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2630A - 物品搬送設備 - Google Patents
物品搬送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112630A TW202112630A TW109126555A TW109126555A TW202112630A TW 202112630 A TW202112630 A TW 202112630A TW 109126555 A TW109126555 A TW 109126555A TW 109126555 A TW109126555 A TW 109126555A TW 202112630 A TW202112630 A TW 20211263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device
- guide rail
- lifting body
- partition wall
- artic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6—Mechanical details, e.g. roller, bel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3/00—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 B65G63/002—Transferring or trans-shipping at storage areas, railway yards or harbours or in opening mining cuts; Marshalling yard installations for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Conveying cassettes, containers or carr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97—Wafer casset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課題]在並列地配置複數個搬送裝置的情況下,確保維護的容易性,並且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解決手段]第1引導軌道與第2引導軌道是在正交方向第2側上固定於地板部,沿著第1引導軌道中之和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第1升降體的第1供電部,沿著第2引導軌道中之和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第2升降體的第2供電部。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物品搬送設備。
例如,在日本專利特開2018-05265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具備搬送裝置的物品搬送設備,前述搬送裝置是涵蓋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以下,在先前技術的說明中於括弧內所附上的符號是專利文獻1的符號。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設備中,在設置於複數個階層的每一個的筒狀壁(90)的內部,設置有複數個可保持物品(A)的保持部(R)。並且,在筒狀壁(90)的內部設置有搬送裝置(20),前述搬送裝置(20)具備:涵蓋複數個階層而配置的1個引導軌道(14)、沿著該引導軌道(14)而升降的升降體(21)、及受該升降體(21)所支撐且在與保持部(R)之間移載物品(A)的移載部(31)。
像這樣構成的搬送裝置(20)是形成為可在複數個保持部(R)之間涵蓋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A)。又,用於將電力供給至像這樣的搬送裝置(20)的供電部,一般來說,是沿著引導軌道(14)而設置,並且定期地進行維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8-052659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設備中,物品(A)的上下方向的搬送是藉由1台搬送裝置(20)來進行,為了使物品的搬送量增加,可考慮的是將複數個搬送裝置(20)並列地配置。但是,在有限的空間中並列地配置複數個搬送裝置(20)的情況下,由於相鄰的搬送裝置(20)彼此的間隔會變狹窄,因此設成可適當地進行每一個搬送裝置(20)的維護之處置會變得必要。又,在搬送裝置(20)的維護時,若使全部的搬送裝置(20)同時地停止,則物品的搬送效率會大幅地降低。從而,所期望的是可以使複數個搬送裝置(20)個別地停止來進行保養。但是,為了能夠一邊使一部分的搬送裝置(20)運作一邊進行其餘的搬送裝置(20)的維護,確保作業人員相對於作動中的搬送裝置(20)的安全性之處置會變得必要。
有鑒於上述實際狀況,所期望的是以下物品搬送設備的實現:在並列地配置複數個搬送裝置的情況下,可以確保維護的容易性,並且可以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揭示之物品搬送設備,具備:
第1搬送裝置,設置在具備複數個階層的地板部的建築物,並且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及
第2搬送裝置,和前述第1搬送裝置並列地配置,並且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
前述第1搬送裝置具備:第1引導軌道,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1升降體,沿著前述第1引導軌道而升降;及第1移載部,被前述第1升降體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的保持及移載,
前述第2搬送裝置具備:第2引導軌道,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2升降體,沿著前述第2引導軌道而升降;及第2移載部,被前述第2升降體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的保持及移載,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配置成貫穿形成在通過地板部的開口部,前述通過地板部是在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的情況下,前述第1升降體及前述第2升降體所通過的前述地板部,
將在沿著前述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所排列的方向設為並列方向,將在前述上下方向視角下正交於前述並列方向的方向設為正交方向,
在前述並列方向中的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間,設置有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而分隔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間的分隔壁,
前述第1升降體是設置成相對於前述第1引導軌道而在前述正交方向的一側即正交方向第1側升降,
前述第2升降體是設置成相對於前述第2引導軌道而在前述正交方向第1側升降,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在前述正交方向的另一側即正交方向第2側上固定於前述地板部,
沿著前述第1引導軌道中之和前述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前述第1升降體的第1供電部,
沿著前述第2引導軌道中之和前述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前述第2升降體的第2供電部。
根據本構成,由於是藉由第1搬送裝置及第2搬送裝置之雙方來搬送物品,因此和僅有1個搬送裝置的情況相較之下,可以搬送較多的物品。又,根據本構成,由於第1搬送裝置與第2搬送裝置之間是藉由分隔壁而分隔,因此即便使第1搬送裝置及第2搬送裝置的其中一個停止而進行維護時使另一個的運作繼續,仍然可以避免進行維護作業的作業人員接觸到該運作中的搬送裝置。亦即,由於變得可使第1搬送裝置與第2搬送裝置個別地停止來進行維護,因此可以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此外,根據本構成,第1供電部是沿著第1引導軌道中之和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來配置,且第2供電部是沿著第2引導軌道中之和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來配置。因此,在進行第1供電部及第2供電部的維護之情況下,分隔壁較不容易成為該維護的阻礙。因此,可確保維護的容易性。如以上,根據本構成,在並列地配置2個搬送裝置的情況下,可以確保維護的容易性,並且可以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本揭示之技術的更進一步之特徵與優點,透過參照圖式所記述之以下例示性且非限定的實施形態之說明應可變得更加明確。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物品搬送設備是進行例如原材料、中間製品、或完成品等之搬送或保管的設備。在以下,例示出物品搬送設備設置在於無塵環境下進行原材料的處理等之無塵室的情況,並且說明物品搬送設備的實施形態。
如圖1及圖2所示,物品搬送設備100具備設置在具備複數個階層的地板部4之建築物中的天花板搬送裝置99、地板面搬送裝置98、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天花板搬送裝置99是在各階層中行走於天花板附近來搬送物品W。地板面搬送裝置98是行走於各階層的地板面上來搬送物品W。第1搬送裝置1是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W。第2搬送裝置2是和第1搬送裝置1並列地配置,並且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W。另外,作為物品W,可以例示例如容置半導體基板或倍縮光罩基板等的容置容器(FOUP(Front Opening Unified Pod,前開式晶圓傳送盒)或光罩盒等)。
在本實施形態中,物品搬送設備100在複數個階層的每一層中,更具備覆蓋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的筒狀壁3。換言之,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是設置在筒狀壁3的內部。另一方面,天花板搬送裝置99及地板面搬送裝置98是設置在筒狀壁3的外部。
在此,若將在沿著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所排列的方向設為並列方向X,則在並列方向X中的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之間,設置有涵蓋複數個階層而分隔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之間的分隔壁5。筒狀壁3的內部是藉由分隔壁5而區劃成配置有第1搬送裝置1的第1區A1與配置有第2搬送裝置2的第2區A2。第1搬送裝置1是構成為在第1區A1中,沿著上下方向來搬送物品W。第2搬送裝置2是構成為在第2區A2中,沿著上下方向來搬送物品W。
如圖1所示,物品搬送設備100具備出入搬送裝置97,前述出入搬送裝置97是設置在各階層而將物品W搬入至筒狀壁3的內部、或從筒狀壁3的內部搬出物品W。出入搬送裝置97是以在水平方向上貫穿筒狀壁3的狀態,涵蓋筒狀壁3的內部與外部而設置。出入搬送裝置97是在位於筒狀壁3的外部之側的端部(外部側端部97a)與位於筒狀壁3的內部之側的端部(內部側端部97b)之間搬送物品W。出入搬送裝置97是使用例如帶式輸送機或滾輪式輸送機等之輸送機所構成。
在筒狀壁3的內部設置有複數個保持物品W的保持部8(參照圖3~圖5)。在圖示的例子中,保持部8具備可從下方支撐物品W的支撐體80。保持部8是構成為藉由支撐體80來支撐物品W,藉此保持該物品W。
藉由天花板搬送裝置99、地板面搬送裝置98、或作業人員者等,將物品W載置於出入搬送裝置97的外部側端部97a後,該物品W會被出入搬送裝置97搬送到筒狀壁3的內部之內部側端部97b。之後,物品W是藉由第1搬送裝置1或第2搬送裝置2而從內部側端部97b被搬送到位於相同階層或其他階層的保持部8,並且保持於該保持部8。又,保持於保持部8的物品W是藉由第1搬送裝置1或第2搬送裝置2而從保持部8被搬送到位於相同階層或其他階層的出入搬送裝置97的內部側端部97b,之後,藉由出入搬送裝置97而搬送至外部側端部97a。已搬送到外部側端部97a的物品W是藉由天花板搬送裝置99、地板面搬送裝置98、或作業人員等,而從外部側端部97a搬送至其他場所。又,藉由第1搬送裝置1或第2搬送裝置2,也會有將物品W從內部側端部97b搬送至其他出入搬送裝置97的內部側端部97b的情況、或將物品W從保持部8搬送到其他保持部8的情況。再者,出入搬送裝置97的內部側端部97b,在未搬送物品W的狀態下,由於會變成在該位置上保持物品W,因此也會作為保持部8來發揮功能。
以下,參照圖2~圖5,針對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的構成、以及這些各裝置的周邊的構造詳細地說明。另外,在圖2中,是將筒狀壁3的一部分及分隔壁5的一部分切除來顯示,並且省略保持部8。又,雖然圖5僅顯示第1區A1的構造,但是由於在圖5中未顯示的第2區A2的構造是和第1區A1的構造相同,因此省略圖示。
又,在以下,如上述,將在沿著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排列的方向設為並列方向X。並且,將並列方向X中的一側設為並列方向第1側X1,並且將另一側設為並列方向第2側X2。又,將在上下方向視角下正交於並列方向X的方向設為正交方向Y。並且,將正交方向Y中的一側設為正交方向第1側Y1,並且將另一側設為正交方向第2側Y2。
如上述,筒狀壁3是在複數個階層的每一層中,覆蓋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在本實施形態中,筒狀壁3是形成為具有矩形的截面的筒狀,並且具備:前壁部31,相對於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配置在正交方向第1側Y1;後壁部32,配置在正交方向第2側Y2;第1側壁部33,配置在並列方向第1側X1;及第2側壁部34,配置在並列方向第2側X2。
第1搬送裝置1具備:第1引導軌道11,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1升降體13,沿著第1引導軌道11而升降;及第1移載部14,被第1升降體13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W的保持及移載。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移載部14具備可保持物品W的第1移載保持部141、使第1移載保持部141在水平方向上進退的機構部、及使第1移載保持部141繞著沿上下方向的軸心而旋繞的機構部。例如,第1移載部14是使用水平多關節臂(所謂的SCARA;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所構成。在圖示的例子中,一對第1移載部14是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而被相同的第1升降體13所支撐。
第2搬送裝置2具備:第2引導軌道21,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2升降體23,沿著第2引導軌道21而升降;及第2移載部24,被第2升降體23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W的保持及移載。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移載部24具備可保持物品W的第2移載保持部241、使第2移載保持部241在水平方向上進退的機構部、及使第2移載保持部241繞著沿上下方向的軸心而旋繞的機構部。例如,第2移載部24是使用水平多關節臂來構成。在圖示的例子中,一對第2移載部24是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而被相同的第2升降體23所支撐。像這樣,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是設為相同的構造。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軌道11具有第1相向面11a,前述第1相向面11a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並列方向第2側X2的側面。在本例中,第1相向面11a是在並列方向X上和分隔壁5相向。又,第2引導軌道21具有第2相向面21a,前述第2相向面21a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並列方向第1側X1的側面。在本例中,第2相向面21a是在並列方向X上和分隔壁5相向。另外,第1相向面11a及第2相向面21a並不限定於整體以平坦面來構成的情況,亦可局部地包含凹凸面而構成。
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是配置成貫穿形成在通過地板部4T的開口部40,前述通過地板部4T是在涵蓋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W的情況下,第1升降體13及第2升降體23所通過的地板部4。例如,將最下層的地板部4以外的地板部4設為通過地板部4T,並且在該通過地板部4T的每一個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貫穿的開口部40。以下,在不特別區別地板部4與通過地板部4T的情況下,是將這些統稱為地板部4。
並且,第1搬送裝置1搬送物品W的第1搬送路徑P1、與第2搬送裝置2搬送物品W的第2搬送路徑P2是以通過形成於地板部4的開口部40的方式,沿著上下方向來設定。第1搬送路徑P1是沿著第1引導軌道11而延伸,第2搬送路徑P2是沿著第2引導軌道21而延伸。
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是在正交方向第2側Y2上固定於地板部4。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是如後述地固定在支撐防火門6的門支撐框架60上。並且,此門支撐框架60是固定於地板部4。從而,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是透過防火門6的門支撐框架60而固定於地板部4。在本例中,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是固定於複數個階層的地板部4。藉此,可以相對於建築物來牢固地固定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軌道11具有第1固定面11d,前述第1固定面11d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正交方向第2側Y2的側面。在本例中,此第1固定面11d是透過門支撐框架60而固定於地板部4。又,第2引導軌道21具有第2固定面21d,前述第2固定面21d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正交方向第2側Y2的側面。在本例中,此第2固定面21d是透過門支撐框架60而固定於地板部4。另外,第1固定面11d及第2固定面21d並不限定於整體以平坦面來構成的情況,亦可局部地包含凹凸面而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中,筒狀壁3是固定於第1引導軌道11及第2引導軌道21。又,分隔壁5是固定於筒狀壁3。藉由像這樣的構成,可以利用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來適當地支撐筒狀壁3與分隔壁5。另外,上述各構件彼此的固定,是使用螺栓等之未圖示的緊固具來進行。
如圖3所示,沿著第1引導軌道11中之和分隔壁5相向之側(第1相向面11a)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第1升降體13的第1供電部12。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軌道11具有第1配置面11b,前述第1配置面11b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並列方向第1側X1的側面。在本例中,是沿著此第1配置面11b而配置有第1供電部12。另外,第1配置面11b並不限定於整體以平坦面來構成的情況,亦可局部地包含凹凸面而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供電部12具備供電線121與保持該供電線121的供電線保持部122。供電線保持部122是設置成沿著第1引導軌道11中的第1配置面11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並且設置成從第1配置面11b往並列方向第1側X1突出。供電線保持部122是在從第1配置面11b往並列方向第1側X1分開的位置上,保持住供電線121。供電線121是配置成沿著第1配置面11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又,供電線121具備在正交方向Y上分開而配置的一對電力線。在這一對電力線的正交方向Y之間,配置有第1升降體13所具備的第1受電部131。在本例中,供電線121是構成為對於第1受電部131以非接觸的狀態來供給電力。
又,沿著第2引導軌道21中之和分隔壁5相向之側(第2相向面21a)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第2升降體23的第2供電部22。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引導軌道21具有第2配置面21b,前述第2配置面21b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並列方向第2側X2的側面。在本例中,是沿著此第2配置面21b而配置有第2供電部22。另外,第2配置面21b並不限定於整體以平坦面來構成的情況,亦可局部地包含凹凸面而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供電部22具備供電線221與保持該供電線221的供電線保持部222。供電線保持部222是設置成沿著第2引導軌道21中的第2配置面21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並且設置成從第2配置面21b往並列方向第2側X2突出。供電線保持部222是在從第2配置面21b往並列方向第2側X2分開的位置上,保持住供電線221。供電線221是配置成沿著第2配置面21b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又,供電線221具備在正交方向Y上分開而配置的一對電力線。在這一對電力線的正交方向Y之間,配置有第2升降體23所具備的第2受電部231。在本例中,供電線221是構成為對於第2受電部231以非接觸的狀態來供給電力。
第1升降體13是設置成相對於第1引導軌道11而在正交方向第1側Y1升降。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引導軌道11具有第1支撐面11c,前述第1支撐面11c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正交方向第1側Y1的側面。在本例中,是將第1升降體13支撐成和此第1支撐面11c相向。第1升降體13是設置成沿著第1支撐面11c來升降。另外,第1支撐面11c並不限定於整體以平坦面來構成的情況,亦可局部地包含凹凸面而構成。在本例中,在第1支撐面11c上形成有用於支撐及在上下方向上引導第1升降體13的第1溝部111(參照圖2、圖3)。第1溝部111是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而延伸。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升降體13具備:第1本體部130,相對於第1引導軌道11而被支撐成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自如;第1受電部131,用於從第1供電部12來接受電力的供給;及第1連結構件132,連結這些第1本體部130與第1受電部131(參照圖3)。在本例中,第1連結構件132是在基端部上連結於第1本體部130,且從該第1本體部130往並列方向第1側X1突出,並且往正交方向第2側Y2彎曲而延伸。並且,在第1連結構件132的前端部上連結有第1受電部131,該第1受電部131是配置在可從第1供電部12的供電線121接受電力之供給的位置。在圖示的例子中,第1受電部131是配置在第1供電部12所具備的一對電力線的正交方向Y之間。
第2升降體23是設置成相對於第2引導軌道21而在正交方向第1側Y1升降。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引導軌道21具有第2支撐面21c,前述第2支撐面21c是配置在比該軌道的中心軸更靠向正交方向第1側Y1的側面。在本例中,是將第2升降體23支撐成和此第2支撐面21c相向。第2升降體23是設置成沿著第2支撐面21c來升降。另外,第2支撐面21c並不限定於整體以平坦面來構成的情況,亦可局部地包含凹凸面而構成。在本例中,在第2支撐面21c上形成有用於支撐及在上下方向上引導第2升降體23的第2溝部211(參照圖2、圖3)。第2溝部211是形成為沿著上下方向而延伸。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升降體23具備:第2本體部230,相對於第2引導軌道21而被支撐成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自如;第2受電部231,用於從第2供電部22來接受電力的供給;及第2連結構件232,連結這些第2本體部230與第2受電部231(參照圖3)。在本例中,第2連結構件232是在基端部上連結於第2本體部230,且從該第2本體部230往並列方向第2側X2突出,並且往正交方向第2側Y2彎曲而延伸。並且,在第2連結構件232的前端部上連結有第2受電部231,該第2受電部231是配置在可從第2供電部22的供電線221接受電力之供給的位置。在圖示的例子中,第2受電部231是配置在第2供電部22所具備的一對電力線的正交方向Y之間。
如以上,根據本構成之供電部(12、22)的配置位置,該供電部(12、22)會較不容易成為引導軌道(11、21)的固定之阻礙,並且較不容易成為升降體(13、23)的移動之阻礙。又,可以實現較容易藉由供電部(12、22)來適當地進行對升降體(13、23)的電力之供給的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中,物品搬送設備100更具備:第1梯子L1,以不和第1升降體13及第1移載部14的移動軌跡重疊的方式,沿著上下方向而配置;及第2梯子L2,以不和第2升降體23及第2移載部24的移動軌跡重疊的方式,沿著上下方向而配置。藉此,例如,在作業人員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第1梯子L1來進行該維護。又,在作業人員進行第2搬送裝置2的維護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第2梯子L2來進行該維護。此外,如上述,梯子(L1、L2)是配置成不和升降體(13、23)及移載部(14、24)的移動軌跡重疊。亦即,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是配置於不會成為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的阻礙之適當的位置。另外,進行升降動作的升降體(13、23)的移動軌跡是在比引導軌道(11、21)更靠向正交方向第1側Y1上,成為沿著上下方向而延伸的空間。進行進退動作的移載部(14、24)的移動軌跡是形成為:從升降體(13、23)的移動軌跡,在複數個保持部8的每一個的高度中朝向複數個保持部8的每一個而在水平方向上擴展的空間。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梯子L1是固定於第1面51,前述第1面51是分隔壁5中之配置有第1引導軌道11之側的面。換言之,第1梯子L1是在第1區A1中固定於分隔壁5。又,第2梯子L2是固定於第2面52,前述第2面52是分隔壁5中之配置有第2引導軌道21之側的面。換言之,第2梯子L2是在第2區A2中固定於分隔壁5。像這樣,藉由利用分隔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之間的分隔壁5,就可以藉由比較簡易的構成,來配置可利用於維護的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是永久設置於物品搬送設備100中。另外,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亦可構成為可對分隔壁5裝卸自如,且是在進行維護等時設置的梯子。
如上述,在地板部4(通過地板部4T)上形成有第1引導軌道11及第2引導軌道21之雙方貫穿的開口部40。並且,在此開口部40上設置有可動式的防火門6,前述防火門6在開啟狀態下會開放開口部40的開口區域40R,且在關閉狀態下會封閉開口區域40R。防火門6是在火災時封閉開口區域40R,藉此抑制往相鄰的階層的延燒(參照圖9)。例如,防火門6是構成為:在藉由設置於物品搬送設備100的內部之火災偵測感測器SeF(參照圖6)而偵測到設備內的火災的情況下,自動地成為關閉狀態。在防火門6已成為關閉狀態的情況下,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是在不與防火門6干涉的位置上停止。
在本實施形態中,防火門6是構成為藉由沿著交叉於上下方向的方向來移動,而進行開啟狀態與關閉狀態的變更。在本例中,防火門6是構成為沿著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亦即沿著水平方向來移動。本例之防火門6是構成為沿著正交方向Y而滑動移動。
在本實施形態中,防火門6是藉由固定於地板部4的門支撐框架60而受支撐。如上述,門支撐框架60是將第1引導軌道11與第2引導軌道21相對於地板部4來固定。在門支撐框架60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引導防火門6的門引導溝61。在本例中,門引導溝61是沿著正交方向Y而形成。藉此,防火門6是形成為可沿著正交方向Y來滑動移動。
又,在開口部40中設置有第1作業台71與第2作業台72,前述第1作業台71是配置成在退回狀態下不和第1搬送路徑P1及第2搬送路徑P2重疊,且配置成在突出狀態下和第1搬送路徑P1重疊但不和第2搬送路徑P2重疊,前述第2作業台72是配置成在退回狀態下不和第1搬送路徑P1及第2搬送路徑P2重疊,且配置成在突出狀態下和第2搬送路徑P2重疊但不和第1搬送路徑P1重疊。藉此,在作業人員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的情況下,可以將第1作業台71設為突出狀態,而將該第1作業台配置成和第1搬送路徑P1重疊,但不和第2搬送路徑P2重疊。並且,作業人員可以利用第1作業台71來容易地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又,在此情況下,由於第1作業台71不和第2搬送路徑P2重疊,因此可以藉由第2搬送裝置2來繼續進行沿著第2搬送路徑P2的物品W之搬送。同樣地,在作業人員進行第2搬送裝置2的維護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第2作業台72。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作業台71是配置成在突出狀態下和第1升降體13及第1移載部14的移動軌跡重疊。在本例中,若將開口區域40R中之相對於分隔壁5較靠向第1搬送裝置1側的部分設為第1區域41R,則突出狀態的第1作業台71是在上下方向視角下配置成和第1區域41R的整體重疊。更具體而言,突出狀態的第1作業台71是配置在第1區域41R的上方,藉此可將第1搬送路徑P1封閉(參照圖7的左圖)。並且,作業人員可以在開口區域40R的一部分即第1區域41R的上方,登上第1作業台71來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另外,退回狀態的第1作業台71是配置成在上下方向視角下不和第1區域41R重疊。亦即,退回狀態的第1作業台71是配置在第1區域41R的外部。據此,在第1作業台71為退回狀態下,第1搬送路徑P1會開放,而變得可以進行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參照圖8的左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作業台72是配置成在突出狀態下和第2升降體23及第2移載部24的移動軌跡重疊。在本例中,若將開口區域40R中之相對於分隔壁5較靠向第2搬送裝置2側的部分設為第2區域42R,則突出狀態的第2作業台72是在上下方向視角下配置成和第2區域42R的整體重疊。更具體而言,突出狀態的第2作業台72是配置在第2區域42R的上方,藉此可將第2搬送路徑P2封閉(參照圖8的右圖)。藉此,作業人員可以在開口區域40R的一部分即第2區域42R的上方,登上第2作業台72來進行第2搬送裝置2的維護。另外,退回狀態的第2作業台72是配置成在上下方向視角下不和第2區域42R重疊。亦即,退回狀態的第2作業台72是配置在第2區域42R的外部。據此,在第2作業台72為退回狀態下,第2搬送路徑P2會開放,而變得可以進行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參照圖7的右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是構成為:藉由相對於防火門6而平行地移動,來進行退回狀態與突出狀態的狀態變更。藉此,可以將防火門6的構造、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的構造配置在上下方向上較小的空間中。在本例中,防火門6與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在進行狀態變更時的移動方向是成為相同的。亦即,防火門6、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是構成為都是沿著正交方向Y來滑動移動。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作業台71是藉由固定於地板部4的第1支撐框架710而被支撐。在本例中,第1支撐框架710是相對於分隔壁5而在第1搬送裝置1側,亦即在第1區A1中,透過門支撐框架60而固定於地板部4。在圖示的例子中,第1支撐框架710是固定於門支撐框架60的上表面。在第1支撐框架710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引導第1作業台71的第1導引溝711。在本例中,第1導引溝711是沿著正交方向Y而形成。藉此,第1作業台71是形成為可沿著正交方向Y來滑動移動。又,如上述,由於第1支撐框架710是固定於門支撐框架60的上表面,因此第1作業台71是構成為在防火門6的上方相對於該防火門6來平行地移動。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作業台72是藉由固定於地板部4的第2支撐框架720而被支撐。在本例中,第2支撐框架720是相對於分隔壁5而在第2搬送裝置2側,亦即在第2區A2中,透過門支撐框架60而固定於地板部4。在圖示的例子中,第2支撐框架720是固定於門支撐框架60的上表面。在第2支撐框架720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引導第2作業台72的第2導引溝721。在本例中,第2導引溝721是沿著正交方向Y而形成。藉此,第2作業台72是形成為可沿著正交方向Y來滑動移動。又,如上述,由於第2支撐框架720是固定於門支撐框架60的上表面,因此第2作業台72是構成為在防火門6的上方相對於該防火門6來平行地移動。
在本實施形態中,門支撐框架60、第1支撐框架710、及第2支撐框架720是配置成在正交方向Y上貫穿筒狀壁3中的前壁部31。並且,門支撐框架60、第1支撐框架710、及第2支撐框架720中之貫穿前壁部31而配置在比該前壁部31更外側的部分,是藉由罩蓋構件C而被覆蓋。
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分隔壁5具備板狀的分隔體50,前述分隔體50是在複數個階層的每一個中,配置成分隔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在本例中,在分隔體50中形成有監視窗50a(參照圖2)。藉此,作業人員變得可以隔著分隔體50(分隔壁5)來監視和自身正在進行作業的區相反側的區。例如作業人員在第1區A1中進行作業的情況下,可以藉由監視窗50a來監視第2區A2。在第2區A2中進行作業的情況下,可以藉由相同的監視窗50a來監視第1區A1。
在本實施形態中,各階層中的分隔體50的下端部是配置在比防火門6更上方。並且,配置在和此分隔體50所配置的階層相鄰之下方的階層的分隔體50的上端部是配置在比上述防火門6更下方。亦即,在相鄰的階層的每一個所配置之一對分隔體50的上下方向之間,配置有防火門6,在此為門支撐框架60。從而,分隔體50(分隔壁5)不會成為防火門6的移動之阻礙,而變得可將防火門6適當地設為關閉狀態。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相鄰的階層的每一個所配置的一對分隔體50的上下方向之間,設置有物體偵測感測器SeO(參照圖6),前述物體偵測感測器SeO是偵測存在於該一對分隔體50之間的物體。物體偵測感測器SeO是構成為例如光幕,在一對分隔體50當中在上側的分隔體50的下端部配置有投光部,並且在下側的分隔體50的上端部配置有受光部。投光部與受光部的配置關係亦可為相反。作為藉由物體偵測感測器SeO所偵測的對象,可列舉例如作業人員、作業人員使用的工具、或防火門6等。在本例中,在藉由物體偵測感測器SeO已偵測到某種物體的情況下,會緊急停止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
如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分隔壁5中之配置有第1引導軌道11之側的面即第1面51上,至少配置有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的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又,在分隔壁5中之配置有第2引導軌道21之側的面即第2面52上,至少配置有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的第2緊急停止開關S2。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及第2緊急停止開關S2的每一個,是使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緊急停止的開關。在本例中,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及第2緊急停止開關S2的每一個是配置在已配置於各階層的分隔體50的每一個上。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第1區A1中的筒狀壁3的內壁面上,至少配置有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的第3緊急停止開關S3。在本例中,第3緊急停止開關S3是配置在第1側壁部33中之朝向內側的面即第1內壁面33a上。在此,第3緊急停止開關S3是僅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的開關。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第3緊急停止開關S3亦可為使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緊急停止的開關。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第2區A2中的筒狀壁3的內壁面上,至少配置有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的第4緊急停止開關S4。在本例中,第4緊急停止開關S4是配置在第2側壁部34中之朝向內側的面即第2內壁面34a上。在此,第4緊急停止開關S4是僅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的開關。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第4緊急停止開關S4亦可為使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緊急停止的開關。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第1區A1中的筒狀壁3的外壁面上,至少配置有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的第5緊急停止開關S5。在本例中,第5緊急停止開關S5是配置在第1側壁部33中之朝向外側的面即第1外壁面33b。在此,第5緊急停止開關S5是僅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的開關。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第5緊急停止開關S5亦可為使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緊急停止的開關。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第2區A2中的筒狀壁3的外壁面上,至少配置有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的第6緊急停止開關S6。在本例中,第6緊急停止開關S6是配置在第2側壁部34中之朝向外側的面即第2外壁面34b。在此,第6緊急停止開關S6是僅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的開關。但是,並不限定於此,第6緊急停止開關S6亦可為使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緊急停止的開關。
接著,參照圖6來說明物品搬送設備100的控制構成。圖6是顯示物品搬送設備100的控制構成的一部分的方塊圖。
如圖6所示,物品搬送設備100具備整合控制裝置Ht,前述整合控制裝置Ht是整合地管理設備內的複數個物品W的保管或移動等。整合控制裝置Ht是構成為可以藉由有線或無線方式,在與控制第1搬送裝置1的動作之第1搬送控制部H1、控制第2搬送裝置2的動作之第2搬送控制部H2、及控制防火門6的動作之門控制部H6之間進行通訊。整合控制裝置Ht是對於第1搬送控制部H1及第2搬送控制部H2,進行用於將物品W搬送至指定的場所的搬送指令或使各動作停止的停止指令等。整合控制裝置Ht、第1搬送控制部H1、第2搬送控制部H2、及門控制部H6具備例如微電腦等之處理器、記憶體等之周邊電路等。並且,可藉由這些硬體與在電腦等的處理器上執行的程式之協同合作,來實現各個功能。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搬送控制部H1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偵測第1作業台71的突出狀態及退回狀態的第1感測器Se1的偵測結果。如上述,第1搬送路徑P1在第1作業台71為突出狀態的情況下會封閉,在第1作業台71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會開放。因此,在本例中,在第1作業台71為突出狀態的情況下,禁止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在第1作業台71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容許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此搬送的禁止及容許是藉由第1搬送控制部H1來進行。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搬送控制部H1是構成為可取得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及第2緊急停止開關S2是否已被按壓的資訊。並且,當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及第2緊急停止開關S2的至少一者已被按壓的情況下,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此外,在本例中,第1搬送控制部H1是構成為可取得第3緊急停止開關S3及第5緊急停止開關S5是否已被按壓的資訊。並且,在第3緊急停止開關S3或第5緊急停止開關S5已被按壓的情況下,使第1搬送裝置1緊急停止。此緊急停止是藉由第1搬送控制部H1來進行。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搬送控制部H2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偵測第2作業台72的突出狀態及退回狀態的第2感測器Se2的偵測結果。如上述,第2搬送路徑P2在第2作業台72為突出狀態的情況下會封閉,在第2作業台72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會開放。因此,在本例中,在第2作業台72為突出狀態的情況下,禁止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在第2作業台72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容許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此搬送的禁止及容許是藉由第2搬送控制部H2來進行。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第2搬送控制部H2是構成為可取得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及第2緊急停止開關S2是否已被按壓的資訊。並且,當第1緊急停止開關S1及第2緊急停止開關S2的至少一者已被按壓的情況下,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此外,在本例中,第2搬送控制部H2是構成為可取得第4緊急停止開關S4及第6緊急停止開關S6是否已被按壓的資訊。並且,在第4緊急停止開關S4或第6緊急停止開關S6已被按壓的情況下,使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此緊急停止是藉由第2搬送控制部H2來進行。
在本實施形態中,整合控制裝置Ht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物體偵測感測器SeO的偵測結果。並且,整合控制裝置Ht在藉由物體偵測感測器SeO,在配置於相鄰的階層的每一個的一對分隔體50之間偵測到物體的情況下,對於第1搬送控制部H1及第2搬送控制部H2,進行使各搬送裝置(1、2)的動作停止的停止指令。亦即,在藉由物體偵測感測器SeO已偵測到物體的情況下,即禁止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及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之雙方。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第1搬送控制部H1及第2搬送控制部H2之雙方亦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物體偵測感測器SeO的偵測結果,並且依據已取得的偵測結果來使第1搬送裝置1或第2搬送裝置2的動作停止。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整合控制裝置Ht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火災偵測感測器SeF的偵測結果。並且,整合控制裝置Ht在藉由火災偵測感測器SeF偵測到火災的情況下,會對於第1搬送控制部H1及第2搬送控制部H2,進行用於使各搬送裝置(1、2)的動作停止的停止指令。又,整合控制裝置Ht在藉由火災偵測感測器SeF偵測到火災的情況下,會對門控制部H6指示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已接收此指令的門控制部H6是使防火門6移動來設為關閉狀態。如上述,在防火門6為關閉狀態的情況下,包含第1區域41R及第2區域42R的開口區域40R會封閉,藉此,使第1搬送路徑P1及第2搬送路徑P2之雙方封閉。因此,在本例中,當防火門6為關閉狀態的情況下,會禁止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及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之雙方。但是,在第1升降體13或第2升降體23停止在和防火門6干涉的位置之情況下,會變成無法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從而,在要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的情況下,是在第1升降體13及第2升降體23已退避至不會和防火門6干涉的位置之狀態下,使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停止。另外,在上述中,說明了門控制部H6是接收來自已取得火災偵測感測器SeF的偵測結果之整合控制裝置Ht的指令,而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的構成。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構成,門控制部H6亦可構成為可取得來自火災偵測感測器SeF的偵測結果,並且依據已取得的偵測結果而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
在如以上所構成的物品搬送設備100中,可以個別地維護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並且變得可在火災時適當地封閉防火門6。在此,圖7~圖9是示意地顯示第1作業台71、第2作業台72、及防火門6的動作,而省略了不需要說明的要素。又,圖7~圖9的每一個中的左圖是顯示從並列方向第1側X1來觀看的第1區A1,圖7~圖9的每一個中的右圖是顯示從並列方向第2側X2來觀看的第2區A2。
例如,當作業人員在第1區A1中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的情況下,如圖7的左圖所示,將第1作業台71設為突出狀態,而將該第1作業台71配置於開口區域40R的一部分即第1區域41R的上方。作業人員可以利用第1作業台71來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雖然藉由將第1作業台71配置於第1區域41R的上方,會使第1搬送裝置1的搬送路徑即第1搬送路徑P1封閉,但是由於在第1作業台71為突出狀態的情況下,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會受到禁止,因此作業人員可以安全地進行維護。另一方面,可以使第2作業台72和第1作業台71分開地進行動作,例如如圖7的右圖所示,可以先設為退回狀態。在第2作業台72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該第2作業台72是配置在開口區域40R的一部分即第2區域42R的外部。因此,第2搬送裝置2的搬送路徑即第2搬送路徑P2會成為已開放的狀態。從而,在第2作業台72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可容許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而變得可在第2區A2中進行物品W的搬送。
又,例如,當作業人員在第2區A2中進行第2搬送裝置2的維護的情況下,如圖8的右圖所示,將第2作業台72設為突出狀態,而將該第2作業台72配置於第2區域42R的上方。作業人員可以利用第2作業台72來進行第2搬送裝置2的維護。雖然藉由將第2作業台72配置於第2區域42R的上方,會使第2搬送路徑P2封閉,但是由於在第2作業台72為突出狀態的情況下,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會受到禁止,因此作業人員可以安全地進行維護。另一方面,可以使第1作業台71和第2作業台72分開地進行動作,例如如圖8的左圖所示,可以先設為退回狀態。在第1作業台71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該第1作業台71是配置在第1區域41R的外部。因此,第1搬送路徑P1會成為已開放的狀態。從而,在第1作業台71為退回狀態的情況下,可容許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而變得可在第1區A1中進行物品W的搬送。
此外,在並列方向X中的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之間,設置有分隔壁5。因此,例如當作業人員在第1區A1中進行第1搬送裝置1的維護時,即使在第2區A2中使第2搬送裝置2運作的情況下(參照圖7),仍然可以避免作業人員與第2搬送裝置2接觸之情形。相反地,當作業人員在第2區A2中進行第2搬送裝置2的維護時,在第1區A1中使第1搬送裝置1運作的情況下(參照圖8),可以避免作業人員與第1搬送裝置1接觸之情形。從而,根據本揭示之物品搬送設備100,在並列地配置第1搬送裝置1與第2搬送裝置2的情況下,可以確保維護的容易性,並且可以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並且,在火災時,如圖9所示,是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並且將防火門6配置於開口區域40R的上方。如上述,在防火門6為關閉狀態的情況下,第1搬送裝置1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及第2搬送裝置2所進行之物品W的搬送之雙方會受到禁止。另外,在圖9所示的例子中,是將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之雙方設為退回狀態,並且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亦可設為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當中的至少一者為突出狀態,並且將防火門6設為關閉狀態。
[其他的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物品搬送設備的其他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1)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說明了下述例子:第1梯子L1是固定於第1面51,前述第1面51是分隔壁5中之配置有第1引導軌道11之側的面,第2梯子L2是固定於第2面52,前述第2面52是分隔壁5中之配置有第2引導軌道21之側的面。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例子,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當中的至少一者亦可固定於例如筒狀壁3中的內表面。另外,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並不是必要的構成,物品搬送設備100亦可不具備第1梯子L1及第2梯子L2的至少其中一者。
(2)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說明了下述例子:物品搬送設備100具備覆蓋第1搬送裝置1及第2搬送裝置2之雙方的筒狀壁3。但是,筒狀壁3並不是必要的構成,物品搬送設備100亦可不具備像這樣的筒狀壁3。
(3)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了在物品搬送設備100中設置有使第1搬送裝置1或第2搬送裝置2緊急停止的第1~第6緊急停止開關(S1~S6)的例子,但是這些第1~第6緊急停止開關(S1~S6)並不是必要的構成。從而,物品搬送設備100亦可不具備這些第1~第6緊急停止開關(S1~S6)的至少一部分。
(4)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說明了下述例子:防火門6、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是構成為藉由滑行移動來進行狀態變更。但是,並不限定於像這樣的例子,亦可構成為防火門6、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當中的至少1個是繞著沿特定方向(例如水平方向)的軸心來進行旋繞動作,藉此進行狀態變更。
(5)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說明了下述例子:在形成於地板部4(通過地板部4T)的開口部40上設置有防火門6、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但是,這些防火門6、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並不是必要的構成。亦可為例如僅具備防火門6、第1作業台71、及第2作業台72當中的一部分之構成,或者亦可為不具備這些全部之構成。
(6)另外,上述實施形態所揭示的構成,只要沒有發生矛盾,亦可與其他實施形態所揭示的構成組合而應用。關於其他的構成,在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實施形態在全部的點上均只不過是例示。從而,在不脫離本揭示的主旨之範圍內,可適當地進行各種改變。
[上述實施形態的概要]
以下,針對在上述所說明之物品搬送設備進行說明。
一種物品搬送設備,具備:
第1搬送裝置,設置在具備複數個階層的地板部的建築物,並且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及
第2搬送裝置,和前述第1搬送裝置並列地配置,並且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
前述第1搬送裝置具備:第1引導軌道,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1升降體,沿著前述第1引導軌道而升降;及第1移載部,被前述第1升降體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的保持及移載,
前述第2搬送裝置具備:第2引導軌道,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2升降體,沿著前述第2引導軌道而升降;及第2移載部,被前述第2升降體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的保持及移載,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配置成貫穿形成在通過地板部的開口部,前述通過地板部是在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的情況下,前述第1升降體及前述第2升降體所通過的前述地板部,
將在沿著前述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所排列的方向設為並列方向,將在前述上下方向視角下正交於前述並列方向的方向設為正交方向,
在前述並列方向中的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間,設置有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而分隔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間的分隔壁,
前述第1升降體是設置成相對於前述第1引導軌道而在前述正交方向的一側即正交方向第1側升降,
前述第2升降體是設置成相對於前述第2引導軌道而在前述正交方向第1側升降,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在前述正交方向的另一側即正交方向第2側上固定於前述地板部,
沿著前述第1引導軌道中之和前述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前述第1升降體的第1供電部,
沿著前述第2引導軌道中之和前述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前述第2升降體的第2供電部。
根據本構成,由於是藉由第1搬送裝置及第2搬送裝置之雙方來搬送物品,因此和僅有1個搬送裝置的情況相較之下,可以搬送較多的物品。又,根據本構成,由於第1搬送裝置與第2搬送裝置之間是藉由分隔壁而分隔,因此即便使第1搬送裝置及第2搬送裝置的其中一個停止而進行維護時使另一個的運作繼續,仍然可以避免進行維護作業的作業人員接觸到該運作中的搬送裝置。亦即,由於變得可使第1搬送裝置與第2搬送裝置個別地停止來進行維護,因此可以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此外,根據本構成,第1供電部是沿著第1引導軌道中之和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來配置,且第2供電部是沿著第2引導軌道中之和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來配置。因此,在進行第1供電部及第2供電部的維護之情況下,分隔壁較不容易成為該維護的阻礙。因此,可確保維護的容易性。如以上,根據本構成,在並列地配置2個搬送裝置的情況下,可以確保維護的容易性,並且可以一面將維護時的搬送效率的降低抑制為較少,一面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在此,較理想的是,更具備:
第1梯子,以不和前述第1升降體及前述第1移載部的移動軌跡重疊的方式,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配置;及
第2梯子,以不和前述第2升降體及前述第2移載部的移動軌跡重疊的方式,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配置,
前述第1梯子是固定於第1面,前述第1面是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1引導軌道之側的面,
前述第2梯子是固定於第2面,前述第2面是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2引導軌道之側的面。
根據本構成,可以將在維護時作業人員所利用的梯子,設置在不會成為第1搬送裝置及第2搬送裝置所進行之物品的搬送的阻礙之適當的位置上。又,藉由利用將第1搬送裝置與第2搬送裝置之間分隔的分隔壁,可以藉由比較簡易的構成來實現如上述之梯子的設置。
又,較理想的是,在前述複數個階層的每一個中,更具備覆蓋前述第1搬送裝置及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雙方的筒狀壁,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固定於前述複數個階層的前述地板部,
前述筒狀壁是固定於前述第1引導軌道及前述第2引導軌道,
前述分隔壁是固定於前述筒狀壁。
根據本構成,變得可以相對於建築物來適當地支撐引導軌道,並且可以利用該引導軌道,來適當地支撐筒狀壁與分隔壁。
又,較理想的是,在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1引導軌道之側的面即第1面上,至少配置有使前述第1搬送裝置緊急停止的第1緊急停止開關,
在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2引導軌道之側的面即第2面上,至少配置有使前述第2搬送裝置緊急停止的第2緊急停止開關。
根據本構成,在使第1搬送裝置與第2搬送裝置個別地停止來進行維護的情況下,即使作業人員隔著分隔壁而在接近於運作中的搬送裝置的位置上進行維護作業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因應於需要而藉由作業人員來使運作中的搬送裝置緊急停止。據此,可以確保作業人員的進一步的安全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揭示之技術可以利用在物品搬送設備中。
1:第1搬送裝置
2:第2搬送裝置
3:筒狀壁
4:地板部
4T:通過地板部
5:分隔壁
6:防火門
8:保持部
11:第1引導軌道
11a:第1相向面
11b:第1配置面
11c:第1支撐面
11d:第1固定面
12:第1供電部
13:第1升降體
14:第1移載部
21:第2引導軌道
21a:第2相向面
21b:第2配置面
21c:第2支撐面
21d:第2固定面
22:第2供電部
23:第2升降體
24:第2移載部
31:前壁部
32:後壁部
33:第1側壁部
33a:第1內壁面
33b:第1外壁面
34:第2側壁部
34a:第2內壁面
34b:第2外壁面
40:開口部
40R:開口區域
41R:第1區域
42R:第2區域
50:分隔體
50a:監視窗
51:第1面
52:第2面
60:門支撐框架
61:門引導溝
71:第1作業台
72:第2作業台
80:支撐體
97:出入搬送裝置
97a:外部側端部
97b:內部側端部
98:地板面搬送裝置
99:天花板搬送裝置
100:物品搬送設備
111:第1溝部
121,221:供電線
122,222:供電線保持部
130:第1本體部
131:第1受電部
132:第1連結構件
141:第1移載保持部
211:第2溝部
230:第2本體部
231:第2受電部
232:第2連結構件
241:第2移載保持部
710:第1支撐框架
711:第1導引溝
720:第2支撐框架
721:第2導引溝
A1:第1區
A2:第2區
C:罩蓋構件
H1:第1搬送控制部
H2:第2搬送控制部
H6:門控制部
Ht:整合控制裝置
L1:第1梯子
L2:第2梯子
P1:第1搬送路徑
P2:第2搬送路徑
S1:第1緊急停止開關
S2:第2緊急停止開關
S3:第3緊急停止開關
S4:第4緊急停止開關
S5:第5緊急停止開關
S6:第6緊急停止開關
Se1:第1感測器
Se2:第2感測器
SeF:火災偵測感測器
SeO:物體偵測感測器
W:物品
X:並列方向
X1:並列方向第1側
X2:並列方向第2側
Y:正交方向
Y1:正交方向第1側
Y2:正交方向第2側
圖1是物品搬送設備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開口部周邊的構造的立體圖。
圖3是平面視角下的物品搬送設備的主要部位截面圖。
圖4是正交方向視角下的物品搬送設備的主要部位截面圖。
圖5是並列方向視角下的物品搬送設備的主要部位截面圖。
圖6是顯示物品搬送設備的控制構成的一部分的方塊圖。
圖7是顯示第1作業台為突出狀態且第2作業台為退回狀態之情形的圖。
圖8是顯示第1作業台為退回狀態且第2作業台為突出狀態之情形的圖。
圖9是顯示防火門為關閉狀態之情形的圖。
1:第1搬送裝置
2:第2搬送裝置
3:筒狀壁
4:地板部
4T:通過地板部
5:分隔壁
6:防火門
8:保持部
11:第1引導軌道
11a:第1相向面
11b:第1配置面
11c:第1支撐面
11d:第1固定面
12:第1供電部
13:第1升降體
14:第1移載部
21:第2引導軌道
21a:第2相向面
21b:第2配置面
21c:第2支撐面
21d:第2固定面
22:第2供電部
23:第2升降體
24:第2移載部
31:前壁部
32:後壁部
33:第1側壁部
33a:第1內壁面
33b:第1外壁面
34:第2側壁部
34a:第2內壁面
34b:第2外壁面
40:開口部
40R:開口區域
41R:第1區域
42R:第2區域
50:分隔體
51:第1面
52:第2面
60:門支撐框架
71:第1作業台
72:第2作業台
80:支撐體
100:物品搬送設備
111:第1溝部
121,221:供電線
122,222:供電線保持部
130:第1本體部
131:第1受電部
132:第1連結構件
141:第1移載保持部
211:第2溝部
230:第2本體部
231:第2受電部
232:第2連結構件
241:第2移載保持部
710:第1支撐框架
720:第2支撐框架
A1:第1區
A2:第2區
C:罩蓋構件
L1:第1梯子
L2:第2梯子
P1:第1搬送路徑
P2:第2搬送路徑
S1:第1緊急停止開關
S2:第2緊急停止開關
S3:第3緊急停止開關
S4:第4緊急停止開關
S5:第5緊急停止開關
S6:第6緊急停止開關
W:物品
X:並列方向
X1:並列方向第1側
X2:並列方向第2側
Y:正交方向
Y1:正交方向第1側
Y2:正交方向第2側
Claims (4)
- 一種物品搬送設備,具備以下: 第1搬送裝置,設置在具備複數個階層的地板部的建築物,並且沿著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及 第2搬送裝置,和前述第1搬送裝置並列地配置,並且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 前述物品搬送設備具有以下的特徵: 前述第1搬送裝置具備:第1引導軌道,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1升降體,沿著前述第1引導軌道而升降;及第1移載部,被前述第1升降體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的保持及移載, 前述第2搬送裝置具備:第2引導軌道,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配置;第2升降體,沿著前述第2引導軌道而升降;及第2移載部,被前述第2升降體所支撐,並且進行物品的保持及移載,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配置成貫穿形成在通過地板部的開口部,前述通過地板部是在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來搬送物品的情況下,前述第1升降體及前述第2升降體所通過的前述地板部, 將在沿著前述上下方向的上下方向視角下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所排列的方向設為並列方向,將在前述上下方向視角下正交於前述並列方向的方向設為正交方向, 在前述並列方向中的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間,設置有涵蓋前述複數個階層而分隔前述第1搬送裝置與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間的分隔壁, 前述第1升降體是設置成相對於前述第1引導軌道而在前述正交方向的一側即正交方向第1側升降, 前述第2升降體是設置成相對於前述第2引導軌道而在前述正交方向第1側升降,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在前述正交方向的另一側即正交方向第2側上固定於前述地板部, 沿著前述第1引導軌道中之和前述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前述第1升降體的第1供電部, 沿著前述第2引導軌道中之和前述分隔壁相向之側的相反側的側面,配置有將電力供給至前述第2升降體的第2供電部。
- 如請求項1之物品搬送設備,其更具備: 第1梯子,以不和前述第1升降體及前述第1移載部的移動軌跡重疊的方式,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配置;及 第2梯子,以不和前述第2升降體及前述第2移載部的移動軌跡重疊的方式,沿著前述上下方向而配置, 前述第1梯子是固定於第1面,前述第1面是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1引導軌道之側的面, 前述第2梯子是固定於第2面,前述第2面是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2引導軌道之側的面。
- 如請求項1之物品搬送設備,其中在前述複數個階層的每一個中,更具備覆蓋前述第1搬送裝置及前述第2搬送裝置之雙方的筒狀壁, 前述第1引導軌道與前述第2引導軌道是固定於前述複數個階層的前述地板部, 前述筒狀壁是固定於前述第1引導軌道及前述第2引導軌道, 前述分隔壁是固定於前述筒狀壁。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物品搬送設備,其中在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1引導軌道之側的面即第1面上,至少配置有使前述第1搬送裝置緊急停止的第1緊急停止開關, 在前述分隔壁中之配置有前述第2引導軌道之側的面即第2面上,至少配置有使前述第2搬送裝置緊急停止的第2緊急停止開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68693 | 2019-09-17 | ||
JP2019168693A JP7184003B2 (ja) | 2019-09-17 | 2019-09-17 | 物品搬送設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12630A true TW202112630A (zh) | 2021-04-01 |
TWI851782B TWI851782B (zh) | 2024-08-11 |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84003B2 (ja) | 2022-12-06 |
CN112591479B (zh) | 2024-05-28 |
CN112591479A (zh) | 2021-04-02 |
KR20210032896A (ko) | 2021-03-25 |
JP2021046274A (ja) | 2021-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15624B2 (en) | Inter-floor transport facility | |
EP3505416B1 (en) | Rail-guided trolley system, and rail-guided trolley | |
TWI751368B (zh) | 高架搬送車、搬送系統及高架搬送車之控制方法 | |
KR101443457B1 (ko) | 반송 로봇 | |
TWI724239B (zh) | 高架搬送系統及高架搬送車 | |
CN107010514B (zh) | 物品输送设备 | |
US10053293B2 (en) | Article transport device and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including same | |
KR20010082368A (ko) | 통합식 인트라 베이 이송, 저장 및 전달 시스템 | |
EP3587307B1 (en) | Stock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orking scaffolding | |
JPWO2016031383A1 (ja) | 自動倉庫、及び自動倉庫の制御方法 | |
JP2010285279A (ja) | 装置前自動倉庫 | |
JP2011157184A (ja) | 物品保管設備 | |
JP5515443B2 (ja) | 保管庫 | |
TW202112630A (zh) | 物品搬送設備 | |
TWI851782B (zh) | 物品搬送設備 | |
TW202124233A (zh) | 物品搬送設備 | |
JP2008024417A (ja) | 一時保管棚装置 | |
JP2017208437A (ja) | 物品搬送設備 | |
JP2001171806A (ja) | 搬送設備のステーション | |
JP7287382B2 (ja) | 物品搬送設備 | |
JP2021172467A (ja) | 物品搬送設備 | |
JP6586935B2 (ja) | 物品搬送設備 | |
JP2024124861A (ja) | 物品搬送設備 | |
CN116605602A (zh) | 保管架及搬送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