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0121A - 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 Google Patents

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0121A
TW202110121A TW109122181A TW109122181A TW202110121A TW 202110121 A TW202110121 A TW 202110121A TW 109122181 A TW109122181 A TW 109122181A TW 109122181 A TW109122181 A TW 109122181A TW 202110121 A TW202110121 A TW 2021101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send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2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56125B (zh
Inventor
平田龍一
相尾浩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0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0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6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612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技術係有關於能夠防止不需要重送之資料被重送的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通訊控制裝置,係具備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並進行:將針對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的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是已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本技術係可適用於通訊系統。

Description

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本技術係有關於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特別是有關於,能夠防止不需要重送之資料被重送的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近年來,不僅在體育館等之公共設施,就連家庭內也會緻密地配置存取點(以下稱為AP),正逐漸增加。因此,在AP彼此間進行協調,以提升系統吞吐量或信賴性的技術,正受到矚目。
在AP間進行協調之際,會有管理AP彼此的AP(Master AP)存在的情況。AP間協調技術之1,係有從複數個AP往1台終端(STA)同時進行送訊的Joint Transmission。
藉由來自Master AP的指示,而由AP1及AP2進行協調送訊之際,AP1與AP2就會協調而對STA進行資料之送訊。然後,接收到資料的STA,係將資料的確認回應也就是ACK予以發送。此外,專利文獻1中係記載,基於ACK而控制調變編碼方式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11923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從STA所被發送的ACK,係只有在AP2上完成收訊。AP1在ACK的收訊中發生失敗的情況下,即使在STA上資料的收訊已成功,且ACK已被發送,但AP1恐怕仍會嘗試進行資料的重送。
本技術係有鑑於如此狀況而研發,目的在於能夠防止不需要重送之資料被重送。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技術的第1側面的通訊控制裝置係具備: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控制部,係進行:將針對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的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本技術的第2側面的無線通訊裝置係具備:通訊部,係與通訊控制裝置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控制成要進行協調送訊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和基於前記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往無線通訊終端與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前記協調送訊的控制;和將含有關於前記無線通訊終端針對前記協調送訊的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本技術的第3側面的無線通訊終端係具備: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控制部,係進行:針對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被協調送訊的資料,判定領取結果的控制;和將表示前記領取結果的領取確認訊號,連同用來令其將含有關於前記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通訊控制裝置所需之控制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於本技術之第1側面中,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會進行通訊;針對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的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被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會被進行。
於本技術之第2側面中,與通訊控制裝置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會進行通訊;將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控制成要進行協調送訊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和基於前記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往無線通訊終端與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前記協調送訊的控制、和將含有關於前記無線通訊終端針對前記協調送訊的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會被進行。
於本技術之第3側面中,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會進行通訊;針對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被協調送訊的資料,判定領取結果的控制;和將表示前記領取結果的領取確認訊號,連同用來令其將含有關於前記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通訊控制裝置所需之控制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會被進行。
以下說明用以實施本技術的形態。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0.系統及裝置的構成例 1.第1實施形態(關於Block Ack的資訊之送訊之例子) 2.第2實施形態(緩衝區量也做送訊之例子) 3.第3實施形態(STA所致之送訊之誘發之例子) 4.第4實施形態(電腦)
<0.系統及裝置的構成例> <通訊系統的構成例> 圖1係為本技術的實施形態所述之通訊系統的構成例的圖示。
圖1的通訊系統係為,存取點(以下稱為AP)1及AP2、和Master AP,是藉由有線通訊或無線通訊而被連接所構成。又,通訊系統係為,AP1及AP2、與身為無線通訊終端的STA,是藉由無線通訊而被連接所構成。
AP1及AP2係由,對STA進行協調而發送資料的無線通訊裝置11-1及11-2所構成。STA係由,隸屬於AP所管理之網路中的無線通訊終端12所構成。Master AP係由,進行複數個AP之通訊控制的通訊控制裝置13所構成。無線通訊裝置11-1及11-2,係在不需要特地區分的情況下,稱作無線通訊裝置11。
此外,圖1中的無線通訊裝置的數量或位置關係係為一例,並不限定於圖1的記載。
<無線通訊裝置的構成例> 圖2係為無線通訊裝置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2所示的無線通訊裝置11,係作為AP而動作的裝置。
無線通訊裝置11,係由控制部31、電源部32、通訊部33、及記憶部35所構成。通訊部33,係亦可由2個以上所構成。控制部31及通訊部33,係亦可以1個以上之LSI的方式而被構成。
通訊部33,係進行資料的送訊及收訊。通訊部33係由:記憶部50、資料處理部51、無線控制部52、調變解調部53、訊號處理部54、頻道推定部55、無線介面(I/F)部56-1乃至56-N、及放大部57-1乃至57-N所構成。通訊部33,係亦可為獨立的構成要素,亦可為通訊部33之一部分的構成要素是被共通化的構成要素。例如,記憶部50、資料處理部51、無線控制部52、調變解調部53亦可被共通化。
無線I/F部56-1乃至56-N、放大部57-1乃至57-N、及天線58-1乃至58-N,係具有相同末位號碼者分別視為1組,亦可為各組是視為1個構成要素。又,放大部57-1乃至57-N,其機能亦可被內包於無線I/F部56-1乃至56-N中。
此外,以下若沒有需要區分通訊部33-1乃至33-3的情況下,則適宜簡稱為通訊部33。又,若沒有需要區分無線I/F部56-1乃至56-N、放大部57-1乃至57-N、及天線58-1乃至58-N的情況下,則適宜簡稱為無線I/F部56、放大部57、及天線58。
控制部31,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所構成。控制部31,係執行ROM等中所被記憶的程式,而進行電源部32及各通訊部33的無線控制部52之控制。
電源部32,係由電池電源或固定電源所構成,對無線通訊裝置11之全體供給電力。
記憶部50,係將從上層所被輸入的資料予以保持,並往資料處理部51輸出。又,記憶部50,係將從資料處理部51所被供給之資料予以保持,並往上層輸出。記憶部50的一部分,係作為記憶部35,而被配置給通訊部33外的無線通訊裝置11。
資料處理部51,係在送訊時,使用從記憶部50所被供給之資料而生成無線送訊所需之封包。資料處理部51,係對已生成之封包,進行媒體存取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所需之標頭之附加或錯誤偵測碼之附加等之處理,將處理後的資料,輸出至調變解調部53。
資料處理部51,係在收訊時,對從調變解調部53所被供給之資料,進行MAC標頭之解析、封包錯誤之偵測、重排處理等,並將處理後的資料,往記憶部50予以輸出。
無線控制部52,係進行無線通訊裝置11的各部之間的資訊之交付,並控制通訊部33內的各部。無線控制部52,係由送訊控制部61和收訊控制部62所成。
送訊控制部61,係在送訊時,因應需要而進行調變解調部53及訊號處理部54中的參數設定、資料處理部51中的封包之排程、無線I/F部56及放大部57的參數設定或送訊功率控制。收訊控制部62,係在收訊時,因應需要而進行調變解調部53及訊號處理部54中的參數設定、無線I/F部56、及放大部57的參數設定。
又,尤其是,送訊控制部61,係基於從Master AP已被接收之表示協調送訊之開始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與其他AP進行資料的協調送訊。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中係含有: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
送訊控制部61,係基於從STA所被接收到的表示資料之領取的Block Ack也就是領取確認訊號,而判定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送訊控制部61係生成含有關於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且表示已判定之送訊結果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送訊控制部61,係基於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中所含之回應設定資訊,而控制各部以發送送訊結果回應訊號。
收訊控制部62,係控制各部,以將從Master AP所被發送過來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收訊控制部62,係控制各部,以將從STA所被發送過來的領取確認訊號,予以接收。收訊控制部62,係控制各部,以將從Master AP所被發送過來的表示協調送訊之結束的協調送訊結束訊號,予以接收。
此外,這些無線控制部52之至少一部分的動作,係亦可取代無線控制部52而改由控制部31來進行之。又,控制部31及無線控制部52,係亦可被構成為1個區塊。
調變解調部53,係在送訊時,對從資料處理部51所被供給之資料,基於藉由控制部31而被設定的編碼方式及調變方式,進行編碼、交錯、及調變,生成資料符元串流。調變解調部53,係將已生成之資料符元串流,輸出至訊號處理部54。
調變解調部53,係在收訊時,對從訊號處理部54所被供給之資料符元串流,進行解調、去交錯、及解碼,將其結果的資料,輸出至資料處理部51或無線控制部52。
訊號處理部54,係在送訊時,因應需要,而對從調變解調部53所被供給之資料符元串流,進行用作空間分離的訊號處理,將訊號處理之結果所得之1個以上之送訊符元串流,輸出至各個無線I/F部56。
訊號處理部54,係在收訊時,對從各個無線I/F部56所被供給之收訊符元串流進行訊號處理,因應需要而進行串流的空間分離,將空間分離之結果所得之資料符元串流,輸出至調變解調部53。
頻道推定部55,係在從各個無線I/F部56所被供給之收訊符元串流之中,從前文部分及訓練訊號部分算出傳播路徑的複合頻道增益資訊。複合頻道增益資訊,係透過無線控制部52,而被供給至調變解調部53與訊號處理部54,被使用於調變解調部53中的解調處理及訊號處理部54中的空間分離處理。
無線I/F部56,係在送訊時,將來自訊號處理部54的送訊符元串流轉換成類比訊號,進行濾波、往載波頻率之升轉、及相位控制,將相位控制之後的類比訊號,輸出至放大部57。
無線I/F部56,係在收訊時,對從放大部57所被供給之類比訊號,進行相位控制、降轉、逆濾波,轉換成數位訊號,將其結果的收訊符元串流,輸出至訊號處理部54及頻道推定部55。
放大部57,係在送訊時,將從無線I/F部56所被供給之類比訊號增幅至所定之功率,將功率增幅過的類比訊號,輸出至天線58。放大部57,係在收訊時,將從天線58所被供給之類比訊號增幅至所定之功率,將功率增幅過的類比訊號,輸出至無線I/F部56。
放大部57,其送訊時的機能與收訊時的機能之至少任意一方的至少一部分,係亦可被內包於無線I/F部56中。又,放大部57之至少任意一方的至少一部分的機能,亦可為通訊部33外的構成要素。
此外,作為STA而動作的無線通訊終端12之構成,基本上也是和無線通訊裝置11相同之構成,因此在以下的無線通訊終端12的說明中,使用無線通訊裝置11之構成。
此情況下,送訊控制部61係進行,將資料的領取確認訊號,發送至AP1及AP2的控制。收訊控制部62,係控制各部,以將從AP1及AP2所被協調送訊的資料,予以接收。
又,作為Master AP而動作的通訊控制裝置13之構成,基本上也是和無線通訊裝置11相同之構成,因此在以下的通訊控制裝置13的說明中,使用無線通訊裝置11之構成。
此情況下,送訊控制部61係進行,向AP1及AP2,發送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送訊控制部61,係基於從AP1及AP2所被接收到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協調送訊是否已完成。送訊控制部61,係在協調送訊已完成的情況下,進行將協調送訊結束訊號發送至AP1及AP2的控制。此外,送訊控制部61,係在協調送訊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進行將協調送訊之重送資料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發送的控制。
收訊控制部62係進行,將從AP1及AP2所被發送過來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
<1.第1實施形態(關於Block Ack的資訊之送訊之例子)> 首先,作為第1實施形態,說明由各AP對Master AP,發送含有關於Block Ack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例子。
<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序列例> 圖3係為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一連串之動作的說明用的序列的圖示。
此外,Master AP、AP1、AP2、STA,係亦可彼此事前確認是否有支援本技術的動作。
於時刻t1上,Master AP係將Joint Tx Trigger訊框發送至AP1及AP2。Joint Tx Trigger訊框,係為協調送訊開始訊號。於本技術中,Joint Tx Trigger訊框中係被記載有ACK Scheme資訊。ACK Scheme資訊,係為針對協調送訊的回應設定資訊。
於時刻t2上,AP1及AP2係基於Joint Tx Trigger訊框中所被記載之資訊,而對STA進行協調而發送資料。此時,AP1及AP2所發送的資料,係亦可如圖3般地發送相同的資料,也可發送不同的資料。
接收到來自AP1及AP2之資料的STA,係於時刻t3上,將資料的領取確認訊號也就是Block Ack,發送至AP1及AP2。
在所定之時間內接收到來自STA之Block Ack的AP1與AP2,係於時刻t4上,基於Joint Tx Trigger訊框的ACK Scheme資訊,而將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也就是Joint Tx Response訊框發送至Master AP。Joint Tx Response 訊框,係含有關於Block Ack之資訊,係表示基於Block Ack而被判定出來的送訊結果。所謂所定之時間,係為例如ACKtimeout。
從AP1及AP2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Master AP,係基於Joint Tx Response訊框,而判定為沒有資料重送之必要的情況下,則於時刻t5上,將協調送訊結束訊號也就是Joint Tx End訊框發送至AP1及AP2。在Joint Tx End訊框的送訊後,圖3的協調送訊之序列就結束。
<Joint Tx Trigger 訊框的格式例> 圖4係為Joint Tx Trigger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於圖4中,Joint Tx Trigger 訊框係由Signal Type、Length、Transmit Data ID、Transmit Scheme、Transmit Resource、Transmit Time、ACK Scheme之各field所成。
Signal Type之field中係含有,表示該訊框係為關於協調送訊之要求的訊框(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資訊。
Length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該訊框之長度的資訊。
Transmit Data ID之field中係含有,將作為協調送訊之要求之對象的資料予以識別的資訊。
Transmit Scheme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作為協調送訊之要求之對象的資料之送訊時所要使用之通訊方式的資訊。
Transmit Resource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作為協調送訊之要求之對象的資料之送訊時所要使用之通訊資源的資訊。
Transmit Time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作為協調送訊之要求之對象的資料之送訊時序的資訊。
ACK Scheme之field中係含有ACK Scheme資訊。ACK Scheme資訊係如上述,係為Master AP、AP1、AP2之間關於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的資訊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
ACK Scheme資訊係為例如,來自STA的Block Ack的收訊後,指定對Master AP發送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也就是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時序的資訊。作為時序係可指定,將Joint Tx Response訊框立刻予以發送(Immediate Blok),或者是接收到要求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之後才發送等。
ACK Scheme資訊係亦為,表示要將Joint Tx Response訊框予以同時送訊,還是予以分時送訊的資訊。
ACK Scheme資訊係甚至為,在要進行同時送訊之際,讓各AP做使用的通訊資源資訊,或是在進行分時送訊之際關於各AP之送訊時序的資訊。
此外,在指示為,將從Master AP所被發送之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予以接收後,才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情況下,用來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通訊資源等之資訊,係被記載在來自Master AP的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中。
<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格式例> 圖5係為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於圖5中,Joint Tx Response訊框係由Signal Type、Length、BlockACK Information之各field所成。
Signal Type之field中係含有,表示該訊框是含有來自STA的關於Block Ack之資訊的訊框(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資訊。
Length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該訊框之長度的資訊。
BlockACK Information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已協調送訊之資料的Block Ack之資訊。在無法接收到來自STA的Block Ack的情況下,則會記載表示Block Ack無法成功收訊的資訊。
此處,在圖3的序列中,AP1與AP2,係在Block Ack的收訊後,對Master AP立刻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圖3的序列係為表示,在圖4的Joint Trigger中所被記載之ACK Scheme資訊中所被記載的資訊係指示了,在來自STA的Block Ack之收訊後,在AP1與AP2間同時使用不同通訊資源而立刻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情況。
<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另一序列例> 圖6係為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另一序列的圖示。
於圖6中係圖示了,在圖4的Joint Trigger中所被記載之ACK Scheme資訊中所被記載的資訊係指示了,在來自STA的Block Ack之收訊後,接收到來自Master AP之要求Joint Tx Response的訊框之後才進行送訊之情況的序列。
於時刻t11上,Master AP係將Joint Tx Trigger訊框發送至AP1及AP2。
於時刻t12上,AP1及AP2係基於Joint Tx Trigger訊框中所被記載之資訊,而對STA進行協調而發送資料。
接收到來自AP1及AP2之資料的STA,係於時刻t13上,將Block Ack,發送至AP1及AP2。
於時刻t14上,Master AP係將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發送至AP1及AP2。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係為,Master AP用來要求,含有關於Block Ack之資訊的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訊框。
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的AP1與AP2,係於時刻t15上,基於Joint Tx Trigger訊框中所被記載的ACK Scheme資訊,而將Joint Tx Response訊框,發送至Master AP。
從AP1及AP2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Master AP,係基於Joint Tx Response訊框,而判定為沒有資料重送之必要的情況下,則於時刻t16上,將Joint Tx End訊框發送至AP1及AP2。在Joint Tx End訊框的送訊後,圖6的協調送訊之序列就結束。
在從AP1及AP2之任一者都沒有成功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的情況下,則Master AP係亦可發送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向AP1與AP2要求Joint Tx Response之重送。此時,亦可指定與前次的Joint Tx Response送訊時不同的送訊方法、或不同的通訊資源。
<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的格式例> 圖7係為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於圖7中,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係由Signal Type、Length、Request Data ID、Transmit Scheme、Transmit Resource、Transmit Time之各field所成。
Signal Type之field中係含有,表示該訊框係為用來要求來自STA的Joint Tx Response訊框之送訊的訊框(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資訊。
Length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該訊框之長度的資訊。
Request Data ID之field中係含有,將作為送訊要求之對象的Ack予以識別的資訊。
Transmit Scheme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作為送訊要求之對象的Response之送訊時所要使用之通訊方式的資訊。
Transmit Resource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作為送訊要求之對象的Response之送訊時所要使用之通訊資源的資訊。
Transmit Time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作為送訊要求之對象的Response之送訊時序的資訊。
<Joint Tx End訊框的格式例> 圖8係為Joint Tx End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於圖8中,Joint Tx End訊框係由Signal Type、Length、Joint Tx Response Information之各field所成。
Signal Type之field中係含有,表示該訊框係為結束協調送訊的訊框(協調送訊結束訊號)的資訊。
Length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該訊框之長度的資訊。
Joint Tx Response Information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Master AP所判定出來的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的資訊。在根據從AP1、AP2所接收到的Joint Tx Response訊框而判定為所有的資料都已藉由協調送訊而送訊成功的情況下,則亦可將不含Joint Tx Response Information,只含Signal Type、Length的Joint Tx End訊框,予以發送。
藉由發送Joint Tx End訊框,則即使如先前所述般地,AP1在來自STA的Block Ack之收訊為失敗,只有AP2接收到來自STA的Block Ack的情況下,仍會向AP1通知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因此可以防止AP1判定成需要重送,而重送資料。又,也可將為了重送而殘留在AP1之緩衝區中的資料,予以刪除。
從AP1及AP2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Master AP,在根據該關於Block Ack之資訊而判定資料重送為必須的情況下,則將重送用之Joint Tx Trigger訊框予以發送。此時,亦可將除了記載有Joint Tx End 訊框之資訊以外,還記載有Joint Tx Trigger訊框之資訊的Joint Tx End + Trigger訊框,予以發送。此外,在要將所有的資料予以重送的情況下,最初送出的Joint Tx Trigger訊框與重送用之Joint Tx Trigger訊框亦可為相同。
另一方面,在判定為不需要重送的情況下,則不發送Joint Tx Trigger訊框,只發送Joint Tx End。
<Master AP之動作例> 圖9係為Master AP之協調送訊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於步驟S11中,送訊控制部61,係控制各部,以發送Joint Tx Trigger訊框。
於步驟S12中,送訊控制部61係判定,於Joint Tx Trigger的ACK Scheme資訊中,是否指定了Immediate Block Ack。於步驟S12中判定為未指定Immediate Block Ack的情況下,則處理係往步驟S13前進。
於步驟S13中,送訊控制部61,係控制各部,以發送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
於步驟S12中,判定為已指定了Immediate Block Ack的情況下,則略過步驟S13,處理係往步驟S14前進。
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的AP,係將Joint Tx Response訊框予以發送過來(後述的圖10的步驟S55)。
於步驟S14中,收訊控制部62係判定,是否已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於步驟S14中判定為沒有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情況下,則回到步驟S13,重複其以後的處理。
於步驟S14中,判定為已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情況下,則處理係往步驟S15前進。
於步驟S15中,送訊控制部61係判定是否需要重送。於步驟S15中判定為需要重送的情況下,則處理係往步驟S16前進。
於步驟S16中,送訊控制部61,係將由Joint Tx End與Joint Tx Trigger所成之訊框,予以發送。此情況下,Joint Tx Trigger係為,開始重送用之協調送訊的Trigger。其後,回到步驟S12,重複其以後的處理。
於步驟S15中,送訊控制部61,係在判定為不需要重送的情況下,則往步驟S17前進。
於步驟S17中,送訊控制部61係發送Joint Tx End訊框。在Joint Tx End訊框的送訊後,圖9的協調送訊處理就結束。
<AP之動作例> 圖10係為AP之協調送訊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Master AP,係將Joint Tx Trigger訊框予以發送過來(圖9的步驟S11)。於步驟S51中,收訊控制部62,係控制各部,以接收Joint Tx Trigger訊框。
於步驟S52中,送訊控制部61,係基於Joint Tx Trigger,而控制各部,與其他AP進行協調,而將資料予以發送。
於步驟S53中,收訊控制部62係判定,在Joint Tx Trigger的ACK Scheme資訊中,是否有被指定了Immediate Block Ack。於步驟S53中判定為Immediate Block Ack未被指定的情況下,則處理係往步驟S54前進。
在Immediate Block Ack未被指定的情況下,Master AP係將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發送過來(圖9的步驟S13)。
於步驟S54中,收訊控制部62,係控制各部,以將從Master AP所被發送的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予以接收。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的收訊後,處理係往步驟S55前進。
又,於步驟S53中,判定為Immediate Block Ack是有被指定的情況下,則略過步驟S54,處理係往步驟S55前進。
於步驟S55中,送訊控制部61,係控制各部,以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
其後,Master AP係基於Joint Tx Response,而將Joint Tx End 訊框(圖9的步驟S17)或由Joint Tx End與Trigger(圖9的步驟S16)所成之訊框發送過來。
於步驟S56中,收訊控制部62係判定,從Master AP所接收到的訊框之種類,是否為Joint Tx End訊框。於步驟S56中判定為並非Joint Tx End訊框的情況下,由於是重送資料,因此回到步驟S52,重複其以後的處理。
於步驟S56中,判定是Joint Tx End訊框的情況下,則圖10的AP之協調送訊處理就結束。
如以上所述,於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Master AP的控制而由複數個AP進行協調而發送資料之際,在只有某個AP無法接收到來自STA的ACK等情況下,可以防止不需要重送之資料被重送。
<2.第2實施形態(緩衝區量也做送訊之例子)> 接著,作為第2實施形態,說明由各AP對Master AP,發送除了關於Block Ack之資訊以外,還含有自身的緩衝區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例子。
AP係藉由Master AP的指示,而如圖3或圖6般地對STA進行協調而發送資料,從STA接收Block Ack,向Master AP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於第2實施形態中,係在向Master AP發送Joint Tx Response訊框之際,AP係將關於自身之緩衝區的資訊也予以記載而發送。
<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格式例> 圖11係為第2實施形態的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於圖11中,Joint Tx Response 訊框係由Signal Type、Length、BlockAck Information、及Buffer Information之各field所成。此外,關於與圖5的格式例相同的部分,係省略說明。
Buffer Information之field中係含有關於AP之緩衝區的資訊。關於緩衝區之資訊係為例如,表示緩衝區中所正被保持之資料的緩衝區資訊。關於緩衝區之資訊具體而言係為,與BlockAck Information內之資訊對應的資料是否還存在於自身之緩衝區內、還是已經被丟棄的資訊。
接收到圖11所示的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Master AP,係根據AP1、AP2的BlockAck Information中所被記載之資訊,而判定為資料的重送係為必要。然而,接著,Master AP,係根據Buffer Information,而判定為必須重送之資料是例如,在AP1中已經被丟棄的情況下,則為了不對AP1要求重送,只對尚未丟棄的AP2要求重送,因而對AP2,生成重送資料用的Joint Tx Trigger。
又,雖然不需要重送,但任一AP之緩衝區中有資料殘留的情況下,則Master AP係亦可做如下的對應。例如,Master AP,係在圖8的Joint Tx End訊框的Joint Tx Response Information中只記載該當的資料之資訊,而可令資料從各AP的緩衝區被丟棄。
於以上的第2實施形態中,係在各AP中,達到重送上限等而已經丟棄了封包等情況下,可防止Master AP對各AP指示無法重送之資料的重送。
<3.第3實施形態(STA所致之送訊之誘發之例子)> 接著,作為第3實施形態,說明由STA來向各AP誘發對Master AP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的例子。
<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序列例> 圖12係為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另一序列的圖示。
於時刻t21上,Master AP係和圖3的例子同樣地,將Joint Tx Trigger訊框發送至AP1及AP2。此時,在ACK Scheme資訊中,亦可不記載Ack之送訊方法,而在有記載的情況下,係記載了藉由STA而被指定之意旨。
於時刻t22上,AP1及AP2係基於Joint Tx Trigger訊框中所被記載之資訊,而對STA進行協調而發送資料。
接收到來自AP1及AP2之資料的STA,係於時刻t23上,除了資料的領取確認之回應訊號也就是Block Ack以外,而把Joint Tx Trigger也做聚合(連結)而發送。藉此,對各AP係誘發了,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也就是Joint Tx Response訊框之送訊。此時,在ACK Scheme資訊係記載了不要發送Ack之意旨(No Ack)。
AP1與AP2,係於時刻t24上,基於從STA所被發送的Joint Tx Trigger訊框中所被記載的ACK Scheme資訊,而將Joint Tx Response訊框,發送至Master AP。
從AP1及AP2接收到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Master AP,係基於Joint Tx Response訊框,而判定為沒有資料重送之必要的情況下,則於時刻t25上,將表示協調送訊之結束的Joint Tx End訊框發送至AP1及AP2。Joint Tx End訊框的送訊後,圖12的協調送訊之序列就結束。
此外,於上述的時刻t23上,Block Ack與Joint Tx Trigger係無論哪一者先被聚合而發送皆可。
藉由早於Joint Tx Trigger而先發送Block Ack,AP1、AP2就可立即判定應發送的Joint Tx Response之內容。另一方面,藉由早於Block Ack而先發送Joint Tx Trigger,就可讓周圍的通訊終端立即判定從AP1、AP2是發送出Joint Tx Response。
於以上的第3實施形態中,由於Block Ack連同Joint Tx Trigger都被發送,因此可將各AP中的Block Ack之收訊狀況,立即通知給Master AP,所以可以防止不需要重送之資料的重送。
如以上所述,於本技術中,Master AP係進行控制,以將AP1及A2所致之往STA的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AP1與AP2,因此可防止不需要重送之資料的重送。
<4.第4實施形態(電腦)> <電腦的構成例> 上述一連串處理,係可藉由硬體來執行,也可藉由軟體來執行。以軟體來執行一連串處理時,構成該軟體的程式,是從程式記錄媒體,安裝至內嵌有專用硬體的電腦,或是泛用之個人電腦等。
圖13係以程式來執行上述一連串處理的電腦的硬體之構成例的區塊圖。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1、ROM(Read Only Memory)3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303,係藉由匯流排304而被彼此連接。
在匯流排304上係還連接有輸出入介面305。輸出入介面305上則連接著,由鍵盤、滑鼠等所成之輸入部306、和由顯示器、揚聲器等所成之輸出部307。又,在輸出入介面305上係連接有,由硬碟或非揮發性記憶體等所成之記憶部308、由網路介面等所成之通訊部309、驅動可移除式媒體311用的驅動機310。
在如以上構成的電腦中,藉由CPU301而例如將記憶部308中所記憶之程式透過輸出入介面305及匯流排304而載入至RAM303裡並加以執行,就可進行上述一連串處理。
CPU301所執行之程式,係記錄在例如可移除式媒體311,或者是透過區域網路、網際網路、數位播送這類有線或無線之傳輸媒體而提供,然後被安裝在記憶部308中。
此外,電腦所執行的程式,係可為依照本說明書所說明之順序而在時間序列上進行處理的程式,也可平行地,或呼叫進行時等必要之時序上進行處理的程式。
此外,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的系統,係意味著複數構成要素(裝置、模組(零件)等)的集合,所有構成要素是否位於同一框體內則在所不問。因此,被收納在個別的框體中,透過網路而連接的複數台裝置、及在1個框體中收納有複數模組的1台裝置,均為系統。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僅為例示並非限定,亦可還有其他效果。
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係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技術主旨的範圍內可做各種變更。
例如,本技術係亦可將1個機能,透過網路而分擔至複數台裝置,採取共通進行處理的雲端運算之構成。
又,上述的流程圖中所說明的各步驟,係可由1台裝置來執行以外,亦可由複數台裝置來分擔而執行。
甚至,若1個步驟中含有複數處理的情況下,該1個步驟中所含之複數處理,係可由1台裝置來執行以外,也可由複數台裝置來分擔而執行。
<構成的組合例> 本技術係亦可採取如以下之構成。 (1) 一種通訊控制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 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2) 如前記(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第1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前記回應設定資訊,且控制使得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會進行往前記無線通訊終端的前記協調送訊。 (3) 如前記(1)及(2)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接收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控制,其係基於前記回應設定資訊而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而被發送,含有關於從前記無線通訊終端已被發送之領取確認訊號的資訊,且表示前記協調送訊之前記送訊結果。 (4) 如前記(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對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是否發送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 (5) 如前記(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在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為不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情況下,進行發送表示前記協調送訊之結束的協調送訊結束訊號的控制。 (6) 如前記(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為要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情況下,則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生成為含有表示前記協調送訊之結束的協調送訊結束訊號,並予以發送的控制。 (7) 如前記(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為要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情況下,則進行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其係用來控制成要進行前記協調送訊之重送。 (8) 如(3)乃至(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表示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方法的前記回應設定資訊的控制。 (9) 如(8)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是含有關於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或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之緩衝區所被保持之資料的緩衝區資訊的情況下,則進行: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生成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從前記緩衝區中所被保持之前記資料之中表示要再度進行送訊之重送資料的資訊。 (10) 如前記(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要求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控制; 進行將基於前記送訊結果要求訊號而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被發送的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 (11) 如前記(10)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前記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表示要求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資訊、表示對前記協調送訊的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方法的資訊、或在回應時所要利用之無線資源之其中至少一者。 (12) 如前記(3)乃至(11)之任一項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前記回應設定資訊的控制,其係含有: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在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時所要利用之無線資源。 (13) 一種通訊控制方法,係由通訊控制裝置, 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 進行將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14)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與通訊控制裝置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 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控制成要進行協調送訊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和基於前記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往無線通訊終端與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前記協調送訊的控制;和將含有關於前記無線通訊終端針對前記協調送訊的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5) 如前記(14)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從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接收關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方法的回應設定資訊的控制;基於前記回應設定資訊,而進行將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6) 如前記(14)或(15)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從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接收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控制; 基於前記送訊結果要求訊號,而進行將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7) 如前記(14)乃至(16)之任一項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在從前記無線通訊終端未接收到前記領取確認訊號的情況下,進行將表示前記協調送訊已失敗的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8) 如前記(14)乃至(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關於緩衝區中所保持之資料的緩衝區資訊。 (19)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係由無線通訊裝置, 與通訊控制裝置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 進行:將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控制成要進行協調送訊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和基於前記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往無線通訊終端與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前記協調送訊的控制、和將含有關於前記無線通訊終端針對前記協調送訊的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20) 一種無線通訊終端,係具備: 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 控制部,係進行:針對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被協調送訊的資料,判定領取結果的控制;和將表示前記領取結果的領取確認訊號,連同用來令其將含有關於前記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通訊控制裝置所需之控制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11-1,11-2:無線通訊裝置 12:無線通訊終端 13:無線控制裝置 31:控制部 32:電源部 33-1~33-3:通訊部 35:記憶部 50:記憶部 51:資料處理部 52:無線控制部 53:調變解調部 54:訊號處理部 55:頻道推定部 56-1~56-N:無線I/F部 57-1~57-N:放大部 58-1~58-N:天線 61:送訊控制部 62:收訊控制部 301:CPU 302:ROM 303:RAM 304:匯流排 305:輸出入介面 306:輸入部 307:輸出部 308:記憶部 309:通訊部 310:驅動機 311:可移除式媒體
[圖1]本技術的通訊系統的構成例的圖示。 [圖2]無線通訊裝置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圖3]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序列的圖示。 [圖4]Joint Tx Trigger 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圖5]Joint Tx Response 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圖6]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另一序列的圖示。 [圖7]Joint Tx Response Request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圖8]Joint Tx End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圖9]Master AP之協調送訊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10]AP之協調送訊處理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11]第2實施形態的Joint Tx Response訊框的格式例的圖示。 [圖12]本技術的協調送訊之另一序列的圖示。 [圖13]電腦的構成例的區塊圖。
11-1,11-2:無線通訊裝置
12:無線通訊終端
13:無線控制裝置

Claims (20)

  1. 一種通訊控制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 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第1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前記回應設定資訊,且控制使得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會進行往前記無線通訊終端的前記協調送訊。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接收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控制,其係基於前記回應設定資訊而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而被發送,含有關於從前記無線通訊終端已被發送之領取確認訊號的資訊,且表示前記協調送訊之前記送訊結果。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對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是否發送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在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為不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情況下,進行發送表示前記協調送訊之結束的協調送訊結束訊號的控制。
  6.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為要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情況下,則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生成為含有表示前記協調送訊之結束的協調送訊結束訊號,並予以發送的控制。
  7.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判定為要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情況下,則進行發送前記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其係用來控制成要進行前記協調送訊之重送。
  8.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表示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方法的前記回應設定資訊的控制。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在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是含有關於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或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之緩衝區所被保持之資料的緩衝區資訊的情況下,則進行:基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而生成第2協調送訊開始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從前記緩衝區中所被保持之前記資料之中表示要再度進行送訊之重送資料的資訊。
  10.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要求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控制; 進行將基於前記送訊結果要求訊號而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被發送的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前記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表示要求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資訊、表示對前記協調送訊的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方法的資訊、或在回應時所要利用之無線資源之其中至少一者。
  12.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控制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前記回應設定資訊的控制,其係含有: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在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時所要利用之無線資源。
  13. 一種通訊控制方法,係由通訊控制裝置, 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 進行將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致之往無線通訊終端的協調送訊之送訊結果之送訊方法所被設定的回應設定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與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14. 一種無線通訊裝置,係具備: 通訊部,係與通訊控制裝置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 控制部,係進行:將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控制成要進行協調送訊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和基於前記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往無線通訊終端與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前記協調送訊的控制;和將含有關於前記無線通訊終端針對前記協調送訊的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從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接收關於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之送訊方法的回應設定資訊的控制;基於前記回應設定資訊,而進行將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6.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從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接收送訊結果要求訊號的控制; 基於前記送訊結果要求訊號,而進行將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7.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在從前記無線通訊終端未接收到前記領取確認訊號的情況下,進行將表示前記協調送訊已失敗的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18.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 前記控制部,係進行發送前記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的控制,其係含有關於緩衝區中所保持之資料的緩衝區資訊。
  19.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係由無線通訊裝置, 與通訊控制裝置及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 進行:將前記通訊控制裝置控制成要進行協調送訊的協調送訊開始訊號予以接收的控制、和基於前記協調送訊開始訊號而往無線通訊終端與前記其他無線通訊裝置進行前記協調送訊的控制、和將含有關於前記無線通訊終端針對前記協調送訊的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前記通訊控制裝置的控制。
  20. 一種無線通訊終端,係具備: 通訊部,係與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第2無線通訊裝置進行通訊;和 控制部,係進行:針對從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所被協調送訊的資料,判定領取結果的控制;和將表示前記領取結果的領取確認訊號,連同用來令其將含有關於前記領取確認訊號之資訊的送訊結果回應訊號發送至通訊控制裝置所需之控制資訊,發送至前記第1無線通訊裝置及前記第2無線通訊裝置的控制。
TW109122181A 2019-07-12 2020-07-01 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TWI856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9873 2019-07-12
JP2019-129873 2019-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0121A true TW202110121A (zh) 2021-03-01
TWI856125B TWI856125B (zh) 2024-09-2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10132A1 (zh) 2021-01-21
JP2024133273A (ja) 2024-10-01
EP3998794A4 (en) 2023-08-02
JP7524901B2 (ja) 2024-07-30
WO2021010132A1 (ja) 2021-01-21
EP3998794A1 (en) 2022-05-18
US20220360411A1 (en) 2022-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94234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arly HARQ feedbac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67569B (zh) 用于基于ue喷泉中继的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KR101762472B1 (ko) 트리플 플레이 프로토콜 - 네트워크 코딩된 세 노드의 양방향 협업으로 전송하기 위한 매체 접근 제어 계층 프로토콜
WO2021010132A1 (ja)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端末
WO2021244090A1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931405B2 (en) Relay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estination with feedback in an OMAMRC system
JP2008516529A (ja) 拡張されたブロック確認応答
WO2020184191A1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59239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10093758A5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中継局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200910888A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3120430A1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13515431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実現可能な同時送信
JP2023120277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289336B2 (ja) 中継方式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US20220174545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236923A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局
TWI856125B (zh) 通訊控制裝置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方法、以及無線通訊終端
JP2006129341A (ja) 透過データ伝送方法
US2023036297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20137055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46593A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