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4540U -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4540U
CN211554540U CN202020447872.3U CN202020447872U CN211554540U CN 211554540 U CN211554540 U CN 211554540U CN 202020447872 U CN202020447872 U CN 202020447872U CN 211554540 U CN211554540 U CN 211554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r
glass substrate
polaroid
attachment
at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7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健
杨丽
顾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7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4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4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4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属于偏光片贴附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吸附平台,用于吸附玻璃基板;偏光片吸附平台,一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板,偏光片的第一端能够支撑于间隔板;预贴附结构,能够穿过多个间隔板形成的间隙,以将偏光片的第一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且能够将偏光片由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贴附结构,能够将偏光片由第一端至第二端贴附于玻璃基板。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偏光片贴附时出现气泡线的几率,且避免偏光片和玻璃基板之间出现气泡,提高贴附作业效率和贴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片贴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显示器市场逐渐被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为TFT-LCD)所占据,在TFT-LCD显示器中,偏光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为实现自然光的偏振和检偏,已达到显示图像或者在强光环境中提升对比度的目的。因而,在TFT-LCD显示器制作过程中,偏光片的贴附成为重要工艺。
在贴附偏光片时,主要采用单面贴附方式,贴附滚轮从偏光片一端逐渐将偏光片压合到基板吸附平台上的玻璃基板上。因此,偏光片往玻璃基板上贴附时贴附滚轮会先接触偏光片的边缘,由于每次接触的距离都不一样,就造成贴附滚轮不能从偏光片的边缘开始压合,进而会产生气泡线问题。目前,一般通过调整贴附压力、调整偏光片与贴附滚轮的相对位置来避免出现气泡线问题,但是会对贴附精度产生影响,且可控性较差,而且频繁的调整会增加调机时间,影响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以解决偏光片在贴附过程中出现气泡线的问题,提高贴附作业效率。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包括基板吸附平台,用于吸附玻璃基板;还包括:
偏光片吸附平台,一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板,偏光片的第一端能够支撑于所述间隔板;
预贴附结构,能够穿过多个所述间隔板形成的间隙,以将所述偏光片的所述第一端预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且能够将所述偏光片由所述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预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
贴附结构,能够将所述偏光片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预贴附结构包括预贴附滚轮,所述预贴附滚轮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间隙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预贴附滚轮设置有能够向所述偏光片吹气的吹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和所述间隙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上设置有能够吸附所述偏光片的所述第一端的吸附孔。
进一步地,所述贴附结构包括贴附滚轮,所述贴附滚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吸附平台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基板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基板通过真空吸附在所述基板吸附平台上,所述偏光片通过真空吸附在所述偏光片吸附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板吸附平台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基板吸附平台沿由所述偏光片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偏光片吸附平台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偏光片吸附平台相对所述基板吸附平台转动,以使所述偏光片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玻璃基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偏光片贴附机构,通过在偏光片吸附平台的一端设置多个间隔板,偏光片的第一端支撑于多个间隔板,通过预贴附结构穿过多个间隔板形成的间隙将偏光片的第一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上,并通过预贴附结构和贴附结构由偏光片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将偏光片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上,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偏光片贴附时出现气泡线的几率,且避免偏光片和玻璃基板之间出现气泡,提高贴附作业效率和贴附精度。尤其是针对第一端的边缘翘曲较大的偏光片,通过预贴附结构的预贴附,能够有效减少因偏光片的翘曲导致的气泡线等问题的出现,提高贴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光片贴附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光片吸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贴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板吸附平台;2、玻璃基板;3、偏光片;4、偏光片吸附平台;41、间隔板;42、间隙;5、预贴附结构;51、预贴附滚轮;511、凹槽;512、凸起;6、贴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贴附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吸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预贴附滚轮5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包括基板吸附平台1、偏光片吸附平台4、预贴附结构5和贴附结构6。其中,基板吸附平台1用于吸附玻璃基板2。偏光片吸附平台4用于吸附偏光片3,偏光片吸附平台4一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板41,偏光片3的第一端能够支撑于所述间隔板41。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3通过真空吸附在偏光片吸附平台4上。玻璃基板2通过真空吸附在基板吸附平台1上,且基板吸附平台1的面积大于玻璃基板2的面积。预贴附结构5能够穿过多个间隔板41形成的间隙42,以将偏光片3的第一端预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2,且预贴附结构5能够将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贴附结构6能够将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贴附于玻璃基板2。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偏光片3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时,偏光片3的第一端支撑于多个间隔板41上,随后通过预贴附结构5穿过多个间隔板41形成的间隙42将偏光片3的第一端预贴附在玻璃基板2上,随后可通过预贴附机构5先将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再然后通过贴附机构6将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因此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偏光片3的贴附时出现气泡线的几率。并在后续经过预贴附结构5的预贴附以及贴附结构6的贴附后,使得偏光片3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2。需要说明的时,针对偏光片3的第一端的边缘翘曲较大的情况,通过预贴附结构5的预贴附能够有效减少因翘曲导致的精度偏移,气泡线等问题的出现。
当然,也可以在预贴附机构5将偏光片3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的同时,贴附机构6通过滚压将偏光片3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2。本实施例以预贴附机构5将偏光片3将偏光片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的同时,贴附机构6通过滚压将偏光片3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2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进一步地,上述间隔板41上设置有能够吸附偏光片3的第一端的吸附孔。可以理解的是,当偏光片3被吸附在偏光片吸附平台4上时,偏光片3的第一端支撑于间隔板41上,且通过吸附孔对偏光片3的第一端进行吸附,以使得偏光片3能够稳定地支撑于偏光片吸附平台4。可以理解的是,吸附孔连接于真空吸附设备,从而实现对偏光片3的第一端的吸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贴附结构5包括预贴附滚轮51,预贴附滚轮51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凹槽511,相邻的两个凹槽511之间形成能够穿过对应的间隙42的凸起512。优选地,凸起512和间隙4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凸起512为圆柱形结构,通过挤压偏光片3的第一端将偏光片3的第一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且能够通过滚压将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可选地,上述预贴附滚轮51的凸起512上设置有吹气孔,能够通过向偏光片3的第一端吹气而促进偏光片3的第一端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贴附结构5还包括预贴附滚轮驱动件,预贴附滚轮51安装于预贴附滚轮驱动件,预贴附滚轮驱动件能够驱动预贴附滚轮51,以使各凸起512穿过对应的41而将偏光片2的第一端通过挤压预贴附于玻璃基板1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贴附结构6包括贴附滚轮,贴附滚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比如橡胶等。通过贴附滚轮的滚压能够将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1上,且通过柔性材质能够避免对偏光片2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基板吸附平台1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基板吸附平台1沿由偏光片3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水平移动,从而能够在偏光片3的第一端经预贴附滚轮51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后,通过玻璃基板2带动偏光片3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各个部分依次经过预贴附滚轮51和贴附滚轮,最终将偏光片3贴附于玻璃基板2。可以理解的是,当玻璃基板2带动偏光片3移动时,偏光片吸附平台4解除对偏光片3的吸附。上述第一驱动结构可以为气缸、电机丝杠等,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实现驱动基板吸附平台1直线运动即可。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偏光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偏光片吸附平台4的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偏光片吸附平台4相对基板吸附平台1转动,以使偏光片3的第一端与玻璃基板2抵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偏光片3和玻璃基板2分别通过真空吸附在偏光片吸附平台4和基板吸附平台1上后,第二驱动结构驱动偏光片吸附平台4相对基板吸附平台1转动,使得偏光片3的第一端与玻璃基板2抵接,从而便于预贴附滚轮51上的凸起512穿过对应的间隙42将偏光片3的第一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本实施例对第二驱动结构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实现驱动偏光片吸附平台4转动即可。
以下将对该偏光片吸附贴附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将偏光片2和玻璃基板3分别通过真空吸附在偏光片吸附平台4和基板吸附平台1上,此时,偏光片2的第一端支撑于多个间隔板41,且每个间隔板41上的吸附孔吸附偏光片3。随后,通过第二驱动结构驱动偏光片吸附平台4相对基板吸附平台1转动,使得偏光片3的第一端抵接于玻璃基板2。然后,预贴附滚轮51上的每个凸起512穿过对应的间隙42将偏光片3的第一端通过挤压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再然后,第一驱动结构驱动基板吸附平台1沿由偏光片3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偏光片吸附平台4解除对偏光片3的吸附),从而通过玻璃基板2带动偏光片3由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各部分依次经过预贴附滚轮51和贴附滚轮,最终实现偏光片3的贴附。
当然在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驱动结构带动基板吸附平台1沿由偏光片3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使得偏光片3首先经过预贴附滚轮51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随后再通过第一驱动结构带动基板吸附平台1沿反方向运动,使得基板吸附平台1回到初始位置(偏光片3的第一端抵接于玻璃基板2时,基板吸附平台1所在的位置),随后第一驱动结构带动基板吸附平台1再次沿由偏光片3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使得偏光片3经过贴附滚轮的滚压后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贴附机构,通过在偏光片吸附平台4的一端设置多个间隔板41,偏光片3的第一端支撑于多个间隔板41,通过预贴附结构5穿过多个间隔板41形成的间隙42将偏光片3的第一端预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并通过预贴附结构5和贴附结构6由偏光片3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将偏光片3完全贴附于玻璃基板2上,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偏光片3贴附时出现气泡线的几率,且避免偏光片3和玻璃基板2之间出现气泡,提高贴附作业效率和贴附精度。尤其是针对第一端的边缘翘曲较大的偏光片,通过预贴附结构5的预贴附,能够有效减少因偏光片3的翘曲导致的气泡线等问题的出现,提高贴附精度。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包括基板吸附平台(1),用于吸附玻璃基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光片吸附平台(4),一端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板(41),偏光片(3)的第一端能够支撑于所述间隔板(41);
预贴附结构(5),能够穿过多个所述间隔板(41)形成的间隙(42),以将所述偏光片(3)的所述第一端预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2),且能够将所述偏光片(3)由所述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预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2);
贴附结构(6),能够将所述偏光片(3)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贴附于所述玻璃基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贴附结构(5)包括预贴附滚轮(51),所述预贴附滚轮(51)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凹槽(511),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511)之间形成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间隙(42)的凸起(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贴附滚轮(51)设置有能够向所述偏光片(3)吹气的吹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512)和所述间隙(4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41)上设置有能够吸附所述偏光片(3)的所述第一端的吸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结构(6)包括贴附滚轮,所述贴附滚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柔性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吸附平台(1)的面积大于所述玻璃基板(2)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2)通过真空吸附在所述基板吸附平台(1)上,所述偏光片(3)通过真空吸附在所述偏光片吸附平台(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板吸附平台(1)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基板吸附平台(1)沿由所述偏光片(3)的所述第二端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贴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偏光片吸附平台(4)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偏光片吸附平台(4)相对所述基板吸附平台(1)转动,以使所述偏光片(3)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玻璃基板(2)接触。
CN202020447872.3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Active CN211554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7872.3U CN211554540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7872.3U CN211554540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4540U true CN211554540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6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7872.3U Active CN211554540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45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6285A (zh) * 2020-12-15 2021-04-02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6285A (zh) * 2020-12-15 2021-04-02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2596285B (zh) * 2020-12-15 2023-01-10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005401A (ja) 基板の組立方法とその装置
CN211554540U (zh) 一种偏光片贴附机构
KR20070036614A (ko) 편광판의 이형막 박리 장치
JP4153582B2 (ja) 基板保持装置
JP2006227181A (ja) 基板反転装置、基板反転方法および基板製造装置
TW200705015A (e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0420986A (en) Apparatus for aligning dispenser and aligning method thereof
WO2018010446A1 (zh) 灯条组装装置以及利用其进行灯条组装的方法
KR20090051415A (ko) 기판 제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03551913U (zh) 偏振片贴附设备
KR101129032B1 (ko) 점착척 클리닝장치 및 방법
CN111999919B (zh) 一种lcd显示屏定位检测机构
US2010008996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utt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09283392A (ja) 基板の重ね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
JPH09197395A (ja) シート貼付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100733789B1 (ko) 편광판 부착장치
KR20040099220A (ko) 대형 tft-lcd 패널 절단장치
CN210881263U (zh) 离型膜剥离装置
CN109633960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143155Y1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 얼라인장치
KR20090039433A (ko) 기판 이송 장치
CN110888246B (zh) 偏光片对位系统及提高偏光片光学对位精度的方法
JP200236564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0848556B1 (ko) 액정 패널의 회전 버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러빙장치
CN213987102U (zh) 一种偏光板贴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