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695A - 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0695A
TW202110695A TW109123382A TW109123382A TW202110695A TW 202110695 A TW202110695 A TW 202110695A TW 109123382 A TW109123382 A TW 109123382A TW 109123382 A TW109123382 A TW 109123382A TW 202110695 A TW202110695 A TW 2021106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device
hydraulic
axis
base
pivot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坂憲太朗
西川裕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69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該液壓操作裝置基本上包括一基座、一操作部件及一把手安裝結構。該基座包括界定一缸軸線之一缸內孔。該操作部件在一靜止位置與一操作位置之間圍繞一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在一安裝狀態中界定一把手安裝軸線,其沿著一把手線性地延伸。如在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當該缸內孔自該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該缸軸線朝向該把手安裝軸線傾斜。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位於該缸軸線與該把手安裝軸線之間的一區域中。

Description

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一種用於諸如自行車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人力車輛(例如自行車)通常具備作業系統,其允許騎乘者控制人力車輛之操作。此等作業系統包括操作裝置,騎乘者操作該操作裝置以控制人力車輛之操作。舉例而言,人力車輛包括具有操作裝置之制動系統。該制動系統用於回應於操作裝置之操作而使人力車輛減緩及/或停止。人力車輛之制動系統可為電氣制動系統、機械制動系統或液壓制動系統。在液壓制動系統之狀況下,操作裝置為液壓操作(致動)裝置,其藉由液壓軟管流體連接至液壓操作裝置。液壓操作裝置回應於液壓操作裝置之操作而由流動通過液壓軟管之液壓流體以液壓方式控制。舉例而言,在液壓制動系統之狀況下,制動卡鉗(亦即,液壓操作裝置)回應於液壓操作裝置之制動桿之操作而由流動通過液壓軟管之液壓流體以液壓方式控制。詳言之,制動桿之操作促使液壓流體通過液壓軟管至制動卡鉗。液壓流體接著移動較多活塞中之一者以使制動墊擠壓附接至自行車車輪之輪轂的制動轉子。
通常,本發明係關於諸如自行車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的各種特徵。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人力車輛」係指可至少由人的驅動力驅動之車輛,但不包括僅使用除人力之外的驅動力之車輛。詳言之,僅使用內燃機作為驅動力之車輛不包括於人力車輛中。通常假設人力車輛為緊湊的輕型車輛,其不需要在公路上行駛之許可證。人力車輛上之車輪數目不受限制。舉例而言,人力車輛包括獨輪車及具有三個或多於三個車輪之車輛。舉例而言,人力車輛包括各種類型的自行車,諸如山地車、公路自行車、城市自行車、載貨自行車及臥式自行車,以及電動自行車(電動車)。
鑒於已知技術之狀態且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該液壓操作裝置基本上包含一基座、一操作部件及一把手安裝結構。該基座包括界定一缸軸線之一缸內孔。該操作部件在一靜止位置與一操作位置之間圍繞一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在一安裝狀態中界定一把手安裝軸線,其沿著一把手線性地延伸,在該安裝狀態中,該基座藉由該把手安裝結構安裝至該把手。如在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當該缸內孔自該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該缸內孔之該缸軸線朝向該把手安裝軸線傾斜。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位於該缸軸線與該把手安裝軸線之間的一區域中。
在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該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含連接至該缸內孔之一液壓儲液器。
在根據該第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避免由於液壓流體之體積改變、液壓流體通道之容量改變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該液壓操作裝置所施加之壓力的不一致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為一人力車輛提供一種液壓操作裝置,其中該液壓操作裝置基本上包含一基座、一操作部件及一把手安裝結構。該基座包括界定一缸軸線之一缸內孔及連接至該缸內孔之一液壓儲液器。該操作部件在一靜止位置與一操作位置之間圍繞一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在一安裝狀態中界定一把手安裝軸線,其沿著一把手線性地延伸,在該安裝狀態中,該基座藉由該把手安裝結構安裝至該把手。如在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當該缸內孔自該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該缸內孔之該缸軸線朝向該把手安裝軸線傾斜。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液壓儲液器與該把手安裝結構偏移。
在根據該第三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該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三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當在該安裝狀態中時該液壓儲液器安置於該缸內孔上方。
在根據該第四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確保將該液壓儲液器自該液壓儲液器可靠地設置至該缸內孔。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四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缸軸線及該把手安裝軸線形成在自一度至二十五度之一範圍中之一傾角。
在根據該第五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該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該第五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傾角係在自五度至十五度之一範圍中。
在根據該第六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該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六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含可移動地設置在該缸內孔中之一活塞。
在根據該第七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容易地在該缸內孔中對該液壓流體加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該第七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活塞耦接至該操作部件,以回應於該操作部件自該靜止位置至該操作位置之一樞轉移動而被拉動。
在根據該第八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使用該操作部件將操作力有效地傳輸至該活塞。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該第七態樣或該第八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含操作性地耦接至該活塞之一活塞位置調整件。
在根據該第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根據該液壓操作裝置之使用條件調整該活塞相對於該基座之一初始靜止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九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操作部件進一步包括一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
在根據該第十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根據該液壓操作裝置之使用條件調整該操作部件相對於該基座之一初始靜止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基座包括一軟管附接埠,其在該安裝狀態中時安置在該基座之一向下側及一向後側中之一者上。
在根據該第十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隱藏該軟管附接埠與一液壓軟管之間的一連接。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該第十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軟管附接埠位於相對於該缸內孔之該缸軸線之九十度範圍中。該九十度範圍自垂直於該樞轉軸線且包括該缸軸線之一平面延伸至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且包括該缸軸線之一平面。
在根據該第十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確保連接至該軟管附接埠之一液壓軟管不會自該把手延伸得太遠。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該第十一態樣或該第十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軟管附接埠具有不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中心埠軸線。
在根據該第十三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確保連接至該軟管附接埠之一液壓軟管可經有效地佈線。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三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操作部件包括一操作桿。
在根據該第十四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自該把手容易地操作該操作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該第十四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操作桿具有不平行於該缸軸線之一使用者接觸表面。
在根據該第十五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自該把手容易地操作該操作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五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與該把手安裝軸線之間的一線性距離係在自十五公釐至三十公釐之一範圍中。
在根據該第十六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該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六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與該缸軸線之間的一線性距離係在自三公釐至十五公釐之一範圍中。
在根據該第十七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該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該第七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活塞耦接至該操作部件,以回應於該操作部件自該靜止位置至該操作位置之一樞轉移動而被推動。
在根據該第十八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向一推動類型液壓操作裝置提供相對於該把手安裝軸線一相對緊湊的剖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該第十八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扭矩傳輸機構,其操作性地連接該活塞與該操作部件以按該操作部件之一移動與該活塞之一移動的一非恆定致動比率推動該活塞。
在根據該第十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當該操作部件保持一恆定速率時以一不同速率移動彼活塞。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該第十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扭矩傳輸機構經構形以在該操作部件之移動之一開始區段期間相對於該操作部件之一移動量以一第一致動比率移動該活塞及在該操作部件之移動之一後續區段期間相對於該操作部件之該移動量以一第二致動比率移動該活塞。該第一致動比率大於該第二致動比率。
在根據該第二十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當該操作部件之移動速率保持恆定時,相較於該操作部件之一後續移動,有可能在該操作部件之開始移動處,首先以一較快速率移動該活塞。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一態樣,根據該第十八態樣至該第二十態樣中任一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含一連接桿及一凸輪引導件。該連接桿操作性地連接於該活塞與該操作部件之間。該凸輪引導件將該連接桿支撐至該基座。該凸輪引導件經塑形成以該操作部件之一移動與該活塞之一移動的一非恆定致動比率來控制該活塞之移動。
在根據該第二十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以所要致動比率容易地控制該活塞之移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二態樣,根據該第二十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一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可移動地安裝至該基座,且一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可移動地安裝至該基座。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具有經構形以自該操作部件接收一輸入扭矩之一第一接觸部分及經構形以將該輸入扭矩傳輸至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之一第二接觸部分。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具有經構形以自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接收一經傳輸扭矩之一第三接觸部分及經構形以將該經傳輸扭矩傳輸至該連接桿之一第四接觸部分。
在根據該第二十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將該扭矩自該操作部件傳輸至該活塞,使得該活塞回應於該操作部件之操作而被推動。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三態樣,根據該第二十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樞轉耦接至該基座,且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樞轉耦接至該基座。
在根據該第二十三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將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及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容易地安裝至該基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四態樣,根據該第二十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構形以使得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圍繞該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且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圍繞不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額外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
在根據該第二十四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將該扭矩自該操作部件有效地傳遞至該活塞。
又,經揭示液壓操作裝置之其他目標、特徵、態樣及優點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自以下詳細描述變得顯而易見,以下詳細描述結合隨附圖式揭示液壓操作裝置之較佳實施例。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為2016年9月4日申請之美國申請案第16/560,474號之部分接續申請案。美國申請案第16/560,474號之全部揭示內容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現將參考圖式解釋所選實施例。熟習人力車輛技術領域者自本發明將顯而易見:實施例之以下描述經提供僅用於說明而非出於限制如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之目的。
首先參考圖1至圖4,根據第一說明性實施例,為人力車輛V提供操作裝置10。此處,在所說明實施例中,操作裝置10為向人力車輛V提供之液壓操作裝置。操作裝置10安裝至人力車輛V之把手H。此處,人力車輛V較佳地為自行車。因此,操作裝置10為自行車液壓制動操作裝置。在下文中,操作裝置10一致地被稱作液壓操作裝置10。
液壓操作裝置10藉由液壓軟管12流體連接至液壓操作裝置(圖中未示)。如圖1至圖3中所說明,液壓操作裝置10為右側液壓制動致動裝置,其由騎乘者之右手自靜止或非操作位置(圖1及圖2)操作至操作位置(圖3)以用於致動諸如盤式制動卡鉗之液壓操作裝置。熟習自行車技術領域者將顯而易見:液壓操作裝置10之構形可適於由騎乘者之左手操作之左側液壓制動致動裝置。又,液壓操作裝置10可與盤式制動卡鉗之外的其他車輛組件一起使用。
液壓操作裝置10基本上包含基座14、操作部件16及把手安裝結構18。此處,把手安裝結構18可調整地耦接至基座14。如下文所解釋,藉由鬆開把手安裝結構18且接著重新緊固把手安裝結構18而使把手安裝結構18在軸向方向D1 (由圖5及圖6中之符號「U」指示)可調整地安裝至基座14,該軸向方向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又,如下文所解釋,藉由鬆開把手安裝結構18且接著重新緊固把手安裝結構18而使把手安裝結構18圍繞把手安裝軸線A1可調整地耦接至基座14。
操作部件16在靜止位置(參見圖1、圖2及圖4至圖10)與操作位置(參見圖3及圖11)之間圍繞樞轉軸線P1樞轉耦接至基座14。此處,如圖10及圖11中所見,如在平行於樞轉軸線P1之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操作部件16之樞轉軸線P1位於缸軸線A2與把手安裝軸線A1之間的區域中。樞轉軸線方向D2係由圖4及圖10至圖12中之符號「U」指示。較佳地,如圖10及圖11中所見,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樞轉軸線P1與把手安裝軸線A1之間的線性距離L1 (最短距離)係在自十五公釐至三十公釐之範圍中。此處,在第一實施例中,線性距離L1為二十一公釐。
在第一實施例中,如上文所提及,液壓操作裝置10藉由如圖1至圖6中所見之把手安裝結構18安裝至把手(自行車把手) H。詳言之,把手安裝結構18耦接至基座14。把手安裝結構18在安裝狀態中界定把手安裝軸線A1,其沿著把手H線性地延伸,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18安裝至把手H。把手安裝軸線A1在安裝狀態中與把手H之縱向中心軸線實質上重合。
基座14包括把手接觸部分20。把手接觸部分20經構形以在安裝狀態中接觸把手H,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18安裝至把手H。把手接觸部分20與把手安裝結構18在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之軸向方向D1上間隔開。在第一實施例中,把手接觸部分20具有第一把手支座21及第二把手支座22。第二把手支座22與第一把手支座21在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之軸向方向D1上分離且間隔開。較佳地,在第一實施例中,把手安裝結構18經配置於第一把手支座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之間。在第一實施例中,基座14包括主體24。第一把手支座21及第二把手支座22與主體24一體地形成。主體24包括非把手接觸部分24a,其在第一把手支座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與之間延伸,使得第二把手支座22與第一把手支座21藉由非把手接觸部分24a分離且間隔開。
較佳地,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把手支座21具有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1a,且第二把手支座22具有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a。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a與第一彎曲把手接觸表面21a分離且間隔開。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a之曲率在第一實施例中為相同的。較佳地,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a之曲率與把手H之曲率實質上相同或稍微大於把手H之曲率。以此方式,當液壓操作裝置10係在安裝狀態中時,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a可在兩個位置處緊緊地接觸把手H,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18安裝至把手H。
此處,如圖9至圖11中所見,基座14具有在軸向方向D1上延伸之引導件26。引導件26與主體24一體地形成並且在第一把手支座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之間延伸。因此,引導件26位於第一把手支座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之間。把手安裝結構18在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之軸向方向D1上可調整地耦接至引導件26。引導件26具有凸表面26a及凹表面26b。當把手安裝結構18將基座14附接至把手H時,凸表面26a由把手安裝結構18接合。在基座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18安裝至把手H之安裝狀態中,凹表面26b面向把手H但不接觸把手H。詳言之,凹表面26b與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a偏移,使得當液壓操作裝置10安裝至把手H時在把手H與凹表面26b之間形成間隙。以此方式,引導件26亦形成基座14之非把手接觸部分。
如上文所提及,在所說明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10為液壓操作裝置。在此狀況下,如圖10個及圖11中所見,基座14包括界定缸軸線A2之缸內孔30。液壓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含活塞32,其可移動地設置在缸內孔30中。缸內孔30設置在基座14之主體24中。較佳地,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樞轉軸線P1與缸軸線A2之間的線性距離L2 (圖10及圖12)係在自三公釐至十五公釐之範圍中。此處,在第一實施例中,線性距離(最短距離) L2為七公釐半。
此處,如在平行於操作部件16之樞轉軸線P1之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缸軸線A2相對於把手安裝軸線A1非垂直地延伸。又,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缸軸線A2不平行於把手配置區域A之把手安裝軸線A1。如在平行於樞轉軸線P1之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當該缸內孔30自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缸內孔30之缸軸線A2朝向把手安裝軸線A1傾斜。換言之,缸軸線A2在活塞32之致動方向(亦即,實施例中所說明之右側方向)上自把手安裝軸線A1偏離。較佳地,如在第一實施例中,缸軸線A2及把手安裝軸線A1形成在自一度至二十五度之範圍中之傾角θ。更佳地,傾角θ係在自五度至十五度之範圍中。在第一實施例中,傾角θ為十度。
如上文所提及,活塞32可移動地設置在缸內孔30中。缸內孔30具有第一缸部分30a及第二缸部分30b。第一缸部分30a之直徑大於第二缸部分30b之直徑。活塞32自第一缸部分30a之開放端部插入至缸內孔30中。活塞32具備第一環形密封環34A及第二環形密封環34B。第一環形密封環34A設置於活塞32上以用於密封缸內孔30之第一缸部分30a之開放端部。第二環形密封環34B設置於基座14上以用於密封缸內孔30之第二缸部分30b之開放端部。第一環形密封環34A及第二環形密封環34B較佳地為彈性(例如橡膠) O形環,其具有均勻的橫截面剖面。第一環形密封環34A可滑動地接觸缸內孔30之第一缸部分30a之內表面。第二環形密封環34B可滑動地接觸活塞32。缸內孔30及活塞32之第一環形密封環34A及第二環形密封環34B界定液壓腔室36,其大小回應於操作部件16之操作而改變。液壓腔室36填充有諸如礦物油之液壓流體。
偏置元件38安置於缸內孔30中,且使活塞32偏置至非致動(靜止或非操作)位置。此處,偏置元件38為線圈壓縮彈簧,其使活塞32偏置至非致動位置。偏置元件38亦使操作部件16偏置至其靜止位置(亦即,無外力施加至操作部件16)。因此,當活塞32回應於操作部件16之操作而在缸內孔30中移動時,活塞32壓縮偏置元件38。
活塞32操作性地耦接至操作部件16以回應於操作部件16之操作而在缸內孔30內移動活塞32。亦即,如圖11中所見,活塞32耦接至操作部件16以回應於操作部件16自靜止位置至操作位置之樞轉移動而被拉動。活塞32回應於操作部件16之操作而在缸內孔30內沿著缸軸線A2線性地移動。
參考圖10及圖11,操作部件16包括操作桿40。較佳地,操作部件16進一步包括致動器42及連接連桿44。此處,操作桿40及致動器42藉由樞軸銷46自靜止(非操作)位置(圖10)至操作位置(圖11)相對於基座14樞轉地安裝。連接連桿44將活塞32操作性地耦接至操作桿40及致動器42。此處,連接連桿44具有樞轉地連接至致動器42之第一端部及樞轉地連接至活塞32之第二端部。以此方式,活塞32操作性地耦接至操作桿40。然而,活塞32可以其他方式操作性地耦接至操作桿40。
操作桿40包括如圖10及圖11中所見之安裝部分40a及桿部分40b。操作桿40之安裝部分40a藉由樞軸銷46相對於基座14樞轉地安裝。操作桿40之桿部分40b自安裝部分40a延伸至操作桿40之遠側自由端部40c。
如圖15及圖16中所見,操作桿40之桿部分40b具有使用者接觸表面48。使用者接觸表面48在不平行於平面PL1之方向D3上為細長的,該平面PL1垂直於樞轉軸線P1並且包括缸軸線A2。更特定言之,操作桿40之桿部分40b具有連接區段40b1及使用者接觸區段40b2 (圖9)。連接區段40b1直接在安裝部分40a (圖10)與桿部分40b之使用者接觸區段40b2之間延伸。使用者接觸區段40b2包括使用者接觸表面48,其自連接區段40b1延伸至遠側自由端部40c。連接區段40b1在平行於平面PL1之方向上為細長的。因此,使用者接觸區段40b2相對於連接區段40b1傾斜。此處,當液壓操作裝置10在安裝狀態中時,使用者接觸區段40b2相對於連接區段40b1向下傾斜,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18安裝至把手H。因此,使用者接觸表面40b1不平行於缸軸線A2。
參考圖10及圖11,操作部件16進一步包括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亦被稱作到達距離調整件。換言之,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調整操作桿40相對於基座14之靜止位置或非致動位置。以此方式,可調整操作桿40之使用者接觸表面48與把手H之間的距離或到達距離。基本上,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改變操作桿40與致動器42之間的相對位置。
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包括調整部件52及偏置元件54。此處,在第一實施例中,調整部件52為固定螺桿,其旋擰至操作桿40之安裝部分40a之螺紋內孔40a1中。偏置元件54為扭力彈簧,其具有安裝在連接連桿44之樞軸銷上之盤捲部分。偏置元件54之第一支腿接觸操作桿40之安裝部分40a,且偏置元件54之第二支腿接觸致動器42。以此方式,偏置元件54在操作桿40之安裝部分40a與致動器42之間施加偏置力,從而促使調整部件52 (例如固定螺桿)抵靠致動器42。由於偏置元件54之偏置力,因此當操作桿40自靜止位置操作至操作位置時,操作桿40及致動器42作為硬質單元移動。若不使用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則可省略致動器42且操作桿40連接至連接連桿44。
又,參考圖10及圖11,液壓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含活塞位置調整件56,其操作性地耦接至活塞32。此處,活塞位置調整件56包括可旋轉地附接至基座14之活塞調整部件56a。活塞位置調整件56進一步包括形成於基座14中之螺紋孔56b。此處,活塞調整部件56a為固定螺桿,其具有以螺紋方式與螺紋孔56b之內螺紋接合的外螺紋。活塞調整部件56a與致動器42接觸。詳言之,致動器42藉由偏置元件38壓靠活塞調整部件56a。活塞調整部件56a之尖端充當用於操作桿40之致動器42之可調整的止動件。活塞調整部件56a之旋轉圍繞樞轉軸線P1相對於基座14使致動器42樞轉。此調整改變活塞32相對於基座14之初始位置。此調整亦改變操作部件16相對於基座14之靜止位置,此係由於活塞32藉由連接連桿44連接至操作桿40。替代地,活塞調整部件56a可經配置以直接壓靠活塞32。
如圖13中所見,把手安裝結構18包括夾帶60、托架62及緊固部件64。夾帶60較佳地為金屬條帶,其彎曲成環形部件。夾帶60環繞引導件26。緊固部件64相對於夾帶60可調整地耦接托架62。在調整緊固部件64後,托架62相對於夾帶60移動。換言之,緊固部件64經緊固及鬆開以相對於夾帶60移動托架62。托架62與基座14分離。
托架62為由諸如金屬材料或硬塑膠材料之合適材料製成的硬質部件。托架62具有把手接觸表面66。把手接觸表面66經構形以當緊固部件64經緊固時接觸把手H。亦即,當緊固部件64經緊固時,緊固部件64朝向托架62拉動夾帶60,使得把手接觸表面66緊緊地接觸把手H。此處,把手接觸表面66包括第一接觸表面66a及第二接觸表面66b (圖12)。第二接觸表面66b與第一接觸表面66a在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之軸向方向D1上分離。此處,第一接觸表面66a及第二接觸表面66b藉由連接部分62a連接(圖4及圖7)。第一接觸表面66a、第二接觸表面66b及連接部分62a一體地形成為單個零件。連接部分62a具有用於收納緊固部件64之開口62b (圖13)。此處,緊固部件64包括螺紋螺栓64a及螺母64b。螺母64b具有螺紋內孔,其具有經旋擰至螺紋螺栓64a之外螺紋上的內螺紋。
如圖14中所見,基座14包括軟管附接埠70,其在安裝狀態中時安置在基座14之向下側及向後側中之一者上。軟管附接埠70與缸內孔30流體流通,使得液壓流體可經由軟管附接埠70自缸內孔30流動及流入該缸內孔中。軟管附接埠70具有內螺紋70a,其用於以螺紋方式收納班卓琴式螺栓(banjo bolt) 72以將液壓軟管12之軟管連接器12a附接至基座14。亦即,班卓琴式螺栓72經旋擰至軟管附接埠70中以將液壓軟管12之軟管連接器12a附接至基座14及將液壓軟管12流體地連接至缸內孔30。班卓琴式螺栓72包括中心內孔及連接至該中心內孔之至少一個徑向內孔,以用於以習知方式創建通過班卓琴式螺栓72之液壓流體通道。
較佳地,軟管附接埠70具有不平行於樞轉軸線P1之中心埠軸線A3。此處,在第一實施例中,軟管附接埠70在安裝狀態中時在向後方向上傾斜。換言之,軟管附接埠70之中心埠軸線A3在把手安裝結構18下方在向後方向上自軟管附接埠70之外部開口延伸出來。雖然使軟管附接埠70在向後方向上傾斜係較佳的,但軟管附接埠70之配置不限於軟管附接埠70之此向後定向。預期軟管附接埠70位於相對於缸內孔30之缸軸線A2的九十度範圍R1中。九十度範圍R1自垂直於樞轉軸線P1且包括缸軸線A2之平面PL1延伸至平行於樞轉軸線P1且包括缸軸線A2之平面PL2。換言之,九十度範圍R1係由以缸軸線A2為中心且在平面PL1與PL2之間延伸的圓弧界定。然而,更佳的為,軟管附接埠70位於相對於缸內孔30之缸軸線A2的四十五度範圍R2中,其中四十五度範圍R2在朝向把手安裝結構18之方向上自平面PL2延伸四十五度。以此方式,液壓軟管12可容易地在把手H下方佈線。
如圖12及圖14至圖16中所見,在第一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含連接至缸內孔30之液壓儲液器74。液壓儲液器74填充有諸如礦物油之液壓流體。如圖12中所見,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液壓儲液器74與把手安裝結構18偏移。較佳地,液壓儲液器74為沿著缸內孔30延伸之細長腔室。亦即,液壓儲液器74具有平行於缸內孔30之缸軸線A2之縱向軸線A4。
如圖14至圖16中所見,當在安裝狀態中時,液壓儲液器74安置於缸內孔30上方。液壓儲液器74流體連接至缸內孔30。此處,液壓儲液器74內之液壓流體經由如圖12及圖16中所見之第一流體埠76供應至缸內孔30。當活塞32處於靜止位置(亦即,操作部件16處於非操作或靜止位置)且活塞調整部件56a相對於致動器42經調整至非接觸位置時,第一流體埠76至少部分地對於缸內孔30開放。如圖12中所見,當活塞32處於靜止位置時,液壓儲液器74進一步藉由複數個第二流體埠78流體連接至缸內孔30。此處,在第一實施例中,基座14具有第二流體埠78中之三者。
視情況,隔膜可視需要設置在液壓儲液器74中。又,視情況,基座14可具備淺放閥,其流體連接至液壓儲液器74之液壓流體腔室36。
在活塞32之移動期間,回應於操作部件16之操作,藉由活塞32之移動在缸內孔30中產生液壓。詳言之,活塞32在缸內孔30內線性地移動以促使液壓流體經由軟管附接埠70流出缸內孔30且經由液壓軟管12到達液壓操作裝置(例如制動裝置)。
如圖17及圖18中所見,托架62經構形以耦接至至少一個其他裝置80。詳言之,在第一實施例中,其他裝置80為自行車組件,其使用緊固部件64安裝至托架62。亦即,其他裝置80具有收納緊固部件64之安裝部分80a。此處,其他裝置80為單個桿式操作裝置,其操作懸架器件及高度可調整座桿中之一者。然而,其他裝置80可經構形為操作裝置,其具有操作自行車傳動裝置之複數個桿。亦即,其他裝置80可經構形為換檔器。
現參考圖19,根據第二實施例說明操作裝置110。操作裝置110為向人力車輛V提供之液壓操作裝置。操作裝置110基本上包含基座114、操作部件116及把手安裝結構118。基本上,操作裝置110與液壓操作裝置10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用於將把手安裝結構118可調整地安裝至基座114及把手之結構。
基座114與基座14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基座14之引導件26已經省去且由引導件114a替換。此處,引導件114a為一對凹槽。引導件114a (例如凹槽)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延伸,使得可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調整基座114。因此,缸軸線A2相對於把手安裝軸線A1傾斜,如上文關於第一實施例所論述。否則,基座114與基座14相同。
操作部件116與操作部件16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操作桿40及致動器42為單件式部件,使得在操作裝置110中省去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50。否則,操作部件116與操作部件16相同。
在第二實施例中,把手安裝結構118包括第一夾具部分161、第二夾具部分163及緊固部件165。此處,第一緊固部件165為固定螺栓。第一夾具部分161及第二夾具部分163基本上為彼此之鏡像,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夾具部分161具有用於藉由其收納緊固部件165之通孔,而第二夾具部分163具有用於以螺紋方式收納緊固部件165之螺紋內孔。第一夾具部分161及第二夾具部分163藉由第一緊固部件及第二緊固部件165緊固在一起。第一夾具部分161包括第一彎曲把手接觸表面161a,而第二夾具部分163包括第二彎曲把手接觸表面163a。第一彎曲把手接觸表面161a及第二彎曲把手接觸表面163a藉由緊固第一緊固部件165而夾持至把手H。第一夾具部分161進一步包括第一接合部分161b,而第二夾具部分163包括第二接合部分163b。第一接合部分161b及第二接合部分163b藉由緊固緊固部件165而夾持至基座114。第一接合部分161b及第二接合部分163b安置於引導件114a (例如凹槽)中,使得可藉由鬆開及重新緊固緊固部件165而調整基座114相對於把手安裝結構118之位置。
現參考圖20至圖34,根據第三實施例,向人力車輛V提供操作裝置210。如在其他實施例中,操作裝置210為向人力車輛V提供之液壓操作裝置。操作裝置210以與其他實施例相同之方式安裝至人力車輛V之把手H。因此,操作裝置210為自行車液壓制動操作裝置。在下文中,操作裝置210一致地被稱作液壓操作裝置210。液壓操作裝置210之若干特徵與第一實施例之液壓操作裝置10相同。因此,用於描述液壓操作裝置10之方向術語將用於描述液壓操作裝置210。
液壓操作裝置210藉由液壓軟管212流體連接至液壓操作裝置(圖中未示)。此處,液壓操作裝置210為右側液壓制動致動裝置,其由騎乘者之右手自靜止或非操作位置(圖20至圖25)操作至操作位置(圖26至圖34)以用於致動諸如盤式制動卡鉗之液壓操作裝置。熟習自行車技術領域者將顯而易見:液壓操作裝置210之構形可適於由騎乘者之左手操作之左側液壓制動致動裝置。又,液壓操作裝置210可與盤式制動卡鉗之外的其他車輛組件一起使用。
液壓操作裝置10基本上包含基座214、操作部件216及把手安裝結構218。把手安裝結構218與第一實施例之把手安裝結構18相同。因此,把手安裝結構218可調整地耦接至基座214。詳言之,如同其他實施例,藉由鬆開把手安裝結構218且接著重新緊固把手安裝結構218而在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之軸向方向上D1將把手安裝結構218可調整地安裝至基座214。又,如同其他實施例,藉由鬆開把手安裝結構218且接著重新緊固把手安裝結構218而圍繞把手安裝軸線A1將把手安裝結構218可調整地耦接至基座214。
操作部件216在靜止位置(圖20至圖25)與操作位置(參見圖26至圖34)之間圍繞樞轉軸線P1樞轉耦接至基座214。此處,如在平行於樞轉軸線P1之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操作部件216之樞轉軸線P1位於缸軸線A2與把手安裝軸線A1之間的區域中。較佳地,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樞轉軸線P1與把手安裝軸線A1之間的線性距離L1 (最短距離)係在自十五公釐至三十公釐之範圍中。此處,在第三實施例中,線性距離L1為二十一公釐。
在第三實施例中,如上文所提及,把手安裝結構218耦接至基座214。把手安裝結構18在安裝狀態中界定把手安裝軸線A1,其沿著把手H線性地延伸,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2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218安裝至把手H。把手安裝軸線A1在安裝狀態中與把手H之縱向中心軸線實質上重合。
基座214包括把手接觸部分220。把手接觸部分220經構形以在安裝狀態中接觸把手H,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2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218安裝至把手H。在第一實施例中,把手接觸部分220具有第一把手支座221及第二把手支座222。把手安裝結構218經配置於第一把手支座2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2之間。在第三實施例中,基座214包括主體224。把手接觸部分220與主體224一體地形成。
較佳地,第一把手支座221具有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1a,且第二把手支座222具有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2a。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2a之曲率在第三實施例中為相同的。較佳地,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2a之曲率與把手H之曲率實質上相同或稍微大於把手H之曲率。以此方式,當液壓操作裝置210係在安裝狀態中時,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1a及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222a可在兩個位置處緊緊地接觸把手H,在該安裝狀態中,基座214藉由把手安裝結構218安裝至把手H。
此處,基座214具有在軸向方向D1上延伸之引導件226。引導件226與主體224一體地形成且在第一把手支座2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2之間延伸。因此,引導件26位於第一把手支座221與第二把手支座22之間。以此方式,把手安裝結構218在平行於把手安裝軸線A1之軸向方向D1上可調整地耦接至引導件226。
如上文所提及,在所說明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210為液壓操作裝置。在此狀況下,基座214包括界定缸軸線A2之缸內孔230。液壓操作裝置210進一步包含可移動地設置在缸內孔230中之活塞232。缸內孔230經設置在基座214之主體224中。較佳地,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樞轉軸線P1與缸軸線A2之間的線性距離L2係在自三公釐至十五公釐之範圍中。此處,在第三實施例中,線性距離(最短距離) L2為七公釐半。
此處,如在平行於操作部件216之樞轉軸線P1之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缸軸線A2相對於把手安裝軸線A1非垂直地延伸。又,如在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缸軸線A2不平行於把手配置區域A之把手安裝軸線A1。如在平行於樞轉軸線P1之樞轉軸線方向D2上檢視,當該缸內孔230自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缸內孔230之缸軸線A2朝向把手安裝軸線A1傾斜。換言之,缸軸線A2在活塞232之致動方向(亦即,第三實施例中之右側方向)上自把手安裝軸線A1偏離。較佳地,如在第三實施例中,缸軸線A2及把手安裝軸線A1形成在自一度至二十五度之範圍中之傾角θ。更佳地,傾角θ係在自五度至十五度之範圍中。在第三實施例中,傾角θ為十度。
如上文所提及,活塞232可移動地設置在缸內孔230中。活塞232具備第一環形密封環234A及第二環形密封環234B。第一環形密封環234A及第二環形密封環234B較佳地為彈性(例如橡膠) O形環,其具有均勻的橫截面剖面。第一環形密封環234A及第二環形密封環234B可滑動地接觸缸內孔230之內表面。缸內孔230及活塞232之第一環形密封環234A界定液壓腔室236,其大小回應於操作部件216之操作而改變。液壓腔室236填充有諸如礦物油之液壓流體。
偏置元件238安置於缸內孔230中,且使活塞232偏置至非致動(靜止或非操作)位置。此處,偏置元件238為線圈壓縮彈簧,其使活塞232偏置至非致動位置。偏置元件238亦使操作部件216偏置至其靜止位置(亦即,無外力施加至操作部件216)。因此,當活塞232回應於操作部件216之操作而在缸內孔230中移動時,活塞232壓縮偏置元件238。
活塞232操作性地耦接至操作部件216以回應於操作部件216之操作而在缸內孔230內移動活塞232。亦即,如圖25至圖34中所見,活塞232耦接至操作部件216以回應於操作部件216自靜止位置至操作位置之樞轉移動而被推動。活塞232回應於操作部件216之操作而在缸內孔230內沿著缸軸線A2線性地移動。
參考圖23至圖25,操作部件216包括操作桿240。操作桿240包括安裝部分240a及桿部分240b。液壓操作裝置210進一步包含扭矩傳輸機構241,其操作性地連接活塞232與操作部件216以按操作部件216之移動與活塞232之移動的非恆定致動比率推動活塞232。如將在下文中解釋,扭矩傳輸機構241經構形以在操作部件216之移動之開始區段M1期間相對於操作部件216之移動量以第一致動比率R1移動活塞232,且在操作部件216之移動之後續區段M2期間相對於操作部件216之移動量以第二致動比率R2移動活塞232。第一致動比率R1大於第二致動比率R2。
在第三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210之扭矩傳輸機構241進一步包含可移動地安裝至基座214之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及可移動地安裝至基座214之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較佳地,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樞轉耦接至基座214,且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樞轉耦接至基座214。詳言之,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圍繞樞轉軸線P1樞轉耦接至基座214,且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圍繞不同於樞轉軸線P2之額外樞轉軸線P2樞轉耦接至基座214。
在第三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210之扭矩傳輸機構241進一步包含連接桿243及凸輪引導件244。連接桿243操作性地連接於活塞232與操作部件216之間。凸輪引導件244將連接桿243支撐至基座214。凸輪引導件244經塑形成以操作部件216之移動與活塞232之移動的非恆定致動比率來控制活塞232之移動。
較佳地,該對凸輪引導件244在連接桿243之相對側上提供至基座214。在第三實施例中,凸輪引導件244安置於細長槽245中,該等細長槽形成於基座214之主體224中。凸輪引導件244以可拆卸方式固持在細長槽245中。凸輪引導件244中之每一者具有成型凸輪表面,其經由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及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控制活塞232之移動相對於操作部件216之移動。此處,凸輪引導件244中之每一者具有第一凸輪區段244a及第二凸輪區段244b。第一凸輪區段244a相對於缸軸線A2傾斜,使得連接桿243在操作部件216之移動之開始區段M1期間相對於操作部件216之移動量以第一致動比率R1移動活塞232。第二凸輪區段244b相對於缸軸線A2傾斜,使得連接桿243在操作部件216之移動之後續區段M2期間相對於操作部件216之移動量以第二致動比率R2移動活塞232。以此方式,當連接桿243在凸輪引導件244的控制下自第一凸輪區段244a移動至第二凸輪區段244b時,連接桿243相對於缸軸線A2之角度變得較小。
此處,連接桿243包括軸243a、軛243b、輥243c及支撐銷243d。軸243a具有可操作地連接至活塞232之一個端部及固定至軛243b之第二端部。軛243b經由支撐銷243d可旋轉地支撐輥243c。較佳地,輥243c藉由軸承(圖中未示)可旋轉地支撐在支撐銷243d上。支撐銷243d之端部位於凸輪引導件244中以用於控制連接桿243相對於基座214之移動。此處,支撐銷243d之端部各自具備低摩擦套筒243d1。
在第三實施例中,較佳地,操作桿240及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藉由第一樞軸銷246樞轉地安裝至基座214。第一樞軸銷246之中心軸線界定樞轉軸線P1。詳言之,操作桿240之安裝部分240a藉由樞軸銷246相對於基座214樞轉地安裝。操作桿240之桿部分240b自安裝部分240a延伸至操作桿240之遠側自由端部。以此方式,使用者移動操作桿240之桿部分240b,使得操作桿240及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作為一單元相對於基座14在樞軸銷246上自靜止(非操作)位置(圖20至圖25)共同樞轉至操作位置(圖26至圖34)。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藉由第二樞軸銷247樞轉地安裝至基座214。第二樞軸銷247之中心軸線界定樞轉軸線P2。第一樞軸銷246及第二樞軸銷247平行並且自彼此偏移。當操作桿240由使用者操作時,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藉由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樞轉。
詳言之,當操作桿240由使用者操作時,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接觸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使得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及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以相同速度樞轉。因此,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及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中之每一者與操作桿240之致動比率為相等的。換言之,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圍繞樞轉軸線P1之角度移位及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之角度移位均等於操作桿240圍繞樞轉軸線P1之角度移位。
更特定言之,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具有第一接觸部分241a及第二接觸部分241b。此處,第一接觸部分241a及第二接觸部分241b為彎曲接觸表面。第一接觸部分241a經構形以自操作部件216接收輸入扭矩。亦即,第一接觸部分241a接觸操作桿240之支座240c以自操作部件216接收輸入扭矩。第二接觸部分241b經構形以將輸入扭矩傳輸至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第二扭矩傳輸部件242具有第三接觸部分242a及第四接觸部分242b。第三接觸部分242a經構形以自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6接收經傳輸扭矩。亦即,第三接觸部分242a接觸第二接觸部分241b以自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6接收經傳輸扭矩。此處,第二接觸部分241b及第三接觸部分242a為彎曲接觸表面。第四接觸部分242b經構形以將經傳輸扭矩傳輸至連接桿243。詳言之,第四接觸部分242b接觸連接桿243之輥243c。
參考圖24及圖25,操作部件16進一步包括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250。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250亦被稱作到達距離調整件。換言之,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250調整操作桿240相對於基座214之靜止位置或非致動位置。以此方式,可調整操作桿240之桿部分240b與把手H之間的距離或到達距離。基本上,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250改變操作桿240與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之間的相對位置。
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250包括調整部件252及偏置元件254。此處,在第三實施例中,調整部件252為固定螺桿,其經旋擰至操作桿240之安裝部分240a之螺紋內孔240d中。偏置元件254為安置於操作桿240之支座240e與第一接觸部分241a之間的壓縮件。以此方式,偏置元件254在操作桿240與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之間施加偏置力,從而促使第一接觸部分241a抵靠調整部件252 (例如固定螺桿)。當調整部件252經調整以增加操作桿240距圖24及圖25中所展示之位置的到達距離時,操作桿240圍繞樞轉軸線P1在逆時針方向上樞轉,而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保持固定。在操作桿240之此經調整到達位置中,調整部件252之尖端變成由第一接觸部分241a接觸之操作桿240之支座。由於偏置元件254之偏置力,當操作桿240自靜止位置操作至操作位置時,操作桿240及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作為硬質單元移動。若不使用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250,則可使第一扭矩傳輸部件241與操作桿240成一體。
如圖20至圖22中所見,把手安裝結構218包括夾帶260、托架262及緊固部件264。把手安裝結構218與第一實施例之把手安裝結構18相同。因此,夾帶260環繞基座214之引導件226。緊固部件264相對於夾帶260可調整地耦接托架262。在調整緊固部件264後,托架262相對於夾帶60移動。換言之,緊固部件264經緊固及鬆開以相對於夾帶260移動托架262。托架262與基座214分離。
如圖23中所見,基座214包括軟管附接埠270,其在安裝狀態中時安置在基座214之向下側中之一者上。軟管附接埠270與缸內孔230流體流通,使得液壓流體可經由軟管附接埠270自缸內孔230流動及流入該缸內孔中。如圖22中所見,班卓琴式螺栓272附接至軟管附接埠270,其具有內螺紋以用於以螺紋方式收納班卓琴式螺栓272以將液壓軟管212之軟管連接器212a附接至基座214。亦即,班卓琴式螺栓272經旋擰至軟管附接埠270中以將液壓軟管212之軟管連接器212a附接至基座214及將液壓軟管212流體連接至缸內孔230。班卓琴式螺栓272包括中心內孔及連接至該中心內孔之至少一個徑向內孔,以用於以習知方式創建通過班卓琴式螺栓272之液壓流體通道。
較佳地,軟管附接埠270具有不平行於樞轉軸線P1之中心埠軸線。更佳地,在第三實施例中,當在安裝狀態中時,軟管附接埠270在向後方向上傾斜。換言之,軟管附接埠270之中心埠軸線在把手安裝結構218下方在向後方向上自軟管附接埠270之外部開口延伸出來。雖然使軟管附接埠270在向後方向上傾斜係較佳的,但軟管附接埠270之配置不限於軟管附接埠270之此向後定向。
在理解本發明之範疇時,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包含」及其派生詞意欲為指定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之存在的開放式術語。前述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的詞語,諸如術語「包括」、「具有」及其派生詞。又,除非另行說明,否則術語「零件」、「區段」、「部分」、「部件」或「元件」當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零件或多個零件之雙重含義。
如本文中所使用,以下方向術語「面向框架側」、「非面向框架側」、「向前」、「向後」、「前」、「後」、「向上」、「向下」、「上方」「下方」、「朝上」、「朝下」、「頂部」、「底部」、「側面」、「豎直」、「水平」、「垂直」及「橫向」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術語指在直立騎乘位置中並配備有液壓操作裝置的自行車之彼等方向。因此,用以描述液壓操作裝置之此等方向術語應相對於在水平表面上在直立騎乘位置中且配備有液壓操作裝置之自行車解釋。術語「左」及「右」用以指示當如自自行車之後面觀看自右側參考時的「右」,以及當如自自行車之後面觀看自左側參考時的「左」。
如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片語「中之至少一者」意味著所要選擇之「一或多個」。舉例而言,如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片語「中之至少一者」在其選擇之數目為二之情況下意謂「僅一個單個選擇」或「兩個選擇中之兩者」。對於另一實例,如本發明中所使用之片語「中之至少一者」在其選擇之數目等於或大於三之情況下意謂「僅一個單個選擇」或「等於或大於兩個選擇之任何組合」。
又,應理解,儘管術語「第一」及「第二」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各種組件,但此等組件不應受此等術語限制。此等術語僅用於將一個組件與另一個組件區分開來。因此,例如,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教示內容情況下,上文所論述之第一組件可被稱為第二組件且第二組件可被稱為第一組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附接」涵蓋其中元件係藉由將元件直接附著至另一元件而直接固定至另一元件的構形;其中元件係藉由將元件附著至又附著至另一元件之中間部件而間接固定至另一元件的構形;及其中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成一體(亦即,一個元件基本上為另一元件之一部分)的構形。此定義亦適用於類似含義之詞語,例如「接合」、「連接」、「耦接」、「安裝」、「結合」、「固定」及其派生詞。最後,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諸如「實質上」、「大約」及「大致」之程度術語意謂所修飾之術語之偏差量以使得最終結果並無顯著改變。
雖然僅所選實施例已經挑選以說明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自本發明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背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的本發明之範疇情況下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變及修改。舉例而言,除非另外特定地陳述,否則各種組件的大小、形狀、位置或定向可視需要而改變,只要改變不實質上影響其預期功能即可。除非另外特定地陳述,否則經展示直接連接或彼此接觸的組件可具有安置於其間的中間結構,只要改變不實質上影響其預期功能即可。除非另外特定地陳述,否則一個元件的功能可藉由兩個而執行,且反之亦然。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及功能可在另一實施例中被採用。不必所有優點同時存在於特定實施例中。與先前技術相比獨特的每一特徵單獨或與其他特徵組合亦應由本申請人視為其他發明的單獨描述,包括由此(等)特徵體現的結構及/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前述描述僅提供用於說明,且並不出於限制如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之目的而提供。
10:操作裝置 12:液壓軟管 12a:軟管連接器 14:基座 16:操作部件 18:把手安裝結構 20:把手接觸部分 21:第一把手支座 21a: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 22:第二把手支座 22a: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 24:主體 24a:非把手接觸部分 26:引導件 26a:凸表面 26b:凹表面 30:缸內孔 30a:第一缸部分 30b:第二缸部分 32:活塞 34A:第一環形密封環 34B:第二環形密封環 36:液壓腔室 38:偏置元件 40:操作桿 40a:安裝部分 40a1:螺紋內孔 40b:桿部分 40b1:連接區段 40b2:使用者接觸區段 40c:遠側自由端部 42:致動器 44:連接連桿 46:樞軸銷 48:使用者接觸表面 50: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 52:調整部件 54:偏置元件 56:活塞位置調整件 56a:活塞調整部件 56b:螺紋孔 60:夾帶 62:托架 62a:連接部分 62b:開口 64:緊固部件 64a:螺紋螺栓 64b:螺母 66:把手接觸表面 66a:第一接觸表面 66b:第二接觸表面 70:軟管附接埠 70a:內螺紋 72:班卓琴式螺栓 74:液壓儲液器 76:第一流體埠 78:第二流體埠 80:其他裝置 80a:安裝部分 110:操作裝置 114:基座 114a:引導件 116:操作部件 118:把手安裝結構 161:第一夾具部分 161a:第一彎曲把手接觸表面 161b:第一接合部分 163:第二夾具部分 163a:第二彎曲把手接觸表面 163b:第二接合部分 165:緊固部件 210:操作裝置 212:液壓軟管 212a:軟管連接器 214:基座 216:操作部件 218:把手安裝結構 220:把手接觸部分 221:第一把手支座 221a: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 222:第二把手支座 222a: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 224:主體 226:引導件 230:缸內孔 232:活塞 234A:第一環形密封環 234B:第二環形密封環 236:液壓腔室 238:偏置元件 240:操作桿 240a:安裝部分 240b:桿部分 240c:支座 240d:螺紋內孔 240e:支座 241:扭矩傳輸機構 241a:第一接觸部分 241b:第二接觸部分 242:第二扭矩傳輸部件 242a:第三接觸部分 242b:第四接觸部分 243:連接桿 243a:軸 243b:軛 243c:輥 243d:支撐銷 243d1:低摩擦套筒 244:凸輪引導件 244a:第一凸輪區段 244b:第二凸輪區段 245:細長槽 246:第一樞軸銷 247:第二樞轉銷 250: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 252:調整部件 254:偏置元件 260:夾帶 262:托架 264:緊固部件 270:軟管附接埠 A:把手配置區域 A1:把手安裝軸線 A2:缸軸線 A3:中心埠軸線 A4:縱向軸線 D1:軸向方向 D2:樞轉軸線方向 D3:方向 H:把手 L1:線性距離 L2:線性距離 M1:開始區段 M2:後續區段 P1:樞轉軸線 P2:樞轉軸線 PL1:平面 PL2:平面 R1:九十度範圍 R2:四十五度範圍 V:人力車輛 θ:傾角
現參考形成此最初揭示內容之一部分的附圖:
圖1為配備有根據第一實施例之液壓操作裝置之人力車輛的把手之一部分的頂部透視圖;
圖2為圖1中所說明的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俯視圖,其中操作部件(操作桿)處於靜止位置;
圖3為圖1及圖2中所說明之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俯視圖,但其中該操作部件已經移動至致動位置;
圖4為圖1至圖3中所說明之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仰視平面圖;
圖5為圖1至圖4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的第一端正視圖,其中展示把手之橫截面;
圖6為圖1至圖5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第二端正視圖,其中展示把手之橫截面;
圖7為圖1至圖6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後側正視圖;
類似於圖7,圖8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的後側正視圖,但其中移除夾具;
類似於圖2,圖9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俯視圖,但其中液壓操作裝置之把手安裝結構已經相對於液壓操作裝置之底部調整;
圖10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沿著截面平面截取之橫截面視圖,該截面平面垂直於液壓操作裝置之操作部件之樞轉軸線且穿過在液壓操作裝置之底部中設置的缸內孔之缸軸線;
類似於圖10,圖11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的橫截面視圖,但其中該操作部件已經移動至致動位置;
圖12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沿著截面平面截取之橫截面視圖,該截面平面垂直於液壓操作裝置之操作部件之樞轉軸線且穿過液壓操作裝置之液壓儲液器;
類似於圖4,圖13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的端部正視圖,其中展示液壓操作裝置之把手安裝結構之橫截面;
圖14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底部的沿著圖4之截面線14-14截取之橫截面視圖;
圖15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底部的沿著圖4之截面線15-15截取之橫截面視圖;
圖16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底部的沿著圖4之截面線16-16截取之橫截面視圖;
圖17為圖1至圖7中所說明之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俯視圖,但其中另一裝置已經附接至液壓操作裝置之把手安裝結構;
圖18為圖1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及另一裝置的底部透視圖;
圖19為配備有根據第二實施例之液壓操作裝置的人力車輛之把手之一部分的頂部透視圖;
圖20為配備有根據第三實施例之液壓操作裝置的人力車輛之把手之一部分的頂部透視圖;
圖21為圖20中所說明之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俯視圖,其中操作部件(操作桿)處於靜止位置;
圖22為圖20及圖21中所說明之把手及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仰視平面圖;
圖23為圖20至圖22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沿著截面平面截取之橫截面視圖,該截面平面垂直於液壓操作裝置之制動操作部件之樞轉軸線且穿過在液壓操作裝置之底部中設置的缸內孔之缸軸線;
圖24為圖23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一部分的部分放大橫截面視圖;
類似於圖24,圖25為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放大橫截面視圖,但其中出於說明的目的移除額外部分;
圖26為圖1及圖2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俯視圖,但其中該操作部件(操作桿)已經移動至操作位置;
圖27為圖26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放大橫截面視圖;
圖28為圖2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仰視圖;
圖29為圖1及圖2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俯視圖,但其中該操作部件已經移動至致動位置,其比圖26至圖28之操作位置更遠離靜止位置;
圖30為圖29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放大橫截面視圖;
圖31為圖30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仰視圖;
圖32為圖1及圖2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俯視圖,但其中該操作部件已經移動至致動位置,其比圖29至圖31之操作位置更遠離靜止位置;
圖33為圖32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放大橫截面視圖;且
圖34為圖33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之該部分的部分仰視圖。
210:操作裝置
214:基座
216:操作部件
218:把手安裝結構
220:把手接觸部分
221:第一把手支座
221a:第一彎曲把手支座表面
222:第二把手支座
222a:第二彎曲把手支座表面
224:主體
230:缸內孔
232:活塞
234A:第一環形密封環
234B:第二環形密封環
236:液壓腔室
238:偏置元件
240:操作桿
240a:安裝部分
240b:桿部分
241:扭矩傳輸機構
242:第二扭矩傳輸部件
243:連接桿
244:凸輪引導件
260:夾帶
262:托架
270:軟管附接埠
A1:把手安裝軸線
A2:缸軸線
D1:軸向方向
D2:樞轉軸線方向
L1:線性距離
P1:樞轉軸線
P2:樞轉軸線
θ:傾角

Claims (24)

  1. 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該液壓操作裝置包含: 一基座,其包括界定一缸軸線之一缸內孔; 一操作部件,其在一靜止位置與一操作位置之間圍繞一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及 一把手安裝結構,其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在一安裝狀態中界定一把手安裝軸線,其沿著一把手線性地延伸,在該安裝狀態中,該基座藉由該把手安裝結構安裝至該把手,其中 如在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當該缸內孔自該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該缸內孔之該缸軸線朝向該把手安裝軸線傾斜,且 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位於該缸軸線與該把手安裝軸線之間的一區域中。
  2.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液壓儲液器,其連接至該缸內孔。
  3. 一種用於一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該液壓操作裝置包含: 一基座,其包括界定一缸軸線之一缸內孔及連接至該缸內孔之一液壓儲液器; 一操作部件,其在一靜止位置與一操作位置之間圍繞一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及 一把手安裝結構,其耦接至該基座,該把手安裝結構在一安裝狀態中界定一把手安裝軸線,其沿著一把手線性地延伸,在該安裝狀態中,該基座藉由該把手安裝結構安裝至該把手,其中 如在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當該缸內孔自該樞轉軸線延伸離開時,該缸內孔之該缸軸線朝向該把手安裝軸線傾斜,且 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液壓儲液器與該把手安裝結構偏移。
  4.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當在該安裝狀態中時,該液壓儲液器安置於該缸內孔上方。
  5.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缸軸線與該把手安裝軸線形成在自一度至二十五度之一範圍中之一傾角。
  6. 如請求項5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傾角係在自五度至十五度之一範圍中。
  7.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活塞,其可移動地設置在該缸內孔中。
  8. 如請求項7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活塞耦接至該操作部件以回應於該操作部件自該靜止位置至該操作位置之一樞轉移動而被拉動。
  9. 如請求項7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活塞位置調整件,其操作性地耦接至該活塞。
  10.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部件進一步包括一操作部件位置調整件。
  11.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座包括一軟管附接埠,其在該安裝狀態中時安置在該基座之一向下側及一向後側中之一者上。
  12. 如請求項1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軟管附接埠位於相對於該缸內孔之該缸軸線之九十度範圍中,且 該九十度範圍自垂直於該樞轉軸線且包括該缸軸線之一平面延伸至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且包括該缸軸線之一平面。
  13. 如請求項1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軟管附接埠具有不平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中心埠軸線。
  14.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部件包括一操作桿。
  15. 如請求項14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桿具有一使用者接觸表面,其在不平行於一平面之一方向上為細長的,該平面垂直於該樞轉軸線且包括該缸軸線。
  16.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與該把手安裝軸線之間的一線性距離係在自十五公釐至三十公釐之一範圍中。
  17.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如在該樞轉軸線方向上檢視,該樞轉軸線與該缸軸線之間的一線性距離係在自三公釐至十五公釐之一範圍中。
  18. 如請求項7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活塞耦接至該操作部件以回應於該操作部件自該靜止位置至該操作位置之一樞轉移動而被推動。
  19. 如請求項18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扭矩傳輸機構,其操作性地連接該活塞與該操作部件以按該操作部件之一移動與該活塞之一移動的一非恆定致動比率推動該活塞。
  20. 如請求項19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扭矩傳輸機構經構形以在該操作部件之該移動之一開始區段期間相對於該操作部件之一移動量以一第一致動比率移動該活塞及在該操作部件之該移動之一後續區段期間相對於該操作部件之該移動量以一第二致動比率移動該活塞,且 該第一致動比率大於該第二致動比率。
  21. 如請求項18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連接桿,其操作性地連接於該活塞與該操作部件之間,及 一凸輪引導件,其將該連接桿支撐至該基座,該凸輪引導件經塑形成以該操作部件之一移動與該活塞之一移動的一非恆定致動比率來控制該活塞之移動。
  22. 如請求項2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其可移動地安裝至該基座;及 一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其可移動地安裝至該基座, 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具有經構形以自該操作部件接收一輸入扭矩之一第一接觸部分及經構形以將該輸入扭矩傳輸至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之一第二接觸部分, 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具有經構形以自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接收一經傳輸扭矩之一第三接觸部分及經構形以將該經傳輸扭矩傳輸至該連接桿之一第四接觸部分。
  23. 如請求項22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樞轉耦接至該基座,且 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樞轉耦接至該基座。
  24. 如請求項23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扭矩傳輸部件圍繞該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且 該第二扭矩傳輸部件圍繞不同於該樞轉軸線之一額外樞轉軸線樞轉耦接至該基座。
TW109123382A 2019-09-04 2020-07-10 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TW2021106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16560474A 2019-09-04 2019-09-04
US16/560,474 2019-09-04
US16/694,743 2019-11-25
US16/694,743 US11702169B2 (en) 2019-09-04 2019-11-25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695A true TW202110695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56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3382A TW202110695A (zh) 2019-09-04 2020-07-10 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2169B2 (zh)
CN (1) CN112441179A (zh)
DE (1) DE102020210241A1 (zh)
TW (1) TW20211069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12318A1 (de) * 2021-05-11 2022-11-17 Shimano Inc. Montageglied
US11492063B1 (en) * 2021-05-25 2022-11-08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325674B1 (en) * 2021-05-25 2022-05-10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DE102021122171A1 (de) 2021-08-26 2023-03-02 Shimano Inc. Hydraulisch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mit muskelkraft angetriebenes fahrzeug
DE102021122173A1 (de) 2021-08-26 2023-03-02 Shimano Inc. Hydraulisch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vom menschen angetriebenes fahrzeug
DE102022103695A1 (de) * 2022-02-17 2023-08-17 Shimano Inc.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muskelkraftbetriebenes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63475A1 (en) 1995-11-22 1997-05-23 Joseph Debreczeni Hydraulic brake system
US5813501A (en) * 1996-10-18 1998-09-29 Terry, Sr.; Maurice C. Hand operated hydraulic vehicle brake
US6263754B1 (en) 1998-07-28 2001-07-24 Sram Corporation Two axis hand lever
US6336525B1 (en) * 2000-06-19 2002-01-08 Tony Leng Disc brake oil pressure adjusting device for bikes
WO2002058988A1 (en) * 2001-01-24 2002-08-01 Freni Brembo S.P.A. A master cylinder for vehicles controllable by means of handlebars
JP2003261086A (ja) 2002-03-07 2003-09-16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ITFI20030241A1 (it) 2003-09-15 2005-03-16 Formula Srl Dispositivo per il comando di freni idraulici in cicli,
US7546909B2 (en) * 2004-03-09 2009-06-16 Hayes Bicycle Group, Inc. Lever assembly and master cylinder
US7308791B2 (en) 2005-02-18 2007-12-18 Shimano Inc. Hydraulic disc brake lever assembly
TW200930611A (en) 2008-01-03 2009-07-16 Lee Chi Entpr Co Ltd Brake operation device with adjustable installation position
TWM387056U (en) * 2010-03-30 2010-08-21 Shimano Kk Brake rod device of bike
US8943924B2 (en) * 2010-11-24 2015-02-03 Hb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djustable lever assembly
US9840304B2 (en) * 2011-03-03 2017-12-12 Shimano Inc. Hydraulic brake actuation device
US9630677B2 (en) * 2012-06-15 2017-04-25 Sram, Llc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JP3181557U (ja) * 2012-11-29 2013-02-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TWM481187U (zh) * 2013-11-20 2014-07-01 Tektro Technology Corp 自行車刹車油壓調整裝置
DE102014111641A1 (de) * 2014-08-14 2016-02-18 Gustav Magenwirth Gmbh & Co. Kg Handbetätigte Gebereinheit
US10676151B2 (en) * 2017-08-03 2020-06-09 Shimano Inc.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10829180B2 (en) * 2017-08-28 2020-11-10 Shimano Inc.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11249507B2 (en) * 2017-12-28 2022-02-15 Honda Motor Co., Ltd. Lever device
US10494053B2 (en) * 2018-01-21 2019-12-0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US11077911B2 (en) * 2019-09-04 2021-08-03 Shimano In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220024537A1 (en) * 2020-07-23 2022-01-27 Hayes Bicycle Group Inc. Brake assembly
US11912372B2 (en) * 2020-12-14 2024-02-27 Sram, Llc Hydraulic brake control device with handlebar proximal hose attach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1179A (zh) 2021-03-05
US20210061407A1 (en) 2021-03-04
US11702169B2 (en) 2023-07-18
DE102020210241A1 (de)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10695A (zh) 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
TWI508890B (zh) 腳踏車液壓元件操作裝置
US7942250B2 (en) Bicycle hydraulic brake device
US10494053B2 (en) Operating device
US9840304B2 (en) Hydraulic brake actuation device
CN112441180B (zh) 用于人力车辆的操作装置
US10967932B2 (en)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US11618528B2 (en) Piston assembly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150274252A1 (en)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CN113682413B (zh) 用于人力驱动车辆的活塞组件
CN109383685B (zh) 操作装置
US11572128B2 (en) Piston assembly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20230303205A1 (en)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2005992B2 (en)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9701362B2 (en) Bicycle brake device
TW202308890A (zh) 用於人力車輛的液壓操作裝置
TW202308891A (zh) 用於人力車輛的液壓操作裝置
US10118666B2 (en) Bicycle hydraulic device
TW202208228A (zh) 用於人力車輛的操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