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3180A -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3180A
TW202113180A TW108135647A TW108135647A TW202113180A TW 202113180 A TW202113180 A TW 202113180A TW 108135647 A TW108135647 A TW 108135647A TW 108135647 A TW108135647 A TW 108135647A TW 202113180 A TW202113180 A TW 2021131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prepreg
resin
less
carb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5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藤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阿波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阿波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阿波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5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113180A/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3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318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炭纖維片材係包括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及連結前述炭纖維之黏合劑,且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較佳地,前述炭纖維係在其表面上附著有作為附著物之該炭纖維的回收原料衍生之有機成分及/或該有機成分的炭化物。較佳地,於前述炭纖維的表面之前述附著物的被覆率係2%以上40%以下。

Description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 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纖維強化片材或使用其之纖維強化樹脂成形體係被使用於車輛或飛機等各種領域中。特別是纖維強化塑膠(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係利用所埋設的強化纖維來補強塑膠,藉此得以實現在塑膠單體中絕對無法實現之優異的強度。
其中,特別是使用了具有優異的物性之炭纖維的炭纖維強化塑膠(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係備受矚目(參照發明專利文獻1)。
在習知的CFRP中,為了善用炭纖維的優異之物性,較常使用長的炭纖 維,且將炭纖維用作為織物。
然而,這樣的CFRP具有的問題在於:在由預浸材等片材製造具有預定的三維構造之成形體時之成形性不佳。再者,於所製造的成形體中,在纖維與樹脂材料的分布上易產生非預期性之不均勻,例如在成形體的表面附近係有炭纖維露出較多的區域與炭纖維的露出量較少而樹脂材料露出較多的區域並存的情況,而具有局部強度降低等問題。
又從資源的有效利用等觀點來看,亦有對炭纖維進行回收(Recycle)的需求。
然而,習知技術所具有的問題在於:在使用經回收的炭纖維的情況下,無法獲得滿意的強度或可靠性。
[先前技術文獻]
[發明專利文獻]
[發明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14-077209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提供一種可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之預浸 材;提供一種在其本身的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並且可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之成形體的炭纖維片材;以及提供一種可穩定地製造該等成形體、預浸材及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
以上的目的係可藉由下述(1)至(19)所記載之本發明而達成。
(1)一種炭纖維片材,其包括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及連結前述炭纖維之黏合劑,其中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
(2)如上述(1)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中前述炭纖維在其表面上係附著有作為附著物之該炭纖維的回收原料衍生之有機成分及/或該有機成分的炭化物。
(3)如上述(2)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中於前述炭纖維的表面之前述附著物的被覆率係2%以上40%以下。
(4)如上述(2)或(3)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包括透過前述附著物而使複數條的前述炭纖維連結成束狀的束狀體。
(5)如上述(4)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中相對於前述束狀體的寬度之長度的比例之長寬比係2以上500以下。
(6)一種預浸材,係將樹脂材料浸滲於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中而成。
(7)一種預浸材,其包括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及複數條樹脂纖維,其中黏合劑係連結前述炭纖維及前述樹脂纖維,且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
(8)如上述(7)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前述樹脂纖維之平均長度係2.0mm以上20mm以下。
(9)如上述(7)或(8)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當使前述炭纖維的含有率為XRCF[質量%]、使前述樹脂纖維的含有率為XRF[質量%]時,係滿足0.22≦XRCF/XRF≦28的關係式。
(10)如上述(7)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當使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為LRCF[mm]、使前述樹脂纖維的平均長度為LRF[mm]時,係滿足0.4≦LRF/LRCF≦20的關係式。
(11)如上述(7)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前述炭纖維在其表面上係附著有作為附著物之該炭纖維的回收原料衍生之有機成分及/或該有機成分的炭化物。
(12)如上述(11)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於前述炭纖維的表面之前述附著物的被覆率係2%以上40%以下。
(13)如上述(11)或(12)所記載之預浸材,其包括透過前述附著物而使複數條的前述炭纖維連結成束狀的束狀體。
(14)如上述(13)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相對於前述束狀體的寬度之長度的比例之長寬比係2以上500以下。
(15)一種成形體,係將上述(6)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預浸材加熱加壓成形而成。
(16)一種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平均長度為1.0mm以上10mm以下之複數條經回收之炭纖維與連結該炭纖維之黏合劑進行混抄的步驟。
(17)一種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樹脂材料浸滲於使用上述(16)所記載的方法所製造之炭纖維片材中的步驟。
(18)一種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平均長度為1.0mm以上10mm以下之複數條經回收之炭纖維、複數條樹脂纖維、連結前述炭纖維及前述樹脂纖維之黏合劑進行混抄的步驟。
(19)一種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使用上述(17)或(18)所記載的方法而製造之預浸材加熱加壓成形的步驟。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提供一種可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之預浸材;提供一種在其本身的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並且可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之成形體的炭纖維片材;以及提供一種可穩定地製造該等成形體、預浸材及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
1‧‧‧炭纖維
2‧‧‧附著物
10‧‧‧束狀體
20‧‧‧黏合劑
30‧‧‧樹脂材料(浸滲樹脂)
40‧‧‧樹脂纖維
100‧‧‧炭纖維片材
200‧‧‧預浸材
圖1係顯示本發明炭纖維片材的較佳實施態樣之示意性俯視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炭纖維片材的較佳實施態樣之示意性縱剖面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預浸材的實施態樣1之示意性俯視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預浸材的實施態樣2之示意性俯視圖。
以下係針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態樣詳細作說明。
在以下的說明中,同一名稱及符號係表示同一或同質的構件,且適當地省略詳細說明。又在本說明書中,「片材」係除了指單體的片材之外,還用於包括將該等單體的片材積層為複數層之積層體、墊狀、塊狀的形態者 之意思。
[炭纖維片材]
首先,係針對本發明的炭纖維片材作說明。
圖1係顯示本發明炭纖維片材的較佳實施態樣之示意性俯視圖,圖2係顯示本發明炭纖維片材的較佳實施態樣之示意性縱剖面圖。此外,在圖2中,係省略了附著物2及黏合劑20之圖示。
炭纖維片材100係包括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1以及連結炭纖維1之黏合劑20。接著,炭纖維1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
藉由如此之構成,可提供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炭纖維片材100。又可適當地使用如此之炭纖維片材100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
進一步之詳細說明係如下述。亦即,藉由炭纖維1具有預定範圍的長度,可使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等變得十分優異,同時使加熱加壓成形時之成形性(彎曲等加工性)變得優異。又由於炭纖維1不會超過所需的長度,故可有效地防止成形時不良的發生(例如因纖維與樹脂材料的分布之非預期的不均勻所導致的局部強度之降低、外觀不良等)。再者,由於不易發生成形不良,故亦適用於具有微細構造之成形體或具有曲率半徑之細小 部位之成形體的製造。再者,即便在經歷受熱的情況下亦不易累積內部應力,故可使尺寸精度變得優異,又不易發生在成形體的使用時之非預期的變形等。又一般而言,經回收的炭纖維在回收時所形成之斷裂部較易變成粗糙的狀態,容易引起纖維彼此的糾纏、勾掛等,並且亦與黏合劑20等樹脂材料容易變得有優異的黏著性。再者,經回收的炭纖維係根據其回收條件,可適當地控制如後述的附著物2之附著量(被覆率)或構成材料、預定形狀的束狀體10之形成等,故可穩定且容易地使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等之品質變得優異。如此一來,透過使用經回收的炭纖維作為炭纖維所產生的功效,以及透過將炭纖維的平均長度調整至預定的範圍所產生的功效之加乘作用,係被認為可獲得如上述的優異功效。
又,由於在成形體的製造時係獲得優異的成形性,故能夠緩和成形體的製造條件(例如溫度、壓力等)。藉此,能夠使用簡易構成之物件作為製造裝置,亦或是抑制對製造裝置的負荷以謀求製造裝置的長久壽命。再者,從抑制成形體的生產成本之觀點而言亦為有利。
又,由於即使提高炭纖維的含有率亦可維持優異的成形性,故可減少樹脂材料的含有率,使得在成形體中可更有效地發揮炭纖維所具有之優異的性質(例如強度、熱傳導性、導電性等)。
又,藉由使用經回收的炭纖維1,從節省資源、減少環境負荷等觀點而言亦佳。
相對於此,若未滿足如上述的條件,則無法獲得如上述之優異的功效。
例如,在未使用經回收的炭纖維,而是以使用原始(virgin)炭纖維取代的情況下,係難以將炭纖維的端部之形狀控制在希望的形狀,亦或是難以形成束狀體,再者,係難以將附著物堅固地附著在炭纖維的表面上。
又,若當炭纖維的平均長度未滿前述下限值時,係無法使炭纖維片材、成形體等具有十分優異的強度。
又,若當炭纖維的平均長度超過前述上限值時,係容易在成形時發生不良等狀況,則無法使炭纖維片材、成形體等具有十分優異的可靠性。
此外,在本發明中係可例如自隨機選擇的顯微鏡觀察之視野中所包含的纖維中隨機地抽出100條,並採用該等長度的平均值作為纖維的平均長度。此外,在一個視野中未包含100條纖維的情況下,係可在不同之複數個視野中隨機地抽出總計100條的纖維,並採用該等長度的平均值來作為平均長度。
(經回收的炭纖維)
如前文所述,炭纖維片材100係包括經回收的炭纖維1者。
雖然炭纖維1的平均長度(後述之預浸材200及成形體所包含的炭纖維1 的平均長度亦同)只要在1.0mm以上10mm以下即可,但較佳地係在1.5mm以上9.0mm以下,更佳地係在2.0mm以上8.0mm以下,再更佳地係在2.5mm以上7.5mm以下。
藉此係更顯著地發揮如前所述之功效。
炭纖維1的平均寬度(後述之預浸材200及成形體所包含的炭纖維1的平均寬度亦同)較佳地係在1.0μm以上20μm以下,更佳地係在2.0μm以上18μm以下,再更佳地係在3.0μm以上15μm以下。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係可例如自隨機選擇的顯微鏡觀察之視野中所包含的纖維中隨機地抽出100條,並採用該等寬度的平均值作為纖維的平均寬度。此外,在一個視野中未包含100條纖維的情況下,係可在不同之複數個視野中隨機地抽出總計100條的纖維,並採用該等寬度的平均值來作為平均寬度。
雖然炭纖維1只要是經回收者即可,但係自炭纖維強化塑膠(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所回收者為佳。
CFRP一般被作為優質的炭纖維來使用,且藉由使用自CFRP回收的炭纖維1,係可使炭纖維片材100、成形體等的品質變得更優異。再者,藉由將CFRP作為回收原料使用時,係能夠更佳地控制後述之束狀體10的形成、或是附著物2的組成、或是附著量等的調整。
雖然炭纖維1係可利用任何方法回收,例如透過對經破碎或粉碎之回收原料實施熱處理,而得以適當地獲得。
雖然未特別限定對回收原料的熱處理條件,但藉由進行例如在空氣氛圍下之300℃以上400℃以下的溫度之第1加熱處理(主要是以樹脂材料的熱分解為目的之熱處理),以及在空氣氛圍下之400℃以上600℃以下的溫度之第2加熱處理(主要是以去除經炭化的殘留物為目的之熱處理),係可適當地獲得滿足如上述條件的炭纖維1。
此外,亦可使用以不同條件所回收的複數種炭纖維來作為炭纖維1。
在本實施態樣中,炭纖維1係在其表面上附著有作為附著物2之炭纖維1的回收原料(例如CFRP等)衍生之有機成分及/或該有機成分的炭化物者。
像這樣的附著物2,與一般在原始炭纖維上作為後處理所附著的附著物相比之下,係對炭纖維具有優異的黏著性。又像這樣的附著物2,係與黏合劑20或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等具有優異的親和性。藉此,係有利於使炭纖維片材100、成形體等的強度及可靠性進一步獲得提升。再者,藉由在炭纖維1的表面上附著有附著物2,係可使後述的束狀體10更佳地形成,且可使束狀體10的強度、穩定性變得更優異。
作為前述的有機成分係可列舉如上漿劑(sizing agent)、基質樹脂(matrix resin)等。
雖然未特別限定炭纖維1的表面之附著物2的被覆率(後述之預浸材200及成形體所包含的第2炭纖維11的表面之附著物2的被覆率亦同),但較佳地係2%以上40%以下,更佳地係4%以上30%以下,再更佳地係6%以上20%以下。
藉此,係可進一步提升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及可靠性。
又在本實施態樣中,係包括複數條炭纖維1所連結成束狀的束狀體10。
藉此,係可進一步提升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及可靠性。
特別是在本實施態樣中,係包括透過附著物2而使複數條炭纖維1連結成束狀的束狀體10。
藉此,係可提升束狀體10本身的強度、穩定性,且進一步提升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及可靠性。
相對於束狀體10的寬度W之長度L的比例(L/W)之長寬比(於後述之預浸材200及成形體中所包含的束狀體10亦同),較佳地係在2以上500以下,更佳地係在10以上450以下,再更佳地係在20以上400以下。
藉由滿足如此之條件,係可使成形體在製造時之成形性(彎曲等加工性)等變得更優異,同時使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及可靠性進一步獲得提升。
此外,在炭纖維片材100(後述之預浸材200及成形體亦同)包括複數個束狀體10的情況下,係使該等複數個束狀體10的長寬比之平均值滿足如前述的條件為佳。
此外,長寬比的平均值係可例如自隨機選擇的顯微鏡觀察之視野中所包含的束狀體10中隨機抽出100個,並採用對該等束狀體10求得長寬比時的該等長寬比之平均值作為長寬比的平均值。此外,在一個視野中未包含100個束狀體的情況下,係可在不同之複數個視野中隨機地抽出總計100個束狀體10,並採用該等束狀體10的長寬比之平均值。
再者,於圖示的構成中,在炭纖維片材100(後述之預浸材200及成形體亦同)中,除了構成束狀體10之炭纖維1,亦包括未構成束狀體10之炭纖維1。
藉此,係得以更高水準地兼顧優異的強度以及易處理性(包含成形性)。
在炭纖維片材100中之炭纖維1的含有率,較佳地係在40質量%以上99質量%以下,更佳地係在50質量%以上98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在60質量 %以上97質量%以下。
藉由滿足如此之條件,係可更有效地發揮炭纖維1本身具有的特徵,且可使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可靠性等變得更優異。
(黏合劑)
黏合劑20係具有連結炭纖維1的功能。又當黏合劑20殘留於使用炭纖維片材100所製造的成形體中時,亦可係構成成形體中之基質樹脂的一部分。
此外,黏合劑20可以直接連結炭纖維1,亦可經由其他成分(例如附著物2或後述之其他成分等)來連結炭纖維1彼此。
作為黏合劑20,係列舉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等聚酯(polyester);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聚烯烴(polyolefin);尼龍6(nylon 6)、尼龍6,6(nylon 6/6)等聚醯胺(polyamide);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PVAc)、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醚酮(polyetherketon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苯氧基(phenoxy)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環氧樹脂(epoxy resin)、酚醛樹脂(phenol resin)、三聚氰胺樹脂(melamine resin)、不飽和聚酯(unsaturated polyester)等熱硬化性樹脂(thermohardening resin)、或該等之共聚物(copolymer)、或變性樹脂、聚合 物合金(polymer alloy)等,且可自該等選擇一種或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其中,黏合劑20係以聚乙烯醇為佳。
藉此,黏合劑20得以適當地連結且固定化炭纖維1彼此,並可賦予炭纖維片材100適當地懸垂性(drape property)。
於炭纖維片材100中之黏合劑20的含有率,較佳地係0.5質量%以上50質量%以下,更佳地係1.0質量%以上45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1.5質量%以上35質量%以下。
藉由滿足如此之條件,係可更有效地發揮炭纖維1本身具有的特徵,且可使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可靠性等變得更優異。
(其他成分)
炭纖維片材100亦可含有前述以外的成分(其他成分)。
作為如此之成分係列舉如可塑劑、著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軟化劑、改質劑、防銹劑(antirust)、填充劑、表面潤滑劑、防蝕劑(corrosion inhibitor)、耐熱穩定劑、潤滑劑、底漆(primer)、抗靜電劑、聚合抑制劑(polymerization inhibitor)、交聯劑(cross-linking agent)、觸媒、調平劑(leveling agent)、增黏劑(viscous agent)、分散劑、抗老化劑、阻燃劑(flame retardant)、抗水解劑、原始炭纖維(非經回收的炭纖維)、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CNT)、奈米碳纖維、奈米纖維素(cellulose nanofiber)、富勒烯(fullerene)、石墨(graphite)等。
特別是藉由包括經回收的炭纖維1並包括原始炭纖維(未圖示),與例如未使用原始炭纖維之情況相比,係可更佳地調整複數條炭纖維連結成束狀之束狀體與未成為束狀的炭纖維的比例、或是炭纖維長度的分布。其結果係可更佳地控制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特性。更具體而言,係可使加熱加壓成形時的成形性(彎曲等加工性)變得十分優異,同時使炭纖維片材100或成形體的強度等變得更優異。
於炭纖維片材100中之原始炭纖維的含有率,較佳地係0.5質量%以上40質量%以下,更佳地係1.0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1.5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
藉此係更顯著地發揮如前述之功效。
再者,當使炭纖維片材100中之經回收的炭纖維1之含有率為XRCF[質量%]、使炭纖維片材100中之原始炭纖維的含有率為XVCF[質量%]時,較佳地係滿足0.006≦XVCF/XRCF≦1.0的關係式;更佳地係滿足0.015≦XVCF/XRCF≦0.60的關係式;再更佳地係滿足0.020≦XVCF/XRCF≦0.33的關係式。
藉此係更顯著地發揮如前述之功效。
於炭纖維片材100中之炭纖維1(經回收的炭纖維)與原始炭纖維的含有 率之總和,較佳地係50質量%以上99.5質量%以下,更佳地係54質量%以上99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63質量%以上98.5質量%以下。
此外,亦可使用利用不同條件所製造之複數種炭纖維來作為原始炭纖維。
雖然未特別限定炭纖維片材100的厚度,但較佳地係0.15mm以上2.5mm以下,更佳地係0.20mm以上2.0mm以下,再更佳地係0.25mm以上1.5mm以下。
藉此,係可使炭纖維片材100的易處理性、預浸材200等之易製造性、成為成形體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炭纖維片材100之用途係不特別限定,其可例如用於後述之預浸材或成形體的製造,亦或是用作散熱片(鰭)、導熱片、電磁波遮蔽材(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電極材等。
[預浸材]
接著係針對本發明之預浸材作說明。
本發明的預浸材係片狀的構件,其可用於透過加熱加壓成形之預定形狀的成形體之製造,且包括平均長度1.0mm以上10mm以下之複數條經回收 的炭纖維,並包括樹脂材料。樹脂材料係可為熱可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之任一者。此外,於本發明中,在預浸材中亦有包含樹脂材料未完全浸滲的半預浸材(semipreg)之概念。
<實施態樣1>
圖3係顯示本發明預浸材的實施態樣1之示意性俯視圖。
本實施態樣之預浸材200係將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浸滲於炭纖維片材100中而成者。
藉此,可提供能夠使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之預浸材200。
又,由於在成形體的製造時係獲得優異的成形性,故能夠緩和成形體的製造條件(例如溫度、壓力等)。藉此,能夠使用簡易構成之物件作為製造裝置,亦或是抑制對製造裝置的負荷以謀求製造裝置的長久壽命。再者,從抑制成形體的生產成本之觀點而言亦為有利。
又,由於即使提高炭纖維的含有率亦可維持優異的成形性,故可減少樹脂材料的含有率,使得在成形體中可更有效地發揮炭纖維所具有之優異的性質(例如強度、熱傳導性、導電性等)。
又,藉由使用經回收的炭纖維1,從節省資源、減少環境負荷等觀點而言亦佳。
此外,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係在成形體中構成基質樹脂者。
作為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係列舉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聚乙烯醇(PVA)、聚醋酸乙烯酯、聚苯硫醚、聚醚酮、聚碳酸酯、苯氧基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樹脂、不飽和聚酯等熱硬化性樹脂、或該等之共聚物、或變性樹脂、聚合物合金等,且可自該等選擇一種或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其中,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係以熱硬化性樹脂為佳。
藉此,係可使成形體的強度、耐久性等變得特別優異。
預浸材200中之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的含有率,較佳地係3.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更佳地係4.0質量%以上68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5.0質量%以上65質量%以下。
藉由滿足如此之條件,係可使利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變得十分優異,並同時使製造成形體時之成形性變得更優異。
於預浸材200中之炭纖維1的含有率,較佳地係15質量%以上90質量%以下,更佳地係18質量%以上88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22質量%以上85質量%以下。
藉由滿足如此之條件,係可使利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變得十分優異,並同時使製造成形體時之成形性變得更優異。
再者,當使預浸材200中之炭纖維1的含有率為XRCF[質量%]、使預浸材200中之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的含有率為XIR[質量%]時,較佳地係滿足0.035≦XIR/XRCF≦5.7的關係式;更佳地係滿足0.045≦XIR/XRCF≦4.4的關係式;再更佳地係滿足0.060≦XIR/XRCF≦3.0的關係式。
藉由滿足如此之條件,係可使利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變得十分優異,並同時使製造成形體時之成形性變得更優異。
預浸材200亦可含有前述以外的成分(其他成分)。
作為如此之成分係列舉如可塑劑、著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軟化劑、改質劑、防銹劑、填充劑、表面潤滑劑、防蝕劑、耐熱穩定劑、潤滑劑、底漆、抗靜電劑、聚合抑制劑、交聯劑、觸媒、調平劑、增黏劑、分散劑、抗老化劑、阻燃劑、抗水解劑、原始炭纖維(非經回收的炭纖維)、奈米碳管、奈米碳纖維、奈米纖維素、富勒烯、石墨等。
雖然未特別限定預浸材200的厚度,但較佳地係0.15mm以上2.5mm以下,更佳地係0.20mm以上2.0mm以下,再更佳地係0.25mm以上1.5mm以下。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易製造性、成為成形體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實施態樣2>
圖4係顯示本發明預浸材的實施態樣2之示意性俯視圖。在以下的說明中,係主要對與前述實施態樣的相異點進行說明,而對於相同事項的說明係予以省略。
本實施態樣的預浸材200係包括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1以及複數條樹脂纖維40,且黏合劑20連結炭纖維1或樹脂纖維40,炭纖維1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
藉由,可提供能夠使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之預浸材200。
又,由於在成形體的製造時係獲得優異的成形性,故能夠緩和成形體的製造條件(例如溫度、壓力等)。藉此,能夠使用簡易構成之物件作為製造裝置,亦或是抑制對製造裝置的負荷以謀求製造裝置的長久壽命。再者, 從抑制成形體的生產成本之觀點而言亦為有利。
又,由於即使提高炭纖維的含有率亦可維持優異的成形性,故可減少樹脂材料的含有率,使得在成形體中可更有效地發揮炭纖維所具有之優異的性質(例如強度、熱傳導性、導電性等)。
又,藉由使用經回收的炭纖維1,從節省資源、減少環境負荷等觀點而言亦佳。
此外,樹脂纖維40係在成形體中構成基質樹脂者。
再者,於本實施態樣的預浸材200中,有關於炭纖維1、附著物2、黏合劑20,在以下所述的條件以外的條件,係以滿足在炭纖維片材100中所述之相同的條件為佳。
作為樹脂纖維40之構成材料,係列舉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等聚醚酮(polyetherketone);聚醋酸乙烯酯、聚苯硫醚、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oly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樹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ABS resin)、聚氯乙烯樹脂(polyvinyl chloride resin;PVC resin)、苯氧基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三聚氰胺樹脂、不飽和聚酯等熱硬化性樹脂、或該等之共聚物、或 變性樹脂、聚合物合金等,且可自該等選擇一種或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其中,作為樹脂纖維40的構成材料,係以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醯胺、聚醚醚酮、聚苯硫醚為佳。
藉此,係使預浸材200的處理性變得更容易,並能夠更高水準地兼顧成形體在製造時之成形性及成形體的特性(強度、可靠性等)。
雖然未特別限定樹脂纖維40的平均長度,但較佳地係2.0mm以上20mm以下,更佳地係3.0mm以上18mm以下,再更佳地係4.0mm以上16mm以下。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使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成形體製造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當使炭纖維1的平均長度為LRCF[mm]、使樹脂纖維40的平均長度為LRF[mm]時,較佳地係滿足0.4≦LRF/LRCF≦20的關係式,更佳地係滿足0.8≦LRF/LRCF≦10的關係式,再更佳地係滿足1.5≦LRF/LRCF≦6.0的關係式。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使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成形體製造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於預浸材200中之炭纖維1的含有率,較佳地係15質量%以上90質量%以 下,更佳地係18質量%以上88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22質量%以上85質量%以下。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使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成形體製造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於預浸材200中之黏合劑20的含有率,較佳地係0.2質量%以上20質量%以下,更佳地係0.3質量%以上15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0.6質量%以上10質量%以下。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使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成形體製造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於預浸材200中之樹脂纖維40的含有率,較佳地係3.0質量%以上75質量%以下,更佳地係4.0質量%以上72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5.0質量%以上70質量%以下。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使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成形體製造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當使預浸材200中之炭纖維1的含有率為XRCF[質量%]、使預浸材200中之樹脂纖維40的含有率為XRF[質量%]時,較佳地係滿足0.22≦XRCF/XRF≦28 的關係式;更佳地係滿足0.28≦XRCF/XRF≦20的關係式;再更佳地係滿足0.35≦XRCF/XRF≦15的關係式。
藉此,係可使預浸材200的易處理性,使用預浸材200所製造的成形體之強度及可靠性、成形體製造時之成形性等變得更優異。
預浸材200亦可含有前述以外的成分(其他成分)。
作為如此之成分係列舉如可塑劑、著色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軟化劑、改質劑、防銹劑、填充劑、表面潤滑劑、防蝕劑、耐熱穩定劑、潤滑劑、底漆、抗靜電劑、聚合抑制劑、交聯劑、觸媒、調平劑、增黏劑、分散劑、抗老化劑、阻燃劑、抗水解劑、原始炭纖維(非經回收的炭纖維)、奈米碳管、奈米碳纖維、奈米纖維素、富勒烯、石墨等。
特別是藉由包括經回收的炭纖維1並包括原始炭纖維(未圖示),與例如未使用原始炭纖維之情況相比,係可更佳地調整複數條炭纖維連結成束狀之束狀體與未成為束狀的炭纖維的比例、或是炭纖維長度的分布。其結果係可更佳地控制成形體的特性。更具體而言,係可使加熱加壓成形時的成形性(彎曲等加工性)變得十分優異,同時使成形體的強度等變得更優異。
於預浸材200中之原始炭纖維的含有率,較佳地係0.2質量%以上35質量%以下,更佳地係0.3質量%以上26質量%以下,再更佳地係0.6質量%以上17質量%以下。
藉此係更顯著地發揮如前述之功效。
再者,當使預浸材200中之經回收的炭纖維1之含有率為XRCF[質量%]、使預浸材200中之原始炭纖維的含有率為XVCF[質量%]時,較佳地係滿足0.006≦XVCF/XRCF≦1.0的關係式;更佳地係滿足0.015≦XVCF/XRCF≦0.60的關係式;再更佳地係滿足0.020≦XVCF/XRCF≦0.33的關係式。
藉此係更顯著地發揮如前述之功效。
此外,亦可使用利用不同條件所製造之複數種炭纖維來作為原始炭纖維。
又,於纖維彼此的間隙中,亦可浸滲有在前述實施態樣1中所說明的樹脂材料(浸滲樹脂)。
[成形體]
接著,係針對本發明的成形體作說明。
本發明的成形體係將本發明的預浸材進行加熱加壓成形而成。
藉此,係可提供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的成形體。
本發明的成形體係只要具有將本發明的預浸材進行加熱加壓成形所成的部位即可,亦可進一步具有例如塗膜等構成。
雖然本發明的成形體亦可作為任何用途,但作為本發明的成形體之用途係可列舉如乘載工具(vehicle)(例如汽車、自行車、列車、飛機、火箭、電梯等)之構成構件、電子、電器零件之構成構件(例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包括智慧型手機、PHS(Personal Handy Phone;個人電話)等)、平板等之行動終端用的機體部位等)、建築、土木構造體用構件、家具等。
[炭纖維片材的製造方法]
接著,係針對本發明的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作說明。
前述之炭纖維片材100係可使用例如具有將平均長度為1.0mm以上10mm以下之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1與連結炭纖維1之黏合劑20進行混抄的步驟(抄紙步驟)之方法而製造。
藉此,係可提供能夠穩定地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並且可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之成形體的炭纖維片材100的製造方法。
在抄紙步驟中,亦可例如利用上漿劑等處理至少一部分的炭纖維1之表面。
藉此,係可提升與黏合劑20等樹脂材料的黏著性,且使炭纖維片材100 或成形體的強度及可靠性變得更優異。
作為上漿劑係列舉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聚胺酯(polyurethane)、聚酯、乳化劑、界面活性劑等。
雖然未特別限定抄紙用組成物中之炭纖維1的含有率,但藉由使其在0.01質量%以上0.3質量%以下,係可很有效率地形成如前述之束狀體10。
[預浸材的製造方法]
接著,係針對本發明的預浸材之製造方法作說明。
<實施態樣1>
前述實施態樣1之預浸材200係使用例如具有將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浸滲於經由前述抄紙步驟得到的炭纖維片材100中的步驟(浸滲步驟)之方法而得以穩定地進行製造。
浸滲步驟係列舉例如將利用作為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之含有未硬化狀態(B階段)的熱硬化性樹脂或熱可塑性樹脂之材料所構成的片材,熱壓轉印(thermal transfer)至炭纖維片材100的方法,或是將液狀的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浸滲於炭纖維片材100中的方法等。
<實施態樣2>
前述實施態樣2之預浸材200係使用例如具有將複數條炭纖維1、複數條樹脂纖維40、以及黏合劑20進行混抄的步驟(抄紙步驟)之方法而得以穩定地製造。
又,在前述實施態樣1的製造方法中,係對經由抄紙步驟得到的炭纖維片材100進行浸滲步驟,相較於此,在本實施態樣的製造方法中,係在抄紙步驟中使用炭纖維1、樹脂纖維40、以及黏合劑20,而不需進行其後的浸滲步驟。因此,得以提高預浸物200的生產性。
[成形體的製造方法]
接著,係針對本發明之成形體的製造方法作說明。
前述成形體係使用具有例如將承如上述所製造的預浸材200進行加熱加壓成形的步驟(成形步驟)之方法而得以穩定地製造。
在製造成形體時,亦可將複數片的預浸材200進行積層。
雖然未特限定積層的片數,但較佳地係2片以上50片以下,更佳地係3片以上30片以下。
此外,在使用複數片的預浸材200之情況下,該等預浸材200係可互為不同條件的預浸材200,亦可為相同條件的預浸材200。
又,亦可在相鄰的預浸材200之間設置有中間層。
又,亦可在接合步驟之前,實施將複數片的預浸材200進行接合的處理。做為接合複數片預浸材200的方法係列舉例如溶著(包括溶劑溶著、聚合溶著等)、融著、黏著等。
在成形步驟中之加熱溫度係根據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或樹脂纖維40的種類、含有率等而有所不同,雖然未特別限定,但較佳地係100℃以上380℃以下,更佳地係110℃以上350℃以下,再更佳地係120℃以上300℃以下。
又,在成形步驟中之成形壓力係根據樹脂材料(浸滲樹脂)30或樹脂纖維40的種類、含有率等而有所不同,雖然未特別限定,但較佳地係0.1MPa以上15MPa以下,更佳地係在0.2MPa以上12MPa以下,再更佳地係在0.3MPa以上10MPa以下。
在預浸材200包括熱硬化性樹脂的情況下,藉由透過成形步驟的加熱使該熱硬化性樹脂的硬化反應進行,係使所獲得之成形體在耐熱性等亦變得優異。
以上雖然針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態樣做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該等者。
例如,在炭纖維片材的製造方法、預浸材的製造方法、成形體的製造方法中,除了前述步驟之外,亦可進一步具有其他的步驟(前處理步驟、中間處理步驟、後處理步驟等)。
又,本發明的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係不限定於利用前述的方法所製造者,亦可係利用任何方法而製造者。
又,雖然在前述實施態樣中係以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中除了構成束狀體的炭纖維之外,包括未構成束狀體之炭纖維的構成作為代表而做了說明,但亦可為僅包含該等之一者的構成。
【實施例】
以下雖然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而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該等者。此外,對於未特別標示溫度條件的處理、測定,係在20℃下進行。
《1》炭纖維片材的製造
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之炭纖維片材係藉由以下的方式來製造。
(實施例A1)
首先,將由經回收的炭纖維(纖維平均徑(平均寬度)7.0μm、平均長度5.0mm):95質量份、以及作為黏合劑的聚乙烯醇纖維(纖度(fineness)1.1dtex(分 德士)、平均長度3.0mm、加權平均密度(weighted average density):1.20g/cm3):5.0質量份所構成的組成物,於水中混合分散,以調製成固體含量0.03質量%的抄紙用漿料(slurry)。
接著,相對於抄紙用漿料:100質量份,添加作為分散劑的陰離子性聚丙烯醯胺(anionic polyacrylamide):0.001質量份而獲得分散液,使該分散液吸附在網孔(mesh)間隙為0.2mm的網孔輸送(mesh conveyor)之抄紙表面上而堆積,藉此片材化(抄紙步驟)。
其後,以120℃加熱乾燥在抄紙步驟中所製造之加濕狀態的片材,將聚乙烯醇纖維熔融且透過交點來連結炭纖維以獲得炭纖維片材。
此外,作為經回收的炭纖維係使用了藉由在空氣氛圍下以350℃對經破碎或粉碎之CFRP實施第1加熱處理,且進一步地在空氣氛圍下以550℃實施第2加熱處理所獲得之炭纖維。
(實施例A2、實施例A3)
除了將經回收的炭纖維、黏合劑的條件變更為如表1所示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炭纖維片材。
(實施例A4)
除了使用由經回收的炭纖維(纖維平均徑(平均寬度)7.0μm、平均長度 5.0mm):75質量份、作為黏合劑的聚乙烯醇纖維(纖度1.1dtex、平均長度3.0mm、加權平均密度:1.20g/cm3):5.0質量份、以及原始炭纖維(纖維平均徑(平均寬度)7.0μm、平均長度6.0mm):20質量份所構成的組成物作為用於抄紙用漿料的調製之組成物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炭纖維片材。
(實施例A5、A6)
除了將經回收的炭纖維、黏合劑、原始炭纖維的條件變更為如表1所示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炭纖維片材。
(比較例A1)
除了使用原始炭纖維以取代經回收的炭纖維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炭纖維片材。
(比較例A2)
除了使用長度0.9mm之經回收的炭纖維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炭纖維片材。
(比較例A3)
除了使用長度11mm之經回收的炭纖維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A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炭纖維片材。
前述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的炭纖維片材之構成係整理在表1中表示。此外,於前述各實施例及比較例A2、比較例A3中所使用的經回收之炭纖維,係在其表面的一部分附著有回收原料衍生之附著物。又,於前述各實施例及比較例A2、比較例A3的炭纖維片材中,包括含有複數條炭纖維的束狀體,並且亦包括未構成束狀體的炭纖維。再者,前述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的炭纖維片材之厚度皆為0.5mm以上0.8mm以下。
Figure 108135647-A0202-12-0035-1
《2》預浸材的製造
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的預浸材係藉由以下的方式來製造。
(實施例B1)
首先,準備了作為未硬化的熱硬化性樹脂之酚醛樹脂的甲醇(methanol)溶液(40質量%)。
接著,將該甲醇溶液塗布於前述實施例A1的炭纖維片材,使之浸滲。其後,加熱至80℃以去除甲醇,進一步在150℃下實施15分鐘的加熱處理,藉此使酚醛樹脂硬化,以獲得預浸材。
(實施例B2至實施例B6)
除了使用在前述實施例A2至實施例A6所製造的炭纖維片材來取代在前述實施例A1所製造的炭纖維片材作為炭纖維片材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實施例B7)
首先,將由經回收的炭纖維(纖維平均徑(平均寬度)7.0μm、平均長度5.0mm):40.2質量份、作為黏合劑的聚乙烯醇纖維(纖度1.1dtex、平均長度3.0mm、加權平均密度:1.20g/cm3):2.9質量份、作為樹脂纖維的尼龍6纖維(纖度1.1dtex、平均長度6.0mm):56.9質量份所構成的組成物,於水中混合分 散,以調製成固體含量0.03質量%的抄紙用漿料。
接著,相對於抄紙用漿料:100質量份,添加作為分散劑的陰離子性聚丙烯醯胺:0.001質量份而獲得分散液,使該分散液吸附在網孔間隙為0.3mm的網孔輸送之抄紙表面上而堆積,藉此片材化(抄紙步驟)。
其後,以120℃加熱乾燥在抄紙步驟中所製造之加濕狀態的片材,將聚乙烯醇纖維熔融且透過交點來連結炭纖維以獲得預浸材。在獲得的預浸材中,尼龍6纖維未被熔融而保持著纖維的狀態。
此外,作為經回收的炭纖維係使用了藉由在空氣氛圍下以350℃對經破碎或粉碎之CFRP實施第1加熱處理,且進一步地在空氣氛圍下以550℃實施第2加熱處理所獲得之炭纖維。
(實施例B8、實施例B9)
除了將經回收的炭纖維、黏合劑、樹脂纖維的條件變更為如表2所示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實施例B10)
除了使用由經回收的炭纖維(纖維平均徑(平均寬度)7.0μm、平均長度5.0mm):35.2質量份、作為黏合劑的聚乙烯醇纖維(纖度1.1dtex、平均長度3.0mm、加權平均密度:1.20g/cm3):2.9質量份、作為樹脂纖維的尼龍6纖 維(纖度1.1dtex、平均長度6.0mm):56.9質量份、以及原始炭纖維(纖維平均徑(平均寬度)7.0μm、平均長度6.0mm):5.0質量份所構成的組成物作為用於抄紙用漿料的調製之組成物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實施例B11、實施例B12)
除了將經回收的炭纖維、黏合劑、樹脂纖維、原始炭纖維的條件變更為如表2所示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10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比較例B1至比較例B3)
除了使用在前述比較例A1至比較例A3所製造的炭纖維片材來取代在前述實施例A1所製造的炭纖維片材作為炭纖維片材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比較例B4)
除了使用原始炭纖維來取代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比較例B5)
除了使用長度0.9mm之經回收的炭纖維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比較例B6)
除了使用長度11mm之經回收的炭纖維之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B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預浸材。
前述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的預浸材之構成係整理在表2中表示。此外,於前述各實施例及比較例B2、比較例B3、比較例B5、比較例B6中所使用的經回收之炭纖維,係在其表面的一部分附著有回收原料衍生之附著物。又,於前述各實施例及比較例B2、比較例B3、比較例B5、比較例B6的預浸材中,包括含有複數條炭纖維的束狀體,並且亦包括未構成束狀體的炭纖維。再者,前述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的預浸材之厚度皆為0.8mm以上1.4mm以下。
Figure 108135647-A0202-12-0040-2
《3》成形體的製造
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之成形體係以下的方式來製造。
(實施例C1)
首先,將在前述實施例B1所製造的預浸材積層了15片。
接著,在50kg/cm2、150℃的條件下,對預浸材的積層體進行加熱加壓處理。藉此,預浸材中所含有的熱硬化性樹脂被硬化,並獲得複數片的預浸材的層之間相互連結的平板狀之成形體A。
再者,除了使成形體成形成外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L字型的彎曲板之外,係以與前述成形體A相同之方式製造了成形體B。
(實施例C2至實施例C6)
除了使用在前述實施例B2至實施例B6所製造的預浸材來取代在前述實施例B1所製造的預浸材作為預浸材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C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成形體(成形體A及成形體B)。
(實施例C7)
首先,將在前述實施例B4所製造的預浸材積層了15片。
接著,在50kg/cm2、250℃的條件下,對預浸材的積層體進行加熱加壓處理。藉此,預浸材中所含有的熱可塑性樹脂被軟化且熔融,以獲得複數片的預浸材的層之間相互連結的平板狀之成形體A。
再者,除了使成形體成形成外周表面的曲率半徑為L字型的彎曲板之外,係以與前述成形體A相同之方式製造了成形體B。
(實施例C8至實施例C12)
除了使用在前述實施例B8至實施例B12所製造的預浸材來取代在前述實施例B7所製造的預浸材作為預浸材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C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成形體(成形體A及成形體B)。
(比較例C1至比較例C3)
除了使用在前述比較例B1至比較例B3所製造的預浸材來取代在前述實施例B1所製造的預浸材作為預浸材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C1相同之方式製造了成形體(成形體A及成形體B)。
(比較例C4至比較例C6)
除了使用在前述比較例B4至比較例B6所製造的預浸材來取代在前述實施例B7所製造的預浸材作為預浸材以外,係以與前述實施例C7相同之方式製造了成形體(成形體A及成形體B)。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例及比較例C2、比較例C3、比較例C5、比較例C6的成形體中,包括含有複數條炭纖維的束狀體,並且亦包括未構成束狀體的炭纖維。
《4》評價
《4-1》彎曲強度評價
藉由遵循了JIS K7074之標準的彎曲試驗來對前述實施例C1至實施例C12及比較例C1至比較例C6的成形體A測定所需的彎曲強度,並遵照以下的基準進行了評價。
A:彎曲強度在250MPa以上。
B:彎曲強度在200MPa以上未滿250MPa。
C:彎曲強度在150MPa以上未滿200MPa。
D:彎曲強度在100MPa以上未滿150MPa。
E:彎曲強度未滿100MPa。
《4-2》外觀評價
(目視之評價)
透過目視來對前述實施例C1至實施例C12及比較例C1至比較例C6的成形體B進行觀察,並遵照以下的基準進行了評價。
A:完全未辨識到有外觀不良。
B:幾乎未辨識到有外觀不良。
C:辨識到些許外觀不良。
D:辨識到確切的外觀不良。
E:辨識到顯著的外觀不良。
(顯微鏡之評價)
透過顯微鏡來對前述實施例C1至實施例C12及比較例C1至比較例C6的成形體B之彎曲部位附近進行觀察,並遵照以下的基準進行了評價。
A:未辨識到炭纖維露出量之不均。
B:辨識到炭纖維露出較多的區域與炭纖維露出量少但樹脂材料露出較多的區域並存及些許的炭纖維露出量之不均。
C:辨識到炭纖維露出較多的區域與炭纖維露出量少但樹脂材料露出較多的區域並存及確切的炭纖維露出量之不均。
D:辨識到炭纖維露出較多的區域與炭纖維露出量少但樹脂材料露出較多的區域並存及顯著的炭纖維露出量之不均。
將該等結果整理至表3中表示。
Figure 108135647-A0202-12-0045-3
承如表3可明顯得知,在本發明中係獲得優異的結果,但相對於此,在比較例中並未獲得滿意的結果。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炭纖維片材係包括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及連結前述炭纖維之黏合劑,且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藉此,可 提供在其本身的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並且可用於以優異的成形性製造在強度及可靠性上優異之成形體的炭纖維片材。因此,本發明的炭纖維片材具有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1‧‧‧炭纖維
2‧‧‧附著物
10‧‧‧束狀體
20‧‧‧黏合劑
100‧‧‧炭纖維片材

Claims (19)

  1. 一種炭纖維片材,其包括:
    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及
    連結前述炭纖維之黏合劑;
    其中,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中前述炭纖維在其表面上係附著有作為附著物之該炭纖維的回收原料衍生之有機成分及/或該有機成分的炭化物。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中於前述炭纖維的表面之前述附著物的被覆率係2%以上40%以下。
  4.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包括透過前述附著物而使複數條的前述炭纖維連結成束狀的束狀體。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其中相對於前述束狀體的寬度之長度的比例之長寬比係2以上500以下。
  6. 一種預浸材,係將樹脂材料浸滲於請求項1所記載之炭纖維片材中而成。
  7. 一種預浸材,其包括:
    複數條經回收的炭纖維;以及
    複數條樹脂纖維;
    其中,黏合劑係連結前述炭纖維及前述樹脂纖維;
    其中,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係1.0mm以上10mm以下。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前述樹脂纖維之平均長度係2.0mm 以上20mm以下。
  9.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當使前述炭纖維的含有率為XRCF[質量%]、使前述樹脂纖維的含有率為XRF[質量%]時,係滿足0.22≦XRCF/XRF≦28的關係式。
  10.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當使前述炭纖維的平均長度為LRCF[mm]、使前述樹脂纖維的平均長度為LRF[mm]時,係滿足0.4≦LRF/LRCF≦20的關係式。
  11.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前述炭纖維在其表面上係附著有作為附著物之該炭纖維的回收原料衍生之有機成分及/或該有機成分的炭化物。
  12.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於前述炭纖維的表面之前述附著物的被覆率係2%以上40%以下。
  13.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預浸材,其包括透過前述附著物而使複數條的前述炭纖維連結成束狀的束狀體。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預浸材,其中相對於前述束狀體的寬度之長度的比例之長寬比係2以上500以下。
  15. 一種成形體,係將請求項6至請求項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預浸材加熱加壓成形而成。
  16. 一種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平均長度為1.0mm以上10mm以下之複數條經回收之炭纖維與連結該炭纖維之黏合劑進行混抄的步驟。
  17. 一種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樹脂材料浸滲於使用請求項16所記 載的方法所製造之炭纖維片材中的步驟。
  18. 一種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平均長度為1.0mm以上10mm以下之複數條經回收之炭纖維、複數條樹脂纖維、連結前述炭纖維及前述樹脂纖維之黏合劑進行混抄的步驟。
  19. 一種成形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將使用請求項17或請求項18所記載的方法而製造之預浸材加熱加壓成形的步驟。
TW108135647A 2019-09-27 2019-09-27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TW202113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5647A TW202113180A (zh) 2019-09-27 2019-09-27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5647A TW202113180A (zh) 2019-09-27 2019-09-27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3180A true TW202113180A (zh) 2021-04-01

Family

ID=7660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5647A TW202113180A (zh) 2019-09-27 2019-09-27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131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8044A (zh) * 2021-06-01 2023-07-14 沃克工作室公司 再生板的制造方法和再生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8044A (zh) * 2021-06-01 2023-07-14 沃克工作室公司 再生板的制造方法和再生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5731B2 (ja) 炭素繊維シート材、プリプレグ、成形体、炭素繊維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プリプレ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EP2750889B1 (en) Interlaminar toughening of thermoplastics
US20100218890A1 (en) Methods for preparing nanoparticle-containing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s
TWI791803B (zh) 壓合成形品之製造方法及壓合成形品
TW201730007A (zh) 基材積層體及纖維強化塑膠之製造方法
TW201414615A (zh) 用於提高複合材料的浸漬性的功能性膜及利用上述膜的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TW201843218A (zh) 含有纖維強化樹脂之積層體、纖維強化複合樹脂材及該等之製造方法
WO2019189384A1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000497B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90141B2 (ja) 炭素繊維シート材、成形体、炭素繊維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202113180A (zh)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JP6603005B2 (ja) 強化繊維束、強化繊維開繊織物、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8883587B (zh) 碳纤维片状模塑料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JP7425732B2 (ja) 炭素繊維シート材、プリプレグ、成形体、炭素繊維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プリプレ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TWI828774B (zh) 炭纖維片材,預浸材,成形體,炭纖維片材之製造方法,預浸材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之製造方法
JP2008174610A (ja) 耐衝撃性プリプレ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203907A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1106649A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サンドイッチ構造体
KR101263976B1 (ko) 경제성 및 기계적 물성이 뛰어난 복합시트의 제조방법, 제조장치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복합시트
WO2021106650A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サンドイッチ構造体
JP6972876B2 (ja) 成形用材料および成形体
CN115023329A (zh) 包含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冷压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107483A (ko) 강화 섬유 복합 재료
WO2023176540A1 (ja) 粒子付き繊維束、粒子付き繊維束集合体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
WO2021106651A1 (ja) プリプレグ、プリフォー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