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9510A - 積體晶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體晶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9510A
TW202119510A TW109117885A TW109117885A TW202119510A TW 202119510 A TW202119510 A TW 202119510A TW 109117885 A TW109117885 A TW 109117885A TW 109117885 A TW109117885 A TW 109117885A TW 202119510 A TW202119510 A TW 2021195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dielectric
protection layer
substrate
dielectric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7612B (zh
Inventor
李昇展
周正賢
陳昇照
蔡正原
吳國銘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9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61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01L23/3157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 H01L23/3185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the coating covering also the sidewalls of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28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 H01L23/31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ng layers, coatings, e.g. for protec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shape
    • H01L23/3157Partial encapsulation or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29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of thin functional dielectric layers, e.g. dielectric etch-stop, barrier, capping or line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9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formed through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1Internal lead connections, e.g. via connections, feedthrough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8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 H01L23/49827Via connections through the substrates, e.g. pins going through the substrate, coaxi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01L23/5283Cross-sectional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6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5/0657Stacked arrangements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001Internal layers
    • H01L2224/0502Disposition
    • H01L2224/05025Disposition the internal layer being disposed on a via connec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4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554External layer
    • H01L2224/05541Structure
    • H01L2224/05546Dual damascen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81Disposition
    • H01L2224/0812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0813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0814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01L2224/081Disposition
    • H01L2224/0812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0813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08145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01L2224/08146Disposition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the bonding area connecting to a via connection in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2Bonding area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09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bonding areas
    • H01L2224/091Disposition
    • H01L2224/0918Disposition being disposed on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ides of the body, e.g. dual array
    • H01L2224/09181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000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a bonding area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8034Bonding interfaces of the bonding area
    • H01L2224/80357Bonding interfaces of the bonding area being flush with th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000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a bonding area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808Bonding techniques
    • H01L2224/80894Direct bonding, i.e. joining surfaces by means of intermolecular attracting interactions at their interfaces, e.g. covalent bonds, van der Waals forces
    • H01L2224/80895Direct bonding, i.e. joining surfaces by means of intermolecular attracting interactions at their interfaces, e.g. covalent bonds, van der Waals forces betwe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urfaces, e.g. copper-copper direct bonding, surface activated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000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a bonding area directly to another bonding area, i.e. connectorless bonding, e.g. bumpless bonding
    • H01L2224/808Bonding techniques
    • H01L2224/80894Direct bonding, i.e. joining surfaces by means of intermolecular attracting interactions at their interfaces, e.g. covalent bonds, van der Waals forces
    • H01L2224/80896Direct bonding, i.e. joining surfaces by means of intermolecular attracting interactions at their interfaces, e.g. covalent bonds, van der Waals forces between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surfaces, e.g. oxide or nitrid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5/00Details relating to assembli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225/03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648 and H10K99/00
    • H01L2225/04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648 and H10K99/00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225/065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648 and H10K99/00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225/06503Stacked arrangements of devices
    • H01L2225/06541Conductive via connections through the device, e.g. vertical interconnects, through silicon via [TSV]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2Bonding areas ;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0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onding area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onding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015Shape
    • H01L2924/10155Shape being other than a cuboid
    • H01L2924/10156Shape being other than a cuboid at the periph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是有關於一種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所述方法可藉由在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的上部表面之上的第一內連結構內形成多個內連層來執行。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周邊移除所述第一內連結構及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部分。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使得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具有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藉由設置於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正上方的內側壁連接至所述上部表面。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側壁上形成介電保護層。

Description

用於多晶圓堆疊的修整壁保護方法
多維積體晶片(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ed chip)是具有多個半導體晶粒的積體晶片,所述多個半導體晶粒彼此垂直堆疊且藉由延伸穿過所述半導體晶粒中的一或多者的基底穿孔(through-substrate-via,TSV)而電性連接。隨著微影縮放變得愈來愈困難,多維積體晶片已成為單晶粒積體晶片(integrated chip,IC)的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多維積體晶片與單晶粒IC相較提供數個優點,例如佔用面積(footprint)小、相鄰晶粒之間的內連件較短、裝置密度較高且能夠將不同類型的半導體晶粒(例如,記憶體、邏輯、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等)整合至單個積體晶片結構中。
以下揭露內容提供用於實施所提供標的的不同特徵的諸多不同的實施例或實例。以下闡述組件及佈置的具體實例以簡化本揭露內容。當然,該些僅為實例且並非旨在進行限制。舉例而言,在以下描述中,第一特徵於第二特徵之上或第二特徵上形成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被形成為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且亦可包括其中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可形成有額外特徵,使得所述第一特徵與所述第二特徵可能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揭露內容可能在各種實例中重複使用元件符號及/或字母。此種重複使用是出於簡單及清晰的目的,而不是自身表示所論述的各種實施例及/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此外,為易於說明,本文中可能使用例如「在...下方(beneath)」、「在...下面(below)」、「下部的(lower)」、「上方(above)」、「上部的(upper)」等空間相對性用語來闡述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些)元件或特徵的關係。所述空間相對性用語旨在除圖中所繪示的定向外亦囊括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設備可具有其他定向(旋轉90度或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用的空間相對性描述語可同樣相應地進行解釋。
多維積體晶片通常是藉由將多個半導體基底(例如,半導體晶圓)彼此堆疊而形成。舉例而言,在多維積體晶片製作製程期間,可將第一晶圓接合至上覆的第二晶圓。在接合製程完成之後,隨後可將第二晶圓薄化以減小第二晶圓的厚度。藉由將第二晶圓薄化,基底穿孔(TSV)能夠穿過第二晶圓延伸至上覆的晶圓或接合結構(例如,接合墊)。
自半導體晶圓的剖視圖中觀看,半導體晶圓的外表面通常具有圓形形狀。由於圓形形狀,薄化製程將使半導體晶圓沿著外邊緣變薄,進而產生具有低機械強度的尖銳外邊緣。尖銳外邊緣可導致晶圓在後續處理期間碎裂(chipping)及/或剝落(flaking)。為防止碎裂或剝落,可對晶圓執行邊緣修整製程。邊緣修整製程是其中機械切割工具使用鋸片沿著晶圓的外邊緣移除材料的製程。藉由沿著晶圓的外邊緣移除材料,可消除具有低機械強度的尖銳邊緣,且可減輕碎裂及/或剝落。
然而,已瞭解,在邊緣修整製程期間使用的鋸片可對上覆於晶圓上的層間介電(inter-level dielectric,ILD)層造成損壞。舉例而言,邊緣修整製程可對ILD層施加應力,而使得裂紋在低介電常數(低k)及/或極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內延伸。在後續製作製程(例如,晶圓薄化製程、晶圓接合製程等)期間,由邊緣修整製程造成的損壞可由於熱機械力(thermomechanical force)而加劇,進而導致晶粒失效及/或良率降低。
本揭露內容是有關於減少邊緣修整製程對上覆於半導體基底上的一或多個層間介電(ILD)層的損壞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半導體基底之上形成一或多個ILD層。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半導體基底的周邊移除ILD層的及半導體基底的部分。隨後在一或多個ILD層的側壁之上形成介電保護層。所述介電保護層保護在邊緣修整製程期間可能已在所述一或多個ILD層內形成的受損區域,藉此防止在後續製作製程期間對所述一或多個ILD層的損壞加劇。
圖1A至圖1B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介電保護層被配置成防止由邊緣修整製程造成損壞。
如圖1A的剖視圖100所示,積體晶片結構包括設置於半導體基底102的上部表面102u之上的內連結構104。半導體基底102包括內側壁102s,內側壁102s將半導體基底102的上部表面102u連接至半導體基底102的凹陷表面102r。凹陷表面102r界定凹陷區112,凹陷區112環繞半導體基底102的中心區110。在凹陷區112內,半導體基底102具有較在中心區110內半導體基底102的厚度小的第一厚度。如圖1B的俯視圖120所示,凹陷區112圍繞半導體基底102的周邊延伸,且自中心區110延伸至半導體基底102的最外表面。
再次參照圖1A的剖視圖100,多個電晶體裝置103設置於半導體基底102的上部表面102u內。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基底102可包括半導體晶圓,且所述多個電晶體裝置103可設置於多個單獨的晶粒區內,所述多個單獨的晶粒區分別對應於半導體晶圓內的積體晶片晶粒。內連結構104位於半導體基底102的上部表面102u之上。內連結構104包括設置於包含一或多種介電材料的介電結構106內的多個內連層108。所述多個內連層108電性耦合至所述多個電晶體裝置10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內連層108可包括導電觸點108a、內連導線108b及/或內連通孔108c。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內連層108可包含銅、鎢、鋁等。
介電結構106包括環繞所述多個內連層108的多個堆疊式層間介電(inter-level dielectric,ILD)層106a至106e。在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所述多個堆疊式ILD層106a至106e可藉由蝕刻停止層而彼此垂直分隔開。所述多個堆疊式ILD層106a至106e中的一或多者可包括低介電常數介電層(即,介電常數較二氧化矽的介電常數小的介電層)、超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極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等。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堆疊式ILD層106a至106e中的一或多者可能具有沿著內連結構104的最外側壁104s佈置的受損區114。受損區114可為由對內連結構104執行的邊緣修整製程所致的應力的結果,且可在所述多個堆疊式ILD層106a至106e中的一或多者內界定凹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受損區114可能在包含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或極低介電常數介電材料的ILD層內。
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半導體基底102之上,並沿著內連結構104的最外側壁104s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亦可襯砌半導體基底102的凹陷表面102r、內側壁102s,及/或設置於內連結構104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更延伸至受損區114內的凹槽116內。由於介電保護層118襯砌內連結構104的最外側壁104s,因此介電保護層118覆蓋及/或包封受損區114。藉由覆蓋及/或包封內連結構104的受損區114,保護內連結構104免受由後續製作製程(例如,接合製程、研磨製程等)的應力(例如熱應力、機械應力、熱機械應力等)造成的進一步損壞,藉此提高積體晶片良率。
應瞭解,在各種實施例中,所揭露的介電保護層可位於沿著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不同位置處。圖2A至圖2D示出具有多個疊層(tier)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上的介電保護層的各種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A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200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200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設置於第一疊層202a之上的第二疊層202b。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分別包括半導體基底(例如,矽基底、鍺基底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疊層202a及/或第二疊層202b可更包括設置於半導體基底上的內連結構。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疊層202a可包括中介層基底、一或多個TSV及/或一或多個邏輯裝置。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二疊層202b可包括一或多個邏輯裝置、微機電系統(MEMS)裝置、記憶體裝置、影像感測器裝置(例如,光電二極體)等。
第一疊層202a具有下部表面202L及上部表面202U。上部表面202U連接至第一疊層202a的位於下部表面202L正上方的內側壁202S1 。內側壁202S1 更連接至界定凹陷區112的凹陷表面202R。凹陷表面202R自第一疊層202a的內側壁202S1 延伸至第一疊層202a的最外側壁202S2 。第二疊層202b設置於第一疊層202a的上部表面202U之上,且相對於第一疊層202a的最外側壁202S2 縮進非零距離。
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第一疊層202a的內側壁202S1 上及第二疊層202b的最外側壁202S3 上。介電保護層118更襯砌凹陷表面202R。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包含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二氧化矽、二氧化鉿、五氧化二鉭、氧化鋁、過氧化鋅等。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00埃的第一厚度t1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具有介於約200埃與約2000埃之間的第一厚度t1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在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之上連續延伸,使得頂表面202T完全被介電保護層118覆蓋。在其他實施例(未示出)中,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沒有介電保護層118。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的頂表面可與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實質上對齊或者位於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之下。
圖2B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204。
如圖2B的剖視圖204所示,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第一疊層202a的內側壁202S1 上及第二疊層202b的最外側壁202S3 上。凹陷表面202R自介電保護層118正下方連續延伸以橫向超過介電保護層118的最外側壁。
圖2C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206。
如圖2C的剖視圖206所示,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第一疊層202a的內側壁202S1 上及第二疊層202b的最外側壁202S3 上。介電保護層118連續地自第一疊層202a的內側壁202S1 延伸、且在凹陷表面202R之上延伸並延伸至第一疊層202a的最外側壁202S2
圖2D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208。
如圖2D的剖視圖208所示,介電保護層118自凹陷表面202R沿著第一疊層202a的內側壁202S1 及第二疊層202b的最外側壁202S3 延伸至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之上。介電保護層118包括在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之上界定開口210的一或多個側壁118s。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一或多個側壁118s設置於第二疊層202b的頂表面202T正上方。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延伸超過第二疊層202的最外側壁202S3 達非零距離212。在一些實施例中,非零距離212大於約500埃。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所述非零距離在約500埃與約2毫米(mm)之間的範圍內。在其他實施例中,非零距離212可大於約100埃、大於約250埃、大於約350埃或者大於約400埃。
圖3A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300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300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第一疊層202a包括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第二疊層202b包括內連結構104,內連結構104包括設置於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前側上的介電結構內的多個內連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上部表面102u橫向延伸超過第二疊層202b的相對二側。多個基底穿孔(TSV)302自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前側延伸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背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可具有較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第二厚度大的第一厚度。
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及內連結構104的側壁上。介電保護層118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與內連結構104分隔開。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具有頂表面118t,頂表面118t與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背對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背側實質上對齊。
圖3B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304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304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第一疊層202a包括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具有被凹陷區112環繞的中心區110。中心區110由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上部表面102u界定。凹陷區112由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內側壁102s及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凹陷表面102r界定。第二疊層202b包括在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前側上的內連結構104。在一些實施例中,內連結構104藉由接合區308接合至上部表面102u。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凹陷表面102r可具有第一寬度31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寬度310可小於或等於約2微米。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寬度310可在約5毫米(mm)與約20毫米之間的範圍內。在又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寬度310可在約10毫米與約30毫米之間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內側壁102s可具有第一深度31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深度312可大於或等於約20微米。
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凹陷表面102r上,並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內側壁102s、內連結構104及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在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背側之上延伸。
圖4A至圖4D示出包括介電保護層及混合接合介面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
圖4A示出以面對面配置(face-to-face configuration)接合而成的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00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00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第一疊層202a包括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具有被凹陷區112環繞的中心區110。第一內連結構104a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中心區110上。第二疊層202b包括設置於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前側上的第二內連結構104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可具有較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第二厚度小的第一厚度。
第一內連結構104a沿著混合接合區402接合至第二內連結構104b。混合接合區402包括設置於第一介電層406a內的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及設置於第二介電層406b內的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及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b可包含銅、鋁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406a及第二介電層406b可包含氧化物、氮化物等。沿著混合介面408,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沿著第一介面接觸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b,且第一介電層406a沿著第二介面接觸第二介電層406b。
介電保護層118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第一內連結構104a、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第二內連結構104b及混合接合區402的側壁上。
圖4B示出以面對面配置接合而成的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10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10包括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側壁上的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可更在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頂部之上延伸。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設置於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及第二內連結構104b的側壁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可更在第二內連結構104b的頂部之上延伸。
第一內連結構104a沿著設置於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與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之間的混合接合區402接合至第二內連結構104b。混合接合區402包括設置於第一介電層406a內的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及設置於第二介電層406b內的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b。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藉由延伸穿過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的第一導電特徵405a耦合至第一內連結構104a。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b藉由延伸穿過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的第二導電特徵405b耦合至第二內連結構104b。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406a及第二介電層406b可延伸至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的及/或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的外側壁。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第一介電層406a及第二介電層406b的最外側壁未被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或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覆蓋。
圖4C示出以面對面配置及面對背配置(face-to-back configuration)接合而成的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12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12包括:第一疊層202a,包括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上的第一內連結構104a;第二疊層202b,包括設置於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上的第二內連結構104b;以及第三疊層202c,包括設置於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上的第三內連結構104c。
第一疊層202a以面對面配置接合至第二疊層202b,使得第一內連結構104a及第二內連結構104b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前側與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前側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內連結構104a及第二內連結構104b藉由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接合於一起。
第二疊層202b以背對面配置接合至第三疊層202c,使得第三內連結構104c設置於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背側與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的前側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藉由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接合於一起。
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覆蓋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第一內連結構104a、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第二內連結構104b及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側壁。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更覆蓋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背側。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覆蓋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第三內連結構104c及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的側壁。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更覆蓋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的背側。
第一背側基底穿孔(back-side through substrate via,BTSV)414a延伸穿過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及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以將第二內連結構104b電性耦合至第三內連結構104c。第二背側基底穿孔414b延伸穿過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
圖4D示出以面對面配置及面對背配置接合而成的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16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416包括第一疊層202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三疊層202c。第一疊層202a藉由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以面對面配置耦合至第二疊層202b。第二疊層202b藉由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以面對背配置耦合至第三疊層202c。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覆蓋第一疊層202a的側壁及水平延伸表面。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覆蓋第二疊層202b的側壁及水平延伸表面。第三介電保護層118c覆蓋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及第三疊層202c的側壁。
圖5示出包括介電保護層及介電接合介面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500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多維積體晶片結構500包括第一疊層202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三疊層202c。第一疊層202a藉由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以面對面配置耦合至第二疊層202b,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具有沿著第一介電介面506a交會的二個不同的介電接合結構504a和介電接合結構504b。第二疊層202b藉由第二介電接合區502b以面對背配置耦合至第三疊層202c,第二介電接合區502b具有沿著第二介電介面506b交會的二個不同的介電接合結構504c和介電接合結構504d。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介電接合結構504c可環繞包含導電材料的一或多個重佈線層507。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覆蓋第一疊層202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的側壁。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覆蓋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第二介電接合區502b及第三疊層202c的側壁。
第一背側基底穿孔508a延伸穿過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的第一介電介面506a。第一背側基底穿孔508a與第一疊層202a與第二疊層202b內的內連層電性接觸。第二背側基底穿孔508b延伸穿過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第三疊層202c及第二介電接合區502b的第二介電介面506b。第二背側基底穿孔508b與第二疊層202b與第三疊層202c內的內連層電性接觸。
圖6至圖7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經單體化(例如,經切分)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6示出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600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600包括彼此堆疊的多個積體晶片(IC)晶粒602a至602c。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IC晶粒602a至602c可包括第一IC晶粒602a、第二IC晶粒602b及第三IC晶粒602c。第一IC晶粒602a、第二IC晶粒602b及第三IC晶粒602c分別包括設置於半導體基底102上的內連結構104。第一IC晶粒602a藉由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接合至第二IC晶粒602b,且第二IC晶粒602b藉由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接合至第三IC晶粒602c。第一IC晶粒602a、第二IC晶粒602b及第三IC晶粒602c的側壁沿著與第一IC晶粒602a的頂表面垂直的線實質上對齊。
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設置於IC晶粒中的二者之間。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可設置於第二IC晶粒602b與第三IC晶粒602c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設置於第三IC晶粒602c之上。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分別具有在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的相對最外側壁之間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的相對最外側壁之間延伸的頂表面及底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的最外側壁與第一IC晶粒602a、第二IC晶粒602b及第三IC晶粒602c的最外側壁實質上對齊。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不沿著所述多個IC晶粒602a至602c中的一或多者的側壁設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IC晶粒602a、第二IC晶粒602b及/或第三IC晶粒602c可包括沿著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600的第一側設置的受損區114。受損區114可在介電材料內界定一或多個凹槽116。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600的相對的第二側可能沒有受損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一或多個鈍化層604a至604b的鈍化結構604設置於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重佈線層606可設置於鈍化結構604內。所述一或多個重佈線層606可被配置成將所述多個IC晶粒602a至602c電性耦合至設置於鈍化結構604上或之上的接合墊608。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焊料凸塊610設置於接合墊608上。
圖7示出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700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700包括彼此堆疊的多個積體晶片(IC)晶粒602a至602b。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IC晶粒602a至602b可包括第一IC晶粒602a及第二IC晶粒602b。第一IC晶粒602a藉由混合接合區402接合至第二IC晶粒602b。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設置於混合接合區402的相對二側上。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將混合接合區402與第一內連結構104a分隔開。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將混合接合區402與第二內連結構104b分隔開。
圖8至圖12B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800至1202。儘管圖8至圖12B是關於一種方法進行闡述,但應瞭解,圖8至圖12B中所揭露的結構並非僅限於此種方法,而是可作為與所述方法無關的結構獨立存在。
如圖8的剖視圖800所示,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103。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可為例如半導體晶圓及/或晶圓上的一或多個晶粒的任何類型的半導體本體(例如,矽、SiGe、絕緣體上矽(Silicon On Insulator,SOI)等),以及與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半導體及/或磊晶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晶體裝置103可包括藉由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沈積閘極介電膜及閘極電極膜而形成的電晶體。隨後對閘極介電膜及閘極電極膜進行圖案化,以形成閘極電介質及閘極電極。隨後可對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進行植入,以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內在閘極電極的相對二側上形成源極區及汲極區。
在形成電晶體裝置103之後,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上部表面102u之上形成第一內連結構104a。第一內連結構104a包括介電結構106,介電結構106具有分別環繞一或多個內連層108的一或多個堆疊式ILD層106a至106d。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以下來形成第一內連結構104a: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形成ILD層,選擇性地蝕刻ILD層(例如,氧化物、低介電常數電介質或超低介電常數電介質)以在ILD層內界定介層窗孔(via hole)及/或溝渠,在介層窗孔及/或溝渠內形成導電材料(例如,銅、鋁等)以填充開口,並執行平坦化製程(例如,化學機械平坦化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ILD層可包含二氧化矽、經摻雜二氧化矽(例如,經碳摻雜的二氧化矽)、氮氧化矽、硼矽酸鹽玻璃(borosilicate glass,BSG)、磷矽酸鹽玻璃(phosphoric silicate glass,PSG)、硼磷矽酸鹽玻璃(borophosphosilicate glass,BPSG)、氟化矽酸鹽玻璃(fluorinated silicate glass,FSG)等中的一或多種。
如圖9的剖視圖900所示,執行邊緣修整製程。邊緣修整製程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周邊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部分。藉由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部分,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中心區110及凹陷區112。在一些實施例中,凹陷區112由凹陷表面界定,所述凹陷表面藉由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內側壁102s連接至上部表面102u。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刀片902沿著閉環(closed loop)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接觸來執行邊緣修整製程,所述閉環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周邊延伸。刀片902具有接合至具有圓形橫截面的芯體906的研磨元件(abrasive element)904(例如,金剛石顆粒)。芯體906被配置成在研磨元件904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接觸時環繞軸線908旋轉。在邊緣修整製程期間,刀片902對第一內連結構104a施加應力。所述應力可能損壞第一內連結構104a,並形成在第一內連結構104a內界定一或多個凹槽116的受損區114。
如圖10的剖視圖1000所示,可在邊緣修整製程完成之後執行清潔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清潔製程可包括濕式清潔製程。在此類實施例中,濕式清潔製程可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暴露於一或多種液體1002(例如,丙酮、去離子(deionized,DI)水等),以移除來自邊緣修整製程的碎屑。在其他實施例中,清潔製程可包括乾式清潔製程。
如圖11的剖視圖1100所示,可在清潔製程完成之後執行退火製程1102。執行退火製程1102以自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移除不需要的水分(例如,來自濕式清潔製程的水分)。可藉由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暴露於高溫來執行退火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溫可大於約100℃。在一些附加實施例中,所述高溫可大於約200℃、大於約300℃、大於約400℃或大於約50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高溫可在約100℃與約300℃之間的範圍內。
如圖12A的剖視圖1200所示,沿著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最外側壁104s形成介電保護層118。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側壁上、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凹陷表面102r及/或在受損區114的凹槽116內形成介電保護層118。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包含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二氧化矽、二氧化鉿、五氧化二鉭、氧化鋁、過氧化鋅等。介電保護層118沿著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側壁具有第一厚度t1 ,且在第一內連結構104a正上方具有第二厚度t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厚度t1 大於或等於第二厚度t2 的約8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厚度t1 大於或等於第二厚度t2 的約9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厚度t1 介於第二厚度t2 的約80%與約10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能在後續製作製程期間被暴露於一或多種蝕刻劑(例如,用於移除在圖案化BTSV時使用的光阻的濕式蝕刻劑)。因此,介電保護層118必須具有提供足夠抗蝕刻性的厚度及/或密度,以保護第一內連結構104a免受進一步損壞。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的第一厚度t1 大於或等於約200埃。大於或等於約200埃的第一厚度t1 能夠保護第一內連結構104a免受後續蝕刻製程的影響。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第一厚度t1 在約200埃與約2000埃之間的範圍內。在其他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的第一厚度t1 可大於或等於約500埃、大於或等於約750埃或者大於或等於約1000埃。使第一厚度t1 大於第二厚度t2 的80%容許將介電保護層118高效且具成本效益地沈積達能夠保護第一內連結構104a免受進一步損壞的第一厚度t1 (例如,大於200埃的第一厚度t1 )。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具有相對低的濕式蝕刻速率,以在後續濕式蝕刻製程期間保護第一內連結構104a。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具有小於約500埃/分鐘的濕式蝕刻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暴露於包含稀釋氫氟酸的濕式蝕刻劑(例如,處於室溫下,H2 O對HF的比率為100:1)時,介電保護層118可具有小於約350埃(Å)/分鐘的濕式蝕刻速率。
在一些實施例(在圖12A的剖視圖1200中示出)中,可藉由電漿增強原子層沈積(plasma enhanc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PEALD)製程、原子層沈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製程、高密度電漿化學氣相沈積(high density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DP-CVD)製程、積體輪廓調變(integrated profile modulation,IPM)沈積製程或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沈積(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製程來沈積介電保護層118。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可完全覆蓋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
在其他實施例(在圖12B的剖視圖1202中示出)中,可藉由斜面沈積製程(bevel deposition process)形成介電保護層118。在此類實施例中,介電保護層118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外區之上,但不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中心之上。所得的介電保護層118包括在第一內連結構104a之上界定開口210的一或多個側壁118s。
圖13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1300的一些實施例的流程圖。
雖然本文中所揭露的方法(例如,方法1300、1800、2300及2800)在本文中被示出及闡述為一系列動作或事件,但應瞭解,此類動作或事件的所示次序不應被解釋成具有限制意義。舉例而言,一些動作可以與本文中所示及/或所述的動作不同的次序發生,及/或與除本文中所示及/或所述的動作之外的其他動作或事件同時發生。另外,可能並非所有示出的動作均是實施本文說明的一或多個態樣或實施例所必需的。此外,本文中所繪示的動作中的一或多者可在一或多個單獨的動作及/或階段中施行。
在動作1302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之上形成第一內連結構。圖8示出與動作130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800。
在動作1304處,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的周邊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及第一內連結構的部分。圖9示出與動作130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900。
在動作1306處,對第一半導體基底及第一內連結構執行濕式清潔製程。圖10示出與動作1306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000。
在動作1308處,對第一半導體基底及第一內連結構執行退火製程。圖11示出與動作1308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100。
在動作1310處,沿著第一內連結構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圖12A示出與動作1310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200。圖12B示出與動作1310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1202。
圖14至圖17D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400至1706。儘管圖14至圖17D是關於一種方法進行闡述,但應瞭解,圖14至圖17D中所揭露的結構並非僅限於此種方法,而是可作為與所述方法無關的結構獨立存在。此外,儘管圖14至圖17D所示方法被示出為晶圓至晶圓(wafer-to-wafer,W2W)接合製程,但應瞭解,所述方法可應用於晶片至晶圓(chip-to-wafer,C2W)接合製程。
如圖14的剖視圖1400所示,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103。在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的第一ILD層106a內形成導電觸點108a。導電觸點108a耦合至電晶體裝置103中的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蝕刻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ILD層106a,以界定延伸至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中的基底穿孔開口1402。在此類實施例中,可在基底穿孔開口1402內形成導電材料,之後進行平坦化製程以界定基底穿孔302。
如圖15的剖視圖1500所示,在第一ILD層106a之上形成一或多個附加ILD層106b至106d,以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界定介電結構106。在所述一或多個附加ILD層106b至106d內形成一或多個內連層108,以界定第一內連結構104a。
圖16A至圖16D示出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邊緣修整製程及接合製程的一些實施例。
如圖16A的剖視圖1600所示,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周邊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使刀片902沿著閉環路徑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接觸來執行邊緣修整製程。
如圖16B的剖視圖1602所示,沿著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118。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側壁上及/或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凹陷表面形成介電保護層118。
如圖16C的剖視圖1604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形成具有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藉由介電保護層118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在其他實施例(未示出)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可藉由附加接合區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
如圖16D的剖視圖1606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在各種實施例中,可藉由沿著線1608對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背側進行蝕刻及/或機械研磨來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藉由第一研磨製程、後續的第二研磨製程及化學機械拋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製程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研磨製程可達成第一表面粗糙度,第二研磨製程可達成小於第一表面粗糙度的第二表面粗糙度,且CMP製程可達成小於第二表面粗糙度的第三表面粗糙度。
圖17A至圖17D示出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邊緣修整製程及接合製程的一些替代實施例。
如圖17A的剖視圖1700所示,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周邊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部分。
如圖17B的剖視圖1702所示,沿著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側壁上及/或沿著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凹陷表面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
如圖17C的剖視圖1704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形成具有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接合之前對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在此類實施例中,可在接合之前在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之上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接合之前,可形成一或多個導電特徵405,以延伸穿過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藉由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在其他實施例(未示出)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藉由接合區(例如,混合接合區或介電接合區)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
如圖17D的剖視圖1706所示,沿著線1708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
圖18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方法1800的一些實施例的流程圖。
在動作1802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圖14示出與動作180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400。
在動作1804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內形成基底穿孔(TSV)。圖14示出與動作180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400。
在動作1806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之上形成第一內連結構。圖15示出與動作1806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500。
在動作1808處,對第一內連結構及第一半導體基底執行邊緣修整製程。圖16A示出與動作1808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600。圖17A示出與動作1808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1700。
在動作1810處,沿著第一內連結構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圖16B示出與動作1810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602。圖17B示出與動作1810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1702。
在動作1812處,將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以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圖16C示出與對應1812動作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604。圖17C示出與動作1812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1704。
在動作1814處,將第一半導體基底薄化。圖16D示出與動作181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606。圖17D示出與動作1814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1706。
在動作1816處,切分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以形成多個多維積體晶片。
圖19至圖22H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1900至2216。儘管圖19至圖22H是關於一種方法進行闡述,但應瞭解,圖19至圖22H中所揭露的結構並非僅限於此種方法,而是可作為與所述方法無關的結構獨立存在。此外,儘管圖19至圖22H所示方法被示出為晶圓至晶圓(W2W)接合製程,但應瞭解,所述方法可應用於晶片至晶圓(C2W)接合製程。
如圖19的剖視圖1900所示,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103。在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的第一ILD層106a內形成導電觸點108a。在一些實施例中,隨後可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內形成基底穿孔302。
如圖20的剖視圖2000所示,在第一ILD層106a之上形成一或多個附加ILD層106b至106d,以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界定介電結構106。在所述一或多個附加ILD層106b至106d內形成一或多個內連層108,以界定第一內連結構104a。
圖21A至圖21D示出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邊緣修整製程及接合製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如圖21A的剖視圖2100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形成具有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藉由接合區308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
如圖21B的剖視圖2102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在各種實施例中,可藉由沿著線2104對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背側進行蝕刻及/或機械研磨來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
如圖21C的剖視圖2106所示,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周邊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部分。
如圖21D的剖視圖2108所示,沿著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118。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的側壁、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側壁上及/或沿著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凹陷表面形成介電保護層118。
圖22A至圖22H示出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邊緣修整製程及接合製程的一些附加實施例。
如圖22A的剖視圖2200所示,在形成於第一內連結構104a之上的第一介電層406a內形成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
如圖22B的剖視圖2202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界定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藉由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第一混合接合區402a是藉由使第一介電層406a內的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與第二介電層406b內的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b接觸而形成。
如圖22C的剖視圖2204所示,執行第一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周邊移除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部分。
如圖22D的剖視圖2206所示,沿著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由第一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凹陷表面上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
如圖22E的剖視圖2208所示,可沿著線2210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
如圖22F的剖視圖2212所示,藉由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將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第三疊層202c。
如圖22G的剖視圖2214所示,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以移除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亦可移除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的部分。
如圖22H的剖視圖2214所示,沿著第一疊層202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三疊層202c的由第二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在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之後,可沿著線2218執行第二薄化製程,以減小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的厚度。
圖23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方法2300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流程圖。
在動作2302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圖19示出與動作230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900。
在動作2304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內形成基底穿孔(TSV)。圖19示出與動作230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1900。
在動作2306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之上形成第一內連結構。圖20示出與動作2306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000。
在動作2308處,將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以界定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圖21A示出與動作2308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100。圖22A至圖22B示出與動作2308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200至2202。
在動作2310處,對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執行薄化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動作2312至2314之前執行薄化製程。圖21B示出一些此類實施例的剖視圖2102。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動作2312至2314之後執行薄化製程。圖22E示出一些此類實施例的剖視圖2208。
在動作2312處,對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執行邊緣修整製程。圖21C示出與動作231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106。圖22C示出與動作2312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204。
在動作2314處,沿著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圖21D示出與動作231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108。圖22D示出與動作2314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2206。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重複動作2308至2314(沿著線2316),以形成具有多於二個疊層的多維半導體結構。圖22F至圖22H示出與動作2308至2314的重複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212至2216。
在動作2318處,切分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以形成多個多維積體晶片。
圖24至圖27H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2400至2720。儘管圖24至圖27H是關於一種方法進行闡述,但應瞭解,圖24至圖27H中所揭露的結構並非僅限於此種方法,而是可作為與所述方法無關的結構獨立存在。
如圖24的剖視圖2400所示,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103。在形成於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的第一ILD層106a內形成導電觸點108a。
如圖25的剖視圖2500所示,在第一ILD層106a之上形成一或多個附加ILD層106b至106d,以在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之上界定介電結構106。在所述一或多個附加ILD層106b至106d內形成一或多個內連層108,以界定第一內連結構104a。
圖26A至圖26H示出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邊緣修整製程及接合製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如圖26A的剖視圖2600所示,在形成於第一內連結構104a之上的第一介電層406a內形成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404a。
如圖26B的剖視圖2602所示,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界定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
如圖26C的剖視圖2604所示,執行第一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周邊移除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內連結構104a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執行第一薄化製程以沿著線2606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
如圖26D的剖視圖2608所示,沿著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由第一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凹陷表面上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
在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之後,形成第一背側基底穿孔(BTSV)開口2610。第一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610穿過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及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延伸至第一內連結構104a內的內連層。隨後用導電材料填充第一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610,以界定第一背側基底穿孔(BTSV)414a。
如圖26E的剖視圖2612所示,藉由第二混合接合區402b將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第三疊層202c。
如圖26F的剖視圖2614所示,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以移除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亦可移除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的部分。
如圖26G的剖視圖2616所示,可執行第二薄化製程,以沿著線2618將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薄化。
如圖26H的剖視圖2620所示,沿著第一疊層202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三疊層202c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在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之後,形成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622。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622穿過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及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延伸至第三內連結構104c內的內連層。隨後用導電材料填充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622,以界定第二背側基底穿孔414b。
圖27A至圖27H示出形成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邊緣修整製程及接合製程的一些附加實施例。
如圖27A的剖視圖2700所示,在第一內連結構104a之上形成第一介電接合結構504a。
如圖27B的剖視圖2702所示,藉由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界定包括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介電接合結構504a可沿著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內的第一介電介面506a接觸第二介電接合結構504b。
如圖27C的剖視圖2704所示,執行第一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周邊移除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執行第一薄化製程,以沿著線2706將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薄化。
如圖27D的剖視圖2708所示,沿著第一疊層202a及第二疊層202b的由第一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在一些實施例中,亦可在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的凹陷表面上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
在形成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之後,形成第一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710。第一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710穿過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第一半導體基底102a及第一介電接合區502a延伸至第二內連結構104b內的內連層。隨後用導電材料填充第一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710,以界定第一背側基底穿孔508a。
如圖27E的剖視圖2712所示,藉由第二介電接合區502b將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102b,以在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上形成第三疊層202c。
如圖27F的剖視圖2714所示,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以移除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及第三內連結構104c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亦可移除第一介電保護層118a的部分。
如圖27G的剖視圖2716所示,可執行第二薄化製程,以沿著線2718將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薄化。
如圖27H的剖視圖2720所示,沿著第一疊層202a、第二疊層202b及第三疊層202c的由邊緣修整製程界定的側壁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在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之後,形成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722。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722穿過第二介電保護層118b及第三半導體基底102c延伸至第三內連結構104c內的內連層。隨後用導電材料填充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2722,以界定第二背側基底穿孔508b。
圖28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2800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流程圖。
在動作2802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內形成一或多個電晶體裝置。圖24示出與動作280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400。
在動作2804處,在第一半導體基底之上形成第一內連結構。圖25示出與動作280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500。
在動作2806處,將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附加半導體基底,以界定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圖26A至圖26B示出與動作2806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7A至圖27B示出與動作2806對應的一些替代實施例的剖視圖。
在動作2808處,對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執行薄化製程。圖26C示出與動作2808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604。圖27C示出與動作2808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704。
在動作2810處,對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執行邊緣修整製程。圖26C示出與動作2810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604。圖27C示出與動作2810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704。
在動作2812處,沿著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圖26D示出與動作281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608。圖27D示出與動作2812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708。
在動作2814處,穿過介電保護層形成背側基底穿孔。圖26D示出與動作281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608。圖27D示出與動作2814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2708。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重複動作2806至2814(沿著線2816),以形成具有多於二個堆疊式晶圓的多維晶片。圖26E至圖26H示出與動作2806至2814的重複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圖27E至圖27H示出與動作2806至2814的重複對應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在動作2818處,切分多疊層式半導體結構以形成多個多維積體晶片。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是有關於藉由在邊緣修整製程之後沿著上覆於基底上的一或多個層間介電(ILD)層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來減少在所述邊緣修整製程期間對所述一或多個ILD層的損壞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是有關於一種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的上部表面之上的第一內連結構內形成多個內連層;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周邊移除所述第一內連結構及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部分,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使得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具有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藉由設置於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正上方的內側壁連接至所述上部表面;以及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側壁上形成介電保護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將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以及在將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之後,減小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前形成於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後形成於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在將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之前,對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於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上形成所述介電保護層之後,將第三半導體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對所述第三半導體基底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以及在所述介電保護層上及所述第三半導體基底的側壁上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位於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與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正中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包含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二氧化矽、二氧化鉿、五氧化二鉭、氧化鋁或過氧化鋅。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00埃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邊緣修整製程損壞所述第一內連結構內的一或多種介電材料,進而在所述一或多種介電材料的一側內產生凹槽;且所述介電保護層形成於所述凹槽內。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藉由斜面沈積製程而沈積。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沿著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介於所述介電保護層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正上方的第二厚度的約80%與約100%之間。
在其他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是有關於一種形成多維積體晶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基底的上部表面之上的介電結構內形成多個內連層;將所述第一基底接合至第二基底,其中在接合之後,所述介電結構位於所述第一基底與所述第二基底之間;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所述第一基底的周邊移除所述介電結構及所述第一基底的部分;以及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沿著所述介電結構及所述第一基底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厚度,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前形成於所述介電結構的所述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執行濕式清潔製程;以及在執行所述濕式清潔製程之後且在形成所述介電保護層之前執行退火製程。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厚度,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後形成於所述介電結構的所述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可更包括:將第三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一基底,所述介電保護層設置於所述第一基底與所述第三基底正中間。
在又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是有關於一種積體晶片結構。所述積體晶片結構包括:第一基底,具有在中心區內的上部表面及在環繞所述中心區的凹陷區內的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自所述中心區橫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底的最外表面,且垂直地位於所述上部表面與所述第一基底的下部表面之間,所述下部表面與所述上部表面相對;第一多個內連層,設置於所述上部表面上的第一介電結構內;以及介電保護層,在所述凹陷表面之上並沿著所述第一介電結構的側壁以及沿著所述第一基底的側壁。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沿著所述第一介電結構的所述側壁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於或等於所述介電保護層在所述第一介電結構的頂表面之上的第二厚度的約8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凹陷表面橫向延伸超過所述介電保護層的最外側壁。
以上內容概述了若干實施例的特徵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各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他們可易於使用本發明作為基礎來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及結構以施行本文所介紹實施例的相同目的及/或達成本文所介紹實施例的相同優點。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種等效構造並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的條件下,他們可對本文作出各種改變、替代及變更。
100、204、206、208、800、900、1000、1100、1200、1202、1400、1500、1600、1602、1604、1606、1700、1702、1704、1706、1900、2000、2100、2102、2106、2108、2200、2202、2204、2206、2208、2212、2214、2216、2400、2500、2600、2602、2604、2608、2612、2614、2616、2620、2700、2702、2704、2708、2712、2714、2716、2720:剖視圖 102:半導體基底 102a:第一半導體基底 102b:第二半導體基底 102c:第三半導體基底 102r、202R:凹陷表面 102s、202S1 :內側壁 102u、202U:上部表面 103:電晶體裝置 104:內連結構 104a:第一內連結構 104b:第二內連結構 104c:第三內連結構 104s、202S2 、202S3 :最外側壁 106:介電結構 106a、106b、106c、106d、106e:層間介電(ILD)層 108:內連層 108a:導電觸點 108b:內連導線 108c:內連通孔 110:中心區 112:凹陷區 114:受損區 116:凹槽 118:介電保護層 118a:第一介電保護層 118b:第二介電保護層 118c:第三介電保護層 118s:側壁 118t、202T:頂表面 120:俯視圖 200、300、304、400、410、412、416、500:多維積體晶片結構 202a:第一疊層 202b:第二疊層 202c:第三疊層 202L:下部表面 210:開口 212:非零距離 302:基底穿孔(TSV) 308:接合區 310:第一寬度 312:第一深度 402:混合接合區 402a:第一混合接合區 402b:第二混合接合區 404a:第一多個導電接合特徵 404b:第二多個導電接合特徵 405:導電特徵 405a:第一導電特徵 405b:第二導電特徵 406a:第一介電層 406b:第二介電層 408:混合介面 414a、508a:第一背側基底穿孔(BTSV) 414b、508b:第二背側基底穿孔 502a:第一介電接合區 502b:第二介電接合區 504a、504b、504c、504d:介電接合結構 506a:第一介電介面 506b:第二介電介面 507、606:重佈線層 600、700: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 602a、602b、602c:積體晶片(IC)晶粒 604:鈍化結構 604a、604b:鈍化層 608:接合墊 610:導電焊料凸塊 902:刀片 904:研磨元件 906:芯體 908:軸線 1002:液體 1102:退火製程 1300、1800、2300、2800:方法 1302、1304、1306、1308、1310、1802、1804、1806、1808、1810、1812、1814、1816、2302、2304、2306、2308、2310、2312、2314、2318、2802、2804、2806、2808、2810、2812、2814、2818:動作 1402:基底穿孔開口 1608、1708、2104、2210、2218、2316、2606、2618、2706、2718、2816:線 2610、2710:第一背側基底穿孔(BTSV)開口 2622、2722:第二背側基底穿孔開口t1 、t1 :第一厚度 t2 :第二厚度
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詳細說明,會最佳地理解本揭露的各態樣。應注意,根據本行業中的標準慣例,各種特徵並非按比例繪製。事實上,為使論述清晰起見,可任意增大或減小各種特徵的尺寸。 圖1A至圖1B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介電保護層被配置成減輕由邊緣修整製程(edge trimming process)造成的損壞。 圖2A至圖2D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3A至圖3B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4A至圖4D示出具有混合接合區(hybrid bonding region)及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5示出具有介電接合區及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6至圖7示出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經單體化積體晶片結構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8至圖12B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所述介電保護層被配置成減輕由邊緣修整製程造成的損壞。 圖13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4至圖17D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8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9至圖22H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3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4至圖27H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8示出形成具有介電保護層的多維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的一些附加實施例的流程圖。
1300:方法
1302、1304、1306、1308、1310:動作

Claims (20)

  1. 一種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包括: 在設置於第一半導體基底的上部表面之上的第一內連結構內形成多個內連層; 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周邊移除所述第一內連結構及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部分,其中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使得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具有凹陷表面,所述凹陷表面藉由設置於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正上方的內側壁連接至所述上部表面;以及 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側壁上形成介電保護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將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第二半導體基底;以及 在將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之後,減小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厚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前形成於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上。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後形成於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上。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在將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之前,對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於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上形成所述介電保護層之後,將第三半導體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 對所述第三半導體基底執行第二邊緣修整製程;以及 在所述介電保護層上及所述第三半導體基底的側壁上形成第二介電保護層。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位於所述第一半導體基底與所述第二半導體基底正中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包含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二氧化矽、二氧化鉿、五氧化二鉭、氧化鋁或過氧化鋅。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具有大於或等於約200埃的厚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 其中所述邊緣修整製程損壞所述第一內連結構內的一或多種介電材料,進而在所述一或多種介電材料的一側內產生凹槽;且 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形成於所述凹槽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藉由斜面沈積製程而沈積。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沿著所述第一內連結構的所述側壁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介於所述介電保護層在所述第一內連結構正上方的第二厚度的約80%與約100%之間。
  13. 一種形成多維積體晶片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底的上部表面之上的介電結構內形成多個內連層; 將所述第一基底接合至第二基底,其中在接合之後,所述介電結構位於所述第一基底與所述第二基底之間; 執行邊緣修整製程,以沿著所述第一基底的周邊移除所述介電結構及所述第一基底的部分;以及 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沿著所述介電結構及所述第一基底的側壁形成介電保護層。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厚度,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前形成於所述介電結構的所述側壁上。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在執行所述邊緣修整製程之後執行濕式清潔製程;以及 在執行所述濕式清潔製程之後且在形成所述介電保護層之前執行退火製程。
  16.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厚度,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是在減小所述第一基底的所述厚度之後形成於所述介電結構的所述側壁上。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形成積體晶片結構的方法,更包括: 將第三基底接合至所述第一基底,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設置於所述第一基底與所述第三基底正中間。
  18. 一種積體晶片結構,包括: 第一基底,具有在中心區內的上部表面及在環繞所述中心區的凹陷區內的凹陷表面,其中所述凹陷表面自所述中心區橫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基底的最外表面,且垂直地位於所述上部表面與所述第一基底的下部表面之間,所述下部表面與所述上部表面相對; 第一多個內連層,設置於所述上部表面上的第一介電結構內;以及 介電保護層,在所述凹陷表面之上並沿著所述第一介電結構的側壁以及沿著所述第一基底的側壁。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積體晶片結構,其中所述介電保護層沿著所述第一介電結構的所述側壁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大於或等於所述介電保護層在所述第一介電結構的頂表面之上的第二厚度的約80%。
  20. 如請求項18所述的積體晶片結構,其中所述凹陷表面橫向延伸超過所述介電保護層的最外側壁。
TW109117885A 2019-10-31 2020-05-28 積體晶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TWI787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28497P 2019-10-31 2019-10-31
US62/928,497 2019-10-31
US16/785,866 US11152276B2 (en) 2019-10-31 2020-02-10 Trim wall protection method for multi-wafer stacking
US16/785,866 2020-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510A true TW202119510A (zh) 2021-05-16
TWI787612B TWI787612B (zh) 2022-12-21

Family

ID=7568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885A TWI787612B (zh) 2019-10-31 2020-05-28 積體晶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2276B2 (zh)
TW (1) TWI787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83514B2 (en) * 2019-09-05 2021-11-23 Globalfoundries U.S. Inc. Vertically stack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DE102020126234A1 (de) * 2019-10-31 2021-05-0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lti-wafer-abdeckschicht für metalldurchschlagschutz
US11610812B2 (en) * 2019-10-31 2023-03-2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ulti-wafer capping layer for metal arcing protection
DE102020104180B4 (de) * 2019-10-31 2023-05-0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Wandschutz-beschneidungsverfahren zum mehrwaferstapeln und integrierter-chip-strukturen
US11482506B2 (en) * 2020-03-31 2022-10-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Edge-trimming methods for wafer bonding and dicing
KR20220008093A (ko) * 2020-07-13 2022-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반도체 패키지의 제조 방법
US11862607B2 (en) * 2021-08-16 2024-01-02 Micron Technology, Inc. Composite dielectric structures for semiconductor die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09365B1 (ko) 1995-11-01 1999-07-15 김영환 에스.오.아이 반도체 웨이퍼의 제조방법
US20070145367A1 (en) * 2005-12-27 2007-06-2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structure
US20150035166A1 (en) * 2009-01-29 2015-02-05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component and structure
US8765578B2 (en) 2012-06-06 2014-07-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dge protection of bonded wafers during wafer thinning
US8841201B2 (en) * 2013-02-20 2014-09-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t-bonding wafer edge seal
US9224696B2 (en) * 2013-12-03 2015-12-29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6737224B2 (ja) 2017-04-17 2020-08-05 株式会社Sumco 多層膜soi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EP3850336A4 (en) * 2018-09-14 2022-02-09 Illumina, Inc. FLOW CELL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9637981B (zh) * 2018-11-20 2021-10-12 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制造部件承载件的方法、部件承载件以及半制成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34694A1 (en) 2021-05-06
TWI787612B (zh) 2022-12-21
US11152276B2 (en)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7612B (zh) 積體晶片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KR102399736B1 (ko) 멀티 웨이퍼 적층을 위한 트림 월 보호 방법
US8252682B2 (en) Method for thinning a wafer
US8742583B2 (en) Seal ring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die
TWI718027B (zh) 積體晶片及其形成方法
TWI812168B (zh) 三維元件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US2020028687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package structure
US11699638B2 (en) Pack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756862B2 (en) Oversized via as through-substrate-via (TSV) stop layer
US20230378247A1 (en) Three-dimensional device structure including substrate-embedded integrated passive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11824022B2 (en) Bond pad with enhanced reliability
TW202318511A (zh) 半導體封裝結構
TWI781514B (zh) 晶圓接合方法及晶圓裝置
CN114864545A (zh)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4695136A (zh) 形成集成芯片的方法及处理工具
TW202336984A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