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7364A - 自發電開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發電開關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47364A TW202147364A TW109119368A TW109119368A TW202147364A TW 202147364 A TW202147364 A TW 202147364A TW 109119368 A TW109119368 A TW 109119368A TW 109119368 A TW109119368 A TW 109119368A TW 202147364 A TW202147364 A TW 20214736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 button
- generating
- self
- seat
- movable sea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一種自發電開關裝置,包括殼體、開關按鍵、活動座及發電模組。殼體包括組裝口與第一樞接部。開關按鍵包括第二樞接部、第一連動臂與第二連動臂,開關按鍵設置於組裝口並以第二樞接部樞設於第一樞接部,第一連動臂與第二連動臂分別位於第二樞接部的相對二側,開關按鍵能以第二樞接部為軸心相對於殼體旋擺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活動座可活動地設置於殼體內並位於開關按鍵之第一連動臂與第二連動臂之間。發電模組設置於殼體內。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開關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自發電開關裝置。
開關為電力系統中常見的裝置,用以使電路開路、斷路或使電流傳遞至其他電路的電子元件,以控制電器設備的啟閉或運行,例如控制居家環境中的燈光的明滅或者門鈴的聲響等。
目前開關常見的供電方式多為市電或電池,其中透過市電供電需要設置複雜的配線,不僅影響環境美觀,開關也不能隨意更動位置。透過安裝電池供電則需要在電池電力耗盡時進行更換或者充電,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與困擾且影響開關的使用壽命,此外,更換後的電池也會造成環境的污染。
鑒於上述,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自發電開關裝置,包括殼體、開關按鍵、活動座及發電模組。殼體包括組裝口與第一樞接部。開關按鍵包括第二樞接部、第一連動臂與第二連動臂,開關按鍵設置於組裝口並以第二樞接部樞設於第一樞接部,第一連動臂與第二連動臂分別位於第二樞接部的相對二側,開關按鍵可選擇性地以第二樞接部為軸心相對於殼體旋擺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活動座可活動地設置於殼體內並位於開關按鍵之第一連動臂與第二連動臂之間。發電模組設置於殼體內。其中,開關按鍵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連動臂帶動活動座相對於殼體移動,以觸發發電模組產生第一電訊號。其中開關按鍵由第二位置移動至第一位置時,第二連動臂帶動活動座相對於殼體移動,以觸發發電模組產生第二電訊號。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開關按鍵在旋擺移動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都能帶動活動座相對於殼體移動,並觸發發電模組產生電訊號,以驅動相應的裝置運作。藉此,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不需安裝電池供電而提高使用壽命且更加環保,也不需安裝複雜線路連接市電而易於更動設置位置。此外,透過開關按鍵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都能產生電訊號,使自發電開關裝置可提供更多元的使用需求。
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的圖式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圖1為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1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1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如圖1與圖2所示,自發電開關裝置1包括殼體10、開關按鍵20、活動座30以及發電模組40。其中自發電開關裝置1用以控制電器設備的啟閉或運行。
如圖1與圖2所示,殼體10包括組裝口11與第一樞接部12,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呈中空狀且其中一側未受到封閉而形成組裝口11,第一樞接部12用以供開關按鍵20樞設,其中第一樞接部12可設置於殼體10內部(如圖2所示)且鄰近於組裝口11,但此並不侷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2亦可設置於殼體10外部且鄰近於組裝口11。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殼體10可為一體式結構或組裝式結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殼體10為組裝式結構,殼體10是由殼板101與基座102組裝而成,例如殼板101與基座102可透過黏著、焊接、卡扣或鎖固等方式組接固定。
圖3為圖1沿3-3線段之剖視圖,圖4為圖1沿4-4線段之剖視圖。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開關按鍵20包括第二樞接部21、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開關按鍵20設置於組裝口11並以第二樞接部21樞設於殼體10的第一樞接部12,使開關按鍵20能相對於殼體10旋擺運動。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分別位於第二樞接部21的相對二側,當開關按鍵20相對於殼體10旋擺時,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能同步運動(例如以第二樞接部21為圓心進行圓周運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開關按鍵20可為一體式結構或組裝式結構。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開關按鍵20為組裝式結構,開關按鍵20是由按鍵蓋27與旋轉座28組裝而成,例如按鍵蓋27與旋轉座28可透過黏著、焊接、卡扣或鎖固等方式組接固定,按鍵蓋27露出殼體10外部以供使用者按壓操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2設置於殼體10的殼板101上,第二樞接部21設置於開關按鍵20的旋轉座28上,在組裝過程中,旋轉座28可透過第二樞接部21先樞設於殼板101上的第一樞接部12,後續再將按鍵蓋27組裝固定於旋轉座28以及將殼板101組裝固定於基座102。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舉例,開關按鍵20整體亦可一體製造成型(例如一體射出成型或透過機台加工成型)。
如圖3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是由開關按鍵20的內側(即相對於按鍵蓋27的一側)一體延伸而出,但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亦可為組裝式結構,此並不侷限。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可具有二第一樞接部12,二第一樞接部12分別位於殼體10的相對二側,開關按鍵20可具有二第二樞接部21,二第二樞接部21分別位於開關按鍵20的相對二側以對應樞設於二第一樞接部12,使開關按鍵20相對於殼體10旋擺時能夠更加穩定。
再如圖3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樞接部12為軸孔,各第二樞接部21為樞軸,但此並不侷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各第一樞接部12亦可為樞軸,各第二樞接部21則為軸孔。
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1的開關按鍵20可供使用者按壓操作而能以第二樞接部21為軸心相對於殼體10旋擺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且開關按鍵20在旋擺移動的過程中,可帶動活動座30相對於殼體10移動,使開關按鍵20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時,都能分別觸發發電模組40產生電訊號以控制電器設備執行不同動作或啟閉,此配合圖式詳述如下。
如圖3與圖4所示,活動座30可活動地設置於殼體10內並位於開關按鍵20之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活動座30設置為受力時可相對於殼體10沿一線性方向(如箭號A1所示)滑移,且活動座30包括彼此保持間距之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可為板件、凸肋或凸塊等。
如圖3與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活動座30具有容置槽33,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位於容置槽33的相對二側而彼此保持間距,例如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可為容置槽33的相對二槽壁,或者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可為設置於容置槽33相對二側之凸塊(如圖4所示)。
如圖2至圖4所示,發電模組40設置於殼體10內且包括彼此耦接觸發簧片41與發電件42,也就是說,觸發簧片41可直接連接或間接連接於發電件42,且觸發簧片41位於活動座30的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發電模組40之觸發簧片41位於活動座30的容置槽33內而位於第一撥動部31與第二撥動部32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發電件42可具有發電線圈,觸發簧片41相對於發電件42彈跳移動至一第一觸發位置或一第二觸發位置時,可分別觸發發電件42的發電線圈產生電訊號。舉例來說,發電模組40可為雙穩態開關而使觸發簧片41彈跳至二個不同位置時都能分別對應產生脈衝電流。
圖5與圖6為本發明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之剖視圖與另一剖視圖,圖7與圖8為本發明開關按鍵20於第二位置之剖視圖與另一剖視圖。請參照圖5至圖8所示,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時,觸發簧片41是位於第一觸發位置(如圖5與圖6之實施例所示,觸發簧片41在第一觸發位置時鄰近於第二撥動部32),當開關按鍵20受到使用者按壓(如圖7之箭號A3所示)而由第一位置(如圖5與圖6所示位置)相對於殼體10旋擺移動至第二位置(圖7與圖8所示位置)時,由於活動座30位於開關按鍵20之第一連動臂22與第二連動臂23之間,故開關按鍵20之第一連動臂22在同步運動的過程中能夠抵推活動座30的其中一側,以帶動活動座30相對於殼體10移動,使第一撥動部31推動觸發簧片41由上述第一觸發位置彈跳移動至第二觸發位置(如圖7與圖8之實施例所示,觸發簧片41在第二觸發位置時鄰近於第一撥動部31),並觸發發電件42產生第一電訊號(即產生瞬間脈衝電流)。
同理,請參照圖5至圖8所示,當開關按鍵20受到使用者按壓(如圖5之箭號A2所示)而由第二位置(圖7與圖8所示位置)移動回第一位置(圖5與圖6所示位置)時,第二連動臂23在同步運動的過程中能夠抵推活動座30的另外一側,以帶動活動座30相對於殼體10移動,使第二撥動部32推動觸發簧片41由第二觸發位置彈跳移動回第一觸發位置,並觸發發電件42產生第二電訊號(即產生瞬間脈衝電流)。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1的開關按鍵20在旋擺移動於上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都能帶動活動座30相對於殼體10移動,使活動座30推動發電模組40的觸發簧片41移動並觸發發電件42產生電訊號(即上述第一電訊號與第二電訊號)供電,以根據電訊號驅動相應的裝置運作。
舉例來說,如圖3、圖5與圖7所示,自發電開關裝置1可包括無線通訊模組50,無線通訊模組50耦接於發電模組40並且無線通訊連接於一個或多個電器設備(例如電視機、空調機或燈具等家用電器,或者其他商用電器),無線通訊模組50可根據第一電訊號或第二電訊號發出無線控制訊號以控制對應的電器設備。例如第一電訊號與第二電訊號可提供無線通訊模組50電力以分別發出不同無線控制訊號控制電器設備執行不同動作(例如燈具的亮度或啟閉),此並不侷限。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1不需安裝電池供電而能提高使用壽命且更加環保,也不需安裝複雜線路連接市電而易於更動設置位置。此外,透過開關按鍵20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都能產生電訊號,使自發電開關裝置1可提供更多元的使用需求,例如控制電器設備執行不同動作或啟閉等不同使用需求。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無線通訊模組50的訊號傳輸範圍依其硬體種類或訊號傳輸方式而定。具體來說,無線通訊模組50可建立近距或遠距通訊連線來傳送資料,例如無線通訊模組50可為藍牙模組(Bluetooth)、Wifi模組、WLAN模組、3G/4G模組、近場通訊模組(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或低功耗廣域網路(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模組等,本發明對此不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與圖6所示,活動座30靠近第一連動臂22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傾斜面303,第一傾斜面303朝活動座30的中央方向傾斜。第一連動臂22具有一第二傾斜面221,第二傾斜面221朝遠離開關按鍵20的中央方向傾斜,其中第一傾斜面303的斜度大於第二傾斜面221的斜度,以避免開關按鍵20在活動過程中,第一連動臂22與活動座30產生過多干涉而使開關按鍵20在受壓操作的過程中更加順暢。活動座30的另一側與第二連動臂23亦可為上述相同或相似的結構設計,以避免開關按鍵20在活動過程中,第二連動臂23與活動座30產生過多干涉,在此則不多加贅述。
舉例來說,上述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具有一旋擺角度R(如圖5所示,例如10度~40度),如圖4所示,第一傾斜面303與活動座30之中心軸C1的夾角可為上述旋擺角度R,如圖6所示,第二傾斜面221與開關按鍵20之中心軸C2的夾角則為上述旋擺角度R的一半,構成第一傾斜面303的斜度大於第二傾斜面221的斜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發電開關裝置1可設有限位結構以將開關按鍵20限位於上述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其中限位結構可有以下多種實施方式。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揭示第一種限位結構,第一種限位結構為開關按鍵20具有第一止擋面24與第二止擋面25,在此第一止擋面24與第二止擋面25為斜面並位於按鍵蓋27上,當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時(如圖5所示),第一止擋面24抵靠於組裝口11邊緣而達到限位作用,此時第二止擋面25與組裝口11邊緣之間的夾角為上述旋擺角度R,因此,當開關按鍵20旋擺上述旋擺角度R而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如圖7所示),第二止擋面25即可抵靠於組裝口11邊緣而達到限位作用,此時第一止擋面24與組裝口11邊緣之間的夾角為上述旋擺角度R。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揭示第二種限位結構,第二種限位結構為殼體10之第一樞接部12為軸孔且具有一孔緣13,孔緣13具有第一抵接部131、第一止擋緣132以及第二止擋緣133,第一止擋緣132與第二止擋緣133為斜向邊緣並分別連接於第一抵接部131的相對二側而呈V型邊緣。開關按鍵20的第二樞接部21為樞軸且具有第二抵接部211、第三止擋緣212以及第四止擋緣213,第三止擋緣212與第四止擋緣213同樣為斜向邊緣並分別連接於第二抵接部211的相對二側而呈V型邊緣,第二抵接部211頂抵樞接於第一抵接部131。當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時(如圖5所示),第三止擋緣212抵靠於第一止擋緣132而達到限位作用,此時第四止擋緣213與第二止擋緣133之間的夾角為上述旋擺角度R,因此,當開關按鍵20旋擺上述旋擺角度R而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如圖7所示),第四止擋緣213即可抵靠於第二止擋緣133而達到限位作用,此時第三止擋緣212與第一止擋緣132之間的夾角為上述旋擺角度R。
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1可設有上述第一種限位結構與第二種限位結構以達到加強限位作用,但此並不侷限。在一些實施例中,自發電開關裝置1亦可僅設有上述第一種限位結構與第二種限位結構的其中一者。
再如圖2與圖4所示,殼體10內更設有第一限位座14與第二限位座15用以限位活動座30,其中第一限位座14與第二限位座15分別位於活動座30之相對二側,第一限位座14設有第一導引件141,第二限位座15設有第二導引件151,活動座30之相對二側分別設有第三導引件301與第四導引件302,第三導引件301可移動地組設於第一導引件141,第四導引件302可移動地組設於第二導引件151,使活動座30在相對於殼體10移動的過程中能夠穩定而不晃動或偏位。
承上,在圖2與圖4之實施例中,第一導引件141與第二導引件151分別為導引槽且沿著活動座30的移動方向延伸,第三導引件301與第四導引件302分別為滑塊以分別滑設於第一導引件141與第二導引件151,但此並不侷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引件141與第二導引件151亦可分別滑塊,第三導引件301與第四導引件302則分別為沿著活動座30的移動方向延伸的導引槽。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座14更設有第一防脫件142,第二限位座15設有第二防脫件152,第三導引件301限位於第一防脫件142與第一導引件141之間,第四導引件302限位於第二防脫件152與第二導引件151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防脫件142與第二防脫件152可為板件、凸肋或凸塊等,並且分別阻擋於第三導引件301與第四導引件302上,以避免第三導引件301與第四導引件302脫離第一導引件141與第二導引件151,達到加強限位活動座30之作用。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座14更設有第一止檔部143,第二限位座15更設有第二止檔部153,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時(如圖6所示),第四導引件302對應抵靠於第二止檔部153而達到限位活動座30之作用,開關按鍵20於第二位置時(如圖8所示),第三導引件301對應抵靠於第一止檔部143而達到限位活動座30之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止檔部143與第二止檔部153可為板件、凸肋或凸塊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時,亦可由第三導引件301對應抵靠於第一止檔部143,開關按鍵20於第二位置時,則由第四導引件302對應抵靠於第二止檔部153,此視第一止檔部143與第二止檔部153所設位置而定,本發明並不限制。
圖9為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2第二實施例之剖視圖,圖10為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2第二實施例之另一剖視圖。如圖9與圖10所示,本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2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1的差異至少在於,本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2的開關按鍵20'為一體成型,且自發電開關裝置2是透過第三種限位結構將開關按鍵20'限位於上述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第三種限位結構為開關按鍵20'底部設有一彈性件26,殼體10內設有限位座16,在此限位座16固定於殼體10內並位於開關按鍵20'與活動座30之間。限位座16具有彼此保持間距之第一限位槽161與第二限位槽162,開關按鍵20'於第一位置時(如圖9所示),彈性件26對應彈性扣合於第一限位槽161而達到限位作用,開關按鍵20'於第二位置時(如圖10所示),彈性件26對應彈性扣合於第二限位槽162而達到限位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彈性件26可為彈性伸縮桿、彈簧或彈片等彈性體。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開關按鍵在旋擺移動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時,都能帶動活動座相對於殼體移動,使活動座推動發電模組的觸發簧片移動並觸發發電件產生電訊號供電,以驅動相應的裝置運作。藉此,本發明實施例之自發電開關裝置不需安裝電池供電而提高使用壽命且更加環保,也不需安裝複雜線路連接市電而易於更動設置位置。此外,透過開關按鍵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都能產生電訊號,使自發電開關裝置可提供更多元的使用需求。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自發電開關裝置
10:殼體
101:殼板
102:基座
11:組裝口
12:第一樞接部
13:孔緣
131:第一抵接部
132:第一止擋緣
133:第二止擋緣
14:第一限位座
141:第一導引件
142:第一防脫件
143:第一止檔部
15:第二限位座
151:第二導引件
152:第二防脫件
153:第二止檔部
16:限位座
161:第一限位槽
162:第二限位槽
20,20':開關按鍵
21:第二樞接部
211:第二抵接部
212:第三止擋緣
213:第四止擋緣
22:第一連動臂
221:第二傾斜面
23:第二連動臂
24:第一止擋面
25:第二止擋面
26:彈性件
27:按鍵蓋
28:旋轉座
30:活動座
301:第三導引件
302:第四導引件
303:第一傾斜面
31:第一撥動部
32:第二撥動部
33:容置槽
40:發電模組
41:觸發簧片
42:發電件
50:無線通訊模組
A1~A3:箭號
R:旋擺角度
C1,C2:中心軸
[圖1] 係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 係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3] 係圖1沿3-3線段之剖視圖。
[圖4] 係圖1沿4-4線段之剖視圖。
[圖5] 係本發明開關按鍵於第一位置之剖視圖。
[圖6] 係本發明開關按鍵於第一位置之另一剖視圖。
[圖7] 係本發明開關按鍵於第二位置之剖視圖。
[圖8] 係本發明開關按鍵於第二位置之另一剖視圖。
[圖9] 係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第二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10] 係本發明自發電開關裝置第二實施例之另一剖視圖。
1:自發電開關裝置
10:殼體
101:殼板
102:基座
11:組裝口
12:第一樞接部
14:第一限位座
141:第一導引件
142:第一防脫件
143:第一止檔部
15:第二限位座
152:第二防脫件
20:開關按鍵
21:第二樞接部
24:第一止擋面
25:第二止擋面
27:按鍵蓋
28:旋轉座
30:活動座
301:第三導引件
302:第四導引件
303:第一傾斜面
40:發電模組
41:觸發簧片
42:發電件
Claims (12)
- 一種自發電開關裝置,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組裝口與一第一樞接部; 一開關按鍵,包括一第二樞接部、一第一連動臂與一第二連動臂,該開關按鍵設置於該組裝口並以該第二樞接部樞設於該第一樞接部,該第一連動臂與該第二連動臂分別位於該第二樞接部的相對二側,該開關按鍵可選擇性地以該第二樞接部為軸心相對於該殼體旋擺移動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 一活動座,可活動地設置於該殼體內並位於該開關按鍵之該第一連動臂與該第二連動臂之間;以及 一發電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 其中,該開關按鍵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連動臂帶動該活動座相對於該殼體移動,以觸發該發電模組產生一第一電訊號; 其中,該開關按鍵由該第二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連動臂帶動該活動座相對於該殼體移動,以觸發該發電模組產生一第二電訊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 該活動座包括彼此保持間距之一第一撥動部與一第二撥動部,該發電模組包括彼此耦接的一觸發簧片與一發電件,該觸發簧片位於該第一撥動部與該第二撥動部之間; 該開關按鍵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活動座之該第一撥動部推動該觸發簧片由一第一觸發位置移動至一第二觸發位置,以觸發該發電件產生該第一電訊號; 該開關按鍵由該第二位置移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活動座之該第二撥動部推動該觸發簧片由該第二觸發位置移動至該第一觸發位置,以觸發該發電件產生該第二電訊號。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活動座具有一容置槽,該發電模組之該觸發簧片位於該容置槽內,該第一撥動部與該第二撥動部位於該容置槽的相對二側。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開關按鍵具有一第一止擋面與一第二止擋面,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止擋面抵靠於該組裝口邊緣,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止擋面抵靠於該組裝口邊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殼體之該第一樞接部具有一第一抵接部、一第一止擋緣以及一第二止擋緣,該第一止擋緣與該第二止擋緣分別連接於該第一抵接部的相對二側,該第二樞接部具有一第二抵接部、一第三止擋緣以及一第四止擋緣,該第三止擋緣與該第四止擋緣分別連接於該第二抵接部的相對二側,該第二抵接部頂抵樞接於該第一抵接部,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三止擋緣抵靠於該第一止擋緣,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四止擋緣抵靠於該第二止擋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開關按鍵底部設有一彈性件,該殼體內設有一限位座,該限位座具有彼此保持間距之一第一限位槽與一第二限位槽,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彈性件對應彈性扣合於該第一限位槽,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彈性件對應彈性扣合於該第二限位槽。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殼體內設有一第一限位座與一第二限位座,該第一限位座與該第二限位座分別位於該活動座之相對二側,該第一限位座設有一第一導引件,該第二限位座設有一第二導引件,該活動座之相對二側分別設有一第三導引件與一第四導引件,該第三導引件可移動地組設於該第一導引件,該第四導引件可移動地組設於該第二導引件。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引件與該第二導引件分別為一導引槽且沿著該活動座的移動方向延伸,該第三導引件與該第四導引件分別為一滑塊。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座設有一第一防脫件,該第二限位座設有一第二防脫件,該第三導引件限位於該第一防脫件與該第一導引件之間,該第四導引件限位於該第二防脫件與該第二導引件之間。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第一限位座設有一第一止檔部,該開關按鍵於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三導引件對應抵靠於該第一止檔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其中該活動座靠近該第一連動臂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傾斜面,該第一傾斜面朝該活動座的中央方向傾斜,該第一連動臂具有一第二傾斜面,該第二傾斜面朝遠離該開關按鍵的中央方向傾斜,且該第一傾斜面的斜度大於該第二傾斜面的斜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發電開關裝置,更包括一無線通訊模組,該無線通訊模組耦接於該發電模組,且該無線通訊模組根據該第一電訊號或該第二電訊號發出一無線控制訊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9368A TWI740532B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自發電開關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19368A TWI740532B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自發電開關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40532B TWI740532B (zh) | 2021-09-21 |
TW202147364A true TW202147364A (zh) | 2021-12-16 |
Family
ID=7877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19368A TWI740532B (zh) | 2020-06-09 | 2020-06-09 | 自發電開關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4053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377623U (zh) * | 2015-12-21 | 2016-07-06 | 深圳市微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开关装置 |
JP6664740B2 (ja) * | 2016-04-28 | 2020-03-13 | オプ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 |
CN207398006U (zh) * | 2017-09-08 | 2018-05-22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源无线翘板开关 |
CN210628163U (zh) * | 2019-09-17 | 2020-05-26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源无线开关 |
CN210200607U (zh) * | 2019-09-19 | 2020-03-27 | 浙江巨合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自发电开关 |
CN112751458B (zh) * | 2019-10-21 | 2022-08-12 | 德能森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自发电装置的自发电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6-09 TW TW109119368A patent/TWI740532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40532B (zh) | 202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126794A (en) | Rocker switch having improved contact-operating means | |
KR101957654B1 (ko) | 패널형 제어 버튼 | |
JP2023527849A (ja) | リレー | |
RU2010130305A (ru) | Блок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ключателей, комплект деталей, включающий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многополюс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 |
US3172972A (en) | Snap-action electrical switch with contact dampening means | |
TWI740532B (zh) | 自發電開關裝置 | |
US7105763B2 (en) | Switch assembly | |
CN113808870A (zh) | 自发电开关装置 | |
US2936347A (en) | Electric switch | |
WO2022017078A1 (zh) | 一种远程分闸机构及旋转开关 | |
TWI751626B (zh) | 自發電開關裝置 | |
RU2769958C1 (ru) | Четырехпроводно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 |
WO2021160611A1 (en) |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a controller of a wireless electric switch system | |
KR101987929B1 (ko) | 배선기구 무선 스위치 | |
KR100940197B1 (ko) | 단자의 접촉 신뢰성을 향상시킨 원격 제어용 접점장치 | |
JP3985423B2 (ja) | 回路しゃ断器 | |
CN108695102B (zh) | 开关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US11881365B2 (en) | Wireless switch assembly | |
RU2798924C1 (ru) |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кинетический радиовыключатель | |
CN221149839U (zh) | 墙壁开关 | |
CN219642726U (zh) | 一种防弹跳的窗帘开关 | |
CN221842678U (zh) | 挂式耳机 | |
CN221226093U (zh) |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 |
CN219916990U (zh) | 开关的防电弧结构和开关 | |
JPH11195346A (ja) |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