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7264A -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7264A
TW202137264A TW109135497A TW109135497A TW202137264A TW 202137264 A TW202137264 A TW 202137264A TW 109135497 A TW109135497 A TW 109135497A TW 109135497 A TW109135497 A TW 109135497A TW 202137264 A TW202137264 A TW 2021372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beam
photocathode
electron
application device
objective 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谷智博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光電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光電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光電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7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726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06Electron sources; Electron guns
    • H01J37/065Construction of gun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00Details of electron-optical or ion-optical arrangements or of ion trap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3/02Electron guns
    • H01J3/021Electron guns using a field emission, photo emission, or secondary emission electron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06Electron sources; Electron guns
    • H01J37/075Electron guns using thermionic emission from cathodes heated by particle bombardment or by irradiation, e.g. by la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40Radiation means
    • B22F12/41Radiation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e.g. laser or electron b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40Radiation means
    • B22F12/44Radiation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radi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1/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e.g. focusing or moder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00Details of electron-optical or ion-optical arrangements or of ion trap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3/02Electron guns
    • H01J3/029Schematic arrangements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00Details of electron-optical or ion-optical arrangements or of ion trap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3/14Arrangements for focusing or reflecting ray or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06Electron sources; Electron gu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06Electron sources; Electron guns
    • H01J37/073Electron guns using field emission, photo emission, or secondary emission electron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10Lenses
    • H01J37/12Lenses electrosta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10Lenses
    • H01J37/14Lenses magnetic
    • H01J37/141Electromagnetic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1Means for adjusting the foc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6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8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with scannin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5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asting, melting, evaporating or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40Radiation means
    • B22F12/49Scan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999/00Aspects linked to processes or compositions used in powder metallurgy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KTECHNIQUES FOR HANDLING PARTICLES OR IONISING RADI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RRADIATION DEVICES; GAMMA RAY OR X-RAY MICROSCOPES
    • G21K5/00Irradiation devices
    • G21K5/04Irradiation devices with beam-for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6Sources
    • H01J2237/063Electron sources
    • H01J2237/06308Thermioni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6Sources
    • H01J2237/063Electron sources
    • H01J2237/06325Cold-cathode sources
    • H01J2237/06333Photo e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n Sources, Ion Sources (AREA)
  • Electron Beam Exposure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具備光電陰極之電子槍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以及該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本發明係包括電子槍部分、本體部分以及控制部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前述電子槍部分係包括光源、藉由接收自光源所照射之激發光而射出電子束的光電陰極、以及陽極。前述本體部分係包括用以將自前述電子槍部分照射之電子束進行聚焦的物鏡。前述控制部係至少用以根據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電子束的尺寸而控制前述物鏡的聚焦強度。

Description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本發明之揭示係有關一種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已知有具備電子槍的電子顯微鏡等。作為電子槍的種類,已知有熱電子發射(thermionic emission)型、電場發射(field emission;FE)型、肖特基(Schottky)型等。然而,從電子槍所射出的電子束係具有會擴散的能量。由於電子顯微鏡必須獲得明亮的圖像、高解析度,因此在將自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照射至樣品之前採取了各式各樣的措施。圖1係搭載了熱電子發射型的電子槍之電子顯微鏡的概要示意圖。於圖1所示之示例中,(1)重複以聚光透鏡(condenser lens)將自電子槍照射的電子束進行聚焦,並以光圈(aperture)去除成為像差(aberration)的原因之電子束的周邊部分等;(2)最後使用物鏡將品質經提升的電子束照射於樣品,以進行檢測(參照非發明專利文獻1)。
相較而言,已知有具備與上述為不同種類之光電陰極(photocathode)的電子槍,以及具備該電子槍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參照發明專利文獻1)。於發明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搭載有光電陰極的電子槍係藉由將激發光照射至光電陰極,而得以射出明亮又鮮明的電子束,由此正在進行具備光電陰極之電子槍的開發。〔先前技術文獻〕 〔發明專利文獻〕
〔發明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808021號公報。〔非發明專利文獻〕
〔非發明專利文獻1〕 Man-Jin Park1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using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electron optical system”,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2(2008), p1734~1746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電子槍的種類當中,熱電子射出型係在探針(probe)電流量、電流穩定度、價格等面向上優異,而被大量地使用在通用型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掃描式電子顯微鏡)、EPMA(electron probe micro analyzer;電子探針微量分析器)、歐傑(Auger)分析裝置等。因此,搭載有電子槍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控制係如非發明專利文獻1所記載,大多為使用熱電子射出型的電子槍之情況的控制之研究例。
如上所述,由於搭載有光電陰極的電子槍能夠射出明亮又鮮明的電子束,因此近年來開發正在進行中。然而,搭載有光電陰極的電子槍還在開發途中,於現階段尚停留在以具備光電陰極的電子槍取代電子射線應用裝置的電子槍部分之狀況。因此,於現階段幾乎尚未研究包括具備光電陰極之電子槍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控制。
本發明人等在經致力研究後,新研發出: (1) 相較於自熱電子射出型等之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自光電陰極射出的電子束係能獲得更加平行的電子束; (2) 自光電陰極射出的電子束之尺寸(電子束的直徑)係根據被照射的激發光的尺寸而決定; (3) 為此,只要因應自光電陰極射出的電子束的尺寸而控制物鏡(objective lens)的聚焦強度,即可將電子束進行聚焦;以及 (4) 其結果係使電子束的控制變得簡單。
在此,本發明所揭示的目的係有關適用於具備光電陰極之電子槍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該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有關以下所示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1) 本發明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包括: 電子槍部分; 本體部分;以及 控制部; 前述電子槍部分係包括: 光源; 光電陰極,係藉由接收自光源照射之激發光而射出電子束;以及 陽極; 前述本體部分係包括: 物鏡,係用以將自前述電子槍部分照射之電子束進行聚焦; 前述控制部係至少用以根據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電子束的尺寸而控制前述物鏡的聚焦強度。 (2) 如上述(1)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用以控制自前述光源照射之激發光的強度。 (3) 如上述(1)或(2)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係用以控制自前述光源照射至前述光電陰極之激發光的尺寸; 前述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係配置於前述光源與前述光電陰極之間。 (4) 如上述(1)至(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 前述物鏡係靜電透鏡; 前述控制部係用以控制流入前述靜電透鏡的電壓值。 (5) 如上述(1)至(4)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 於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陽極之間係配置有中間電極; 前述中間電極係具有: 電子束通過孔,係用以供自光電陰極射出之電子束通過; 於電子束通過孔中係形成有漂移空間,前述漂移空間係在透過施加電壓而在光電陰極與陽極之間形成電場之際可忽視電場的影響。 (6) 如上述(1)至(5)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未持有焦點。 (7) 如上述(5)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持有焦點。 (8) 如上述(1)至(7)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前述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選自於: 自由電子雷射加速器; 電子顯微鏡; 電子射線全像術裝置; 電子射線圖案化裝置; 電子射線繞射裝置; 電子射線檢查裝置; 電子射線金屬層積造型裝置; 電子射線微影術裝置; 電子射線加工裝置; 電子射線硬化裝置; 電子射線滅菌裝置; 電子射線殺菌裝置; 電漿產生裝置; 原子狀元素產生裝置; 旋轉偏極電子射線產生裝置; 陰極發光裝置;或 逆光子放射攝譜術裝置。 (9) 本發明之射出方法,係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其中: 前述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包括電子槍部分、本體部分以及控制部; 前述電子槍部分係包括: 光源; 光電陰極,係藉由接收自光源照射之激發光而射出電子束;以及 陽極; 前述本體部分係包括: 物鏡,係用以將自前述電子槍部分照射之電子束進行聚焦; 前述射出方法係包括: 電子束射出步驟,係藉由接收自光源照射之激發光而自光電陰極射出電子束之步驟; 電子束行進步驟,係於前述電子束射出步驟所射出之電子束朝向配置於本體部分之物鏡而進行行進之步驟;以及 電子束聚焦步驟,係利用前述物鏡將透過前述電子束行進步驟而抵達本體部分之前述電子束進行聚焦之步驟; 於前述電子束行進步驟中,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在抵達前述物鏡之前是以未持有焦點的狀態進行行進。 (10) 如上述(9)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於前述電子束聚焦步驟中,為了控制前述電子束的聚焦之程度,前述控制部係控制前述物鏡的聚焦強度。 (11) 如上述(9)或(10)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於前述電子束射出步驟之前,係包括激發光強度控制步驟,其為前述控制部控制自前述光源所照射之前述激發光的強度之步驟。 (12) 如上述(9)至(1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 於前述光源與前述光電陰極之間,係配置有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前述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係用以控制自前述光源照射至前述光電陰極之激發光的尺寸; 於前述電子束射出步驟之前,前述控制部係透過前述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執行控制自光電陰極所照射之電子束的尺寸之電子束尺寸控制步驟。 (13) 如上述(9)至(12)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 於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陽極之間,係配置有中間電極; 於前述電子束行進步驟中,前述控制部係以下列方式控制中間電極,以使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 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以未持有焦點的方式進行行進;或 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以持有焦點的方式進行行進。〔發明之功效〕
藉由本發明之揭示,係可簡化在包括具備有光電陰極之電子槍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中之電子束的控制。
以下係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針對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進行詳細說明。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對於具有相同功能的構件係賦予相同或類似的符號。再者,關於標示有相同或類似之符號的構件,會有省略重複之說明的情形。
此外,在圖式中所示之各構成的位置、大小、範圍等,係為了易於理解,而有未表示出實際的位置、大小、範圍等的情形。因此,本案中之揭示係不必然限定於圖式所揭示的位置、大小、範圍等。
(方向的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將自光電陰極射出的電子束行進的方向定義為Z方向。此外,雖然Z方向係例如鉛直朝下的方向,但Z方向並不限定於鉛直朝下的方向。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的第一實施態樣) 茲參照圖2來說明第一實施態樣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圖2係採用了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裝置(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作為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時的示意剖面圖。
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係包括電子槍部分1a、本體部分1b以及控制部1c。
電子槍部分1a係至少具備光源2、光電陰極3以及陽極4。亦可任意附加地包括用以容納光電陰極3的光電陰極收納容器5。又可任意附加地包括用以在光電陰極3與陽極4之間產生電場的第一電源6a。
本體部分1b係至少包括物鏡(objective lens)7。此外,雖然圖2係因例示了SEM作為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的示例,而例示出掃描線圈(scanning coil)SC、樣品(sample)S及檢測器(detector)D,但作為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並非為必須之構成,而係對於SEM而言為必須之任意附加的構成。在將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作為SEM以外的裝置使用的情況下,係只要在除了本說明書所揭示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的構成之外,附加對於該裝置而言所必須的構成即可。此外,於圖2所示之SEM的示例中,掃描線圈SC係被使用於將自光電陰極3射出之電子束B在樣品S上進行掃描。雖然省略了圖式,但掃描線圈SC係藉由控制部1c所控制。
光源2係只要是能夠藉由將激發光L照射於光電陰極3以射出電子束B者則無特別限制。光源2係可列舉例如高輸出(瓦特級)、高頻率(數百MHz)、超短脈衝雷射(pulse laser)光源、價格相對低廉之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LED(light-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等。照射之激發光L係可為脈衝光、連續光的任一者,只要根據目的而適當調整即可。此外,於圖2所示的示例中,光源2係配置在真空腔室(vacuum chamber)CB外且激發光L從光電陰極3的第一面(陽極4側的面)照射。亦可替代地設定為:在後述之光電陰極基板以透明材料形成的情況下,係將光源2配置於真空腔室CB的上方,且使激發光L從光電陰極3的背面(與第一面為相反側的面)照射。又,光源2亦可配置於真空腔室CB內。
光電陰極3係依據從光源2照射之激發光L的受光而射出電子束B。更具體而言,光電陰極3中的電子係藉由激發光L被激發,受到激發的電子再由光電陰極3射出。射出的電子係藉由透過陽極4和陰極3所形成的電場而形成電子束B。此外,有關本說明書中之「光電陰極」與「陰極」的記載,雖然在表示射出電子束的意思之情況下係記載為「光電陰極」,而在表示「陽極」的相對極之意思的情況下係記載為「陰極」,但關於符號,不論是「光電陰極」或「陰極」的情況皆使用3。
光電陰極3係以石英玻璃或藍寶石(sapphire)玻璃等基板、及接著於基板之第一面(陽極4側的面)的光電陰極膜(省略圖式)所形成。用以形成光電陰極膜的光電陰極材料,只要是可藉由照射激發光而射出電子束則無特別限制,可列舉需要進行EA表面處理(電子親和力之降低處理)的材料、和不需要進行EA表面處理的材料等。作為需要進行EA表面處理的材料,可列舉例如III-V族半導體材料、II-VI族半導體材料。具體而言,可列舉AlN、Ce2 Te、GaN、一種以上的鹼金屬與Sb的化合物、AlAs、GaP、GaAs、GaSb、InAs等及該等混晶等。作為其他示例,可列舉金屬,具體而言,可列舉Mg、Cu、Nb、LaB6 、SeB6 、Ag等。藉由將前述光電陰極材料進行EA表面處理即可製作光電陰極3,該光電陰極3不僅在半導體的隙能(gap energy)所對應之近紫外-紅外光波長區域使激發光的選擇變為可能,而且還可使電子束的用途所對應的電子束源性能(量子產率(quantum yield)、耐久性、單色性、時間反應性、旋轉偏極度(spin polarization degree)藉由半導體之材料或構造的選擇而變為可能。
又作為不需要EA表面處理的材料,可列舉例如Cu、Mg、Sm、Tb、Y等金屬單體、或者合金、金屬化合物、或金剛石、WBaO、Cs2 Te等。不需要進行EA表面處理的光電陰極係利用已知的方法(例如參照日本特許第3537779號等)製作即可。日本特許第3537779號所記載的內容係藉由參照將其整體包含在本說明書中。如上所述,光電陰極3係藉由將光電陰極膜接著於基板的第一面而形成。因此,光電陰極3不會像光電陰極一樣包含著帶圓的前端部。亦即,光電陰極3係被剔除具有用以釋放電子之帶圓的前端部。
陽極4係只要是能夠與陰極3形成電場者則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在電子槍領域中一般被使用的陽極。
於光電陰極收納容器5中,係具備用以供自光電陰極3射出之電子束B通過的電子束通過孔5h。又可根據需要,於光電陰極收納容器5內亦可配置用以將光電陰極3進行EA表面處理(換言之係電子親和力之降低處理)的表面處理材料5m。表面處理材料5m係只要是能夠進行EA表面處理的材料則無特別限制。表面處理材料5m係可列舉例如Li, Na, K, Rb, Cs, Te, Sb, Cs2 CrO4, Rb2 CrO4 , Na2 CrO4 , K2 CrO4 等。
第一電源6a係只要能夠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形成電場,透過激發光L的照射使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朝向陽極4射出,則在電源的配置上無特別限制。於圖1所示的示例中,係藉由以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產生電位差的方式配置第一電源6a而可形成電場。
物鏡7係用以將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進行聚焦。透過物鏡7所產生的電子束B之聚焦強度係藉由後述的控制部1c所控制。因此,有關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係可藉由控制部1c控制解析度(resolution)或對比(contrast)。物鏡7係只要能夠控制電子束B的聚焦強度則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靜電透鏡(electrostatic lens)(電場透鏡(static lens))或磁場(magnetic field)透鏡(電磁透鏡)、其等之組合等。於靜電透鏡的情況下,係可藉由控制施加的電壓來控制電子束B的聚焦強度。於磁場透鏡的情況下,係可藉由控制電流來控制電子束B的聚焦強度。此外,作為磁場透鏡之一態樣,亦可使用永久磁鐵(permanent magnet;PM),此情況下,係可藉由控制電子束之加速電壓、自陽極4之物理上的距離來控制電子束B的收斂(convergent)位置。
為了將電子束B聚焦至預定的尺寸,則必須根據抵達物鏡7時之電子束B的尺寸來控制物鏡7的聚焦強度。自光電陰極3射出之電子束B的尺寸係根據照射於光電陰極3之激發光L的尺寸而決定。接著,相較於自習知技術之電子槍所射出的電子束B,自光電陰極3所射出的電子束B,其電子束B的發散非常小。換言之,不易發散且具指向性的電子束B會被射出。
因此,只要對下列各項經各種變更時之解析度或對比進行實測,且只要是相同的條件,則再現性很高。 (1) 在陰極3的電子束之初期放射(emittance); (2) 激發光L的尺寸; (3) 陰極3與陽極4之間的電壓、距離以及電場分布; (4) 陽極4與物鏡7的距離; (5) 物鏡7的聚焦強度。 控制部1c係具有記憶體(memory),藉由將此實測資料(data)儲存在記憶體內,係可基於在陰極3之電子束的初期放射、激發光L的尺寸、陰極3與陽極4之間的電壓、距離及電場分布、陽極4與物鏡7的距離等資訊,計算出為了使聚焦後的電子束B成為預定的尺寸所需之物鏡7的聚焦強度,而對物鏡7進行控制。
此外,上述的示例係例示控制部1c的控制之一示例,只要可以使電子束B成為預定的尺寸之方式進行聚焦,則控制部1c亦可透過其他的方法來控制物鏡7。例如在將上述(1)至(4)之至少一者作為固定值的情況下,則有關該固定值之資料亦可不包含於記憶體內。又雖然於上述的示例中例示了參照實測資料的示例,但亦可自實測資料製作相關方程式(correlation equation),並從相關方程式來計算出物鏡7的聚焦強度。
亦或是,電子的動向係可利用(1)至(4)的條件進行模擬(simulation)。因此,亦可利用模擬取代實測值來計算出物鏡7的聚焦強度。
接著,控制部1c係藉由基於所計算出的聚焦強度來控制驅動源71,控制施加於物鏡7之電流值、電壓值等,以控制物鏡7的聚焦強度。作為驅動源71,係只要使用一般直流穩定化電源即可。此外,在使用永久磁鐵作為物鏡7的情況下,控制部1c係只要控制電子束B的加速電壓、亦或是樣品S與物鏡7的距離即可。更具體而言,於圖2所示之示例中,係只要藉由控制自第一電源6a施加於陰極3的電壓值,而控制陰極3與陽極4之間的電場強度即可。再者,在控制樣品S與物鏡7的距離之情況下,係只要設置能夠使樣品S及/或物鏡7於Z軸方向移動的工作台(stage)(省略圖式),並由控制部1c進行工作台的控制即可。工作台的控制係只要例如控制驅動源71,以控制流入工作台所具備的馬達之電流即可。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之第一實施態樣) 參照圖2及圖3,係針對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以下會有僅記載為「射出方法」之情形)之第一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3係射出方法之第一實施態樣的流程圖。
於第一步驟(ST1)中,係進行電子束射出步驟。於電子束射出步驟(ST1)中,如圖2所示,係自光源2朝向光電陰極3照射激發光L,並自光電陰極3射出電子束B。
於第二步驟(ST2)中,係進行電子束行進步驟。於電子束行進步驟(ST2)中,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係藉由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所形成的電場而朝向配置於本體部分之物鏡7行進。在第一實施態樣之射出方法中,於電子束行進步驟(ST2),換言之,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在抵達物鏡7之前是以未持有焦點的方式進行行進係為特徵所在。此外,於本說明書中,「焦點」係指在電子束B的束徑被壓擠後,電子束B的束徑再次變寬的點的意思。
在習知技術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中,自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B係以容易發散為前提所作的設計。更具體而言,電子射線應用裝置的本體部分必須重複地以聚光透鏡將已抵達之容易發散的電子束進行壓擠,並去除電子束周邊部分之品質不良的電子等,最後再使用物鏡來控制解析度或對比。相較而言,於第一實施態樣中,並不需要用以裁切(cut)聚光透鏡或電子束周邊部分的光圈等構件。因此,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係在光電陰極3與物鏡7之間的行進中不持有焦點。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換言之可以說是係在本體部分1b不包含有物鏡以外之用以聚焦電子束的構件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
於第三步驟(ST3)中,係進行電子束聚焦步驟。於電子束聚焦步驟(ST3)中,係利用物鏡7將透過電子束行進步驟(ST2)而抵達本體部分1b之電子束B進行聚焦。對於要將電子束B聚焦到什麼樣的程度,係只要控制物鏡7的聚焦強度即可。
習知技術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因下列因素而使用抵達本體部分後的電子束進行了為了解析度或對比控制之電子束的控制。 (1) 自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係以會發散為前提所作的設計; (2) 因此,為了提升解析度或對比,係裁切掉電子束周邊部分之品質不良的電子束,而僅將品質良好的中心部分之電子束進行聚焦來使用; (3) 利用聚光透鏡將電子束聚焦至何種程度、利用光圈將電子束裁切至何種程度、利用物鏡將電子束聚焦至何種程度,係並非單獨控制各個構件,而是必須使相互的構件產生關聯性以整體進行控制; (4) 若是當前述(3)所記載之控制包含有電子束的尺寸或強度等控制時,則必須因應電子束的條件而再次計算於前述(3)所記載的控制參數,其結果係使控制變得過度複雜。 相較而言,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及使用了該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係不需要聚光透鏡與其附加的光圈。因此,能夠同時達成以下複數個功效。
(a) 能夠使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的本體部分小型化。 (b) 由於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係較習知技術品質更良好的電子束,因而不需裁切周邊部分的電子束。藉此,由於能夠直接使用自光電陰極3所射出的電子束,故可利用能量分散小的大電流。因此在第一實施態樣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中,能夠以高解析度、高掃描速度等獲得成像。 (c) 由於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係較習知技術品質更良好的電子束,因而不需裁切周邊部分的電子束。藉此,由於能夠直接使用自光電陰極3所射出的電子束,故可達到省能源化。 (d) 由於控制部1c所控制的本體部分1b之控制對象僅為物鏡7的聚焦強度,因此控制機構很簡單。為此,即使是在例如以手動等控制了激發光L的尺寸之情況下,只要將該資訊輸入(input)至控制部1c,就能夠簡單地控制物鏡7的聚焦強度。 (e) 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的強度(電子的量)係取決於(dependent on)激發光L的強度,且電子束B的尺寸(直徑)係取決於激發光L的尺寸(直徑)。其次,只要電子束B的尺寸相同,即使改變電子束B的強度,只要物鏡7的聚焦強度相同,就不會在電子束B的聚焦強度上有所變更。因此,在判斷第一實施態樣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必須藉由例如監測器(monitor)等控制解析度或明亮度等之情況下,即使以手動操控光源2的強度,也不會在電子束B的聚焦程度上有所變更。藉此,在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的操作(operation)中,可在不變更電子束B的聚焦程度(焦點尺寸)之下來提升解析度或明亮度的控制性。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之第二實施態樣及射出方法之第二實施態樣) 參照圖4,係針對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及射出方法的第二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4係有關第二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B的示意剖面圖。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B除了在控制部1c對物鏡7的聚焦強度進行控制且亦控制光源2之外,係與第一實施態樣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相同。因此,雖然在第二實施態樣中係以控制部1c的控制為中心作說明,但會與已在第一實施態樣中說明的事項重複之說明係予以省略。
於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中,光源2的強度之控制係以手動來執行。相較而言,於第二實施態樣中,控制部1c係藉由除了物鏡7的聚焦強度之外亦控制光源2來控制激發光L的強度。在使用第二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B的情況下,係可達成例如能夠使激發光L的強度控制自動化之功效。
當使用了第二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B的射出方法必須變更電子束B的強度之際,係只要在電子束射出步驟(ST1)之前,執行使控制部1c控制自光源2照射之激發光L的強度之激發光強度控制步驟即可。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之第三實施態樣及射出方法之第三實施態樣) 參照圖5,係針對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及射出方法的第三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5係有關第三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C的示意剖面圖。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C係除了在進一步具備配置於光源2與光電陰極3之間,且用以控制自光源2照射至光電陰極3之激發光L的尺寸之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21,以及控制部1c控制物鏡7之聚焦強度且亦控制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21之外,係與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相同。因此,雖然在第三實施態樣中係以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21以及控制部1c的控制為中心作說明,但會與已在第一實施態樣中說明的事項重複之說明係予以省略。
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21係只要能夠對自光源2照射且照射至光電陰極3之激發光L的尺寸進行變更則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例如光學透鏡(optical lens)、可變光圈(iris diaphragm)等。
作為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C,係例如當在樣品S表面上之電子束尺寸(探針尺寸(probe size))的調整等之際,具有欲固定物鏡7的聚焦強度以控制電子束B之直徑的情形。又在樣品S表面上之電子束尺寸(探針尺寸)的調整中,當超過基於電子束B的直徑之調整範圍而進行調整等之際,具有欲控制物鏡7的聚焦強度與電子束B的直徑兩者之情形。於第三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C中,除了在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所達成的功效之外,亦達成能夠使物鏡7的聚焦強度與自光電陰極3所射出之電子束B的直徑兩者產生關聯性以進行控制的功效。
當使用了第三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C的射出方法必須變更電子束B的尺寸之際,係只要在電子束射出步驟(ST1)之前,執行使控制部1c藉由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21控制自光電陰極3照射之電子束B的尺寸之電子束尺寸控制步驟即可。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之第四實施態樣及射出方法之第四實施態樣) 參照圖6至圖9,係針對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及射出方法的第四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圖6係有關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的示意剖面圖。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除了在光電陰極3與陽極4之間配置有中間電極8,且任意附加地配置有第二電源6b之外,係與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相同。因此,雖然在第四實施態樣中係以中間電極8以及控制部1c的控制為中心作說明,但會與已在第一實施態樣中說明的事項重複之說明係予以省略。
中間電極8係被使用於對自光電陰極3射出之電子束B在抵達物鏡7時之電子束B的束徑進行調整。
(中間電極8的概要) 首先,參照圖7來說明中間電極8的概要。圖7A係陰極3、中間電極8、陽極4的示意剖面圖;圖7B係圖7A之X-X’剖面圖;圖7C係圖7A之Y-Y’剖面圖。於圖7所示之示例中,中間電極8係形成為中空的圓筒。中間電極8係於內部形成有供自光電陰極3所射出之電子束通過的電子束通過孔81,在電子束通過孔81的光電陰極3側係形成有電子束入口82,且在電子束通過孔81的陽極4側係形成有電子束出口83。藉由以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產生電位差之方式使用第一電源6a及第二電源6b施加電壓,且亦對中間電極8施加電壓,則如圖7A所示,係在陰極3與中間電極8之間、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產生電場EF。
然而,所產生的電場EF強力影響空隙內的電子束之運動的範圍在空隙的開口部為圓形的情況下,係將該圓作為最大剖面所包含的球內。換言之,在將圖7B所示之電子束入口82的直徑規定為a的情形下,則以電子束通過孔81之電子束入口82的中心作為球心之半徑a/2的球內,將會強力受到所產生之電場EF的影響。同樣地,在將圖7C所示之電子束出口83的直徑規定為b的情況下,則以電子束通過孔81之電子束出口83的中心作為球心之半徑b/2的球內,將會受到所產生之電場EF的影響。因此,在將電子束通過孔81之中心軸方向的長度規定為D的情況下,於D/(a/2+b/2)比1大的狀況中,在電子束通過孔81內會形成不受電場EF之影響的漂移空間84。
如上所述,在D/(a/2+b/2)比1大的情況下,會形成漂移空間84。雖然只要D/(a/2+b/2)比1大則無特別限制,但因漂移空間84具有一定程度的長度較佳,則適當地設定為例如1.5以上、2以上、3以上、4以上、5以上等即可。相較而言,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只要是在可通過電子束通過孔81的範圍內,則D/(a/2+b/2)並無特別的上限。然而,當D/(a/2+b/2)變大,換言之,當電子束通過孔81的長度D過長時,則會有電子槍部分1b變得大型化的問題。因此,從裝置設計上的觀點而言,D/(a/2+b/2)係較佳地設定在1000以下,且根據需要而適當地設定在500以下、100以下、50以下等皆可。
此外,於圖7所示之示例中,雖然中間電極8係中空的圓筒形,而電子束通過孔81係圓錐形,但只要中間電極8具有電子束通過孔81,且形成有漂移空間84,則形狀並無特別限制。例如,電子束通過孔81的剖面亦可為多角形,在此情況下,只要將「a」與「b」設定為多角形之外接圓的直徑即可。此情況下,只要將連結外接圓之中心的線設定為「中心軸方向」即可。又,在電子束通過孔81的剖面為橢圓的情況下,只要將「a」與「b」設定為橢圓的長軸即可。此情況下,只要將連結長軸之中間點的線設定為「中心軸方向」即可。再者,於圖7所示之示例中,雖然電子束入口82比電子束出口83小,換言之,雖然a<b的關係成立,但a與b亦可為a=b或a>b的關係。此外,於圖7A所示之示例中,雖然連結電子束入口82與電子束出口83的線段係在剖面視下為直線,但亦可使其在剖面視下為非直線。例如,亦可藉由使電子束通過孔81之中央部的剖面(形成漂移空間之部分的剖面)的長度比a與b長,而使電子束通過孔81成為大致桶狀。此外,雖然電子束的束徑係在漂移空間84內變寬,但較佳地係設定為使束徑變寬的電子束不會衝擊電子束通過孔的壁面。因此,電子束通過孔81之剖面的大小,係只要基於焦點的調整範圍而計算並適當地決定要將電子束的束徑增寬至何種程度即可。
雖然中間電極8只要配置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即可,但當中間電極8的配置位置過於接近陰極3或陽極4時,換言之,係超過放電極限時,則電子束即不再飛行。因此,中間電極8係只要以陰極3與陽極4的距離不會超過放電極限的方式配置即可。
又在圖7所示之示例中,雖然中間電極8係形成為單一的構件,但只要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所形成的電場EF不會從電子束入口82與電子束出口83以外的部分進入電子束通過孔81內的話,亦可為將複數個構件組合而成之分割構造。
接著參照圖8及圖9來說明在陰極3與陽極4之間設置了具有漂移空間84之中間電極8的情況下之電子(電子束)的動向。圖8係用以說明受到在陰極3、中間電極8以及陽極4之間所產生的電場之影響之電子的動向之示意圖。圖9A係顯示在第一條件下射出電子束時的第一電子束B1朝向物鏡7行進之際的動向之示意剖面圖,以及圖9B係顯示在第二條件下射出電子束時的第二電子束B2朝向物鏡7行進之際的動向之示意剖面圖。
已知當電子束(電子)通過電場(EF)時,係基於以下的原理而自電場受力。 原理1:電子束係自其中心軸愈向外側的部位所受到的力愈強。 原理2:電子束係每單位長度所跨越的等電位線愈多,則所受到的力愈強。 原理3:電子束係在跨越等電位線時,其行進方向的能量愈大,則垂直方向(相對於行進方向)上所受到的力愈小。
更具體而言,如圖8所示,在陰極3與中間電極8,以及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係因電位差而產生電場EF。此時,在電場EF內係形成等電位線EL,且相對於等電位線EL而產生法線方向的力ELV。亦即,電子束(電子)係受到該法線方向的力ELV之影響。因此,如圖8所示,雖然電子束B的中心之電子(圖中的箭頭Bc)係僅接收直行方向的力,但電子束B的周邊部分之電子(省略圖式)則接收擴展至外側的力。
接著參照圖9A至圖9C來說明有關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的中間電極8之技術上的意義。此外,圖9A至圖9C係顯示未使物鏡7發揮功能的狀態下之電子束B。又於圖9A至圖9C所示的電壓值係為了容易理解而作的示例,實際上係具有與施加在中間電極8的電壓值不同之情形。
首先,於圖9A及圖9B所示的示例中,作為將陰極3與中間電極8之間、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的電場從第一條件變更為第二條件的方法,係變更施加於中間電極8的電壓。於圖9A及圖9B所示的示例中,施加於陰極3的電壓(-50 kV)與施加於陽極4(0 kV)之電壓差係固定,且將施加於中間電極8的電壓值變更為第一條件(圖9A、-20 kV)、第二條件(圖9B、-30 kV)。陰極3與中間電極8之間的電壓差,係在圖9A中變成30 kV,在圖9B中變成20 kV。亦即,當愈使施加於中間電極8的電壓愈接近陰極3的電壓的值,則陰極3與中間電極8之間的電位差就愈小。其次,由於當電位差愈小,陰極3與中間電極8之間的等電位線的密度就會愈小,因此從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係圖9B所示之第二電子束B2較圖9A所示之第一電子束B1變得更容易擴展。進一步地,由於在中間電極8係形成有漂移空間,因此容易擴展的第一電子束B1、第二電子束B2係在漂移空間內會更為擴展。
相較而言,由於陰極3與陽極4的電位差呈固定,因此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的電位差,會變得和陰極3與中間電極8之間的電位差相反。亦即,由於相較於圖9A,圖9B之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的電位差會變得較大,因此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的等電位線之密度也會變大。進一步地,由於離開漂移空間後之電子束的束徑,係圖9B會變得較圖9A大,因此離開中間電極8的電子束,係相較於圖9A的第一電子束B1,圖9B所示之第二電子束B2較容易聚焦。亦即,當中間電極8與陽極4之間的電位差愈大,則愈能夠使焦點F移動至短焦點側。因此,藉由利用中間電極8來調整電子束B的焦點F之位置,而得以調整電子束B抵達物鏡7時的電子束B之束徑。於圖9A及圖9B所示的示例中,即使在使用了中間電極8的情況下,亦與第一實施態樣同樣地,電子束B係在光電陰極3與物鏡7之間不持有焦點。
相較而言,圖9C係顯示藉由使施加於中間電極8之負的電壓值較圖9B所示之示例更大(-40 kV),則電子束B3在光電陰極3與物鏡7之間持有焦點F的示例。於圖9C所示的示例中,藉由使焦點F的位置控制在光電陰極3與物鏡7之間,而得以控制自焦點F變寬的電子束B3抵達物鏡7時的束徑。如圖9C所示,在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具備中間電極8的情況下,除了圖9A及圖9B所示的示例之外,亦可使用中間電極8的功能而使焦點F定位在光電陰極3與物鏡7之間。此外,藉由具備中間電極8,光電陰極3與物鏡7之間的焦點之數量為1。
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的控制部1c係藉由除了在物鏡7之聚焦強度的控制之外,亦控制自第二電源6b施加於中間電極8的電壓值,而可控制焦點F的位置。
使用了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的射出方法,係在必須變更電子束B抵達物鏡7時的束徑之際,只要在電子束射出步驟(ST1)之前,執行透過控制施加於中間電極8的電壓值來控制電子束B的焦點F之位置的電子束焦點位置控制步驟即可。
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係除了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所達成的功效之外,亦藉由具備中間電極8而可達成以下之功效。
(1) 雖然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係相對地較筆直地行進,但持有些許的擴展性。然而,藉由使用中間電極8來控制焦點的位置,則能夠控制入射至物鏡7時之電子束B的尺寸。 (2) 為了提高自光電陰極3射出的電子束B之平行度,被認為要縮短光電陰極3與陽極4之間的距離來加強電場。然而,若是縮短光電陰極3與陽極4之間的距離來加強電場的話,則會因在電子槍內部的構件之間的電場強度變強而產生變得容易放電的問題。相較而言,當使用中間電極8時,由於能夠控制抵達物鏡7時的電子束之尺寸,因此能夠一邊維持不產生放電的範圍之電場強度,一邊使所需的尺寸之電子束抵達物鏡7。
此外,上述的第一實施態樣至第四實施態樣係顯示本案所揭示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以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之一示例者,亦可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亦可例如將選自第一實施態樣至第四實施態樣之任意的實施態樣進行組合。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可列舉搭載了電子槍的已知之裝置。可列舉例如自由電子雷射(free electron laser)加速器、電子顯微鏡、電子射線全像術(electron holography)裝置、電子射線圖案化(patterning)裝置、電子射線繞射(electron diffraction)裝置、電子射線檢查裝置、電子射線金屬層積造型裝置、電子射線微影術(electron lithography)裝置、電子射線加工裝置、電子射線硬化裝置、電子射線滅菌裝置、電子射線殺菌裝置、電漿產生(plasma generation)裝置、原子狀元素產生(atomic element generation)裝置、旋轉偏極(spin polarization)電子射線產生裝置、陰極發光(cathodoluminescence;CL)裝置、逆光子放射攝譜術(inverse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IPES)裝置等。
以下雖然揭露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案所揭示的實施態樣,但此實施例僅係用以說明實施態樣者。並非表示用以限定或是限制本案所揭示的發明之範圍者。[ 實施例 ]
<實施例1> [電子槍部分的製作] 在光源2上係使用了雷射光源(Toptica製iBeamSmart)。光電陰極3係利用記載於Daiki SATO et al. 2016 Jpn. J. Appl. Phys. 55 05FH05之已知的方法而製造了InGaN(氮化銦鎵)光電陰極。光電陰極表面之NEA處理係藉由已知的方法來進行。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SEM)的製作] 將市售SEM的電子槍部分替換成製作完成的電子槍部分。此外,市售SEM的規格係在電子槍上使用冷電場發射電子源(cold field emission electron source ;CFE),電子束的加速電壓係最大可為30 Kv,且能夠在最大80萬倍下觀察。再者,係設計為透過利用複數個聚光透鏡等來控制抵達本體部分之電子束,而使電子束以預定的尺寸入射至物鏡。於實施例1中,係改良成使市售SEM之聚光透鏡不產生功能,換言之,係以僅使用物鏡來聚焦已入射至本體部分之電子束之方式予以改良而製作完成。
<比較例1> 僅將市售SEM的電子槍部分替換成製作完成的電子槍部分,並將聚光透鏡發揮功能之狀態者作為比較例1的SEM。
接著,利用在實施例1及比較例1所製作完成的SEM,在同一條件下進行了樣品的拍攝。在圖10的虛線左側的是以比較例1所拍攝之樣品的畫面,而右側的是以實施例1所拍攝之樣品的畫面。由圖10可清楚確定,相較於比較例1,以實施例1所製作完成的SEM係具有更優異的解析度。習知技術的SEM係搭載了射出的電子束會發散之電子槍。因此,為了獲得品質良好的電子束,被認為必須要有聚光透鏡及光圈的組合。然而,已確認了在使用具備光電陰極的電子槍作為電子射線應用裝置的電子束源之情況下,聚光透鏡及光圈的組合會成為欲獲得高解析度的阻礙因素。〔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當使用本案所揭示的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時,係因控制簡單而能夠小型化,且更進一步地係能夠進行光源的控制。因此,對於電子射線應用裝置的業者而言具有益處。
1,1A,1B,1C,1D:電子射線應用裝置 1a:電子槍部分 1b:本體部分 1c:控制部 2:光源 21: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 3:光電陰極/陰極 4:陽極 5:光電陰極收納容器 5h:電子束通過孔 5m:表面處理材料 6a:第一電源 6b:第二電源 7:物鏡 71:驅動源 8:中間電極 81:電子束通過孔 82:電子束入口 83:電子束出口 84:漂移空間 a:電子束入口的直徑 B:電子束 B1:第一電子束 B2:第二電子束 B3:電子束 Bc:箭頭 b:電子束出口的直徑 CB:真空腔室 EF:電場 ELV:法線方向的力 EL:等位線 F:焦點 D:檢測器 L:激發光 S:樣品 SC:掃描線圈
〔圖1〕係搭載有熱電子發射型之電子槍的電子顯微鏡之概要示意圖。 〔圖2〕係採用了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裝置(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作為第一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A時的示意剖面圖。 〔圖3〕係射出方法之第一實施態樣的流程圖。 〔圖4〕係有關第二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B的示意剖面圖。 〔圖5〕係有關第三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C的示意剖面圖。 〔圖6〕係有關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的示意剖面圖。 〔圖7〕圖7A係陰極3、中間電極8、陽極4的示意剖面圖;圖7B係圖7A之X-X’剖面圖;圖7C係圖7A之Y-Y’剖面圖。 〔圖8〕係用以說明受到在陰極3、中間電極8以及陽極4之間所產生的電場之影響之電子的動向之示意圖。 〔圖9〕係用以說明有關第四實施態樣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1D的中間電極8之技術上的意義之示意圖。 〔圖10〕係圖式代用照片,於虛線左側的是在比較例1所拍攝的樣品之畫面,而右側的是在實施例1所拍攝的樣品之畫面。
1,1A:電子射線應用裝置
1a:電子槍部分
1b:本體部分
1c:控制部
2:光源
3:光電陰極
4:陽極
5:光電陰極收納容器
5h:電子束通過孔
5m:表面處理材料
6a:第一電源
7:物鏡
71:驅動源
B:電子束
CB:真空腔室
D:檢測器
L:激發光
S:樣品
SC:掃描線圈

Claims (13)

  1. 一種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包括: 電子槍部分; 本體部分;以及 控制部; 前述電子槍部分係包括: 光源; 光電陰極,係藉由接收自前述光源照射之激發光而射出電子束;以及 陽極; 前述本體部分係包括: 物鏡,係用以將自前述電子槍部分照射之前述電子束進行聚焦; 前述控制部係至少用以根據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電子束的尺寸而控制前述物鏡的聚焦強度。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係用以控制自前述光源照射之激發光的強度。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係用以控制自前述光源照射至前述光電陰極之激發光的尺寸; 前述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係配置於前述光源與前述光電陰極之間。
  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 前述物鏡係靜電透鏡; 前述控制部係用以控制流入前述靜電透鏡的電壓值。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 於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陽極之間係配置有中間電極; 前述中間電極係具有: 電子束通過孔,係用以供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電子束通過; 於前述電子束通過孔中係形成有漂移空間,前述漂移空間係在透過施加電壓而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陽極之間形成電場之際可忽視電場的影響。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未持有焦點。
  7.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持有焦點。
  8.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其中,前述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選自於: 自由電子雷射加速器; 電子顯微鏡; 電子射線全像術裝置; 電子射線圖案化裝置; 電子射線繞射裝置; 電子射線檢查裝置; 電子射線金屬層積造型裝置; 電子射線微影術裝置; 電子射線加工裝置; 電子射線硬化裝置; 電子射線滅菌裝置; 電子射線殺菌裝置; 電漿產生裝置; 原子狀元素產生裝置; 旋轉偏極電子射線產生裝置; 陰極發光裝置;或 逆光子放射攝譜術裝置。
  9. 一種射出方法,係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其中: 前述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係包括電子槍部分、本體部分以及控制部; 前述電子槍部分係包括: 光源; 光電陰極,係藉由接收自前述光源照射之激發光而射出前述電子束;以及 陽極; 前述本體部分係包括: 物鏡,係用以將自前述電子槍部分照射之前述電子束進行聚焦; 前述射出方法係包括: 電子束射出步驟,係藉由接收自前述光源照射之前述激發光而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前述電子束之步驟; 電子束行進步驟,係於前述電子束射出步驟所射出之前述電子束朝向配置於前述本體部分之前述物鏡而進行行進之步驟;以及 電子束聚焦步驟,係利用前述物鏡將透過前述電子束行進步驟而抵達前述本體部分之前述電子束進行聚焦之步驟; 於前述電子束行進步驟中,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在抵達前述物鏡之前是以未持有焦點的狀態進行行進。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 於前述電子束聚焦步驟中,為了控制前述電子束的聚焦之程度,前述控制部係控制前述物鏡的聚焦強度。
  11.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 於前述電子束射出步驟之前,係包括激發光強度控制步驟,其為前述控制部控制自前述光源所照射之前述激發光的強度之步驟。
  12. 如請求項9至請求項1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 於前述光源與前述光電陰極之間,係配置有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前述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係用以控制自前述光源照射至前述光電陰極之激發光的尺寸; 於前述電子束射出步驟之前,前述控制部係透過前述激發光尺寸控制構件執行控制自前述光電陰極所照射之電子束的尺寸之電子束尺寸控制步驟。
  13. 如請求項9至請求項11中之任一項所記載之射出方法,其中: 於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陽極之間,係配置有中間電極; 於前述電子束行進步驟中,前述控制部係以下列方式控制前述中間電極,以使自前述光電陰極射出之前述電子束係: 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以未持有焦點的方式進行行進;或 在前述光電陰極與前述物鏡之間,以持有焦點的方式進行行進。
TW109135497A 2019-11-20 2020-10-14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TW2021372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09244A JP6722958B1 (ja) 2019-11-20 2019-11-20 電子線適用装置および電子線適用装置における電子ビームの射出方法
JP2019-209244 2019-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264A true TW202137264A (zh) 2021-10-01

Family

ID=7152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497A TW202137264A (zh) 2019-11-20 2020-10-14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99350A1 (zh)
EP (1) EP3951830A4 (zh)
JP (1) JP6722958B1 (zh)
KR (1) KR20210135304A (zh)
CN (1) CN113692635A (zh)
IL (1) IL287087A (zh)
TW (1) TW202137264A (zh)
WO (1) WO20211003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402246A1 (en) 2020-12-22 2023-12-14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Electron gun and electron beam application device
JP7218034B1 (ja) * 2022-11-04 2023-02-06 株式会社Photo electron Soul 局所観察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電子線適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7320A (en) 1967-10-24 1969-12-30 Ibm Biased bridge coupled bipolar amplifier
GB1502118A (en) 1974-05-03 1978-02-22 Spectra Physic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ding coded labels
US4039810A (en) * 1976-06-30 1977-08-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n projection microfabrication system
JPS628436A (ja) * 1985-06-28 1987-01-16 コントロ−ル デ−タ コ−ポレ−シヨン 電子ビ−ム装置
JPS62234849A (ja) * 1986-04-03 1987-10-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銃
DE3839707A1 (de) * 1988-11-24 1990-05-31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elektronenstrahlmessgeraetes
JP2875940B2 (ja) * 1993-08-26 1999-03-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試料の高さ計測手段を備えた電子ビーム装置
EP0851460B1 (en) * 1996-12-24 1999-11-03 Advantest Corporation Gun lens for generating a particle beam
JPH11273601A (ja) * 1998-03-25 1999-10-08 Jeol Ltd 集束イオンビーム装置およびその光学系の設計方法
US6215128B1 (en) * 1999-03-18 2001-04-10 Etec Systems, Inc. Compact photoemission source, field and objective lens arrangement for high throughput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JP2001143648A (ja) * 1999-11-17 2001-05-25 Hitachi Ltd 光励起電子線源および電子線応用装置
US6847164B2 (en) * 2002-12-10 2005-01-25 Applied Matrials, Inc. Current-stabilizing illumination of photocathode electron beam source
US7696498B2 (en) * 2007-01-11 2010-04-13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dynamically controlled photocathode
US8895922B2 (en) * 2011-03-18 2014-11-25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JP5808021B2 (ja) 2013-07-16 2015-11-10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電子親和力の低下処理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活性化容器及びキット、該キットを含む電子親和力の低下処理装置、フォトカソード電子ビーム源、並びに、フォトカソード電子ビーム源を含む電子銃、自由電子レーザー加速器、透過型電子顕微鏡、走査型電子顕微鏡、電子線ホログラフィー顕微鏡、電子線描画装置、電子線回折装置及び電子線検査装置
JP6568646B2 (ja) * 2016-03-29 2019-08-2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子顕微鏡
WO2019131410A1 (ja) * 2017-12-27 2019-07-04 株式会社Photo electron Soul 試料検査装置、および、試料検査方法
JP6466020B1 (ja) * 2018-10-16 2019-02-06 株式会社Photo electron Soul 電子銃、電子線適用装置、電子銃による電子射出方法、および、電子ビームの焦点位置調整方法
JP6578529B1 (ja) * 2019-06-10 2019-09-25 株式会社Photo electron Soul 電子銃、電子線適用装置、および、電子銃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0359A1 (ja) 2021-05-27
CN113692635A (zh) 2021-11-23
EP3951830A1 (en) 2022-02-09
US20220199350A1 (en) 2022-06-23
JP2021082487A (ja) 2021-05-27
IL287087A (en) 2021-12-01
EP3951830A4 (en) 2022-07-27
KR20210135304A (ko) 2021-11-12
JP6722958B1 (ja) 202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66020B1 (ja) 電子銃、電子線適用装置、電子銃による電子射出方法、および、電子ビームの焦点位置調整方法
TW202137264A (zh) 電子射線應用裝置及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之電子束的射出方法
TW202046365A (zh) 電子槍、電子射線應用裝置以及電子槍之控制方法
JP2006324119A (ja) 電子銃
WO2019221119A1 (ja) フォトカソードを搭載した電子銃の入射軸合わせ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フォトカソードを搭載した電子銃
US20120217393A1 (en) Electron Microscope
WO2022230488A1 (ja) 電子銃、電子線適用装置および照射位置移動方法
US20220359146A1 (en) Electron gun, electron beam appl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verifying emission axis of electron beam emitted from photocathode,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emission axis of electron beam emitted from photocathode
US20240212967A1 (en) Electron gun, electron beam applicator, and emission method of electron beam
JP2023061069A (ja) 電子線適用装置および電子線適用装置における検出データの作成方法
US20240222062A1 (en) Electron Gun, Electron Beam Applying Device, and Irradiation Position Shifting Method
JP7080533B1 (ja) 電子銃、電子線適用装置およびマルチ電子ビームの形成方法
WO2024096008A1 (ja) 局所観察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電子線適用装置
JP2010123472A (ja) 電子ビーム照射方法及び装置
Yoshid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1-MV Field-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III. Electron Optic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ield-Emission Electron G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