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1070A - 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1070A
TW202031070A TW108137266A TW108137266A TW202031070A TW 202031070 A TW202031070 A TW 202031070A TW 108137266 A TW108137266 A TW 108137266A TW 108137266 A TW108137266 A TW 108137266A TW 202031070 A TW202031070 A TW 2020310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ower
primary
secondary us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7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趙友平
盧聰
孫晨
郭欣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1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107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方法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該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第一主用戶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確定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主次用戶共存情況下對主用戶的保護。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隨著無線技術的飛速發展,可用的電磁頻譜變得日益擁擠。而一些授權頻段比如電視廣播頻段、毫米波頻段的頻譜利用率還很低。近年來,作為認知無線電的典型應用,動態頻譜接入技術已成為研究熱點,為提高頻譜利用率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在採用動態頻譜接入的情況下,授權用戶、即主用戶(primary user,PU)和次用戶(secondary user,SU)共享授權頻段的頻譜資源。 例如,毫米波是波長從10毫米至1毫米、頻率從30 GHz至300GHz的電磁波。相比於低頻段,毫米波傳輸具有極寬的帶寬、極窄的波束、較高的路徑損耗等特點。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毫米波頻段,以及如何合理而高效地分配頻譜資源以避免次用戶使用過程中對授權用戶、即主用戶造成有害干擾是毫米波頻段頻譜共享時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下文中給出了關於本公開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於本公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並不是關於本公開的窮舉性概述。它並不是意圖確定本公開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公開的範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後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該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第一主用戶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確定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該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第一主用戶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確定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信息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所述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對應於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覆蓋的三維空間;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功率限制區內;以及在該次用戶位於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該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信息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所述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對應於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覆蓋的三維空間;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功率限制區內;以及在該次用戶位於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該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依據本公開的其它方面,還提供了用於實現上述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的計算機程序代碼和計算機程序產品以及其上記錄有該用於實現上述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的計算機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根據本申請的電子設備和方法通過設置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可以縮小要考慮的次用戶的範圍,顯著降低頻譜管理系統的複雜度和開銷,同時有效避免對主用戶造成有害干擾。 通過以下結合圖式對本公開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本公開的這些以及其他優點將更加明顯。
在下文中將結合圖式對本公開的示範性實施例進行描述。為了清楚和簡明起見,在說明書中並未描述實際實施方式的所有特徵。然而,應該瞭解,在開發任何這種實際實施例的過程中必須做出很多特定於實施方式的決定,以便實現開發人員的具體目標,例如,符合與系統及業務相關的那些限制條件,並且這些限制條件可能會隨著實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此外,還應該瞭解,雖然開發工作有可能是非常複雜和費時的,但對得益於本公開內容的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這種開發工作僅僅是例行的任務。 在此,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細節而模糊了本公開,在圖式中僅僅示出了與根據本公開的方案密切相關的設備結構和/或處理步驟,而省略了與本公開關係不大的其他細節。 <第一實施例> 在共存場景下,授權頻譜的頻譜資源可以在不同的無線通信系統(包括主系統和次系統)之間被動態利用,並且需要對頻譜資源的動態使用進行管理。例如,可以設置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來對其管理區域中的無線通信系統的頻譜資源使用進行管理。在本文中,還將這些無線通信系統的基站和用戶設備稱為用戶,其中,主系統的基站和用戶設備稱為主用戶,次系統的基站和用戶設備稱為次用戶。在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的管理範圍內,一般存在多個用戶,中央管理裝置將可用的頻譜資源在這些用戶之間進行合理分配,以保證資源利用效率和公平性,同時確保次用戶的存在不對主用戶的通信造成有害干擾。 作為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的示例,可以參照針對公民寬帶無線電服務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CBRS)的頻譜接入系統(Spectrum Access System, SAS)。CBRS中主要的功能實體包括公民寬帶無線電服務設備(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Devices, CBSD)和終端用戶設備(End User Device, EUD)。用於頻譜管理的功能實體例如包括SAS、頻譜管理數據庫(spectrum management database,SMD)、組頻譜協調器(Group Spectrum Coordinator,GSC)等。 此外,在毫米波波段,波束具有較好的方向性,主用戶之間例如通過定向天線或陣列天線來進行寬帶數據的回傳(backhaul), 圖1示出了主次系統的三維共存場景的一個示意性示例。其中,主系統的宏基站與各個小基站之間具有利用毫米波通信的回程鏈路。次用戶使用單天線或多天線全向天線,次用戶例如可以是固定的無線接入點(基站)、行人、車輛、空中的無人機、不同樓層的用戶等等。如果次用戶位於主用戶的定向天線的半波角波束範圍,則其可能會對主用戶產生有害干擾,即,對回程鏈路上的通信造成有害干擾,反之,位於該範圍以外的次用戶對主用戶產生有害干擾的概率較低。 應該理解,圖1僅是三維共存場景的一個示例,本申請的實施例可以應用的場景並不限於此,而是可以應用於主用戶使用定向天線的任何共存場景中,並且所要考慮的受干擾的鏈路也不限於上述回程鏈路,例如,還可以考慮主系統的基站與用戶設備之間的通信鏈路。 圖2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100的功能模塊框圖,如圖2所示,電子設備100包括:第一確定單元101,被配置為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power limited zone),該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第一主用戶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第二確定單元102,被配置為確定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其中,第一確定單元101和第二確定單元102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處理電路實現,該處理電路例如可以實現為芯片、處理器。並且,應該理解,圖2中所示的電子設備中的各個功能單元僅是根據其所實現的具體功能而劃分的邏輯模塊,而不是用於限制具體的實現方式。這同樣適用於隨後要描述的其他電子設備的示例。 電子設備100例如可以設置在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側或者可通信地連接到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此外,電子設備100還可以設置在核心網側。本文所述的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可以實現為各種功能實體,例如前述CBRS架構中的SAS、CxM或GSC。在CBRS架構中,還可以設置為由SAS實現電子設備100的一部分功能,CxM實現電子設備100的另一部分功能,等等。應該理解,這些都不是限制性的。 還應指出,電子設備100可以以芯片級來實現,或者也可以以設備級來實現。例如,電子設備100可以工作為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本身,並且還可以包括諸如存儲器、收發器(圖中未示出)等外部設備。存儲器可以用於存儲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實現各種功能需要執行的程序和相關數據信息。收發器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通信接口以支持與不同設備(例如,基站、其他中央管理裝置或頻譜管理裝置、用戶設備等等)間的通信,這裡不具體限制收發器的實現形式 此外,各個術語中的第一、第二等只是為了區分的需要和便於描述,並不具備任何其他含義,也不表示順序。 例如,第一確定單元101可以基於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的位置信息和天線配置信息來確定功率限制區。仍以圖1中所示的場景為例,例如,宏基站為第一主用戶,小基站為第三主用戶。圖3示出了對功率限制區的確定的示意圖。 其中,第一主用戶的高度為h1 ,第三主用戶的高度為h2 ,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發送的定向波束的半波角均為α,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之間具有回程鏈路,二者之間的間距為dPU 。如圖3所示,由第一主用戶到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的半波角所限定的錐形三維空間為功率限制區,當投影到水平面上時,為虛線所示的橢圓形區域S。可以理解,該功率限制區可以基於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的位置信息比如高度、水平坐標等以及各自的天線配置信息比如定向天線的半波角等計算得到。例如,橢圓形區域S的面積可以如下計算: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03
。 圖3中還示出了第三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由於圖3中第三主用戶的高度比第一主用戶的高度低,因此第三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在空中,並且圖3中示出了該功率限制區在某一高度處的截面,在該截面中存在一個作為次用戶的無人機。 第二確定單元102例如可以至少基於次用戶的位置信息來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功率限制區內。 在另一個示例中,可以不顯式地計算功率限制區。第二確定單元102被配置為計算第一主用戶與第三主用戶的連線和第一主用戶與次用戶的連線之間的夾角,並且在該夾角小於定向波束的波瓣寬度(即,半波角)的一半的情況下,判斷該次用戶在功率限制區內。 圖4示出了電子設備100的另一個功能模塊框圖,與圖2相比,電子設備100還包括限制單元103,被配置為基於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限制功率限制區中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 在共存場景下,次系統對頻譜資源的使用需要在保證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進行。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通過確定功率限制區,並且限制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的發射功率,將次用戶對主用戶的累積干擾限制在容許範圍內,保證了主系統的通信質量。並且,將要考慮的次系統的範圍限制為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系統,減輕了頻譜管理的複雜度和開銷。 例如,限制單元103基於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比如期望信幹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SINR),計算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最大干擾功率值,並基於該最大干擾功率值來計算功率限制區內各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關於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最大干擾功率值的計算,可以基於各種通信系統模型來執行,下面給出一個示例。假設第一主用戶的信幹噪比的閾值為
Figure 02_image005
,該閾值可由主系統要求的QoS(例如誤碼率)以及主用戶收發信機採用的編碼與調製方式來確定。第一主用戶發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分別為
Figure 02_image007
Figure 02_image009
,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增益分別為
Figure 02_image011
Figure 02_image013
,N為噪聲功率,則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最大干擾功率值I為:
Figure 02_image015
這些干擾來自于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假設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與第一主用戶之間的距離為
Figure 02_image017
,路徑損耗係數為n,則應該滿足下式(3)。
Figure 02_image019
在功率限制區內僅有一個次用戶時,該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可以如下計算:
Figure 02_image021
而當功率限制區內有多個次用戶時,限制單元103在保證多個次用戶對第一主用戶的累積最大干擾不超過最大干擾功率值的情況下,分配各個次用戶能夠對第一主用戶產生的最大干擾功率,並基於該最大干擾功率計算各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式(4)為例,此時分子上應為分配給相應次用戶的其能夠產生的最大干擾功率。 作為一種方式,可以在多個次用戶間平均分配最大干擾功率值。例如,假設功率限制區內總共有
Figure 02_image023
個次用戶,則每個次用戶最大可以對主用戶造成的干擾為
Figure 02_image025
。仍以式(4)為例,每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計算如下:
Figure 02_image027
其中,
Figure 02_image029
為功率限制區內第i個次用戶的最大發射功率;
Figure 02_image031
為該第i個次用戶距離主用戶的距離;
Figure 02_image033
,為每個次用戶發射功率需要回退的主用戶受到的有害干擾的權重,由於這種情況為不同次用戶的功率回退值相同,因此
Figure 02_image035
。 作為另一種方式,可以根據次用戶的類型或功率調整能力來分配最大干擾功率值。由於次用戶的類型可能不同,比如可以為基站和用戶終端設備,每個次用戶可調整發射功率的能力(或範圍)也有所不同,因此,可根據次用戶的類型或功率調整能力來分配對主用戶產生的有害累計干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式(5)計算各個次用戶的最大發射功率,則每個次用戶有其自己的權重
Figure 02_image037
,各個次用戶的權重不一定相同。 根據功率限制區內不同次用戶的類型調整其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可以在保障第一主用戶通信質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每個次用戶的通信性能,增加功率限制區內可接入的次用戶數目。應該理解,次用戶可以包括次系統基站和/或次系統用戶設備。 此外,當第一主用戶和次用戶均使用多天線(例如陣列天線)時,作為示例,假定第一主用戶接收機能夠使用干擾抑制矩陣進行接收,次用戶發射機和第一主用戶接收機之間的信道矩陣為
Figure 02_image039
,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則可由以下公式計算得到(假設功率限制區中僅有一個次用戶):
Figure 02_image041
其中,
Figure 02_image043
式(6)和式(7)中各個符號的定義與前文式(2)和式(4)中相同,在此不再重複。相應地,當功率限制區中有多個次用戶時,每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計算如下:
Figure 02_image045
應該注意,前文中的各項描述以及後文中將要進行的描述針對主用戶和次用戶採用陣列天線的情形同樣適用。 還存在次用戶位於多個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交疊部分中的情形。如圖5所示,右側高度為h1 的主用戶(稱為第一主用戶)在考慮與高度h2 的主用戶(稱為第三主用戶)的回程鏈路的情況下具有第一功率限制區,左側高度為h3 的主用戶(稱為第二主用戶)在考慮與高度h4 的主用戶(稱為第四主用戶)的回程鏈路的情況下具有第二功率限制區,並且第一功率限制區和第二功率限制區具有交疊部分,該交疊部分中的次用戶可能對第一主用戶和第二主用戶兩者產生有害干擾,因此應該按照第一主用戶和第二主用戶兩者的要求來限制交疊部分中的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首先,如前所述確定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並計算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為了便於區分,稱為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類似地,確定第二主用戶的第二功率限制區,該第二功率限制區為由第二主用戶到第四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並計算第二功率限制區中各個次用戶的第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當特定次用戶存在於第一功率限制區和第二功率限制區的交疊部分中時,限制單元103針對該特定次用戶,將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和第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中較小的一個作為該特定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更一般地,假設一個次用戶可以對M個主用戶產生有害干擾,通過以上述方式計算得到對於每個主用戶,次用戶的最大發射功率為
Figure 02_image047
Figure 02_image049
,…,
Figure 02_image051
,則該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為:
Figure 02_image053
此外,限制單元103還可以被配置為基於各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為各個次用戶分配頻譜資源以及設置各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例如,對於各個次用戶而言,存在保證達到其最低QoS的最低發射功率,如果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低於該最低發射功率,說明該次用戶不能接入網絡,將不會為其分配頻譜資源,否則可以為其分配頻譜資源。限制單元103設置各個次系統的發射功率以使其低於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另一方面,限制單元103還可以基於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在保證該次用戶的QoS要求的情況下的最低發射功率來確定功率限制區中容許的次用戶的最大數目。如果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數目超過了該最大數目,則可以優先為對主用戶的干擾較小的次用戶分配頻譜資源。這樣有利於提高頻譜利用效率,增大功率限制區中接入的次用戶的數目。 如前所述,次用戶可以是移動的行人、車輛、無人機等等,當次用戶發生移動時,可能需要進行頻譜分配方案的調整。為此,限制單元103還可以被配置為在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的情況下,動態地調整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這裡,次用戶的狀況例如包括功率限制區中次用戶的數目、次用戶出入功率限制區、次用戶的發射功率改變、次用戶的通信質量要求改變等。當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時,說明很可能之前的頻譜分配方案不再適用,因此需要進行調整。 此外,為了避免頻繁的調整,提高頻譜管理系統的穩定性,降低系統開銷,例如可以設置遲滯參數門限,並且在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的時間超過該遲滯參數門限時,動態地調整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這樣可以有效地消除次用戶的快速運動或往復運動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進行調整時,可以優先調整移動性低的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這樣可以減少調整的次數。 上文中描述了基於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計算主用戶能夠承受的最大干擾功率值,為了確保主系統的通信質量,在該計算中還可以在通信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加上預定裕量。例如,當使用期望SINR作為通信質量要求時,可以在該期望SINR上加上預定裕量。示例性地,主系統的期望SINR為25dB,可以基於具有2dB裕量的27dB的SINR進行最大干擾功率值的計算。通過加入該預定裕量,當次用戶出入功率限制區時,可以降低要進行頻譜分配方案調整的可能性。 在前文所述的計算中需要如下信息中的一項或多項:主用戶的位置信息、主用戶的天線配置信息、次用戶的位置信息、次用戶的天線配置信息、次用戶的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這些信息可以從頻譜管理數據庫(SMD)獲得。即,主用戶和次用戶將各自的信息上報至SMD並由SMD存儲這些信息。 為了便於理解,圖6示出了主系統(Primary System,PS)、次系統(Secondary System,SS)、共存管理器(CxM)和SMD之間的信息交互的流程的一個示意圖。但是,信息流程並不限於此,而是可以根據實際應用有所改變,並且所涉及的功能實體也不限於CxM和SMD,這裡僅是示例。 如圖6所示,次系統將次用戶的信息上報至CxM,例如包括位置信息(可以是3維位置信息)、能力信息、天線配置信息、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等,次用戶包括次系統的基站和用戶設備。CxM將這些信息傳遞至SMD。類似地,主系統也將主用戶的信息上報至SMD。主用戶的信息例如包括位置信息、天線配置信息和調製/編碼格式等。 隨後,CxM向SMD發送檢索主用戶的信息的請求並收到所檢索的主用戶的信息。CxM基於主用戶的信息比如其系統設置和QoS要求計算出主用戶的SINR閾值,此外還確定出各個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接下來,CxM向SMD發送檢索已有次用戶的信息的請求並收到所檢索的已有次用戶的信息。CxM檢查次用戶是否位於功率限制區內,並且通過考慮主用戶的SINR閾值來計算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CxM將在滿足次用戶的最低QoS要求的情況下計算的最低發射功率與其對應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相比較,從而確定該次用戶能否接入主用戶的頻譜,即,確定了當前場景下的共存方案。CxM隨後將共存方案發送給次系統,其中可以包括分配的信道、最大發射功率等信息。CxM還可以響應於共存場景的改變來動態地調整共存方案。 在該示例中,頻譜管理裝置基於當前場景的信息來計算功率限制區內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從而產生共存方案。 在另一個示例中,限制單元103可以至少基於主系統中主用戶的密度、次用戶的密度以及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預先計算功率限制區中各個位置處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其中,該計算可以通過基於模型的仿真進行,或者使用類似於式(2)和式(4)的公式進行。 電子設備100將功率限制區的信息比如其三維空間的範圍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廣播給次用戶,以使得次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的位置來調整發射功率。根據該示例,次用戶自行判斷是否處在某個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中,並且根據該功率限制區的功率限制要求來設置或調整其自身的發射功率。 綜上所述,根據該實施例的電子設備100通過設置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可以縮小要考慮的次用戶的範圍,顯著降低頻譜管理系統的複雜度和開銷,提高頻譜利用高效率,同時有效避免對主用戶造成有害干擾。 <第二實施例> 圖7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電子設備200的功能模塊框圖,如圖7所示,電子設備200包括:獲取單元201,被配置為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信息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該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對應於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覆蓋的三維空間;判斷單元202,被配置為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功率限制區內;以及限制單元203,被配置為在該次用戶位於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該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其中,獲取單元201、判斷單元202和限制單元203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處理電路實現,該處理電路例如可以實現為芯片、處理器。並且,應該理解,圖7中所示的電子設備中的各個功能單元僅是根據其所實現的具體功能而劃分的邏輯模塊,而不是用於限制具體的實現方式。 電子設備200例如可以設置在次用戶側或者可通信地連接到次用戶。該次用戶可以是次系統的基站。本申請中所述的基站也可以是收發點(Transmit Receive Point,TRP)或者接入點(Access Point, AP)。該次用戶也可以是次系統的用戶設備。 這裡,還應指出,電子設備200可以以芯片級來實現,或者也可以以設備級來實現。例如,電子設備200可以工作為基站本身或者用戶設備本身,並且還可以包括諸如存儲器、收發器(未示出)等外部設備。存儲器可以用於存儲基站或用戶設備實現各種功能需要執行的程序和相關數據信息。收發器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通信接口以支持與不同設備(例如,其他用戶設備、其他基站等等)間的通信,這裡不具體限制收發器的實現形式。 例如,獲取單元201可以通過廣播消息來獲取上述信息。其中,上述信息可以由頻譜管理裝置根據第一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案計算得到,有關功率限制區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限定也同樣適用於本實施例,在此不再重複。 電子設備200還可以將次用戶的位置信息、天線配置信息、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中的一項或多項提供給頻譜管理裝置。 根據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200可以通過根據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和對次用戶的功率限制要求,主動降低次用戶的發射功率,從而有效避免對主用戶造成有害干擾,顯著降低頻譜管理系統的複雜度和開銷。 <第三實施例> 在上文的實施方式中描述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過程中,顯然還公開了一些處理或方法。下文中,在不重複上文中已經討論的一些細節的情況下給出這些方法的概要,但是應當注意,雖然這些方法在描述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過程中公開,但是這些方法不一定採用所描述的那些部件或不一定由那些部件執行。例如,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實施方式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使用硬件和/或固件來實現,而下面討論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可以完全由計算機可執行的程序來實現,儘管這些方法也可以採用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硬件和/或固件。 圖8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S11),該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第一主用戶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確定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S12)。其中,次用戶可以包括次系統基站和/或次系統用戶設備。主用戶和/或次用戶可以採用陣列天線或單天線。該方法可以在頻譜管理裝置側或中央管理裝置側執行。 例如,在步驟S11中,可以基於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的位置信息和天線配置信息來確定第一功率限制區。在步驟S12中,可以至少基於次用戶的位置信息來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 或者,在步驟S12中,可以計算第一主用戶與第三主用戶的連線和第一主用戶與次用戶的連線之間的夾角,並且在該夾角小於定向波束的波瓣寬度的一半的情況下,判斷該次用戶在第一功率限制區內。 雖然圖8中未示出,但是上述方法還可以包括從頻譜管理數據庫獲取如下中的一項或多項的步驟:主用戶的位置信息、主用戶的天線配置信息、次用戶的位置信息、次用戶的天線配置信息、次用戶的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這些信息用於S11、S12中以及其他步驟中的各種計算和判斷。 如圖8中的虛線框所示,上述方法還可以包括步驟S13:基於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限制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例如,可以基於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計算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並基於該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來計算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通信質量要求例如包括期望的信幹噪比。 具體地,可以在保證多個次用戶對第一主用戶的累積最大干擾不超過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的情況下,分配各個次用戶能夠對第一主用戶產生的最大干擾功率,並基於該最大干擾功率計算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其中,可以在多個次用戶間平均分配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也可以根據次用戶的類型或功率調整能力來分配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在後一種情形下,可以分別為不同的次用戶設備設置分配權重。 當存在多個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時,位於多個功率限制區的交疊部分中的次用戶的最大發射功率可以取針對各個主用戶計算出的最大干擾功率值的最小值。 如圖8中的另一個虛線框所示,上述方法還包括步驟S14:基於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為各個次用戶分配頻譜資源以及設置各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 在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的情況下,上述方法還包括動態地調整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 為了避免頻繁的調整,可以設置遲滯參數門限,並且在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的時間超過該遲滯參數門限時,動態地調整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可以優先調整移動性低的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還可以在計算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時,在通信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加上預定裕量。 另一方面,還可以基於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的在保證該次用戶的服務質量要求的情況下的最低發射功率來確定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容許的次用戶的最大數目。在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數目超過最大數目時,優先為對第一主用戶的干擾較小的次用戶分配頻譜資源。 此外,也可以至少基於主系統中主用戶的密度、次用戶的密度以及通信質量要求,預先計算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各個位置處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並將第一功率限制區的範圍和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廣播給次用戶,以使得次用戶根據自身的位置來調整發射功率。 圖9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信息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S21),該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對應於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覆蓋的三維空間;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功率限制區內(S22);以及在該次用戶位於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該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S23)。該方法可以在次用戶側執行。 在步驟S21中,可以通過廣播消息來獲取所述信息。此外,次用戶還可以將其位置信息、天線配置信息、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中的一項或多項提供給頻譜管理裝置。 注意,上述各個方法可以結合或單獨使用,其細節在第一至第二實施例中已經進行了詳細描述,在此不再重複。 為了便於理解,以下給出一個仿真示例。圖10示出了仿真場景的俯視圖,圖11示出了參數設置的說明。 首先,通過仿真來研究不同的主次用戶高度差對次用戶最大發射功率的影響。假設仿真中有50個主用戶,且主用戶的高度如圖11所示在20m至100m之間隨機分佈,次用戶的高度分別為1.5m、500m和1000米,分別計算次用戶的最大發射功率。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出看出隨著主次用戶之間的高度差的增大,次用戶允許的最大發射功率越來越大,即,對次用戶最大發射功率的限制越來越小。當主次系統高度差到達一個門限值
Figure 02_image055
時,次用戶對主用戶的干擾可以忽略不計,即不必對次用戶的最大發射功率進行限制。 其次,通過仿真來研究不同主用戶密度對次用戶最大發射功率的影響。分別設置仿真場景中主用戶的數目為5、50、500,相應地,仿真區域內主用戶密度分別為
Figure 02_image057
Figure 02_image059
Figure 02_image061
。仿真結果顯示,三個不同的主用戶密度場景下,功率限制區的總面積占整個仿真區域總面積的比例分別為0.2%,7.2%,57.3%。可見隨著主用戶密度的增大,對於次用戶最大發射功率的限制越來越大,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則越來越小。 接著,通過仿真研究了功率限制區內有多個次用戶的情形。設置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數目在1~100之間變化,假設每個次用戶均分對主用戶產生的累計干擾,可以計算出次用戶的平均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仿真結果如圖12所示。可以看出,隨著功率限制區內次用戶的增多,次用戶的平均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將會減小。 此外,圖13示出了一個城市環境中毫米波頻段頻譜共享場景的示意圖。場景中主系統是基於毫米波的回傳網絡。主系統的發射天線與接收天線均部署在建築物樓頂,主用戶收發天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主用戶發射機接收機之間通過定向天線收發寬帶數據,因此對於每一對主用戶中的一個主用戶都能夠形成一個功率限制區,位於該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會受到限制。地面上的行人、道路上的機動車、建築物裡不同樓層的用戶以及天空中的無人機都可以是次用戶。各類次用戶的顯著區別是:1)各類次用戶的高度不同;2)各類次用戶的功率回退能力不同。次用戶可以在滿足對主用戶保護要求的前提下接入與主用戶相同的頻道。 主用戶的位置信息、天線配置信息和調製方式等信息預先保存在頻譜管理數據庫中,系統可根據主用戶信息計算主用戶SINR門限值,並最終計算出每個主用戶所能承受的最大累積干擾值。次用戶進入場景中之後首先將位置信息、天線配置信息等上報給共存管理器(CxM),然後由CxM上報給頻譜管理數據庫。CxM向頻譜數據庫請求次用戶信息,然後在滿足對主用戶保護要求的前提下計算每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由於次用戶的類別不同,其功率回退的能力也不同,系統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用戶智能地為其分配功率回退值。例如在此共存場景中,行人的移動終端的功率回退值可以低於其他類型的次用戶(如無線接入點)的功率回退值。最後,根據每個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判斷次用戶是否能夠接入與主用戶相同的信道,具體地,次用戶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大於其所需發射功率(滿足最低QoS要求的情況下的最低發射功率值)時,就可以接入與主用戶相同的頻道,否則該次用戶不能接入與主用戶相同的頻道。 本公開內容的技術能夠應用於各種產品。 例如,電子設備100可以被實現為任何類型的服務器,諸如塔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以及刀片式服務器。電子設備100可以為安裝在服務器上的控制模塊(諸如包括單個晶片的集成電路模塊,以及插入到刀片式服務器的槽中的卡或刀片(blade))。 例如,電子設備200可以被實現為各種基站。基站可以被實現為任何類型的演進型節點B(eNB)或gNB(5G基站)。eNB例如包括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為覆蓋比宏小區小的小區的eNB,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對於gNB也可以由類似的情形。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實現為任何其他類型的基站,諸如NodeB和基站收發台(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為控制無線通信的主體(也稱為基站設備);以及設置在與主體不同的地方的一個或多個遠程無線頭端(RRH)。另外,各種類型的用戶設備均可以通過暫時地或半持久性地執行基站功能而作為基站工作。 電子設備200也可以被實現為各種用戶設備。用戶設備可以被實現為移動終端(諸如智能電話、平板個人計算機(PC)、筆記本式PC、便攜式遊戲終端、便攜式/加密狗型移動路由器和數字攝像裝置)或者車載終端(諸如汽車導航設備)。用戶設備還可以被實現為執行機器對機器(M2M)通信的終端(也稱為機器類型通信(MTC)終端)。此外,用戶設備可以為安裝在上述終端中的每個終端上的無線通信模塊(諸如包括單個晶片的集成電路模塊)。 [關於服務器的應用示例] 圖14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服務器7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圖。服務器700包括處理器701、存儲器702、存儲裝置703、網絡接口704以及總線706。 處理器701可以為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並且控制服務器700的功能。存儲器702包括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並且存儲數據和由處理器701執行的程序。存儲裝置703可以包括存儲介質,諸如半導體存儲器和硬盤。 網絡接口704為用於將服務器700連接到通信網絡705的通信接口。通信網絡705可以為諸如演進分組核心網(EPC)的核心網或者諸如因特網的分組數據網絡(PDN)。 總線706將處理器701、存儲器702、存儲裝置703和網絡接口704彼此連接。總線706可以包括各自具有不同速度的兩個或更多個總線(諸如高速總線和低速總線)。 在圖14所示的服務器700中,參照圖2所描述的第一確定單元101、第二確定單元102和參照圖4描述的限制單元103等可以由處理器701實現。例如,處理器701可以通過執行第一確定單元101和第二確定單元102的功能來實現功率限制區內次用戶的確定,通過執行限制單元103的功能來確定功率限制區內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關於基站的應用示例] (第一應用示例) 圖15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eNB或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圖。注意,以下的描述以eNB作為示例,但是同樣可以應用於gNB。eNB 800包括一個或多個天線810以及基站設備820。基站設備820和每個天線810可以經由RF線纜彼此連接。 天線810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基站設備820發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5所示,eNB 80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810。例如,多個天線810可以與eNB 800使用的多個頻帶兼容。雖然圖15示出其中eNB 800包括多個天線810的示例,但是eNB 80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810。 基站設備820包括控制器821、存儲器822、網絡接口823以及無線通信接口825。 控制器821可以為例如CPU或DSP,並且操作基站設備820的較高層的各種功能。例如,控制器821根據由無線通信接口825處理的信號中的數據來生成數據分組,並經由網絡接口823來傳遞所生成的分組。控制器821可以對來自多個基帶處理器的數據進行捆綁以生成捆綁分組,並傳遞所生成的捆綁分組。控制器821可以具有執行如下控制的邏輯功能:該控制諸如為無線資源控制、無線承載控制、移動性管理、接納控制和調度。該控制可以結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網節點來執行。存儲器822包括RAM和ROM,並且存儲由控制器821執行的程序和各種類型的控制數據(諸如終端列表、傳輸功率數據以及調度數據)。 網絡接口823為用於將基站設備820連接至核心網8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821可以經由網絡接口823而與核心網節點或另外的eNB進行通信。在此情況下,eNB 800與核心網節點或其他eNB可以通過邏輯接口(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連接。網絡接口823還可以為有線通信接口或用於無線回程線路的無線通信接口。如果網絡接口823為無線通信接口,則與由無線通信接口825使用的頻帶相比,網絡接口823可以使用較高頻帶用於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接口825支持任何蜂窩通信方案(諸如長期演進(LTE)和LTE-先進),並且經由天線810來提供到位於eNB 800的小區中的終端的無線連接。無線通信接口8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帶(BB)處理器826和RF電路827。BB處理器826可以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製/解調以及複用/解複用,並且執行層(例如L1、介質訪問控制(MAC)、無線鏈路控制(RLC)和分組數據彙聚協議(PDCP))的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代替控制器821,BB處理器826可以具有上述邏輯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處理器 826可以為存儲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儲器,或者為包括被配置為執行程序的處理器和相關電路的模塊。更新程序可以使BB處理器826的功能改變。該模塊可以為插入到基站設備8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該模塊也可以為安裝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時,RF電路827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810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 如圖15所示,無線通信接口825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826。例如,多個BB處理器826可以與eNB 800使用的多個頻帶兼容。如圖15所示,無線通信接口825可以包括多個RF電路827。例如,多個RF電路827可以與多個天線元件兼容。雖然圖15示出其中無線通信接口825包括多個BB處理器826和多個RF電路827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接口825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826或單個RF電路827。 在圖15所示的eNB 800中,電子設備200的收發器可以由無線通信接口825實現。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821實現。例如,控制器821可以通過執行獲取單元201、判斷單元202和限制單元203的功能來實現對次用戶的發射功率的限制。 (第二應用示例) 圖16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eNB或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圖。注意,類似地,以下的描述以eNB作為示例,但是同樣可以應用於gNB。eNB 830包括一個或多個天線840、基站設備850和RRH 860。RRH 860和每個天線840可以經由RF線纜而彼此連接。基站設備850和RRH 860可以經由諸如光纖線纜的高速線路而彼此連接。 天線840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RRH 860發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6所示,eNB 83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840。例如,多個天線840可以與eNB 830使用的多個頻帶兼容。雖然圖16示出其中eNB 830包括多個天線840的示例,但是eNB 83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840。 基站設備850包括控制器851、存儲器852、網絡接口853、無線通信接口855以及連接接口857。控制器851、存儲器852和網絡接口853與參照圖15描述的控制器821、存儲器822和網絡接口823相同。 無線通信接口855支持任何蜂窩通信方案(諸如LTE和LTE-先進),並且經由RRH 860和天線840來提供到位於與RRH 860對應的扇區中的終端的無線通信。無線通信接口8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處理器856。除了BB處理器856經由連接接口857連接到RRH 860的RF電路864之外,BB處理器856與參照圖15描述的BB處理器826相同。如圖16所示,無線通信接口855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856。例如,多個BB處理器856可以與eNB 830使用的多個頻帶兼容。雖然圖16示出其中無線通信接口855包括多個BB處理器856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接口855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856。 連接接口857為用於將基站設備850(無線通信接口855)連接至RRH 860的接口。連接接口857還可以為用於將基站設備850(無線通信接口855)連接至RRH 860的上述高速線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塊。 RRH 860包括連接接口861和無線通信接口863。 連接接口861為用於將RRH 860(無線通信接口863)連接至基站設備850的接口。連接接口861還可以為用於上述高速線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塊。 無線通信接口863經由天線840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無線通信接口8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電路864。RF電路864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840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6所示,無線通信接口863可以包括多個RF電路864。例如,多個RF電路864可以支持多個天線元件。雖然圖16示出其中無線通信接口863包括多個RF電路864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接口863也可以包括單個RF電路864。 在圖16所示的eNB 830中,電子設備200的收發器可以由無線通信接口825實現。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821實現。例如,控制器821可以通過執行獲取單元201、判斷單元202和限制單元203的功能來實現對次用戶的發射功率的限制。 [關於用戶設備的應用示例] (第一應用示例) 圖17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智能電話9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圖。智能電話900包括處理器901、存儲器902、存儲裝置903、外部連接接口904、攝像裝置906、傳感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信接口912、一個或多個天線開關915、一個或多個天線916、總線917、電池918以及輔助控制器919。 處理器901可以為例如CPU或片上系統(SoC),並且控制智能電話900的應用層和另外層的功能。存儲器902包括RAM和ROM,並且存儲數據和由處理器901執行的程序。存儲裝置903可以包括存儲介質,諸如半導體存儲器和硬盤。外部連接接口904為用於將外部裝置(諸如存儲卡和通用串行總線(USB)裝置)連接至智能電話900的接口。 攝像裝置906包括圖像傳感器(諸如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並且生成捕獲圖像。傳感器907可以包括一組傳感器,諸如測量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地磁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麥克風908將輸入到智能電話900的聲音轉換為音頻信號。輸入裝置909包括例如被配置為檢測顯示裝置910的屏幕上的觸摸的觸摸傳感器、小鍵盤、鍵盤、按鈕或開關,並且接收從用戶輸入的操作或信息。顯示裝置910包括屏幕(諸如液晶顯示器(LC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並且顯示智能電話900的輸出圖像。揚聲器911將從智能電話900輸出的音頻信號轉換為聲音。 無線通信接口912支持任何蜂窩通信方案(諸如LTE和LTE-先進),並且執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接口9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處理器913和RF電路914。BB處理器913可以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製/解調以及複用/解複用,並且執行用於無線通信的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同時,RF電路914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916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注意,圖中雖然示出了一個RF鏈路與一個天線連接的情形,但是這僅是示意性的,還包括一個RF鏈路通過多個移相器與多個天線連接的情形。無線通信接口912可以為其上集成有BB處理器913和RF電路914的一個芯片模塊。如圖17所示,無線通信接口912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913和多個RF電路914。雖然圖17示出其中無線通信接口912包括多個BB處理器913和多個RF電路914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接口912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913或單個RF電路914。 此外,除了蜂窩通信方案之外,無線通信接口912可以支持另外類型的無線通信方案,諸如短距離無線通信方案、近場通信方案和無線局域網(LAN)方案。在此情況下,無線通信接口912可以包括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的BB處理器913和RF電路914。 天線開關915中的每一個在包括在無線通信接口912中的多個電路(例如用於不同的無線通信方案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16的連接目的地。 天線916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無線通信接口912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7所示,智能電話90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916。雖然圖17示出其中智能電話900包括多個天線916的示例,但是智能電話90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916。 此外,智能電話900可以包括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的天線916。在此情況下,天線開關915可以從智能電話900的配置中省略。 總線917將處理器901、存儲器902、存儲裝置903、外部連接接口904、攝像裝置906、傳感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信接口912以及輔助控制器919彼此連接。電池918經由饋線向圖17所示的智能電話900的各個塊提供電力,饋線在圖中被部分地示為虛線。輔助控制器9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電話9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圖17所示的智能電話900中,電子設備200的收發器可以由無線通信接口912實現。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實現。例如,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可以通過執行獲取單元201、判斷單元202和限制單元203的功能來實現對次用戶的發射功率的限制。 (第二應用示例) 圖18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汽車導航設備9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圖。汽車導航設備920包括處理器921、存儲器922、全球定位系統(GPS)模塊924、傳感器925、數據接口926、內容播放器927、存儲介質接口928、輸入裝置929、顯示裝置930、揚聲器931、無線通信接口933、一個或多個天線開關936、一個或多個天線937以及電池938。 處理器921可以為例如CPU或SoC,並且控制汽車導航設備920的導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儲器922包括RAM和ROM,並且存儲數據和由處理器 921執行的程序。 GPS模塊924使用從GPS衛星接收的GPS信號來測量汽車導航設備920的位置(諸如緯度、經度和高度)。傳感器925可以包括一組傳感器,諸如陀螺儀傳感器、地磁傳感器和空氣壓力傳感器。數據接口926經由未示出的終端而連接到例如車載網絡941,並且獲取由車輛生成的數據(諸如車速數據)。 內容播放器927再現存儲在存儲介質(諸如CD和DVD)中的內容,該存儲介質被插入到存儲介質接口928中。輸入裝置929包括例如被配置為檢測顯示裝置930的屏幕上的觸摸的觸摸傳感器、按鈕或開關,並且接收從用戶輸入的操作或信息。顯示裝置930包括諸如LCD或OLED顯示器的屏幕,並且顯示導航功能的圖像或再現的內容。揚聲器931輸出導航功能的聲音或再現的內容。 無線通信接口933支持任何蜂窩通信方案(諸如LTE和LTE-先進),並且執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接口9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處理器934和RF電路935。BB處理器934可以執行例如編碼/解碼、調製/解調以及複用/解複用,並且執行用於無線通信的各種類型的信號處理。同時,RF電路935可以包括例如混頻器、濾波器和放大器,並且經由天線937來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無線通信接口933還可以為其上集成有BB處理器934和RF電路935的一個芯片模塊。如圖18所示,無線通信接口933可以包括多個BB處理器934和多個RF電路935。雖然圖18示出其中無線通信接口933包括多個BB處理器934和多個RF電路935的示例,但是無線通信接口933也可以包括單個BB處理器934或單個RF電路935。 此外,除了蜂窩通信方案之外,無線通信接口933可以支持另外類型的無線通信方案,諸如短距離無線通信方案、近場通信方案和無線LAN方案。在此情況下,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無線通信接口933可以包括BB處理器934和RF電路935。 天線開關936中的每一個在包括在無線通信接口933中的多個電路(諸如用於不同的無線通信方案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37的連接目的地。 天線937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單個或多個天線元件(諸如包括在MIMO天線中的多個天線元件),並且用於無線通信接口933傳送和接收無線信號。如圖18所示,汽車導航設備920可以包括多個天線937。雖然圖18示出其中汽車導航設備920包括多個天線937的示例,但是汽車導航設備920也可以包括單個天線937。 此外,汽車導航設備920可以包括針對每種無線通信方案的天線937。在此情況下,天線開關936可以從汽車導航設備920的配置中省略。 電池938經由饋線向圖18所示的汽車導航設備920的各個塊提供電力,饋線在圖中被部分地示為虛線。電池938累積從車輛提供的電力。 在圖18示出的汽車導航設備920中,電子設備200的收發器可以由無線通信接口912實現。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實現。例如,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可以通過執行獲取單元201、判斷單元202和限制單元203的功能來實現對次用戶的發射功率的限制。 本公開內容的技術也可以被實現為包括汽車導航設備920、車載網絡941以及車輛模塊942中的一個或多個塊的車載系統(或車輛)940。車輛模塊942生成車輛數據(諸如車速、發動機速度和故障信息),並且將所生成的數據輸出至車載網絡941。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公開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能夠理解本公開的方法和裝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驟或部件,可以在任何計算裝置(包括處理器、存儲介質等)或者計算裝置的網絡中,以硬件、固件、軟件或者其組合的形式實現,這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閱讀了本公開的描述的情況下利用其基本電路設計知識或者基本編程技能就能實現的。 而且,本公開還提出了一種存儲有機器可讀取的指令代碼的程序產品。所述指令代碼由機器讀取並執行時,可執行上述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方法。 相應地,用於承載上述存儲有機器可讀取的指令代碼的程序產品的存儲介質也包括在本公開的公開中。所述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軟盤、光盤、磁光盤、存儲卡、存儲棒等等。 在通過軟件或固件實現本公開的情況下,從存儲介質或網絡向具有專用硬件結構的計算機(例如圖19所示的通用計算機1900)安裝構成該軟件的程序,該計算機在安裝有各種程序時,能夠執行各種功能等。 在圖19中,中央處理單元(CPU)1901根據只讀存儲器(ROM)1902中存儲的程序或從存儲部分1908加載到隨機存取存儲器(RAM)1903的程序執行各種處理。在RAM 1903中,也根據需要存儲當CPU 1901執行各種處理等等時所需的數據。CPU 1901、ROM 1902和RAM 1903經由總線1904彼此連接。輸入/輸出接口1905也連接到總線1904。 下述部件連接到輸入/輸出接口1905:輸入部分1906 (包括鍵盤、鼠標等等)、輸出部分1907(包括顯示器,比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等,和揚聲器等)、存儲部分1908(包括硬盤等)、通信部分1909(包括網絡接口卡比如LAN卡、調制解調器等)。通信部分1909經由網絡比如因特網執行通信處理。根據需要,驅動器1910也可連接到輸入/輸出接口1905。可移除介質1911比如磁盤、光盤、磁光盤、半導體存儲器等等根據需要被安裝在驅動器1910上,使得從中讀出的計算機程序根據需要被安裝到存儲部分1908中。 在通過軟件實現上述系列處理的情況下,從網絡比如因特網或存儲介質比如可移除介質1911安裝構成軟件的程序。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種存儲介質不局限於圖19所示的其中存儲有程序、與設備相分離地分發以向用戶提供程序的可移除介質1911。可移除介質1911的例子包含磁盤(包含軟盤(注冊商標))、光盤(包含光盤只讀存儲器(CD-ROM)和數字通用盤(DVD))、磁光盤(包含迷你盤(MD)(注冊商標))和半導體存儲器。或者,存儲介質可以是ROM 1902、存儲部分1908中包含的硬盤等等,其中存有程序,並且與包含它們的設備一起被分發給用戶。 還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開的裝置、方法和系統中,各部件或各步驟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組合的。這些分解和/或重新組合應該視為本公開的等效方案。並且,執行上述系列處理的步驟可以自然地按照說明的順序按時間順序執行,但是並不需要一定按時間順序執行。某些步驟可以並行或彼此獨立地執行。 最後,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此外,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雖然結合圖式詳細描述了本公開的實施例,但是應當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只是用於說明本公開,而並不構成對本公開的限制。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作出各種修改和變更而沒有背離本公開的實質和範圍。因此,本公開的範圍僅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含義來限定。 本技術還可以如下配置。 (1)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電路,被配置為: 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所述第一主用戶到所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 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2)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基於所述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限制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 (3)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的位置信息和天線配置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 (4)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至少基於次用戶的位置信息來判斷該次用戶是否在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 (5)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計算所述第一主用戶與所述第三主用戶的連線和所述第一主用戶與所述次用戶的連線之間的夾角,並且在該夾角小於所述定向波束的波瓣寬度的一半的情況下,判斷該次用戶在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 (6)根據(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基於所述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計算所述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並基於該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來計算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7)根據(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在保證多個次用戶對所述第一主用戶的累積最大干擾不超過所述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的情況下,分配各個次用戶能夠對所述第一主用戶產生的最大干擾功率,並基於該最大干擾功率計算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8)根據(7)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在所述多個次用戶間平均分配所述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 (9)根據(7)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根據所述次用戶的類型或功率調整能力來分配所述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 (10)根據(9)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成分別為不同的次用戶設備設置分配權重。 (11)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次用戶包括次系統基站和/或次系統用戶設備。 (12)根據(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 確定主系統的第二主用戶的第二功率限制區,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為由所述第二主用戶到所述主系統的第四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 確定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以及 基於所述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計算所述第二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二最大干擾功率值,並基於該第二最大干擾功率值來計算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中各個次用戶的第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其中,當特定次用戶存在於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和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的交疊部分中時,針對該特定次用戶,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將所述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和所述第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中較小的一個作為該特定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13)根據(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通信質量要求包括期望的信幹噪比。 (14)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主用戶和/或次用戶採用陣列天線。 (15)根據(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基於所述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為各個次用戶分配頻譜資源以及設置各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 (16)根據(1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的情況下,動態地調整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 (17)根據(1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設置遲滯參數門限,並且在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狀況發生預定程度的變化的時間超過所述遲滯參數門限時,動態地調整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 (18)根據(1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優先調整移動性低的次用戶的頻譜分配和發射功率。 (19)根據(6)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在計算所述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時,在所述通信質量要求的基礎上加上預定裕量。 (20)根據(1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次用戶的在保證該次用戶的服務質量要求的情況下的最低發射功率來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容許的次用戶的最大數目。 (21)根據(20)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次用戶的數目超過所述最大數目時,優先為對所述第一主用戶的干擾較小的次用戶分配頻譜資源。 (22)根據(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至少基於所述主系統中主用戶的密度、次用戶的密度以及所述通信質量要求,預先計算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各個位置處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並將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的範圍和所述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廣播給次用戶,以使得所述次用戶根據自身的位置來設置發射功率。 (23)根據(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從頻譜管理數據庫獲取如下中的一項或多項:主用戶的位置信息、主用戶的天線配置信息、次用戶的位置信息、次用戶的天線配置信息、次用戶的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 (24)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電路,被配置為: 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位置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 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所述次用戶是否在所述功率限制區內;以及 在所述次用戶位於所述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所述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所述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25)根據(2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通過廣播消息來獲取所述信息。 (26)根據(2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將所述次用戶的位置信息、天線配置信息、運動軌跡信息、業務類型中的一項或多項提供給所述頻譜管理裝置。 (27)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 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所述第一主用戶到所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 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28)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 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位置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 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所述次用戶是否在所述功率限制區內;以及 在所述次用戶位於所述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所述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所述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29)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當所述計算機可執行指令被執行時,執行根據(27)或(28)所述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
100:電子設備 101:第一確定單元 102:第二確定單元 103:限制單元 200:電子設備 201:獲取單元 202:判斷單元 203:限制單元 S11、S12、S13、S14:步驟 S21、S22、S23:步驟 700:服務器 701:處理器 702:存儲器 703:存儲裝置 704:網絡接口 705:通信網絡 706:總線 800:eNB 810:天線 820:基站設備 821:控制器 822:存儲器 823:網絡接口 824:核心網 825:無線通信接口 826:基帶(BB)處理器 827:RF電路 830:eNB 840:天線 850:基站設備 860:遠程無線頭端(RRH) 851:控制器 852:存儲器 853:網絡接口 855:無線通信接口 856:BB處理器 857:連接接口 861:連接接口 863:無線通信接口 864:RF電路 900:智能電話 901:處理器 902:存儲器 903:存儲裝置 904:外部連接接口 906:攝像裝置 907:傳感器 908:麥克風 909:輸入裝置 910:顯示裝置 911:揚聲器 912:無線通信接口 913:BB處理器 914:RF電路 915:天線開關 916:天線 917:總線 918:電池 919:輔助控制器 920:汽車導航設備 921:處理器 922:存儲器 924:全球定位系統(GPS)模塊 925:傳感器 926:數據接口 927:內容播放器 928:存儲介質接口 929:輸入裝置 930:顯示裝置 931:揚聲器 933:無線通信接口 934:BB處理器 935:RF電路 936:天線開關 937:天線 938:電池 940:車載系統/車輛 941:車載網絡 942:車輛模塊 1900:通用計算機 1901:中央處理單元(CPU) 1902:只讀存儲器(ROM) 1903: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1904:總線 1905:輸入/輸出接口 1906:輸入部分 1907:輸出部分 1908:存儲部分 1909:通信部分 1910:驅動器 1911:可移除介質
為了進一步闡述本公開的以上和其它優點和特徵,下面結合圖式對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所述圖式連同下面的詳細說明一起包含在本說明書中並且形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結構的元件用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應當理解,這些圖式僅描述本公開的典型示例,而不應看作是對本公開的範圍的限定。在圖式中: 圖1示出了主次系統的三維共存場景的一個示意性示例; 圖2是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功能模塊框圖; 圖3示出了對功率限制區的確定的示意圖; 圖4是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功能模塊框圖; 圖5示出了多個功率限制區交疊的情形的一個示意圖; 圖6示出了信息流程的一個示意圖; 圖7是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的功能模塊框圖; 圖8是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示出了根據本申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示出了仿真場景的俯視圖; 圖11示出了仿真參數設置的說明圖 圖12示出了仿真結果的曲線圖; 圖13示出了一個城市環境中毫米波頻段頻譜共享場景的示意圖; 圖14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服務器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圖; 圖15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eNB或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圖; 圖16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eNB或g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圖; 圖17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智能電話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圖; 圖18是示出可以應用本公開內容的技術的汽車導航設備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圖;以及 圖19是其中可以實現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方法和/或裝置和/或系統的通用個人計算機的示例性結構的框圖。
100:電子設備
101:第一確定單元
102:第二確定單元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電路,被配置為: 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所述第一主用戶到所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 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基於所述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限制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的發射功率。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第一主用戶和第三主用戶的位置信息和天線配置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基於所述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計算所述第一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並基於該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來計算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中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在保證多個次用戶對所述第一主用戶的累積最大干擾不超過所述第一最大干擾功率值的情況下,分配各個次用戶能夠對所述第一主用戶產生的最大干擾功率,並基於該最大干擾功率計算各個次用戶的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處理電路還被配置為: 確定主系統的第二主用戶的第二功率限制區,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為由所述第二主用戶到所述主系統的第四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 確定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以及 基於所述主系統的通信質量要求,來計算所述第二主用戶能夠承受的第二最大干擾功率值,並基於該第二最大干擾功率值來計算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中各個次用戶的第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其中,當特定次用戶存在於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和所述第二功率限制區的交疊部分中時,針對該特定次用戶,所述處理電路被配置為將所述第一最大容許發射功率和所述第二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中較小的一個作為該特定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
  7.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 處理電路,被配置為: 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信息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所述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對應於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覆蓋的三維空間; 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所述次用戶是否在所述功率限制區內;以及 在所述次用戶位於所述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所述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所述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8.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 確定主系統的第一主用戶的第一功率限制區,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為由所述第一主用戶到所述主系統的第三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限定的三維空間;以及 確定所述第一功率限制區內的一個或多個次用戶。
  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 從頻譜管理裝置獲取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的信息和次用戶的最大容許發射功率的信息,所述主用戶的功率限制區對應於主用戶的定向波束所覆蓋的三維空間; 基於次用戶的位置判斷所述次用戶是否在所述功率限制區內;以及 在所述次用戶位於所述功率限制區內的情況下,將所述次用戶的發射功率限制在所述最大容許發射功率以下。
  10. 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當所述計算機可執行指令被執行時,執行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所述的用於無線通信的方法。
TW108137266A 2019-02-01 2019-10-16 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TW2020310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319.3 2019-02-01
CN201910105319.3A CN111526570A (zh) 2019-02-01 2019-02-01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1070A true TW202031070A (zh) 2020-08-16

Family

ID=7184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7266A TW202031070A (zh) 2019-02-01 2019-10-16 用於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和方法、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849406B2 (zh)
EP (1) EP3920605A4 (zh)
JP (1) JP7456447B2 (zh)
CN (2) CN111526570A (zh)
TW (1) TW202031070A (zh)
WO (1) WO20201564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1737A1 (ja) * 2022-03-10 2023-09-1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6279B2 (ja) 1993-12-14 1996-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無線回線制御方式
US8041380B2 (en) 2007-04-26 2011-10-18 Lingna Holdings Pte., Llc Power control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based on spectrum sensing side information
RU2354049C1 (ru) * 2007-08-10 2009-04-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Мералабс"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объединен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и вещания и объедине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и вещания
JP5370891B2 (ja) 2010-02-23 2013-12-18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に設置される共存マネージャー,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20034874A1 (en) * 2010-08-06 2012-02-09 Simon Yiu Apparatuses and/or methods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or rate improvement via un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8706041B2 (en) 2010-09-16 2014-04-22 Dynamic Invention Ll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gnitive radio
WO2012062364A1 (en) 2010-11-11 2012-05-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coexisting radio systems
CN103052162B (zh) 2011-10-14 2017-10-31 索尼公司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用于其中的设备和方法
US10270261B2 (en) * 2015-09-16 2019-04-23 Energou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object detection in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systems
CN108495319B (zh) * 2012-09-07 2022-07-01 索尼公司 无线传输资源管理设备和方法
CN103139785B (zh) * 2013-01-31 2015-07-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空时频谱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3974273B (zh) * 2013-02-06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关系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US9225396B2 (en) * 2013-02-15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2511550B (en) * 2013-03-07 2015-08-12 Broadcom Corp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device
JP6213909B2 (ja) 2013-04-02 2017-10-18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データベース
CN103269514B (zh) * 2013-04-23 2015-10-28 清华大学 基于频谱感知的次要用户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427511B (zh) 2013-08-28 2017-11-14 北京邮电大学 认知无线网络中干扰保护带取值的方法及装置
EP3051906B1 (en) * 2013-09-24 2018-10-10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04519494B (zh) 2013-09-27 2019-07-26 索尼公司 无线电频谱管理设备、方法、系统以及次用户设备
US9491628B2 (en) 2013-12-26 2016-11-08 Spectrum Bridg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hen initializing links between cognitive radios
KR102301828B1 (ko) 2014-05-02 2021-09-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실시간 송신 전력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JP6277893B2 (ja) 2014-07-08 2018-02-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及び方法
JP6397365B2 (ja) 2015-04-16 2018-09-2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置局設計支援方法、置局設計支援装置、及び置局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US10057782B2 (en) 2016-05-16 2018-08-21 Federated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pectrum sensing capability in a shared network
US10743262B2 (en) 2016-09-30 2020-08-1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Beam management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6851559B (zh) 2016-12-23 2019-09-20 大唐高鸿信息通信研究院(义乌)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车载短距离通信网络的无线认知信道功率分配优化方法
CN108365901B (zh) 2017-01-26 2021-10-01 索尼公司 用于频谱管理装置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8668363A (zh) 2017-03-28 2018-10-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EP3632150B1 (en) * 2017-05-24 2022-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protection area (dpa) protection
CN107124756A (zh) 2017-06-28 2017-09-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认知网络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公平功率控制方法
CN108012272B (zh) * 2017-11-30 2021-11-12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认知网络中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对齐方法
CN109041075B (zh) * 2018-08-22 2022-04-12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能量受限网络无线能量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9871A1 (en) 2024-03-14
US20220078723A1 (en) 2022-03-10
JP7456447B2 (ja) 2024-03-27
WO2020156472A1 (zh) 2020-08-06
CN113287343A (zh) 2021-08-20
EP3920605A1 (en) 2021-12-08
JP2022523133A (ja) 2022-04-21
US11849406B2 (en) 2023-12-19
CN111526570A (zh) 2020-08-11
CN113287343B (zh) 2024-04-30
EP3920605A4 (en)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6593B2 (en) Terminal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200314660A1 (en)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32235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7147790B2 (ja) 電子機器、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772093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3944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3878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sam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N112333715A (zh) 电子设备及频谱管理方法、基站侧的电子设备及方法
EP3627873B1 (en)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requency spectrum coord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121378A1 (zh) 网络管理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中央管理装置
US202400898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804653B (zh) 频谱管理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由其执行的方法
US1109540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3185562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43410A1 (zh) 动态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