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30545A -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30545A
TW202130545A TW109132518A TW109132518A TW202130545A TW 202130545 A TW202130545 A TW 202130545A TW 109132518 A TW109132518 A TW 109132518A TW 109132518 A TW109132518 A TW 109132518A TW 202130545 A TW202130545 A TW 2021305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ircuit system
operating device
accommodating
reference pla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2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駒田耕之
增田隆哉
酒井拓真
日高祐一郎
掛橋駿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0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054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16Arrangement of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16Arrangement of switches
    • B62J6/165Wireless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3/0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B62J43/20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一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包括一基座部件及一操作部件。該基座部件在一縱向方向上延伸。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容納結構。該第一端部經組態以耦合至一把手桿。該第二端部在該縱向方向上與該第一端部相對。該容納結構設置至該第二端部。該操作部件繞一樞轉軸可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部件。在沿著該樞轉軸觀察時,該容納結構安置於該第二端部中沿著該縱向方向最遠離該第一端部之一位置處。該容納結構包含經組態以容納一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零件。

Description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一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一人力交通工具包含經組態以操作一被操作單元之一操作單元。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用於一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包括一基座部件及一操作部件。基座部件在一縱向方向上延伸。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及一容納結構。該第一端部經組態以耦合至一把手桿。該第二端部在該縱向方向上與該第一端部相對。該容納結構設置至該第二端部。該操作部件繞一樞轉軸可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部件。在沿著該樞轉軸觀察時,該容納結構安置於該第二端部中沿著該縱向方向最遠離該第一端部之一位置處。該容納結構包含經組態以容納一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零件。
根據第一態樣之操作裝置,可使用該容納結構將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配置於該基座部件之該第二端部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該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基座部件包含設置於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的一握把部分。
根據第二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該容納結構應用於一道路型及/或一握把型操作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第一態樣或第二態樣之該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樞轉軸被設置成相較於距該第一端部更靠近該第二端部。
根據第三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操作裝置配置於適合於操控該操作部件之一位置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該第二態樣或第三態樣之該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握把蓋。該握把蓋經組態以附接至該基座部件以在該握把蓋附接至該基座部件之一狀態中自該握把蓋至少部分地暴露出該容納結構。
根據第四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較佳地自該握把蓋暴露出之一元件配置於該容納結構之一暴露部分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四態樣中之任一者之該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操作部件包含一近端部及與該近端部相對之一遠端部。該近端部比該遠端部更靠近樞轉軸。該容納零件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在該縱向方向上距該基座部件之該第一端部比距該操作部件之該近端部更遠。
根據第五態樣之操作裝置,使用者可容易操作該操作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五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第一端部包含一接觸表面,該接觸表面經組態以在該第一端部耦合至該把手桿之一安裝狀態中接觸把手桿。該容納零件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距該第一端部之該接觸表面比該操作部件遠。
根據第六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利用比該基座部件中之該操作部件更遠離接觸表面之一部分來作為在其中設置容納零件之一部分。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六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容納零件包含一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及一電路系統容納零件。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電路系統容納零件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
根據第七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容納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第七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沿著一參考平面延伸。電路系統容納零件沿著一額外參考平面延伸。參考平面就額外參考平面彼此相交以界定一交角。交角等於或小於150度。
根據第八態樣之操作裝置,可沿著基座部件之一端之一形狀配置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第八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交角等於或大於30度。
根據第九態樣之操作裝置,可沿著基座部件之一端之一形狀可靠地配置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九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容納零件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
根據第十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穿過插入開口插入至容納零件中或穿過插入開口自容納零件移除。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第十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容納零件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容納空間包含插入開口。
根據第十一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配置於容納空間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第十一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容納零件包含一第一內表面及一第二內表面。第一內表面與第二內表面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與第二內表面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
根據第十二態樣之操作裝置,可藉由使用第一內表面及第二內表面確保容納結構中之容納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第十二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第一內表面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第二內表面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
根據第十三態樣之操作裝置,可藉由使用第一內表面及第二內表面有效地確保容納結構中之容納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第十二或第十三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容納零件包含在第一內表面與第二內表面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容納空間由第一內表面、第二內表面及第三內表面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包含一面向零件面朝插入開口。
根據第五態樣之操作裝置,可藉由使用第一內表面、第二內表面及第三內表面有效地確保容納結構中之容納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第十四態樣之操作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電觸點,該電觸點設置於第一內表面、第二內表面及第三內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在電源供應器容納於容納零件中之一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接觸。
根據第十五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電觸點與容納零件中之一正電極及/或一負電極電連接。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第十五態樣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電觸點包含一正觸點及一負觸點,該負觸點係與該正觸點分離之一部件。
根據第十六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電觸點與容納零件中之正電極及負電極電連接。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六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在沿著樞轉軸觀察時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
根據第十七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設置於操作部件周圍之一區用於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一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七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在第一端部耦合至把手桿之一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另一者上方。
根據第十八態樣之操作裝置,可有效地將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配置於基座部件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八態樣中之任一者之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側表面及一第二側表面。第二側表面沿著樞轉軸設置於第一側表面之一反面上。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側表面及第二側表面中之一者上。
根據第十九態樣之操作裝置,可將基座部件之一側表面用於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一者。
現在將參考附圖闡述實施例,其中貫穿各個圖式,相似元件符號指定對應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實施例
在圖1中看到,用於一人力交通工具2之一操作裝置或電裝置10經組態以安裝至一把手桿3。在此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經組態以安裝至一下垂式把手桿。然而,操作裝置10之結構可適用於安裝至其他類型之把手桿(例如,一扁平把手桿、一計時賽把手桿及一手提式擴音器把手桿)之其他操作裝置。
舉例而言,人力交通工具2係依靠至少包含騎乘人力交通工具2之一使用者(即,騎手)之一人力之一動力行進之一交通工具。人力交通工具2具有任意數目個輪。舉例而言,人力交通工具2具有至少一個輪。在此實施例中,人力交通工具2較佳地具有比一四輪汽車之大小小之一大小。然而,人力交通工具2可具有一任意大小。舉例而言,人力交通工具2可具有比四輪汽車之大小大之一大小。人力交通工具2之實例包含一自行車、三輪車及一滑板車。在此實施例中,人力交通工具2係一自行車。包含一電馬達之一電輔助系統可應用於人力交通工具2 (例如,自行車)以輔助使用者之肌肉動力。即,人力交通工具2可係一電動自行車。
操作裝置10操作地耦合至至少一個裝置以操作該至少一個裝置。在此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操作地耦合至一被操作裝置BC1,例如一煞車裝置。操作裝置10經由一液壓軟管4操作地耦合至被操作裝置BC1。然而,操作裝置10可經由包含一內部金屬絲之一機械控制纜線操作地耦合至一機械組件例如一煞車裝置。被操作裝置BC1可包含除一煞車裝置之外的裝置。
操作裝置10電連接至一電組件BC2及一額外電組件BC3。因此,操作裝置10亦可被稱為一電裝置10。在此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無線連接至電組件BC2及額外電組件BC3。然而,操作裝置10經由一電控制纜線連接至電組件BC2及額外電組件BC3。
電組件BC2及額外電組件BC3之實例包含一額外操作裝置或附屬操作裝置、一可調整座桿、一懸架、一齒輪改變裝置、一煞車裝置、一照明裝置及一顯示器裝置。在此實施例中,電組件BC2包含一齒輪換檔裝置,例如一變速器。額外電組件BC3包含一可調整座桿。然而,電組件BC2及額外電組件BC3並不僅限於以上裝置。
在此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係經組態以由騎手之右手操作來致動被操作裝置BC1之一右手側操作/控制裝置。然而,操作裝置10之結構可適用於一左手側操作裝置。
在申請案中,以下方向性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的」、「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性術語指代彼等方向係以在人力交通工具2中面向把手桿3而位於使用者標準位置中(例如,位於一鞍座或座位上)之一使用者(例如,一騎手)為基準而判定。因此,此等術語在用於闡述操作裝置10或其他組件時應相對於在一水平表面上之一直立騎行位置中使用的配備有操作裝置10之人力交通工具2加以解釋。
操作裝置10包括切換器SW1、SW2及SW3。切換器SW1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1而被啟動。切換器SW2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2而被啟動。切換器SW3經組態以回應於一使用者輸入U3而被啟動。在此實施例中,電組件BC2經組態以回應於切換器SW1及SW2之使用者輸入U1及U2而被操作。額外電組件BC3經組態以回應於切換器SW3之使用者輸入U3而被操作。舉例而言,電組件BC2經組態以回應於由切換器SW1及SW2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1及U2而換高檔及換低檔。額外電組件BC3經組態以回應於由切換器SW3接收之使用者輸入U3而使額外電組件BC3之一狀態在一鎖定狀態與一可調整狀態之間改變。然而,切換器SW1至SW3中之每一者可用於操作其他裝置。
在圖2中看到,用於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10包括一基座部件12。電裝置10進一步包括可相對於基座部件12移動之一操作部件及一受致動部件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用於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10包括一操作部件14。基座部件12在一縱向方向D1上延伸。基座部件12包含一第一端部16及一第二端部18。第一端部16經組態以耦合至把手桿3。第二端部18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在縱向方向D1上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構成基座部件12之一自由端部。基座部件12包含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的一握把部分20。握把部分20在縱向方向D1上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
操作部件14可移動地耦合至基座部件12。操作部件14可繞一樞轉軸A1樞轉地耦合至基座部件12。樞轉軸A1被設置成相較於距第一端部16更靠近第二端部18。操作部件14包含一近端部14A及與近端部14A相對之一遠端部14B。操作部件14自近端部14A延伸至遠端部14B。近端部14A比遠端部14B更靠近樞轉軸A1。在操作部件14之一縱向方向上,遠端部14B比樞轉軸A1更遠離近端部14A。在此實施例中,遠端部14B在操作部件14中最遠離近端部14A且構成操作部件14之一自由端部。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一安裝狀態中,遠端部14B設置於樞轉軸A1及近端部14A下方。
操作部件14可相對於基座部件12繞樞轉軸A1在一靜置位置P11與一被操作位置P12之間樞轉。操作裝置10包含界定樞轉軸A1之一樞轉軸件24。樞轉軸件24可將操作部件14樞轉地耦合至基座部件12。在此實施例中,靜置位置P11及被操作位置P12由樞轉軸A1及遠端部14B界定。
在申請案中,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靜置位置」指代在使用者不操作可移動零件之一狀態中一可移動零件(例如,操作部件14)保持靜止之一位置。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被操作位置」指代使用者已操作可移動零件以實行一裝置(例如,被操作裝置BC1)之操作之一位置。
基座部件12包含設置於基座部件12中之一氣動單元26。氣動單元26經組態以回應於操作部件14之一移動而產生氣動壓力。舉例而言,氣動單元26包含一缸膛、一活塞及一貯存器。由於氣動單元26包含已知結構,因此為簡潔起見在此將不對其加以詳細闡述。操作部件14可操作地耦合至另一結構而非氣動單元26。舉例而言,操作部件14可操作地耦合至一機械控制纜線(例如,一Bowden纜線)以操作被操作裝置BC1。
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握把蓋28。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一狀態中至少部分地覆蓋基座部件12。舉例而言,握把蓋28由例如一彈性材料等一非金屬材料製成。彈性材料之實例包含橡膠。在騎行期間,一騎手有時透過握把蓋28抓握基座部件12 (例如,握把部分20)且靠在基座部件12 (例如,握把部分20)上。操作裝置10可省略握把蓋28。
切換器SW1及SW2安裝至操作部件14以可與操作部件14一起相對於基座部件12移動。切換器SW3安裝至基座部件12。切換器SW3設置至第二端部18。切換器SW3設施於基座部件12與握把蓋28之間。切換器SW3經組態以由使用者經由握把蓋28操作。然而,切換器SW1、SW2及SW3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3中看到,第一端部16包含一接觸表面16A,接觸表面16A經組態以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接觸把手桿3。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將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一安裝結構30。在圖1中看到,安裝結構30較佳地包含一帶夾32及一緊固部件34。緊固部件34經組態以將帶夾32耦合至第一端部16。緊固部件34包含一安裝螺栓36以將把手桿3夾緊於帶夾32與第一端部16之間。安裝結構30可包含類似於帶夾32且用於一道路換檔器中以安裝至一下垂式把手桿之其他結構。
在圖2中看到,操作裝置10包括一電源供應器40。用於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10包括電路系統42。電源供應器40經組態以為電路系統42及其他組件供電。電源供應器40之實例包含一次蓄電池、二次蓄電池及一電容器。在此實施例中,舉例而言,電源供應器40包含形如一扁平圓柱體之一鈕扣電池。然而,電源供應器40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操作裝置10包括,至少一個電控制纜線可拆卸地連接至該連接件CN。連接件CN附接至基座部件12。在此實施例中,連接件CN包含經組態以可拆卸地接納電控制纜線之連接埠CN1及CN2 (例如,參見圖3)。電路系統42經組態以電連接至電源供應器40、切換器SW1、SW2及SW3以及連接件CN。連接埠之一總數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連接件CN可包含一個連接埠或至少三個連接埠。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可拆卸及/或可附接」涵蓋一元件可重複地自另一元件拆卸及可重複地附接至另一元件而無實質損壞之一組態。
基座部件12包含一容納結構43。即,用於人力交通工具2之電裝置10包括容納結構43。容納結構43設置至第二端部18。容納結構43安置於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在第二端部18中沿著縱向方向D1最遠離第一端部16之一位置處。容納結構43包含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零件44。
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44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具體而言,容納零件44包含一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一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即,基座部件12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容納結構43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然而,容納零件44可經組態以僅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容納零件44可省略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中之一者。
容納零件44至少部分地被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44至少部分地被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12之第二端部18處。
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44被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44被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完全設置於基座部件12之第二端部18處。然而,容納零件44可完全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44可完全被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可被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12之第二端部18處。
基座部件12包含一基座體46。容納結構43係與基座體46分離之一部件且利用一緊固件或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固定至基座體46。基座體46包含基座部件12之第一端部16及握把部分20。操作部件14可繞樞轉軸A1樞轉地耦合至基座體46。然而,容納結構43可與基座體46整體地設置成一單件式一元部件。容納結構43在基座部件12中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40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40可更比電路系統42靠近操作部件14。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可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
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可等於電路系統42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可完全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上方。
在圖4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沿著一參考平面RP11延伸。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沿著一額外參考平面RP12延伸。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經組態以容納沿著參考平面RP11延伸之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42設置至基座部件12以沿著與參考平面RP11相交之額外參考平面RP12延伸。電路系統42包含一電路板42A。電路板42A設置至基座部件12以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12延伸。
參考平面RP11與額外參考平面RP12彼此相交以界定一交角AG1。交角AG1等於或小於150度。交角AG1等於或大於30度。在此實施例中,交角AG1為90度。舉例而言,樞轉軸A1及基座體46之一半設置於界定在參考平面RP11與額外參考平面RP12之間的一區RG1中。交角AG1界定於設置有樞轉軸A1及基座體46之一半之區RG1中。然而,交角AG1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且超出以上範圍。
容納零件44包含一容納空間52,容納空間52中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包含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之容納空間52中。然而,容納空間52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容納空間52可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或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容納零件44包含一容納空間53,容納空間53中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包含設置有電路系統42之容納空間53。然而,容納空間53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容納空間53可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或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在圖5中看到,容納結構43包含一主體54及一附接部件55。附接部件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5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設置至主體54及附接部件55中之至少一者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設置至主體5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可設置至附接部件55或者可設置至主體54及附接部件55兩者。
附接部件55係與主體54分離之一部件。主體54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主體54及附接部件55中之每一者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纖維增強塑膠)製成。然而,主體54及附接部件55之材料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56。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包含插入開口56。容納空間52包含插入開口56。當將電源供應器40插入至容納空間52中或自容納空間52移除時,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56。在插入開口56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52相對於樞轉軸A1在一軸向方向D2上透過插入開口56敞開。附接部件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54以覆蓋插入開口56。
附接部件55可拆卸地附接至主體54。電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緊固件43B。緊固件43B經組態以將附接部件55緊固至主體54以可在造成損壞之情況下自主體54移除。在此實施例中,電裝置10包括複數個緊固件43B。緊固件43B之實例包含一螺釘。附接部件55利用該複數個緊固件43B可拆卸地附接至主體54。容納結構43經組態以允許在自主體54拆卸附接部件55之一打開狀態中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移除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55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55附接至主體54之一狀態中封閉插入開口56。然而,可利用另一部件(例如,一條帶)將附接部件55連接至主體54以防止附接部件55意外地自主體54掉落。
電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密封部件43A。密封部件43A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55附接至主體54之一狀態中設置於主體54與附接部件55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密封部件43A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彈性材料)製成。彈性材料之實例包含橡膠。利用一整體模製或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將密封部件43A附接至主體54。然而,可利用一整體模製或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將密封部件43A附接至附接部件55。
電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固持器57。固持器57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接納電源供應器40且經組態以配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固持器57係與主體54分離之部件。固持器57設置至附接部件55。固持器57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55延伸。固持器57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55固定至主體54之一狀態中設置於容納空間52中。在此實施例中,固持器57與附接部件55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然而,固持器57可設置至主體54。固持器57可係與附接部件55分離之部件。
在圖6中看到,固持器57包含一第一固持臂57A、一第二固持臂57B及一支撐基座57C。第一固持臂57A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55突出。第二固持臂57B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55突出。第一固持臂57A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一固持表面57D。第二固持臂57B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二固持表面57E。第二固持表面57E與第一固持表面57D間隔開。第一固持表面57D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第二固持表面57E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然而,第一固持表面57D及第二固持表面57E之形狀並不僅限於彎曲形狀。支撐基座57C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支撐基座57C設置於第一固持臂57A與第二固持臂57B之間。支撐基座57C將第一固持臂57A與第二固持臂57B耦合。支撐基座57C自第一固持表面57D朝向第二固持表面57E延伸。支撐基座57C自第二固持表面57E朝向第一固持表面57D延伸。
在圖7中看到,第一固持臂57A、第二固持臂57B及支撐基座57C界定一支撐凹口57G,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該支撐凹口57G中。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支撐凹口57G中之一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55及固持器57可視為一單個單元。
在圖8中看到,固持器57經組態以在將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56插入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及/或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移除時攜載電源供應器40。固持器57經組態以在將附接部件55固定至主體54及/或自主體54拆卸時攜載電源供應器40。
在圖9中看到,容納零件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58。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包含插入開口58。容納空間53包含插入開口58。當將電路系統42插入至容納空間53中及自容納空間53移除時,電路系統42會穿過插入開口58。在插入開口58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53在與軸向方向D2不同之一方向上透過插入開口58敞開。
容納結構43包含一額外附接部件59。額外附接部件59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54以覆蓋插入開口58。額外附接部件59包含複數個穿孔59A。至少一個電纜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59A中之至少一者。額外附接部件59包含四個穿孔59A。然而,穿孔59A之總數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2中看到,握把蓋28經組態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附接至基座部件12以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容納結構43。在此實施例中,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部分地暴露出主體54。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不自握把蓋28暴露出附接部件55。然而,握把蓋2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以上結構。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不自握把蓋28暴露出主體54。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附接部件55。
在圖4中看到,容納零件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60及一第二內表面62。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包含第一內表面60。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包含第二內表面62。第二內表面62面朝第一內表面60。第二內表面62與第一內表面60間隔開。容納空間52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52。
第一內表面60沿著參考平面RP11延伸。第二內表面62沿著參考平面RP11延伸。參考平面RP11界定於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然而,第一內表面60及第二內表面62可不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
第一內表面60沿著一第一方向D4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62。第二內表面62沿著第一方向D4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6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60在一第二方向D4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62。第一方向D41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第二方向D42垂直於第一方向D41且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12。然而,參考平面RP11、額外參考平面RP12、第一方向D41及第二方向D4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10中看到,容納零件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64。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包含在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延伸之第三內表面64。第三內表面64在第二方向D42上延伸。容納空間52由第一內表面60、第二內表面62及第三內表面6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64包含面朝插入開口56之一面向零件64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容納空間52在軸向方向D2上自第三內表面64延伸至插入開口56。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11平行於軸向方向D2。然而,參考平面RP11與軸向方向D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11中看到,第三內表面64具有一彎曲形狀。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空間52中之一狀態中,第三內表面64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然而,第三內表面64之形狀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66及一第五內表面68。第四內表面66沿著軸向方向D2自第三內表面64延伸至插入開口56。第五內表面68沿著軸向方向D2自第三內表面64延伸至插入開口56。第三內表面64在圓周方向上自第四內表面66延伸至第五內表面68。
在圖4中看到,第四內表面66在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68在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延伸。第四內表面66與第五內表面6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66與第五內表面6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52。第四內表面66面朝第五內表面68。第四內表面66在第二方向D42上延伸。第五內表面68在第二方向D42上延伸。然而,第四內表面66及第五內表面6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4中看到,容納零件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70及一第二內表面72。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包含第一內表面7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包含第二內表面72。第二內表面72與第一內表面70間隔開。容納空間53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53。
第一內表面70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12延伸。第二內表面72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12延伸。額外參考平面RP12界定於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之間。第一內表面70及第二內表面72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12。然而,第一內表面70及第二內表面72可不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12。
第一內表面70沿著一第一方向D5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72。第二內表面72沿著第一方向D5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7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70在一第二方向D5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72。第一方向D51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12及第二方向D42。第二方向D52垂直於第一方向D51且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及第一方向D41。然而,參考平面RP11、額外參考平面RP12、第一方向D41及第二方向D42、第一方向D51及第二方向D5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7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包含在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之間延伸之第三內表面74。第三內表面74在第二方向D52上延伸。容納空間53由第一內表面70、第二內表面72及第三內表面7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74包含相對於容納空間53面朝插入開口58之一面向零件74A。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在第一方向D51上延伸。容納空間53在第一方向D51上自第三內表面74延伸至插入開口58。
在圖11中看到,容納零件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76及一第五內表面78。第四內表面76在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78在第一內表面70與第二內表面72延伸。第四內表面76與第五內表面7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76與第五內表面7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53。第四內表面76面朝第五內表面78。
在圖12中看到,第四內表面76在第一方向D51上自第三內表面74延伸至插入開口58。第五內表面78在第一方向D51上自第三內表面74延伸至插入開口58。然而,第四內表面76及第五內表面7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第三內表面74自第四內表面76延伸至第五內表面78。
在圖10中看到,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括一電觸點80。即,電裝置10進一步包括電觸點80。電觸點80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中之一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第二內表面62及第三內表面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容納零件44中之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第二內表面62及第三內表面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一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此實施例中,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及第三內表面64中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中之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電觸點80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舉例而言,電觸點80可設置於第二內表面62及第三內表面64中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中之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
在此實施例中,電觸點80包含一正觸點82及一負觸點84,負觸點84係與正觸點82分離之一部件。正觸點82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一正電極。負觸點84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一負電極。正觸點82設置於第三內表面64中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負觸點84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中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狀態中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正觸點82與負觸點84的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11中看到,固持器57之支撐基座57C包含一凹口57H。凹口57H設置於第一固持臂57A與第二固持臂57B之間以避免固持器57與電觸點80之間發生干擾。電觸點80在固持器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一狀態中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57H中。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中之至少一者在固持器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狀態中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57H中。在此實施例中,在固持器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84部分地設置於凹口57H中。然而,固持器57與電觸點80之間的位置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13中看到,主體54包含一第一附接凹槽85A及一對第二附接凹槽85B。第一附接凹槽85A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第二內表面62及第三內表面64中之至少一者。第二附接凹槽85B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第二內表面62及第三內表面64中之至少一者中。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附接凹槽85A及該對第二附接凹槽85B設置於第一內表面60中。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附接凹槽85A中以固定至主體54。負觸點84至少部分地設置於該對第二附接凹槽85B中以固定至主體54。然而,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10及圖11中看到,參考平面RP11及額外參考平面RP12中之至少一者沿著樞轉軸A1延伸。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11及額外參考平面RP12沿著樞轉軸A1延伸。參考平面RP1及額外參考平面RP12平行於樞轉軸A1。然而,參考平面RP11及額外參考平面RP12中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樞轉軸A1傾斜。
在圖14中看到,第一內表面60具有一第一輪廓OL11。在與參考平面RP11垂直之一方向上觀察時(例如,參見圖4),第一輪廓OL11界定一第一區域AR11。在此實施例中,在與參考平面RP11垂直之第二方向D42上觀察時(例如,參見圖4),第一輪廓OL11界定第一區域AR11。
在圖15中看到,第二內表面62具有一第二輪廓OL12。在與參考平面RP11垂直之方向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12界定一第二區域AR12。在此實施例中,在與參考平面RP11垂直之第二方向D42上(例如,參見圖4)觀察時,第二輪廓OL12界定第二區域AR12。
在圖16中看到,第三內表面64具有一第三輪廓OL13。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13界定一第三區域AR13。在此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之軸向方向D2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13界定第三區域AR13。
在圖14中看到,插入開口56沿著一插入開口平面RP14延伸。在此實施例中,插入開口平面RP14在第一方向D41上延伸。插入開口平面RP14平行於第一方向D41且垂直於軸向方向D2。在圖11中看到,主體54包含一附接表面54B。在密封部件43A附接至主體54之一狀態中,密封部件43A與附接表面54B接觸。插入開口平面RP14界定於附接表面54B上。
在圖17中看到,插入開口56具有一開口輪廓OL14。在插入開口平面RP14垂直之一方向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14界定一插入開口區域AR14 (例如,參見圖14)。插入開口區域AR14界定於第一內表面60與第二內表面62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在與插入開口平面RP14垂直之軸向方向D2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14界定插入開口區域AR14 (例如,參見圖14)。
插入開口區域AR14具有一第一長度L11及一第二長度L12。第一長度L11界定於平行於參考平面RP11之一第一長度方向D61上。第一長度L11在第一長度方向D61上被界定成自第四內表面66至第五內表面68。因此,插入開口56之第一長度L11等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的界定於第一長度方向D61 (即,第一方向D41)上之一長度。
第二長度L12界定於與第一長度方向D61垂直之一第二長度方向D62上。第二長度L12在第二長度方向D62上被界定成自第一內表面60至第二內表面62。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長度L11長於第二長度L12。然而,第一長度L11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12。
在圖14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具有界定於與第一長度方向D61垂直且與參考平面RP21平行之一第三長度方向D63上之一第三長度L13。第三長度L13被定義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之一最大深度。具體而言,第三長度L13被定義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之容納空間52之一最大深度。第三長度方向D63平行於軸向方向D2。
在圖14及圖17中看到,第三長度L13長於第二長度L12。第一區域AR11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14。然而,第一區域AR11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14。第三長度L13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12。
在圖15及圖17中看到,第二區域AR12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14。然而,第二區域AR12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14。
在圖14及圖17中看到,第一區域AR11大於第三區域AR13。然而,第一區域AR11可等於或小於第三區域AR13。
在圖18中看到,切換器SW1經由一電纜C1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切換器SW2經由一電纜C2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切換器SW3經由一電纜C3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連接件CN經由一電纜C4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4包含與連接件CN之連接埠CN1及CN2對應之複數個線。電纜C1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59A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1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2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59A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2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3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59A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3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4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59A中之一者以將連接件CN連接至電路系統42。
主體54包含複數個凹槽54A。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包含該複數個凹槽54A。該複數個凹槽54A設置於主體54之一外表面上。電纜C3部分地設置於該複數個凹槽54A中之一者中。電纜C4部分地設置於該複數個凹槽54A中之一者中。凹槽54A之一總數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且可增加或減少。主體54可省略凹槽54A中之至少一者。
操作裝置10包括一支撐部件91。支撐部件91附接至基座部件12 (例如,參見圖2)。在此實施例中,支撐部件91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基座體46。支撐部件91與容納結構43間隔開。電纜C3及C4部分地設置於容納結構43與支撐部件91之間。
在圖19中看到,容納空間52與容納結構43內部之容納空間53連通。容納結構43包含一中間開口92。中間開口92設置於容納空間52與56之間以將容納空間52連接至容納空間53。
在圖11中看到,正觸點82經由一電纜94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負觸點84經由一電纜96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94及96自容納空間52穿過中間開口92延伸至容納空間53。
在圖1中看到,操作裝置10包括使得電源供應器40被充電之一充電單元98。在此實施例中,充電單元98包含一充電埠98A。充電埠98A經組態以可拆卸地連接至一充電纜線。充電單元98電連接至電路系統42。在此實施例中,充電單元98設置至主體54。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充電單元98被握把蓋28覆蓋。在基座部件12安裝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充電單元98設置於樞轉軸A1上方。充電纜線之實例包含一通用串列匯流排(USB)纜線及一微USB纜線。充電單元98之實例包含一USB埠及一微USB埠。然而,充電單元98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充電單元98可包含一無線充電結構,可透過該無線充電結構為電源供應器40無線地充電。
在圖20及圖21中看到,電路系統42包含一通信器、一天線、一通知單元及一控制器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包含一通信器100、一天線101、一通知單元102及一控制器CR。通信器100、天線101、通知單元102及控制器CR電安裝於電路板42A上。通信器100、天線101、通知單元102及控制器CR經由電路板42A彼此電連接。
通信器100經組態以經由一有線通信通道及一無線通信通道中之至少一者個與另一裝置通信。在此實施例中,通信器100包含一有線通信器WC1及一無線通信器WC2。有線通信器WC1經組態以經由一有線通信通道與電組件BC2之一有線通信器通信。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使用天線101經由一無線通信通道與電組件BC2之一無線通信器通信。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使用天線101經由一無線通信通道與額外電組件BC3之一無線通信器通信。
控制器CR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至U3及/或其他資訊而控制另一裝置。在此實施例中,控制器CR經組態以控制有線通信器WC1及無線通信器WC2將一控制信號CS1及/或CS2傳輸至電組件BC2。控制器CR經組態以控制有線通信器WC1及無線通信器WC2將一控制信號CS3傳輸至額外電組件BC3。
在此實施例中,控制信號CS1指示電組件BC2換高檔。控制信號CS2指示電組件BC2換低檔。控制信號CS3指示額外電組件BC3之狀態在鎖定狀態與可調整狀態之間改變。
控制器CR經組態以選擇有線通信器WC1及無線通信器WC2中之一者。在此實施例中,控制器CR經組態以選擇無線通信器WC2作為一預設通信器。控制器CR經組態以偵測連接件CN與一電控制纜線之間的連接。連接件CN包含複數個連接件觸點CN11及CN21。連接件觸點CN11經組態以電連接至一電控制纜線,該電控制纜線連接至連接件CN之連接埠CN1 (例如,參見圖2)。連接件觸點CN21經組態以電連接至一電控制纜線,該電控制纜線連接至連接件CN之連接埠CN2 (例如,參見圖2)。
該複數個連接件觸點CN11及CN21電連接至控制器CR。控制器CR經組態以偵測自電源PS至連接件CN之電供應。若電控制纜線未連接至連接件CN,則控制器CR經組態以選擇無線通信器WC2。若電控制纜線連接至連接件CN,則控制器CR經組態以選擇有線通信器WC1。然而,控制器CR可經組態以選擇有線通信器WC1作為一預設通信器。
控制器CR包含一處理器CR1、一記憶體CR2及一系統匯流排CR4。處理器CR1及記憶體CR2電安裝於電路系統42上。處理器CR1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單元(CPU)及一記憶體控制器。處理器CR1通過電路系統42及系統匯流排CR4電連接至記憶體CR2。主控有線通信器及主控無線通信器經組態以電安裝於電路系統上。有線通信器WC1及無線通信器WC2中之每一者通過電路系統42及系統匯流排CR4電連接至處理器CR1及記憶體CR2。
記憶體CR2包含一唯讀記憶體(ROM)及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記憶體CR2包含各自在ROM及RAM中具有一位址之儲存區域。處理器CR1經組態以控制記憶體CR2將資料儲存於記憶體CR2之儲存區域中且自記憶體CR2之儲存區域讀取資料。記憶體CR2 (例如,ROM)儲存一程式。將程式讀取至處理器CR1中,且藉此實行通信器100之組態及/或演算法。
在此實施例中,使用電力線通信(PLC)技術建立有線通信通道。更具體而言,電佈線結構WS包含一接地線及一電壓線。PLC技術用於電組件之間的通信。PLC攜載關於亦同時用於面向電組件之電力傳輸或電力分配之一導體之資料。
在圖21中看到,在此實施例中,人力交通工具2可包含與電源供應器40分離地設置之一電源PS。電源PS經組態以安裝至一交通工具框架。舉例而言,電源PS具有比電源供應器40之一容量大之一容量。電源PS經組態以經由一電佈線結構WS之一電控制纜線電連接至操作裝置10之連接件CN。透過連接至操作裝置10、電組件BC2及額外電組件BC3之電佈線結構WS自電源PS供電。此外,有線通信器WD1經組態以透過電佈線結構WS使用PLC自彼此接收信號。電源PS之實例包含一次蓄電池及二次蓄電池。然而,電源PS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PLC使用指派給一電組件(例如,操作裝置10)之唯一裝置識別(ID)。在此實施例中,記憶體CR2經組態以儲存包含指派給操作裝置10之唯一裝置ID之裝置資訊。基於該唯一裝置ID,控制器CR經組態以辨識經由有線通信通道傳輸之信號當中自身所需之信號。舉例而言,控制器CR經組態以產生包含指示通信器100之裝置資訊之信號。
控制器CR經組態以辨識包含其他裝置資訊之信號作為經由有線通信通道自電組件BC2傳輸之信號。有線通信器WC1經組態以區分去往一電源電壓之輸入信號與包含裝置資訊之信號。有線通信器WC1經組態以將電源電壓調節至通信器100可恰當地操作之一位準。有線通信器WC1進一步經組態以將輸出信號(例如,包含裝置資訊之信號)疊加於自電源PS施加至電佈線結構WS之電源電壓上。
無線通信器WC2包含一信號傳輸電路及一信號接收電路。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使用一預定無線通信協定將數位信號疊加於載波上以無線地傳輸該數位信號。在此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使用一密碼金鑰將信號加密以產生經加密無線信號。
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經由天線101接收及/或傳輸一無線信號。在此實施例中,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對無線信號進行解碼以辨識自另一無線通信器無線地傳輸之信號及/或資訊。無線通信器WC2經組態以使用密碼金鑰對無線信號進行解密。無線通信器WC2亦可被稱為一無線通信電路WC2。
控制器CR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而產生控制信號CS1。控制器CR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2而產生控制信號CS2。控制器CR經組態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3而產生控制信號CS3。若控制器CR選擇有線通信器WC1,則控制器CR經組態以控制有線通信器WC1分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U2及U3而經由有線通信通道傳輸控制信號CS1、CS2及CS3。若控制器CR選擇無線通信器WC2,則控制器CR經組態以控制無線通信器WC2分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U1、U2及U3而經由無線通信通道傳輸控制信號CS1、CS2及CS3。
充電單元98包含一充電觸點98B。充電觸點98B電連接至控制器CR。控制器CR經組態以偵測自電源PS供應至連接件CN之電。控制器CR包經組態以控制電源供應器40之充電之含一充電控制器CR3。充電控制器CR3經組態以偵測自一外部電源供應器供應至充電單元98之電。充電控制器CR3經組態以在外部電源供應器連接至充電單元98之情況下控制電源供應器40之二次蓄電池之充電。
在圖4中看到,通知單元102經組態以通知使用者操作裝置10之一狀態。操作裝置10之狀態之實例包含通信器100之一通信狀態、電源供應器40之一剩餘電量、電源供應器40之一充電狀態及通信器100之一配對狀態。通知單元102之實例包含一發光裝置,例如一發光二極體(LED)及一揚聲器。在此實施例中,通知單元102設置至容納結構43。通知單元102設置至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容納結構43包含一光傳輸零件104。光傳輸零件104設置於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12之狀態中光傳輸零件104不被握把蓋28覆蓋之一位置中。在基座部件12安裝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通知單元102及光傳輸零件104設置於樞轉軸A1上方。然而,通知單元102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22至圖37闡述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操作裝置或電裝置210。操作或電裝置210具有與操作或電裝置10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唯容納結構43除外。因此,與第一實施例中之元件具有實質上相同功能之元件在此將具有相同編號,且為簡潔起見在此將不再予以詳細闡述及/或圖解說明。
在圖22中看到,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210包括一基座部件212。電裝置210進一步包括一操作部件及可相對於基座部件12移動之一受致動部件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210包括操作部件14。基座部件212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基座部件12實質上相同之結構。
在圖23中看到,基座部件212在縱向方向D1上延伸。基座部件212包含第一端部16及第二端部18。第一端部16經組態以耦合至把手桿3。第二端部18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在縱向方向D1上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構成基座部件212之一自由端部。基座部件212包含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的握把部分20。握把部分20在縱向方向D1上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基座部件212包含基座體46。
在此實施例中,操作裝置210經組態以經由一機械控制纜線204(例如,一Bowden纜線)連接至一電組件BC21 (例如,一煞車裝置)。操作裝置210省略第一實施例之氣動單元26。然而,與第一實施例一樣,操作裝置210可包含經組態以致動被操作裝置BC1之一氣動單元。
在圖23中看到,基座部件212包含一容納結構243。即,人力交通工具2之電裝置210包括容納結構243。容納結構243設置至第二端部18。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容納結構243安置於第二端部18中沿著縱向方向D1最遠離第一端部16之一位置中。容納結構243包含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容納零件244。
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244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容納零件244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容納零件44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具體而言,容納零件244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即,基座部件212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容納結構243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然而,容納零件244可經組態以僅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容納零件244可省略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中之一者。
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及基座體46之間的位置關係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中所闡述的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及基座體46之間的位置關係。
在圖24中看到,基座部件212包含一第一側表面212A及一第二側表面212B。第二側表面212B沿著樞轉軸A1設置於第一側表面212A之一反面上。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側表面212A及第二側表面212B中之一者上。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側表面212A及第二側表面212B中之一者上。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側表面212A上。第一側表面212A設置於第二側表面212B與把手桿3之一軸向中心平面CP之間。在基座部件212安裝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軸向中心平面CP垂直於樞轉軸A1。軸向中心平面CP經界定以均分把手桿3之一軸向長度。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二側表面212B上。電源供應器40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側表面212A及第二側表面212B中之一者上。
在圖23中看到,容納零件244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2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244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212之第二端部18處。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244被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2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244被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完全設置於基座部件212之第二端部18處。然而,容納零件244可被完全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2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244可被完全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可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212之第二端部18處。
基座部件212包含基座體46。容納結構243係與基座體46分離之一部件且附接至基座體46。然而,容納結構243可與基座體46整體地設置成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容納結構243在基座部件212中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與第一實施例之操作裝置10一樣,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40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40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可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
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可等於電路系統42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可完全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上方。
在圖25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沿著一參考平面RP21延伸。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沿著一額外參考平面RP22延伸。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經組態以容納沿著參考平面RP21延伸之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42設置至基座部件12以沿著與參考平面RP21相交之額外參考平面RP22延伸。電路板42A設置至基座部件12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22延伸。
參考平面RP21與額外參考平面RP22彼此相交以界定一交角AG2。交角AG2等於或小於150度。交角AG2等於或大於30度。在此實施例中,交角AG2為90度。舉例而言,基座體46之一半以上設置於於界定於參考平面RP21與額外參考平面RP22之間的一區RG2中。交角AG2界定於其中設置有基座體46之一半以上(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基座體46之全部)之區RG2中。然而,交角AG2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及以以上範圍。
容納零件244包含其中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252。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包含其中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之容納空間252。然而,容納空間252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容納空間252可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或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容納零件244包含其中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253中。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包含其中設置有電路系統42之容納空間253。然而,容納空間253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容納空間253可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或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在圖26中看到,容納結構243包含一主體254及一附接部件255。附接部件2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254。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設置至主體254及附接部件255中之至少一者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設置至主體25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可設置至附接部件255或主體254及附接部件255兩者。
附接部件255係與主體254分離之一部件。主體254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主體254及附接部件255中之每一者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纖維增強塑膠)製成。然而,主體254及附接部件255之材料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2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2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256。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包含插入開口256。容納空間252包含插入開口256。當將電源供應器40插入至容納空間252中或自容納空間252移除時,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256。在插入開口256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252相對於樞轉軸A1在軸向方向D2上透過插入開口256敞開。附接部件2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254以覆蓋插入開口256。
附接部件255可拆卸地附接至主體254。電裝置210進一步包括緊固件43B。在此實施例中,電裝置210包括該複數個緊固件43B。利用該複數個緊固件43B將附接部件255可拆卸地附接至主體254。容納結構243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255自主體254拆卸之一打開狀態中允許將電源供應器40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移除。附接部件255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255附接至主體254之一狀態中封閉插入開口256。然而,可利用另一部件(例如一條帶)將附接部件255連接至主體254以防止附接部件255意外地自主體254掉落。
電裝置210進一步包括一密封部件243A。在附接部件255附接至主體254之一狀態中,密封部件243A經組態以設置於主體254與附接部件255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密封部件243A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彈性材料)製成。彈性材料之實例包含橡膠。通過一整體模製結構或一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將密封部件243A附接至主體254。然而,可通過一整體地模製結構或一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將密封部件243A附接至附接部件255。
電裝置210進一步包括一固持器257。固持器257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接納電源供應器40且經組態以配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固持器257係與主體254分離之一部件。固持器257設置至附接部件255。固持器257自附接部件255延伸。固持器257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255固定主體254之一狀態中設置於容納空間252中。在此實施例中,固持器257與附接部件255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然而,固持器257可設置至主體254。固持器257可係與附接部件255分離之一部件。
在圖27中看到,固持器257包含一第一固持臂257A、一第二固持臂257B及一支撐基座257C。第一固持臂257A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255突出。第二固持臂257B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255突出。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固持臂257A直接耦合至第二固持臂257B。第一固持臂257A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一固持表面257D。第二固持臂257B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二固持表面257E。第二固持表面257E與第一固持表面257D部分地間隔開。第二固持表面257E連續地連接至第一固持表面257D。第一固持表面257D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第二固持表面257E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然而,第一固持表面257D及第二固持表面257E之形狀並不僅限於彎曲形狀。支撐基座257C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支撐基座257C設置於第一固持臂257A與第二固持臂257B之間。支撐基座257C耦合第一固持臂257A及第二固持臂257B。支撐基座257C自第一固持表面257D朝向第二固持表面257E延伸。支撐基座257C自第二固持表面257E朝向第一固持表面257D延伸。
第一固持零件257A、第二固持臂257B及支撐基座257C界定其中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之一支撐凹口257G。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支撐凹口257G中之一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255及固持器257被視為一單個單元。
固持器257包含一第一凸起257M及一第二凸起257N。當附接部件255附接至主體254時,第一凸起257M設置至第一固持臂257A以引導固持器257。當附接部件255附接至主體254時,第二凸起257N設置至第二固持臂257B以引導固持器257。第一凸起257M自第一固持臂257A突出。第二凸起257N自第二固持臂257B突出。第一凸起257M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第二凸起257N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
固持器257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256插入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及/或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移除時攜載電源供應器40。固持器257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255固定至主體254及/或自主體254拆卸時攜載電源供應器40。
在圖26中看到,容納零件2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2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258。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包含插入開口258。容納空間253包含插入開口258。當將電路系統42插入至容納空間253中及自容納空間253移除時,電路系統42穿過插入開口258。在插入開口258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253在不同於軸向方向D2之一方向上透過插入開口258敞開。
附接部件2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254以覆蓋插入開口258。在此實施例中,附接部件2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254以覆蓋插入開口256及258。然而,容納結構243可包含經組態以覆蓋插入開口258之另一附接部件,該另一附接部件係與附接部件255分離之一部件。
在圖23中看到,握把蓋28經組態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之狀態中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以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容納結構243。在此實施例中,握把蓋28經組態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之狀態中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以自握把蓋28部分地暴露出主體254。握把蓋28經組態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之狀態中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以不會自握把蓋28暴露出附接部件255。然而,握把蓋2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以上結構。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之狀態中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以不會自握把蓋28暴露出主體254。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之狀態中附接至基座部件212以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附接部件255。
在圖25中看到,容納零件2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260及一第二內表面262。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包含第一內表面260。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包含第二內表面262。第二內表面262面朝第一內表面260。第二內表面262與第一內表面260間隔開。容納空間252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252。
第一內表面260沿著參考平面RP21延伸。第二內表面262沿著參考平面RP21延伸。參考平面RP21界定於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第一內表面260及第二內表面262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然而,第一內表面260及第二內表面262可不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
第一內表面260沿著一第一方向D24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262。第二內表面262沿著第一方向D24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26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260在一第二方向D24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262。第一方向D241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第二方向D242垂直於第一方向D241且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22。然而,參考平面RP21、額外參考平面RP22、第一方向D241及第二方向D24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2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264。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包含在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延伸之第三內表面264。第三內表面264在第二方向D242上延伸。容納空間252由第一內表面260、第二內表面262及第三內表面26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264包含面朝插入開口256之一面向零件264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容納空間252在軸向方向D2上自第三內表面264延伸至插入開口256。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21平行於軸向方向D2。然而,參考平面RP21與軸向方向D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28中看到,第三內表面264具有一彎曲形狀。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空間252中之一狀態中,第三內表面264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然而,第三內表面264之形狀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2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266及一第五內表面268。第四內表面266沿著軸向方向D2自第三內表面264延伸至插入開口256。第五內表面268沿著軸向方向D2自第三內表面264延伸至插入開口256。第三內表面264在圓周方向上自第四內表面266延伸至第五內表面268。
在圖29中看到,第四內表面266在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268在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延伸。第四內表面266與第五內表面26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266與第五內表面26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252。第四內表面266面朝第五內表面268。第四內表面266在第二方向D242上延伸。第五內表面268在第二方向D242上延伸。然而,第四內表面266及第五內表面26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244包含一第一引導凹槽269A及一第二引導凹槽269B。第一引導凹槽269A經組態以在軸向方向D2上引導第一凸起257M。第二引導凹槽269B經組態以在軸向方向D2上引導第二凸起257N。第一引導凹槽269A設置於第四內表面266中。第二引導凹槽269B設置於第五內表面268中。
在圖25中看到,容納零件2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270及一第二內表面272。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包含第一內表面27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包含第二內表面272。第二內表面272與第一內表面270間隔開。容納空間253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253。
第一內表面270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22延伸。第二內表面272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22延伸。額外參考平面RP22界定於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第一內表面270及第二內表面272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22。然而,第一內表面270及第二內表面272可不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22。
第一內表面270沿著一第一方向D25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272。第二內表面272沿著第一方向D25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27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270在一第二方向D25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272。第一方向D251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22及第二方向D242。第二方向D252垂直於第一方向D251且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及第一方向D241。然而,參考平面RP21、額外參考平面RP22、第一方向D241、第二方向D242、第一方向D251及第二方向D25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244包含一第三內表面274在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延伸。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包含第三內表面274在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延伸。第三內表面274在第二方向D252上延伸。容納空間253由第一內表面270、第二內表面272及第三內表面27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274包含相對於容納空間253面朝插入開口258之一面向零件274A。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在第一方向D251上延伸。容納空間253在第一方向D251上自第三內表面274延伸至插入開口258。
在圖28中看到,容納零件2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276及一第五內表面278。第四內表面276在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278在第一內表面270與第二內表面272之間延伸。第四內表面276與第五內表面27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276與第五內表面27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253。第四內表面276面朝第五內表面278。
在圖30中看到,第四內表面276在第一方向D251上自第三內表面274延伸至插入開口258。第五內表面278在第一方向D51上自第三內表面274延伸至插入開口258。然而,第四內表面276及第五內表面27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第三內表面274自第四內表面276延伸至第五內表面278。
在圖25中看到,操作裝置210進一步包括電觸點80。即,電裝置210進一步包括電觸點80。電觸點80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244中之一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容納零件244中之狀態中,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260、第二內表面262及第三內表面2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一狀態中,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260、第二內表面262及第三內表面2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此實施例中,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244中之狀態中,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260及第三內表面264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電觸點80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此實施例中,正觸點82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2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正電極。負觸點84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2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負電極。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2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82設置於第三內表面264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2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84設置於第一內表面260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28中看到,固持器257之支撐基座257C包含一凹口257H。凹口257H設置於第一固持臂257A與第二固持臂257B之間以避免固持器257與電觸點80之間發生干擾。在固持器2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一狀態中,電觸點80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257H中。在固持器2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257H中。在此實施例中,在固持器2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84部分地設置於凹口257H中。然而,固持器257與電觸點80之間的位置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31中看到,基座部件212包含一額外附接部件292。額外附接部件292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254。主體254包含一開口294。開口294與容納空間253連通且被設置成與插入開口258分離。額外附接部件292經組態以在額外附接部件292附接至主體254之一狀態中覆蓋開口294。
在圖30中看到,額外附接部件292包含複數個穿孔292A。電纜C1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292A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1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2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292A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2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3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292A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3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4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292A中之一者以將連接件CN連接至電路系統42。
在圖24中看到,基座部件212包含一引導凹槽212G及一蓋212C。電纜C1至C4設置於引導凹槽212G中。蓋212C附接至基座體46以至少部分地覆蓋引導凹槽212G。
在圖25中看到,參考平面RP21及額外參考平面RP22中之至少一者沿著樞轉軸A1延伸。參考平面RP21及額外參考平面RP22中之至少一者與樞轉軸A1相交。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21沿著樞轉軸A1延伸。參考平面RP21平行於樞轉軸A1。額外參考平面RP22與樞轉軸A1相交。額外參考平面RP22垂直於樞轉軸A1。然而,參考平面RP21及額外參考平面RP22中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樞轉軸A1傾斜。
在圖32中看到,第一內表面260具有一第一輪廓OL21。在與參考平面RP21垂直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一輪廓OL21界定一第一區域AR21 (例如,參見圖25)。在此實施例中,在與參考平面RP21垂直之第二方向D242上觀察時,第一輪廓OL21界定第一區域AR21 (例如,參見圖25)。
在圖33中看到,第二內表面262具有一第二輪廓OL22。在與參考平面RP21垂直之方向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22界定一第二區域AR22 (例如,參見圖25)。在此實施例中,在與參考平面RP21垂直之第二方向D242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22界定第二區域AR22 (例如,參見圖25)。
在圖34中看到,第三內表面264具有一第三輪廓OL23。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23界定一第三區域AR23。在此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之軸向方向D2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23界定第三區域AR23。
在圖35中看到,插入開口256沿著一插入開口平面RP24延伸。在此實施例中,插入開口平面RP24在垂直於第一方向D241及第二方向D242之一第三方向D443上延伸。在圖25中看到,插入開口平面RP24相對於參考平面RP21及額外參考平面RP22傾斜。然而,參考平面RP21、額外參考平面RP22及插入開口平面RP24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主體254包含一附接表面254B。在密封部件243A附接至主體254之一狀態中,密封部件243A與附接表面254B接觸。在圖35中看到,插入開口平面RP24界定於附接表面254B上。
在圖36中看到,插入開口256具有一開口輪廓OL24。在垂直於插入開口平面RP24之一方向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24界定一插入開口區域AR24 (例如,參見圖35)。插入開口區域AR24界定於第一內表面260與第二內表面262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在與插入開口平面RP24垂直之軸向方向D2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24界定插入開口區域AR24 (例如,參見圖35)。
插入開口區域AR24具有一第一長度L21及一第二長度L22。第一長度L21界定於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之一第一長度方向D261上。第一長度L21在第一長度方向D261上被界定成自第一引導凹槽269A至第二引導凹槽269B。因此,插入開口256之第一長度L21等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的界定於第一長度方向D261 (即,第一方向D241)上之一長度。
第二長度L22界定於與第一長度方向D261垂直之一第二長度方向D262上。第二長度L22被界定成在第二長度方向D262上自第一內表面260至第二內表面262。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長度L21長於第二長度L22。然而,第一長度L21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22。
在圖37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具有界定於垂直於第一長度方向D261且平行於參考平面RP21之一第三長度方向D263上的一第三長度L23。第三長度L23被界定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之一最大深度。具體而言,第三長度L23被界定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之容納空間252之一最大深度。第三長度方向D263平行於軸向方向D2。第三長度L23長於第二長度L22。然而,第三長度L23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22。
在圖32及圖36中看到,第一區域AR21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24。然而,第一區域AR21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24。
在圖33及圖36中看到,第二區域AR22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24。然而,第二區域AR22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24。
在圖32及圖34中看到,第一區域AR21大於第三區域AR23。然而,第一區域AR21可等於或小於第三區域AR23。 第三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38至圖51闡述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操作或電裝置310。操作或電裝置310具有與操作或電裝置10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唯容納結構43除外。因此,與以上實施例中之元件具有實質上相同功能之元件在此將具有相同編號,且為簡潔起見將不再予以詳細闡述及/或圖解說明。
在圖38中看到,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310包括一基座部件312。電裝置310進一步包括一操作部件及可相對於基座部件312移動之一受致動部件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310包括操作部件14。基座部件312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基座部件12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基座部件312在縱向方向D1上延伸。基座部件312包含第一端部16及第二端部18。第一端部16經組態以耦合至把手桿3。第二端部18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在縱向方向D1上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構成基座部件312之一自由端部。基座部件312包含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的一握把部分20。握把部分20在縱向方向D1上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基座部件312包含基座體46。
在此實施例中,與第二實施例之操作裝置210一樣,操作裝置310經組態以經由機械控制纜線204 (例如,一Bowden纜線)連接至電組件BC21 (例如,一煞車裝置)。操作裝置310省略第一實施例之氣動單元26。然而,與第一實施例一樣,操作裝置310可包含經組態以致動被操作裝置BC1之一氣動單元。
在圖39中看到,基座部件312包含一容納結構343。即,人力交通工具2之電裝置310包括容納結構343。容納結構343設置至第二端部18。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容納結構343安置於第二端部18中沿著縱向方向D1最遠離第一端部16之一位置處。容納結構343包含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零件344。
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344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容納零件344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容納零件44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具體而言,容納零件344包含一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一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即,基座部件312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容納結構343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然而,容納零件344可經組態以僅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容納零件344可省略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中之一者。
容納零件344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3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344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312之第二端部18處。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344被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3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344被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完全設置於基座部件312之第二端部18處。然而,容納零件344可被完全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3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344可被完全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可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312之第二端部18處。
基座部件312包含基座體46。容納結構343係與基座體46分離之一部件且附接至基座體46。然而,容納結構43可與基座體46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容納結構43在基座部件312中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與第一實施例之操作裝置10一樣,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40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40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可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
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可等於電路系統42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可完全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上方。
在圖40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沿著一參考平面RP31延伸。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沿著一額外參考平面RP32延伸。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經組態以容納沿著參考平面RP31延伸之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42設置至基座部件312以沿著與參考平面RP31相交之額外參考平面RP32延伸。電路板42A設置至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32延伸之基座部件312。
參考平面RP31與額外參考平面RP32彼此相交以定一交角AG3。交角AG3等於或小於150度。交角AG3等於或大於30度。在此實施例中,交角AG3為120度。舉例而言,樞轉軸A1及基座體46之一半以上設置於界定於參考平面RP31與額外參考平面RP32之間的一區RG3中。交角AG3界定於其中設置有樞轉軸A1及基座體46之一半以上之區RG3中。然而,交角AG3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及以上範圍。
容納零件344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352中。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之容納空間352。然而,容納空間352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容納空間352可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或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容納零件344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353。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路系統42之容納空間353。然而,容納空間353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容納空間353可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或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在圖41中看到,容納結構343包含一主體354及一附接部件355。附接部件3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35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設置至主體354及附接部件355中之至少一者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設置至主體35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可設置至附接部件355或主體354及附接部件355兩者。
附接部件355係與主體354分離之一部件。主體354被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主體354及附接部件355中之每一者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纖維增強塑膠)製成。然而,主體354及附接部件355之材料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3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3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356。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包含插入開口356。容納空間352包含插入開口356。當將電源供應器40插入至容納空間352中或自容納空間352移除時,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356。在插入開口356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352相對於樞轉軸A1在軸向方向D2透過插入開口356敞開。附接部件3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354以覆蓋插入開口356。
附接部件355可拆卸地附接至主體354。電裝置310進一步包括緊固件43B。在此實施例中,電裝置310包括該複數個緊固件43B。利用該複數個緊固件43B將附接部件355可拆卸地附接至主體354。容納結構343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355自主體354拆卸之一打開狀態中允許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移除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355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355附接至主體354之一狀態中封閉插入開口356。然而,可利用另一部件(例如,一條帶)將附接部件355連接至主體354以防止附接部件355意外地自主體354掉落。電裝置310省略與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之密封部件43A及343A對應之一密封部件。然而,電裝置310可包括一密封部件。
電裝置310進一步包括一固持器357。固持器357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接納電源供應器40且經組態以配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固持器357係與主體354分離之一部件。固持器357設置至附接部件355。固持器357自附接部件355延伸。固持器357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355固定至主體354之一狀態中設置於容納空間352中。在此實施例中,固持器357與附接部件355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然而,固持器357可設置至主體354。固持器357可係與附接部件355分離之一部件。
在圖42中看到,固持器357包含一第一固持臂357A、一第二固持臂357B及一支撐基座357C。第一固持臂357A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355突出。第二固持臂357B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355突出。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固持臂357A直接耦合至第二固持臂357B。第一固持臂357A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一固持表面357D。第二固持臂357B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二固持表面357E。第二固持表面357E與第一固持表面357D間隔開。第二固持表面357E連續地連接至第一固持表面357D。第一固持表面357D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第二固持表面357E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然而,第一固持表面357D及第二固持表面357E之形狀並不僅限於彎曲形狀。支撐基座357C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支撐基座357C設置於第一固持臂357A與第二固持臂357B之間。支撐基座357C將第一固持臂357A與第二固持臂357B耦合。支撐基座357C自第一固持表面357D朝向第二固持表面357E延伸。支撐基座357C自第二固持表面357E朝向第一固持表面357D延伸。
第一固持零件357A、第二固持臂357B及支撐基座357C界定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之一支撐凹口357G。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支撐凹口357G中之一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355及固持器357被視為一單個單元。
固持器357包含一第一凸起357M及一第二凸起357N。第一凸起357M設置至第一固持臂357A以在附接部件355附接至主體254時引導固持器357。第二凸起357N設置至第二固持臂357B以在附接部件355附接至主體254時,引導固持器357。第一凸起357M自第一固持臂357A突出。第二凸起357N自第二固持臂357B突出。第一凸起357M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第二凸起357N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
固持器357經組態以在將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356插入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及/或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移除時攜載電源供應器40。固持器357經組態以在將附接部件355固定至主體354及/或自主體354拆卸時攜載電源供應器40。
在圖41中看到,容納零件3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3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358。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包含插入開口358。容納空間353包含插入開口358。在將電路系統42插入至容納空間353中及自容納空間353移除時,電路系統42穿過插入開口358。在插入開口358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353在與軸向方向D2不同之一方向上透過插入開口358打開。
在圖39中看到,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容納結構343。在此實施例中,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部分地暴露出主體354。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之狀態中不會自握把蓋28暴露出附接部件355。然而,握把蓋2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以上結構。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之狀態中不會自握把蓋28暴露出主體354。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3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附接部件355。
在圖40中看到,容納零件3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360及一第二內表面362。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包含第一內表面360。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包含第二內表面362。第二內表面362面朝第一內表面360。第二內表面362與第一內表面360間隔開。容納空間352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352。
第一內表面360沿著參考平面RP31延伸。第二內表面362沿著參考平面RP31延伸。參考平面RP31界定於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第一內表面360及第二內表面362平行於參考平面RP31。然而,第一內表面360及第二內表面362可不平行於參考平面RP31。
第一內表面360沿著一第一方向D34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362。第二內表面362沿著第一方向D34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36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360在一第二方向D34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362。第一方向D341平行於參考平面RP31。第二方向D342垂直於第一方向D341且相對於額外參考平面RP32傾斜。然而,參考平面RP31、額外參考平面RP32、第一方向D341及第二方向D34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43中看到,容納零件3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364。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包含在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延伸之第三內表面364。第三內表面364在第二方向D342上延伸。容納空間352由第一內表面360、第二內表面362及第三內表面36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364包含一面向零件364A面朝插入開口356。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在軸向方向D2上延伸。容納空間352在軸向方向D2上自第三內表面364延伸至插入開口356。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31平行於軸向方向D2。然而,參考平面RP31與軸向方向D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44中看到,第三內表面364具有一彎曲形狀。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空間352中之一狀態中,第三內表面364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然而,第三內表面364之形狀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3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366及一第五內表面368。第四內表面366沿著軸向方向D2自第三內表面364延伸至插入開口356。第五內表面368沿著軸向方向D2自第三內表面364延伸至插入開口356。第三內表面364在圓周方向上自第四內表面366延伸至五內表面368。
在圖40中看到,第四內表面366在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368在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延伸。第四內表面366與第五內表面36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366與第五內表面36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352。第四內表面366面朝第五內表面368。第四內表面366在第二方向D342上延伸。第五內表面368在第二方向D342上延伸。然而,第四內表面366及第五內表面36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344包含一第一引導凹槽369A及一第二引導凹槽369B。第一引導凹槽369A經組態以在軸向方向D2上引導第一凸起357M。第二引導凹槽369B經組態以在軸向方向D2上引導第二凸起357N。第一引導凹槽369A設置於第四內表面366中。第二引導凹槽369B設置於第五內表面368中。
容納零件3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370及一第二內表面372。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包含第一內表面37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包含第二內表面372。第二內表面372與第一內表面370間隔開。容納空間353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353。
第一內表面370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32延伸。第二內表面372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32延伸。額外參考平面RP32界定於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第一內表面370及第二內表面372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32。然而,第一內表面370及第二內表面372可不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32。
第一內表面370沿著一第一方向D35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372。第二內表面372沿著第一方向D35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37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370在一第二方向D35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372。第一方向D351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32及第二方向D342。第二方向D352垂直於第一方向D351且相對於參考平面RP31及第一方向D341傾斜。然而,參考平面RP31、額外參考平面RP32、第一方向D341與第二方向D342、第一方向D351及第二方向D35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3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37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包含在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延伸的第三內表面374。第三內表面374在第二方向D352上延伸。容納空間353由第一內表面370、第二內表面372及第三內表面37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374包含相對於容納空間353面朝插入開口358之一面向零件374A。電路系統容納零件344C在第一方向D351上延伸。容納空間353在第一方向D351上自第三內表面374延伸至插入開口358。
在圖45中看到,容納零件3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376及一第五內表面378。第四內表面376在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378在第一內表面370與第二內表面372之間延伸。第四內表面376與第五內表面37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376與第五內表面37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353。第四內表面376面朝第五內表面378。
在圖46中看到,第四內表面376在第一方向D351上自第三內表面374延伸至插入開口358。第五內表面378在第一方向D351上自第三內表面374延伸至插入開口358。然而,第四內表面376及第五內表面37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第三內表面374自第四內表面376延伸至第五內表面378。
在圖43中看到,操作裝置310進一步包括一電觸點380。即,電裝置310進一步包括電觸點380。電觸點380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344中之一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容納零件344中之狀態中,電觸點3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360、第二內表面362及第三內表面3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一狀態中,電觸點3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360、第二內表面362及第三內表面364中之至少一者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此實施例中,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344中之狀態中,電觸點3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360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電觸點380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此實施例中,電觸點380包含一正觸點382及一負觸點384,負觸點384係與正觸點382分離之一部件。正觸點382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3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一正電極。負觸點384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3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一負電極。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3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384設置於第一內表面360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3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384設置於第一內表面360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正觸點382及負觸點384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44中看到,固持器357之支撐基座357C包含一凹口357H。凹口357H設置於第一固持臂357A與第二固持臂357B之間以避免固持器357與電觸點380之間發生干擾。在固持器3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一狀態中,電觸點380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357H中。在固持器3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382及負觸點384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357H中。在此實施例中,在固持器3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384部分地設置於凹口357H中。然而,固持器357與電觸點380之間的位置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43及圖45中看到,參考平面RP31及額外參考平面RP32中之至少一者沿著樞轉軸A1延伸。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31及額外參考平面RP32沿著樞轉軸A1延伸。參考平面RP31及額外參考平面RP32平行於樞轉軸A1。然而,參考平面RP31及額外參考平面RP32中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樞轉軸A1傾斜。
在圖47中看到,第一內表面360具有一第一輪廓OL31。在與參考平面RP31垂直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一輪廓OL31界定一第一區域AR31 (例如,參見圖4)。在此實施例中,在與參考平面RP31垂直之第二方向D342上觀察時,第一輪廓OL31界定第一區域AR31 (例如,參見圖40)。
在圖48中看到,第二內表面362具有一第二輪廓OL32。在與參考平面RP31垂直之方向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32界定一第二區域AR32 (例如,參見圖40)。在此實施例中,在與參考平面RP31垂直之第二方向D342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32界定第二區域AR32 (例如,參見圖40)。
在圖49中看到,第三內表面364具有一第三輪廓OL33。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31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33界定一第三區域AR33。在此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31之軸向方向D2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33界定第三區域AR33。
在圖47中看到,插入開口356沿著一插入開口平面RP34延伸。在此實施例中,插入開口平面RP34在第一方向D341上延伸。插入開口平面RP34平行於第一方向D341且垂直於軸向方向D2。在圖44中看到,主體354包含一附接表面354B。在附接部件355附接至主體354之一狀態中,附接部件355與附接表面354B接觸。插入開口平面RP34界定於附接表面354B上。
在圖50中看到,插入開口356具有一開口輪廓OL34。在與插入開口平面RP34垂直之一方向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34界定一插入開口區域AR34 (例如,參見圖46)。插入開口區域AR34界定於第一內表面360與第二內表面362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在垂直於插入開口平面RP34之軸向方向D2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34界定插入開口區域AR34 (例如,參見圖47)。
插入開口區域AR34具有一第一長度L31及一第二長度L32。第一長度L31界定於與參考平面RP31平行之一第一長度方向D361上。第一長度L31在第一長度方向D361上被界定成自第一引導凹槽369A至第二引導凹槽369B。因此,插入開口356之第一長度L31等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的界定於第一長度方向D361 (即,第一方向D341)上之一長度。
第二長度L32界定於與第一長度方向D361垂直之一第二長度方向D362上。第二長度L32在第二長度方向D362上被界定成自第一內表面360至第二內表面362。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長度L31長於第二長度L32。然而,第一長度L31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32。
在圖47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具有界定於垂直於第一長度方向D361且平行於參考平面RP32之一第三長度方向D363上之一第三長度L33。第三長度L33被界定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之一最大深度。具體而言,第三長度L33被界定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之容納空間352之一最大深度。第三長度方向D363平行於軸向方向D2。
在圖47及圖50中看到,第三長度L33長於第二長度L32。第一區域AR31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34。然而,第一區域AR31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34。第三長度L33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32。
在圖48及圖50中看到,第二區域AR32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34。然而,第二區域AR32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34。
在圖47及圖49中看到,第一區域AR31大於第三區域AR33。然而,第一區域AR31可等於或小於第三區域AR33。
在圖51中看到,容納結構343包含設置於第二內表面372中之一開口379。電路系統42透過開口379自容納結構343部分地暴露出。電纜94及96自容納空間353穿過中間開口92延伸至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之端。電纜C1至C4延伸穿過開口379以將切換器SW1、SW2及SW3以及連接件CN連接至電路系統42。 第四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52至圖65闡述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操作裝置或電裝置410。操作裝置或電裝置410具有與操作或電裝置10之結構及/或組態相同之結構及/或組態,唯容納結構43除外。因此,與以上實施例中之元件具有實質上相同功能之元件在此將具有相同編號,且為簡潔起見將不再予以詳細闡述及/或圖解說明。
在圖52中看到,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410包括一基座部件412。電裝置410進一步包括一操作部件及可相對於基座部件12移動之一受致動部件中之至少一者。在此實施例中,人力交通工具2之操作裝置410包括操作部件14。基座部件412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基座部件12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基座部件412在縱向方向D1上延伸。基座部件412包含第一端部16及第二端部18。第一端部16經組態以耦合至把手桿3。第二端部18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在縱向方向D1上與第一端部16相對。第二端部18構成基座部件412之一自由端部。基座部件412包含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的握把部分20。握把部分20在縱向方向D1上設置於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8之間。基座部件412包含基座體46。
在此實施例中,操作裝置410經組態以經由一機械控制纜線204 (例如,一Bowden纜線)連接至一電組件BC21 (例如,一煞車裝置)。操作裝置410省略第一實施例之氣動單元26。然而,與第一實施例一樣,操作裝置410可包含一氣動單元經組態以致動被操作裝置BC1。
在圖52中看到,基座部件412包含一容納結構443。即,人力交通工具2之電裝置410包括容納結構443。容納結構443設置至第二端部18。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容納結構443安置於第二端部18中沿著縱向方向D1最遠離第一端部16之一位置處。容納結構443包含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容納零件444。
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444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容納零件444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容納零件44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具體而言,容納零件444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即,基座部件412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容納結構443包含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之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之結構實質上相同之結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然而,容納零件444可經組態以僅容納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容納零件444可省略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中之一者。
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及基座體46之間的位置關係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中所闡述之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C及基座體46之間的位置關係。
在圖53中看到,基座部件412包含一第一側表面412A及一第二側表面412B。第二側表面412B沿著樞轉軸A1設置於第一側表面412A之一反面上。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被設置成相較於距第一側表面412A及第二側表面412B中之一者更靠近第一側表面412A及第二側表面412B中之另一者。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被設置成相較於距第一側表面412A及第二側表面412B中之一者更靠近第一側表面412A及第二側表面412B中之另一者。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被設置成相較於距第二側表面412B更靠近第一側表面412A。第二側表面412B設置於第一側表面412A與把手桿3之軸向中心平面CP之間。電路系統42可被設置成相較於距第一側表面412A更靠近第二側表面412B。電源供應器40可被設置成相較於距第一側表面412A及第二側表面412B中之一者更靠近第一側表面412A及第二側表面412B中之另一者。
在圖52中看到,容納零件444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4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444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412之第二端部18處。在此實施例中,容納零件444被部分地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4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444被部分地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完全設置於基座部件412之第二端部18處。然而,容納零件444可被完全設置成在縱向方向D1上比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14A更遠離基座部件412之第一端部16。容納零件444可被完全設置成比操作部件14更遠離第一端部16之接觸表面16A。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可部分地設置於基座部件412之第二端部18處。
基座部件412包含基座體46。容納結構443係與基座體46分離之一部件且附接至基座體46。然而,容納結構443可與基座體46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容納結構443在基座部件412中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與第一實施例之操作裝置10一樣,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在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40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40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可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
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更靠近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42比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更靠近操作部件14。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可比電路系統42更靠近操作部件1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可等於電路系統42與操作部件14之間的一距離。
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另一者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可完全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上方。
在圖54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沿著一參考平面RP41延伸。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沿著一額外參考平面RP42延伸。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經組態以容納沿著參考平面RP41延伸之電源供應器40。電路系統42設置至基座部件12以沿著與參考平面RP41相交之額外參考平面RP42延伸。電路板42A設置至基座部件12以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42延伸。
參考平面RP41及額外參考平面RP42彼此相交以界定一交角AG4。交角AG4等於或小於150度。交角AG4等於或大於30度。在此實施例中,交角AG4為90度。舉例而言,基座體46之一半以上設置於界定於參考平面RP41與額外參考平面RP42之間的一區RG4中。交角AG4界定於其中設置有基座體46之一半以上(在所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基座體46之全部)區RG4中。然而,交角AG4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及以上範圍。
容納零件444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452。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包含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之容納空間452。然而,容納空間452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容納空間452可經組態以容納電路系統42或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容納零件444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453。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包含其中將設置有電路系統42之容納空間453。然而,容納空間453之位置並不僅限於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容納空間453可經組態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或電源供應器40及電路系統42兩者。
在圖55中看到,容納結構443包含一主體454及一附接部件455。附接部件4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454。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設置至主體454及附接部件455中之至少一者以容納電源供應器40。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設置至主體454及附接部件455。然而,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可僅設置至附接部件455及附接部件455中之一者。
附接部件455係與主體454分離之一部件。主體454被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主體454及附接部件455中之每一者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纖維增強塑膠)製成。然而,主體454及附接部件455之材料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此實施例中,主體454包含一第一主體454A及一第二主體454B。第二主體454B係與第一主體454A之一部件。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設置至第一主體454A。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設置至第二主體454B。然而,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設置至第一主體454A及第二主體454B中之至少一者。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設置至第一主體454A及第二主體454B。第二主體454B可與第一主體454A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
在圖56中看到,附接部件455可樞轉地耦合至主體454以可在一打開位置P421與一封閉位置P422之間移動。利用一樞轉銷454C將附接部件455可樞轉地耦合至主體454。附接部件455可在一打開位置P421與一封閉位置P422之間移動地耦合至主體454。附接部件455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455位於打開位置P421中之一打開狀態中允許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移除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455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455位於封閉位置P422中之一封閉狀態中封閉插入開口56。
附接部件455可相對於主體454繞一額外樞轉軸A4樞轉。附接部件455可相對於主體454繞額外樞轉軸A4在打開位置P421與封閉位置P422之間樞轉。在此實施例中,附接部件455可繞額外樞轉軸A4樞轉地耦合至第一主體454A。然而,附接部件455可樞轉地耦合至第二主體454B或第一主體454A及第二主體454B兩者。
在圖55中看到,容納零件4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4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456。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包含插入開口456。容納空間452包含插入開口456。當將電源供應器40插入至容納空間452中或自容納空間452移除時,電源供應器40穿過插入開口456。在插入開口456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452相對於樞轉軸A1在軸向方向D2上透過插入開口456敞開。附接部件455經組態以附接至主體454以覆蓋插入開口456。
電裝置410進一步包括緊固件43B。利用緊固件43B將附接部件455固定至主體454。容納結構443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455自主體454拆卸之一打開狀態中允許自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移除電源供應器40。附接部件455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455附接至主體454之一狀態中封閉插入開口456。然而,可利用另一部件(例如,一條帶)將附接部件455連接至主體454以防止附接部件455意外地自主體454掉落。
電裝置410進一步包括一密封部件443A。密封部件443A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455附接至主體454之一狀態中設置於主體454與附接部件455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密封部件443A由一非金屬材料(例如,一彈性材料)製成。彈性材料之實例包含橡膠。利用一整體模製結構或一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將密封部件443A附接至主體454。然而,可利用一整體模製結構或一接合結構(例如,黏合劑)將密封部件443A附接至附接部件455。
在圖57中看到,電裝置410進一步包括一固持器457。固持器457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接納電源供應器40且經組態以配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固持器457係與主體454分離之一部件。固持器457設置至附接部件455。固持器457自附接部件455延伸。固持器457經組態以在附接部件455固定主體454之一狀態中設置於容納空間452中。在此實施例中,固持器457與附接部件455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然而,固持器457可設置至主體454。固持器457可係與附接部件455分離之一部件。
在此實施例中,附接部件455包含一容納凹口455A及一內表面455B。內表面455B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凹口455A。在此實施例中,內表面455B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然而,內表面455B之形狀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固持器457上之一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容納凹口455A中。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固持器457上且附接部件455位於封閉位置P422中之一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
在圖58中看到,固持器457包含一第一固持臂457A及一第二固持臂457B。第一固持臂457A在軸向方向D2上自附接部件455突出。第二固持臂457B自附接部件455突出。
在圖57中看到,第一固持臂457A包含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之一第一固持表面457D。第二固持臂457B包含一第二固持表面457E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第二固持表面457E與第一固持表面457D間隔開。第一固持表面457D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第二固持表面457E具有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外周邊延伸之一彎曲形狀。然而,第一固持表面457D及第二固持表面457E之形狀並不僅限於彎曲形狀。
在圖54中看到,容納零件444包含設置於容納零件444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458。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包含插入開口458。容納空間453包含插入開口458。當將電路系統42插入至容納空間453中及自容納空間453移除時,電路系統42穿過插入開口458。在插入開口458未被其他部件覆蓋之一狀態中,容納空間453在與軸向方向D2不同之一方向上透過插入開口458敞開。在此實施例中,第二主體454B包含容納空間453及插入開口458。然而,容納空間453及插入開口458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第一主體454A經組態以附接至第二主體454B以覆蓋插入開口458。在此實施例中,第一主體454A包含一額外凹口454R。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包含容納空間453及額外凹口454R。電路系統42設置於容納空間453及額外凹口454R中。然而,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可省略額外凹口454R。
在圖52中看到,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容納結構443。在此實施例中,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部分地暴露出主體454。握把蓋28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之狀態中不會自握把蓋28暴露出附接部件455。然而,握把蓋2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以上結構。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之狀態中不會自握把蓋28暴露出主體454。握把蓋28可經組態以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以在握把蓋28附接至基座部件412之狀態中自握把蓋28至少部分地暴露出附接部件455。
在圖54中看到,容納零件4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460及一第二內表面462。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包含第一內表面460。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包含第二內表面462。第二內表面462面朝第一內表面460。第二內表面462與第一內表面460間隔開。容納空間452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452。
第一內表面460沿著參考平面RP41延伸。第二內表面462沿著參考平面RP41延伸。參考平面RP41界定於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之間。第一內表面460及第二內表面462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然而,第一內表面460及第二內表面462可不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
第一內表面460沿著一第一方向D44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462。第二內表面462沿著第一方向D44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46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460在一第二方向D44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462。第一方向D441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第二方向D442垂直於第一方向D441且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42。然而,參考平面RP41,額外參考平面RP42、第一方向D441及第二方向D44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54中看到,容納零件4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464。在此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包含在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之間延伸之第三內表面464。第三內表面464在第二方向D442上延伸。容納空間452由第一內表面460、第二內表面462及第三內表面46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464包含面朝插入開口456之一面向零件464A。
在圖57中看到,容納空間452在軸向方向D2上自第三內表面464延伸至插入開口456。第三內表面464具有一彎曲形狀。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空間452中之一狀態中,第三內表面464沿著電源供應器40之一外周邊延伸。然而,第三內表面464之形狀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54中看到,容納零件444包含一第一內表面470及一第二內表面472。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包含第一內表面470。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包含第二內表面472。第二內表面472與第一內表面470間隔開。容納空間453至少部分地界定於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即,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彼此間隔開以在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453。
第一內表面470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42延伸。第二內表面472沿著額外參考平面RP42延伸。額外參考平面RP42界定於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第一內表面470及第二內表面472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42。然而,第一內表面470及第二內表面472可不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42。
第一內表面470沿著一第一方向D451延伸且面朝第二內表面472。第二內表面472沿著第一方向D451延伸且面朝第一內表面470。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內表面470在一第二方向D452上面朝第二內表面472。第一方向D451平行於額外參考平面RP42及第二方向D442。第二方向D452垂直於第一方向D451且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及第一方向D441。然而,參考平面RP41、額外參考平面RP42、第一方向D441、第二方向D442、第一方向D451及第二方向D452之間的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容納零件444包含在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474。在此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包含在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延伸之第三內表面474。第三內表面474在第二方向D452上延伸。容納空間453由第一內表面470、第二內表面472及第三內表面474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內表面474包含相對於容納空間453面朝插入開口458之一面向零件474A。電路系統容納零件444C在第一方向D451上延伸。容納空間453在第一方向D451上自第三內表面474延伸至插入開口458。
在圖59中看到,容納零件444包含一第四內表面476及一第五內表面478。第四內表面476在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延伸。第五內表面478在第一內表面470與第二內表面472之間延伸。第四內表面476及第五內表面478彼此間隔開以在第四內表面476與第五內表面478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納空間453。第四內表面476面朝第五內表面478。
在圖60中看到,第四內表面476在第一方向D451上自第三內表面474延伸至插入開口458。第五內表面478在第一方向D51上自第三內表面474延伸至插入開口458。然而,第四內表面476及第五內表面478之結構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第三內表面474自第四內表面476延伸至第五內表面478。
在圖57中看到,操作裝置410進一步包括電觸點80。即,電裝置410進一步包括電觸點80。電觸點80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4中之一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容納零件444中之狀態中,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460、第二內表面462及第三內表面4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一狀態,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460、第二內表面462及第三內表面464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此實施例中,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4中之狀態中,電觸點80設置於第一內表面460及第三內表面464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電觸點80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此實施例中,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82經組態以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正電極。負觸點84經組態以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狀態中接觸電源供應器40之負電極。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82設置於第一內表面460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在電源供應器40設置於容納零件444 (例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84設置於第一內表面460中以可與電源供應器40接觸。然而,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之位置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固持器457包含一凹口457H。凹口457H設置於第一固持臂457A與第二固持臂457B之間以避免固持器457與電觸點80之間發生干擾。在固持器4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一狀態中,電觸點80至少部分地設置於凹口457H。在固持器4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狀態中,正觸點82及負觸點84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凹口457H中。在此實施例中,在固持器457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中之狀態中,負觸點84部分地設置於凹口457H中。然而,固持器457與電觸點80之間的位置關係並不僅限於此實施例。
在圖59中看到,主體454包含複數個穿孔454H。在此實施例中,第二主體454B包含該複數個穿孔454H。電纜C1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454H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1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2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454H中之一者以將切換器SW2連接至電路系統42。電纜C4延伸穿過該複數個穿孔454H中之一者以將連接件CN連接至電路系統42。
在圖54中看到,參考平面RP41及額外參考平面RP42中之至少一者沿著樞轉軸A1延伸。參考平面RP41及額外參考平面RP42中之至少一者與樞轉軸A1相交。在此實施例中,參考平面RP41沿著樞轉軸A1延伸。參考平面RP41平行於樞轉軸A1。額外參考平面RP42與樞轉軸A1相交。額外參考平面RP42垂直於樞轉軸A1。然而,參考平面RP41及額外參考平面RP42中之至少一者可相對於樞轉軸A1傾斜。
在圖61中看到,第一內表面460具有一第一輪廓OL41。在垂直於參考平面RP41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一輪廓OL41界定一第一區域AR41 (例如,參見圖54)。在此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參考平面RP41之第二方向D442上觀察時,第一輪廓OL41界定第一區域AR41 (例如,參見圖54)。
在圖62中看到,第二內表面462具有一第二輪廓OL42。在垂直於參考平面RP41之方向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42界定一第二區域AR42 (例如,參見圖54)。在此實施例中,在垂直於參考平面RP41之第二方向D442上觀察時,第二輪廓OL42界定第二區域AR42 (例如,參見圖54)。
在圖63中看到,第三內表面464具有一第三輪廓OL43。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之一方向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43界定一第三區域AR43。在此實施例中,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之第一方向D441上觀察時,第三輪廓OL43界定第三區域AR43。
在圖57中看到,插入開口456沿著一插入開口平面RP44延伸。在此實施例中,插入開口平面RP44在垂直於第二方向D442之一第三方向D443上延伸。主體454包含一附接表面454S。在密封部件443A附接至主體454之一狀態中,密封部件443A與附接表面454S接觸。插入開口平面RP44界定於附接表面454S上。
在圖64中看到,插入開口456具有一開口輪廓OL44。在垂直於插入開口平面RP44之一方向上觀察時(例如,參見圖57),開口輪廓OL44界定一插入開口區域AR44。插入開口區域AR44界定於第一內表面460與第二內表面462之間。在此實施例中,在垂直於插入開口平面RP44之第一方向D441上觀察時,開口輪廓OL44界定插入開口區域AR44 (例如,參見圖57)。
插入開口區域AR44具有一第一長度L41及一第二長度L42。第一長度L41界定於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之一第一長度方向D461上。第一長度L41在第一長度方向D461上被界定成自第一引導凹槽469A至第二引導凹槽469B。因此,插入開口456之第一長度L41等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的界定於第一長度方向D461上之一長度。
第二長度L42界定於垂直於第一長度方向D461之一第二長度方向D462上。第二長度L42在第二長度方向D462上被界定成自第一內表面460至第二內表面462。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長度L41長於第二長度L42。然而,第一長度L41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42。
在圖57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具有界定於垂直於第一長度方向D461且平行於參考平面RP41之一第三長度方向D463上之一第三長度L43。第三長度L43被界定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之一最大深度。具體而言,第三長度L43被界定為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4P之容納空間452之一最大深度。容納空間452由第三內表面464及附接部件455之內表面455B至少部分地界定。第三長度L43界定於第三內表面464與內表面455B之間。第三長度方向D463相對於軸向方向D2傾斜。第三長度L43長於第二長度L42。然而,第三長度L43可等於或短於第二長度L42。
在圖61及圖64中看到,第一區域AR41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44。然而,第一區域AR41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44。
在圖62及圖64中看到,第二區域AR42大於插入開口區域AR44。然而,第二區域AR42可等於或小於插入開口區域AR44。
在圖61及圖63中看到,第一區域AR41大於第三區域AR43。然而,第一區域AR41可等於或小於第三區域AR43。 修改方案
可將第二實施例之容納結構243成圖65中所圖解說明之結構。在此修改中,額外附接部件292與主體254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該複數個穿孔292A直接設置於容納結構243之主體254上。
在圖2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操作裝置10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圖66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10中看到,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上方。
在圖23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操作裝置210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圖67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210中看到,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上方。
在圖39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操作裝置310中,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電路系統42上方。在圖68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310中看到,然而,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40上方。在第一端部16耦合至把手桿3之安裝狀態中,電路系統42可至少部分地設置於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344P上方。
在圖56中所圖解說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操作裝置410中,在附接部件455位於封閉位置P422中之封閉狀態中,額外樞轉軸A4設置於附接部件455之一前側上。在圖69中看到,然而,在附接部件455處於封閉位置P422中之封閉狀態中,額外樞轉軸A4可設置於附接部件455之一後側上。容納結構443及圖69之修改兩者之可樞轉耦合結構可適用於圖65至圖68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以及修改。
此外,在圖70及圖71中看到,附接部件55可滑動地附接至主體54。在此修改中,附接部件55包含一引導凹槽554A及一引導部分555A中之一者。主體54包含引導凹槽554A及引導部分555A中之另一者。在所圖解說明修改中,附接部件55包含該複數個引導部分555A。主體54包含該複數個引導凹槽554A。當附接部件55附接至主體54時,引導部分555A插入至引導凹槽554A中。密封部件43A固定至附接部件55。此結構可適用於圖65至圖68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二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以及修改。
在圖2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操作裝置10中,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僅設置至主體54。然而,在圖72中看到,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可設置至主體54及附接部件55兩者。在此修改中,附接部件55包含一額外凹口655A。在附接部件55附接至主體54之一狀態中,電源供應器40部分地設置於額外凹口655A中。此結構可適用於圖65至68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二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以及修改。
在圖23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操作裝置210中,當自沿著樞轉軸A1延伸之一第一方向觀察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不與樞轉軸A1重合。然而,在圖73中看到,當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244P及電路系統42中之一者可與樞轉軸A1至少部分地重合。在所圖解說明之修改中,當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路系統42與樞轉軸A1重合,而當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44P不與樞轉軸A1重合。當沿著樞轉軸A1觀察時,電路系統容納零件244C與樞轉軸A1重合。此結構可適用於圖65及圖67之修改。
在圖28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操作裝置210中,固持器257與附接部件255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然而,在圖74中看到,固持器257可與附接部件255分離之一部件。固持器257可與主體254整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一元部件。此結構可適用於圖65及圖73之第一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以及修改。
在圖2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電裝置10中,電裝置10包括操作部件14。然而,電裝置10可包括一操作部件及一被操作部件中之至少一者。電裝置可包含一變速器、一懸架、一可調整座桿、一煞車裝置、一照明裝置及一顯示器裝置中之至少一者。在圖75中看到,舉例而言,一電裝置710可包含一變速器。電裝置710包括一基座部件712、一被操作部件714及一致動器715。被操作部件714可移動地耦合至基座部件712。致動器715經組態以相對於基座部件712移動被操作部件714。容納結構43固定至基座部件712。電源供應器40容納於容納結構43中且經組態以為致動器715供電。此結構可適用於圖65至圖74中所圖解說明之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以及修改。
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包括(comprising)」及其派生詞旨在規定存在所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開放式術語,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此概念亦適用於類似意義之措辭,舉例而言,術語「具有」、「包含」及其派生詞。
術語「部件」、「區段」、「部分」、「零件」、「元件」、「主體」及結構在以單數形式使用時可具有一單個零件或複數個零件之雙重含義。
本申請案中所陳述之諸如「第一」或「第二」等序數詞僅為識別符,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舉例而言,一特定次序等)。此外,舉例而言,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並不暗示存在「第二元件」,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並不暗示存在「第一元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一對(pair of)」除其中一對元件彼此具有相同形狀或結構之組態外亦可囊括其中一對元件彼此具有不同形狀或結構之組態。
術語「一(a或an)」、「一或多個」及「至少一個」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最後,本文中所使用的例如「實質上」、「大約」及「約」等程度術語意指被修飾術語存在一合理偏差量,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出現明顯改變。本申請案中所闡述之所有數值可被解釋為包含例如「實質上」、「約」及「大約」等術語。
顯然,鑒於以上教示,本發明之眾多修改及變化是可能的。因此,應理解,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可以除本文中所具體闡述之方式外之其他方式來實踐本發明。
2:人力交通工具 3:把手桿 4:基座部件 10:操作裝置或電裝置 12:基座部件 14:操作部件 14A:近端部 14B:遠端部 16:第一端部 16A:接觸表面 18:第二端部 20:握把部分 24:樞轉軸件 26:氣動單元 28:握把蓋 30:安裝結構 32:帶夾 34:緊固部件 36:安裝螺栓 40:電源供應器 42:電路系統 42A:電路板 43:容納結構 43A:密封部件 43B:緊固件 44:容納零件 44C: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44P: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 46:基座體 52:容納空間 53:容納空間 54:主體 54A:凹槽 54B:附接表面 55:附接部件 56:插入開口 57:固持器 57A:第一固持臂 57B:第二固持臂 57C:支撐基座 57D:第一固持表面 57E:第二固持表面 57H:凹口 57G:支撐凹口 58:插入開口 59:額外附接部件 59A:穿孔 60:第一內表面 62:第二內表面 64:第三內表面 64A:面向零件 66:第四內表面 68:第五內表面 70:第一內表面 72:第二內表面 74:第三內表面 74A:面向零件 76:第四內表面 78:第五內表面 80:電觸點 82:正觸點 84:負觸點 85A:第一附接凹槽 85B:第二附接凹槽 91:支撐部件 92:中間開口 94:電纜 96:電纜 98:充電單元 98A:充電埠 98B:充電觸點 100:通信器 101:天線 102:通知單元 104:光傳輸零件 204:機械控制纜線 210:操作裝置或電裝置 212:基座部件 212A:第一側表面 212B:第二側表面 212C:蓋 212G:引導凹槽 243:容納結構 243A:密封部件 244:容納零件 244C: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244P: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 252:容納空間 253:容納空間 254:主體 254B:附接表面 255:附接部件 256:插入開口 257:固持器 257A:第一固持臂 257B:第二固持臂 257C:支撐基座 257D:第一固持表面 257E:第二固持表面 257G:支撐凹口 257H:凹口 257M:第一凸起 257N:第二凸起 258:插入開口 260:第一內表面 262:第二內表面 264:第三內表面 264A:面向零件 266:第四內表面 268:第五內表面 269A:第一引導凹槽 269B:第二引導凹槽 270:第一內表面 272:第二內表面 274:第三內表面 274A:面向零件 276:第四內表面 278:第五內表面 292:額外附接部件 292A:穿孔 294:開口 310:操作裝置或電裝置 312:基座部件 343:容納結構 343A:密封部件 344:容納零件 344C: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344P: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 352:容納空間 353:容納空間 354:主體 354B:附接表面 355:附接部件 356:插入開口 357:固持器 357A:第一固持臂 357B:第二固持臂 357C:支撐基座 357D:第一固持表面 357E:第二固持表面 357G:支撐凹口 357H:凹口 357M:第一凸起 357N:第二凸起 358:插入開口 360:第一內表面 362:第二內表面 364:第三內表面 364A:面向零件 366:第四內表面 368:第五內表面 369A:第一引導凹槽 369B:第二引導凹槽 370:第一內表面 372:第二內表面 374:第三內表面 374A:面向零件 376:第四內表面 378:第五內表面 379:開口 380:電觸點 382:正觸點 384:負觸點 410:一操作裝置或電裝置 412A:第一側表面 412B:第二側表面 443:容納結構 443A:密封部件 444:容納零件 444C: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444P: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 452:容納空間 453:容納空間 454:主體 454A:第一主體 454B:第二主體 454C:樞轉銷 454H:穿孔 454R:額外凹口 454S:附接表面 455:附接部件 455A:容納凹口 455B:內表面 456:插入開口 457:固持器 457A:第一固持臂 457B:第二固持臂 457D:第一固持表面 457E:第二固持表面 457H:凹口 458:插入開口 460:第一內表面 462:第二內表面 464:第三內表面 464A:面向零件 470:第一內表面 472:第二內表面 474:第三內表面 474A:面向零件 476:第四內表面 478:第五內表面 554A:引導凹槽 555A:引導部分 655A:額外凹口 712:基座部件 714:被操作部件 715:致動器 A1:樞轉軸 A4:額外樞轉軸 AG1:交角 AG2:交角 AG3:交角 AG4:交角 AR11:第一區域 AR12:第二區域 AR13:第三區域 AR14:插入開口區域 AR21:第一區域 AR22:第二區域 AR23:第三區域 AR24:插入開口區域 AR31:第一區域 AR32:第二區域 AR33:第三區域 AR34:插入開口區域 AR41:第一區域 AR42:第二區域 AR43:第三區域 AR44:插入開口區域 BC1:被操作裝置 BC2:電組件 BC3:額外電組件 BC21:電組件 C1:電纜 C2:電纜 C3:電纜 C4:電纜 CN:連接件 CN1:連接埠 CN2:連接埠 CN11:連接件觸點 CN21:連接件觸點 CP:軸向中心平面 CR:控制器 CR1:處理器 CR2:記憶體 CR3:充電控制器 CR4:系統匯流排 CS1:控制信號 CS2:控制信號 CS3:控制信號 D1:縱向方向 D2:軸向方向 D41:第一方向 D42:第二方向 D51:第一方向 D52:第二方向 D61:第一長度方向 D62:第二長度方向 D63:第三長度方向 D241:第一方向 D242:第二方向 D251:第一方向 D252:第二方向 D261:第一長度方向 D262:第二長度方向 D263:第三長度方向 D341:第一方向 D342:第二方向 D351:第一方向 D352:第二方向 D361:第一長度方向 D362:第二長度方向 D363:第三長度方向 D441:第一方向 D442:第二方向 D443:第三方向 D451:第一方向 D452:第二方向 D461:第一長度方向 D462:第二長度方向 D463:第三長度方向 IV-IV:線 L11:第一長度 L12:第二長度 L13:第三長度 L21:第一長度 L22:第二長度 L23:第三長度 L31:第一長度 L32:第二長度 L33:第三長度 L41:第一長度 L43:第三長度 LIX-LIX:線 LIV-LIV:線 LX-LX:線 LXII-LXII:線 LXIII-LXIII:線 LVII-LVII:線 LXIV-LXIV:線 OL11:第一輪廓 OL12:第二輪廓 OL13:第三輪廓 OL14:開口輪廓 OL21:第一輪廓 OL22:第二輪廓 OL23:第三輪廓 OL24:開口輪廓 OL31:第一輪廓 OL32:第二輪廓 OL33:第三輪廓 OL34:開口輪廓 OL41:第一輪廓 OL42:第二輪廓 OL43:第三輪廓 OL44:開口輪廓 P11:靜置位置 P12:被操作位置 P421:打開位置 P422:封閉位置 PS:電源 RG4:區 RP11:參考平面 RP12:額外參考平面 RP14:插入開口平面 RP21:參考平面 RP22:額外參考平面 RP24:插入開口平面 RP31:參考平面 RP32:額外參考平面 RP33:額外參考平面 RP34:插入開口平面 RP41:參考平面 RP42:額外參考平面 RP44:插入開口平面 SW1:切換器 SW2:切換器 SW3:切換器 U1:使用者輸入 U2:使用者輸入 U3:使用者輸入 WC1:有線通信器 WC2:無線通信器 WS:電佈線結構 X-X:線 XI-XI:線 XII-XII:線 XIV-XIV:線 XIVII-XIVII:線 XV-XV:線 XXIX-XXIX:線 XVI-XVI:線 XXV-XXV:線 XXVIII-XXVIII:線 XXX-XXX:線 XXXII-XXXII:線
由於在結合附圖進行考量時參考以下詳細說明能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及其諸多隨附優點,因此將易於獲得對本發明及其諸多隨附優點之較完整瞭解。
圖1係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操作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2係圖1中所圖解說之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3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另一透視圖。
圖3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4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1之線IV-IV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5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6係圖5中所圖解說明之容納結構之一固持器及一附接部件之一平面圖。
圖7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8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另一分解透視圖。
圖9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另一分解透視圖。
圖10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4之線X-X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11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4之線XI-X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12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4之線XII-X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13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另一分解透視圖與容納結構之一主體之一剖面圖。
圖14係容納結構的主體的沿著圖4之線XIV-XIV截取之一剖面圖。
圖15係容納結構的主體的沿著圖4之線XV-XV截取之另一剖面圖。
圖16係容納結構的主體的沿著圖14之線XVI-XVI截取之另一剖面圖。
圖17係圖14中所圖解說明之容納結構之主體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18係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19係圖14中所圖解說明之容納結構之主體之一剖面透視圖。
圖20係包含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人力交通工具之一方塊圖(無線通信)。
圖21係包含圖1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人力交通工具之一方塊圖(有線通信)。
圖22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操作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23係圖2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24係圖2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俯視圖。
圖25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23之線XXV-XXV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26係圖2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27係圖2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另一分解透視圖。
圖28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25之線XXVIII-XXVI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29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25之線XXIX-XXIX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30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25之線XXX-XXX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31係圖2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另一分解透視圖。
圖32係容納結構之一主體的沿著圖25之線XXXII-XXX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33係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25之線XXXIII-XXXIII截取之另一剖面圖。
圖34係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32之線XXXIV-XXXIV截取之另一剖面圖。
圖35係容納結構之主體的圖32中所圖解說明之一透視圖。
圖36係在與主體之一附接表面垂直之一方向上觀察時圖32中所圖解說明之容納結構之主體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37係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36之線XXXVII-XXXVII截取之另一剖面圖。
圖38係根據一第三實施例之一操作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39係圖38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40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38之線XL-XL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1係圖38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42係圖38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另一分解透視圖。
圖43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的沿著圖40之線XLIII-XLI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4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的沿著圖40之線XLIV-XLIV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5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的沿著圖40之線XLV-XLV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6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的沿著圖40之線XLVI-XLV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7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主體的沿著圖40之線XLVII-XLV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8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40之線XLVIII-XLVI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49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47之線XLIX-XLIX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50係圖47中所圖解說明之容納結構之主體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51係圖38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透視圖。
圖52係根據一第四實施例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53係圖5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前視圖。
圖54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57之線LIV-LIV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55係圖5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56係圖5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俯視圖。
圖57係沿著圖54之線LVII-LVII截取之操作裝置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58係圖52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固持器之一透視圖。
圖59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54之線LIX-LIX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60係操作裝置的沿著圖54之線LX-LX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61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主體的沿著圖54之線LXI-LX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62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54之線LXII-LX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63係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主體的沿著圖54之線LXIII-LXIII截取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64係圖54中所圖解說明之容納結構之主體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65係根據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透視圖。
圖66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67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68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69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俯視立面圖。
圖70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俯視立面圖。
圖71係圖70中所圖解說明之操作裝置之容納結構之一分解側視立面圖。
圖72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容納結構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73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74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操作裝置之一部分剖面圖。
圖75係根據另一修改之一電裝置之一側視立面圖。
2:人力交通工具
3:把手桿
4:基座部件
10:操作裝置或電裝置
12:基座部件
14:操作部件
14A:近端部
14B:遠端部
16:第一端部
18:第二端部
20:握把部分
24:樞轉軸件
26:氣動單元
28:握把蓋
30:安裝結構
32:帶夾
40:電源供應器
42:電路系統
43:容納結構
44:容納零件
44C:電路系統容納零件
44P: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
46:基座體
54:主體
55:附接部件
A1:樞轉軸
BC1:被操作裝置
BC2:電組件
BC3:額外電組件
CN:連接件
D1:縱向方向
P11:靜置位置
P12:被操作位置
SW1:切換器
SW2:切換器
SW3:切換器

Claims (19)

  1. 一種用於一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其包括: 一基座部件,其在一縱向方向上延伸,該基座部件包含 一第一端部,其經組態以耦合至一把手桿, 一第二端部,其在該縱向方向上與該第一端部相對,及 一容納結構,其設置至該第二端部;以及 一操作部件,其繞一樞轉軸可樞轉地耦合至該基座部件, 在沿著該樞轉軸觀察時,該容納結構安置於該第二端部中沿著該縱向方向最遠離該第一端部之一位置處,該容納結構包含經組態以容納一電源供應器及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零件。
  2.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部件包含設置於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的一握把部分。
  3.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樞轉軸被設置成相較於距該第一端部更靠近該第二端部。
  4. 如請求項2之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握把蓋,其經組態以附接至該基座部件以在該握把蓋附接至該基座部件之一狀態中自該握把蓋至少部分地暴露出該容納結構。
  5.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部件包含一近端部及與該近端部相對之一遠端部, 該近端部比該遠端部更靠近該樞轉軸,且 該容納零件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在該縱向方向上比該操作部件之該近端部更遠離該基座部件之該第一端部。
  6.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端部包含一接觸表面,該接觸表面經組態以在該第一端部耦合至該把手桿之一安裝狀態中接觸該把手桿,且 該容納零件被至少部分地設置成比該操作部件更遠離該第一端部之該接觸表面。
  7.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容納零件包含 一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其經組態以容納該電源供應器,及 一電路系統容納零件,其經組態以容納該電路系統。
  8. 如請求項7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電源供應器容納零件沿著一參考平面延伸, 該電路系統容納零件沿著一額外參考平面延伸, 該參考平面與該額外參考平面彼此相交以界定一交角,且 該交角等於或小於150度。
  9. 如請求項8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交角等於或大於30度。
  10.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容納零件包含設置於該容納零件之一端處之一插入開口。
  11. 如請求項10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容納零件包含其中將設置有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之一容納空間,且 該容納空間包含該插入開口。
  12. 如請求項1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容納零件包含一第一內表面及一第二內表面,且 該第一內表面與該第二內表面彼此間隔開以在該第一內表面與該第二內表面之間至少部分地界定該容納空間。
  13. 如請求項12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內表面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面朝該第二內表面,且 該第二內表面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且面朝該第一內表面。
  14. 如請求項12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容納零件包含在該第一內表面與該第二內表面之間延伸之一第三內表面, 該容納空間由該第一內表面、該第二內表面及該第三內表面至少部分地界定,且 該第三內表面包含面朝該插入開口之一面向零件。
  15. 如請求項14之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一電觸點,其設置於該第一內表面、該第二內表面及該第三內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中以在該電源供應器容納於該容納零件中之一狀態中可與該電源供應器接觸。
  16. 如請求項15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電觸點包含一正觸點及一負觸點,該負觸點係與該正觸點分離之一部件。
  17.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在沿著該樞轉軸觀察時,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一者比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另一者更靠近該操作部件。
  18.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在該第一端部耦合至該把手桿之一安裝狀態中,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另一者上方。
  19. 如請求項1之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部件包含一第一側表面及一第二側表面, 該第二側表面沿著該樞轉軸設置於該第一側表面之一反面上,且 該電源供應器及該電路系統中之一者至少部分地設置於該第一側表面及該第二側表面中之一者上。
TW109132518A 2019-11-13 2020-09-21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TW2021305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683,200 2019-11-13
US16/683,200 US11548586B2 (en) 2019-11-13 2019-11-13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0545A true TW202130545A (zh) 2021-08-16

Family

ID=7568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2518A TW202130545A (zh) 2019-11-13 2020-09-21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548586B2 (zh)
CN (2) CN116001966A (zh)
DE (1) DE102020129309A1 (zh)
TW (1) TW2021305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2018B2 (en) 2008-11-25 2016-08-23 Fox Factory, Inc. Seat post
EP2402239B1 (en) * 2010-07-02 2020-09-02 Fox Factory, Inc. Adjustable seat post
US11548586B2 (en) 2019-11-13 2023-01-10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472510B2 (en) * 2019-11-13 2022-10-18 Shimano Inc. Electric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425472B2 (en) 2019-11-13 2022-08-2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390356B2 (en) 2020-05-01 2022-07-19 Shimano Inc. Electric connector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897573B2 (en) 2020-08-26 2024-02-1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597466B2 (en) 2020-08-26 2023-03-07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745824B2 (en) * 2020-11-06 2023-09-05 Sram, Llc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US11814130B2 (en) 2021-03-25 2023-11-14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4080B2 (ja) 1997-05-16 2003-12-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スイッチ
US20030032327A1 (en) 2001-08-08 2003-02-13 Labonte John A. Filler unit for a control device of a vehicle
US7703350B2 (en) * 2006-02-01 2010-04-27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ITMI20070398A1 (it) 2007-03-01 2008-09-02 Campagnolo Srl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 bicicletta e bicicletta che lo comprende
US7760078B2 (en) 2008-06-20 2010-07-20 Shimano Inc. Wireless bicyc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00083786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Shimano Inc. Bicycle component body assembly
TWM367148U (en) * 2009-06-17 2009-10-21 Chun-He Lv Handle equipped with brake with illumination effects
US9434437B2 (en) 2009-07-23 2016-09-06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aster cylinder-mounted display for a motorcycle
US20120096978A1 (en) 2010-10-21 2012-04-26 Stemlite Inc. Bicycle stem with integrated headlamp assembly
US8909424B2 (en) 2012-10-11 2014-12-09 Sram, Llc Electronic shif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EP3018048B1 (en) * 2014-11-06 2019-03-06 Campagnolo S.R.L. Manual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in particular of hydraulic brake and gearshift
US9963197B2 (en) 2015-10-26 2018-05-08 Shimano Inc. Electri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9616964B2 (en) * 2015-04-27 2017-04-11 Shimano Inc. Bicycle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US9650105B2 (en) * 2015-05-27 2017-05-16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DE102016010801A1 (de) 2015-09-22 2017-03-23 Sram Deutschland Gmbh Ansteuereinrichtung zum drahtlosen Ansteuern wenigstens einer Komponente eines Fahrrads
US10513307B2 (en) * 2016-08-26 2019-12-24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556637B2 (en) 2016-08-26 2020-02-11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DE102017002789A1 (de) 2016-04-21 2017-10-26 Shimano Inc. Fahrradbetätigungseinrichtung
US11027709B2 (en) 2016-04-21 2021-06-08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414463B2 (en) 2016-08-26 2019-09-17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486658B2 (en) * 2016-04-21 2019-11-26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759489B2 (en) 2016-04-21 2020-09-01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IT201600069087A1 (it) 2016-07-04 2018-01-04 Campagnolo Srl Deragliatore elettrico anteriore di bicicletta
TWI694945B (zh) 2016-08-26 2020-06-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10894578B2 (en) 2018-01-11 2021-01-19 Sram, Llc Electronic shift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TWI667168B (zh) 2018-03-21 2019-08-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剎車變速組件
US10807675B2 (en) 2018-06-15 2020-10-20 Sram, Llc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0513311B1 (en) 2018-06-15 2019-12-24 Sram, Llc Integrated bicycle control device
TWM570268U (zh) 2018-07-06 2018-11-21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Bicycle hydraulic brake handle
TWI667169B (zh) 2018-07-25 2019-08-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煞車把手
US11548586B2 (en) 2019-11-13 2023-01-10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425472B2 (en) 2019-11-13 2022-08-2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3705A (zh) 2021-05-14
CN112793705B (zh) 2023-01-03
US20210139102A1 (en) 2021-05-13
DE102020129309A1 (de) 2021-05-20
CN116001966A (zh) 2023-04-25
US11548586B2 (en) 2023-01-10
US20230085765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30545A (zh)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CN112793704B (zh) 用于人力车的操作装置
CN112793703B (zh) 用于人力车辆的电气装置
TWI734533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751650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TWI805736B (zh) 操作裝置
US11827306B2 (en) Operat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switch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981391B2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180141611A1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20220306231A1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TW202243950A (zh) 用於人力交通工具之操作裝置
US11897573B2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39035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device and electric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814130B2 (en)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230312041A1 (en)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230312042A1 (en) Electric device and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CN113581351B (zh) 用于人力驱动车辆的操作装置
WO2022138283A1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の前部構造
TW202400474A (zh) 用於人力驅動車之切換單元及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