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8555A - 包含碳奈米纖維的碳網路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包含碳奈米纖維的碳網路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8555A
TW202128555A TW109141788A TW109141788A TW202128555A TW 202128555 A TW202128555 A TW 202128555A TW 109141788 A TW109141788 A TW 109141788A TW 109141788 A TW109141788 A TW 109141788A TW 202128555 A TW202128555 A TW 2021285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thermosetting material
network
reinforced
carb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1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格亞歷山大大衛 汎萊頓
丹尼拉 索爾迪
傑羅恩 田丹姆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碳素X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碳素X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碳素X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8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855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6Carbon nanorods, nanowires, nanoplatelets or nano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05Reinforc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nanosized materials, e.g. nanoparticles, nanofibres, nanotubes, nanowires, nanorods or nanolayer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44Carbon
    • C09C1/48Carbon blac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09C1/44Carbon
    • C09C1/48Carbon black
    • C09C1/50Furnace black ; Preparation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20Nanotub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01B2202/22Electron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20Nanotub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01B2202/26Mechan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2/00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 C01B2202/20Nanotub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roperties
    • C01B2202/34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4Pore volu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6Pore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4Thermosetting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Inorganic Fibers (AREA)
  • Ceramic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用於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用途以及所增強的材料。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之用途,其係用於增強熱固性材料中之碳基纖維,該重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

Description

包含碳奈米纖維的碳網路的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熱固性物之增強,尤其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以及此類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之用途,以獲得具有改良機械特性之複合材料,該等機械特性諸如剛度、拉伸強度、剪切強度、壓縮強度、耐久性、抗疲勞性、玻璃轉移溫度、導電率、導熱率及衝擊強度。
熱固性塑膠,或簡稱為熱固性物,為一種硬質不可逆固化樹脂,其對各種外部影響諸如高溫、外力、磨損及腐蝕均具有高彈性。通常認為此行為是有益的,且其使熱固性物成為諸多應用之較佳選擇,該等應用包括汽車應用、家用電器、照明以及工業機械及油氣應用。常見熱固性樹脂包括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胺基甲酸酯、聚二環戊二烯、氰酸酯(cyanate ester;CE)、雙順丁烯二醯亞胺(bismaleimide;BMI)、矽、三聚氰胺甲醛、酚甲醛、脲甲醛、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苯并噁嗪、聚醯亞胺、呋喃樹脂或聚醯胺。
熱固性物固化製程以單體或寡聚物開始。此等單體或寡聚物典型地形成低黏性液體。固化在此等單體或寡聚物例如由於加熱開始反應時開始。隨著固化,材料之黏度增加,從而最終形成永久交聯之剛性網路。因此,該材料不能恢復至其液態。此不同於在聚合物之間形成物理鍵之熱塑性物,該等物理鍵例如在加熱後會斷裂。熱塑性物在冷卻時為固體或固體樣,但在加熱時將變為流體。
熱固性物之益處為能夠在固化之前將添加劑,諸如浸漬劑或增強劑,與樹脂混合。固化後,此等添加劑捕獲於熱固性基質中,從而得到具有特定特性之熱固性物。藉由使用此技術,可製成纖維增強塑膠,其實例為碳纖維增強塑膠(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FRP)及玻璃纖維增強塑膠(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GFRP)。其為如下複合材料,其中在樹脂中典型地以編織結構包括長纖維,從而產生當沿纖維方向觀察時非常強之終產物。然而,垂直於纖維之方向幾乎無任何增強。
替代使用長纖維,可能在固化前將短切纖維混入樹脂混合物中。此等短切纖維之尺寸典型地為一或數毫米。使用此等短切纖維之益處在於,其可簡單地混入樹脂中,而無需對準,從而使其易於加工。此將在材料中產生三維纖維結構,從而在所有方向上均提供強度。使用諸如壓縮成型、射出成型及傳遞成型之製程模製熱固性物的一常見問題為纖維與流動方向對準,從而引起特性之各向異性。
除此之外,與平行於纖維長度之增強塑膠的強度相比,無規取向纖維之強度將較低。類似地,向樹脂添加短切預浸料(包含樹脂及增強助劑之小毫米尺寸粒子)可為有益的。
在增強複合材料中,纖維(毛氈、短切纖維、股線等)之主要問題為由機械應力、熱、吸水、老化及其組合引起之分層。『分層』應理解為樹脂與纖維在其界面處之分離。此外,熱固性物機械特性通常在高於玻璃轉移溫度(定義為聚合物由橡膠態變為脆性玻璃樣態之溫度)時劣化。
因此,迫切需要藉由玻璃轉移溫度上移來改良熱固性物之增強以擴大操作窗。
現已發現,特定等級之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可有益地用於單獨增強熱固性材料或改良增強劑與熱固性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增強複合材料中,纖維(毛氈、短切纖維、股線等)之主要問題為由機械應力、熱、吸水、老化及其組合引起之分層。術語『分層』指樹脂與纖維在其界面處之分離。相信在不希望受任何理論束縛之情況下,包含碳纖維之碳網路用作熱固性材料與增強纖維之間的界面相容劑。因此,可使用碳網路來防止或減少熱固性物與增強劑之間的分層問題。此特定等級為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如下文進一步詳述。
碳網路之益處為兩方面:一方面,發現大量此等碳網路有助於增強熱固性材料,並且此外尤其在其他機械特性方面,諸如(a)熱固性材料之剛度、(b)熱固性材料之拉伸強度、(c)熱固性材料之剪切強度、(d)熱固性材料之壓縮強度,(e)熱固性材料之耐久性、(f)熱固性材料之抗疲勞性、(g)熱固性材料之玻璃轉移溫度、(h)熱固性材料之導電率、(i)熱固性材料之導熱率,及/或(j)熱固性材料之衝擊強度。在(a)-(j)中之每一者中,將藉由增強達成之改良與無碳網路之參考熱固性材料比較。便利地,當使用此等網路作為唯一增強劑時,不存在分層問題。另外,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可向增強材料增添額外特徵,諸如導電性及導熱性、UV防護及玻璃轉移溫度上移。此外,發現亦可添加碳網路以使熱固性材料與習知熱固性物增強劑相容或改良熱固性材料與習知熱固性物增強劑之間的黏著相互作用,該等習知熱固性物增強劑諸如碳纖維、玻璃纖維、聚芳醯胺、天然纖維、碳奈米管、碳奈米纖維、矽奈米管及奈米黏土。
無論何種方式,較佳添加以增強材料之總重量計,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之量的碳網路。當將碳網路與增強劑一起添加時,碳網路與增強劑之總量較佳為以增強熱固性物之總重量計1與75 wt%之間,更佳10與45 wt%之間。在此上下文中,碳網路不涵蓋在術語『增強劑』中。
如下詳述,較佳地,本發明之碳網路的特徵在於其形成粒子內多孔網路,其中碳奈米纖維與網路中之其他碳奈米纖維藉由化學鍵經由接合點互連,其中根據ASTM D4404-10使用壓汞式孔隙儀法測得網路中之孔的粒子內孔徑尺寸為5-150 nm,其中碳網路中碳之至少20 wt%為結晶形式,且碳奈米纖維之纖維長度與厚度之平均縱橫比為至少2。
根據本發明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可在傳統使用熱固性材料之所有領域中使用。此包括可例如用於半導體行業中之各種模製部件。本發明之增強熱固性材料使得可製造更輕、靜電消散或具高傳導性,具較寬溫度加工窗且較易於加工而不損害其強度或其他機械特性且不顯著影響黏度的部件。此使得本發明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尤其適用於航空太空行業、汽車行業及其類似行業。其使得可製造較輕飛機、火車、船、汽車、自行車,從而又可產生增加之效能,諸如較快地加速或改良之燃料經濟性。另外,對黏度之有限作用使得可實現最大設計自由度,從而使產品設計師可產生更詳細且複雜之形狀。該等材料較佳替代用於汽車、航空太空、太空、海洋或石油與天然氣行業,或尤其用於為風力渦輪機除冰之輕質輻射器中的習知增強熱固性物。
本發明之條款
1.一種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之用途,其係用於增強熱固性材料,該重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
2.如條款1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增強熱固性材料包含額外增強劑,其中碳網路與該(該等)額外增強劑之總量為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的1與75 wt%之間,更佳10與45 wt%之間。
3.如條款1或2所述之用途,其中額外增強劑之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為1與45 wt%之間,較佳5與40 wt%之間,更佳10與35 wt%之間,最佳15與30 wt%之間。
4.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碳網路之量為5與60 wt%之間,較佳低於45 wt%,甚至更佳低於35%。
5.如條款2-4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另外增強劑包含碳纖維、玻璃纖維、聚芳醯胺、天然纖維、碳奈米管、碳奈米纖維、矽奈米管、奈米黏土。
6.如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其係用於改良該熱固性材料之以下特性中之一或多者: (a)該熱固性材料之導電率; (b)該熱固性材料之玻璃轉移溫度; (c)該熱固性材料之剛度; (d)該熱固性材料之拉伸強度; (e)該熱固性材料之剪切強度; (f)該熱固性材料之壓縮強度; (g)該熱固性材料之衝擊強度; (h)該熱固性材料之耐久性; (i)該熱固性材料之抗疲勞性;及/或 (j)該熱固性材料之導熱率。
7.一種增強熱固性材料,其包含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
8.如條款7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包含額外增強劑,其中碳網路與不為該等碳網路之增強劑之總量為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的1與75 wt%之間,更佳10與45 wt%之間。
9.如條款7或8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另外增強劑之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為1與45 wt%之間,較佳5與40 wt%之間,更佳10與35 wt%之間,最佳15與30 wt%之間。
10.如條款1-6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條款7-9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碳網路包含結晶碳奈米纖維。
11.如條款1-6或10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條款7-10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碳網路為粒子內多孔網路。
12.如條款1-6或10-11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條款7-11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等碳奈米纖維之平均纖維長度為30-10,000 nm。
13.如條款1-6或10-12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條款7-12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熱固性材料為以下中之任一者: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胺基甲酸酯、聚二環戊二烯、氰酸酯(cyanate ester;CE)、雙順丁烯二醯亞胺(bismaleimide;BMI)、矽、三聚氰胺甲醛、酚甲醛、脲甲醛、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苯并噁嗪、聚醯亞胺、呋喃樹脂或聚醯胺。
14.如條款1-6或10-13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條款7-13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等碳網路藉由用於在含有反應區3b 及終止區3c 之反應器3 中藉由如下步驟生產結晶碳網路的製程獲得:將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之油包水或雙連續微乳液c 注入反應區3b 中,該反應區3b 處於高於600℃,較佳高於700℃,更佳高於900℃,甚至更佳高於1000℃,更佳高於1100℃,較佳高達3000℃,更佳高達2500℃,最佳高達2000℃之溫度下,產生結晶碳網路e ,將此等網路e 轉移至終止區3c ,且藉由噴入水d 淬滅或停止終止區中結晶碳網路之形成。
15.一種製品,其包含如條款7-14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該製品例如為塗層、黏著劑、增強元件、加熱元件、汽車部件或建築元件,或者用於風力渦輪機及飛機之輕質增強輻射器。
本發明可描述為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之用途,其係用於在熱固性材料中增強,該重量以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
本發明亦可表述為一種增強熱固性材料,其包含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的用途,其係用於防止或減少增強熱固性材料之分層。
熱固性材料可為任何合適熱固性材料,且較佳為以下中之任一者: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胺基甲酸酯、聚二環戊二烯、氰酸酯(cyanate ester;CE)、雙順丁烯二醯亞胺(bismaleimide;BMI)、矽、三聚氰胺甲醛、酚甲醛、脲甲醛、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苯并噁嗪、聚醯亞胺、呋喃樹脂及/或聚醯胺。
使用本發明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可能生產製品,諸如增強汽車部件。其使得可製造更佳及/或更輕之部件(亦即,重量更輕),從而可幫助減輕汽車結構之重量,從而改良燃料經濟性。本發明之增強材料亦可用作塗層、黏著劑、增強元件、加熱元件、建築元件。因此,在較佳實施例中,製品為塗層、黏著劑、增強元件、加熱元件、汽車部件或建築元件,或者用於風力渦輪機及飛機之輕質增強輻射器。
碳網路包含纖維,該等纖維可為結晶碳奈米纖維,且可具有30-10,000 nm之平均纖維長度。此外,碳網路可為粒子內多孔網路。
在較佳實施例中,增強劑之總量(亦即,碳網路及不同於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的增強劑的總和)以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為至少1 wt%,較佳1與75 wt%之間,更佳10與45 wt%之間。在一個實施例中,碳網路提供唯一增強(亦即,未添加額外增強劑);在另一實施例中,較佳將碳網路與一或多種額外增強劑一起添加。碳網路使習知增強劑與熱固性材料相容且改良習知增強劑與熱固性材料之黏著性,因此與具有相同總量之增強劑但無此類碳網路的增強熱固性材料相比,改良增強特性。
額外增強劑(亦即,不同於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的增強劑)之量以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總重量計較佳為1與45 wt%之間,更佳5與40 wt%之間,甚至更佳10與35 wt%之間,最佳15與30 wt%之間。在此類實施例中,碳網路之量可保持在成本有效最小值,較佳5與45 wt%之間,較佳低於40 wt%,甚至更佳低於30%。
適用於增強熱固性材料之傳統增強劑的非限制性實例為碳纖維、玻璃纖維、聚芳醯胺、天然纖維、碳奈米管、碳奈米纖維、矽奈米管。其不同於亦包含碳纖維之碳網路,因為後述纖維在網路內化學連接,而額外增強劑未與該等碳網路共價連接。
熱固性物具有其在此項技術中之習知含義。應瞭解,熱固性材料為藉由使液體樹脂交聯而製成之剛性高度交聯材料。在此項技術中,熱固性材料通常簡稱為熱固性物。出於本發明之目的且在整個本文中,術語熱固性材料及熱固性物是等同的且具有完全相同之含義。
本發明擴展至由單體、寡聚物或預聚物樹脂生產之所有熱固性材料。熱固性材料之合適實例包括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胺基甲酸酯、聚二環戊二烯、氰酸酯(cyanate ester;CE)、雙順丁烯二醯亞胺(bismaleimide;BMI)、矽、三聚氰胺甲醛、酚甲醛、脲甲醛、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苯并噁嗪、聚醯亞胺、呋喃樹脂及/或聚醯胺。熱固性物之特徵在於在加熱、UV光照射時或藉由添加特殊化學物質(諸如硬化劑)會變得不可逆轉地變硬。此硬化,其在此項技術中稱為固化,涉及化學變化。在固化過程中,樹脂分子(其為短分子諸如單體或寡聚物)連接在一起形成聚合物。該等聚合物隨後藉由交聯彼此連接。與聚合物之總量相比,與其他聚合物連接之聚合物的量表示交聯度。交聯通常極廣泛,意指至少10%,較佳至少25%,更佳至少35%,且最佳至少50%聚合物交聯。熱固性物比其他類型聚合材料諸如彈性體或熱塑性物更硬、更堅固且更脆。
玻璃轉移溫度(Tg)定義為聚合物由橡膠態變為脆性玻璃樣態之溫度。熱固性物之玻璃溫度高於室溫,從而使其硬且脆。相反,彈性體之玻璃溫度低於室溫,從而產生軟且橡膠樣行為。因此,Tg對熱固性複合材料之機械特性具有顯著作用。在高於Tg下,熱固性物機械特性將顯著劣化。因此,Tg之提高使該複合材料之操作窗更寬。Tg為在聚合物基質內聚合物鏈移動之傾向的結果。添加小分子(柔軟劑)將降低Tg,而更長剛性更高之聚合物分子將提高Tg。因此,由於添加碳添加劑而使Tg提高表明聚合物鏈之遷移率降低且鏈經固定,此本身表明強碳-聚合物相互作用。此強碳-聚合物相互作用可與改良之機械特性關聯。
碳網路較佳以增強熱固性物之總重量的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之量包括在增強熱固性物中。替代地,包括水準為增強熱固性物之總重量的0.1-60 wt.%,更佳1-60 wt.%,甚至更佳2-60 wt.%,仍更佳3-50 wt.%,最佳5-45 wt.%,尤其至少5 wt%。
增強指提高材料之機械特性,其中機械特性可為以下中之一或多者:拉伸強度、剛度、壓縮強度、剪切強度、硬度、壓縮強度、耐久性、抗疲勞性等。此處,詞語「提高」(或『改良』)用於指示與不包含有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的熱固性材料相比,增強熱固性材料之特性提高。
較佳地,增強熱固性物具有提高之拉伸強度。拉伸強度之提高可為至少1 MPa,更佳5 MPa,甚至更佳10 MPa。較佳地,與無碳網路之熱固性物相比,由碳網路引起之拉伸強度提高為至少5%,較佳至少20%,且更佳至少50%。
較佳地,增強熱固性物具有提高之剛度。提高之剛度可為至少1.3 GPa,更佳2 GPa,且甚至更佳6 GPa。較佳地,與無碳網路之熱固性物相比,由碳網路引起之剛度提高為至少20%,較佳至少50%,更佳至少100%且更佳至少200%。
增強熱固性物可具有提高之硬度。肖氏D型硬度(shore D hardness)可為至少55,更佳至少65,且甚至更佳至少75。與無碳網路之熱固性物相比,肖氏D型硬度之提高可為至少20%,更佳至少40%,且更佳至少60%。
壓縮強度可為至少10 MPa,更佳50 MPa,甚至更佳100 MPa。較佳地,增強熱固性物具有提高之剪切強度。較佳地,與無碳網路之熱固性物相比,由碳網路引起之壓縮強度提高為至少20%,較佳至少40%,且更佳至少60%。
與無網路填充物之熱固性物相比,增強熱固性物之Tg可提高至少2℃,較佳至少5℃,且更佳至少10℃。增強熱固性物較佳具有至少108 ohm/sq,較佳108 Ohm/sq與10 Ohm/sq之間之導電率。增強熱固性物之較佳藉由至多10 J/cm2 ,較佳0.1與10 J/cm2 之間之衝擊強度表徵。
增強熱固性物較佳具有至少0.2 W/m·K,較佳0.2 W/m·K與1 W/m·K之間之導熱率。
較佳地,增強熱固性物具有延長之耐久性,其中耐久性指自鹼性、酸性或鹽溶液之水吸收以及自相關溶液吸收水後之機械特性。耐久性可使得在鹼性、酸性或鹽溶液中浸泡至少5週、更佳至少15週,甚至更佳至少30週,且最佳至少50週後,機械特性(其中機械特性如上文所定義)不會改變。耐久性可例如根據第十八屆國際複合材料會議(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s materials),EFFECTS OF CHEMICAL ENVIRONMENT ON THE DURABILITY PERFORMANCES OF GLASS FIBER/EPOXY COMPOSITES, A. Bo Sun, B. Yan Li中提供之測試評定,其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該研究涉及考慮多種暴露,包括浸入三種不同溶液:去離子水、鹽水及鹼性溶液中,且經由吸水率量測、機械表徵及動態機械分析來監測上述時間段內之反應。另外,可以在浸入之前及之後獲得顯微照片,可藉助於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學(FTIR)對照片進行分析。
較佳地,增強熱固性物具有提高之抗疲勞性。在室溫下,使用應力比(R) σminmax =-1及負載頻率5 Hz之交替彎曲,在U=20 mm之恆定位移下測試時,抗疲勞性可為至少1000個循環,更佳至少3000個循環,甚至更佳至少7000個循環。與無碳網路之熱固性物相比,抗疲勞性之提高可為至少20%,較佳至少40%,且更佳至少60%。
較佳地,增強熱固性物具有提高之剛度、提高之拉伸強度、延長之耐久性及/或提高之抗疲勞性。
本發明亦可表述為增強熱固性材料,其包含上述數量之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及視情況上文所述之額外增強劑。
熟練技術者應理解,多孔網路指允許流體或氣體通過之三維結構。多孔網路亦可稱為多孔介質或多孔材料。根據本發明之多孔碳網路的孔體積如使用壓汞式孔隙儀法(ASTM D4404-10)所量測為0.05-5 cm3 /g,較佳0.1-4 cm3 /g,更佳0.5-3.5 cm3 /g,且最佳0.9-3 cm3 /g。
如使用壓汞式孔隙儀法(ASTM D4404-10)所量測,該等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之粒子內孔徑尺寸為5-200 nm,較佳10-150 nm,且最佳20-130 nm。遵循相同ASTM測試方法,該等網路之粒子間孔徑可為10-500 μm,更佳為80-400 μm。
如使用壓汞式孔隙儀法(ASTM D4404-10)所量測,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之粒子內體積為0.10-2.0 cm3 /g,較佳0.5-1.5 cm3 /g,且最佳0.5-1.2 cm3 /g。
可將根據本發明之多孔碳網路或本發明之多孔結晶碳網路粒子視為大分子,其中碳原子固有地共價互連。從而應理解,多孔碳網路粒子為包含多孔碳網路之粒子,該粒子具有粒子內孔隙率,而非粒子間孔隙率,粒子間孔隙率指由多個分子或粒子產生之多孔網路,並且其中孔由實體聚集之粒子或分子之間的空間形成。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粒子內孔隙率亦可稱為分子內孔隙率,因為可將根據本發明之碳網路粒子視為大分子,其中包埋有孔。因此,粒子內孔隙率及分子內孔隙率在本文本中具有相同含義,且可互換使用。在不受理論束縛之情形下,相信具有粒子內孔隙率之結晶網路相對於具有粒子間孔隙率之(非晶形)網路的益處在於,當施加力時,前者針對壓碎及斷裂更堅固且更具彈性。已知增強劑,諸如碳黑,由可形成三維結構之球形粒子的聚集體或黏聚體組成,其中球體與具有較弱孔隙率之非晶形連接體融合。總之,粒子內孔隙率指孔周圍之碳原子以結晶形式共價連接之情形,其中粒子間孔隙率指存在於粒子之間的實體聚集、黏聚或具有非晶形連接體之孔。
由於可將本發明網路視為一個大分子,因此無需將網路之粒子或部分融合在一起。因此,較佳地,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為包含化學互連結晶碳奈米纖維之非融合粒子內多孔碳網路,該等碳網路具有粒子內孔隙率。在較佳實施例中,粒子內孔體積可如下文進一步描述例如藉由壓汞式孔隙儀法(ASTM D4404-10)或氮氣吸收法(ISO 9277:10)來表徵。
熟練技術者容易理解,在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中術語化學互連表示碳奈米纖維微晶藉由化學鍵與其他碳奈米纖維互連。還應理解,化學鍵為分子鍵或共價鍵之同義詞。典型地,將碳奈米纖維連接之彼等位置稱為接合點或纖維接合點,因此可便利地稱為『共價接合點』。此等術語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在根據本發明之碳網路中,接合點由共價連接之碳晶體形成。此外,將纖維長度定義為由纖維碳材料連接之接合點之間的距離。
為達成上述目的,在本發明之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網路中的至少一部分纖維為結晶碳奈米纖維。較佳地,本發明碳網路中碳之至少20 wt.%,更佳至少40 wt.%,甚至更佳至少60 wt.%,甚至更佳至少80 wt.%且最佳至少90 wt.%為結晶。替代地,與本發明碳網路中之總碳相比,結晶碳之量為20-90 wt.%,更佳30-70 wt.%,且最佳40-50 wt.%。
此處『結晶』具有其常用含義,且指材料中結構有序性之程度。換言之,奈米纖維中之碳原子在一定程度上以規則週期性方式排列。結晶之面積或體積可稱為微晶。因此,碳微晶為個別碳晶體。碳微晶尺寸之量度為石墨層之堆疊高度。在此等微晶中,標準ASTM級碳黑之石墨層堆疊高度在11-13 Å (埃)範圍內。本發明之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的堆疊高度較佳為至少15 Å (埃),較佳至少16 Å,更佳至少17 Å,甚至更佳至少18 Å,甚至更佳至少19 Å,且仍更佳至少20 Å。若需要,可生產微晶大達100 Å (埃)之碳網路。因此,本發明碳網路之堆疊高度為15-100 Å (埃),更佳高達80 Å,甚至更佳高達60 Å,甚至更佳高達40 Å,仍更佳高達30 Å。因此,應理解,本發明碳網路中之微晶內的石墨層堆疊高度為15-90 Å (埃),更佳16-70 Å,甚至更佳17-50 Å,仍更佳18-30 Å,且最佳16-25 Å。
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可定義為化學互連之碳奈米纖維,其中碳奈米纖維經由接合部分互連,其中數個(典型地3個或更多個,較佳至少10個或更多個)奈米纖維共價接合。該等碳奈米纖維為網路中接合點之間的彼等部分。纖維典型地為實心(亦即非空心)細長體,其平均直徑或厚度較佳為1-500 nm,較佳5-350 nm,更佳至多100 nm,在一個實施例中為50-100 nm,相比之下,碳黑粒子之平均粒徑為10-400 nm。在一個實施例中,平均纖維長度(亦即,兩個接合點之間的平均距離)如例如可使用SEM確定,較佳在30-10,000 nm範圍內,更佳在50-5,000 nm範圍內,更佳在100-5,000 nm範圍內,更佳至少在200-5,000 nm範圍內。
奈米纖維或結構可較佳以至少2,較佳至少3,更佳至少4,且最佳至少5,較佳至多低於50之纖維長度與厚度之平均縱橫比描述;與由經由習知碳黑製造獲得之球形粒子形成的非晶形(實體結合)聚集體形成鮮明對比。
碳奈米纖維結構可定義為由化學互連之碳奈米纖維形成的結晶碳網路。該等碳網路具有如下三維構型,其中碳奈米纖維之間存在連續相可達之開口,該連續相可為液相(諸如溶劑或水相)、氣相或任何其他相。該等碳網路在所有維度上直徑為至少0.5 μm,較佳直徑為至少1 μm,較佳直徑為至少5 μm,更佳直徑為至少10 μm,甚至更佳直徑為至少20 μm,且最佳為25 μm。替代地,該等碳網路在2個維度上直徑為至少1 μm,且在另一維度上直徑為至少5 μm,較佳直徑為至少10 μm,更佳直徑為至少20 μm,且最佳直徑為至少25 μm。在此以及本文通篇中,術語維度以其正常方式使用,且指空間維度。存在3個空間維度,其彼此正交且以其正常實體含義界定空間。此外,有可能該等碳網路在2個維度上直徑為至少10 μm,且在另一維度上直徑為至少15 μm,較佳直徑為至少20 μm,更佳直徑為至少25 μm,更佳直徑為至少30 μm,且最佳直徑為至少50 μm。此等量測基於雷射繞射。
使用雷射繞射(ISO 13320-1)或動態光散射分析量測,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的基於體積之聚集體尺寸可為0.1-100 μm,較佳1-50 μm,更佳1-40 μm,更佳5-35 μm,更佳5-25 μm,且最佳5-20 μm。該等網路較佳具有有利地窄的粒徑分佈,尤其與傳統碳黑相比。如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且量測纖維之直徑所確定,粒徑分佈之特徵可為10與200 nm之間,較佳10-100 nm。
該等網路可藉由如藉由分別根據ASTM D3493-16/ASTM D2414-16量測之c-OAN/OAN比率確定的聚集體強度表徵,該聚集體強度為0.5與1之間,更佳0.6與1之間。c-OAN較佳為20-200 cc/100 g。此為有利地高的強度,從而即使在高壓應用中亦可防止孔隙內之塌陷。
根據布魯納、埃米特及泰勒(Brunauer, Emmett and Teller;BET)法(ISO 9277:10)量測的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的表面積較佳為至少15 m2 /g,較佳15-1000 m2 /g,更佳20-500 m2 /g。
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亦可包含作為網路之一部分而內置之碳黑粒子。此等粒子極多地在碳奈米纖維之間的接合點處發現,但在網路之其他部分亦可存在碳黑粒子。碳黑粒子之直徑較佳為碳奈米纖維直徑之至少0.5倍,更佳與碳奈米纖維之直徑至少相同,甚至更佳為碳奈米纖維直徑之至少2倍,甚至更佳為碳奈米纖維直徑之至少3倍,仍更佳為碳奈米纖維直徑之至少4倍,且最佳為碳奈米纖維直徑之至少5倍。碳黑粒子之直徑較佳為碳奈米纖維直徑之至多10倍。此類混合網路稱為混雜網路。
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具有官能化表面。換言之,該表面包含將表面之疏水性(碳之典型性質)改變為更親水性之基團。該等碳網路之表面包含羧基、羥基及酚醛樹脂。此等基團為表面增加一些極性,且可改變包埋有官能化碳網路之化合物材料的特性。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之情況下,據信官能化基團例如藉由形成H鍵而與熱固性物結合,因此降低熱固性物鏈遷移率且提高玻璃轉移溫度及材料之彈性。因此,在最終熱固性物中,材料之機械特性、操作窗及耐久性提高。
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但僅包含微量,典型地以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的重量計至少10 ppm。其為製備方法之特徵。以藉由ICP-OES量測之網路的重量計,金屬奈米粒子之較佳量為至多5000 ppm,更佳至多3000 ppm,尤其至多2000 ppm。此等金屬粒子亦包埋在網路中,而非與此項技術中應用之金屬塗層比較。此等粒子之平均粒徑可為1 nm與100 nm之間。較佳地,該等粒子為單分散粒子,其平均粒徑之偏差在10%內,更佳在5%內。包括在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中的奈米粒子的非限制性實例為貴金屬(Pt、Pd、Au、Ag)、鐵族元素(Fe、Co及Ni)、Ru及Cu。合適金屬錯合物可為(i)鉑前驅物,諸如H2 PtCl6 ;H2 PtCl6 .xH2 O;K2 PtCl4 ;K2 PtCl4 .xH2 O;Pt(NH3 )4 (NO3 )2 ;Pt(C5 H7 O2 )2 ,(ii)釕前驅物,諸如Ru(NO)(NO3 )3 ;Ru(dip)3 Cl2 [dip=4,7-二苯基-1,10-菲羅啉];RuCl3 ,或(iii)鈀前驅物,諸如Pd(NO3 )2 ,或(iv)鎳前驅物,諸如NiCl2 或NiCl2 .xH2 O;Ni(NO3 )2 ;Ni(NO3 )2 .xH2 O;Ni(CH3 COO)2 ;Ni(CH3 COO)2 .xH2 O;Ni(AOT)2 [AOT=雙(2-乙基己基)磺基丁二酸酯],其中x可為選自1、2、3、4、5、6、7、8、9或10之任何整數,且典型地可為6、7或8。
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較佳可藉由用於在含有反應區3b 及終止區3c 之反應器3 中藉由如下步驟生產結晶碳網路的製程獲得:將油包水或雙連續微乳液c ,較佳雙連續微乳液c 注入反應區3b 中,該微乳液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該反應區3b 處於高於600℃,較佳高於700℃,更佳高於900℃,甚至更佳高於1000℃,更佳高於1100℃,較佳高達3000℃,更佳高達2500℃,最佳高達2000℃之溫度下,產生結晶碳網路e ,將此等網路e 轉移至終止區3c ,且藉由噴入水d 淬滅或停止終止區中結晶碳網路之形成。
在更佳實施例中,網路可藉由以上製程藉由如下步驟獲得,該反應器為爐法碳黑反應器3 ,該反應器沿該反應器3 之軸線含有燃燒區3a 、反應區3b 及終止區3c :在含氧氣體b中燃燒燃料a在該燃燒區中產生熱廢氣a1 流,且使該廢氣a1 自該燃燒區3a 進入該反應區3b ,在含有該熱廢氣之反應區3b 中噴灑油包水或雙連續微乳液c ,較佳雙連續微乳液c ,該微乳液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在高於600℃,較佳高於700℃,更佳高於900℃,甚至更佳高於1000℃,更佳高於1100℃,較佳高達3000℃,更佳高達2500℃,最佳高達2000℃之溫度下碳化該乳液,且藉由噴入水d 淬滅或停止該終止區3c中之反應,得到結晶碳網路e
在上文中,『化學互連』應理解為指奈米纖維彼此共價鍵結,明顯不同於實體聚集體。
網路較佳可藉由上述製程獲得,其中另外加工細節在下文標題為「用於獲得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的製程」的部分及第1A圖中提供。 用於獲得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的製程
一種用於獲得上文所述之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的製程可充分描述為改良碳黑製造製程,其中『改良』應理解為向碳黑反應器之反應區提供合適油,較佳包含至少14個C原子(> C14)之油,諸如碳黑原料油(carbon black feedstock oil;CBFS),作為單相乳液之一部分,該單相乳液為熱力學穩定微乳液,該微乳液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熱力學穩定微乳液為油包水或雙連續微乳液c,較佳雙連續微乳液,該微乳液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較佳單相乳液包含CBFS油,且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可稱為『乳化CBFS』。水域應含有金屬催化劑,該金屬催化劑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 nm與100 nm之間。
較佳藉由噴灑將乳液提供至反應區,從而將乳液霧化為液滴。儘管該製程可以分批或半分批方式進行,但改良碳黑製造製程有利地以連續製程進行。
用於生產碳網路之製程可在含有反應區3b及終止區3c之反應器3中藉由如下步驟進行:將作為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之微乳液的單相乳液c,較佳包含CBFS之乳液,注入反應區3b中,該反應區3b處於高於600℃,較佳高於700℃,更佳高於900℃,甚至更佳高於1000℃,更佳高於1100℃,較佳高達3000℃,更佳高達2500℃,最佳高達2000℃之溫度下,產生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將此等網路轉移至終止區3c,且藉由噴入水d淬滅或停止終止區中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的形成。較佳將單相乳液噴灑至反應區中。參考第1A圖。
替代地,用於生產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之製程在爐法碳黑反應器3中藉由如下步驟進行,該反應器沿反應器3之軸線含有燃燒區3a、反應區3b及終止區3c:在含氧氣體b中燃燒燃料a在該燃燒區中產生熱廢氣a1流,且使該廢氣a1自該燃燒區3a進入該反應區3b,在含有熱廢氣之反應區3b中噴灑(霧化)根據本發明之單相乳液c,較佳上文所述之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之微乳液,較佳包含CBFS之w/o或雙連續微乳液,較佳雙連續微乳液,在提高之溫度下(在高於600℃,較佳高於700℃,更佳高於900℃,甚至更佳高於1000℃,更佳高於1100℃,較佳高達3000℃,更佳高達2500℃,最佳高達2000℃之溫度下)碳化該乳液,且藉由噴入水d淬滅或停止終止區3c中之反應(亦即,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之形成)。反應區3b包含至少一個用於引入乳液,較佳藉由霧化引入之入口(較佳噴嘴)。參考第1A圖。
乳液在爐法碳黑反應器之反應區中的滯留時間可相對較短,較佳在1-1000 ms範圍內,更佳在10-1000 ms範圍內。較長滯留時間可影響碳網路之特性。實例可為微晶之尺寸,當使用較長滯留時間時,微晶之尺寸較大。
根據習知碳黑製造製程,油相可為芳族及/或脂族,較佳包含至少50 wt.% C14或更高碳物,更佳至少70 wt.% C14或更高碳物(以油之總重量計)。可用於但不限於獲得穩定乳液之典型油的列表為碳黑原料油(carbon black feedstock oil;CBFS)、酚醛油、蒽油、(短-中-長鏈)脂肪酸、脂肪酸酯及石蠟烴。油較佳為C14或更高碳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油較佳具有高芳香性。在該領域內,芳香性較佳以礦物局關聯指數(Bureau of Mines Correlation Index;BMCI)表徵。油較佳具有>50之BMCI。在一個實施例中,油之芳香性較低,較佳BMCI<15。
CBFS為本發明上下文中經濟上有吸引力之油源,且較佳為主要包含C14至C50之重烴混合物,C14-C50量之總和較佳為原料之至少50 wt.%,更佳至少70 wt.%。用於生產碳黑之一些最重要原料包括由汽油流化催化裂化獲得之澄清漿油(clarified slurry oil; CSO)、來自石腦油蒸汽裂化之乙烯裂化殘餘物及煤焦油。石蠟烴(<C15)之存在大大降低其適用性,且較高芳香性為較佳。芳族化合物之濃度決定碳核形成之速率。碳黑原料較佳具有高BMCI以能夠以最小熱輸入提供高產率,從而降低製造成本。在較佳實施例中,且根據當前CBFS規範,油,包括油混合物,具有大於120之BMCI值。儘管熟練技術者不難理解何為合適CBFS,但僅作為指導,應注意(自產量角度看) CBFS之BMCI值較佳大於120,甚至更佳大於132。油中瀝青質之量較佳低於CBFS重量之10 wt.%,較佳低於5.0 wt.%。CBFS較佳具有低硫含量,因為硫不利地影響產物品質,導致較低產量且腐蝕設備。
較佳地,根據ASTM D1619之油的硫含量小於8.0 wt.%,較佳低於4.0 wt.%,更佳小於2.0 wt.%。
只要獲得穩定單相w/o或雙連續微乳液,水及油之量即不會受限,但應注意減少量之水(及增加量之油)改良產量。水含量典型地為乳液之5與50 wt%之間,較佳10-40 wt%,甚至更佳至多30 wt%,更佳10-20 wt%。儘管可考慮較高量水,但此將以產量為代價。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之情況下,發明人相信水相負責如此獲得之網路的形狀及形態。
未將界面活性劑之選擇視為限制因素,只要油、水及界面活性劑之組合產生如上文所定義之穩定微乳液即可。如熟練技術者進一步指導,應注意,可基於系統之疏水性或親水性,亦即親水-親脂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來選擇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之HLB為藉由根據格裡芬(Griffin)或戴維斯(Davies)法計算分子不同區域之值確定的其親水或親脂程度之量度。合適HLB值取決於油之類型以及乳液中油及水之量,且可由熟練技術者基於保留如上所定義之熱力學穩定之單相乳液的要求容易地確定。發現包含大於50 wt%油,較佳具有少於30 wt%水相之乳液可以HLB值大於7,較佳大於8,更佳大於9,最佳大於10之界面活性劑最佳地穩定。另一方面,具有至多50 wt%油之乳液用HLB值低於12,較佳低於11,更佳低於10,最佳低於9,尤其低於8之界面活性劑最佳地穩定。較佳選擇與油相相容之界面活性劑。在油為具有CBFS的含CBFS乳液之情況下,具有高芳香性之界面活性劑為較佳,而具有低BMCI之油,諸如以BMCI<15表徵之油,使用脂族界面活性劑最佳地穩定。界面活性劑可為陽離子、陰離子或非離子型的或其混合物。為提高產量,一或多種非離子界面活性劑為較佳,因為在最終產物中不會留下殘餘離子。為獲得潔淨尾氣流,界面活性劑結構較佳含較少硫及和氮,較佳不含硫及氮。可用於獲得穩定乳液之典型非離子界面活性劑之非限制性實例為市售Tween、Span、Hypermer、Pluronic、Emulan、Neodol、Triton X及Tergitol系列。
單相乳液,亦即w/o,或雙連續微乳液,較佳雙連續微乳液,還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其較佳具有1與100 nm之間之平均粒徑。熟練技術者將在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 CNT)領域中找到足夠指導來生產及使用此等種類之奈米粒子。發現此等金屬奈米粒子在速率及產量以及可再現性方面均改良了網路形成。用於製造合適金屬奈米粒子之方法見於:Vinciguerra等人, 「Growth mechanisms in chemical vapour deposited carbon nanotubes」 Nanotechnology (2003) 14, 655;Perez-Cabero等人,「Growing mechanism of CNTs: a kinetic approach」 J. Catal. (2004) 224, 197-205;Gavillet等人,「Microscopic mechanisms for the catalyst assisted growth of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Carbon. (2002) 40, 1649-1663;及Amelinckx等人,「A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catalytically grown helix-shaped graphite nanotubes」 Science (1994) 265, 635-639,其關於製造金屬奈米粒子的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將此等金屬奈米粒子包埋於網路中。
將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用於上述雙連續或w/o微乳液,較佳包含CBFS之雙連續或w/o微乳液中。在一個實施例中,雙連續微乳液為最佳。有利地,藉由如下方法控制該(雙連續)微乳液中金屬粒子之均勻性:混合第一(雙連續)微乳液(其中水相含有能夠還原成最終金屬粒子之金屬錯合物)與第二(雙連續)微乳液(其中水相含有能夠還原該金屬錯合物鹽之還原劑);混合後,金屬錯合物經還原,從而形成金屬粒子。受控之(雙連續)乳液環境穩定粒子以免燒結或奧斯華熟化(Ostwald ripening)。容易控制催化劑粒子之尺寸、濃度及耐久性。認為例如藉由調節金屬前驅物與還原劑之莫耳比將平均金屬粒徑調諧在上述範圍內為常規實驗。還原劑相對量之增加產生較小粒子。如此獲得之金屬粒子為單分散的,與平均金屬粒徑之偏差較佳在10%內,更佳在5%內。此外,本發明技術不限制實際金屬前驅物,只要其可經還原。包括在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中的奈米粒子的非限制性實例為貴金屬(Pt、Pd、Au、Ag)、鐵族元素(Fe、Co及Ni)、Ru及Cu。合適金屬錯合物可為(i)鉑前驅物,諸如H2 PtCl6 ;H2 PtCl6 .xH2 O;K2 PtCl4 ;K2 PtCl4 .xH2 O;Pt(NH3 )4 (NO3 )2 ;Pt(C5 H7 O2 )2 ,(ii)釕前驅物,諸如Ru(NO)(NO3 )3 ;Ru(dip)3 Cl2 [dip=4,7-二苯基-1,10-菲羅啉];RuCl3 ,或(iii)鈀前驅物,諸如Pd(NO3 )2 ,或(iv)鎳前驅物,諸如NiCl2 或NiCl2 .xH2 O;Ni(NO3 )2 ;Ni(NO3 )2 .xH2 O;Ni(CH3 COO)2 ;Ni(CH3 COO)2 .xH2 O;Ni(AOT)2 [AOT=雙(2-乙基己基)磺基丁二酸酯],其中x可為選自1、2、3、4、5、6、7、8、9或10之任何整數,且典型地為6、7或8。非限制性合適還原劑為氫氣、硼氫化鈉、硫酸氫鈉、肼或水合肼、乙二醇、甲醇及乙醇。檸檬酸及十二烷胺亦合適。金屬前驅物之類型並非本發明之關鍵部分。(雙連續)微乳液之粒子的金屬較佳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Pt、Pd、Au、Ag、Fe、Co、Ni、Ru及Cu及其混合物,以控制最終形成之碳結構網路之形態。最終將金屬奈米粒子包埋在此等結構內,其中金屬粒子以實體方式附接於結構。儘管不存在形成此等網路之金屬粒子的最低濃度(實際上使用根據本發明之改良碳黑製造製程形成網路),但發現產量隨金屬粒子濃度而增加。在較佳實施例中,有效金屬濃度為至少1 mM,較佳至少5 mM,較佳至少10 mM,更佳至少15 mM,更佳至少20 mM,尤其為至少25 mM,最佳高達3.5 M,較佳高達3 M。在一個實施例中,金屬奈米粒子佔高達250 mM。此等濃度為相對於(雙連續)微乳液水相之量的催化劑濃度。
較佳藉由使用噴嘴系統4 噴灑實現單相乳液,較佳包含CBFS之乳液的霧化,此使乳液液滴與反應區3b 中之熱廢氣a1 接觸,從而進行傳統碳化、網路形成及後續黏聚,產生根據本發明之碳網路。注入步驟較佳涉及增加之溫度,其高於600℃,較佳700與3000℃之間,更佳900與2500℃之間,更佳1100與2000℃之間。
在一個態樣中,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較佳具有以下特性中之至少一者,較佳至少兩者,更佳至少三者,最佳全部: (i) 根據ASTM D1510,碘吸附數(Iodine Adsorption Number;IAN)為10-1000 mg/g,至少30 mg/g,較佳100與800 mg/g之間,甚至更佳20與500 mg/g之間; (ii) 根據ASTM D6556及ISO 9277:10,氮表面積(Nitrogen Surface Area;N2SA)為至少15 m2 /g,較佳15-1000 m2 /g,更佳20-500 m2 /g; (iii) 根據ASTM D6556,統計厚度表面積(Statistical Thickness Surface Area;STSA)為至少5 m2 /g,更佳20-500 m2 /g,甚至更佳20-300 m2 /g; (iv) 根據ASTM D2414,油吸收數(Oil Absorption Number;OAN)為20-200 cc/100 g,較佳40-150 cc/100 g, 其中: IAN=碘吸附數:如ASTM D1510中所定義,在指定條件下,每公斤碳黑吸附之碘的公克數; N2SA=氮表面積:根據ASTM D6556,使用B.E.T.理論,由氮吸附資料計算出之碳黑總表面積; STSA=統計厚度表面積:根據ASTM D6556,使用de Boer理論及碳黑模型,由氮吸附資料計算出之碳黑的外表面積;且 OAN=油吸收數:在指定條件下100 g碳黑吸收之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或石蠟油的立方公分數。如根據ASTM D2414所確定,OAN值與碳黑結構水平之聚集度成比例。
對於IAN、N2SA (或NSA)、STSA及OAN中之每一者(用於表徵碳黑材料之所有典型參數),與傳統碳黑相比,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展現優異特性。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較佳由(i)、(ii)及(iii)中之至少一者,較佳至少兩者,更佳全部表徵,因為此等特徵為表徵材料表面積特性之典型方式。在一個實施例中,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多孔碳網路展現(i)、(ii)及(iii)中之至少一者,且另外符合(iv)。 用於增強熱固性材料之製程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使用上述碳網路來增強熱固性材料。為了生產根據本發明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將上述包含碳奈米纖維之碳網路與液體未固化熱固性樹脂混合。該混合可在工業混合器中進行,諸如高黏度混合器、葉輪混合器、剪切混合器、帶式混合器、噴射混合器、真空混合器或任何其他合適混合器。改良之分散性不僅對最終形成之增強熱固性物有影響,而且還有助於製造製程。在此階段可添加額外增強劑。混合步驟後進行樹脂之固化。固化條件可為特定溫度(亦即,加熱)或藉由UV光照射,但此等條件為熟練技術者所已知,且保持不變。如果有益,則可使用催化劑及/或硬化劑。
可使用模具將熱固性樹脂成形或模製。合適製程包括傳遞成型、射出成型及壓縮成型。在此等製程中之每一者中,將包含碳網路之熱固性樹脂引入模具中,在其中進行固化以形成包含本發明之增強熱固性材料的製品。 實例 實例1:表面電阻率
根據WO2018/002137中實例1之製造製程(包括配方)製備兩種不同等級之碳網路(X1及X7),該案之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對於此等實例中使用之等級,Fe金屬粒子低於1300 ppm。X1級使用胎面反應器獲得,且X7級使用胎體反應器獲得。兩者均為碳黑製造領域中之常見反應器。製造製程中之變化可歸因於反應器所用胎體(較長滯留時間)及胎面(較短滯留時間)不同。
等級 滯留時間*
XR-1 約250 ms
X7-P 414-816 ms
*理論模型 根據本發明之X1和X7等級碳網路的規格
  X7 X1
OAN ASTM D2414 cc/100g 75 47
c-OAN ASTM D3493 cc/100g 67 44
IAN ASTM D1510 g/kg 45 106
總N2SA (BET) ASTM D6556 m2 /g 40.5 107.6
外部STSA ASTM D6556 m2 /g 40.1 117.1
總孔V ASTM D 4404-10 cm3 /g 0.95 1.38
粒子內孔V ASTM D 4404-10 cm3 /g 0.61 0.58
粒子內孔d ASTM D 4404-10 Um 0.07 0.02
粒子間孔d ASTM D 4404-10 Um 250 83
孔隙率% ASTM D 4404-10 % 64 71
著色強度 ASTM D3265   61 131
Tr% ASTM D1618 % 99.40 99.00
  內部 % 65.70 92.48
硫含量   % 0.64 0.60
Fe ICP-OES ppm 1248 871
灰分% ASTM D1506 % 0.30 0.57
篩餘物(45 um) ASTM D1514 mg/kg 88 393
pH ASTM 1512 a.u. 7.00 5.53
真密度 DIN 66137-2 g/cm3 1.90 1.94
包裝之水分   % 0.20 0.45
結構直徑(平均) TEM Nm 74.00 39.90
    標準偏差± 12.30 4.70
La XRD Å 25.50 27.20
Lc XRD Å 17.80 16.70
d-間距 XRD Å 3.61 3.64
聚芳族物        
PAH總和 AfPS GS 2014:01 PAK Ppm 38.80 11.10
粒徑   Nm 15-100 20-115
藉由將適量此等碳網路添加至環氧樹脂(Biresin CR83)中來製備環氧複合材料。藉由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Hauschildt DAC 400.2 VAC-P),藉由以2500 rpm混合10-15分鐘,將碳網路材料分散(藉由Hegman研磨儀監測分散)至樹脂中。將適量硬化劑(Biresin CH83-10)添加至複合材料中,且使用速度混合器(2500 rpm 1 min)混合。將複合材料澆鑄至PTFE模具中,且在80℃固化16小時。
使用皮安計(Keithley 6487)使用內部方法量測所得環氧複合材料之表面電阻率。將導電銀顏料塗覆在兩根相距1.0 cm之5.0 x 0.1 cm線中。在此兩根線上施加指定電壓,且記錄所得電流。將值轉化為表面電阻率值(Ω/sq)。
表面電阻率結果如第2圖所繪製。 實例2:表面電阻率
藉由向水基聚胺基甲酸酯複合塗料(Aqua PU lak,Avis)中添加適量如實例1中製備之碳網路材料來製備水基聚胺基甲酸酯複合塗料。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Hauschildt DAC 400.2 VAC-P),藉由以2500 rpm混合總共10-15 min (同時保持溫度低於40℃),將碳網路分散(藉由Hegman研磨儀監測分散)至塗料中。將該塗料塗覆至瓷磚且使其乾燥。使用皮安計(Keithley 6487)使用內部方法量測所得複合塗料之表面電阻率。將導電銀顏料塗覆在兩根相距1.0 cm之5.0 x 0.1 cm線中。在此兩根線上施加指定電壓,且記錄所得電流。將值轉化為表面電阻率值(Ω/sq)。
表面電阻率結果如第3圖所繪製。x軸上之填充物含量對應於碳網路負載。 實例3:Tg
藉由將適量如實例1中製備之碳網路材料添加至環氧樹脂(EPIKOTE Resin MGS RIMR 135)中來製備環氧複合材料。在一些情況下,添加適量潤濕劑(Borchers Gen DFN)。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Hauschildt DAC 150.1 FV),藉由以3500 rpm混合11分鐘,將碳網路材料分散(藉由Hegman研磨儀監測分散)至樹脂中。將適量硬化劑(EPIKURE固化劑MGS RIMH 137)添加至複合材料中,且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3500 rpm 1.5 min)混合。將複合材料澆鑄至模具中,且在80℃下固化16小時以產生狗骨。
在Netzsch Polyma 214 DSC上確定環氧複合材料之玻璃轉移溫度(Tg )。溫度程式:使用10℃/min之加熱速率,20℃至180℃。結果如下表所給出
wt% 碳網路等級 Tg 開始 [℃] Tg [℃]
0 純鑄件 81.9 87.6
30 X7 84.6 91.1
30 X1 87.1 91.0
12.5 X7 86.5 93.6
12.5 X7 86.6 92.9
17.5 X7 86.1 91.8
20 X7 86.9 92.3
實例4:拉伸強度
藉由將適量如實例1中製備之碳網路材料添加至環氧樹脂(EPIKOTE Resin MGS RIMR 135)中來製備環氧複合材料。在一些情況下,已添加適量潤濕劑(BYK W980)。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Hauschildt DAC 150.1 FV),藉由以3500 rpm混合11分鐘,將碳網路材料分散(藉由Hegman研磨儀監測分散)至樹脂中。將適量硬化劑(EPIKURE固化劑MGS RIMH 137)添加至複合材料中,且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3500 rpm 1.5 min)混合。將複合材料澆鑄至模具中,且在80℃下固化16小時以產生狗骨。
在此等狗骨上進行根據ISO 527之拉伸測試。在Zwick/Roell拉伸測試儀(1475 WN:115401;十字頭移動監測器WN:115401;力感測器ID:0 WN:115402 100 kN;Macro ID:2 WN:115403)上測試樣品。測試速度:1 mm/min。此等拉伸測試得到拉伸強度及彈性模數資料以及拉伸強度(分別為第4圖及第5圖)。第4圖自左至右繪製環氧樹脂中X7及X1之彈性模數: 30 wt% X1/環氧樹脂; 30 wt% X1/環氧樹脂及潤濕劑; 30 wt% X7/環氧樹脂; 30 wt% X7/環氧樹脂及潤濕劑; 對照。
第5圖繪製30 wt% X7/環氧樹脂(右)與環氧樹脂對照(左)相比之拉伸強度。 實例5:導熱率
藉由將適量如實例1中製備之碳網路材料添加至環氧樹脂(Biresin CR83)中來製備環氧複合材料。藉由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Hauschildt DAC 400.2 VAC-P),藉由以2500 rpm混合10-15分鐘,將碳網路分散(藉由Hegman研磨儀監測分散)至樹脂中。將適量硬化劑(Biresin CH83-10)添加至複合材料中,且使用速度混合器(2500 rpm 1 min)混合。將複合材料澆鑄至PTFE模具(4 x 100 x 75 mm)中,且在80℃固化16小時。平面內導熱率由Hukseflux之THISYS導熱率量測系統確定。
導熱率結果如第6圖所繪製。 實例6:交叉模數G’/G’’
使用振盪流變學探測複合材料之微結構(粒子間網路)。微結構暗指複合材料中粒子之間存在力。需要施加大於將粒子保持在一起之力的力來破壞粒子間網路。當施加之力小於粒子間力時,G’大於G’’。但當施加之力更高時,則粒子間網路會塌陷,且給予材料之機械能會消散,從而意味著材料會流動,此為G’’變得大於G’之力。
藉由使用高剪切混合器(Ultraturrax IKA T18,其具有IKA S18N 19G分散工具)將適量如實例1中製備之碳網路材料X1混合至環氧樹脂(Biresin CR83)中來製備樣品。在25℃下,在具有P-PTD100空氣冷卻器及錐形軸之Anton Paar MCR92 (CP50-1,直徑49.983 mm,角度1.012°,錐體截斷102 µm)上進行流變學實驗,其中應變範圍為0.01-100%,且角頻率為10 rad/s。
交叉模數結果如第7圖所繪製。15 wt%網路負載[CBX]下交叉模數為約2000 Pa之點為Vulcan/環氧樹脂參考值。實例 7 :加熱元件
藉由將適量碳網路(等級X7)材料(40 wt%)添加至環氧樹脂(EPIKOTE Resin MGS RIMR 135)中來製備環氧複合材料。添加潤濕劑(BYK W980)。藉由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Hauschildt DAC 150.1 FV),藉由以3500 rpm混合11分鐘,將碳網路分散(藉由Hegman研磨儀監測分散)至樹脂中。將適量硬化劑(EPIKURE固化劑MGS RIMH 137)添加至複合材料中,且使用行星速度混合器(3500 rpm 1.5 min)混合。將複合材料與兩個銅板電片連接點一起澆鑄在兩個玻璃板之間,且在80℃下固化16小時,產生4 mm厚片(亦即,加熱元件)。
上述加熱元件在兩個銅電極之間具有1.2 kΩ之電阻。其由標準歐洲壁式插座(230 V,AC 50 Hz,44 W)供電,該插座能在數分鐘內將板加熱至>50℃,之後關閉電源。 實例8:根據本發明之碳網路與根據US2013/244023之CVD生產網路之間的比較
用相同乳液組成物生產網路,但使用如US 2013/244023中所述之CVD製程的生產設置,以及使用爐法碳黑製程之生產設置。
在兩種情況下,乳液組成物均如WO2018/002137之實驗部分中所述: a)碳黑漿油(CBO或CBFS油) b)含有3500 mM金屬前驅物鹽(FeCl2)之水相 c)含有還原劑(3650 mM檸檬酸)之水相 d)界面活性劑(TritonX;HLB 13.4)。
在每種情況下,將乳液引入水平熱管反應器之石英管中間。
在130 seem氮氣流下將CVD反應器加熱至750℃ (3 K/min),且在相同溫度下保持90 min。在前60 min內,將氮氣流降至100 sccm,且以100 sccm之流量添加乙烯氣體。在750℃下在最後30分鐘期間,在最後30分鐘內自氮氣以130 sccm吹出乙烯,隨後將反應器冷卻。 纖維長度>300 nm 直徑:50-250 nm
對於爐法碳黑製程,應用N110設置:
基於 原料 燃燒空氣速率 燃燒空氣溫度 滯留時間 +
流速 CH4 速率
  [t/h] [Nm3/h] [Nm3/h] [C] [ms]
N110 2 485 7000 620 22
纖維長度:30-300 nm 直徑:10-50 nm
在兩種情況下,形成網路。然而,『CVD生產』之碳網路在<5 wt%之低負載下產生高導電性及增強作用(參見US2013/244023中之第9a圖及第9b圖)。使用PI及PMMA獲得此等結果。可將其與WO2018/002137中所述之碳網路的效能比較:由此處對於PA6繪製之結果可得出,需要5-10 wt%之負載來達成相同高剛度及導電性。
3:反應器 3a:燃燒區 3b:反應區/反應器區 3c:終止區 b:含氧氣體 a:燃料 a1:廢氣 d:水 e:結晶碳網路 4:噴嘴 c:單相乳液 f:惰性氣體 g:含碳氣體
第1A圖為沿反應器3 之軸線含有燃燒區3a 、反應區3b 及終止區3c 之根據本發明之連續爐法碳黑生產製程之示意圖,該製程藉由如下步驟進行:藉由在含氧氣體b中燃燒燃料a在燃燒區中產生熱廢氣a1 流,且使廢氣a1 自燃燒區3a 進入反應區3b ,在含有熱廢氣之反應區3b 中噴灑(霧化)單相乳液c ,在升高之溫度下碳化該乳液,且藉由噴入水d 淬滅或停止終止區3c 中之反應,獲得根據本發明之結晶碳網路e
第1B圖為半分批式碳黑生產製程之示意圖,其中在升高之溫度下經由反應器3 頂部之噴嘴4 將單相乳液c 霧化至反應器區3b 中,在該升高之溫度下在反應器區3b 中碳化該乳液,且在反應器底部收集結晶碳網路e 。另外,存在兩個自頂部進入反應器之氣體入口,用於添加惰性氣體f ,較佳氮氣以控制及/或消耗氧氣水準,及用於將含碳氣體g 引入反應器中,較佳為乙炔或乙烯;
第2圖及第3圖描繪縱向及橫向兩個方向上表面敏感性與碳網路負載之關係。
第4圖展示彈性模數與碳網路負載之關係。
第5圖呈現拉伸強度與碳網路負載之關係。
第6圖展示導熱率與碳網路負載之關係(loggemet及excel指示用於原始資料轉化之程序源)。
第7圖繪製G’/G’’交叉模數資料與碳網路負載之關係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3:反應器
3a:燃燒區
3b:反應區/反應器區
3c:終止區
b:含氧氣體
a:燃料
a1:廢氣
d:水
e:結晶碳網路
c:單相乳液

Claims (16)

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一多孔碳網路之用途,其係用於增強一熱固性材料,該重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該總重量計。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增強熱固性材料包含額外增強劑,其中碳網路與該(該等)額外增強劑之該總量為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該總重量的1與75 wt%之間,更佳10與45 wt%之間。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用途,其中額外增強劑之該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該總重量計為1與45 wt%之間,較佳5與40 wt%之間,更佳10與35 wt%之間,最佳15與30 wt%之間。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碳網路之該量為5與60 wt%之間,較佳低於45 wt%,甚至更佳低於35 wt%。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另外增強劑包含碳纖維、玻璃纖維、聚芳醯胺、天然纖維、碳奈米管、碳奈米纖維、矽奈米管、奈米黏土。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其係用於改良該熱固性材料之該等以下特性中之一或多者: (k)該熱固性材料之該導電率; (l)該熱固性材料之該玻璃轉移溫度; (m)該熱固性材料之該剛度; (n)該熱固性材料之該拉伸強度; (o)該熱固性材料之該剪切強度; (p)該熱固性材料之該壓縮強度; (q)該熱固性材料之該衝擊強度; (r)該熱固性材料之該耐久性; (s)該熱固性材料之該抗疲勞性;及/或 (t)該熱固性材料之該導熱率。
一種增強熱固性材料,其包含至少0.1 wt%,更佳至少0.5 wt%,甚至更佳至少1 wt%,甚至更佳至少2 wt%,最佳至少3 wt.%,較佳2-60 wt.%,更佳3-50 wt%,更佳5-45 wt%包含化學互連碳奈米纖維之一多孔碳網路。
如請求項7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包含額外增強劑,其中碳網路與不為該等碳網路之增強劑之該總量為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該總重量的1與75 wt%之間,更佳10與45 wt%之間。
如請求項7或8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另外增強劑之該量以該增強熱固性材料之該總重量計為1與45 wt%之間,較佳5與40 wt%之間,更佳10與35 wt%之間,最佳15與30 wt%之間。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碳網路包含結晶碳奈米纖維。
如請求項1至6或10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請求項7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碳網路為一粒子內多孔網路。
如請求項1至6或10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請求項7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等碳奈米纖維之該平均纖維長度為30-10,000 nm。
如請求項1至6或10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請求項7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熱固性材料為以下中之任一者: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胺基甲酸酯、聚二環戊二烯、氰酸酯(CE)、雙順丁烯二醯亞胺(BMI)、矽、三聚氰胺甲醛、酚甲醛、脲甲醛、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苯并噁嗪、聚醯亞胺、呋喃樹脂或聚醯胺。
如請求項1至6或10至13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或如請求項7至13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等碳網路藉由用於在含有一反應區3b 及一終止區3c 之一反應器3 中藉由如下步驟生產結晶碳網路的一製程獲得:將包含金屬催化劑奈米粒子之一油包水或雙連續微乳液c 注入該反應區3b 中,該反應區3b 處於高於600℃,較佳高於700℃,更佳高於900℃,甚至更佳高於1000℃,更佳高於1100℃,較佳高達3000℃,更佳高達2500℃,最佳高達2000℃之一溫度下,產生結晶碳網路e ,將此等網路e 轉移至該終止區3c ,且藉由噴入水d 淬滅或停止該終止區中結晶碳網路之該形成。
一種製品,其包含如請求項7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增強熱固性材料,該製品例如為一塗層、一黏著劑、一增強元件、一加熱元件、汽車部件或一建築元件,或者用於風力渦輪機及飛機之一輕質增強輻射器。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用途、製品或增強熱固性材料,其中該碳網路為一粒子內多孔網路,其中該等碳奈米纖維與該網路中之其他碳奈米纖維藉由化學鍵經由接合點互連,其中根據ASTM D4404-10使用壓汞式孔隙儀法測得該網路中之該等孔的一粒子內孔徑尺寸為5-150 nm,其中該等碳網路中該碳之至少20 wt%為結晶形式,且該等碳奈米纖維之纖維長度與厚度之一平均縱橫比為至少2。
TW109141788A 2019-11-28 2020-11-27 包含碳奈米纖維的碳網路的用途 TW2021285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212328.9 2019-11-28
EP19212328 2019-1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8555A true TW202128555A (zh) 2021-08-01

Family

ID=69024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1788A TW202128555A (zh) 2019-11-28 2020-11-27 包含碳奈米纖維的碳網路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87187A1 (zh)
EP (1) EP4065631A1 (zh)
JP (1) JP2023504455A (zh)
KR (1) KR20220125234A (zh)
CN (1) CN115151599A (zh)
AU (1) AU2020392537A1 (zh)
BR (1) BR112022010484A2 (zh)
CA (1) CA3159710A1 (zh)
IL (1) IL293380A (zh)
TW (1) TW202128555A (zh)
WO (1) WO2021105396A1 (zh)
ZA (1) ZA20220592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4085A (en) * 2008-06-07 2010-04-07 Hexcel Composites Ltd Improved Conductivity of Resin Material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EP2300517B1 (en) * 2008-07-17 2015-06-24 Nanocyl S.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reinforced thermoset polymer composite
NL2005365C2 (en) * 2010-09-17 2012-03-20 Univ Delft Tech Carbon nanostructures and networks produc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US10357939B2 (en) * 2014-08-26 2019-07-23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High performance light weight carbon fiber fabric-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s hybrid polymer composites
AU2017289220B2 (en) 2016-06-28 2022-03-24 Carbonx Ip 3 B.V. Production of crystalline carbon structure networks
CN110158200B (zh) * 2018-03-30 2022-04-08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多孔碳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04455A (ja) 2023-02-03
CA3159710A1 (en) 2021-06-03
AU2020392537A1 (en) 2022-06-30
EP4065631A1 (en) 2022-10-05
CN115151599A (zh) 2022-10-04
WO2021105396A1 (en) 2021-06-03
KR20220125234A (ko) 2022-09-14
US20230287187A1 (en) 2023-09-14
ZA202205928B (en) 2023-02-22
BR112022010484A2 (pt) 2022-09-06
IL293380A (en)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iedrich et al. Polymer composites: from nano-to macro-scale
Njuguna et al. Epoxy‐based fibre reinforced nanocomposites
US7935276B2 (en) Polymeric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carbon nanostructures
JP2009538363A (ja) カーボン・ナノ構造を導入した高分子材料とその作製方法
Chou et al. Preparation of CFRP with modified MWCNT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orsional fatigue of epoxy/polybenzoxazine copolymer
Ashori et al. Reinforcing effects of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on glass fiber/epoxy composites
Salim et al. Polyacrylonitrile/liquid crystalline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fibers–Towards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 precursors
US20200172705A1 (en) Composite materials systems
Kundan et al. Assessing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in carbon fiber/epoxy nanocomposites: From ‘interlayers’ to ‘interconnects’
Zotti et al. Polymer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Graphite Nanoplatelets and amphiphilic graphene platelets
CN113621255A (zh) 晶体碳结构网状物的制备
KR20210024491A (ko) 탄소-나노섬유를 포함하는 탄소 네트워크의 용도
CN115175959A (zh) 复合材料系统
Das et al. Assessing damage mitigation by silanized milled graphite nanoparticles in hybrid GFRP laminated composites
Zhou et al. Targeted kinetic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poxy composite containing percolating multi-layer graphene oxide chains.
Bedi et al. Interface and interphase in carbon nanotube-based polymer composites: a review
TW202128555A (zh) 包含碳奈米纖維的碳網路的用途
TW202235366A (zh) 由熱解油製備碳奈米結構之新方法
TW202124269A (zh) 用於電磁干擾屏蔽的組成物
Lee et al. Methyltrimethoxysilane silica aerogel composite with carboxyl-functionalise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Nemeth et al. The Synthe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SiO2—MgO Co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Polymer Composites
Sharma et al.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s: critical issues
Chowdary et al. Characterizations of Polymer–Carbonaceous Composites
Jiang et al. A coordination-connected flexible-rigid hybrid nanoparticles coating for the interfacial enhancement of carbon fiber/polyetheretherketone composites
Pillai et al. Plasma-Corona Modifications of Carbon Fibers and Carbon Nanostru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