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1105A - 壓反折角結構 - Google Patents

壓反折角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1105A
TW202031105A TW108105686A TW108105686A TW202031105A TW 202031105 A TW202031105 A TW 202031105A TW 108105686 A TW108105686 A TW 108105686A TW 108105686 A TW108105686 A TW 108105686A TW 202031105 A TW202031105 A TW 2020311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rotating
magnetic elements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5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3006B (zh
Inventor
鄧雪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 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大陸商 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3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30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1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110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壓反折角結構,係提供一工件承載於載板上,將一旋轉擋板設於載板上,翻轉擋板係對應工件位置,並翻轉反折位於工件上的柔性電路板,使柔性電路板產生一反折角,最後將一旋轉壓板設於載板上,載板設有間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旋轉壓板設有一壓頭及對應二第一磁性元件之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旋轉壓板係翻轉透過壓頭垂直擠壓反折角處,且二第二磁性元件對應吸附於二第一磁性元件上,能消除反折角的反彈應力以獲得所需的反折角高度,再者旋轉壓板與載板具有一間距,能避免旋轉壓板垂直擠壓反折角發生死折現象。

Description

壓反折角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壓反折角結構,指一種用於反折柔性電路板(FPC)並壓反折角以符合產品規格之壓反折角結構。
按,電子產品上的觸控面板通常是由外表面的保護面板與內層的傳感器層構成,保護面板容易產生靜電,為消除靜電,會以柔性電路板(FPC)將保護面板上的靜電導走,其方式是在保護面板的端部及傳感器層的端部各設置複數個導電端子,例如覆蓋ITO膜的導電端子。柔性電路板上亦設置附設複數個導電端子。藉助壓著機在高溫、高壓下將導方性導電膜分別與柔性電路板、傳感器層及柔性電路板、保護面板進行對位壓合,使柔性電路板一端的導電端子與傳感器層上的導電端子接合導通,柔性電路板另一端的導電端子與保護面板上的導電端子接合導通,藉此可使柔性電路板、傳感器層及保護面板間的靜電回路導通,以將觸控面板表面的靜電導走。
續就上述柔性電路板的一端必須與觸控面板內層的傳感器層完全貼合,柔性電路板的另一端必須與觸控面板外表面完全貼合。目前是利用柔性電路板的彎折治具操作,首先在一台壓著機將柔性電路板的一端與觸控面板內層的傳感器層對位壓合導通後,請參閱第1A圖至第1D圖為先前技術應用於柔性電路板彎折治具的操作步驟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彎折治具包含治具本體10、定位針12、翻轉檔塊14以及限位塊16,定位針12與限位塊16設於翻轉檔塊14上,翻轉檔塊14裝設於治具本體10上。將觸控面板18放入治具本體10上,調整定位針12以對柔性電路板20的反折角進行預折,其中,柔性電路板20由驅動電路與感測電路組成,以B點與C點為驅動電路,以A點與D點為感測電路。由人工將柔性電路板20另一端反折至觸控面板18的外表面,且利用限位塊16提供人工對位以使柔性電路板20反折貼附時不偏移,當人工反折柔性電路板20至觸控面板18的外表面後,按壓B點與C點使其接合導通,再如第1B圖所示,利用棉棒22水平按壓貼附後的柔性電路板20。再如第1C圖所示,調整定位針12以對柔性電路板20的反折角進行預折,由人工將柔性電路板20的A點與D點反折至觸控面板18的外表面,使其接合導通,且利用限位塊16提供人工對位以使柔性電路板20反折貼附時不偏移,再如第1D圖所示,利用棉棒22水平按壓貼附後的柔性電路板20。然而,此人工操作方式,不僅非常費時費工,且因柔性電路板20具有較強的柔韌性,彎折後容易自行反彈,反彈應力在無法消除的狀態下,反折角反折高度容易超出規格上限1.35mm,故只能依賴人工按壓反折角,並利用棉棒22按壓方式由垂直按壓方向改水平按壓方向以期消除反彈應力,如第2圖所示,為先前技術使用棉棒按壓反折角的示意圖,使用棉棒22按壓前與按壓後的反折角高度改善情況並不顯著,仍然超過1.35mm以上,甚至高度高達1.6-1.7mm。再者,現有技術存在按壓的壓力不均勻的問題,壓著位置產生偏差,使得反折角反折高度改善情況不佳,影響產品質量。
為了能改善人工按壓反折角的壓力不均勻問題,現有技術是利用一下壓治具將柔性電路板20反折處以壓合反折角,但反折角容易產生死折現場,再者,若下壓治具下壓時並非對準柔性電路板20的反折角位置,則無法改善反折角反折高度超出規格上限1.35mm的問題。
上述的貼附柔性電路板20彎折操作過程,不僅仰賴人工操作,耗費大量人力成本,且增加下壓治具的設備成本,對於產品質量又會因操作過程產生諸多問題,因此,如何提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以及節省生產成本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遂針對上述先前技術之缺失,提出一種壓反折角結構,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該等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壓反折角結構,其利用磁性元件的吸附壓合作用,使得柔性電路板反折後的反折角能產生所需要的彎折高度,同時能解決柔性電路板因韌性自行反彈的問題,確保柔性電路板反折後的反折角品質。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壓反折角結構,其利用旋轉擋板及旋轉壓板來達到柔性電路板反折角及壓合反折角角度高度的功效,節省人力手動按壓的工序及操作過程產生的諸多問題,進而提高的工作效率以及產品質量,極具市場競爭優勢。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壓反折角結構,包括一載板、一旋轉擋板以及一旋轉壓板。載板提供一工件承載於上,工件設有一柔性電路板,載板設有間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旋轉擋板設於載板上,翻轉擋板係對應工件位置並180度翻轉反折柔性電路板,使柔性電路板產生一反折角。旋轉壓板設於載板上,旋轉壓板設有一壓頭以及對應二第一磁性元件之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旋轉壓板係翻轉180度透過壓頭垂直擠壓反折角處,且二第二磁性元件對應吸附於二第一磁性元件上,能夠有效消除柔性電路板的反折角的反彈應力,以解決人為按壓力所造成的壓力不均勻以及現有壓頭機直接下壓反折角所造成的死折問題。
其中,旋轉擋板具有一ㄇ字型開口、一斜壓板以及對稱之二限位塊,斜壓板係位於ㄇ字型開口內,且斜壓板兩側連接旋轉擋板之ㄇ字型開口的側緣,二限位塊位於ㄇ字型開口內,且間隔連接於旋轉擋板之ㄇ型字開口的內緣,二限位塊與斜壓板係垂直設置,利用斜壓板旋轉並斜向壓合柔性電路板以產生反折角,限位塊係限位柔性電路板的反折位置。
其中,載板設有複數個調整定位塊,用以調整定位工件的承載位置,能因應各種尺寸的工件,使得應用更加彈性。
其中,工件係為觸控面板,柔性電路板係位於觸控面板之視窗外蓋的反面油墨區,柔性電路板於反折之後,部分柔性電路板係貼合於觸控面板之光學膠上。
其中,壓頭更設有一矽膠層,作為壓合柔性電路板的緩衝效果。
其中,壓頭至該載板表面的高度距離介於1.4~1.6毫米,確保不會有壓合產生的死折問題,反折角的高度介於1.0~1.35毫米,以符合產品規格範圍。
其中,二第一磁性元件及二第二磁性元件係為磁鐵,能夠磁性相互吸附固定,透過磁性壓合吸附的過程能夠消除柔性電路板存在的反彈應力現象。
其中,載板更設有複數真空孔,載板連接於一真空裝置,利用真空裝置之啟動經此些真空孔吸附承載於載板上的工件。
其中,旋轉擋板之兩側具有安裝孔,載板設有二安裝部,二安裝部分別利用一第一樞軸件穿設安裝孔中,使旋轉擋板可上下以180度翻轉作動。
其中,載板更包含二鎖固組件,位於旋轉壓板之兩側,二鎖固組件分別具有一鎖固孔及一第一樞接孔,利用一鎖固件穿設鎖固孔並鎖固於載板上,利用一第二樞軸件連接穿設第一樞接孔至旋轉壓板的一第二樞接孔中,使旋轉壓板可上下以180度翻轉作動。
針對現有柔性電路板需要反折壓合貼附合於產品上的工序,現有技術是將產品置放於簡單的彎折治具上進行定位後,人工手動反折壓合,經週期性重複作業不僅容易疲勞而使製作精度失準,同時也無法克服柔性電路板本身彈性應力的問題,因此,本發明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研發出一種壓反折角結構,能具體改善現有的技術缺失。
請參閱第3圖,為本發明之壓反折角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壓反折角結構包括一載板30、一旋轉擋板32及一旋轉壓板34,旋轉擋板32及旋轉壓板34設於載板30上。載板30係提供一工件承載於上,工件設有一柔性電路板,載板30設有間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36,翻轉擋板32係對應工件位置並翻轉反折柔性電路板,使柔性電路板產生一反折角,旋轉壓板設有一壓頭38,係翻轉透過壓頭38垂直擠壓反折角處,旋轉壓板34更設有對應二第一磁性元件36之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40,且二第二磁性元件40可對應吸附於二第一磁性元件36上。其中反折柔性電路板的操作方式容後詳述。
為能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壓反折角結構的細部結構及組裝方式,請參閱第4圖,為第3圖之壓反折角結構的結構分解圖。旋轉擋板32之兩側具有安裝孔322,該載板30設有二安裝部302,二安裝部302分別利用一第一樞軸件42穿設安裝孔322中,使旋轉擋板32設於載板30上,且能夠讓旋轉擋板32藉由第一樞軸件42之作動而進行180度的翻轉作動。旋轉擋板32更包含一ㄇ字型開口324、一斜壓板326以及對稱之二限位塊328,斜壓板326係位於ㄇ字型開口324內,且斜壓板326兩側連接旋轉擋板32之ㄇ字型開口324的側緣,二限位塊328位於ㄇ字型開口324內,且間隔連接於旋轉擋板32之ㄇ字型開口324的內緣,二限位塊328與斜壓板326係垂直設置。載板30更包括二鎖固組件44,位於旋轉壓板34之兩側,二鎖固組件44分別具有一鎖固孔442及一第一樞接孔444,利用一鎖固件46穿設鎖固孔442並鎖固於載板30上,利用一第二樞軸件48連接穿設第一樞接孔444至旋轉壓板34的一第二樞接孔342中,使旋轉壓板34藉由第二樞軸件48之作動而進行180度的翻轉作動。其中,旋轉壓板34係位於旋轉擋板32的ㄇ字型開口324內。載板30上設有間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36,其係為磁鐵,較佳是使用四個磁鐵,且兩個為一組並間隔設置,每一組磁鐵的吸力約為8N,每一個磁鐵的直徑最佳是8mm;同理,旋轉壓板34設有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40,其係為磁鐵,較佳是使用四個磁鐵,且兩個為一組並間隔設置,每一組磁鐵的吸力約為8N,每一個磁鐵的直徑最佳是8mm,載板30上的四個磁鐵能夠對應吸附旋轉壓板34上的四個磁鐵。
由上所述已瞭解本發明具體的壓反折角結構之後,接續請參考第5A圖至5C圖,為本發明於壓反折角結構上對柔性電路板反折的操作步驟示意圖。如第5A圖所示,載板30上更設有複數個調整定位塊304以及複數真空孔306,載板30連接於一真空裝置50,首先,先將一工件52放置於載板30上,利用此些調整定位塊304用以調整定位工件52的承載位置,由於此些調整定位塊304能因應各種尺寸的工件,使得應用更加彈性,載板30更設有複數真空孔306,載板連接於一真空裝置50,利用真空裝置50之啟動經此些真空孔306吸附承載於載板30上的工件52,使工件52更為穩定固定。其中,工件52係為觸控面板,將一柔性電路板54事先黏著位於觸控面板之視窗外蓋的反面油墨區(圖中未示)。
接續,再如第5B圖,利用翻轉擋板32係對應工件52位置並翻轉,此時旋轉擋板32藉由第一樞軸件42之作動而進行180度的翻轉作動,斜壓板326位於柔性電路板54下,能夠翻轉反折部分柔性電路板54貼合於觸控面板之光學膠(圖中未示)上,藉由斜壓板326的壓合,使得下壓壓力均勻而直接省去先有技術使用棉棒按壓的步驟,而二限位塊328能夠限位柔性電路板54的反折位置,使柔性電路板54反折過程中能彎折到位,使柔性電路板54產生一反折角。如第5C圖所示,翻轉旋轉壓板34以藉由第二樞軸件48之作動而進行180度的翻轉作動,旋轉壓板34翻轉後,透過壓頭38垂直擠壓柔性電路板54反折角處,同時二第二磁性元件40可對應吸附於二第一磁性元件36上,如第6圖,為本發明的壓反折角結構的局部放大圖,可明顯看出壓頭38至載板30表面是保持一段高度距離,且壓頭38能精準對位垂直擠壓柔性電路板54反折角處而不造成死折現象。
更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新穎結構設計,能夠具體產生不死折的功效,如第7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壓反折角結構的另一局部放大圖,旋轉壓板34的壓頭38更設有一矽膠層56,作為壓合柔性電路板54的反折角處緩衝效果,同時也能避免柔性電路板54垂直擠壓過程中受損。其中,藉由二第二磁性元件40對應吸附於二第一磁性元件36上,能夠磁性相互吸附固定,透過磁性壓合吸附的過程能夠消除柔性電路板54存在的反彈應力現象。值得注意得是,壓頭38至載板30表面的高度距離D1介於1.4~1.6毫米(mm),若設計矽膠層56的厚度為1mm,則從壓頭38的矽膠層56到載板30表面的高度距離D1必須大於1.4mm,而從壓頭38的矽膠層56到工件52的之視窗外蓋的反面油墨區522的高度距離D2必須小於1.35mm,若工件52的CG厚度W設計為0.4mm,則反折角的高度介於1.0~1.35毫米,不僅可確保有壓合產生的死折問題,更可符合產品規格範圍。
其中,為能驗證透過磁性壓合吸附的過程能夠消除柔性電路板54存在的反彈應力現象,請同時參閱第8圖,為本發明測試下壓反折角後的靜置量測高度數據圖。從圖中可看出,柔性電路板54未下壓時,反折角高度接近1.4mm,但經過本發明的壓反折角結構操作,柔性電路板54剛下壓時反折角高度最小,大約只有1.1mm,經過靜置24~96小時之後,柔性電路板54的反彈應力變化不大,反折角高度仍可維持1.2mm以下,故透過磁性壓合吸附的過程,確實能夠消除柔性電路板本身彈性應力的問題,以滿足現有產品規格要求。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磁性元件的吸附壓合作用,使得柔性電路板反折後的反折角能產生所需要的彎折高度,同時能解決柔性電路板因韌性自行反彈的問題,確保柔性電路板反折後的反折角品質;再者,利用旋轉擋板及旋轉壓板來達到柔性電路板反折角及壓合反折角角度高度的功效,節省人力手動按壓的工序及操作過程產生的諸多問題,進而提高的工作效率以及產品質量,極具市場競爭優勢。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治具本體 12:定位針 14:翻轉檔塊 16:限位塊 18:觸控面板 20:柔性電路板 22:棉棒 30:載板 302:安裝部 304:調整定位塊 306:真空孔 32:旋轉擋板 322:安裝孔 324:ㄇ字型開口 326:斜壓板 328:限位塊 34:旋轉壓板 342:第二樞接孔 36:第一磁性元件 38:壓頭 40:第二磁性元件 42:第一樞軸件 44:鎖固組件 442:鎖固孔 444:第一樞接孔 46:鎖固件 48:第二樞軸件 50:真空裝置 52:工件 522:反面油墨區 54:柔性電路板 56:矽膠層
第1A圖至第1D圖為先前技術應用於柔性電路板彎折治具的操作步驟示意圖。 第2圖為先前技術使用棉棒按壓反折角的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壓反折角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4圖為第3圖之壓反折角結構的結構分解圖。 第5A圖至5C圖為本發明於壓反折角結構上對柔性電路板反折的操作步驟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的壓反折角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壓反折角結構的另一局部放大圖。 第8圖為本發明測試下壓反折角後的靜置量測高度數據圖。
30:載板
32:旋轉擋板
34:旋轉壓板
36:第一磁性元件
38:壓頭
40:第二磁性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壓反折角結構,包括: 一載板,提供一工件承載於上,該工件設有一柔性電路板,該載板設有間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 一旋轉擋板,設於該載板上,該翻轉擋板係對應該工件位置並翻轉反折該柔性電路板,使該柔性電路板產生一反折角;以及 一旋轉壓板,設於該載板上,該旋轉壓板設有一壓頭以及對應該二第一磁性元件之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該旋轉壓板係翻轉透過該壓頭垂直擠壓該反折角處,且該二第二磁性元件對應吸附於該二第一磁性元件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旋轉擋板更包含一ㄇ字型開口、一斜壓板以及對稱之二限位塊,該斜壓板係位於該ㄇ字型開口內,且該斜壓板兩側連接該旋轉擋板之該ㄇ字型開口的側緣,該二限位塊位於該ㄇ字型開口內,且間隔連接於該旋轉擋板之該ㄇ字型開口的內緣,該二限位塊與該斜壓板係垂直設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載板上更設有複數個調整定位塊,用以調整定位該工件的承載位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壓頭更設有一矽膠層。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壓頭至該載板表面的高度距離介於1.4~1.6毫米,該反折角的高度介於1.0~1.35毫米。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二第一磁性元件及該二第二磁性元件係為磁鐵。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載板更設有複數真空孔,載板連接於一真空裝置,利用該真空裝置之啟動經該些真空孔吸附承載於該載板上的該工件。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旋轉擋板之兩側具有安裝孔,該載板設有二安裝部,該二安裝部分別利用一第一樞軸件穿設該安裝孔中,使該旋轉擋板可翻轉作動。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載板更包含二鎖固組件,位於該旋轉壓板之兩側,二鎖固組件分別具有一鎖固孔及一第一樞接孔,利用一鎖固件穿設該鎖固孔並鎖固於該載板上,利用一第二樞軸件連接穿設該第一樞接孔至該旋轉壓板的一第二樞接孔中,使該旋轉壓板可翻轉作動。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壓反折角結構,其中該工件係為觸控面板,該柔性電路板係位於該觸控面板之視窗外蓋的反面油墨區,該柔性電路板於反折之後,部分該柔性電路板係貼合於該玻璃基板之光學膠上。
TW108105686A 2019-02-13 2019-02-20 壓反折角結構 TWI6930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6730.0A CN109733042B (zh) 2019-02-13 2019-02-13 用于制备压反折角结构的装置
CN201910116730.0 2019-02-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006B TWI693006B (zh) 2020-05-01
TW202031105A true TW202031105A (zh) 2020-08-16

Family

ID=66367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5686A TWI693006B (zh) 2019-02-13 2019-02-20 壓反折角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3042B (zh)
TW (1) TWI69300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547B (zh) * 2007-12-13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板卡固定装置
CN102625649B (zh) * 2012-03-28 2014-12-10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组装治具及组装方法
KR102355043B1 (ko) * 2014-03-28 2022-01-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벤딩 장치
CN205266032U (zh) * 2015-12-04 2016-05-25 昆山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需反折柔性线路板的加热加压治具
CN205305230U (zh) * 2015-12-18 2016-06-08 深圳市新宇腾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柔性线路板生产的折角弯折工装与设备
CN206061308U (zh) * 2016-09-23 2017-03-2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软板的折弯装置
CN206350241U (zh) * 2017-01-17 2017-07-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折治具
CN207911133U (zh) * 2017-12-11 2018-09-2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弯折机构
CN108112163B (zh) * 2017-12-27 2019-05-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Fpc翻折机
CN108282963B (zh) * 2018-03-02 2019-10-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附治具
CN108650805A (zh) * 2018-03-29 2018-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压合治具和压合方法
CN108801818A (zh) * 2018-05-30 2018-11-13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折弯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3006B (zh) 2020-05-01
CN109733042A (zh) 2019-05-10
CN109733042B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4351B2 (en) Part mounting device and part mounting method
TW520458B (en) Substrate bonding method, bon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CD monitor using same
WO2018133138A1 (zh) 一种显示模组
CN110595739B (zh) 一种自动压接机构
KR101023725B1 (ko) 이재 로봇
TW202031105A (zh) 壓反折角結構
JP200824207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吸着冶具
WO2022088431A1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18010446A1 (zh) 灯条组装装置以及利用其进行灯条组装的方法
TW200926350A (en) Electrostatic chuck and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04425808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贴装治具
CN211554540U (zh)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US20110248437A1 (en) Clamping device and coat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JPH09283392A (ja) 基板の重ね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
CN110549588B (zh) 平整度矫正装置
CN211683484U (zh) 一种硬膜在上式新型硬膜和软膜贴合装置
TWI558828B (zh) 用以固定待鍍膜物之治具
CN209858173U (zh) 一种分离对位装置及校准定位装置
CN111152448A (zh) 一种硬膜在上式新型硬膜和软膜贴合装置
CN220218143U (zh) 一种显示面板用对位贴合夹具
US20170110433A1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hip
TWI778813B (zh) 折彎治具
CN219245886U (zh) 贴附Mylar胶带的辅助治具
CN219483271U (zh) 点胶治具
CN110888246B (zh) 偏光片对位系统及提高偏光片光学对位精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