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0035A - 智慧刀具座 - Google Patents

智慧刀具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0035A
TW202030035A TW108134821A TW108134821A TW202030035A TW 202030035 A TW202030035 A TW 202030035A TW 108134821 A TW108134821 A TW 108134821A TW 108134821 A TW108134821 A TW 108134821A TW 202030035 A TW202030035 A TW 2020300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holder
base
tool
shaped groove
sm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4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肇遠
Original Assignee
理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理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理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4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30035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0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003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Tool Replacement In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智慧刀具座,是一種能存放多支刀具的裝置,提供加工中心機替換刀庫內刀具時使用,其中包括一底座以及結合在底座上的刀座基座,在該刀座基座設有一個以上的刀座,各刀座上設有一個以上分別與刀把的法蘭部配合的U形凹槽以及配合各U形凹槽的凸柱,提供刀把固定在該刀座,在刀座基座上可進一步設有辨識身分元件,只要掃瞄該元件即可得知此刀具座所存放的所有刀具種類及位置,當加工中心機的刀庫需要進行換刀作業時,該智慧刀具座固定於加工中心機固定工件用的托板上,以加工中心機現有的換刀裝置替換刀庫內與智慧刀具座上所存放的刀具。

Description

智慧刀具座
本發明涉及一種存放刀具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智慧刀具座。
一般的加工中心機的刀庫能存放多支刀具,刀庫內的刀具是因應加工過程當中有不同的加工需求或加工尺寸可以替換使用,刀庫設有轉盤或輸送帶,加工作業時將需要替換的刀具輸送到定點後,加工中心機的換刀臂再抓取該定點的刀具與加工中心機的主軸上的刀具進行交換。
當加工不同種類的工件會相對需要更換不同的刀具,如果刀庫內沒有加工需要用到的刀具時,通常有兩個替換刀庫內刀具的方式,一種是人工逐一替換,另一種是加工中心機自動補充刀具系統由中央刀庫輸送加工中心機所需要的刀具,但一次只能輸送一個刀具,因此兩者替換刀庫內刀具的方式效率不佳。
由於現有替換刀庫內刀具的方式比較沒有效率的問題,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智慧刀具座,該刀具座可以直接加裝在加工中心機固定工件用的托板上或是取代其托板直接固定在加工中心機固定拖板之位置,再利用加工中心機現有的換刀裝置替換刀庫內與智慧刀具座上所存放的刀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智慧刀具座,包括一底座、一刀座基座以及一個以上的刀座,其中:
該底座包括一結合介面。
該刀座基座結合在該底座上。
各刀座是板體並且分別結合在該刀座基座上,各刀座分別包括一個以上的自由邊,在各自由邊形成一個以上的U形凹槽,在各U形凹槽的外側分別形成一開口,沿著各U形凹槽孔壁的中間形成一凸肋。
進一步,對應各開口左右兩側的至少其中一側設有一凸柱,該凸柱被一彈性構造推頂伸入各開口。
進一步,該結合介面是在該底座的周圍穿設四個矩形排列的鎖固孔。
進一步,該底座的該結合介面是一夾持構造,該夾持構造形成在該底座的底面。
進一步,該底座包括一底板以及使用在加工中心機的托板,該底板結合固定在該托板上,該刀座基座結合在該底板頂面,其中該結合介面是在該托板底部設有所述的夾持構造。
進一步,該夾持構造是兩個以上的拉栓。
進一步,在所述各U形凹槽內端的中間凹入設有一定位槽,在各定位槽結合一定位件,各定位件的自由端伸入配合的各U形凹槽。
進一步,在該刀座基座上設有一辨識身分元件,該辨識身分元件是無線射頻辨識標籤或 QR Code 的2維條碼。
進一步,在上述的各刀座中可以是其他形式,其中設有兩個所述的刀座,兩刀座分別結合在該刀具基座的前後兩側,在各刀座的中間分別形成一上下延伸的長孔,在各刀座的左右兩邊緣以及該長孔的左右兩邊緣至少其中一邊分別形成一個所述的自由邊,在各自由邊以上下連續排列的方式設有多個所述的U形凹槽。
進一步,在上述的該刀座基座與各刀座中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其中該刀座基座具有前、後兩面,在該刀座基座前面的左右兩側以及後面的左右兩側分別以上下連續排列的方式固定多個刀座,各刀座包括一個所述的自由邊,在各自由邊形成一個所述的U形凹槽。
更進一步,在上述的該刀座基座與各刀座中還可以是其他形式,其中該刀座基座在前、後兩側分別設有一個間隔的支撐體,在兩支撐體的左端之間以及右側之間分別相連設有一側板,在兩支撐體的頂面分別以左右連續排列的方式結合固定多個刀座,在各刀座前後兩側各形成一個所述的自由邊,各自由邊形成一個所述的U形凹槽。
本發明使用時,是將該底座結合固定在加工中心機固定工件用的托板上,或者該底座可替代該托板本身直接結合在加工中心機固定托板的位置,以加工中心機的自動換刀裝置抓取刀庫傳送到定點的刀具,將該刀具換裝到主軸,藉由相對移動加工中心機的托板或主軸的位置使刀具卡入本發明的各U形凹槽存放,或是將已裝載需要替換之刀具的刀具座固定在加工中心機,用主軸抓取該刀具座上的刀具,相對移動托板與主軸的位置,將刀具移出該U形凹槽,再以自動換刀裝置將刀具送入刀庫中存放。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相較原有刀庫換刀用自動化系統的換刀方式,一次只能輸送一把刀具到一個加工中心機進行交換,或者用人工逐一換刀的方式,上述兩者換刀的效率都不高,本發明可以一次提供多把刀具給加工中心機用原有的設備進行刀庫內刀具的替換,不只節省時間且不需設置額外的設備裝置即可提升刀庫換刀的速率,進一步本發明的各刀座結合在該刀座基座的形式沒有方向之限制,因此本發明不限用於立式或臥式的加工中心機。
本發明在臥式加工機使用時,其中所述的各U形凹槽設置的方向可以是內側低、開口側高,使各U形凹槽與各自由邊形成一夾角,將刀把放在各U形凹槽時會因為重力使刀把固定在各U形凹槽中,而不需要多設置各凸柱或各定位件來固定各刀把。
本發明進一步地在該智慧刀具座設有辨識元件,是用於儲存各U形凹槽存放何種刀具的清單,本發明固定在加工中心機的工作台提供刀庫的換刀作業時,會先掃描或讀取該刀具座的辨識身分元件,接著加工中心機會從讀取到的資訊中抓取需要的刀具與刀庫內的刀具進行替換。
為能詳細瞭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至圖4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是一種智慧刀具座,該刀具座10包括一底座20、一刀座基座30A以及兩刀座40A,其中:
該底座20的周圍四個角落分別以矩形排列的方式穿設四個鎖固孔21,各鎖固孔21是該底座20的一種結合介面。
該刀座基座30A是垂直結合在底座20上的架體,該刀座基座30A包括一上蓋31,在該上蓋31設有一辨識身分元件50,該辨識身分元件50是無線射頻辨識標籤,在該刀座基座30A的前後兩側分別結合固定兩刀座40A。
兩刀座40A是向上延伸的板體,在兩刀座40A各形成一向上延伸的長孔41,在該長孔41左右兩邊緣的其中一邊以及該刀座40A的左右兩邊緣分別形成一個自由邊42,在各自由邊42以上下間隔排列的方式形成多個U形凹槽43,在各U形凹槽43的外側形成一開口431,在各U形凹槽43內壁的中間分別形成一凸肋432,對應各開口431的左右兩側的其中一側設有一刀把定位構造44。
各刀把定位構造44包括一彈性構造441以及一能夠凸出或縮回該彈性構造441的凸柱442,各凸柱442伸入配合的各U形凹槽的各開口431,一刀把A固定在U形凹槽43時,是將該刀把A嵌入該U形凹槽43底部,該刀把A以環形的法蘭部A1抵靠該凸肋432,該凸柱442扣住該刀把A的外側使該刀把A定位,各U形凹槽43內存放了何種刀把A的資料或表單儲存在該該辨識身分元件50內。
本發明在使用時是分別以固定件穿過各鎖固孔21,將該刀具座10固定在加工中心機機固定工件用的托板上,當將刀庫已有的刀具移載到該刀具座10時,是以加工中心機的換刀臂抓取刀庫內輸送到定點的刀具,再將該刀具固定在主軸,接著相對移動主軸或托板的位置使該刀具的該刀把A卡入對應的各U形凹槽43內固定,重複上述作業將刀庫內的刀具逐一移送到本發明的各U形凹槽43固定,或者用於朝刀庫內補充刀具,此時是預先在本發明的各U形凹槽43分別固定多支刀具,再將本發明結合在加工中心機的托板,以主軸抓取存放在本發明的刀具的刀把A,接著移動主軸或托板以及刀具座10的位置,使刀具相對拖移出對應的U形凹槽43,再由換刀臂抓取該安裝在主軸的刀具至刀庫或與刀庫內定點的刀具交換,在進行刀庫的刀具替換前以掃描裝置掃描、讀取該刀具座10上的辨識身分元件50,由加工中心機的電腦讀取該辨識身分元件50內的資訊,抓取所需要替換的刀具進行替換。
請參考圖1a與圖1b,在第一較佳實施中的該底座20中提供該底座20不同的態樣,如圖1a所示,其中該底座20包括一底板22以及加工中心機的一托板23,該刀座基座30A結合固定在該底板22,該底板22結合固定在該托板23,該托板23底部設有四個拉栓24,此時該底座20的結合介面是各拉栓24,使用時以各拉栓24結合在加工中心機固定托板用的定位夾爪上;請參考圖1b所示,在該底座20設有一底板22以及形成在該底板22底部的四個拉栓24,使用時以各拉栓24結合在加工中心機的定位夾爪上固定。
本發明除了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以外,該刀座基座30A與該刀座40A可以是不同的形式與組合,如以下所述的第二與第三較佳實施例。
如上述,請參照圖5至圖6所示的第二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智慧刀具座,該刀具座10包含一底座20、一刀座基座30B以及多個刀座40B,其中該底座20如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有多種形式,該刀座基座30B結合在該底座20上並具有前、後兩面,在該刀座基座30B前面的左右兩側以及後面的左右兩側分別以上下連續排列的方式固定多個刀座40B,各刀座40B是矩形板體並且在外側形成一個所述的自由邊42,在各自由邊42分別形成一個所述的U形凹槽43,在各U形凹槽43內壁的中間凹入設有一定位槽45,在各定位槽45結合一定位件46,各定位件46的自由端伸入配合的各U形凹槽43,使各刀把A固定在各U形凹槽43時更穩固,其中在該刀具座10中與各U形凹槽43相關之構造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同。
請參照圖7至圖8所示的第三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智慧刀具座,該刀具座10包括一底座20、一刀座基座30C以及多個刀座40C,該底座20如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有多種形式,該刀座基座30C在前、後兩側分別設有一個間隔的支撐體32,並在兩支撐體32的左端之間以及右側之間分別相連設有一側板33,在兩支撐體32的頂面分別以左右連續排列的方式結合固定多個刀座40C,各刀座40C是矩形板體且前後兩側凸出各支撐體32,在各刀座40C的前、後兩側各形成一個所述的自由邊42,在各自由邊42形成一個所述的U形凹槽43,進一步在該刀座基座30C的側板33設有一個所述的辨識身分元件50,其中在該刀具座10中與各U形凹槽43相關之構造與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同。
請參考圖9所示,第四較佳實施例的該底座20、該刀座基座30A以及該刀座40A與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相同,其中在兩刀座40A的三個自由邊42以間隔排列的方式設有多個U形凹槽43A,各U形凹槽43A設有所述的凸肋432,各U形凹槽43A在各自由邊42形成一開口431A,各U形凹槽43A的方向是內側低、開口431A測高,使各U形凹槽43A與對應的各自由邊42形成一傾斜角度X,因為各U形凹槽43A的傾斜角度X,使各刀把A固定在各U形凹槽43A時會應為重力向下的原因,不會掉出各U形凹槽43A,因此這種形式的U形凹槽43A不用設置上述的刀把定位構造44也可使各刀把A定位,其餘構造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主張的權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刀具座 20:底座 21:鎖固孔 22:底板 23:托板 24:拉栓 30A:刀座基座 30B:刀座基座 30C:刀座基座 31:上蓋 32:支撐體 33:側板 40A:刀座 40B:刀座 40C:刀座 41:長孔 42:自由邊 43U:形凹槽 43A:U形凹槽 431:開口 431A:開口 432:凸肋 44:刀把定位構造 441:彈性構造 442:凸柱 45:定位槽 46:定位件 50:辨識身分元件 A:刀把 A1:法蘭部 X:傾斜角度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1a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態樣前視圖。 圖1b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態樣前視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前視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動作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前視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局部俯視圖。 圖9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圖。
10:刀具座
20:底座
21:鎖固孔
30A:刀座基座
31:上蓋
40A:刀座
41:長孔
42:自由邊
43:U形凹槽
431:開口
432:凸肋
44:刀把定位構造
441:彈性構造
442:凸柱
50:辨識身分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智慧刀具座,包括一底座、一刀座基座以及一個以上的刀座,其中: 該底座包括一結合介面; 該刀座基座結合在該底座上; 該刀座基座具有前、後兩面,在該刀座基座前面的左右兩側以及後面的左右兩側分別以上下連續排列的方式固定多個刀座,各刀座是板體並且分別包括一個自由邊,在各自由邊形成一個U形凹槽,在各U形凹槽的外側分別形成一開口,沿著各U形凹槽孔壁的中間形成一凸肋。
  2. 如請求項1之智慧刀具座,其中所述的U形凹槽與對應的自由邊形成一傾斜角度,所述之U形凹槽的外側之該開口位置高於該U形凹槽的內側。
  3. 如請求項1之智慧刀具座,其中所述對應的各開口左右兩側的至少其中一側設有一凸柱,該凸柱被一彈性構造推頂伸入各開口。
  4. 如請求項3之智慧刀具座,其中在所述各U形凹槽內端的中間凹入設有一定位槽,在該定位槽結合一定位件,該定位件的自由端伸入配合的該U形凹槽。
  5. 如請求項2或4之智慧刀具座,其中所述的該結合介面是在該底座的周圍穿設四個矩形排列的鎖固孔。
  6. 如請求項2或4之智慧刀具座,其中所述的該底座的該結合介面是一夾持構造,該夾持構造形成在該底座的底面。
  7. 如請求項2或4之智慧刀具座,其中所述的該底座包括一底板以及使用在加工中心機的托板,該底板結合固定在該托板上,該刀座基座結合在該底板,其中該結合介面是在該托板底部設有所述的夾持構造。
  8. 如請求項6之智慧刀具座,其中該夾持構造是兩個以上的拉栓。
  9. 如請求項7之智慧刀具座,其中該夾持構造是兩個以上的拉栓。
  10. 如請求項9之智慧刀具座,其中在該刀座基座上設有一辨識身分元件,該辨識身分元件是無線射頻辨識標籤或QR Code 的2維條碼。
TW108134821A 2019-02-11 2019-02-11 智慧刀具座 TW202030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4821A TW202030035A (zh) 2019-02-11 2019-02-11 智慧刀具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4821A TW202030035A (zh) 2019-02-11 2019-02-11 智慧刀具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0035A true TW202030035A (zh) 2020-08-16

Family

ID=73002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4821A TW202030035A (zh) 2019-02-11 2019-02-11 智慧刀具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300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814B (zh) * 2020-12-21 2021-12-01 達詳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智慧刀架之智能換刀系統及其換刀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814B (zh) * 2020-12-21 2021-12-01 達詳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智慧刀架之智能換刀系統及其換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354919A (ja) 組立装置とそのためのト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設計支援装置
JP2017054840A (ja) 部品実装装置
TW202030035A (zh) 智慧刀具座
TWI684488B (zh) 智慧刀具座
US11465189B2 (en) Device for changing bending tools in a bending machine for bending metal sheets
WO2014136212A1 (ja) バックアップピン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ピン自動交換システム
KR20240056699A (ko) 트레이
JP4558873B2 (ja) 被加工物搬送システム
CN213615275U (zh) 一种附加头头库机构的快速定位机构
CN209774065U (zh) 一种卧式机床用装夹工具
TWM570216U (zh) 刀具托板系統及刀具托板
JP3227144B2 (ja) レーザー加工装置へのワークハンドラー
CN210616190U (zh) 一种卡位自锁的抛光治具
CN210437732U (zh) 一种lcd玻璃件上料架
CN217172274U (zh) 一种集成式机械手存储系统
JP2004123276A (ja) 板材載置装置
CN218311551U (zh) 一种多工件激光磨削工装
CN220561301U (zh)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CN218225689U (zh) 多工位带储存库底座式换刀工作站
CN215923364U (zh) 一种便于取放料的新型货架
CN109926853B (zh) 一种卧式机床用装夹工具
CN214771455U (zh) 定位装置
CN210452252U (zh) 抛光装置及具有该抛光装置的机械手
CN210192747U (zh) 一种晶圆盒双轴联动输送机构
CN217071193U (zh) 一种刀具用的镭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