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7024A -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 Google Patents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7024A
TW202037024A TW109101005A TW109101005A TW202037024A TW 202037024 A TW202037024 A TW 202037024A TW 109101005 A TW109101005 A TW 109101005A TW 109101005 A TW109101005 A TW 109101005A TW 202037024 A TW202037024 A TW 2020370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tensioner
contact surface
guide
joysti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木孝幸
宮澤智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702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H02G1/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for mounting or str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5/00Implements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or tensioning of wire or str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可較容易地將緊線器安裝至線材的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解決手段] 緊線器具備有:第1構件,具有接觸線材的第1接觸面;第2構件,具有接觸線材的第2接觸面;擺動構件,對於第1構件,以可繞著第1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並且對於第2構件,以可繞著第2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及第1卡合部,可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比第1接觸面及第2接觸面更下方。

Description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目前已知有把持架空電線等之線材的緊線器。
作為相關聯的技術,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架線切割工具。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架線切割工具中,是將一邊的緊線器掛在架線上之後,利用遠程操作棒將另一邊的緊線器往上推。更具體而言,是當遠程操作棒的鉤件勾在另一邊的緊線器之防脫離的環狀部的狀態下,利用遠程操作棒將另一邊的緊線器往上推。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架線切割工具中,將另一邊的緊線器往上推時,另一邊的緊線器之防脫離的環狀部所卡合的遠程操作棒、以及另一邊的緊線器所安裝的架線會變成互相交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6700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較容易地將緊線器安裝至線材的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是有關於以下所示的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1)一種緊線器,其具備有: 第1構件,具有接觸線材的第1接觸面; 第2構件,具有接觸前述線材的第2接觸面; 擺動構件,對於前述第1構件,以可繞著第1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並且對於前述第2構件,以可繞著第2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及 第1卡合部,可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比前述第1接觸面及前述第2接觸面更下方。 (2)如上述(1)所記載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構件具有: 上側部分,位於比前述第1接觸面及前述第2接觸面更上方;及 下側部分,位於比前述第1接觸面及前述第2接觸面更下方,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第1構件的前述下側部分。 (3)如上述(1)或(2)所記載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操縱桿構件,前述操縱桿構件是對於前述擺動構件,以可繞著第3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 (4)如上述(3)所記載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導引部,前述導引部是導引前述操縱桿構件的移動,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導引部。 (5)如上述(3)所記載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導引部,前述導引部是導引前述操縱桿構件的移動, 前述操縱桿構件具有可卡合於前述導引部的卡合部。 (6)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第1構件的前方側部分。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為貫穿孔部, 前述貫穿孔部的中心軸是和前述第1軸平行。 (8)一種線材切割工具,其具備有: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緊線器、 連結於前述緊線器之可伸縮的棒構件、及 連結於前述棒構件的第2緊線器。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即可以提供一種可較容易地將緊線器安裝至線材的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地說明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及線材切割工具100。再者,在本說明書中,對於具有相同種類的功能之構件是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並且,針對已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之構件,有時會將重複的說明省略。
(方向的定義) 在本說明書中,將緊線器所把持的線材的延伸方向,換言之,將緊線器的線材收容空間的延伸方向,定義為「第1方向」。再者,當緊線器具備有操縱桿構件(操縱桿構件40)的情況下,將緊線器所把持的線材的延伸方向,且牽引操縱桿構件的方向定義為「第1方向」,並且將第1方向的相反方向定義為第2方向。又,在本說明書中,有時會將緊線器的第1方向側稱為「後方」,且將緊線器的第2方向側稱為「前方」。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4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A。圖1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A的概略二面圖。在圖1的右側記載有概略正面圖,在圖1的左側記載有概略側面圖。再者,在圖1的左側的圖(概略側面圖)中,為了避免圖面的複雜化,省略了鎖定構件50等之記載。圖2是示意地顯示導引部GA的一例之概略立體圖。圖3是示意地顯示操縱桿構件40的一例之概略正面圖。圖4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中的緊線器1A之概略正面圖。
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A具備有第1構件11、第2構件12、擺動構件20、及第1卡合部30。
第1構件11具有接觸線材W(更具體而言為線材W的上側面)的第1接觸面11a。第1接觸面11a之垂直於第1方向DR1的截面形狀例如為朝向上側凹入的曲線形狀。雖然第1構件11亦可由1個零件來構成,但是亦可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第2構件12具有接觸線材W(更具體而言為線材W的下側面)的第2接觸面12a。第2接觸面12a之垂直於第1方向DR1的截面形狀例如為朝向下側凹入的曲線形狀。雖然第2構件12亦可由1個零件來構成,但是亦可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
藉由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接觸線材W,第1構件11及第2構件12即可把持住線材W。再者,第1構件11及第2構件12所把持的線材W例如為電線(更具體而言為架設電線)。
擺動構件20是對於第1構件11以可繞著第1軸AX1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更具體而言,緊線器1A具備有第1插銷構件P1,前述第1插銷構件P1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擺動構件20與第1構件11,該第1插銷構件P1是沿著第1軸AX1來配置。
又,擺動構件20是對於第2構件12以可繞著第2軸AX2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更具體而言,緊線器1A具備有第2插銷構件P2,前述第2插銷構件P2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擺動構件20與第2構件12,該第2插銷構件P2是沿著第2軸AX2來配置。
當擺動構件20繞著第1軸AX1旋動後,連結於擺動構件20的第2構件12即相對於第1構件11而相對移動,使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距離變化。又,當第2接觸面12a接觸線材W後,第2構件12即繞著第2軸AX2而相對於擺動構件20來旋動。如此一來,第2接觸面12a會相對於第1接觸面11a而成為平行,使把持力均衡地作用在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所接觸的線材W。再者,雖然擺動構件20亦可由1個零件來構成,但是亦可由複數個零件的組合來構成。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擺動構件20是板狀的構件。又,擺動構件20在正面視角下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狀,在該三角形的各頂點部分,分別配置有上述的第1軸AX1、上述的第2軸AX2、及後述的第3軸AX3。但是,擺動構件20的形狀及構造並不限定於圖1所記載的例子。
第1卡合部30是可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換言之,用於將緊線器1A往上方舉起的遠程操作工具)的前端部之部分。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為貫穿孔部30h。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比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更具體而言,將第1構件11及第2構件12的姿勢維持成使第1接觸面11a位於第2接觸面12a的上方之狀態(換言之,緊線器1A被緊線器舉起工具所舉起的狀態)下,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比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
當第1卡合部30配置在比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的情況下,在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線材收容空間SP中插入線材W為止的步驟(換言之,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步驟)中,緊線器舉起工具不會和線材W交叉。更具體而言,在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步驟中,在緊線器舉起工具當中和第1卡合部30相卡合的部分會一直位於線材W的下方。據此,線材W與緊線器舉起工具不會相干涉,而可以順利地進行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
接著,說明在第1實施形態的緊線器1A中可採用之任意附加的構成。
(第1構件11) 第1構件11亦可具有:上側部分111,位於比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上方;下側部分112,位於比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及中間部分113,位於第1接觸面11a的高度與第2接觸面12a的高度之間的高度。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第1構件11當中的下側部分112。因此,在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步驟中,線材W與緊線器舉起工具不會相干涉,而可以順利地進行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
又,當第1卡合部30設置在第1構件11(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1的下側部分112)的情況下,在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步驟中,第1卡合部30與第1構件11(更具體而言為第1接觸面11a)之間的位置關係不會變化。更具體而言,不會因第1構件11接觸線材W,而使得第1卡合部30相對於第1構件11進行擺動運動。據此,可以順利地執行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相對於此,例如,將第1卡合部30配置在擺動構件20的情況下,會因第1構件11接觸線材W,而使得第1卡合部和擺動構件20一起相對於第1構件11來擺動。因該擺動,會有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受到阻礙的可能性。
(操縱桿構件40) 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A亦可具備有操縱桿構件40,前述操縱桿構件40是對於擺動構件20以可繞著第3軸AX3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又,緊線器1A亦可具備有第3插銷構件P3,前述第3插銷構件P3是以可旋動的方式來連結擺動構件20與操縱桿構件40。該第3插銷構件P3是沿著第3軸AX3而配置。
如圖1所示,將操縱桿構件40往第1方向DR1拉動後,連接於操縱桿構件40的擺動構件20即可繞著第1軸AX1來擺動。伴隨於該擺動構件20的擺動,第2構件12的第2接觸面12a會往接近於第1構件的第1接觸面11a的方向移動,其結果,電線W即被第1構件11及第2構件12所把持。再者,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操縱桿構件40的第2端部40b(連結於擺動構件20的第1端部之相反側的端部)為自由端部。該自由端部是連結於例如後述之可伸縮的棒構件70。如圖1所示,亦可在操縱桿構件40的第2端部40b上,沿著上下方向形成有2個以上的貫穿孔40h。在此情況下,即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切換對於棒構件70來連結第2端部40b的位置。
(導引部GA) 緊線器1A(更具體而言為第1構件11)亦可具有導引部GA,前述導引部GA是導引操縱桿構件40的移動。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部GA是設置在第1構件11的後方側部分(第1方向DR1側的部分)。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部GA是延伸成突出至比第1接觸面11a的後端(或第2接觸面12a的後端)更下方且後方。
在圖2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部GA具備有導引操縱桿構件40的導引壁Gw。導引壁Gw例如是規定操縱桿構件40的中間部分43(參照圖1)所插通之貫穿孔Gh的壁。導引部GA是限制操縱桿構件40的位置,藉此抑制操縱桿構件40在橫向方向(垂直於圖1的紙面之方向)上過度地位置偏移,其結果,可抑制過度的荷重作用於操縱桿構件40與擺動構件20之間的連結部分。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導引部GA上,前述導引部GA是導引操縱桿構件40的移動。更具體而言,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導引部GA當中位於操縱桿構件40的下方的導引部下端部(換言之為第1構件11的下端部112b)。
當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導引操縱桿構件40的移動之導引部GA的情況下,第1卡合部30會配置在距離第1接觸面11a、第2接觸面12a、及擺動構件20充分地遠的位置上。因此,可以抑制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人員的視野被第1卡合部30所卡合的緊線器舉起工具妨礙的情形。
(操縱桿構件40的卡合部42) 操縱桿構件40亦可具有卡合部42,前述卡合部42可卡合於導引部GA(更具體而言為下端部112b)。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卡合部42是設置在操縱桿構件40的底面40s。又,在圖3所記載的例子中,卡合部42是設置在操縱桿構件40的底面40s之凹部40d。
當操縱桿構件40具備有可卡合於導引部GA的卡合部42之情況下,即可以維持操縱桿構件40與導引部GA之間的相對位置。
藉由緊線器舉起工具來舉起緊線器1A時,當操縱桿構件40相對於第1構件11而相對移動後,擺動構件20即擺動。其結果,第1構件11的第1接觸面11a與第2構件12的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間隔會變化。當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間隔變化後,將線材W插入至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所規定的線材收容空間SP內的作業會有受到阻礙的可能性。
相對於此,當操縱桿構件40具備有可卡合於導引部GA的卡合部42的情況下,藉由緊線器舉起工具來舉起緊線器1A時,操縱桿構件40不會相對於第1構件11而相對移動。據此,可將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間隔維持為一定間隔,而可以順利地執行將線材W插入至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所規定的線材收容空間SP內的作業。
再者,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卡合部42與導引部GA(更具體而言為下端部112b)之間的卡合是藉由作用在操縱桿構件40的重力來維持。換言之,若抵抗作用在操縱桿構件40的重力,將操縱桿構件40提起,即可解除卡合部42與導引部GA之間的卡合。
(第1卡合部30的配置)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第1構件11的後方側部分(更具體而言為導引操縱桿構件40的移動之導引部GA)。作為替代方案,如圖4所示,亦可將第1卡合部30配置在第1構件11的前方側部分11f(更具體而言為第2方向DR2側的端部)。再者,將第1卡合部30配置成突出至比第1接觸面11a的前端(或第2接觸面12a的前端)更下方且前方的情況下,可以抑制將緊線器1A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人員的視野被第1卡合部30所卡合的緊線器舉起工具妨礙的情形。
(第1卡合部30的形狀或構造) 在圖1或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為貫穿孔部30h。又,貫穿孔部30h的中心軸AX是和第1軸AX1平行。作為替代方案,貫穿孔部30h的中心軸AX亦可和第1方向DR1平行。再者,當第1卡合部30為貫穿孔部30h的情況下,該孔部的內徑例如為13mm以上45mm以下。
在圖1或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是由獨立於第1構件11的第1卡合構件3所構成。作為替代方案,第1卡合部30亦可一體地形成於第1構件11。換言之,亦可對第1構件11進行開孔加工等,藉此來形成第1卡合部30。再者,第1卡合構件3亦可具有突出部32(例如,肩部)。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突出部32是配置在比貫穿孔30h的中心軸AX更上方(更具體而言,比貫穿孔30h的上端更上方)。當某個緊線器舉起工具(例如,SHOTGUN STICK(HASTINGS公司製)、SHOTGUN STICK(AB CHANCE公司製))和第1卡合部30相卡合的狀態下,當該緊線器舉起工具的一部分接觸到突出部32後,即可抑制第1卡合構件3(及緊線器1A)相對於緊線器舉起工具而擺動的情形。據此,在第1卡合構件3設置有突出部32的情況下,使緊線器1A接近於線材W的作業會變得較為容易。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突出部32是朝向遠離鉛直面Pa的方向突出,前述鉛直面Pa是通過貫穿孔30h的中心軸AX。又,突出部32包含第1突出部32a與第2突出部32b,第1突出部32a的突出方向是和第2突出部32b的突出方向為相反的方向。
在圖1或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在第1卡合構件3上,除了作為第1卡合部30來發揮功能的貫穿孔部30h之外,還形成有第2貫穿孔部31h。第2貫穿孔部31h是對第1卡合構件3的輕量化作出貢獻的孔部。再者,第2貫穿孔部31h的孔形狀較理想的是和貫穿孔部30h的孔形狀為不同的形狀。由於第2貫穿孔部31h的孔形狀是和貫穿孔部30h的孔形狀為不同的形狀,因此作業人員可以較容易地辨識緊線器舉起工具應卡合的孔部是哪一個孔部。在圖1或圖4所記載的例子中,貫穿孔部30h的孔形狀為圓形,而第2貫穿孔部31h的孔形狀為非圓形。
(鎖定構件50) 緊線器1A亦可具備有鎖定構件50。鎖定構件50是用於維持在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把持了線材W的狀態之構件,換言之,是規定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距離之構件。
在圖1所記載的例子中,鎖定構件50的第1部分51是安裝於第1構件11,鎖定構件50的第2部分(省略圖式)是安裝於擺動構件20。並且,鎖定構件50除了安裝於第1構件11的第1部分51、以及安裝於擺動構件20的第2部分之外,還具備有操作部50a(例如操作環)與螺紋棒50b,前述螺紋棒50b是調整鎖定構件50的第1部分51與鎖定構件50的第2部分之間的間隔。再者,在鎖定構件50的第1部分51或第2部分的其中一者上,形成有螺合於螺紋棒50b的螺紋。又,在鎖定構件50的第1部分51或第2部分的另一者上,並未形成有螺合於螺紋棒50b的螺紋,換言之,形成有插通螺紋棒50b的貫穿孔。並且,利用遠程操作工具使操作部50a(例如操作環)旋轉,藉此使螺紋棒50b旋轉。當螺紋棒50b旋轉後,由於鎖定構件50的第1部分51或第2部分的其中一者會螺合於螺紋棒5b,因此鎖定構件50的第1部分51與鎖定構件50的第2部分之間的間隔會變小,使擺動構件20擺動。藉由擺動構件20擺動,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距離即變小,以在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把持住線材W。
在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已配置有線材W的狀態下,藉由操作鎖定構件50,即可維持住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對線材W的把持狀態。又,鎖定構件50可以限制擺動構件20往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距離變大的方向擺動。因此,可防止緊線器1A無意間從線材W上脫落的情形。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5至圖13來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圖5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的概略二面圖。在圖5的右側記載有概略正面圖,在圖5的左側記載有概略側面圖。再者,在圖5的左側的圖(概略側面圖)中,為了避免圖面的複雜化,省略了鎖定構件50等之記載。圖6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的概略側面圖。圖7是示意地顯示導引構件60的一例之概略正面圖。圖8是示意地顯示導引構件60的其他例之概略正面圖。圖9是示意地顯示導引構件60的另一其他例之概略正面圖。圖10至圖12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的概略二面圖。在圖10至圖12的上側記載有概略平面圖,在圖10至圖12的下側記載有概略側面圖。圖13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的概略側面圖。
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具備有導引構件60,前述導引構件60是將線材W引導至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線材收容空間SP。
在第2實施形態中,以和第1實施形態不同的點為中心來說明,並且省略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事項之重複說明。據此,即使在第2實施形態中未明示地說明,當然仍可以在第2實施形態中採用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過的事項。
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具備有第1構件11、第2構件12、擺動構件20、及導引構件60。緊線器1B亦可具備有操縱桿構件40。
針對第1構件11、第2構件12、擺動構件20、及操縱桿構件40,由於已在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完畢,因此省略針對第1構件11、第2構件12、擺動構件20、及操縱桿構件40的重複說明。
導引構件60是將線材W引導至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線材收容空間SP的構件,並且具備有封閉部61與導引部62。
封閉部61是將線材收容空間SP的側部的至少一部分封閉的部分。封閉部61是防止已插入於線材收容空間SP的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
導引部62是將推壓該導引部62的線材W引導至線材收容空間SP的部分。
當緊線器1B具備有封閉部61與導引部62的情況下,將線材W插入至第1接觸面11a與第2接觸面12a之間的線材收容空間SP內的作業會變得較為容易,並且可以防止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其結果,將緊線器1B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會變得較為容易。
接著,說明在第2實施形態的緊線器1B中可採用之任意附加的構成。
(導引構件60的整體形狀) 在圖6、圖7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構件60具有第1板部PL1與第2板部PL2,前述第1板部PL1具有封閉部61,且前述第2板部PL2具有導引部62。又,第1板部PL1與第2板部PL2是透過屈曲部BN而連結。第1板部PL1、第2板部PL2、及屈曲部BN亦可藉由對1個板材彎曲加工來形成。
在圖6、圖7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部62與封閉部61是由一體成形的1個零件所構成。在此情況下,可降低導引構件60的製造成本。但是,導引部62與封閉部61為不同的個體,而將導引部62安裝於封閉部61亦無妨。
如圖8所示,在導引構件60上亦可形成有狹縫SL及/或貫穿孔H,前述狹縫SL及/或貫穿孔H是用於從線材收容空間SP的外部來觀看線材收容空間SP的內部。當導引構件60具備有狹縫SL或貫穿孔H的情況下,作業人員即可以容易地確認線材W是否適當地配置在線材收容空間SP的內部。作為替代方案,如圖9所示,導引構件60亦可具備有第1導引構件60-1與第2導引構件60-2,且該第1導引構件60-1與第2導引構件60-2是隔著間隙G來配置。在此情況下,作業人員可以透過間隙G來確認線材W是否適當地配置在線材收容空間SP的內部。
(封閉部61) 在圖10及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構件60是構成為:當導引部62被線材W推壓後,封閉部61即往遠離線材收容空間SP的方向移動。再者,圖10是顯示導引部62被線材W推壓前的狀態,而圖11是顯示導引構件60正被線材W推壓的狀態。
藉由上述構成,已接觸於導引部62的線材W會被順利地引導至線材收容空間SP內(參照圖11的箭頭A)。
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封閉部61是位於第1位置,前述第1位置是容許線材W插入至線材收容空間SP的位置。當封閉部61位於第1位置時,線材收容空間SP的內部與線材收容空間SP的外部之間的開口OP的寬度(更具體而言為封閉部61的下端與第2構件12之間的最小距離),會比線材W的直徑更大。據此,線材W可以通過該開口OP而進入至線材收容空間SP內。
另一方面,在圖12所記載的例子中,封閉部61是位於第2位置,前述第2位置是防止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的位置。當封閉部61位於第2位置時,上述開口OP的寬度是比線材W的直徑更小。據此,可以防止線材W通過開口OP而從線材收容空間SP的內部往外部脫落之情形。
在圖11及圖12所記載的例子中,封閉部61的位置可在第1位置(參照圖11)與第2位置(參照圖12)之間變更,前述第1位置是容許線材W插入至線材收容空間SP的位置,前述第2位置是防止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的位置。據此,將線材W插入至線材收容空間SP內的作業會變得較容易,且可防止已插入於線材收容空間SP的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之情形。
由有效地防止已插入於線材收容空間SP的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之觀點來看,封閉部61較理想的是在第1位置(參照圖11)朝向第2位置(參照圖12)的方向上被賦與勢能。
在圖11、圖12所記載的例子中,緊線器1B具備有賦與勢能構件68,封閉部61是藉由該賦與勢能構件68,在第1位置(參照圖11)朝向第2位置(參照圖12)的方向上被賦與勢能。更具體而言,賦與勢能構件68的一端部是被安裝在第1構件11的導引構件支撐構件69所支撐,賦與勢能構件68的另端部是被配置成接觸於導引構件60的基端部。並且,配置在導引構件支撐構件69與第1構件11之間的導引構件60(更具體而言為導引構件60的基端部)是被賦與勢能構件68所推壓,藉此在第1位置朝向第2位置的方向上對封閉部61賦與勢能。
再者,從可順利地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變更封閉部61的位置的觀點來看,導引構件60較理想的是可在以下姿勢之間來變更姿勢:相對於導引構件支撐構件69的軸部69a而垂直的姿勢、以及相對於導引構件支撐構件69的軸部69a而傾斜的姿勢(除了垂直的姿勢之外)。導引構件60可相對於軸部69a來變更姿勢,藉此封閉部61即可以隨著朝向下方而往遠離線材收容空間SP的方向傾斜(參照圖11)。藉由該傾斜,開口OP的寬度即會擴大。又,導引構件60可相對於軸部69a來變更姿勢,藉此封閉部61即可以形成為平行於鉛直方向(參照圖12)。當封閉部61平行於鉛直方向後,開口OP的寬度即會縮小。
再者,為了使導引構件60可相對於軸部69a來變更姿勢,形成於導引構件60的插入孔60h(參照圖7等)的內徑較理想的是比插入於該插入孔60h的軸部69a的外徑更大足夠多。又,導引構件60的基端部較理想的是有間隙地嵌合於導引構件支撐構件69的頭部69b與第1構件11之間。導引構件支撐構件69的頭部69b與第1構件11之間的間隔,比導引構件60的基端部的厚度更大,藉此導引構件60的基端部即可以相對於軸部69a而傾斜。
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在從第1位置朝向第2位置的方向上對封閉部61賦與勢能的賦與勢能構件68的數量為2個,但是該賦與勢能構件68的數量亦可為1個或3個以上。
在圖11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構件60以及對封閉部61賦與勢能的賦與勢能構件68為不同的個體。作為替代方案,導引構件60本身亦可在從第1位置朝向第2位置的方向上對封閉部61賦與勢能。例如,當導引構件60為板簧的情況下,導引構件60本身可在從第1位置朝向第2位置的方向上對封閉部61賦與勢能。
如圖13所示,在封閉部61當中朝向線材收容空間SP的面上,亦可設置有凸部610。在封閉部61上設置有凸部610的情況下,接觸於該凸部610的線材W會被引導至朝向線材收容空間SP的中心之方向。在此情況下,由於線材W除了導引部62之外,還會被凸部610所引導,因此線材W會變得較容易被引導朝向線材收容空間SP的中心。
(導引部62) 在圖6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部62具有連結於封閉部61的基端部62a、以及前端部62b。導引部62的延伸方向,換言之,從基端部62a朝向前端部62b的方向是遠離線材收容空間SP的方向。
在圖6所記載的例子中,導引部62具備有導引面62s,前述導引面62s是藉由接觸於線材W來引導前述線材。又,導引面62s是相對於垂直於第1軸AX1的面而傾斜的傾斜面。更具體而言,當封閉部61位於第1位置(參照圖6)時,導引面62s是往隨著朝向上方而接近於線材收容空間SP的方向來傾斜。因此,當線材W接觸到導引面62s後,線材W會被引導朝向線材收容空間SP。再者,導引面62s亦可為平面狀的傾斜面,亦可為曲面狀的傾斜面。
在圖5所記載的例子中,緊線器1B除了導引構件60之外,還具備有第1實施形態中已說明的第1卡合部30。作為替代方案,緊線器1B亦可不具備有第1卡合部30。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14及圖15來說明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圖14是示意地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的概略正面圖。圖15是示意地顯示線材支撐具90的一例的概略側面圖。
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具備有緊線器1、第2緊線器2、及可伸縮的棒構件70。
作為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的緊線器1,亦可採用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A,且亦可採用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
緊線器1是把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之器具。針對緊線器1,由於已在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說明完畢,因此省略針對緊線器1之重複的說明。
作為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的第2緊線器2,亦可採用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A,且亦可採用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1B,或亦可採用其他緊線器。
第2緊線器2是把持住上述線材W當中和第1部分不同的第2部分之器具。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緊線器2具備有第1構件11、第2構件12、擺動構件20、及操縱桿構件40。第2緊線器2亦可具備有第2卡合部80及/或導引構件60。
針對第1構件11、第2構件12、擺動構件20、操縱桿構件40、及導引構件60,由於已在第1實施形態或第2實施形態中說明完畢,因此省略針對這些構成之重複的說明。
第2卡合部80是可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換言之,用於將第2緊線器2往上方舉起的遠程操作工具)的前端部之部分。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卡合部80為貫穿孔部80h。第2卡合部80是和第1卡合部30為同樣的構成。據此,省略針對第2卡合部80之重複的說明。再者,在有關於第1實施形態的第1卡合部30之說明中,將「第1卡合構件3」、「第1卡合部30」、「貫穿孔部30h」、「第2貫穿孔部31h」,分別置換為「第2卡合構件8」、「第2卡合部80」、「貫穿孔部80h」、「第2貫穿孔部81h」,即成為針對第2卡合部80的說明。
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可伸縮的棒構件70是連結於緊線器1(更具體而言為緊線器1的操縱桿構件40的第2端部40b)。又,可伸縮的棒構件70是連結於第2緊線器2(更具體而言為第2緊線器2的操縱桿構件40的第2端部40b)。
可伸縮的棒構件70是使緊線器1與第2緊線器2之間的距離變化用的構件。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棒構件70的第1端部70a是連結於緊線器1,棒構件70的第2端部70b是連結於第2緊線器2。
當緊線器1把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且第2緊線器2把持住線材W的第2部分之狀態下,使棒構件70沿著棒構件的長邊方向軸L1的方向收縮後,緊線器1與第2緊線器2之間的距離即縮小。其結果,在線材W當中,位於緊線器1與第2緊線器2之間的部分即會鬆弛。
棒構件70包含外側構件71、內側構件72、及操作部73。操作部73是用來操作內側構件72相對於外側構件71的相對移動的部分。操作部73是連接於棒構件70,且可繞著第4軸AX4來旋轉。操作部73具備有遠程操作構件的遠位端所卡合的卡合部730。
說明利用遠程操作構件,使可伸縮的棒構件70伸縮之機制的一例。作為一例可設想以下情況:(A)在操作部73上設置有第1傘齒輪,前述第1傘齒輪可和操作部一起繞第4軸AX4旋轉,(B)在外側構件71上配置有第2傘齒輪,前述第2傘齒輪是與第1傘齒輪連接成可傳遞荷重,(C)第2傘齒輪可和外周配置有外螺紋的螺紋棒一起繞棒構件70的長邊方向軸L1旋轉,(D)內側構件72是螺合於該螺紋棒。在此情況下,藉由遠程操作構件,使操作部73繞著第4軸AX4旋轉後,第1傘齒輪會繞第4軸AX4來旋轉,且第2傘齒輪會繞著棒構件70的長邊方向軸L1來旋轉。當第2傘齒輪繞著長邊方向軸L1旋轉後,螺紋棒會繞著長邊方向軸L1來旋轉。當螺紋棒繞著長邊方向軸L1旋轉後,螺合於螺紋棒的內側構件72會往被拉向外側構件71的方向移動。如此一來,棒構件70即可伸縮。
再者,在第3實施形態中,用於使棒構件70收縮的機制並不限定於上述機制。
使棒構件70收縮,藉此使位於緊線器1與第2緊線器2之間的線材W(線材W的一部分)鬆弛後,執行線材的切斷作業及線材的分開作業。首先,藉由任意的切斷工具來切斷線材W的鬆弛部分。其結果,在線材W上形成第1切斷端部與第2切斷端部。接著,將第1切斷端部與第2切斷端部分開(例如,往上下方向分開)。藉由以上的步驟(更具體而言,在緊線器1把持住線材W的第1部分,且第2緊線器2把持住線材W的第2部分之狀態下使棒構件70收縮的步驟、藉由切斷工具來切斷因棒構件70的收縮而形成之線材W的鬆弛部分的步驟、及將切斷所形成的第1切斷端部與第2切斷端部分開的步驟),即完成線材的切割作業。
從有效率地進行將第1切斷端部與第2切斷端部分開的作業之觀點來看,線材切割工具100亦可具備有至少1個線材支撐具90。
線材支撐具90是在緊線器1與第2緊線器2之間的區域中,支撐線材W的構件。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線材切割工具100包含第1線材支撐具90a與第2線材支撐具90b。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支撐具90a及第2線材支撐具90b是安裝在棒構件70上。
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線材支撐具90a具有收容線材W的收容空間CP。在圖15所記載的例子中,雖然第1線材支撐具90a所具有的收容空間CP的數量為2個,但是第1線材支撐具90a所具有的收容空間CP的數量亦可為1個或3個以上。第1線材支撐具90a具有框構件91與開閉構件92,前述開閉構件92可開閉框構件91的開口部。開閉構件92是連結於操作部93,藉由操作操作部93,即可以將開閉構件92從閉狀態切換成開狀態。當開閉構件92為開狀態時,作業人員可以利用遠程操作工具,將線材W插入至第1線材支撐具90a的收容空間CP。又,當開閉構件92為開狀態時,作業人員可以利用遠程操作工具,從第1線材支撐具90a的收容空間CP中取出線材W。
將線材的第1切斷端部與第2切斷端部分開時,例如在收容空間CP內配置有連著第1切斷端部的線材之狀態下,使第1線材支撐具90a繞著棒構件70的長邊方向軸L1旋轉即可。作為替代方案,亦可利用遠程操作工具,使配置在第1收容空間CP1內的線材,移動至第2收容空間CP2,藉此來執行分開作業。
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2線材支撐具90b具有框構件94與開閉構件95,前述開閉構件95可開閉框構件94的開口部。框構件94和上述框構件91是同樣的構成,且開閉構件95和上述開閉構件92是同樣的構成。據此,省略針對框構件94與開閉構件95之重複的說明。
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棒構件70的第1端部70a是和緊線器1的操縱桿構件40連結成不可擺動,且棒構件70的第2端部70b是和第2緊線器2的操縱桿構件40連結成不可擺動。在此情況下,當使第1卡合部30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並且使第2卡合部80卡合於第2緊線器舉起工具的狀態下,可以利用緊線器舉起工具及第2緊線器舉起工具,來舉起線材切割工具100。
在圖14所記載的例子中,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比緊線器1的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第2卡合部80是配置在比第2緊線器2的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因此,緊線器舉起工具及第2緊線器舉起工具不會和線材W相干涉,而可以較容易地將緊線器1及第2緊線器2安裝至線材W。
作為替代方案或者作為附加方案,亦可在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的緊線器1上安裝有導引構件60。已接觸於導引構件60的導引部62之線材W會被導引部62導引至線材收容空間SP。在此情況下,將線材W插入至線材收容空間SP的作業會較為容易。又,導引構件60的封閉部61是防止已插入於線材收容空間SP內的線材W從線材收容空間SP中脫離。據此,可以更確實地實施將緊線器1安裝至線材W的作業。
作為替代方案或者作為附加方案,亦可在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100的第2緊線器2上安裝有導引構件60。
在第3實施形態中,緊線器1及第2緊線器2當中的一者亦可對於棒構件70連結成可繞著擺動軸來擺動。
例如,設想緊線器1的操縱桿構件40以可擺動的方式連結於棒構件70的第1端部70a之情況。在此情況下,在使第1卡合部30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的狀態下,可以利用緊線器舉起工具來舉起線材切割工具100。第1卡合部30是配置在比緊線器1的第1接觸面11a及第2接觸面12a更下方。因此,緊線器舉起工具不會和線材W相干涉,而可以較容易地將緊線器1安裝至線材W。將緊線器1安裝至線材W後,可利用遠程操作工具來舉起第2緊線器2。藉由該舉起動作,棒構件70即相對於緊線器1而繞著擺動軸來旋動,並且被往上方舉起。之後,將第2緊線器2安裝至線材W。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形態,應可清楚得知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之範圍內,各實施形態可作適當變形或變更。又,可以將各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任意的構成要素組合於其他實施形態,又,也可以在各實施形態中省略任意的構成要素。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利用本發明的緊線器或線材切割工具,即可以較容易地將緊線器安裝至線材。從而,對於進行將緊線器或線材切割工具安裝至線材的作業之業者、以及製造緊線器或線材切割工具的製造業者而言,本發明是有用的。
1,1A,1B:緊線器 2:第2緊線器 3:第1卡合構件 8:第2卡合構件 11:第1構件 11a:第1接觸面 11f:前方側部分 12:第2構件 12a:第2接觸面 20:擺動構件 30:第1卡合部 30h:貫穿孔部 31h:第2貫穿孔部 32:突出部 32a:第1突出部 32b:第2突出部 40:操縱桿構件 40b:第2端部 40d:凹部 40h:貫穿孔 40s:底面 42:卡合部 43:中間部分 50:鎖定構件 50a:操作部 50b:螺紋棒 51:第1部分 60:導引構件 60-1:第1導引構件 60-2:第2導引構件 60h:插入孔 61:封閉部 62:導引部 62a:基端部 62b:前端部 62s:導引面 68:賦與勢能構件 69:導引構件支撐構件 69a:軸部 69b:頭部 70:棒構件 70a:第1端部 70b:第2端部 71:外側構件 72:內側構件 73:操作部 80:第2卡合部 80h:貫穿孔部 81h:第2貫穿孔部 90:線材支撐具 90a:第1線材支撐具 90b:第2線材支撐具 91:框構件 92:開閉構件 93:操作部 94:框構件 95:開閉構件 100:線材切割工具 111:上側部分 112:下側部分 112b:下端部 113:中間部分 610:凸部 730:卡合部 AX:中心軸 AX1:第1軸 AX2:第2軸 AX3:第3軸 AX4:第4軸 BN:屈曲部 CP,CP1,CP2:收容空間 DR1:第1方向 DR2:第2方向 G:間隙 GA:導引部 Gh:貫穿孔 Gw:導引壁 H:貫穿孔 L1:長邊方向軸 OP:開口 P1:第1插銷構件 P2:第2插銷構件 P3:第3插銷構件 Pa:鉛直面 PL1:第1板部 PL2:第2板部 SL:狹縫 SP:線材收容空間 W:線材
圖1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二面圖。 圖2是示意地顯示導引部的一例之概略立體圖。 圖3是示意地顯示操縱桿構件的一例之概略正面圖。 圖4是示意地顯示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中的緊線器之概略正面圖。 圖5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二面圖。 圖6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側面圖。 圖7是示意地顯示導引構件的一例之概略正面圖。 圖8是示意地顯示導引構件的其他例之概略正面圖。 圖9是示意地顯示導引構件的另一其他例之概略正面圖。 圖10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二面圖。 圖11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二面圖。 圖12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二面圖。 圖13是示意地顯示第2實施形態中的緊線器的概略側面圖。 圖14是示意地顯示第3實施形態中的線材切割工具的概略正面圖。 圖15是示意地顯示線材支撐具的一例的概略側面圖。
1,1A:緊線器
3:第1卡合構件
11:第1構件
11a:第1接觸面
12:第2構件
12a:第2接觸面
20:擺動構件
30:第1卡合部
30h:貫穿孔部
31h:第2貫穿孔部
32:突出部
32a:第1突出部
32b:第2突出部
40:操縱桿構件
40b:第2端部
40h:貫穿孔
42:卡合部
43:中間部分
50:鎖定構件
50a:操作部
50b:螺紋棒
51:第1部分
111:上側部分
112:下側部分
112b:下端部
113:中間部分
AX:中心軸
AX1:第1軸
AX2:第2軸
AX3:第3軸
DR1:第1方向
DR2:第2方向
GA:導引部
Gh:貫穿孔
P1:第1插銷構件
P2:第2插銷構件
P3:第3插銷構件
Pa:鉛直面
SP:線材收容空間
W:線材

Claims (15)

  1. 一種緊線器,其具備有: 第1構件,具有接觸線材的第1接觸面; 第2構件,具有接觸前述線材的第2接觸面; 擺動構件,對於前述第1構件,以可繞著第1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並且對於前述第2構件,以可繞著第2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及 第1卡合部,可卡合於緊線器舉起工具,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比前述第1接觸面及前述第2接觸面更下方。
  2. 如請求項1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構件具有: 上側部分,位於比前述第1接觸面及前述第2接觸面更上方;及 下側部分,位於比前述第1接觸面及前述第2接觸面更下方,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第1構件的前述下側部分。
  3. 如請求項1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操縱桿構件,前述操縱桿構件是對於前述擺動構件,以可繞著第3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
  4. 如請求項2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操縱桿構件,前述操縱桿構件是對於前述擺動構件,以可繞著第3軸來旋動的方式而連結。
  5. 如請求項3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導引部,前述導引部是導引前述操縱桿構件的移動,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導引部。
  6. 如請求項4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導引部,前述導引部是導引前述操縱桿構件的移動, 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導引部。
  7. 如請求項3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導引部,前述導引部是導引前述操縱桿構件的移動, 前述操縱桿構件具有可卡合於前述導引部的卡合部。
  8. 如請求項4之緊線器,其更具備有導引部,前述導引部是導引前述操縱桿構件的移動, 前述操縱桿構件具有可卡合於前述導引部的卡合部。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是配置在前述第1構件的前方側部分。
  10.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為貫穿孔部, 前述貫穿孔部的中心軸是和前述第1軸平行。
  11. 如請求項9之緊線器,其中前述第1卡合部為貫穿孔部, 前述貫穿孔部的中心軸是和前述第1軸平行。
  12. 一種線材切割工具,其具備有: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緊線器、 連結於前述緊線器之可伸縮的棒構件、及 連結於前述棒構件的第2緊線器。
  13. 一種線材切割工具,其具備有: 如請求項9之緊線器、 連結於前述緊線器之可伸縮的棒構件、及 連結於前述棒構件的第2緊線器。
  14. 一種線材切割工具,其具備有: 如請求項10之緊線器、 連結於前述緊線器之可伸縮的棒構件、及 連結於前述棒構件的第2緊線器。
  15. 一種線材切割工具,其具備有: 如請求項11之緊線器、 連結於前述緊線器之可伸縮的棒構件、及 連結於前述棒構件的第2緊線器。
TW109101005A 2019-01-12 2020-01-11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TW2020370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3917 2019-01-12
JP2019003917 2019-01-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7024A true TW202037024A (zh) 2020-10-01

Family

ID=7152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005A TW202037024A (zh) 2019-01-12 2020-01-11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100393B2 (zh)
KR (1) KR20210113257A (zh)
CN (1) CN216774109U (zh)
TW (1) TW202037024A (zh)
WO (1) WO20201449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2224B (zh) * 2021-05-13 2024-02-11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緊線器、線材切割工具、及緊線器的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7A (ja) * 1990-04-13 1992-01-06 Kyushu Electric Power Co Inc ケーブル張線装置
JP2011067007A (ja) * 2009-09-17 2011-03-31 Hokkai Denki Koji Kk 架線切分け工具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JP2013062960A (ja) * 2011-09-14 2013-04-04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用張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2224B (zh) * 2021-05-13 2024-02-11 日商永木精機股份有限公司 緊線器、線材切割工具、及緊線器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13257A (ko) 2021-09-15
WO2020144975A1 (ja) 2020-07-16
CN216774109U (zh) 2022-06-17
JPWO2020144975A1 (ja) 2021-11-11
JP7100393B2 (ja) 2022-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9349093B2 (en) Wire gripper
JP5850800B2 (ja) 掴線器
TW202037024A (zh)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TW202040899A (zh)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TWI846797B (zh)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KR102426022B1 (ko) 와이어 그리퍼
TW202234781A (zh) 活線分開工具用之電線保持具及活線分開方法
RU2799497C2 (ru) Проводной зажим и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резки и разделения провода
RU2801323C2 (ru) Проводной зажим и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резки и разделения провода
KR102543446B1 (ko) 전선 절분 공구
JP5390244B2 (ja) グロメット拡開治具
JP3140610U (ja) 電気機器収納箱用蝶番構造
JP7117032B2 (ja) 掴線器、および、作業工具の第1部材に揺動部材を取り付ける取付構造
JP2018152940A (ja) 電線切分工具
JP6576090B2 (ja) 照明器具及び照明装置
TWI766996B (zh) 電線切割工具
TW202131586A (zh) 緊線器及線材切割工具
TW202245367A (zh) 緊線器、線材切割工具、及緊線器的使用方法
KR20230081129A (ko) 핀 후크 장치
JP2018082538A (ja) ホットスティック支持具
JP2020102903A (ja) 落下防止治具
KR20140083519A (ko) 후크
JP2004101561A (ja) コネクタ着脱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