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9584A - 彈簧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彈簧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9584A
TW202029584A TW108135899A TW108135899A TW202029584A TW 202029584 A TW202029584 A TW 202029584A TW 108135899 A TW108135899 A TW 108135899A TW 108135899 A TW108135899 A TW 108135899A TW 202029584 A TW202029584 A TW 2020295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tact
aforementioned
cover
spr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5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7109B (zh
Inventor
渡邉靖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友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友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友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9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10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21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using coil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Spring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彈簧連接器(2)係具有防水用彈性構件(50)。防水用彈性構件(50)係具有與接觸單元(10)各者相對應的筒狀部(51)。筒狀部(51)係被夾持在對應之接觸單元(10)的第一銷(11)及中間構件(13),藉此,防水用彈性構件(50)被接觸單元(10)貫通,並且將第一銷(11)與中間構件(13)之間進行防水密封。防水用彈性構件(50)係於鄰接的筒狀部(51)之間具有防水構造部(52),該防水構造部(52)係用以防止與鄰接的筒狀部各者相對應的接觸單元(10)的第一銷(11)彼此因為該第一銷(11)彼此之間的水的存在而電性導通。

Description

彈簧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彈簧連接器。
彈簧連接器係用來電性連接作為一方的連接對象物的第一電子機器(例如,智慧型手機或業務用無線終端等移動通信機器)、及作為另一方的連接對象物的第二電子機器(例如,移動通信機器的充電用支架(cradle))而使用的零件。
彈簧連接器係將具有導電性之可伸縮的銷狀的接觸單元(contact unit)以使其兩端露出的方式進行保持。彈簧連接器係以下述方式使用:為了與第一電子機器連接而將屬於接觸單元之一端部的第一銷設為開放的狀態,且將屬於接觸單元之另一端部的第二銷設為與第二電子機器的電路連接的狀態。一般消費者所觀看到彈簧連接器的態樣,係彈簧連接器裝入於第二電子機器的態樣。
第一電子機器係預備有用以與彈簧連接器接觸的凹凸構造部。若將彈簧連接器插入至該凹凸構造並將第一電子機器推靠至彈簧連接器,接觸單元的第一銷就會按壓設置於該凹凸構造的電極而形成確保電性導通的狀態。藉此,會使第一電子機器與第二電子機器電性連接。第一電子機器的使用者只要將 第一電子機器推靠至彈簧連接器,就可將第一電子機器與第二電子機器電性連接,因此,出自於提升便利性的觀點,已使用在許多的機器。
出自於另一便利性的觀點,還對彈簧連接器要求防水性,廠商也做出各種的構思以因應需求。
例如,專利文獻1揭示:在組裝接觸單元時,於第一銷與中間構件之間夾持防水用彈性構件,藉此將第一銷與中間構件之間予以防水密封的構造。另外,在此所謂的中間構件係指:中介於第一銷與第二銷之間並保持彈簧的構件。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74497號公報
對於彈簧連接器之需求的其中一者為小型化。就實現小型化的手段之一而言,有一種使複數個接觸單元的配置間隔較以往變窄的手段。然而,若將接觸單元的配置間隔變窄,就會產生下列問題:因為中介有滲入的水而使得接觸單元間容易短路。本說明書中為便於容易理解而簡稱為「水」,但是,含水的液體、具有與水同樣的導電性的液體亦包含於「水」的含義中。這是因為,這些液體在性質上亦可與「水」均等地對待之故。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謀求兼具防水性與小型化之彈簧連接器的技術。
本發明的第一態樣為一種彈簧連接器,係具備有:
複數個接觸單元,係具有第一銷、第二銷及中間構件,該第一銷係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該第二銷係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該中間構件係往令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二銷分離之方向彈推;
殼體,係具有蓋件及座殼,且支持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該蓋件係具有使前述第一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該座殼係具有使前述第二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以及
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與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各者相對應的筒狀部,且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該防水用彈性構件係使前述筒狀部中介於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的前述第一銷的內側與前述中間構件的外側之間,藉此將前述第一銷與前述中間構件之間進行防水密封;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於鄰接的前述筒狀部之間具有防水構造部,該防水構造部係用以防止與鄰接的前述筒狀部各者相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的前述第一銷彼此因為該第一銷彼此之間的水的存在而導通者。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構造部之與鄰接之前述筒狀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長度為該筒狀部之該交叉方向的外形尺寸以上的長度。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為一種彈簧連接器,係具備有:
複數個接觸單元,係具有第一銷、第二銷及中間構件,該第一銷係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該第二銷係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該中間構件係往令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二銷分離之方向彈推;
殼體,係具有蓋件及座殼,且支持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該蓋件係具有使前述第一銷的前端露出的貫通孔,該座殼係具有使前述第二銷的前端露出的貫通孔;以及
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與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各者相對應的筒狀部,且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該防水用彈性構件係使前述筒狀部中介於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之前述第一銷的內側與前述中間構件的外側之間,藉此將前述第一銷與前述中間構件之間進行防水密封;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在鄰接的前述筒狀部之間具有防水構造部,該防水構造部之與鄰接的前述筒狀部之排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長度為該筒狀部之該交叉方向的外形尺寸以上的長度。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構造部係含有突起部。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在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狀態中,前述突起部的上端與前述蓋件的內側接觸。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構造部係含有溝部。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殼體係將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以貫通被界定在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的內部空間的方式予以支持,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藉此將前述內部空間劃分成前述第一銷側的第一隔間、及前述第二銷側的第二隔間。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蓋件係具有連通外界與前述第一隔間的連通孔。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因為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而彈性變形,
前述第一隔間的隔間容積係在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的連接狀態比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還大。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因為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而彈性變形,
前述第一隔間的隔間容積係在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的連接狀態比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還大,
於從前述連接狀態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前述連通孔係成為使滲入至前述第一隔間內之水往前述外界排出時的通路。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前述筒狀部,係具有朝向前述蓋件之貫通孔的凸形狀;裙部,係夾入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以及前述筒狀部與前述裙部之間的傾斜部;且
前述滲入的水係滑落前述傾斜部並到達前述裙部,
前述連通孔係設置在與前述傾斜部相對向的位置。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藉由形成前述連接狀態,使前述外界的空氣通過前述連通孔而流入,並且,在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使流入的空氣從前述連通孔排出。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連通孔係設置於使前述連通孔的下端與前述裙部之上表面接近的位置。
本發明的第三態樣為一種彈簧連接器,係具備:
接觸單元,係具有第一銷、第二銷及中間構件,該第一銷係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該第二銷係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該中間構件係往令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二銷分離之方向彈推;
殼體,係具有蓋件及座殼,且支持前述接觸單元,該蓋件係具有使前述第一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該座殼係具有使前述第二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以及
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與前述接觸單元相對應的筒狀部,且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該防水用彈性構件係使前述筒狀部中介於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的前述第一銷的內側與前述中間構件的外側之間,藉此將前述第一銷與前述中間構件之間進行防水密封;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
前述筒狀部,係具有朝向前述蓋件之貫通孔的凸形狀;
裙部,係夾入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以及
前述筒狀部與前述裙部之間的傾斜部;且
前述蓋件係具有設置於與前述傾斜部相對向的位置的連通孔。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殼體係將前述接觸單元以貫通被界定在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的內部空間的方式予以支持,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藉此將前述內部空間劃分成前述第一銷側的第一隔間、及前述第二銷側的第二隔間,
前述連通孔係連通外界與前述第一隔間。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因為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而彈性變形,
前述第一隔間的隔間容積係在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的連接狀態比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還大,
於從前述連接狀態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前述連通孔係成為使滲入至前述第一隔間內之水往前述外界排出時的通路。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藉由形成前述連接狀態,使前述外界的空氣通過前述連通孔而流入,並且,在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使流入的空氣從前述連通孔排出。
彈簧連接器亦可為:前述連通孔係設置於使前述連通孔的下端與前述裙部之上表面接近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態樣,例如,即使有例如水順著第一銷及/或其貫通孔而滲入至殼體內之類的情形,亦可藉由防水構造部來防止有水中介於鄰接的接觸單元間。能夠實現謀求兼具防水性與小型化的彈簧連接器。
2‧‧‧彈簧連接器
10‧‧‧接觸單元
11‧‧‧第一銷
12‧‧‧第二銷
13‧‧‧中間構件
30‧‧‧殼體
31‧‧‧蓋件
32‧‧‧座殼
33‧‧‧襯套
50、50B、50C、50E‧‧‧防水用彈性構件
51‧‧‧筒狀部
52、52B、52C、52D、52E‧‧‧防水構造部
53‧‧‧傾斜部
54‧‧‧裙部
80‧‧‧內部空間
81‧‧‧第一隔間
82‧‧‧第二隔間
91‧‧‧電極
111、121‧‧‧小徑部
112、122‧‧‧大徑部
114‧‧‧小徑孔部
115‧‧‧大徑孔部
131‧‧‧棒狀部
132‧‧‧筒狀部
133‧‧‧彈簧
134‧‧‧凸緣部
311、321‧‧‧貫通孔
312‧‧‧壓入孔
313‧‧‧卡合孔
314‧‧‧連通孔
322‧‧‧卡合爪
T1‧‧‧第一電子機器
T2‧‧‧第二電子機器
K1、K2‧‧‧路徑例
第1圖係顯示彈簧連接器之構成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顯示彈簧連接器之構成的分解圖。
第3圖係沿著接觸單元之排列方向的縱斷面的組裝狀態的剖面圖。
第4圖係沿著接觸單元之排列方向的縱斷面的分解狀態的剖面圖。
第5A圖係沿顯示接觸單元之構成例的伸縮方向裁切的縱剖面圖,並為局部裝配(sub-assembly)狀態的剖面圖。
第5B圖係沿顯示接觸單元之構成例的伸縮方向裁切的縱剖面圖,並為組裝狀態的剖面圖。
第6圖係顯示防水用彈性構件之構成例的立體外觀圖。
第7圖係例示順著第一銷而滲入的水的移動路徑的可能性的概念圖。
第8圖係使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安裝於設為第二連接對象的第二電子機器,且第一銷11與第一連接對象的端子接觸的接觸狀態下的縱剖面圖。
第9圖係第一變形例的防水用彈性構件的立體圖。
第10圖係第二變形例的防水用彈性構件的立體圖第11圖係第三變形例的防水用彈性構件的立體圖。
第12圖係第四變形例的防水用彈性構件的立體圖。
第13圖係用以說明以突起部來實現防水構造部之情形的高度設定的變形例的剖面放大圖。
茲說明實施型態的一例,可適用本發明的型態當然不受以下的實施型態限制。彈簧連接器的上下左右的方向係依據圖示之箭頭方向進行說明。左右係設為從正面(前視)觀看時的方向。
[第一實施型態]
第1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之構成的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之構成的分解圖。
第3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之構成例的剖面圖,並為沿著接觸單元的排列方向的縱斷面的組裝狀態的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第一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之構成例的剖面圖,並為沿著接觸單元的排列方向的縱斷面的分解狀態的剖面圖。
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第一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2係具有:以預定的排列模式(pattern)所排列的複數個接觸單元10、支持接觸單元10的殼體30、及設置於殼體30內的防水用彈性構件50。
本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2係設接觸單元10的數量為五根,且設其排列模式設為左右橫一排,惟設置的接觸單元10的數量及/或配置模式並不受本實施型態所限制。
第5A圖係沿顯示接觸單元10之構成例的伸縮方向裁切的縱剖面圖,並為局部裝配狀態的剖面圖。第5B圖係沿顯示接觸單元10之構成例的伸縮方向裁切的縱剖面圖,並為組裝狀態的剖面圖。
接觸單元10係具有: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的第一銷11、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用的第二銷12、以及往令第一銷11、第二銷12分離之方向彈推的中間構件13。
第一銷11係由導電性的材料(例如,銅或銅合金等)來作成,且形成為與被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例如,智慧型手機、攜帶電話、IC錄音機等,不對機器的種類作限定)之電極接觸的接觸部。第一銷11從上方起依序具有:突起狀的小徑部111及與小徑部111的下端部連接的大徑部112。在小徑部111的內側,係以與小徑部111之突起同心的方式凹入設置有小徑孔部114,並且進一步接續小徑孔部114的下端凹入設置有同心的大徑孔部115。
小徑部111與大徑部112係以階段式連結,大徑部112的頂面為段差面,且與殼體30的內面接觸而發揮防止第一銷11往上方拔脫落的作用。
小徑孔部114係使用於第一銷11與中間構件13的連接。
第二銷12係由導電性的材料(例如,銅或銅合金等)所作成,由下方起依序具有:小徑部121及大徑部122。
小徑部121係形成為與設為第二連接對象的第二電子機器(例如,與第一電子機器的充電用的支架或第一電子機器電性連接而進行通信的機器等。不論機器的種類。)之電極接觸的接觸部。
大徑部122係鬆動嵌合於中間構件13的部位。
中間構件13係從上方起依序具有:棒狀部131、筒狀部132、及保持於筒狀部132之內部的彈簧133。棒狀部131與筒狀部132係藉由導電性的材料(例如,銅或銅合金等)而一體成型。彈簧133係例如由鋼琴線或不銹鋼線所作成的線圈彈簧。
棒狀部131係壓入至第一銷11之小徑孔部114內的部位。就組裝順序而言,係在將棒狀部131壓入至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筒狀部51後,將棒狀部131及筒狀部51壓入至第一銷11。由此,棒狀部131及筒狀部51會被壓入至第一銷11的大徑孔部115內,且棒狀部131的前端部分會被壓入至第一銷11的小徑孔部114。
在筒狀部132的上端延伸而設置有凸緣部134。凸緣部134係於在其與第一銷11之間夾持防水用彈性構件50時,被推靠至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底面以支持防水用彈性構件50。
接觸單元10係藉由中間構件13的組裝及第二銷12與中間構件13的組裝而局部裝配成第5A圖的狀態。具體而言,藉由進行:1)將彈簧133插入至筒狀部132之中、2)將第二銷12的大徑部122插入至筒狀部132、3)將筒狀部132的開口端鉚合以防止第二銷12脫落之步驟,來局部裝配以備於彈簧連接器2的組裝。
局部裝配後,第二銷12係以可在筒狀部132內部滑動的狀態藉由彈簧133而往下方被彈推。第二銷12會成為可相對於中間構件13的筒狀部132進行突出/收納並且電性連接的狀態。
如第3圖所示,殼體30係具有:由絕緣性樹脂所作成的蓋件31和座殼(housing)32、以及金屬製的襯套33。殼體30係將蓋件31覆蓋至座殼32而進行組裝,藉此界定出內部空間80。接觸單元10係貫通該內部空間80並受殼體30支持。
蓋件31係形成開口朝下方之附有段差的收容空間。該收容空間可收容座殼32。於收容空間的頂部部分係設置有貫通孔311,該貫通孔311係可供第一銷11插通並使其前端朝殼體30的上方露出。
在蓋件31的左右的外緣延伸而設置有襯套33的壓入孔312。襯套33係於將彈簧連接器2安裝至第二連接對象時用於插通安裝用的螺絲等。襯套33亦可於蓋件31製造時嵌入(insert)成型。
於蓋件31的前面及背面之較段差靠上的部份係設置有連通孔314(參照第1圖、第2圖),於前面及背面之較段差靠下的部分係設置有卡合孔313。卡合孔313係於進行和座殼32的組裝時與座殼32的卡合爪322卡合。
座殼32的左右寬及前後寬係形成為與可朝向蓋件31的開口部而從下方插入座殼32之大小配合的長度。作為座殼32的上下方向之長度的高度係較蓋件31之收容空間的段差部分稍短。因此,當要將座殼32往蓋件31之中插入時,會在座殼32的上表面與蓋件31的頂部之間界定出內部空間80(參照第3圖)。
座殼32係具有使第二銷12之前端露出的上下方向的貫通孔321。貫通孔321係設置於:當組裝蓋件31與座殼32時,會與蓋件31的貫通孔311一對一地相對應而成為在相對應之孔彼此在上下方向為同心的位置。
座殼32係於前面與後面具有;在進行和蓋件31的組裝時與蓋件31的卡合孔313卡合的卡合爪322。設置卡合爪322的位置為可與卡合孔313卡合的位置即可,亦可設置於左右之側面等的其他位置。
第6圖係顯示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構成例的立體外觀圖。
防水用彈性構件50係非透水性且非導電性的構件,並藉由設置於蓋件31與座殼32之間而將所界定出的內部空間80劃分成第一銷11之側的第一隔間81、及第二銷1之側的第二隔間82(參照第3圖)。防水用彈性構件50係例如由矽氧(silicone)橡膠等之彈性材所作成。
防水用彈性構件50係呈開口朝下方的箱型,且具有如浴缸上下顛倒般的形狀。具體而言,在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上表面係設置有:筒狀部51、及防水構造部52。從該上表面的全周部往下方形成有傾斜部53,且從傾斜部53的下端凸緣狀地延伸而設置有裙部54。
筒狀部51係與接觸單元10各者相對應而設置達與接觸單元10相同的數量,且具有朝向蓋件31的貫通孔311的凸形狀。筒狀部51各者係被夾持在相對應之接觸單元10的第一銷11與中間構件13,且中介於第一銷11的內側與中間構件13的外側之間,藉此將第一銷11與中間構件13之間進行防水密封(參照第5B圖)。
防水構造部52係設置於鄰接的筒狀部51之間。具體而言,防水構造部52係設計為壁狀的突起部,且在從突起方向俯瞰的俯視(相當於從正上方往下方觀看彈簧連接器2)中,與鄰接之筒狀部51的排列方向(與接觸單元10的排列方向相同)交叉的交叉方向的長度係設計成具有筒狀部51之該交叉方向的外型尺寸以上的長度。在第6圖中說明時,防水構造部52的前後方向的長度係筒狀部51 之前後方向的長度以上的長度。防水構造部52的高度係設定為:在第一銷11與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狀態中,上端與蓋件31的內側接觸(參照第3圖的部分放大圖)。防水構造部52的高度亦可為:在第一銷11與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狀態中,上端不會與蓋件31的內側接觸的高度。
裙部54係於蓋件31與座殼32的組裝時夾入在兩者之間,而發揮作為蓋件31與座殼32之間的防水襯墊的功能。
接著,說明彈簧連接器2之組裝的流程。
首先,如前述,局部裝配接觸單元10的第二銷12與中間構件13(參照第5A圖)。
接著,以夾入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方式組裝接觸單元10,以局部裝配兩者(參照第5B圖)。具體而言,將經局部裝配之接觸單元10的棒狀部131插入而穿通於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筒狀部51。此時,插入方向係與筒狀部51的凸方向相對合。並且,將從筒狀部51突出之狀態的棒狀部131予以往第一銷11的小徑孔部114及大徑孔部115壓入。藉此,筒狀部51會彈性變形並充滿於第一銷11的大徑孔部115與棒狀部131之間,而形成為防水地夾持在第一銷11的大徑孔部115與棒狀部131之間。在本實施型態中,由於採用五根接觸單元10,故以同樣方式組裝共五根。
接著,將經局部裝配的接觸單元10及防水用彈性構件50覆蓋至座殼。此時,將各接觸單元10的第二銷12插入至座殼32的貫通孔321。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裙部54會形成為載置於座殼32的外緣部的狀態。
接著,將插入著接觸單元10的座殼32以使其收容於蓋件31之中的方式予以覆蓋而壓入。此時,接觸單元10的第一銷11會插入並壓入至蓋件31的貫通孔311。在押入的過程中,會以蓋件31的收容空間之段差部分的底面與座殼32 之外周部的上表面夾持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裙部54。當壓入量足夠時,座殼32的卡合爪322會嵌入至蓋件31的卡合孔313,而一體地固定蓋件31、座殼32、及防水用彈性構件50。這樣就完成彈簧連接器2的組裝。
茲陳述防水構造部52的作用效果。
在第一銷11未與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連接的未接觸的狀態,彈簧連接器2係處於第3圖所示的狀態。在第一銷11與蓋件31的貫通孔311之間會有些許的間隙,不可否認水會有經由這樣的間隙而從外部順著進入的可能性。
第7圖係例示順著第一銷11而滲入的水的移動路徑的可能性的概念圖。順著第一銷11而滲入第一銷11與蓋件31的貫通孔311之間的水,基本上如路徑例K1所示,會順著第一銷11的外表面滑落,並進而滑落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傾斜部53而到達裙部54附近。
如路徑例K2所示,若順著第一銷11的路徑為處在相鄰的接觸單元10之間時,沒有防水構造部52的習知的彈簧連接器會有水以中介於相鄰之接觸單元10之間的狀態殘留的可能性。特別是,若縮短鄰接的接觸單元10的間隔,就會成為容易發揮水的黏著性的狀態,而使得以連結鄰接的接觸單元10的方式附著之狀態的水保持這樣的狀態殘存,可能會引起電性短路。
若可相對於所滲入之水的量充分確保接觸單元10的配置間隔,則即便水達到接觸單元10之間,也不會經由水而造成短路。然而,為將彈簧連接器2小型化,期望盡可能地將接觸單元10的配置間隔設定為較窄。若將接觸單元10的配置間隔設定得越窄,則即使在所滲入之水的量微乎其微時,鄰接的接觸單元10的第一銷11彼此還是會因為該第一銷彼此之間的水的存在而導通而變得容易短路。
惟,本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2係於鄰接的接觸單元10之間具有壁狀的防水構造部52。因此,如路徑例K2的方式滲入的水會被往傾斜部53導引並滑落傾斜部53,且往裙部54的附近流落。滲入的水就不會中介於鄰接的接觸單元10之間,而不會引起鄰接的接觸單元10彼此的導通。
滑落傾斜部53而往裙部54附近流落的水即使暫時殘留在遠離第一銷1的位置,也會實施促進排水而減少經由水造成短路發生的可能性,該促進排水係隨著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與設為第二連接對象的第二電子機器之裝卸操作而經由連通孔314所進行。
茲陳述經由連通孔314所進行的促進排水。
第8圖係使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例如,智慧型手機)安裝於設為第二連接對象的第二電子機器(例如,充電支架),且第一銷11與第一連接對象的端子接觸的接觸狀態的縱剖面圖。
在此,著眼於內部空間80的第一隔間81的隔間容積。在第一銷11推靠至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T1的電極91的連接狀態中,防水用彈性構件50會彈性變形。結果,第一隔間81的隔間容積會變得比第一銷11與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T1的電極91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參照第3圖)中的隔間容積還大。
於蓋件31設置有連通孔314。連通孔314係位在與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傾斜部53相對向的位置,並設置於連通孔314的下端與裙部54的上表面接近的位置(參照第4圖)。連通孔314係在靠近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裙部54的位置,並形成為連通外界與第一隔間81的孔。因此,形成第一銷11推靠至設為第一連接對 象的第一電子機器T1的電極91的連接狀態,藉此會使第一隔間81的隔間容積所增加部分的外界空氣通過該連通孔314流入至殼體30中。
當解除設為第一連接對象的第一電子機器T1與設為第二連接對象的第二電子機器T2的連接時,第一隔間81的隔間容積會欲返回到未接觸狀態的容積。此時,先前從連通孔314所流入的空氣,此次會從殼體30中往外被推出而排出。這些被排出的空氣的流動、或經彈性變形的防水用彈性構件50所欲返回原來形狀的力會產生作用,且積極地將在殼體30的內側流落於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裙部54附近而滯留的水予以從連通孔314推出。連通孔314與防水用彈性構件50的相互作用會發揮作為從第一隔間81除去水之模擬性泵的功能。
當流落於防水用彈性構件50之裙部54附近而滯留的水的量增加而到達連通孔314之孔的下端時、或設為第二連接對象的第二電子機器T2傾斜時,流落於裙部54附近而滯留的水就可自然地從連通孔314排出。
如此,本實施型態的彈簧連接器2可防止因中介有水所造成之接觸單元間的短路,並可謀求兼具防水性與小型化。
[變形例]
以上,說明適用本發明之實施型態的一例,惟可適用本發明的型態不限定於上述型態,可施予適當構成要素的追加、省略、變更。
[第一變形例]
例如,上述實施型態中係顯示以突起部實現防水構造部52之例,惟亦可如第9圖所示之防水用彈性構件50B的防水構造部52B,以溝部來實現。
[第二變形例]
亦可如第10圖所示之防水用彈性構件50C的防水構造部52C,以使用突起部與溝部兩者的方式來實現。
[第三變形例]
防水構造部52不限定為直線性的壁部或溝部,亦可設為具有曲線的設計。例如,如第11圖所示,亦可形成為將防水構造部52D設計為弧狀之突起部,且藉由防水構造部52D弧狀地包圍鄰接的接觸單元10的一者的構成。即便是這樣的情形,亦未使於鄰接的筒狀部51之間設置防水構造部52D一事有所改變。防水構造部52D亦可利用溝部而不利用突起部來構成。亦可以使溝部圍繞在防水構造部52D的外周的方式進行設計,而構成為使一個防水構造部52D具有突起部及溝部。
[第四變形例]
在上述實施型態中,係以直線一排來例示接觸單元10的排列,惟排列模式可適當變更,亦可因應排列模式來適當設定防水構造部52的形狀,亦可以除了上述實施例形狀以外的方式適當設定。
例如,當如第12圖所示之防水用彈性構件50E般,採用將每一排五個接觸單元10予以排列兩排之排列模式的情形時,不僅可在沿左右方向鄰接的接觸單元10之間設置防水構造部52E,而且也可在沿前後方向鄰接的接觸單元10之間設置防水構造部52E。防水構造部52E亦可由溝部來實現,而不是如第12圖所示的突起。
[第五變形例]
上述實施型態中所顯示者為,在以突起部來實現防水構造部52時,將其高度設定為與殼體30的頂部內面抵接之例。該情形,如第3圖的部分放大圖所示,防 水構造部52係在較第一銷11的小徑部111與大徑部112的段差更下方處與蓋件31的內側接觸。然而,防水構造部52與蓋件31之內側所接觸的高度方向位置不限定於此。例如,如第13圖所示,防水構造部52亦可設定為:在較第一銷11的小徑部111與大徑部112的段差更上方處與蓋件31的內側抵接。
2‧‧‧彈簧連接器
10‧‧‧接觸單元
11‧‧‧第一銷
12‧‧‧第二銷
13‧‧‧中間構件
30‧‧‧殼體
31‧‧‧蓋件
32‧‧‧座殼
33‧‧‧襯套
50‧‧‧防水用彈性構件
52‧‧‧防水構造部
80‧‧‧內部空間
81‧‧‧第一隔間
82‧‧‧第二隔間
111‧‧‧小徑部
112‧‧‧大徑部
311、321‧‧‧貫通孔
312‧‧‧壓入孔

Claims (18)

  1. 一種彈簧連接器,係具備有:
    複數個接觸單元,係具有第一銷、第二銷及中間構件,該第一銷係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該第二銷係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該中間構件係往令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二銷分離之方向彈推;
    殼體,係具有蓋件及座殼,且支持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該蓋件係具有使前述第一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該座殼係具有使前述第二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以及
    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與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各者相對應的筒狀部,且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該防水用彈性構件係使前述筒狀部中介於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的前述第一銷的內側與前述中間構件的外側之間,藉此將前述第一銷與前述中間構件之間進行防水密封;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於鄰接的前述筒狀部之間具有防水構造部,該防水構造部係用以防止與鄰接的前述筒狀部各者相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的前述第一銷彼此因為該第一銷彼此之間的水的存在而導通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前述防水構造部之與鄰接之前述筒狀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長度為該筒狀部之該交叉方向的外形尺寸以上的長度。
  3. 一種彈簧連接器,係具備有:
    複數個接觸單元,係具有第一銷、第二銷及中間構件,該第一銷係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該第二銷係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該中間構件係往令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二銷分離之方向彈推;
    殼體,係具有蓋件及座殼,且支持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該蓋件係具有使前述第一銷的前端露出的貫通孔,該座殼係具有使前述第二銷的前端露出的貫通孔;以及
    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與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各者相對應的筒狀部,且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該防水用彈性構件係使前述筒狀部中介於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之前述第一銷的內側與前述中間構件的外側之間,藉此將前述第一銷與前述中間構件之間進行防水密封;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在鄰接的前述筒狀部之間具有防水構造部,該防水構造部之與鄰接的前述筒狀部之排列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長度為該筒狀部之該交叉方向的外形尺寸以上的長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前述防水構造部係含有突起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在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狀態中,前述突起部的上端與前述蓋件的內側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前述防水構造部係含有溝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
    前述殼體係將前述複數個接觸單元以貫通被界定在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的內部空間的方式予以支持,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藉此將前述內部空間劃分成前述第一銷側的第一隔間、及前述第二銷側的第二隔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前述蓋件係具有連通外界與前述第一隔間的連通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因為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而彈性變形,
    前述第一隔間的隔間容積係在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的連接狀態比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還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因為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而彈性變形,
    前述第一隔間的隔間容積係在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的連接狀態比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還大,
    於從前述連接狀態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前述連通孔成為使滲入至前述第一隔間內之水往前述外界排出時的通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
    前述筒狀部,係具有朝向前述蓋件之貫通孔的凸形狀;
    裙部,係夾入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以及
    前述筒狀部與前述裙部之間的傾斜部;且
    前述滲入的水係滑落前述傾斜部並到達前述裙部,
    前述連通孔係設置在與前述傾斜部相對向的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係藉由形成前述連接狀態,使前述外界的空氣通過前述連通孔而流入,並且,在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使流入的空氣從前述連通孔排出。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2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前述連通孔係設置於使前述連通孔的下端與前述裙部之上表面接近的位置。
  14. 一種彈簧連接器,係具備:
    接觸單元,係具有第一銷、第二銷及中間構件,該第一銷係用以與第一連接對象接觸,該第二銷係用以與第二連接對象接觸,該中間構件係往令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二銷分離之方向彈推;
    殼體,係具有蓋件及座殼,且支持前述接觸單元,該蓋件係具有使前述第一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該座殼係具有使前述第二銷之前端露出的貫通孔;以及
    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與前述接觸單元相對應的筒狀部,且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該防水用彈性構件係使前述筒狀部中介於對應之前述接觸單元的前述第一銷的內側與前述中間構件的外側之間,藉此將前述第一銷與前述中間構件之間進行防水密封;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具有:
    前述筒狀部,係具有朝向前述蓋件之貫通孔的凸形狀;
    裙部,係夾入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以及
    前述筒狀部與前述裙部之間的傾斜部;且
    前述蓋件係具有設置在與前述傾斜部相對向的位置的連通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
    前述殼體係將前述接觸單元以貫通被界定在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的內部空間的方式予以支持,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設置於前述蓋件與前述座殼之間,藉此將前述內部空間劃分成前述第一銷側的第一隔間、及前述第二銷側的第二隔間,
    前述連通孔係連通外界與前述第一隔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
    前述防水用彈性構件係因為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而彈性變形,
    前述第一隔間的隔間容積係在前述第一銷推靠至前述第一連接對象的連接狀態比前述第一銷與前述第一連接對象未接觸的未接觸狀態還大,
    於從前述連接狀態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前述連通孔成為使滲入至前述第一隔間內之水往前述外界排出時的通路。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係藉由形成前述連接狀態,使前述外界的空氣通過前述連通孔而流入,並且,在往前述未接觸狀態進行狀態遷移時使流入的空氣從前述連通孔排出。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至1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彈簧連接器,其中,前述連通孔係設置於使前述連通孔的下端與前述裙部之上表面接近的位置。
TW108135899A 2018-10-03 2019-10-03 彈簧連接器 TWI807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8275A JP7211750B2 (ja) 2018-10-03 2018-10-03 スプリングコネクタ
JP2018-188275 2018-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9584A true TW202029584A (zh) 2020-08-01
TWI807109B TWI807109B (zh) 2023-07-01

Family

ID=7005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5899A TWI807109B (zh) 2018-10-03 2019-10-03 彈簧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2448B2 (zh)
EP (1) EP3863125A4 (zh)
JP (1) JP7211750B2 (zh)
CN (1) CN112789770B (zh)
TW (1) TWI807109B (zh)
WO (1) WO20200711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1945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5272U (zh) * 1980-01-14 1981-08-17
JPS5910029B2 (ja) 1982-05-14 1984-03-06 工業技術院長 水中コネクタ
JP3789714B2 (ja) * 2000-02-29 2006-06-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器具の電源プラグ連結構造
JP5051640B2 (ja) * 2007-08-31 2012-10-17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003583B2 (ja) * 2008-04-25 2012-08-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22735B2 (ja) * 2012-01-16 2015-11-24 株式会社ヨコオ 防水機能付きスプリングコネクタ
JP5923743B2 (ja) * 2012-04-25 2016-05-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かみそり
TWM443315U (en) * 2012-07-25 2012-12-11 Gt Contact Co Ltd With card point elastic lock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JP6514909B2 (ja) * 2015-02-23 2019-05-15 株式会社ヨコオ 防水コネクタ
CN105552640A (zh) * 2016-02-22 2016-05-04 苏州科宝电气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机接口接插件
JP6395327B2 (ja) * 2016-03-18 2018-09-26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スプリングコネクタ
JP6464126B2 (ja) * 2016-09-15 2019-0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パッキンおよ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10931058B2 (en) * 2018-09-24 2021-02-23 Apple Inc. Gaskets for sealing spring-loaded contac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7546A (ja) 2020-04-09
CN112789770B (zh) 2023-07-28
TWI807109B (zh) 2023-07-01
EP3863125A1 (en) 2021-08-11
CN112789770A (zh) 2021-05-11
JP7211750B2 (ja) 2023-01-24
EP3863125A4 (en) 2022-10-19
US11502448B2 (en) 2022-11-15
US20210384667A1 (en) 2021-12-09
WO2020071171A1 (ja) 2020-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994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26337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housing with a rear stepped portion assisting in formation of a waterproof sheet
US93854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US989345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ongue portion extending beyond a metallic shell
US9509106B2 (en) Coaxial connector plug
US20140148034A1 (en) Devic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US2016002054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aterproof structure
US9466929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firmly fixed terminals
US201703241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xcellent waterproof property
CN104054221A (zh) 带防水功能的弹簧连接器
US7556534B1 (en) Dual-card connector
KR20130056666A (ko) 휴대폰용 카드 장착 소켓
JP597280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531111B2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with a sealing assembly assembled on an insulative houseing
RU2686688C2 (ru) Вставка для скрытой проводк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монтаж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9075510A (zh) 连接器
EP2665140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13225386A (ja) 防水ジャック
US100629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s
TW202029584A (zh) 彈簧連接器
US2015033344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ti-mismating member
JP2017152208A (ja) コネクタ
JP704242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117042B2 (ja) 給電用コネクタ
JP2016051668A (ja) 防水ジャック及びその取付構造並びに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