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4155A -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4155A
TW202014155A TW108141844A TW108141844A TW202014155A TW 202014155 A TW202014155 A TW 202014155A TW 108141844 A TW108141844 A TW 108141844A TW 108141844 A TW108141844 A TW 108141844A TW 202014155 A TW202014155 A TW 2020141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pressing groove
locking member
item
circula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11423B (zh
Inventor
呂杰峯
蘇義鈞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1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142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4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4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1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142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其包括一螺釘組件、至少一支撐件、一延長件以及一鎖固件。支撐件連接於螺釘組件之一容置件的其中一側壁。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連接部位於延長件相對於容置件的一端。延長部具有一穿孔。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並連接於二側壁,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緊迫槽包括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時,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於釋放位置及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Description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的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脊椎係為決定人體活動能力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當脊椎發生病變時,特別是腰椎區段(Lumbar region)時,往往會對患者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包括引起疼痛、麻木感、無力感,甚至是大小便失禁或困難等症狀。脊椎病變發生的原因大多是椎體(骨節段)之間發生移位使得神經或脊髓受到壓迫,臨床上再因成因不同而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症、脊椎滑脫症、脊椎管狹窄症或是退化性脊椎側彎等。當病情嚴重時,患者往往無法藉由矯正改善不適,而必須仰賴脊椎手術進行復位治療,至於如何有效的固定復位後的椎體避免再次發生移位,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目前最穩定且應用也最為廣泛的治療手段為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Pedicle screw fixation system)。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可應用在傳統椎間盤切除後的椎節固定與復位、頸椎退化治療及脊椎側彎矯正等脊椎融合手術。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具有多個椎弓螺釘(又稱螺釘組件),椎弓螺釘可以是單軸向或多軸向椎弓螺釘,但以多軸向椎弓螺釘的使用較為便利。可先參考圖1B所示,每一個椎弓螺釘大致可區分為釘桿(Screw shaft)及容置件(Receiver,又稱Tulip),另外加一個鎖固螺絲(又稱螺帽,Nut,圖未示)。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的手術歷程係先將椎弓螺釘兩兩一組地由脊突二側的椎弓位置植入椎體,並將連接桿(Rod)調整成具有適當的彎曲角度後,再利用手術工具將鎖固螺絲連同連接桿壓鎖於容置件內,以完成前後椎體的復位或穩定。
傳統的脊椎手術是屬於開放式的,其係於患者背部做中線切口,把肌肉組織切開推到椎骨外側,並剝離骨膜以暴露出椎節,再開始安裝上述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此術式的問題不止是傷口大、失血量高,影響更大的是解剖構造被破壞所造成的傷口恢復慢。再者,因為術後肌肉彈性減退或纖維化變硬,還會帶來嚴重的酸痛、疼痛感,以及感染機率變高等不良影響。上述問題導致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上升及醫療總體開支增加,對於公共衛生政策而言,亦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因此,近年來可大幅縮小傷口的脊椎微創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逐漸受到施術者及患者之青睞,其臨床重要性亦日益增高。
一般而言,脊椎微創手術的定義是傷口必須小於三公分以下,且應盡量避免解剖構造上的傷害,但是手術實施時常常因為切口周緣的肌肉密合而產生術野不足或手術工具操作被阻礙的問題。在脊椎微創手術中,通常會裝設延長件或套筒,以維持手術路徑。具體而言,手術係於患者背部上對應脊突二側椎弓的位置劃出小切口後,再將裝設有延長件或套筒的椎弓螺釘植入椎體,藉由延長件或套筒維持手術路徑,其後才能在術野充足或實施手術無礙的情況下於椎弓螺釘上操作手術工具、配件以及完成椎弓螺釘內固定系統的架設。然而,一般的延長件僅藉由簡單的卡合結構連接容置件,而套筒則是直接夾持或套設於容置件的外部,此些連接方式的穩定性都不佳,只要遇到外力就非常容易造成延長件或套筒歪斜、滑動、甚至是鬆脫。因此,有製造商透過增加支撐件的設計,提高延長件與容置件的連接穩定性。
圖1A為習知具有延長件及支撐件之椎弓螺釘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所示之延長件與椎弓螺釘的分解示意圖,請參考圖1A及圖1B所示。此類型的椎弓螺釘9包括釘桿91及容置件92,容置件92為U型,並具有二側壁921。支撐件8設置於側壁921的頂面,並往縱軸方向Y延伸。延長件7具有穿孔71,其穿過支撐件8後,延長件7的一端即可與側壁921相互連接。藉由支撐件8的設計,以提高延長件7與容置件92的連接穩定性。為避免支撐件8於穿孔71內發生位移,導致延長件7鬆脫的可能性,更進一步於延長件7設置鎖固結構72。
圖1C為圖1B所示之A-A線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C所示。延長件7於靠近鎖固結構72的位置具有側孔,使支撐件8可自側孔露出,並與鎖固結構72接觸。藉由鎖固結構72之表面的曲線設計,當轉動鎖固結構72時,鎖固結構72可與支撐件8產生干涉,以將支撐件8迫緊於穿孔71內,進而固定支撐件8與延長件7的相對位置。此類型的鎖固結構72於組裝時須分別轉動二側的鎖固結構72,且鎖固結構72設置於延長件7的外側。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的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此裝置包括螺釘組件、至少一支撐件、一延長件及一鎖固件,且支撐件連接於螺釘組件的容置件。延長件可穿過支撐件,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藉由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且鎖固件被轉動後可透過緊迫槽抵壓支撐件,除提供穩定延長件與支撐件之相對位置的功能外,更可避免裝置整體外徑大幅增加的問題,同時轉動方式的操作相當便利。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其包括一螺釘組件、至少一支撐件、一延長件以及一鎖固件。螺釘組件包括一容置件及一固定件。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固定件連接於限位部。支撐件連接於二側壁的其中之一,並向裝置之一縱軸方向延伸。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連接部位於延長件相對於容置件的一端。延長部具有一穿孔。其中,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並連接於二側壁,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緊迫槽包括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時,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於釋放位置及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延長組件,應用於一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此裝置包括一螺釘組件及至少一支撐件。螺釘組件包括一容置件。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支撐件連接於二側壁的其中之一,並向裝置之一縱軸方向延伸。延長組件包括一延長件以及一鎖固件。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連接部位於延長件相對於容置件的一端。延長部具有一穿孔。其中,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並連接於二側壁,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緊迫槽包括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時,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於釋放位置及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又提供一種鎖固件,應用於一裝置。裝置包括至少一支撐件以及一延長件。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延長部具有一穿孔,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鎖固件包括至少一緊迫槽,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緊迫槽包括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時,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於釋放位置及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鎖固件為環形且具有一圓形開口,圓形開口與緊迫槽相連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圓形開口具有一圓心,釋放位置與圓心的距離大於緊迫位置與圓心的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鎖固件係以圓形開口套設於連接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緊迫槽與圓形開口之間具有一參考弧線,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圓形開口的周長的比值介於1/6至2/5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圓形開口的周長的比值是3/8。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緊迫位置與圓心的連線及釋放位置與圓心的連線之間具有一角度,角度大於14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緊迫槽更具有一起點及一終點,起點與終點分別位於緊迫槽的相對二端,起點是鎖固件內側與圓心具有最大距離的位置,終點是鎖固件內側與圓心具有最短距離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支撐件自連接部的表面突出一預定長度,最大距離大於圓形開口的半徑與預定長度的總和,最小距離實質上等於圓形開口的半徑。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緊迫槽形成於鎖固件之內側,緊迫槽與圓心之間的距離自起點至終點逐漸縮短。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更包括一固定蓋,套設於連接部。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連接部更具有至少一限位槽,其與延長部之該穿孔連通,支撐件部分被包覆於限位槽內。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延長件包括二該延長部,分別連接於該二側壁。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延長件具有複數側通孔,該些側通孔相互平行地排列於延長部,並與穿孔相連通。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延長組件更包括一固定蓋,其套設於連接部。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又提供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的組裝方法,裝置包括一螺釘組件、至少一支撐件、一延長件以及一鎖固件。螺釘組件包括一容置件,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延長部具有一穿孔。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組裝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具有支撐件的螺釘組件,且支撐件連接於該二側壁的其中之一,並向裝置之一縱軸方向延伸;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並連接於該二側壁,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使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以及轉動鎖固件,使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且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自一釋放位置移動至一緊迫位置。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的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當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時,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於釋放位置及緊迫位置之間移動。當支撐件向緊迫位置移動時,緊迫槽對於支撐件的壓迫力道會逐漸加強,使得支撐件與延長件之間的干涉程度逐漸增加,固定的效果更好,支撐件與延長件之間更不容易發生相對位移,讓延長件不會與螺釘組件分離。
另外,由於鎖固件的機構設計是可轉動地套設於連接部上,所以裝置不會因為鎖固件而額外增加外徑,或是裝置的外徑僅會略微增加,更有利於微創手術使用。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首先,本發明之用於穩定骨節段(bone segment)手術之裝置係以用於微創脊椎手術之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的椎弓螺釘為實施例說明本裝置的技術特點及應用方式,但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知,本發明並不以椎弓螺釘或微創脊椎手術為限。
圖2為本發明之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的分解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1(以下簡稱為裝置1),其包括一螺釘組件10、至少一支撐件20、一延長件30以及一鎖固件40。本實施例之螺釘組件10即為椎弓螺釘內固定系統的其中一個椎弓螺釘(又稱為椎弓根螺釘),支撐件20及延長件30裝設於螺釘組件10,而鎖固件40設置於延長件30。
一般來說,需要實施椎弓螺釘內固定系統手術的患者大多是腰椎(Lumbar)發生病變,具體位置通常是在腰椎L4、L5之間。施術者利用開路鑽(Awl)等器械由腰椎椎節上的進釘點進入,穿過椎弓根達到椎體的鬆質骨處形成進釘通道。其後施術者可選擇是否對進釘通道進行擴張或攻牙(Tapping),以更利於螺釘植入。進釘通道準備完成後,施術者先於患者體外組裝本實施例之裝置1,例如先完成螺釘組件10的組裝,再將支撐件20及延長件30與螺釘組件10結合,最後裝上鎖固件40並轉動,以穩定支撐件20與延長件30的相對位置,避免延長件30從螺釘組件10上脫落。裝置1組裝完成後,再植入椎體,亦即將支撐件20、延長件30及鎖固件40連同螺釘組件10一併植入椎體。但在其他不同實施例中,施術者亦可以先將裝設好支撐件20的螺釘組件10植入椎體,然後再沿著支撐件20裝設延長件30以及鎖固件40。
圖4為圖2所示之裝置的組裝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同時參考圖2、圖3及圖4。以下配合裝置1組裝方法及順序,說明螺釘組件10、支撐件20、延長件30及鎖固件40的細部結構,及其連接關係。
步驟S10:組裝螺釘組件10。
本實施例之螺釘組件10包括一容置件11及一固定件12,容置件11通常為U型,故又可稱為U型頭或U頭。容置件11具有一限位部111及相對之二側壁112。限位部111位於容置件11的下凹處,相對的二側壁112於限位部111兩側分別向裝置1之一縱軸方向Y延伸。限位部111與側壁112共同形成可容置脊椎手術配件的容置空間113,例如椎弓螺釘內固定器系統的連接桿及固定連接桿的鎖固螺絲。除了容置連接桿及鎖固螺絲,施術者在手術中也是利用容置空間113連結不同脊椎手術工具與螺釘組件10。
本實施例之固定件12為釘桿,固定件12連接於限位部111。固定件12與容置件11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球形接頭組合孔洞的方式連接,以器械品名而言,前者稱單軸向螺釘(Monoaxial screw),後者稱多軸向螺釘或萬向螺釘(Polyaxial screw)。本實施例係萬向螺釘為例,以下先簡單說明螺釘組件10的組裝方式。
本實施例之固定件12具有球狀頭部,而限位部111係為穿孔,固定件12的球狀頭部容置於限位部111內。於組裝螺釘組件10時,先將固定件12由容置空間113往限位部111的方向,使固定件12穿過限位部111。由於固定件12的球狀頭部直徑較限位部111的內徑為大,所以會卡在限位部111。較佳的,螺釘組件10更可具有內蓋,可利用治具將固定件12的內蓋121與球狀頭部一併用力下壓而卡固於限位部111,以完成固定件12與容置件11的組合。另外,固定件12上的螺紋(Thread)可以隨著植入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設計,其中螺牙均勻分布在固定件12上的一種是由椎弓處植入的椎弓螺釘,另一種則是螺牙上密下疏的皮質骨釘,但本發明不以任何一種為限。另外說明的是,微創脊椎手術的普遍定義是指單一的手術切口不大於三公分,因此不論是椎弓螺釘或皮質骨釘都可應用在微創脊椎手術中。
步驟S20:提供具有支撐件20的螺釘組件10,且支撐件20連接於二側壁112的其中之一,並向裝置1之縱軸方向Y延伸。
圖5A為圖3所示之支撐件組裝於螺釘組件前的示意圖,圖5B為圖3所示之延長件組裝於螺釘組件前的示意圖,請搭配圖5A所示。完成螺釘組件10的組裝後,可取至少一個支撐件20,由上往向下連接於螺釘組件10的其中一側壁112頂面。組合後的支撐件20與側壁112同樣是以縱軸方向Y為延伸方向。為達到較佳的固定效果,可取二個支撐件20分別連接於螺釘組件10的二側壁112頂面。
較佳的,支撐件20可以為長桿的結構,並可利用各種具生物相容性且有一定剛性的材料製成,例如鈦合金。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20係以螺鎖的方式連接於側壁112的頂面,結合成為具有支撐件20的螺釘組件10。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其他可拆卸的方式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支撐件20與容置件11可以是一體成型,當螺釘組件10組裝(步驟S10)完成時,亦同時提供具有支撐件20的螺釘組件10。
步驟S30:延長件30的延長部31以穿孔311穿過支撐件20並連接於二側壁112,且支撐件20部分突出延長部31至連接部32。
圖5C為圖3所示之延長件組裝於螺釘組件後的示意圖,請參考圖5B及圖5C所示。延長件30包括至少一延長部31及一連接部32,為強化穩定性,延長件30較佳是如本實施例具有二延長部31,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延長件30當然也可設計為具有一個延長的圓筒或套筒構型作為單一的延長部31。以圖5B所示之方向為例,連接部32是設計位在二個延長部31銜接的頂面312,使得連接部32以及二個延長部31形成一個顛倒的U形。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部32的外徑為11.6毫米,而二個延長部31組裝後形成的外徑為14毫米,二個延長部31在頂面312形成的外徑亦為14毫米。外徑較小的連接部32在頂面312保留了空間讓鎖固件40套接,且套接鎖固件40後的外徑(14毫米)仍可以維持不大於二個延長部31形成的最大外徑(14毫米),維持裝置外型的簡化以及避免尺寸增大。
相較於習知的延長件7及其鎖固結構72,鎖固件40的構型設計可提供固定支撐件20以及延長件30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避免增加裝置1的最大外徑,更有利於達成微創手術的目標。以手術中需要使用的抗扭套筒為例來說明,抗扭套筒在使用時要套住延長件30後由上往下移動到螺釘組件10上的工作位置,但為了通過習知延長件7上的鎖固結構72,就必須有較大的內徑,也就是抗扭套筒本身的尺寸就會增大,連帶造成通過切口時擴大了切口。本實施例之裝置1的整體外徑不會因鎖固件40的設置而增加,故即便加上抗扭套筒套後,外徑仍可維持在三公分以內,符合微創手術的需求。
如圖3及圖5B所示,各個延長部31的內部皆具有一穿孔311,穿孔311呈長通道狀,且穿孔311的兩側開口分別位於延長部31的頂面312以及套接在側壁112上的底端313。於組裝時,施術者可將支撐件20由延長部31之底端313的開口進入。其後,延長部31以支撐件20為軸往側壁112的方向移動,使二個支撐件20分別穿過二個延長部31的穿孔311,且由頂面312的開口突出至連接部32旁。延長部31底端313具有與側壁112對應的構型,用於連接於側壁112。如圖5C所示,本實施例之延長部31與側壁112同為弧面結構,當延長部31穿過支撐件20後連接於二側壁112的頂端。
較佳的,本實施例之延長部31係藉由底端313開設之凹槽314與側壁112相互連接。詳細而言,各延長部31的底端具有凹槽314,且位於底端313之穿孔311的開口設置於凹槽314內(可先參考圖13所示)。凹槽314於延長部31之底端313及連接底端313之一側面對外連通,換言之,凹槽314有二側面係為開放面而可對外連通,其一即為延長部31的底端表面,另一為相對另一延長部31該側的側面,使凹槽314可以對接於側壁112於外側的部份,以達成延長部31與側壁112的連接。須說明的是,在此種機構尺寸縮小、連接方式簡化的情況下,能使延長部31不會輕易地與側壁112脫離的原因是延長部31受到內側支撐件20的支撐。
請參考圖6所示,圖6為圖2所示之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容置件11的側壁112具有一接合部112a及一可移除部112b。其中,接合部112a位於限位部111兩側並與限位部111連接,而可移除部112b則於縱軸方向Y上連接接合部112a。螺釘組件10植入病患的椎體後,施術者可利用折斷器移除可移除部112b。較佳的,本實施例之凹槽314的深度大於可移除部112b的長度,使凹槽314同時卡合在可移除部112b及接合部112a的外側。由於手術中難以避免因不當施力而意外造成可移除部112b被折斷,凹槽314的深度較長的設計可以避免延長件30連帶發生脫落。
連接部32位於延長件30相對於螺釘組件10的另一端。支撐件20穿過延長部31的穿孔311後,支撐件20會由頂面312的開口突出至連接部32旁。
如圖7所示,圖7為圖5C所示之B區域的放大示意圖。本實施例並不限制支撐件20的長度,但支撐件20應於穿過穿孔311後仍有部分突出於頂面312並達到連接部32的外側。較佳的,支撐件20的長度可介於117毫米至121毫米之間,而直徑大約為2毫米以下,較佳可為1.2毫米。較佳的,支撐件20可沿著縱軸方向Y突出於連接部32,例如支撐件20自連接部32的頂面322突出1毫米至3毫米,其可用於辨識支撐件20螺鎖於側壁112的深度。以支撐件20自連接部32的頂面322突出2毫米為例,若支撐件20螺鎖於側壁112,且延長件30以穿孔311穿過支撐件20後,支撐件20自連接部32突出的高度大於2毫米,則表示支撐件20未確實地連接於側壁112。此時,可再施加壓力,將支撐件20向下鎖緊於側壁112。
連接部32較佳具有至少一限位槽321。如圖3及圖7所示,本實施例之連接部32具有相對的二限位槽321,以分別與二延長部31的穿孔311連通。限位槽321的構型與支撐件20相互配合,本實施例之支撐件20為圓柱狀,所以限位槽321對應設計為弧形凹槽。支撐件20穿過穿孔311後,突出於頂面312的部分就容置於限位槽321。由於限位槽321是弧形凹槽,所以支撐件20部分被包覆於限位槽321內。亦即,支撐件20有一側位在限位槽321內,另一側則外露於限位槽321外。又,本實施例將支撐件20突出於連接部32的表面的長度稱為預定長度L,亦即,支撐件20自連接部32的表面突出預定長度L,如圖7所示(亦可先參考圖9所示)。預定長度L較佳可以介於2毫米至4毫米之間。
步驟S40:鎖固件40套設於連接部32,使支撐件20位於連接部32與鎖固件40的緊迫槽41之間。
圖8為圖5C所示之鎖固件的放大示意圖,圖9為圖5C所示之鎖固件組裝於連接部後的上視圖,請同時參考圖5C、圖8及圖9所示。延長件30組裝於螺釘組件10後,施術者可將鎖固件40套設於延長件30的連接部32。鎖固件40的內側具有至少一緊迫槽41,本實施例之鎖固件40具有對稱設置的二個緊迫槽41,以分別對應於位於連接部32之相對二側的支撐件20。施術者可先將緊迫槽41之釋放位置411對準支撐件20後,再將鎖固件40套設至連接部32。完成後,支撐件20位於連接部32與緊迫槽41之間。關於釋放位置411的細節,於後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之延長件30之連接部32的整體實質上為圓筒形(中間開口供手術器械進出),而鎖固件40為環形並具有一圓形開口42。圓形開口42的內徑略大於或實質上等於連接部32的外徑,使鎖固件40可以圓形開口42套於連接部32上。緊迫槽41亦形成於鎖固件40的內側,且圓形開口42與緊迫槽41相連通。如圖8所示,緊迫槽41是以圓形開口42為基準,向外側擴張的弧形凹槽。具體而言,緊迫槽41與圓形開口42之間具有一參考弧線C,緊迫槽41自參考弧線C向鎖固件40的外側擴張。需說明的是,參考弧線C是虛擬的參考線,其位於緊迫槽41與圓形開口42的交界。
在本實施例中,緊迫槽41包括支撐件20之一釋放位置411(如圖9所示)及一緊迫位置412(請先參考圖11所示),而圓形開口42具有一圓心421。釋放位置411可以是例如(1)支撐件20尚未被緊迫,或尚未與連接部32之間產生干涉的位置;或是(2)支撐件20在此位置時,支撐件20與連接部32之間不會形成足以使延長件30無法相對於支撐件20移動的摩擦力或干涉強度。以操作的角度而言,當支撐件20位於緊迫槽41內的釋放位置時,施術者可以將延長件30沿縱軸方向Y向上抽離支撐件20。相反地,緊迫位置412即是例如(1)支撐件20受到鎖固件40的擠壓而被緊迫或與連接部32之間產生干涉的位置;或是(2)支撐件20在此位置時,支撐件20與連接部32之間具有使延長件30無法相對於支撐件20移動的摩擦力或干涉強度。此時,施術者無法將延長件30沿縱軸方向Y向上抽離支撐件20,延長件30也不會受到外力影響而與螺釘組件10分離。特別說的是,釋放位置411及緊迫位置412是依據上述定義來判斷,並非一定是在緊迫槽41的任何位置,例如搭配不同尺寸或軟硬不同的支撐件20,釋放位置411及緊迫位置412在緊迫槽41上的具體位置可能會有所變化。
請參考圖8所示,釋放位置411與圓心421的距離D1大於等於圓形開口42的半徑r與預定長度L的總和,且大於緊迫位置412與圓心421的距離D2。
設計緊迫槽41的構型時,可先定義緊迫槽41於鎖固件40的分佈範圍,此點可以透過決定參考弧線C的弧長來達成。例如,參考弧線C的弧長之於圓形開口42的周長的比值可介於1/6至2/5之間,較佳可以是3/8。以3/8為例說明,鎖固件40具有對稱的二個緊迫槽41,對應具有二條參考弧線C,每一條參考弧線C的弧長為圓形開口42之周長的3/8,二條參考弧線C的弧長則為圓形開口42之周長的3/4。因此,鎖固件40之內側有1/4的範圍緊貼於連接部32,其餘部分則向外側擴張形成對稱的二個緊迫槽41。
緊迫槽41是位於鎖固件40內側橫向開設的凹槽,且槽空間會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漸縮小。具體而言,緊迫槽41的起點413(其可以為支撐件20的釋放位置411之一)是由參考弧線C的一端向鎖固件40外側推出等同於預定長度L之距離後所界定的結構。而緊迫槽41的終點414(其可以為支撐件20的緊迫位置412之一)則與參考弧線C的另一端疊合。另以與圓心421距離來說明,緊迫槽41的起點413是鎖固件40內側與圓心421具有最大距離(即圖8所示之距離D1)的位置,且最大距離大於圓形開口42的半徑r與預定長度L的總合。緊迫槽41的終點414與圓心421之距離D3實質上等於圓形開口42的半徑r,即鎖固件40內側與圓心421具有最短距離(即圖8所示之距離D3)。由此可知,緊迫槽41與圓心421之間的距離,自起點413至終點414逐漸縮短,藉此形成槽空間漸縮的凹槽。
圖10為圖8所示之鎖固件的放大示意圖,請參考圖10所示,以下搭配圖10說明如何設計鎖固件40內側之圓形開口42及緊迫槽41。首先,於圖面上在鎖固件40內側定義圓形開口42,本實施例之圓形開口42的半徑r是5.8毫米。接著,取自圓形開口42的圓心421向右偏移1.3毫米、且向下偏移1.5毫米的位置,作為其中一個緊迫槽41的圓心415,並繪製半徑r1為6毫米的3/8圓,其即為代表第一象限的緊迫槽41弧面的線段。再自圓形開口42的圓心421向左偏移1.3毫米、且向上偏移1.5毫米的位置,作為另一個緊迫槽41的圓心415,同樣繪製半徑r1為6毫米的3/8圓,其即為代表第三象限的緊迫槽41弧面的線段。將代表緊迫槽41弧面的線段以及圓形開口42疊合的輪廓圖面利用加工機具進行削切可以形成鎖固件40的內側構型。
於步驟S40中,鎖固件40套設於連接部32時,先是以釋放位置411對準於支撐件20後,再將鎖固件40套設至連接部32,此時,支撐件20位於連接部32與緊迫槽41的釋放位置411之間,如圖9所示。由於鎖固件40是以套設連接部32的方式組合於延長件30,相對於習知設計,裝置1具有較為簡化的外型,且最大寬度也不會增加。
步驟S41:取一固定蓋50套設於連接部32。
較佳的,本實施例之裝置1更包括一固定蓋50。先將鎖固件40套設於連接部32(步驟S40)後,再將固定蓋50套設於連接部32(步驟S41)。組裝後,固定蓋50位於延長件30的頂端,以將鎖固件40限制在延長部31與固定蓋50之間,避免鎖固件40自延長件30的頂端脫落。
步驟S50:轉動鎖固件40,使緊迫槽41相對於連接部32轉動,且支撐件20自緊迫槽41之釋放位置411移動至緊迫位置412。
圖11為圖9所示之支撐件於釋放位置間移動的示意圖,圖12為圖11所示之支撐件自釋放位置移動至緊迫槽的緊迫位置的示意圖。將鎖固件40套設至連接部32的外側(步驟S40)後,施術者可轉動鎖固件40,藉此使鎖固件40相對於連接部32被轉動。如圖9、圖11及圖12所示,當鎖固件40以順時針方向相對於連接部32被轉動時,支撐件20相對於鎖固件40沿著緊迫槽41自釋放位置411向緊迫位置412移動。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當鎖固件40以順時針方向被轉動0度至16度時,支撐件20皆處於未被壓迫或擠壓的釋放狀態,故釋放位置411可以是此段區間中的任一位置,如圖11所示。又,由於緊迫槽41為漸縮的凹槽,故緊迫槽41對支撐件20向內的擠壓,或造成支撐件20與連接部32之間的干涉會隨著轉動的角度而漸增,直至鎖固件40無法被轉動時,此時可稱該位置稱為緊迫位置412。因此,本實施例之釋放位置411與緊迫位置412並非相鄰。在本實施例中,當鎖固件40被轉動超過30度時,緊迫槽41對支撐件20壓迫的程度,始達到延長件30無法相對於支撐件20移動的干涉強度。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之緊迫位置412與圓心421的連線及釋放位置411與圓心421的連線之間具有一角度θ,且角度θ可大於14度。
當支撐件20逐漸接近緊迫位置412或甚至位於緊迫位置412時,緊迫槽41會向支撐件20提供一個向內擠壓的力量,該力量推動支撐件20向內移動,結果迫緊支撐件20與連接部32,達到固定支撐件20與延長件30相對位置的效果。此時,支撐件20無法相對於延長件30發生縱軸方向Y上的移動,避免延長件30自側壁112鬆脫。具體而言,當支撐件20位於緊迫位置412時,支撐件20對連接部32產生一作用力,而連接部32則對支撐件20產生一反作用力。若須使延長件30相對於支撐件20移動,則必須克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因此,當轉動幅度增加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增加,進而使延長件30與支撐件20之間更難以發生位移的情形。
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緊迫槽41的緊迫位置412與終點414不一定相同,且又以不相同者為較佳。由於緊迫位置412至終點414之間,緊迫槽41與圓心421之間的距離仍然逐漸縮短,槽空間也是持續縮小,藉此可吸收支撐件20因使用而產生的磨損,維持原有的功能。詳細來說,由於支撐件20經由長時間或多次操作後,支撐件20會磨耗而逐漸變細,此時只要增加鎖固時鎖固件40旋轉的角度,讓支撐件20沿著緊迫槽41更向終點414移動,就可以解決支撐件20因磨損變細而不易被迫緊的問題。當然,此時支撐件20的緊迫位置412會更靠近於終點414。據此也可知,緊迫位置412非是固定不變的一個位置,而是可依據使用需求而變動。
總的來說,施術者先將支撐件20螺鎖於容置件11的側壁112,如圖5A及圖5B所示。接著,再將延長件30以延長部31的穿孔311穿過支撐件20,並將其凹槽314卡合容置件11的側壁112,如圖5C所示,並可藉由轉動鎖固件40以將支撐件20與連接部32迫緊,如圖11及圖12所示。前述組裝步驟簡易,而裝完成後,施術者即可利用器械將裝置1植入患者的椎體,並可與其他手術器械配合使用。藉由鎖固件40套設於連接部32,且支撐件20位於連接部32與緊迫槽41之間的設計,使鎖固件40不會額外增加裝置1或延長件30的外徑,且旋轉鎖固件40的動作方便操作。
於拆除延長件30時,僅須將反轉鎖固件40,使支撐件20自緊迫槽41的緊迫位置412朝向釋放位置411移動。此時,支撐件20與連接部32之間的壓力會逐漸釋放,所以可沿著縱軸方向Y移除延長件30。
本實施例之延長件30可重複利用,惟使用前須先進行消毒。延長件30具有複數側通孔33,該些側通孔33相互平行地排列於延長部31,並與穿孔311相連通,如圖13所示,圖13為圖3所示之E區域的放大示意圖。藉由側通孔33的設置,進行消毒時,蒸氣可經由側通孔33進入穿孔311內,以避免血垢堆積於穿孔311的情形發生。
另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延長組件,應用於一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裝置包括一螺釘組件、至少一支撐件,螺釘組件包括一容置件,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二支撐件分別連接於該二側壁。關於螺釘組件及支撐件的細部結構及其連接關係,可直接參考前述實施例之螺釘組件10及支撐件20,於此不加贅述。又,延長組件包括一延長件及一鎖固件,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並連接於該二側壁,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又,延長組件更可包括一固定蓋,其套設於連接部。關於延長組件的延長件及鎖固件,亦可直接參考前述實施例之裝置1的延長件30及鎖固件40,而延長組件的固定蓋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之固定蓋50,於此亦不贅述。
另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種鎖固件,應用於一裝置。裝置包括至少一支撐件以及一延長件。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延長部以穿孔穿過支撐件,且支撐件部分突出延長部至連接部。鎖固件套設於連接部。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支撐件位於連接部與緊迫槽之間。同樣的,鎖固件亦可直接參考前述實施例之裝置1的鎖固件40,於此亦不贅述。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的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當鎖固件相對於連接部被轉動時,支撐件相對於鎖固件沿緊迫槽於釋放位置及緊迫位置之間移動。當支撐件向緊迫位置移動時,緊迫槽對於支撐件的壓迫力道會逐漸加強,使得支撐件與延長件之間的干涉程度逐漸增加,固定的效果更好,支撐件與延長件的相對位置,讓延長件不會與螺釘組件分離。
另外,由於鎖固件的機構設計是可轉動地套設於連接部上,所以裝置不會因為鎖固件而額外增加外徑,或是裝置的外徑僅會略微增加,更有利於微創手術使用。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裝置 10:螺釘組件 11:容置件 111:限位部 112:側壁 112a:接合部 112b:可移除部 113:容置空間 12:固定件 121:內蓋 20:支撐件 30:延長件 31:延長部 311:穿孔 312:頂面 313:底端 314:凹槽 32:連接部 321:限位槽 322:頂面 33:側通孔 40:鎖固件 41:緊迫槽 411:釋放位置 412:緊迫位置 413:起點 414:終點 415、421:圓心 42:圓形開口 50:固定蓋 7:延長件 71:穿孔 72:鎖固結構 8:支撐件 9:椎弓螺釘 91:釘桿 92:容置件 921:側壁 C:參考弧線 D1、D2、D3:距離 L:預定長度 r、r1:半徑 Y:縱軸方向 θ:角度
圖1A為習知具有延長件及支撐件之椎弓螺釘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之延長件與椎弓螺釘的分解示意圖。 圖1C為圖1B所示之A-A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之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之裝置的組裝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5A為圖3所示之支撐件組裝於螺釘組件前的示意圖。 圖5B為圖3所示之延長件組裝於螺釘組件前的示意圖。 圖5C為圖3所示之延長件組裝於螺釘組件後的示意圖。 圖6為圖2所示之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圖5C所示之B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圖8為圖5C所示之鎖固件的放大示意圖。 圖9為圖5C所示之鎖固件組裝於連接部後的上視圖。 圖10為圖8所示之鎖固件的放大示意圖。 圖11為圖9所示之支撐件於釋放位置間移動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所示之支撐件自釋放位置移動至緊迫槽的緊迫位置的示意圖。 圖13為圖3所示之E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1:裝置
10:螺釘組件
11:容置件
111:限位部
112:側壁
113:容置空間
12:固定件
121:內蓋
20:支撐件
30:延長件
31:延長部
311:穿孔
312:頂面
313:底端
314:凹槽
32:連接部
321:限位槽
33:側通孔
40:鎖固件
50:固定蓋

Claims (24)

  1. 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包括: 一螺釘組件,包括: 一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及 一固定件,連接於該限位部; 至少一支撐件,連接於該二側壁的其中之一,並向該裝置之一縱軸方向延伸; 一延長件,包括: 一連接部,位於該延長件相對於該容置件的一端;及 至少一延長部,具有一穿孔,其中該延長部以該穿孔穿過該支撐件並連接於該二側壁,且該支撐件部分突出該延長部至該連接部;以及 一鎖固件,套設於該連接部,該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該支撐件位於該連接部與該緊迫槽之間,該緊迫槽包括該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該鎖固件相對於該連接部被轉動時,該支撐件相對於該鎖固件沿該緊迫槽於該釋放位置及該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其中該鎖固件為環形且具有一圓形開口,該圓形開口與該緊迫槽相連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該鎖固件係以該圓形開口套設於該連接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其中該緊迫槽與該圓形開口之間具有一參考弧線,該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該圓形開口的周長的比值介於1/6至2/5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其中該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該圓形開口的該周長的比值是3/8。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更包括: 一固定蓋,套設於該連接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其中該連接部更具有至少一限位槽,其與該延長部之該穿孔連通,該支撐件部分被包覆於該限位槽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其中該延長件包括二該延長部,分別連接於該二側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穩定節骨段手術之裝置,其中該延長件具有複數側通孔,該些側通孔相互平行地排列於該延長部,並與該穿孔相連通。
  10. 一種延長組件,應用於一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該裝置包括一螺釘組件及至少一支撐件,該螺釘組件包括一容置件,該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該支撐件連接於該二側壁的其中之一,並向該裝置之一縱軸方向延伸,該延長組件包括: 一延長件,包括: 一連接部,位於該延長件相對於該容置件的一端;及 至少一延長部,具有一穿孔,其中該延長部以該穿孔穿過該支撐件並連接於該二側壁,且該支撐件部分突出該延長部至該連接部;以及 一鎖固件,套設於該連接部,該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該支撐件位於該連接部與該緊迫槽之間,該緊迫槽包括該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該鎖固件相對於該連接部被轉動時,該支撐件相對於該鎖固件沿該緊迫槽於該釋放位置及該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鎖固件為環形具有一圓形開口,該圓形開口與該緊迫槽相連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鎖固件係以該圓形開口套設於該連接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緊迫槽與該圓形開口之間具有一參考弧線,該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該圓形開口的周長的比值介於1/6至2/5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該圓形開口的該周長的比值是3/8。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更包括: 一固定蓋,套設於該連接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連接部更具有至少一限位槽,其與該延長部之該穿孔連通,該支撐件部分被包覆於該限位槽內。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延長件包括二該延長部,分別連接於該二側壁。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延長組件,其中該延長件具有複數側通孔,該些側通孔相互平行地排列於該延長部,並與該穿孔相連通。
  19. 一種鎖固件,應用於一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支撐件以及一延長件,該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該延長部具有一穿孔,該延長部以該穿孔穿過該支撐件,且該支撐件部分突出該延長部至該連接部,該鎖固件套設於該連接部,該鎖固件包括: 至少一緊迫槽,該支撐件位於該連接部與該緊迫槽之間,該緊迫槽包括該支撐件之一釋放位置及一緊迫位置,當該鎖固件相對於該連接部被轉動時,該支撐件相對於該鎖固件沿該緊迫槽於該釋放位置及該緊迫位置之間移動。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鎖固件,其中該鎖固件為環形且具有一圓形開口,該圓形開口與該緊迫槽相連通。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鎖固件,其中該鎖固件係以該圓形開口套設於該連接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鎖固件,其中該緊迫槽與該圓形開口之間具有一參考弧線,該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該圓形開口的周長的比值介於1/6至2/5之間。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鎖固件,其中該參考弧線的弧長之於該圓形開口的該周長的比值是3/8。
  24. 一種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的組裝方法,該裝置包括一螺釘組件、至少一支撐件、一延長件以及一鎖固件,該螺釘組件包括一容置件,該容置件具有一限位部及相對之二側壁,該延長件包括一連接部及至少一延長部,該延長部具有一穿孔,該鎖固件具有至少一緊迫槽,該組裝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提供具有該支撐件的該螺釘組件,且該支撐件連接於該二側壁的其中之一,並向該裝置之一縱軸方向延伸; 該延長部以該穿孔穿過該支撐件並連接於該二側壁,且該支撐件部分突出該延長部至該連接部; 該鎖固件套設於該連接部,使該支撐件位於該連接部與該緊迫槽之間;以及 轉動該鎖固件,使該鎖固件相對於該連接部被轉動,且該支撐件相對於該鎖固件沿該緊迫槽自一釋放位置移動至一緊迫位置。
TW108141844A 2018-10-09 2018-10-09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TWI711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844A TWI711423B (zh) 2018-10-09 2018-10-09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1844A TWI711423B (zh) 2018-10-09 2018-10-09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4155A true TW202014155A (zh) 2020-04-16
TWI711423B TWI711423B (zh) 2020-12-01

Family

ID=7113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844A TWI711423B (zh) 2018-10-09 2018-10-09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14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501B (zh) * 2022-10-11 2023-08-11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骨填充材料傳輸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6606B2 (en) * 2011-10-31 2015-01-20 Spineology Inc. Pedicle screw extension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501B (zh) * 2022-10-11 2023-08-11 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骨填充材料傳輸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1423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62950B2 (ja) 脊髄異常の治療のための減捻装置
TWI649064B (zh)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
US9649134B2 (en) Uniplanar screw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JP5912056B2 (ja) 多軸椎弓根スクリュ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固定システムキット
TWI682761B (zh)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AU2017234795A1 (en) Multipoint fixation implants
JP2010525874A (ja) 脊椎固定システムのための装着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した方法
US10238439B2 (en) Anterior spinal bone plate hol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1890036B2 (en) Closed-head polyaxial and monaxial screws
US11304728B2 (en) Integrated multipoint fixation screw
AU2019240266A1 (en) Multipoint fixation implants
TWI711423B (zh)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鎖固件、及組裝方法
JP6453863B2 (ja) ピン駆動型係合アームを有する棘突起間インプラント
US7914531B1 (en) Bone fix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US20210186584A1 (en) Bone fastener assembly instrument
KR20080093474A (ko) 뼈골절치료용시술기구
TWI682762B (zh) 用於穩定骨節段手術之裝置及其延長組件
KR100507615B1 (ko) 척추경 나사못 및 이를 갖는 척추경 나사못 조립체
JP2022532736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ベアリングを有する医療用クロスコネクタ
KR20210073749A (ko) 추간체 고정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