/或RP-HPLC所測定之 1% (w/w)游離藥物共軛體;及如藉由HIC-HPLC及/或RP-HPLC所測定之<10% (w/w)(例如<1% (w/w))未共軛抗體或抗體片段。還原或部分還原抗體係使用文獻所述之程序製備,見例如Francisco et al., Blood 102 (4): 1458-1465 (2003)。總藥物(共軛及未共軛)濃度係藉由UV-Vis分光光度法或RP-HPLC測定。
為了測定生物樣本中游離藥物的濃度,酸化樣本係經乙腈處理。萃取游離藥物並分析乙腈上清液。為了測定非臨床樣本中共軛STING的促效劑的濃度,樣本使用抗人Fc抗體磁珠進行免疫捕捉隨後進行耗竭式鹼水解。藉由LC-MS/MS分析含有經釋放之藥物的乙腈上清液。非臨床樣本中之總抗體係使用MSD ECL免疫測定測量。
游離藥物之分析係藉由RP-HPLC使用C-4管柱及乙腈梯度進行。整合在串聯質譜法上之MRM峰面積並與耳抑素F (AF)及耳抑素F羥丙基醯胺(AF-HPA)標準比較。方法係用於定量血漿及組織均質物中之AF-HPA及AF,且在0.1至150 ng/mL的濃度範圍內呈線性。在經NaOH水解之後釋放的總藥物係以動態範圍為1 ng/mL至5000 ng/mL在相同條件下測量。總抗體標準的範圍為0.009 µg/mL至20 µg/mL。
藥物抗體比(DAR)係藉由測量共軛體之吸光度測定。DAR值係使用抗體及STING的促效劑載荷物之適當莫耳消光係數計算。
腫瘤係使用數位卡尺每週測量二次且腫瘤體積係使用下式計算:腫瘤體積(mm3 )=(寬度2 x 長度)/2。第一週每日記錄體重且之後每週記錄二次。動物維持研究直到個別腫瘤體積達到≥ 1000mm3 ≥ 1500mm3 或如所示。體重變化百分比係使用下式計算:體重變化(%)=((體重研究第 X - 體重研究第 1 )/體重研究第 1 )*100。腫瘤體積係報告為平均值±平均值之標準誤(SEM)。腫瘤生長抑制(%TGI)係定義為治療與對照組之間平均數腫瘤體積(MTV)的百分比差異。腫瘤大小係貫穿各療效研究測量以判定腫瘤生長抑制(TGI)。腫瘤消退百分比係使用下式計算:消退%=(1-(平均腫瘤體積最終 )/(平均腫瘤體積 1 )) *100。部分反應(PR)係定義為三次連續測量的腫瘤體積為第1天體積的50%或小於50%且這三個測量值之至少一者等於或大於13.5 mm3 。完全反應(CR)係定義為三次連續測量的腫瘤體積小於13.5 mm3 。無腫瘤存活(TFS)係歸類為在研究結束時具有CR。實例 1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8
Figure 02_image404
A 部分: 在化合物1 (如WO2017175147A1中所述製備,0.5 g,0.64 mmol)、Boc-L-丙胺酸(0.242 g, 1.28 mmol)、DMAP (7.8 mg, 0.064 mmol)及DCC (0.264 g, 1.28 mmol)之混合物中添加DMF (2 mL)。將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隔夜,接著將溶液濃縮且殘餘物係在矽膠(0至4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給出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2 (0.52 g,85%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6 H58 N13 O10 [M+H]+ :952.4;測得為952.4。
B 部分: 在化合物2 (0.52 g, 0.55 mmol)於二噁烷(10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4 N HCl (2 mL, 8.19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接著將懸浮液濃縮且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獲得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3 。ESI-MSm/z 經計算為C41 H50 N13 O8 [M+H]:852.4;測得為852.3。
C 部分: 在化合物3 (0.586 g, 0.661 mmol)於DMF中(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2,2-二甲基-4-側氧基-3,8,11-三氧雜-5-氮雜十四-14-酸(0.202 g, 0.727 mmol),隨後添加DIPEA (0.230 mL, 1.322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 min,接著添加HATU (0.376 g, 0.992 mmol)及HOBt (0.153 g, 0.992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添加額外等分試樣的DIPEA (0.460 mL, 2.6 mmol)。在又1小時後,將反應混合物濃縮成油狀物。將殘餘物在矽膠(0至4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4 (0.9 g,>95%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3 H71 N14 O13 [M+H]+ :1111.5;測得為1111.5。
D 部分: 在化合物4 (0.9 g, 0.810 mmol)於二噁烷(10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4 N HCl (3.04 mL, 12.15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5 h。將懸浮液濃縮以提供呈無色固體之化合物5 (0.56 g,66.0%產率)。ESI-MS經計算為C48 H63 N14 O11 [M+H]+ :1011.5;測得為1011.4。
E 部分: 在支架6 (100 mg,0.072 mmol,如PCT/US2018/06719中所述製備)及化合物5 (72.7 mg, 0.072 mmol)於DMF (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yBOP (37.5 mg, 0.072 mmol)及DIPEA (0.075 mL, 0.431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接著將溶液濃縮,且殘餘物係藉由製備型HPLC(0至80% ACN於水中)純化以提供化合物7 (109 mg,64%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03 H156 N24 O41 [M+2H]2+ :1192.5;測得為1192.5。
F 部分: 在XMT-1519 (10 mg, 0.069 µmol)於50 mM HEPES, 1 mM EDTA, pH 7緩衝劑中之溶液中添加TCEP (0.059 mg, 0.207 µmol)並將混合物在37℃下振盪90分鐘。在還原抗體中添加化合物7 (0.987 mg,0.414 µmol於200 µL DMA中)。將所得混合物在37℃下振盪60分鐘。將反應用半胱胺酸(15當量,0.125 mg,1.035 µmol於125 µL之50 mM HEPES, 1mM EDTA, pH 7中)淬熄並在室溫下旋轉1 h。將所得共軛體8 藉由超過濾或CHT層析法純化。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8-1及8-2之細節。共軛體8-1及8-2係如所述製備,不同的是8-2的合成相較於8-1使用較高比例之TCEP:mAb(4:1對比3:1)以及較高比例之化合物7 對比mAb(8:1對比6:1)。
Figure 02_image406
實例 1a :合成曲妥珠單抗共軛體 8a
Figure 02_image408
共軛體8a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曲妥珠單抗而非XMT-1519。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8a-18a-28a-3 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10
實例 1b :合成 XMT-1535 共軛體 8b, DAR 5.7
Figure 02_image412
共軛體8b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35而非XMT-1519。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8b-18b-28b-3 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14
實例 1c :合成帕利珠單抗 (Palivizumab) 共軛體 8c
Figure 02_image416
共軛體8c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8c-1及8c-2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18
實例 1d :合成帕利珠單抗 mIgG2a 共軛體 8d
Figure 02_image420
共軛體8d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mIgG2a而非XMT-1519。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8d-1、8d-2及8d-3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22
實例 1e :合成 XMT-1535 hIgG1-mIgG2a 共軛體 8e, DAR 7.0
Figure 02_image424
共軛體8e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35 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e 具有7.0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35 hIgG1-mIgG2a比例。實例 1f :合成 XMT-1535 AAG 共軛體 8f, DAR 7.4
Figure 02_image426
共軛體8f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35 AAG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f 具有7.4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35 AAG比例。實例 1g :合成目標 D mIgG2a 共軛體 8g, DAR 7.4
Figure 02_image428
共軛體8g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目標D 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g 具有7.4之STING的促效劑對目標D_mIgG2a比例。實例 1h :合成目標 C hIgG1a共軛體 8h, DAR 6.9
Figure 02_image430
共軛體8h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目標C hIgG1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g 具有6.9之STING的促效劑對目標C hIgG1a比例。實例 1i :合成目標 E mIgG2a 共軛體 8i, DAR 10.0
Figure 02_image432
共軛體8i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目標E 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g 具有10.0之STING的促效劑對目標E mIgG2a比例。實例 1j :合成曲妥珠單抗 AAG 共軛體 8j, DAR 7.0
Figure 02_image434
共軛體8j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曲妥珠單抗AAG而非XMT-1519。
以下給出共軛體8j8j-1 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36
實例 1k :合成曲妥珠單抗 mIgG2a 共軛體 8k, DAR 8.1
Figure 02_image438
共軛體8k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曲妥珠單抗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k 具有8.1之STING的促效劑對曲妥珠單抗mIgG2a比例。實例 1l :合成 XMT-1535 共軛體 8l, DAR 4.7
Figure 02_image440
共軛體8l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35而非XMT-1519,且併入2-(2-(2-(2-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而非(3-(2-(2-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醯基)-L-丙胺酸至化合物結構中。經純化的共軛體8l 具有4.7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35比例。實例 1m :合成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8m, DAR 4.5
Figure 02_image442
共軛體8m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且併入2-(2-(2-(2-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酸而非(3-(2-(2-胺基乙氧基)乙氧基)丙醯基)-L-丙胺酸至化合物結構中。經純化的共軛體8m 具有4.5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2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16, DAR 5.3
Figure 02_image444
A 部分: 在化合物9 (0.100 g, 0.429 mmol)於THF (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HATU (0.196 g, 0.514 mmol)及HOBt (0.079 g, 0.514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0℃攪拌10 min,接著添加2-(苄氧基)乙-1-胺(0.0648 mg, 0.429 mmol)及DIPEA (0.112 mL, 0.643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隔夜,將溶液濃縮且殘餘物係在矽膠(0至1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提供化合物10 (0.2 g,10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9 H30 N2 O5 Na [(M+Na]+ ):計算值389.2;測得為389.2。
B 部分: 將化合物10 (150 mg, 0.409 mmol)於EtOH (10 mL)中之溶液以N2 除氣,然後添加Pd-C (43.6 mg, 0.409 mmol)。接著將混合物以H2 除氣。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在H2 (1 atm)下攪拌隔夜。將固體經由矽藻土墊濾出,並將濾液濃縮以提供化合物11 。粗製化合物11 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中。ESI-MSm/z 經計算為:C12 H24 N2 O5 Na [(M+Na]+ ):計算值299.2;測得為299.2。
C 部分: 將含有化合物11 (128 mg, 0.463 mmol)之殘餘物及N,N-二甲基吡啶-4-胺(11.32 mg, 0.093 mmol)之100 mL培養瓶以氬沖洗,接著添加三乙胺(129 µl, 0.926 mmol)、乙腈(1.544 mL)及DMF (0.772 mL)。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0℃並攪拌5 min,隨後添加4-硝基苯基氯碳酸酯(140 mg, 0.695 mmol),並將所得混合物在20℃下攪拌2 h,接著濃縮成油狀物。將殘餘物在矽膠(0至100%乙酸乙酯於己烷中)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12 (50 mg,24%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4 H19 N3 O7 [(M-Boc+H]+ ):計算值342.2;測得為342.1。
D 部分: 在化合物12 (50 mg, 0.113 mmol)及化合物1 (36.9 mg, 0.047 mmol)於DMF (500 µL)中之溶液中添加DMAP (1.153 mg, 9.44 µmol)。將反應混合物在80℃下加熱3 h,接著添加化合物12 (50 mg, 0.113 mmol)。將反應混合物再攪拌3 h,接著冷卻至室溫。將混合物濃縮,且將殘餘物在矽膠(0至3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13 (20 mg,39%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1 H67 N14 O13 [(M+H)]+ :計算值1083.4;測得為1083.5。
E 部分: 在化合物13 (20 mg, 0.047 mmol)於DCM (0.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TFA (0.1 m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4 h,接著濃縮以提供呈固體之化合物14 (10 mg,55%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6 H59 N14 O11 [M+H]+ :計算值983.4;測得為983.5。
F 部分: 在支架6 (14.15 mg, 10.17 µmol)及化合物14 (10 mg, 10.17 µmol)於DMF (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HATU (4.64 mg, 0.012 mmol)、HOAt (1.881 mg, 0.012 mmol)及DIPEA (0.018 mL, 0.102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接著濃縮,且殘餘物係在製備型RP HPLC(0至80% ACN於水中)上純化以提供支架15 (20 mg,83%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01 H152 N24 O41 [(M+2H]2+ ):計算值1178.7;測得為1178.59.0。
G 部分: 如實例1所述,將XMT-1519 (10 mg, 0.069 µmol)之溶液與支架15 (0.823 mg,0.347 µmol於200 µL DMA中)共軛。經純化的共軛體16 具有5.3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3 :合成曲妥珠單抗共軛體 20
Figure 02_image446
A 部分: 將Boc-ala-ala-OH (67 mg, 256 µmol)、CDI (70 mg, 435 µmol)及DMF (2 mL)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23 h。接著添加化合物1a (如WO2017175147A1中所述製備,100 mg,128 µmol)及DIPEA (67 µL, 384 µmol),並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3 h。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殘餘物係藉由矽膠(0至20% MeOH-DCM洗提液)層析。單離呈黃色發泡體之產物化合物17 (109 mg,83%產率)。ESI-MSm/zi 經計算為C49 H64 N15 O10 [M+H]+ :1022.5;測得為1022.4。
B 部分: 將化合物17 (108 mg, 106 µmol)及2M HCl-二噁烷(6 mL)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殘餘物係在高真空下乾燥以提供呈灰白色發泡體之化合物18 (103 mg,定量)。ESI-MSm/z 經計算為C44 H56 N15 O8 [M+H]:922.4;測得為922.4。
C 部分: 將化合物18 (80 mg, 84 µmol)、支架6 (117 mg, 84 µmol)、HOAt (12mg, 84 µmol)、Di PEA (59 µL, 336 µmol)及DMF (3 mL)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分鐘,接著添加HATU (42 mg, 109 µmol),且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0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藉由逆相(10至100% ACN-水(含0.1% HCOOH)洗提液)層析。單離呈白色蓬鬆固體之支架19 (35 mg,18%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99 H149 N25 O38 [M+2H]2+ :計算值1148.0;測得為1148.4。
D 部分: 如實例1所述,將曲妥珠單抗(10 mg, 0.067 µmol)與支架19 (1.237 mg,0.539 µmol於200 µL DMA中)共軛,隨後使用CHT第II型層析法純化以給出共軛體20 。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20-1及20-2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48
實例 3a :合成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20a, DAR 5.5
Figure 02_image450
共軛體20a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20a 具有5.5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4 :合成曲妥珠單抗共軛體 25, DAR 6.6
Figure 02_image452
A 部分: 在化合物21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38 mg,0.047 mmol)及三級丁基(S)-(2-羥丙基)胺甲酸酯(9.85 mg, 0.056 mmol)於DMF (2 mL)中之混合物中添加3-((乙基亞胺基)亞甲基)胺基)-N,N-二甲基丙-1-胺鹽酸鹽(13.48 mg, 0.070 mmol)、HOBt (10.77 mg, 0.070 mmol)、DIPEA (0.016 mL, 0.094 mmol)及DMAP (5.73 mg, 0.047 mmol)。接著將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2天。將混合物濃縮以提供殘餘物,接著將該殘餘物且在矽膠(0至3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給出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22 (20 mg,44%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7 H58 N11 O12 [M+H]+ :計算值968.4;測得為968.3。
B 部分: 在化合物22 (20 mg, 0.021 mmol)於二噁烷(4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4 N HCl (0.52 mL, 8.19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 h、濃縮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產物化合物23 (17 mg,95%產率)係白色固體。ESI-MSm/z 經計算為C42 H50 N11 O10 [M+H]+ :868.3;測得為868.4。
C 部分: 在化合物23 (17 mg, 0.020 mmol)及支架6 (32.1 mg, 0.023 mmol)於DMF (2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yBOP (15.3 mg, 0.03 mmol)及DIPEA (0.034 mL, 0.196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濃縮以提供殘餘物,該殘餘物接著係在製備型RP HPLC(0至80% ACN於水中)上純化以提供支架24 (26 mg,59%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97 H143 N21 O40 [M+2H]2+ :1120.98;測得為1121.06。
D 部分: 如實例1所述,將XMT-1519抗體(5 mg, 0.0347 μmol)與支架24 (0.622 mg, 0.278 μmol)共軛。將粗製反應混合物藉由CHT管柱層析法純化以給出共軛體25 (3.19 mg,64%產率)。經純化的共軛體25 具有6.6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5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28, DAR 6.0
Figure 02_image454
A 部分: 化合物26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26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而非化合物1 。獲得呈無色固體之化合物27 (71.0 mg,4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03 H154 N22 O43 [M+2H]2+ :1193.52;測得為1193.48。
B 部分: 共軛體28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以提供共軛體28 。經純化的共軛體28 具有6.0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6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29, DAR 5.5
Figure 02_image456
使用30 kDa MWCO超過濾單元,將共軛體28 (6.5 mg)以3個循環的濃縮及稀釋調配至PBS, pH 8中。接著將經再調配之共軛體在37℃下培育24 h,接著再調配至海藻糖緩衝劑pH 5.5。開環係藉由抗體還原之後重鏈及輕鏈之LCMS分析證實。在各種輕鏈物種之間觀察到良好解析:未共軛、與完整琥珀醯亞胺共軛及與經開環之琥珀醯亞胺共軛。亦可在對應重鏈物種中觀察到開環,但各種物種之間的解析不良。因此開環程度係藉由著重在輕鏈物種預估。使用此方案,預估共軛體29 中經開環之產物百分比相對於完整琥珀醯亞胺為94%。共軛體29 具有5.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7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32-1, DAR 6.5
Figure 02_image458
A 部分: 支架31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化合物30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而非化合物1 。獲得呈無色固體之支架31 (9 mg,8%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01 H151 N23 O42 [M+2H]2+ :1179.02;測得為1179.21。
B 部分: 共軛體32-1 32-2 32-332-4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以提供標題共軛體。經純化的共軛體32-1 32-2 32-3 32-432-5 具有如下表所述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共軛體32-5 具有>10 mg/mL之mAb濃度,含有<1%之未共軛mAb及<1%高分子量物種。
Figure 02_image460
實例 7a :合成 XMT-1535 共軛體 32a, DAR 6.2
Figure 02_image462
共軛體32a 32a-132a-232a-332a-4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35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32a 32a-132a-232a-332a-4 具有如下表所述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35比例。
Figure 02_image464
實例 7b :合成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32b, DAR 6.8
Figure 02_image466
共軛體32b32b-132b-2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32b32b-132b-2 具有如下表所述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
Figure 02_image468
實例 7c :合成帕利珠單抗 mIgG2a 共軛體 32c, DAR 9.1
Figure 02_image470
共軛體32c 係如上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32c 具有9.1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7d :合成 XMT-1535 mIgG2a 共軛體 32d, DAR 8.8
Figure 02_image472
共軛體32d 係如上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35 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32d 具有8.8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35 mIgG2a比例。實例 7e :合成 XMT-1519 AAG 共軛體 32e, DAR 7.4
Figure 02_image474
共軛體32e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XMT-1519 AAG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32e 具有7.4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 AAG比例。實例 7-1 :替代合成化合物 31
Figure 02_image476
A 部分 :將化合物30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500 mg, 0.663 mmol, 1eq)、Boc-PEG2-Ala-OH (0.693 g, 1.99 mmol, 3 eq)、EDC-HCl (381 mg, 1.99 mmol, 3 eq)及DMAP (243 mg, 1.99 mmol)在空氣下之小瓶中於DMF (26.5 mL)中混合。反應在3小時完成。將混合物用AcOH (0.76 mL, 10 eq)淬熄、濃縮且在矽膠(DCM:MeOH)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30a 。ESI-MSm/z 經計算為C51 H66 N13 O14 [M+H]+ :1084.5;測得為1084.4。
B 部分 :將化合物30a (0.663 mmol)懸浮於在空氣下之培養瓶中之二噁烷(10 mL)中。添加HCl(4M於二噁烷中,6 mL),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將混合物濃縮以給出白色固體。將固體溶解於純水中且藉由逆相層析法(0至25% ACN於水中)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30b (444 mg, 77%)。ESI-MSm/z 經計算為C46 H58 N13 O12 [M+H]+ :984.4;測得為984.2。
C 部分: 在支架6 (450 mg,0.32 mmol,如PCT/US2018/06719中所述製備)及化合物30b (350 mg, 0.072 mmol)於DMF (6.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PyBOP (185 mg, 0.36 mmol)及三乙胺(0.23 mL, 1.62 mmol)。將混合物在RT下攪拌15分鐘,接著用AcOH (0.23 mL, 3.99 mmol)淬熄且藉由逆相純化(0至40% ACN於水(含0.1%乙酸)中)純化以給出化合物31 (408 mg,55%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101 H151 N23 O42 [M+2H]2+ :1179.52;測得為1179.27。實例 8 :合成曲妥珠單抗共軛體 34, DAR 6.9
Figure 02_image478
A 部分: 在化合物1a (如WO2017175147A1中所述製備,0.030 g,0.038 mmol)於DMF (1.5 mL)中之溶液中添加N -乙基-N -異丙基丙-2-胺(0.067 mL, 0.385 mmol)。將溶液在室溫下攪拌5分鐘之後添加於DMF (0.5 mL)中之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1-(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3,6,9,12,15,18-六氧雜二十一烷-21-酯(0.027 g, 0.050 mmol),並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接著添加乙酸(0.1 mL),隨後在製備型HPLC管柱(C18, 21.2 mm x 100 mm)上(10至100% MeCN (0.1% HOAc)於H2 O (0.1% HOAc)中,20 min.梯度)純化以給出支架33 (0.006 g,13.05%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7 H75 N14 O15 [M+H]+ :計算值1195.55;測得為1195.47。
B 部分: 如實例1所述,將曲妥珠單抗(10 mg, 0.069 µmol)與支架33 (0.658 mg,0.550 µmol於DMA中)共軛。將粗製共軛體34 藉由CHT第II型層析法純化。經純化的共軛體34 具有6.9之STING的促效劑對曲妥珠單抗比例。實例 8a :合成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34a, DAR 7.0
Figure 02_image480
共軛體34a 係如實例8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曲妥珠單抗。經純化的共軛體34a 具有7.0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9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45, DAR 6.5
Figure 02_image482
A 部分: 在化合物35 (400mg, 1688 µmol)及乙酸三級丁酯(8 mL)之混合物中添加70% HClO4 (302 mg, 2.11 mmol)。接著將所得溶液在室溫下攪拌21 h,接著以飽和NaHCO3 溶液中和。將水相用EtOAc (2x)洗滌,接著將合併的有機物用鹽水洗滌、乾燥(Na2 SO4 )、過濾及濃縮以給出係不透光油狀物之化合物36 (530 mg,定量)。ESI-MSm/z 經計算為C16 H24 N1 O4 [M+H]+ :294.2;測得為294.2。
B 部分: 將化合物36 (279mg, 782 µmol)、化合物37 (370mg, 938 µmol)、HOAt (128 mg, 938 µmol)、DIPEA (409 µL, 2.35 mmol)及DMF (4 mL)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分鐘,接著添加HATU (416 mg, 1095 µmol),且將反應在室溫下攪拌2.5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殘餘物係藉由矽膠(20至100% EtOAc/己烷洗提液)層析。單離呈白色蓬鬆固體之化合物38 (254 mg,362 µmol,46%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39 H48 N2 O9 [M+H]+ :702.3;測得為702.4。
C 部分: 將化合物38 (254 mg, 362 µmol)、MeOH (6 mL)及10% Pd-C催化劑(50 mg)之混合物在H2 (1 atm)下在室溫下攪拌2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且將濾液濃縮以給出係透明油狀物之化合物39 (214 mg,97%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32 H42 N3 O9 [M+H]+ :612.3;測得為612.3。
D 部分: 將化合物39 (58 mg, 64 µmol)、化合物40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47 mg,77 µmol)、HOAt (10 mg, 77 µmol)、Di PEA (56 µL, 320 µL)及DMF (2 mL)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分鐘。接著添加HATU (36mg, 96 µmol)且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6 h,接著濃縮以給出係黃色油狀物之化合物41 (90 mg,定量)。ESI-MSm/z 經計算為C70 H83 N14 O16 [M+H]+ :1375.6;測得為1375.4。
E 部分: 將化合物41 (90 mg, 64 µmol)於20%哌啶於DMF (2 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藉由矽膠(0至40% MeOH-DCM洗提液)層析以給出係黃色油狀物之化合物42 (30 mg,41%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5 H73 N14 O14 [M+H]:1153.5;測得為1153.4。
F 部分: 將化合物42 (30mg, 37 µmol)、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2-(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乙酸酯(8mg, 44 µmol)、TEA (7 µL, 74 µmol)及DMF (1 mL)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7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以給出呈黃色油狀物之支架43 (40 mg,定量)。ESI-MSm/z 經計算為C61 H76 N15 O17 [M+H]+ :1290.6;測得為1290.3。
G 部分: 將支架43 (30 mg, 26 µmol)於10% TFA-DCM (2 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殘餘物係藉由HPLC(10至100% ACN-水(含0.1% HCOOH)洗提液)層析。單離呈灰白色蓬鬆固體之支架44 (6 mg,2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2 H60 N15 O15 [M+H]+ :1134.4;測得為1134.2。
H 部分: 共軛體45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4當量的TCEP。經純化的共軛體45 具有6.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0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50, DAR 8.2
Figure 02_image484
A 部分: 將化合物26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50 mg,64 µmol)、Fmoc-D-麩胺-O-tBu (54 mg, 128 µmol)、DCC (26 mg, 128 µmol)、DMAP (1 mg, 6 µmol)及DMF (2 mL)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7 h。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獲得呈黃色油狀物之化合物46 (135 mg)。ESI-MSm/z 經計算為C62 H68 N11 O14 [M+H]+ :1190.5;測得為1190.3。
B 部分: 將化合物46 (135 mg, 64 µmol)及33% TEA於DMF (2.4 mL)中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4.5 h。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殘餘物係藉由逆相HPLC層析(10至100% ACN-水(含0.1% HCOOH)洗提液)純化。單離呈黃色粉末之化合物47 (27 mg,44%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7 H58 N11 O12 [M+H]+ :968.4;測得為968.2。
C 部分: 將化合物47 (25mg, 26 µmol)、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2-(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乙酸酯(8 mg, 31 µmol)、TEA (11 µL, 78 µmol)及DMF (1 mL)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1 h。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支架48 係黃色油狀物(40 mg,定量)。ESI-MSm/z 經計算為C53 H61 N12 O15 [M+H]+ :1105.4;測得為1105.2。
D 部分: 將支架48 (40mg, 24 µmol)及15% TFA於DCM (1 mL)中之溶液在室溫下攪拌2 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濃縮且藉由HPLC(10至100% ACN-水(含0.1% HCOOH)洗提液)層析。單離呈白色蓬鬆固體之支架49 (5 mg,2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9 H53 N12 O15 [M+H]+ :1049.4;測得為1049.2。
E 部分: 如實例1所述,將XMT-1519 (10 mg, 0.069 µmol)與支架49 共軛。共軛體50 係藉由CHT第II型層析法純化。經純化的共軛體50 具有8.2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1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52, DAR 7.7
Figure 02_image486
共軛體52 係如實例10所述自支架51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Fmoc-L-Glu(O-tBu)而非Fmoc-D-Glu(O-tBu)。經純化的共軛體52 具有7.7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2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58, DAR 6.5
Figure 02_image488
A 部分: 在化合物26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0.105 g,0.134 mmol)、Boc-L-丙胺酸(50.8 mg, 0.268 mmol)、DMAP (50.8 mg, 0.067 mmol)及DCC (0.111 g, 0.537 mmol)之混合物中添加DMF (2 mL)。接著將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2天。將混合物濃縮且在矽膠(0至4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提供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53 (0.102 g,8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6 H56 N11 O12 [M+H]+ :954.4;測得為954.4。
B 部分: 在化合物53 (0.102 g, 0.107 mmol)於二噁烷(10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4 N HCl (0.508 mL, 2.031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 h。接著將懸浮液濃縮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獲得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54 。ESI-MSm/z 經計算為C41 H48 N11 O10 [M+H]+ :854.3;測得為854.3。
C 部分: 在化合物54 (0.015 g, 0.017 mmol)於DMF (1 mL)中之溶液中添加Boc-D-Glu (Otu)-OH (7.67 mg, 0.025 mmol),隨後添加DIPEA (0.026 mL, 0.152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5 min。接著添加PyBOP (13.15 mg, 0.025 mmol),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 h、濃縮並將殘餘物在矽膠(0至30% MeOH於DCM中)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55 (11 mg,57.3%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5 H71 N12 O15 [M+H]+ :1139.5;測得為1139.5。
D 部分: 在化合物55 (11 mg, 0.00966 mmol)於二噁烷(3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4 N HCl (0.241 mL, 0.966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將懸浮液濃縮且不經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化合物56 係白色固體。ESI-MSm/z 經計算為C46 H55 N12 O13 [M+H]+ :983.4;測得為983.4。
E 部分: 在化合物56 (9.5 mg, 0.00966 mmol)於DMF (3 mL)中之溶液中添加DIEA (8.44 µL, 0.048 mmol)及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2-(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乙酸酯(3.17 mg, 0.013 mmol)。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 h,以HOAc中和至pH 6至7,接著在製備型RP HPLC(0至75% ACN於水中)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支架57 (3.3 mg,31%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2 H58 N13 O16 [M+H]+ :1120.4;測得為1120.4。
F 部分: 如實例1所述,將XMT-1519 (10 mg, 0.069 µmol)與支架57 (0.700 mg,0.625 µmol於200 µL DMA中)共軛。共軛體58 係藉由CHT第II型層析法純化。經純化的共軛體58 具有6.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3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60
Figure 02_image490
共軛體60 係如實例12所述自59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Boc-L-Glu (Otu)-OH而非Boc-D-Glu-O-tBu。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60-1及60-2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492
實例 14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62, DAR 6.5
Figure 02_image494
共軛體62 係如實例12所述自支架61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Boc-L-Glu (Otu)-OH而非Boc-D-Glu-O-tBu,且使用Boc-D-Ala而非Boc-L-Ala。經純化的共軛體62 具有6.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5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64, DAR 6.4
Figure 02_image496
共軛體64 係如實例12所述自支架63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Boc-D-Ala而非Boc-L-Ala。經純化的共軛體64 具有6.4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6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66
Figure 02_image498
共軛體66 係如實例12所述自支架65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Boc-2-胺基-2-甲基丙酸而非Boc-L-Ala。以下給出抗體-藥物共軛體66-1及66-2之細節。
Figure 02_image500
實例 17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74, DAR 6.9
Figure 02_image502
A 部分: 將化合物26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75 mg,0.096 mmol)、N -Boc-(D)-Ala-OH (91 mg, 0.48 mmol)、DCC (99 mg, 0.48 mmol)及DMAP (1.2 mg, 9.58 μmol)於DMF (3 mL)中之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 h,接著在真空中濃縮。在矽膠(DCM:MeOH 60:40 v/v)上純化提供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67 (82 mg,9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6 H56 N11 O12 [M+H]+ :954.40,測得為:954.43。
B 部分: 在化合物67 (80 mg, 0.084 mmol)於二噁烷(5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HCl(4M於二噁烷中,0.42 mL,1.68 mmol)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4 h。將混合物在真空中濃縮以提供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68 (72 mg,10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1 H48 N11 O10 [M+H]+ :854.35,測得為:854.38。
C 部分: 在化合物68 (48 mg, 0.056 mmol)、N -Boc-甘胺酸(15 mg, 0.084 mmol)及PyBOP (44 mg, 0.084 mmol)於DMF (3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DIPEA (0.088 mL, 0.51 mmol),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將混合物濃縮並將殘餘物在矽膠(DCM:MeOH 60:40 v/v)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69 (53 mg,93%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8 H59 N12 O13 [M+H]+ :1011.42,測得為:1011.45。
D 部分: 在化合物69 (50 mg, 0.049 mmol)於二噁烷(5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HCl(4M於二噁烷中,1 mL,20% v/v)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接著濃縮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70 (45 mg,10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3 H51 N12 O11 [M+H]+ :911.37,測得為:911.39。
E 部分: 在化合物70 (20 mg, 0.022 mmol)、N -Boc-(D)-Glu(Ot Bu)-OH (10 mg, 0.033 mmol)及PyBOP (17 mg, 0.033 mmol)於DMF (2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DIPEA (0.03 mL, 0.22 mmol),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h。將混合物濃縮並將殘餘物在矽膠(DCM:MeOH 60:40 v/v)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71 (24 mg,9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7 H74 N13 O16 [M+H]+ :1196.53;測得為:1196.55。
F 部分: 在化合物71 (24 mg, 0.02 mmol)於DCM (5 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TFA (1 mL, 20% v/v)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2 h。將混合物濃縮以提供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72 (21 mg,100%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48 H58 N13 O14 [M+H]+ :1040.41;測得為:1040.23。
G 部分: 在化合物72 (21 mg, 0.02 mmol)、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2-(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乙酸酯(7.6 mg, 0.03 mmol)於DMF (2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DIPEA (0.035 mL, 0.20 mmol),且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 h。將混合物濃縮,並將殘餘物在RP HPLC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支架73 (4.5 mg,19%產率)。ESI-MSm/z 經計算為C54 H61 N14 O17 [M+H]+ :1177.43;測得為:1177.40。
H 部分: 共軛體74 係如實例12所述自支架73 製備。經純化的共軛體74 具有6.9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8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76, DAR 7.5
Figure 02_image504
共軛體76 係如實例17所述自支架75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N -Boc-(L)-Ala-OH而非N -Boc-(D)-Ala-OH,且使用N -Boc-(L)-Glu(Ot Bu)-OH而非N -Boc-(D)-Glu(Ot Bu)-OH。經純化的共軛體76 具有7.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19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78, DAR 7.4
Figure 02_image506
共軛體78 係如實例17所述自支架70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N -Boc-(L)-Glu(Ot Bu)-OH而非N -Boc-(D)-Glu(Ot Bu)-OH。經純化的共軛體78 具有7.4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0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80, DAR 7.5
Figure 02_image508
共軛體80 係如實例17所述自支架79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N -Boc-(L)-Ala-OH而非N -Boc-(D)-Ala-OH。經純化的共軛體80 具有7.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1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82, DAR 5.7
Figure 02_image510
共軛體82 係如實例12所述自支架81 製備,不同的是使用Boc-甘胺酸而非Boc-(L)-Ala-OH。經純化的共軛體81 具有5.7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2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85, DAR 6.5
Figure 02_image512
A 部分: 支架84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化合物83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而非化合物1 。獲得呈白色蓬鬆固體之支架84 (3.3 mg,5步驟產率0.5%)。ESI-MSm/z 經計算為C101 H148 N22 O42 S [M+2H]2+ :1187.49;測得為1187.78。
B 部分: 共軛體85 係如實例1中所述製備以提供標題共軛體。經純化的共軛體85 具有6.5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2a :合成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85a, DAR 7.4
Figure 02_image514
共軛體85a 係如實例1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5a 具有7.4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23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88, DAR 6.6
Figure 02_image516
A 部分 :支架87 係如實例12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化合物86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而非化合物26 。ESI-MSm/z 經計算為C50 H55 N14 O15 [M+H]+ :1091.4;測得為1091.2。
B 部分 :共軛體88 係如實例12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支架87 而非支架57 。經純化的共軛體具有6.6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3a :合成 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89, DAR 5.9
Figure 02_image518
共軛體89 係如實例12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9 具有5.9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23b :合成 CTL-48132_mIgG2a 共軛體 89a, DAR 8.8
Figure 02_image520
共軛體89a 係如實例12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CTL-48132_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9a 具有8.8之STING的促效劑對CTL-48132_mIgG2a比例。實例 23c :合成 MFP5_mIgG2a 共軛體 89b, DAR 9.0
Figure 02_image522
共軛體89b 係如實例12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CTL-48132_mIgG2a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89b 具有9.0之STING的促效劑對MFP5_mIgG2a比例。實例 24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92, DAR 7.6
Figure 02_image524
A 部分 :支架91 係如實例12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化合物90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而非化合物26 。ESI-MSm/z 經計算為C52 H58 N13 O15 S [M+H]+ :1136.4;測得為1136.2。
B 部分 :共軛體88 係如實例12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支架87 而非支架57 。經純化的共軛體具有7.6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4a :合成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93, DAR 6.7
Figure 02_image526
共軛體93 係如實例12所述製備及表徵,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93具有6.7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25 :合成 XMT-1519 共軛體 100, DAR 7.8
Figure 02_image528
A 部分 :在化合物94 (如US 62/982,935中所述製備,45 mg,0.054 mmol)於DMF (3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S )-1-(Boc-胺基)丙-2-醇(19 mg, 0.11 mmol)、EDC (17 mg, 0.109 mmol)及DMAP (3.3 mg, 0.027 mmol),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將反應在真空中濃縮,且將殘餘物在矽膠(DCM:MeOH 60:40 v/v)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95 (49 mg,92%產率)。ESI-MS:C47 H57 N10 O12 S (M+H):計算值985.38,測得為:985.21。
B 部分 :在化合物95 (49 mg, 0.05 mmol)於DCM (5 mL)中之攪拌懸浮液中添加TFA (1 mL, 20% v/v DCM),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將所得混合物濃縮以提供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96 (44 mg,100%產率)。ESI-MS:C42 H49 N10 O10 S (M+H):計算值885.33,測得為:885.18。
C 部分 :在化合物96 (50 mg, 0.05 mmol)於DMF (2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Boc-Glu-OtBu (86 mg, 0.28 mmol)、PyBOP (118 mg, 0.23 mmol)及DIPEA (0.12 mL, 0.68 mmol),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將混合物在真空中濃縮,且將殘餘物在矽膠(DCM:MeOH 60:40 v/v)上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化合物97 (45 mg,77%產率)。ESI-MS:C56 H72 N11 O15 S (M+H):計算值1170.49,測得為:1170.29。
D 部分 :在化合物97 (45 mg, 0.038 mmol)於DCM (5 mL)中之攪拌懸浮液中添加TFA (1 mL, 20% v/v DCM),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2小時。將混合物在真空中濃縮以提供呈淺黃色固體之化合物98 (38 mg,100%產率)。ESI-MS:C47 H56 N11 O13 S (M+H):計算值1014.37,測得為:1014.20。
E 部分 :在化合物98 (20 mg, 0.02 mmol)於DMF (2 mL)中之攪拌溶液中添加2,5-二側氧基吡咯啶-1-基2-(2,5-二側氧基-2,5-二氫-1H-吡咯-1-基)乙酸酯(5 mg, 0.02 mmol)及DIPEA (0.034 mL, 0.20 mmol),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將反應用乙酸(0.034 mL, 1:1 v/v DIPEA)淬熄,且使用C18固定相(水:ACN)經由HPLC直接純化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支架99 (4.7 mg,20%產率)。ESI-MS:C53 H59 N12 O16 S (M+H):計算值1151.38,測得為:1151.18。
F 部分 :共軛體100 係如實例12中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支架99 而非支架57 。經純化的共軛體具有7.8之STING的促效劑對XMT-1519比例。實例 25a :合成 帕利珠單抗共軛體 101, DAR 6.5
Figure 02_image530
共軛體101 係如實例25所述製備,不同的是使用帕利珠單抗而非XMT-1519。經純化的共軛體具有6.5之STING的促效劑對帕利珠單抗比例。實例 26A :靶向癌細胞之野生型或 Fc 突變體 STING-ADC 在癌細胞 /THP1 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共培養中的活性
產生NaPi2b Fc 靜默抗體: 具有經工程改造以停止Fc效應功能之Fc區的NaPi2b mAb(抗NaPi2b-(AAG))係經設計為在重鏈恆定區具有三個突變L234A、L235A及P329G(AAG;Kabat EU編號)且經由標準分子生物學程序產生。抗體係經表現及純化。簡言之,將編碼NaPi2b抗體(具有攜帶L234A、L235A及P329G突變之人IgG1之恆定區)之重鏈之可變區及抗NaPi2b抗體(具有人κ輕鏈)之輕鏈之可變區的DNA選殖至哺乳動物表現載體中。NaPi2b-(AAG)之重鏈及輕鏈係共表現於HEK293細胞中,且抗體係藉由標準蛋白質A親和力層析法自細胞上清液純化。
誘導免疫細胞的 STING 途徑: 藉由靶向NaPi2b之STING ADC誘導免疫細胞的STING途徑係藉由癌細胞/THP1-IRF3-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共培養測定評估。將OVCAR3人卵巢癌細胞接種於96孔CellBind表面組織培養板(15,000/孔)且允許於RPMI-1640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6小時。將測試物品共軛體8b-1 、共軛體8f 、共軛體8 d-1 及化合物1 之一系列稀釋(基於載荷物0.4 nM至100 nM;3倍連續稀釋於生長培養基中)添加至各孔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接著將THP1雙重報導子細胞(30,000)添加至各孔且在37℃下在5% CO2 之增濕氣氛下持續培育20小時。將來自各培育樣本之細胞培養上清液(20 µl) 添加至經重懸之QUANTI-Luc (50 μl)並使用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Molecular Devices)立即測量發光信號。自劑量反應曲線判定EC50 值。表1A提供與OVCAR3癌細胞共培養之THP1雙重細胞中的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32
如表1A所示,具有野生型Fc效應功能之共軛體8b-1 相較於游離促效劑化合物1 展現大於100倍增加活性,且相較於共軛體8f 及共軛體8 d-1 展現約1000倍增加活性,證實Fc受體對活性的角色。顯示的結果係代表性實驗之EC50 值。實例 26B :靶向癌細胞之野生型或 Fc 突變體 STING-ADC 在癌細胞 /THP1 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共培養中的活性
產生HER-2 Fc 靜默抗體: 具有經工程改造以停止Fc效應功能之Fc區的曲妥珠單抗mAb(抗Her2-(AAG))係經設計為在重鏈恆定區具有三個突變L234A、L235A及P329G(AAG;Kabat EU編號)且如實例26A所述產生。
誘導免疫細胞的 STING 途徑: 藉由靶向Her2之STING ADC誘導免疫細胞的STING途徑係藉由癌細胞/THP1-IRF3-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共培養測定評估,如實例26A所述使用SKBR3人乳癌細胞與測試物品共軛體8a-2 共軛體8j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表1A提供與SKBR3癌細胞共培養之THP1雙重細胞中的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34
如表1B所示,具有野生型Fc效應功能之共軛體8a-2 相較於游離促效劑化合物1 展現約50倍增加活性,且相較於共軛體8j 及共軛體8c-2 展現約1000倍增加活性,證實Fc受體對活性的角色。顯示的結果係代表性實驗之EC50 值。實例 27A :靶向癌細胞之野生型或 Fc 突變體 STING-ADC 在腫瘤細胞抗原塗佈板上培養之 THP1 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中的活性
藉由將人NaPi2b衍生肽 (QINVTVPSTANCTSPSLCWTDGIQNWTMKN)(1µg/mL於PBS中)在4℃下培育隔夜以將該肽塗佈在96孔板之各孔的表面上。接著將孔以PBS-T洗滌1x,且藉由與BSA(3%於PBS-T中)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封端。在經PBS-T (2x)、PBS (1x)及生長培養基(RPMI 1640,10% FBS,1%青黴素/鏈黴素,1x)洗滌之後,將測試物品(共軛體8b-1 、共軛體8f 、共軛體8 c-1 及化合物1 )之一系列稀釋(基於載荷物0.4 nM至100 nM;3倍連續稀釋於生長培養基中)添加至各孔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將THP1雙重報導子細胞(50,000)添加至各孔中且在37℃下在5% CO2 之增濕氣氛下培育20小時。將來自各培育樣本之細胞培養上清液(20 µl) 添加至經重懸之QUANTI-Luc (50 μl)並使用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Molecular Devices)立即測量發光信號。自劑量反應曲線判定EC50 值。表2A提供在NaPi2b重組肽塗佈板上培養之THP1雙重細胞中的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36
如表2所示,具有野生型Fc之共軛體8b-1 相較於化合物1 展現約100倍增加活性。共軛體8f 不具有活性且共軛體8 c-1 相較於共軛體8b-1 具有約1000倍較低活性,證實Fc受體對活性的角色。顯示的結果係代表性實驗之EC50 值。實例 27B :靶向癌細胞之野生型或 Fc 突變體 STING-ADC 在腫瘤細胞抗原塗佈板上培養之 THP1 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中的活性
藉由將人HER2/ErbB2蛋白(His標籤化,ECD,結構域IV,17.1 kDa)衍生肽在4℃下隔夜培育以將該肽(1µg/mL於PBS中)塗佈在96孔板之各孔的表面上,且測定係如實例27A所述實施,不同的是使用3倍連續稀釋(基於載荷物0.09 nM至200 nM)的測試物品共軛體8a-3 、共軛體8j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表2B提供在Her2重組蛋白塗佈板上培養之THP1雙重細胞中的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38
如表2B所示,具有野生型Fc之共軛體8a-3 相較於化合物1 展現約100倍增加活性。共軛體8j 及共軛體8 c-2 不具有活性,證實Fc受體對活性的角色。顯示的結果係代表性實驗之EC50 值。實例 28A :靶向腫瘤細胞之 NaPi2b ADC 在癌細胞 /PBMC 共培養中的活性
穩定表現核限制mKate螢光紅蛋白之OVCAR3人卵巢癌細胞係藉由IncuCyte© NucLight紅色慢病毒試劑轉導產生。將在含有嘌呤黴素之培養基(2 µg/mL)中選擇二天之經穩定轉導之細胞(設計為OVCAR3-NucRed細胞)接種於96孔組織培養板(8,000/孔)且允許在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之RPMI-1640培養基中附著隔夜。將培養基用新鮮培養基(50 µL)置換。接著將測試物品(3x濃縮,共軛體8b-1 (100、10及1 nM)、共軛體8f (100、10及1 nM)、共軛體8 c-1 (100及10 nM)及化合物1 (100及10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添加至各孔的培養基(50 µL)中,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將經冷凍之人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根據供應商之指示解凍且添加至各孔(40,000個PBMC於50 µL培養基中),且將板放入在培育箱(37℃, 5% O2 )中之IncuCyte©活細胞成像儀器中且在2天內每4小時掃描一次。紅色物體(癌細胞)之數量係使用IncuCyte© Zoom軟體定量。紅色物體於各孔中之長滿率係經標準化至其自身T=0時間點之紅色物體長滿率。
圖1A 為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且顯示PBMC回應於以相較於化合物1 較低100x載荷物濃度之共軛體8b-1 的強健誘導癌細胞殺滅。共軛體8f 亦展現活性,雖然相較於共軛體8b的水準減少。共軛體8 c-1 相較於共軛體8b-1 具有顯著較低活性。實例 28B :靶向腫瘤細胞之 NaPi2b ADC 在癌細胞 /PBMC 共培養中的活性
將OVCAR3-NucRed細胞接種於96孔組織培養板(20,000/孔)且允許於RPMI-1640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6小時。將培養基用新鮮培養基(50 µL)置換。接著將測試物品(3x濃縮,共軛體8l化合物 1 (各為100、10及1 nM)及共軛體8m (100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添加至各孔的培養基(50 µL)中。測定係如實例28A所述實施,不同的是使用30,000個PBMC。紅色物體(癌細胞)之數量係使用IncuCyte© Zoom軟體定量。紅色物體於各孔中之數量係經標準化至其自身T=0時間點之紅色物體數量。
圖1B 為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數量作圖,且顯示PBMC回應於以相較於化合物1 較低100x載荷物濃度之共軛體8l 的強健誘導癌細胞殺滅。共軛體8m 不具有顯著活性且隨時間之紅色物體數量增加(細胞生長)與未處理對照類似。插圖顯示沒有測試物品(100 nM)抑制OVCAR3-NucRed細胞在單一培養中的生長。實例 29 :流式細胞術分析 PBMC 及經單離之單核球亞群中的 CD14 Fc γ受體及 CD3 表現
將經冷凍之人PBMC (1x108 )解凍且等分至三個試管:一等分試樣進行人單核球富集[StemCell Technologies](「CD16除盡單核球」)、一等分試樣在不進行CD16除盡下進行人單核球富集[StemCell Technologies](「經富集之單核球」)及一等分試樣不進行富集(「PBMC」)。以流式細胞術而言,將各組的細胞(50,000)以4重複轉移至U底96孔板、用PBS洗滌且用活/死可固定Aqua死細胞染色染料(Molecular Probes)染色,隨後用經螢光團共軛之目標特異性(三重複)或同型對照抗體(Pacific Blue抗人CD14、FITC抗人CD3、APC/Cy7 CD16、PE抗人CD32、PE/Cy7抗人CD64)染色。將細胞固定且受到關注蛋白的表面表現係藉由流式細胞分析在MACSQuant流式細胞儀上判定。資料分析藉由FlowJo軟體實施。表3提供CD14-/CD16+、CD14+/CD16+, CD14-/CD32+、CD14+/ CD32+、CD14-/CD64+、CD14+/CD64+及CD14-/CD3+細胞於PBMC、經富集之單核球及CD16除盡單核球族群中的頻率(單/活細胞的%)。
Figure 02_image540
表3顯示CD3+細胞之有效除盡及單核球之富集及在單離後之CD16除盡單核球中的CD16陽性細胞水準減損。CD64染色結果指示在PBMC以及經富集之單核球亞群中的所有CD14陽性細胞表現CD64 (FcγRI)。
圖2顯示CD3+細胞之有效除盡及單核球之富集及在單離後之CD14除盡單核球中的CD16陽性細胞水準減損。實例 30 :靶向腫瘤細胞之 Fc 突變體 Her2 ADC PBMC STING 野生型或基因剔除 SKBR3 細胞之活體外共培養中的癌細胞殺滅活性
產生表現核限制 mKate 螢光蛋白之 STING 基因剔除單細胞選殖株: 將SKBR3細胞接種於24孔板(50,000/孔),且根據製造商規程使用Thermo Fisher的TrueGuideTM 合成gRNA、TrueCutTM Cas9蛋白v2及LipofectamineTM CRISPRMAXTM 轉染試劑,以非靶向sgRNA及靶向人STING基因之三種不同的sgRNA轉染。sgRNA序列係:sgNT(非靶向): AAAUGUGAGAUCAGAGUAAU;sg#3: TACTCCCTCCCAAATGCGGT;sg#4: CTCGCAGGCACTGAACATCC;及sg#5: GTTAAACGGGGTCTGCAGCC。轉染後七天,將單細胞於含有100 µL之DMEM(含2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的96孔板中分選,且在2至3週形成選殖株(一週更換培養基一次至二次)。多個選殖株係經胰蛋白酶處理且經擴增以藉由西方墨點轉漬法使用兔單株抗STING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ies)及抗β-肌動蛋白(Licor)抗體分析STING表現。選擇不表現STING蛋白之選殖株(藉由西方墨點轉漬法測定)以穩定表現核限制mKate螢光蛋白(如實例28所述)。
殺滅測定: 將STING野生型(sgNT-2:非靶向sgRNA,選殖株2)及表現NucRed之基因剔除(sg#3-2:sgRNA#3選殖株2)SKBR3細胞接種於96孔板(15,000/孔)的RPMI(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且PBMC殺滅測定係如實例29所述使用共軛體8a-3 、共軛體8j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各為100、25、5及1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實施。
圖3A 3B 為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且分別顯示STING野生型(sgNT-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及基因剔除(sg#3-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之殺滅。共軛體8a-3 在所有測試劑量下誘導STING野生型/PBMC共培養及基因剔除SKBR3細胞/PBMC共培養兩者的強健殺滅。100、25及5 nM之共軛體8j 在STING野生型(sgNT-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中具有高活性且在STING基因剔除(sg#3-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中具有低活性。僅100 nM之化合物1 在STING野生型(sgNT-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中顯示活性,且所有劑量在STING基因剔除(sg#3-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中不具有活性。共軛體8c-2 在STING野生型(sgNT-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或STING基因剔除(sg#3-2) SKBR3細胞/PBMC共培養中不具有任何活性。實例 30A :靶向腫瘤細胞之 Her2 ADC Her2 抗體在 STING 野生型或 STING 基因剔除 SKBR3 癌細胞 /PBMC 共培養中的活性
將STING野生型(sgNT-2:非靶向sgRNA,選殖株2)及表現NucRed之基因剔除(sg#3-2:sgRNA#3選殖株2)SKBR3細胞與PBMC共培養且殺滅測定係如實例30所述使用一劑量範圍之共軛體8a-3 、共軛體8-j (基於載荷物200 nM,4x稀釋)實施。未共軛野生型Fc曲妥珠單抗及AAG Fc突變體曲妥珠單抗係基於對應於共軛體8a-3 抗體濃度之抗體濃度給藥。如 4A 4B 所示,共軛體8a-3 展現強健殺滅STING野生型及基因剔除SKBR3癌細胞兩者,然而靶向Her2之Fc突變體ADC共軛體8-j 僅在STING野生型SKBR3共培養中顯示殺滅活性,該殺滅活性在STING基因剔除SKBR3共培養中幾乎減損。Fc野生型及AAG突變體未共軛曲妥珠單抗抗體兩者在STING野生型及基因剔除癌細胞共培養中顯示低活性。這些資料顯示靶向癌細胞之Fc突變體STING-ADC活性在免疫細胞共培養中的癌細胞殺滅活性係由腫瘤細胞內因性STING活化所致。實例 31 :靶向腫瘤細胞之 NaPi2b ADC T 細胞不存在下之癌細胞 / 人單核球共培養中的活性
將OVCAR3-NucRed細胞(如實例28所述產生)接種(15,000/孔)於96孔CellBind表面組織培養板(Corning)且允許於RPMI-1640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6小時。將培養基用新鮮培養基(50 µL)置換。接著將測試物品(共軛體8b-1 及化合物1 ,各為20及4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濃度)添加至各孔的培養基(50 µL)中,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PBMC、經富集之單核球及CD16除盡單核球係如實例29中所述製備。接著將活PBMC(30,000/孔)、經富集之單核球(20,000/孔)及CD16除盡單核球(20,000/孔)添加至孔中之培養基(50 µL)中,且將板放入在培育箱(37℃, 5% O2 )中之IncuCyte©活細胞成像儀器中且在2天內每4小時掃描一次。紅色物體(癌細胞)之數量係使用IncuCyte© Zoom軟體定量。紅色物體於各孔中之長滿率係經標準化至其自身T=0時間點之紅色物體長滿率。將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在 5A 至圖5C 作圖且顯示CD3+T細胞除盡單核球族群回應於靶向腫瘤細胞之ADC活性具有可相比的癌細胞殺滅活性。4 nM及20 nM載荷物濃度之共軛體8b-1 誘導PBMC( 5A )、經富集之單核球( 5B )及CD16除盡單核球( 5C )對OVCAR3-NucRed癌細胞的強健殺滅。20 nM之化合物1 僅在經富集之單核球及CD16除盡單核球共培養中誘導癌細胞殺滅。實例 32 :靶向 HER2 之抗體 - 藥物共軛體對 HCC1954 人乳癌細胞系之人 CXCL10 及細胞結合的活體外測量值
使HCC1954乳癌細胞於RPMI 1640培養基(補充有FBS (10%)及青黴素/鏈黴素(1%))中生長至約80至95%長滿率。收集細胞且添加至96孔平底板之孔(40,000/孔)並在37℃、5% CO2 下培育隔夜。接著細胞係經如表4所示之濃度範圍介於1 pM與10μ M之間之測試HER2抗體-藥物共軛體(20 µL)處理,且在37℃、5% CO2 下培育24小時。將板離心(300 g,5分鐘),收集上清液(100 mL)並進行人CXCL10(人CXCL10/IP-10)之ELISA分析。經顯影之板在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上在OD450 下讀取。將各處理之值作圖,並以GraphPad Prism軟體使用四參數曲線擬合計算EC50 值。
以測定HER2抗體-藥物共軛體對HCC1954之細胞結合而言,使細胞於RPMI 1640培養基(補充有FBS (10%)及青黴素/鏈黴素(1%))中生長至約80至95%長滿率。收集細胞且添加至96孔V底板之孔(50,000/孔)。使細胞成團塊(300 x g,5分鐘)且重懸於如表4所示之濃度範圍介於0.01 nM與100 nM之間之測試HER2抗體-藥物共軛體之溶液中並在冰上培育3小時。接著使細胞於冰冷PBS (3x)中洗滌,形成團塊(300 g,5分鐘)並經偵測抗體(山羊抗人IgG -Alexa-647 (H+L鏈)在4℃下培育1小時。使細胞懸浮液形成團塊(300 g,5分鐘),於冰冷PBS中洗滌3次且藉由重懸於聚甲醛溶液(2%)中固定。經重懸之細胞接著在MACS Quant流式細胞儀上進行流式細胞術分析。收集單一事件(10,000)以進行分析。以FlowJo軟體實施族群圈選及平均螢光強度(MFI)分析。
表4總結在HCC1954中之細胞結合及CXCL10誘導的平均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42
如表4所示,以靶向Her2之抗體-藥物共軛體處理HCC1954細胞導致次奈莫耳至低奈莫耳EC50 值之CXCL10誘導。當測定時,靶向Her2之ADC對HCC1954細胞之結合的EC50 值亦為低奈莫耳範圍。實例 33 :靶向腫瘤細胞之 HER2 抗體藥物共軛體在癌細胞 /PBMC 共培養中的活性
癌細胞殺滅活性: 穩定表現核限制mKate螢光蛋白之SKBR3人乳癌細胞係如實例28A所述產生且設計為SKBR3 NucRed細胞。將20,000個細胞(每孔)SKBR3 NucRed細胞接種於96孔組織培養板且允許於50 µL之RPMI-1640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6小時。將50 µL測試物品(共軛體8a-2 、共軛體8-j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之一系列稀釋(基於載荷物0.0.1 nM至200 nM;4倍連續稀釋於生長培養基中)添加至各孔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接著將PBMC或初代人單核球(如實例29所述自PBMC單離)(50,000)添加至各孔,且測定係如實例28所述實施。表5顯示測試物品在癌細胞/PBMC及經單離之初代人單核球共培養(癌細胞殺滅活性)中之IC50 值(殺滅活性)。
Figure 02_image544
如表5所示,共軛體8a-2 相較於化合物1 在PBMC及單核球共培養中分別展現約300x及約150x較高效力。共軛體8-j 相對於共軛體8a-2 在PBMC及單核球共培養中的效力分別較低約30x及80x。共軛體8c-2 在PBMC及單核球共培養兩者中皆具有最小活性。
CXCL10 誘導: 表6顯示測試物品在用於CXCL10誘導之癌細胞/PBMC及經單離之初代人單核球共培養中之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46
如表6所示,共軛體8a-2 相較於化合物1 在PBMC及單核球共培養中分別展現約400x及約700x較高的CXCL10誘導效力。共軛體8-j 相對於共軛體8a-2 在PBMC及單核球共培養兩者中的效力皆較低約50x。共軛體8c-2 在PBMC及單核球共培養兩者中皆具有最小活性。
第III 型IFN 誘導: SKBR3細胞及PBMC之共培養係如上述設置以使用人IL29/IL28b ELISA套組分析處理24小時後之上清液中的第III型干擾素誘導。表7顯示測試物品在癌細胞/PBMC共培養中的IL29/IL28b誘導(IFNλ1/λ3)之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48
如表7所示,共軛體8a-2 相較於化合物1 在PBMC共培養中展現約400x較高的IL29/IL28b誘導效力。共軛體8-j 相對於共軛體8a-2 在PBMC共培養中的效力較低約6x。共軛體8c-2 在PBMC共培養中具有最小活性。
表7至表9中的資料顯示ADC之Fc區的廢除FcγR交互作用之突變減少但不清除靶向ADC之癌細胞殺滅活性,藉此建議ADC之Fc非依賴性貢獻。實例 34 :誘導免疫細胞的 STING 途徑
藉由靶向Her2之STING ADC誘導免疫細胞的STING途徑係藉由癌細胞/THP1-IRF3-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共培養測定評估。將SKOV3人卵巢腺癌細胞接種於96孔CellBind表面組織培養板(20,000/孔)且允許於McCoy’s 5a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6小時。將測試物品共軛體32-5 、共軛體32e 及化合物30 之一系列稀釋(基於載荷物0.01 nM至300 nM;4倍連續稀釋於生長培養基中)添加至各孔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接著將50,000個THP1雙重報導子細胞添加至各孔且在37℃下在5% CO2 之增濕氣氛下持續培育20小時。將來自各培育樣本之細胞培養上清液(20 µL)添加至經重懸之QUANTI-Luc (50 µL)並使用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Molecular Devices)立即測量IRF3的發光信號。自劑量反應曲線判定EC50 值。表8提供與SKOV3癌細胞共培養之THP1雙重細胞中的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50
如表8所示,以靶向Her2之ADC處理SKOV3及THP-1共培養導致次奈莫耳至低奈莫耳EC50 值之THP-1免疫細胞的STING途徑誘導。實例 35 :靶向腫瘤細胞 HER2 抗體藥物共軛體在癌細胞/PBMC共培養中的活性
CXCL10 誘導 :將Calu3人肺腺癌細胞接種於96孔組織培養板且允許在37℃、5% CO2 下於100 µL之EMEM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隔夜。將培養基用新鮮培養基(100 µL)置換。將50 µL測試物品(共軛體32-4 、化合物30 及共軛體32b-1 )之一系列稀釋(基於載荷物0.0.1 nM至200 nM;4倍連續稀釋於生長培養基中)添加至各孔,且測定係如實例33-CXCL10誘導所述實施。表9顯示測試物品在用於CXCL10誘導之癌細胞/PBMC及癌細胞單一培養中之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52
如表9所示,共軛體32-4 相較於化合物30 在癌細胞/PBMC共培養及單一培養中分別展現次奈莫耳效力。共軛體32b-1 在癌細胞/PBMC共培養及單一培養兩者中皆具有最小活性。實例 36 :在來自未處理免疫細胞培養之條件培養基存在下活化癌細胞單一培養中的 STING 途徑
條件培養基係藉由在37℃、5% O2 之培育箱中培養1.5 x 106 /mL PBMC(二個不同供體)、1 x 106 /mL初代單核球(自二個不同供體的PBMC單離,如實例29所述)或1 x 106 /mL THP1細胞於RPMI-1640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24小時製備。收集上清液且以2000 rpm離心10 min以移除任何細胞。將SKOV3細胞接種於96孔板(30,000/孔)且允許於RPMI-1640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隔夜。將培養基用100 µL/孔之新鮮培養基(對照)或來自未處理免疫細胞之條件培養基置換,隨後添加化合物1 (50 µL/孔,100 nM最終濃度)或對照培養基(無處理)至各孔。在37℃、5% O2 下培育24小時之後,使用人CXCL10 ELISA套組分析來自96孔板之上清液的CXCL10產生。表10顯示由SKOV3癌細胞單一培養所產生之CXCL10的O.D. 450值。
Figure 02_image554
如表10所示,SKOV3細胞僅在來自PBMC及初代人單核球但非來自THP1細胞之條件培養基存在下之單一培養中回應於STING的促效劑處理,藉此建議PBMC或初代人單核球分泌可使癌細胞對STING的促效劑處理敏感之因子。實例 37 :在 SKOV3 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每小鼠10 x 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63至75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65.4mm3 /組)(n=10/組)。媒劑、曲妥珠單抗(3/0 mg/kg)、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1/0.04 mg/kg或3/0.12 mg/kg)或共軛體8 a-1 (1/0.03 mg/kg或3/0.09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及共軛體8 c-1 (3/0.12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2至3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在稍晚時間點的體重減輕與腫瘤進展有關,指示腫瘤模型誘導之惡病質。
6 提供經曲妥珠單抗、diABZI STING的促效劑、共軛體8 c-1 、共軛體8 a-1 或媒劑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曲妥珠單抗(3/0 mg/kg)、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或共軛體8 c-1 (1/0.04 mg/kg或3/0.12 mg/kg)治療分別導致47.5、36.9、13.5或25.5 % TGI。以共軛體8 a-1 (1/0.03 mg/kg或3/0.09 mg/kg)治療分別導致86.5及100%腫瘤消退。實例 38 :在 SKOV3 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之後的血清細胞介素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每小鼠10 x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108至172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128至131.6 mm3 )。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3/0.12 mg/kg)或共軛體8 a-1 (3/0.09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投予(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在給藥後6、12、24及72小時收集血清(每組n=5)且在乾冰上急速冷凍以進行血清細胞介素分析。在給藥後12及72小時收集腫瘤(各時間點n=5)且處理成經福馬林固定之石蠟包埋(FFPE)塊。
在FlexMap3D Luminex儀器上使用小鼠細胞介素/趨化激素磁珠組分析血清細胞介素(嗜酸性球趨化因子、G-CSF、GM-CSF、IFNγ、IL-1α、IL-1β、IL-2、IL-3、IL-4、IL-5、IL-6、IL-7、IL-9、IL-10、IL-12 (p40)、IL-12 (p70)、IL-13、IL-15、IL-17、CXCL10 (IP-10)、CXCL1 (KC)、LIF、LIX、MCP-1、M-CSF、MIG、MIP-1α、MIP-1β、MIP-2、RANTES、TNFα及VEGF)。使用Belysa免疫測定曲線擬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圖7A 至圖7H 提供隨時間改變之經測量之細胞介素。僅顯示相對於媒劑對照具有可測量的增加之細胞介素(CXCL-10 (IP-10)、IL-6、TNFα、IFNγ、CXCL1 (KC)、MIG、MIP-1α及RANTES)。各圖中的插圖顯示由共軛體8 a-1 及共軛體8 c-1 相對於媒劑誘導之細胞介素水準。經靜脈內投予之diABZI STING的促效劑比起共軛體8 a-1 或共軛體8 c-1 誘導顯著較高水準的血清細胞介素,其中倍數差異高至如IL6之100倍及低至如CXCL10之6倍。以大部分細胞介素而言,對照與靶向ADC之間並無顯著差異,且很少細胞介素顯示媒劑對照與ADC之間的差異。主圖及插圖中的Y軸標度強調diABZI STING的促效劑與本研究中其餘治療之間的差異。實例 39A :在 SKOV3 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之後的 PD 反應
六週齡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每小鼠10 x 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75至126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94.5至96.7 mm3 /組)。媒劑、共軛體8 c-1 (3/0.12 mg/kg)或共軛體8 a-1 (3/0.09 mg/kg)、共軛體8 c-1 (3/0.12 mg/kg)或共軛體8 a-1 (3/0.09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投予(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2)。在給藥後6、12、24及72小時收集血清(各組n=6)且在乾冰上急速冷凍以進行血清細胞介素分析(資料未顯示)。在12及72小時收集腫瘤(各組n=6)且固定成FFPE塊以供進一步處理。
以即時qPCR分析而言,使用Qiagen Rneasy FFPE套組自FFPE塊萃取RNA。基於nanodrop讀數將樣本相等化,且使用含exDNase酶之Thermofisher SuperScript IV VILO Master Mix產生cDNA。小鼠CXCL10、干擾素-β及IL-6之基因表現測定係使用TaqMan Fast Advanced Master Mix設置。小鼠干擾素-β (IFNb)、IL-6及CXCL10之ABI測定使用GAPDH及RPL30作為管家基因。使用2- ΔΔ CT 方法計算相對於GAPDH之mRNA之水準。
圖8A 至圖8C 提供在12及72小時測量之SKOV3腫瘤中的小鼠CXCL10、干擾素-β及IL-6 mRNA之水準。以共軛體8 a-1 治療相對於媒劑或共軛體8 c-1 導致在12小時最高水準的CXCL10、干擾素-β及IL-6 mRNA。以共軛體8 a-1 而言,CXCL10、干擾素-β及IL-6 mRNA水準在72小時皆降低。
圖9 提供共軛體8 a-1 、共軛體8 c-1 或媒劑在12及72小時的FFPE腫瘤組織切片以兔抗CD45單株抗體進行之CD45免疫組織化學(IHC)染色。如所示,以共軛體8 a-1 治療後72小時SCID小鼠的SKOV3腫瘤中有增加的CD45陽性小鼠免疫細胞浸潤。實例 39B SCID 小鼠之 SKOV3 人腫瘤異種移植物回應於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而表現 STING 途徑基因。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皮下接種且經共軛體8a-1 (3/0.09 mg/kg)治療(如實例38所述)。收集腫瘤且如實例31所述處理成FFPE。使用Qiagen Rneasy FFPE套組根據套組指示萃取RNA。在NanoString nCounter Max系統上使用nCounter泛癌症人或小鼠免疫分析組及nCounter Standard Master套組分析每樣本150 ng RNA。表11顯示經選擇之STING途徑基因在12小時之log2倍數變化。
Figure 02_image556
如表11所示,單一投予共軛體8a-1 導致明顯誘導小鼠及人STING途徑基因兩者,建議靶向腫瘤之STING的促效劑ADC可在活體內腫瘤中誘導腫瘤內因性STING途徑活化。實例 40 :靶向 Her-2 ADC CB.17 SCID 小鼠中的藥物動力學分析
十週齡雌性CB.17 SCID小鼠在第1天經作為單一劑量之媒劑或共軛體8 a-1 (3/0.1 mg/kg)之靜脈內給藥(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3)。連續收集所有動物在治療之後1、24、48、72、96、168、240及336小時的血液(各組n=3)。全血經酸性緩衝劑(0.6% BSA (w/v),5 mM EDTA於100 mL PBS中+15.34ml 10 mg/mL檸檬酸)立即稀釋1:10達總體積0.1 mL。將經稀釋之全血在乾冰上急速冷凍且儲存在-80℃下直到總抗體及經共軛之藥物分析。
10 提供總抗體及經共軛之藥物的循環血漿濃度結果。分別達成總抗體及經共軛之藥物約25.1 µg/mL及約0.46 µg/mL的血漿濃度,且總抗體之對應廓清速率約6.71 mL/天/kg及經共軛之藥物約20.2 mL/天/kg。
類似地,投予共軛體32-3 (1.14/0.04 mg/kg),且在0.25、24、72、168、240及336小時評估總抗體及經共軛之藥物。資料報告於表12。
Figure 02_image558
實例 41 SKBR3 癌細胞 /PBMC 共培養回應於靶向 Her2 STING 的促效劑 ADC 處理而表現 STING 途徑基因。
Nanostring 分析: 將癌細胞二重複接種(250,000個細胞/孔)於12孔板之0.75 mL培養基(含1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之RPMI-1640培養基)中且允許在37℃之5% CO2 培育箱中附著隔夜。移除培養基且將共軛體8a-3 或媒劑以最終濃度50 nM(基於載荷物)添加至孔之0.5 mL培養基中。將每孔500,000個PBMC添加至各孔之0.5 mL培養基中。在37℃下培育5小時之後,收集懸浮細胞至Eppendorf試管中且簡短離心。移除上清液且將試管放在冰上。將附著細胞用RNA裂解緩衝液裂解且轉移至懸浮液細胞團塊上。使用Qiagen Rneasy mini套組根據套組指示萃取RNA。在NanoString nCounter Max系統上使用nCounter泛癌症人免疫分析組及nCounter Standard Master套組分析每樣本150 ng RNA。
表13顯示SKBR3癌細胞及PBMC活體外共培養藉由共軛體8a-3 對比媒劑處理(5小時)之經選擇之STING途徑基因之log2倍數變化。50 nM共軛體8a-3 處理導致明顯誘導STING途徑基因及第III型干擾素(IFNλ1及IFNλ2),證實靶向腫瘤之STING的促效劑ADC處理亦於活體外癌細胞/免疫細胞共培養中誘導STING途徑基因以及第III型干擾素。
Figure 02_image560
III 型干擾素基因之 qPCR 分析: SKBR3/PBMC共培養係如上述設置且經50 nM及1 nM(基於載荷物)之共軛體8a-3 或共軛體8c-2 處理5小時。收集細胞且RNA係如上述萃取。qPCR分析係如實例39A所述實施。人IFNλ1 (IL29)、IFNλ2 (IL28a)及IFNλ3 (IL28b)之ABI測定使用GAPDH及ACTB作為管家基因。使用2- ΔΔCT方法計算相對於GAPDH之mRNA之水準(如表14所示)。
Figure 02_image562
表14顯示癌細胞/PBMC共培養之第III型干擾素相對於管家基因回應於靶向ADC及對照ADC處理之mRNA表現。50 nM及1 nM載荷物劑量之共軛體8a-3 處理皆誘導第III型干擾素基因之明顯上調。在此實驗中使用之劑量的共軛體8c-2 處理不顯著誘導第III型干擾素。實例 42 :在 STING 野生型或基因剔除 SKBR3 癌細胞及 PBMC 共培養中誘導第 III 型干擾素
STING野生型或基因剔除癌細胞(如實例30所述)及PBMC共培養係經共軛體8a-3 、共軛體8j-1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基於載荷物0.0.1 nM至200 nM;4倍連續稀釋)處理,且第III型干擾素IFNλ1/IFNλ3 (IL29/IL28b)細胞介素係如實例33 - 第III型干擾素誘導所述測量。
表15顯示在STING野生型或STING基因剔除SKBR3及PBMC共培養中第III型干擾素IFNλ1/IFNλ3 (IL29/IL28b)細胞介素回應於共軛體8a-3 、共軛體8j-1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而產生。
Figure 02_image564
共軛體8a-3 及共軛體8j-1 皆在STING野生型SKBR3細胞共培養中誘導強健第III型干擾素IFNλ1/IFNλ3 (IL29/IL28b)細胞介素產生。化合物1 在此共培養環境中亦誘導第III型干擾素IFNλ1/IFNλ3 (IL29/IL28b)產生,但約400x較低EC50 濃度,然而共軛體8c-2 不具有顯著活性。在STING基因剔除SKBR3細胞共培養中IFNλ1/IFNλ3 (IL29/28b)產生的量回應於所有處理而明顯減少,如由非常低的Bmax (OD450)水準明顯可見。實例 43A :在癌細胞及 PBMC 共培養中 IFNλ1 (IL29) IFNλ2 (IL28A) 中和抗體對靶向 Her2 STING ADC 之殺滅活性的效應
癌細胞殺滅活性:SKBR3及PBMC共培養係如實例33 - 第III型干擾素誘導所述進行,以評估共軛體8a-3 (基於載荷物1 nM或0.1 nM)在IFNλ1 (IL29)或IFNλ2 (IL28b)中和抗體(10、2、0.4、0.08 μg/mL)存在下的殺滅活性。如 11 所示,10、2及0.4 μg/mL之IFNλ1中和抗體抑制0.1 nM(基於載荷物)之共軛體8a-3 在PBMC共培養中的癌細胞殺滅活性。當使用1 nM(基於載荷物)之共軛體8a-3 時,未觀察到IFNλ1抗體的抑制。IFNλ2中和抗體不抑制癌細胞殺滅活性,即使共軛體8a-3 以0.1 nM給藥。實例 43B IFNλ1/IFNλ3 (L29/28b) 細胞介素誘導
使用實例43A所述之測定的姊妹板以分析處理後24小時上清液中的IFNλ1/IFNλ3 (IL29/28b),使用如實例33 - 第III型干擾素誘導所述之人IL29/28b ELISA套組。表16顯示獲自各條件之OD450值。
Figure 02_image566
實例 43C CXCL10 IFNβ IL6 TNFα 細胞介素誘導。
使用來自實例43B之上清液,在FlexMap3D Luminex儀器上使用人細胞介素/趨化激素磁珠組分析CXCL10、IFNβ、IL6及TNFα細胞介素產生。使用Belysa免疫測定曲線擬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表17顯示在上清液中偵測到之CXCL10、IFNβ、IL6及TNFα細胞介素。
Figure 02_image568
綜合這些資料顯示第III型干擾素產生對於靶向腫瘤細胞之STING-ADC活性係重要的,特別是在低濃度下。實例 44 :在 OVCAR-3 中投予 NaPi2b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五週齡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OVCAR-3細胞(每小鼠5 x 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52至180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93至94 mm3 /組)。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3/0.12 mg/kg)、共軛體8b-1 (3/0.09 mg/kg)或共軛體8f (3/0.12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8)。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共軛體8b-1 及共軛體8f 而言,在治療之後3至13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且無額外臨床觀察。
12 提供經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共軛體8 c-1 、共軛體8b-1 或共軛體8f 治療之OVCAR-3荷瘤小鼠的結果。當與媒劑對照比較時,以共軛體8 c-1 (3/0.12 mg/kg)治療導致腫瘤生長平均增加70.6%。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治療導致42.7% TGI。以共軛體8b-1 (3/0.09 mg/kg)治療導致98.4% TGI。以共軛體8f 治療導致83.1% TGI。實例 45 :在 OVCAR-3 中投予嵌合性 (hIgG1-mIgG2a) NaPi2b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OVCAR-3人卵巢癌細胞(每小鼠5 x 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53至223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112至122mm3 /組)。媒劑、共軛體8d-2 (3/0.1 mg/kg)或共軛體8e (3/0.1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投予(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8)。以共軛體8d-2 (3/0.1 mg/kg)及共軛體8e (3/0.1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3至15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
13 提供經媒劑、共軛體8d-2 或共軛體8e 治療之OVCAR-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共軛體8d-2 (3/0.1 mg/kg)治療導致37.3% TGI。以共軛體8e (3/0.1 mg/kg)治療導致95.8% TGI。實例 46 :在三陰性乳癌異種移植模型中投予目標 C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八週齡雌性NCr nu/nu小鼠(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經植入表現目標C之人三陰性乳癌(TNBC)腫瘤片段(1 mm3 )。當腫瘤體積介於63至108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80.7至82 mm3 /組)。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1/0.04 mg/kg)或共軛體8h (1/0.04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9)。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2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
14 提供經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共軛體8 c-1 或共軛體8h 治療之人TNBC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治療導致52.4% TGI。以共軛體8 c-1 治療導致35.1% TGI。以共軛體8h (1.1/00.4 mg/kg)治療導致51.8% TGI。實例 47 :在結腸癌中投予目標 D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七至八週齡雌性C57Bl/6小鼠係經鼠結腸癌細胞(每小鼠5x105 個細胞)皮下接種在右脇部。當腫瘤體積介於63至108mm3 之間時,將動物在接種後10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78 mm3 /組)。媒劑、共軛體8d-3 (1/0.04 mg/kg)或共軛體8g (0.09/0.04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表示為抗體/載荷物,各組n=10)。以共軛體8g (0.9/0.04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2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
15A 提供經媒劑、共軛體8d-3 或共軛體8g 治療之鼠結腸癌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共軛體8d-3 治療導致42% TGI,然而以共軛體8g 治療導致92.5% TGI。
15B 顯示經媒劑、共軛體8d-3 或共軛體8g 治療之鼠結腸癌荷瘤小鼠的Kaplan Meier存活曲線。以共軛體8d-3 治療。以共軛體8g 治療之小鼠具有最長存活期。實例 48 :投予目標 D 抗體 - 藥物共軛體之腫瘤生長反應的再挑戰研究
16A 所示之實例36的先前經共軛體8g (0.9/0.04 mg/kg)治療之無腫瘤小鼠(9隻中之6隻)及實例38的年齡相符未治療動物係經鼠結腸癌細胞(每小鼠5x105 個細胞)皮下接種在左脇部及經鼠肺癌細胞(每小鼠1x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在右脇部(分別n=6及12)。先前經共軛體8g (0.9/0.04 mg/kg)治療之小鼠以鼠結腸癌細胞或鼠肺癌細胞再挑戰時的腫瘤生長分別顯示於 16B 16C 。當與個別未治療對照比較時,先前經共軛體8g 治療導致鼠肺癌模型25.5% TGI及鼠結腸癌模型99.8% TGI。實例 49 :在胚胎癌中投予目標 E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Balb/C小鼠係經鼠胚胎癌細胞(每小鼠5x105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56至108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75.3至76.5 mm3 /組)。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d-3 (5.5/0.18 mg/kg)或共軛體8i (3.2/0.18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及共軛體8i (3.2/0.18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2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
17 提供經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共軛體8d-3 或共軛體8i 治療之鼠胚胎癌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共軛體8d-3 (5.5/0.18 mg/kg)治療分別導致27.5及66.5% TGI。以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治療導致93.8% TGI。以共軛體8i (3.2/0.18 mg/kg)治療分別導致20.5及100% TGI。實例 50 :在 SKOV3 卵巢癌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每小鼠10 x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63至75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65.4 mm3 /組)。媒劑、共軛體34a (3/0.11 mg/kg)、共軛體34 (3/0.11 mg/kg)、共軛體20a (3/0.09 mg/kg)或共軛體20-1 (3/0.10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以共軛體34a 、共軛體20a 、共軛體34 及共軛體20-1 而言,在治療之後2至3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在稍晚時間點的體重減輕與腫瘤進展有關,指示腫瘤模型誘導之惡病質。
18 提供經媒劑、共軛體34a 、共軛體34 、共軛體20a 或共軛體20-1 (3/0.09 mg/kg)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共軛體20a (3/0.09 mg/kg)或共軛體34a (3/0.11 mg/kg)治療分別導致21及65.9% TGI。以共軛體34 (3/0.11 mg/kg)或共軛體20-1 (3/0.10 mg/kg)治療各導致100%平均腫瘤消退。實例 51 :在 SKOV3 卵巢癌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每小鼠10 x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88至126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112.8至113.2 mm3 /組)。媒劑、共軛體28 (0.3/0.01 mg/kg或1/0.03 mg/kg)、共軛體29 (0.2/0.01 mg/kg或0.8/0.02 mg/kg)、共軛體8-2 (0.3/0.01 mg/kg或1/0.04 mg/kg)、共軛體25 (0.3/0.01 mg/kg或1/0.04 mg/kg)或共軛體45 (0.3/0.01 mg/kg或1/0.04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以共軛體25 (1/0.04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3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在稍晚時間點的體重減輕與腫瘤進展有關,指示腫瘤模型誘導之惡病質。
19 提供經媒劑、共軛體28 、共軛體29 、共軛體8-2 、共軛體25 或共軛體45 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以共軛體28 (0.3/0.01 mg/kg或1/0.03 mg/kg)、共軛體29 (0.2/0.01 mg/kg或0.8/0.02 mg/kg)、共軛體8-2 (0.3/0.01 mg/kg或1/0.04 mg/kg)、共軛體25 (0.3/0.01 mg/kg)或共軛體45 (0.3/0.01 mg/kg或1/0.04 mg/kg)治療分別導致17.6、97.6、12.1、86.9、10.9、70.3、81.9、15.8及27.2% TGI。以共軛體25 (1/0.04 mg/kg)治療導致74.5%平均腫瘤消退。實例 52 :在 SKOV3 卵巢癌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10 x 106 個細胞/小鼠+50% Matrigel)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63至75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67.8 mm3 /組)。媒劑(鹽水,q3dx3或q5dx5)、diABZI STING的促效劑(1.5 mg/kg q3dx3或0.128 mg/kg qdx1)、化合物30 (1.5 mg/kg q3dx3或0.128 mg/kg qdx1)、共軛體32b-2 (3.42/0.128 mg/kg qdx1)、XMT-1519 (3.00 mg/kg qdx1)、共軛體32-5 (0.100/0.004、0.300/0.013、1.00/0.042或3.00/0.128 mg/kg qdx1)、共軛體32e (1.00/0.039或3.00/0.117 mg/kg qdx1)所有係從第1天開始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 圖20提供經媒劑、diABZI STING的促效劑、化合物30、共軛體32b-2、XMT-1519、共軛體32-5或共軛體32e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以1.00/0.042或3.00/0.117 mg/kg之共軛體32-5治療導致10/10完全反應。實例 53 :在經工程改造以表現人 HER2 4T1 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Balb/C小鼠係以經工程改造以表現人HER2之4T1鼠乳癌細胞(4T1-hHER2)(每小鼠2 x106 個細胞)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75至88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71.5至80.3 mm3 /組)。媒劑、共軛體8d-3 (1/0.04 mg/kg)或共軛體8k (0.9/0.04 mg/kg)係在第1天作為單一劑量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以共軛體8k (0.9/0.04 mg/kg)而言,在治療之後2天觀察到暫時體重減輕(在允收界限內),且無額外臨床觀察。
21A 提供經媒劑、共軛體8d-3 (1/0.04 mg/kg)或共軛體8k (0.9/0.04 mg/kg)治療之4T1-hHER2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以共軛體8d-3 (1/0.04 mg/kg)治療導致85.4% TGI( 21B )。以共軛體8k (0.9/0.04 mg/kg)治療導致93.2%平均腫瘤消退,其中10隻動物中8隻在研究結束時無腫瘤( 21C )。實例 54 :在 SKOV3 卵巢癌中投予 Fc 突變體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10 x 106 個細胞/小鼠)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63至75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72.6 mm3 /組)。媒劑、共軛體8c-2 (3.17/0.10 mg/kg)、共軛體8a-2 (2.7/0.10 mg/kg或0.81/0.03 mg/kg)、共軛體8j (2.71/0.10 mg/kg或0.81/0.03 mg/kg)或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
22 提供經共軛體8c-2 、共軛體8a-2 、共軛體8j 或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以共軛體8a-2 (2.70/0.10 mg/kg)治療導致10 CR及10 TFS。以共軛體8a-2 (0.81/0.030 mg/kg)治療導致2 PR、8 CR及3 TFS。以共軛體8j (2.71/0.10 mg/kg)治療導致2 PR及6 CR。以共軛體8j (0.81/0.03 mg/kg)治療導致3 PR及1 CR。以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治療導致7 PR。實例 55 NaPi2b 抗體 - 藥物共軛體與人卵巢 癌細胞之活體外結合
使OVCAR3細胞於RPMI 1640培養基(補充有FBS (20%)及青黴素/鏈黴素(1%))中生長至約80至95%長滿率。收集細胞且添加至96孔U底板之孔(50,000/孔)。使細胞成團塊(300 x g,5分鐘)且重懸於如表18所示之濃度範圍介於0.01 nM與300 nM之間之測試物品之溶液中並在冰上培育1小時。接著使細胞於冰冷PBS (3x)中洗滌,形成團塊(300 g,5分鐘)並經偵測抗體(山羊抗人IgG -Alexa-647 (H+L鏈)在4℃下培育1小時。使細胞懸浮液形成團塊(300 g,5分鐘),於冰冷PBS中洗滌3次且藉由重懸於聚甲醛溶液(1%)中固定。經重懸之細胞接著在MACS Quant流式細胞儀上進行流式細胞術分析。收集單一事件(10,000)以進行分析。以MACS Quant軟體實施族群圈選及中位數螢光強度(MFI)分析。表18總結細胞結合的平均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70
如表18所示,NaPi2b ADC與OVCAR3細胞之結合的EC50 值係屬低奈莫耳範圍,然而同型對照不與OVCAR3細胞結合。實例 56 NaPi2b 生物共軛體在 OVCAR3 人卵巢癌及 THP1 報導子細胞之共培養測定中的功能活性
藉由靶向NaPi2b之STING ADC誘導免疫細胞的STING途徑係於癌細胞/THP1-IRF3-螢光素酶報導子細胞共培養測定評估。將OVCAR3人卵巢癌細胞接種於96孔CellBind表面組織培養板(20,000/孔)且允許於RPMI培養基(含20% FBS及1%青黴素/鏈黴素)中附著6小時。將測試物品之一系列稀釋(基於載荷物0.01 nM至300 nM;3倍連續稀釋於生長培養基中)添加至各孔且將板在37℃下培育20 min。接著將50,000個THP1雙重報導子細胞添加至各孔且在37℃、5 % CO2 下持續培育20小時。將來自各培育樣本之細胞培養上清液(20 µl) 添加至經重懸之QUANTI-Luc (50 μl)並使用SpectraMax M5板讀取儀(Molecular Devices)立即測量發光信號。自劑量反應曲線判定EC50 值。表19提供與OVCAR3癌細胞共培養之THP1雙重細胞中的EC50 值。
Figure 02_image572
如表19所示,以NaPi2b-ADC處理OVCAR3及THP-1共培養導致次奈莫耳EC50 值之THP-1免疫細胞的STING途徑誘導,然而同型對照不具有活性。實例 57 :在 OVCAR-3 中投予 NaPi2b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OVCAR-3人卵巢癌細胞(5 x 106 個細胞/小鼠)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56至122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83.9至84.7 mm3 /組)。媒劑、共軛體32b-1 (3.39/0.10 mg/kg)、共軛體32a (0.93/0.03或3.12/0.10 mg/kg)、共軛體32c (2.12/0.10 mg/kg)、共軛體32d (2.20/0.10 mg/kg)或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
23 提供經共軛體32b-1 、共軛體32a 、共軛體32c 、共軛體32d 或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治療之OVCAR-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實例 58 :在 OVCAR-3 中投予 NaPi2b STING 抗體 - 藥物共軛體與 NaPi2b AF-HPA 抗體 - 藥物共軛體之組合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OVCAR-3人卵巢癌細胞(5 x 106 個細胞/小鼠)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68至247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148至148.2 mm3 /組):媒劑;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c-2 (4.0/0.126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共軛體8b-2 (2.0/0.071或4.0/0.142 mg/kg);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共軛體8c-2 (4.0/0.126 mg/kg)之組合;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b-2 (4.0/0.142 mg/kg)之組合;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b-2 (2.0/0.071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共軛體8b-2 (4.0/0.142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共軛體8b-2 (2.0/0.071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XMT-1535 (4.0/0 mg/kg)之組合;或XMT-1535 (4.75/0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
24 提供經下列治療之OVCAR-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媒劑;利妥昔單抗AF-HPA ADC及共軛體8c-2 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共軛體8b-2 ;XMT-1535 AF-HPA ADC與共軛體8c-2 之組合;利妥昔單抗AF-HPA ADC與共軛體8b-2 之組合;利妥昔單抗AF-HPA ADC與共軛體8b-2 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與共軛體8b-2 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與共軛體8b-2 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與XMT-1535之組合;或XMT-1535。所有計算係基於第22天的值。以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c-2 (4.0/0.126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25.1%之TGI (n=10)。以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治療導致71.6%之TGI (n=9)及平均腫瘤收縮71.2% (n=1)。以共軛體8b-2 (4.0/0.142 mg/kg)治療導致72.9%之TGI (n=9)及平均腫瘤收縮48% (n=1)。以共軛體8b-2 (2.0/0.071 mg/kg)治療導致59.8%之TGI (n=10)。以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及共軛體8c-2 (4.0/0.126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85.1%之TGI (n=9)及平均腫瘤收縮24.6% (n=1)。以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b-2 (4.0/0.142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61.7%之TGI (n=10)。以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4/0.023 mg/kg)與共軛體8b-2 (2.0/0.071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55.7%之TGI (n=10)。以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及共軛體8b-2 (4.0/0.142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95.2%之TGI (n=4)及平均腫瘤收縮60.5% (n=6)。以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及共軛體8b-2 (2.0/0.071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98.2%之TGI (n=8)及平均腫瘤收縮17.8% (n=2)。以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及XMT-1535 (4.00/0 mg/kg)之組合治療導致68.2%之TGI (n=9)及平均腫瘤收縮23.7% (n=1)。以XMT-1535 (4.75/0 mg/kg)治療導致0.6%之TGI (n=10)。實例 59 :在 SKOV3 卵巢癌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10 x 106 個細胞/小鼠)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75至100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84至85 mm3 /組)。媒劑、共軛體32b (0.85/0.03 mg/kg)、共軛體32-2 (0.90/0.03 mg/kg)、共軛體88 (0.87/0.03 mg/kg)、共軛體85 (2.87/0.10 mg/kg)、共軛體92 (2.36/0.10 mg/kg)、共軛體100 (2.23/0.10 mg/kg)、共軛體89 (0.99/0.030 mg/kg)、共軛體85a (2.59/0.10 mg/kg)、共軛體93 (2.85/0.10 mg/kg)或共軛體101 (2.70/0.10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
25 提供經共軛體32b 、共軛體32-2 共軛體88 、共軛體85 、共軛體92 、共軛體100 、共軛體89 、共軛體85a 、共軛體93 或共軛體101 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共軛體32-2 (0.90/0.03 mg/kg)治療導致1 PR及9 CR及5 TFS。以共軛體88 (0.87/0.03 mg/kg)治療導致6 CR及4 TFS。以共軛體85 (2.87/0.10 mg/kg)治療導致9 CR及8 TFS。以共軛體100 (2.23/0.10 mg/kg)治療導致1 PR。實例 60 :在 SKOV3 中投予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的腫瘤生長反應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SKOV3人卵巢癌細胞(10 x 106 個細胞/小鼠)皮下接種。當腫瘤體積介於75至144 mm3 之間時,將動物隨機分組至治療組(平均=112至114 mm3 /組)(n=10/組)。媒劑、共軛體28 (0.99/0.0325 mg/kg)或共軛體62 (0.9/0.0325 mg/kg)係在第1天經靜脈內給藥(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10)。
26 提供經媒劑、共軛體28 或共軛體62 (靶向HER2)治療之SKOV3荷瘤小鼠的腫瘤體積結果。以共軛體28 (0.99/0.0325 mg/kg)治療導致1 PR、8 CR及5 TFS。以共軛體62 (0.92/0.0325 mg/kg)治療導致2 PR、7 CR及4 TFS。實例 61 HER2 抗體 - 藥物共軛體在 SKOV3 中的藥物動力學
雌性CB.17 SCID小鼠係經媒劑、共軛體28 (3.0/0.10 mg/kg)或共軛體62 (2.84/0.10 mg/kg)之單一靜脈注射治療(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各組n=4)。收集在治療之後15分鐘、1小時、6小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96小時、168小時及336小時的血漿。血漿經1.33 mg/ml檸檬酸稀釋1:10達總體積0.1 ml。將經稀釋之血漿在乾冰上急速冷凍且儲存在-80℃下直到PK分析。
27 提供經共軛之藥物的循環血漿濃度結果。分別達成共軛體28 及共軛體62 約2.5 µg/mL及約1.8 µg/mL的血漿濃度,且對應廓清速率分別約9.05 mL/天/kg及約14.6 mL/天/kg。 等效物
本發明之一或多個實施態樣之細節係於以上隨附之說明中闡述。雖然任何與此處所描述之方法及材料類似或相等者均可被用於實施或測試本揭露,方法及材料係於此描述。本揭露之其他特徵、目的及好處將自詳細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中顯而易見。在本說明書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單數形式包括複數指稱物,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清楚說明。除非另行定義,此處所使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用語和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瞭解之意義相同。本說明書中引述之所有專利及公開案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前述內容僅為了說明之目的呈現,無意將本發明限制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而是由隨附於此之申請專利範圍來限制。
[ 1A ]為共軛體8b-1 及共軛體8f (各為100、10及1 nM)及共軛體8 c-1 及化合物1 (各為100及10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
[ 1B ]為共軛體8l 及化合物1 (各為100、10及1 nM)及共軛體8m (100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
[ 2 ]顯示PBMC、經富集之單核球及CD16除盡單核球族群中之CD14-/CD3+細胞。
[ 3A 3B ]為隨時間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且分別顯示在共軛體8a-3 、共軛體8j 、共軛體8c-2 及化合物1 (各為100、25、5及1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下PBMC對STING野生型(sgNT-2)及基因剔除(sg#3-2) SKBR3 NucRed細胞之殺滅。
[ 4A ]為在SKBR3癌細胞/PBMC共培養中隨共軛體8a-3 、共軛體8-j 、野生型Fc曲妥珠單抗及AAG Fc突變體曲妥珠單抗之STING野生型SKBR3癌細胞殺滅活性之劑量反應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
[ 4B ]為在SKBR3癌細胞/PBMC共培養中隨共軛體8a-3 、共軛體8-j 、野生型Fc曲妥珠單抗及AAG Fc突變體曲妥珠單抗之STING基因剔除SKBR3癌細胞殺滅活性之劑量反應改變之紅色物體長滿率作圖。
[ 5A ]為由PBMC在共軛體8b-1 及化合物1 (兩者皆為20及4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濃度)下之隨時間改變之OVCAR3-NucRed癌細胞的紅色物體長滿率之變化作圖。
[ 5B ]為由經富集之單核球在共軛體8b-1 及化合物1 (兩者皆為20及4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濃度)下之隨時間改變之OVCAR3-NucRed癌細胞的紅色物體長滿率之變化作圖。
[ 5C ]為由CD16除盡單核球在共軛體8b-1 及化合物1 (兩者皆為20及4 nM)(共軛體濃度係基於載荷物濃度)下之隨時間改變之OVCAR3-NucRed癌細胞的紅色物體長滿率之變化作圖。
[ 6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模型中曲妥珠單抗(3/0 mg/kg)、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1/0.04 mg/kg或3/0.12 mg/kg)、共軛體8 a-1 (1/0.03 mg/kg或3/0.09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7A 至圖 7H ]顯示在SKOV3小鼠模型中投予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c-1 (3/0.12 mg/kg)或共軛體8a-1 (3/0.09 mg/kg)(所有劑量寫成抗體/載荷物)之後隨時間改變之鼠CXCL-10(IP-10; 7 A )、IL-6( 7 B )、TNFα( 7 C )、IFNγ( 7 D )、CXCL1 (KC)( 7 E )、MIG( 7 F )、MIP-1a( 7 G )及RANTES( 7 H )細胞介素水準。各圖中的插圖顯示由共軛體8 a-1 及共軛體8 c-1 相對於媒劑誘導之細胞介素水準。
[ 8A 至圖 8C ]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模型中投予共軛體8 c-1 (3/0.12 mg/kg)、共軛體8 a-1 (3/0.09 mg/kg)、共軛體8 c-1 (3/0.12 mg/kg)或共軛體8 a-1 (3/0.09 mg/kg)(所有劑量寫成抗體/載荷物)之後12 h及72 h之小鼠CXCL10( 8A )、干擾素-β( 8B )、及IL-6( 8C )mRNA之水準。
[ 9 ]係共軛體8 a-1 (3/0.09 mg/kg)、共軛體8 c-1 (3/0.12 mg/kg)或媒劑在12及72小時以兔抗CD45單株抗體進行之CD45免疫組織化學(IHC)染色。
[ 10 ]的圖表顯示在向CB.17 SCID小鼠投予共軛體8 a-1 (3/0.1 mg/kg)(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之後總抗體及經共軛之藥物的循環血漿濃度。
[ 11 ]顯示IFNλ1 (IL29)或IFNλ2(IL28A)中和抗體(10, 2, 0.4, 0.08 μg/mL)在癌細胞及PBMC共培養中對共軛體8a-3 (基於載荷物1 nM或0.1 nM)之殺滅活性的效應。
[ 12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OVCAR3異種移植中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3/0.12 mg/kg)、共軛體8b-1 (3/0.09 mg/kg)或共軛體8f (3/0.12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13 ]的圖表顯示共軛體8d-2 (3/0.1 mg/kg)或共軛體8e (3/0.1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在小鼠OVCAR3異種移植中的抗腫瘤療效。
[ 14 ]的圖表顯示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 c-1 (1/0.04 mg/kg)或共軛體8h (1/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在小鼠三陰性乳癌異種移植中的抗腫瘤療效。
[ 15A ]的圖表顯示在結腸癌同基因小鼠模型中共軛體8d-3 (1/0.04 mg/kg)或共軛體8g (0.88/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15B ]顯示在結腸癌同基因小鼠模型中共軛體8d-3 (1/0.04 mg/kg)或共軛體8g (0.88/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Kaplan Meier存活曲線。
[ 16A ]的圖表顯示在結腸癌同基因小鼠模型中共軛體8g (0.9/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對個別小鼠的抗腫瘤療效。
[ 16B ]的圖表顯示當以同基因鼠結腸癌細胞再挑戰時,共軛體8g (0.9/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16C ]的圖表顯示當以同基因鼠肺癌細胞再挑戰時,共軛體8g (0.9/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17 ]的圖表顯示在同基因鼠胚胎癌模型中diABZI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共軛體8d-3 (5.5/0.18 mg/kg)或共軛體8i (3.2/0.18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18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中共軛體20a (3/0.09 mg/kg)、共軛體34a (3/0.11 mg/kg)、共軛體34 (3/0.11 mg/kg)或共軛體20-1 (3/0.10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圖19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中共軛體28 (0.3/0.01 mg/kg或1/0.03 mg/kg)、共軛體29 (0.2/0.01 mg/kg或0.8/0.02 mg/kg)、共軛體8-2 (0.3/0.01 mg/kg或1/0.04 mg/kg)、共軛體25 (0.3/0.01 mg/kg或1/0.04 mg/kg)或共軛體45 (0.3/0.01 mg/kg或1/0.04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20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中diABZI STING的促效劑(1.5 mg/kg q3dx3或0.128 mg/kg qdx1)、化合物30 (1.5 mg/kg q3dx3或0.128 mg/kg qdx1)、共軛體32b-2 (3.42/0.128 mg/kg qdx1)、XMT-1519 (3.00 mg/kg qdx1)、共軛體32-5 (0.100/0.004、0.300/0.013、1.00/0.042或3.00/0.128 mg/kg qdx1)、共軛體32e (1.00/0.039或3.00/0.117 mg/kg qdx1)(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21A ]的圖表顯示在同基因小鼠模型中共軛體8d-3 (1/0.04 mg/kg)或共軛體8k (0.9/0.04 mg/kg)的抗腫瘤療效。
[ 21B ]顯示在同基因小鼠模型中共軛體8d-3 (1/0.04 mg/kg)對個別小鼠的抗腫瘤療效。
[ 21C ]顯示在同基因小鼠模型中共軛體8k (0.9/0.04 mg/kg)對個別小鼠的抗腫瘤療效。
[ 22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中共軛體8c-2 (3.17/0.10 mg/kg)、共軛體8a-2 (2.7/0.10 mg/kg或0.81/0.03 mg/kg)、共軛體8j (2.71/0.10 mg/kg或0.81/0.03 mg/kg)或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23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OVCAR3異種移植中共軛體32b-1 (3.39/0.10 mg/kg)、共軛體32a (0.93/0.03或3.12/0.10 mg/kg)、共軛體32c (2.12/0.10 mg/kg)、共軛體32d (2.20/0.10 mg/kg)或diABZI IV STING的促效劑(0/5 mg/kg)(所有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的抗腫瘤療效。
[ 24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OVCAR3異種移植中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c-2 (4.0/0.126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共軛體8b-2 (2.0/0.071或4.0/0.142 mg/kg);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共軛體8c-2 (4.0/0.126 mg/kg)之組合;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b-2 (4.0/0.142 mg/kg)之組合;利妥昔單抗AF-HPA ADC (0.75/0.023 mg/kg)與共軛體8b-2 (2.0/0.071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共軛體8b-2 (4.0/0.142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共軛體8b-2 (2.0/0.071 mg/kg)之組合;XMT-1535 AF-HPA ADC (0.75/0.024 mg/kg)與XMT-1535 (4.0/0 mg/kg)之組合;或XMT-1535 (4.75/0 mg/kg)的抗腫瘤療效。
[ 25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模型中共軛體32b (0.85/0.03 mg/kg)、共軛體32-2 (0.90/0.03 mg/kg)、共軛體88 (0.87/0.03 mg/kg)、共軛體85 (2.87/0.10 mg/kg)、共軛體92 (2.36/0.10 mg/kg)、共軛體100 (2.23/0.10 mg/kg)、共軛體89 (0.99/0.030 mg/kg)、共軛體85a (2.59/0.10 mg/kg)、共軛體93 (2.85/0.10 mg/kg)或共軛體101 (2.70/0.10 mg/kg)的抗腫瘤療效。
[ 26 ]的圖表顯示在小鼠SKOV3異種移植模型中媒劑、共軛體28 (0.99/0.0325 mg/kg)或共軛體62 (0.92/0.0325 mg/kg)的抗腫瘤療效。
[ 27 ]的圖表顯示在向CB.17 SCID小鼠投予共軛體28 (3.0/0.10 mg/kg)或共軛體62 (2.84/0.10 mg/kg)(劑量以抗體/載荷物給予)之後經共軛之藥物的循環血漿濃度。
Figure 12_A0101_SEQ_0001
Figure 12_A0101_SEQ_0002
Figure 12_A0101_SEQ_0003
Figure 12_A0101_SEQ_0004
Figure 12_A0101_SEQ_0005
Figure 12_A0101_SEQ_0006
Figure 12_A0101_SEQ_0007
Figure 12_A0101_SEQ_0008
Figure 12_A0101_SEQ_0009
Figure 12_A0101_SEQ_0010
Figure 12_A0101_SEQ_0011
Figure 12_A0101_SEQ_0012
Figure 12_A0101_SEQ_0013
Figure 12_A0101_SEQ_0014
Figure 12_A0101_SEQ_0015
Figure 12_A0101_SEQ_0016
Figure 12_A0101_SEQ_0017
Figure 12_A0101_SEQ_0018
Figure 12_A0101_SEQ_0019
Figure 12_A0101_SEQ_0020
Figure 12_A0101_SEQ_0021
Figure 12_A0101_SEQ_0022
Figure 12_A0101_SEQ_0023
Figure 12_A0101_SEQ_0024
Figure 12_A0101_SEQ_0025
Figure 12_A0101_SEQ_0026
Figure 12_A0101_SEQ_0027
Figure 12_A0101_SEQ_0028
Figure 12_A0101_SEQ_0029

Claims (46)

  1. 一種具有下式(I)之抗體-藥物共軛體(ADC):
    Figure 03_image001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PBRM表示基於蛋白質之辨識分子; LC (當存在時)係連接子單元; A1 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該PBRM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D係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藥物部份;且 d15 係約1至約20的整數。
  2. 一種用於與PBRM共軛之支架,其中該支架具有式(II):
    Figure 03_image003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其中: LC (當存在時)係連接子單元; A1’ 係單價連接子部份,其包含能夠與該PBRM之官能基形成共價鍵之官能基;且 D係STING的促效劑之藥物部份。
  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LC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005
    其中: #表示附著至A1 且##表示附著至D; MA (當存在時)係包含至少二個胺基酸之肽部份; T1 (當存在時)係親水基; LD 係二價連接子部份,其連接D至當MA 存在時之MA 或當MA 不存在時之A1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其具有下式(I-B’):
    Figure 03_image007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溶劑合物。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A1 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009
    Figure 03_image011
    Figure 03_image013
    ;或
    Figure 03_image015
    其中: R7 係-O-、-NR8 、-(C1 -C10 烷基)-、-(C1 -C10 烯基)-、 -(C1 -C10 炔基)-、-(C3 -C8 環烷基)-、-芳基-、-O-(C1 -C8 烷基)-、-O-(C1 -C10 烯基)-、-O-(C1 -C10 炔基)-、-(C1 -C10 烷基)-(C3 -C8 環烷基)-、-(C1 -C10 烷基)-芳基-、-(C2 -C10 烯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烯基)-芳基-、-(C2 -C10 炔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炔基)-芳基-、-(C3 -C8 環烷基)-(C1 -C10 烷基)-、-芳基-(C1 -C10 烷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烯基)-、-芳基-(C2 -C10 烯基)-、-(C3 -C8 環烷基)-(C2 -C10 炔基)-、-芳基-(C2 -C10 炔基)-、-(3至8員雜環烷基)-、-(5至8員雜芳基)-、-(C1 -C10 烷基)-(3至8員雜環烷基)-、-(C1 -C10 烷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烯基)-(3至8員雜環烷基)-、-(C2 -C10 烯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炔基)-(3至8員雜環烷基)-、-(C2 -C10 炔基)-(5至8員雜芳基)-、-(3至8員雜環烷基)-(C1 -C10 烷基)-、-(5至8員雜芳基)-(C1 -C10 烷基)-、-(3至8員雜環烷基)-(C2 -C10 烯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烯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炔基)-、-(5至8員雜芳基)-(C2 -C10 炔基)-、-O-C(O)-(CH2 CH2 O)r -(CH2 )2 -、-(CH2 CH2 O)r -或-(CH2 CH2 O)r -(CH2 )2 -,其中該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芳基、雜環烷基或雜芳基係可選地經取代; R8 係H、羥基或C1-4 烷基; r係範圍約1至約12的整數;且 *表示附著至PBRM且**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A1’ 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017
    Figure 03_image019
    Figure 03_image021
    ;或
    Figure 03_image023
    ; 其中: r係範圍約4至約6的整數;且 **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D(當LC 不存在時)。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LD 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025
    ,其中: 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p -(CH2 )0-2 ]q -C(O)-、 -NH-(C1 -C6 烷基)-O-C(O)-或-NH-[(CH2 CH2 O)p -(CH2 )0-2 ]q -C(O)-NH-(C1 -C6 烷基)-O-C(O)-,其中p係範圍約1至約20的整數,且q係範圍約1至約10的整數; 各W獨立地係天然或非天然胺基酸單元; w係範圍約0至約12的整數; ***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 ****表示附著至D。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w係0、1、2、3、4或5。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LE (當存在時)係-NH-(CH2 CH2 O)2 -(CH2 )2 -C(O)-、-NH-CH2 -CH(CH3 )-O-C(O)-或-NH-[(CH2 CH2 O)1-4 -(CH2 )2 -C(O)-NH-(CH2 )2 -O-C(O)-。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LD (當存在時)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027
    Figure 03_image029
    Figure 03_image031
    其中:***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表示附著至D。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LD 係:
    Figure 03_image033
    Figure 03_image035
    Figure 03_image037
    其中:***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表示附著至D。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LD
    Figure 03_image039
    ,其中: ***表示附著至MA (當MA 存在時)或A1 (當MA 不存在時);且 ****表示附著至D。
  1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MA
    Figure 03_image041
    , 其中:*指示附著至A1 ;**指示附著至T1 ;且***指示附著至LD
  1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T1 係-OH或
    Figure 03_image043
    ,其中: n1 係0至約6的整數; 各R58 獨立地係-H或C1-8 烷基; R60 係鍵結、C1-6 烷基連接子或-CHR59 -,其中R59 係-H、C1-8 烷基、環烷基或芳基烷基; R61 係CH2 OR62 、COOR62 、-(CH2 )n2 COOR62 、或經一或多個羥基取代之雜環烷基; R62 係-H或C1-8 烷基;且 n2 係1至約5的整數。
  1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T1
    Figure 03_image045
    Figure 03_image047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T1
    Figure 03_image049
    ,其中 n4 係1至約25的整數; 各R63 獨立地係氫或C1-8 烷基; R64 係鍵結或C1-8 烷基連接子; R65 係H、C1-8 烷基、-(CH2 )n2 COOR62 或 -(CH2 )n2 COR66 ; R62 係H或C1-8 烷基; R66 係H、
    Figure 03_image051
    Figure 03_image053
    Figure 03_image055
    Figure 03_image057
    Figure 03_image059
    Figure 03_image061
    ;且 n2 係1至約5的整數。
  1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T1
    Figure 03_image063
    , 其中R67 係:(1)-OH;
    Figure 03_image065
    其中n4 係約2至約20、約4至約16、約6至約12、約8至約12的整數。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n4 係6、7、8、9、10、11或12。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d13 係約2至約8的整數。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d13 係6或8。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D獨立地具有下式(A):
    Figure 03_image067
    或其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其中: Y1 、Y2 、Z1 及Z2 各自獨立地係O、S、C或N; X1 、X2 、W1 及W2 各自獨立地係C或N; X3 及X4 各自獨立地係S或NRf ; X5 係N或CRA2 ; X6 係N或CRA1 ; R3 及R5 各自獨立地係-CON(Rd )(Rf )、 -CH2 N(Rd )(Rf )、-N(Rd )(Rf )、-N(Rd )CO(Rf )、 -CH2 N(Rd )CO(Rf ),或R3 及R5 中一者係-CON(Rd )(Rf )、 -CH2 N(Rd )(Rf )、-N(Rd )(Rf )、-N(Rd )CO(Rf )或 -CH2 N(Rd )CO(Rf )且R3 及R5 中另一者係H、-COOH或 -CO2 (RC ); Rc 係C1-4 烷基; RA2 及RA1 各自獨立地係H、鹵素、羥基、胺基、胺基(C1-4 烷基)-、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或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氧基-,其中該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或可選地經取代之(C1-6 烷基)氧基-中之C1-6 烷基係可選地經1至4個各自獨立地選自包含羥基、C1-4 烷氧基、-N(Re )(Rf )、-CO2 (Rf )、-CON(Re )(Rf )及-COOH之群組之取代基取代; 各Rd 獨立地係H、羥基或C1-4 烷基; Re 係選自H、(C1-4 烷基)、-CO(C1-4 烷基)、 -OCO(C1-4 烷基)及-CO2 (C1-4 烷基); 各Rf 獨立地係H、羥基或(C1-4 烷基); R14 及RC2 各自獨立地係不存在或C1-4 烷基,其中C1-4 烷基係可選地經選自鹵素、-ORc 、-NRc Rd 、-CO2 Rc 、 -CONRc Rd 、-SO2 NRc Rd 及-OCONRc Rd 之取代基取代; R16 及RC1 各自獨立地係不存在、H或C1-4 烷基;且 R15 、R17 、R18 或R19 各自獨立地係不存在、H或C1-4 烷基,其中C1-4 烷基係可選地經選自鹵素、-ORc 、 -NRc Rd 、-CO2 Rc 、-CONRc Rd 、-SO2 NRc Rd 及-OCONRc Rd 之取代基取代; 其中:(i) 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A2 及RA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A2 及/或RA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直接或間接連接至LC (當LC 存在時)或A1 (當LC 不存在時);或(ii) 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存在,且其中RC2 及RC1 中至少一者係經由RC2 及/或RC1 之至少一個官能基直接或間接連接至LC (當LC 存在時)或A1 (當LC 不存在時)。
  2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D獨立地具有下式(A-a)、(A-b)、(A-c)、(A-d)、(A-e)、(A-f)、(A-f1)、(A-f2)、(A-f)3、(A-f4)、(A-f5)、(A-g)、(A-g1)、(A-g2)、(A-g3)、(A-g4)、(A-g5)、(A-h)、(A-h1)、(A-h2)或(A-i):
    Figure 03_image069
    Figure 03_image071
    Figure 03_image073
    Figure 03_image075
    Figure 03_image077
    或彼等之前藥、溶劑合物、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互變異構物。
  2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D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079
    Figure 03_image081
    Figure 03_image083
    Figure 03_image085
    Figure 03_image087
    Figure 03_image089
    Figure 03_image091
    Figure 03_image093
    Figure 03_image095
    Figure 03_image097
    Figure 03_image099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 R4 係H或C1-3 烷基;且
    Figure 03_image101
    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A1 (當LC 不存在時)。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支架,其中各D獨立地係:
    Figure 03_image103
    其中: R2 係不存在、-O-或-NR4 -; R4 係H或C1-4 烷基;且
    Figure 03_image105
    表示附著至LC (當LC 存在時)或A1 (當LC 不存在時)。
  2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支架,其選自在表A1中描述之該支架。
  2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支架,其選自在表A2中描述之該支架。
  2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其選自在表B1中描述之該共軛體。
  2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其選自在表B2中描述之該共軛體。
  2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其係
    Figure 03_image107
    Figure 03_image109
    Figure 03_image111
    Figure 03_image113
  3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其係
    Figure 03_image115
    Figure 03_image117
  3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其係
    Figure 03_image119
    Figure 03_image121
    Figure 03_image123
    Figure 03_image125
  32. 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及一或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33. 如包含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之醫藥組成物,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免疫調節劑或至少一種免疫刺激劑。
  34. 一種活化或增強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35. 一種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3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係用於活化或增強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
  3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係用於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
  38. 一種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用於活化或增強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在個體內的活性之藥物之用途。
  39. 一種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於製造用於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藥物之用途。
  4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所使用之共軛體或用途,其中該疾病或病症係與STING之促效作用相關聯。
  4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所使用之共軛體或用途,其中該疾病或病症係癌症。
  4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所使用之共軛體或用途,其中該疾病或病症係膀胱癌、乳癌、結直腸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頭頸鱗狀癌、黑色素瘤、肺癌、卵巢癌、食道癌、膽管癌、尿路癌、子宮頸癌、乳頭狀甲狀腺癌、乳頭狀腎細胞癌、膽管癌、唾腺管癌、腎癌或胰臟癌。
  43. 一種下式BB之共軛體
    Figure 03_image127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其中該共軛體包含XMT-1519抗體,該XMT-1519抗體包含:包含胺基酸序列FTFSSYSMN (SEQ ID NO: 20)之可變重鏈互補決定區1 (CDRH1);包含胺基酸序列YISSSSSTIYYADSVKG (SEQ ID NO: 21)之可變重鏈互補決定區2 (CDRH2);包含胺基酸序列GGHGYFDL (SEQ ID NO: 22)之可變重鏈互補決定區3 (CDRH3);及包含胺基酸序列RASQSVSSSYLA (SEQ ID NO: 27)之可變輕鏈互補決定區1 (CDRL1);包含胺基酸序列GASSRAT (SEQ ID NO: 28)之可變輕鏈互補決定區2 (CDRL2);及包含胺基酸序列QQYHHSPLT (SEQ ID NO: 29)之可變輕鏈互補決定區3 (CDRL3),且d15 係約8。
  44. 一種預防或治療個體的疾病或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如請求項43之共軛體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
  45. 如請求項44之方法,其中該疾病或病症係癌症。
  46. 如請求項45之方法,其中該癌症係乳癌、胃癌、結直腸癌、結腸癌、食道癌、膽管癌、子宮內膜癌、尿路癌或非小細胞肺癌。
TW110112338A 2020-04-02 2021-04-06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TW2022039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04108P 2020-04-02 2020-04-02
US63/004,108 2020-04-02
US202063040755P 2020-06-18 2020-06-18
US63/040,755 2020-06-18
US202063111820P 2020-11-10 2020-11-10
US63/111,820 2020-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3977A true TW202203977A (zh) 2022-02-01

Family

ID=756603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50943A TW202317202A (zh) 2020-04-02 2021-04-06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TW110112338A TW202203977A (zh) 2020-04-02 2021-04-06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50943A TW202317202A (zh) 2020-04-02 2021-04-06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3) US20220378749A1 (zh)
EP (2) EP4126065A1 (zh)
JP (2) JP2023520513A (zh)
KR (2) KR20230005189A (zh)
CN (2) CN115768485A (zh)
AR (1) AR127344A2 (zh)
AU (2) AU2021248635A1 (zh)
BR (2) BR112022019919A2 (zh)
CA (1) CA3174297A1 (zh)
CL (2) CL2022002711A1 (zh)
CO (1) CO2022015650A2 (zh)
IL (2) IL296901A (zh)
MX (2) MX2022012304A (zh)
TW (2) TW202317202A (zh)
WO (1) WO2021202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4319B2 (ja) * 2019-07-25 2024-04-24 シャンハイ ジェミンケア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ィド ヘテロ環式アミド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使用
EP4007758A1 (en) 2019-08-02 2022-06-08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Bis-[n-((5-carbamoyl)-1h-benzo[d]imidazol-2-yl)-pyrazol-5-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as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EP4271713A1 (en) 2021-01-04 2023-11-08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B7h4-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EP4359007A1 (en) * 2021-06-25 2024-05-01 Bolt Biotherapeutics, Inc. Bis-benzimidazole sting agonist immuno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AU2022401024A1 (en) 2021-11-30 2024-05-16 Daiichi Sankyo Company, Limited Protease-cleavable masked antibodies
WO2023109942A1 (en) * 2021-12-17 2023-06-22 Jacobio Pharmaceuticals Co., Ltd. Compound-linker constructs comprising novel compounds useful as sting 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WO2023136589A1 (en) * 2022-01-11 2023-07-20 Bisichem Co., Ltd. Fused heteroaryl hydroxamates as sting agonists
WO2023172906A1 (en) * 2022-03-07 2023-09-14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comprising sting agonists, combina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23215740A1 (en) * 2022-05-06 2023-11-09 Seagen Inc. Immunomodulatory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WO2024083926A1 (en) * 2022-10-18 2024-04-25 Tubulis Gmbh Novel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with novel napi2b antibodies,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0981A1 (en) 2000-02-23 2008-03-20 Henryk Borowy-Borowski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s of bioactive lipophilic compounds
US8367065B2 (en) 2006-09-15 2013-02-05 Enzon Pharmaceuticals, Inc. Targeted polymeric prodrugs containing multifunctional linkers
US8603474B2 (en) 2008-01-29 2013-12-10 Ludwi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Ltd. Membrane transporter NaPi2b (SCL34A1) epitope for antibody therapy, antibodies directed thereto, and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
KR20150070318A (ko) 2012-10-16 2015-06-24 엔도사이트, 인코포레이티드 비천연 아미노산을 함유하는 약물 전달 컨쥬게이트 및 사용 방법
NZ717668A (en) 2013-10-15 2024-03-22 Seagen Inc Pegylated drug-linkers for improved ligand-drug conjugate pharmacokinetics
TWI695011B (zh) 2014-06-18 2020-06-01 美商梅爾莎納醫療公司 抗her2表位之單株抗體及其使用之方法
US20170158772A1 (en) * 2015-12-07 2017-06-08 Opi Vi - Ip Holdco Llc Compositions of antibody construct - agonist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AU2017234163B2 (en) 2016-03-15 2023-01-19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NaPi2b-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HRP20220936T1 (hr) 2016-04-07 2022-10-28 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Limited Heterociklički amidi korisni kao modulatori proteina
US10225009B2 (en) 2016-07-01 2019-03-05 Adtran, Inc. Broadband access devices having a radio link
US11135307B2 (en) * 2016-11-23 2021-10-05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Peptide-containing linkers for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US20180271996A1 (en) * 2017-02-28 2018-09-27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Combination therapies of her2-targe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R113224A1 (es) * 2017-04-28 2020-02-19 Novartis Ag Conjugados de anticuerpo que comprenden un agonista de sting
CN111194214A (zh) * 2017-10-05 2020-05-22 葛兰素史密斯克莱知识产权发展有限公司 施用sting激动剂的方法
EP4007758A1 (en) * 2019-08-02 2022-06-08 Mersana Therapeutics, Inc. Bis-[n-((5-carbamoyl)-1h-benzo[d]imidazol-2-yl)-pyrazol-5-carboxamide] derivativ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as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20513A (ja) 2023-05-17
BR112022019919A2 (pt) 2023-02-14
IL297859A (en) 2023-01-01
AR127344A2 (es) 2024-01-31
AU2021248635A1 (en) 2022-10-27
KR20230004896A (ko) 2023-01-06
US20230172910A1 (en) 2023-06-08
CL2022002711A1 (es) 2023-06-16
CL2022002837A1 (es) 2023-06-16
CN115768485A (zh) 2023-03-07
JP2023070678A (ja) 2023-05-19
CN116196435A (zh) 2023-06-02
EP4218826A2 (en) 2023-08-02
IL296901A (en) 2022-12-01
WO2021202984A1 (en) 2021-10-07
MX2022014230A (es) 2023-01-04
MX2022012304A (es) 2022-11-30
US20230321048A1 (en) 2023-10-12
KR20230005189A (ko) 2023-01-09
EP4126065A1 (en) 2023-02-08
CA3174297A1 (en) 2021-10-07
AU2022259796A1 (en) 2022-12-01
CO2022015650A2 (es) 2022-12-09
US20220378749A1 (en) 2022-12-01
EP4218826A3 (en) 2023-10-25
BR122022020762A2 (pt) 2023-04-11
TW202317202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03977A (zh) 包含干擾素基因之刺激因子(sting)的促效劑之抗體-藥物共軛體
EP2970478B1 (en) Cd20-binding immunotoxins for inducing cellular internalization and methods using same
TWI823054B (zh) IL-7Rα結合化合物
TW202140078A (zh) 艾日布林衍生物的藥物偶聯物、其製備方法及其在醫藥上的應用
JP2021506883A (ja) ピロロベンゾジアゼピン抗体結合体
JP2024059848A (ja) 操作された抗体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らの抱合体
CN115990269B (zh) 依沙替康衍生物及其连接子-负载物和缀合物
WO2011099684A1 (ko) Muc1에 대한 단일 도메인 항체
US20200188525A1 (en) Anti-egfr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dc) and uses thereof
JP7418756B2 (ja) 脱免疫化志賀毒素aサブユニットエフェクターを含むcd38結合性タンパク質
CA3227844A1 (en) Antibodies and antibody conjugates specific for nectin-4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20200297863A1 (en) Anti-egfr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adc) and uses thereof
NZ793865A (en) Antibody drug conjugates comprising sting agonists
WO2024054821A2 (en) Tissue factor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nd uses thereof
WO2023077129A1 (en) Tetrazine conjugates for in vivo targeted delivery of a pay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