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44173A - 防眩性積層體 - Google Patents

防眩性積層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44173A
TW202144173A TW110109284A TW110109284A TW202144173A TW 202144173 A TW202144173 A TW 202144173A TW 110109284 A TW110109284 A TW 110109284A TW 110109284 A TW110109284 A TW 110109284A TW 202144173 A TW202144173 A TW 2021441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ass
styrene
glare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9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澤帰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Mgc菲爾須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Mgc菲爾須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417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其防眩性及觸感優異。 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其依序配置有至少包含聚碳酸酯樹脂(a1)之基材層、包含高硬度樹脂之高硬度樹脂層、硬塗層;前述硬塗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及偏度(Rsk)滿足下述式(1)~(3):
Figure 110109284-A0101-11-0001-1
; 使用觸覺接觸子作為前述硬塗層的接觸子,且藉由荷重50g、掃描速度10mm/秒、掃描距離90mm所測定之動摩擦係數(μk)滿足下述式(4):

Description

防眩性積層體
本發明關於一種防眩性積層體。更詳細而言,本發明關於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其被使用作為車載用顯示裝置或行動電話終端、個人電腦、平板電腦等的觸控面板的前面保護板、辦公室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機器用、攜帶電子機器用、電視用的前面板等。
為了保護液晶面板等目的,在液晶顯示裝置上設置了保護板或前面板。在以往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保護板或前面板上,使用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為代表的(甲基)丙烯酸樹脂。
這種保護板或前面板,會有實施防眩處理的情形,一般是藉由光的散射或干涉來抑制影像映入或降低反射率。另外,保護板或前面板,由於是以手指來操作,因此手指觸碰時的觸感優異也被視為重要。
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了操作者側的表面具有凹凸的觸控面板的相關發明。此時,前述凹凸的靜摩擦係數及算術平均粗糙度(Ra2.5 )滿足既定條件。藉此,專利文獻1記載了具有屋外防眩性,且觸控面板的操作性優異。此外,專利文獻1還更具體地記載了在三乙醯基纖維素(TAC)薄膜上塗佈包含丙烯酸系單體、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之凹凸層塗佈液,對所得到的塗膜照射紫外線形成凹凸層之積層體等。
另外,在作為像汽車內這樣超過40℃的溫濕度環境下使用的前面板來使用的情況等,希望在高溫高濕環憤下的形狀安定性優異。例如在溫度85℃濕度85%環境下暴露前與暴露後之翹曲的變化量小為佳。
附帶一提,近年來,從具有高耐衝撃性、耐熱性、二次加工性、重量輕性及透明性等的觀點看來,聚碳酸酯樹脂逐漸被廣泛使用作為保護板或前面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國際公開第2017/188186號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目的為提供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在使用聚碳酸酯樹脂的情況,防眩性及觸感優異。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鑽研檢討。結果發現,藉由設計成包含含聚碳酸酯樹脂之基材層、高硬度樹脂層及硬塗層之既定積層構造,並且控制前述硬塗層的表面,可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了本發明。亦即本發明如以下所述。
<1> 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其依序配置有至少包含聚碳酸酯樹脂(a1)之基材層、包含高硬度樹脂之高硬度樹脂層、硬塗層; 前述硬塗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及偏度(Rsk)滿足下述式(1)~(3):
Figure 02_image001
使用觸覺接觸子作為前述硬塗層的接觸子,且藉由荷重50g、掃描速度10mm/秒、掃描距離90mm所測定之動摩擦係數(μk)滿足下述式(4):
Figure 02_image003
<2> 如上述<1>所記載的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硬塗層之波長550nm中之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I550 )及不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E550 )滿足下述式(5):
Figure 02_image005
<3> 如<1>或<2>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防眩性積層體在溫度85℃且相對濕度85%的環境下保持120小時後之翹曲的變化量為350μm以下。 <4> 如上述<1>~<3>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高硬度樹脂層的厚度為10~250μm。 <5> 如上述<1>~<4>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基材層及前述高硬度樹脂層的合計厚度為100~3,000μm。 <6> 如上述<1>~<5>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高硬度樹脂(B)包含選自以下的樹脂(B1)至(B6)所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樹脂(B1)為: 包含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以下述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共聚合樹脂,其中,
Figure 02_image007
(式中,R1 為氫原子或甲基,R2 為碳數1~18的烷基),
Figure 02_image009
(式中,R3 為氫原子或甲基,R4 為可具有碳數1~4的烴基之環己基) ,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前述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合計比例為前述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90~100莫耳%,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的比例為前述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65~80莫耳%; 樹脂(B2)為: 包含35~65質量%的前述樹脂(B1)、35~65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其中, 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包含65~9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10~35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 樹脂(B3)為: 包含55~10質量%的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45~90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其中, 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包含50~8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e1)、10~30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構成單元(e2)、5~30質量%的乙烯基系構成單元(e3); 樹脂(B4)為: 包含5~20質量%的苯乙烯構成單元、70~90質量%的(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5~20質量%的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之樹脂共聚物(G),或樹脂共聚物(G)與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之合金; 樹脂(B5)為: 包含以下述通式(3)表示之構成單元(H):
Figure 02_image011
;及樹脂(B6)為: 包含35~65質量%的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35~65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其中, 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包含65~9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10~35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 <7> 如上述<6>所記載的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樹脂(B5)為進一步包含以下述通式(4)表示之構成單元(J)之共聚物,
Figure 02_image013
<8> 如上述<1>~<7>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硬塗層不包含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 <9> 如上述<1>~<8>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聚碳酸酯樹脂(a1)包含源自以下述通式(5)表示之1價苯酚的成分,
Figure 02_image015
(式中,R5 表示碳數8~36的烷基或碳數8~36的烯基,R6 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鹵素、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n為0~4的整數,此處,前述取代基為鹵素、碳數1~2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 <10> 一種車載用顯示裝置,其係包含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 <11> 一種觸控面板的前面保護板,其係包含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 <12> 一種辦公室自動化機器用、攜帶電子機器用或電視用的前面板,其係包含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 <13> 一種如上述<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以下之步驟: 前述硬塗層的表面壓合附有圖案之PET薄膜以轉印凹凸形狀。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在使用聚碳酸酯樹脂的情況,防眩性及觸感優異。
以下例示製造例或實施例等,對本發明詳細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受所例示的製造例或實施例等限定,只要在沒有大幅脫離本發明內容的範圍,可變更為任意方法來進行。
本形態所關連的防眩性積層體,依序配置有至少包含聚碳酸酯樹脂(a1)之基材層、包含高硬度樹脂之高硬度樹脂層、硬塗層。
防眩性積層體的積層順序,以基材層-高硬度樹脂層-硬塗層為佳。基材層的另一面沒有特別指定。在一個實施形態中,在基材層的另一面可設置高硬度樹脂層。此情況下,防眩性積層體具有高硬度樹脂層-基材層-高硬度樹脂層-硬塗層的構造。另外,在一個實施形態中,在基材層的另一面可設置高硬度樹脂層及硬塗層。此情況下,防眩性積層體具有硬塗層-高硬度樹脂層-基材層-高硬度樹脂層-硬塗層的構造。
在將高硬度樹層設置於基材層的兩面的情況,為了形狀安定性,也較希望兩面使用相同的高硬度樹層。另外,將硬塗層設置於基材的兩面的情況,形狀安定性會變好,因此較希望設置兩面同樣的硬塗層。此外,基材層及高硬度樹脂層、高硬度樹脂層及硬塗層可直接積層,或隔著其他層來積層,以直接積層為佳。
在一個實施形態中,防眩性積層體,例如,可使用於汽車導航、中控顯示(CID)、後座影音娛樂系統(RSE)、儀表板等汽車用顯示裝置,觸控面板表面保護板,及辦公室自動化機器用、攜帶電子機器用、電視用的前面板等。另外,例如在前面板方面,可單獨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的前面板來使用,或者,例如可與觸控感應器等的其他基板積層等,複合成為前面板來使用。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防眩性積層體的各構成構件作說明。
<基材層> 基材層包含聚碳酸酯樹脂(a1)。基材層亦可進一步包含添加劑等。
[聚碳酸酯樹脂(a1)] 聚碳酸酯樹脂(a1)只要是分子主鏈中包含碳酸酯鍵,亦即-[O-R-OCO]-單元(R為脂肪族基、芳香族基,或可包含脂肪族基與芳香族基兩者,可為具有直鏈構造或分支構造的基團)的樹脂,則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尤其以使用包含下述式(4)的構成單元的聚碳酸酯樹脂為佳。藉由使用這種聚碳酸酯樹脂,可得到耐衝撃性優異的樹脂積層體。
Figure 02_image017
具體而言,聚碳酸酯樹脂(a1),可使用芳香族聚碳酸酯樹脂(例如三菱Engineering-Plastics公司製,商品名:IUPILON S-2000、IUPILON S-1000、IUPILON E-2000)等,然而並不受其限定。
另外,近年來,像對於前面板也進行彎曲加工這樣的需求正在增加,因此聚碳酸酯樹脂(a1)以下述通式(5)表示之1價苯酚作為末端停止劑為佳。
Figure 02_image019
式中,R5 表示碳數8~36之烷基、碳數8~36之烯基,R6 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鹵素、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0之烷基或碳數6~12之芳基,n為0~4之整數,此處,前述取代基為鹵素、碳數1~20之烷基或碳數6~12之芳基。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烷基」及「烯基」可為直鏈狀或支鏈狀,亦可具有取代基。
以通式(5)表示之1價苯酚較佳的例子,是以下述通式(6)表示。
Figure 02_image021
式中,R5 表示碳數8~36的烷基或碳數8~36的烯基。
通式(5)或通式(6)中的R5 的碳數以在特定數值範圍內為較佳。具體而言,R5 的碳數的上限值以36為佳,22為較佳,18為特佳。另外,R5 的碳數的下限值以8為佳,12為較佳。
若通式(5)或通式(6)中的R5 的碳數的上限值適當,則會有1價苯酚(末端停止劑)的有機溶劑溶解性變高的傾向,聚碳酸酯樹脂製造時的生產性提高,故為適合。
舉個例子,R5 的碳數如果是在36以下,則在製造聚碳酸酯樹脂時,生產性高、經濟性亦良好。R5 的碳數如果在22以下,則1價苯酚有機溶劑溶解性特別優異,在製造聚碳酸酯樹脂時,可使生產性非常高,經濟性也會提升。
若通式(5)或通式(6)中的R5 的碳數下限值適當,則聚碳酸酯樹脂之玻璃轉移點不會變得過高,具有適當的熱成形性,故為適合。
例如在使用通式(6)中的R5 為碳數16的烷基的1價苯酚(末端停止劑)的情況,玻璃轉移溫度、熔融流動性、成形性、耐垂流性、製造聚碳酸酯樹脂時1價苯酚的溶劑溶解性優異,特別適合作為本發明中的聚碳酸酯樹脂所使用的末端停止劑。
通式(5)或通式(6)表示之1價苯酚(末端停止劑)之中,以使用對羥基安息香酸十六烷基酯、對羥基安息香酸2-己基癸基酯之任一者或兩者作為末端停止劑為特佳。
聚碳酸酯樹脂(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15,000~75,000為佳,20,000~70,000為較佳,20,000~65,000為更佳。若聚碳酸酯樹脂(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在15,000以上,則耐衝撃性可變高,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在75,000以下,則能夠以少的熱源形成基材層,即使在成形條件為高溫的情況,也可維持熱安定性,故為適合。此外,在本說明書中,重量平均分子量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來測定,是標準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基材層中所含的聚碳酸酯樹脂(a1)可為一種或兩種以上。
基材層中的聚碳酸酯樹脂(a1)的含量,相對於基材層的總質量,以75質量%以上為佳,從耐衝撃性提升的觀點看來,以90質量%以上為較佳,100質量%為更佳。
[添加劑] 基材層亦可進一步包含添加劑。
添加劑可使用防眩性積層體通常使用的添加劑。添加劑可列舉例如抗氧化劑、抗著色劑、抗帶電劑、脫模劑、潤滑劑、染料、顏料、可塑劑、阻燃劑、樹脂改質劑、相溶劑、如有機粒子或無機粒子般的強化材等。
添加劑的量,相對於基材層的總質量,以0~10質量%為佳,0~7質量%為較佳,0~5質量%為特佳。
將添加劑與樹脂混合的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全體混合的方法、將母粒乾式摻混的方法、全體乾式摻混的方法等。
[基材層的構成] 基材層的厚度以0.3~10mm為佳,0.3~5mm為較佳,0.3~3.5mm為特佳。
<高硬度樹脂層> 高硬度樹脂層包含高硬度樹脂。此外,高硬度樹脂層亦可因應必要進一步包含添加劑等。藉由將高硬度樹脂層設置在基材層與硬塗層之間,可得到形狀安定性高的防眩性積層體。另外,高硬度樹脂層會具有提高防眩性積層體的硬度等的功能。此外,在本說明書中,高硬度樹脂意指硬度比作為基材的聚碳酸酯樹脂還高的樹脂,鉛筆硬度為HB以上,宜為HB~3H,較佳為H~3H,更佳為2H~3H的樹脂。此外,高硬度樹脂層之鉛筆硬度是依據JIS K 5600-5-4:1999的鉛筆刮劃硬度測試來進行評估的結果。具體而言,以角度45度、荷重750g將鉛筆按壓在硬塗層的表面,逐次提高硬度,將沒有產生刮痕的最硬鉛筆的硬度定為鉛筆硬度來進行評估。
[高硬度樹脂] 高硬度樹脂沒有受到特別限制,以包含選自樹脂(B1)~樹脂(B6)所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為佳。此外,在樹脂(B1)~樹脂(B6)包含多種樹脂的樹脂組成物的情況,也會有稱為樹脂(B1)~樹脂(B6)的情形。
(樹脂(B1)) 樹脂(B1)為包含以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以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共聚合樹脂。此時,前述樹脂(B1)(共聚合樹脂)可進一步具有其他構成單元。此外,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前述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合計比例為前述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90~100莫耳%,宜為95~100莫耳%,較佳為98~100莫耳%。另外,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的比例為前述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65~80莫耳%。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表示甲基丙烯酸及/或丙烯酸。
Figure 02_image023
式中,R1 為氫原子或甲基,宜為甲基。
另外,R2 為碳數1~18之烷基,以碳數1~10之烷基為佳,碳數1~6之烷基為較佳。具體而言,可列舉甲基、乙基、丁基、月桂基、硬脂醯基、環己基、異莰基等。這些之中,R2 以甲基、乙基為佳,甲基為較佳。
此外,R2 為甲基、乙基的情況,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會是(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在R1 為甲基且R2 為甲基的情況,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構成單元。
在樹脂(B1)中,可僅包含一種或包含兩種以上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
Figure 02_image025
式中,R3 為氫原子或甲基,以氫原子為佳。
R4 為可經碳數1~4之烴基取代之環己基,以不具有取代基的環己基為佳。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烴基」可為直鏈狀、支鏈狀、環狀之任一者,或可具有取代基。
在R3 為氫原子,R4 為環己基的情況,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會是乙烯基環己烷構成單元。
在樹脂(B1)中,可僅包含一種或包含兩種以上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
前述其他構成單元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使(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芳香族乙烯基單體聚合,然後使源自該芳香族乙烯基單體之芳香族雙鍵氫化,製造樹脂(B1)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源自包含並未被氫化的芳香族雙鍵的芳香族乙烯基單體的構成單元等。具體的其他構成單元,可列舉苯乙烯構成單元。
在樹脂(B1)中,可僅包含一種或包含兩種以上其他構成單元。
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前述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合計比例,相對於前述樹脂(B1)(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合計,為90~100莫耳%,宜為95~100莫耳%,較佳為98~100莫耳%。
另外,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的含量,相對於前述樹脂(B1)(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為65~80莫耳%,宜為70~80莫耳%。若(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的含量在65莫耳%以上,則可得到基材層的密著性或表面硬度優異的樹脂層。另一方面,若(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的含量在80莫耳%以下,則不易因為防眩性積層體吸水而發生翹曲,故為適合。
另外,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1)(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宜為20~35莫耳%,較佳為20~30莫耳%。若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的含量在20莫耳%以上,則可防止高溫高濕下的翹曲,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的含量在35莫耳%以下,則可防止與基材的界面的剝離,故為適合。
前述其他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1)(共聚物)的總構成單元,以10莫耳%以下為佳,5莫耳%以下為較佳,2莫耳%以下為特佳。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共聚物」可為隨機、嵌段及交互共聚物的任一種構造。
樹脂(B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制,從強度及成型性的觀點看來,以50,000~400,000為佳,70,000~300,000為較佳。
樹脂(B1)的玻璃轉移溫度,以110~140℃為佳,110~135℃為較佳,110~130℃為特佳。若玻璃轉移點在110℃以上,則樹脂薄片在熱環境或濕熱環境中發生變形或破裂的情形少,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在140℃以下,則在藉由利用鏡面輥或賦形輥的連續式熱賦形或利用鏡面金屬模具或賦形金屬模具的批次式熱賦形來成形的情況,加工性優異,故為適合。此外,本發明中的玻璃轉移溫度,是使用示差掃描熱量測定裝置,以昇溫速度10℃/分鐘對試樣10mg作測定,並以中點法來計算時的溫度。
具體的樹脂(B1),可列舉例如Optimas 7500、6000(三菱氣體化學製)。另外,上述樹脂(B1)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樹脂組成物(B1)之製造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以使至少一種(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至少一種芳香族乙烯基單體聚合,然後使源自該芳香族乙烯基單體之芳香族雙鍵氫化來獲得的方法為適合。
前述芳香族乙烯基單體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羥基苯乙烯、烷氧基苯乙烯、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等。這些之中,以芳香族乙烯基單體以苯乙烯為佳。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芳香族乙烯基單體的聚合可使用已知的方法。例如可藉由塊狀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等來製造。
塊狀聚合法,是藉由將包含上述單體、聚合起始劑的單體組成物連續供給至完全混合槽,在100~180℃下連續聚合的方法等來進行。上述單體組成物亦可因應必要包含鏈轉移劑。
前述聚合起始劑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列舉第三戊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第三丁基過氧-2-乙基己酸酯、過氧化苯甲醯、1,1-二(第三己基過氧)-3,3,5-三甲基環己烷、1,1-二(第三己基過氧)環己烷、1,1-二(第三丁基過氧)環己烷、第三己基丙氧基異丙基單碳酸酯、第三戊基過氧正辛酸酯、第三丁基過氧異丙基單碳酸酯、過氧化二第三丁基等的有機過氧化物、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等的偶氮化合物。這些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前述鏈轉移劑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列舉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
溶液聚合法所使用的溶劑,可列舉例如甲苯、二甲苯、環己烷、甲基環己烷等的烴系溶劑;醋酸乙酯、異酪酸甲酯等的酯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等的酮系溶劑;四氫呋喃、二噁烷等的醚系溶劑;甲醇、異丙醇等的醇系溶劑等。這些溶劑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芳香族乙烯基單體聚合後的氫化反應所使用的溶劑,可與前述聚合溶劑相同或相異。可列舉例如環己烷、甲基環己烷等的烴系溶劑、醋酸乙酯、異酪酸甲酯等的酯系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等的酮系溶劑、四氫呋喃、二噁烷等的醚系溶劑、甲醇、異丙醇等的醇系溶劑等。
如上述方式,使(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芳香族乙烯基單體進行聚合,然後使源自該芳香族乙烯基單體之芳香族雙鍵氫化,可得到樹脂(B1)。
氫化的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已知的方法。例如可在氫壓力3~30MPa、反應溫度60~250℃下以批次或連續流通的方式來進行。若將溫度定在60℃以上,則反應不會過度花費時間,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反應溫度在250℃以下,則不會發生或幾乎不會發生分子鏈的切斷或酯部位的氫化等的副反應,故為適合。
氫化反應所使用的觸媒,可列舉例如將鎳、鈀、鉑、鈷、釕、銠等的金屬或這些金屬的氧化物或鹽或錯合物擔持在碳、氧化鋁、二氧化矽、二氧化矽、氧化鋁、矽藻土等的多孔性擔體而成的固體觸媒等。
以藉由氫化反應使源自芳香族乙烯基單體之芳香族雙鍵70%以上發生氫化為佳。亦即,源自芳香族乙烯基單體的構成單元中所含的芳香族雙鍵的未氫化率以未達30%為佳,未達10%為較佳,未達5%為更佳。若未氫化率未達30%,則可得到透明性優異的樹脂,故為適合。此外,未氫化部分的構成單元可為樹脂(B1)中的其他構成單元。
前述樹脂(B1),在不損及透明性的範圍,可摻合其他樹脂。亦即,樹脂(B1)為包含上述共聚物及其他樹脂之樹脂組成物。前述其他樹脂,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合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環烯烴(共)聚合樹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樹脂、各種彈性體等。
(樹脂(B2)) 樹脂(B2)包含35~65質量%,宜為40~60質量%的前述樹脂(B1),35~65質量%,宜為40~60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另外,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包含65~9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10~35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亦即,樹脂(B2)為包含兩種以上的樹脂的樹脂組成物。此外,前述樹脂(B1)的含量及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含量為相對於樹脂(B2)總質量的含量。
・樹脂(B1) 前述樹脂(B1)可使用上述樹脂。此時,樹脂(B1)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包含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及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
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 苯乙烯系單體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任意已知的苯乙烯系單體。苯乙烯系單體的具體例子,可列舉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第三丁基苯乙烯等。這些之中,從相溶性的觀點看來,苯乙烯為特佳。這些苯乙烯系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的含量,相對於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總質量,為65~90質量%,宜為70~85質量%。
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 不飽和二羧酸酐單體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馬來酸、伊康酸、檸康酸、烏頭酸等的酸酐。這些之中,從苯乙烯系單體的相溶性的觀點看來,以馬來酸酐為佳。這些不飽和二羧酸酐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的含量,相對於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總質量,為10~35質量%,宜為15~30質量%。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具體例子,可列舉XIBOND140、XIBOND160、XIRAN SO23110、XIRAN SO26080(Polyscope公司製)。這些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樹脂(B3)) 樹脂(B3)包含55~10質量%的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45~90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另外,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包含50~8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e1)、10~30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構成單元(e2)、5~30質量%的乙烯基系構成單元(e3)。亦即,樹脂(B3)為包含兩種以上的樹脂的樹脂組成物。此外,前述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的含量及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含量為相對於樹脂(B3)總質量的含量。
・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 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使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乙烯基系單體單獨聚合而成的樹脂。這些之中,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以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作為構成單元為佳。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可為使用一種前述構成單元之聚合物,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之共聚物。
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10,000~500,000為佳,50,000~300,000為較佳。
上述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包含苯乙烯系構成單元(e1)、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e2)及乙烯基系構成單元(e3)。
苯乙烯系構成單元(e1) 苯乙烯系單體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任意已知的苯乙烯系單體。苯乙烯系單體的具體例子,可列舉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第三丁基苯乙烯等。這些之中,從相溶性的觀點看來,以苯乙烯為特佳。這些苯乙烯系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苯乙烯系構成單元(e1)的含量,相對於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總質量,為50~80質量%,宜為50~75質量%。
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e2) 不飽和二羧酸酐單體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馬來酸、伊康酸、檸康酸、烏頭酸等的酸酐。這些之中,從乙烯基系單體的相溶性的觀點看來,以馬來酸酐為佳。這些不飽和二羧酸酐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e2)的含量,相對於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總質量,為10~30質量%,宜為10~25質量%。
乙烯基系構成單元(e3) 乙烯基系單體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乙烯基系單體。這些之中,從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的相溶性的觀點看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為佳。這些乙烯基系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乙烯基系構成單元(e3)的含量,相對於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總質量,為5~30質量%,宜為7~27質量%。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50,000~200,000為佳,80,000~200,000為較佳。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在上述範圍內,則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的相溶性良好,耐熱性的提升效果優異,故為適合。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具體而言,可列舉RESISFY R100、R200、R310(電氣化學工業製)、Delpet 980N(旭化成製)等,然而不受這些例子限定。上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樹脂(B4)) 樹脂(B4)是包含5~20質量%的苯乙烯構成單元、70~90質量%的(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5~20質量%的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之樹脂共聚物(G),或樹脂共聚物(G)與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之合金。
・樹脂共聚物(G) 樹脂共聚物(G)包含苯乙烯構成單元、(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
苯乙烯構成單元 苯乙烯系單體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任意已知的苯乙烯系單體。苯乙烯系單體的具體例子,可列舉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第三丁基苯乙烯等。這些之中,從相溶性的觀點看來,以苯乙烯為特佳。這些苯乙烯系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苯乙烯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4)(樹脂共聚物(G))的總質量,為5~20質量%,宜為5~15質量%,較佳為5~10質量%。
(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列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這些之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佳。這些(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4)(樹脂共聚物(G))的總質量,為60~90質量%,宜為70~90質量%,較佳為80~90質量%。
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 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單體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N-苯基馬來醯亞胺、N-氯苯基馬來醯亞胺、N-甲基苯基馬來醯亞胺、N-萘基馬來醯亞胺、N-羥苯基馬來醯亞胺、N-甲氧基苯基馬來醯亞胺、N-羧基苯基馬來醯亞胺、N-硝基苯基馬來醯亞胺、N-三溴苯基馬來醯亞胺等的N-芳基馬來醯亞胺等。這些之中,從(甲基)丙烯酸構成單元的相溶性的觀點看來,以N-苯基馬來醯亞胺為佳。此外,這些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單體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4)(樹脂共聚物(G))的總質量,為5~20質量%,5~15質量%為佳,5~10質量%為較佳。
樹脂共聚物(G)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50,000~250,000為佳,100,000~200,000為較佳。
樹脂共聚物(G)的具體例子,可列舉Delpet PM120N(旭化成Chemicals公司製),然而不受其限定。
樹脂共聚物(G)之製造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藉由溶液聚合、塊狀聚合等來製造。
・合金 前述合金為前述樹脂共聚物(G)與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之合金。
此時,樹脂共聚物(G)與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以玻璃轉移溫度高的樹脂彼此形成之合金為佳。
合金的製造方法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使用螺桿徑26mm的雙軸擠出機,以料筒溫度240℃來熔融混練,擠出成條狀,以造粒機使其顆粒化的方法等。
(樹脂(B5)) 樹脂(B5)包含以通式(3)表示之構成單元(H)。樹脂(B5)以進一步包含以通式(4)表示之構成單元(J)之共聚物為佳。另外,前述聚合物亦可進一步包含其他構成單元。
Figure 02_image027
通式(3)表示之構成單元(H)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5)的總構成單元,以50~100莫耳%為佳,60~100莫耳%為較佳,70~100莫耳%為更佳。
Figure 02_image029
通式(4)表示之構成單元(J)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5)的總構成單元,以0~50莫耳%為佳,0~40莫耳%為較佳,0~30莫耳%為更佳。
其他構成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樹脂(B5)的總構成單元,以10莫耳%以下為佳,5莫耳%以下為較佳,2莫耳%以下為特佳。
構成單元(H)與構成單元(J)的合計含量,相對於樹脂(B5)的總構成單元,以90~100莫耳%為佳,95~100莫耳%為較佳,98~100莫耳%為更佳。
樹脂(B5)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15,000~75,000為佳,20,000~70,000為較佳,25,000~65,000為特佳。
樹脂(B5)的具體例子,可列舉IUPILON KH3410UR、KH3520UR、KS3410UR(三菱Engineering-Plastics公司製)等,然而不受這些例子限定。上述樹脂(B5)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樹脂組成物(B5)的製造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能夠以除了使用雙酚C作為單體之外與上述聚碳酸酯樹脂(a1)之製造方法同樣的方法來製造。
(樹脂(B6)) 樹脂(B6)包含35~65質量%的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35~65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另外,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包含65~9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10~35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亦即,樹脂(B6)為包含兩種以上的樹脂之樹脂組成物。此外,前述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的含量及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含量為相對於樹脂(B6)總質量的含量。
・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 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可使用與上述樹脂(B3)所記載的樹脂同樣的樹脂。該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 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可使用與上述樹脂(B2)所記載的樹脂同樣的樹脂。該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共聚物(C)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藉由高硬度樹脂包含選自上述樹脂(B1)~樹脂(B6)所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可得到在高溫高濕下的形狀安定性更優異的防眩性積層體,故為適合。
[添加劑] 高硬度樹脂層亦可包含添加劑。
前述添加劑並未受到特別限制,可使用防眩性積層體通常使用的添加劑。具體例子,可列舉抗氧化劑、抗著色劑、抗帶電劑、脫模劑、潤滑劑、染料、顏料、可塑劑、阻燃劑、樹脂改質劑、相溶劑、如有機粒子或無機粒子般的強化材等。
添加劑的量,相對於高硬度樹脂層的總質量,以0~10質量%為佳,0~7質量%為較佳,0~5質量%為特佳。
將添加劑與樹脂混合的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全體混合的方法、將母粒乾式摻混的方法、全體乾式摻混的方法等。
[高硬度樹脂層的構成] 高硬度樹脂層的厚度,宜為10~250μm,較佳為30~200μm,特佳為60~150μm。若高硬度樹脂層的厚度在10μm以上,則表面硬度變高,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高硬度樹脂層的厚度在250μm以下,則耐衝撃性變高,故為適合。
[高硬度樹脂層在基材層上的積層] 如上述般,在基材層與高硬度樹脂層之間可存在更多的層,此處針對在基材層上積層高硬度樹脂層的情況作說明。
基材層與高硬度樹脂層的合計厚度,宜為100~3500μm,較佳為100~3000μm,更佳為500~3000 μm,特佳為1200~3000μm。若合計厚度在100μm以上,則可保持薄片的剛性,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合計厚度在3500μm以下,則在薄片下設置觸控面板的情況等,可防止觸控感應器的感度變差,故為適合。
在基材層及高硬度樹脂層的合計厚度中基材層的厚度佔的比例,宜為75%~99%,較佳為80~99%,特佳為85~99%。藉由定在上述範圍,可兼顧硬度與耐衝撃性。
將高硬度樹脂層積層於基材層的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列舉將各別形成的基材層與高硬度樹脂層重疊,並將兩者加熱壓合的方法;將各別形成的基材層與高硬度樹脂層重疊,並藉由接著劑將兩者接著的方法;將基材層與高硬度樹脂層共擠出成形的方法;以模內成形使預先形成的高硬度樹脂層和基材層一體化的方法等。這些之中,從製造成本或生產性的觀點看來,以共擠出成形的方法為佳。
共擠出的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例如進料塊法,是以進料塊在基材層的單面上配置高硬度樹脂層,以T模具擠出成薄片狀,然後使其通過成形輥同時冷卻,形成所希望的積層體。另外,多歧管法,是在多歧管模具內,在基材層的單面上配置高硬度樹脂層,擠出成薄片狀之後,使其通過成形輥同時冷卻,形成所希望的積層體。
<硬塗層> 硬塗層沒有受到特別限制,以丙烯酸系硬塗層為佳。此外,在本說明書中,「丙烯酸系硬塗層」,意指使含有(甲基)丙烯醯基作為聚合基的單體或寡聚物或預聚物聚合,形成交聯構造的塗膜。此外,硬塗層可進一步包含UV吸收劑。
前述硬塗層以不包含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為佳。藉由不包含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可提升耐擦傷性。此外,如後述般,藉由使用印模的轉印來進行硬塗層的防眩處理,可不包含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地形成具有凹凸形狀的硬塗層。
(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及表面改質劑的總質量,以2~98質量%為佳,5~50質量%為較佳,20~40質量%為更佳。
另外,(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及表面改質劑的總質量,以2~98質量%為佳,50~95質量%為較佳,60~80質量%為更佳。
此外,表面改質劑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及表面改質劑的總質量,以0~15質量%為佳,l~10質量%為較佳,2~5質量%為更佳。
另外,在包含光聚合劑的情況,前述光聚合劑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及表面改質劑的總和100質量份,以0.001~7質量份為佳,0.01~5質量份為較佳,0.1~3質量份為更佳。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光聚合起始劑是指光自由基產生劑。
[(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甲基)丙烯酸系單體,只要是在分子內存在(甲基)丙烯醯基作為官能基的單體即可使用。具體而言,可列舉單官能單體、二官能單體或三官能以上的單體。
單官能單體,可例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二官能及/或三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單體的具體例子,可例示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新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寡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寡丙烯酸酯、1,6-己二醇寡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基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環氧乙烷加成物三丙烯酸酯、甘油環氧丙烷加成物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等。
硬塗層可包含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單體。
[(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 (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可列舉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以下亦稱為「多官能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以下亦稱為「多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以下亦稱為「多官能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等。
前述多官能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可列舉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醯氧基及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與聚異氰酸酯的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生成物;使多元醇類與聚異氰酸酯反應所得到的異氰酸酯化合物與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氧基及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的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生成物等。
胺基甲酸酯化反應所使用的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醯氧基及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胺基甲酸酯化反應所使用的的聚異氰酸酯,可列舉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異佛酮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使這些二異氰酸酯之中的芳香族異氰酸酯類氫化所得到的二異氰酸酯(例如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的二異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二亞甲基三苯基三異氰酸酯等的二或三聚異氰酸酯,或使二異氰酸酯多聚化所得到的聚異氰酸酯。
胺基甲酸酯化反應所使用的多元醇類,一般而言,除了芳香族、脂肪族及脂環式多元醇之外,還可使用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
通常脂肪族及脂環式的多元醇,可列舉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二羥甲基庚烷、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甘油、氫化雙酚A等。
聚酯多元醇,可列舉藉由上述多元醇類與多元羧酸的脫水縮合反應所得到的化合物。多元羧酸的具體的化合物,可列舉琥珀酸、己二酸、馬來酸、偏苯三甲酸、六氫鄰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等。這些多元羧酸可為酸酐。
除了聚醚多元醇,聚伸烷二醇之外,還可列舉藉由上述多元醇類或酚類與環氧烷的反應所得到的聚氧伸烷基變性多元醇。
前述多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可藉由使用(甲基)丙烯酸、多元羧酸及多元醇的脫水縮合反應來獲得。脫水縮合反應所使用的的多元羧酸,可列舉琥珀酸、己二酸、馬來酸、伊康酸、偏苯三甲酸、焦蜜石酸、六氫鄰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等。這些多元羧酸可為酸酐。另外,脫水縮合反應所使用的多元醇,可列舉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二羥甲基庚烷、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三羥甲基丙烷、二(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
前述多官能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可藉由聚縮水甘油醚與(甲基)丙烯酸的加成反應來獲得。聚縮水甘油醚,可列舉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等。
硬塗層可包含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寡聚物。
[表面改質劑] 表面改質劑,是指整平劑、抗靜電劑、界面活性劑、撥水撥油劑、無機粒子、有機粒子等的改變硬塗層表面性能的藥劑。
前述整平劑,可列舉例如聚醚變性聚烷基矽氧烷、聚醚變性矽氧烷、聚酯變性羥基含有聚烷基矽氧烷、具有烷基的聚醚變性聚二甲基矽氧烷、變性聚醚、矽變性丙烯酸等。
前述抗靜電劑,可列舉例如甘油脂肪酸酯單甘油酯、甘油脂肪酸酯有機酸單甘油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等。
前述界面活性劑及前述撥水撥油劑,可列舉例如含有含氟的基團和親油性基的寡聚物、含有含氟的基團・親水性基・親油性基・UV反應性基的寡聚物等的含氟的界面活性劑及撥水撥油劑。
前述無機粒子,可列舉例如二氧化矽粒子、氧化鋁粒子、二氧化鋯粒子、矽粒子銀粒子、玻璃粒子等。
前述有機粒子,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粒子、矽粒子等。
硬塗層可包含一種或兩種以上的表面改質劑。
[光聚合起始劑] 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單官能光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可例示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Darocur-2959:Merck公司製];α-羥基-α,α'-二甲基苯乙酮[Darocur-1173:Merck公司製];甲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Irgacure-651]、1-羥基-環己基苯酮等的苯乙酮系起始劑;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異丙基醚等的安息香醚系起始劑;其他還有鹵化酮、醯基氧化膦、醯基膦酸酯等。這些光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UV吸收劑] UV吸收劑,可列舉例如羥苯基三嗪系或苯并三唑系、二苯基酮系。UV吸收劑可單獨使用或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硬塗層的構成] 硬塗層的膜厚,以1~40μm為佳,2~10μm為較佳。若硬塗層的膜厚在1μm以上,則可得到充分的硬度,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硬塗層的膜厚在40μm以下,則可抑制彎曲加工時的龜裂發生,故為適合。此外,硬塗層的膜厚,可藉由以顯微鏡等來觀察剖面,從塗膜界面到表面進行實測來作測定。
硬塗層表面的鉛筆硬度,以HB以上為佳,H以上為較佳,2H以上為更佳,2H~3H為特佳。此外,硬塗層的鉛筆硬度是依據JIS K 5600-5-4:1999的鉛筆刮劃硬度測試來進行評估的結果。具體而言,以角度45度、荷重750g將鉛筆按壓在硬塗層的表面,逐次提高硬度,將沒有產生刮痕的最硬鉛筆的硬度定為鉛筆硬度來進行評估。
藉由使硬塗層具有凹凸形狀,可得到防眩性及觸感優異的防眩性積層體。具體而言,硬塗層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及偏度(Rsk)滿足下述式(1)~(3)。此外,在本說明書中,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及偏度(Rsk)可依據JIS B 0601 1994 截止值0.8來測定。
Figure 02_image031
關於前述式(1),算術平均粗糙度(Ra)是防眩性的指標。若Ra在0.03以下,則光散射不足,防眩性變得不足。另一方面,若Ra在0.10以上,則光散射會變得過度,而且會白色化,質感也會變差。式(1)以滿足0.035<Ra<0.095為較佳,滿足0.040<Ra<0.92為更佳。
關於前述式(2),Rp/Rv表示硬塗層的凹凸形狀為波谷比波峰的高度還深,是保持防眩性與指滑性的平衡的指標。若Rp/Rv為0.15,則防眩性會降低。另一方面,若Rp/Rv在0.30以上,則指滑性會惡化。式(2)以滿足0.16<Rp/Rv<0.29為較佳,滿足0.17<Rp/Rv<0.28為更佳。
關於前述式(3),偏度(Rsk)是表示山部分與谷部分的對稱性的指標。此外,在偏度(Rsk)為負值的情況,代表波谷部分多。藉由使偏度(Rsk)在式(3)的範圍,則凹凸形狀的波谷部分會比波峰部分還多,可保持防眩性與指滑性的平衡。式(3)以滿足-4.8<Rsk<-2.5為較佳。
另外,使用觸覺接觸子作為接觸子,且藉由荷重50g、掃描速度10mm/秒、掃描距離90mm所測定之硬塗層的動摩擦係數(μk)滿足下述式(4)。此外,與通常使用的氈或針狀接觸子不同,本測定方法所使用的觸覺接觸子是模仿人手指的接觸子,因此可定量評估指滑性。此外,前述動摩擦係數(μK),具體而言依照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來測定。
Figure 02_image033
關於前述式(4),動摩擦係數(μk)是指滑性的指標。藉由使動摩擦係數(μk)在式(4)的範圍,可得到適度的指滑性。
藉由使硬塗層滿足上述式(1)~(3),主要可產生防眩性優異的凹凸形狀。另外,藉由使硬塗層滿足上述式(4),主要可獲得優異的指滑性。結果,可得到防眩性及觸感優異的防眩性積層體。
在一個實施形態中,硬塗層之波長550nm中之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I550 )及不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E550 ),以滿足下述式(5)為佳。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I550 )及不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E550 ),是使用分光色彩計SD7000(日本電色製)來測定。另外,以黑色噴漆對背面作黑色處理,可抑制背面反射,並且可只測定表面的反射。
Figure 02_image035
關於前述式(5),SCE550 /SCI550 是防止映射的性能的指標。若SCE550 /SCI550 超過0.25,則會適當地讓光線散射,可提高防眩性,故為適合。另一方面,若SCE550 /SCI550 未達0.60,則光散射不會過度,可防止白色化,得到適合的質感,故為適合。
[硬塗層的形成方法] 硬塗層的形成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藉由例如在位於硬塗層下的層(例如高硬度樹脂層)上塗佈硬塗層液,然後使其光聚合來形成。
塗佈硬塗層液(聚合性組成物、反應組成物)的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定,可使用已知的方法。可列舉例如旋塗法、浸漬法、噴霧法、斜板式塗佈法、棒式塗佈法、輥塗法、凹版塗佈法、彎液面塗佈法、柔版印刷法、絲網印刷法、擺動塗佈法、刷毛法等。
光聚合中的照光所使用的燈,可使用具有光波長420nm以下的發光分佈的燈。其例子可列舉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化學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銀燈、金屬鹵素燈等。其中,高壓水銀燈或金屬鹵素燈會有效地發出起始劑的活性波長區域的光線,而且不會發出許多因為交聯而降低所得到的高分子的黏彈性的性質的短波長光線或將反應組成物加熱蒸發的長波長光線,故為適合。
上述燈的照射強度是影響所得到的聚合物的聚合度的因素,可依照各種目標製品的性能適當地控制。在摻合通常的具有苯乙酮基的開裂型起始劑的情況,照度以在0.1~300mW/cm2 的範圍為佳。尤其是使用金屬鹵素燈,以將照度定在10~40mW/cm2 為佳。
光聚合反應會被空氣中的氧或溶解於反應性組成物中的氧阻礙。因此,照光希望是使用可消除氧造成的反應阻礙的手段來實施。這種手段的其中一個,已知有藉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鐵氟龍製的薄膜來覆蓋反應性組成物以隔絕氧的接觸,隔著薄膜對反應性組成物照射光線的方法。另外,還可在藉由如氮氣或二氧化碳般的非活性氣體取代掉氧氣的非活性氣體環境下,透過透光性的窗口對組成物照射光線。
在非活性氣體環境下進行照光的情況,為了將該氣體環境氧濃度保持在低濃度,常時導入一定量的非活性氣體。藉由導入該非活性氣體,在反應性組成物表面會產生氣流,而發生單體蒸發。為了抑制單體蒸發的程度,非活性氣體的氣流速度,相對於在非活性氣體環境下移動而且被塗佈了硬塗層液的積層體的相對速度,以1m/sec以下為佳,0.1m/sec以下為較佳。藉由使氣流速度在上述範圍,則實質上可抑制氣流造成的單體蒸發。
為了提升硬塗層的密著性的目的,會有對塗佈面進行前處理的情形。處理的例子,可列舉噴砂法、溶劑處理法、電暈放電處理法、鉻酸處理法、火焰處理法、熱風處理法、臭氧處理法、紫外線處理法、利用樹脂組成物的底層處理法等的已知方法。
在硬塗層形成凹凸的方法(防眩處理)沒有受到特別限制,以使用印模的方法為佳。可列舉例如首先依序積層高硬度樹脂層、塗佈反應性組成物所得到的塗膜、印模,接下來使反應性組成物光聚合,並將印模脫模的方法。反應性組成物的光聚合物(硬塗層),在印模的接觸面會具有反映出印模的粗糙面的形狀。亦即藉由使用印模的轉印來進行硬塗層的防眩處理的方法。
前述印模只要能讓UV光透過,則特別沒有限制,可使用玻璃、透明樹脂等。在一個實施形態中,前述印模,可列舉積層了透明薄膜與具有粗糙面的透明樹脂的印模。前述透明薄膜,可列舉PET薄膜。前述具有粗糙面的透明樹脂,可列舉丙烯酸樹脂等。此時,前述透明樹脂的粗糙面並未受到特別限制,可為在透明樹脂中添加粒子(有機粒子、無機粒子等)所形成的粗糙面,或將透明樹脂蝕刻所形成的粗糙面、印在透明樹脂上並使其硬化所形成的粗糙面。粗糙面的形狀沒有受到特別限制,從使用於液晶面板等的用途的觀點看來,以霧面為佳。藉由控制所使用的印模的種類(材料、表面的霧度、厚度、形狀等)、添加的粒子的添加量等,可控制硬塗層的表面(凹凸形狀)。藉此可形成滿足上述式(1)~(4)的硬塗層。另外,宜為可形成進一步滿足上述式(5)的硬塗層。
上述硬塗層的形成方法之中,以壓合附有圖案的PET薄膜以轉印凹凸形狀為佳。亦即,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形態,可提供防眩性積層體之製造方法。此時,前述製造方法包含硬塗層的表面壓合附有圖案的PET薄膜,以轉印凹凸形狀的步驟。此外,附有圖案的PET薄膜,可使用例如Unitika製的Emblet PTH或PTHA或PTHZ、DAICEL製的低眩光AG薄膜PF11或PF23等。
<防眩性積層體的物性> 一個實施形態中,防眩性積層體以形狀安定性高為佳。具體而言,在溫度85℃且相對濕度85%的環境下保持120小時後之翹曲的變化量以350μm以下為佳,250μm以下為較佳,175μm以下為更佳,75μm以下為特佳。若翹曲的變化量在350μm以下,則即使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也適合使用,故為適合。此外,高形狀安定性,可藉由使用高硬度樹脂層來獲得。藉由在基材層及硬塗層之間隔著高硬度樹脂層,即使在高溫高濕環境,防眩性積層體的形狀也會安定。此外,藉由適當地變更基材層及硬塗層的材料、基材層及高硬度樹脂層之間的玻璃轉移溫度(Tg)之差、硬度之差、高硬度樹脂層及硬塗層之間的玻璃轉移溫度(Tg)之差、硬度之差等,也可控制形狀安定性。
<用途> 上述防眩性積層體的防眩性及觸感優異,因此如上述般,可使用於液晶面的保護板或前面板等。在一個實施形態中,可提供包含防眩性積層體之車載用顯示裝置。另外,在另一個實施形態中,可提供包含防眩性積層體之觸控面板的前面保護板。此外,在另一個實施形態中,可提供辦公室自動化機器用、攜帶電子機器用或電視用的前面板。 [實施例]
以下揭示本發明之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不受實施例的樣態限制。
<表面粗糙度測定> 使用東京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製的表面粗糙度測定機「SURFCOM 480A」,依據JIS B 0601 1994,依照以下的條件對具有凹凸面的硬塗層的表面測定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偏度(Rsk)。
[表面粗糙度測定條件] 截止值:0.8mm 評估長度:截止值的5倍長度 觸針的移動速度:0.3mm/s 預備長度:截止值的2倍
<動摩擦係數測定> 使用Trinity LABO製的靜動摩擦測定機「TL201Tt」,依照以下的條件測定硬塗層表面的動摩擦係數(μk)。
[動摩擦係數測定條件] 接觸子:觸覺接觸子 荷重:50g 掃描速度:10mm/s 掃描距離:90mm
<反射率測定> 使用日本電色製分光色彩計「SD7000」,依照以下的條件測定硬塗層之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I)與不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E)。分別將波長550nm的反射率定為SCI550 、SCE550 。為了抑制背面的反射,以黑色噴漆在背面實施黑色處理。
[反射率測定條件] 光源、視野:D65/2° 測定徑:φ8mm(MAV) 照明、受光條件:di 8°(SCI)、de 8°(SCE)
<SW硬度> 對於防眩性積層體之具有凹凸形狀的硬塗層,使用日本鋼絲絨製的鋼絲絨#0000,以100g/cm2 荷重來回15次,然後以目視觀察刮傷的情形,以10階段進行評估。以RANK1~RANK10來記載。此外,測定是進行兩次,不同結果的情況,將此範圍定為測定結果。
RANK1:沒有刮痕(與無機玻璃同等) RANK2:1~5條刮痕 RANK3:6~10條刮痕 RANK4:11~15條刮痕 RANK5:16~20條刮痕 RANK6:21~25條刮痕 RANK7:26~30條刮痕 RANK8:31~40條刮痕 RANK9:41條以上的刮痕(與聚甲基丙烯酸同等) RANK10:41條以上的刮痕(與聚碳酸酯同等)
<形狀安定性> 將測試片(防眩性積層體)切成100mm×60mm。將所切成的測試片設置於兩點支持型夾具,置於設定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環境試驗機中24小時以上,調整狀態之後,測定翹曲(處理前)。接下來,將測試片設置於夾具,置於設定在溫度85℃、相對濕度85%的環境試驗機中入,在此狀態下保持120小時。接下來,連同夾具移動至設定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環境試驗機中,在此狀態下保持4小時,然後再度測定翹曲(處理後)。翹曲的測定,是使用具備電動台座的三維形狀測定機(KEYENCE製的KS-1000),將所取出的測試片以凸部朝上的狀態水平地設置,以1毫米間隔來掃描,測量中央部的隆起,定為翹曲。將處理前後翹曲量之差的絕對值,亦即|(處理後的翹曲量)-(處理前的翹曲量)|定為形狀安定性來作評估。
[實施例1] <積層體> 使用具有軸徑35mm的單軸擠出機、軸徑65mm的單軸擠出機、連結到所有擠出機的進料塊、連結到進料塊的T模具之多層擠出裝置,使合成樹脂積層體成形。在軸徑35mm的單軸擠出機中連續導入三菱氣體化學製的Optimas7500作為高硬度樹脂(B1),以料筒溫度240℃、吐出速度2.6kg/h的條件來擠出。另外,在軸徑65mm的單軸擠出機中連續導入聚碳酸酯樹脂(三菱Engineering-Plastics公司製,商品名:IUPILON S-1000),以料筒溫度280℃、吐出速度50.0kg/h來擠出。連結到所有擠出機的進料塊具備了2種2層的分配銷,以溫度270℃導入高硬度樹脂(B1)與聚碳酸酯樹脂,進行積層。以連結於其前端且溫度270℃的T模具擠出成薄片狀,以由上游側開始溫度分別定在120℃、130℃、190℃的3個鏡面加工輥來轉印鏡面,同時冷卻,而得到高硬度樹脂(B1)層(高硬度樹脂層)與聚碳酸酯樹脂層(基材層)的積層體。所得到的積層體的厚度為1.0mm、高硬度樹脂(B1)層在中央附近的厚度為60μm。
此外,作為高硬度樹脂(B1)使用的三菱氣體化學製的Optimas7500,是包含前述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前述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的共聚合樹脂。此時,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前述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合計比例為前述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之99莫耳%,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的比例為前述共聚合樹脂的總構成單元之75莫耳%。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Y-1)> 以U6HA(六官能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寡聚物,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60質量%、#260(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35質量%、氟系整平劑5質量%的混合物為100質量份,添加光起始劑1-184(BASF股份有限公司製[化合物名:1-羥基-環己基苯酮])3質量份,而得到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Y-1)。
<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 對於MEK 35質量份混合丙烯酸系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固體成分100%商品名:LIGHT ACRYLATE DPE-6A,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40質量份、二氧化矽分散液(固體成分18%,Z-AGD-6,平均粒徑2μm,Aica工業公司製)25質量份,及額外添加光起始劑(商品名Omnirad184,IGM Resins製)3質量份,並且加以攪拌,製作出塗佈液(i)。接下來,將塗佈液(i)以乾膜厚成為2.5μm的方式塗佈於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在80℃下乾燥2分鐘後,具備高壓水銀燈且光源距離12cm、輸出80W/cm的輸送帶,以輸送速度1.5m/分鐘的條件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製作出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
在高硬度樹脂(B1)層(高硬度樹脂層)與聚碳酸酯樹脂層(基材層)的積層體之高硬度樹脂(B1)層上,使用棒式塗佈機以硬化後的塗膜厚度成為5~10μm的方式來塗佈光硬化樹脂組成物(Y-1),以圖案面與塗佈液接觸的方式覆蓋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並且壓合。然後,以金屬鹵素燈(20mW/cm)光源距離12cm照射30秒,使其硬化,將附有圖案的PET薄膜剝離,得到高硬度樹脂層(B1)上具備具有凹凸的硬塗層的防眩性積層體。
[實施例2] 除了使用以下的高硬度樹脂(B2)代替高硬度樹脂(B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高硬度樹脂(B2)是如以下所述方式來調製。亦即,裝入高硬度樹脂(B1)40質量%及作為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XIBOND140 60質量%,並以摻混機混合30分鐘。接下來,使用螺桿徑26mm的擠出機(東芝機械製,TEM-26SS,L/D≒40),以料筒溫度230℃來熔融混練,擠出成條狀,以造粒機使其顆粒化,得到樹脂組成物(B2)。顆粒化可安定地進行。
[實施例3] 除了使用以下的高硬度樹脂(B3)代替高硬度樹脂(B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高硬度樹脂(B3)是如以下所述方式來調製。亦即,裝入作為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R-100 75質量%及作為含有乙烯基系單體之樹脂(D)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PARAPET HR-L 25質量%,並以摻混機混合30分鐘。接下來,使用螺桿徑26mm的擠出機(東芝機械製,TEM-26SS,L/D≒40),以料筒溫度230℃來熔融混練,擠出成條狀,以造粒機使其顆粒化,得到高硬度樹脂(B3)。顆粒化可安定地進行。
[實施例4] 除了使用以下的高硬度樹脂(B4)代替高硬度樹脂(B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高硬度樹脂(B4)是如以下所述方式調製。亦即,裝入作為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構成單元21質量%、苯乙烯構成單元64質量%及馬來酸酐構成單元15質量%的共聚物(RESISFY R100(Denka製))75質量%,以及作為樹脂共聚物(G)的苯乙烯構成單元7質量%、甲基丙烯酸甲酯構成單元86質量%及N-苯基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7質量%的共聚物Delpet PM-120N(旭化成製)25質量%,以摻混機混合30分鐘。接下來,使用螺桿徑26mm的擠出機(東芝機械製,TEM-26SS,L/D≒40),在料筒溫度230℃下熔融混練,擠出成條狀,以造粒機使其顆粒化,得到樹脂共聚物(G)與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之合金的高硬度樹脂(B4)。顆粒化可安定地進行。
[實施例5] 除了使用高硬度樹脂(B5)的Iupilon KH3410UR(雙酚C的聚碳酸酯樹脂,三菱Engineering-Plastics製)代替高硬度樹脂(B1),並將導入高硬度樹脂(B5)且軸徑35mm的單軸擠出機的料筒溫度由240℃變更為270℃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實施例6] 除了使用以下的高硬度樹脂(B6)代替高硬度樹脂(B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高硬度樹脂(B6)是如以下所述方式調製。亦即,裝入作為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的XIBOND160 50質量%及作為含有乙烯基系單體的樹脂(D)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PARAPET HR-L 50質量%,並以摻混機混合30分鐘。接下來,使用螺桿徑26mm的擠出機(東芝機械製,TEM-26SS,L/D≒40),以料筒溫度230℃來熔融混練,擠出成條狀,以造粒機使其顆粒化,得到高硬度樹脂(B6)。顆粒化可安定地進行。
[實施例7] 除了使用以下的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2)代替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2)> 使用以下的塗佈液(ii)代替塗佈液(i),製作出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2)。
前述塗佈液(ii),是對於MEK 10質量份混合丙烯酸系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固體成分100%商品名:LIGHT ACRYLATE DPE-6A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40質量份、二氧化矽分散液(固體成分18%,Z-AGD-6,平均粒徑2μm,Aica工業公司製)50質量份,及額外添加光起始劑(商品名Omnirad184,IGM Resins製)3質量份,並加以攪拌來製作。
[實施例8] 除了使用以下的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3)代替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3)> 使用以下的塗佈液(iii)代替塗佈液(i),製作出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2)。
前述塗佈液(ii),是將丙烯酸系紫外線硬化型樹脂(固體成分100%商品名:LIGHT ACRYLATE DPE-6A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40質量份、二氧化矽分散液(固體成分18%、Z-AGD-6、平均粒徑2μm,Aica工業公司製)60質量份混合,及額外添加光起始劑(商品名Omnirad184,IGM Resins製)3質量份,並加以攪拌來製作。
[實施例9] 除了使用高硬度樹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PARAPET HR-L(Kuraray製,重量平均分子量:90,000,鉛筆硬度:2H)代替高硬度樹脂(B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比較例1] 除了使用COSMOSHINE(註冊商標)A-4100(PET薄膜,厚度:100μm,霧度:0.9%,東洋紡製)(Z-4)代替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比較例2] 除了使用PS-27(PET薄膜,厚度:100μm,霧度34%,DAICEL製)(Z-5)代替附有圖案的PET薄膜(Z-1)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比較例3] 除了如以下所述方式形成硬塗層之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製造出防眩性積層體。
亦即,對於MEK50質量份混合丙烯酸系紫外線硬化型樹脂50質量份(固體成分100%商品:LIGHT ACRYLATE DPE-6A共榮社化學公司製)、二氧化矽微粒子(辛基矽烷處理發煙二氧化矽,平均一次粒徑1.9μm,商品名:SE6050-SYB,Admatechs股份有限公司製)及光起始劑3質量份(商品名Irgacure 184,豐通CHEMIPLAS公司製),並加以攪拌,製作出光硬化性組成物(Y-2)。
在積層體(X-1)的高硬度層上,使用棒式塗佈機以硬化後的塗膜厚度成為2.5μm的方式塗佈光硬化性組成物(Y-2),在80℃下乾燥2分鐘。在氮氣驅氣下以金屬鹵素燈(20mW/cm),光源距離12cm照射30秒,使其硬化,得到防眩性積層體。
將實施例1~9、比較例1~3所得到的防眩性積層體揭示於下述表1。
Figure 02_image037
另外,在實施例1~9、比較例1~3之中,評估了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Rp/Rv、偏度(Rsk)、動摩擦係數(μk)、SCI500 、SCE500 、SCE550 /SCI500 、SW硬度及形狀安定性。將所得到的結果揭示於下述表2。
Figure 02_image039
由表2的結果看來也明顯可知,實施例1~9的Ra、Rp/Rv及Rsk滿足式(1)~(3),且μK滿足式(4),因此防眩性及觸感優異。另外可確認,實施例1~9的SCE500 /SCI500 滿足式(5),因此防眩性優異。此外確認了,使用了高硬度樹脂(B1)~(B6)的實施例1~8,形狀安定性亦優異。
另一方面,比較例1的Rp/Rv及Rsk不滿足式(2)及(3),μK不滿足式(4),因此防眩性不足及觸感不佳。從反射率的觀點看來,也確認了SCE500 /SCI500 不滿足式(5),防眩性不足。
另外,比較例2的Ra及Rp/Rv不滿足式(1)及(2),μK不滿足式(4),因此防眩性不足及觸感不佳。從反射率的觀點看來,也確認了SCE500 /SCI500 不滿足式(5),防眩性不足。
此外,比較例3的Ra、Rp/Rv及Rsk不滿足式(1)~(3),μK不滿足式(4),因此防眩性不足及觸感不佳。確認了SCE500 /SCI500 雖然滿足式(5),然而硬塗層包含了二氧化矽微粒子,因此SW硬度不足。

Claims (13)

  1. 一種防眩性積層體,其依序配置有: 至少包含聚碳酸酯樹脂(a1)之基材層,包含高硬度樹脂之高硬度樹脂層,與硬塗層; 前述硬塗層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最大波峰高度(Rp)、最大波谷深度(Rv)及偏度(Rsk)滿足下述式(1)~(3):
    Figure 03_image001
    ; 使用觸覺接觸子作為前述硬塗層的接觸子,於荷重50g、掃描速度10mm/秒、掃描距離90mm之條件下測定之動摩擦係數(μk)滿足下述式(4):
    Figure 03_image003
  2. 如請求項1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硬塗層之波長550nm中之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I550 )及不包含正反射光之反射率(SCE550 )滿足下述式(5):
    Figure 03_image005
  3.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防眩性積層體在溫度85℃且相對濕度85%的環境下保持120小時後之翹曲的變化量為350μm以下。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高硬度樹脂層的厚度為10~250μm。
  5. 如請求項1~4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基材層及前述高硬度樹脂層的合計厚度為100~3,000μm。
  6. 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高硬度樹脂(B)包含選自以下的樹脂(B1)至(B6)所成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樹脂(B1)為: 包含以下述通式(1)表示之(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以下述通式(2)表示之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共聚物樹脂,其中, 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與前述脂肪族乙烯基構成單元(b)之合計比例為前述共聚物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90~100莫耳%,且前述(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a)之比例為前述共聚物樹脂的總構成單元的65~80莫耳%,
    Figure 03_image007
    (式中,R1 為氫原子或甲基,R2 為碳數1~18的烷基),
    Figure 03_image009
    (式中,R3 為氫原子或甲基,R4 為可具有碳數1~4的烴基之環己基); 樹脂(B2)為: 包含35~65質量%的前述樹脂(B1)、35~65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其中, 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包含65~9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10~35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 樹脂(B3)為: 包含55~10質量%的含有乙烯基單體之樹脂(D)、45~90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其中, 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包含50~8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e1)、10~30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構成單元(e2)、5~30質量%的乙烯系構成單元(e3); 樹脂(B4)為: 包含5~20質量%的苯乙烯構成單元、70~90質量%的(甲基)丙烯酸酯構成單元、5~20質量%的N-取代型馬來醯亞胺構成單元之樹脂共聚物(G),或樹脂共聚物(G)與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E)之合金; 樹脂(B5)為: 包含以下述通式(3)表示之構成單元(H),
    Figure 03_image011
    ;及 樹脂(B6)為: 包含35~65質量%的含有乙烯基單體之樹脂(D)、35~65質量%的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其中, 前述苯乙烯-不飽和二羧酸系共聚物(C)包含65~90質量%的苯乙烯系構成單元(c1)、10~35質量%的不飽和二羧酸酐構成單元(c2)。
  7. 如請求項6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樹脂(B5)為進一步包含以下述通式(4)表示之構成單元(J)之共聚物,
    Figure 03_image013
  8.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前述硬塗層不包含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
  9. 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其中,聚碳酸酯樹脂(a1) 包含源自以下述通式(5)表示之1價苯酚的成分,
    Figure 03_image015
    (式中,R5 表示碳數8~36的烷基或碳數8~36的烯基,R6 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鹵素、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n為0~4的整數,此處,前述取代基為鹵素、碳數1~2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
  10. 一種車載用顯示裝置,其係包含如請求項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
  11. 一種觸控面板的前面保護板,其係包含如請求項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
  12. 一種辦公室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機器用、攜帶電子機器用或電視用的前面板,其係包含如請求項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
  13. 一種如請求項1~9中任一項之防眩性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包含以下之步驟: 前述硬塗層的表面壓合附有圖案之PET薄膜以轉印凹凸形狀。
TW110109284A 2020-03-26 2021-03-16 防眩性積層體 TW2021441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6141 2020-03-26
JP2020-056141 2020-03-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4173A true TW202144173A (zh) 2021-12-01

Family

ID=77892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284A TW202144173A (zh) 2020-03-26 2021-03-16 防眩性積層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1193215A1 (zh)
CN (1) CN114929479A (zh)
TW (1) TW202144173A (zh)
WO (1) WO20211932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40722A (ja) * 2022-09-13 2024-03-26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0738A1 (ja) * 2014-08-26 2016-03-0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防眩性積層体
TW201610412A (zh) * 2014-09-02 2016-03-16 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評價基材的操作感的方法及基材
JP2017047595A (ja) * 2015-09-01 2017-03-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加飾成形品、およ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WO2017082199A1 (ja) * 2015-11-12 2018-08-30 Agc株式会社 印刷層付き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並びに機能層付き車載表示装置用ガラス
WO2017094784A1 (ja) * 2015-12-04 2017-06-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ペン用筆記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ペン用筆記シートの選別方法
JP7155582B2 (ja) * 2017-04-04 2022-10-19 Agc株式会社 開口部材の製造方法、加工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板状部材
JP2018180248A (ja) * 2017-04-12 2018-11-15 日油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用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利用したインサート成型用防眩フィルム、樹脂成形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087470B2 (ja) * 2018-03-08 2022-06-21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2019203931A (ja) * 2018-05-21 2019-11-2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防眩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JP2019207381A (ja) * 2018-05-30 2019-12-05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防眩性積層体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93215A1 (ja) 2021-09-30
CN114929479A (zh) 2022-08-19
JPWO2021193215A1 (zh)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8774B1 (ko) 고경도 성형용 수지 시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성형품
TWI772319B (zh) 2段硬化性層合板
TW202144173A (zh) 防眩性積層體
CN113518701A (zh) 高硬度成型用树脂片和使用其的成型品
WO2021033483A1 (ja) 防眩性積層体
CN114174041A (zh) 成型用树脂片和使用其的成型品
TW202103965A (zh) 防眩性積層體
WO2024057985A1 (ja) 防眩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091810A1 (ja) 成形用積層樹脂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WO2022097677A1 (ja) 樹脂シートの曲げ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曲げ成形品
EP4108456A1 (en) Laminated resin sheet for molding, and molded article using same
KR20230020398A (ko) 성형용 수지 시트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성형품
JP2023110549A (ja) 成形用積層樹脂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