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61301U -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61301U
CN220561301U CN202320523674.4U CN202320523674U CN220561301U CN 220561301 U CN220561301 U CN 220561301U CN 202320523674 U CN202320523674 U CN 202320523674U CN 220561301 U CN220561301 U CN 220561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limiting groove
supporting surface
workpie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36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鹏飞
贺金龙
叶华平
陈鲁
张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Fe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36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61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61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61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承载组件包括基板及多个限位件,基板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面,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沿第一方向贯穿支撑面,和/或,第二限位槽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支撑面;第一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限位件,第二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限位件,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中,以调节两相对设置的限位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间距。本申请的承载组件中,限位件可在贯穿用于承载工件的支撑面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中移动,从而可兼容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尺寸不同的工件,通过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实现平面检测装置的高柔性化。

Description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平板工件而言,例如,整块大面积的平板玻璃,在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同时进行各种检测。例如平板玻璃需要对平板玻璃的整个面进行平面度检测,为保证能兼容大尺寸、小尺寸的不同产品,需要对工件进行承载的治具能够进行调节。
现有的可调节治具中,通常对产品的在一个方向上采用固定定位点进行定位,另一方向上采用活动定位点进行调节,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产品。然而,这种可调节治具的调节范围相对有限,只能适用于在某一方向上尺寸固定的工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对不同尺寸的工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承载组件,包括基板及多个限位件,所述基板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面,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面,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以调节两相对设置的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的材料硬度小于待放置工件的材料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承载板,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所述底板的材料硬度大于所述承载板的材料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倒角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倒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或,所述基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以将所述支撑面分隔为多个子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撑面呈矩形且所述矩形的两相邻边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相匹配,以使所述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移动;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部及与所述限位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限位部凸出于所述支撑面且具有用于抵接工件边缘的端面,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腰形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两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槽两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所述限位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腰形通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锁紧,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所述限位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腰形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孔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两端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槽两端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相邻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的两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的端面包括用于抵接工件边缘的限位端面和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所述限位端面的上边缘向上向外倾斜设置,以使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限位件之间,两所述导向斜面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的间距。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如前文所述的承载组件、平面度检测探头组、除静电组件及工作台,所述承载组件、所述除静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平面度检测探头组可移动地安装在承载组件的上方。
本申请的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承载组件中,在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第一限位槽、沿第二方向开设第二限位槽,限位件可在贯穿用于承载工件的支撑面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中移动,从而可兼容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尺寸不同的工件,通过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实现平面检测装置的高柔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承载组件与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承载组件与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
承载组件100;
基板10(其中,支撑面11、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底板14、承载板15;子支撑面111、连接孔112;第一定位孔121、第一圆弧倒角122;第二定位孔131、第二圆弧倒角132);
限位件20(其中,限位部21、固定部22;限位端面211、导向斜面212;腰形通孔221);
工件200;
平面度检测探头组300;
除静电组件400;
工作台5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实现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一种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和定位工件,平面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承载组件上的工件进行平面度检测。本申请的承载组件中,在基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第一限位槽、沿第二方向开设第二限位槽,限位件可在贯穿用于承载工件的支撑面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中移动,限位件在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中移动调节,以约束在两相对设置的限位件之间的支撑面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尺寸,从而可兼容不同尺寸的工件。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承载组件100用于支撑并定位工件,包括基板10及多个限位件20,多个限位件20可拆卸调节地设置在基板10上,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工件。基板10上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面11,基板10上同时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第一限位槽12沿第一方向X贯穿支撑面11,和/或,第二限位槽13沿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贯穿支撑面11。第一限位槽12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有限位件20,第二限位槽13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有限位件20,限位件2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中,以调节两相对的限位件20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上的间距。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且位于水平面上。对应地,支撑面11呈矩形,且矩形的两相邻边分别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如此,承载组件100可适配各种不同尺寸的矩形工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在水平面上相交即可,同样可实现对工件的定位。
在图示实施例中,基板10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12和多个第二限位槽13,可选择通过限位件20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每一方向上选择一处或多处进行限位。多个第一限位槽12和多个第二限位槽13在支撑面11上纵横交错,可将支撑面11分隔为多个矩形阵列排布的子支撑面111,既能够减小支撑面11与工件200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划伤的风险,又能够多个子支撑面111共同稳定可靠地支撑工件200,如图2中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基板10上开设一第一限位槽12和一第二限位槽13即可,将第一限位槽12与第二限位槽13的相交处置于工件200的中心,两限位件20在第一限位槽12中从两端夹持住工件的两相对边缘,两限位件20在第二限位槽13中从两端夹持住工件的另两相对边缘。
请结合参阅图2,由于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贯穿支撑面11,尘土、沙粒等会对工件200造成划伤的物质可落入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中,从而保证与工件200接触的支撑面11的洁净。对于对工件200的接触面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而言,例如平板玻璃等,可大大减少对工件200的划伤。
为防止碰伤刮伤,支撑面11的材料硬度可小于待放置工件200的材料硬度,从而在向支撑面11上放置工件200或从支撑面11上取走工件200时可避免支撑面11对工件200的表面造成损伤。为了在降低支撑面11的硬度的同时保证基板10的整体结构强度,基板10包括底板14及固定在底板14上的承载板15,支撑面11形成于承载板15的上端面,底板14的材料硬度大于承载板15的材料硬度。图示实施例中,承载板15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12,每一子支撑面111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连接孔112,通过紧固件穿过连接孔112可将承载板15锁紧固定在底板14上。类似地,尘土、沙粒等会对工件200造成划伤的物质可落入内凹于子支撑面111的连接孔112中,从而保证与工件200接触的子支撑面11的洁净,可大大减少对工件200的划伤。
第一限位槽12两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21,第一定位孔121用于通过紧固将第一限位槽12中的限位件20安装定位。第二限位槽13两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31,第二定位孔131用于通过紧固件第二限位槽13中的限位件20的安装定位。第一限位槽12的两端可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1,第一限位槽12中的限位件20可选择与其中一第一定位孔12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同样地,第二限位槽13的两端可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31,第二限位槽13中的限位件20可选择与其中一第二定位孔131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请结合参阅图3,为进一步防止碰伤刮伤工件200,第一限位槽12的侧壁与支撑面11(子支撑面111)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倒角122连接,第二限位槽13的侧壁与支撑面11(子支撑面111)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倒角132连接。在图示实施例中,每一第一限位槽12的两侧壁均与对应的子支撑面111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倒角122连接,每一第二限位槽13的两侧壁均与对应的子支撑面111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倒角132连接,如此每一子支撑面111均不具有锐边,可避免对工件200的刮伤或碰伤。
限位件20的宽度设置为与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的宽度相匹配,以使限位件20可沿第一限位槽12、第二限位槽13移动。限位件20包括限位部21及与限位部21连接的固定部22,限位部21用于约束工件边缘,固定部22用于将限位件20与基板10固定。限位部21凸出于支撑面11以约束对应的工件边缘,固定部22上开设有腰形通孔221以调节限位件20的位置。
请参阅图2,具体地,限位部21的端面具有限位端面211和导向斜面212,限位端面211用于抵接并约束工件200的边缘,导向斜面212用于辅助工件200的定位,导向斜面212自限位端面211的上边缘向上向外倾斜而出。在两相对设置的限位件20之间,两导向斜面212之间的间距大于两限位端面211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将工件200从上方放入时导向斜面212可兼容工件200的位置偏差,并将工件200逐渐导向两限位端面211之间定位。
第一限位槽12内的限位件20通过紧固件穿过腰形通孔221与第一定位孔121锁紧,第二限位槽13内的限位件20通过紧固件穿过腰形通孔221第二定位孔131锁紧。固定部22上的腰形通孔221的长度,可根据需兼容的工件200的尺寸范围,以及第一限位槽12中第一定位孔121的位置和数量、第二限位槽13中第二定位孔131的位置和数量来确定。具体地,第一限位槽12的两端可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1,第二限位槽13的两端可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31。相邻的第一定位孔121之间的间距、相邻的第二定位孔131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腰形通孔221的长度的两倍,以两相邻的第一定位孔121为紧固件连接点时限位件20沿第一方向X的可移动范围为连续区间,以两相邻的第二定位孔131为紧固件连接点时限位件20沿第二方向Y的可移动范围为连续区间,从而可实现对在某一尺寸范围区间内的工件200的完全兼容。
请结合参阅图4,当需要承载工件200时,先将工件200放置在支撑面11上,确定第一限位槽12内两相对限位件20的位置(第一方向X的间距)、第二限位槽13内两相对限位件20的位置(第二方向Y的间距),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或者,先按照工件200的尺寸确定第一限位槽12内两相对限位件20的位置、第二限位槽13内两相对限位件20的位置并通过紧固件锁紧。需采用承载组件对同一尺寸的工件200进行支撑定位时,将工件200从上方向下移动并对准被多个限位件20围绕的支撑面11上。随着工件100的下移,导向斜面212所围成的区域尺寸较大使工件200更容易进入多个限位件20之间,随着导向斜面212的引导,工件200逐渐进入限位端面211所围成的区域中直至被支撑面11支撑并被限位件20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上定位。
请参阅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500上的承载组件100、平面度检测探头组300及除静电组件400,承载组件100用于支撑和定位待检测工件200,平面度检测探头组300用于扫描获得平面度数据,除静电组件400用于去除待检测工件200上的静电。承载组件100固定在工作台500上,平面度检测探头组300通过龙门架可(沿第一方向X)移动地安装在承载组件100的上方,除静电组件400固定在工作台500上且位于除静电组件400的一侧。
上述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上下料机械手将工件200搬运到除静电组件400正上方进行除静电作业;除完静电后,上下料机械手将待检测的工件200放入承载组件100的支撑面11上进行定位;工件200放入承载组件100后,上下料机械手退回到安全位置,龙门架带动平面度检测探头组300在工作台500上移动对待检测工件200进行扫描,进行工件200的上表面的平面度数据采集测量;工件200检测完成后,上下料机械手将检测完成的工件200从承载组件100上取走,一片除完静电的待检测的工件200随之被放置到承载组件100上。在上下料机械手上下料取料的过程中,承载组件100上的工件200在检测,上下料的过程中平面度检测装置不停机连续检测,保证平面度检测装置的效率和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进行装置,可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实现设备的高柔性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及多个限位件,所述基板具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面,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面,和/或,所述第二限位槽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对设置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中,以调节两相对设置的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的材料硬度小于待放置工件的材料硬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承载板,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承载板的上端面,所述底板的材料硬度大于所述承载板的材料硬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之间通过第一圆弧倒角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之间通过第二圆弧倒角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或,所述基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槽,以将所述支撑面分隔为多个子支撑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支撑面呈矩形且所述矩形的两相邻边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相匹配,以使所述限位件可沿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移动;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部及与所述限位部连接的固定部,所述限位部凸出于所述支撑面且具有用于抵接工件边缘的端面,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腰形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两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槽两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所述限位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腰形通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锁紧,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所述限位件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腰形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孔锁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两端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槽两端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相邻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腰形通孔的长度的两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端面包括用于抵接工件边缘的限位端面和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所述限位端面的上边缘向上向外倾斜设置,以使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限位件之间,两所述导向斜面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所述限位端面之间的间距。
11.一种平面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组件、平面度检测探头组、除静电组件及工作台,所述承载组件、所述除静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平面度检测探头组可移动地安装在承载组件的上方。
CN202320523674.4U 2023-03-10 2023-03-10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561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3674.4U CN220561301U (zh) 2023-03-10 2023-03-10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3674.4U CN220561301U (zh) 2023-03-10 2023-03-10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61301U true CN220561301U (zh) 2024-03-08

Family

ID=90104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3674.4U Active CN220561301U (zh) 2023-03-10 2023-03-10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61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66839A (en) Semiconductor wafer diffusion boat and method
JP3565025B2 (ja) 治具交換装置および治具交換方法
US5246218A (en)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n automatically loaded wafer cassette on a wafer processing equipment
CN215491551U (zh) 一种高精度智能高度测试装置
CN112254639A (zh) 零件检测装置及承载治具
CN220561301U (zh) 承载组件及平面度检测装置
JPH11300562A (ja) ワークバイス及びワークバイスの丸棒用ワーク受台
JP6955900B2 (ja) 加工装置
CN208171207U (zh) 一种平面度检测仪
CN215339544U (zh) 检测设备
CN212947372U (zh) 定位装置及自动化设备
US20200391346A1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217072077U (zh) 定位治具
JP2018032825A (ja) 被加工物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US20220322588A1 (en) Substrate support pin installation jig,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substrate support pin
JPH11123643A (ja) 板材の加工装置
CN212470623U (zh) 一种汽车轻质前保防撞梁工装夹具
KR100691216B1 (ko) 기판 이송장치
KR20120016988A (ko) 워크 적재 장치
CN220029916U (zh) 一种切片夹持装置
CN210704711U (zh) 工件定位平台
CN217345681U (zh) 连续型切割机
CN217702052U (zh) 料架横梁焊接定位装置
CN213179865U (zh) 零件检测装置及承载治具
CN220055320U (zh) 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