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0705A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 Google Patents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0705A
TW202130705A TW109145584A TW109145584A TW202130705A TW 202130705 A TW202130705 A TW 202130705A TW 109145584 A TW109145584 A TW 109145584A TW 109145584 A TW109145584 A TW 109145584A TW 202130705 A TW202130705 A TW 2021307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preferable
formula
compound
m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5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和臣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070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9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 G03F7/09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supports, auxiliary layers having more than one photosensitive lay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0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26Process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將上述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之硬化膜、包括上述硬化膜之積層體、上述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包括上述硬化膜或上述積層體之半導體器件,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以及溶劑,組成物的pH小於7.0。

Description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等樹脂由於耐熱性及絕緣性等優異而適用於各種用途。作為上述用途並不受特別限定,若舉例封裝用的半導體器件,則可以舉出作為絕緣膜或密封件的材料或保護膜之利用。又,亦用作可撓性基板的基膜(base film)或覆蓋膜(coverlay film)等。
例如,在上述用途中,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等樹脂係以包含該等樹脂本身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包含該等樹脂的前驅物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形態使用。將該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藉由塗佈等適用於基材,然後視需要進行曝光、顯影、加熱等,藉此能夠將經硬化之樹脂形成於基材上。由於能夠藉由公知的塗佈方法等適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因此可以說在製造上的適應性優異,例如所適用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形狀、大小、適用位置等設計自由度高等。從除了聚醯亞胺等所具有之高性能以外,在該種製造上的適應性亦優異之觀點而言,包含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等樹脂或該等的前驅物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在產業上的應用開發愈來愈受到期待。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一種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A)感光性樹脂:100質量份、(B)感光劑:1~40質量份、(C)銅變色抑制劑:0.05~20質量份及(D)溶劑,其中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中的水分含量為0.6~10質量%。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169980號公報
包含聚醯亞胺或聚苯并㗁唑之硬化膜例如用於上述絕緣膜、密封件的材料、保護膜、可撓性基板的基膜、覆蓋膜等用途。 在該等用途中,期望提供一種可得到用作配線等之銅等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優異之硬化膜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得到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優異之硬化膜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將上述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之硬化膜、包括上述硬化膜之積層體、上述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包括上述硬化膜或上述積層體之半導體器件。
以下示出本發明的代表性實施態樣的例子。 <1>一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包含: 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 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以及 溶劑, 組成物的pH小於7.0。 <2>如<1>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在二甲基亞碸中的pKa小於15。 <3>如<1>或<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包括具有1,2,3-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4>如<1>至<3>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上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包括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5>如<1>至<4>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相對於上述樹脂100質量份,包含感光劑1~40質量份、上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0.05~20質量份及上述溶劑50~300質量份。 <6>如<1>至<5>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包含不含氮原子之溶劑作為上述溶劑。 <7>如<1>至<6>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包含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作為上述溶劑。 <8>如<1>至<7>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用於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的形成。 <9>一種硬化膜,其係將<1>至<8>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 <10>一種積層體,其係包括2層以上的<9>所述之硬化膜,在任意的上述硬化膜彼此之間包括金屬層。 <11>一種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係包括:膜形成製程,係將<1>至<8>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板而形成膜。 <12>如<11>所述之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係包括:曝光製程,係對上述膜進行曝光;及顯影製程,係對上述膜進行顯影。 <13>如<11>或<12>所述之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係包括:加熱製程,係將上述膜在50~450℃下進行加熱。 <14>一種半導體器件,其係包括<9>所述之硬化膜或<10>所述之積層體。 [發明效果]
依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得到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優異之硬化膜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將上述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之硬化膜、包括上述硬化膜之積層體、上述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包括上述硬化膜或上述積層體之半導體器件。
以下,對本發明的主要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明示之實施形態。 在本說明書中,使用“~”這樣的記號表示之數值範圍係指將記載於“~”的前後之數值分別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之範圍。 在本說明書中,“製程”一詞不僅包括獨立之製程,只要能夠達成該製程的預期作用,則亦包括無法與其他製程明確地區分之製程。 在本說明書中之基團(原子團)的標記中,未標有取代及未取代之標記包含不具有取代基之基團(原子團),並且亦包含具有取代基之基團(原子團)。例如,“烷基”不僅包含不具有取代基之烷基(未取代烷基),還包含具有取代基之烷基(取代烷基)。 在本說明書中,只要沒有特別指定,則“曝光”不僅包括使用光之曝光,還包括使用電子束、離子束等粒子束之曝光。又,作為曝光中所使用之光,可以舉出水銀燈的明線光譜、以準分子雷射為代表之遠紫外線、極紫外線(EUV光)、X射線、電子束等光化射線或放射線。 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酯”係指“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這兩者或任一者,“(甲基)丙烯酸”係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這兩者或任一者,“(甲基)丙烯醯基”係指“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這兩者或任一者。 在本說明書中,結構式中的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Bu表示丁基,Ph表示苯基。 在本說明書中,總固體成分係指從組成物的所有成分中去除溶劑後之成分的總質量。又,在本說明書中,固體成分濃度係除溶劑以外之其他成分相對於組成物的總質量的質量百分比。 在本說明書中,只要沒有特別敘述,則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Mn)被定義為按照凝膠滲透層析(GPC測定)之聚苯乙烯換算值。在本說明書中,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量平均分子量(Mn)例如能夠藉由使用HLC-8220GPC(TOSOH CORPORATION製造),並且作為管柱而使用保護管柱HZ-L、TSKgel Super HZM-M、TSKgel Super HZ4000、TSKgel Super HZ3000、TSKgel Super HZ2000(TOSOH CORPORATION製造)來求出。只要沒有特別敘述,則該等分子量設為作為洗提液而使用THF(四氫呋喃)測定者。又,只要沒有特別敘述,則GPC測定中之檢測設為使用UV線(紫外線)的波長254nm檢測器者。 在本說明書中,關於構成積層體之各層的位置關係,當記載為“上”或“下”時,在所關注之複數個層中成為基準之層的上側或下側具有其他層即可。亦即,可以在成為基準之層與上述其他層之間進一步介入有第3層或要素,成為基準之層與上述其他層無需接觸。又,只要沒有特別指定,則將對於基材逐漸堆疊層之方向稱為“上”,或者,當具有感光層時,將從基材朝向感光層之方向稱為“上”,將其相反方向稱為“下”。另外,該種上下方向的設定係為了本說明書中之方便,在實際的態樣中,本說明書中之“上”方向亦有可能與鉛垂向上不同。 在本說明書中,只要沒有特別記載,則在組成物中,作為組成物中所包含之各成分,可以包含對應於該成分之兩種以上的化合物。又,只要沒有特別記載,則組成物中之各成分的含量係指對應於該成分之所有化合物的合計含量。 在本說明書中,只要沒有特別敘述,則溫度為23℃,氣壓為101,325Pa(1個氣壓),相對濕度為50%RH。 在本說明書中,較佳態樣的組合為更佳的態樣。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下,亦簡稱為“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以及溶劑,組成物的pH小於7.0。 以下,將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亦稱為“特定樹脂”。
依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得到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優異之硬化膜。 可得到上述效果之機理雖然不明確,但推測如下。
包含聚醯亞胺或聚苯并㗁唑之硬化膜在各種器件中例如用於絕緣膜、密封件的材料、保護膜、可撓性基板的基膜、覆蓋膜等用途。 在該種用途中,在器件中用作配線等之銅等金屬與硬化膜接觸之部分中之上述金屬的腐蝕有可能成為問題。 本發明人等發現了該種金屬的腐蝕與用於硬化膜的形成之組成物的酸性度有關聯。 本發明人等推測,當組成物的酸性度高時,銅等金屬作為離子而遷移到組成物中,並與硬化膜中的成分或從硬化膜的外部供給之水、氧或鹵素等進行反應而形成脆弱的銅化合物,從而進行腐蝕。
因此,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其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含有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且將pH調整為小於7的組成物,可顯著抑制銅等金屬的腐蝕,並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人等推測,若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解離(例如,去質子化),則與銅等金屬的密接能得到提高(J. Phys. Chem. C 2015, 119, 11625-11635),因此藉由在上述調整為特定的pH之組成物中使用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可得到具有優異之腐蝕抑制能力之硬化膜。
在此,尤其在高濕下或高溫下長期使用器件時,由銅等金屬的溶解引起之金屬的腐蝕成為問題。 依本發明的組成物,即使在尤其高溫高濕條件下(例如,150℃、相對濕度90%RH等條件下),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與銅等金屬的腐蝕抑制能力亦優異。 又,認為依本發明的組成物,例如即使在硬化膜及金屬被暴露於高溫條件下之情況下,亦可藉由上述金屬的腐蝕抑制效果而抑制在金屬與硬化膜的界面處產生空隙(孔隙)。
又,認為藉由在包含聚醯亞胺前驅物或聚苯并㗁唑前驅物之組成物中將pH設為小於7,可抑制聚醯亞胺前驅物、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環化等,因此組成物的溶液保存穩定性優異。 另外,認為藉由在包含聚醯亞胺或聚苯并㗁唑之組成物中將pH設為小於7,不易產生由水解引起之主鏈斷裂(亦即,分子量下降),組成物的溶液保存穩定性優異。
在此,在專利文獻1中,既沒有記載亦沒有暗示在包含特定樹脂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將pH設在特定的範圍內之內容。 以下,對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詳細內容進行說明。
<pH>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pH小於7.0,從金屬腐蝕抑制性、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的觀點而言,6.8以下為較佳,6.5以下為更佳,6.2以下為進一步較佳,6.0以下為特佳。 上述pH的下限並不受特別限定,但2.0以上為較佳,3.0以上為更佳,4.0以上為進一步較佳,4.5以上為特佳,5.0以上為最佳。 在本發明中,組成物的pH藉由下述(1)~(4)中所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1)利用使用pH=4、7及9的標準液進行了校正之裝置(HORIBA, Ltd.製造之D-71)。 (2)將上述裝置的電極浸漬於3.33mmol/L的氯化鉀(KCl)溶液中。 (3)用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稀釋組成物並進行pH的測定。至少在改變了稀釋倍率之3點上進行上述測定。 (4)使用上述裝置測定上述測定用溶液的pH,並且考慮稀釋倍率而根據稀釋前的H+ 量計算出組成物的pH。 具體而言,對在上述(3)中測定之改變了稀釋倍率之3點以上的測定值進行設為x=log10 (稀釋倍率)、y=各稀釋後的溶液的pH時的線性迴歸(y=ax+b),將上述截距b作為稀釋前的組成物的pH。 藉由最小二乘法進行上述線性迴歸。
以下,關於後述之實施例1中之pH的計算方法進行記載。 在表1中記載在實施例1中所使用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將稀釋倍率(質量倍率)設為3倍、30倍、300倍時的稀釋倍率的log10 (稀釋倍率)及各稀釋後的溶液的pH(測定值)。
[表1]
稀釋倍率 log10 (稀釋倍率) 稀釋後的溶液的pH
3 0.48 6.11
30 1.48 6.33
300 2.48 6.55
基於設為x=log10 (稀釋倍率)、y=各稀釋後的溶液的pH時的最小二乘法進行了線性迴歸(y=ax+b),其結果成為y=0.22x+6.0044。亦即,實施例1中所記載之組成物的pH為6.0。
組成物的pH例如藉由溶劑的選定、酸性樹脂(例如,作為具有酸基之聚醯亞胺、具有酸基之聚苯并㗁唑或該等的前驅物之具有酸基之樹脂)的使用、pH調節劑的使用、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的含量的調整等方法或組合該等方法來進行調整。
<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以下,將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亦稱為“特定化合物”。 特定化合物中之三唑結構的數量為1以上即可,1~10為較佳,1~4為更佳,1或2為進一步較佳,1為特佳。 在本發明中,三唑結構係包含3個氮原子之芳香族5員環結構,可以為1,2,3-三唑結構,亦可以為1,2,4-三唑結構,但從抑制金屬腐蝕之觀點而言,1,2,3-三唑結構為較佳。 1,2,3-三唑結構存在1H-1,2,3三唑結構和2H-1,2,3三唑結構這兩種互變異構物,可以為其任一種,亦可以為該等的混合物。 作為1H-1,2,3三唑結構,可以舉出下述式(T-1)所表示之結構,作為2H-1,2,3三唑結構,可以舉出下述式(T-2)所表示之結構,作為1,2,4三唑結構,可以舉出下述式(T-3)所表示之結構。 [化學式1]
Figure 02_image001
上述式(T-1)~(T-3)中,#及*分別表示與氫原子或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 作為特定化合物中之三唑結構,式(T-1)、式(T-2)及式(T-3)中的任一個所表示之結構為較佳,從抑制金屬腐蝕之觀點而言,上述下述式(T-1)及式(T-2)中的任一個所表示之結構為更佳。
〔pKa〕 從抑制金屬腐蝕之觀點而言,特定化合物在二甲基亞碸(DMSO)中的pKa係小於15為較佳,8以上且小於15為更佳,10以上且小於15為進一步較佳,10以上且14以下為特佳。 在此,pKa係表示酸的第一解離常數的倒數的對數,能夠參閱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Structures by Physical Methods(著者:Brown, H. C., McDaniel, D. H., Hafliger, O., Nachod, F. C.; 編纂:Braude, E. A., Nachod, F. C.;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55)或Data for Biochemical Research(著者:Dawson, R.M.C.et al;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9)中所記載之值。關於未記載於該等文獻中之化合物,將使用ACD/pKa(ACD/Labs製造)的軟體根據結構式計算出之值用作pKa。
〔式(T1-1)~式(T1-3)〕 特定化合物包含下述式(T1-1)~式(T1-3)中的任一個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該等的鹽為較佳,包含式(T1-1)或式(T1-2)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該等的鹽為更佳。 [化學式2]
Figure 02_image003
式(T1-1)~式(T1-3)中,R11 及R1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R21 及R2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R31 及R32 分別獨立地表示1價的取代基,RN1 、RN2 及RN3 分別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R11 、R12 、RN1 中的至少2個可以鍵結而形成環結構,R21 、R22 、RN2 中的至少2個可以鍵結而形成環結構,R31 、R32 、RN3 中的至少2個可以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式(T1-1)中,R11 及R12 分別獨立地係氫原子或烴基為較佳,烴基為更佳。 作為上述烴基並不受特別限定,但脂肪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為較佳,碳數1~20的脂肪族烴基或碳數6~20的芳香族烴基為更佳。 式(T1-1)中,RN1 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上述1價的取代基,可以舉出與上述R11 中之烴基相同之基團,較佳態樣亦相同。 又,式(T1-1)中,當R11 、R12 、RN1 中的至少2個鍵結而形成環結構時,R11 及R12 鍵結而形成環結構為較佳。 作為上述環結構,可以為脂肪族烴環結構、芳香族烴環結構、脂肪族雜環結構、芳香族雜環結構中的任一種,但從將特定化合物在DMSO中的pKa設在上述範圍內之觀點而言,芳香族烴環結構為較佳。 作為上述脂肪族烴環結構,可以舉出碳數4~20的脂肪族烴環結構。 作為上述芳香族烴環結構,可以舉出碳數6~20的芳香族烴環結構,苯環結構為較佳。 作為上述脂肪族雜環結構,可以舉出環員數5~20的脂肪族雜環結構。作為上述脂肪族雜環結構中之雜原子,可以舉出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 作為上述芳香族雜環結構,可以舉出環員數5~20的芳香族雜環結構。作為上述脂肪族雜環結構中之雜原子,可以舉出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等。
式(T1-2)中,R21 、R22 及RN2 分別與式(T1-1)中的R11 、R12 及RN1 同義,較佳態樣亦相同。 式(T1-3)中,R31 、R32 及RN3 分別與式(T1-1)中的R11 、R12 及RN1 同義,較佳態樣亦相同。 又,作為式(T1-1)~式(T1-3)中的任一個所表示之化合物的鹽,可以舉出鈉鹽、鉀鹽、鎂鹽等公知的無機鹽或四丁基鏻鹽等公知的有機鹽。
〔苯并三唑結構〕 從將特定化合物在DMSO中的pKa設在上述範圍內之觀點而言,特定化合物包含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之化合物為較佳。 苯并三唑結構係指由上述三唑結構和苯環結構形成了縮合環之結構。 當特定化合物具有苯并三唑結構時,特定化合物中之苯并三唑結構的數量為1以上即可,1~10為較佳,1~4為更佳,1或2為進一步較佳,1為特佳。又,當特定化合物具有苯并三唑結構時,作為三唑結構,可以僅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亦可以具有苯并三唑結構和苯并三唑結構以外的三唑結構。 苯并三唑結構存在1H-苯并三唑結構和2H-苯并三唑結構這兩類互變異構物,可以為其任一種,亦可以為該等的混合物。 作為1H-苯并三唑結構,可以舉出下述式(T-4)所表示之結構,作為2H-苯并三唑結構,可以舉出下述式(T-5)所表示之結構。 [化學式3]
Figure 02_image005
上述式(T-4)及(T-5)中,#及*分別表示與氫原子或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
〔式(T1-4)及式(T1-5)〕 當特定化合物為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之化合物時,特定化合物包含下述式(T1-4)及式(T1-5)中的任一個所表示之化合物或該等的鹽為較佳。 [化學式4]
Figure 02_image007
式(T1-4)及式(T1-5)中,R41 、R42 、R43 及R4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R51 、R52 、R53 及R5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RN4 及RN5 分別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R41 、R42 、R43 、R44 及RN4 中的至少2個可以鍵結而形成環結構,R51 、R52 、R53 、R54 及RN5 中的至少2個可以鍵結而形成環結構。
式(T1-4)中,R41 、R42 、R43 及R44 分別獨立地係氫原子或烴基為較佳,氫原子或烷基為更佳,氫原子或碳數1~10的烷基為進一步較佳,氫原子或碳數1~4的烷基為特佳,氫原子或甲基為最佳。 從特定化合物的高溫穩定性的觀點而言,R41 、R42 、R43 及R44 中的至少1個係1價的取代基為較佳。作為上述1價的取代基,烴基為較佳,烷基為更佳,碳數1~10的烷基為進一步較佳,碳數1~4的烷基為特佳,甲基為最佳。 式(T1-4)中,RN4 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氫原子為較佳。 作為上述1價的取代基,可以舉出與上述式(T1-1)中的R11 中之烴基相同之基團,較佳態樣亦相同。 式(T1-4)中,R41 、R42 、R43 、R44 及RN4 中的至少2個可以鍵結而形成環結構,但不形成環結構為較佳。 式(T1-4)中,當R41 、R42 、R43 、R44 及RN4 中的至少2個鍵結而形成環結構時,R41 、R42 、R43 及R44 中的至少2個鍵結而形成環結構為較佳。 作為上述環結構,可以舉出與上述式(T1-1)中的R11 、R12 、RN1 中的至少2個鍵結而形成之環結構相同之環結構,較佳態樣亦相同。
式(T1-5)中,R51 、R52 、R53 、R54 及RN5 分別與式(T1-4)中的R41 、R42 、R43 、R44 及RN4 同義,較佳態樣亦相同。
〔具體例〕 作為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並不受特別限定,可以舉出1H-苯并三唑、2H-苯并三唑、5-甲基-1H-苯并三唑、4-甲基-1H-苯并三唑、7-甲基-1H-苯并三唑、甲苯基三唑、5,6-二甲基苯并㗁唑、羧基苯并三唑、5-氯-2-甲基苯并㗁唑、1-甲基-1H-苯并三唑、5-硝基苯并㗁唑、1-胺基苯并三唑、4,5,6,7-四溴苯并三唑、1H-1,2,3-三唑、2H-1,2,3-三唑、1,2,4-三唑、三(1H-苯并三唑-1-基)甲烷、該等化合物的互變異構物等、該等化合物的鹽等。
〔分子量〕 特定化合物的分子量係69~1,000為較佳,69~500為更佳,69~200為進一步較佳。
〔含量〕 特定化合物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30質量%為較佳。下限係0.5質量%以上為更佳,1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上限係20質量%以下為更佳,1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5質量%以下為特佳,3質量%以下為最佳。特定化合物能夠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當使用兩種以上時,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樹脂>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特定樹脂)。 在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作為特定樹脂,包含聚醯亞胺或聚醯亞胺前驅物為較佳,包含聚醯亞胺前驅物為更佳。 又,特定樹脂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為較佳。 當特定樹脂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時,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後述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感光劑為較佳,包含後述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感光劑且包含後述之自由基交聯劑為更佳,包含後述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作為感光劑、包含後述之自由基交聯劑且包含後述之增感劑為進一步較佳。由該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形成負型感光層。 又,特定樹脂可以具有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 當特定樹脂具有酸分解性基時,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後述之光酸產生劑作為感光劑為較佳。由該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形成化學增幅型的正型感光層或負型感光層。
〔聚醯亞胺前驅物〕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聚醯亞胺前驅物的其種類等並沒有特別規定,但包含下述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為較佳。 式(2) [化學式5]
Figure 02_image009
式(2)中,A1 及A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氧原子或NH,R111 表示2價的有機基,R115 表示4價的有機基,R113 及R11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有機基。
式(2)中之A1 及A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氧原子或NH,氧原子為較佳。 式(2)中之R111 表示2價的有機基。作為2價的有機基,可以例示出包含直鏈或支鏈的脂肪族基、環狀脂肪族基及芳香族基之基團,由碳數2~20的直鏈或支鏈脂肪族基、碳數6~20的環狀脂肪族基、碳數6~20的芳香族基或該等的組合構成之基團為較佳,包含碳數6~20的芳香族基之基團為更佳。作為本發明的特佳實施形態,可以例示出-Ar-L-Ar-所表示之基團。其中,Ar分別獨立地為芳香族基,L為由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10的脂肪族烴基、-O-、-CO-、-S-、-SO2 -或-NHCO-或上述中的2個以上的組合構成之基團。該等的較佳範圍如上所述。
R111 衍生自二胺為較佳。作為聚醯亞胺前驅物的製造中所使用之二胺,可以舉出直鏈或支鏈脂肪族、環狀脂肪族或芳香族二胺等。二胺可以僅使用一種,亦可以使用兩種以上。 具體而言,包含由碳數2~20的直鏈或支鏈脂肪族基、碳數6~20的環狀脂肪族基、碳數6~20的芳香族基或該等的組合構成之基團之二胺為較佳,包含由碳數6~20的芳香族基構成之基團之二胺為更佳。作為芳香族基的例子,可以舉出下述。
[化學式6]
Figure 02_image011
式中,A係單鍵或選自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10的脂肪族烴基、-O-、-C(=O)-、-S-、-SO2 -、-NHCO-或該等的組合中之基團為較佳,單鍵、選自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3的伸烷基、-O-、-C(=O)-、-S-或-SO2 -中之基團為更佳,-CH2 -、-O-、-S-、-SO2 -、-C(CF32 -或-C(CH32 -為進一步較佳。 式中,*表示與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
作為二胺,具體而言,可以舉出選自以下中之至少一種二胺:1,2-二胺基乙烷、1,2-二胺基丙烷、1,3-二胺基丙烷、1,4-二胺基丁烷及1,6-二胺基己烷;1,2-或1,3-二胺基環戊烷、1,2-、1,3-或1,4-二胺基環己烷、1,2-、1,3-或1,4-雙(胺基甲基)環己烷、雙-(4-胺基環己基)甲烷、雙-(3-胺基環己基)甲烷、4,4’-二胺基-3,3’-二甲基環己基甲烷及異氟爾酮二胺;間或對苯二胺、二胺基甲苯、4,4’-或3,3’-二胺基聯苯、4,4’-二胺基二苯醚、3,3-二胺基二苯醚、4,4’-及3,3’-二胺基二苯基甲烷、4,4’-及3,3’-二胺基二苯基碸、4,4’-及3,3’-二胺基二苯硫醚、4,4’-或3,3’-二胺基二苯甲酮、3,3’-二甲基-4,4’-二胺基聯苯、2,2’-二甲基-4,4’-二胺基聯苯、3,3’-二甲氧基-4,4’-二胺基聯苯、2,2-雙(4-胺基苯基)丙烷、2,2-雙(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3-羥基-4-胺基苯基)丙烷、2,2-雙(3-羥基-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雙(3-胺基-4-羥基苯基)碸、雙(4-胺基-3-羥基苯基)碸、4,4’-二胺基對聯三苯、4,4’-雙(4-胺基苯氧基)聯苯、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碸、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碸、雙[4-(2-胺基苯氧基)苯基]碸、1,4-雙(4-胺基苯氧基)苯、9,10-雙(4-胺基苯基)蒽、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苯基碸、1,3-雙(4-胺基苯氧基)苯、1,3-雙(3-胺基苯氧基)苯、1,3-雙(4-胺基苯基)苯、3,3’-二乙基-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4,4’-二胺基八氟聯苯、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9,9-雙(4-胺基苯基)-10-氫蒽、3,3’,4,4’-四胺基聯苯、3,3’,4,4’-四胺基二苯醚、1,4-二胺基蒽醌、1,5-二胺基蒽醌、3,3-二羥基-4,4’-二胺基聯苯、9,9’-雙(4-胺基苯基)茀、4,4’-二甲基-3,3’-二胺基二苯基碸、3,3’,5,5’-四甲基-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2,4-及2,5-二胺基異丙苯、2,5-二甲基-對苯二胺、乙胍𠯤、2,3,5,6-四甲基-對苯二胺、2,4,6-三甲基-間苯二胺、雙(3-胺基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2,7-二胺基茀、2,5-二胺基吡啶、1,2-雙(4-胺基苯基)乙烷、二胺基苯甲醯苯胺、二胺基苯甲酸的酯、1,5-二胺基萘、二胺基三氟甲苯、1,3-雙(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1,4-雙(4-胺基苯基)八氟丁烷、1,5-雙(4-胺基苯基)十氟戊烷、1,7-雙(4-胺基苯基)十四氟庚烷、2,2-雙[4-(3-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2-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4-胺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4-胺基苯氧基)-3,5-雙(三氟甲基)苯基]六氟丙烷、對雙(4-胺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4,4’-雙(4-胺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聯苯、4,4’-雙(4-胺基-3-三氟甲基苯氧基)聯苯、4,4’-雙(4-胺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二苯基碸、4,4’-雙(3-胺基-5-三氟甲基苯氧基)二苯基碸、2,2-雙[4-(4-胺基-3-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3,3’,5,5’-四甲基-4,4’-二胺基聯苯、4,4’-二胺基-2,2’-雙(三氟甲基)聯苯、2,2’,5,5’,6,6’-六氟三𠯤及4,4’-二胺基對聯四苯。
又,國際公開第2017/038598號的段落0030~0031中所記載之二胺(DA-1)~(DA-18)亦為較佳。
又,亦可以較佳地使用國際公開第2017/038598號的段落0032~0034中所記載之在主鏈中具有2個以上的伸烷基二醇單元之二胺。
從所得到之有機膜的柔軟性的觀點而言,R111 由-Ar-L-Ar-表示為較佳。其中,Ar分別獨立地為芳香族基,L為由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10的脂肪族烴基、-O-、-CO-、-S-、-SO2 -或-NHCO-或上述中的2個以上的組合構成之基團。Ar係伸苯基為較佳,L係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或2的脂肪族烴基、-O-、-CO-、-S-或-SO2 -為較佳。此處的脂肪族烴基係伸烷基為較佳。
又,從i射線透射率的觀點而言,R111 係下述式(51)或式(61)所表示之2價的有機基為較佳。尤其,從i射線透射率、易獲得性的觀點而言,式(61)所表示之2價的有機基為更佳。 式(51) [化學式7]
Figure 02_image013
式(51)中,R50 ~R57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氟原子或1價的有機基,R50 ~R57 中的至少1個為氟原子、甲基或三氟甲基。 作為R50 ~R57 的1價的有機基,可以舉出碳數1~10(較佳為碳數1~6)的未取代烷基、碳數1~10(較佳為碳數1~6)的氟化烷基等。 [化學式8]
Figure 02_image015
式(61)中,R58 及R59 分別獨立地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 作為提供式(51)或(61)的結構之二胺化合物,可以舉出2,2’-二甲基聯苯胺、2,2’-雙(三氟甲基)-4,4’-二胺基聯苯、2,2’-雙(氟)-4,4’-二胺基聯苯、4,4’-二胺基八氟聯苯等。該等可以使用一種或者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除此此外,亦能夠較佳地使用以下的二胺。 [化學式9]
Figure 02_image017
式(2)中之R115 表示4價的有機基。作為4價的有機基,包含芳香環之4價的有機基為較佳,下述式(5)或式(6)所表示之基團為更佳。 式(5)或式(6)中,*表示與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 式(5) [化學式10]
Figure 02_image019
式(5)中,R112 係單鍵或選自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10的脂肪族烴基、-O-、-CO-、-S-、-SO2 -及-NHCO-以及該等的組合中之基團為較佳,單鍵、選自可以經氟原子取代之碳數1~3的伸烷基、-O-、-CO-、-S-及-SO2 -中之基團為更佳,選自包括-CH2 -、-C(CF32 -、-C(CH32 -、-O-、-CO-、-S-及-SO2 -之群組中之2價的基團為進一步較佳。
式(6) [化學式11]
Figure 02_image021
具體而言,R115 可以舉出從四羧酸二酐中去除酐基之後殘存之四羧酸殘基等。四羧酸二酐可以僅使用一種,亦可以使用兩種以上。 四羧酸二酐由下述式(O)表示為較佳。 式(O) [化學式12]
Figure 02_image023
式(O)中,R115 表示4價的有機基。R115 的較佳範圍與式(2)中之R115 同義,較佳範圍亦相同。
作為四羧酸二酐的具體例,可以舉出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硫醚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碸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基甲烷四羧酸二酐、2,2’,3,3’-二苯基甲烷四羧酸二酐、2,3,3’,4’-聯苯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4,4’-氧基二鄰苯二甲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4,5,7-萘四羧酸二酐、2,2-雙(3,4-二羧基苯基)丙烷二酐、2,2-雙(2,3-二羧基苯基)丙烷二酐、2,2-雙(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1,3-二苯基六氟丙烷-3,3,4,4-四羧酸二酐、1,4,5,6-萘四羧酸二酐、2,2’,3,3’-二苯基四羧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二酐、1,2,4,5-萘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1,8,9,10-菲四羧酸二酐、1,1-雙(2,3-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酐、1,1-雙(3,4-二羧基苯基)乙烷二酐、1,2,3,4-苯四羧酸二酐以及該等的碳數1~6的烷基及碳數1~6的烷氧基衍生物。
又,作為較佳例,亦可以舉出國際公開第2017/038598號的段落0038中所記載之四羧酸二酐(DAA-1)~(DAA-5)。
R111 和R115 中的至少一者具有OH基亦為較佳。更具體而言,作為R111 ,可以舉出雙胺基苯酚衍生物的殘基。
R113 及R11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有機基,R113 及R114 中的至少一者包含聚合性基為較佳,兩者包含聚合性基為更佳。作為聚合性基,係能夠藉由熱、自由基等的作用而進行交聯反應之基團,自由基聚合性基為較佳。作為聚合性基的具體例,可以舉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烷氧基甲基、羥基甲基、醯氧基甲基、環氧基、氧環丁基、苯并㗁唑基、嵌段異氰酸酯基、羥甲基、胺基。作為聚醯亞胺前驅物等所具有之自由基聚合性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為較佳。 作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可以舉出乙烯基、(甲基)烯丙基、下述式(III)所表示之基團等,下述式(III)所表示之基團為較佳。
[化學式13]
Figure 02_image025
式(III)中,R200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氫原子為較佳。 式(III)中,R201 表示碳數2~12的伸烷基、-CH2 CH(OH)CH2 -或聚伸烷氧基。 較佳的R201 的例子可以舉出伸乙基、伸丙基、三亞甲基、四亞甲基、1,2-丁二基、1,3-丁二基、五亞甲基、六亞甲基、八亞甲基、十二亞甲基、-CH2 CH(OH)CH2 -、聚伸烷氧基,伸乙基、伸丙基、三亞甲基、-CH2 CH(OH)CH2 -、聚伸烷氧基為更佳,從在有機膜中容易滿足式(1)或式(2)之觀點而言,聚伸烷氧基為進一步較佳。 在本發明中,聚伸烷氧基係指直接鍵結有2個以上的伸烷氧基之基團。聚伸烷氧基中所包含之複數個伸烷氧基中之伸烷基分別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當聚伸烷氧基包含不同伸烷基的複數種伸烷氧基時,聚伸烷氧基中之伸烷氧基的排列可以為無規排列,亦可以為具有嵌段之排列,亦可以為具有交替等圖案之排列。 上述伸烷基的碳數(當伸烷基具有取代基時,包括取代基的碳數)係2以上為較佳,2~10為更佳,2~6為更佳,2~5為進一步較佳,2~4為進一步較佳,2或3為特佳,2為最佳。 又,上述伸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為較佳的取代基,可以舉出烷基、芳基、鹵素原子等。 又,聚伸烷氧基中所包含之伸烷氧基的數量(聚伸烷氧基的重複數)係2~20為較佳,2~10為更佳,2~6為進一步較佳。 作為聚伸烷氧基,從溶劑溶解性及耐溶劑性的觀點而言,聚伸乙氧基、聚伸丙氧基、聚三亞甲氧基、聚四亞甲氧基或由複數個伸乙氧基和複數個伸丙氧基鍵結而成之基團為較佳,聚伸乙氧基或聚伸丙氧基為更佳,聚伸乙氧基為進一步較佳。在由上述複數個伸乙氧基和複數個伸丙氧基鍵結而成之基團中,伸乙氧基和伸丙氧基可以無規排列,亦可以形成嵌段而排列,亦可以排列成交替等圖案狀。該等基團中之伸乙氧基等的重複數的較佳態樣如上所述。
R113 及R114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或1價的有機基。作為1價的有機基,可以舉出在構成芳基之碳中的1個、2個或3個上,較佳在1個上鍵結有酸性基之芳香族基及芳烷基等。具體而言,可以舉出具有酸性基之碳數6~20的芳香族基、具有酸性基之碳數7~25的芳烷基。更具體而言,可以舉出具有酸性基之苯基及具有酸性基之苄基。酸性基係OH基為較佳。 R113 或R114 為氫原子、2-羥基苄基、3-羥基苄基及4-羥基苄基亦為更佳。
從對有機溶劑的溶解度的觀點而言,R113 或R114 係1價的有機基為較佳。作為1價的有機基,包含直鏈或支鏈烷基、環狀烷基、芳香族基為較佳,經芳香族基取代之烷基為更佳。 烷基的碳數係1~30為較佳。烷基可以為直鏈、支鏈、環狀中的任一種。作為直鏈或支鏈烷基,例如可以舉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八烷基、異丙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1-乙基戊基、2-乙基己基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2-(2-(2-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2-(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及2-(2-(2-(2-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環狀烷基可以為單環的環狀烷基,亦可以為多環的環狀烷基。作為單環的環狀烷基,例如可以舉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及環辛基。作為多環的環狀烷基,例如可以舉出金剛烷基、降莰基、莰基、莰烯基、十氫萘基、三環癸基、四環癸基、莰二醯基、二環己基及蒎烯基。其中,從與高靈敏度化的兼顧的觀點而言,環己基為最佳。又,作為經芳香族基取代之烷基,經後述之芳香族基取代之直鏈烷基為較佳。 作為芳香族基,具體而言為取代或未取代之苯環、萘環、并環戊二烯環、茚環、薁環、庚搭烯環、茚烯環、苝環、稠五苯環、苊烯環、菲環、蒽環、稠合苯環、䓛環、聯三伸苯環、茀環、聯苯環、吡咯環、呋喃環、噻吩環、咪唑環、㗁唑環、噻唑環、吡啶環、吡𠯤環、嘧啶環、嗒𠯤環、吲口巾環、吲哚環、苯并呋喃環、苯并噻吩環、異苯并呋喃環、喹口巾環、喹啉環、呔𠯤環、口奈啶環、喹㗁啉環、喹㗁唑啉環、異喹啉環、咔唑環、啡啶環、吖啶環、啡啉環、噻嗯環、色烯環、口山口星環、啡㗁噻環、啡噻𠯤環或啡𠯤環。苯環為最佳。
式(2)中,當R113 為氫原子時或者當R114 為氫原子時,聚醯亞胺前驅物可以與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三級胺化合物形成共軛鹼。作為該種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三級胺化合物的例子,可以舉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丙酯。
R113 及R114 中的至少一者亦可以為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作為酸分解性基,只要係在酸的作用下分解而產生酚性羥基、羧基等鹼可溶性基者,則不受特別限定,但縮醛基、縮酮基、甲矽烷基、甲矽烷基醚基、三級烷基酯基等為較佳,從曝光靈敏度的觀點而言,縮醛基為更佳。 作為酸分解性基的具體例,可以舉出第三丁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四氫吡喃基、四氫呋喃基、乙氧基乙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甲基、三甲基甲矽烷基、第三丁氧基羰基甲基、三甲基甲矽烷基醚基等。從曝光靈敏度的觀點而言,乙氧基乙基或四氫呋喃基為較佳。
又,聚醯亞胺前驅物在結構單元中具有氟原子亦為較佳。聚醯亞胺前驅物中的氟原子含量係10質量%以上為較佳,又,20質量%以下為較佳。
又,以提高與基板的密接性為目的,聚醯亞胺前驅物可以與具有矽氧烷結構之脂肪族基共聚。具體而言,作為二胺成分,可以舉出雙(3-胺基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雙(對胺基苯基)八甲基五矽氧烷等。
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係式(2-A)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為較佳。亦即,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聚醯亞胺前驅物等中的至少一種係具有式(2-A)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之前驅物為較佳。藉由設為該種結構,能夠進一步擴大曝光寬容度的寬度。 式(2-A) [化學式14]
Figure 02_image027
式(2-A)中,A1 及A2 表示氧原子,R111 及R112 分別獨立地表示2價的有機基,R113 及R11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有機基,R113 及R114 中的至少一者為包含聚合性基之基團,兩者為聚合性基為較佳。
A1 、A2 、R111 、R113 及R114 分別獨立地與式(2)中之A1 、A2 、R111 、R113 及R114 同義,較佳範圍亦相同。 R112 與式(5)中之R112 同義,較佳範圍亦相同。
聚醯亞胺前驅物可以包含一種式(2)所表示之重複結構單元,亦可以包含兩種以上。又,亦可以包含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的結構異構物。又,聚醯亞胺前驅物除了上述式(2)的重複單元以外,當然還可以包含其他種類的重複結構單元。
作為本發明中之聚醯亞胺前驅物的一實施形態,可以例示出所有重複單元的50莫耳%以上、進一步為70莫耳%以上、尤其為90莫耳%以上為式(2)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的聚醯亞胺前驅物。
聚醯亞胺前驅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18,000~30,000,更佳為20,000~27,000,進一步較佳為22,000~25,000。又,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7,200~14,000,更佳為8,000~12,000,進一步較佳為9,200~11,200。 上述聚醯亞胺前驅物的分子量的分散度係2.5以上為較佳,2.7以上為更佳,2.8以上為進一步較佳。聚醯亞胺前驅物的分子量的分散度的上限值並沒有特別規定,例如4.5以下為較佳,4.0以下為更佳,3.8以下為進一步較佳,3.2以下為進一步較佳,3.1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3.0以下為再進一步較佳,2.95以下為特佳。 在本說明書中,分子量的分散度係利用重量平均分子量/數量平均分子量計算出之值。
〔聚醯亞胺〕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聚醯亞胺可以為鹼可溶性聚醯亞胺,亦可以為可溶於以有機溶劑為主成分之顯影液之聚醯亞胺。 在本說明書中,鹼可溶性聚醯亞胺係指相對於100g的2.38質量%四甲基銨水溶液在23℃下溶解0.1g以上之聚醯亞胺,從圖案形成性的觀點而言,溶解0.5g以上之聚醯亞胺為較佳,溶解1.0g以上之聚醯亞胺為進一步較佳。上述溶解量的上限並不受特別限定,但100g以下為較佳。 又,從所得到之有機膜的膜強度及絕緣性的觀點而言,聚醯亞胺係在主鏈中具有複數個醯亞胺結構之聚醯亞胺為較佳。 在本說明書中,“主鏈”係指在構成樹脂之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中相對最長的鍵結鏈,“側鏈”係指除此以外的鍵結鏈。
-氟原子- 從所得到之有機膜的膜強度的觀點而言,聚醯亞胺具有氟原子為較佳。 氟原子例如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2 或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較佳,作為氟化烷基而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2 或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更佳。 氟原子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1~50mol/g為較佳,5~30mol/g為更佳。
-矽原子- 從所得到之有機膜的膜強度的觀點而言,聚醯亞胺具有矽原子為較佳。 矽原子例如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較佳,作為後述之有機改質(聚)矽氧烷結構而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更佳。 又,上述矽原子或上述有機改質(聚)矽氧烷結構亦可以包含於聚醯亞胺的側鏈中,但包含於聚醯亞胺的主鏈中為較佳。 矽原子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0.01~5mol/g為較佳,0.05~1mol/g為更佳。
-乙烯性不飽和鍵- 從所得到之有機膜的膜強度的觀點而言,聚醯亞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為較佳。 聚醯亞胺可以在主鏈末端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亦可以在側鏈中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但在側鏈中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為較佳。 上述乙烯性不飽和鍵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為較佳。 乙烯性不飽和鍵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2 或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較佳,作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而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2 或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更佳。 在該等之中,乙烯性不飽和鍵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較佳,作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而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更佳。 作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可以舉出乙烯基、烯丙基、乙烯基苯基等直接鍵結於芳香環且可以經取代之具有乙烯基之基團、(甲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氧基、下述式(IV)所表示之基團等。
[化學式15]
Figure 02_image029
式(IV)中,R20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甲基為較佳。
式(IV)中,R21 表示碳數2~12的伸烷基、-O-CH2 CH(OH)CH2 -、-C(=O)O-、-O(C=O)NH-、碳數2~30的(聚)伸烷氧基(伸烷基的碳數係2~12為較佳,2~6為更佳,2或3為特佳;重複數係1~12為較佳,1~6為更佳,1~3為特佳)或將該等中的2個以上組合而成之基團。
在該等之中,R21 係下述式(R1)~式(R3)中的任一個所表示之基團為較佳,式(R1)所表示之基團為更佳。 [化學式16]
Figure 02_image031
式(R1)~(R3)中,L表示單鍵或碳數2~12的伸烷基、碳數2~30的(聚)伸烷氧基或將該等中的2個以上鍵結而成之基團,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表示與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表示與式(III)中的R201 所鍵結之氧原子的鍵結部位。 式(R1)~(R3)中,L中之碳數2~12的伸烷基或碳數2~30的(聚)伸烷氧基的較佳態樣與上述的R21 中之碳數2~12的伸烷基或碳數2~30的(聚)伸烷氧基的較佳態樣相同。 式(R1)中,X係氧原子為較佳。 式(R1)~(R3)中,*與式(IV)中的*同義,較佳態樣亦相同。 式(R1)所表示之結構例如藉由使具有酚性羥基等羥基之聚醯亞胺與具有異氰酸酯基及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酯基乙酯等)進行反應而得到。 式(R2)所表示之結構例如藉由使具有羧基之聚醯亞胺與具有羥基及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進行反應而得到。 式(R3)所表示之結構例如藉由使具有酚性羥基等羥基之聚醯亞胺與具有縮水甘油基及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進行反應而得到。 作為聚伸烷氧基,從溶劑溶解性及耐溶劑性的觀點而言,聚伸乙氧基、聚伸丙氧基、聚三亞甲氧基、聚四亞甲氧基或由複數個伸乙氧基和複數個伸丙氧基鍵結而成之基團為較佳,聚伸乙氧基或聚伸丙氧基為更佳,聚伸乙氧基為進一步較佳。在由上述複數個伸乙氧基和複數個伸丙氧基鍵結而成之基團中,伸乙氧基和伸丙氧基可以無規排列,亦可以形成嵌段而排列,亦可以排列成交替等圖案狀。該等基團中之伸乙氧基等的重複數的較佳態樣如上所述。
式(IV)中,*表示與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與聚醯亞胺的主鏈的鍵結部位為較佳。
乙烯性不飽和鍵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0.05~10mol/g為較佳,0.1~5mol/g為更佳。 又,在製造適性的觀點上,乙烯性不飽和鍵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0.0001~0.1mol/g為較佳,0.0005~0.05mol/g為更佳。
-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外的交聯性基- 聚醯亞胺可以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外的交聯性基。 作為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外的交聯性基,可以舉出環氧基、氧環丁基等環狀醚基、甲氧基甲基等烷氧基甲基、羥甲基等。 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外的交聯性基例如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較佳。 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外的交聯性基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0.05~10mol/g為較佳,0.1~5mol/g為更佳。 又,在製造適性的觀點上,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外的交聯性基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0.0001~0.1mol/g為較佳,0.001~0.05mol/g為更佳。
-極性轉換基- 聚醯亞胺可以具有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聚醯亞胺中之酸分解性基與在上述式(2)中之R113 及R114 中所說明之酸分解性基相同,較佳態樣亦相同。
-酸值- 當將聚醯亞胺供於鹼顯影時,從提高顯影性之觀點而言,聚醯亞胺的酸值係30mgKOH/g以上為較佳,50mgKOH/g以上為更佳,70mgKOH/g以上為進一步較佳。 又,上述酸值係500mgKOH/g以下為較佳,400mgKOH/g以下為更佳,200mgKOH/g以下為進一步較佳。 又,當將聚醯亞胺供於使用了以有機溶劑為主成分之顯影液之顯影(例如,後述之“溶劑顯影”)時,聚醯亞胺的酸值係2~35mgKOH/g為較佳,3~30mgKOH/g為更佳,5~20mgKOH/g為進一步較佳。 上述酸值藉由公知的方法進行測定,例如藉由JIS K 0070:1992中所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又,作為聚醯亞胺中所包含之酸基,從兼顧保存穩定性及顯影性之觀點而言,pKa為0~10的酸基為較佳,3~8的酸基為更佳。 pKa係考慮到從酸中釋放氫離子之解離反應而將其平衡常數Ka用其負的常用對數pKa表示者。 作為該種酸基,聚醯亞胺包含選自包括羧基及酚性羥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為較佳,包含酚性羥基為更佳。
-酚性羥基- 從使基於鹼顯影液之顯影速度成為適當者之觀點而言,聚醯亞胺具有酚性羥基為較佳。 聚醯亞胺可以在主鏈末端中具有酚性羥基,亦可以在側鏈中具有酚性羥基。 酚性羥基例如包含於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2 或後述之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中之R131 中為較佳。 酚性羥基相對於聚醯亞胺的總質量之量係0.1~30mol/g為較佳,1~20mol/g為更佳。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聚醯亞胺,只要係具有醯亞胺環之高分子化合物,則沒有特別限定,但包含下述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為較佳,包含式(4)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且具有聚合性基之化合物為更佳。 式(4) [化學式17]
Figure 02_image033
式(4)中,R131 表示2價的有機基,R132 表示4價的有機基。 當具有聚合性基時,聚合性基可以位於R131 及R132 中的至少一者上,如下述式(4-1)或式(4-2)所示,亦可以位於聚醯亞胺的末端。 式(4-1) [化學式18]
Figure 02_image035
式(4-1)中,R133 為聚合性基,其他基團與式(4)同義。 式(4-2) [化學式19]
Figure 02_image037
R134 及R135 中的至少一者為聚合性基,當不是聚合性基時為有機基,其他基團與式(4)同義。
聚合性基與在上述聚醯亞胺前驅物等所具有之聚合性基中敘述之聚合性基同義。 R131 表示2價的有機基。作為2價的有機基,可以例示出與式(2)中之R111 相同者,較佳範圍亦相同。 又,作為R131 ,可以舉出去除二胺的胺基之後殘存之二胺殘基。作為二胺,可以舉出脂肪族、環式脂肪族或芳香族二胺等。 作為具體例,可以舉出聚醯亞胺前驅物的式(2)中的R111 的例子。
在更有效地抑制煅燒時產生翹曲之觀點上,R131 係在主鏈中具有至少2個伸烷基二醇單元之二胺殘基為較佳。更佳為在1個分子中合計包含2個以上的乙二醇鏈、丙二醇鏈中的任一者或兩者之二胺殘基,進一步較佳為不包含芳香環之二胺殘基。
作為在1個分子中合計包含2個以上的乙二醇鏈、丙二醇鏈中的任一者或兩者之二胺,可以舉出JEFFAMINE(註冊商標)KH-511、ED-600、ED-900、ED-2003、EDR-148、EDR-176、D-200、D-400、D-2000、D-4000(以上為商品名,HUNTSMAN公司製造)、1-(2-(2-(2-胺基丙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丙烷-2-胺、1-(1-(1-(2-胺基丙氧基)丙烷-2-基)氧基)丙烷-2-胺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R132 表示4價的有機基。作為4價的有機基,可以例示出與式(2)中之R115 相同者,較佳範圍亦相同。 例如,作為R115 而例示之4價的有機基的4個鍵結子與上述式(4)中的4個-C(=O)-部分鍵結而形成縮合環。
又,R132 可以舉出從四羧酸二酐中去除酐基之後殘存之四羧酸殘基等。作為具體例,可以舉出聚醯亞胺前驅物的式(2)中的R115 的例子。從有機膜的強度的觀點而言,R132 係具有1~4個芳香環之芳香族二胺殘基為較佳。
在R131 和R132 中的至少一者中具有OH基亦為較佳。更具體而言,作為R131 ,作為較佳例可以舉出2,2-雙(3-羥基-4-胺基苯基)丙烷、2,2-雙(3-羥基-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上述(DA-1)~(DA-18),作為R132 ,作為更佳例可以舉出上述(DAA-1)~(DAA-5)。
又,聚醯亞胺在結構單元中具有氟原子亦為較佳。聚醯亞胺中的氟原子的含量係10質量%以上為較佳,又,20質量%以下為較佳。
又,以提高與基板的密接性為目的,聚醯亞胺可以與具有矽氧烷結構之脂肪族基共聚。具體而言,作為二胺成分,可以舉出雙(3-胺基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雙(對胺基苯基)八甲基五矽氧烷等。
又,為了提高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用單胺、酸酐、單羧酸、單醯氯化合物、單活性酯化合物等封端劑密封聚醯亞胺的主鏈末端為較佳。在該等之中,使用單胺為更佳,作為單胺的較佳化合物,可以舉出苯胺、2-乙炔基苯胺、3-乙炔基苯胺、4-乙炔基苯胺、5-胺基-8-羥基喹啉、1-羥基-7-胺基萘、1-羥基-6-胺基萘、1-羥基-5-胺基萘、1-羥基-4-胺基萘、2-羥基-7-胺基萘、2-羥基-6-胺基萘、2-羥基-5-胺基萘、1-羧基-7-胺基萘、1-羧基-6-胺基萘、1-羧基-5-胺基萘、2-羧基-7-胺基萘、2-羧基-6-胺基萘、2-羧基-5-胺基萘、2-胺基苯甲酸、3-胺基苯甲酸、4-胺基苯甲酸、4-胺基水楊酸、5-胺基水楊酸、6-胺基水楊酸、2-胺基苯磺酸、3-胺基苯磺酸、4-胺基苯磺酸、3-胺基-4,6-二羥基嘧啶、2-胺基苯酚、3-胺基苯酚、4-胺基苯酚、2-胺基苯硫酚、3-胺基苯硫酚、4-胺基苯硫酚等。該等可以使用兩種以上,藉由使複數種封端劑進行反應,可以導入複數個不同之末端基。
-醯亞胺化率(閉環率)- 從所得到之有機膜的膜強度、絕緣性等觀點而言,聚醯亞胺的醯亞胺化率(亦稱為“閉環率”)係70%以上為較佳,80%以上為更佳,90%以上為更佳。 上述醯亞胺化率的上限並不受特別限定,只要係100%以下即可。 上述醯亞胺化率例如藉由下述方法來進行測定。 測定聚醯亞胺的紅外吸收光譜,求出作為源自醯亞胺結構之吸收峰值之1377cm-1 附近的峰值強度P1。接著,將該聚醯亞胺在350℃下熱處理1小時之後,再次測定紅外吸收光譜,求出1377cm-1 附近的峰值強度P2。使用所得到之峰值強度P1、P2,根據下述式能夠求出聚醯亞胺的醯亞胺化率。 醯亞胺化率(%)=(峰值強度P1/峰值強度P2)×100
聚醯亞胺可以全部都含有包含一種R131 或R132 之上述式(4)的重複結構單元,亦可以含有包含2個以上的不同種類的R131 或R132 之上述式(4)的重複單元。又,聚醯亞胺除了上述式(4)的重複單元以外,還可以包含其他種類的重複結構單元。
聚醯亞胺例如能夠利用如下方法來進行合成:在低溫下使四羧酸二酐與二胺化合物(將一部分置換為單胺封端劑)進行反應之方法;在低溫下使四羧酸二酐(將一部分置換為酸酐或單醯氯化合物或單活性酯化合物封端劑)與二胺化合物進行反應之方法;藉由四羧酸二酐和醇來得到二酯,然後使其與二胺(將一部分置換為單胺封端劑)在縮合劑的存在下進行反應之方法;利用藉由四羧酸二酐和醇得到二酯,然後使其餘的二羧酸進行醯氯化,並使其與二胺(將一部分置換為單胺封端劑)進行反應之方法等方法得到聚醯亞胺前驅物,並且使用已知的醯亞胺化反應法使其完全醯亞胺化之方法;或者,在中途停止醯亞胺化反應,導入一部分醯亞胺結構之方法;以及藉由混合完全醯亞胺化之聚合物和該聚醯亞胺前驅物而導入一部分醯亞胺結構之方法。 作為聚醯亞胺的市售品,可以例示出Durimide(註冊商標)284(FUJIFILM Co.,Ltd.製造)、Matrimide5218(HUNTSMAN公司製造)。
聚醯亞胺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可以舉出4,000~100,000,5,000~70,000為較佳,8,000~50,000為更佳,10,000~30,000為進一步較佳。藉由將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5,000以上,能夠提高硬化後的膜的耐折性。為了得到機械特性優異之有機膜,重量平均分子量係20,000以上為特佳。又,當含有兩種以上的聚醯亞胺時,至少一種聚醯亞胺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聚苯并㗁唑前驅物〕 關於本發明中所使用之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其結構等並沒有特別規定,但較佳為包含下述式(3)所表示之重複單元。 式(3) [化學式20]
Figure 02_image039
式(3)中,R121 表示2價的有機基,R122 表示4價的有機基,R123 及R12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有機基。
式(3)中,R123 及R124 分別與式(2)中之R113 同義,較佳範圍亦相同。亦即,至少一者係聚合性基為較佳。 式(3)中,R121 表示2價的有機基。作為2價的有機基,包含脂肪族基及芳香族基中的至少一者之基團為較佳。作為脂肪族基,直鏈脂肪族基為較佳。R121 係二羧酸殘基為較佳。二羧酸殘基可以僅使用一種,亦可以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二羧酸殘基,包含脂肪族基之二羧酸及包含芳香族基之二羧酸殘基為較佳,包含芳香族基之二羧酸殘基為更佳。 作為包含脂肪族基之二羧酸,包含直鏈或支鏈(較佳為直鏈)脂肪族基之二羧酸為較佳,由直鏈或支鏈(較佳為直鏈)脂肪族基和2個-COOH構成之二羧酸為更佳。直鏈或支鏈(較佳為直鏈)脂肪族基的碳數係2~30為較佳,2~25為更佳,3~20為進一步較佳,4~15為進一步較佳,5~10為特佳。直鏈脂肪族基係伸烷基為較佳。 作為包含直鏈脂肪族基之二羧酸,可以舉出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乙基丙二酸、異丙基丙二酸、二正丁基丙二酸、丁二酸、四氟丁二酸、甲基丁二酸、2,2-二甲基丁二酸、2,3-二甲基丁二酸、二甲基甲基丁二酸、戊二酸、六氟戊二酸、2-甲基戊二酸、3-甲基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3,3-二甲基戊二酸、3-乙基-3-甲基戊二酸、己二酸、八氟己二酸、3-甲基己二酸、庚二酸、2,2,6,6-四甲基庚二酸、辛二酸、十二氟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六氟癸二酸、1,9-壬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七烷二酸、十八烷二酸、十九烷二酸、二十烷二酸、二十一烷二酸、二十二烷二酸、二十三烷二酸、二十四烷二酸、二十五烷二酸、二十六烷二酸、二十七烷二酸、二十八烷二酸、二十九烷二酸、三十烷二酸、三十一烷二酸、三十二烷二酸、二乙醇酸(diglycolic acid)以及下述式所表示之二羧酸等。
[化學式21]
Figure 02_image041
(式中,Z為碳數1~6的烴基,n為1~6的整數。)
作為包含芳香族基之二羧酸,以下的具有芳香族基之二羧酸為較佳,以下的僅由芳香族基和2個-COOH構成之二羧酸為更佳。
[化學式22]
Figure 02_image043
式中,A表示選自包括-CH2 -、-O-、-S-、-SO2 -、-CO-、-NHCO-、-C(CF32 -及-C(CH32 -之群組中之2價的基團,*分別獨立地表示與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
作為包含芳香族基之二羧酸的具體例,可以舉出4,4’-羰基二苯甲酸及4,4’-二羧基二苯醚、鄰苯二甲酸。
式(3)中,R122 表示4價的有機基。作為4價的有機基,與上述式(2)中之R115 同義,較佳範圍亦相同。 R122 係源自雙胺基苯酚衍生物之基團亦為較佳,作為源自雙胺基苯酚衍生物之基團,例如可以舉出3,3’-二胺基-4,4’-二羥基聯苯、4,4’-二胺基-3,3’-二羥基聯苯、3,3’-二胺基-4,4’-二羥基二苯碸、4,4’-二胺基-3,3’-二羥基二苯碸、雙-(3-胺基-4-羥基苯基)甲烷、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胺基-3-羥基苯基)六氟丙烷、雙-(4-胺基-3-羥基苯基)甲烷、2,2-雙-(4-胺基-3-羥基苯基)丙烷、4,4’-二胺基-3,3’-二羥基二苯甲酮、3,3’-二胺基-4,4’-二羥基二苯甲酮、4,4’-二胺基-3,3’-二羥基二苯醚、3,3’-二胺基-4,4’-二羥基二苯醚、1,4-二胺基-2,5-二羥基苯、1,3-二胺基-2,4-二羥基苯、1,3-二胺基-4,6-二羥基苯等。該等雙胺基苯酚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使用。
在雙胺基苯酚衍生物之中,下述具有芳香族基之雙胺基苯酚衍生物為較佳。
[化學式23]
Figure 02_image045
式中,X1 表示-O-、-S-、-C(CF32 -、-CH2 -、-SO2 -、-NHCO-,*及#分別表示與其他結構的鍵結部位。R表示氫原子或1價的取代基,氫原子或烴基為較佳,氫原子或烷基為更佳。又,R122 係由上述式表示之結構亦為較佳。當R122 為由上述式表示之結構時,在共計4個*及#中,任意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氮原子的鍵結部位且其他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氧原子的鍵結部位為較佳,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氧原子的鍵結部位且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氮原子的鍵結部位,或者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氮原子的鍵結部位且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氧原子的鍵結部位為更佳,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氧原子的鍵結部位且2個#為與式(3)中的R122 所鍵結之氮原子的鍵結部位為進一步較佳。
[化學式24]
Figure 02_image047
式(A-s)中,R1 為氫原子、伸烷基、取代伸烷基、-O-、-S-、-SO2 -、-CO-、-NHCO-、單鍵或選自下述式(A-sc)的群組中之有機基。R2 為氫原子、烷基、烷氧基、醯氧基、環狀烷基中的任一個,其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R3 為氫原子、直鏈或支鏈烷基、烷氧基、醯氧基、環狀烷基中的任一個,其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化學式25]
Figure 02_image049
(式(A-sc)中,*表示鍵結於上述式(A-s)所表示之雙胺基苯酚衍生物的胺基苯酚基的芳香環。)
上述式(A-s)中,認為在酚性羥基的鄰位亦即R3 上亦具有取代基會使醯胺鍵的羰基碳與羥基的距離更靠近,在低溫下硬化時成為高環化率之效果進一步得到提高之觀點上為特佳。
又,上述式(A-s)中,R2 為烷基且R3 為烷基時能夠維持對i射線的高透明性和在低溫下硬化時為高環化率這樣的效果,因此為較佳。
又,上述式(A-s)中,R1 為伸烷基或取代伸烷基為進一步較佳。作為R1 之伸烷基及取代伸烷基的具體例,可以舉出碳數1~8的直鏈狀或支鏈狀伸烷基等,其中,在維持對i射線的高透明性和在低溫下硬化時為高環化率這樣的效果,並且能夠得到對溶劑具有充分的溶解性之平衡優異之聚苯并㗁唑前驅物之觀點上,-CH2 -、-CH(CH3 )-、-C(CH32 -為更佳。
作為上述式(A-s)所表示之雙胺基苯酚衍生物的製造方法,例如能夠參閱日本特開2013-256506號公報的段落號0085~0094及實施例1(段落號0189~0190),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作為上述式(A-s)所表示之雙胺基苯酚衍生物的結構的具體例,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13-256506號公報的段落號0070~0080中所記載者,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當然並不限定於該等。
聚苯并㗁唑前驅物除了上述式(3)的重複單元以外,還可以包含其他種類的重複結構單元。 在能夠抑制伴隨閉環而產生翹曲之觀點上,包含下述式(SL)所表示之二胺殘基作為其他種類的重複結構單元為較佳。
[化學式26]
Figure 02_image051
式(SL)中,Z具有a結構和b結構,R1s 為氫原子或碳數1~10的烴基,R2s 為碳數1~10的烴基,R3s 、R4s 、R5s 、R6s 中的至少1個為芳香族基,其餘為氫原子或碳數1~30的有機基,其分別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a結構及b結構的聚合可以為嵌段聚合,亦可以為無規聚合。關於Z部分的莫耳%,a結構為5~95莫耳%、b結構為95~5莫耳%,a+b為100莫耳%。
式(SL)中,作為較佳的Z,可以舉出b結構中的R5s 及R6s 為苯基者。又,式(SL)所示之結構的分子量係400~4,000為較佳,500~3,000為更佳。藉由將上述分子量設在上述範圍內,能夠更有效地減小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脫水閉環後的彈性模數,能夠兼顧可抑制翹曲之效果和提高溶劑溶解性之效果。
當包含式(SL)所表示之二胺殘基作為其他種類的重複結構單元時,進一步包含從四羧酸二酐中去除酐基之後殘存之四羧酸殘基作為重複結構單元亦為較佳。作為該種四羧酸殘基的例子,可以舉出式(2)中的R115 的例子。
例如,當將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用於後述之組成物時,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18,000~30,000,更佳為20,000~29,000,進一步較佳為22,000~28,000。又,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7,200~14,000,更佳為8,000~12,000,進一步較佳為9,200~11,200。 上述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分子量的分散度係1.4以上為較佳,1.5以上為更佳,1.6以上為進一步較佳。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分子量的分散度的上限值並沒有特別規定,例如2.6以下為較佳,2.5以下為更佳,2.4以下為進一步較佳,2.3以下為進一步較佳,2.2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
〔聚苯并㗁唑〕 作為聚苯并㗁唑,只要係具有苯并㗁唑環之高分子化合物,則沒有特別限定,但下述式(X)所表示之化合物為較佳,由下述式(X)表示且具有聚合性基之化合物為更佳。作為上述聚合性基,自由基聚合性基為較佳。又,亦可以為由下述式(X)表示且具有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之化合物。 [化學式27]
Figure 02_image052
式(X)中,R133 表示2價的有機基,R134 表示4價的有機基。 當具有聚合性基或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時,聚合性基或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可以位於R133 及R134 中的至少一者上,如下述式(X-1)或式(X-2)所示,亦可以位於聚苯并㗁唑的末端。 式(X-1) [化學式28]
Figure 02_image053
式(X-1)中,R135 及R136 中的至少一者為聚合性基或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當不是聚合性基或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時為有機基,其他基團與式(X)同義。 式(X-2) [化學式29]
Figure 02_image055
式(X-2)中,R137 為聚合性基或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其他為取代基,其他基團與式(X)同義。
聚合性基或酸分解性基等極性轉換基與在上述聚醯亞胺前驅物等所具有之聚合性基中敘述之聚合性基同義。
R133 表示2價的有機基。作為2價的有機基,可以舉出脂肪族或芳香族基。作為具體例,可以舉出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式(3)中的R121 的例子。又,其較佳例與R121 相同。
R134 表示4價的有機基。作為4價的有機基,可以舉出聚苯并㗁唑前驅物的式(3)中的R122 的例子。又,其較佳例與R122 相同。 例如,作為R122 而例示之4價的有機基的4個鍵結子與上述式(X)中的氮原子、氧原子鍵結而形成縮合環。例如,當R134 為下述有機基時,形成下述結構。 [化學式30]
Figure 02_image057
聚苯并㗁唑的㗁唑化率係85%以上為較佳,90%以上為更佳。藉由㗁唑化率為85%以上,由藉由加熱而㗁唑化時所產生之閉環所引起之膜收縮減少,能夠更有效地抑制產生翹曲。
聚苯并㗁唑可以全部都含有包含一種R131 或R132 之上述式(X)的重複結構單元,亦可以含有包含2個以上的不同種類的R131 或R132 之上述式(X)的重複單元。又,聚苯并㗁唑除了上述式(X)的重複單元以外,還可以包含其他種類的重複結構單元。
聚苯并㗁唑例如藉由使雙胺基苯酚衍生物與包含R133 之二羧酸或選自上述二羧酸的二羧酸二醯氯(dicarboxylic acid dichloride)及二羧酸衍生物等中之化合物進行反應而得到聚苯并㗁唑前驅物,並利用已知的㗁唑化反應法使其㗁唑化而得到。 另外,在二羧酸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反應產率等,可以使用使1-羥基-1,2,3-苯并三唑等預先反應而得到之活性酯型二羧酸衍生物。
聚苯并㗁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Mw)係5,000~70,000為較佳,8,000~50,000為更佳,10,000~30,000為進一步較佳。藉由將重量平均分子量設為5,000以上,能夠提高硬化後的膜的耐折性。為了得到機械特性優異之有機膜,重量平均分子量係20,000以上為特佳。又,當含有兩種以上的聚苯并㗁唑時,至少一種聚苯并㗁唑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聚醯亞胺前驅物等的製造方法〕 聚醯亞胺前驅物等係藉由使二羧酸或二羧酸衍生物與二胺進行反應而得到。較佳為藉由使用亞硫醯氯等鹵化劑使二羧酸或二羧酸衍生物鹵化之後,與二胺進行反應而得到。
又,不使用上述鹵化劑而使用非鹵素系觸媒進行合成亦為較佳。作為上述非鹵素系觸媒,能夠無特別限制地使用不含鹵素原子之公知的醯胺化觸媒,例如可以舉出硼氧烴三聚物(boroxine)化合物、N-羥基化合物、三級胺、磷酸酯、胺鹽、脲化合物等、碳二亞胺化合物。作為上述碳二亞胺化合物,可以舉出N,N’-二異丙基碳二亞胺、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等。
在聚醯亞胺前驅物等的製造方法中,在進行反應時,使用有機溶劑為較佳。 有機溶劑可以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 作為有機溶劑,能夠根據原料適當地規定,可以例示出吡啶、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甘二甲醚)、N-甲基吡咯啶酮及N-乙基吡咯啶酮。 聚醯亞胺可以在合成聚醯亞胺前驅物之後藉由熱醯亞胺化、化學醯亞胺化(例如,藉由使觸媒起作用而促進環化反應)等方法使其環化來進行製造,亦可以直接合成聚醯亞胺。
-封端劑- 在聚醯亞胺前驅物等的製造方法中,為了進一步提高保存穩定性,用酸酐、單羧酸、單醯氯化合物、單活性酯化合物等封端劑密封聚醯亞胺前驅物等的末端為較佳。作為封端劑,使用單胺為更佳,作為單胺的較佳化合物,可以舉出苯胺、2-乙炔基苯胺、3-乙炔基苯胺、4-乙炔基苯胺、5-胺基-8-羥基喹啉、1-羥基-7-胺基萘、1-羥基-6-胺基萘、1-羥基-5-胺基萘、1-羥基-4-胺基萘、2-羥基-7-胺基萘、2-羥基-6-胺基萘、2-羥基-5-胺基萘、1-羧基-7-胺基萘、1-羧基-6-胺基萘、1-羧基-5-胺基萘、2-羧基-7-胺基萘、2-羧基-6-胺基萘、2-羧基-5-胺基萘、2-胺基苯甲酸、3-胺基苯甲酸、4-胺基苯甲酸、4-胺基水楊酸、5-胺基水楊酸、6-胺基水楊酸、2-胺基苯磺酸、3-胺基苯磺酸、4-胺基苯磺酸、3-胺基-4,6-二羥基嘧啶、2-胺基苯酚、3-胺基苯酚、4-胺基苯酚、2-胺基苯硫酚、3-胺基苯硫酚、4-胺基苯硫酚等。該等可以使用兩種以上,藉由使複數種封端劑進行反應,可以導入複數個不同之末端基。
-固體析出- 在製造聚醯亞胺前驅物等時,可以包括使固體析出之製程。具體而言,使反應液中的聚醯亞胺前驅物等在水中沉澱,並將其溶解於四氫呋喃等聚醯亞胺前驅物等可溶之溶劑中,藉此能夠使固體析出。 然後,乾燥聚醯亞胺前驅物等,能夠得到粉末狀的聚醯亞胺前驅物等。
〔含量〕 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之特定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20質量%以上為較佳,30質量%以上為更佳,40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50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又,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之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99.5質量%以下為較佳,99質量%以下為更佳,98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97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95質量%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僅包含一種特定樹脂,亦可以包含兩種以上。當包含兩種以上時,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為較佳。
<其他樹脂>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可以包含上述特定樹脂和與特定樹脂不同之其他樹脂(以下,亦簡稱為“其他樹脂”)。 作為其他樹脂,可以舉出酚醛樹脂、聚醯胺、環氧樹脂、聚矽氧烷、包含矽氧烷結構之樹脂、丙烯酸樹脂等。 例如,藉由進一步加入丙烯酸樹脂,可得到塗佈性優異之組成物,又,可得到耐溶劑性優異之圖案(硬化膜)。 例如,藉由代替後述之聚合性化合物或者除了後述之聚合性化合物以外,還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0以下的聚合性基價高的丙烯酸系樹脂添加到組成物中,能夠提高組成物的塗佈性、圖案(硬化膜)的耐溶劑性等。
當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包含其他樹脂時,其他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01質量%以上為較佳,0.05質量%以上為更佳,1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2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5質量%以上為更進一步較佳,10質量%以上為再進一步較佳。 又,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中之其他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80質量%以下為較佳,75質量%以下為更佳,7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6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50質量%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 又,作為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的較佳的一態樣,亦能夠設為其他樹脂的含量為低含量的態樣。在上述態樣中,其他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20質量%以下為較佳,15質量%以下為更佳,1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5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1質量%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上述含量的下限並不受特別限定,只要係0質量%以上即可。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可以僅包含一種其他樹脂,亦可以包含兩種以上。當包含兩種以上時,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為較佳。
<溶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溶劑。作為溶劑,能夠任意地使用公知的溶劑。溶劑係有機溶劑為較佳。作為有機溶劑,可以舉出酯類、醚類、酮類、芳香族烴類、亞碸類、醯胺類、醇類等化合物。
在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從抑制塗佈時的塗佈缺陷、提高保存穩定性等觀點而言,相對於溶劑的總質量,水的含量係5質量%以下為較佳。 上述水的含量係3質量%以下為較佳,1質量%以下為更佳,0.1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 又,上述水的含量亦可以設為0質量%。
作為酯類,作為較佳者例如可以舉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異丁酯、乙酸己酯、甲酸戊酯、乙酸異戊酯、丙酸丁酯、丁酸異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γ-丁內酯、ε-己內酯、δ-戊內酯、烷氧基乙酸烷基酯(例如,烷氧基乙酸甲酯、烷氧基乙酸乙酯、烷氧基乙酸丁酯(例如,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等))、3-烷氧基丙酸烷基酯類(例如,3-烷氧基丙酸甲酯、3-烷氧基丙酸乙酯等(例如,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等))、2-烷氧基丙酸烷基酯類(例如,2-烷氧基丙酸甲酯、2-烷氧基丙酸乙酯、2-烷氧基丙酸丙酯等(例如,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烷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及2-烷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例如,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等)、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等。
作為醚類,作為較佳者例如可以舉出二乙二醇二甲醚、四氫呋喃、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甲基賽路蘇乙酸酯、乙基賽路蘇乙酸酯、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丁醚乙酸酯、二乙二醇乙基甲醚、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等。
作為酮類,作為較佳者例如可以舉出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環戊酮、2-庚酮、3-庚酮、3-甲基環己酮、左旋葡萄聚糖、二氫左旋葡萄聚糖等。
作為芳香族烴類,作為較佳者例如可以舉出甲苯、二甲苯、苯甲醚、檸檬烯等。
作為亞碸類,作為較佳者例如可以舉出二甲基亞碸。
作為醯胺類,作為較佳者可以舉出N-甲基-2-吡咯啶酮、N-乙基-2-吡咯啶酮、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異丁醯胺、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醯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醯胺、N-甲醯基嗎啉、N-乙醯基嗎啉等。
作為脲類,作為較佳者可以舉出N,N,N’,N’-四甲基脲、1,3-二甲基-2-咪唑啶酮等。
作為醇類,可以舉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1-戊醇、1-己醇、苯甲醇、乙二醇單甲醚、1-甲氧基-2-丙醇、2-乙氧基乙醇、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己醚、三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聚乙二醇單甲醚、聚丙二醇、四乙二醇、乙二醇單丁醚、乙二醇單苄基醚、乙二醇單苯基醚、甲基苯基甲醇、正戊醇、甲基戊醇及二丙酮醇等。
從塗佈面性狀的改良等觀點而言,溶劑為混合兩種以上之形態亦為較佳。
在本發明中,選自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基賽路蘇乙酸酯、乳酸乙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乙酸丁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2-庚酮、環己酮、環戊酮、γ-丁內酯、二甲基亞碸、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N-甲基-2-吡咯啶酮、丙二醇甲基醚及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中之一種溶劑或由兩種以上構成之混合溶劑為較佳。併用二甲基亞碸和γ-丁內酯為特佳。又,N-甲基-2-吡咯啶酮與乳酸乙酯、N-甲基-2-吡咯啶酮與乳酸乙酯、二丙酮醇與乳酸乙酯、環戊酮與γ-丁內酯的組合亦為較佳。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作為溶劑,包含不含氮原子之溶劑為較佳。認為在不含氮原子之溶劑中,容易發生特定化合物的解離(去質子),因此將組成物適用於基材時特定化合物與金屬的密接能容易增大,腐蝕抑制能力容易優異。 作為不具有氮原子之溶劑,可以舉出上述酯類、醚類、酮類、芳香族烴類及亞碸類。在該等之中,可以較佳地舉出乳酸乙酯、γ-丁內酯、二甲基亞碸、環戊酮、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PGMEA)、丙二醇單甲醚(PGME)、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3-MBA)、甲基-3-甲氧基丙酸酯(MMP)、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2-乙氧基乙基乙酸酯(EA)、乙酸正丁酯(BA)或丙二醇單丙醚(PGP)。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不含氮原子之溶劑時,不含氮原子之溶劑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的總質量之含量係10~100質量%為較佳,20~100質量%為更佳,50~100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又,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亦能夠設為N-甲基吡咯啶酮等實質上不包含含氮原子之溶劑之態樣。在上述態樣中,含氮原子之溶劑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的總質量之含量係5質量%以下為較佳,3質量%以下為更佳,1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0.1質量%以下為特佳。上述含量的最小值亦可以為0質量%。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作為溶劑,包含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亦為較佳。 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係僅包含選自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中之原子作為構成溶劑之原子之溶劑,亦可以為僅包含碳原子及氫原子之溶劑,但包含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之溶劑為較佳。 作為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可以舉出上述酯類、醚類、酮類、芳香族烴類。在該等之中,可以較佳地舉出乳酸乙酯、γ-丁內酯、二甲基亞碸、環戊酮、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PGMEA)、丙二醇單甲醚(PGME)、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3-MBA)、甲基-3-甲氧基丙酸酯(MMP)、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2-乙氧基乙基乙酸酯(EA)、乙酸正丁酯(BA)或丙二醇單丙醚(PGP)。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時,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的總質量之含量係10~100質量%為較佳,20~100質量%為更佳,50~100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又,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亦能夠設為實質上不包含含有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以外的原子之溶劑之態樣。在上述態樣中,含有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以外的原子之溶劑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的總質量之含量係5質量%以下為較佳,3質量%以下為更佳,1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0.1質量%以下為特佳。上述含量的最小值亦可以為0質量%。
從塗佈性的觀點而言,溶劑的含量設為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濃度成為5~80質量%之量為較佳,設為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濃度成為5~75質量%之量為更佳,設為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濃度成為10~70質量%之量為進一步較佳,設為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濃度成為40~70質量%為進一步較佳。溶劑含量根據所期望之厚度和塗佈方法進行調節即可。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僅含有一種溶劑,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溶劑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pH調節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包含pH調節劑。 作為pH調節劑,可以舉出酸性化合物或鹼性化合物。 認為藉由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選自包括酸性化合物及鹼性化合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者,即使在酸或鹼從組成物或硬化膜的外界進入之情況下,藉由基於該等化合物之緩衝作用,組成物或硬化膜的pH亦容易被保持為小於7,金屬腐蝕抑制性及組成物的溶液保存穩定性容易得到提高。
〔酸性化合物〕 作為酸性化合物,可以舉出具有羧基之化合物。 作為具有羧基之化合物並不受特別限定,但後述之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或聚胺基羧酸化合物或其鹽為較佳。 作為聚胺基羧酸化合物或其鹽並不受特別限定,可以舉出乙二胺四乙酸、反式-1,2-環己烷二胺四乙酸、乙二醇醚二胺四乙酸、氮基三乙酸、二乙三胺五乙酸或該等的胺鹽、銨鹽等。
又,從得到上述緩衝作用之觀點而言,上述具有羧基之化合物的羧基在DMSO中的pKa係4~20為較佳,6~18為更佳,6~15為進一步較佳。
上述酸性化合物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之含量係0.1~10質量%為較佳,0.2~8質量%為更佳,0.5~6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僅包含一種酸性化合物,亦可以包含兩種以上。當包含兩種以上時,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為較佳。
〔鹼性化合物〕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鹼性化合物作為pH調節劑亦為較佳。 鹼性化合物中不包括上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從金屬腐蝕抑制性及保存穩定性的觀點而言,鹼性化合物可以為對應於後述之熱酸產生劑、光酸產生劑或遷移抑制劑等之化合物,但不對應於該等之化合物為較佳。 在本發明中,鹼性化合物只要係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呈鹼性之化合物,則不受特別限定,在共軛酸DMSO中的pKa係1.0~7.0為較佳,1.5~7.0為更佳,2.0~7.0為進一步較佳。
又,作為鹼性化合物,包含選自包括芳香族胺結構及醇性羥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結構之化合物為較佳,包含芳香族胺結構及醇性羥基之化合物為更佳。
在本說明書中,芳香族胺結構係指在芳香環上直接鍵結有胺基或取代胺基之結構,在芳香環上鍵結有取代胺基之結構為較佳,在芳香環上鍵結有二取代胺基之結構為更佳。作為上述取代胺基或二取代胺基中之取代基並不受特別限定,但可以具有取代基之烴基為較佳,至少具有醇性羥基作為取代基之烴基為較佳。作為上述烴基,碳數1~10的烷基為較佳,1~8的烷基為更佳,1~4的烷基為進一步較佳。二取代胺基中之取代基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作為芳香族胺結構,可以較佳地舉出由下述式(A-1)表示之結構。 [化學式31]
Figure 02_image059
式(A-1)中,*分別獨立地表示與氫原子或取代基的鍵結部位,*中的至少1個表示與取代基的鍵結部位。 式(A-1)中,*均表示與取代基的鍵結部位為較佳。 又,式(A-1)中,苯環可以在得到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具有公知的取代基或縮合環。
在本說明書中,醇性羥基係指直接鍵結於並非芳香環的環員之碳原子之羥基,直接鍵結於脂肪族烴基中所包含之碳原子之羥基為較佳。 當本發明中之鹼性化合物具有醇性羥基時,鹼性化合物係具有醇性羥基之胺化合物為較佳,具有鹼性化合物之芳香族胺化合物為更佳。 又,上述胺化合物係三級胺化合物為較佳,三級芳香族胺化合物為更佳。
作為包含選自包括芳香族胺結構及醇性羥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結構之化合物,可以舉出米其勒酮、4,4’-雙(二乙胺基)二苯甲酮、2,5-雙(4’-二乙胺基亞苄基)環戊烷、2,6-雙(4’-二乙胺基亞苄基)環己酮、2,6-雙(4’-二乙胺基亞苄基)-4-甲基環己酮、4,4’-雙(二甲基胺基)查耳酮、4,4’-雙(二乙胺基)查耳酮、對二甲基胺基苯亞烯丙基二氫茚酮、對二甲基胺基亞苄基二氫茚酮、2-(對二甲基胺基苯基亞聯苯基)-苯并噻唑、2-(對二甲基胺基苯基亞乙烯基)苯并噻唑、2-(對二甲基胺基苯基亞乙烯基)異萘并噻唑、1,3-雙(4’-二甲基胺基亞苄基)丙酮、1,3-雙(4’-二乙胺基亞苄基)丙酮、3,3’-羰基-雙(7-二乙胺基香豆素)、3-乙醯基-7-二甲基胺基香豆素、3-乙氧基羰基-7-二甲基胺基香豆素、3-苄氧基羰基-7-二甲基胺基香豆素、3-甲氧基羰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3-乙氧基羰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N-苯基-N’-乙基乙醇胺、N-苯基二乙醇胺、N-對甲苯基二乙醇胺、N-苯基乙醇胺、4-嗎啉基二苯甲酮、二甲基胺基苯甲酸異戊酯、二乙胺基苯甲酸異戊酯、2-巰基苯并咪唑、1-苯基-5-巰基四唑、2-巰基苯并噻唑、2-(對二甲基胺基苯乙烯基)苯并㗁唑、2-(對二甲基胺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2-(對二甲基胺基苯乙烯基)萘并(1,2-d)噻唑、2-(對二甲基胺基苯甲醯基)苯乙烯、二苯基乙醯胺、苯甲醯苯胺、N-甲基乙醯苯胺、3‘,4’-二甲基乙醯苯胺等。 在該等之中,作為包含芳香族胺結構及醇性羥基之化合物,N-苯基-N’-乙基乙醇胺、N-苯基二乙醇胺、N-對甲苯基二乙醇胺或N-苯基乙醇胺為較佳。
上述鹼性化合物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之含量係0.1~10質量%為較佳,0.2~8質量%為更佳,0.5~6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僅包含一種鹼性化合物,亦可以包含兩種以上。當包含兩種以上時,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為較佳。
<矽烷偶合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矽烷偶合劑為較佳。 又,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作為矽烷偶合劑,含有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為較佳。 上述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對應於上述酸性化合物。
〔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 作為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並不受特別限定,但具有單烷氧基甲矽烷基、二烷氧基甲矽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矽烷基和羧基之化合物為較佳,具有二烷氧基甲矽烷基或三烷氧基甲矽烷基和羧基之化合物為更佳,具有三烷氧基甲矽烷基和羧基之化合物為進一步較佳。 上述單烷氧基甲矽烷基、上述二烷氧基甲矽烷基或上述三烷氧基甲矽烷基中之烷氧基並不受特別限定,但碳數1~4的烷氧基為較佳,甲氧基或乙氧基為更佳。
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中之羧基的數量只要係1以上即可,但1~4為較佳,1或2為更佳,1為進一步較佳。 1g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中之羧基的莫耳量(mmol/g)係3.12~12.5mmol/g為較佳,3.12~6.25mmol/g為更佳。
作為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的具體例,可以舉出下述化合物,但並不限定於此。 [化學式32]
Figure 02_image061
上述式中,R表示甲基或乙基。
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的含量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質量%~20質量%為較佳,0.2質量%~10質量%為更佳,0.5~5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又,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的含量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上述鹼性化合物的總質量,係5~80質量%為較佳,10~70質量%為更佳。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僅含有一種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具有羧基之矽烷偶合劑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其他矽烷偶合劑〕 從與基材的密接性等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包含不具有羧基之其他矽烷偶合劑。 作為其他矽烷偶合劑,例如可以舉出含有環氧基、氧環丁基等環狀醚基、乙烯基、烯丙基、甲基丙烯醯基等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胺基、羥基、巰基、咪唑結構等含氮芳香族雜環基、烷基醯胺基等之矽烷偶合劑。 又,作為其他矽烷偶合劑,可以舉出在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67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4-191002號公報的段落0062~0073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1/080992號的段落0063~007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4-191252號公報的段落0060~006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4-041264號公報的段落0045~0052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4/097594號的段落005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中不具有羧基之化合物。又,如日本特開2011-128358號公報的段落0050~0058中所記載,使用兩種以上的不同之矽烷偶合劑亦為較佳。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其他矽烷偶合劑時,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質量%~20質量%為較佳,0.2質量%~10質量%為更佳,0.5~5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僅含有一種其他矽烷偶合劑,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其他矽烷偶合劑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其他樹脂> 本發明的組成物除了上述特定樹脂以外,還可以進一步包含與特定樹脂不同之其他樹脂(以下,亦簡稱為“其他樹脂”。)。 作為其他樹脂,可以舉出聚醯胺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前驅物、酚醛樹脂、聚醯胺、環氧樹脂、聚矽氧烷、包含矽氧烷結構之樹脂、丙烯酸樹脂等。 例如,藉由進一步加入丙烯酸樹脂,可得到塗佈性優異之組成物,又,可得到耐溶劑性優異之有機膜。 例如,藉由代替後述之聚合性化合物或者除了後述之聚合性化合物以外,還將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0,000以下的聚合性基價高的丙烯酸系樹脂添加到組成物中,能夠提高組成物的塗佈性、有機膜的耐溶劑性等。
當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其他樹脂時,其他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01質量%以上為較佳,0.05質量%以上為更佳,1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2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5質量%以上為更進一步較佳,10質量%以上為再進一步較佳。 又,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之其他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80質量%以下為較佳,75質量%以下為更佳,7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6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50質量%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 又,作為本發明的組成物的較佳的一態樣,亦能夠設為其他樹脂的含量為低含量的態樣。在上述態樣中,其他樹脂的含量相對於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20質量%以下為較佳,15質量%以下為更佳,1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5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1質量%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上述含量的下限並不受特別限定,只要係0質量%以上即可。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僅包含一種其他樹脂,亦可以包含兩種以上。當包含兩種以上時,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為較佳。
<感光劑> 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感光劑。 作為感光劑,光聚合起始劑為較佳。
〔光聚合起始劑〕 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作為感光劑,包含光聚合起始劑為較佳。 光聚合起始劑係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為較佳。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並沒有特別限制,能夠從公知的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中適當地選擇。例如,對紫外線區域至可見區域的光線具有感光性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為較佳。又,亦可以為與被光激發之增感劑產生某種作用而生成活性自由基之活性劑。
在有機膜中,從容易滿足選自包括上述式(1)及式(2)之群組中之至少1個式之觀點而言,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包含後述之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為較佳。亦即,在本發明中,在後述之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之中,能夠將具有自由基聚合引發能力者用作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在此,具有自由基聚合引發能力係指能夠產生可引發自由基聚合之自由基。例如,在對包含自由基聚合性單體、黏合劑聚合物及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之組成物照射了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吸收光且自由基聚合性單體不吸收光之波長區域的光時,藉由確認自由基聚合性單體有無消失,能夠確認有無聚合引發能力。在確認有無消失時,能夠根據自由基聚合性單體或黏合劑聚合物的種類選擇適當的方法,例如藉由IR測定(紅外分光測定)或HPLC測定(高效液相層析)來確認即可。
當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引發能力之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等時,本發明的組成物實質上不包含上述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以外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亦為較佳。實質上不包含上述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以外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係指,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上述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以外的其他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相對於上述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的總質量為5質量%以下,3質量%以下為較佳,1質量%以下為更佳,0.1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又,當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引發能力之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等時,本發明的組成物包含上述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和其他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亦為較佳。 當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包含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和其他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時,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相對於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和其他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合計含量之含量係20~80質量%為較佳,30~70質量%為更佳。 又,作為上述其他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後述之肟化合物為較佳。
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含有至少一種在約300~800nm(較佳為330~500nm)的範圍內具有至少約50L·mol-1 ·cm-1 的莫耳吸光係數之化合物為較佳。化合物的莫耳吸光係數能夠使用公知的方法進行測定。例如,藉由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Varian公司製造之Cary-5 分光光度計(spectrophotometer)),使用乙酸乙酯溶劑以0.01g/L的濃度進行測定為較佳。
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能夠任意地使用公知的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鹵化烴衍生物(例如,具有三𠯤結構之化合物、具有㗁二唑結構之化合物、具有三鹵甲基之化合物等)、醯基氧化膦等醯基膦化合物、六芳基聯咪唑、肟衍生物等肟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硫化合物、酮化合物、芳香族鎓鹽、酮肟醚、胺基苯乙酮化合物、羥基苯乙酮、偶氮系化合物、疊氮化合物、茂金屬化合物、有機硼化合物、鐵芳烴錯合物等。關於該等的詳細內容,能夠參閱日本特開2016-027357號公報的段落0165~0182、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38~0151的記載,該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作為酮化合物,例如可以例示出日本特開2015-087611號公報的段落0087中所記載之化合物,該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在市售品中,亦可以較佳地使用KAYACURE DETX(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態樣中,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能夠較佳地使用羥基苯乙酮化合物、胺基苯乙酮化合物及醯基膦化合物。更具體而言,例如能夠使用日本特開平10-291969號公報中所記載之胺基苯乙酮系起始劑、日本專利第4225898號中所記載之醯基氧化膦系起始劑。
作為羥基苯乙酮系起始劑,能夠使用IRGACURE 184(IRGACURE為註冊商標)、DAROCUR 1173、IRGACURE 500、IRGACURE-2959、IRGACURE 127(商品名:均為BASF公司製造)。
作為胺基苯乙酮系起始劑,能夠使用作為市售品之IRGACURE 907、IRGACURE 369及IRGACURE 379(商品名:均為BASF公司製造)。
作為胺基苯乙酮系起始劑,亦能夠使用吸收極大波長與365nm或405nm等波長光源匹配之日本特開2009-191179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作為醯基膦系起始劑,可以舉出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等。又,能夠使用作為市售品之IRGACURE-819或IRGACURE-TPO(商品名:均為BASF公司製造)。
作為茂金屬化合物,可以例示出IRGACURE-784、IRGACURE-784EG(均為BASF公司製造)等。茂金屬化合物中包括作為後述之含有金屬元素之化合物之、具有自由基聚合引發能力之化合物。
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以更佳地舉出肟化合物。藉由使用肟化合物,能夠更有效地提高曝光寬容度。肟化合物由於曝光寬容度(曝光餘裕度)寬且還作為光硬化促進劑發揮作用,因此為特佳。
作為肟化合物的具體例,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01-233842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00-08006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06-342166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作為較佳的肟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下述結構的化合物或3-苯甲醯氧基亞胺基丁烷-2-酮、3-乙醯氧基亞胺基丁烷-2-酮、3-丙醯氧基亞胺基丁烷-2-酮、2-乙醯氧基亞胺基戊烷-3-酮、2-乙醯氧基亞胺基-1-苯基丙烷-1-酮、2-苯甲醯氧基亞胺基-1-苯基丙烷-1-酮、3-(4-甲苯磺醯氧基)亞胺基丁烷-2-酮及2-乙氧基羰氧基亞胺基-1-苯基丙烷-1-酮等。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尤其使用肟化合物(肟系的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為較佳。肟系的光聚合起始劑在分子內具有>C=N-O-C(=O)-的連接基。
[化學式33]
Figure 02_image063
在市售品中,亦可以較佳地使用IRGACURE OXE 01、IRGACURE OXE 02、IRGACURE OXE 03、IRGACURE OXE 04(以上為BASF公司製造)、Adeka Optomer N-1919(ADEKA CORPORATION製造,日本特開2012-014052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2)。又,亦能夠使用TR-PBG-304(Changzhou Tronly New Electronic Materials CO.,LTD.製造)、ADEKA ARKLS NCI-831及ADEKA ARKLS NCI-930(ADEKA CORPORATION製造)。又,能夠使用DFI-091(Daito Chemix Corporation製造)。又,亦能夠使用下述結構的肟化合物。 [化學式34]
Figure 02_image065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亦能夠使用具有茀環之肟化合物。作為具有茀環之肟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14-137466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專利06636081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亦能夠使用具有咔唑環的至少1個苯環成為萘環之骨架之肟化合物。作為該種肟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舉出國際公開第2013/083505號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又,亦能夠使用具有氟原子之肟化合物。作為該種肟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10-26202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表2014-500852號公報的段落034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24、36~40、日本特開2013-164471號公報的段落010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C-3)等。
作為最佳之肟化合物,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07-269779號公報所示之具有特定取代基之肟化合物或日本特開2009-191061號公報所示之具有硫代芳基之肟化合物等。
從曝光靈敏度的觀點而言,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係選自包括三鹵甲基三𠯤化合物、苄基二甲基縮酮化合物、α-羥基酮化合物、α-胺基酮化合物、醯基膦化合物、氧化膦化合物、茂金屬化合物、肟化合物、三芳基咪唑二聚物、鎓鹽化合物、苯并噻唑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乙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環戊二烯-本-鐵錯合物及其鹽、鹵甲基㗁二唑化合物、3-芳基取代香豆素化合物之群組中之化合物為較佳。
進一步較佳之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為三鹵甲基三𠯤化合物、α-胺基酮化合物、醯基膦化合物、氧化膦化合物、茂金屬化合物、肟化合物、三芳基咪唑二聚物、鎓鹽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苯乙酮化合物,選自包括三鹵甲基三𠯤化合物、α-胺基酮化合物、肟化合物、三芳基咪唑二聚物、二苯甲酮化合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為進一步較佳,使用茂金屬化合物或肟化合物為更進一步較佳,肟化合物為再進一步較佳。
又,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亦能夠使用二苯甲酮、N,N’-四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米其勒酮)等N,N’-四烷基-4,4’-二胺基二苯甲酮、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酮-1等芳香族酮、烷基蒽醌等與芳香環縮環之醌類、苯偶姻烷基醚等苯偶姻醚化合物、苯偶姻、烷基苯偶姻等苯偶姻化合物、苄基二甲基縮酮等苄基衍生物等。又,亦能夠使用下述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學式35]
Figure 02_image067
式(I)中,RI00 為碳數1~20的烷基、被1個以上的氧原子中斷之碳數2~20的烷基、碳數1~12的烷氧基、苯基、碳數1~20的烷基、碳數1~12的烷氧基、鹵素原子、環戊基、環己基、碳數2~12的烯基、被1個以上的氧原子中斷之碳數2~18的烷基及經碳數1~4的烷基中的至少1個取代之苯基或聯苯基,RI01 為式(II)所表示之基團或為與RI00 相同之基團,RI02 ~RI04 各自獨立地為碳數1~12的烷基、碳數1~12的烷氧基或鹵素原子。
[化學式36]
Figure 02_image069
式中,RI05 ~RI07 與上述式(I)的RI02 ~RI04 相同。
又,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亦能夠使用國際公開第2015/125469號的段落0048~005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當包含光聚合起始劑時,其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30質量%為較佳,更佳為0.1~20質量%,進一步較佳為0.5~15質量%,進一步較佳為1.0~10質量%。光聚合起始劑可以僅含有一種,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光聚合起始劑時,其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光酸產生劑〕 又,在本發明的組成物中,作為感光劑,包含光酸產生劑亦為較佳。 藉由含有光酸產生劑,例如在組成物層的曝光部產生酸而上述曝光部對顯影液(例如,鹼水溶液)的溶解性增大,能夠得到曝光部被顯影液去除之正型的圖案。 又,亦能夠設為如下態樣:藉由組成物含有光酸產生劑和後述之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以外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利用在曝光部產生之酸來促進上述聚合性化合物的交聯反應,使得曝光部比非曝光部更不易被顯影液去除。依該種態樣,能夠得到負型的圖案。
作為光酸產生劑,只要係藉由曝光產生酸者,則不受特別限定,能夠舉出醌二疊氮化合物、重氮鹽、鏻鹽、鋶鹽、錪鹽等鎓鹽化合物、醯亞胺磺酸鹽、肟磺酸鹽、重氮二碸、二碸、鄰硝基苄基磺酸鹽等磺酸鹽化合物等。
作為醌二疊氮化合物,可以舉出在多羥基化合物上藉由酯鍵結有醌二疊氮的磺酸者、在多胺基化合物上藉由磺醯胺鍵結有醌二疊氮的磺酸者、在多羥基多胺基化合物上藉由酯鍵結及磺醯胺鍵結中的至少一者鍵結有醌二疊氮的磺酸者等。在本發明中,例如,該等多羥基化合物或多胺基化合物的官能基整體的50莫耳%以上經醌二疊氮基取代為較佳。
在本發明中,醌二疊氮可以較佳地使用5-萘醌二疊氮磺醯基、4-萘醌二疊氮磺醯基中的任一者。4-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在水銀燈的i射線區域具有吸收,適合於i射線曝光。5-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的吸收擴展到水銀燈的g射線區域,適合於g射線曝光。在本發明中,根據曝光波長來選擇4-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5-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為較佳。又,可以含有在同一分子中具有4-萘醌二疊氮磺醯基、5-萘醌二疊氮磺醯基之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亦可以含有4-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和5-萘醌二疊氮磺醯酯化合物。
上述萘醌二疊氮化合物能夠藉由具有酚性羥基之化合物與醌二疊氮化物磺酸化合物的酯化反應來合成,且能夠藉由公知的方法來合成。藉由使用該等萘醌二疊氮化合物,解析度、靈敏度、殘膜率進一步得到提高。 作為上述萘醌二疊氮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1,2-萘醌-2-二疊氮-5-磺酸或1,2-萘醌-2-二疊氮-4-磺酸、該等化合物的鹽或酯化合物等。
作為鎓鹽化合物或磺酸鹽化合物,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08-013646號公報的段落0064~0122中所記載之化合物等。
光酸產生劑係包含肟磺酸鹽基之化合物(以下,亦簡稱為“肟磺酸鹽化合物”)亦為較佳。 肟磺酸鹽化合物只要具有肟磺酸鹽基,則沒有特別限制,但下述式(OS-1)、後述之式(OS-103)、式(OS-104)或式(OS-105)所表示之肟磺酸鹽化合物為較佳。
[化學式37]
Figure 02_image071
式(OS-1)中,X3 表示烷基、烷氧基或鹵素原子。當存在複數個X3 時,分別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上述X3 中之烷基及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作為上述X3 中之烷基,碳數1~4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為較佳。作為上述X3 中之烷氧基,碳數1~4的直鏈狀或支鏈狀烷氧基為較佳。作為上述X3 中之鹵素原子,氯原子或氟原子為較佳。 式(OS-1)中,m3表示0~3的整數,0或1為較佳。當m3為2或3時,複數個X3 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 式(OS-1)中,R34 表示烷基或芳基,碳數1~10的烷基、碳數1~10的烷氧基、碳數1~5的鹵化烷基、碳數1~5的鹵化烷氧基、可以經W取代之苯基、可以經W取代之萘基或可以經W取代之蒽基為較佳。W表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碳數1~10的烷基、碳數1~10的烷氧基、碳數1~5的鹵化烷基或碳數1~5的鹵化烷氧基、碳數6~20的芳基、碳數6~20的鹵化芳基。
式(OS-1)中,m3為3、X3 為甲基、X3 的取代位置為鄰位、R34 為碳數1~10的直鏈狀烷基、7,7-二甲基-2-氧代降崁基甲基或對甲苯基的化合物為特佳。
作為式(OS-1)所表示之肟磺酸鹽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例示出日本特開2011-209692號公報的段落號0064~0068、日本特開2015-194674號公報的段落號0158~0167中所記載之以下化合物,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化學式38]
Figure 02_image073
式(OS-103)~式(OS-105)中,Rs1 表示烷基、芳基或雜芳基,有時存在複數個之Rs2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芳基或鹵素原子,有時存在複數個之Rs6 分別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磺酸基、胺基磺醯基或烷氧基磺醯基,Xs表示O或S,ns表示1或2,ms表示0~6的整數。 式(OS-103)~式(OS-105)中,Rs1 所表示之烷基(碳數1~30為較佳)、芳基(碳數6~30為較佳)或雜芳基(碳數4~30為較佳)可以具有取代基T。
式(OS-103)~式(OS-105)中,Rs2 係氫原子、烷基(碳數1~12為較佳)或芳基(碳數6~30為較佳)為較佳,氫原子或烷基為更佳。在化合物中有時存在2個以上之Rs2 之中,1個或2個為烷基、芳基或鹵素原子為較佳,1個為烷基、芳基或鹵素原子為更佳,1個為烷基且其餘為氫原子為特佳。Rs2 所表示之烷基或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T。 式(OS-103)、式(OS-104)或式(OS-105)中,Xs表示O或S,O為較佳。上述式(OS-103)~(OS-105)中,包含Xs作為環員之環為5員環或6員環。
式(OS-103)~式(OS-105)中,ns表示1或2,當Xs為O時,ns為1為較佳,又,當Xs為S時,ns為2為較佳。 式(OS-103)~式(OS-105)中,Rs6 所表示之烷基(碳數1~30為較佳)及烷氧基(碳數1~30為較佳)可以具有取代基。 式(OS-103)~式(OS-105)中,ms表示0~6的整數,0~2的整數為較佳,0或1為更佳,0為特佳。
又,上述式(OS-103)所表示之化合物係下述式(OS-106)、式(OS-110)或式(OS-111)所表示之化合物為特佳,上述式(OS-104)所表示之化合物係下述式(OS-107)所表示之化合物為特佳,上述式(OS-105)所表示之化合物係下述式(OS-108)或式(OS-109)所表示之化合物為特佳。 [化學式39]
Figure 02_image075
式(OS-106)~式(OS-111)中,Rt1 表示烷基、芳基或雜芳基,Rt7 表示氫原子或溴原子,Rt8 表示氫原子、碳數1~8的烷基、鹵素原子、氯甲基、溴甲基、溴乙基、甲氧基甲基、苯基或氯苯基,Rt9 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甲基或甲氧基,Rt2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式(OS-106)~式(OS-111)中,Rt7 表示氫原子或溴原子,氫原子為較佳。
式(OS-106)~式(OS-111)中,Rt8 表示氫原子、碳數1~8的烷基、鹵素原子、氯甲基、溴甲基、溴乙基、甲氧基甲基、苯基或氯苯基,碳數1~8的烷基、鹵素原子或苯基為較佳,碳數1~8的烷基為更佳,碳數1~6的烷基為進一步較佳,甲基為特佳。
式(OS-106)~式(OS-111)中,Rt9 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甲基或甲氧基,氫原子為較佳。 Rt2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氫原子為較佳。 又,在上述肟磺酸鹽化合物中,關於肟的立體結構(E,Z),可以為其中任一者,亦可以為混合物。 作為上述式(OS-103)~式(OS-105)所表示之肟磺酸鹽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例示出日本特開2011-209692號公報的段落號0088~0095、日本特開2015-194674號公報的段落號0168~0194中所記載之化合物,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作為包含至少1個肟磺酸鹽基之肟磺酸鹽化合物的較佳的其他態樣,可以舉出下述式(OS-101)、式(OS-10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學式40]
Figure 02_image077
式(OS-101)或式(OS-102)中,Ru9 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醯基、胺甲醯基、胺磺醯基、磺基、氰基、芳基或雜芳基。Ru9 為氰基或芳基的態樣為更佳,Ru9 為氰基、苯基或萘基的態樣為進一步較佳。 式(OS-101)或式(OS-102)中,Ru2a 表示烷基或芳基。 式(OS-101)或式(OS-102)中,Xu表示-O-、-S-、-NH-、-NRu5 -、-CH2 -、-CRu6 H-或CRu6 Ru7 -,Ru5 ~Ru7 分別獨立地表示烷基或芳基。
式(OS-101)或式(OS-102)中,Ru1 ~Ru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烷基、烯基、烷氧基、胺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基、芳基羰基、醯胺基、磺基、氰基或芳基。Ru1 ~Ru4 中的2個分別可以彼此鍵結而形成環。此時,環可以進行縮環而與苯環一同形成縮合環。作為Ru1 ~Ru4 ,氫原子、鹵素原子或烷基為較佳,又,Ru1 ~Ru4 中的至少2個彼此鍵結而形成芳基之態樣亦為較佳。其中,Ru1 ~Ru4 均為氫原子的態樣為較佳。上述取代基均可以進一步具有取代基。
上述式(OS-10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式(OS-102)所表示之化合物為更佳。 又,在上述肟磺酸鹽化合物中,關於肟或苯并噻唑環的立體結構(E,Z等),分別可以為其中任一者,亦可以為混合物。 作為式(OS-101)所表示之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例示出日本特開2011-209692號公報的段落號0102~0106、日本特開2015-194674號公報的段落號0195~0207中所記載之化合物,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在上述化合物之中,b-9、b-16、b-31、b-33為較佳。
除此以外,作為光酸產生劑,亦可以使用市售品。作為市售品,可以舉出WPAG-145、WPAG-149、WPAG-170、WPAG-199、WPAG-336、WPAG-367、WPAG-370、WPAG-443、WPAG-469、WPAG-638、WPAG-699(均為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 Corporation製造)、Omnicat 250、Omnicat 270(均為IGM Resins B.V.公司製造)、Irgacure 250、Irgacure 270、Irgacure 290(均為BASF公司製造)、MBZ-101(Midori Kagaku Co.,Ltd.製造)等。
又,作為較佳例,亦可以舉出下述結構式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學式41]
Figure 02_image079
作為光酸產生劑,亦能夠適用有機鹵化化合物。作為有機鹵化化合物,具體而言,可以舉出若林等“Bull Chem.Soc Japan”42、2924(1969)、美國專利第3,905,815號說明書、日本特公昭46-004605號、日本特開昭48-036281號、日本特開昭55-032070號、日本特開昭60-239736號、日本特開昭61-169835號、日本特開昭61-169837號、日本特開昭62-058241號、日本特開昭62-212401號、日本特開昭63-070243號、日本特開昭63-298339號、M.P.Hutt“J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1(No3),(1970)等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尤其可以舉出由三鹵甲基取代之㗁唑化合物:S-三𠯤化合物。 更佳地,可以舉出至少1個單、二或三鹵素取代甲基鍵結於s-三𠯤環之s-三𠯤衍生物,具體而言,例如可以舉出2,4,6-三(單氯甲基)-s-三𠯤、2,4,6-三(二氯甲基)-s-三𠯤、2,4,6-三(三氯甲基)-s-三𠯤、2-甲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正丙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α,α,β-三氯乙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對甲氧基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3,4-環氧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對氯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1-(對甲氧基苯基)-2,4-丁二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苯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對甲氧基苯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對異丙氧基苯乙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對甲苯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4-萘氧基萘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苯硫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苄硫基-4,6-雙(三氯甲基)-s-三𠯤、2,4,6-三(二溴甲基)-s-三𠯤、2,4,6-三(三溴甲基)-s-三𠯤、2-甲基-4,6-雙(三溴甲基)-s-三𠯤、2-甲氧基-4,6-雙(三溴甲基)-s-三𠯤等。
作為光酸產生劑,亦能夠適用有機硼酸鹽化合物。作為有機硼酸鹽化合物,作為具體例例如可以舉出日本特開昭62-143044號、日本特開昭62-150242號、日本特開平9-188685號、日本特開平9-188686號、日本特開平9-188710號、日本特開2000-131837、日本特開2002-107916、日本專利第2764769號、日本特願2000-310808號等各公報及Kunz,Martin“Rad Tech'98.Proceeding April 19-22,1998,Chicago”等中所記載之有機硼酸鹽、日本特開平6-157623號公報、日本特開平6-175564號公報、日本特開平6-17556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有機硼鋶錯合物或有機硼氧代鋶錯合物、日本特開平6-175554號公報、日本特開平6-175553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有機硼錪錯合物、日本特開平9-188710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有機硼鏻錯合物、日本特開平6-348011號公報、日本特開平7-128785號公報、日本特開平7-140589號公報、日本特開平7-306527號公報、日本特開平7-292014號公報等有機硼過渡金屬配位錯合物等。
作為光酸產生劑,亦能夠適用二碸化合物。作為二碸化合物,可以舉出日本特開昭61-166544號、日本特願2001-132318公報等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及重氮二碸化合物。
作為上述鎓鹽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S.I.Schlesinger,Photogr.Sci.Eng.,18,387(1974)、T.S.Bal et al,Polymer,21,423(1980)中所記載之重氮鹽、美國專利第4,069,055號說明書、日本特開平4-365049號等中所記載之銨鹽、美國專利第4,069,055號、美國專利第4,069,056號的各說明書中所記載之鏻鹽、歐洲專利第104,143號、美國專利第339,049號、美國專利第410,201號的各說明書、日本特開平2-150848號、日本特開平2-296514號中所記載之錪鹽、歐洲專利第370,693號、歐洲專利第390,214號、歐洲專利第233,567號、歐洲專利第297,443號、歐洲專利第297,442號、美國專利第4,933,377號、美國專利第161,811號、美國專利第410,201號、美國專利第339,049號、美國專利第4,760,013號、美國專利第4,734,444號、美國專利第2,833,827號、德國專利第2,904,626號、德國專利第3,604,580號、德國專利第3,604,581號的各說明書中所記載之鋶鹽、J.V.Crivello et al,Macromolecules,10(6),1307(1977)、J.V.Crivello et al,J.Polymer Sci.,Polymer Chem.Ed.,17,1047(1979)中所記載之硒鹽、C.S.Wen et al,Teh,Proc.Conf.Rad.Curing ASIA,p478 Tokyo,Oct(1988)中所記載之砷鹽、吡啶鎓鹽等鎓鹽等。
作為鎓鹽,可以舉出下述通式(RI-I)~(RI-III)所表示之鎓鹽。 [化學式42]
Figure 02_image081
式(RI-I)中,Ar11 表示可以具有1~6個取代基之碳數20以下的芳基,作為較佳的取代基,可以舉出碳數1~12的烷基、碳數1~12的烯基、碳數1~12的炔基、碳數1~12的芳基、碳數1~12的烷氧基、碳數1~12的芳氧基、鹵素原子、碳數1~12的烷基胺基、碳數1~12的二烷基胺基、碳數1~12的烷基醯胺基或芳基醯胺基、羰基、羧基、氰基、磺醯基、碳數1~12的硫代烷基、碳數1~12的硫代芳基。Z11- 表示1價的陰離子,為鹵素離子、過氯酸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四氟硼酸鹽離子、磺酸離子、亞磺酸離子、硫代磺酸離子、硫酸離子,從穩定性的方面而言,過氯酸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四氟硼酸鹽離子、磺酸離子、亞磺酸離子為較佳。式(RI-II)中,Ar21 、Ar22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以具有1~6個取代基之碳數20以下的芳基,作為較佳的取代基,可以舉出碳數1~12的烷基、碳數1~12的烯基、碳數1~12的炔基、碳數1~12的芳基、碳數1~12的烷氧基、碳數1~12的芳氧基、鹵素原子、碳數1~12的烷基胺基、碳數1~12的二烷基胺基、碳數1~12的烷基醯胺基或芳基醯胺基、羰基、羧基、氰基、磺醯基、碳數1~12的硫代烷基、碳數1~12的硫代芳基。Z21 - 表示1價的陰離子,為鹵素離子、過氯酸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四氟硼酸鹽離子、磺酸離子、亞磺酸離子、硫代磺酸離子、硫酸離子,從穩定性、反應性的方面而言,過氯酸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四氟硼酸鹽離子、磺酸離子、亞磺酸離子、羧酸離子為較佳。式(RI-III)中,R31 、R32 、R33 各自獨立地表示可以具有1~6個取代基之碳數20以下的芳基或烷基、烯基、炔基,較佳地,從反應性、穩定性的方面而言,芳基為較佳。作為較佳的取代基,可以舉出碳數1~12的烷基、碳數1~12的烯基、碳數1~12的炔基、碳數1~12的芳基、碳數1~12的烷氧基、碳數1~12的芳氧基、鹵素原子、碳數1~12的烷基胺基、碳數1~12的二烷基胺基、碳數1~12的烷基醯胺基或芳基醯胺基、羰基、羧基、氰基、磺醯基、碳數1~12的硫代烷基、碳數1~12的硫代芳基。Z31- 表示1價的陰離子,為鹵素離子、過氯酸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四氟硼酸鹽離子、磺酸離子、亞磺酸離子、硫代磺酸離子、硫酸離子,從穩定性、反應性的方面而言,過氯酸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四氟硼酸鹽離子、磺酸離子、亞磺酸離子、羧酸離子為較佳。
作為具體例,可以舉出以下者。 [化學式43]
Figure 02_image083
[化學式44]
Figure 02_image085
[化學式45]
Figure 02_image087
[化學式46]
Figure 02_image089
當包含光酸產生劑時,其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30質量%為較佳,0.1~20質量%為更佳,2~15質量%為進一步較佳。光酸產酸劑可以僅含有一種,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光酸產酸劑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又,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感光劑時,相對於特定樹脂100質量份,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包含上述感光劑1~40質量份、上述特定化合物0.05~20質量份及上述溶劑50~300質量份為較佳。 上述感光劑的含量相對於特定樹脂100質量份,係1~30質量份為較佳,1~20質量份為更佳,2~10質量份為特佳。 上述特定化合物的含量相對於特定樹脂100質量份,係0.1~15質量份為較佳,0.2~10質量份為更佳,0.5~8質量份為特佳。 上述溶劑的含量相對於特定樹脂100質量份,係70~250質量份為較佳,80~230質量份為更佳,100~200質量份為特佳。
<熱聚合起始劑>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熱聚合起始劑,尤其可以包含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係藉由熱能而產生自由基來引發或促進基於聚合性之化合物的聚合反應之化合物。藉由添加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在後述之加熱製程中亦能夠進行樹脂及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反應,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耐溶劑性。
作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08-063554號公報的段落0074~0118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當包含熱聚合起始劑時,其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30質量%為較佳,更佳為0.1~20質量%,進一步較佳為5~15質量%。熱聚合起始劑可以僅含有一種,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熱聚合起始劑時,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熱酸產生劑>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熱酸產生劑。 熱酸產生劑具有如下效果:藉由加熱產生酸來促進選自具有羥基甲基、烷氧基甲基或醯氧基甲基之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氧環丁烷化合物及苯并㗁𠯤化合物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的交聯反應。
熱酸產生劑的熱分解開始溫度係50℃~270℃為較佳,50℃~250℃為更佳。又,若選擇將組成物塗佈於基板之後的乾燥(預烘烤:約70~140℃)時不產生酸,而在其後的曝光、顯影中進行圖案化之後的最終加熱(硬化:約100~400℃)時產生酸者作為熱酸產生劑,則能夠抑制顯影時的靈敏度下降,因此為較佳。 熱分解開始溫度係作為將熱酸產生劑在耐壓膠囊中以5℃/分鐘加熱至500℃時溫度最低的發熱峰值的峰值溫度而求出。 作為測定熱分解開始溫度時所使用之設備,可以舉出Q2000(TA Instruments公司製造)等。
從熱酸產生劑產生之酸係強酸為較佳,例如係對甲苯磺酸、苯磺酸等芳基磺酸、甲磺酸、乙磺酸、丁磺酸等烷基磺酸、或三氟甲磺酸等鹵代烷基磺酸等為較佳。作為該種熱酸產生劑的例子,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13-072935號公報的段落0055中所記載者。
其中,從有機膜中的殘留少而不易使有機膜物性下降之觀點而言,產生碳數1~4的烷基磺酸或碳數1~4的鹵代烷基磺酸者為更佳,甲磺酸(4-羥基苯基)二甲基鋶、甲磺酸(4-((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基)二甲基鋶、甲磺酸苄基(4-羥基苯基)甲基鋶、甲磺酸苄基(4-((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基)甲基鋶、甲磺酸(4-羥基苯基)甲基((2-甲基苯基)甲基)鋶、三氟甲磺酸(4-羥基苯基)二甲基鋶、三氟甲磺酸(4-((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基)二甲基鋶、三氟甲磺酸苄基(4-羥基苯基)甲基鋶、三氟甲磺酸苄基(4-((甲氧基羰基)氧基)苯基)甲基鋶、三氟甲磺酸(4-羥基苯基)甲基((2-甲基苯基)甲基)鋶、3-(5-(((丙基磺醯基)氧基)亞胺基)噻吩-2(5H)-亞基)-2-(鄰甲苯基)丙腈、2,2-雙(3-(甲烷磺醯基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作為熱酸產生劑而較佳。
又,日本特開2013-167742號公報的段落0059中所記載之化合物亦作為熱酸產生劑而較佳。
熱酸產生劑的含量相對於特定樹脂100質量份,係0.01質量份以上為較佳,0.1質量份以上為更佳。藉由含有0.01質量份以上來促進交聯反應,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有機膜的機械特性及耐溶劑性。又,從有機膜的電絕緣性的觀點而言,20質量份以下為較佳,15質量份以下為更佳,10質量份以下為進一步較佳。
<鎓鹽>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包含鎓鹽。 尤其,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聚醯亞胺前驅物或聚苯并㗁唑前驅物作為特定樹脂時,包含鎓鹽為較佳。 鎓鹽的種類等並沒有特別規定,可以較佳地舉出銨鹽、亞銨(Iminium)鹽、鋶鹽、錪鹽或鏻鹽。 在該等之中,從熱穩定性高的觀點而言,銨鹽或亞銨鹽為較佳,從與聚合物的相容性的觀點而言,鋶鹽、錪鹽或鏻鹽為較佳。
又,鎓鹽係具有鎓結構之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上述陽離子和陰離子可以經由共價鍵鍵結,亦可以不經由共價鍵鍵結。 亦即,鎓鹽可以為在同一分子結構內具有陽離子部分和陰離子部分之分子內鹽,亦可以為分別為不同分子的陽離子分子和陰離子分子離子鍵結而成之分子間鹽,但分子間鹽為較佳。又,在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上述陽離子部分或陽離子分子和上述陰離子部分或陰離子分子可以藉由離子鍵鍵結,亦可以解離。 作為鎓鹽中之陽離子,銨陽離子、吡啶鎓陽離子、鋶陽離子、錪陽離子或鏻陽離子為較佳,選自包括四烷基銨陽離子、鋶陽離子及錪陽離子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陽離子為更佳。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鎓鹽可以為後述之熱鹼產生劑。 熱鹼產生劑係指藉由加熱而產生鹼之化合物,例如可以舉出加熱至40℃以上時產生鹼之化合物等。
〔銨鹽〕 在本發明中,銨鹽係指銨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
-銨陽離子- 作為銨陽離子,四級銨陽離子為較佳。 又,作為銨陽離子,下述式(101)所表示之陽離子為較佳。 [化學式47]
Figure 02_image091
式(101)中,R1 ~R4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烴基,R1 ~R4 中的至少2個分別可以鍵結而形成環。
式(101)中,R1 ~R4 分別獨立地係烴基為較佳,烷基或芳基為更佳,碳數1~1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為進一步較佳。R1 ~R4 可以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的例子,可以舉出羥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醯氧基等。 當R1 ~R4 中的至少2個分別鍵結而形成環時,上述環可以包含雜原子。作為上述雜原子,可以舉出氮原子。
銨陽離子由下述式(Y1-1)及(Y1-2)中的任一個表示為較佳。 [化學式48]
Figure 02_image093
式(Y1-1)及(Y1-2)中,R101 表示n價的有機基,R1 與式(101)中之R1 同義,Ar101 及Ar102 分別獨立地表示芳基,n表示1以上的整數。 式(Y1-1)中,R101 係從脂肪族烴、芳香族烴或該等鍵結而成之結構中去除n個氫原子而成之基團為較佳,從碳數2~30的飽和脂肪族烴、苯或萘中去除n個氫原子而成之基團為更佳。 式(Y1-1)中,n係1~4為較佳,1或2為更佳,1為進一步較佳。 式(Y1-2)中,Ar101 及Ar102 分別獨立地係苯基或萘基為較佳,苯基為更佳。
-陰離子- 作為銨鹽中之陰離子,選自羧酸陰離子、酚陰離子、磷酸陰離子及硫酸陰離子中之一種為較佳,出於兼顧鹽的穩定性和熱分解性之原因,羧酸陰離子為更佳。亦即,銨鹽係銨陽離子與羧酸陰離子的鹽為更佳。 羧酸陰離子係具有2個以上的羧基之2價以上的羧酸的陰離子為較佳,2價的羧酸的陰離子為更佳。依該態樣,更能夠提高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穩定性、硬化性及顯影性。尤其,藉由使用2價的羧酸的陰離子,能夠進一步提高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穩定性、硬化性及顯影性。
羧酸陰離子由下述式(X1)表示為較佳。 [化學式49]
Figure 02_image095
式(X1)中,EWG表示拉電子基團。
在本實施形態中,拉電子基團係指哈米特取代基常數σm示出正值者。在此,σm在都野雄甫總說、有機合成化學協會誌第23卷第8號(1965)p.631-642中有詳細說明。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之拉電子基團並不限定於上述文獻中所記載之取代基。 作為σm示出正值之取代基的例子,可以舉出CF3 基(σm=0.43)、CF3 C(=O)基(σm=0.63)、HC≡C基(σm=0.21)、CH2 =CH基(σm=0.06)、Ac基(σm=0.38)、MeOC(=O)基(σm=0.37)、MeC(=O)CH=CH基(σm=0.21)、PhC(=O)基(σm=0.34)、H2 NC(=O)CH2 基(σm=0.06)等。另外,Me表示甲基,Ac表示乙醯基,Ph表示苯基(以下相同)。
EWG係下述式(EWG-1)~(EWG-6)所表示之基團為較佳。 [化學式50]
Figure 02_image097
式(EWG-1)~(EWG-6)中,Rx1 ~Rx3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芳基、羥基或羧基,Ar表示芳香族基。
在本發明中,羧酸陰離子由下述式(XA)表示為較佳。 [化學式51]
Figure 02_image099
式(XA)中,L10 表示單鍵或選自包括伸烷基、伸烯基、芳香族基、-NRX -及該等的組合之群組中之2價的連接基,RX 表示氫原子、烷基、烯基或芳基。
作為羧酸陰離子的具體例,可以舉出順丁烯二酸陰離子、鄰苯二甲酸陰離子、N-苯基亞胺基二乙酸陰離子及草酸陰離子。
從在低溫下容易進行含有雜環聚合物之前驅物的環化,又,容易提高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中之鎓鹽包含銨陽離子作為陽離子,上述鎓鹽包含共軛酸的pKa(pKaH)為2.5以下的陰離子作為陰離子為較佳,包含1.8以下的陰離子為更佳。 上述pKa的下限不受特別限定,但從所產生之鹼不易被中和、使含有雜環聚合物之前驅物等的環化效率變良好之觀點而言,-3以上為較佳,-2以上為更佳。 作為上述pKa,能夠參閱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Structures by Physical Methods(著者:Brown, H. C., McDaniel, D. H.,Hafliger, O., Nachod, F. C.; 編纂:Braude, E. A., Nachod, F. C.; Academic Press, New York,1955)或Data for Biochemical Research(著者:Dawson, R.M.C.et al;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9)中所記載之值。關於未記載於該等文獻中之化合物,利用使用ACD/pKa(ACD/Labs製造)的軟體根據結構式計算出之值。
作為銨鹽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以下化合物,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化學式52]
Figure 02_image101
〔亞銨鹽〕 在本發明中,亞銨鹽係指亞銨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作為陰離子,可以例示出與上述銨鹽中之陰離子相同者,較佳態樣亦相同。
-亞銨陽離子- 作為亞銨陽離子,吡啶鎓陽離子為較佳。 又,作為亞銨陽離子,下述式(102)所表示之陽離子亦為較佳。 [化學式53]
Figure 02_image103
式(102)中,R5 及R6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烴基,R7 表示烴基,R5 ~R7 中的至少2個分別可以鍵結而形成環。 式(102)中,R5 及R6 與上述式(101)中之R1 ~R4 同義,較佳態樣亦相同。 式(102)中,R7 與R5 及R6 中的至少1個鍵結而形成環為較佳。上述環可以包含雜原子。作為上述雜原子,可以舉出氮原子。又,作為上述環,吡啶環為較佳。
亞銨陽離子係由下述式(Y1-3)~(Y1-5)中的任一個表示者為較佳。 [化學式54]
Figure 02_image105
式(Y1-3)~(Y1-5)中,R101 表示n價的有機基,R5 與式(102)中之R5 同義,R7 與式(102)中之R7 同義,n及m表示1以上的整數。 式(Y1-3)中,R101 係從脂肪族烴、芳香族烴或該等鍵結而成之結構中去除n個氫原子而成之基團為較佳,從碳數2~30的飽和脂肪族烴、苯或萘中去除n個氫原子而成之基團為更佳。 式(Y1-3)中,n係1~4為較佳,1或2為更佳,1為進一步較佳。 式(Y1-5)中,m係0~4為較佳,1或2為更佳,1為進一步較佳。
作為亞銨鹽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以下化合物,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化學式55]
Figure 02_image107
〔鋶鹽〕 在本發明中,鋶鹽係指鋶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作為陰離子,可以例示出與上述銨鹽中之陰離子相同者,較佳態樣亦相同。
-鋶陽離子- 作為鋶陽離子,三級鋶陽離子為較佳,三芳基鋶陽離子為更佳。 又,作為鋶陽離子,下述式(103)所表示之陽離子為較佳。 [化學式56]
Figure 02_image109
式(103)中,R8 ~R10 分別獨立地表示烴基。 R8 ~R10 分別獨立地係烷基或芳基為較佳,碳數1~1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為更佳,碳數6~12的芳基為進一步較佳,苯基為進一步較佳。 R8 ~R10 可以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的例子,可以舉出羥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醯氧基等。在該等之中,作為取代基,具有烷基或烷氧基為較佳,具有支鏈烷基或烷氧基為更佳,具有碳數3~10的支鏈烷基或碳數1~10的烷氧基為進一步較佳。 R8 ~R10 可以為相同之基團,亦可以為不同之基團,但從合成適性上的觀點而言,相同之基團為較佳。
作為鋶鹽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以下化合物,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化學式57]
Figure 02_image111
〔錪鹽〕 在本發明中,錪鹽係指錪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作為陰離子,可以例示出與上述銨鹽中之陰離子相同者,較佳態樣亦相同。
-錪陽離子- 作為錪陽離子,二芳基錪陽離子為較佳。 又,作為錪陽離子,下述式(104)所表示之陽離子為較佳。 [化學式58]
Figure 02_image113
式(104)中,R11 及R12 分別獨立地表示烴基。 R11 及R12 分別獨立地係烷基或芳基為較佳,碳數1~1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為更佳,碳數6~12的芳基為進一步較佳,苯基為進一步較佳。 R11 及R12 可以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的例子,可以舉出羥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醯氧基等。在該等之中,作為取代基,具有烷基或烷氧基為較佳,具有支鏈烷基或烷氧基為更佳,具有碳數3~10的支鏈烷基或碳數1~10的烷氧基為進一步較佳。 R11 及R12 可以為相同之基團,亦可以為不同之基團,但從合成適性上的觀點而言,相同之基團為較佳。
作為錪鹽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以下化合物,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化學式59]
Figure 02_image115
〔鏻鹽〕 在本發明中,鏻鹽係指鏻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作為陰離子,可以例示出與上述銨鹽中之陰離子相同者,較佳態樣亦相同。
-鏻陽離子- 作為鏻陽離子,四級鏻陽離子為較佳,可以舉出四烷基鏻陽離子、三芳基單烷基鏻陽離子等。 又,作為鏻陽離子,下述式(105)所表示之陽離子為較佳。 [化學式60]
Figure 02_image117
式(105)中,R13 ~R16 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烴基。 R13 ~R16 分別獨立地係烷基或芳基為較佳,碳數1~10的烷基或碳數6~12的芳基為更佳,碳數6~12的芳基為進一步較佳,苯基為進一步較佳。 R13 ~R16 可以具有取代基,作為取代基的例子,可以舉出羥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芳基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醯氧基等。在該等之中,作為取代基,具有烷基或烷氧基為較佳,具有支鏈烷基或烷氧基為更佳,具有碳數3~10的支鏈烷基或碳數1~10的烷氧基為進一步較佳。 R13 ~R16 可以為相同之基團,亦可以為不同之基團,但從合成適性上的觀點而言,相同之基團為較佳。
作為鏻鹽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以下化合物,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 [化學式61]
Figure 02_image119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鎓鹽時,鎓鹽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50質量%為較佳。下限係0.5質量%以上為更佳,0.85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1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上限係30質量%以下為更佳,2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1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亦可以為5質量%以下,亦可以為4質量%以下。 鎓鹽能夠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當使用兩種以上時,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熱鹼產生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包含熱鹼產生劑。 尤其,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聚醯亞胺前驅物或聚苯并㗁唑前驅物作為特定樹脂時,包含熱鹼產生劑為較佳。 其他熱鹼產生劑可以為對應於上述鎓鹽之化合物,亦可以為上述鎓鹽以外的熱鹼產生劑。 作為上述鎓鹽以外的熱鹼產生劑,可以舉出非離子系熱鹼產生劑。 作為非離子系熱鹼產生劑,可以舉出式(B1)或式(B2)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學式62]
Figure 02_image121
式(B1)及式(B2)中,Rb1 、Rb2 及Rb3 分別獨立地為不具有三級胺結構之有機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但是,Rb1 及Rb2 不會同時成為氫原子。又,Rb1 、Rb2 及Rb3 不會均具有羧基。另外,在本說明書中,三級胺結構係指3價的氮原子的3個鍵結鍵均與烴系的碳原子共價鍵結之結構。因此,當鍵結之碳原子為構成羰基之碳原子時,亦即,與氮原子一同形成醯胺基時,則不限於此。
式(B1)、(B2)中,關於Rb1 、Rb2 及Rb3 ,該等中至少1個包含環狀結構為較佳,至少2個包含環狀結構為更佳。作為環狀結構,可以為單環及縮合環中的任一種,單環或由2個單環縮合而成之縮合環為較佳。單環係5員環或6員環為較佳,6員環為較佳。單環係環己烷環及苯環為較佳,環己烷環為更佳。
更具體而言,Rb1 及Rb2 係氫原子、烷基(碳數1~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0為進一步較佳)或芳基烷基(碳數7~25為較佳,7~19為更佳,7~12為進一步較佳)為較佳。該等基團在發揮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以具有取代基。Rb1 和Rb2 可以相互鍵結而形成環。作為所形成之環,4~7員的含氮雜環為較佳。Rb1 及Rb2 尤其係可以具有取代基之直鏈、支鏈或環狀烷基(碳數1~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為較佳,可以具有取代基之環烷基(碳數3~24為較佳,3~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為更佳,可以具有取代基之環己基為進一步較佳。
作為Rb3 ,可以舉出烷基(碳數1~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0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24為較佳,2~12為更佳,2~6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烷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烯基(碳數8~24為較佳,8~20為更佳,8~16為進一步較佳)、烷氧基(碳數1~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芳氧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2為進一步較佳)或芳基烷氧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2為進一步較佳)。其中,環烷基(碳數3~24為較佳,3~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烯基、芳基烷氧基為較佳。Rb3 在發揮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以進一步具有取代基。
式(B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下述式(B1-1)或下述式(B1-2)所表示之化合物為較佳。 [化學式63]
Figure 02_image123
式中,Rb11 及Rb12 以及Rb31 及Rb32 分別與式(B1)中之Rb1 及Rb2 相同。 Rb13 為烷基(碳數1~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24為較佳,2~18為更佳,3~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烷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2為進一步較佳),在發揮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以具有取代基。其中,Rb13 係芳基烷基為較佳。
Rb33 及Rb34 分別獨立地為氫原子、烷基(碳數1~12為較佳,1~8為更佳,1~3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12為較佳,2~8為更佳,2~3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0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烷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1為進一步較佳),氫原子為較佳。
Rb35 為烷基(碳數1~24為較佳,1~12為更佳,3~8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12為較佳,2~10為更佳,3~8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烷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為較佳。
式(B1-1)所表示之化合物係式(B1-1a)所表示之化合物亦為較佳。 [化學式64]
Figure 02_image125
Rb11 及Rb12 與式(B1-1)中之Rb11 及Rb12 同義。 Rb15 及Rb16 為氫原子、烷基(碳數1~12為較佳,1~6為更佳,1~3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12為較佳,2~6為更佳,2~3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0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烷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1為進一步較佳),氫原子或甲基為較佳。 Rb17 為烷基(碳數1~24為較佳,1~12為更佳,3~8為進一步較佳)、烯基(碳數2~12為較佳,2~10為更佳,3~8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碳數6~22為較佳,6~18為更佳,6~12為進一步較佳)、芳基烷基(碳數7~23為較佳,7~19為更佳,7~12為進一步較佳),其中芳基為較佳。
非離子系熱鹼產生劑的分子量係800以下為較佳,600以下為更佳,500以下為進一步較佳。作為下限,100以上為較佳,200以上為更佳,300以上為進一步較佳。
作為在上述鎓鹽之中作為熱鹼產生劑之化合物的具體例或上述鎓鹽以外的熱鹼產生劑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以下化合物。
[化學式65]
Figure 02_image127
[化學式66]
Figure 02_image129
[化學式67]
Figure 02_image131
其他熱鹼產生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50質量%為較佳。下限係0.5質量%以上為更佳,1質量%以上為進一步較佳。上限係30質量%以下為更佳,2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熱鹼產生劑能夠使用一種或兩種以上。當使用兩種以上時,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交聯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交聯劑為較佳。 作為交聯劑,可以舉出自由基交聯劑或其他交聯劑。
<自由基交聯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進一步包含自由基交聯劑為較佳。 自由基交聯劑係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之化合物。作為自由基聚合性基,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為較佳。作為上述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可以舉出乙烯基、烯丙基、乙烯基苯基、(甲基)丙烯醯基等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 在該等之中,作為上述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甲基)丙烯醯基為較佳,從反應性的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醯基為更佳。
自由基交聯劑只要係具有1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即可,具有2個以上之化合物為更佳。 具有2個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係具有2個上述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之化合物為較佳。 又,從所得到之圖案(硬化膜)的膜強度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具有3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作為自由基交聯劑為較佳。作為上述具有3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具有3~15個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為較佳,具有3~10個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為更佳,具有3~6個之化合物為進一步較佳。 又,上述具有3個以上的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係具有3個以上的上述包含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之化合物為較佳,具有3~15個之化合物為更佳,具有3~10個之化合物為進一步較佳,具有3~6個之化合物為特佳。 又,從所得到之圖案(硬化膜)的膜強度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具有2個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和上述具有3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亦為較佳。
自由基交聯劑的分子量係2,000以下為較佳,1,500以下為更佳,900以下為進一步較佳。自由基交聯劑的分子量的下限係100以上為較佳。
作為自由基交聯劑的具體例,可以舉出不飽和羧酸(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異巴豆酸、順丁烯二酸等)或其酯類、醯胺類,較佳為不飽和羧酸與多元醇化合物的酯及不飽和羧酸與多元胺化合物的醯胺類。又,亦可以較佳地使用具有羥基或胺基、氫硫基(sulfanyl group)等親核性取代基之不飽和羧酸酯或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異氰酸酯類或環氧類的加成反應物、或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的羧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物等。又,亦可以較佳地使用具有異氰酸酯基或環氧基等拉電子性取代基之不飽和羧酸酯或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的醇類、胺類、硫醇類的加成反應物,以及具有鹵代基(halogeno group)或甲苯磺醯氧基(tosyloxy group)等脫離性取代基之不飽和羧酸酯或醯胺類與單官能或多官能的醇類、胺類、硫醇類的取代反應物。又,作為另一例,亦能夠使用代替上述不飽和羧酸而替換為不飽和膦酸、苯乙烯等乙烯苯衍生物、乙烯醚、烯丙醚等之化合物群組。作為具體例,能夠參閱日本特開2016-027357號公報的段落0113~0122的記載,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又,自由基交聯劑係在常壓下具有100℃以上的沸點之化合物亦為較佳。作為其例子,能夠舉出使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加成在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醯氧丙基)醚、三(丙烯醯氧乙基)異氰脲酸酯、甘油或三羥甲基乙烷等多官能醇上之後進行了(甲基)丙烯酸酯化之化合物、如日本特公昭48-041708號公報、日本特公昭50-006034號公報、日本特開昭51-037193號各公報中所記載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類、日本特開昭48-064183號、日本特公昭49-043191號、日本特公昭52-030490號各公報中所記載之聚酯丙烯酸酯類、作為環氧樹脂與(甲基)丙烯酸的反應產物之環氧丙烯酸酯類等多官能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及該等的混合物。又,日本特開2008-292970號公報的段落0254~0257中所記載之化合物亦為較佳。又,還能夠舉出使(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具有環狀醚基和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化合物與多官能羧酸進行反應而得到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
又,作為上述以外的較佳的自由基交聯劑,亦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10-160418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129825號公報、日本專利第4364216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具有茀環且具有2個以上的含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團之化合物或卡多(cardo)樹脂。
另外,作為其他例子,亦能夠舉出日本特公昭46-043946號公報、日本特公平01-040337號公報、日本特公平01-040336號公報中所記載之特定的不飽和化合物或日本特開平02-025493號公報中所記載之乙烯基膦酸系化合物等。又,亦能夠使用日本特開昭61-02204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包含全氟烷基之化合物。另外,亦能夠使用在日本接著協會誌 vol.20、No.7、第300~308頁(1984年)中作為光聚合性單體及寡聚物而介紹者。
除了上述以外,亦能夠較佳地使用日本特開2015-034964號公報的段落0048~005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087~013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又,在日本特開平10-062986號公報中作為式(1)及式(2)而與其具體例一同記載之、使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加成在多官能醇上之後進行了(甲基)丙烯酸酯化之化合物亦能夠用作自由基交聯劑。
另外,日本特開2015-187211號公報的段落0104~013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亦能夠用作自由基交聯劑,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作為自由基交聯劑,二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作為市售品為KAYARAD D-330;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二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作為市售品為KAYARAD D-320;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A-TMMT: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製造)、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作為市售品為KAYARAD D-310;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作為市售品為KAYARAD DPHA;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A-DPH;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製造)及該等的(甲基)丙烯醯基經由乙二醇殘基或丙二醇殘基鍵結之結構為較佳。亦能夠使用該等的寡聚物型。
作為自由基交聯劑的市售品,例如可以舉出Sartomer Company, Inc.製造之作為具有4個伸乙氧基鏈之4官能丙烯酸酯之SR-494、作為具有4個伸乙氧基鏈之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Sartomer Company, Inc.製造之SR-209、231、239、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之作為具有6個戊烯氧基鏈之6官能丙烯酸酯的DPCA-60、作為具有3個異丁烯氧基鏈之3官能丙烯酸酯的TPA-330、胺基甲酸酯寡聚物UAS-10、UAB-140(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Ltd.製造)、NK Ester M-40G、NK Ester 4G、NK Ester M-9300、NK Ester A-9300、UA-7200(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製造)、DPHA-40H(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UA-306H、UA-306T、UA-306I、AH-600、T-600、AI-600(Kyoeisha chemical Co.,Ltd.製造)、BLEMMER PME400(NOF CORPORATION製造)等。
作為自由基交聯劑,如日本特公昭48-041708號公報、日本特開昭51-037193號公報、日本特公平02-032293號公報、日本特公平02-016765號公報中所記載之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類、或日本特公昭58-049860號公報、日本特公昭56-017654號公報、日本特公昭62-039417號公報、日本特公昭62-03941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具有環氧乙烷系結構之胺基甲酸酯化合物類亦為較佳。另外,作為自由基交聯劑,亦能夠使用日本特開昭63-277653號公報、日本特開昭63-260909號公報、日本特開平01-105238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在分子內具有胺基結構或硫化物結構之化合物。
自由基交聯劑亦可以為具有羧基、磷酸基等酸基之自由基交聯劑。具有酸基之自由基交聯劑係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與不飽和羧酸的酯為較佳,使非芳香族羧酸酐與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的未反應的羥基進行反應而具有酸基之自由基交聯劑為更佳。特佳為,在使非芳香族羧酸酐與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的未反應的羥基進行反應而具有酸基之自由基交聯劑中,脂肪族多羥基化合物為新戊四醇或二新戊四醇的化合物。作為市售品,例如作為TOAGOSEI CO.,LTD.製造之多元酸改質丙烯酸寡聚物,可以舉出M-510、M-520等。
具有酸基之自由基交聯劑的較佳酸值為0.1~40mgKOH/g,特佳為5~30mgKOH/g。若自由基交聯劑的酸值在上述範圍內,則製造上的操作性優異,進而,顯影性優異。又,聚合性良好。另一方面,在進行鹼顯影時的顯影速度的觀點上,具有酸基之自由基交聯劑的較佳酸值為0.1~300mgKOH/g,特佳為1~100mgKOH/g。上述酸值依據JIS K 0070:1992的記載進行測定。
從圖案的解像性和膜的伸縮性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使用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為較佳。作為具體的化合物,能夠使用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200二丙烯酸酯、PEG200二甲基丙烯酸酯、PEG600二丙烯酸酯、PEG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甲基-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羥甲基-三環癸烷二丙烯酸酯、二羥甲基-三環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的E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雙酚A的EO加成物 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的PO加成物二丙烯酸酯、雙酚A的PO加成物 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異氰脲酸EO改質二丙烯酸酯、異氰脲酸改質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具有胺基甲酸酯鍵之2官能丙烯酸酯、具有胺基甲酸酯鍵之2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該等視需要能夠混合使用兩種以上。另外,例如PEG200二丙烯酸酯係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且聚乙二醇鏈的式量為200左右者。 又,從抑制伴隨圖案(硬化膜)的彈性模數控制而產生之翹曲之觀點而言,作為自由基交聯劑,能夠較佳地使用單官能自由基交聯劑。作為單官能自由基交聯劑,可以較佳地使用(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卡必醇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聚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衍生物、N-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己內醯胺等N-乙烯基化合物類、烯丙基縮水甘油醚、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偏苯三酸三烯丙酯等烯丙基化合物類等。作為單官能自由基交聯劑,為了抑制曝光前的揮發,在常壓下具有100℃以上的沸點之化合物亦為較佳。
當含有自由基交聯劑時,其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超過0質量%且60質量%以下為較佳。下限係5質量%以上為更佳。上限係50質量%以下為更佳,30質量%以下為進一步較佳。
自由基交聯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但亦可以混合使用兩種以上。當併用兩種以上時,其合計量成為上述範圍為較佳。
<其他交聯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與上述自由基交聯劑不同之其他交聯劑為較佳。 在本發明中,其他交聯劑係指上述自由基交聯劑以外的交聯劑,在分子內具有複數個藉由上述感光劑的感光而促進在與組成物中的其他化合物或其反應產物之間形成共價鍵之反應之基團之化合物為較佳,在分子內具有複數個藉由酸或鹼的作用而促進在與組成物中的其他化合物或其反應產物之間形成共價鍵之反應之基團之化合物為較佳。 上述酸或鹼係在第一區域曝光製程、第二區域曝光製程等曝光製程中從作為感光劑之光酸產生劑或光鹼產生劑產生之酸或鹼為較佳。 作為其他交聯劑,具有選自包括羥甲基及烷氧基甲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基團之化合物為較佳,具有選自包括羥甲基及烷氧基甲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基團直接鍵結於氮原子之結構之化合物為更佳。 作為其他交聯劑,例如可以舉出具有使甲醛或甲醛和醇與三聚氰胺、甘脲、脲、伸烷基脲、苯并胍胺等含有胺基之化合物進行反應而用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取代了上述胺基的氫原子之結構之化合物。該等化合物的製造方法並不受特別限定,只要係具有與藉由上述方法製造之化合物相同之結構之化合物即可。又,亦可以為該等化合物的羥甲基彼此自縮合而成之寡聚物。 將作為上述含有胺基之化合物而使用了三聚氰胺之交聯劑稱為三聚氰胺系交聯劑,使用了甘脲、脲或伸烷基脲之交聯劑稱為脲系交聯劑,將使用了伸烷基脲之交聯劑稱為伸烷基脲系交聯劑,將使用了苯并胍胺之交聯劑稱為苯并胍胺系交聯劑。 在該等之中,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選自包括脲系交聯劑及三聚氰胺系交聯劑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為較佳,包含選自包括後述之甘脲系交聯劑及三聚氰胺系交聯劑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為更佳。
作為三聚氰胺系交聯劑的具體例,可以舉出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乙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丙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丁氧基丁基三聚氰胺等。
作為脲系交聯劑的具體例,例如可以舉出:單羥基甲基化甘脲、二羥基甲基化甘脲、三羥基甲基化甘脲、四羥基甲基化甘脲、單甲氧基甲基化甘脲,二甲氧基甲基化甘脲、三甲氧基甲基化甘脲、四甲氧基甲基化甘脲、單甲氧基甲基化甘脲、二甲氧基甲基化甘脲、三甲氧基甲基化甘脲、四乙氧基甲基化甘脲、單丙氧基甲基化甘脲、二丙氧基甲基化甘脲、三丙氧基甲基化甘脲、四丙氧基甲基化甘脲、單丁氧基甲基化甘脲、二丁氧基甲基化甘脲、三丁氧基甲基化甘脲或四丁氧基甲基化甘脲等甘脲系交聯劑; 雙甲氧基甲基脲、雙乙氧基甲基脲、雙丙氧基甲基脲、雙丁氧基甲基脲等脲系交聯劑; 單羥基甲基化伸乙脲或二羥基甲基化伸乙脲、單甲氧基甲基化伸乙脲、二甲氧基甲基化伸乙脲、單乙氧基甲基化伸乙脲、二乙氧基甲基化伸乙脲、單丙氧基甲基化伸乙脲、二丙氧基甲基化伸乙脲、單丁氧基甲基化伸乙脲或二丁氧基甲基化伸乙脲等伸乙脲系交聯劑; 單羥基甲基化伸丙脲、二羥基甲基化伸丙脲、單甲氧基甲基化伸丙脲、二甲氧基甲基化伸丙脲、單乙氧基甲基化伸丙脲、二乙氧基甲基化伸丙脲、單丙氧基甲基化伸丙脲、二丙氧基甲基化伸丙脲、單丁氧基甲基化伸丙脲或二丁氧基甲基化伸丙脲等伸丙脲系交聯劑; 1,3-二(甲氧基甲基)4,5-二羥基-2-咪唑啶酮、1,3-二(甲氧基甲基)-4,5-二甲氧基-2-咪唑啶酮等。
作為苯并胍胺系交聯劑的具體例,例如可以舉出單羥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二羥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三羥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四羥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單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二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三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四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單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二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三甲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四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單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二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三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四丙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單丁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二丁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三丁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四丁氧基甲基化苯并胍胺等。
除此以外,作為具有選自包括羥甲基及烷氧基甲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基團之化合物,亦可以較佳地使用在芳香環(較佳為苯環)上直接鍵結有選自包括羥甲基及烷氧基甲基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基團之化合物。 作為該種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舉出苯二甲醇、雙(羥基甲基)甲酚、雙(羥基甲基)二甲氧基苯、雙(羥基甲基)二苯醚、雙(羥基甲基)二苯甲酮、羥基甲基苯甲酸羥基甲基苯酯、雙(羥基甲基)聯苯、二甲基雙(羥基甲基)聯苯、雙(甲氧基甲基)苯、雙(甲氧基甲基)甲酚、雙(甲氧基甲基)二甲氧基苯、雙(甲氧基甲基)二苯醚、雙(甲氧基甲基)二苯甲酮、甲氧基甲基苯甲酸甲氧基甲基苯酯、雙(甲氧基甲基)聯苯、二甲基雙(甲氧基甲基)聯苯、4,4’,4’’-亞乙基三[2,6-雙(甲氧基甲基)苯酚]、5,5’-[2,2,2‐三氟‐1‐(三氟甲基)亞乙基]雙[2‐羥基‐1,3‐苯二甲醇]、3,3’,5,5’-四(甲氧基甲基)-1,1’-聯苯-4,4’-二醇等。
作為其他交聯劑,亦可以使用市售品,作為較佳的市售品,可以舉出46DMOC、46DMOEP(以上為ASAHI YUKIZAI CORPORATION製造)、DML-PC、DML-PEP、DML-OC、DML-OEP、DML-34X、DML-PTBP、DML-PCHP、DML-OCHP、DML-PFP、DML-PSBP、DML-POP、DML-MBOC、DML-MBPC、DML-MTrisPC、DML-BisOC-Z、DML-BisOCHP-Z、DML-BPC、DMLBisOC-P、DMOM-PC、DMOM-PTBP、DMOM-MBPC、TriML-P、TriML-35XL、TML-HQ、TML-BP、TML-pp-BPF、TML-BPE、TML-BPA、TML-BPAF、TML-BPAP、TMOM-BP、TMOM-BPE、TMOM-BPA、TMOM-BPAF、TMOM-BPAP、HML-TPPHBA、HML-TPHAP、HMOM-TPPHBA、HMOM-TPHAP(以上為Honshu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造)、NIKARAC(註冊商標,以下相同)MX-290、NIKARAC MX-280、NIKARAC MX-270、NIKARAC MX-279、NIKARAC MW-100LM、NIKARAC MX-750LM(以上為Sanwa Chemical Co.,Ltd.製造)等。
又,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選自包括環氧化合物、氧環丁烷化合物及苯并㗁𠯤化合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作為其他交聯劑亦為較佳。
〔環氧化合物(具有環氧基之化合物)〕 作為環氧化合物,在1個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環氧基之化合物為較佳。環氧基在200℃以下進行交聯反應,且不產生源自交聯之脫水反應,因此不易產生膜收縮。因此,含有環氧化合物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低溫硬化及翹曲的抑制是有效的。
環氧化合物含有聚環氧乙烷基為較佳。藉此,彈性模數進一步下降,又,能夠抑制翹曲。聚環氧乙烷基係指環氧乙烷的重複單元數為2以上者,重複單元數係2~15為較佳。
作為環氧化合物的例子,能夠舉出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六亞甲基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等伸烷基二醇型環氧樹脂或多元醇烴型環氧樹脂;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等聚伸烷基二醇型環氧樹脂;聚甲基(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矽氧烷等環氧環氧基之矽酮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具體而言,可以舉出EPICLON(註冊商標)850-S、EPICLON(註冊商標)HP-4032、EPICLON(註冊商標)HP-7200、EPICLON(註冊商標)HP-820、EPICLON(註冊商標)HP-4700、EPICLON(註冊商標)EXA-4710、EPICLON(註冊商標)HP-4770、EPICLON(註冊商標)EXA-859CRP、EPICLON(註冊商標)EXA-1514、EPICLON(註冊商標)EXA-4880、EPICLON(註冊商標)EXA-4850-150、EPICLON(註冊商標)EXA-4850-1000、EPICLON(註冊商標)EXA-4816、EPICLON(註冊商標)EXA-4822、EPICLON(註冊商標)EXA-830LVP、EPICLON(註冊商標)EXA-8183、EPICLON(註冊商標)EXA-8169、EPICLON(註冊商標)N-660、EPICLON(註冊商標)N-665-EXP-S、EPICLON(註冊商標)N-740、Rika Resin(註冊商標)BEO-20E(以上為商品名,DIC Corporation製造)、Rika Resin(註冊商標)BEO-60E、Rika Resin(註冊商標)HBE-100、Rika Resin(註冊商標)DME-100、Rika Resin(註冊商標)L-200(商品名,New Japan Chemical Co.,Ltd.製造)、EP-4003S、EP-4000S、EP-4088S、EP-3950S(以上為商品名,ADEKA CORPORATION製造)、CELLOXIDE(註冊商標)2021P、2081、2000、3000、EHPE3150、EPOLEAD(註冊商標)GT400、CELVENUS(註冊商標)B0134、B0177(以上為商品名,Daicel Corporation製造)、NC-3000、NC-3000-L、NC-3000-H、NC-3000-FH-75M、NC-3100、CER-3000-L、NC-2000-L、XD-1000、NC-7000L、NC-7300L、EPPN-501H、EPPN-501HY、EPPN-502H、EOCN-1020、EOCN-102S、EOCN-103S、EOCN-104S、CER-1020、EPPN-201、BREN-S、BREN-10S(以上為商品名,Nippon Kayaku Co.,Ltd.製造)等。
〔氧環丁烷化合物(具有氧環丁基之化合物)〕 作為氧環丁烷化合物,能夠舉出在1個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氧環丁烷環之化合物、3-乙基-3-羥基甲基氧環丁烷、1,4-雙{[(3-乙基-3-氧環丁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2-乙基己基甲基)氧環丁烷、1,4-苯二羧酸-雙[(3-乙基-3-氧環丁基)甲基]酯等。作為具體例,能夠較佳地使用TOAGOSEI CO.,LTD.製造之ARON OXETANE系列(例如,OXT-121、OXT-221、OXT-191、OXT-223),該等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兩種以上。
〔苯并㗁𠯤化合物(具有苯并㗁𠯤基之化合物)〕 苯并㗁𠯤化合物由於源自開環加成反應之交聯反應而在硬化時不產生脫氣,且進一步減少熱收縮而抑制產生翹曲,因此為較佳。
作為苯并㗁𠯤化合物的較佳例,可以舉出B-a型苯并㗁𠯤、B-m型苯并㗁𠯤、P-d型苯并㗁𠯤、F-a型苯并㗁𠯤(以上為商品名,SHIKOKU CHEMICALS CORPORATION製造)、多羥基苯乙烯樹脂的苯并㗁𠯤加成物、苯酚酚醛清漆型二氫苯并㗁𠯤化合物。該等可以單獨使用或者混合兩種以上。
其他交聯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30質量%為較佳,0.1~20質量%為更佳,0.5~15質量%為進一步較佳,1.0~10質量%為特佳。其他交聯劑可以僅含有一種,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其他交聯劑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遷移抑制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進一步包含遷移抑制劑為較佳。藉由包含遷移抑制劑,能夠有效地抑制源自金屬層(金屬配線)之金屬離子向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內移動。 在本發明中,上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不對應於遷移抑制劑。
作為遷移抑制劑並沒有特別限制,可以舉出具有雜環(吡咯環、呋喃環、噻吩環、咪唑環、㗁唑環、噻唑環、吡唑環、異㗁唑環、異噻唑環、四唑環、吡啶環、嗒𠯤環、嘧啶環、吡𠯤環、哌啶環、哌𠯤環、嗎啉環、2H-吡喃環及6H-吡喃環、三𠯤環)之化合物、硫脲類及具有氫硫基之化合物、受阻苯酚系化合物、水楊酸衍生物系化合物、醯肼衍生物系化合物。尤其能夠較佳地使用1H-四唑、5-苯基四唑等四唑系化合物。
或者,亦能夠使用捕捉鹵素離子等陰離子之離子捕捉劑。
作為其他遷移抑制劑,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13-015701號公報的段落0094中所記載之防銹劑、日本特開2009-283711號公報的段落0073~0076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1-059656號公報的段落0052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2-194520號公報的段落0114、0116及0118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66中所記載之化合物等。
作為遷移抑制劑的具體例,能夠舉出下述化合物。
[化學式68]
Figure 02_image133
當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有遷移抑制劑時,遷移抑制劑的含量相對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01~5.0質量%為較佳,0.05~2.0質量%為更佳,0.1~1.0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遷移抑制劑可以僅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當遷移抑制劑為兩種以上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聚合抑制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聚合抑制劑為較佳。
作為聚合抑制劑,例如可以較佳地使用氫醌、鄰甲氧基苯酚、對甲氧基苯酚、二-第三丁基-對甲酚、五倍子酚、對第三丁基鄰苯二酚、1,4-苯醌、二苯基-對苯醌、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N-亞硝基-N-苯基羥胺鋁鹽、啡噻𠯤、N-亞硝基二苯胺、N-苯基萘胺、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5-亞硝基-8-羥基喹啉、1-亞硝基-2-萘酚、2-亞硝基-1-萘酚、2-亞硝基-5-(N-乙基-N-磺基丙基胺基)苯酚、N-亞硝基苯基羥胺第一鈰鹽、N-亞硝基-N-(1-萘基)羥胺銨鹽、雙(4-羥基-3,5-第三丁基)苯基甲烷、1,3,5-三(4-第三丁基-3-羥基-2,6-二甲基苄基)-1,3,5-三𠯤-2,4,6-(1H,3H,5H)-三酮、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啡噻𠯤、1,1-二苯基-2-苦味基肼、二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銅(II)、硝基苯、N-亞硝基-N-苯基羥胺鋁鹽、N-亞硝基-N-苯基羥胺銨鹽等。又,亦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15-127817號公報的段落0060中所記載之聚合抑制劑及國際公開第2015/125469號的段落0031~0046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又,能夠使用下述化合物(Me為甲基)。
[化學式69]
Figure 02_image135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有聚合抑制劑時,聚合抑制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可以舉出0.01~20.0質量%,0.01~5質量%為較佳,0.02~3質量%為更佳,0.05~2.5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聚合抑制劑可以僅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當聚合抑制劑為兩種以上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金屬接著性改良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用於提高與電極或配線等中所使用之金屬材料的接著性之金屬接著性改良劑為較佳。作為金屬接著性改良劑,可以舉出矽烷偶合劑、鋁系接著助劑、鈦系接著助劑、具有磺醯胺結構之化合物及具有硫基脲結構之化合物、磷酸衍生物化合物、β酮酸酯(β keto ester)化合物、胺基化合物等。
作為矽烷偶合劑的例子,可以舉出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67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4-191002號公報的段落0062~0073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1/080992號的段落0063~007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4-191252號公報的段落0060~0061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4-041264號公報的段落0045~0052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國際公開第2014/097594號的段落005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又,如日本特開2011-128358號公報的段落0050~0058中所記載,使用兩種以上的不同之矽烷偶合劑亦為較佳。又,矽烷偶合劑使用下述化合物亦為較佳。以下式中,Et表示乙基。
[化學式70]
Figure 02_image137
作為其他矽烷偶合劑,例如可以舉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三乙氧基甲矽烷基-N-(1,3-二甲基-亞丁基)丙胺、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 (三 甲氧基甲矽烷基丙基)異氰脲酸酯、3-脲基丙基三烷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異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三甲氧基甲矽烷基丙基丁二酸酐。該等能夠單獨使用一種或者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鋁系接著助劑〕 作為鋁系接著助劑,例如能夠舉出三(乙醯乙酸乙基)鋁、三(乙醯丙酮)鋁、乙醯乙酸乙基鋁二異丙酯等。
作為金屬接著性改良劑,亦能夠使用日本特開2014-186186號公報的段落0046~0049中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開2013-072935號公報的段落0032~0043中所記載之硫化物系化合物。
金屬接著性改良劑的含量相對於含有雜環之聚合物前驅物100質量份,較佳為0.1~30質量份,更佳為在0.5~15質量份的範圍內,進一步較佳為在0.5~5質量份的範內圍。藉由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硬化製程後的硬化膜與金屬層的接著性變良好,藉由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硬化製程後的硬化膜的耐熱性、機械特性變良好。金屬接著性改良劑可以僅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當使用兩種以上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其他添加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在可得到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能夠配合各種添加物,例如增感劑、鏈轉移劑、界面活性劑、高級脂肪酸衍生物、無機粒子、硬化劑、硬化觸媒、填充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凝聚劑等。當配合該等添加劑時,其合計配合量設為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固體成分的3質量%以下為較佳。
〔增感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包含增感劑。增感劑吸收特定的活性放射線而成為電子激發狀態。成為電子激發狀態之增感劑與熱硬化促進劑、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等接觸而產生電子轉移、能量轉移、發熱等作用。藉此,熱硬化促進劑、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發生化學變化而分解,從而生成自由基、酸或鹼。 作為增感劑,亦可以使用增感色素。 關於增感色素的詳細內容,能夠參閱日本特開2016-027357號公報的段落0161~0163的記載,該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包含增感劑時,增感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01~20質量%為較佳,0.1~15質量%為更佳,0.5~10質量%為進一步較佳。增感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以併用兩種以上。
〔鏈轉移劑〕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含有鏈轉移劑。鏈轉移劑例如在高分子詞典第三版(高分子學會編,2005年)第683-684頁中有定義。作為鏈轉移劑,例如可以使用在分子內具有SH、PH、SiH及GeH之化合物群組。該等能夠將氫供應給低活性的自由基而生成自由基,或者在氧化之後藉由去質子而生成自由基。尤其能夠較佳地使用硫醇化合物。
又,鏈轉移劑亦能夠使用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52~0153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有鏈轉移劑時,鏈轉移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100質量份,係0.01~20質量份為較佳,1~10質量份為更佳,1~5質量份為進一步較佳。鏈轉移劑可以僅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當鏈轉移劑為兩種以上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界面活性劑〕 從進一步提高塗佈性之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可以添加各種類型的界面活性劑。作為界面活性劑,能夠使用氟系界面活性劑、非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矽酮系界面活性劑等各種界面活性劑。又,下述界面活性劑亦為較佳。下述式中,表示主鏈的重複單元之括號表示各重複單元的含量(莫耳%),表示側鏈的重複單元之括號表示各重複單元的重複數。 [化學式71]
Figure 02_image139
又,界面活性劑亦能夠使用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59~016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關於氟系界面活性劑,亦能夠將在側鏈中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含氟聚合物用作氟系界面活性劑。作為具體例,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10-164965號公報的段落0050~0090及段落0289~029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例如DIC Corporation製造之MEGAFACE RS-101、RS-102、RS-718K等。
氟系界面活性劑中的氟含有率係3~40質量%為較佳,更佳為5~30質量%,特佳為7~25質量%。在塗佈膜的厚度的均勻性或省液性的觀點上,氟含有率在該範圍內的氟系界面活性劑為有效,在組成物中之溶解性亦良好。
作為矽酮系界面活性劑,例如可以舉出Toray Silicone DC3PA、Toray Silicone SH7PA、Toray Silicone DC11PA、Toray Silicone SH21PA、Toray Silicone SH28PA、Toray Silicone SH29PA、Toray Silicone SH30PA、Toray Silicone SH8400(以上為Dow Corning Toray Co.,Ltd.製造)、TSF-4440、TSF-4300、TSF-4445、TSF-4460、TSF-4452(以上為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製造)、KP341、KF6001、KF6002(以上為Shin-Etsu Chemical Co.,Ltd.製造)、BYK307、BYK323、BYK330(以上為BYK Chemie GmbH製造)等。
作為烴系界面活性劑,例如可以舉出PIONIN A-76、New Kalgen FS-3PG、PIONIN B-709、PIONIN B-811-N、PIONIN D-1004、PIONIN D-3104、PIONIN D-3605、PIONIN D-6112、PIONIN D-2104-D、PIONIN D-212、PIONIN D-931、PIONIN D-941、PIONIN D-951、PIONIN E-5310、PIONIN P-1050-B、PIONIN P-1028-P、PIONIN P-4050-T等(以上為Takemoto Oil & Fat Co.,Ltd.製造)等。
作為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可以舉出甘油、三羥甲基丙烷、三羥甲基乙烷以及該等的乙氧基化物及丙氧基化物(例如,甘油丙氧基化物、甘油乙氧基化物等)、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聚氧乙烯油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乙二醇二月桂酸酯、聚乙二醇二硬脂酸酯、脫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Pluronic L10、L31、L61、L62、10R5、17R2、25R2(BASF公司製造)、Tetronic 304、701、704、901、904、150R1(BASF公司製造)、Solsperse 20000(Lubrizol Japan Limited.製造)、NCW-101、NCW-1001、NCW-1002(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製造)、PIONIN D-6112、D-6112-W、D-6315(Takemoto Oil & Fat Co.,Ltd.製造)、Olfine E1010、Surfynol 104、400、440(Nissin Chemical Co.,Ltd.製造)等。
作為陽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具體而言,可以舉出有機矽氧烷聚合物KP341(Shin-Etsu Chemical Co.,Ltd.製造)、(甲基)丙烯酸系(共)聚合物Polyflow No.75、No.77、No.90、No.95(Kyoeisha chemical Co.,Ltd.製造)、W001(Yusho Co.,Ltd.製造)等。
作為陰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具體而言,可以舉出W004、W005、W017(Yusho Co.,Ltd.製造)、SANDET BL(SANYO KASEI CO.,LTD.製造)等。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有界面活性劑時,界面活性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001~2.0質量%為較佳,更佳為0.005~1.0質量%。界面活性劑可以僅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當界面活性劑為兩種以上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高級脂肪酸衍生物〕 為了防止由氧引起之聚合阻礙,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添加如二十二酸或二十二酸醯胺那樣的高級脂肪酸衍生物而使其在塗佈後的乾燥過程中不均勻地分布於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表面。
又,高級脂肪酸衍生物亦能夠使用國際公開第2015/199219號的段落0155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當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有高級脂肪酸衍生物時,高級脂肪酸衍生物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10質量%為較佳。高級脂肪酸衍生物可以僅為一種,亦可以為兩種以上。當高級脂肪酸衍生物為兩種以上時,其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熱聚合起始劑〕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可以包含熱聚合起始劑,尤其可以包含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係藉由熱能而產生自由基來引發或促進具有聚合性之化合物的聚合反應之化合物。藉由添加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還能夠進行樹脂及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反應,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耐溶劑性。
作為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具體而言,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08-063554號公報的段落0074~0118中所記載之化合物。
當包含熱聚合起始劑時,其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係0.1~30質量%為較佳,更佳為0.1~20質量%,進一步較佳為0.5~15質量%。熱聚合起始劑可以僅含有一種,亦可以含有兩種以上。當含有兩種以上的熱聚合起始劑時,其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無機粒子〕 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可以包含無機粒子。作為無機粒子,具體而言,能夠包含碳酸鈣、磷酸鈣、二氧化矽、高嶺土、滑石、二氧化鈦、氧化鋁、硫酸鋇、氟化鈣、氟化鋰、沸石、硫化鉬、玻璃等。
作為上述無機粒子的平均粒徑,係0.01~2.0μm為較佳,0.02~1.5μm為更佳,0.03~1.0μm為進一步較佳,0.04~0.5μm為特佳。 若上述無機粒子的平均粒徑小於0.01μm,則有時上述硬化膜的機械特性會劣化。又,若上述無機粒子的平均粒徑超過2.0μm,則有時解析度因曝光光的散射而下降。
〔紫外線吸收劑〕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作為紫外線吸收劑,能夠使用水楊酸酯系、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取代丙烯腈系、三𠯤系等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水楊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的例子,可以舉出水楊酸苯酯、水楊酸對辛基苯酯、水楊酸對第三丁基苯酯等,作為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的例子,可以舉出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等。又,作為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的例子,可以舉出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戊基-5’-異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異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異丁基-5’-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1,1,3,3-四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等。
作為取代丙烯腈系紫外線吸收劑的例子,可以舉出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乙酯、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另外,作為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的例子,可以舉出2-[4-[(2-羥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氧基]-2-羥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2-[4-[(2-羥基-3-十三烷氧基丙基)氧基]-2-羥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2-(2,4-二羥基苯基)-4,6-雙(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等單(羥基苯基)三𠯤化合物;2,4-雙(2-羥基-4-丙氧基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2,4-雙(2-羥基-3-甲基-4-丙氧基苯基)-6-(4-甲基苯基)-1,3,5-三𠯤、2,4-雙(2-羥基-3-甲基-4-己氧基苯基)-6-(2,4-二甲基苯基)-1,3,5-三𠯤等雙(羥基苯基)三𠯤化合物;2,4-雙(2-羥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𠯤、2,4,6-三(2-羥基-4-辛氧基苯基)-1,3,5-三𠯤、2,4,6-三[2-羥基-4-(3-丁氧基-2-羥基丙氧基)苯基]-1,3,5-三𠯤等三(羥基苯基)三𠯤化合物等。
在本發明中,上述各種紫外線吸收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以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或不包含紫外線吸收劑,但當包含紫外線吸收劑時,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相對於本發明的組成物的總固體成分質量,係0.001質量%以上且1質量%以下為較佳,0.01質量%以上且0.1質量%以下為更佳。
〔有機鈦化合物〕 本實施形態的樹脂組成物可以含有有機鈦化合物。藉由樹脂組成物含有有機鈦化合物,即使在低溫下硬化之情況下,亦能夠形成耐藥品性優異之樹脂層。
作為能夠使用之有機鈦化合物,可以舉出在鈦原子上經由共價鍵或離子鍵鍵結有有機基者。 將有機鈦化合物的具體例示於以下的I)~VII): I)鈦螯合化合物:其中,從負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良好、可得到良好的硬化圖案之角度來看,具有2個以上的烷氧基之鈦螯合化合物為更佳。具體例為雙(三乙醇胺)二異丙氧基鈦、雙(2,4-戊二酸酯)二(正丁氧基)鈦、雙(2,4-戊二酸酯)二異丙氧基鈦、雙(四甲基庚二酸酯)二異丙氧基鈦、雙(乙基乙醯乙酸酯)二異丙氧基鈦等。 II)四烷氧基鈦化合物:例如為四(正丁氧基)鈦、四乙氧基鈦、四(2-乙基己氧基)鈦、四異丁氧基鈦、四異丙氧基鈦、四甲氧基鈦、四甲氧基丙氧基鈦、四甲基苯氧基鈦、四(正壬氧基)鈦、四(正丙氧基)鈦、四硬脂醯氧基鈦、四[雙{2,2-(烯丙氧基甲基)丁氧基}]鈦等。 III)二茂鈦化合物:例如為五甲基環戊二烯基三甲醇鈦、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苯基)鈦、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等。 IV)單烷氧基鈦化合物:例如為三(二辛基磷酸酯)異丙氧基鈦、三(十二烷基苯磺酸酯)異丙氧基鈦等。 V)氧化鈦化合物:例如為雙(戊二酸酯)氧化鈦、雙(四甲基庚二酸酯)氧化鈦、酞菁氧化鈦等。 VI)四乙醯丙酮鈦化合物:例如為四乙醯丙酮鈦等。 VII)鈦酸酯偶合劑:例如為異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醯基鈦酸酯等。
其中,作為有機鈦化合物,從發揮更良好的耐藥品性之觀點而言,選自包括上述I)鈦螯合化合物、II)四烷氧基鈦化合物及III)二茂鈦化合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化合物為較佳。尤其,雙(乙基乙醯乙酸酯)二異丙氧基鈦、四(正丁氧基)鈦及雙(η5-2,4-環戊二烯-1-基)雙(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鈦為較佳。
當配合有機鈦化合物時,其配合量相對於環化樹脂的前驅物100質量份,係0.05~10質量份為較佳,更佳為0.1~2質量份。當配合量為0.05質量份以上時,在所得到之硬化圖案中顯現良好的耐熱性及耐藥品性,另一方面,當為10質量份以下時,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優異。
〔抗氧化劑〕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含抗氧化劑。藉由含有抗氧化劑作為添加劑,能夠提高硬化後的膜的伸長率特性或與金屬材料的密接性。作為抗氧化劑,可以舉出酚化合物、亞磷酸酯化合物、硫醚化合物等。作為酚化合物,能夠使用作為酚系抗氧化劑而已知之任意的酚化合物。作為較佳的酚化合物,可以舉出受阻酚化合物。在與酚性羥基鄰接之部位(鄰位)具有取代基之化合物為較佳。作為前述取代基,碳數1~22的取代或未取代之烷基為較佳。又,抗氧化劑係在同一分子內具有酚基和亞磷酸酯基之化合物亦為較佳。又,抗氧化劑亦能夠較佳地使用磷系抗氧化劑。作為磷系抗氧化劑,可以舉出三[2-[[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并[d,f][1,3,2]二㗁磷雜庚英(dioxaphosphepin)-6-基]氧基]乙基]胺、三[2-[(4,6,9,11-四-第三丁基二苯并[d,f][1,3,2]二㗁磷雜庚英-2-基)氧基]乙基]胺、雙(2,4-二-第三丁基-6-甲基苯酚)亞磷酸乙酯等。作為抗氧化劑的市售品,例如可以舉出ADKSTAB AO-20、ADKSTAB AO-30、ADKSTAB AO-40、ADKSTAB AO-50、ADKSTAB AO-50F、ADKSTAB AO-60、ADKSTAB AO-60G、ADKSTAB AO-80、ADKSTAB AO-330(以上為ADEKA CORPORATION製造)等。又,抗氧化劑亦能夠使用日本專利第6268967號公報的段落號0023~0048中所記載之化合物。又,本發明的組成物視需要可以含有潛在抗氧化劑。作為潛在抗氧化劑,可以舉出作為抗氧化劑發揮作用之部位被保護基保護之化合物之、藉由在100~250℃下加熱或者在酸/鹼觸媒存在下於80~200℃下加熱而保護基脫離從而作為抗氧化劑發揮作用之化合物。作為潛在抗氧化劑,可以舉出國際公開第2014/021023號、國際公開第2017/030005號、日本特開2017-008219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化合物。作為潛在抗氧化劑的市售品,可以舉出ADEKA ARKLS GPA-5001(ADEKA CORPORATION製造)等。作為較佳的抗氧化劑的例子,可以舉出2,2-硫代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6-二第三丁基苯酚及通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學式72]
Figure 02_image141
通式(3)中,R5 表示氫原子或碳數2以上的烷基,R6 表示碳數2以上的伸烷基。R7 表示碳數2以上的伸烷基、包含O原子及N原子中的至少任一種之1~4價的有機基。k表示1~4的整數。
通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抑制樹脂的脂肪族基或酚性羥基的氧化劣化。又,藉由對金屬材料的防銹作用,能夠抑制金屬氧化。
由於能夠同時作用於樹脂和金屬材料,因此k係2~4的整數為更佳。作為R7 ,可以舉出烷基、環烷基、烷氧基、烷基醚基、烷基甲矽烷基、烷氧基甲矽烷基、芳基、芳基醚基、羧基、羰基、烯丙基、乙烯基、雜環基、-O-、-NH-、-NHNH-、將該等組合而成者等,並且可以進一步具有取代基。其中,從在顯影液中的溶解性或金屬密接性的觀點而言,具有烷基醚、-NH-為較佳,從與樹脂的相互作用和基於金屬錯合形成之金屬密接性的觀點而言,-NH-為更佳。
作為下述通式(3)所表示之化合物的例子,可以舉出以下者,但並不限於下述結構。
[化學式73]
Figure 02_image143
[化學式74]
Figure 02_image145
[化學式75]
Figure 02_image147
[化學式76]
Figure 02_image149
抗氧化劑的添加量相對於樹脂,係0.1~10質量份為較佳,0.5~5質量份為更佳。當添加量少於0.1質量份時,難以得到提高信賴性試驗後的伸長率特性或對金屬材料的密接性之效果,又,當多於10質量份時,有可能藉由與感光劑的相互作用而導致樹脂組成物的靈敏度下降。抗氧化劑可以僅使用一種,亦可以使用兩種以上。當使用兩種以上時,該等的合計量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關於其他含有物質的限制> 從塗佈面性狀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水分含量小於5質量%為較佳,小於1質量%為更佳,小於0.6質量%為進一步較佳。作為維持水分的含量之方法,可以舉出在保管條件下之濕度的調整、收容容器的空隙率降低等。
從絕緣性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金屬含量小於5質量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率)為較佳,小於1質量ppm為更佳,小於0.5質量ppm為進一步較佳。作為金屬,可以舉出鈉、鉀、鎂、鈣、鐵、鉻、鎳等。當包含複數種金屬時,該等金屬的合計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又,作為減少無意包含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金屬雜質之方法,能夠舉出如下等方法:選擇金屬含量少的原料作為構成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原料;對構成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原料進行過濾器過濾;在裝置內用聚四氟乙烯等進行加襯(lining)而在盡可能抑制污染之條件下進行蒸餾。
在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若考慮作為半導體材料的用途,則從配線腐蝕性的觀點而言,鹵素原子的含量小於500質量ppm為較佳,小於300質量ppm為更佳,小於200質量ppm為進一步較佳。其中,以鹵素離子的狀態存在者係小於5質量ppm為較佳,小於1質量ppm為更佳,小於0.5質量ppm為進一步較佳。作為鹵素原子,可以舉出氯原子及溴原子。氯原子及溴原子、或氯離子及溴離子的合計分別在上述範圍內為較佳。 作為調節鹵素原子的含量之方法,可以較佳地舉出離子交換處理等。
作為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收容容器,能夠使用以往公知的收容容器。又,作為容納容器,以抑制雜質混入原材料或硬化性組成物中為目的,使用將容器內壁由6種6層的樹脂構成之多層瓶或用6種樹脂製成7層結構之瓶亦為較佳。作為該種容器,例如可以舉出日本特開2015-123351號公報中所記載之容器。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用途>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用於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的形成為較佳。 又,除此以外,亦能夠用於半導體器件的絕緣膜的形成或應力緩衝膜的形成等。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製備> 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能夠藉由混合上述各成分來進行製備。混合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能夠利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來進行。
又,以去除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灰塵或微粒等異物為目的,進行使用過濾器之過濾為較佳。過濾器孔徑係1μm以下為較佳,0.5μm以下為更佳,0.1μm以下為進一步較佳。另一方面,在生產性的觀點上,5μm以下為較佳,3μm以下為更佳,1μm以下為進一步較佳。過濾器的材質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尼龍為較佳。過濾器可以使用利用有機溶劑預先進行了洗淨者。在過濾器過濾製程中,可以將複數種過濾器串聯或並聯連接使用。當使用複數種過濾器時,可以將孔徑或材質不同之過濾器組合使用。又,可以將各種材料過濾複數次。當過濾複數次時,可以為循環過濾。又,可以藉由加壓而進行過濾。當藉由加壓而進行過濾時,加壓壓力係0.05MPa以上且0.3MPa以下為較佳。另一方面,在生產性的觀點上,0.01MPa以上且1.0MPa以下為較佳,0.03MPa以上且0.9MPa以下為更佳,0.05MPa以上且0.7MPa以下為進一步較佳。 除了使用過濾器之過濾以外,還可以進行使用吸附材料之雜質的去除處理。亦可以將過濾器過濾和使用吸附材料之雜質去除處理進行組合。作為吸附材料,能夠使用公知的吸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矽膠、沸石等無機系吸附材料、活性碳等有機系吸附材料。
(硬化膜、積層體、半導體器件及該等的製造方法) 接著,對硬化膜、積層體、半導體器件及該等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本發明的硬化膜係將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本發明的硬化膜的膜厚例如能夠設為0.5μm以上,亦能夠設為1μm以上。又,作為上限值,能夠設為100μm以下,亦能夠設為30μm以下。
可以將本發明的硬化膜積層2層以上、進而3~7層而製成積層體。本發明的積層體係包括2層以上的硬化膜且在任意的上述硬化膜彼此之間包括金屬層之態樣為較佳。例如,作為較佳者可以舉出至少包括依次積層有第一硬化膜、金屬層、第二硬化膜這3個層之層結構之積層體。上述第一硬化膜及上述第二硬化膜均係本發明的硬化膜,作為較佳者,例如可以舉出上述第一硬化膜及上述第二硬化膜均為將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之膜的態樣。用於上述第一硬化膜的形成之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和用於上述第二硬化膜的形成之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為組成相同之組成物,亦可以為組成不同之組成物。本發明的積層體中之金屬層可以較佳地用作再配線層等的金屬配線。
作為能夠適用本發明的硬化膜之領域,可以舉出半導體器件的絕緣膜、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應力緩衝膜等。除此以外,可以舉出藉由蝕刻而對密封膜、基板材料(可撓性印刷板的基膜或覆蓋膜、層間絕緣膜)或如上所述之封裝用途的絕緣膜形成圖案等。關於該等的用途,例如能夠參閱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聚醯亞胺的高功能化與應用技術”2008年4月、柿本雅明/監修、CMC Technical library“聚醯亞胺材料的基礎與開發”2011年11月發行、日本聚醯亞胺·芳香族系高分子研究會編“最新聚醯亞胺 基礎與應用”NTS Inc.,2010年8月等。
又,本發明中之硬化膜亦能夠用於膠板印刷版或網版印刷版等印刷版的製造、在成形組件的蝕刻中的使用、電子學、尤其是微電子學中之保護漆及介電層的製造等。
本發明的硬化膜的製造方法(以下,亦簡稱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包括將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材而形成膜之膜形成製程為較佳。 本發明的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包括上述膜形成製程以及對上述膜進行曝光之曝光製程及對上述膜進行顯影之顯影製程為較佳。 又,本發明的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包括上述膜形成製程及視需要之上述顯影製程且包括在50~450℃下加熱上述膜之加熱製程為更佳。 具體而言,包括以下的(a)~(d)的製程亦為較佳。 (a)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材而形成膜(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之膜形成製程 (b)在膜形成製程之後,對膜進行曝光之曝光製程 (c)對經曝光之上述膜進行顯影之顯影製程 (d)將經顯影之上述膜在50~450℃下進行加熱之加熱製程 藉由在上述加熱製程中進行加熱,能夠使藉由曝光而硬化之樹脂層進一步硬化。在該加熱製程中,例如上述熱鹼產生劑分解而可得到足夠的硬化性。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之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包括本發明的硬化膜的製造方法。本實施形態的積層體的製造方法按照上述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形成硬化膜之後,進一步再次進行(a)的製程或(a)~(c)的製程或(a)~(d)的製程。尤其,將上述各製程依序進行複數次,例如2~5次(亦即,合計為3~6次)為較佳。藉由如此積層硬化膜,能夠製成積層體。在本發明中,尤其在設置有硬化膜之部分上或硬化膜之間、或設置有硬化膜之部分上和硬化膜之間設置金屬層為較佳。另外,在製造積層體時,無需反覆進行(a)~(d)的所有製程,如上所述,藉由至少進行複數次(a)、較佳為(a)~(c)或(a)~(d)的製程,能夠得到硬化膜的積層體。
<膜形成製程(層形成製程)> 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之製造方法包括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材而製成膜(層狀)之膜形成製程(層形成製程)。
基材的種類能夠根據用途適當地規定,可以為矽、氮化矽、多晶矽、氧化矽、非晶矽等半導體製作基材、石英、玻璃、光學膜、陶瓷材料、蒸鍍膜、磁性膜、反射膜、Ni、Cu、Cr、Fe等金屬基材、紙、SOG(Spin On Glass:旋塗式玻璃)、TFT(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材、電漿顯示面板(PDP)的電極板等,並不受特別制約。 又,該等基材可以在表面上設置有密接層或氧化層等層。在本發明中,尤其係半導體製作基材為較佳,矽基材、Cu基材及模製(mold)基材為更佳。 又,該等基材可以在表面上設置有由六甲基二矽氮烷(HMDS)等形成之密接層或氧化層等層。 又,作為基材,例如可以使用板狀的基材(基板)。 基材的形狀並不受特別限定,可以為圓形,亦可以為矩形,但矩形為較佳。 作為基材的尺寸,若為圓形,則例如直徑為100~450mm,較佳為200~450mm。若為矩形,則例如短邊的長度為100~1000mm,較佳為200~700mm。
又,當在樹脂層的表面或金屬層的表面形成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時,樹脂層或金屬層成為基材。
作為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材之方法,塗佈為較佳。
具體而言,作為所適用之方法,可以例示出浸塗法、氣刀塗佈法、簾式塗佈法、線棒塗佈法、凹版塗佈法、擠出塗佈法、噴塗法、旋塗法、狹縫塗佈法及噴墨法等。從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的厚度的均勻性的觀點而言,更佳為旋塗法、狹縫塗佈法、噴塗法、噴墨法。藉由根據方法適當地調整固體成分濃度或塗佈條件,能夠得到所期望之厚度的樹脂層。 又,亦能夠根據基材的形狀適當地選擇塗佈方法,若為晶圓等圓形基材,則旋塗法或噴塗法、噴墨法等為較佳,若為矩形基材,則狹縫塗佈法或噴塗法、噴墨法等為較佳。在旋塗法的情況下,例如能夠以500~2,000rpm的轉速適用10秒~1分鐘左右。 又,根據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或要設定之膜厚,以300~3,500rpm的轉速適用10~180秒亦為較佳。又,為了得到膜厚的均勻性,亦能夠將複數種轉速進行組合而塗佈。 又,亦能夠適用將預先藉由上述賦予方法賦予並形成於臨時支撐體上之塗膜轉印到基材上之方法。 關於轉印方法,在本發明中亦能夠較佳地使用日本特開2006-023696號公報的段落0023、0036~0051或日本特開2006-047592號公報的段落0096~0108中所記載之製作方法。 又,在基材的端部可以進行去除多餘的膜之製程。該種製程的例子可以舉出邊緣珠狀殘餘物沖洗(EBR)、氣刀(air knife)、背面沖洗(back rinse)等。 又,亦可以採用如下預濕製程:將樹脂組成物塗佈於基材之前,對基材塗佈各種溶劑,提高基材的潤濕性之後,塗佈樹脂組成物。
<乾燥製程>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以在形成上述膜(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之後包括為了在膜形成製程(層形成製程)之後去除溶劑而進行乾燥之製程。較佳的乾燥溫度為50~150℃,70℃~130℃為更佳,90℃~110℃為進一步較佳。作為乾燥時間,可以例示出30秒~20分鐘,1分鐘~10分鐘為較佳,3分鐘~7分鐘為更佳。
<曝光製程>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以包括對上述膜(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曝光之曝光製程。曝光量只要能夠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則沒有特別規定,例如以在波長365nm下之曝光能量換算,照射100~10,000mJ/cm2 為較佳,照射200~8,000mJ/cm2 為更佳。
曝光波長能夠在190~1,000nm的範圍內適當地規定,240~550nm為較佳。
若以與光源的關係來說明曝光波長,則可以舉出(1)半導體雷射(波長830nm、532nm、488nm、405nm等)、(2)金屬鹵化物燈、(3)高壓水銀燈、g射線(波長436nm)、h射線(波長405nm)、i射線(波長365nm)、寬(g、h、i射線的3種波長)、(4)準分子雷射、KrF準分子雷射(波長248nm)、ArF準分子雷射(波長193nm)、F2準分子雷射(波長157nm)、(5)極紫外線;EUV(波長13.6nm)、(6)電子束、(7)YAG雷射的第二諧波532nm且第三諧波355nm等。對於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尤其係基於高壓水銀燈之曝光為較佳,其中基於i射線之曝光為較佳。藉此,尤其可得到高曝光靈敏度。 又,在操作和生產性的觀點上,高壓水銀燈的寬(g、h、i射線的3種波長)光源或半導體雷射405nm亦為較佳。
<顯影製程>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可以包括對經曝光之膜(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顯影(對上述膜進行顯影)之顯影製程。藉由進行顯影來去除未被曝光之部分(非曝光部)。顯影方法只要能夠形成所期望之圖案,則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以舉出從噴嘴噴出顯影液、噴射噴霧、基材的顯影液浸漬等,可以較佳地利用從噴嘴噴出。顯影製程中能夠採用將顯影液連續地持續供給到基材之製程、在基材上以大致靜止之狀態保持顯影液之製程、用超音波等使顯影液振動之製程及將該等組合之製程等。
顯影係使用顯影液來進行。顯影液只要能夠去除未被曝光之部分(非曝光部),則能夠無特別限制地使用。 作為顯影液,能夠使用包含有機溶劑之顯影液或鹼水溶液。
在本發明中,顯影液包含ClogP值為-1~5的有機溶劑為較佳,包含ClogP值為0~3的有機溶劑為更佳。ClogP值能夠藉由在ChemBioDraw中輸入結構式來作為計算值而求出。
當顯影液為包含有機溶劑之顯影液時,關於有機溶劑,作為酯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異戊酯、乙酸異丁酯、丙酸丁酯、丁酸異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γ-丁內酯、ε-己內酯、δ-戊內酯、烷氧基乙酸烷基酯(例如:烷氧基乙酸甲酯、烷氧基乙酸乙酯、烷氧基乙酸丁酯(例如,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等))、3-烷氧基丙酸烷基酯類(例如:3-烷氧基丙酸甲酯、3-烷氧基丙酸乙酯等(例如,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等))、2-烷氧基丙酸烷基酯類(例如:2-烷氧基丙酸甲酯、2-烷氧基丙酸乙酯、2-烷氧基丙酸丙酯等(例如,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烷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及2-烷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例如,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等)、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等,以及,作為醚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二乙二醇二甲醚、四氫呋喃、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甲基賽路蘇乙酸酯、乙基賽路蘇乙酸酯、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等,以及,作為酮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環戊酮、2-庚酮、3-庚酮、N-甲基-2-吡咯啶酮等,以及,作為芳香族烴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甲苯、二甲苯、苯甲醚、檸檬烯等,作為亞碸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二甲基亞碸,又,亦可以較佳地舉出該等有機溶劑的混合物。
當顯影液為包含有機溶劑之顯影液時,在本發明中,尤其係環戊酮、γ-丁內酯為較佳,環戊酮為更佳。又,當顯影液包含有機溶劑時,有機溶劑能夠使用一種或者亦能夠混合使用兩種以上。
當顯影液為包含有機溶劑之顯影液時,在顯影液中50質量%以上為有機溶劑為較佳,70質量%以上為有機溶劑為更佳,90質量%以上為有機溶劑為進一步較佳。又,在顯影液中,亦可以100質量%為有機溶劑。
顯影液可以進一步包含其他成分。 作為其他成分,例如可以舉出公知的界面活性劑或公知的消泡劑等。
當顯影液為鹼水溶液時,作為鹼水溶液能夠包含之鹼性化合物,可以舉出TMAH(氫氧化四甲基銨)、KOH(氫氧化鉀)、碳酸鈉等,較佳為TMAH。例如,當使用TMAH時,顯影液中之鹼性化合物的含量在顯影液總質量中係0.01~10質量%為較佳,0.1~5質量%為更佳,0.3~3質量%為進一步較佳。
〔顯影液的供給方法〕 顯影液的供給方法只要能夠形成所期望之圖案,則沒有特別限制,有將基材浸漬於顯影液中之方法、使用噴嘴向基材上供給顯影液之旋覆浸沒顯影或連續供給顯影液之方法。噴嘴的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制,可以舉出直式噴嘴(straight nozzle)、噴淋噴嘴(shower nozzle)、噴霧噴嘴(spray nozzle)等。 從顯影液的滲透性、非圖像部的去除性、製造上的效率的觀點而言,用直式噴嘴供給顯影液之方法或用噴霧噴嘴連續供給之方法為較佳,顯影液對圖像部的滲透性的觀點而言,用噴霧噴嘴供給之方法為更佳。 又,可以採用用直式噴嘴連續供給顯影液之後,旋轉基材而從基材上去除顯影液,並進行旋轉乾燥之後,再次用直式噴嘴連續供給之後,旋轉基材而從基材上去除顯影液之製程,並且可以反覆進行複數次該製程。 又,作為顯影製程中之顯影液的供給方法,能夠採用將顯影液連續地持續供給到基材之製程、在基材上以大致靜止之狀態保持顯影液之製程、用超音波等使顯影液在基材上振動之製程及將該等組合之製程等。
作為顯影時間,5秒~10分鐘為較佳,10秒~5分鐘為更佳。顯影時的顯影液的溫度並沒有特別規定,通常能夠在10~45℃、較佳在20~40℃下進行。
在進行使用顯影液之處理之後,可以進一步進行沖洗。又,可以採用在與圖案上接觸之顯影液未完全乾燥之期間供給沖洗液等方法。沖洗在與顯影液不同之溶劑中進行為較佳。例如,能夠使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進行沖洗。 當顯影液為包含有機溶劑之顯影液時,作為沖洗液,可以舉出PGMEA(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IPA(異丙醇)等,較佳為PGMEA。又,作為對於基於包含鹼水溶液之顯影液之顯影之沖洗液,水為較佳。 沖洗時間係10秒~10分鐘為較佳,20秒~5分鐘為更佳,5秒~1分鐘為進一步較佳。沖洗時的沖洗液的溫度並沒有特別規定,但能夠較佳在10~45℃、更佳在18℃~30℃下進行。
關於沖洗液包含有機溶劑時的有機溶劑,作為酯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異戊酯、乙酸異丁酯、丙酸丁酯、丁酸異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γ-丁內酯、ε-己內酯、δ-戊內酯、烷氧基乙酸烷基酯(例如:烷氧基乙酸甲酯、烷氧基乙酸乙酯、烷氧基乙酸丁酯(例如,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等))、3-烷氧基丙酸烷基酯類(例如:3-烷氧基丙酸甲酯、3-烷氧基丙酸乙酯等(例如,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等))、2-烷氧基丙酸烷基酯類(例如:2-烷氧基丙酸甲酯、2-烷氧基丙酸乙酯、2-烷氧基丙酸丙酯等(例如,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烷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及2-烷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例如,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等)、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等,以及,作為醚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二乙二醇二甲醚、四氫呋喃、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甲基賽路蘇乙酸酯、乙基賽路蘇乙酸酯、二乙二醇單甲醚、二乙二醇單乙醚、二乙二醇單丁醚、丙二醇單甲醚(PGME)、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PGMEA)、丙二醇單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單丙醚乙酸酯等,以及,作為酮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環戊酮、2-庚酮、3-庚酮、N-甲基-2-吡咯啶酮等,以及,作為芳香族烴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甲苯、二甲苯、苯甲醚、檸檬烯等,作為亞碸類,例如可以較佳地舉出二甲基亞碸,以及,作為醇類,可以舉出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戊醇、辛醇、二乙二醇、丙二醇、甲基異丁基卡必醇、三乙二醇等,以及作為醯胺類,可以舉出N-甲基吡咯啶酮、N-乙基吡咯啶酮、二甲基甲醯胺等。
當沖洗液包含有機溶劑時,有機溶劑能夠使用一種或者混合使用兩種以上。在本發明中,尤其係環戊酮、γ-丁內酯、二甲基亞碸、N-甲基吡咯啶酮、環己酮、PGMEA、PGME為較佳,環戊酮、γ-丁內酯、二甲基亞碸、PGMEA、PGME為更佳,環己酮、PGMEA為進一步較佳。
當沖洗液為包含有機溶劑時,在沖洗液中50質量%以上為有機溶劑為較佳,70質量%以上為有機溶劑為更佳,90質量%以上為有機溶劑為進一步較佳。又,在沖洗液中,亦可以100質量%為有機溶劑。
沖洗液可以進一步包含其他成分。 作為其他成分,例如可以舉出公知的界面活性劑或公知的消泡劑等。
〔沖洗液的供給方法〕 沖洗液的供給方法只要能夠形成所期望之圖案,則沒有特別限制,有將基材浸漬於沖洗液中之方法、在基材上之旋覆浸沒顯影、用噴淋器向基材供給沖洗液之方法、利用直式噴嘴等機構向基材上連續供給顯影液之方法。 從沖洗液的滲透性、非圖像部的去除性、製造上的效率的觀點而言,有用噴淋噴嘴、直式噴嘴、噴霧噴嘴等供給沖洗液之方法,用噴霧噴嘴連續供給之方法為較佳,從沖洗液對圖像部之滲透性的觀點而言,用噴霧噴嘴供給之方法為更佳。噴嘴的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制,可以舉出直式噴嘴、噴淋噴嘴、噴霧噴嘴等。 亦即,沖洗製程係利用直式噴嘴對上述曝光後的膜供給或連續供給沖洗液之製程為較佳,利用噴霧噴嘴供給沖洗液之製程為更佳。 又,作為沖洗製程中之顯影液的供給方法,能夠採用將沖洗液連續地持續供給到基材之製程、在基材上以大致靜止之狀態保持沖洗液之製程、用超音波等使沖洗液在基材上振動之製程及將該等組合之製程等。
<加熱製程>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包括將經顯影之上述膜在50~450℃下進行加熱之製程(加熱製程)為較佳。 在膜形成製程(層形成製程)、乾燥製程及顯影製程之後包括加熱製程為較佳。在加熱製程中,例如藉由上述熱鹼產生劑分解而產生鹼來進行作為特定樹脂之前驅物的環化反應。又,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以包含作為特定樹脂之前驅物以外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未反應的作為特定樹脂之前驅物以外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硬化等亦能夠在該製程中進行。作為加熱製程中之層的加熱溫度(最高加熱溫度),50℃以上為較佳,80℃以上為更佳,140℃以上為進一步較佳,150℃以上為進一步較佳,160℃以上為更進一步較佳,170℃以上為再進一步較佳。作為上限,500℃以下為較佳,450℃以下為更佳,350℃以下為進一步較佳,250℃以下為進一步較佳,220℃以下為更進一步較佳。
加熱係從加熱開始時的溫度至最高加熱溫度為止以1~12℃/分鐘的升溫速度進行為較佳,2~10℃/分鐘為更佳,3~10℃/分鐘為進一步較佳。藉由將升溫速度設為1℃/分鐘以上,能夠確保生產性,同時防止胺的過度揮發,藉由將升溫速度設為12℃/分鐘以下,能夠減輕硬化膜的殘餘應力。而且,在能夠快速加熱之烘箱的情況下,從加熱開始時的溫度至最高加熱溫度為止以1~8℃/秒的升溫速度進行為較佳,2~7℃/秒為更佳,3~6℃/秒為進一步較佳。
加熱開始時的溫度係20℃~150℃為較佳,20℃~130℃為更佳,25℃~120℃為進一步較佳。加熱開始時的溫度係指開始進行加熱至最高加熱溫度之製程時的溫度。例如,當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材上之後使其乾燥時,係指該乾燥後的膜(層)的溫度,例如從比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所包含之溶劑的沸點低30~200℃的溫度開始逐漸升溫為較佳。
加熱時間(在最高加熱溫度下之加熱時間)係10~360分鐘為較佳,20~300分鐘為更佳,30~240分鐘為進一步較佳。
尤其,當形成多層的積層體時,從硬化膜的層間的密接性的觀點而言,關於加熱溫度,在180℃~320℃下進行加熱為較佳,在180℃~260℃下進行加熱為更佳。其原因雖然不明確,但認為是由於,藉由設為該溫度而層間的特定樹脂的乙炔基彼此進行交聯反應。
加熱可以階段性地進行。作為例子,可以進行如下預處理製程:從25℃至180℃為止以3℃/分鐘升溫,在180℃下保持60分鐘,從180℃至200℃為止以2℃/分鐘升溫,在200℃下保持120分鐘。作為預處理製程的加熱溫度係100~200℃為較佳,110~190℃為更佳,120~185℃為進一步較佳。在該預處理製程中,如美國專利第9159547號說明書中所記載,一邊照射紫外線一邊進行處理亦為較佳。藉由該種預處理製程,能夠進一步提高膜的特性。以10秒鐘~2小時左右的短時間進行預處理製程即可,15秒~30分鐘為更佳。預處理亦可以設為2個階段以上的步驟,例如可以在100~150℃的範圍內進行預處理製程1,然後,在150~200℃的範圍內進行預處理製程2。
可以進一步進行加熱後冷卻,作為此時的冷卻速度,1~5℃/分鐘為較佳。
在防止特定樹脂的分解之觀點上,藉由流放氮、氦、氬等非活性氣體等而在低氧濃度的氣氛中進行加熱製程為較佳。氧濃度係50ppm(體積比)以下為較佳,20ppm(體積比)以下為更佳。 作為加熱機構並不受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加熱板、紅外爐、電熱式烘箱、熱風式烘箱等。
<金屬層形成製程>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包括在顯影後的膜(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表面形成金屬層之金屬層形成製程為較佳。
作為金屬層並沒有特別限定,能夠使用現有的金屬種類,可以例示出銅、鋁、鎳、釩、鈦、鉻、鈷、金及鎢,銅、鋁及包含該等金屬之合金為更佳,銅為進一步較佳。
金屬層的形成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能夠適用現有的方法。例如,能夠適用日本特開2007-157879號公報、日本特表2001-521288號公報、日本特開2004-21450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4-101850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例如,可以考慮光微影、剝離(lift off)、電解電鍍、無電解電鍍、蝕刻、印刷及將該等組合之方法等。更具體而言,可以舉出將濺射、光微影及蝕刻組合之圖案化方法、將光微影和電解電鍍組合之圖案化方法。
作為金屬層的厚度,在最厚壁部,0.01~100μm為較佳,0.1~50μm為更佳,1~10μm為進一步更佳。
<積層製程>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進一步包括積層製程為較佳。
積層製程係包括在硬化膜(樹脂層)或金屬層的表面再次依序進行(a)膜形成製程(層形成製程)、(b)曝光製程、(c)顯影製程、(d)加熱製程之一系列製程。但是,亦可以為僅反覆進行(a)膜形成製程之態樣。 又,可以設為在積層的最後或中間總括進行(d)加熱製程之態樣。亦即,可以設為將(a)~(c)的製程反覆進行指定的次數,然後進行(d)加熱,藉此將所積層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總括硬化之態樣。又,在(c)顯影製程之後可以包括(e)金屬層形成製程,此時,亦可以每次進行(d)的加熱,亦可以在積層指定次數之後總括進行(d)加熱。當然,在積層製程中可以進一步適當地包括上述乾燥製程或加熱製程等。
當在積層製程之後進一步進行積層製程時,可以在上述加熱製程之後、上述曝光製程之後或上述金屬層形成製程之後進一步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製程。作為表面活性化處理,可以例示出電漿處理。
上述積層製程進行2~20次為較佳,進行2~5次為更佳,進行3~5次為進一步更佳。 又,積層製程中之各層可以為組成、形狀、膜厚等相同之層,亦可以為不同之層。
例如,如樹脂層/金屬層/樹脂層/金屬層/樹脂層/金屬層那樣的、樹脂層為2層以上且20層以下的構成為較佳,3層以上且7層以下的構成為更佳,3層以上且5層以下為進一步較佳。
在本發明中,尤其在設置金屬層之後,進一步以覆蓋上述金屬層之方式形成上述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膜(樹脂層)之態樣為較佳。具體而言,可以舉出以(a)膜形成製程、(b)曝光製程、(c)顯影製程、(e)金屬層形成製程、(d)加熱製程的順序反覆進行之態樣、或以(a)膜形成製程、(b)曝光製程、(c)顯影製程、(e)金屬層形成製程的順序反覆進行並在最後或中間總括設置(d)加熱製程之態樣。藉由交替進行積層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樹脂層)之積層製程和金屬層形成製程,能夠交替積層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樹脂層)和金屬層。
(表面活性化處理製程) 本發明的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可以包括對上述金屬層及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至少一部分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之表面活性化處理製程。 表面活性化處理製程通常在金屬層形成製程之後進行,但亦可以在上述曝光顯影製程之後,對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製程之後進行金屬層形成製程。 表面活性化處理可以僅對金屬層的至少一部分進行,亦可以僅對曝光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至少一部分進行,亦可以對金屬層及曝光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這兩者的至少一部分分別進行。對金屬層的至少一部分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為較佳,對金屬層中的在表面上形成有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之區域的一部分或全部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為較佳。如此,藉由對金屬層的表面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能夠提高與設置於該表面之樹脂層的密接性。 又,對曝光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樹脂層)的一部分或全部亦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為較佳。如此,藉由對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表面進行表面活性化處理,能夠提高與設置於經表面活性化處理之表面之金屬層或樹脂層的密接性。 作為表面活性化處理,具體而言,選自各種原料氣體(氧、氫、氬、氮、氮/氫混合氣體、氬/氧混合氣體等)的電漿處理、電暈放電處理、基於CF4 /O2 、NF3 /O2 、SF6 、NF3 、NF3 /O2 之蝕刻處理、基於紫外線(UV)臭氧法之表面處理、浸漬於鹽酸水溶液中去除氧化皮膜之後浸漬於包含具有胺基和硫醇基中之至少一種之化合物之有機表面處理劑中之處理、使用刷子之機械粗糙化處理,電漿處理為較佳,尤其在原料氣體中使用了氧之氧電漿處理為較佳。在電暈放電處理的情況下,能量係500~200,000J/m2 為較佳,1000~100,000J/m2 為更佳,10,000~50,000J/m2 為最佳。
本發明還揭示包括本發明的硬化膜或積層體之半導體器件。作為將本發明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用於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的形成之半導體器件的具體例,能夠參閱日本特開2016-027357號公報的段落0213~0218的記載及圖1的記載,該等內容被編入本說明書中。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具體的說明。以下實施例所示之材料、使用量、比例、處理內容、處理步驟等,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趣旨,則能夠適當地進行變更。因此,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具體例。只要沒有特別敘述,則“份”、“%”為質量基準。
<合成例1:聚合物A-1的合成> 將4,4’-氧基二鄰苯二甲酸二酐(ODPA)155.1g放入2升容量的分離式燒瓶中,並放入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HEMA)131.2g和γ-丁內酯400ml,並且在室溫下進行攪拌,一邊攪拌一邊加入吡啶81.5g而得到了反應混合物。在基於反應之發熱結束之後,自然冷卻至室溫,並且放置了16小時。 接著,在冰冷下一邊攪拌將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206.3g溶解於γ-丁內酯180ml而成之溶液,一邊經40分鐘加入到反應混合物中,接著,一邊攪拌一邊經60分鐘加入了將4,4’-二胺基二苯醚(DADPE)93.0g懸浮於γ-丁內酯350ml而成者。進一步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之後,加入乙醇30ml,並攪拌1小時,接著,加入了γ-丁內酯400ml。藉由過濾而去除在反應混合物中產生之沉澱物而得到了反應液。 將所得到之反應液加入到3升的乙醇中,生成了由粗聚合物構成之沉澱物。濾出所生成之粗聚合物,將其溶解於四氫呋喃1.5升中而得到了粗聚合物溶液。將所得到之粗聚合物溶液滴加到28升的水中,使聚合物沉澱,濾出所得到之沉澱物之後進行真空乾燥而得到了粉末狀的聚合物A-1。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測定了聚合物A-1的分子量,其結果,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20,000。
<合成例2:聚合物B-1的合成> 使用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147.1g來代替上述合成例1中之4,4’-氧基二鄰苯二甲酸二酐155.1g,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1中所記載之方法相同之方式進行反應而得到了聚合物B-1。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標準聚苯乙烯換算)測定了聚合物B-1的分子量,其結果,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22,000。
<合成例3:聚合物A-2的合成> 將20.0g(64.5毫莫耳)的4,4’-氧基二鄰苯二甲酸二酐(在140℃下乾燥12小時)和17.12g(131.58毫莫耳)的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HEMA)懸浮於50ml的N-甲基吡咯啶酮中,用分子篩進行了乾燥。將懸浮液在100℃下加熱了3小時。開始加熱之後幾分鐘後,得到了透明的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加入了21.43g(270.9毫莫耳)的吡啶及90ml的N-甲基吡咯啶酮。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10℃,一邊將溫度保持為-10±4℃一邊經10分鐘加入了16.12g(135.5毫莫耳)的SOCl2 。在加入SOCl2 之期間,黏度增加。用50ml的N-甲基吡咯啶酮進行稀釋之後,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了2小時。接著,在20~23℃下將向100ml的N-甲基吡咯啶酮中溶解11.75g(58.7毫莫耳)的4,4’-二胺基二苯醚而成之溶液經20分鐘滴加到反應混合物中。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了一夜。接著,在5升的水中使聚醯亞胺前驅物沉澱,並將水-聚醯亞胺前驅物混合物以5000rpm的速度攪拌了15分鐘。濾取聚醯亞胺前驅物,再次投入到4升的水中,進而攪拌30分鐘並再次進行了過濾。接著,在減壓下將所得到之聚醯亞胺前驅物在45℃下乾燥3天而得到了聚合物A-2。
<合成例4:聚合物B-2的合成> 在合成例3中,使用19.0g(64.5毫莫耳)的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來代替20.0g(64.5毫莫耳)的4,4’-氧基二鄰苯二甲酸二酐,除此以外,以與合成例3中所記載之方法相同之方式進行反應而得到了聚合物B-2。
<合成例5:聚合物C的合成> 在乾燥氮氣流下,將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32.78g(0.0895莫耳))和1,3-雙(3-胺基丙基)四甲基二矽氧烷(1.24g(0.005莫耳))溶解於NMP 100g中。將雙(3,4-二羧基苯基)醚二酐(31.02g(0.10莫耳))與NMP 30g一同加入到該溶液中,並在20℃下攪拌1小時,接著,在50℃下攪拌了4小時。向該攪拌後的溶液中加入3-胺基苯酚(1.09g(0.01莫耳)),並在50℃下攪拌2小時之後,在180℃下攪拌5小時而得到了樹脂溶液。接著,將該樹脂溶液投入到水(3L)中而生成了白色沉澱。藉由過濾而收集該白色沉澱,用水洗淨3次之後,用80℃的真空乾燥機乾燥了5小時。其結果,得到了作為聚醯亞胺之聚合物C的粉末。
<合成例6:聚合物D的合成> 在室溫(25℃)下,在分離式燒瓶中混合攪拌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183.1g(0.5莫耳)、N,N-二甲基乙醯胺(DMAc)640.9g、吡啶63.3g(0.8莫耳)而使其成為均勻溶液。利用滴液漏斗,向其中滴加了將4,4’-二苯醚二甲醯氯118.0g(0.4莫耳)溶解於二乙二醇二甲醚(DMDG)354g而成者。此時,在15~20℃的水浴中將分離式燒瓶進行了冷卻。滴加所需要之時間為40分鐘,反應液溫度最大為30℃。 從滴加結束之後3小時後,向反應液中添加1,2-環己基二羧酸酐30.8g(0.2mol),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之後放置,用羧基環己基醯胺基密封了聚合物鏈的所有胺末端基的99%。此時的反應率能夠藉由以高效液相層析(HPLC)追蹤所投入之1,2-環己基二羧酸酐的剩餘量來容易地計算出。然後,將上述反應液在高速攪拌下滴加到2L的水中,使聚合物分散析出,並將其進行回收,適當進行水洗、脫水之後,實施真空乾燥,得到了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法測定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9,000(聚苯乙烯換算)的粗聚苯并㗁唑前驅物。 將上述中所得到之粗聚苯并㗁唑前驅物再次溶解於γ-丁內酯(GBL)之後,將其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及陰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處理,將藉此得到之溶液投入到離子交換水中之後,濾出析出之聚合物,並進行水洗、真空乾燥,藉此得到了經純化之聚苯并㗁唑前驅物(聚合物D)。
<合成例7:聚合物E的合成> 向300g的PPA(聚磷酸)中加入2,2-雙(3-胺基-4-羥基苯基)六氟丙烷(6F-BAPh)50.0g(0.137莫耳)和2,2-雙(4-羧基苯基)六氟丙烷(BIS-B-AF)53.5g(0.137莫耳),在氮氣流下加熱至100℃之後,以約10℃/分鐘的升溫速度加熱至200℃,並在200℃下維持150分鐘,得到了作為聚苯并㗁唑之聚合物E。
<合成例8:聚合物F的合成> 向三口燒瓶中加入N-甲基吡咯啶酮123ml及6FDA(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造,產品號:H0771)54.97g(0.124mol),並在40℃下使其溶解,在氮氣流下進行攪拌之過程中,經30分鐘加入2,3,5,6-四甲基伸苯基二胺TeMPD(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造,產品號:T1457)8.13g(0.049mol)、間伸苯基二胺(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 Corporation製造,產品號:164-01515)6.69g(0.062mol)、3,5-二胺基苯甲酸DABA(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造,產品號:D0294)1.971g(0.012mol)的N-甲基吡咯啶酮84.0ml溶液,一邊將體系內保持在40℃一邊進行了滴加。將反應液在40℃下攪拌2.5小時之後,分別加入吡啶(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製造,產品號:166-22575)2.94g(0.037mol)、乙酸酐(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 Ltd.製造,產品號:018-00286)31.58g(0.31mol),進而在80℃下攪拌了3小時。然後,向反應液中加入丙酮676.6mL進行了稀釋。向不銹鋼容器中加入甲醇1.15L、丙酮230mL並進行攪拌之過程中,滴加了反應液的丙酮稀釋液。抽濾所得到之聚合物晶體,並在60℃下送風乾燥而得到了60.1g的聚合物F。
<實施例及比較例> 在各實施例或比較例中,分別混合下述表2~表8中所記載之成分中鹼性化合物以外的成分而得到了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比較用組成物。 表2~表8中所記載之溶劑以外的各成分的欄中之數值表示各成分的含量(質量份)。 又,溶劑的欄中之數值表示所使用之溶劑的含量(質量份)。 將所得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比較用組成物通過細孔的寬度為0.8μm的聚四氟乙烯製過濾器進行了加壓過濾。 又,在表2~表8中,“-”的記載表示不含有對應之成分。
[表2]
  實施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樹脂 A-1 - - - - - - - - - -
B-1 - - - - - - - - - -
A-2 18.2 - 36.3 18.3 17.4 - - 17.3 17.3 18.2
B-2 18.2 36.3 - 18.3 17.4 36.3 36.3 17.3 17.3 18.2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E - - - - - - - - - -
F - - -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 - - - - - - 0.50 - -
G-2 0.50 0.50 0.50 0.25 2.00 0.50 0.50 - 0.50 0.50
G-3 - - - - - - - - - -
G-4 - - - - - - - - - -
G-5 - - - - - - - - - -
G-6 - - - - - - - - - -
G-7 - - - - - - - - - -
G-8 - - - - - - - - - -
G-9 - - - - - - - - - -
聚合抑制劑 H-1 - - - - - 0.05 - - - -
H-2 0.05 0.05 0.05 0.05 0.05 - - - - -
H-3 - - - - - - 0.05 0.05 0.05 0.05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 - - - - - - 1.3 1.3 1.3
I-2 - - - - - - - - - -
I-3 1.3 1.3 1.3 1.3 1.3 1.3 1.3 - - -
I-4 - - - - - - - - - -
I-5 - - - - - - - - - -
I-6 - - - - - - - - - -
I-7 - - - - - - - 0.1 0.1 -
I-8 - - - - - - - - - -
I-9 - - - - - - - - - -
交聯劑 J-1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J-2 - - - - - - - - - -
J-3 - - - - - - - - - -
J-4 - - - - - - - 1.7 1.7 -
密接劑 K-1 - - - - - - - 0.74 0.74 0.74
K-2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 - -
K-3 - - - - - - - - - -
K-4 - - - - - - - - - -
K-5 - - - -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 -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 - - - -
M-2 - - -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 - - - - - - -
N-2 - - - - - - - - - -
N-3 - - - - - - - - - -
溶劑 S-1 - - - - - - - - - -
S-2 - - - - - - - - - -
S-3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S-4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S-5 - - - - - - - - - -
組成物的pH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i i i i i i i i i i
評價結果 A A A B B A A A A A
溶液保存穩定性 A A A A A A A B B A
[表3]
  實施例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樹脂 A-1 - - - - - - - - - -
B-1 - - - - - - - - - -
A-2 17.3 17.3 18.1 18.1 18.1 18.1 18.1 17.7 - 35.3
B-2 17.3 17.3 18.1 18.1 18.1 18.1 18.1 17.7 35.3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E - - - - - - - - - -
F - - -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 - 0.50 0.50 0.50 0.50 0.50 - - -
G-2 - - - - - - - 0.50 0.50 0.50
G-3 - - - - - - - - - -
G-4 0.50 - - - - - - - - -
G-5 - - - - - - - - - -
G-6 - 0.50 - - - - - - - -
G-7 - - - - - - - - - -
G-8 - - - - - - - - - -
G-9 - - - - - - - - - -
聚合抑制劑 H-1 - - - - - - - - - -
H-2 - - - - - - - 0.05 0.05 0.05
H-3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 - -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1.3 1.3 - - - - - - - -
I-2 - - - - 1.3 1.3 1.3 - - -
I-3 - - 1.3 - - - - - - -
I-4 - - - 1.3 - - - - - -
I-5 - - - - - - - 1.3 1.3 1.3
I-6 - - - - - - - - - -
I-7 0.1 0.1 0.1 0.1 0.1 0.1 0.1 - - -
I-8 - - - - - - - - - -
I-9 - - - - - - - - - -
交聯劑   J-1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J-2 - - - - - - - - - -
J-3 - - - - - - - - - -
J-4 1.7 1.7 - - - - - - - -
密接劑 K-1 0.74 0.74 0.74 0.74 - - - - - -
K-2 - - - - 0.74 - - 0.74 0.74 0.74
K-3 - - - - - 0.74 - - - -
K-4 - - - - - - 0.74 - - -
K-5 - - - -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 -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 - - - -
M-2 - - -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 - - - - 1.0 1.0 1.0
N-2 - - - - - - - - - -
N-3 - - - - - - - - - -
溶劑 S-1 - - - - - - - - - -
S-2 - - - - - - - - - -
S-3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S-4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S-5 - - - - - - - - - -
組成物的pH 6.0 6.0 6.0 6.0 6.0 6.0 6.0 5.5 5.5 5.5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i i i i i i i h h h
評價結果 A B A A A A A A A A
溶液保存穩定性 B A A A A A A A A A
[表4]
  實施例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樹脂 A-1 - - - - - - - - - -
B-1 - - - - - - - - - -
A-2 - - 17.7 - 35.3 - - - 18.2 -
B-2 35.3 35.3 17.7 35.3 - 35.3 35.3 35.3 18.2 -
C - - - - - - - - - 36.3
D - - - - - - - - - -
E - - - - - - - - - -
F - - -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 - - - - 0.50 - - - -
G-2 0.50 0.50 0.50 0.50 0.50 - - - 0.50 0.50
G-3 - - - - - - - - - -
G-4 - - - - - - - - - -
G-5 - - - - - - 0.50 - - -
G-6 - - - - - - - 0.50 - -
G-7 - - - - - - - - - -
G-8 - - - - - - - - - -
G-9 - - - - - - - - - -
聚合抑制劑 H-1 - - 0.05 0.05 0.05 - - - - -
H-2 0.05 0.05 - - - 0.05 0.05 0.05 0.05 -
H-3 - - - - - - - - - 0.05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 - - - - - - - - 1.3
I-2 - - - - - - - - - -
I-3 - - - - - - - - - -
I-4 - - - - - - - - - -
I-5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
I-6 - - - - - - - - - -
I-7 - - - - - - - - - -
I-8 - - - - - - - - - -
I-9 - - - - - - - - - -
交聯劑 J-1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
J-2 - - - - - - - - - 5.5
J-3 - - - - - - - - - -
J-4 - - - - - - - - - -
密接劑 K-1 - - - - - - - - - -
K-2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K-3 - - - - - - - - - -
K-4 - - - - - - - - - -
K-5 - - - -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 -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 - - - -
M-2 - - -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1.0 1.0 1.0 1.0 1.0 1.0 - -
N-2 1.0 - - - - - - - - -
N-3 - 1.0 - - - - - - - -
溶劑 S-1 - - - - - - - - - -
S-2 - - - - - - - - - -
S-3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S-4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S-5 - - - - - - - - - -
組成物的pH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6.0 6.0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h h h h h h h h h i
評價結果 A A A A A A A B A B
溶液穩定性 A A A A A A A A A A
[表5]
  實施例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樹脂 A-1 - - - - 17.3 17.3 - 34.5 17.3 17.3
B-1 - - - - 17.3 17.3 34.5 - 17.3 17.3
A-2 - - - - - - - - - -
B-2 - - - - - - - - - -
C - - - 36.3 - - - - - -
D 36.3 - - - - - - - - -
E - 36.3 - - - - - - - -
F - - 30.3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 - - - 0.50 - - - - -
G-2 0.50 0.50 0.50 0.50 - 0.50 0.50 0.50 - -
G-3 - - - - - - - - 0.50 -
G-4 - - - - - - - - - 0.50
G-5 - - - - - - - - - -
G-6 - - - - - - - - - -
G-7 - - - - - - - - - -
G-8 - - - - - - - - - -
G-9 - - - - - - - - - -
聚合抑制劑 H-1 - - - - - - - - - -
H-2 - - - - - - - - - -
H-3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1.3 1.3 1.3 - 1.3 1.3 1.3 1.3 1.3 1.3
I-2 - - - - - - - - - -
I-3 - - - - - - - - - -
I-4 - - - - - - - - - -
I-5 - - - - - - - - - -
I-6 - - - - - - - - - -
I-7 - - - - 0.1 0.1 0.1 0.1 0.1 0.1
I-8 - - 6.0 - - - - - - -
I-9 - - - 1.3 - - - - - -
交聯劑 J-1 - - - - 5.5 5.5 5.5 5.5 5.5 5.5
J-2 5.5 5.5 5.5 - - - - - - -
J-3 - - - 5.5 - - - - - -
J-4 - - - - 1.7 1.7 1.7 1.7 1.7 1.7
密接劑 K-1 - - - -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K-2 0.74 0.74 0.74 0.74 - - - - - -
K-3 - - - - - - - - - -
K-4 - - - - - - - - - -
K-5 - - - -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 -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 - - - -
M-2 - - -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 - - - - - - -
N-2 - - - - - - - - - -
N-3 - - - - - - - - - -
溶劑 S-1 - - - - - - - - - -
S-2 - - - - - - - - - -
S-3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S-4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S-5 - - - - - - - - - -
組成物的pH 6.0 6.0 6.0 6.0 6.5 6.5 6.5 6.5 6.5 6.5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i i - b i i i i i i
評價結果 B B B B A A A A A A
溶液保存穩定性 B A A A B B B B B B
[表6]
  實施例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樹脂 A-1 17.3 17.3 18.1 18.1 18.1 18.1 18.1 17.6 17.6 17.6
B-1 17.3 17.3 18.1 18.1 18.1 18.1 18.1 17.6 17.6 17.6
A-2 - - - - - - - - - -
B-2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E - - - - - - - - - -
F - - -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 -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G-2 - - - - - - - - - -
G-3 - - - - - - - - - -
G-4 - - - - - - - - - -
G-5 0.50 - - - - - - - - -
G-6 - 0.50 - - - - - - - -
G-7 - - - - - - - - - -
G-8 - - - - - - - - - -
G-9 - - - - - - - - - -
聚合抑制劑 H-1 - - - - - - - - - -
H-2 - - - - - - - - - -
H-3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1.3 1.3 - - - - - - - -
I-2 - - 1.3 - - - - - - -
I-3 - - - 1.3 - - - - - -
I-4 - - - - 1.3 - - - - -
I-5 - - - - - 1.3 - 1.3 - -
I-6 - - - - - - 1.3 - 1.3 1.3
I-7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I-8 - - - - - - - - - -
I-9 - - - - - - - - - -
交聯劑 J-1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J-2 - - - - - - - - - -
J-3 - - - - - - - - - -
J-4 1.7 1.7 - - - - - - - -
密接劑 K-1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K-2 - - - - - - - - - -
K-3 - - - - - - - - - -
K-4 - - - - - - - - - -
K-5 - - - -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 -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 - - - -
M-2 - - -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 - - - - 1.0 1.0 -
N-2 - - - - - - - - - 1.0
N-3 - - - - - - - - - -
溶劑 S-1 - - - - - - - - - -
S-2 - - - - - - - - - -
S-3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S-4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S-5 - - - - - - - - - -
組成物的pH 6.5 6.5 6.5 6.5 6.5 6.5 6.5 6.3 6.3 6.3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i i i i i h i h i i
評價結果 B B A A A A A A A A
溶液保存穩定性 B B B B B B B B B B
[表7]
  實施例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樹脂 A-1 17.6 18.1 18.1 18.1 17.3 17.3 17.3 17.3 17.3 17.3
B-1 17.6 18.1 18.1 18.1 17.3 17.3 17.3 17.3 17.3 17.3
A-2 - - - - - - - - - -
B-2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E - - - - - - - - - -
F - - -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0.50 0.50 0.50 0.50 - - - - - -
G-2 - - - -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G-3 - - - - - - - - - -
G-4 - - - - - - - - - -
G-5 - - - - - - - - - -
G-6 - - - - - - - - - -
G-7 - - - - - - - - - -
G-8 - - - - - - - - - -
G-9 - - - - - - - - - -
聚合抑制劑 H-1 - - - - - 0.05 - - - -
H-2 - - - - 0.05 - - - - -
H-3 0.05 0.05 0.05 0.05 - - 0.05 0.05 0.05 0.05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 - - - 1.3 1.3 1.3 1.3 1.3 1.3
I-2 - 1.3 1.3 1.3 - - - - - -
I-3 - - - - - - - - - -
I-4 - - - - - - - - - -
I-5 - - - - - - - - - -
I-6 1.3 - - - - - - - - -
I-7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I-8 - - - - - - - - - -
I-9 - - - - - - - - - -
交聯劑 J-1 5.5 5.5 5.5 5.5 5.5 5.5 - - 5.5 5.5
J-2 - - - - - - 5.5 - - -
J-3 - - - - - - - 5.5 - -
J-4 - - - - 1.7 1.7 1.7 1.7 1.7 1.7
密接劑 K-1 0.74 - - - 0.74 0.74 0.74 0.74 0.74 0.74
K-2 - 0.74 - - - - - - - -
K-3 - - 0.74 - - - - - - -
K-4 - - - 0.74 - - - - - -
K-5 - - - -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 -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 - - - -
M-2 - - -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 - - - - - - -
N-2 - - - - - - - - - -
N-3 1.0 - - - - - - - - -
溶劑 S-1 - - - - - - - - - -
S-2 - - - - - - - - 44.5 -
S-3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44.5 - 44.5
S-4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
S-5 - - - - - - - - - 11.1
組成物的pH 6.3 6.5 6.5 6.5 6.5 6.5 6.5 6.5 6.5 6.5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i i i i i i i i i i
評價結果 A A A A A A A A A A
溶液保存穩定性 B B B B B B B B B A
[表8]
  實施例 比較例
61 62 63 64 1 2 3 4 5
樹脂 A-1 - 16.0 18.1 17.9 17.3 - 17.3 17.3 17.3
B-1 - 16.0 18.1 17.9 17.3 - 17.3 17.3 17.3
A-2 17.3 - - - - 15.7 - - -
B-2 17.3 - - - - 15.7 - - -
C - - - - - - - - -
D - - - - - - - - -
E - - - - - - - - -
F - - - - - - - - -
特定化合物 G-1 - - 0.50 0.50 - - - - -
G-2 0.50 0.50 - - 0.50 0.50 - - -
G-3 - - - - - - - - -
G-4 - - - - - - - - -
G-5 - - - - - - - - -
G-6 - - - - - - - - -
G-7 - - - - - - 0.50 - -
G-8 - - - - - - - 0.50 -
G-9 - - - - - - - - 0.50
聚合抑制劑 H-1 - - - - - - - - -
H-2 - - - - - 0.05 - - -
H-3 0.05 0.05 0.05 0.05 0.05 - 0.05 0.05 0.05
感光劑 或 增感劑 I-1 1.3 1.3 - - 1.3 - 1.3 1.3 1.3
I-2 - - 1.3 1.3 - - - - -
I-3 - - - - - 1.3 - - -
I-4 - - - - - - - - -
I-5 - - - - - - - - -
I-6 - - - - - - - - -
I-7 0.1 0.1 0.1 0.1 0.1 - 0.1 0.1 0.1
I-8 - - - - - - - - -
I-9 - - - - - - - - -
交聯劑 J-1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5.5
J-2 - - - - - - - - -
J-3 - - - - - - - - -
J-4 1.7 1.7 - - 1.7 - 1.7 1.7 1.7
密接劑 K-1 0.74 0.74 - 0.74 0.74 - 0.74 0.74 0.74
K-2 - - - - - 0.74 - - -
K-3 - - - - - - - - -
K-4 - - - - - - - - -
K-5 - - 0.74 - - - - - -
其他添加劑 L-1 - - - 0.5 - - - - -
pH調節劑 M-1 - - - - - 5.0 - - -
M-2 - 2.5 - - - - - - -
熱鹼產生劑 N-1 - - - - - - - - -
N-2 - - - - - - - - -
N-3 - - - - - - - - -
溶劑 S-1 - 44.5 - - 44.5 - 44.5 44.5 44.5
S-2 - 11.1 - - 11.1 - 11.1 11.1 11.1
S-3 44.5 - 44.5 44.5 - 44.5 - - -
S-4 - - 11.1 11.1 - 11.1 - - -
S-5 11.1 - - - - - - - -
組成物的pH 5.5 5.0 6.5 6.5 8.0 9.0 7.5 7.5 6.5
腐蝕抑制 曝光條件 i i i i i i i i i
評價結果 A B A A C C C C C
溶液保存穩定性 A A B B C C C C B
表2~表8中所記載之各成分的詳細內容如下所述。
〔樹脂〕 ·A-1、B-1、A-2、B-2、C~F:上述合成例中所合成之聚合物A-1、聚合物B-1、聚合物A-2、聚合物B-2、聚合物C~F
〔特定化合物(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G-1:1H-苯并三唑(DMSO中的pKa=11.9) ·G-2:5-甲基-1H-苯并三唑(DMSO中的pKa=11.9) ·G-3:4-甲基-1H-苯并三唑(DMSO中的pKa=11.9) ·G-4:甲苯基三唑(5-甲基-1H-苯并三唑與4-甲基-1H-苯并三唑的異構物混合物,DMSO中的pKa=11.9) ·G-5:1,2,3-三唑(DMSO中的pKa=13.9) ·G-6:1,2,4-三唑(DMSO中的pKa=14.8) ·G-7:苯并咪唑(DMSO中的pKa=16.4) ·G-8:吲哚(DMSO中的pKa=21.0) ·G-9:1H-四唑(DMSO中的pKa=8.2) G-7、G-8及G-9係不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聚合抑制劑〕 ·H-1:對苯醌 ·H-2:4-甲氧基苯酚 ·H-3:2-亞硝基-1-萘酚
〔感光劑或增感劑〕 ·I-1:1-苯基-1,2-丙烷二酮-2-(O-乙氧基羰基)-肟 ·I-2:NCI 831(ADEKA CORPORATION製造) ·I-3:Irgacure OXE01(BASF公司製造) ·I-4:Irgacure OXE02(BASF公司製造) ·I-5:Irgacure 784(BASF公司製造) ·I-6:Irgacure 379(BASF公司製造) ·I-7:7-二乙基胺基-3-乙氧基羰基香豆素 ·I-8:重氮萘醌 ·I-9:Wako WPAG-145(FUJIFILM Wako Pure Chemical Corporation製造)
(交聯劑) ·J-1: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J-2:LIGHT ESTER BP-6EM(Kyoeisha chemical Co.,Ltd.製造) ·J-3:DAICEL CELLOXIDE CEL2081(Daicel Corporation製造) ·J-4: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密接劑(矽烷偶合劑)〕 ·K-1:N-[3-(三乙氧基甲矽烷基)丙基]鄰苯二甲醯胺酸 ·K-2:N-[3-(三乙氧基甲矽烷基)丙基]順丁烯醯胺酸 ·K-3: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K-4: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 ·K-5:下述式(K-5)所表示之結構的化合物。式(K-5)中,R表示乙基。 [化學式77]
Figure 02_image151
〔其他添加劑〕 ·L-1:下述式(L-1)所表示之化合物 [化學式78]
Figure 02_image153
〔pH調節劑〕 ·M-1:N-苯基二乙醇胺 ·M-2:CyDTA(反式-1,2-環己烷二胺四乙酸)
〔熱鹼產生劑〕 ·N-1~N-3:下述式(N-1)~式(N-3)所表示之結構的化合物。 [化學式79]
Figure 02_image155
〔溶劑〕 ·S-1:N-甲基吡咯啶酮 ·S-2:乳酸乙酯 ·S-3:γ-丁內酯 ·S-4:二甲基亞碸 ·S-5:環戊酮
<評價> 〔腐蝕抑制(高溫高濕保持後的銅-樹脂界面的孔隙)評價〕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藉由旋塗法分別將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各比較用組成物以層狀適用(塗佈)於銅基板上而得到了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在100℃下將適用了所得到之組成物層之銅基板在加熱板上乾燥4分鐘而在銅基板上形成了厚度20μm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 在表2~表8中,在“腐蝕抑制”的“曝光條件”欄中記載為“i”之例子中,使用具有100μm見方的正方形狀的非遮罩部之光罩,利用i射線(波長約365nm)將m銅基板上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以400mJ/cm2 的曝光能量進行曝光,進而在氮氣氛下以10℃/分鐘的升溫速度升溫,達到230℃之後,3小時維持230℃而得到了形成有硬化膜之銅基板。 在表2~表8中,在“腐蝕抑制”的“曝光條件”欄中記載為“h”之例子中,使用具有100μm見方的正方形狀的非遮罩部之光罩,利用h射線(波長約405nm)將m銅基板上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以400mJ/cm2 的曝光能量進行曝光,進而在氮氣氛下以10℃/分鐘的升溫速度升溫,達到230℃之後,3小時維持230℃而得到了形成有硬化膜之銅基板。 在表2~表8中,在“腐蝕抑制”的“曝光條件”欄中記載為“b”之例子中,使用具有100μm見方的正方形狀的非遮罩部之光罩,利用寬帶光(高壓水銀燈)將m銅基板上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以400mJ/cm2 的曝光能量進行曝光,進而在氮氣氛下以10℃/分鐘的升溫速度升溫,達到230℃之後,3小時維持230℃而得到了形成有硬化膜之銅基板。 在表2~表8中,在“腐蝕抑制”的“曝光條件”欄中記載為“-”之例子中,不對銅基板上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曝光,而在氮氣氛下以10℃/分鐘的升溫速度升溫,達到230℃之後,3小時維持230℃而得到了形成有硬化膜之銅基板。
使用恆溫槽(ESPEC STH-120),將上述形成有硬化膜之銅基板在空氣中、150℃、相對濕度90%的條件下加熱了500小時。 接著,割斷基板中之銅層(銅基板)與硬化膜的積層體部分,進而用離子銑削裝置(ArBlade5000,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製造)對上述剖面進行了表面處理。 利用FE-SEM(S-4800型,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製造)從正側面觀察所得到之銅層(Cu層)與硬化膜的積層體剖面,計算出在Cu層的表面中所佔據之孔隙的面積比率。亦即,以目視分離為SEM像的孔隙部分和Cu層的部分。藉由將孔隙部分的面積除以Cu層整體的面積而計算出孔隙的面積比率。 根據上述面積比率,按照下述評價基準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記載於表2~表8的“腐蝕抑制”欄。上述孔隙的面積比率愈小,則可以說金屬的腐蝕愈得到抑制。
-評價基準- A:上述面積比率為5%以下。 B:上述面積比率為超過5%且15%以下。 C:上述面積比率超過15%。
〔溶液保存穩定性評價〕 -經時前膜厚的測定-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利用旋塗法分別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比較用組成物適用於矽晶圓上而形成了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在100℃下將適用了所得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之矽晶圓在加熱板上乾燥5分鐘,在矽晶圓上得到了約15μm的均勻厚度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測定上述矽晶圓上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膜厚,將其值作為經時前膜厚。關於膜厚,用橢圓偏光計(Foothill公司製造之KT-22)在塗佈面10點處實施膜厚測定,作為其算術平均值而求出了膜厚。
-經時後膜厚的測定- 在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分別將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比較用組成物放入玻璃容器中並進行密閉,在25℃、遮光的環境下靜置14天之後,利用旋塗法將硬化性樹脂組合物或比較用組成物以與求出經時前膜厚時相同之轉速適用於矽晶圓上而形成了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在100℃下將適用了所得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之矽晶圓在加熱板上乾燥5分鐘,在矽晶圓上得到了均勻厚度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藉由與上述經時前膜厚的測定方法中之膜厚的測定方法相同之方法測定所得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膜厚,將其值作為經時後膜厚。
-膜厚變化率- 藉由以下式計算出膜厚變化率。 膜厚變化率(%)=|經時前膜厚-經時後膜厚|/經時前膜厚×100 按照下述評價基準評價所計算出之膜厚變化率,將評價結果記載於表2~表8的“保存穩定性評價”欄。上述膜厚變化率愈小,則可以說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保存穩定性愈優異。
-評價基準- A:上述膜厚變化率小於10%。 B:上述膜厚變化率為10%以上且小於15%。 C:上述膜厚變化率為15%以上。
根據以上結果可知,依本發明之包含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以及溶劑且組成物的pH小於7.0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得到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優異之硬化膜。 比較例1~2之比較用組成物包含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但pH為7.0以上。可知該比較例1~2之比較用組成物在硬化膜所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及溶液保存穩定性方面較差。 比較例3~4之比較用組成物不包含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且pH為7.0以上。可知該比較例1~2之比較用組成物在硬化膜所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及溶液保存穩定性方面較差。 比較例5之比較用組成物的pH小於7.0,但不包含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可知該比較例5之比較用組成物在硬化膜所鄰接之金屬的腐蝕的抑制方面較差。
<實施例101> 藉由旋塗法,將在實施例1中所使用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層狀適用於表面上形成有銅薄層之樹脂基材的銅薄層的表面,並在100℃下乾燥5分鐘而形成膜厚20μm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層之後,使用步進機(Nikon Co.,Ltd.製造,NSR1505 i6)進行了曝光。通過遮罩(圖案為1:1線與間隙、線寬為10μm的二元遮罩)照射波長365nm的光來進行。曝光之後,用環戊酮顯影30秒鐘,並且用PGMEA沖洗20秒鐘而得到了層的圖案。 接著,在230℃下加熱3小時而形成了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該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的絕緣性優異。 又,使用該等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製造出半導體器件,其結果,確認到動作沒有問題。
無。
無。

Claims (14)

  1. 一種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包含: 選自包括聚醯亞胺、聚苯并㗁唑及該等的前驅物之群組中之至少一種樹脂; 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以及 溶劑, 組成物的pH小於7.0。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 前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在二甲基亞碸中的pKa小於15。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 前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包括具有1,2,3-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 前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包括具有苯并三唑結構之化合物。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中 相對於前述樹脂100質量份,包含感光劑1~40質量份、前述具有三唑結構之化合物0.05~20質量份及前述溶劑50~300質量份。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包含不含氮原子之溶劑作為前述溶劑。
  7.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包含僅由碳原子、氧原子及氫原子構成之溶劑作為前述溶劑。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其係用於再配線層用層間絕緣膜的形成。
  9. 一種硬化膜,其係將請求項1至請求項8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成。
  10. 一種積層體,其係包括2層以上的請求項9所述之硬化膜,在任意的前述硬化膜彼此之間包括金屬層。
  11. 一種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係包括:膜形成製程,係將請求項1至請求項8之任一項所述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適用於基板而形成膜。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係包括:曝光製程,係對前述膜進行曝光;及顯影製程,係對前述膜進行顯影。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其係包括:加熱製程,係將前述膜在50~450℃下進行加熱。
  14. 一種半導體器件,其係包括請求項9所述之硬化膜或請求項10所述之積層體。
TW109145584A 2019-12-27 2020-12-22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1307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8513 2019-12-27
JP2019-238513 2019-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705A true TW202130705A (zh) 2021-08-16

Family

ID=7657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5584A TW202130705A (zh) 2019-12-27 2020-12-22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334268B2 (zh)
KR (1) KR20220107008A (zh)
CN (1) CN114981360A (zh)
TW (1) TW202130705A (zh)
WO (1) WO20211325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0566A (zh) * 2021-07-22 2021-10-08 广州星光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二苯基甲烷的有机硅单体及其制备的超高折射率半导体led封装材料
WO2023106101A1 (ja) * 2021-12-09 2023-06-15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1116B2 (ja) * 2008-05-22 2012-04-04 日立化成デュポンマイクロ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電子部品
JP5620691B2 (ja) 2010-02-16 2014-11-05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レリーフ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
TW201736438A (zh) * 2015-12-17 2017-10-16 Fujifilm Corp 含雜環的聚合物前驅體的製造方法及含雜環的聚合物前驅體以及其應用
WO2018043467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応用
KR102365294B1 (ko) * 2017-05-31 2022-02-21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폴리머 전구체, 경화막, 적층체, 경화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디바이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2578A1 (ja) 2021-07-01
KR20220107008A (ko) 2022-08-01
CN114981360A (zh) 2022-08-30
JP7334268B2 (ja) 2023-08-28
JPWO2021132578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12425A (zh) 硬化物的製造方法、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TW202235490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136420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200671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130707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130705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219636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222912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219637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136375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KR102648552B1 (ko) 경화막의 제조 방법,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TW202204476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215154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204475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138469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樹脂膜、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225268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TW202219092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以及光鹼產生劑
TW202234156A (zh) 樹脂組成物、硬化物、積層體、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以及化合物
TW202212992A (zh) 硬化物的製造方法、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TW202125122A (zh) 圖案形成方法、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
TWI841777B (zh) 硬化膜的製造方法、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電子元件的製造方法
TW202140621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244639A (zh) 永久膜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2208507A (zh)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膜、積層體、硬化膜之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器件
TW202146527A (zh)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圖案的製造方法、感光膜、硬化物、積層體及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