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1059A -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 Google Patents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1059A
TW202111059A TW109125010A TW109125010A TW202111059A TW 202111059 A TW202111059 A TW 202111059A TW 109125010 A TW109125010 A TW 109125010A TW 109125010 A TW109125010 A TW 109125010A TW 202111059 A TW202111059 A TW 2021110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dhesive sheet
acrylate
mass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5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真之
山口貴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375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209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375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2099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1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05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在後硬化後發揮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的黏著片。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黏著片,其為具有使黏著劑組成物為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中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交聯劑、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單量體、具有兩個丙烯醯基的多官能單量體及光聚合起始劑,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單官能單量體為(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多官能單量體為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

Description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先前,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顯示裝置、或觸控面板等與顯示裝置組合使用的輸入裝置得到廣泛使用。在該些顯示裝置或輸入裝置的製造等中,貼合光學構件的用途中使用有透明的黏著片,顯示裝置與輸入裝置的貼合中亦使用有透明的黏著片。
作為形成黏著片的黏著劑組成物的聚合方法,已知有下述般的幾種聚合方法。具體而言,有基於熱的聚合、基於活性能量線的聚合、在進行基於熱(或活性能量線)的聚合後進行基於活性能量線(或熱)的聚合的兩級聚合等方法。
藉由在進行基於熱(或活性能量線)的聚合後進行基於活性能量線(或熱)的聚合的兩級聚合而形成的黏著片由具備熱硬化性及活性能量線硬化性這兩者的黏著劑組成物(以下,有時稱為「雙硬化型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例如,在與被黏物貼合前,將黏著劑組成物熱硬化,使其暫時接著於被黏物後,進一步照射活性能量線,藉此使黏著劑組成物完全硬化(稱為後硬化或後固化)。藉此,黏著劑層牢固地接著於被黏物。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包括藉由加熱使黏著劑組成物半硬化而成的黏著劑層的黏著片,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含有:基礎聚合物(A),包含非交聯性(甲基)丙烯酸酯單元(a1)及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單量體(B),包含丙烯酸月桂基酯(b1);交聯劑(C),藉由熱而與基礎聚合物(A)進行反應;聚合起始劑(D),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引發單量體(B)的聚合反應;以及溶劑(E)。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08439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將黏著片貼合於例如容易產生逸氣(outgas)的樹脂板等的情況下,有時會在黏著片與樹脂板的界面、或黏著片中產生氣泡。另外,近年來,亦有時在高溫或高濕環境等嚴酷環境下使用貼合有黏著片的光學構件,在此種環境下,存在黏著片黃變的情況而成為了問題。
因此,本發明者們為了解決此種現有技術的課題,以在後硬化後的黏著片中,提高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為目的而進行了研究。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本發明者們發現:藉由在構成具有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的黏著片的黏著劑組成物中調配具有規定結構的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交聯劑、規定的單官能單量體、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及光聚合起始劑,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可發揮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 具體而言,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構成。
[1] 一種黏著片,具有使黏著劑組成物為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其中 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交聯劑、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單量體、具有兩個丙烯醯基的多官能單量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 單官能單量體為(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 多官能單量體為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 [2] 如[1]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為源自(甲基)丙烯酸X,X-二甲基烷基酯的單元(其中,X為1~5的整數)。 [3] 如[1]或[2]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為源自選自由(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第三己酯、(甲基)丙烯酸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庚酯、(甲基)丙烯酸新庚酯、(甲基)丙烯酸第三辛酯及(甲基)丙烯酸新辛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4] 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為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 [5] 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對黏著片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活性能量線製成後硬化黏著片,並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時的處理前後的L* a* b* 色空間中的b值的變化量(Δb* )不足0.5,且色差(ΔE* ab值)不足1。 [6] 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為15質量%~40質量%。 [7] 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單官能單量體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為5質量份~30質量份。 [8] 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為1質量份~10質量份。 [9] 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光聚合起始劑是濃度0.1質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長380 nm下的吸光度為0.2以上的光聚合起始劑。 [10] 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交聯劑為選自2~4官能的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2~4官能的環氧系交聯劑中的至少一種。 [11] 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為第一構件貼合用, 第一構件為選自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 [12] 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為第二構件貼合用, 第二構件為選自玻璃板、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 [13] 如[11]或[12]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包含選自聚碳酸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14] 一種帶剝離片的黏著片,在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的兩表面包括剝離力互不相同的一對剝離片。 [15] 一種積層體,包括對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照射活性能量線使之後硬化而成的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與在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其中一面側的第一構件,並在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另一面側包括第二構件。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得到在後硬化後發揮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的黏著片。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記載的構成要件的說明有時基於代表性的實施形態或具體例來進行,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種實施形態。再者,本說明書中使用「~」表示的數值範圍是指包含「~」前後所記載的數值作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範圍。
再者,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這兩者或任一者。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單量體」與「單體」意義相同,「聚合體」與「聚合物」意義相同。
<黏著片> 本發明的黏著片具有使黏著劑組成物為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此處,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交聯劑、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單量體、具有兩個丙烯醯基的多官能單量體及光聚合起始劑。此處,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單官能單量體為(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多官能單量體為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
藉由所述構成,本發明的黏著片可在後硬化後發揮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在本發明的黏著片中,由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含有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因此即便在高溫或高濕環境等嚴酷環境下使用後硬化後的黏著片,亦得以抑制黃變。進而,在黏著劑組成物中,藉由併用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與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而可更有效果地提高耐逸氣性。如此,本發明的黏著片兼具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黏著片由於後硬化前具有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因此在半硬化狀態下柔軟性優異,藉由在半硬化狀態下貼附於被黏物,而與被黏物的密接性優異,例如,即便在被黏物具有曲面或具有階差部的情況下,亦追隨被黏物的形狀而發揮優異的密接性。並且,由於在此種狀態下進行後硬化,因此黏著劑層可牢固地接著於被黏物。如此,本發明的黏著片在後硬化中,牢固地接著於被黏物,同時發揮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
在本說明書中,後硬化後的黏著片的耐逸氣性可藉由如下方式進行評價:在黏著劑層的兩面貼附被黏物而製作積層體後,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紫外線,放置於105℃、相對濕度10%以下的環境下,對500小時後的積層體進行目視確認。具體而言,較佳為在積層體上觀察不到氣泡、浮起及剝離。
在本說明書中,後硬化後的黏著片的耐黃變性可藉由計算出L* a* b* 色空間中的b值的變化量(Δb* )與色差(ΔE* ab值)來評價。具體而言,對本發明的黏著片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活性能量線,製成後硬化黏著片後,將該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使用以下的式子,計算出此時處理前後的L* a* b* 色空間中的b值的變化量(Δb* )與色差(ΔE* ab值)。 式1) ΔE* ab=[(L* 1-L* 0)2 +(a* 1-a* 0)2 +(b* 1-b* 0)2 ]1/2 式2) Δb* =b* 1-b* 0 此處,L* 0是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前的L* 值,a* 0是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前的a* 值,b* 0是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前的b* 值。另外,L* 1是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後的L* 值,a* 1是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後的a* 值,b* 1是將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後的b* 值。 Δb* 的值較佳為不足0.5,更佳為0.4以下。另外,ΔE* ab的值較佳為不足1,更佳為0.9以下,進而佳為0.8以下,進一步佳為0.7以下,特佳為0.6以下。
<黏著片的構成> 本發明的黏著片具有黏著劑層。黏著片可為僅包括黏著劑層的單層的黏著片。另外,黏著片可為單面具有基材(較佳為透明基材)的單面黏著片,亦可為雙面黏著片。作為雙面黏著片,可列舉:包括黏著劑層的單層的黏著片、積層有多個黏著劑層的多層的黏著片、在黏著劑層與黏著劑層之間積層有其他黏著劑層的多層的黏著片、在黏著劑層與黏著劑層之間積層有支撐體的多層的黏著片、在支撐體的單面積層有黏著劑層且在另一面積層有其他黏著劑層的多層的黏著片。在雙面黏著片具有支撐體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透明的支撐體作為支撐體者。作為支撐體,與透明基材同樣地可使用光學領域中所使用的通常的膜。此種雙面黏著片作為黏著片整體的透明性亦優異,因此可較佳地用於光學構件彼此的接著。
本發明的黏著片較佳為雙面黏著片。另外,本發明亦可為有關於一種在黏著片的兩表面具有剝離片的帶剝離片的黏著片。當在本發明的黏著片的兩表面具有剝離片時,如圖1所示,帶剝離片的黏著片10較佳為在黏著劑層11的兩表面具有剝離片12a及剝離片12b。
作為剝離片,可列舉:具有剝離片用基材與設於該剝離片用基材的單面上的剝離劑層的剝離性積層片、或者作為低極性基材的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等聚烯烴膜。 剝離性積層片中的剝離片用基材可使用紙類、高分子膜。作為構成剝離劑層的剝離劑,例如可使用通用的加成型或縮合型的矽酮系剝離劑或含長鏈烷基的化合物。特別是可較佳地使用反應性高的加成型矽酮系剝離劑。 作為矽酮系剝離劑,具體而言可列舉東麗道康寧矽酮(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公司製造的BY24-4527、SD-7220等或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的KS-3600、KS-774、X62-2600等。另外,較佳為在矽酮系剝離劑中含有具有SiO2 單元與(CH3 )3 SiO1/2 單元或CH2 =CH(CH3 )SiO1/2 單元的有機矽化合物即矽酮樹脂。作為矽酮樹脂的具體例,可列舉東麗道康寧矽酮(Toray Dow Corning Silicone)公司製造的BY24-843、SD-7292、SHR-1404等或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的KS-3800、X92-183等。 作為剝離性積層片,亦可使用市售品。例如可列舉帝人杜邦薄膜(Teijin Dupont Film)(股)製造的作為經脫模處理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重隔離膜或帝人杜邦薄膜(Teijin Dupont Film)(股)製造的作為經脫模處理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輕隔離膜。
帶剝離片的黏著片較佳為在黏著片的兩表面具有剝離力互不相同的一對剝離片。即,為了容易剝離,剝離片較佳為使剝離片12a與剝離片12b的剝離性不同。若自其中一側的剝離性與自另一側的剝離性不同,則容易僅先剝離剝離性高的剝離片。該情況下,只要根據貼合方法或貼合順序調整剝離片12a與剝離片12b的剝離性即可。
另外,本發明亦可為有關於一種在黏著片的至少一個面上具有透明膜的帶透明膜的黏著片。該情況下,透明膜較佳為選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丙烯酸膜、聚碳酸酯膜、三乙醯纖維素膜及環烯烴聚合物膜中的至少一種。帶透明膜的黏著片亦可為依次積層有透明膜/黏著片/剝離片的片材。
<黏著劑層> 本發明的黏著片具有使黏著劑組成物為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黏著劑層具有後硬化性。再者,黏著片亦可由黏著劑層構成。
在本說明書中,當藉由在以下的條件下照射活性能量線或進行加熱,黏著劑層的凝膠分率增高10質量%以上時,視照射或加熱前的黏著劑層為半硬化狀態。該情況下,當黏著劑層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後硬化時,是在黏著劑層的兩面貼合光學用透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隔離膜,自光學用透明PET隔離膜側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活性能量線(高壓水銀燈或金屬鹵化物燈)。再者,當黏著劑層藉由加熱而後硬化時,是在黏著劑層的兩表面貼合有隔離膜(剝離片)的狀態下,在100℃的烘箱中進行1小時加熱處理。 其中,黏著劑層在半硬化狀態下的凝膠分率較佳為10質量%以上且不足70質量%,更佳為20質量%以上且不足65質量%。另外,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凝膠分率較佳為65質量%~100質量%,更佳為70質量%~100質量%。
黏著劑層的凝膠分率是利用以下的方法而測定的值。首先,將黏著片(黏著劑層)約0.1 g採集至樣品瓶中,加入乙酸乙酯30 ml並振盪24小時。之後,利用150目的不鏽鋼製金屬網過濾分離該樣品瓶的內容物,將金屬網上的殘留物在100℃下乾燥1小時後測定乾燥質量(g)。根據所得到的乾燥質量並藉由下述式1來求出凝膠分率。 凝膠分率(質量%)=(乾燥質量/黏著片的採集質量)×100···式1
在本說明書中,「半硬化狀態」較佳為熱硬化後的狀態。並且,較佳為之後照射活性能量線來進行「後硬化」。即,「半硬化狀態」較佳為處於熱硬化後的狀態的、活性能量線照射前的柔軟的黏著劑層。再者,「後硬化」較佳為藉由熱或活性能量線而將黏著劑層完全硬化的步驟,更佳為藉由活性能量線而將黏著劑層完全硬化的步驟。即,本發明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較佳為使黏著劑組成物熱硬化而成為半硬化狀態,且較佳為具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
黏著劑層的厚度可根據用途適當設定,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 μm~1000 μm,更佳為8 μm~500 μm,特佳為10 μm~300 μm。藉由使黏著劑層的厚度在所述範圍內,可抑制黏著劑的溢出或黏連,因此可提高加工性。進而,藉由使黏著劑層的厚度在所述範圍內,雙面黏著片的製造變得容易。
黏著劑層的利用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Z 0237的方法測定的剝離速度300 mm/min下的對玻璃黏著力在半硬化狀態下較佳為1 N/25 mm~25 N/25 mm,更佳為3 N/25 mm~20 N/25 mm,後硬化後較佳為10 N/25 mm~50 N/25 mm,更佳為15 N/25 mm~45 N/25 mm。藉由使黏著劑層的對玻璃黏著力在所述範圍內,可抑制黏著劑層的意外的剝離,另一方面,誤貼合時可容易地再剝離。
<黏著劑組成物> 所述黏著劑層是使黏著劑組成物為半硬化狀態的層。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黏著劑組成物為雙硬化型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交聯劑、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單量體、具有兩個丙烯醯基的多官能單量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再者,除了所述單元以外,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亦可進而具有非交聯性(甲基)丙烯酸酯單元(a1),亦可進而含有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再者,在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單元」是構成聚合物的重複單元(單量體單元)。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其中,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較佳為源自(甲基)丙烯酸X,X-二甲基烷基酯的單元(其中,X為1~5的整數),較佳為源自選自由(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第三己酯、(甲基)丙烯酸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庚酯、(甲基)丙烯酸新庚酯、(甲基)丙烯酸第三辛酯及(甲基)丙烯酸新辛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的單元,特佳為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
在本發明中,由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因此所得到的黏著片可在後硬化後發揮優異的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認為在構成黏著片的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是主鏈的絡合程度對耐久性等各種物性產生影響。因此,推測:在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時,由於自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主鏈分支的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分子的大小恰當,而不易產生立體阻礙,不僅不阻礙主鏈彼此(聚合物鏈彼此)的絡合,而且由於其分支結構,酯部彼此亦有助於絡合,而表現出牢固的物理性結合,使耐久性提高。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進而佳為20質量%以上,特佳為25質量%以上。另外,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40質量%以下。藉由使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本發明的黏著片可在後硬化後更優異地發揮耐黃變性,另外可提高加工性。其中,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15質量%以上,更佳為18質量%以上,進而佳為20質量%以上,特佳為25質量%以上。另外,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40質量%以下。
除了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以外,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亦可在不妨礙耐黃變性的範圍內進而具有其他非交聯性(甲基)丙烯酸酯單元(a1)。非交聯性(甲基)丙烯酸酯單元(a1)是源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重複單元。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該些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就黏著性變高而言,較佳為選自(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中的至少一種。
除了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以外,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亦可進而含有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該情況下,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較佳為含羧基的單量體單元、含羥基的單量體單元、含胺基的單量體單元、含縮水甘油基的單量體單元。 作為含羧基的單量體單元,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含羥基的單量體單元是源自含羥基的單量體的重複單元。作為含羥基的單量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聚烷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含胺基的單量體單元,例如可列舉源自(甲基)丙烯醯胺、烯丙胺等含胺基的單量體的重複單元。 作為含縮水甘油基的單量體單元,可列舉源自(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等含縮水甘油基的單量體的重複單元。
在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進而含有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的情況下,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較佳為含羥基的單量體單元。由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含羥基的單量體單元,因此可更有效果地抑制黏著片的黃變。進而,由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含羥基的單量體單元,因此可對樹脂板等被黏物發揮更良好的接著性。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的含量較佳為0.5質量%~50質量%,更佳為1.0質量%~40質量%。若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a2)的含量為所述範圍的下限值以上,則充分具有為了維持半硬化狀態而所需的交聯性,若為所述範圍的上限值以下,則容易維持所需的黏著性。
在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具有交聯性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為源自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情況下,源自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5質量%以上,更佳為10質量%以上。另外,源自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40質量%以下。藉由使源自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可進一步提高與被黏物的密接性。
再者,在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含羧基的單量體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1質量%以下,亦可為0質量%。作為含羧基的單量體單元,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含氮的單量體>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亦可更包含源自含氮的單量體的單元。含氮的單量體是在一分子內含有氮元素的單量體。作為含氮的單量體,例如可列舉二甲基丙烯醯胺、二乙基丙烯醯胺、丙烯醯基嗎啉、羥基乙基丙烯醯胺、羥甲基丙烯醯胺、甲氧基甲基丙烯醯胺、乙氧基甲基丙烯醯胺、二甲基胺基乙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己內醯胺、N-乙烯基-2-吡咯啶酮、(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N-乙烯基甲醯胺等。其中,含氮的單量體較佳為選自丙烯醯胺衍生物、含胺基的單體及含有含氮雜環的單體中的至少一種,更佳為丙烯醯胺衍生物。丙烯醯胺衍生物進而佳為選自二甲基丙烯醯胺、二乙基丙烯醯胺及丙烯醯基嗎啉中的至少一種,特佳為二甲基丙烯醯胺。藉由使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含源自所述般的含氮的單量體的單元,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變得容易與基材密接,另一方面,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成為高硬度,可進一步提高耐逸氣性。
在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含源自含氮的單量體的單元的情況下,源自含氮的單量體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1質量%以上,更佳為3質量%以上。另外,源自含氮的單量體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較佳為20質量%以下。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亦可視需要具有其他單量體單元。其他單量體只要能夠與所述丙烯酸單量體共聚即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苯乙烯、氯乙烯、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吡啶等。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其他單量體單元的含量較佳為20質量%以下,更佳為15質量%以下。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萬~200萬,更佳為20萬~150萬。若重量平均分子量在所述範圍內,則容易維持黏著片的半硬化狀態,且容易顯現出後硬化後的硬度,加工性優異。再者,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是利用交聯劑進行交聯之前的值。重量平均分子量為藉由粒徑排阻層析法(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測定,以聚苯乙烯為基準求出的值。作為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可使用市售者,亦可使用藉由公知的方法而合成者。
(交聯劑) 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交聯劑。交聯劑可考慮與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所具有的交聯性官能基的反應性來適宜選擇。例如可自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屬螯合物化合物、丁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公知的交聯劑中選擇。該些中,自可容易地將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交聯而言,較佳為使用異氰酸酯化合物或環氧化合物。即,交聯劑較佳為選自2~4官能的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2~4官能的環氧系交聯劑中的至少一種。
作為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作為市售品的例子,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化合物(日本聚胺基甲酸酯工業(股)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化合物(三井化學(股)製造,塔克奈特(Takenate)D-110N)等。作為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TETRAD-C(三菱氣體化學(Mitsubishi Gas Chemical)公司製造)、TETRAD-X三菱氣體化學(Mitsubishi Gas Chemical)公司製造)等。
黏著劑組成物中的交聯劑的含量是根據所期望的黏著性等適當選擇,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0.01質量份~5質量份,更佳為0.1質量份~3質量份。藉由使交聯劑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可進一步提高加工性。再者,作為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在併用兩種以上的情況下,較佳為合計質量為所述範圍內。
(單官能單量體) 黏著劑組成物包含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單量體。此處,單官能單量體為(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特佳為丙烯酸月桂基酯或丙烯酸四氫糠酯。由於黏著劑組成物含有(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由此在半硬化狀態的黏著片中,對樹脂板或玻璃等被黏物的潤濕性變高,另一方面,由於黏著力不變高,因此可發揮優異的再加工性。另外,在黏著片完全硬化後,可更有效果地提高黏著片的耐逸氣性。另一方面,由於黏著劑組成物含有(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因此在半硬化狀態的黏著片中,對樹脂板或玻璃等被黏物的潤濕性變高,另外,在黏著片完全硬化後,可更有效果地提高黏著片的耐逸氣性。另外,由於黏著劑組成物含有(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因此可進一步提高黏著片的接著性,進而亦可提高半硬化狀態的黏著片的加工性。
所述單官能單量體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5質量份以上,更佳為8質量份以上,進而佳為10質量份以上,特佳為15質量份以上。另外,單官能單量體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30質量份以下。藉由使單官能單量體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可更有效果地提高後硬化後的黏著片的耐逸氣性。
(多官能單量體) 黏著劑組成物含有分子內具有雙酚骨架且具有兩個(甲基)丙烯醯基的單量體(多官能單量體)。即,黏著劑組成物含有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作為多官能單量體。在本發明中,藉由使用一分子內具有雙酚骨架的多官能單量體,可在提高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硬度的同時,賦予應力緩和性。
作為此種多官能單量體,例如可列舉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的二丙烯酸酯、丙氧基化雙酚A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二縮水甘油醚的二丙烯酸酯等。
作為多官能單量體,可使用市售品。作為市售品的例子,可列舉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二官能單體M211B(雙酚A環氧乙烷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二官能單體M208(雙酚F環氧乙烷改質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公司製造的二官能單體A-BPP-3(丙氧基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等。
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1質量份以上,更佳為2質量份以上,進而佳為3質量份以上,特佳為5質量份以上。另外,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的含量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10質量份以下。藉由使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可更有效果地提高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硬度,可提高黏著片的加工性。
(光聚合起始劑) 黏著劑組成物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引發多官能單量體或單官能單量體的聚合。此處,所謂「活性能量線」是指電磁波或帶電粒子束中具有能量子(energy quantum)者,可列舉:紫外線、電子束、可見光線、X射線、離子束等。其中,就通用性的方面而言,較佳為紫外線或電子束,特佳為紫外線。
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濃度0.1質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長380 nm下的吸光度為0.2以上的光聚合起始劑。藉由使用此種光聚合起始劑,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容易進行多官能單量體與單官能單量體的聚合反應。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無特別限定,例如,除了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酮、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甲基丙酮、2-羥基-1-(4-(4-(2-羥基-2-甲基丙醯基)苄基)苯基)-2-甲基-1-丙酮等烷基苯酮系光聚合起始劑;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或、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等醯基氧化膦系聚合起始劑;苯甲醯甲酸甲酯或4甲基二苯甲酮等分子內脫氫型光聚合起始劑以外,亦可列舉肟酯系光聚合起始劑或陽離子系光聚合起始劑等油溶性聚合起始劑。 其中,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起始劑中,濃度0.1質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長380 nm下的吸光度為0.2以上,因此即便隔著具有紫外線吸收性能的膜或樹脂板亦會開始聚合,因此較佳。 作為此種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起始劑的市售品,可列舉豔佳固(IRGACURE)819(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 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或豔佳固(IRGACURE)TPO(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 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等。
黏著劑組成物中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是根據單量體的含量或進行後硬化時的活性能量線的照射量等適當選擇,具體而言,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0.01質量份~5質量份,更佳為0.1質量份~3質量份。藉由使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可在後硬化後的黏著片中更有效果地提高耐逸氣性與耐黃變性。另外,藉由使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在所述範圍內,亦可提高黏著片的加工性。
(溶劑) 黏著劑組成物亦可包含溶劑。該情況下,溶劑是為了提高黏著劑組成物的塗敷適應性而使用。作為溶劑,例如可列舉:己烷、庚烷、辛烷、甲苯、二甲苯、乙基苯、環己烷、甲基環己烷等烴類;二氯甲烷、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丙烷等鹵化烴類;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二丙酮醇等醇類;二乙醚、二異丙醚、二噁烷、四氫呋喃等醚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異佛爾酮、環己酮等酮類;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異丁酯、乙酸戊酯、丁酸乙酯等酯類;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乙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多元醇及其衍生物。
黏著劑組成物中的溶劑的含量無特別限定,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較佳為25質量份~500質量份,更佳為30質量份~400質量份。 另外,相對於黏著劑組成物的總質量,溶劑的含量較佳為10質量%~90質量%,更佳為20質量%~80質量%。溶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在併用兩種以上的情況下,較佳為合計質量為所述範圍內。
(其他成分) 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範圍內,黏著劑組成物亦可含有所述以外的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可列舉作為黏著劑用的添加劑而公知的成分。例如可自塑化劑、抗氧化劑、金屬腐蝕抑制劑、黏著賦予劑、矽烷偶合劑、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系化合物等光穩定劑等中視需要進行選擇。另外,亦可出於著色的目的而添加染料或顏料。
作為塑化劑,例如可使用無官能基丙烯酸聚合體。作為無官能基丙烯酸聚合體,可列舉僅包含不具有丙烯酸酯基以外的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的聚合體、或包含不具有丙烯酸酯基以外的官能基的丙烯酸單量體單元與不具有官能基的非丙烯酸單量體單元的聚合體。由於無官能基丙烯酸聚合體不交聯,因此可不對黏著性產生影響而提高階差追隨性。 作為抗氧化劑,可列舉:酚系抗氧化劑、胺系抗氧化劑、內酯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化劑等。該些抗氧化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作為金屬腐蝕抑制劑,就黏著劑的相容性或效果的高度而言,可列舉苯並三唑系樹脂作為較佳例。 作為黏著賦予劑,例如可列舉:松香系樹脂、萜烯系樹脂、萜烯酚系樹脂、香豆酮-茚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二甲苯系樹脂、酚系樹脂、石油樹脂等。 作為矽烷偶合劑,例如可列舉巰基烷氧基矽烷化合物(例如,巰基取代烷氧基寡聚物等)等。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苯並三唑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等。
<黏著片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黏著片的製造方法較佳為包括在剝離片上塗敷所述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塗膜的步驟、與藉由加熱使該塗膜成為半硬化狀態的硬化物的步驟。藉由加熱塗膜,進行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及交聯劑的反應而形成半硬化狀態的硬化物(黏著劑層)。即,加熱時,在塗膜中不進行由光聚合起始劑引發的多官能單量體或單官能單量體的聚合反應,或者即便進行亦很少,因此在黏著劑層中,以未反應的狀態包含黏著劑組成物中所含的多官能單量體或單官能單量體以及光聚合起始劑的至少一部分。如此,本發明的黏著片較佳為具有後硬化性,並具有活性能量線硬化性。
再者,為了使黏著劑組成物成為半硬化狀態,較佳為在塗敷後去除溶劑後,實施在一定溫度下使黏著片靜置一定期間的老化處理。老化處理例如可在23℃下靜置7天而進行。
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可藉由在貼合於基材等被黏物後照射活性能量線而後硬化。即,本發明的黏著片為兩階段硬化型的黏著片,貼合前具有僅藉由熱而半硬化的黏著劑層,貼合後黏著劑層藉由活性能量線而後硬化。
黏著劑組成物的塗敷可使用公知的塗敷裝置來實施。作為塗敷裝置,例如可列舉:刮板塗佈機、氣刀塗佈機、輥塗機、棒塗機、凹版塗佈機、微型凹版塗佈機、棒式刮板塗佈機、唇塗佈機、模塗機、簾式塗佈機等。
在對塗敷黏著劑組成物而形成的塗膜進行加熱時,可使用加熱爐、紅外線燈等公知的加熱裝置。
<黏著片的使用方法> 在本發明的黏著片的使用方法中,較佳為使黏著片的黏著劑層接觸被黏物表面。在黏著片的使用方法中,較佳為:在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為半硬化狀態時與被黏物貼合,並照射活性能量線而使黏著劑層後硬化。
<黏著片的用途> 本發明的黏著片在貼合於基材等被黏物,進行後硬化後,即便在暴露於高濕熱環境下的情況下,亦可抑制氣泡的產生。本發明的黏著片較佳為用於貼合於基材的用途的黏著片,更佳為用於貼合於選自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的用途的黏著片。
在本發明的黏著片為雙面黏著片的情況下,黏著片被貼合於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該情況下,較佳為:第一構件為選自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第二構件為選自玻璃板、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
在使用樹脂版、樹脂片或樹脂膜作為被黏物的情況下,該些構件較佳為包含選自聚碳酸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構件。例如,樹脂版、樹脂片或樹脂膜可為包含聚碳酸酯的樹脂版、樹脂片或樹脂膜,亦可為包含(甲基)丙烯酸樹脂的樹脂版、樹脂片或樹脂膜,另外,樹脂版、樹脂片或樹脂膜可為包含聚碳酸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樹脂這兩者的構件,例如,可為聚碳酸酯樹脂層與(甲基)丙烯酸樹脂的積層體。
作為聚碳酸酯基材,例如可列舉帝人化成(股)製造的PC-1151等。另外,作為包括聚碳酸酯基材的多層基材,例如可使用三菱氣體化學(Mitsubishi Gas Chemical)(股)製造的MR-58U或IMR05等。此處,MR-58U的構成為HC(硬塗層)/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HC(硬塗層)。較佳為:MR-58U整體的厚度為0.3 mm~1.2 mm,硬塗層的一層的厚度為0.0005 mm~0.02 mm。另外,IMR05的構成為HC(硬塗層)/PC(聚碳酸酯)。
另外,本發明的黏著片在貼合於偏光板等光學構件,並進行後硬化後,即便在暴露於高濕熱環境下的情況下,亦可抑制氣泡的產生、或剝離的發生。此處,偏光板包括偏振器與偏振器保護膜,本發明的黏著片較佳為貼合於偏振器保護膜。作為偏振器保護膜,可列舉環烯烴系樹脂膜、三乙醯纖維素、二乙醯纖維素等乙酸纖維素系樹脂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系樹脂膜;聚碳酸酯系樹脂膜;丙烯酸系樹脂膜、聚丙烯系樹脂膜等。特別是在偏振器保護膜為乙酸纖維素系樹脂膜的情況下,藉由使用本發明的黏著片,可發揮抑制氣泡產生的效果。 在本發明中,由於可抑制黏著片的被黏物的氣泡的產生,因此在將黏著片組裝至顯示裝置等的情況下,可防止可視性的惡化。
<積層體> 本發明亦有關於一種具有所述黏著片與被黏物的積層體。積層體較佳為包括對所述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照射活性能量線使之後硬化而成的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與在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其中一面側的第一構件,並在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另一面側包括第二構件。
此處,較佳為:第一構件為選自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第二構件為選自玻璃板、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再者,較佳為所有的構件均為光學構件。作為光學構件,例如可列舉觸控面板或圖像顯示裝置等光學製品中的各構成構件或最表層的蓋板玻璃(cover lens)等。
在本發明的黏著片為雙面黏著片的情況下,黏著片可用於觸控面板的內部的透明光學用膜彼此的貼合、透明光學用膜與玻璃的貼合、觸控面板的透明光學用膜與液晶面板的貼合、蓋玻璃與透明光學用膜的貼合、樹脂製的蓋板玻璃與觸控面板的貼合等,哪一構件為包含選自聚碳酸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樹脂中的至少一種的構件均可。再者,在透明光學用膜或聚碳酸酯基材上亦可設置硬塗層。
<積層體的製造方法> 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包括以半硬化狀態將所述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相對於被黏物貼合後,照射活性能量線使黏著劑層後硬化的步驟。在照射活性能量線之前,由於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為半硬化狀態,因此對基材的初始密接性變得良好。如此,藉由將黏著片貼合於被黏物後,利用活性能量線使黏著劑層後硬化,黏著劑層的凝聚力增高,對被黏物的黏著性提高。另外,進行了後硬化的黏著劑層可防止基材變形或應變。
作為活性能量線,可列舉:紫外線、電子束、可見光線、X射線、離子束等,可根據黏著劑層中所含的聚合起始劑而適當選擇。其中,就通用性的方面而言,較佳為紫外線或電子束,特佳為紫外線。 作為紫外線的光源,例如可使用高壓水銀燈、低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素燈、碳弧、氙弧、無電極紫外線燈等。 作為電子束,例如可使用自科克羅夫特-瓦爾頓(Cockcroft-Walton)型、范德格拉夫(Van de Graaff)型、諧振變壓型、絕緣芯變壓器型、直線型、高頻高壓(Dynamitron)型、高頻型等各種電子束加速器放出的電子束。 紫外線的照射輸出較佳為使累計光量成為100 mJ/cm2 ~10000 mJ/cm2 ,更佳為成為500 mJ/cm2 ~5000 mJ/cm2 。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與比較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特徵。以下的實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處理內容、處理順序等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則可適當變更。因此,本發明的範圍不應由以下所示的具體例來限定地進行解釋。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1的合成)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0質量%、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TBMA)35質量%、丙烯酸2-羥基乙酯(2HEA)25質量%的方式進行調配,將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溶解於溶液中。將溶液加熱至60℃使其無規共聚,得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1)。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3萬。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2的合成)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50質量%、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TBMA)25質量%、丙烯酸2-羥基乙酯(2HEA)25質量%的方式進行調配,將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溶解於溶液中。將溶液加熱至60℃使其無規共聚,得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2)。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2)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6萬。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3的合成)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52質量%、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TBMA)18質量%、丙烯酸2-羥基乙酯(2HEA)30質量%的方式進行調配,將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溶解於溶液中。將溶液加熱至60℃使其無規共聚,得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3)。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3)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7萬。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B-1的合成) 以丙烯酸丁酯(BA)75質量%、丙烯酸2-羥基乙酯(2HEA)25質量%的方式進行調配,將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的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溶解於溶液中。將溶液加熱至60℃使其無規共聚,得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B-1)。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B-1)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1萬。
(實施例1)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1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月桂基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LA)27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8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片的製作> 將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利用敷料器以使乾燥後的塗敷厚度成為200 μm的方式均勻地塗敷至具有利用矽酮系剝離劑進行了處理的剝離劑層的厚度38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第一剝離片)(王子艾富特(F-Tex)公司製造,38RL-07(2))的表面,並在100℃的空氣循環式恆溫烘箱中乾燥3分鐘,在第一剝離片的表面形成黏著劑層。接著,在該黏著劑層的表面貼合厚度38 μm的第二剝離片(王子艾富特(F-Tex)公司製造,38RL-07(L))。如此,得到具有黏著劑層被具有剝離力差的一對剝離片夾持的第一剝離片/黏著劑層/第二剝離片的構成的帶剝離片的黏著片。將該黏著片在23℃、相對濕度50%的條件下養護7天。
(實施例2)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211B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3)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2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月桂基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LA)20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5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4)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211B以外,以與實施例3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5)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3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月桂基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LA)10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2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6)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211B以外,以與實施例5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7)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1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四氫糠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比斯克(Biscoat)#150)27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8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黏著片的製作> 將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利用敷料器以使乾燥後的塗敷厚度成為200 μm的方式均勻地塗敷至具有利用矽酮系剝離劑進行了處理的剝離劑層的厚度38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第一剝離片)(王子艾富特(F-Tex)公司製造,38RL-07(2))的表面,並在100℃的空氣循環式恆溫烘箱中乾燥3分鐘,在第一剝離片的表面形成黏著劑層。接著,在該黏著劑層的表面貼合厚度38 μm的第二剝離片(王子艾富特(F-Tex)公司製造,38RL-07(L))。如此,得到具有黏著劑層被具有剝離力差的一對剝離片夾持的第一剝離片/黏著劑層/第二剝離片的構成的帶剝離片的黏著片。將該黏著片在23℃、相對濕度50%的條件下養護7天。
(實施例8)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211B以外,以與實施例7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9)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2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四氫糠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比斯克(Biscoat)#150)20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5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得到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10)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211B以外,以與實施例9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11)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A-3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四氫糠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比斯克(Biscoat)#150)10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2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得到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實施例12)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211B以外,以與實施例11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比較例1)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B-1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月桂基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LA)10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2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比較例2) 除了將單官能單量體變更為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的ISTA以外,以與比較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比較例3) 除了將多官能單量體變更為東亞合成公司製造的M360以外,以與比較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比較例4) 除了將單官能單量體變更為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的ISTA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黏著劑組成物及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比較例5) 相對於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B-1的固體成分100質量份,加入交聯劑(東曹(Tosoh)公司製造,考牢奈特(Coronate)L-55)0.15質量份、作為單官能單量體的丙烯酸四氫糠酯(大阪有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比斯克(Biscoat)#150)10質量份、作為多官能單量體的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雙酚F環氧乙烷(EO)改質二丙烯酸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M208)2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豔佳固(Irgacure)TPO)0.5質量份,利用乙酸乙酯以成為固體成分濃度為40質量%的溶液的方式進行稀釋攪拌,製備黏著劑組成物。 除了使用如上製作的黏著劑組成物以外,與實施例7同樣地得到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測定及評價] <耐逸氣性> 使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作的帶剝離片的黏著片,如下進行耐逸氣性評價。 在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中,將作為輕隔離膜的第二剝離片剝離,使黏著劑層露出,將該黏著劑層貼合於作為第一構件的100 mm×200 mm大小的玻璃板。其次,將作為重隔離膜的第一剝離片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以彼此的中心部重疊的方式貼附於作為第二構件的比所述玻璃大一圈的120 mm×220 mm大小且厚度為1 mm的聚碳酸酯樹脂板(帝人公司製造的龐拉伊特(Panlite)片材PC-1151)。藉此,得到包括聚碳酸酯樹脂板/黏著劑層/玻璃板的積層體樣品。將積層體樣品用高壓釜在40℃、0.5 MPa下處理30分鐘後,自聚碳酸酯樹脂板側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紫外線,得到貼合部面積100 mm×200 mm大小的試驗樣品。將試驗樣品放置於105℃、相對濕度2%的環境下500小時,之後目視觀察試驗樣品,按照下述的三種判定基準來評價氣泡、浮起及剝離。 ○:未觀察到氣泡、浮起及剝離。 △:未觀察到浮起及剝離,但觀察到不足10個直徑不足1 mm的氣泡。 ×:觀察到10個以上直徑1 mm以上的氣泡或直徑不足1 mm的氣泡,或者觀察到浮起或剝離。
<黃變評價> 將黏著片的第二剝離片(輕剝離隔離膜)剝離,貼合於厚度1.2 mm的透明玻璃板(松浪硝子工業公司製造,S9112)後,將第一剝離片(重剝離隔離膜)剝離,跟與所述相同的另一枚透明玻璃板以防止空氣等進入的方式貼合,製作積層樣品。之後,將積層體樣品用高壓釜在40℃、0.5 MPa下處理30分鐘後,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高壓水銀燈。之後在23℃、相對濕度50%的環境下靜置1小時後,利用色差計測定L* a* b* 色空間中的L* 值、a* 值、b* 值,作為初始值L* 0、a* 0、b* 0。繼而,將該試驗樣品在105℃、相對濕度2%的環境下處理500小時後,再次利用色差計測定L* a* b* 色空間中的L* 值、a* 值、b* 值,將該些值作為L* 1、a* 1、b* 1,利用下述的式子求出ΔE* ab及Δb* 值,並按照以下的評價基準進行評價。 式1) ΔE* ab=[(L* 1-L* 0)2 +(a* 1-a* 0)2 +(b* 1-b* 0)2 ]1/2 式2) Δb* =b* 1-b* 0 (評價標準) 黃變性(1) ○:ΔE* ab不足1 ×:ΔE* ab為1以上 黃變性(2) ○:Δb* 不足0.5 ×:Δb* 為0.5以上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種類 A-1 A-1 A-2 A-2 A-3 A-3 B-1 B-1 B-1 A-1
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 [質量%] 35 35 25 25 18 18 - - - 35
丙烯酸2-乙基己酯 [質量%] 40 40 50 50 52 52 - - - 40
丙烯酸丁酯 [質量%] - - - - - - 75 75 75 -
丙烯酸2-羥基乙酯 [質量%] 25 25 25 25 30 30 25 25 25 25
重量平均分子量 43萬 43萬 46萬 46萬 47萬 47萬 51萬 51萬 51萬 43萬
份數 [質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交聯劑 種類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考牢奈特(Coronate)L-55
份數 [質量份]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單官能單量體 種類   LA LA LA LA LA LA LA ISTA LA ISTA
份數 [質量份] 27 27 20 20 10 10 10 10 10 27
多官能單量體 種類   M-208 M-211B M-208 M-211B M-208 M-211B M-208 M-208 M-360 M-208
份數 [質量份] 8 8 5 5 2 2 2 2 2 8
官能基數   2 2 2 2 2 2 2 2 3 2
有無雙酚骨架  
光聚合起始劑 種類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TPO 豔佳固(Irgacure)184 豔佳固(Irgacure)TPO
份數 [質量份]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15 0.5
黏著劑層厚度 [μm]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耐久性105℃ 500小時 耐逸氣性 × ×
黃變性(1) ΔE* ab 測定值 0.4 0.4 0.5 0.5 0.6 0.6 1.1 1.3 1.5 0.4
判定 × × ×
黃變性(2) Δb* 測定值 0.1 0.1 0.2 0.2 0.4 0.4 0.7 0.8 0.9 0.1
判定 × × ×
[表2]
  實施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實施例12 比較例5
  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種類 A-1 A-1 A-2 A-2 A-3 A-3 B-1
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 [質量%] 35 35 25 25 18 18 -
丙烯酸2-乙基己酯 [質量%] 40 40 50 50 52 52 -
丙烯酸丁酯 [質量%] - - - - - - 75
丙烯酸2-羥基乙酯 [質量%] 25 25 25 25 30 30 25
重量平均分子量 43萬 43萬 46萬 46萬 47萬 47萬 51萬
份數 [質量份]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交聯劑 種類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考牢奈特(Coronate) L-55
份數 [質量份]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單官能單量體 種類   比斯克(Biscoat)150 比斯克(Biscoat)150 比斯克(Biscoat)150 比斯克(Biscoat)150 比斯克(Biscoat)150 比斯克(Biscoat)150 比斯克(Biscoat)150
份數 [質量份] 27 27 20 20 10 10 10
多官能單量體 種類   M-208 M-211B M-208 M-211B M-208 M-211B M-208
份數 [質量份] 8 8 5 5 2 2 2
官能基數   2 2 2 2 2 2 2
有無雙酚骨架  
光聚合起始劑 種類   豔佳固(Irgacure) TPO 豔佳固(Irgacure) TPO 豔佳固(Irgacure) TPO 豔佳固(Irgacure) TPO 豔佳固(Irgacure) TPO 豔佳固(Irgacure) TPO 豔佳固(Irgacure) TPO
份數 [質量份] 0.5 0.5 0.5 0.5 0.5 0.5 0.5
黏著劑層厚度 [μm]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耐久性105℃ 500小時 耐逸氣性
黃變性(1) ΔE* ab 測定值 0.5 0.5 0.6 0.6 0.7 0.7 1.3
判定 ×
黃變性(2) Δb* 測定值 0.2 0.2 0.3 0.3 0.4 0.4 0.9
判定 ×
根據所述結果,實施例的黏著片的耐逸氣性優異,且即便在高溫條件下長時間放置的情況下黃變亦得到抑制。
10: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11:黏著劑層 12a:剝離片 12b:剝離片
圖1為表示具有剝離片或基材的黏著片的剖面的概略圖。
10:帶剝離片的黏著片
11:黏著劑層
12a:剝離片
12b:剝離片

Claims (15)

  1. 一種黏著片,具有使黏著劑組成物為半硬化狀態的黏著劑層,其中 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含有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交聯劑、具有一個丙烯醯基的單官能單量體、具有兩個丙烯醯基的多官能單量體及光聚合起始劑, 所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具有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 所述單官能單量體為(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或(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 所述多官能單量體為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為源自(甲基)丙烯酸X,X-二甲基烷基酯的單元(其中,X為1~5的整數)。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為源自選自由(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第三己酯、(甲基)丙烯酸新己酯、(甲基)丙烯酸第三庚酯、(甲基)丙烯酸新庚酯、(甲基)丙烯酸第三辛酯及(甲基)丙烯酸新辛酯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源自具有碳數為4~8的分支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單元為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對所述黏著片以使累計光量成為3000 mJ/cm2 的方式照射活性能量線製成後硬化黏著片,並將所述後硬化黏著片在105℃下處理500小時時的處理前後的L* a* b* 色空間中的b值的變化量(Δb* )不足0.5,且色差(ΔE* ab值)不足1。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源自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的單元的含量相對於所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總質量為15質量%~40質量%。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單官能單量體的含量相對於所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為5質量份~30質量份。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具有雙酚骨架的二丙烯酸酯的含量相對於所述交聯性(甲基)丙烯酸共聚物100質量份為1質量份~10質量份。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光聚合起始劑是濃度0.1質量%的乙腈溶液中的波長380 nm下的吸光度為0.2以上的光聚合起始劑。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交聯劑為選自2~4官能的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2~4官能的環氧系交聯劑中的至少一種。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為第一構件貼合用, 所述第一構件為選自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其為第二構件貼合用, 所述第二構件為選自玻璃板、樹脂板、樹脂片及樹脂膜中的至少一種。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黏著片,其中所述樹脂板、所述樹脂片及所述樹脂膜包含選自聚碳酸酯樹脂及(甲基)丙烯酸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14. 一種帶剝離片的黏著片,在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的兩表面包括剝離力互不相同的一對剝離片。
  15. 一種積層體,包括對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照射活性能量線使之後硬化而成的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與在所述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其中一面側的第一構件,並在所述後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另一面側包括第二構件。
TW109125010A 2019-07-26 2020-07-24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TW2021110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7561A JP2021020998A (ja) 2019-07-26 2019-07-26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2019-137561 2019-07-26
JP2019137562A JP2021020999A (ja) 2019-07-26 2019-07-26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2019-137562 2019-07-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059A true TW202111059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23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5010A TW202111059A (zh) 2019-07-26 2020-07-24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111059A (zh)
WO (1) WO202102028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10763A (ja) * 2013-10-31 2015-06-1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接着層、積層体及び偏光板
JP6319039B2 (ja) * 2014-10-24 2018-05-0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723638B2 (ja) * 2016-03-30 2020-07-15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0280A1 (ja)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3490B2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6724947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透明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9077748A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2019077747A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6724946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透明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693491B2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6699787B1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6699788B1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7095713B2 (ja)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7251073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769461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透明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202111059A (zh)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JP2021020999A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TW202108721A (zh) 黏著片、帶剝離片的黏著片以及積層體
WO2020256067A1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6699786B1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6696614B1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TWI837359B (zh) 黏著片、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積層體
JP7338319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7338318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JP6747475B2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21020998A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
TW202106826A (zh) 黏著片、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及積層體
WO2021033704A1 (ja) 粘着シート、剥離シート付き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21066037A1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