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5238A - 細胞培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細胞培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5238A
TW202115238A TW109116654A TW109116654A TW202115238A TW 202115238 A TW202115238 A TW 202115238A TW 109116654 A TW109116654 A TW 109116654A TW 109116654 A TW109116654 A TW 109116654A TW 202115238 A TW202115238 A TW 20211523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ontainer
stirring
cell suspension
contain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6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逵一弘
山田貴之
竹內晴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昕芙旎雅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昕芙旎雅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昕芙旎雅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5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523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4Measuring or testing with condition measuring or sensing means, e.g. colony coun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00Tissue,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 or virus culture apparat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課題]在不使用離心分離機的細胞培養裝置中,可用便宜的構造來良好地攪拌細胞懸浮液。 [解決手段]細胞培養裝置中,是使內部為無菌狀態的複數個培養容器(11、12)維持著無菌狀態透過連接管(32)來連接,可在複數個培養容器(11、12)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其設有: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其連接於連接管(32),內部為無菌狀態;攪拌連接管(33),其維持著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的無菌狀態,來連接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以及驅動部(20),其透過攪拌連接管(33)來在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

Description

細胞培養裝置
本發明,關於可在複數個培養容器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的細胞培養裝置。
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進行有被稱為「繼代(subculture)」的作業,是將含有從培養容器回收之細胞的細胞懸浮液調整成所期望的細胞密度之後轉移到新的培養容器。以往的繼代,首先,是藉由剝離液將附著在培養容器之內面的細胞予以剝離,將剝離的細胞回收至離心管來放到離心分離機,去除上清液之後追加液狀的培養基藉此來製作細胞懸浮液。然後,取出該細胞懸浮液的一部分來以計數裝置計數細胞數量,因應測量結果來適當追加培養基,藉此調整細胞懸浮液的細胞密度。例如在專利文獻1、2,揭示有進行這種關於繼代之一連串作業的機械手臂。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WO2016/147897公報 [專利文獻2] WO2016/147898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此,為了精度良好地計數細胞數量,有必要仔細攪拌細胞懸浮液來使細胞均勻浮遊之後將其一部分取出。在進行離心分離之後計數細胞數量之以往的繼代的順序的情況,輕輕晃動離心管便可攪拌細胞懸浮液。但是,若使用離心分離機的話會有因強力的離心力而對細胞造成損傷之虞,且,搭載離心分離機會使得裝置的成本變高,因為這理由,近年來開發不使用離心分離機便能進行繼代的方法。該情況時,由於沒有必要將細胞懸浮液分裝於離心管,故在計數細胞數量之前如何攪拌細胞懸浮液會成為課題。
且,細胞的培養與繼代有必要在無菌狀態下進行,故在專利文獻1、2,是設置形成無菌空間的隔離器,成為在無菌空間內配置機械手臂的裝置構造。但是,除了機械手臂以外還需要隔離器,故有著裝置變得非常昂貴的問題。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課題而成者,其目的是,在不使用離心分離機的細胞培養裝置中,可用便宜的構造來良好地攪拌細胞懸浮液。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細胞培養裝置,是使內部為無菌狀態的複數個培養容器維持著無菌狀態透過連接管來連接,可在前述複數個培養容器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的細胞培養裝置,其特徵為,具備:複數個攪拌容器,其連接於前述連接管,內部為無菌狀態;攪拌連接管,其維持著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的無菌狀態,來連接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以及驅動部,其透過前述攪拌連接管來在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間使前述細胞懸浮液移動。
在本發明,是藉由驅動部來在複數個攪拌容器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藉此可使細胞懸浮液大量流動,故可良好地攪拌細胞懸浮液。且,將複數個培養容器及複數個攪拌容器以無菌狀態連接,亦即採用封閉系統的構造,故不需將裝置全體配置在無菌空間,不需要隔離器。於是,根據本發明,可用便宜的構造來良好地攪拌細胞懸浮液。
本發明中,前述驅動部可為氣體供給部,其將既定的氣體壓送至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之中的任一個攪拌容器,藉此可從該攪拌容器使前述細胞懸浮液移動至其他攪拌容器。
根據這種構造,使細胞懸浮液移動時不需要泵,故不會有細胞懸浮液通過泵之際細胞被壓壞的情況。
本發明中,可進一步具備計數裝置,其連接於前述連接管,計數前述細胞懸浮液所含的細胞數量,藉由前述驅動部從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之中的任一個攪拌容器使前述細胞懸浮液的一部分移動至前述計數裝置。
根據這種構造,可將被複數個攪拌容器給攪拌過的細胞懸浮液,不經由人手地移動至計數裝置,可減輕操作員的作業負擔。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適合的實施形態,參照圖式來說明。
(細胞培養裝置的構造) 本實施形態的細胞培養裝置1,是用來自動進行細胞培養的裝置,如圖1所示般,具備:冷藏保存部2、培養部3、控制部4。
冷藏保存部2,是用來冷藏保存未圖示的培養基槽及剝離液槽的部位,內部維持在比常溫還低的溫度。在培養基槽,收容有細胞培養所必要的液狀培養基。在剝離液槽,收容有將附著於培養容器之內面的細胞予以剝離用的剝離液。培養基槽是藉由未圖示的導管而與培養基容器15(參照圖2)連接,因應必要而從培養基槽來對培養基容器15補充培養基。剝離液槽是藉由未圖示的導管而與剝離液容器16(參照圖2)連接,因應必要而從剝離液槽來對剝離液容器16補充剝離液。
培養部3,是用來進行細胞培養的部位,內部維持在適合細胞培養之既定的狀態(例如,溫度37℃、濕度95%、CO2 濃度5%)。在培養部3的內部配置有培養容器11、12(參照圖2),使培養容器11、12內的細胞以附著在容器之內面的狀態成長。在培養部3的前面設有門3a,可進行從培養部3取出細胞,或是培養部3內之零件的交換等。
(培養回路的構造) 在細胞培養裝置1,形成有圖2所示的培養回路10。培養回路10,是成為使第1培養容器11、第2培養容器12、第1攪拌容器13、第2攪拌容器14、培養基容器15、剝離液容器16、計數裝置17、計數裝置用廢液容器18、廢液容器19、氣體供給部20,藉由各導管31~39以無菌狀態來連接之封閉系統的構造。藉由採用這種封閉系統的培養回路10,就沒有必要將培養回路10配置在無菌空間,可不需要隔離器。構成培養回路10的各零件之中,至少第1培養容器11、第2培養容器12、第1攪拌容器13、第2攪拌容器14、培養基容器15、剝離液容器16,是配置在培養部3內。
第1培養容器11及第2培養容器12,是用來進行細胞培養的容器,內部維持在無菌狀態。在第1培養容器11及第2培養容器12,放入有液狀的培養基,細胞在培養基中一邊附著在容器內面一邊成長。在本實施形態,作為第1培養容器11及第2培養容器12,雖採用構成有複數個培養層的多層式容器,但亦可使用多層式容器以外的容器。
第1培養容器11及第2培養容器12,藉由導管31而與氣體供給部20連接。在導管31,設有用來切換從氣體供給部20對第1培養容器11之氣體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1,且設有用來切換從氣體供給部20對第2培養容器12之氣體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2。
第1培養容器11與第2培養容器12,是藉由導管32而維持著無菌狀態來連接。在導管32,設有用來切換透過導管32對第1培養容器11之流體的供給排出、非供給排出的閥V3,且設有用來切換透過導管32對第2培養容器12之流體的供給排出、非供給排出的閥V4。在第1培養容器11,設有具有閥V5及過濾器51的氣體排出部52。同樣地,在第2培養容器12,設有具有閥V6及過濾器53的氣體排出部54。
第1攪拌容器13及第2攪拌容器14,如之後詳細說明般,是用來進行細胞懸浮液之攪拌的容器。在本實施形態,作為第1攪拌容器13及第2攪拌容器14,雖採用袋,但亦可使用袋以外的容器。第1攪拌容器13及第2攪拌容器14,藉由導管31而與氣體供給部20連接。在導管31,設有用來切換從氣體供給部20對第1攪拌容器13之氣體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7,且設有用來切換從氣體供給部20對第2攪拌容器14之氣體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8。
第1攪拌容器13與第2攪拌容器14,是藉由導管33來連接。導管33,透過導管34而連接於導管32。也就是說,第1攪拌容器13與第2攪拌容器14,是透過導管33、34來連接於導管32。在導管33設有閥V9,在導管34設有閥V10。在第1攪拌容器13,設有具有閥V11及過濾器55的氣體排出部56。同樣地,在第2攪拌容器14,設有具有閥V12及過濾器57的氣體排出部58。
培養基容器15,是收容有液狀之培養基的容器。培養基容器15,藉由導管31而與氣體供給部20連接。在導管31,設有用來切換從氣體供給部20對培養基容器15之氣體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13。培養基容器15,透過導管35而連接於導管32。在導管35,設有用來切換來自培養基容器15之培養基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14。
剝離液容器16,是收容有剝離液的容器。剝離液容器16,藉由導管31而與氣體供給部20連接。在導管31,設有用來切換從氣體供給部20對剝離液容器16之氣體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15。剝離液容器16,透過導管36而連接於導管32。在導管36,設有用來切換來自剝離液容器16之剝離液的供給、非供給的閥V16。
計數裝置17,是用來計數細胞懸浮液所含之細胞數量的裝置。計數裝置17,透過導管37而連接於導管32。在導管37,設有兩個閥V17、V18。從導管37之中的閥V17與閥V18之間的部分來分歧出導管38,在導管38的末端連接有計數裝置用廢液容器18。在導管38,設有閥V19。在計數裝置用廢液容器18設有氣體排出部61。
廢液容器19,是用來排出培養回路10內之無用液體的容器。廢液容器19,透過導管39而連接於導管37。也就是說,廢液容器19,是透過導管39、37來連接於導管32。在導管39,設有閥V20。在廢液容器19,設有具有過濾器62的氣體排出部63。
氣體供給部20,是供給不影響細胞培養之既定的氣體(例如,溫度37℃、濕度95%、CO2 濃度5%的空氣)的部位。培養回路10是構成為,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藉此可使各容器11~16內的液體移動。
如圖3所示般,氣體供給部20,具有CO2 氣瓶71及空氣氣瓶72。從CO2 氣瓶71來供給:以調節器73來調整過壓力,且,以質量流量控制器74來調整過流量的CO2 。從空氣氣瓶72來供給:以調節器75來調整過壓力,且,以質量流量控制器76來調整過流量的空氣。使從CO2 氣瓶71供給的CO2 與從空氣氣瓶72供給的空氣混合,以CO2 感測器77來檢測出該混合之氣體的CO2 濃度。控制部4,因應CO2 感測器77的輸出,以CO2 濃度維持在5%的方式,控制質量流量控制器74、76。如此得到的氣體,在以過濾器78去除細菌等之後供給至各容器11~16。
(繼代的流程) 接著,針對藉由細胞培養裝置1來進行繼代之際之一連串的流程,依照圖4及圖5所示的流程圖來說明。在細胞培養裝置1,以控制部4來控制閥V1~V20之開閉及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藉此自動進行繼代。又,關於培養或繼代的各種條件,是由操作員事先輸入至控制部4。隨著繼代開始,所有的閥V1~V20成為閉狀態,培養回路10維持在無菌狀態。在此,說明將在第1培養容器11所培養的細胞予以回收,將細胞懸浮液調整成所期望的細胞密度之後轉移至第2培養容器12的情況。
若第1培養容器11的培養時間經過了事先決定的時間(步驟S11為YES),則從第1培養容器11排出培養基M(步驟S12、圖6(a))。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1、V3、V20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第1培養容器11內的培養基M,會通過導管32、37、39而排出至廢液容器19。此時,由於細胞C附著在第1培養容器11的內面,故不會與培養基M一起排出。第1培養容器11內的培養基M排出之後,控制部4,使閥V1、V3、V20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
來自第1培養容器11之培養基M的排出結束之後,對第1培養容器11供給剝離液L(步驟S13、圖6(b))。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3、V5、V15、V16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剝離液容器16內的剝離液L,會通過導管36、32而供給至第1培養容器11。對第1培養容器11供給既定量的剝離液L之後,控制部4,使閥V3、V5、V15、V16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
對第1培養容器11之剝離液L的供給結束之後,在該狀態下待機既定的第1待機時間(步驟S14)。該第1待機時間,是附著在第1培養容器11之內面的細胞C,成為因剝離液L的化學性作用而即將剝離之狀態為止的時間。第1待機時間,因細胞C的種類或剝離液L的種類而適當決定,但例如為2~3分鐘左右。
第1待機時間經過之後(步驟S14為YES),從第1培養容器11排出剝離液L(步驟S15、圖6(c))。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1、V3、V20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第1培養容器11內的剝離液L,會通過導管32、37、39而排出至廢液容器19。此時,由於細胞C還附著在第1培養容器11的內面,故不會與剝離液L一起排出。第1培養容器11內的剝離液L排出之後,控制部4,使閥V1、V3、V20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如上述般,在細胞C剝離之前排出剝離液L,藉此之後就不需要將剝離液L與細胞C予以離心分離,可不需要離心分離機。
剝離液L從第1培養容器11排出結束之後,在該狀態下待機既定的第2待機時間(步驟S16)。即使排出剝離液L,實際上亦如圖6(d)所示般,因表面張力等而在第1培養容器11的內面或細胞C附著有些許的剝離液L而殘留。第2待機時間,是成為即將剝離之狀態的細胞C,因剝離液L之殘留液的化學性作用而完全剝離為止的時間。第2待機時間,因細胞C的種類或剝離液L的種類而適當決定,但例如為2~3分鐘左右。
第2待機時間經過之後(步驟S16為YES),對第1培養容器11供給培養基M(步驟S17)。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3、V5、V13、V14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培養基容器15內的培養基M,會通過導管35、32而供給至第1培養容器11。藉此,如圖6(e)所示般,從第1培養容器11的內面剝離後的細胞C會在培養基M中浮遊,而製作出細胞懸浮液S。又,剝離液L之殘留液僅為少量,故供給培養基M而因此被充分稀釋,在之後的工程不會造成問題。對第1培養容器11供給既定量的培養基M之後,控制部4,使閥V3、V5、V13、V14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
接著,使第1培養容器11內的細胞懸浮液S移動至第1攪拌容器13(步驟S18)。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1、V3、V10、V11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第1培養容器11內的細胞懸浮液S,會通過導管32、34而移動至第1攪拌容器13。在第1攪拌容器13回收細胞懸浮液S之後,控制部4,使閥V1、V3、V10、V11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又,在此雖將細胞懸浮液S回收至第1攪拌容器13,但亦可將細胞懸浮液S回收至第2攪拌容器14。
接著,進行細胞懸浮液的攪拌(步驟S19)。具體來說,使細胞懸浮液S在第1攪拌容器13與第2攪拌容器14之間移動,藉此攪拌細胞懸浮液S。在本實施形態,雖使細胞懸浮液S在第1攪拌容器13與第2攪拌容器14之間進行三次移動,但該次數可適當變更,若可充分攪拌的話為一次亦可。圖7,是用來說明細胞懸浮液S之攪拌動作的示意圖,僅圖示出關於攪拌的構造。圖7中,塗黑的閥表示閉狀態,沒塗黑的閥表示開狀態。
如圖7(a)所示般,控制部4,使閥V7、V9、V12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第1攪拌容器13內的細胞懸浮液S,會通過導管33而移動至第2攪拌容器14。接著,如圖7(b)所示般,控制部4,使閥V7、V12回到閉狀態,使閥V8、V11成為開狀態。如此一來,第2攪拌容器14內的細胞懸浮液S,會通過導管33而移動至第1攪拌容器13。再接著,如圖7(a)所示般,控制部4,使閥V8、V11回到閉狀態,使閥V7、V12成為開狀態。如此一來,會再次使第1攪拌容器13內的細胞懸浮液S,通過導管33而移動至第2攪拌容器14。
如上述般,在第1攪拌容器13與第2攪拌容器14之間使細胞懸浮液S往返移動的過程中,細胞懸浮液S會大幅流動而適當地被攪拌。又,攪拌時使細胞懸浮液S移動的量為全量亦可為一部分亦可,但最後是使細胞懸浮液S的全量移動至第1攪拌容器13及第2攪拌容器14的任一者。在本實施形態,在細胞懸浮液S的全量移動至第2攪拌容器14之後,控制部4,使閥V7、V9、V12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
當細胞懸浮液S的攪拌結束時,使第2攪拌容器14內之細胞懸浮液S的一部分移動至計數裝置17(步驟S20)。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8、V9、V10、V17、V18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第2攪拌容器14內的細胞懸浮液S,會通過導管33、34、32、37而移動至計數裝置17。在既定量的細胞懸浮液S移動至計數裝置17之後,控制部4,使閥V8、V9、V10、V17、V18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
接著,藉由計數裝置17來計數微量之細胞懸浮液S所含之細胞數量(步驟S21)。計數裝置17所致之測量結果,傳送至控制部4。控制部4,基於該測量結果,來計算出使第2攪拌容器14內的細胞懸浮液S成為所期望之細胞密度所必要之培養基的追加量。又,在細胞數量過多的情況時,將第2攪拌容器14內之細胞懸浮液S的一部分予以排出之後再追加培養基亦可。在計數裝置17使用過的細胞懸浮液S,是在測量結束後,排出至計數裝置用廢液容器18。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18、V19成為開狀態,使計數裝置17所含之未圖示的注射泵動作。藉此,使殘留在計數裝置17的細胞懸浮液S,通過導管37、38而排出至計數裝置用廢液容器18。
控制部4,將上述計算所得到之量的培養基追加至第2攪拌容器14,藉此調整細胞懸浮液S的細胞密度(步驟S22)。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9、V10、V12、V13、V14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培養基容器15內的培養基M,會通過導管35、32、34、33而供給至第2攪拌容器14。對第2攪拌容器14供給必要之量的培養基之後,控制部4,使閥V9、V10、V12、V13、V14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
細胞懸浮液S之細胞密度的調整結束之後,再次攪拌細胞懸浮液S(步驟S23)。這是因為在以計數裝置17計數細胞數量的期間,時間會經過,而有著第2攪拌容器14中細胞懸浮液S內的細胞C沈澱的可能性。但是,若在第2攪拌容器14中有使細胞懸浮液S內的細胞C均勻地分散的話,可省略步驟S23。攪拌動作與步驟S19相同故省略說明。
最後,使第2攪拌容器14內(在步驟S23將細胞培養液S回收至第1攪拌容器13的情況是在第1攪拌容器13內)的細胞懸浮液S移動至第2培養容器12(步驟S24)。具體來說,控制部4,使閥V4、V6、V8、V9、V10成為開狀態,從氣體供給部20壓送氣體。如此一來,第2攪拌容器14內的細胞懸浮液S,會通過導管33、34、32而移動至第2培養容器12。在第2培養容器12回收細胞懸浮液S之後,控制部4,使閥V4、V6、V8、V9、V10回到閉狀態,停止來自氣體供給部20之氣體的供給。這樣,結束從第1培養容器11往第2培養容器12的繼代。
之後,是在第2培養容器12進行細胞培養,但之後再次進行繼代的情況,將第1培養容器11、第1攪拌容器13、第2攪拌容器14交換成新的即可。在交換該等容器之際,將連結的導管交換成新的亦可,將導管內部洗淨再利用亦可。或是,若使用BioWelder(日本莎多利斯斯泰迪公司製)、OPTA無菌連接器(日本莎多利斯斯泰迪公司製)等之溶接機的話,可維持導管內的無菌狀態來交換各容器或裝置。
(效果) 在本實施形態,細胞培養裝置1,是使內部為無菌狀態的複數個培養容器11、12維持著無菌狀態透過導管32 (相當於本發明的連接管)來連接,可在複數個培養容器11、12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其設有: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其連接於導管32,內部為無菌狀態;導管33(相當於本發明的攪拌連接管),其維持著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的無菌狀態,來連接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以及氣體供給部20(相當於本發明的驅動部),其透過導管33來在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細胞培養裝置1,是藉由氣體供給部20來在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藉此可使細胞懸浮液大幅流動,故可良好地攪拌細胞懸浮液。且,採用將複數個培養容器11、12及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以無菌狀態連接之所謂封閉系統的構造,故不需將裝置全體配置在無菌空間,不需要隔離器。於是,可用便宜的構造來良好地攪拌細胞懸浮液。
在本實施形態,驅動部以氣體供給部20來構成,其將既定的氣體壓送至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之中的任一個攪拌容器,藉此可從該攪拌容器使細胞懸浮液移動至其他攪拌容器。根據這種構造,使細胞懸浮液移動時不需要泵,故不會有細胞懸浮液通過泵之際細胞被壓壞的情況。
在本實施形態,構成為進一步具備計數裝置17,其連接於導管32,計數細胞懸浮液所含的細胞數量,藉由氣體供給部20從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之中的任一個攪拌容器使細胞懸浮液的一部分移動至計數裝置17。根據這種構造,可將被複數個攪拌容器13、14給攪拌過的細胞懸浮液,不經由人手地移動至計數裝置17,可減輕操作員的作業負擔。
(其他實施形態) 針對於上述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更的變形例來說明。
在上述實施形態,培養容器及攪拌容器的數量雖各自設置兩個,但亦可設置三個以上。
在上述實施形態,作為使細胞懸浮液、培養基及剝離液移動的手段(驅動部)是設置氣體供給部20,藉由壓送氣體來使液體移動。但是,使細胞懸浮液、培養基及剝離液移動的手段並不限定於氣體供給部20,例如亦可使用泵。
在上述實施形態,是自動進行計數裝置17所致之細胞數量的計數。但是,由操作員從培養回路10取出攪拌過的細胞懸浮液,讓操作員以計數裝置計數細胞數量亦可。
1:細胞培養裝置 11:第1培養容器(培養容器) 12:第2培養容器(培養容器) 13:第1攪拌容器(攪拌容器) 14:第2攪拌容器(攪拌容器) 17:計數裝置 20:氣體供給部(驅動部) 32:導管(連接管) 33:導管(攪拌連接管)
[圖1]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細胞培養裝置之構造的前視圖。 [圖2]表示在細胞培養裝置之內部所形成之培養回路的圖。 [圖3]表示氣體供給部之構造的圖。 [圖4]表示繼代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5]表示繼代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6]表示回收細胞之工程的示意圖。 [圖7]用來說明細胞懸浮液之攪拌動作的示意圖。
10:培養回路
11:第1培養容器(培養容器)
12:第2培養容器(培養容器)
13:第1攪拌容器(攪拌容器)
14:第2攪拌容器(攪拌容器)
15:培養基容器
16:剝離液容器
17:計數裝置
18:計數裝置用廢液容器
19:廢液容器
20:氣體供給部(驅動部)
31:導管
32:導管(連接管)
33:導管(攪拌連接管)
34:導管
35:導管
36:導管
37:導管
38:導管
39:導管
51:過濾器
52:氣體排出部
53:過濾器
54:氣體排出部
55:過濾器
56:氣體排出部
57:過濾器
58:氣體排出部
61:氣體排出部
62:過濾器
63:氣體排出部
V1~V20:閥

Claims (3)

  1. 一種細胞培養裝置,是使內部為無菌狀態的複數個培養容器維持著無菌狀態透過連接管來連接,可在前述複數個培養容器間使細胞懸浮液移動,其特徵為,具備: 複數個攪拌容器,其連接於前述連接管,內部為無菌狀態; 攪拌連接管,其維持著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的無菌狀態,來連接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以及 驅動部,其透過前述攪拌連接管來在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間使前述細胞懸浮液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細胞培養裝置,其中,前述驅動部為氣體供給部,其將既定的氣體壓送至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之中的任一個攪拌容器,藉此可從該攪拌容器使前述細胞懸浮液移動至其他攪拌容器。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細胞培養裝置,其中, 進一步具備計數裝置,其連接於前述連接管,計數前述細胞懸浮液所含的細胞數量, 藉由前述驅動部從前述複數個攪拌容器之中的任一個攪拌容器使前述細胞懸浮液的一部分移動至前述計數裝置。
TW109116654A 2019-09-12 2020-05-20 細胞培養裝置 TW2021152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6501 2019-09-12
JP2019166501A JP2021040575A (ja) 2019-09-12 2019-09-12 細胞培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5238A true TW202115238A (zh) 2021-04-16

Family

ID=7486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6654A TW202115238A (zh) 2019-09-12 2020-05-20 細胞培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40575A (zh)
TW (1) TW202115238A (zh)
WO (1) WO20210491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5909B (zh) * 2021-09-16 2023-03-11 國立臺灣大學 自動化細胞培養裝置及自動化細胞培養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5924B2 (ja) * 2004-01-19 2009-02-1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継代培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継代培養方法
JP2015188391A (ja) * 2014-03-28 2015-11-02 東洋製罐グループ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システム
JP6367351B2 (ja) * 2014-10-22 2018-08-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細胞計測機構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細胞培養装置並びに細胞計測方法
JP6601713B2 (ja) * 2015-06-23 2019-11-06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培養装置及び培養方法
EP3741838A4 (en) * 2018-01-15 2021-04-07 FUJIFILM Corporation CELL CULTURE DEVICE AND CELL CULTURE PROCESS
WO2020009017A1 (ja) * 2018-07-05 2020-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細胞培養装置及び撹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5909B (zh) * 2021-09-16 2023-03-11 國立臺灣大學 自動化細胞培養裝置及自動化細胞培養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9117A1 (ja) 2021-03-18
JP2021040575A (ja)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3143B2 (ja) 培地の受動的補充
US11242504B2 (en) Aseptic bioreactor sampling system
JP2020072684A (ja) 細胞懸濁液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継代培養システム
CN101300339A (zh) 细胞培养用振荡装置以及细胞培养方法的振荡培养方法
JP6326827B2 (ja) 細胞培養装置および細胞培養方法
WO2016013394A1 (ja) 細胞数濃度調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継代培養システム
JP4225924B2 (ja) 自動継代培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継代培養方法
JP2007312668A (ja) 自動培養装置
TW202115238A (zh) 細胞培養裝置
EP3604547A1 (en) Fixed-bed bioreactor with constant-flow pump/tubing system
EP3988639A1 (en) Cell recovery method and cell culture device
JP2005278564A (ja) 細胞培養装置
US20200339930A1 (en) Cell culture device and cell culture method
WO2018042710A1 (ja) 送液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細胞培養装置及び方法
JP6294485B2 (ja) 送液装置、及び細胞培養装置
JP6858653B2 (ja) 送液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細胞培養装置
EP3988636A1 (en) Cell culture device
WO2012065618A1 (de) Zellpassagevorrichtung
JP2020156465A (ja) 培養システム、培養装置、および多層培養容器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