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0667A - 液壓操作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壓操作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010667A TW202010667A TW108126168A TW108126168A TW202010667A TW 202010667 A TW202010667 A TW 202010667A TW 108126168 A TW108126168 A TW 108126168A TW 108126168 A TW108126168 A TW 108126168A TW 202010667 A TW202010667 A TW 20201066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device
- attachment hole
- installation
- hydraulic operating
- hose attachmen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60T11/165—Single master cylinders for pressurised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2—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tilting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8—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s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F16D2055/0025—Brake calipers comprising a flat frame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ctuator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Lifting Devices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壓操作裝置,其包含一基底部件、一操作部件、一活塞及一安裝部件。該基底部件包括一氣缸內徑、一第一軟管附接孔及一第二軟管附接孔。該第一軟管附接孔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該第二軟管附接孔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該操作部件圍繞一樞軸以樞轉方式耦接至該基底部件。該安裝部件經組態以將該基底部件耦接至一把手。該安裝部件包括該把手應延伸穿過之一安裝開口。該第一軟管附接孔、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及該安裝開口設置於垂直於該樞軸之一參考平面上。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壓操作裝置。
人力車輛包括經組態以操作液壓組件的液壓系統。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液壓操作裝置包含一基底部件、一操作部件、一活塞及一安裝部件。該基底部件包括一氣缸內徑、一第一軟管附接孔及一第二軟管附接孔。該第一軟管附接孔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該第二軟管附接孔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該操作部件圍繞一樞軸以樞轉方式耦接至該基底部件。該活塞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氣缸內徑中且可操作地耦接至該操作部件,以回應於該操作部件之一樞轉移動而相對於該基底部件移動。該安裝部件經組態以將該基底部件耦接至一把手。該安裝部件包括該把手應延伸穿過之一安裝開口。該第一軟管附接孔、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及該安裝開口設置於垂直於該樞軸之一參考平面上。
運用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將該基底部件用作一左側操作裝置及一右側操作裝置兩者。此可降低該液壓操作裝置之一製造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安裝中心軸線。
運用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將該安裝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此可進一步降低該液壓操作裝置之一製造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或該第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第一中心軸線。
運用根據該第三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三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第二中心軸線。
運用根據該第四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四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氣缸內徑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氣缸中心軸線。
運用根據該第五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五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基底部件相對於該參考平面具有一對稱形狀。
運用根據該第六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六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相對於該參考平面具有一對稱形狀。
運用根據該第七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七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操作部件相對於該參考平面具有一對稱形狀。
運用根據該第八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七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基底部件包括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之一額外孔。
運用根據該第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將該額外孔用作一泄放孔或其他用途。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該第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額外孔包括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額外中心軸線的一額外開口。
運用根據該第十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有效地將該基底部件用作該左側操作裝置及該右側操作裝置兩者。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該第九態樣或該第十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氣缸中心軸線如沿著該樞軸查看而設置於該第一軟管附接孔與該額外孔之間。
運用根據該第十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利用相對於該氣缸中心軸線提供於該第一軟管附接孔之一反側上的一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該第九態樣至該第十一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進一步包含以螺紋方式與該額外孔嚙合之一插塞。
運用根據該第十二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視需要開放及閉合該額外孔。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二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中之至少一者如沿著該樞軸查看而面朝該安裝開口之該安裝中心軸線。
運用根據該第十三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利用提供於該基底部件與該把手之間的一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三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在垂直於該樞軸及該安裝中心軸線兩者之一垂直方向上比該樞軸更接近該安裝中心軸線。
運用根據該第十四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藉由針對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產生一空間來在該安裝狀態下提高該基底部件相對於該把手之定向的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四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在垂直於該樞軸及該安裝中心軸線兩者之一垂直方向上設置於該樞軸與該安裝中心軸線之間。
運用根據該第十五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針對一液壓軟管在該安裝狀態下利用該基底部件與該把手之間的一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五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在平行於該安裝中心軸線之一安裝軸線方向上設置於該樞軸與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之間。
運用根據該第一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針對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利用該樞軸與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之間的一空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六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氣缸內徑具有一氣缸中心軸線。該氣缸中心軸線非垂直於該安裝中心軸線,如沿著該樞軸查看。
運用根據該第十七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提高設計該安裝部件之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七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氣缸內徑具有一氣缸中心軸線。該氣缸中心軸線非平行於該安裝中心軸線,如沿著該樞軸查看。
運用根據該第十八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有可能提高設計該安裝部件之靈活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九態樣,根據該第一態樣至該第十八態樣中任一者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該基底部件包括一支撐部分,該支撐部分經組態以與該把手之一外部圓周表面接觸,而不在該把手延伸穿過該安裝部件之該安裝開口的一安裝狀態下夾緊該把手。該支撐部分在平行於該安裝中心軸線之一安裝軸線方向上與該安裝部件間隔開。
運用根據該第十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該支撐部分可在該安裝狀態下提高該基底部件相對於該把手之定向的穩定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十態樣,根據該第十九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經組態以使得該支撐部分包括一凹槽,附接至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中之一者的一液壓軟管在該安裝狀態下將延伸穿過該凹槽。
運用根據該第二十態樣之該液壓操作裝置,該支撐部分可藉由提高該基底部件相對於該把手之定向的穩定性來在該安裝狀態下改良該液壓軟管相對於該把手之穩定性。
現將參考附圖描述實施例,其中相似附圖標記指定貫穿各種圖式的對應或相同元件。
如圖1中所見,液壓操作裝置10經組態以安裝至人力車輛VH之把手HB。液壓操作裝置10經組態以運用第一液壓軟管H1連接至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經組態以安裝至把手HB。液壓操作裝置10經組態以運用第二液壓軟管H2連接至液壓操作裝置4。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經組態以經由液壓操作裝置10操作液壓操作裝置4。液壓操作裝置10經組態以操作液壓操作裝置4。在此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4係盤式制動器卡鉗。然而,液壓操作裝置4不限於制動器卡鉗。第一液壓軟管H1亦可被稱作液壓軟管H1。第二液壓軟管H2亦可被稱作液壓軟管H2。
舉例而言,人力車輛VH係應運用至少包括騎乘人力車輛VH之用戶(即,騎乘者)之人力的原動力行進的車輛。人力車輛VH具有任意數目個車輪。舉例而言,人力車輛VH具有至少一個車輪。在此實施例中,人力車輛VH較佳地相比於四輪式汽車之大小具有更小的大小。然而,人力車輛VH可具有任意大小。舉例而言,人力車輛VH可相比於四輪式汽車之大小具有更大的大小。人力車輛VH之實例包括自行車、三輪車及滑板車。在此實施例中,人力車輛VH係自行車。包括電動馬達之電輔助系統可應用於人力車輛VH (例如,自行車)以輔助用戶之肌肉原動力。亦即,人力車輛VH可係電動車。
在此實施例中,把手HB係下拉式把手且包括直部分HB1及彎曲下拉式部分HB2。液壓操作裝置10經組態以安裝至直部分HB1。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經組態以安裝至彎曲下拉式部分HB2。然而,液壓操作裝置10及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之位置不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2中所見,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包括托架2A、槓桿2B、主活塞2C及主腔室2D。托架2A包括主氣缸內徑2E。槓桿2B以樞轉方式耦接至托架2A。主活塞2C可移動地設置於主氣缸內徑2E中且耦接至槓桿2B。主活塞2C及主氣缸內徑2E界定主腔室2D。主腔室2D運用第一液壓軟管H1與液壓操作裝置10流體連通。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經組態以回應於槓桿2B相對於托架2A之樞轉移動而在主腔室2D中產生液壓。
如圖3中所見,液壓操作裝置4包括卡鉗體4A、一對從動活塞4B、一對從動腔室4C、一對摩擦部件4D。卡鉗體4A包括一對從動氣缸內徑4E且緊固至框架FM。從動活塞4B可移動地設置於從動氣缸內徑4E中。從動活塞4B及從動氣缸內徑4E界定從動腔室4C。摩擦部件4D可移動地附接至卡鉗體4A。從動活塞4B回應於傳輸至從動腔室4C之液壓而朝向盤式制動器轉子RT按壓摩擦部件4D。該對從動腔室4C運用第二液壓軟管H2與液壓操作裝置10流體連通。
如圖4中所見,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基底部件12及操作部件14。操作部件14圍繞樞軸A1以樞轉方式耦接至基底部件12。操作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提供為槓桿。操作部件14包括近端部分14A及與近端部分14A相對之遠端部分14B。操作部件14圍繞樞軸A1在近端部分14A處以樞轉方式耦接至基底部件12。操作部件14自近端部分14A延伸至遠端部分14B。遠端部分14B構成操作部件14之自由端。樞軸方向D1被界定為平行於樞軸A1。操作部件14可圍繞樞軸A1相對於基底部件12自靜止位置P11樞轉至操作位置P12。
在本申請案中,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靜止位置」指代諸如操作部件14之可移動部件在可移動部件未由用戶操作之狀態下保持靜止的位置。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操作位置」指代可移動部件已由用戶操作以執行液壓操作裝置4之操作的位置。
如圖5中所見,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安裝部件16。安裝部件16經組態以將基底部件12耦接至把手HB。安裝部件16包括把手HB應延伸穿過之安裝開口18。安裝開口18具有安裝中心軸線A2。如圖4中所見,把手HB之直部分HB1具有縱向中心軸線HB3。當安裝部件16將基底部件12耦接至把手HB時,安裝中心軸線A2與縱向中心軸線HB3重合。
如圖5中所見,在此實施例中,安裝部件16包括第一夾緊帶20、第二夾緊帶22及夾緊螺栓24。第一夾緊帶20耦接至基底部件12。第二夾緊帶22耦接至基底部件12。第一夾緊帶20包括第一彎曲部分20A及第一帶端部分20B。第一彎曲部分20A沿著把手HB之外部圓周表面自基底部件12延伸。第一帶端部分20B設置於第一彎曲部分20A之一端處。第二夾緊帶22包括第二彎曲部分22A及第二帶端部分22B。第二彎曲部分22A沿著把手HB之外部圓周表面自基底部件12延伸。第二帶端部分22B設置於第二彎曲部分22A之一端處。夾緊螺栓24將第一帶端部分20B耦接至第二帶端部分22B,以改變第一帶端部分20B與第二帶端部分22B之間的距離。
第一夾緊帶20及第二夾緊帶22中之每一者由可變形材料製成。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夾緊帶20及第二夾緊帶22中之每一者由薄金屬材料製成,例如鋼、不鏽鋼或鋁合金。第一夾緊帶20及第二夾緊帶22中之每一者與基底部件12一體地設置。然而,第一夾緊帶20及第二夾緊帶22中之至少一者可係與基底部件12分離之部件。第一夾緊帶20及第二夾緊帶22中之每一者的材料不限於此實施例。
基底部件12包括安裝接觸表面25。安裝接觸表面25具有沿著把手HB之外部圓周表面延伸的彎曲形狀。第一夾緊帶20、第二夾緊帶22及安裝接觸表面25界定安裝開口18。夾緊螺栓24包括桿24A及設置於桿24A之一端處的螺栓頭24B。桿24A包括外螺紋24C。第一帶端部分20B包括穿孔20C。第二帶端部分22B包括夾緊螺紋孔22C。桿24A延伸穿過穿孔20C。外螺紋24C以螺紋方式與夾緊螺紋孔22C嚙合。螺栓頭24B包括諸如六邊形插槽之工具嚙合部件24D。
如圖4中所見,基底部件12包括支撐部分28。支撐部分28以與把手HB之外部圓周表面接觸,而不在把手HB延伸穿過安裝部件16之安裝開口18的安裝狀態下夾緊把手HB。支撐部分28在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之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安裝部件16與操作部件14之遠端部分14B之間。第一夾緊帶20與第二夾緊帶22相對於彼此對稱,如安裝軸線方向D2上所見。返回至圖4,支撐部分28在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之安裝軸線方向D2上與安裝部件16間隔開。然而,支撐部分28之位置不限於此實施例。可自基底部件12省略支撐部分28。
在操作部件14處於靜止位置P11中之靜止狀態下,支撐部分28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安裝部件16與操作部件14之遠端部分14B之間。在操作部件14處於操作位置P12中之靜止狀態下,支撐部分28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安裝部件16與操作部件14之遠端部分14B之間。
如圖6中所見,支撐部分28包括支撐接觸表面28A。支撐接觸表面28A具有沿著把手HB之外部圓周表面延伸的彎曲形狀。支撐接觸表面28A具有等於安裝接觸表面25之曲率半徑RC2的曲率半徑RC1。然而,支撐接觸表面28A之曲率半徑RC1可不同於安裝接觸表面25之曲率半徑RC2。另外,支撐接觸表面28A可在安裝開口18之徑向方向上與安裝接觸表面25偏移,如沿著安裝中心軸線A2檢視。
如圖7中所見,基底部件12包括氣缸內徑30。氣缸內徑30具有氣缸中心軸線A3。氣缸內徑30沿著氣缸中心軸線A3延伸。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活塞32。活塞32可移動地設置於氣缸內徑30中且可操作地耦接至操作部件14,以回應於操作部件14之樞轉移動而相對於基底部件12移動。
活塞32可相對於基底部件12在初始位置P21與致動位置P22之間移動。活塞32在操作部件14處於靜止位置P11中之靜止狀態下處於初始位置P21中。活塞32在操作部件14處於操作位置P12中之靜止狀態下處於致動位置P22中。
如圖8中所見,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第一密封部件34及第二密封部件36。第一密封部件34及第二密封部件36附接至活塞32。活塞32、第一密封部件34及氣缸內徑30界定液壓腔室38。活塞32、第一密封部件34、第二密封部件36及氣缸內徑30界定額外液壓腔室39。
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活塞偏置部件40、蓋42、第一制動器44及第二制動器46。活塞偏置部件40設置於液壓腔室38中以朝向初始位置P21偏置活塞32。蓋42附接至基底部件12。第一制動器44被提供為插銷。第二制動器46被提供為插銷。第一制動器44及第二制動器46緊固至基底部件12。第一制動器44及第二制動器46在基底部件12上定位蓋42。
在此實施例中,液壓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調整操作部件14相對於基底部件12之靜止位置P11的調整結構48。調整結構48可操作地將操作部件14耦接至活塞32。調整結構48包括活塞桿50及耦接部件52。活塞桿50可旋轉且樞轉地耦接至活塞32。活塞桿50延伸穿過蓋42之開口42A。
活塞32包括凹槽32A。活塞桿50包括桿體54及接點56。桿體54包括第一桿端54A與第一桿端54A相對之第二桿端54B。接點56設置於第一桿端54A處且具有球形表面56A。接點56設置於活塞32之凹槽32A中。
接點56在活塞32處於初始位置P21中之初始狀態下與蓋42接觸。活塞偏置部件40之偏置力在操作部件14之靜止狀態下使活塞32保持在初始位置P21中。
耦接部件52以可旋轉方式耦接至操作部件14。耦接部件52包括螺紋孔52A。活塞桿50包括設置於桿體54上之外部螺紋部分50A。外部螺紋部分50A以螺紋方式與螺紋孔52A嚙合。活塞桿50包括設置於第二桿端54B處之工具嚙合部件50B。舉例而言,工具嚙合部件包括六邊形孔50C。活塞桿50相對於耦接部件52之旋轉改變活塞32與耦接部件52之間的距離,從而改變操作部件14之靜止位置P11。
基底部件12包括第一端部分58及第二端部分60。第二端部分60與第一端部分58相對。操作部件14圍繞樞軸A1在第一端部分58處以樞轉方式耦接至基底部件12。氣缸內徑30至少部分地設置於第一端部分58與第二端部分60之間。在此實施例中,氣缸內徑30完全設置於第一端部分58與第二端部分60之間。然而,氣缸內徑30可部分地設置於第一端部分58與第二端部分60之間。
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樞轉銷62、鎖定螺絲64及螺釘燈座66。樞轉銷62附接至基底部件12來將操作部件14以樞轉方式耦接至基底部件12。樞轉銷62界定樞軸A1。鎖定螺絲64附接至螺釘燈座66以在基底部件12上定位樞轉銷62。螺釘燈座66包括鎖定螺紋孔66A。鎖定螺絲64以螺紋方式嚙合於鎖定螺紋孔66A中。
如圖9中所見,樞轉銷62包括環形凹槽62A。鎖定螺絲64部分地設置於圍繞樞軸A1延伸之環形凹槽62A中。基底部件12包括第一支撐件68及第二支撐件70。第二支撐件70在平行於樞軸A1之樞軸方向D1上與第一支撐件68間隔開。第一支撐件68及第二支撐件70構成基底部件12之第一端部分58。操作部件14之近端部分14A在樞軸方向D1上設置於第一支撐件68與第二支撐件70之間。
第一支撐件68包括第一樞轉孔68A。第二支撐件70包括第二樞轉孔70A。樞轉銷62延伸穿過第一樞轉孔68A及第二樞轉孔70A。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第一襯套72及第二襯套74。第一襯套72設置於第一樞轉孔68A中。第二襯套74設置於第二樞轉孔70A中。第一襯套72設置於第一樞轉孔68A中。第二襯套74設置於第二樞轉孔70A中。第一襯套72設置於樞轉銷62與第一支撐件68之間。第二襯套74設置於樞轉銷62與第二支撐件70之間。
如圖8中所見,基底部件12包括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第一軟管附接孔76經組態以與氣缸內徑30流體連通。第二軟管附接孔78經組態以與氣缸內徑30流體連通。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軟管附接孔76經組態以連接至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第二軟管附接孔78經組態以連接至液壓操作裝置4。然而,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可經組態以連接至諸如液壓操作裝置4之另一液壓裝置。第二軟管附接孔78可經組態以連接至諸如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之另一液壓裝置。
液壓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含第一軟管連接器80及第二軟管連接器82。第一軟管連接器80經組態以將第一液壓軟管H1連接至第一軟管附接孔76。第二軟管連接器82經組態以將第二液壓軟管H2連接至第二軟管附接孔78。
第一軟管附接孔76包括第一螺紋孔76A。第一軟管連接器80包括以螺紋方式與第一螺紋孔76A嚙合之第一螺紋緊固套管84。第一軟管連接器80包括第一液壓軟管H1將在第一軟管附接孔76中通過之第一管狀襯套86。第一管狀襯套86經組態以在將第一螺紋緊固套管84安裝至第一螺紋孔76A期間變形。第一軟管連接器80包括第一插入件88及第一蓋板90。第一插入件88經組態以設置於第一液壓軟管H1之一端中。根據第一管狀襯套86之變形,第一管狀襯套86捕獲第一液壓軟管H1之端以相對於基底部件12定位第一液壓軟管H1之位置。第一蓋板90附接至第一螺紋緊固套管84以至少部分地覆蓋(在此實施例中,完全覆蓋)第一螺紋緊固套管84。然而,第一軟管連接器80可包括鼓形管(banjo)及鼓形管螺栓,而第一軟管連接器80係直型連接器。
第二軟管附接孔78包括第二螺紋孔78A。第二軟管連接器82包括以螺紋方式與第二螺紋孔78A嚙合之第二螺紋緊固套94。第二軟管連接器82包括第二液壓軟管H2將在第二軟管附接孔78中通過之第二管狀襯套96。第二管狀襯套96經組態以在將第二螺紋緊固套管94安裝至第二螺紋孔78A期間變形。第二軟管連接器82包括第二插入件98及第二蓋板100。第二插入件98經組態以設置於第二液壓軟管H2之一端中。根據第二管狀襯套96之變形,第二管狀襯套96捕獲第二液壓軟管H2之端以相對於基底部件12定位第二液壓軟管H2之位置。第二蓋板100附接至第二螺紋緊固套管94以至少部分地覆蓋(在此實施例中,完全覆蓋)第二螺紋緊固套管94。然而,第二軟管連接器82可包括鼓形管及鼓形管螺栓,而第二軟管連接器82係直型連接器。
如圖8中所見,第一軟管附接孔76具有第一中心軸線A4。第二軟管附接孔78具有第二中心軸線A5。第一軟管附接孔76面朝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A4之方向。第二軟管附接孔78面朝平行於第二中心軸線A5之方向。第一中心軸線A4非平行於第二中心軸線A5,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中心軸線A4非垂直於第二中心軸線A5,如沿著樞軸A1查看。然而,第一中心軸線A4可平行於第二中心軸線A5,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中心軸線A4可垂直於第二中心軸線A5,如沿著樞軸A1查看。
如圖7中所見,第一中心軸線A4非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第二中心軸線A5非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第一中心軸線A4非平行於與氣缸中心軸線A3平行之氣缸軸線方向D3。第二中心軸線A5非平行於氣缸軸線方向D3。第一中心軸線A4非垂直於氣缸軸線方向D3。第二中心軸線A5非垂直於氣缸軸線方向D3。
然而,第一中心軸線A4可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第二中心軸線A5可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第一中心軸線A4可平行於與氣缸中心軸線A3平行之氣缸軸線方向D3。第二中心軸線A5可平行於氣缸軸線方向D3。第一中心軸線A4可垂直於氣缸軸線方向D3。第二中心軸線A5可垂直於氣缸軸線方向D3。
氣缸中心軸線A3非垂直於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氣缸中心軸線A3非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然而,氣缸中心軸線A3可垂直於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氣缸中心軸線A3可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
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中之至少一者面朝安裝開口18之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在此實施例中,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皆面朝安裝開口18之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然而,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中之僅一者可面朝安裝開口18之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在此類實施例中,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中之另一者面朝安裝軸線方向D2,如沿著樞軸A1查看,或面朝安裝開口18之安裝中心軸線A2的相對側,如沿著樞軸A1查看。
第一軟管附接孔76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安裝部件16與支撐部分28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安裝部件16及第一軟管附接孔76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第二軟管附接孔78與支撐部分28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支撐部分28比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更接近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軟管附接孔76面朝支撐部分28,如沿著樞軸A1查看。
然而,第一軟管附接孔76、第二軟管附接孔78、安裝部件16、支撐部分28與安裝中心軸線A2之間的定位關係不限於此實施例。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可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除安裝部件16與支撐部分28之間以外的位置處,如沿著樞軸A1查看。安裝部件16及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可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除第二軟管附接孔78與支撐部分28之間以外的位置處,如沿著樞軸A1查看。支撐部分28可比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更遠離安裝中心軸線A2,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可面朝另一方向,如沿著樞軸A1查看。具體地,舉例而言,第二軟管附接孔78可提供為在圖7中與虛線展示之第二軟管附接孔78X。第二軟管附接孔78X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具有相同構造。在此狀況下,第二軟管附接孔78X設置於第二端部分60上,且第二軟管附接孔78X之第二中心軸線A5X與氣缸中心軸線A3同軸。
安裝部件16在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之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第一軟管附接孔76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
然而,安裝部件16可在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之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除第一軟管附接孔76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間以外的位置處,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可在垂直於樞軸A1及安裝中心軸線A2兩者之垂直方向D4上設置於除安裝開口18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間以外的位置處,如沿著樞軸A1查看。
第一軟管附接孔76在平行於安裝中心軸線A2之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樞軸A1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間。然而,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可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除樞軸A1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間以外的位置處。
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在垂直於樞軸A1及安裝中心軸線A2兩者之垂直方向D4上比樞軸A1更接近安裝中心軸線A2。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在垂直於樞軸A1及安裝中心軸線A2兩者之垂直方向D4上設置於樞軸A1與安裝中心軸線A2之間。
然而,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可在垂直方向D4上比樞軸A1更遠離安裝中心軸線A2。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可在垂直方向D4上設置於除樞軸A1與安裝中心軸線A2之間以外的位置處。
如圖7中所見,第一孔角度AG11界定於安裝中心軸線A2與第一中心軸線A4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二孔角度AG12界定於安裝中心軸線A2與第二中心軸線A5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孔角度AG11不同於第二孔角度AG12。第一孔角度AG11小於第二孔角度AG12。然而,第一孔角度AG11可等於或大於第二孔角度AG12。
第一角度AG21界定於氣缸中心軸線A3與第一中心軸線A4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二角度AG22界定於氣缸中心軸線A3與第二中心軸線A5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第一角度AG21不同於第二角度AG22。第一角度AG21小於第二角度AG22。然而,第一角度AG21可等於或大於第二角度AG22。
中間角度AG3界定於第一中心軸線A4與第二中心軸線A5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中間角度AG3大於第一孔角度AG11、第一角度AG21及第二角度AG22。中間角度AG3小於第二孔角度AG12。然而,中間角度AG3可等於或小於第一孔角度AG11、第一角度AG21及第二角度AG22中之至少一者。中間角度AG3可等於或大於第二孔角度AG12。
如圖13中所見,第一中心軸線A4及第二中心軸線A5垂直於樞軸A1,如在垂直於樞軸A1及安裝中心軸線A2兩者之垂直方向D4上檢視。
第一中心軸線A4相對於樞軸A1界定第一定向,如在垂直方向D4上查看。第二中心軸線A5相對於樞軸A1界定第二定向,如在垂直方向D4上查看。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定向不同於第二定向。然而,第一定向可相對於樞軸A1與第二定向相同,如在垂直方向D4上查看。
如圖6中所見,支撐部分28包括凹槽28B,附接至第一軟管附接孔76及第二軟管附接孔78中之一者的液壓軟管H1將在安裝狀態下延伸穿過該凹槽。在此實施例中,附接至第一軟管附接孔76之液壓軟管H1在安裝狀態下延伸穿過凹槽28B。然而,附接至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液壓軟管H2可在安裝狀態下延伸穿過凹槽28B。
如圖8中所見,基底部件12包括額外孔102。額外孔102經組態以與氣缸內徑30流體連通。額外孔102包括具有額外中心軸線A6之額外開口103。額外孔102在安裝軸線方向D2上設置於第一軟管附接孔76與第二軟管附接孔78之間。氣缸中心軸線A3設置於第一軟管附接孔76與額外孔102之間,如沿著樞軸A1查看。然而,額外孔102之位置不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10中所見,基底部件12包括將額外孔102連接至氣缸內徑30之連接孔104。在此實施例中,基底部件12包括複數個連接孔104。然而,連接孔104之總數目不限於此實施例。額外孔102具有第一直徑DM1。連接孔104具有小於第一直徑DM1之第二直徑DM2。然而,第二直徑DM2可等於或大於第一直徑DM1。
液壓操作裝置10進一步包含以螺紋方式與額外孔102嚙合之插塞108。插塞108包括管狀部分108A及設置於管狀部分108A之一端處的頭部分108B。額外孔102包括額外螺紋孔102A。管狀部分108A以螺紋方式與額外螺紋孔102A嚙合。管狀部分108A包括第一孔108C及連接至第一孔108C之第二孔108D。基底部件12包括環形凹槽110及額外連接孔111。額外連接孔111連接至環形凹槽110。額外連接孔111將額外孔102連接至氣缸內徑30。在活塞32之初始狀態下,額外連接孔111在氣缸軸線方向D3上相對於第一密封部件34設置於連接孔104之相對側上。液壓操作裝置10包含設置於插塞108與基底部件12之間的密封環112。額外孔102可用作泄放孔。
如圖8中所見,基底部件12包括第一中間孔116A及第二中間孔116B。第一中間孔116A連接至第一軟管附接孔76。第二中間孔116B將第一中間孔116A連接至氣缸內徑30。因此,液壓操作裝置10之液壓腔室38與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之主腔室2D (圖2)流體連通。
基底部件12包括中間孔118。中間孔118將第二軟管附接孔78連接至氣缸內徑30。因此,液壓操作裝置10之液壓腔室38與液壓操作裝置4之從動腔室4C (圖3)流體連通。
如圖8中所見,第二中間孔116B之連接孔104在活塞32之初始狀態下在氣缸軸線方向D3上設置於第一密封部件34與中間孔118之間。第二中間孔116B及中間孔118在活塞32之初始狀態下與液壓腔室38流體連通。因此,液壓腔室38在活塞32之初始狀態下與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之主腔室2D (圖2)及液壓操作裝置4之從動腔室4C (圖3)流體連通。在此狀態下,由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產生之液壓經由液壓腔室38自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之主腔室2D (圖2)傳輸至液壓操作裝置4之從動腔室4C (圖3)。
當活塞32自初始位置P21朝向致動位置P22移動時,第一密封部件34通過第二中間孔116B,同時阻擋第二中間孔116B與液壓腔室38之間的流體連通。因此,在第一密封部件34阻擋第二中間孔116B與液壓腔室38之間的流體連通之狀態下,液壓腔室38僅與液壓操作裝置4之從動腔室4C (圖3)流體連通。在此狀態下,由液壓操作裝置10產生之液壓自液壓腔室38傳輸至液壓操作裝置4之從動腔室4C (圖3),而不被傳輸至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因此,用戶可使用液壓操作裝置10或額外液壓操作裝置2來操作液壓操作裝置4。
如圖中11及圖12所見,第一軟管附接孔76 (圖11)、第二軟管附接孔78 (圖12)及安裝開口18設置於垂直於樞軸A1之參考平面RP上。參考平面RP延伸穿過第一軟管附接孔76 (圖11)、第二軟管附接孔78 (圖12)及安裝開口18,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之方向上查看。
如圖11中所見,基底部件12具有界定於樞軸方向D1上之最大軸向寬度W1。參考平面RP經界定以平分最大軸向寬度W1。亦即,參考平面RP界定於基底部件12之軸向中心處。然而,參考平面RP之位置不限於基底部件12之軸向中心。
第二中心軸線A5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第二中心軸線A5與參考平面RP重合,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且不同於第二中心軸線A5之方向的方向上查看。然而,第二中心軸線A5不需要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第二中心軸線A5可經配置以與參考平面RP相交或不相交。
安裝開口18相對於參考平面RP具有對稱形狀。第一夾緊帶20之第一彎曲部分20A與第二夾緊帶22之第二彎曲部分22A相對於參考平面RP彼此具有對稱形狀。然而,安裝開口18可相對於參考平面RP具有不對稱形狀。第一夾緊帶20之第一彎曲部分20A與第二夾緊帶22之第二彎曲部分22A可相對於參考平面RP彼此具有不對稱形狀。
如圖12中所見,第一中心軸線A4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第一中心軸線A4與參考平面RP重合,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且不同於第一中心軸線A4之方向的方向上查看。然而,第一中心軸線A4不需要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第一中心軸線A4可經配置以與參考平面RP相交或不相交。
額外中心軸線A6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額外中心軸線A6與參考平面RP重合,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且不同於額外中心軸線A6之方向的方向上查看。然而,額外中心軸線A6不需要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額外中心軸線A6可經配置以與參考平面RP相交或不相交。
額外孔102設置於參考平面RP上。參考平面RP延伸穿過額外孔102,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之方向上查看。然而,額外孔102可設置於參考平面RP並不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之方向上查看而延伸穿過額外孔102的位置處。
如圖5中所見,氣缸中心軸線A3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氣缸中心軸線A3參考平面RP重合,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且不同於氣缸中心軸線A3之方向的方向上查看。然而,氣缸中心軸線A3不需要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氣缸中心軸線A3可經配置以與參考平面RP相交或不相交。
如圖13中所見,安裝中心軸線A2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安裝中心軸線A2與參考平面RP重合,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且不同於安裝中心軸線A2之方向的方向上查看。然而,安裝中心軸線A2不需要包括於參考平面RP上。安裝中心軸線A2可經配置以與參考平面RP相交或不相交。
如圖13及圖14中所見,基底部件12相對於參考平面RP具有對稱形狀。操作部件14相對於參考平面RP具有對稱形狀。操作部件14可沿著參考平面RP相對於基底部件12移動。操作部件14設置於參考平面RP上。參考平面RP延伸穿過操作部件14,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之方向上查看。然而,基底部件12可相對於參考平面RP具有不對稱形狀。操作部件14可相對於參考平面RP具有不對稱形狀。操作部件14可設置於參考平面RP並不如在平行於參考平面RP之方向上查看而延伸穿過操作部件14的位置處。
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包含」及其派生詞意欲為指定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陳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術語。此概念亦適用於類似意義之詞語,例如,術語「具有」、「包括」及其派生詞。
如以單數形式使用的術語「部件」、「區段」、「部分(portion)」、「部分(part)」、「元件」、「主體」及「結構」可具有單一部分或複數個部分雙重意義。
諸如本申請案中敍述的「第一」及「第二」之序數數目僅為標識符,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例如特定次序等等。此外,舉例而言,術語「第一元件」自身不暗示「第二元件」之存在,且術語「第二元件」自身不暗示「第一元件」之存在。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對」可涵蓋除其中成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之形狀或結構之組態外之其中成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狀或結構之組態。
因此,術語「一」、「一或多個」與「至少一個」在本文中可互換地使用。
最後,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諸如「實質上」、「大約」及「大致」之程度術語意謂所修飾之術語之合理量的偏差以使得最終結果並無顯著改變。本申請案中所描述之所有數值可被理解為包括諸如「實質上」、「大約」及「大致」之術語。
顯然,根據以上教示,本發明之眾多修改及變化係可能的。因此應理解,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可以不同於如本文特定描述之方式的其他方式實踐本發明。
2:額外液壓操作裝置
2A:托架
2B:槓桿
2C:主活塞
2D:主腔室
2E:主氣缸內徑
4:液壓操作裝置
4A:卡鉗體
4B:從動活塞
4C:從動腔室
4D:摩擦部件
4E:從動氣缸內徑
10:液壓操作裝置
12:基底部件
14:操作部件
14A:近端部分
14B:近端部分
16:安裝部件
18:安裝開口
20:第一夾緊帶
20A:第一彎曲部分
20B:第一帶端部分
20C:穿孔
22:第二夾緊帶
22A:第二彎曲部分
22B:第二帶端部分
22C:夾緊螺紋孔
24:夾緊螺栓
24A:桿
24B:螺栓頭
24C:外螺紋
24D:工具嚙合部件
25:安裝接觸表面
28:支撐部分
28A:支撐接觸表面
28B:凹槽
30:氣缸內徑
32:活塞
32A:凹槽
34:第一密封部件
36:第二密封部件
38:液壓腔室
39:額外液壓腔室
40:活塞偏置部件
42:蓋
42A:開口
44:第一制動器
46:第二制動器
48:調整結構
50:活塞桿
50A:外部螺紋部分
50B:工具嚙合部件
50C:六邊形孔
52:耦接部件
52A:螺紋孔
54:桿體
54A:第一桿端
54B:第二桿端
56:接點
56A:球形表面
58:第一端部分
60:第二端部分
62:樞轉銷
62A:環形凹槽
64:鎖定螺絲
66:螺釘燈座
66A:鎖定螺紋孔
68:第一支撐件
68A:第一樞轉孔
70:第二支撐件
70A:第二樞轉孔
72:第一襯套
74:第二襯套
76:第一軟管附接孔
76A:第一螺紋孔
78:第二軟管附接孔
78A:第二螺紋孔
78X:第二軟管附接孔
80:第一軟管連接器
82:第二軟管連接器
84:第一螺紋緊固套管
86:第一管狀襯套
88:第一插入件
90:第一蓋板
94:第二螺紋緊固套管
96:第二管狀襯套
98:第二插入件
100:第二蓋板
102:額外孔
102A:額外螺紋孔
103:額外開口
104:連接孔
108:插塞
108A:管狀部分
108B:頭部分
108C:第一孔
108D:第二孔
110:環形凹槽
111:額外連接孔
112:密封環
116A:第一中間孔
116B:第二中間孔
118:中間孔
A1:樞軸
A2:安裝中心軸線
A3:氣缸中心軸線
A4:第一中心軸線
A5:第二中心軸線
A5X:第二中心軸線
A6:額外中心軸線
AG11:第一孔角度
AG12:第二孔角度
AG21:第一角度
AG22:第二角度
AG3:中間角度
D1:樞軸方向
D2:安裝軸線方向
D3:氣缸軸線方向
D4:垂直方向
DM1:第一直徑
DM2:第二直徑
FM:框架
H1:第一液壓軟管
H2:第二液壓軟管
HB:把手
HB1:直部分
HB2:彎曲下拉式部分
HB3:縱向中心軸線
IX-IX:線
P11:靜止位置
P12:操作位置
P21:初始位置
P22:致動位置
RC1:曲率半徑
RC2:曲率半徑
RP:參考平面
RT:盤式制動器轉子
VH:人力車輛
VII-VII:線
V-V:線
W1:最大軸向寬度
XII-XII:線
當結合附圖考慮時,參考以下實施方式,本發明之更完整評價及其許多伴隨優點將易於獲得,同樣變為更好理解。
圖1係根據一實施例之包括液壓操作裝置(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之人力車輛之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2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額外液壓操作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3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hydraulic operated device)的橫截面圖。
圖4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的俯視圖。
圖5係沿著圖4之線V-V截取之液壓操作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6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的側視圖。
圖7係沿著圖6之線VII-VII截取之液壓操作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8係圖7中所說明之液壓操作裝置的部分放大橫截面圖。
圖9係沿著圖8之線IX-IX截取之液壓操作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10係圍繞液壓操作裝置中之基底部件之額外開口的部分放大透視橫截面圖。
圖11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的另一側視圖。
圖12係沿著圖7之線XII-XII截取之液壓操作裝置的橫截面圖。
圖13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的後視圖。
圖14係圖1中所說明之人力車輛之液壓操作裝置的正視圖。
10:液壓操作裝置
12:基底部件
14:操作部件
16:安裝部件
18:安裝開口
20:第一夾緊帶
22:第二夾緊帶
24:夾緊螺栓
28:支撐部分
28B:凹槽
54:桿體
76:第一軟管附接孔
78:第二軟管附接孔
80:第一軟管連接器
82:第二軟管連接器
A1:樞軸
A2:安裝中心軸線
A4:第一中心軸線
A5:第二中心軸線
D2:安裝軸線方向
RP:參考平面
Claims (20)
- 一種液壓操作裝置,其包含: 一基底部件,其包括 一氣缸內徑、 一第一軟管附接孔,其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及 一第二軟管附接孔,其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 一操作部件,其圍繞一樞軸以樞轉方式耦接至該基底部件; 一活塞,其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氣缸內徑中且可操作地耦接至該操作部件,以回應於該操作部件之一樞轉移動而相對於該基底部件移動;及 一安裝部件,其經組態以將該基底部件耦接至一把手,該安裝部件包括該把手應延伸穿過之一安裝開口, 該第一軟管附接孔、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及該安裝開口設置於垂直於該樞軸之一參考平面上。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安裝中心軸線。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第一中心軸線。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第二中心軸線。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氣缸內徑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氣缸中心軸線。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底部件相對於該參考平面具有一對稱形狀。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相對於該參考平面具有一對稱形狀。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操作部件相對於該參考平面具有一對稱形狀。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基底部件包括經組態以與該氣缸內徑流體連通之一額外孔。
- 如請求項9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額外孔包括具有包括於該參考平面上之一額外中心軸線的一額外開口。
- 如請求項9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氣缸中心軸線如沿著該樞軸查看而設置於該第一軟管附接孔與該額外孔之間。
- 如請求項9之液壓操作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插塞,其以螺紋方式與該額外孔嚙合。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且 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中之至少一者如沿著該樞軸查看而面朝該安裝開口之該安裝中心軸線。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且 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在垂直於該樞軸及該安裝中心軸線兩者之一垂直方向上比該樞軸更接近該安裝中心軸線。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且 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在垂直於該樞軸及該安裝中心軸線兩者之一垂直方向上設置於該樞軸與該安裝中心軸線之間。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且 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在平行於該安裝中心軸線之一安裝軸線方向上設置於該樞軸與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之間。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 該氣缸內徑具有一氣缸中心軸線,且 該氣缸中心軸線非垂直於該安裝中心軸線,如沿著該樞軸查看。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 該氣缸內徑具有一氣缸中心軸線,且 該氣缸中心軸線非平行於該安裝中心軸線,如沿著該樞軸查看。
- 如請求項1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安裝開口具有一安裝中心軸線, 該基底部件包括一支撐部分,該支撐部分經組態以與該把手之一外部圓周表面接觸,而不在該把手延伸穿過該安裝部件之該安裝開口的一安裝狀態下夾緊該把手,且 該支撐部分在平行於該安裝中心軸線之一安裝軸線方向上與該安裝部件間隔開。
- 如請求項19之液壓操作裝置,其中 該支撐部分包括一凹槽,附接至該第一軟管附接孔及該第二軟管附接孔中之一者的一液壓軟管在該安裝狀態下將延伸穿過該凹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131,084 US10800480B2 (en) | 2018-09-14 | 2018-09-14 |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
US16/131,084 | 2018-09-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0667A true TW202010667A (zh) | 2020-03-16 |
TWI807074B TWI807074B (zh) | 2023-07-01 |
Family
ID=69646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26168A TWI807074B (zh) | 2018-09-14 | 2019-07-24 | 液壓操作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00480B2 (zh) |
CN (1) | CN110901818B (zh) |
DE (1) | DE102019213364A1 (zh) |
TW (1) | TWI8070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25674B1 (en) * | 2021-05-25 | 2022-05-10 | Shimano Inc. |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US11492063B1 (en) * | 2021-05-25 | 2022-11-08 | Shimano Inc. |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2212A (zh) * | 1973-05-12 | 1975-01-10 | ||
US3845847A (en) * | 1973-08-20 | 1974-11-05 | R Camp | Throttle, ignition and brake controls |
US20060185940A1 (en) * | 2005-02-18 | 2006-08-24 | Szu-Fang Tsai | Auxiliary handbrake operating device |
US7938234B2 (en) * | 2007-07-02 | 2011-05-10 | Shimano Inc. | Multi-position brake lever system with a converter that converts a cable actuator to a hydraulic actuator |
US9630677B2 (en) * | 2012-06-15 | 2017-04-25 | Sram, Llc |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
JP3182205U (ja) * | 2012-12-26 | 2013-03-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
DE202014000348U1 (de) | 2014-01-15 | 2014-04-23 | Shimano Inc. | Bedienvorrichtung |
US9994282B2 (en) * | 2014-06-20 | 2018-06-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system |
US10442494B2 (en) * | 2016-02-22 | 2019-10-15 | Arctic Cat Inc. | Snow vehicle |
US10611433B2 (en) * | 2017-03-27 | 2020-04-07 | Sram, Llc | Hydraulic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device |
-
2018
- 2018-09-14 US US16/131,084 patent/US108004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24 TW TW108126168A patent/TWI807074B/zh active
- 2019-08-30 CN CN201910811056.8A patent/CN110901818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03 DE DE102019213364.9A patent/DE102019213364A1/de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086944A1 (en) | 2020-03-19 |
TWI807074B (zh) | 2023-07-01 |
DE102019213364A1 (de) | 2020-03-19 |
CN110901818A (zh) | 2020-03-24 |
US10800480B2 (en) | 2020-10-13 |
CN110901818B (zh) | 2021-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66226B2 (en) |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
US9267560B2 (en) |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assembly and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 |
US9598139B2 (en)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
TWI778213B (zh) | 操作裝置 | |
TWI807074B (zh) | 液壓操作裝置 | |
US10526038B2 (en) | Operating device | |
US11077911B2 (en) |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
CN110861746B (zh) | 液压操作装置 | |
TWI825156B (zh) | 液壓操作裝置 | |
TW202212189A (zh) | 用於人力車輛的組件總成 | |
TW201910187A (zh) | 油壓操作裝置 | |
US9764794B2 (en) | Bicycle brake device and bicycle rim brake device | |
US20220379993A1 (en) |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
US20200339217A1 (en) | Adapter for disc brake caliper of human-powered vehicle | |
JP2005280621A (ja) |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操作レバ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