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6474A - 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以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以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26474A TW202026474A TW108101243A TW108101243A TW202026474A TW 202026474 A TW202026474 A TW 202026474A TW 108101243 A TW108101243 A TW 108101243A TW 108101243 A TW108101243 A TW 108101243A TW 202026474 A TW202026474 A TW 20202647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oisture
- fiber
- absorbing
- manufacturing
- mat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5
- 239000004687 Nylon co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408 titanium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0524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 aliphatic ether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781 deodor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242 anti bacteri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292 Nylon 6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25000003178 carb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C(*)=O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76 reac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08000012886 Vertigo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2
- JBKVHLHDHHXQEQ-UHFFFAOYSA-N epsilon-caprolactam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N1 JBKVHLHDHHXQE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074 melt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94 Masterbatch (MB)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10413 T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142 ring open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0 CCC(*)(CCOC(C)(C)CC(C)N)OCC(C)N Chemical compound CCC(*)(CCOC(C)(C)CC(C)N)OCC(C)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77 deodo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3 yel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589086 Bellapiscis med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JHNQYUKLQHHFHT-UHFFFAOYSA-N CC1(C(C)=[O]C1)NC Chemical compound CC1(C(C)=[O]C1)NC JHNQYUKLQHHFH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368 amid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34 co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一熔融步驟、進行一吐紗冷卻步驟、進行一集束上油步驟、進行一延伸步驟以及進行一捲取步驟。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包含線性尼龍共聚物以及二氧化鈦,線性尼龍共聚物與二氧化鈦混合,線性尼龍共聚物包含尼龍單元以及親水單元,且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含水率小於或等於200ppm。熔融步驟是於265℃至275℃的溫度進行。延伸步驟是以1.30至1.62的延伸比進行。捲取步驟是以4750m/min至5100m/min的速度進行。藉此,可賦予最終產品吸濕與消光的特性,並可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纖維的製造方法及加工絲的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尼龍自1930年代問世至今,已被廣泛應用在製造合成纖維及工程塑料等方面。尼龍為一種分子主鏈上含有重複醯胺鍵(-NHCO-)的熱塑性樹脂。為因應不同的需求,合成纖維領域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於透過改性得到較佳性能的尼龍材料。
目前紡織業常將尼龍(聚醯胺化合物)粒子進行改質,例如透過親水化處理技術,以賦予尼龍較佳的吸濕性,然而尼龍纖維中的醯胺基容易因陽光照射、與空氣接觸氧化、高溫等原因產生黃化而影響尼龍纖維的外觀。
為改善前述問題,已發展出熔融紡絲階段加入二氧化鈦母粒,以減緩黃化程度來達到遮光效果,然而,此種添加方式會因二氧化鈦濃度以及計量器不穩定性導致絲
餅瑕疵,例如絲餅凸肩/漲腰,以及斷絲、集束性不佳、網絲等現象,而導致生產效率下降及生產良率不佳。
本發明之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藉由在聚合階段於尼龍導入親水單元及添加二氧化鈦,可賦予產品吸濕與消光的特性,配合熔融紡絲階段參數的調整,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其係採用前述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加工,藉由配合假撚加工參數的調整,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一熔融步驟、進行一吐紗冷卻步驟、進行一集束上油步驟、進行一延伸步驟以及進行一捲取步驟。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包含線性尼龍共聚物以及二氧化鈦,線性尼龍共聚物與二氧化鈦混合,線性尼龍共聚物包含尼龍單元以及親水單元,且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含水率小於或等於200ppm。熔融步驟是於265℃至275℃的溫度進行,使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熔融,以形成紡絲液。吐紗冷卻步驟是使紡絲液通過複數紗杯並冷卻,以形成複數固化絲。集束上油步驟是對固化絲集束上油,以形成集束絲。延伸步驟是以1.30至1.62的延伸比延伸集束絲,以形成延伸絲。捲取步驟是以4750m/min至
5100m/min的速度將延伸絲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一吸濕消光纖維。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進行熔融步驟時,可更包含添加機能性粒子,機能性粒子可包含消臭劑或抗菌劑。基於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為100重量份,機能性粒子的添加量可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各紗杯的直徑可為85φ。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延伸步驟可包含複數個延伸子步驟,其中一延伸子步驟可以3170m/min至3400m/min的速度進行。延伸步驟可包含三個延伸子步驟,分別為第一延伸子步驟、第二延伸子步驟及第三延伸子步驟,第一延伸子步驟以3170m/min至3400m/min的速度進行,第二延伸子步驟以4755m/min至5105m/min的速度及145℃至160℃的溫度進行,第三延伸子步驟的以4760m/min至5115m/min的速度進行。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製備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反應物包含尼龍單元供體、親水單元供體以及二氧化鈦,基於尼龍單元供體的含量為100重量份,親水單元供體的含量為8重量份至12重量份,二氧化鈦的含量為0.3重量份至1.6重量份。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線性尼龍共聚物可具有如式(I)所示之一結構:NH2-(A)y-NH2 (I);
其中A包含尼龍單元以及親水單元,y為1至50的整數。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親水單元可包含至少一親水性官能基,線性尼龍共聚物中親水性官能基的總含量為1000meq/kg至4500meq/kg。親水官能基可為-O-、-OH、-COOH或-NH-。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尼龍單元可由尼龍6或尼龍66所提供。親水單元可由脂肪族醚類或脂肪族胺類所提供。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吸濕消光纖維以及進行一假撚加工步驟。吸濕消光纖維是採用前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製備而成,假撚加工步驟是對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加工以獲得吸濕消光加工絲。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其中假撚加工步驟可包含進行一加熱步驟、進行一假撚步驟、進行一吹節步驟以及進行一捲取步驟。加熱步驟是以130℃至
195℃的溫度加熱吸濕消光纖維。假撚步驟是對進行過加熱步驟的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吹節步驟是對進行過假撚步驟的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吹節,吹節壓力為大於0kg/m2且小於或等於3kg/m2。捲取步驟是以400m/min至800m/min的速度將進行過吹節步驟的吸濕消光纖維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吸濕消光加工絲。假撚加工步驟的延伸比可為1.22至1.32,假撚比可為1.6至2.1,且超速喂入比可為1至2。
依據前述的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可更包含提供彈性紗,使彈性紗與吸濕消光纖維一同進行假撚加工步驟,而使吸濕消光加工絲同時包含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二種成分。基於吸濕消光加工絲為100重量份,彈性紗的添加量可為大於0重量份且小於或等於5重量份。
100‧‧‧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
110、120、130、140、150、160‧‧‧步驟
210‧‧‧第一入料桶槽
220‧‧‧第二入料桶槽
230‧‧‧押出機伺服馬達
240‧‧‧押出機
250‧‧‧紡絲液管路
260‧‧‧紡絲箱
261‧‧‧紗杯
270‧‧‧冷卻裝置
271‧‧‧上油裝置
280‧‧‧延伸裝置
281‧‧‧第一延伸輪組
282‧‧‧第二延伸輪組
283‧‧‧第三延伸輪
290‧‧‧捲取裝置
300‧‧‧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310、320、321、322、323、324‧‧‧步驟
510‧‧‧第一喂入羅拉
520‧‧‧第二喂入羅拉
530‧‧‧加熱裝置
540‧‧‧假撚裝置
550‧‧‧第三喂入羅拉
560‧‧‧吹節裝置
570‧‧‧第四喂入羅拉
580‧‧‧上油羅拉
590‧‧‧捲取裝置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的說明如下:第1圖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的步驟流程圖;第2圖係第1圖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的生產設備示意圖;第3圖係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的步驟流程圖;第4圖係第3圖中步驟320的步驟流程圖;以及第5圖係第3圖之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的生產設
備示意圖。
本發明中,「纖維」係指熔融紡絲步驟所得的產物,依據特性的不同,有時纖維會有不同的命名,例如依據外形結構不同,纖維可分為單絲、多股長絲、短纖維紗、雙股線、複合股線,換句話說,本發明中,「纖維」為不同紗線的統稱(即最上位用語)。
請參照第1圖,其係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100的步驟流程圖。第1圖中,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100包含步驟110、步驟120、步驟130、步驟140、步驟150及步驟160。
步驟110是提供一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其中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包含線性尼龍共聚物以及二氧化鈦,線性尼龍共聚物與二氧化鈦混合,線性尼龍共聚物包含尼龍單元以及親水單元,且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含水率小於或等於200ppm。
步驟120是進行一熔融步驟,是於265℃至275℃的溫度進行,使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熔融,以形成一紡絲液。
步驟130是進行一吐紗冷卻步驟,是使紡絲液通過複數紗杯並冷卻,以形成複數固化絲。
步驟140是進行一集束上油步驟,是對固化絲集束上油,以形成集束絲。
步驟150是進行一延伸步驟,是以1.30至1.62的延伸比延伸集束絲,以形成延伸絲。
步驟160是進行一捲取步驟,是以4750m/min至5100m/min的速度將延伸絲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吸濕消光纖維。
藉此,本發明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藉由在聚合階段尼龍導入親水單元及添加二氧化鈦,可賦予產品吸濕與消光的特性,配合熔融紡絲階段參數的調整,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此外,本發明之吸濕消光纖維可維持優良的物性,例如本發明之吸濕消光纖維強度可為5.5g/d至6.3g/d,伸率可為40%至44%。
前述「線性尼龍共聚物」是指線性尼龍共聚物的分子為一長鏈分子,而不同的長鏈分子之間沒有產生交聯。
製備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反應物包含尼龍單元供體、親水單元供體以及二氧化鈦,基於尼龍單元供體的含量為100重量份,親水單元供體的含量為8重量份至12重量份,二氧化鈦的含量為0.3重量份至1.6重量份。詳細來說,尼龍單元供體用以提供尼龍單元,親水單元供體用以提供親水單元。線性尼龍共聚物為尼龍單元與親水單元形成的共聚物,可視為於尼龍(即僅包含尼龍單元的聚合物分子)導入親水單元。當於尼龍導入親水單元,會改變尼龍結晶排
列的一致性,當尼龍單元與親水單元滿足前述比例,一方面可賦予改質後尼龍(即線性尼龍共聚物)的親水性,另一方面不易影響其紡絲性,可維持生產效率與生產良率。
線性尼龍共聚物可具有如式(I)所示之一結構:NH2-(A)y-NH2 (I);其中A包含尼龍單元以及親水單元,y為1至50的整數。
親水單元可包含至少一親水性官能基,線性尼龍共聚物中親水性官能基的總含量可為1000meq/kg至4500meq/kg。親水官能基可為-O-、-OH、-COOH或-NH-。
尼龍單元可由尼龍6或尼龍66所提供,換句話說,尼龍6及尼龍66為尼龍單元供體。親水單元可由脂肪族醚類或脂肪族胺類所提供,換句話說,脂肪族醚類及脂肪族胺類為親水單元供體。
步驟120至步驟160是以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作為原料進行熔融紡絲。
步驟120中,可更包含添加機能性粒子,機能性粒子包可含但不限於消臭劑或抗菌劑。藉此,可賦予產品(即吸濕消光纖維)其他的性能。例如,添加包含消臭劑的機能性粒子,可賦予吸濕消光纖維消臭功能,添加包含抗菌劑的機能性粒子,可賦予吸濕消光纖維抗菌功能。可使用之包含消臭劑的機能性粒子包含但不限於型號為NBNE11N的消臭粒(展頌公司),可使用之包含抗菌劑的機能性粒子包含但不限於型號為MA010V3DK的抗菌母粒(展頌公司)。基於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為100重量份,機能性粒子的添加量可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
步驟130中,各紗杯的直徑可為85φ。
步驟140中,關於如何為固化絲集束上油為本領域所熟知,在此不另贅述。
步驟150中,延伸步驟的延伸比可為1.30至1.50。延伸步驟可包含複數個延伸子步驟,其中一延伸子步驟可以3170m/min至3400m/min的速度進行。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延伸步驟可包含三個延伸子步驟,分別為第一延伸子步驟、第二延伸子步驟及第三延伸子步驟,第一延伸子步驟可以3170m/min至3400m/min的速度進行,第二延伸子步驟可以4755m/min至5105m/min的速度及145℃至160℃的溫度進行,第三延伸子步驟可以4760m/min至5115m/min的速度進行。藉由多段延伸,可提升產品的均勻性。
前述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可以下列方法製造,首先於反應容器中添加尼龍供體(即僅包含尼龍單元的聚合物)、親水單元供體以及二氧化鈦水溶液,於230℃~275℃的溫度下反應8小時~16小時,使尼龍供體與親水單元供體進行共聚反應,而形成線性尼龍共聚物,另外,由於共聚反應是在二氧化鈦水溶液存在的情況下進行,可使產物為線性尼龍共聚物與二氧化鈦混合的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前述二氧化鈦水溶液的濃度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將二氧化鈦配製為水溶液乃為增加其分散性,二氧化鈦水溶液的濃度可為但不限於20wt%。前述方法所得的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含水量可能偏高,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前述方法所得的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含水量大於或等於45000ppm,可透過乾燥步驟,使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含水量小於或等於200ppm,再進行熔融紡絲。
配合參照第2圖,其係第1圖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100的生產設備示意圖。具體來說,第2圖為第1圖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100中熔融紡絲階段的生產設備示意圖。第2圖中,熔融紡絲設備包含第一入料桶槽210、第二入料桶槽220、押出機伺服馬達230、押出機240、紡絲液管路250、紡絲箱260、冷卻裝置270、延伸裝置280以及捲取裝置290。
進行步驟110時,將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投進第一入料桶槽210,並由第一入料桶槽210進入押出機240中。
進行步驟120時,使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在押出機240中熔融,以形成紡絲液,押出機240中用於熔融的溫度可為265℃至275℃。若欲賦予吸濕消光纖維消臭、抗菌等其他機能,可於第二入料桶槽220投入機能性粒子,使機能性粒子與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一同在押出機240中熔融而形成紡絲液。關於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以及機能性粒子請參照上文,在此不重複敘述。
之後,押出機伺服馬達230帶動押出機240內的螺桿(圖未揭示),將紡絲液擠出押出機240並使之進入紡絲液管路250,紡絲液管路250的溫度可控制在265℃至280℃,避免紡絲液在進入紡絲箱260前即因降溫而凝固。
進行步驟130時,紡絲液進入紡絲箱260,並以計量幫浦(圖未揭示)分配紡絲液,使紡絲液經由管路分配至各個紗杯261後再通過冷卻裝置270冷卻,以形成複數固化絲。紡絲箱260的溫度可控制在265℃至280℃。冷卻裝置270可提供溫度為13℃至20℃、風速為20m/min至100m/min以及相對濕度為45%至65%的冷卻空氣。紗杯261的直徑可為85φ。
進行步驟140時,利用上油裝置271(例如油嘴或油輪)對固化絲集束上油,以形成一集束絲,關於如何為固化絲集束上油為習用技術,在此不予贅述。
進行步驟150時,藉由延伸裝置280,對集束絲予以延伸,以形成一延伸絲。在本實施方式中,延伸裝置570包含第一延伸輪組281、第二延伸輪組282以及第三延伸輪
283,藉此,採用多段延伸有利於提升所製成之吸濕消光纖維的均勻性,進而可提升強度或伸率等物理性質。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可依實際需求調整延伸輪組/延伸輪的數量。此外,第一延伸輪組281、第二延伸輪組282以及第三延伸輪283的速度及溫度可依實際需求彈性調整,例如,第一延伸輪組281的速度可為3170m/min至3400m/min且於常溫下進行,第二延伸輪組282的速度可為4755m/min至5105m/min、溫度可為145℃至160℃,第三延伸輪283的速度可為4760m/min至5115m/min且於常溫下進行。前述常溫是指不另外提供加熱程序。本發明延伸比的計算方式如下:延伸比=最大延伸速度/最小延伸速度,延伸步驟的延伸比為1.30至1.62,或者延伸步驟的延伸比可為1.30至1.50。藉由延伸步驟可改變集束絲的物理性質,例如強度或伸率,使集束絲轉變成延伸絲。
進行步驟160時,藉由捲取裝置290,將延伸絲捲繞於一柱件而形成一絲餅(圖未繪示),捲取裝置290可提供4750m/min至5100m/min的速度對延伸絲捲繞,經過捲取步驟後,延伸絲的物理性質被改變而轉變成吸濕消光纖維,換言之,捲取裝置290形成絲餅的纖維係吸濕消光纖維。
第3圖係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300的步驟流程圖。第3圖中,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300包含步驟310以及步驟320。
步驟310是提供一吸濕消光纖維,吸濕消光纖維係採用第1圖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100製備而成。
步驟320是進行一假撚加工步驟,是對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加工以獲得吸濕消光加工絲。
第4圖是第3圖中步驟320的步驟流程圖,第4圖中,步驟320包含步驟321、步驟322、步驟323以及步驟324。
步驟321是進行一加熱步驟,是以130℃至195℃的溫度加熱吸濕消光纖維。
步驟322是進行一假撚步驟,是對進行過加熱步驟的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
步驟323是進行一吹節步驟,是對進行過假撚步驟的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吹節,吹節壓力為大於0kg/m2且小於或等於3kg/m2。
步驟324是進行一捲取步驟,是以400m/min至800m/min的速度將進行過吹節步驟的吸濕消光纖維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吸濕消光加工絲,假撚加工步驟的延伸比可為1.22至1.32,假撚比可為1.6至2.1,且超速喂入比可為1至2。
假撚加工為本領域慣用之絲線加工方式,本發明藉由使用吸濕消光纖維,配合假撚加工參數的調整,有利於提高吸濕消光加工絲的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若欲進一步提升吸濕消光加工絲的彈性,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300可更包含提供一彈性紗(圖未
示),即步驟310可為提供一吸濕消光纖維及一彈性紗,步驟320可為對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進行假撚加工以獲得吸濕消光加工絲,藉此使吸濕消光加工絲同時包含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二種成分。基於吸濕消光加工絲為100重量份,彈性紗的添加量為大於0重量份且小於或等於5重量份。
配合參照第5圖,其係第3圖之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300的生產設備示意圖。具體來說,第5圖的生產設備為一假撚機。第5圖中,生產設備包含第一喂入羅拉510、第二喂入羅拉520、加熱裝置530、假撚裝置540、第三喂入羅拉550、吹節裝置560、第四喂入羅拉570、上油羅拉580以及捲取裝置590。
進行步驟310時,將使用第一喂入羅拉510將吸濕消光纖維喂入,以進行後續步驟。倘若,欲提升吸濕消光加工絲的彈性,可使用第二喂入羅拉520將彈性紗喂入,使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一同進行後續步驟。
進行步驟321時,使用加熱裝置530以130℃至195℃的溫度對吸濕消光纖維(或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進行加熱。
進行步驟322時,是用假撚裝置540對吸濕消光纖維(或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進行假撚,假撚裝置540可為假撚錠片。
進行步驟323時,是利用第三喂入羅拉550將吸濕消光纖維(或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傳送至吹節裝置
560進行吹節,吹節壓力可為大於0kg/m2且小於或等於3kg/m2。
之後,利用第四喂入羅拉570將吸濕消光纖維(或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傳送至上油羅拉580,利用上油羅拉580對吸濕消光纖維(或吸濕消光纖維及彈性紗)進行上油,關於如何上油為習用技術,在此不另贅述。
進行步驟324時,是利用捲取裝置590以400m/min至800m/min的速度將吸濕消光纖維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吸濕消光加工絲,假撚加工步驟的延伸比可為1.22至1.32,假撚比可為1.6倍至2.1倍,且超速喂入比為1至2。
在此以第5圖的生產設備說明假撚加工步驟中延伸比、假撚比及超速喂入比的計算方式。延伸比=第三喂入羅拉550的速度/第一喂入羅拉510的速度,假撚比=第三喂入羅拉550的速度/假撚裝置540的速度,超速喂入比=上油羅拉580的速度/第四喂入羅拉570的速度。
合成例1、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合成:將己內醯胺(i)進行水解開環反應後,再與親水單元供體(ii)於存在TiO2水溶液的環境下進行共聚反應,以獲得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包含線性尼龍共聚物(II)以及二氧化鈦,線性尼龍共聚物與二氧化鈦混合(即二者為物理性的混合,與尼龍單元與親水單元以共價鍵結合的方式不同)。己內醯胺(i)、親水單元供體(ii)及TiO2的比例為如
下:己內醯胺(i)為100重量份,親水單元供體(ii)為8重量份至12重量份,TiO2為0.3重量份至1.6重量份。
合成比較例1、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合成:將己內醯胺(i)進行水解開環反應後,再與親水單元供體(ii)進行共聚反應,以獲得尼龍共聚物粒子,尼龍共聚物粒子包含線性尼龍共聚物(II)。將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乾燥步驟,使其含水率小於200ppm。
實施例1:將合成例1的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熔融紡絲(可參考第1圖步驟120至步驟160),以獲得實施例1的吸濕消光纖維。
比較例1:將合成比較例1的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熔融紡絲,並於進行熔融步驟時添加二氧化鈦母粒,以獲得比較例1的吸濕消光纖維。
將實施例1及比較例1的吸濕消光纖維進行以下性質量測。
單纖丹尼數:係參照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試驗方法ASTM D1907-2010進行量測。
強度:係參照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試驗方法ASTM D2256-2002進行量測。
伸率:係參照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的試驗方法ASTM D2256-2002進行量測。
斷絲次數:量測方法為統計八台機台(如第2圖的生產設備)每日斷絲的次數,並將斷絲次數的總和除以8。
紗線集束性:量測方法為將紗線拉直透過光觀察,將結數牢固且一致評斷為優,將結數牢固評斷為佳,將結數零散評斷為尚可,將無結數評斷為差。
絲餅凸肩/漲腰:利用肉眼觀察,若絲餅無凸肩/漲腰現象評斷為無,若絲餅具有輕微凸肩/漲腰現象評斷為+,若絲餅具有明顯凸肩/漲腰現象評斷為++,若絲餅具有嚴重凸肩/漲腰現象評斷為+++。
網絲:利用肉眼觀察,若無網絲現象評斷為無,,若網絲現象輕微評斷為+,若網絲現象明顯評斷為++,若網絲現象嚴重評斷為+++。
請參照表一,其為實施例1與比較例1的纖維規格、熔融紡絲的參數條件以及纖維性質量測結果。除了熔融參數條件不同,實施例1與比較例1的差異在於,實施例1是在聚合階段添加二氧化鈦,比較例1是在熔融紡絲階段添加二氧化鈦,因而實施例1與比較例1的纖維性質不同。
表一中纖維規格50/34 SD是指34條紗50丹。
由表一可知,實施例1的強度優於比較例1,實施例1的伸率可與比較例1媲美,實施例1的斷絲次數低於比較例1、具有優良紗線集束性,且無絲餅凸肩/漲腰及網絲的情形,顯見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1具有較佳的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實施例2:將合成例1的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熔融紡絲(可參考第1圖步驟120至步驟160),並於進行熔融步驟時,添加包含消臭劑的機能性粒子,以獲得實施例2的吸濕消光纖維。
實施例3:將合成例1的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進行熔融紡絲(可參考第1圖步驟120至步驟160),並於進行熔融步驟時,添加包含抗菌劑的機能性粒子,以獲得實施例3的吸濕消光纖維。
合成比較例2、尼龍粒子的合成:將己內醯胺(i)進行水解開環反應,以獲得尼龍粒子。將尼龍粒子進行乾燥步驟,使其含水率小於200ppm。
比較例2:將合成比較例2的尼龍粒子進行熔融紡絲,並於進行熔融步驟時添加二氧化鈦母粒,以獲得比較例2的消光纖維。
將實施例2、3的吸濕消光纖維及比較例2的消光纖維進行性質量測,並將結果記錄於表二,性質量測方法可參照上文。
請參照表二,其為實施例2、3與比較例2的纖維規格、熔融紡絲的參數條件以及纖維性質量測結果。
由表一可知,實施例2、3的強度優於比較例2,實施例2的伸率與比較例2相同,實施例3的伸率優於比較例2,實施例2、3的斷絲次數低於比較例2、具有較佳的紗線集束性、絲餅凸肩/漲腰的情形較輕微,且無網絲的情形,顯見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2、3具有較佳的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將實施例2、3的吸濕消光纖維及比較例2的消光纖維進行假撚加工(可參考第4圖步驟321至步驟324),可得到實施例2、3的吸濕消光加工絲及比較例2的消光加工絲,將實施例2、3的吸濕消光加工絲及比較例2的消光加工絲進行性質量測,並將結果記錄於表三,其中滿管率的量測方法為實際一天滿管次數/理論一天滿管次數之比率,其餘性質量測方法可參照上文。
由表三可知,實施例2、3的強度優於比較例2,實施例2、3的伸率優於比較例2,實施例2、3的滿管率遠高於比較例2、具有較佳地紗線集束性、絲餅凸肩/漲腰的情形較輕微,且無網絲的情形,顯見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2、3具有較佳的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良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
110、120、130、140、150、160‧‧‧步驟
Claims (17)
- 一種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其中該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包含一線性尼龍共聚物以及二氧化鈦,該線性尼龍共聚物與該二氧化鈦混合,該線性尼龍共聚物包含一尼龍單元以及一親水單元,且該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含水率小於或等於200ppm;進行一熔融步驟,係於265℃至275℃的溫度進行,使該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熔融,以形成一紡絲液;進行一吐紗冷卻步驟,係使該紡絲液通過複數紗杯並冷卻,以形成複數固化絲;進行一集束上油步驟,係對該些固化絲集束上油,以形成一集束絲;進行一延伸步驟,係以1.30至1.62的延伸比延伸該集束絲,以形成一延伸絲;以及進行一捲取步驟,係以4750m/min至5100m/min的速度將該延伸絲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一吸濕消光纖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進行該熔融步驟時,更包含添加一機能性粒子,該機能性粒子包含消臭劑或抗菌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基於該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為100重量份,該機能性粒子的添加量為1重量份至20重量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各該紗杯的直徑為85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延伸步驟包含複數個延伸子步驟,其中一該延伸子步驟以3170m/min至3400m/min的速度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延伸步驟包含三個延伸子步驟,分別為一第一延伸子步驟、一第二延伸子步驟及一第三延伸子步驟,該第一延伸子步驟以3170m/min至3400m/min的速度進行,該第二延伸子步驟以4755m/min至5105m/min的速度及145℃至160℃的溫度進行,該第三延伸子步驟以4760m/min至5115m/min的速度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製備該消光尼龍共聚物粒子的反應物包 含一尼龍單元供體、一親水單元供體以及二氧化鈦,基於該尼龍單元供體的含量為100重量份,該親水單元供體的含量為8重量份至12重量份,該二氧化鈦的含量為0.3重量份至1.6重量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線性尼龍共聚物具有如式(I)所示之一結構:NH2-(A)y-NH2 (I);其中A包含該尼龍單元以及該親水單元,y為1至50的整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親水單元包含至少一親水性官能基,該線性尼龍共聚物中該親水性官能基的總含量為1000meq/kg至4500meq/kg。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親水單元包含至少一親水官能基,該親水官能基為-O-、-OH、-COOH或-NH-。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尼龍單元是由尼龍6或尼龍66所提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其中該親水單元是由脂肪族醚類或脂肪族胺類所提供。
- 一種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包含:提供一吸濕消光纖維,該吸濕消光纖維係採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製備而成;以及 進行一假撚加工步驟,係對該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加工以獲得一吸濕消光加工絲。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假撚加工步驟包含:進行一加熱步驟,係以130℃至195℃的溫度加熱該吸濕消光纖維;進行一假撚步驟,係對進行過該加熱步驟的該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假撚;進行一吹節步驟,係對進行過該假撚步驟的該吸濕消光纖維進行吹節,吹節壓力為大於0kg/m2且小於或等於3kg/m2;以及進行一捲取步驟,係以400m/min至800m/min的速度將進行過該吹節步驟的該吸濕消光纖維捲繞於一柱件,以獲得該吸濕消光加工絲,其中該假撚加工步驟的延伸比為1.22至1.32,假撚比為1.6至2.1,且超速喂入比為1至2。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更包含:提供一彈性紗,係使該彈性紗與該吸濕消光纖維一同進行該假撚加工步驟,而使該吸濕消光加工絲同時包含該吸濕消光纖維及該彈性紗二種成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其中基於該吸濕消光加工絲為100重量份,該彈性紗的添加量為大於0重量份且小於或等於5重量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01243A TWI684682B (zh) | 2019-01-11 | 2019-01-11 | 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以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01243A TWI684682B (zh) | 2019-01-11 | 2019-01-11 | 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以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84682B TWI684682B (zh) | 2020-02-11 |
TW202026474A true TW202026474A (zh) | 2020-07-16 |
Family
ID=7041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1243A TWI684682B (zh) | 2019-01-11 | 2019-01-11 | 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以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8468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19687B (zh) * | 2014-12-19 | 2016-02-01 | 展頌股份有限公司 | 消光聚醯胺56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
CN107447273A (zh) * | 2017-09-05 | 2017-12-08 | 李月仙 | 一种吸湿排汗的防透光纤维 |
CN109629033A (zh) * | 2018-12-25 | 2019-04-16 | 南通东屹高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消光新型尼龙56吸湿快干纤维的制作工艺 |
-
2019
- 2019-01-11 TW TW108101243A patent/TWI68468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84682B (zh) | 2020-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26323B (zh) | 一种共聚酯熔体直纺可控多异收缩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US5092381A (en) | Polyester industrial yarn and elastomeric objects reinforced with said yarn | |
JP6106210B2 (ja) | ダルポリアミド56繊維の製造方法 | |
TWI616566B (zh) | 尼龍66中空纖維、其製造方法及其生產設備 | |
CN110528092B (zh) | 一种超细锦纶涤纶混纤丝一步法生产工艺 | |
CN105862152A (zh) | 一种高速纺低拉伸高模量低收缩涤纶工业丝生产方法 | |
WO2022048664A1 (zh) | 一种生物基聚酰胺短纤维聚纺牵定一体化成型制备方法及设备 | |
CN109082743B (zh) | 一种超轻柔舒适涤锦复合空气包覆丝 | |
CN107043958A (zh) | 70d/24f锦纶6半消光高强丝的生产工艺 | |
CN107988646A (zh) | 一种半消光锦纶66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 |
US4728473A (en) |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polyparaphenylene terephthalamide fibers | |
CN101363138B (zh) | 高吸水涤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 |
CN1171138A (zh) | 制造连续聚酯长丝纱的方法 | |
CN113668108A (zh) | 一种仿棉丝的生产方法 | |
TWI684682B (zh) | 吸濕消光纖維的製造方法以及吸濕消光加工絲的製造方法 | |
JP6213693B2 (ja) | 吸湿性、防皺性に優れた芯鞘複合断面繊維 | |
CN116180262A (zh) | 一种轮胎帘子线用高强丝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0782633B1 (ko) | 폴리아미드계 중수축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 |
CN116180261A (zh) | 一种聚酰胺56气囊丝用高强丝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94394B (zh) | Poy复合长丝多道预网络长丝的加工工艺 | |
CN116180249A (zh) | 一种熔体直纺聚酰胺56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H02112409A (ja) | ポリ−パラフエニレンテレフタルアミド系繊維の製造法 | |
CN108754648A (zh) | 一种超粗旦锦纶6全牵伸母丝的生产方法 | |
CN112680815B (zh) | 聚酰胺5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TWI855241B (zh) | 高強度聚醯胺610複絲、繩索、球拍網弦、包材料用織物、漁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