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4710A -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4710A
TW202044710A TW109118462A TW109118462A TW202044710A TW 202044710 A TW202044710 A TW 202044710A TW 109118462 A TW109118462 A TW 109118462A TW 109118462 A TW109118462 A TW 109118462A TW 202044710 A TW202044710 A TW 2020447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wiring
input device
voice input
vo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8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2941B (zh
Inventor
福島実
木村克彦
花園正也
夏目龍司
近藤真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94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更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之配線器具系統、程式、及聲音控制系統。配線器具系統(10)具備至少1個配線器具(4)與中繼系統(1)。至少1個配線器具(4)具有通信功能,且電性連接於電源(8)與負載機器(5)之間。中繼系統(1)具有與配線器具(4)及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中繼系統(1)具有取得部(211)、指令轉換部(212)、及輸出部(311)。取得部(211)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聲音輸入裝置(6)基於輸入之聲音而生成之第1指令。指令轉換部(212)將第1指令轉換成與第1指令為不同協定且控制配線器具(4)之第2指令。輸出部(311)將第2指令輸出至配線器具(4)。

Description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一般而言,本發明係關於配線器具系統、程式及聲音控制系統,更詳細而言,係關於具備連接於電源與負載機器之間之至少1個配線器具之配線器具系統、程式及聲音控制系統。
先前,已有提案一種開關裝置,其係具備安裝於牆壁等之開關本體,且將對照明器具等之負載機器之電力供給接通、斷開之開關裝置,且構成為接收以無線信號發送之信號(例如,參照文獻1:JP2005-038795A)。
文獻1記載之開關裝置(無線開關)具備安裝於開關本體之前表面且藉由琴鍵觸按操作按壓按鍵之琴鍵式開關、及發送無線信號之無線遙控器。無線遙控器裝卸自由地安裝於形成於琴鍵式開關之前表面之安裝部,以磁力對琴鍵式開關結合。按鍵本體根據按鍵之操作或來自無線遙控器之無線信號,接通、斷開對負載機器之電力供給。
於文獻1記載之配線器具(開關裝置)中,為了接通、斷開對負載機器之電力供給,使用者必須進行按壓琴鍵式開關之操作或進行按壓無線遙控器之遙控器操作部之操作。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對配線器具進行更簡單之操作之配線器具系統、程式及聲音控制系統。
一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具備至少1個配線器具、及中繼系統。上述至少1個配線器具具有通信功能,且電性連接於電源與負載機器之間。上述中繼系統具有與上述配線器具及聲音輸入裝置通信之功能。上述中繼系統具有取得部、指令轉換部及輸出部。上述取得部自上述聲音輸入裝置取得上述聲音輸入裝置基於輸入之聲音而生成之第1指令。上述指令轉換部將上述第1指令轉換為與上述第1指令為不同協定且用於控制上述配線器具之第2指令。上述輸出部向上述配線器具輸出上述第2指令。
一態樣之程式係用以使電腦系統作為上述配線器具系統之上述指令轉換部發揮功能之程式。
一態樣之聲音控制系統具備上述配線器具系統與上述聲音輸入裝置。
(實施形態1) (1)概要 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器具系統10係如圖1所示,具備電性連接於電源8與負載機器5之間之至少1個(於圖1之例中有3個)配線器具4。配線器具系統10進而具備具有與配線器具4及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之中繼系統1。中繼系統1根據使用者U1對聲音輸入裝置6之聲音輸入而控制配線器具4。於本揭示中所言之「聲音」除人體通過發聲器官發出之語音以外,還包含例如口哨聲、彈指(finger snapping)聲及拍手聲(clapping)等由人刻意地發出之所有聲音。
根據該配線器具系統10,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而控制配線器具4,故例如即使於騰不出雙手之狀態下,亦可藉由發聲而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其結果,根據配線器具系統10,可更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而且,於配線器具系統10中,可藉由控制住宅等設施中之配電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之配線器具4,接通、斷開對設施中使用之負載機器5之電力供給。因此,例如,即使負載機器5不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且不支援聲音操作,亦可根據使用者U1對聲音輸入裝置6之聲音輸入,經由配線器具系統10進行間接之聲音操作。總之,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器具系統10,藉由配線器具系統10與聲音輸入裝置6協作,即使負載機器5不直接地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亦可使負載機器5間接地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
(2)構成 (2.1)全體構成 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器具系統10係如圖1所示,具備至少1個配線器具4與中繼系統1。配線器具4係電性連接於電源8與負載機器5之間,作為一例,為接通、斷開自電源8向負載機器5之電力供給之裝置。
又,配線器具系統10與聲音輸入裝置6一起構成聲音控制系統100。換言之,聲音控制系統100具備配線器具系統10與聲音輸入裝置6。即,聲音輸入裝置6含在配線器具系統10之構成要素中,而含在聲音控制系統100之構成要素中。
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假定將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導入獨棟住宅或集合住宅之各住戶等住宅之情形進行說明。於該情形時,住宅之1人至複數個居民成為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使用者U1。於圖1之例中,將使用者U1顯示於聲音控制系統100內,但當然,使用者U1並非含在聲音控制系統100之構成要素中。
於本實施形態中,配線器具系統10以一對一地對應於複數個(此處為3個)負載機器5之方式具備複數個(此處為3個)配線器具4。以該等複數個配線器具4各自接通、斷開自電源8向複數個負載機器5之電力供給之方式,將1個配線器具4電性連接於電源8與1個負載機器5之間。以下,為了區分複數個配線器具4,有時將各配線器具4表示為配線器具41、配線器具42、配線器具43而加以區分。同樣地,為了區分複數個負載機器5,有時將各負載機器5表示為負載機器51、負載機器52、負載機器53而加以區分。此處,作為一例,負載機器51係電性連接於配線器具41之「客廳」之照明器具。負載機器52係電性連接於配線器具42之「臥室」之照明器具。負載機器53係電性連接於配線器具43之「廁所」之照明器具。
進而,於圖1之例中,配線器具系統10之中繼系統1經由互聯網等網路91連接於聲音辨識系統7。聲音辨識系統7係例如連接於網路91之伺服器系統。網路91及聲音辨識系統7不含在聲音控制系統100之構成要素中。
(2.2)中繼系統 中繼系統1係如圖1所示具有通信終端2與通信轉接器3。於圖1之例中,中繼系統1進而包含路由器92。
通信終端2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通信終端2例如為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或筆記型個人電腦等之具有通信功能之泛用之資訊終端。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通信終端2為智慧型手機。
通信終端2係如圖2所示,具有第1控制電路21。第1控制電路21以電腦系統為主構成,具有取得部211、指令轉換部212及變更部213之功能。通信終端2安裝專用之應用程式,藉由啟動該應用程式,將第1控制電路21至少作為取得部211、指令轉換部212及變更部213發揮功能。
又,通信終端2除第1控制電路21以外,至少具有第1通信部22、使用者介面23及指令記憶部24。第1通信部22、使用者介面23及指令記憶部24連接於第1控制電路21。
第1通信部22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又,第1通信機器22具有與通信轉接器3通信之功能。進而,第1通信部22具有與聲音辨識系統7通信之功能。此處,通信終端2為智慧型手機等之資訊終端,故第1通信部22例如藉由以電波為媒體之無線通信連接於路由器92。藉此,第1通信部22可經由路由器92與聲音輸入裝置6及通信轉接器3雙向通信。又,第1通信部22可經由路由器92及網路91與聲音辨識系統7雙向通信。第1通信部22之通信方式例如為Wi-Fi(註冊商標)或藍牙(Bluetooth)(註冊商標)等無線通信。
使用者介面23例如搭載有觸控面板顯示器,具有對使用者U1顯示各種資訊之功能及受理來自使用者U1之操作之功能。使用者介面23不限於觸控面板顯示器,例如亦可包含鍵盤、指向裝置、或機械性之開關等。
指令記憶部24例如包含如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之可替換之非揮發性記憶體。於指令記憶部24,例如記憶有後述之轉換資訊等資訊。
第1控制電路21之取得部211構成為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第1指令。於本揭示中言之「指令」意指指示電腦系統執行特定功能之命令。第1指令係聲音輸入裝置6基於輸入之聲音而生成之指令。即,取得部211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於聲音輸入裝置6中基於使用者U1之聲音操作而生成之第1指令。具體而言,取得部211藉由自第1通信部22取得藉由第1通信部22與聲音輸入裝置6之通信而接收到之第1指令,從而自聲音輸入裝置6間接地取得第1指令。
第1控制電路21之指令轉換部212構成為將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第2指令係與第1指令為不同協定之指令,且為用於控制配線器具4之指令。即,指令轉換部212將取得部211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之第1指令轉換為適於控制配線器具4之第2指令。具體而言,指令轉換部212構成為使用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將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於本揭示中言之「轉換資訊」係規定用於將第1指令轉換成第2指令之規則之資訊,例如,表示第1指令與第2指令之對應關係之對照表(Table)等。
第1控制電路21之變更部213係構成為變更登錄字語。登錄字語係使用於供聲音輸入裝置6進行聲音辨識之資訊,且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關於變更部213之功能之詳情將於「(3.2)設定動作」之項中進行說明。
通信轉接器3係具有與配線器具4通信之功能之專用之資訊終端。通信轉接器3係例如連接於路由器92之固定式資訊終端。通信轉接器3經由路由器92與通信終端2通信。即,通信轉接器3與通信終端2可相互通信。
通信轉接器3係如圖2所示具有第2控制電路31。第2控制電路31係以電腦系統為主構成,且具有輸出部311之功能。通信轉接器3藉由於第2控制電路31執行專用之程式,使第2控制電路31至少作為輸出部311而發揮功能。
又,通信轉接器3除第2控制電路31以外,至少具有第2通信部32。第2通信部32連接於第2控制電路31。
第2通信部32具有與配線器具4通信之功能。又,第2通信部32具有與通信終端2通信之功能。第2通信部32例如藉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網路)纜線而連接於路由器92。藉此,第2通信部32可經由路由器92與通信終端2雙向通信。又,第2通信部32可經由路由器92及網路91與聲音辨識系統7雙向通信。第2通信部32與配線器具4之通信方式例如為不需要特許執照之低功率無線(特定低功率無線)等之無線通信。關於此種小功率無線,根據用途等由各國規定使用之頻寬或天線功率等規格。於日本,規定使用920 MHz頻段或420 MHz頻段之電波之低功率無線。與第2通信部32之通信終端2之通信方式例如為以乙太網路(註冊商標)為基礎之通信方式。
第2控制電路31之輸出部311構成為將第2指令向配線器具4輸出。具體而言,輸出部311自第2通信部32取得藉由第2通信部32與通信終端2之通信而接收到之第2指令,從而間接地自通信終端2取得第2指令。且,輸出部311藉由將該第2指令自第2通信部32發送至配線器具4,而間接地將第2指令輸出至配線器具4。
(2.3)配線器具 於本實施形態中,配線器具4係藉由接通、斷開對包含照明器具之負載機器5之電力供給而切換負載機器5之點亮、熄滅之開關裝置。進而,配線器具4可進行負載機器5之調光控制。配線器具41、配線器具42及配線器具43分別設置於「客廳」之牆壁、「臥室」之牆壁、「廁所」之牆壁。
配線器具4係如圖2所示,具有第3控制電路401、第3通信部402、使用者介面403、開關元件404。第3通信部402、使用者介面403及開關元件404連接於第3控制電路401。於圖2之例中,僅圖示複數個配線器具41、42、43(參照圖1)中之1個配線器具4。同樣地,於圖2之例中,僅圖示複數個負載機器51、52、53(參照圖1)中之1個負載機器5。
第3控制電路401以電腦系統為主構成。配線器具4藉由以第3控制電路401執行專用之程式,而以第3控制電路401實現以下之功能。
即,第3控制電路401具有控制開關元件404之功能。此處,第3控制電路401依照自使用者介面403取得之操作指令,或自中繼系統1(通信轉接器3)取得之第2指令,控制開關元件404。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配線器具4為附有調光功能之開關裝置,故第3控制電路401除了開關元件404之接通、斷開控制以外,還進行開關元件404之相位角控制。
第3通信部402具有與通信轉接器3通信之功能。第3通信部402之通信轉接器3之通信方式例如為不需要特許執照之低功率無線(特定低功率無線)等之無線通信。
使用者介面403例如具有觸控開關或按鍵開關等,受理使用者U1之操作。使用者介面403生成基於使用者U1之操作(點擊、長按、滑動等)之操作指令,輸出至第3控制電路401。
開關元件404電性連接於電源8(參照圖1)與負載機器5之間。即,開關元件404插入於自電源8至負載機器5之供電路徑上,接通、斷開自電源8對負載機器5之電力供給。此處,較佳為,開關元件404係以不具有機械性(機械式)之接點之半導體開關元件,例如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或雙向三極閘流體等構成。
(2.4)聲音輸入裝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聲音輸入裝置6係例如對使用者U1之聲音反應,而進行音樂之播放及特定家電機器之控制等之家用聲音輔助裝置。此種聲音輸入裝置係使用機械學習及對話型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技術,進行聲音辨識及其他動作。於本揭示中所稱之「聲音辨識」不僅包含將使用者U1之聲音轉換為字元串之處理,並包含意思解析及文脈解析等自然語言處理。
聲音輸入裝置6如圖1所示,具有與聲音辨識系統7通信之功能。具體而言,聲音輸入裝置6例如藉由以電波為媒體之無線通信而連接於路由器92。藉此,聲音輸入裝置6可經由路由器92及網路91與聲音辨識系統7雙向通信。又,聲音輸入裝置6可經由路由器92與通信終端2雙向通信。聲音輸入裝置6之通信方式為例如為Wi-Fi(註冊商標)或藍牙(Bluetooth)(註冊商標)等之無線通信。
聲音輸入裝置6如圖2所示,使用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進行輸入至聲音輸入裝置6之聲音之辨識(聲音辨識)。聲音輸入裝置6構成為基於進行聲音辨識之結果而生成第1指令。登錄字語包含聲學模型及辨識辭典等。即,聲音輸入裝置6參照登錄字語,對自使用者U1輸入之聲音進行分析而抽出聲學特徵量,參照辨識辭典執行聲音辨識。於本實施形態中,辨識用記憶部71設置於聲音辨識系統7。即,聲音輸入裝置6並非單獨動作,而是與聲音辨識系統7協作而執行聲音辨識。於辨識用記憶部71,例如,對每個聲音輸入裝置6或每個使用者U1而記憶有登錄字語。進而,聲音輸入裝置6藉由進行用於識別發出聲音之使用者U1之語者識別,可抑制因預先登錄之使用者U1以外之聲音例如訪客之聲音、電視節目或廣播節目等之聲音引起之聲音輸入裝置6之誤動作。
聲音輸入裝置6例如於「客廳」等住宅中設置於使用者U1之聲音傳遞得到之場所。聲音輸入裝置6以特定之事件作為觸發,開始使用者U1之聲音操作之受理。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特定之事件為自使用者U1輸入表示「聲音操作開始」等特定之關鍵詞之聲音。因此,使用者U1例如即使於騰不出雙手之狀態下,亦可開始對聲音輸入裝置6進行聲音操作。惟用於開始受理使用者U1之聲音操作之特定之事件並不限定於特定之聲音(話語),例如,亦可為使用者U1於聲音輸入裝置6之正面移動或按下聲音輸入裝置6之按鈕等。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聲音輸入裝置6除了將使用者U1之聲音轉換為電氣信號之麥克風外,並具有將電氣信號轉換為聲音之揚聲器。因此,聲音輸入裝置6不僅可受理使用者U1之聲音之操作(聲音輸入),還可對使用者U1輸出聲音(包含聲音、嗶嗶聲、旋律等)。因此,使用者U1能夠以免持方式互動地進行聲音輸入裝置6之操作。
(3)動作 其次,對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動作進行說明。於以下,對藉由聲音操作用以控制配線器具4之「基本動作」、及與基本動作所需之各種設定相關之「設定動作」各者進行說明。
(3.1)基本動作 首先,參照圖3對基本動作進行說明。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配線器具4有複數個,故必須特定出哪一個配線器具4為控制對象。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指令及第2指令之前提在於包含特定出複數個配線器具4中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4之對象特定項目、及特定出控制內容之內容特定項目。此處,作為一例,對以使「客廳」之照明器具即負載機器51(參照圖1)變亮之方式控制配線器具41之情形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基本動作進行說明。
於圖3之例中,聲音輸入裝置6開始受理使用者U1之聲音操作後,使用者U1執行發出用於控制配線器具4之聲音之「發話」(S1)。此時,作為一例,使用者U1發出「調亮客廳之照明」之話語。
聲音輸入裝置6接收自使用者U1輸入之聲音,進行聲音指令之檢測(S2)。即,聲音輸入裝置6針對使用者U1發出之聲音進行聲音辨識,基於聲音辨識之結果生成第1指令。此時,作為一例,聲音輸入裝置6生成包含特定出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41之對象特定項目、及特定出調光階級上升之控制內容之內容特定項目之第1指令。聲音輸入裝置6例如使用Wi-Fi(註冊商標)將第1信號發送至通信終端2(S3)。
以取得部211取得第1指令之通信終端2係以指令轉換部212將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即,通信終端2將聲音輸入裝置6生成之第1指令轉換為適於控制配線器具4之第2指令。此時,作為一例,通信終端2生成包含特定出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41之對象特定項目、及特定出調光階級上升之控制內容之內容特定項目之第2指令。通信終端2將第2指令發送至通信轉接器3(S4)。
接收到第2指令之通信轉接器3以輸出部311將第2指令向配線器具4輸出(S5)。即,通信轉接器3藉由與配線器具4通信,對配線器具4輸出第2指令。此時,作為一例,通信轉接器3將第2指令僅發送至複數個配線器具4中由第2指令之對象特定項目所特定之配線器具41。
接收到第2指令之配線器具4對通信轉接器3發送應答資訊(S6)。於本揭示中言之「應答資訊」係表示根據第2指令對配線器具4之控制結果之資訊。作為一例,應答資訊係表示對配線器具41之調光階級上升之控制結果之資訊。又,配線器具4根據以內容特定項目所特定之控制內容而動作。此時,配線器具4執行使調光階級上昇之調光處理(S7)。即,中繼系統1(通信終端2及通信轉接器3)藉由第2指令控制負載機器5之點亮狀態。於本揭示中所謂之「點亮狀態」,包含點亮、熄滅、調光階級及閃爍模式等。於圖3之例中,配線器具4於發送應答資訊(S6)後執行調光處理(S7),但並未限定於該例,亦可於執行調光處理後發送應答資訊。
接收到應答資訊之通信轉接器3將應答資訊發送至通信終端2(S8)。又,接收到應答資訊之通信終端2將應答資訊發送至聲音輸入裝置6(S9)。即,中繼系統1(通信終端2及通信轉接器3)自配線器具4取得表示根據第2指令對配線器具4之控制結果之應答資訊,且向聲音輸入裝置6輸出。接收到到應答資訊之聲音輸入裝置6對使用者U1輸出報知音(S10)。此時,聲音輸入裝置6所輸出之報知音,作為一例為「調亮客廳之照明」之聲音或嗶嗶音等。又,接收到應答資訊之聲音輸入裝置6亦可取代報知音、或除報知音以外並藉由顯示(僅包含發光)等,向使用者U1報知表示配線器具4之控制結果之應答資訊。
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自通信終端2發送至聲音輸入裝置6之應答資訊係相當於報知音之聲音信號。此種聲音信號(應答資訊)例如藉由藍牙(Bluetooth)(註冊商標)自通信終端2發送至聲音輸入裝置6。聲音輸入裝置6藉由播放接收到之聲音信號(應答資訊)而輸出報知音。因此,自聲音輸入裝置6輸出之報知音可由通信終端2任意登錄及變更。惟不限於該例,聲音輸入裝置6亦可基於自通信終端2接收到之應答資訊而生成聲音信號並輸出報知音。
根據以上說明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基本動作,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控制複數個配線器具4中之任意之配線器具4,且控制複數個負載機器5中之任意之負載機器5。進而,由於自聲音輸入裝置6對使用者U1藉由報知音等報知表示配線器具4之控制結果之應答資訊,故使用者U1可瞭解自己所進行之聲音操作對配線器具4之控制結果。
上述之聲音指令等僅為一例,可適當變更。作為其他例,如要以熄滅「臥室」之照明器具即負載機器52(參照圖1)之方式控制配線器具42之情形時,作為一例,使用者U1發出「關閉臥室之照明」之話語。又,根據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基本動作,使用者U1不僅可控制配線器具4(負載機器5),亦可監視配線器具4(負載機器5)之狀態等。作為一例,如要確認「客廳」之照明器具即負載機器51(參照圖1)之調光階級之情形時,作為一例,使用者發出「告訴我客廳照明之亮度」。藉此,作為一例,自聲音輸入裝置6輸出「目前客廳之照明亮度為最大」之報知音。
(3.2)設定動作 其次,對設定動作進行說明。於本實施形態中,於設定動作中設定之資訊至少包含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及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即,聲音輸入裝置6中用於聲音辨識之登錄字語及指令轉換部212中用於自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之轉換資訊係以設定動作予以設定。
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以特定事件為觸發,開始設定動作。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特定事件為自使用者U1向聲音輸入裝置6輸入表示「指令變更」等特定關鍵詞之聲音。惟用於開始設定動作之特定事件不限於輸入特定之聲音(語言),例如,亦可為對通信終端2之特定之操作等。
當設定動作開始,變更部213根據對通信終端2之操作,變更記憶於記憶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此處,變更部213可追加登錄字語,亦可刪除登錄字語。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辨識用記憶部71設置於聲音辨識系統7,故通信終端2(變更部213)藉由與聲音辨識系統7進行通信而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
進而,變更部213根據聲音輸入裝置6基於輸入之聲音而生成之編輯指令,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即,當設定動作開始時,聲音輸入裝置6基於自使用者U1輸入之聲音而生成編輯指令。於本揭示中所謂之「編輯指令」係用於指示變更部213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之指令。藉此,變更部213不僅對通信終端2進行操作,亦根據對聲音輸入裝置6之聲音操作,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因此,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更簡單地變更登錄字語。
作為一例,對使用者U1藉由聲音操作,將用於使包含照明器具之負載機器5點亮之聲音指令自「點亮照明器具」變更為「打開照明」之情形進行說明。於該情形時,設定動作開始後,聲音輸入裝置6發出「要變更哪個指令」之聲音。使用者接收到該聲音,發出「點亮照明器具」之聲音時,聲音輸入裝置6輸出「了解,請問新的指令是什麽?」之聲音。當使用者U1收到此訊息而發出「點亮照明」之聲音時,聲音輸入裝置6輸出「了解,從現在起將『點亮照明器具』變更為『打開照明』」之聲音。此時,聲音輸入裝置6生成用於將「點亮照明器具」之聲音指令變更為「打開照明」之編輯指令,且發送至通信終端2。接收到來自聲音輸入裝置6之編輯指令之通信終端2(變更部213)藉由與聲音辨識系統7進行通信,而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變更部213隨著登錄字語之變更,而變更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即,通信終端2(變更部213)藉由與聲音辨識系統7進行通信而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時,對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亦一併變更。
同樣地,變更部213亦可就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變更用於特定出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4之聲音指令。例如,可將「臥室之照明」之聲音指令變更為「父親臥室之照明」等。於該情形時,亦可針對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一併變更。
如上述之登錄字語或轉換資訊之變更並不限定於對聲音輸入裝置6之聲音操作,亦可根據使用者U1對通信終端2之操作而實現。
(4)變化例 實施形態1僅為本揭示之各種實施形態中之一者。實施形態1只要能夠達成本揭示之目的,可根據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又,與配線器具系統10同樣之功能亦可以電腦程式、或記錄程式之非暫時性記錄媒體等而具體化。一態樣之(電腦)系統係用以使電腦程式作為配線器具系統10中之指令轉換部212發揮功能之程式。
以下,列舉實施形態1之變形例。以下說明之變化例亦可適宜組合而應用。
本揭示之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於中繼系統1等中包含電腦系統。電腦系統以作為硬體之處理器及記憶體為主構成。藉由處理器執行記憶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之程式,實現作為本揭示之配線器具系統10之功能。程式可預先記錄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亦可通過電性通訊線路而提供,亦可記錄於於電腦系統中可讀取之記憶卡、光碟、硬碟等非暫時之記錄媒體而提供。電腦系統之處理器係由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IC)或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之1至複數個電子電路構成。複數個電子電路可匯集於1個晶片,亦可分散設置於複數個晶片。複數個晶片可匯集於1個裝置,亦可分散設置於複數個裝置。
又,例如,設置於中繼系統1或聲音辨識系統7之功能可匯集於1個框體內,亦可分散設置於複數個框體。進而,中繼系統1或聲音辨識系統7之至少一部分功能例如亦可藉由雲端(雲端運算)等實現。又,於實施形態1中,分散於複數個裝置之配線器具系統10之至少一部分之功能亦可匯集於1個框體內。
配線器具系統10並不限定於住宅,例如,亦可導入辦公大樓、商業設施、工廠、學校或醫院等非住宅之設施。
又,於實施形態1中,聲音控制系統100具備各1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輸入裝置6,但並不限定於該例,聲音控制系統100亦可具備複數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輸入裝置6之至少1者。
又,配線器具4並不限定於附調光功能之開關裝置,例如,亦可為附人體感測器或亮度感測器等感測器之開關裝置、附計時器功能之開關裝置,或附利用光通信之遠端操作功能之開關裝置等。進而,配線器具4並不限定於開關裝置,例如,亦可為可連接負載機器5之電源插頭之插座(電源插座)等。配線器具4為插座之情形時,配線器具系統10例如藉由接通、斷開內置於配線器具4之開關,而控制自配線器具4向負載機器5之電力供給。
又,負載機器5並不限定於照明器具,例如,亦可為空調機器、換氣扇、電動閘門、空氣清淨機、熱水器、電視接收機、洗衣機或電冰箱等。於該情形亦為,藉由將配線器具4電性連接於電源8與負載機器5之間,配線器具系統10便可藉由控制配線器具4而間接地控制負載機器5。
又,於實施形態1中,負載機器5、聲音辨識系統7、電源8及網路91未含在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任一者之構成要素中,但不限於該構成。即,負載機器5、聲音辨識系統7、電源8及網路91之至少1者亦可含在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之任一者之構成要素中。相反地,於實施形態1中,路由器92含在配線器具系統10之構成要素中,但不限於該構成,配線器具系統10亦可不將路由器92含在構成要素中。本來路由器92即非配線器具系統10必要之構成,亦可適當省略。於該情形時,例如,通信終端2與聲音輸入裝置6直接進行通信,通信終端2與通信轉接器3亦直接進行通信。
又,通信終端2之第1通信部22亦可於住宅之外,例如經由電信業者提供之行動電話網(載波網)或公眾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而連接於網路91。於該情形時,通信終端2即使位於住宅之外,亦可經由網路91與住宅內之聲音輸入裝置6及通信轉接器3通信。
又,通信終端2之第1通信部22或聲音輸入裝置6之通信方式不限於Wi-Fi(註冊商標)或Bluetooth(註冊商標),例如,可為特定低功率無線等無線通信,亦可為光通信或有線通信等。同樣地,通信轉接器3之第2通信部32之配線器具4之通信方式不限於特定低功率無線,可為Wi-Fi(註冊商標)或Bluetooth(註冊商標)等無線通信,亦可為光通信或有線通信等。進而,於實施形態1中,於自聲音輸入裝置6向通信終端2發送信號時,通信方式為Wi-Fi(註冊商標),於自通信終端2向聲音輸入裝置6發送信號時,通信方式為Bluetooth(註冊商標),但不限於該例。即,例如,自聲音輸入裝置6向通信終端2發送信號時與自通信終端2向聲音輸入裝置6發送信號時,亦可應用相同之通信方式。
又,於實施形態1中,通信轉接器3僅對複數個配線器具4中由第2指令之對象特定項目所特定出之配線器具4發送第2指令,但不限於該例,亦可將第2指令發送至複數個配線器具4之全部。於該情形時,接收到第2指令之配線器具4各者進行第2指令之解析,只要為由對象特定項目特定出之配線器具4,即可根據由內容特定項目特定出之控制內容進行動作。
(實施形態2) 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器具系統10A及聲音控制系統100A如圖4所示,於中繼系統1A不包含通信終端2之點上,與實施形態1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不同。以下,對於與實施形態1相同之構成標註共通之符號且省略適當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中繼系統1A具有通信轉接器3與路由器92。通信轉接器3可不經由通信終端2而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即,通信轉接器3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於本實施形態中,取得部211(參照圖2)、指令轉換部212(參照圖2)、變更部213(參照圖2)及指令記憶部24(參照圖2)均設置於通信轉接器3。
根據該構成,當聲音輸入裝置6受理使用者U1之聲音操作時,將第1指令自聲音輸入裝置6不經由通信終端2而發送至通信轉接器3。且,通信轉接器3將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之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藉由與配線器具4進行通信,對配線器具4輸出第2指令。
實施形態2中說明之構成可與實施形態1中說明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化例)適當組合而採用。
(實施形態3) 本實施形態之配線器具系統10B及聲音控制系統100B係如圖5所示,於中繼系統1B不包含通信轉接器3(參照圖1)之點上,與實施形態1之配線器具系統10及聲音控制系統100不同。以下,對於與實施形態1相同之構成標註共通符號且省略適當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中繼系統1B係以通信終端2構成。通信終端2可不經由通信轉接器3而與配線器具4通信。即,通信終端2具有與配線器具4通信之功能。於本實施形態中,輸出部311(參照圖2)設置於通信終端2。
根據該構成,當聲音輸入裝置6受理使用者U1之聲音操作時,將第1指令自聲音輸入裝置6發送至通信終端2。且,通信終端2將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之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不經由通信轉接器3而直接與配線器具4通信,藉此對配線器具4輸出第2指令。
又,於圖5之例中,配線器具系統10B以對應於1個負載機器5之方式具備1個配線器具4,但不限於該例,與實施形態1同樣地,亦可具備複數個配線器具4。
進而作為其他例,亦可自圖5之構成省略中繼系統1B(通信終端2)。於該情形時,聲音輸入裝置6不經由中繼系統1B而與配線器具4直接通信。即,配線器具4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於該情形時,取得部211(參照圖2)、指令轉換部212(參照圖2)、變更部213(參照圖2)、指令記憶部24(參照圖2)及輸出部311(參照圖2)均設置於配線器具4。
實施形態3中說明之構成可與實施形態1中說明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化例)適當組合而採用。
(總結) 如以上所說明般,第1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具備至少1個配線器具(4)與中繼系統(1、1A、1B)。至少1個配線器具(4)具有通信功能,電性連接於電源(8)與負載機器(5)之間。中繼系統(1、1A、1B)具有與配線器具(4)及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中繼系統(1、1A、1B)具有取得部(211)、指令轉換部(212)、輸出部(311)。取得部(211)自聲音輸入裝置(6)取得聲音輸入裝置(6)基於輸入之聲音而生成之第1指令。指令轉換部(212)將第1指令轉換成與第1指令為不同協定且用於控制配線器具(4)之第2指令。輸出部(311)將第2指令輸出至配線器具(4)。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控制配線器具(4),例如,即使於騰不出雙手之狀態下,可藉由發話而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其結果,藉由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可更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而且,因藉由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而控制配線器具(4),故即使負載機器(5)不與聲音輸入裝置(6)直接連動,亦可間接地使負載機器(5)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
第2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1態樣中,中繼系統(1、1A、1B)構成為自配線器具(4)取得應答資訊,且輸出至聲音輸入裝置(6)。應答資訊係表示根據第2指令之配線器具(4)之控制結果之資訊。
根據該構成,可將根據第2指令控制配線器具(4)之結果例如從聲音輸入裝置(6)對使用者(U1)提示。
第3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1或第2態樣中,聲音輸入裝置(6)構成為基於對使用登錄字語輸入至聲音輸入裝置(6)之聲音進行辨識之結果而生成第1指令。登錄字語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中繼系統(1、1A、1B)進而具有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之變更部(213)。
根據該構成,可根據需要變更以聲音輸入裝置(6)用於辨識聲音之登錄字語。
第4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3態樣中,辨識用記憶部(71)係設置於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之聲音辨識系統(7)。變更部(213)構成為藉由與聲音辨識系統(7)通信而變更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
根據該構成,即使對於記憶於聲音辨識系統(7)之辨識用記憶部(71)之登錄字語,亦可根據需要加以變更。
第5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3或第4態樣中,指令轉換部(212)構成為使用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將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變更部(213)構成為伴隨著登錄字語之變更而變更記憶於指令記憶部(24)之轉換資訊。
根據該構成,不僅登錄字語,即使對於用於將第1指令轉換為第2指令之轉換資訊,亦可根據需要加以變更。
第6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1~5中任一態樣中,負載機器(5)為照明器具,中繼系統(1、1A、1B)係藉由第2指令而控制負載機器(5)之點亮狀態。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簡單地控制負載機器(5)之點亮狀態。
第7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1~6中任一態樣中,中繼系統(1、1A、1B)具有通信轉接器(3)與通信終端(2)。通信轉接器(3)具有與配線器具(4)通信之功能。通信終端(2)具有與聲音輸入裝置(6)通信之功能。通信轉接器(3)與通信終端(2)可彼此通信。指令轉換部(212)設置於通信終端(2)。
根據該構成,藉由通信終端(2)之軟體之變更(更新),可實現中繼系統(1、1A、1B),故於軟體更新時不必進行硬體構成之變更。
第8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於第1~7中任一態樣中,配線器具(4)有複數個。第1指令及第2指令包含特定出複數個配線器具(4)中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4)之對象特定項目、及特定出控制內容之內容特定項目。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U1)藉由聲音操作,可從複數個配線器具(4)之中特定出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4),進行配線器具(4)之控制。
第9態樣之程式係用於使電腦系統作為第1~8中任一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中之指令轉換部(212)發揮作用之程式。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而控制配線器具(4),故例如即使於騰不出雙手之狀態下,藉由發話即可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其結果,藉由程式,可更簡單得操作配線器具(4)。而且,因藉由程式而控制配線器具(4),故即使負載機器(5)不直接地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亦可使負載機器(5)間接地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
第10態樣之聲音系統(100、100A、100B)具備第1~8中任一態樣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與聲音輸入裝置(6)。
根據該構成,使用者(U1)可藉由聲音操作而控制配線器具(4),故例如即使於騰不出雙手之狀態下,藉由發話即可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其結果,藉由聲音控制系統(100、100A、100B),可更簡單地操作配線器具(4)。而且,因藉由聲音控制系統(100、100A、100B)而控制配線器具(4),故即使負載機器(5)不直接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亦可使負載機器(5)間接地與聲音輸入裝置(6)連動。
不限定於上述態樣,實施形態1~3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化例)可藉由(電腦)程式、或記錄程式之非暫時性記錄媒體等而具體化。進而,實施形態1~3之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之各種構成(包含變化例)亦可應用於聲音控制系統(100、100A、100B)。
關於第2~8態樣之構成,並非配線器具系統(10、10A、10B)所必須之構成,可適當省略。
1,1A,1B:中繼系統 2:通信終端 3:通信轉接器 4,41,42,43:配線器具 5,51,52,53:負載機器 6:聲音輸入裝置 7:聲音辨識系統 8:電源 10,10A,10B:配線器具系統 21:第1控制電路 22:第1通信部 23:使用者介面 24:指令記憶部 31:第2控制電路 32:第2通信部 71:辨識用記憶部 91:網路 92:路由器 100,100A,100B:聲音控制系統 211:取得部 212:指令轉換部 213:變更部 311:輸出部 401:第3控制電路 402:第3通信部 403:使用者介面 404:開關元件 U1:使用者 S1:發聲 S2:檢測聲音指令 S3:第1指令 S4:第2指令 S5:第2指令 S6:應答資訊 S7:調光處理 S8:應答資訊 S9:應答資訊 S10:報知音
圖1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配線器具系統及聲音控制系統之概略系統構成圖。 圖2係顯示同上之配線器具系統及同上之聲音控制系統之方塊圖。 圖3係顯示同上之配線器具系統及同上之聲音控制系統之基本動作例之順序圖。 圖4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配線器具系統及聲音控制系統之概略系統構成圖。 圖5係顯示實施形態3之配線器具系統及聲音控制系統之概略系統構成圖。
1:中繼系統
2:通信終端
3:通信轉接器
4,41,42,43:配線器具
5,51,52,53:負載機器
6:聲音輸入裝置
7:聲音辨識系統
10:配線器具系統
21:第1控制電路
22:第1通信部
23:使用者介面
24:指令記憶部
31:第2控制電路
32:第2通信部
71:辨識用記憶部
100:聲音控制系統
211:取得部
212:指令轉換部
213:變更部
311:輸出部
401:第3控制電路
402:第3通信部
403:使用者介面
404:開關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配線器具系統,其具備: 配線器具,其電性連接於電源與負載機器之間; 聲音輸入裝置;及 控制電路,其將基於輸入至上述聲音輸入裝置之聲音所生成之第1指令轉換成用於控制上述配線器具之第2指令,並將上述第2指令向上述配線器具輸出。
  2. 如請求項1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構成為自上述配線器具取得表示根據上述第2指令對上述配線器具之控制結果之應答資訊,且向上述聲音輸入裝置輸出。
  3. 如請求項1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上述聲音輸入裝置構成為基於對使用記憶於辨識用記憶部之登錄字語輸入至上述聲音輸入裝置之聲音進行辨識之結果而生成上述第1指令,且 上述控制電路進而具有變更記憶於上述辨識用記憶部之上述登錄字語之變更部。
  4. 如請求項3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上述辨識用記憶部設置於具有與上述聲音輸入裝置通信之功能之聲音辨識系統; 上述變更部構成為藉由與上述聲音辨識系統進行通信而變更記憶於上述辨識用記憶部之上述登錄字語。
  5. 如請求項3或4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上述控制電路構成為使用記憶於指令記憶部之轉換資訊將上述第1指令轉換為上述第2指令; 上述變更部構成為伴隨著上述登錄字語之變更,而變更記憶於上述指令記憶部之上述轉換資訊。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上述負載機器為照明器具; 上述控制電路根據上述第2指令而控制上述負載機器之點亮狀態。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配線器具系統,其進而具有: 通信轉接器,其具有與上述配線器具通信之功能;及 通信終端,其具有與上述聲音輸入裝置通信之功能; 上述通信轉接器與上述通信終端可相互通信;且 上述控制電路設置於上述通信終端。
  8.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配線器具系統,其中 上述配線器具為複數; 上述第1指令及上述第2指令包含特定出上述複數個配線器具中成為控制對象之配線器具之對象特定項目、及特定出控制內容之內容特定項目。
  9. 一種配線器具之程式,其係用於使電腦系統作為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配線器具系統之上述控制電路發揮功能之程式。
  10. 一種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其具備: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配線器具系統,及 上述聲音輸入裝置。
TW109118462A 2017-07-25 2018-07-23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TWI762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4009 2017-07-25
JP2017144009A JP6964243B2 (ja) 2017-07-25 2017-07-25 配線器具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音声制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710A true TW202044710A (zh) 2020-12-01
TWI762941B TWI762941B (zh) 2022-05-01

Family

ID=6547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305A TWI699059B (zh) 2017-07-25 2018-07-23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TW109118462A TWI762941B (zh) 2017-07-25 2018-07-23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5305A TWI699059B (zh) 2017-07-25 2018-07-23 配線器具系統、配線器具之程式及配線器具之聲音控制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6964243B2 (zh)
TW (2) TWI6990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32996B2 (ja) * 2019-05-17 2024-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音声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制御装置
JP7262865B2 (ja) * 2022-10-25 2023-04-24 株式会社サンセイ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遊技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8746A1 (en) * 1997-04-29 2000-03-29 Intel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circuitry to determine a power state
KR100754497B1 (ko) * 1998-05-07 2007-09-03 뉘앙스 커뮤니케이션스 이스라엘, 리미티드 수기 및 음성으로 자동차 부속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장치 및방법
JP2002289371A (ja) * 2001-03-28 2002-10-0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音声認識型照明用スイッチ
US20040203387A1 (en) 2003-03-31 2004-10-14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ppliances with a wireless data enabled remote control
JP4218454B2 (ja) * 2003-07-18 2009-02-0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スイッチ
JP2005065259A (ja) * 2003-07-30 2005-03-10 Sharp Corp 通信端末置、遠隔制御方法、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1008679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配線器具
JP5760393B2 (ja) * 2010-07-15 2015-08-1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操作検出装置
KR101899180B1 (ko) * 2011-02-16 2018-09-14 코르테크 인더스트리스 피티와이 리미티드 무선 전원, 조명 및 자동화 제어
TWM413944U (en) * 2011-03-04 2011-10-11 wei-zhi Zeng Voice control device utilizing voice to control leakage current breaker
JP5301702B2 (ja) * 2011-09-02 2013-09-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消費電力量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19083B2 (en) * 2012-03-02 2015-08-2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aster antenna controller application and device
US10000362B2 (en) 2013-08-21 2018-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control device
JP6422174B2 (ja) * 2014-04-14 2018-11-14 株式会社Crossdoor 家電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サーバ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922529B2 (en) * 2015-03-05 2018-03-20 Fire Avert, Llc. Remot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devices
CN204652433U (zh) * 2015-05-04 2015-09-16 黄晖 一种物联网智能系统
US20160330042A1 (en) 2015-05-04 2016-11-10 David C. Andersen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10014137B2 (en) * 2015-10-03 2018-07-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coustical electrical switch
TWM539187U (zh) * 2016-10-19 2017-04-01 Full Entpr Corp 三合一控制開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4243B2 (ja) 2021-11-10
JP2021193849A (ja) 2021-12-23
TW201909505A (zh) 2019-03-01
JP2019029704A (ja) 2019-02-21
TWI762941B (zh) 2022-05-01
JP7340764B2 (ja) 2023-09-08
TWI699059B (zh) 2020-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5386B2 (ja) 機器の制御方法、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40117984A1 (en) Air condition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US20140100854A1 (en) Smart switch with voice operated function and smart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8267963A (zh) 具有结合声波导和散热片的紧凑型家庭助手的设计
JP7340764B2 (ja) 音声制御システム
US200800914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ice control of electrically powered devices
JP2005311864A (ja) 家電機器、アダプタ装置および家電機器システム
KR101465230B1 (ko) 스마트기기를 이용한 디바이스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CN104601838A (zh) 一种语音、无线控制智能家用电器操作系统
Kodali et al. Low cost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home automation
CN110915299A (zh) 多用途的语音激活式照明设备
Nath et al. Low-cost android app based voice operated room automation system
Aqeel-ur-Rehman et al. Voice controlled home automation system for the elderly or disabled people
WO2020175293A1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34982A (zh) 语音控制装置和智能家居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JP2015207999A (ja) 赤外線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の統合型システム
CN209627390U (zh) 语音控制装置和智能家居设备
CN212624795U (zh) 交互系统、语音交互设备及操控设备
Ahmed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Cost-Efficient Voice Controlled Appliance System for Quadriplegia Patient
TWM537360U (zh) 具聲控式智慧環境控制器之吸頂式喇叭裝置
CN111338225B (zh) 一种现代智能家居用管家语音机器人
CN212485705U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空调伴侣智能插座
JP2019179295A (ja) 入力支援ユニット及び入力支援システム
JP7182154B2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CN210292365U (zh) 一种语音控制燃气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