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6888A -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6888A
TW202006888A TW107123982A TW107123982A TW202006888A TW 202006888 A TW202006888 A TW 202006888A TW 107123982 A TW107123982 A TW 107123982A TW 107123982 A TW107123982 A TW 107123982A TW 202006888 A TW202006888 A TW 2020068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tructure
conductive pillars
pillars
conductive
memo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8799B (zh
Inventor
廖廷豐
Original Assignee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23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6879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79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688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Abstract

一種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記憶元件包括基底、第一電路結構、多個第一導電柱、第二電路結構以及多個第二導電柱。第一電路結構設置於基底上。多個第一導電柱設置於第一電路結構中且沿第一方向排列,多個第一導電柱自第一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基底。第二電路結構設置於第一電路結構上。多個第二導電柱設置於第二電路結構中且沿第一方向排列,多個第二導電柱自第二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第一電路結構,且每一多個第二導電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多個第一導電柱。

Description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電子元件的進步增加了對更大儲存能力的需要。為了滿足高儲存密度(high storage density)的需求,記憶元件尺寸變得更小而且積集度更高。因此,記憶元件的型態已從平面型閘極(planar gate)結構的二維記憶元件(2D memory device)發展到具有垂直通道(vertical channel,VC)結構的三維記憶元件(3D memory device)。
然而,隨著三維記憶元件的積集度提高,在記憶元件的製造過程中,需要在記憶元件的疊層結構中形成高高寬比的溝槽並且於溝槽中填入導電材料,這會對疊層結構造成應力,進而導致溝渠以及溝渠附近的元件產生形變,而形變將可能導致下層結構與上層結構之間的對準問題,或導致疊層結構與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連接及/或造成後段製程配線的錯誤對準。因此,如何改善高高寬比的溝槽所導致記憶元件的結構產生形變是目前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其可改善高高寬比的溝槽所導致記憶元件的結構產生形變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元件,包括:基底、第一電路結構、多個第一導電柱、第二電路結構以及多個第二導電柱。第一電路結構設置於基底上。多個第一導電柱設置於第一電路結構中且沿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多個第一導電柱自第一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基底。第二電路結構設置於第一電路結構上。多個第二導電柱設置於第二電路結構中且沿第一方向排列,其中多個第二導電柱自第二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第一電路結構,且每一多個第二導電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多個第一導電柱。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一導電柱以及多個第二導電柱的截面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邊形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一導電柱的截面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寬度,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且多個第一導電柱的高度與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15至28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二導電柱的截面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寬度,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且多個第二導電柱的高度與第二寬度的比值介於15至28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相鄰兩個第一導電柱之間以及相鄰兩個第二導電柱之間在第一方向上的間隔分別大於或等於750奈米。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結構以及第二電路結構分別包括多個第一記憶體柱以及多個第二記憶體柱,且每一多個第一記憶體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多個第二記憶體柱。
本發明提供一種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形成第一電路結構於基底上。形成多個第一導電柱於第一電路結構中,其中多個第一導電柱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自第一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基底。形成第二電路結構於第一電路結構上。形成多個第二導電柱於第二電路結構中,其中多個第二導電柱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自第二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第一電路結構,且每一多個第二導電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多個第一導電柱。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的步驟更包括以下步驟。形成多個第一溝渠於第一電路結構中,其中多個第一溝渠沿第二方向排列且暴露基底的一部分,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互相垂直。形成第一介電層填滿多個第一溝渠,其中多個第一導電柱是形成於填滿第一介電層的多個第一溝渠中。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的步驟更包括以下步驟。形成多個第二溝渠於第二電路結構中,其中多個第二溝渠沿第二方向排列且暴露第一電路結構的一部分。形成第二介電層填滿多個第二溝渠,其中多個第二導電柱是形成於填滿第二介電層的多個第二溝渠中。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結構以及第二電路結構分別包括多個第一記憶體柱以及多個第二記憶體柱,且每一多個第一記憶體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多個第二記憶體柱。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記憶元件中,形成多個導電柱取代傳統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相較於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導電柱所受的應力較為均勻,因此,記憶元件中電路結構的堆疊結構較不易發生傾斜的問題,即電路結構較不易產生形變。也就是說,本發明的記憶元件不僅可改善電路結構之間的對準問題,亦可改善電路結構與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連接問題及/或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對準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至圖1J是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流程剖面示意圖。圖2以及圖3分別是圖1A以及圖1B的上視圖。圖4是圖1F以及圖1G的上視圖。
圖1A為圖2中沿線A-A’的剖面圖。請同時參照圖1A以及圖2,形成第一電路結構100於基底10上。基底10包括半導體基底,例如是矽基底。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依據設計需求而於基底10中形成摻雜區(如,N+摻雜區)(未繪示)。第一電路結構100包括堆疊結構110以及多個第一記憶體柱120。
在一些實施例中,堆疊結構110包括交替地堆疊的多個絕緣層112與多個犧牲層114。絕緣層112的材料包括介電材料,例如是氧化矽。犧牲層114的材料與絕緣層112的材料不同,犧牲層114的材料與絕緣層112的材料具有足夠的蝕刻選擇比。在一些實施例中,犧牲層114的材料例如是氮化矽。絕緣層112與犧牲層114例如是藉由進行多次化學氣相沈積製程所形成。堆疊結構110中的絕緣層112以及犧牲層114的層數可以是8層、16層、24層、48層、96層或更多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堆疊結構110中的絕緣層112以及犧牲層114的層數可取決於記憶元件的設計以及密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一記憶體柱120的形成方法如下所述。詳細地說,首先,於堆疊結構110中形成多個開口(未繪示)。開口貫穿堆疊結構110以暴露出基底10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的形成方法包括對堆疊結構110進行圖案化製程。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圖案化製程例如包括孔蝕刻,以形成穿過堆疊結構110的多個圓柱體形開口,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然後,於開口中形成電荷儲存結構122。詳細地說,於基底10上形成電荷儲存材料(未繪示)。電荷儲存材料共形地覆蓋開口的底面與側壁以及堆疊結構110的頂面。之後,進行蝕刻製程,以移除開口底面上以及堆疊結構110頂面上的電荷儲存材料,使得電荷儲存結構122共形地形成在開口的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荷儲存結構122例如是包括氧化物層/氮化物層/氧化物層(ONO)的複合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荷儲存材料的形成方法例如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或原子層沉積法(ALD)。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製程例如包括非等向性蝕刻製程,例如是反應性離子蝕刻(RIE)製程。然後,於基底10上形成薄膜124。薄膜124共形地覆蓋開口的底面以及電荷儲存結構122的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薄膜124的材料包括半導體材料,例如多晶矽。薄膜124的形成方法例如是CVD。在一些實施例中,薄膜124後續可作為垂直通道結構。然後,於開口中形成絕緣結構126。絕緣結構126填入開口中,且絕緣結構126的頂面低於堆疊結構110的頂面。也就是說,絕緣結構126並未填滿整個開口。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結構126的材料例如包括旋塗式介電質(SOD),旋塗式介電質例如是氧化矽或其他絕緣材料。最後,於開口中形成插塞128,詳細地說,沉積導電材料以填充開口的上部,接著,進行化學機械研磨(CMP)製程及/或回蝕製程,以移除堆疊結構110頂面上的導電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插塞128的材料例如包括多晶矽或摻雜多晶矽。至此,多個第一記憶體柱120的製程完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記憶體柱120可以例如為陣列排列、交錯排列或隨機排列。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位於中間區域的第一記憶體柱120例如為交錯排列,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圖1B為圖3中沿線B-B’的剖面圖。請同時參照圖1B以及圖3,形成多個溝渠T1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中且沿X方向排列。具體來說,對堆疊結構110進行圖案化製程,以形成穿過絕緣層112以及犧牲層114的溝渠T1。溝渠T1貫穿堆疊結構110以暴露出基底10的一部分。
請參照圖1C,進行閘極置換(gate replacement)製程,將堆疊結構110中的犧牲層114置換為作為閘極的導電材料。詳細來說,首先,移除溝渠T1所暴露的犧牲層114,以形成暴露部分電荷儲存結構122以及絕緣層112表面的側向開口(未示出)。移除溝渠T1所暴露的犧牲層114的方法例如是溼式蝕刻法。在溼式蝕刻法中所使用的蝕刻液例如是磷酸(H3 PO4 )溶液。接著,形成緩衝材料層130於電荷儲存結構122以及絕緣層112暴露的表面上。緩衝材料層130的材料例如是介電常數大於7的高介電常數的材料,例如氧化鋁(Al2 O3 )。緩衝材料層130的形成方法例如是CVD或ALD。然後,形成閘極導電材料層132填入側向開口中。閘極導電材料層132的材料例如包括鎢(W)、氮化鎢(WN)、鉭(Ta)、氮化鉭(TaN)、鈦(Ti)、氮化鈦(TiN)或其組合。閘極導電材料層132的形成方法例如是CVD或物理氣相沉積法(PVD)。
請參照圖1D,移除部分的閘極導電材料層132以及緩衝材料層130,以在溝渠T1的側壁上形成凹陷。也就是說,閘極導電材料層132a以及緩衝材料層130a的側壁會內凹於絕緣層112的側壁。在一些實施例中,移除部分的閘極導電材料層132以及緩衝材料層130的方法可以是回蝕刻法,例如濕式蝕刻法。
請參照圖1E,形成介電層140以填滿溝槽T1。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140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形成介電層140的方法例如是CVD或ALD。
圖1F為圖4中沿線C-C’的剖面圖,圖1G為圖4中沿線D-D’的剖面圖。請同時參照圖1F、圖1G以及圖4,形成多個開口150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中且沿Y方向排列。具體來說,多個開口150是形成於填滿介電層140的溝槽T1。開口150貫穿介電層140以暴露出基底10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50的形成方法包括對介電層140進行圖案化製程。在一具體實施例中,圖案化製程例如包括孔蝕刻,以形成穿過介電層140的多個圓柱體形開口15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開口150的截面形狀可以包括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邊形或其組合,因此後續步驟形成的第一導電柱152的截面形狀可以包括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邊形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50(或第一導電柱152)的截面形狀可取決於記憶元件的設計或製程的條件。在一些實施例中,於X方向上,開口150的位置可以與第一記憶體柱120位於一直線上(如圖1F所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於X方向上,開口150的位置也可以與第一記憶體柱120非位於一直線上(如圖1G所示),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開口150(或第一導電柱152)為非連續地沿Y方向排列,即兩個相鄰開口150之間有間隔。換句話說,開口150(或第一導電柱152)的位置和數量可取決於記憶元件的設計。舉例來說,為降低阻值,可增加開口150(或第一導電柱152)設置的密度,即縮小兩個相鄰開口150之間的間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50於X方向上的寬度可以小於或等於溝渠T1於X方向上的寬度。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開口150於X方向上的寬度也可以大於溝渠T1於X方向上的寬度,只要在後續步驟所形成的第一導電柱152不會與閘極導電材料層132a直接接觸即可。也就是說,在後續步驟所形成的第一導電柱152與閘極導電材料層132a之間仍有介電層隔離。
請參照圖1H,形成導電材料層以填滿開口150。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材料層的材料例如是多晶矽、非晶矽、鈦(Ti)、氮化鈦(TiN)、鎢(W)、氮化鎢(WN)、鉭(Ta)、氮化鉭(TaN)、鋁(Al)、銅(Cu)、鈷(Co)或其組合。形成導電材料層的方法例如是CVD或ALD。接著,可進行CMP製程及/或回蝕製程,以移除堆疊結構110頂面上的導電材料層。至此,多個第一導電柱152形成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中且沿Y方向排列,其中多個第一導電柱152自第一電路結構100的上層延伸至基底10。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多個開口150是形成於填滿介電層140的溝槽T1,因此所形成的多個第一導電柱152亦是形成於填滿介電層140的溝渠T1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導電柱取代傳統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相較於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導電柱自周圍所受的應力較為均勻,特別是當導電柱的截面為圓形時,所受應力最為均勻。因此,電路結構的堆疊結構較不易發生傾斜(tilt)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形成多個導電柱取代傳統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電路結構較不易產生形變,因此,在後續製程中,可改善電路結構與上層結構之間的對準問題,亦可改善電路結構與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連接問題及/或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對準問題。
請參照圖1I,在本實施例中,依照前述形成第一電路結構100的方法形成第二電路結構200。第二電路結構200與第一電路結構100的結構、材料、層數以及形成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依據設計需求而調整。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結構200的結構與第一電路結構100的結構相同,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具體來說,第二電路結構200包括多個第二記憶體柱220。將第二電路結構200堆疊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上,其中第二記憶體柱220分別自第二電路結構200的上層延伸至第一電路結構100,且每一第二記憶體柱220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第一記憶體柱120。在一些實施例中,將第二電路結構200堆疊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上的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制。舉例來說,第二電路結構200可以是直接堆疊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上,第二電路結構200的基底可以是完全移除或是部分移除,只要每一第二記憶體柱220可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第一記憶體柱12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結構200的基底例如是部分移除(如圖1I所示),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請參照圖1J,接著,在本實施例中,依照前述形成第一導電柱152的方法於第二電路結構200中形成多個第二導電柱252。第二導電柱252與第一導電柱152的結構、材料、以及形成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依據設計需求而調整。具體來說,形成多個溝渠(未繪示)於第二電路結構200中且沿X方向排列,其中溝渠暴露第一電路結構100的一部分。接著,形成介電層(未繪示)填滿溝渠。然後,形成多個開口(未繪示)於第二電路結構200中且沿Y方向排列,接著,填入導電材料於多個開口中以形成多個第二導電柱252。多個第二導電柱252形成於第二電路結構200中且沿Y方向排列,其中多個第二導電柱252自第二電路結構200的上層延伸至第一電路結構100,且每一第二導電柱252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第一導電柱152。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二導電柱252是形成於填滿介電層的多個溝渠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導電材料層可作為字元線,薄膜可作為位元線,導電柱可作為共源極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多個導電柱取代傳統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由於導電柱自周圍所受應力較為均勻,故電路結構的堆疊結構較不易發生傾斜的問題。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電路結構100較不易產生形變,因此,第二電路結構200在堆疊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上時,較不易產生錯誤對準的問題。然而,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堆疊兩個相同結構的電路結構做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堆疊兩個不同結構的電路結構。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堆疊兩個以上的電路結構,並不僅限於堆疊兩個電路結構。因此,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除了可改善電路結構之間的對準問題,亦可改善電路結構與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連接問題及/或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對準問題。
以下,將參照圖1J說明本發明記憶元件的結構。此外,本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雖然是以上述方法為例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J,記憶元件包括基底10、第一電路結構100、多個第一導電柱152、第二電路結構200以及多個第二導電柱252。第一電路結構100設置於基底上10。多個第一導電柱152設置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中且沿Y方向排列,其中多個第一導電柱152自第一電路結構100的上層延伸至基底10。第二電路結構200設置於第一電路結構100上。多個第二導電柱252設置於第二電路結構200中且沿Y方向排列,其中多個第二導電柱252自第二電路結構200的上層延伸至第一電路結構100,且每一第二導電柱252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第一導電柱152。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一導電柱152以及多個第二導電柱252的截面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邊形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導電柱152的截面沿X方向具有第一寬度,第一導電柱152的高度與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15至28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導電柱252的截面沿X方向具有第二寬度,第二導電柱252的高度與寬度的比值介於15至28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相鄰兩個第一導電柱152之間以及相鄰兩個第二導電柱252之間在Y方向上的間隔例如分別大於或等於750奈米,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結構100以及第二電路結構200分別包括多個第一記憶體柱152以及多個第二記憶體柱252,且每一第一記憶體柱152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第二記憶體柱252。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記憶元件中,形成多個導電柱取代傳統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相較於細長的導體溝渠結構,導電柱所受的應力較為均勻,因此,記憶元件中電路結構的堆疊結構較不易發生傾斜的問題,即電路結構較不易產生形變。也就是說,本發明的記憶元件不僅可改善電路結構之間的對準問題,亦可改善電路結構與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連接問題及/或後段製程(BEOL)配線的錯誤對準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基底100‧‧‧第一電路結構110‧‧‧堆疊結構112‧‧‧絕緣層114‧‧‧犧牲層120‧‧‧第一記憶體柱122‧‧‧電荷儲存結構124‧‧‧薄膜126‧‧‧絕緣結構128‧‧‧插塞130、130a‧‧‧緩衝材料層132、132a‧‧‧閘極導電材料層140‧‧‧介電層150‧‧‧開口152‧‧‧第一導電柱200‧‧‧第二電路結構220‧‧‧第二記憶體柱252‧‧‧第二導電柱A-A’、B-B’、C-C’、D-D’‧‧‧線T1‧‧‧溝渠X、Y、Z‧‧‧方向
圖1A至圖1J是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流程剖面示意圖。 圖2以及圖3分別是圖1A以及圖1B的上視圖。 圖4是圖1F以及圖1G的上視圖。
10‧‧‧基底
100‧‧‧第一電路結構
120‧‧‧第一記憶體柱
122‧‧‧電荷儲存結構
124‧‧‧薄膜
126‧‧‧絕緣結構
128‧‧‧插塞
152‧‧‧第一導電柱
200‧‧‧第二電路結構
220‧‧‧第二記憶體柱
252‧‧‧第二導電柱

Claims (10)

  1. 一種記憶元件,包括: 基底; 第一電路結構,設置於所述基底上; 多個第一導電柱,設置於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中且沿第一方向排列,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自所述第一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所述基底; 第二電路結構,設置於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上;以及 多個第二導電柱,設置於所述第二電路結構中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其中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自所述第二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且每一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以及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的截面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邊形或其組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的截面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寬度,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且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的高度與所述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15至28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的截面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寬度,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且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的高度與所述第二寬度的比值介於15至28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導電柱之間以及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導電柱之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間隔分別大於或等於750奈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記憶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以及所述第二電路結構分別包括多個第一記憶體柱以及多個第二記憶體柱,且每一所述多個第一記憶體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所述多個第二記憶體柱。
  7. 一種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電路結構於基底上; 形成多個第一導電柱於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中,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沿第一方向排列且自所述第一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所述基底; 形成第二電路結構於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上;以及 形成多個第二導電柱於所述第二電路結構中,其中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自所述第二電路結構的上層延伸至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且每一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形成多個第一溝渠於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中,其中所述多個第一溝渠沿第二方向排列且暴露所述基底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以及 形成第一介電層填滿所述多個第一溝渠, 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導電柱是形成於填滿所述第一介電層的所述多個第一溝渠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形成多個第二溝渠於所述第二電路結構中,其中所述多個第二溝渠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且暴露所述第一電路結構的一部分;以及 形成第二介電層填滿所述多個第二溝渠, 其中所述多個第二導電柱是形成於填滿所述第二介電層的所述多個第二溝渠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記憶元件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電路結構以及所述第二電路結構分別包括多個第一記憶體柱以及多個第二記憶體柱,且每一所述多個第一記憶體柱分別電性連接至每一所述多個第二記憶體柱。
TW107123982A 2018-07-11 2018-07-11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668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982A TWI668799B (zh) 2018-07-11 2018-07-11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982A TWI668799B (zh) 2018-07-11 2018-07-11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8799B TWI668799B (zh) 2019-08-11
TW202006888A true TW202006888A (zh) 2020-02-01

Family

ID=6831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982A TWI668799B (zh) 2018-07-11 2018-07-11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6879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7761B (zh) * 2020-04-23 2021-05-11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11348941B2 (en) 2020-04-23 2022-05-31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785764B (zh) * 2021-08-30 2022-12-01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維and快閃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11538827B2 (en) 2020-07-23 2022-12-2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with increased memory cell densit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1019B2 (en) * 2020-04-14 2022-08-09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Vertical memory structure with air gap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6700B (zh) * 2012-02-01 2014-10-11 Macronix Int Co Ltd 鄰接溝槽側壁之三維記憶陣列及其製造方法
US9230987B2 (en) * 2014-02-20 2016-01-05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Multilevel memory stack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7761B (zh) * 2020-04-23 2021-05-11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US11348941B2 (en) 2020-04-23 2022-05-31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538827B2 (en) 2020-07-23 2022-12-2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device with increased memory cell density
TWI785764B (zh) * 2021-08-30 2022-12-01 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三維and快閃記憶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8799B (zh) 2019-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4632B2 (en) Vertical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630510B1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0403632B2 (en) 3D NAND device with five-folded memory stack structure configuration
TWI668799B (zh) 記憶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6531744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62893B (zh)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785761B2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US1081867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20170098656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s
KR20180126210A (ko) 수직형 반도체 소자
TWI612585B (zh) 具有垂直通道電晶體的半導體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US20170025416A1 (en) Capacitor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7020072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a gate structure and a conductive lin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210047032A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202314694A (zh) 半導體記憶體裝置
US11139197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00020711A1 (en)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0729305A (zh) 存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74406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bit lin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ins extending toward the substrate
US20230320080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2023037123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2040678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dummy gate structures
TWI814592B (zh) 半導體裝置
US2022033646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luding an edge insulating layer
US2022034434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air g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