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2683A - 壓力調節器 - Google Patents

壓力調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2683A
TW202132683A TW110100064A TW110100064A TW202132683A TW 202132683 A TW202132683 A TW 202132683A TW 110100064 A TW110100064 A TW 110100064A TW 110100064 A TW110100064 A TW 110100064A TW 202132683 A TW202132683 A TW 2021326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ember
housing
fuel
flat portion
pressure regul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0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武裕
麻郷地宏史
横尾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愛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愛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愛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2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268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壓力調節器(50)包括一個具有閥座(62)和流動入口(64)的殼體(60)。球(54)與閥座(62)配合打開和關閉流動入口(64)。螺旋彈簧(56)被配置成將球(54)偏向閥座(62)。蓋構件(70)與殼體(60)合作保持螺旋彈簧(56)。殼體(60)和蓋構件(70)包括具有筆直狀剖面的第一平面部(60b、70b)、具有彎曲剖面的彎曲部(60a、70a)和具有筆直狀剖面的第二平面部(60b、70b)。彎曲部(60a、70a)從第一平面部(60b、70b)徑向向外延伸。彎曲部(60a,70a)連接到第二平面部(60b,70b)。第二平面部(60b、70b)位於第一平面部(60b、70b)的徑向外側。第二平面部(60b,70b)具有不同於第一平面部(60b,70b)的厚度。

Description

壓力調節器
本申請要求2020年1月27日提交的編號為2020-010737的日本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內容透過引用全部納入本說明書。
本公開有關一種壓力調節器。例如,可以為位於車輛的燃料箱中的泵模組提供壓力調節器。壓力調節器可控制燃料通道內的流體壓力。
燃料箱安裝在由引擎驅動的汽車或自動摩托車等車輛中。在車輛中設置了配置為從燃料箱向引擎供給燃料的燃料泵。燃料泵需要以預定的壓力輸送燃料。因此,在燃料泵的燃料通道中設置有用於控制燃料壓力的壓力調節器。
以下,將描述壓力調節器的習知例子。如圖7所示,壓力調節器90由殼體94外部封閉。殼體94包括燃料通道的支流通道100和配合凹槽94a。配合凹槽94a形成為圓柱形的凹陷,並且位於支流通道100的下游。支流通道100和配合凹槽94a相互連接。球54(閥體)、推壓構件58、螺旋彈簧56(偏壓構件)和蓋構件102被容納在配合凹槽94a中。這些組件構成壓力調節閥92。燃料流經支流通道100並進入壓力調節閥92。支流通道100和配合凹槽94a之間的連接部分定義了壓力調節閥92的流動入口98。殼體94包括能夠與流動入口98的配合凹槽94a一側的球54接觸的閥座96。
如圖7所示,蓋構件102、螺旋彈簧56、推壓構件58和球54在下游到上游方向依次設置。壓力調節閥92的排氣口104開設在蓋構件102的中心。蓋構件102被配合在配合凹槽94a中,並保持螺旋彈簧56。螺旋彈簧56使推壓構件58偏向上游的閥座96。推壓構件58將球54壓向閥座96。當球54被壓向閥座96時,它關閉一個流動入口98。當支流通道100一側的燃料壓力大於螺旋彈簧56的偏壓力時,球54被壓向下游,從而打開流動入口98。在支流通道100中,在流動入口98的上游設有節流部100a。節流部100a是支流通道100的一部分,其直徑特別小。節流部100a的作用是控制燃料的流速。
殼體94和蓋構件102位於燃料流體通道上。因此,當殼體94和蓋構件102由例如樹脂製成時,殼體94和蓋構件102有可能吸收燃料並膨脹。當殼體94和蓋構件102膨脹時,螺旋彈簧56的偏壓力可能會改變。因此,殼體94和蓋構件102必須藉由加工例如具有高抗燃料吸收性的金屬材料來形成。
上述習知的蓋構件102在從螺旋彈簧56到排氣口104的方向上受到來自螺旋彈簧56的反作用力。因此,蓋構件102必須具有高剛性。此外,為了將高剛性的蓋構件102裝入配合凹槽94a內,而不使其彎曲,必須使用大的負重對蓋構件102進行壓裝。為此,習知的蓋構件102是通過例如切割圓柱形固體金屬材料而形成的。
殼體94必須具有足夠的剛性,以承受將蓋構件102壓裝到配合凹槽94a中所需的力。如上所述,殼體94設有配合凹槽94a和支流通道100,它們具有彼此不同的直徑。特別是,支流通道100包括具有特別小直徑的節流部100a。因此,在許多情況下,習知殼體94的配合凹槽94a是藉由圓柱狀地切割金屬材料形成的。作為習知例子,與上述壓力調節器90類似的壓力調節器,例如在日本公開專利第2008-138785號中記載。
當蓋構件和殼體通過切割加工而形成時,難以大規模生產。因此,成本可能會增加。此外,為了將高剛性的蓋構件壓裝到殼體中而不使其彎曲,必須使用大的壓裝負重進行壓裝。這可能會導致壓裝的設備成本增加。因此,習知上需要一種價格低廉且易於大量生產的壓力調節器。
根據本揭露的一個觀點,壓力調節器可包括具有閥座和開口的殼體。閥體被配置為與閥座配合打開和關閉開口。偏壓構件將閥體偏向閥座。蓋構件與殼體合作保持偏壓構件。殼體和蓋構件可以各自包括具有筆直狀的剖面的第一平面部、從第一平面部徑向向外延伸的彎曲部,該彎曲部分具有彎曲的剖面、以及從彎曲部延伸並具有筆直狀的剖面的第二平面部分。第二平面部可以位於第一平面部的徑向外側。第二平面部可以具有不同於第一平面部的厚度。
因此,平面部和彎曲部可以通過彎曲平坦的片狀材料而形成。因此,殼體和蓋構件可以容易地大量生產,並且可以實現低生產成本。此外,蓋構件具有很大的彈性,因為至少部分地蓋構件是由平面部和彎曲部形成的。因此,可以減少將蓋構件壓裝到殼體中所需的壓裝負重。因此,可以使用簡單的工具連接蓋構件。此外,在將蓋構件安裝到殼體上時,蓋構件容易運作。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殼體包括具有第一直徑的管狀第一平面部和具有大於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管狀第二平面部。彎曲部的管狀軸向第一端連接到第一平面部,並且管狀軸向第二端連接到第二平面部。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蓋構件包括具有第一直徑的管狀第一平面部和具有大於第一直徑的第二直徑的管狀第二平面部。彎曲部連接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使得第二平面部覆蓋第一平面部。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蓋構件的第二平面部可以位於外周端,外周端位於徑向最外側。第二平面部徑向地朝向引導端延伸。第二平面部彈性地與殼體的內壁抵接。因此,外周端的第二平面部彈性地與殼體的內壁抵接,從而相對於殼體的內壁呈對角線。 因此,僅利用蓋構件的彈性,就可以將蓋構件固定在殼體內。此外,由於蓋構件的彈性,即使在例如難以確保殼體的剛性時,也可以將蓋構件保持在殼體中。此外,外周端的第二平面部在壓裝到殼體中時,被殼體的內壁彈性地徑向朝內推壓。這使得蓋構件能夠以較小的外徑壓裝到殼體中。這樣一來,蓋構件可以很容易地被壓裝到殼體中。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蓋構件的外周端向殼體的開口徑向外擴。因此,在蓋構件被插入到殼體中之後,蓋構件的外周端在插入方向上向後延伸。這可以防止在蓋構件被插入到殼體中時,外周端被殼體的內壁卡住。因此,可以減少將蓋構件壓入殼體所需的壓裝負重。此外,外周端在移除方向上容易被殼體的內壁夾住。這使得蓋構件能夠被保持在殼體中。因此,可以使蓋構件難以從殼體中出來。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外周端的角部與殼體的內壁接觸。因此,由於蓋構件的彈性,外周端的角部被壓在殼體的內壁上。更具體地說,外周端與殼體的內壁斜向配置。這提供了對蓋構件在殼體內的增強的保持。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殼體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可以比蓋構件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具有更大的厚度。因此,殼體的剛性可以大於蓋構件的剛性。這可以防止殼體被壓裝的蓋構件造成變形。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殼體和蓋構件可以通過壓裝形成。因此,殼體和蓋構件可以容易地大規模生產。此外,可以降低殼體和蓋構件的加工成本。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觀點,壓力調節器可以具有位於殼體上游的節流部。因此,殼體和節流部可以單獨形成。因此,殼體可以在不需要高加工精度的情況下形成。因此,可以降低殼體的加工成本。
以下,將參照圖1至圖6描述本揭露的一個例示性實施例。相同的參考符號會用來指定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元件。因此,重複的相同描述將省略。如圖2所示,一個實施例是泵模組12,其可安裝在交通工具(例如摩托車)的燃料箱10中。該泵模組12的作用是將燃料箱10內的燃料供給引擎。
[燃料箱] 燃料箱10是用於儲存引擎的液體燃料(例如汽油)的容器。燃料箱10可以由例如金屬製成。如圖2所示,燃料箱10可以例如在其底部具有開口11。在圖2中,僅用虛線示意性地畫出了燃料箱10的底部。因此,從圖2中可以看出,燃料箱10的底部的上側是燃料箱10的內部。圖2中燃料箱10的下側是燃料箱10的外部。
[泵模組]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泵模組12包括被稱為固定板14的樹脂結構。泵模組12是具有安裝在固定板14上的燃料泵16、泵保持構件18、燃料過濾器20、壓力調節器50等的組件。固定板14包括被配置為覆蓋燃料箱10的開口11的蓋子22。固定板14被配置為將燃料泵16和燃料過濾器20保持在燃料箱10內。泵模組12可以是所謂的燃料箱內型。如圖1所示的燃料泵16被保持在燃料箱10的內部(如圖2所示)。蓋子22包括一個蓋板24,其外徑大於燃料箱10的開口11的開口直徑。蓋板22還包括從蓋板24的上側伸出的配合壁26,配合壁26向燃料箱10的內部方向伸出。配合壁26被配合在開口11內,從而使蓋板24能夠覆蓋燃料箱10的開口11。同時,固定板14與燃料箱10連接。
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板14包括從蓋子22延伸且朝向燃料箱10的內部(上側)的通道定義部28。在通道定義部28的內部定義了燃料通道30。在燃料箱10的外部(下側)設置有與燃料通道30在燃料定義部內相通的燃料排出管32。通往引擎的噴油器的燃料供給管道與燃料排出管32連接。通道定義部28內的燃料通道30和燃料排出管32定義了泵模組12的一系列燃料輸送通道。
[燃料泵] 圖1中所示的燃料泵16是電動泵,其作用是提升通過吸氣埠吸入的燃料的壓力,並將燃料從出口埠排出。燃料泵16可以包括,例如,容納在泵殼體中的葉輪式泵和電動馬達。在通道定義部28中定義了具有管狀外周壁的泵配合部34。泵配合部34還被定義在通道定義部28的一側。燃料泵16的泵殼體的出口埠側的部分插入泵配合部34中。當燃料泵16插入泵配合部34時,燃料泵16的出口埠與固定板14內的燃料通道30相通(見圖3)。
如圖2所示,可以在燃料箱外部(下側)的蓋子22上設置用於固定板14的電連接器36。電連接器36可以被配置為連接通向位於燃料箱外部的電源、引擎控制單元(ECU)等的電線路。燃料泵16(見圖1)的電動馬達的電線路通過導線38與電連接器36電連接。
[泵保持構件] 如圖1所示,泵保持構件18是具有帽形的樹脂製成的套管。泵保持構件18具有管狀的外周壁和用於封閉外周壁的一端的底部。泵保持構件18覆蓋燃料泵16的吸氣埠側的部分,即插入泵配合部34的部分。泵保持構件18的外周壁通過例如卡扣機構與泵配合部34連接。
[燃料過濾器] 如圖1所示,燃料過濾器20形成為具有袋狀。燃料過濾器20可以由片狀的過濾材料形成,例如無紡布,該過濾材料允許燃料通過其中並能夠去除物質。由樹脂製成的內框架構件被接收在燃料過濾器20中,並被配置成使燃料過濾器20維持在膨脹狀態。燃料過濾器20可以通過樹脂的連接管40,連接到泵保持構件18上。這種連接可以例如通過卡扣機構來完成。當燃料過濾器20連接到泵保持構件18時,連接管40藉由泵保持構件18的底部延伸的連接埠與燃料泵16的吸氣埠相通。
[壓力調節器] 如圖3所示,壓力調節器50的作用是控制燃料輸送通道內燃料的壓力。壓力調節器50位於從燃料通道30分支的支流通道42中。壓力調節器50連接在通道定義部28的一部分中。壓力調節器50包括壓力調節閥52,用於控制進入支流通道42的燃料流。這可以通過打開和關閉壓力調節閥52來實現。在通道定義部28與支流通道42的部分,可以有一個配合凹槽80。配合凹槽80可以與支流通道42的下游側相通,並且可以形成為凹陷。壓力調節閥52連接在配合凹槽80內。
如圖3和圖5所示,壓力調節閥52包括殼體60。殼體60可以是杯狀的。在殼體60內裝配有作為閥體的球54和配置來推壓球54的推壓構件58。此外,在殼體60內裝配有用於偏壓推壓構件58的螺旋彈簧56(其是偏壓構件的一個實施例)和用於保持螺旋彈簧56的蓋構件70。球54、推壓構件58、螺旋彈簧56和蓋構件70從殼體60的杯狀底面(內側)開始,依序排列在殼體60內。螺旋彈簧56夾在推壓構件58和蓋構件70之間。
如圖4和圖6所示,殼體60被佈置成使其杯狀的底部位於鄰近支流通道42(上游側)。流動入口64開口於殼體60的底部。流動入口64可以具有圓形的形狀。閥座62在殼體60的內部並沿著流動入口64形成。閥座62例如形成為與球54的外部形狀相對應的圓弧形。殼體60包括從殼體60的下游外周端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66。至少一個凸緣66可以被提供。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形成一個以上的凸緣66。例如,一對凸緣66可以以點對稱的方式設置。
如圖4和圖6所示,殼體60包括具有在至少一個方向上線性延伸的剖面的平面部60b。殼體60還包括在平面部60b的端部徑向延伸的彎曲部60a。平面部60b可以是例如圓柱形或圓錐形表面。平面部60b的剖面上可以是平面。平面部60b例如可以具有沿殼體60的軸向方向線性延伸的剖面。彎曲部60a,可以具有環形。彎曲部60a,可以具有從基端到前導端直徑減小的彎曲形狀。
如圖6所示,推壓構件58具有與球54接觸的上游部分。推壓構件58的上游部分基本上是平面的,並且在其中間包括凹槽58a。當球54被推壓構件58推壓時,球54的上游側與閥座62接觸,而球54的下游側與凹槽58a接觸。這使得球54能夠以穩定的方式定位在閥座62上。推壓構件58通過螺旋彈簧56偏向閥座62,例如偏向上游側。
圖6所示的螺旋彈簧56通過推壓構件58將球54壓向閥座62,例如向上游側推壓。如圖3所示,當燃料輸送通道和支流通道42內的燃料壓力較低時,被螺旋彈簧56壓迫的球54關閉閥座62。當螺旋彈簧56的彈性力隨著燃料壓力的增加而增加時,球54被燃料的壓力推動,從而使流動入口64打開。這就使燃料流入殼體60內。然後,燃料通過壓力調節閥52,從排氣埠72排出。這樣做直到燃料輸送通道內的壓力達到預定的壓力。排出的燃料回到燃料箱10的內部(見圖2)。
如圖4和圖6所示,蓋構件70具有大致圓形或帽形。蓋構件70具有在至少一個方向(例如,軸向)上線性延伸的平面部70b。蓋構件70還具有從平面部70b的端部徑向向外延伸的彎曲部70a。平面部70b可以是例如圓柱形或圓錐形表面。平面部70b在剖面上可以是平面。平面部70b可以例如在蓋構件70的軸向方向上線性地延伸,例如沿著蓋構件70進入殼體60的壓裝方向延伸。彎曲部70a可以延伸,以便從蓋構件70的中心軸徑向向外彎曲。蓋構件70沿壓裝方向的剖面可大致具有W形,該W形在多個彎曲部70a處被彎曲。
如圖6所示,燃料可通過在蓋構件70的中部開口的排氣埠72從壓力調節閥52排出。排氣埠72始終打開,推壓構件58的下游端插入排氣埠72中。螺旋彈簧56的一端被固定在排氣埠72的外周邊緣的蓋構件70的平面部70b上。 蓋構件70在其徑向最外側包括外周端70c。外周端70c處的平面部70b向其前導端徑向外擴。外周端70c處的平面部70b向殼體60的開口側(圖6的右側)徑向外擴。外周端70c的角部70d(前導端)與殼體60的內壁60c接觸。外周端70c由於蓋構件70的彈性力而朝外徑方向打開。由於該偏壓力,蓋構件70在其角部70d處壓向內壁60c。因此,蓋構件70藉由壓裝在殼體60中而彈性地保持在殼體60中。
圖6中所示的殼體60和蓋構件70是通過壓製扁平的片狀金屬材料形成的。殼體60由具有比蓋構件70更大厚度的平面片狀材料形成。因此,殼體60的平面部60b可以具有比蓋構件70的平面部70b更大的厚度。特別是,定義殼體60的內壁60c的平面部60b可以具有比定義蓋構件70的外周端70c的平面部70b更大的厚度。因此,殼體60可以具有比蓋構件70更大的剛性。因此,殼體60可以接收蓋構件70的外周端70c的彈性力。當蓋構件70被壓裝在殼體60內時,殼體60還可以保持蓋構件70。
當殼體60和蓋構件70受到推壓加工時,由加工機支撐的殼體60和蓋構件70的部分一般不會伸長。然而,殼體60和蓋構件70被推壓擠出的部分伸長,使得其片材厚度減小。例如,提供有凸緣66的殼體60的外周端由加工機支承,殼體60的底部藉由推壓加工成形。因此,殼體60的厚度從中心向外的方向逐漸變化。殼體60和蓋構件70的平面部60b、70b可以圍繞各自的彎曲部60a、70a定位。例如,第一平面部可以定位在各自的彎曲部60a、70a的一側,而第二平面部可以定位在各自的彎曲部60a、70a的另一側。第一平面部基本上是平面的,並且具有實質上固定的第一厚度。第二平面部基本上是平面的,並且具有實質上固定的第二厚度,該第二厚度不同於第一厚度。蓋構件70由加工機支撐,例如在其外周端70c處。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外周端70c一般不會被拉長。另一方面,例如,蓋構件70的中心區域的平面部70b可以被擠出,從而使其沿推壓成形方向被拉長。因此,蓋構件70的厚度從中心向外的方向逐漸改變。
如圖4所示,通道定義部28包括可將殼體60插入其中的配合凹槽80。配合凹槽80與支流通道42的下游開口(見圖3)相通。通道定義部28的上游與支流通道42相通。在通道定義部28的下游端可以設置一個凸緣接收表面82,該凸緣接收表面可以是平面的。凸緣接收表面82可以圍繞配合凹槽80的開口的外周邊緣設置。支撐件84以懸臂方式支撐在通道定義部28的下游端。支撐件84可撓性地實質上平行於凸緣接收表面82延伸,並沿著配合凹槽80的開口周圍的外周邊緣延伸。在支撐件84的前導端設有向凸緣接收表面82突出的鎖爪84a(卡鉤)。
如圖3所示,殼體60被插入配合凹槽80中。O型環74可由彈性材料製成,可夾在殼體60和配合凹槽80之間。殼體60與配合凹槽80之間的間隙由O形環74密封。當圖4所示的殼體60要連接在配合凹槽80內時,首先使從殼體60徑向突出的凸緣66與凸緣接收表面82接觸。然後殼體60相對於配合凹槽80旋轉。允許凸緣66進入凸緣接收表面82和支撐件84之間,同時使支撐件84在遠離通道定義部28的方向上彎曲。在支撐件84的彎曲恢復後,凸緣66被鎖爪84a、凸緣接收表面82和支撐件84固定。殼體60由此被保持在配合凹槽80中。
如圖3所示,支流通道42形成在通道定義部28中,以便位於配合凹槽80的上游。支流通道42的下游端具有比殼體60的流動入口64稍大的直徑。這就防止了當球54壓在閥座62上時,球54與支流通道42的下游端相抵接。因此,壓向閥座62的球54能夠可靠地關閉流動入口64。支流通道42包括一個節流部42a(孔口),其直徑比殼體60的流動入口64的直徑小。節流部42a的作用是控制流經支流通道42的燃料的流速。這樣可以防止燃料的壓力脈動,從而使球54能夠牢固地打開和關閉流動入口64。
[泵模組的操作] 當燃料泵16被啟動時,來自燃料箱10的燃料經燃料過濾器20過濾後,被吸入燃料泵16。這是在圖1中所示的泵模組12使用時進行的。燃料被燃料泵16增壓後,燃料從出口埠排出,進入圖3中所示的固定板14的燃料通道30。燃料通道30中的燃料被壓力調節器50控制為具有預定的壓力。壓力調節後的燃料通過與燃料排出管32相連的燃料供應管道,向引擎輸送。
如上所述,如圖6所示,壓力調節器50包括殼體60。殼體60包括閥座62和流動入口64。球54與閥座62配合打開和關閉流動入口64。一個螺旋彈簧56將球54偏向閥座62。連接到殼體60的蓋構件70與殼體60合作保持螺旋彈簧56。殼體60和蓋構件70包括平面部60b、70b和彎曲部60a、70a。平面部60b、70b的剖面可以在至少一個方向上線性延伸。平面部60b、70b的厚度從殼體60和蓋構件70的中心向外逐漸變化。彎曲部60a、70a延伸,以便在平面部60b、70b的兩端或中間沿徑向彎曲。
平面部60b、70b和彎曲部60a、70a可以通過彎曲平板狀材料而形成。因此,殼體60和蓋構件70可以容易地大量生產,從而實現低生產成本。此外,蓋構件70具有很大的彈性,因為它是由平面部70b和彎曲部70a形成的。因此,可以降低將蓋構件70壓裝到殼體60中的壓裝負重。蓋構件70可以使用簡單的工具或器械進行連接,並且在將蓋構件70安裝到殼體60上時容易運作。此外,殼體60和蓋構件70不需要高剛性。因此,殼體60和蓋構件70可以減輕重量。
如圖6所示,蓋構件70包括位於其徑向最外側的外周端70c。外周端70c包括向外周端70c的前導端徑向外擴的平面部70b。因此,外周端70c的平面部70b彈性地與殼體60的內壁60c接觸。這是藉由將蓋構件70插入到殼體60中來實現的。因此,通過利用蓋構件70的彈性,可以將蓋構件70保持在殼體60中。即使在例如難以保證殼體60的剛性時,因為至少部分地利用了蓋構件70的彈性,也可以將蓋構件70保持在殼體60中。外周端70c的平面部70b在被壓入殼體60後,被殼體60的內壁60c彈性地徑向向內推。因此,蓋構件70以很小的外徑被壓裝入殼體60。因此,蓋構件70可以容易地壓裝到殼體60中。
如圖6所示,蓋構件70的外周端70c可以配置成向外延伸,同時位於殼體60的內部。外周端70c的前導端位於壓裝方向的後側(圖1和圖3-6中的右側),該壓裝方向是將蓋構件70壓裝到殼體60中時的方向。因此,在壓裝蓋構件70時,允許外周端70c靠著內壁60c滑動,從而防止其被殼體60的內壁60c卡住。因此,可以降低將蓋構件70壓裝到殼體60中的壓裝負重。而且,當蓋構件70被保持在殼體60中時,外周端70c容易被殼體60的內壁60c在移除方向上夾住。因此,可以防止蓋構件70從殼體60中出來。
如圖6所示,外周端70c包括基端的角部70d。該角部70d與殼體60的內壁60c接觸。因此,由於蓋構件70的彈性,外周端70c的角部70d被壓在殼體60的內壁60c上。因此,外周端70c在外周端70c的延伸方向上被斜向壓在殼體的內壁60c上。 這使得蓋構件70難以從殼體60中出來。
如圖6所示,殼體60的平面部60b的厚度大於蓋構件70的平面部70b的厚度。因此,殼體60的剛性大於蓋構件70的剛性。這可以防止殼體60由於壓裝蓋構件70而變形。
圖6中所示的殼體60和蓋構件70可通過推壓成形形成。因此,殼體60和蓋構件70可以容易地大規模生產。此外,可以降低殼體60和蓋構件70的加工成本。
如圖3所示,壓力調節器50包括形成在通道定義部28處的節流部42a。節流部42a位於殼體60的上游。因此,殼體60和節流部42a可以分開形成。為了形成直徑較小的節流部,需要進行高加工精度的加工,例如,圓柱形切削。因此,由於殼體60與節流部42a分開形成,因此可以不需要高加工精度來形成殼體60。因此,可以降低殼體60的加工成本。
雖然已經在上面描述了具體的實施例,但本申請中所公開的技術可以以各種其他修改的形式實施。在上述實施例中,已經說明了通過推壓形成的殼體60和蓋構件70。然而,殼體60和蓋構件70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形成,例如,通過彎曲和切割加工的組合。此外,上述顯示的殼體60和蓋構件70是通過推壓形成的,外周端由加工機支撐。另外,例如,殼體60和蓋構件70可以通過推壓形成,中心區域由加工機支承。此外,已經顯示了在沿壓裝方向的剖面上具有大致W形的蓋構件70。另外,蓋構件70可以具有其他形狀。例如,它可以具有從殼體60的內部向外延伸的外周端70c,並且沿壓裝方向的剖面大致為U形。
參照附圖詳細描述的各種實施例是本揭露的代表性例子,因此是非限制性實施例。詳細描述旨在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製作、使用和/或實踐本教導的各個觀點,因此不以任何方式限制公開的範圍。此外,上述所公開的每個附加特徵和教導可以單獨應用和/或使用,或與其他特徵和教導以其任意組合,以提供改良的壓力調節器,和/或製造及使用該壓力調節器的方法。
11:開口 12:泵模組 14:固定板 16:燃料泵 18:泵保持構件 20:燃料過濾器 22:蓋子 24:蓋板 26:配合壁 28:通道定義部 30:燃料通道 32:燃料排出管 34:泵配合部 36:電連接器 38:導線 40:連通管 42:支流通道 42a:節流部 50:壓力調節器 52:壓力調節閥 54:球 56:螺旋彈簧 58:推壓構件 58a:凹槽 60:殼體 60a:彎曲部 60b:平面部 60c:內壁 62:閥座 64:流動入口 66:凸緣 70:蓋構件 70a:彎曲部 70b:平面部 70c:外周端 70d:角部 72:排氣埠 74:O型環 80:配合凹槽 82:凸緣接收表面 84:支撐件 84a:鎖爪 90:壓力調節器 92:壓力調節閥 94:殼體 94a:配合凹槽 96:閥座 98:流動入口 100:支流通道 100a:節流部 102:蓋構件 104:排氣口
圖1是根據本實施例的泵模組的立體圖。 圖2是安裝在燃料箱中的泵模組的側視圖。 圖3是泵模組的剖面圖,示出了燃料輸送通道。 圖4是顯示壓力調節閥與固定板分離的爆炸立體圖。 圖5是壓力調節閥的爆炸側視圖。 圖6是壓力調節閥沿燃料輸送方向的剖面圖 圖7是習知壓力調節器的剖面圖。
50:壓力調節器
52:壓力調節閥
54:球
56:螺旋彈簧
58:推壓構件
58a:凹槽
60:殼體
60a:彎曲部
60b:平面部
60c:內壁
62:閥座
64:流動入口
66:凸緣
70:蓋構件
70a:彎曲部
70b:平面部
70c:外周端
70d:角部
72:排氣埠

Claims (7)

  1. 一種壓力調節器,包括: 一殼體,具有一閥座和一開口; 一閥體,配置為與該閥座配合打開和關閉該開口; 一偏壓構件,配置成將該閥體偏向該閥座;以及 一蓋構件,用於與該殼體合作保持該偏壓構件, 其中: 該殼體和該蓋構件中的每一個都包括具有一筆直狀剖面的一第一平面部、從該第一平面部徑向向外延伸以具有彎曲的剖面的一彎曲部,以及從該彎曲部延伸以具有一筆直狀剖面的一第二平面部, 該殼體的該第二平面部位於該殼體的該第一平面部的徑向外側, 該殼體的該第二平面部的厚度與該殼體的該第一平面部的厚度不同, 該蓋構件的該第二平面部位於該蓋構件的該第一平面部的徑向外側,以及 該蓋構件的該第二平面部的厚度與該蓋構件的該第一平面部的厚度不同。
  2. 如請求項1之壓力調節器,其中: 該蓋構件的該第二平面部位於該蓋構件的一外周端, 該蓋構件的該外周端位於該蓋構件的徑向最外側, 該蓋構件的該第二平面部朝向該蓋構件的該第二平面部的前導端徑向外延伸,以及 該蓋構件的該第二平面部彈性地與該殼體的一內壁抵接。
  3. 如請求項2之壓力調節器,其中: 該蓋構件的該外周端向該殼體的一開口徑向延伸。
  4. 如請求項2或3之壓力調節器,其中: 該外周端的一角落與該殼體的該內壁接觸。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壓力調節器,其中: 該殼體的第一和第二平面部的厚度大於該蓋構件的該第一和第二平面部的厚度。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壓力調節器,其中: 該殼體和該蓋構件是藉由推壓形成的。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壓力調節器,其中: 一節流部位於該殼體的上游。
TW110100064A 2020-01-27 2021-01-04 壓力調節器 TW2021326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0737A JP2021116744A (ja) 2020-01-27 2020-01-27 圧力調整装置
JP2020-010737 2020-0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2683A true TW202132683A (zh) 2021-09-01

Family

ID=77174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0064A TW202132683A (zh) 2020-01-27 2021-01-04 壓力調節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16744A (zh)
TW (1) TW20213268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16744A (ja)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8926A (e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fuel supply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6966305B2 (en) Fuel delivery assembly for vehicles
US76182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uel pump
US6923208B2 (en) Fluid supply device
US20060070941A1 (en) In-tank fuel module
US6945422B2 (en) In-tank fuel line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2221111A (ja) 燃料供給装置
US6553973B1 (en) Fuel tank cover and filter assembly for fuel tank
JP2007291866A (ja) 電動ポンプ保持装置
US73317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transmission filter to a pump
JP4119808B2 (ja) 燃料タンク用ストレーナ装置
TW202132683A (zh) 壓力調節器
US6311673B1 (en) Fuel injection device
JP5543396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2659579B2 (ja) 調圧弁
JPH04113378U (ja) 燃料圧力制御弁
US20210260991A1 (en) Refueling port
TW202134533A (zh) 壓力調節器
JP5290134B2 (ja) 燃料タンク蓋
JP4412349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3241568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1523195A (ja) 自動車用のタンク及び該タンクのためのフランジ
JP2021116743A (ja) 圧力調整弁の取り付け構造
JP6586214B1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7318155B2 (ja) 燃料ポンプモジュ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