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9181A - 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 - Google Patents

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9181A
TW201939181A TW107144458A TW107144458A TW201939181A TW 201939181 A TW201939181 A TW 201939181A TW 107144458 A TW107144458 A TW 107144458A TW 107144458 A TW107144458 A TW 107144458A TW 201939181 A TW201939181 A TW 20193918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ooth
elastic
teeth
poin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7968B (zh
Inventor
河田正幸
藤原俊行
藤田和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9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7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7968B/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解決手段] 一種鐘錶用機芯,係具備:馬達,係具有使指針旋轉的轉子;控制部,係藉由主驅動脈衝及輔助驅動脈衝使轉子旋轉,並且在藉由基於主驅動脈衝的檢測驅動脈衝使指針旋轉時,藉由檢測轉子的旋轉狀態而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齒輪系(30),係將馬達的驅動力傳達至指針,並具有彼此嚙合的指針齒輪(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以及彈性部(56),係設置於指針齒輪(33a),在指針位於基準位置時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

Description

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
本發明,係關於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
就鐘錶而言,作為檢測出指針的位置的手法,已知有例如藉由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夾住具有構成齒輪系的齒輪的孔,而藉由穿透光的有無來進行檢測者。
另外,已知一種旋轉狀態檢測技術,其係以平常驅動時的驅動脈衝驅動鐘錶的指針,並藉由感應電壓檢測出該旋轉狀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就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發明而言,在藉由該檢測手法檢測出非旋轉狀態的情形,係藉由輔助驅動脈衝附加旋轉力而進行運針。
進而,已知一種技術,其係在鐘錶的控制部檢測出對應於指針的基準位置之預定的高負荷的情形,則判斷為該基準位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就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發明而言,係對應於輸出輔助驅動脈衝的狀態而判定該基準位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許第536316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許第362539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課題]
然而,就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習知技術而言,若不設定為在檢測出非旋轉狀態的情形便需輸出輔助驅動脈衝的程度之負荷,則難以判定基準位置。另外,在使用輔助驅動脈衝的情形,驅動所需的消耗電力會增加。
在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用以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之鐘錶用機芯,係具備:步進馬達,係具有使指針旋轉的轉子;控制部,係藉由主驅動脈衝及輔助驅動脈衝使前述轉子旋轉,並且在藉由基於前述主驅動脈衝的檢測驅動脈衝使前述指針旋轉時,藉由檢測前述轉子的旋轉狀態而判斷前述指針的基準位置;齒輪系,係將前述步進馬達的驅動力傳達至前述指針,並具有彼此嚙合的第1齒輪及第2齒輪;以及彈性部,係設置於前述第1齒輪,在前述指針位於前述基準位置時接觸於前述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
依據本發明,鐘錶用機芯,係具備在藉由基於主驅動脈衝的檢測驅動脈衝使指針旋轉時,藉由檢測轉子的旋轉狀態而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控制部,故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並且,鐘錶用機芯,係具備:彈性部,係設置於第1齒輪,在指針位於基準位置時接觸於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因此,在指針位於基準位置時,彈性部與第2齒輪接觸而彈性部彈性變形,藉此於齒輪系會產生伴隨彈性部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藉此,當指針位於基準位置時,能夠使轉子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藉由控制部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
因此,能夠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第1齒輪,係具備彈性齒,該彈性齒係具有:第1齒面,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齒,並朝向前述第1齒輪的第1旋轉方向的上游側;以及第2齒面,係朝向前述第1旋轉方向的下游側;前述第1齒面及前述第2齒面當中至少任一方,係藉由前述彈性部形成。
依據本發明,於彈性齒,在第1齒輪朝向第1旋轉方向旋轉時,第2齒輪的齒會從第1旋轉方向的上游側進行卡合,故彈性部會在第1齒輪朝向第1旋轉方向旋轉時與第2齒輪接觸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至少在朝向第1旋轉方向旋轉時使轉子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在朝向第1旋轉方向旋轉時藉由控制部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第1齒面及前述第2齒面當中之另一方,係藉由剛體形成。
依據本發明,因第1齒面及第2齒面當中之另一方不會彈性位移,故在第2齒輪卡合於前述另一方的狀態,能夠抑制彈性齒與第2齒輪之卡合的偏差。因此,能夠使第1齒輪與第2齒輪正確地嚙合。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複數個齒當中的1個齒。
依據本發明,與例如排列了複數個彈性齒的情形相比,在轉子所承受負荷產生變動之際,能夠縮減指針的配置範圍。因此,能夠正確地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第1齒輪,係具備:彼此相鄰的一對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齒;前述一對彈性齒之間的齒溝的寬度,係比前述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的齒厚更小,前述一對彈性齒,係各自具有在周方向彼此相向的相向齒面,前述相向齒面係藉由前述彈性部形成。
依據本發明,因一對彈性齒之間的齒溝的寬度,比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的齒厚更小,故在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進入一對彈性齒之間的齒溝之際,能夠使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接觸於一對彈性齒之各自的相向齒面。因彈性齒的相向齒面係藉由彈性部形成,故一對彈性部無論第1齒輪的旋轉方向皆會接觸於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因此,無論第1齒輪的旋轉方向皆會使彈性部彈性變形,而能夠使轉子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在第1齒輪旋轉時,能夠藉由控制部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第1齒輪,係具有彼此相鄰的第1齒及第2齒,前述彈性部,在位於前述第1齒與前述第2齒之間,且至少在前述第1齒與前述第2齒輪卡合或前述第2齒與前述第2齒輪卡合之任一方時,接觸於前述第2齒輪。
依據本發明,在第1齒輪朝向至少其中一方旋轉時使彈性部彈性變形,而能夠使轉子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在第1齒輪朝向至少其中一方旋轉時,能夠藉由控制部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彈性部,係至少一部分沿著交叉於前述第1齒輪的徑方向之方向延伸,並且自由端係位於前述第1齒與前述第2齒之間的懸臂樑。
依據本發明,藉由使彈性部之沿著交叉於第1齒輪的徑方向之方向延伸的部分撓曲,能夠使自由端沿著第1齒輪的徑方向彈性位移。因此,能夠形成接觸於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的彈性部。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第1齒輪,係具備: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齒,且複數個齒當中的1個齒之整體係藉由前述彈性部形成。
依據本發明,在第2齒輪卡合於彈性齒之際,無論第1齒輪的旋轉方向,第2齒輪皆會接觸於彈性部。藉此,彈性部無論第1齒輪的旋轉方向皆會彈性變形。因此,無論第1齒輪的旋轉方向皆會使彈性部彈性變形,而能夠使轉子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在第1齒輪旋轉時,能夠藉由控制部判斷指針的基準位置。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彈性齒與相鄰於前述彈性齒的齒之間的齒溝的寬度,係比前述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的齒厚更小。
依據本發明,在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進入彈性齒與相鄰於彈性齒的齒之間的齒溝之際,能夠使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接觸於彈性齒。藉此,不僅在彈性齒卡合於第2齒輪的狀態,在相鄰於彈性齒的齒卡合於第2齒輪的狀態,彈性部亦會接觸於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藉此,能夠使轉子的旋轉狀態變化的時間更長。因此,能夠提升控制部所進行之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檢測精度。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複數個齒,係包含前述彈性齒及標準齒,前述彈性齒的齒頂,係形成為與前述標準齒之比前述第1齒輪的節圓更靠齒頂側的部分相同的形狀。
依據本發明,能夠抑制彈性齒嵌入第2齒輪的齒底之情事。另外,因彈性齒的齒頂的形狀形成為與標準齒的齒頂的形狀相同,故即便彈性齒的齒頂的形狀在製造時有不均,亦能夠抑制第2齒輪與彈性齒的嚙合惡化之情事。藉此,能夠抑制伴隨彈性部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大幅超出所要求的大小之情事。藉由以上構成,能夠使轉子所承受的負荷的變動穩定。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彈性部,係於自由端具有前述彈性齒的懸臂樑,並具有:寬廣部,係對於前述彈性齒在基端側相鄰,且形成為比前述彈性齒更寬廣。
依據本發明,與彈性部不具有寬廣部的情形相比,能夠使彈性部之對於彈性齒在基端側相鄰的部位之剛性提升。因此,能夠抑制彈性部之相鄰於彈性齒的部位局部性屈曲之情事。藉此,能夠藉由彈性部整體之撓曲,使彈性齒以所要求的軌跡位移。藉此,能夠使轉子所承受的負荷的變動穩定。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前述彈性部,係形成為: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在前述彈性部與前述第2齒輪的接觸狀態,比起前述第1齒輪之前述彈性部以外的部位與前述第2齒輪的卡合狀態,會對於正交於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的中心線的直線更大幅傾斜。
依據本發明,第1齒輪與第2齒輪之間的步進馬達的驅動力的傳達效率,在彈性部與第2齒輪的接觸狀態,會比第1齒輪之彈性部以外的部位與第2齒輪的卡合狀態更低。藉此,當指針位於基準位置時能夠使轉子所承受的負荷增大。
於前述之鐘錶用機芯中,較佳為:於前述第1齒輪,安裝有前述指針。
依據本發明,能夠使彈性部與指針同步而位移。因此,與將彈性部設置在包含於與第1齒輪相同的齒輪系之第1齒輪以外的齒輪的情形相比,能夠更為正確地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
本發明之鐘錶,係具備前述鐘錶用機芯。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鐘錶,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以下,根據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又,於以下之說明中,對於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構成,係附加相同的符號。並且,亦有省略該等構成之重複的說明之情形。
(第1實施形態)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鐘錶1的構成例的方塊圖。
如圖1所示,鐘錶1,係具備電池2、振盪電路3、分頻電路4、記憶部5、控制部10、第1馬達20a、第2馬達20b、第3馬達20c、齒輪系30a、齒輪系30b、齒輪系30c、第1指針40a、第2指針40b、第3指針40c。
控制部10,係具備脈衝控制部11、指針驅動部12。
指針驅動部12,係具備第1指針驅動部121a、馬達負荷檢測部122a、第2指針驅動部121b、馬達負荷檢測部122b、第3指針驅動部121c、馬達負荷檢測部122c。
又,鐘錶用機芯,係至少具備記憶部5、控制部10、第1馬達20a、第2馬達20b、第3馬達20c、齒輪系30a、齒輪系30b、齒輪系30c。
又,未特定指第1馬達20a、第2馬達20b、第3馬達20c當中之一者的情形,係稱馬達20。另外,未特定指齒輪系30a、齒輪系30b、齒輪系30c當中之一者的情形,係稱齒輪系30。另外,未特定指第1指針40a、第2指針40b、第3指針40c當中之一者的情形,係稱指針40。另外,未特定指第1指針驅動部121a、第2指針驅動部121b、第3指針驅動部121c當中之一者的情形,係稱指針驅動部121。又,未特定指馬達負荷檢測部122a、馬達負荷檢測部122b、馬達負荷檢測部122c當中之一者的情形,係稱馬達負荷檢測部122。
又,圖1所示之鐘錶1,係藉由指針40顯示經計時的時刻之類比鐘錶。於圖1所示之例中,雖係鐘錶1具備3根指針40之例,然而指針40的數目為1根或2根或4根以上亦可。在此情形,鐘錶1,係於每個指針40具備指針驅動部121、馬達負荷檢測部122、馬達20、齒輪系30。
電池2,係例如鋰電池或氧化銀電池等之所謂鈕扣電池。又,電池2係太陽能電池以及將藉由太陽能電池所發電的電力進行蓄電的蓄電池亦可。電池2,係將電力供給至控制部10。
振盪電路3,係例如利用水晶的壓電現象,並用以藉由其機械性共振以預定頻率振盪的被動元件。在此,預定頻率係例如32[kHz]。
分頻電路4,係將振盪電路3所輸出之預定頻率的訊號分頻為所要求的頻率,並將分頻了的訊號輸出至控制部10。
記憶部5,係記憶第1指針40a、第2指針40b、第3指針40c各自的主驅動脈衝、輔助驅動脈衝。又,針對主驅動脈衝、輔助驅動脈衝係後述。另外,記憶部5,係記憶第1指針40a、第2指針40b、第3指針40c各自的探測脈衝。又,探測脈衝,係在檢測指針40的基準位置之際使用。針對探測脈衝、基準位置的檢測係後述。記憶部5,係將區間T1~T3之馬達負荷檢測部122所具備的比較器Q7(圖3參照)的輸出的組合與旋轉狀態與馬達20的狀態建立關連而記憶。又,針對區間T1~T3,係使用圖7於之後敘述。記憶部5,係記憶預定週期、後述之驅動脈衝之脈衝的寬度、驅動脈衝之脈衝的數量、變更了的脈衝的數量等。記憶部5,係記憶有控制部10使用於控制的程式。
控制部10,係以使用分頻電路4所分頻了的所要求的頻率進行計時,並對應於計時的結果將指針40進行運針的方式驅動馬達20。另外,控制部10,係檢測出因馬達20的旋轉而產生的反向電壓(感應電壓),並根據檢測出的結果,檢測出指針40的基準位置。又,基準位置的檢測方法係後述。
脈衝控制部11,係以使用分頻電路4所分頻了的所要求的頻率進行計時,並對應於計時的結果將指針40進行運針的方式生成脈衝訊號,並將所生成的脈衝訊號輸出至指針驅動部12。另外,脈衝控制部11,係取得指針驅動部12所檢測出之於馬達20產生之感應電壓及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並根據所取得的比較結果進行基準位置的檢測。
另外,脈衝控制部11,係驅動端子M111、驅動端子M112、驅動端子M121、驅動端子M122、控制端子G11、控制端子G12連接至第1指針驅動部121a,且檢測端子CO1連接至馬達負荷檢測部122a。另外,驅動端子M211、驅動端子M212、驅動端子M221、驅動端子M222、控制端子G21、控制端子G22係連接至第2指針驅動部121b,且檢測端子CO2係連接至馬達負荷檢測部122b。另外,驅動端子M311、驅動端子M312、驅動端子M321、驅動端子M322、控制端子G31、控制端子G32係連接至第3指針驅動部121c,且檢測端子CO3係連接至馬達負荷檢測部122c。
指針驅動部12,係對應於脈衝控制部11所輸出之脈衝訊號而驅動馬達20,藉此將指針40進行運針。另外,指針驅動部12,係檢測出驅動馬達20時所產生的感應電壓,並將所檢測出的感應電壓與基準電壓的比較結果輸出至脈衝控制部11。
第1指針驅動部121a,係對應於脈衝控制部11的控制,生成用以使第1馬達20a正轉或逆轉的脈衝訊號。第1指針驅動部121a,係藉由所生成之脈衝訊號驅動第1馬達20a。
第2指針驅動部121b,係對應於脈衝控制部11的控制,生成用以使第2馬達20b正轉或逆轉的脈衝訊號。第2指針驅動部121b,係藉由所生成之脈衝訊號驅動第2馬達20b。
第3指針驅動部121c,係對應於脈衝控制部11的控制,生成用以使第3馬達20c正轉或逆轉的脈衝訊號。第3指針驅動部121c,係藉由所生成之脈衝訊號驅動第3馬達20c。
馬達負荷檢測部122a,係藉由第1馬達20a的旋轉檢測出於第1指針驅動部121a產生的反向電壓,並將所檢測出的反向電壓與作為閾值的基準電壓Vcomp比較的結果輸出至脈衝控制部11。
馬達負荷檢測部122b,係藉由第2馬達20b的旋轉檢測出於第2指針驅動部121b產生的反向電壓,並將所檢測出的反向電壓與基準電壓Vcomp比較的結果輸出至脈衝控制部11。
馬達負荷檢測部122c,係藉由第3馬達20c的旋轉檢測出於第3指針驅動部121c產生的反向電壓,並將所檢測出的反向電壓與基準電壓Vcomp比較的結果輸出至脈衝控制部11。
各第1馬達20a、第2馬達20b、第3馬達20c係例如為步進馬達。第1馬達20a,係藉由第1指針驅動部121a所輸出的脈衝訊號,透過齒輪系30a驅動第1指針40a。第2馬達20b,係藉由第2指針驅動部121b所輸出的脈衝訊號,透過齒輪系30b驅動第2指針40b。第3馬達20c,係藉由第3指針驅動部121c所輸出的脈衝訊號,透過齒輪系30c驅動第3指針40c。
齒輪系30a、齒輪系30b、齒輪系30c,係分別至少具有1個齒輪。齒輪系30a,係將第1馬達20a的驅動力傳達至第1指針40a。齒輪系30b,係將第2馬達20b的驅動力傳達至第2指針40b。齒輪系30c,係將第3馬達20c的驅動力傳達至第3指針40c。齒輪系30所具有的齒輪,係具有基準負荷部。基準負荷部,係構成為對於在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的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轉矩)造成變動。亦即,齒輪系30,係形成為在指針40進行360度旋轉的期間,於一個部位進行負荷變動。針對齒輪系30及基準負荷部的詳細構成係後述。
第1指針40a係例如為時針。第2指針40b係例如為分針。第3指針40c係例如為秒針。第1指針40a、第2指針40b、第3指針40c,係分別藉由未圖示的支承體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支承。
接著,針對基準負荷部及基準位置進行說明。
圖2係用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基準負荷部與基準位置之一例的圖。圖2之指針40,係例如作為秒針之第3指針40c。
於圖2中,大致12點的位置為基準位置,於該位置(第1區域)有指針時,與其他位置(第2區域)相比,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較大。亦即,於圖2所示之例中,在大致12點的位置設置有基準負荷部。換言之,轉子202所承受的第1區域的負荷,比第2區域的負荷更大。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如此般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較大的位置檢測作為基準位置。
又,於圖2中,雖表示大致12點的位置為基準位置之例,然而基準位置為其他位置亦可。另外,第1指針40a、第2指針40b、第3指針40c之各自的基準位置,為相同位置亦可,為彼此不同的位置亦可。
接著,說明指針驅動部121及馬達負荷檢測部122的構成例。
圖3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指針驅動部121與馬達負荷檢測部122的構成例之方塊圖。
如圖3所示,指針驅動部121係具備開關元件Q1~Q6。另外,馬達負荷檢測部122係具備電阻R1及R2、比較器Q7。
開關元件Q3,閘極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驅動端子Mn11(n係1~3之任一者),源極係連接至電源+Vcc,汲極係連接至開關元件Q1的汲極和電阻R1的一端和比較器Q7的第1輸入部(+)和第1輸出端子Outn1。
開關元件Q1,閘極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驅動端子Mn12,源極係接地。
開關元件Q5,閘極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控制端子Gn1,源極係連接至電源+Vcc,汲極係連接至電阻R1的另一端。
開關元件Q4,閘極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驅動端子Mn21,源極係連接至電源+Vcc,汲極係連接至開關元件Q2的汲極和電阻R2的一端和比較器Q7的第2輸入部(+)和第2輸出端子Outn2。
開關元件Q2,閘極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驅動端子Mn22,源極係接地。
開關元件Q6,閘極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控制端子Gn2,源極係連接至電源+Vcc,汲極係連接至電阻R2的另一端。
比較器Q7,係於第3輸入部(-)被供給有基準電壓Vcomp,輸出部係連接至脈衝控制部11的檢測端子COn。
於指針驅動部121的第1輸出端子Outn1及第2輸出端子Outn2之兩端,係連接有馬達20。
各開關元件Q3、Q4、Q5、Q6,係例如為P通道的FET(Field effect transitor;場效電晶體)。另外,各開關元件Q1、Q2,係例如為N通道的FET。
開關元件Q1及Q2,係驅動馬達20的構成元件。開關元件Q5及Q6和電阻R1和電阻R2,係用於旋轉檢測的構成元件。開關元件Q3及Q4,係兼用於馬達20的驅動及旋轉檢測之雙方的構成元件,各開關元件Q1~Q6係導通狀態之導通電阻小的低阻抗元件。另外,電阻R1及R2的電阻值係相同,且係比開關元件的導通電阻更大的值。
又,指針驅動部121,係使開關元件Q1、Q4同時成為導通狀態、並使Q2、Q3同時成為非導通狀態,藉此對於馬達20所具備的驅動線圈209供給正方向的電流,而藉此將馬達20以180度正方向旋轉驅動。另外,指針驅動部121,係使開關元件Q2、Q3同時成為導通狀態、並使Q1、Q4同時成為非導通狀態,藉此對於馬達20所具備的驅動線圈209供給反方向的電流,而藉此將馬達20再次以180度旋轉驅動。
接著,說明脈衝控制部11所輸出的驅動訊號之例。
圖4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脈衝控制部11所輸出的驅動脈衝之例的圖。
於圖4中,橫軸係表示時刻,縱軸係表示訊號為H(高)位準或L(低)位準。波形P1係第1驅動脈衝的波形。波形P2係第2驅動脈衝的波形。
時刻t1~t6的期間,係使馬達20正轉的期間。時刻t1~t2的期間,脈衝控制部11係生成第1驅動脈衝Mn1。時刻t3~t4的期間,脈衝控制部11係生成第2驅動脈衝Mn2。又,時刻t1~t2或時刻t3~t4的期間的驅動訊號,係如符號g31所示之區域般,以複數個脈衝訊號構成,脈衝控制部11係調整脈衝的能率。此時,時刻t1~t2的期間或時刻t3~t4的期間,係對應於脈衝的能率變化。以下,於本實施形態中,將符號g31所示區域的訊號波稱為「櫛齒波」。或者,時刻t1~t2或時刻t3~t4的期間的驅動訊號,係如符號g32所示之區域般,以1個脈衝訊號構成,脈衝控制部11係調整脈衝的寬度。此時,時刻t1~t2的期間或時刻t3~t4的期間,係對應於脈衝的寬度變化。以下,於本實施形態中,將符號g32所示區域的訊號波稱為「矩形波」。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將時刻t1~t2或時刻t3~t4的期間的脈衝稱為主驅動脈衝P1。於以下之說明中,係說明主驅動脈衝P1為櫛齒波之例。
又,時刻t5~t6的期間的輔助驅動脈衝P2,係僅在檢測出轉子未藉由主驅動脈衝P1進行旋轉時輸出的驅動脈衝。
另外,於實施形態中,將不使用輔助驅動脈衝而藉由主驅動脈衝(檢測驅動脈衝)將指針40運針的狀態稱為第1旋轉狀態。並且,將第1旋轉狀態之後亦使用輔助驅動脈衝將指針運針的狀態稱為第2旋轉狀態。
接著,說明馬達20的構成例。
圖5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馬達20的構成例的圖。
如圖5所示,在將馬達20使用於類比電子鐘錶的情形,定子201及磁心208係藉由螺絲(未圖示)固定於地板(未圖示)而彼此接合。另外,驅動線圈209,係具有第1端子OUT1、第2端子OUT2。
轉子202,係被磁化為2極(S極及N極)。於轉子202,設置有小齒輪202a(參照圖10)。
定子201,係以磁性材料形成。於定子201的外端部,在隔著轉子收容用貫穿孔203相向的位置設置有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為2個)缺口部(外溝槽)206、207。於各外溝槽206、207與轉子收容用貫穿孔203之間,設置有可飽和部210、211。
可飽和部210、211,係構成為不會因轉子202的磁束而磁飽和,且在驅動線圈209被激磁時磁飽和而磁阻增大。轉子收容用貫穿孔203,係構成為在輪廓為圓形的貫穿孔的相向部分一體形成有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為2個)半月狀的缺口部(內溝槽)204、205的圓孔形。
缺口部204、205,係構成用以決定轉子202的停止位置的定位部。於驅動線圈209未被激磁的狀態,轉子202係穩定停止在如圖5所示之對應於前述定位部的位置,換言之,係轉子202的磁極軸A與連結缺口部204、205的線段正交的位置(角度θ0位置)。將以轉子202的旋轉軸(旋轉中心)作為中心的XY座標空間區分為4個象限(第1象限I~第4象限IV)。
在此,從指針驅動部121將矩形波的主驅動脈衝供給至驅動線圈209的端子OUT1、OUT2之間(例如以第1端子OUT1側為正極,以第2端子OUT2側為負極),對於圖5的箭號方向使驅動電流i流動,於定子201會朝向虛線箭號方向產生磁束。藉此,可飽和部210、211會飽和而磁阻增大,之後,藉由於定子201產生的磁極與轉子202的磁極之相互作用,轉子202會朝向圖5的箭號方向旋轉180度,而磁極軸會穩定地停止在角度θ1位置。又,用以藉由將馬達20旋轉驅動而進行平常動作(於本實施形態係類比電子鐘錶,故係指運針動作)的旋轉方向(於圖5中係逆時針方向)作為正方向,其相反(於圖5中係順時針方向)作為反方向。
從指針驅動部121將反極性的矩形波的主驅動脈衝供給至驅動線圈209的端子OUT1、OUT2之間(以成為前述驅動之反極性的方式,以第1端子OUT1側為負極,以第2端子OUT2側為正極),對於圖5的反箭號方向使驅動電流i流動,於定子201會朝向反虛線箭號方向產生磁束。藉此,可飽和部210、211會先飽和,之後,藉由於定子201產生的磁極與轉子202的磁極之相互作用,轉子202會朝向於前述相同的方向(正方向)旋轉180度,而磁極軸會穩定地停止在角度θ0位置。
之後,指針驅動部121會如此對於驅動線圈209供給極性不同的訊號(交變訊號)。藉此,馬達20係構成為反覆進行前述,而能夠將轉子202以180度刻度朝向箭號方向連續地旋轉。
指針驅動部121,係藉由彼此極性不同的驅動脈衝P1交互驅動,而藉此將馬達20旋轉驅動,在無法藉由主驅動脈衝P1進行旋轉的情形,係在後述之區間T3之後使用與主驅動脈衝P1為相同極性的輔助驅動脈衝P2進行旋轉驅動。
接著,針對馬達20驅動時之開關元件Q1~Q6的動作及馬達旋轉時所產生的感應電壓之例進行說明。又,於以下之例中,係說明馬達20正轉的情形。
圖6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主驅動脈衝P1及馬達旋轉時所產生的感應電壓之例的圖。於圖6中,橫軸係表示時刻,縱軸係表示訊號為H位準或L位準。波形g11,係從指針驅動部121的第1輸出端子Outn1所輸出之主驅動脈衝P1及檢測脈衝的波形。波形g12係表示檢測區間。波形g13,係輸入至開關元件Q3的閘極的控制訊號Mn11的波形。波形g14,係輸入至開關元件Q1的閘極的控制訊號Mn12的波形。波形g15,係輸入至開關元件Q4的閘極的控制訊號Mn21的波形。波形g16,係輸入至開關元件Q2的閘極的控制訊號Mn22的波形。波形g17,係輸入至開關元件Q5的閘極的控制訊號Gn1的波形。波形g18,係輸入至開關元件Q6的閘極的控制訊號Gn2的波形。
又,於圖6所示之狀態,係圖4之時刻t1~t3的期間的狀態。
又,於圖6中,開關元件Q3、Q4、Q5、Q6,在輸入至閘極的訊號為L位準的期間會成為導通狀態,在輸入至閘極的訊號為H位準的期間會成為非導通狀態。另外,開關元件Q1、Q2,在輸入至閘極的訊號為H位準的期間會成為導通狀態,在輸入至閘極的訊號為L位準的期間會成為非導通狀態。
時刻ta~tb的期間,係驅動區間。
另外,時刻tb~tc的期間,係旋轉狀態的檢測區間。
作為驅動區間之ta~tb的期間,係如波形g13及波形g14所示般,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對應於作為櫛齒波的主驅動脈衝P1使開關元件Q3及Q1以預定週期切換為導通狀態及非導通狀態,而藉此使馬達20朝向正方向旋轉。在馬達20可正常地旋轉的情形,馬達20所具備之轉子會朝向正方向旋轉180度。又,在該期間,開關元件Q2、Q5、Q6係分別為非導通狀態,開關元件Q4係導通狀態。
檢測區間之時刻tb~tc的期間,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維持開關元件Q1的非導通狀態,並在預定的時機將開關元件Q3切換導通狀態及非導通狀態而成為高阻抗的狀態。並且,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在該檢測區間將開關元件Q5切換為導通狀態。又,於檢測期間,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維持開關元件Q4的導通狀態,並使開關元件Q2、Q6為非導通狀態。
藉此,於檢測區間中,係以預定週期交互反覆成為檢測迴路及閉迴路;該檢測迴路,係使開關元件Q4及Q5為導通狀態並使開關元件Q3為非導通狀態;該閉迴路,係使開關元件Q4及Q5為導通狀態並使開關元件Q3為導通狀態。此時,檢測迴路的狀態,因係藉由開關元件Q4、Q5、電阻R1構成迴路,故不會對於馬達20造成制動。另一方面,閉迴路的狀態,因係藉由開關元件Q3、Q4、馬達20所具有的驅動線圈209構成迴路,而導致驅動線圈209短路,故會對於馬達20造成制動,而會抑制馬達20的自由振動。
於檢測區間,在電阻R1會朝向與驅動電流相同的方向流動有感應電流。因此,於電阻R1會產生感應電壓訊號VRs。比較器Q7,係在分別在區間T1、T2、T3之每個區間比較該感應電壓訊號VRs與基準電壓Vcomp,在感應電壓訊號VRs為基準電壓Vcomp以下的情形輸出表示「1」的訊號,在感應電壓訊號VRs比基準電壓Vcomp更大的情形輸出表示「0」的訊號。又,如使用圖7後述般,區間T1係檢測區間之第1個區間。區間T2,係檢測區間之第2個區間。區間T3,係檢測區間之第3個區間。
圖4之時刻t3~t5的期間,係生成第2驅動脈衝。藉此,於驅動區間,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對應於主驅動脈衝P1使開關元件Q4及Q2以預定週期切換為導通狀態及非導通狀態,而藉此使馬達20朝向正方向旋轉。又,在該期間,開關元件Q1、Q5、Q6係分別為非導通狀態,開關元件Q3係導通狀態。
並且,於檢測區間,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維持開關元件Q2的非導通狀態,並在預定的時機將開關元件Q4切換導通狀態及非導通狀態而成為高阻抗的狀態。並且,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在該檢測區間將開關元件Q6切換為導通狀態。又,於檢測期間,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維持開關元件Q3的導通狀態,並使開關元件Q1、Q5為非導通狀態。藉此,於電阻R2會朝向與驅動電流相同的方向流動有感應電流。因此,於電阻R2會產生感應電壓訊號VRs。比較器Q7,係在分別在區間T1、T2、T3之每個區間比較該感應電壓訊號VRs與基準電壓Vcomp,在感應電壓訊號VRs為基準電壓Vcomp以下的情形輸出表示「1」的訊號,在感應電壓訊號VRs比基準電壓Vcomp更大的情形輸出表示「0」的訊號。
接著,使用圖7,進一步針對負荷的狀態與感應電壓的關係進行說明。
圖7係用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負荷的狀態與感應電壓的關係的圖。又,於圖7中,符號P1係表示驅動脈衝P1。符號T1係表示區間T1。符號T2係表示區間T2。符號T3係表示區間T3。又,波形g201~g204,係將輸入至比較器Q7的訊號CO1與驅動脈衝P1示意性地合併表示的波形。
施加於馬達20的負荷在平常的情形(平常負荷),係如波形g201所示,在區間T2時,感應電壓訊號VRs為基準電壓Vcomp以上。因此,比較器Q7的輸出,在區間T1時為「0」,在區間T2時為「1」,在區間T3時為「-」。又,「-」係表示為「0」亦可,為「1」亦可。
施加於馬達20的負荷較小的情形(負荷小),係如波形g202所示,在區間T1及區間T2時,感應電壓訊號VRs為基準電壓Vcomp以上。因此,比較器Q7的輸出,在區間T1時為「1」,在區間T2時為「1」,在區間T3時為「-」。
施加於馬達20的負荷較大的情形(負荷大),係如波形g203所示,在區間T1及區間T3時,感應電壓訊號VRs為基準電壓Vcomp以上。因此,比較器Q7的輸出,在區間T1時為「-」,在區間T2時為「0」,在區間T3時為「1」。
在馬達20未旋轉的情形(非旋轉),係如波形g204所示,在區間T1時,感應電壓訊號VRs為基準電壓Vcomp以上。因此,比較器Q7的輸出,在區間T1時為0「-」,在區間T2時為「0」,在區間T3時為「0」。
又,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在藉由主驅動脈衝P1檢測出非旋轉的狀態的情形,藉由與主驅動脈衝P1相同極性的輔助驅動脈衝P2進行旋轉驅動。
亦即,藉由比較器Q7的區間T1~T3的輸出的組合,能夠檢測出馬達20的負荷的狀態或非旋轉狀態。
又,記憶部5,係將圖7之以符號g211包圍的區域之區間T1~T3的比較器Q7的輸出與以符號g212包圍的區域的負荷的狀態或旋轉狀態建立對應關係而記憶。
接著,控制部10,係使作為櫛齒波的驅動脈衝P1的脈衝的大小(脈衝的能率)變化,並根據此時之比較器Q7的輸出,說明檢測指針位置的順序的概要。
圖8用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檢測指針位置的順序的概要的圖。又,控制部10,係在進行以下處理時,例如在更換電池2時、首次使電源為導通狀態時、每隔預定的時間(例如一天一次)、設定被初始化時,進行檢測指針40的位置之針位置檢測動作模式等。又,使用於檢測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探測脈衝,係記憶於記憶部5。另外,所謂探測脈衝,係如圖8所示,為基準位置檢測用的主驅動脈衝,並以脈衝的大小(能率)不同的複數個脈衝構成。另外,探測脈衝係根據主驅動脈衝的檢測驅動脈衝。
脈衝控制部11,係將根據主驅動脈衝P1的初始值之指針40一圈份的脈衝訊號輸出至指針驅動部121。
接著,脈衝控制部11,係取得指針1圈份的量之輸出脈衝訊號之後的區間T1~T3之比較器Q7的輸出。例如,在指針40為秒針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控制,輸出脈衝訊號60次。脈衝控制部11,係在每發脈衝,將區間T1~T3的比較器Q7的輸出記憶於記憶部5。具體而言,脈衝控制部11,係在第1發的脈衝時,以區間T1為「0」、區間T2為「1」、區間T3為「0」的方式建立對應關係而記憶,在第2發的脈衝時,以區間T1為「0」、區間T2為「1」、區間T3為「0」的方式建立對應關係而記憶,於以下亦以相同的方式記憶。
脈衝控制部11,係比較所取得的區間T1~T3之比較器Q7的輸出的組合與記憶部5所記憶之區間T1~T3之比較器Q7的輸出的形態,而檢測馬達20的狀態。又,所謂馬達20的狀態,係指馬達20是否為具有較小負荷(負荷小)的狀態、是否為具有較大負荷(負荷大)的狀態、是否為非旋轉狀態。
脈衝控制部11,係根據檢測結果使主驅動脈衝的大小變化。又,於本實施形態中,使主驅動脈衝之脈衝的L位準變長的處理,或是使脈衝的寬度變長的處理,係稱為脈衝提升(PULSE-UP)。另外,於本實施形態中,使驅動脈衝之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減少的處理,或是使脈衝的寬度變短的處理,係稱為脈衝下降(PULSE-DOWN)。
脈衝控制部11使脈衝的大小變化,藉此使指針40的一圈(360度)中每個指針40的位置的比較器Q7的輸出狀態變化。
在齒輪系30沒有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變動的構成元件的情形,係於指針40的一圈中當中,重複60次以圖7說明之平常負荷的狀態(區間T1為「0」、區間T2為「1」、區間T3為「0」)。
於本實施形態中,因如前述般於齒輪系30具有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變動的構成元件(基準負荷部),故形成為在指針40進行360度旋轉的期間,於一個部位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變動。因此,即便在平常狀態,若探測脈衝的大小適當,則負荷會於齒輪系30具有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變動的構成元件的位置增大,區間T2成為「0」,區間T3成為「1」。如此,於指針40的一圈中,負荷增大的部位為一個部位的情形,係指針的檢測位置。具體而言,檢測出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1」的位置係基準位置。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如此般檢測出負荷增大的位置之情事稱為針位置檢測。
在使脈衝過大(使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增加)的情形,轉子202會容易旋轉,故不易檢測出負荷,而難以檢測出基準位置。如此,在無法檢測出負荷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脈衝下降。
另一方面,在使脈衝過小(使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減少)的情形,轉子202會難以旋轉而負荷增大,故會產生複數次負荷大的狀態。如此,在檢測出負荷2次以上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脈衝提升。
藉此,於本實施形態中,係將指針40運針1圈(360度),取得運針中的區間T1~T3的檢測結果,而能夠根據所取得的結果檢測出指針40的基準位置。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即便在進行脈衝下降的情形,亦以不會成為非旋轉狀態的主驅動脈衝進行針位置檢測為佳。
接著,說明進行針位置檢測的處理順序例。
圖9係表示進行本實施形態之針位置檢測的處理順序例的流程圖。又,圖9所示之例,係說明基準位置的負荷比其他位置的負荷更大之例。
(步驟S1)脈衝控制部11,係將主驅動脈衝設定為初始狀態。
(步驟S2)脈衝控制部11,係生成使指針40運針1圈份(360度)的主驅動脈衝,並根據所生成的主驅動脈衝控制指針驅動部121。接著,指針驅動部121,係驅動馬達20而將指針40運針1圈份(360度)。
(步驟S3)脈衝控制部11,係取得1圈份的區間T1、區間T2、區間T3之各自的馬達負荷檢測部122的輸出。又,脈衝控制部11,係在每發脈衝,將區間T1~T3各自的馬達負荷檢測部122的輸出記憶於記憶部5。
(步驟S4)1圈份的運針結束之後,脈衝控制部11,係判定於全部的區域(例如0~359度的1圈份)中是否區間T1為「0」且區間T2為「1」。在脈衝控制部11判定於全部的區域中區間T1為「0」且區間T2為「1」的情形(步驟S4;YES),係進行至步驟S5的處理。在脈衝控制部11未判定於全部的區域中區間T1為「0」且區間T2為「1」的情形(步驟S4;NO),係進行至步驟S6的處理。
(步驟S5)於全部的區域中區間T1為「0」且區間T2為「1」的情形,係全部的區域為平常負荷的狀態,且係旋轉有餘裕而無法檢測出負荷的狀態。在此情形,為了使負荷容易檢測,有必要使旋轉變難。因此,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1刻度之脈衝下降。亦即,脈衝控制部11,係將主驅動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減少1刻度。換言之,脈衝控制部11,係使第1能量成為比第1能量更小的第2能量。又,脈衝控制部11,例如以根據藉由分頻電路4所生成的頻率的1時脈份,使主驅動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減短。脈衝控制部11,在處理之後,使處理回到步驟S2。
(步驟S6)脈衝控制部11,在1個部位(1個區域)是區間T1為「1」且區間T2為「1」的情形,或者在1個部位(1個區域)是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1」的情形(步驟S6;YES),係進行至步驟S7的處理。脈衝控制部11,在複數個部位(複數個區域)是區間T1為「1」且區間T2為「1」的情形,或者在複數個(複數個區域)是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1」的情形(步驟S6;NO),係進行至步驟S8的處理。
(步驟S7)脈衝控制部11,在1個部位(1個區域)是區間T1為「1」且區間T2為「1」的情形,或者在1個部位(1個區域)是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1」的情形,將檢測出負荷的位置特定為基準位置並記憶於記憶部5。特定之後,脈衝控制部11,係將特定基準位置時之探測脈衝的主驅動脈衝作為最佳脈衝而記憶於記憶部5,並結束針位置檢測處理。又,脈衝控制部11,將如此特定基準位置時的驅動脈衝使用作為平常運針時的驅動脈衝亦可。
(步驟S8)脈衝控制部11,在複數個部位(複數個區域)是區間T1為「1」且區間T2為「1」的情形,或者在複數個(複數個區域)是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1」的情形,進行1刻度的脈衝提升。亦即,脈衝控制部11,係將主驅動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增長1刻度。換言之,脈衝控制部11,係使第1能量成為比第1能量更大的第3能量。又,脈衝控制部11,例如以根據藉由分頻電路4所生成的頻率的1時脈份,使主驅動脈衝的L位準的長度增長。脈衝控制部11,在處理之後,使處理回到步驟S2。
又,在因製造時的不均導致基準位置與平常位置的負荷的相對差較大,而無法以主驅動脈衝檢測出基準位置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亦使用輔助驅動脈衝檢測出基準位置而記憶於記憶部5。如此,在使用輔助驅動脈衝檢測出基準位置(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0」)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亦可不將檢測出基準位置的主驅動脈衝及輔助驅動脈衝作為最佳脈衝記憶於記憶部5。
又,於圖9的處理中,雖有負荷多的位置跨越指針40的2步以上的情形,然而在連續獲得2個以上的負荷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將對應於最先檢測出負荷的脈衝的發數的位置檢測作為基準位置。又,所謂負荷多的位置、檢測出負荷的位置,係指區間T1為「1」且區間T2為「1」的位置,或者區間T2為「0」且區間T3為「1」的位置。
在此,說明圖9的處理的概要。
脈衝控制部11,係使用初始狀態的主驅動脈衝(第1能量)使指針40繞一圈,並取得區間T1~T3各自的值。又,初始狀態的主驅動脈衝,係使用於運針的主驅動脈衝,或是在上一次檢測出基準位置的主驅動脈衝。
脈衝控制部11,在以初始狀態的主驅動脈衝使指針40繞一圈時,發現1個負荷增加的部位的情形,將該區域判別為第1區域(圖2),亦即基準位置。
以初始狀態的主驅動脈衝連1個負荷增加的部位也未發現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脈衝下降直至負荷小或負荷大(圖7)的部位成為1個的狀態為止。脈衝下降了的主驅動脈衝係第2能量,自第2能量進一步脈衝下降了的主驅動脈衝係第3能量。
並且,在欲達到負荷小或負荷大的部位成為1個的狀態而進行脈衝下降,也未能縮減至1個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使用輔助驅動脈衝,進行脈衝下降直至非旋轉(圖7)的部位成為1個的狀態。
另外,在使用初始狀態的主驅動脈衝使指針40繞一圈的結果,發現了複數個負荷小或負荷大(圖7)的部位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係進行脈衝提升直至負荷小或負荷大(圖7)的部位成為1個的狀態為止,而檢測出基準位置。
又,前述處理順序係一例,處理順序可對應於用途進行替換。另外,亦可對於脈衝下降設定下限,對於脈衝提升設定上限,並將該等上限及下限預先記憶於記憶部5。如此,在記憶有上限及下限的情形,脈衝控制部11在進行脈衝提升至上限亦無法將負荷增大的位置縮減至1個的情形,再度回到初始狀態以檢測基準位置,或是判別為異常而進行報知亦可。或者,脈衝控制部11在進行脈衝下降至下限亦無法將負荷增大的位置縮減至1個的情形,再度回到初始狀態以檢測基準位置,或是判別為異常而進行報知亦可。
以下,針對第1實施形態的齒輪系30進行詳細說明。又,於以下的說明中,構成齒輪系30的齒輪之旋轉中,使指針40順時針旋轉之際的旋轉係稱為正轉,使指針40逆時針旋轉之際的旋轉係稱為逆轉。另外,於各圖中,構成齒輪系30的齒輪之旋轉方向中,將正轉時的旋轉方向(正轉方向、第1旋轉方向)以箭號Dn表示,將逆轉時的旋轉方向(逆轉方向)以箭號Dr表示。
圖10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俯視圖。
如圖10所示,齒輪系30,係具備第1中間輪31、第2中間輪32、指針輪33。第1中間輪31,係具有第1中間齒輪31a及第1中間小齒輪(未圖示)。第1中間齒輪31a,係嚙合於馬達20的轉子202的小齒輪202a。第2中間輪32,係具有第2中間齒輪32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第2齒輪)。第2中間齒輪32a,係嚙合於第1中間輪31的第1中間小齒輪。指針輪33,係具有嚙合於第2中間輪32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之指針齒輪33a(第1齒輪)。於指針輪33,安裝有指針40。於以下說明中,指針齒輪33a的徑方向係僅稱為徑方向。
圖1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如圖11所示,指針齒輪33a係具有複數個齒50。指針齒輪33a的複數個齒50,係標準齒51、彈性齒52。標準齒51,係一般的齒輪的齒,如形成為圓弧齒形或漸開線齒形、擺線齒形等的齒。
彈性齒52,係指針齒輪33a所具有的複數個齒50當中的1個齒。彈性齒52,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亦即前述之基準負荷部時,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增大。於彈性齒52,設置有形成為能夠彈性變形的彈性部56、形成為無法彈性變形的剛體57。另外,彈性齒52,係具備朝向正轉方向的上游側的第1齒面53、朝向正轉方向的下游側的第2齒面54。第1齒面53,係藉由彈性部56形成。第1齒面53,比起朝向標準齒51的正轉方向上游側的齒面,整體而言更位於正轉方向上游側。第2齒面54,係藉由剛體57形成。第2齒面54,比起朝向標準齒51的正轉方向下游側的齒面,整體而言更位於正轉方向下游側。藉此,彈性齒52的齒厚,會比標準齒51的齒厚更大。於彈性部56與剛體57之間,形成有從彈性齒52的齒頂附近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狹縫59。
彈性部56,係被上游側齒溝61及狹縫59夾住;該上游側齒溝61,係位於彈性齒52與比彈性齒52更靠正轉方向上游側1個的標準齒51之間。上游側齒溝61及狹縫59的尺寸,於徑方向係比標準齒51與標準齒51之間的齒溝的尺寸更大,於圖示之例中分別為大一倍左右。藉此,彈性部56的縱橫比會比標準齒51的縱橫比更大,而能夠朝向指針齒輪33a的周方向彈性變形。彈性部56,從徑方向內側的端部朝向徑方向延伸之後,朝向徑方向外側且正轉方向下游側屈曲而延伸。彈性部56之徑方向外側的端緣,係位於比指針齒輪33a的齒頂圓Ct更靠徑方向內側的位置。
剛體57,係被下游側齒溝62及狹縫59夾住;該下游側齒溝62,係位於彈性齒52與比彈性齒52更靠正轉方向下游側1個的標準齒51之間。下游側齒溝62的尺寸,於徑方向係和標準齒51與標準齒51之間的齒溝的尺寸為相同程度。藉此,剛體57的縱橫比會比彈性部56的縱橫比更小,而無法彈性變形。剛體57,從徑方向內側的端部朝向徑方向延伸之後,朝向徑方向外側且正轉方向上游側屈曲而延伸。剛體57之徑方向外側的端緣,係位於指針齒輪33a的齒頂圓Ct上。藉此,彈性齒52的齒頂,係藉由剛體57形成。
接著,針對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關係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齒輪系30的正轉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指針輪33,係對於第2中間輪32為被動側的輪。正轉時,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從正轉方向上游側接觸於指針齒輪33a的各齒50。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52之際,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係進入指針齒輪33a的彈性齒52與比彈性齒52更靠正轉方向上游側1個的標準齒51之間的上游側齒溝61,而接觸於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
圖1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12中,係表示自圖11所示的狀態進一步正轉的狀態。
如圖12所示,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52之後,當指針齒輪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行正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遠離比指針齒輪33a的彈性齒52更靠正轉方向下游側1個的標準齒51。並且,從標準齒51遠離了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接觸於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藉此,彈性齒52,分別從正轉方向的下游側及上游側被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一對齒32c夾住。當彈性齒52被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一對齒32c夾住,彈性部56會朝向剛體57側彈性變形。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彈性部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
之後,當指針齒輪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行正轉,接觸於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之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遠離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藉此,指針齒輪33a,不會因彈性齒52被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一對齒32c夾住而使正轉被阻止,故能夠正轉1轉以上。又,圖中的符號F,係表示在第2中間小齒輪32b與彈性部56的接觸部作用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彈性部56的回復力之向量。
在此,參照圖11,對於壓力角θ進行定義。壓力角θ,係正交於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中心線L1之直線L2,和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指針齒輪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各自的齒的齒面的共通法線L3所成的角度。前述共通法線L3,係平行於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T延伸。
圖1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13中,係表示比圖11所示的狀態更之前,且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52的狀態。
在此,如圖13所示,指針齒輪33a的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係稱為標準齒卡合狀態。另外,如圖11及圖12所示,指針齒輪33a的彈性齒52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係稱為彈性齒卡合狀態。如圖11及圖13所示,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在正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會比正轉時之標準齒卡合狀態更大。亦即,彈性齒52,係形成為:在正轉時,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T,在彈性齒卡合狀態之至少一部分的期間比標準齒卡合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
接著,針對齒輪系30的逆轉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1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如圖14所示,於逆轉時,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從逆轉方向上游側接觸於指針齒輪33a的各齒50。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52之際,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係進入指針齒輪33a的彈性齒52與比彈性齒52更靠逆轉方向上游側1個的標準齒51之間的下游側齒溝62,而接觸於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
圖15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15中,係表示自圖14所示的狀態進一步逆轉的狀態。
如圖15所示,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52之後,當指針齒輪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行逆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遠離比指針齒輪33a的彈性齒52更靠逆轉方向下游側1個的標準齒51。並且,從標準齒51遠離了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接觸於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藉此,彈性齒52,分別從逆轉方向的下游側及上游側被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一對齒32c夾住。當彈性齒52被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一對齒32c夾住,彈性部56會朝向剛體57側彈性變形。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彈性部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
之後,當指針齒輪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行逆轉,接觸於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之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遠離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藉此,指針齒輪33a,不會因彈性齒52被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一對齒32c夾住而使逆轉被阻止,故能夠逆轉1轉以上。
如圖14所示,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在逆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會比正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參照圖11)更小。亦即,彈性齒52,係形成為: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T,在逆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比正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小幅傾斜。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鐘錶用機芯,係具備在藉由基於主驅動脈衝的檢測驅動脈衝使指針40旋轉時,藉由檢測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而判斷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控制部10,故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手段。並且,鐘錶用機芯,係具備:彈性部56,係設置於指針齒輪33a,在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因此,在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彈性部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接觸而彈性部56彈性變形,藉此於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彈性部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藉此,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藉由控制部10判斷指針40的基準位置。因此,能夠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並且,彈性部56係設置於具有齒輪系30的指針齒輪33a,故不需另外追加零件。因此,能夠抑制構件成本提高。
並且,指針齒輪33a能夠以正反雙方向旋轉1轉以上,故能夠避免指針40的旋轉方向及旋轉範圍產生限制。因此,能夠使指針40任意旋轉。
另外,指針齒輪33a,係具備:彈性齒52,係作為指針齒輪33a所具有的齒50;並且,該彈性齒52係具有:朝向指針齒輪33a的正轉方向的上游側的第1齒面53、朝向正轉方向的下游側的第2齒面54。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係藉由彈性部56形成。依據此構成,於彈性齒52,在指針齒輪33a正轉時,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從正轉方向的上游側進行卡合,故彈性部56會在指針齒輪33a正轉時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接觸而彈性變形。因此,能夠至少在正轉時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在正轉時藉由控制部10判斷指針40的基準位置。
另外,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係藉由剛體57形成。依據此構成,因第2齒面54不會彈性位移,故在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於第2齒面54的狀態,能夠抑制彈性齒52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之卡合的偏差。因此,能夠使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正確地嚙合。
另外,彈性部56,係形成為:第2中間小齒輪32b與指針齒輪33a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T,在彈性齒卡合狀態,比標準齒卡合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依據此構成,馬達20之驅動力從第2中間小齒輪32b至指針齒輪33a的傳達效率,在彈性齒卡合狀態,會比標準齒卡合狀態更低。因此,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增大,而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
特別是,於本實施形態中,彈性齒52,係形成為:指針齒輪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T,在逆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比正轉時之彈性齒卡合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小幅傾斜。藉此,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的變動在逆轉時會比正轉時更小。因此,即便在馬達20的反方向的驅動比正方向的驅動更複雜的情形,亦能夠抑制馬達20無法反方向驅動。因此,能夠使指針40任意逆轉。
另外,於指針齒輪33a,安裝有指針40。依據此構成,能夠使彈性齒52與指針40同步而位移。因此,與將彈性齒設置在包含於與指針齒輪33a相同的齒輪系30之指針齒輪33a以外的齒輪的情形相比,能夠更為正確地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
彈性齒52,係指針齒輪33a所具有的複數個齒50當中的1個齒。因此,與例如排列了複數個彈性齒52的情形相比,在轉子202所承受負荷產生變動之際,能夠縮減指針40的配置範圍。因此,能夠正確地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
又,於前述第1實施形態中,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係藉由剛體57形成,然而不限於此。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及第2齒面54中之至少任一方係藉由彈性部形成即可。亦即,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係藉由與形成第1齒面53的彈性部56為不同個體的彈性部形成亦可。
另外,於前述第1實施形態中,彈性齒52的第1齒面53,比起朝向標準齒51的正轉方向上游側的齒面,整體而言更位於正轉方向上游側,然而不限於此。彈性齒的第1齒面,位於與朝向標準齒51的正轉方向上游側的齒面相同的位置亦可。就彈性齒52的第2齒面54而言亦相同。
(第2實施形態)
圖16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於圖16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中,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係在於:指針齒輪133a所具有之複數個齒50當中彼此相鄰的一對齒50係彈性齒152。
如圖16所示,彈性齒152,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亦即前述之基準負荷部時,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增大。於彈性齒152,設置有形成為能夠彈性變形的彈性部156、形成為無法彈性變形的剛體157。另外,一對彈性齒152,係各自具有在指針齒輪133a的周方向彼此相向的第1齒面153(相向齒面)、朝向與第1齒面153相反側的第2齒面154。第1齒面153,係藉由彈性部156形成。第2齒面154,係藉由剛體157形成。於彈性部156與剛體157之間,形成有從彈性齒152的齒頂附近朝向徑方向內側延伸的狹縫159。
彈性部156,係被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齒溝161及狹縫159夾住。齒溝161及狹縫159的尺寸,於徑方向係比標準齒51與標準齒51之間的齒溝的尺寸更大,於圖示之例中分別為大一倍左右。藉此,彈性部156的縱橫比會比標準齒51的縱橫比更大,而能夠朝向指針齒輪133a的周方向彈性變形。彈性部156,從徑方向內側的端部朝向徑方向延伸之後,朝向遠離指針齒輪133a的周方向當中相鄰的彈性齒152的方向且徑方向外側屈曲而延伸。彈性部156之徑方向外側的端緣,係位於指針齒輪133a的齒頂圓Ct上。藉此,彈性齒152的齒頂,係藉由彈性部156形成。
剛體157,係被彈性齒152與標準齒51之間的齒溝162及狹縫159夾住。齒溝162的尺寸,於徑方向係和標準齒51與標準齒51之間的齒溝的尺寸為相同程度。藉此,剛體157的縱橫比會比彈性部156的縱橫比更小,而無法彈性變形。剛體157,係從徑方向內側的端部朝向徑方向延伸。剛體157的前端部,係以避免與進行彈性變形之彈性部156接觸的方式形成為漸尖。剛體157之徑方向外側的端緣,係位於比指針齒輪133a的齒頂圓Ct更靠徑方向內側的位置。
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齒溝161的寬度,係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的齒厚更小。又,齒溝161的寬度,係指針齒輪133a的節圓CP1上之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距離。齒32c的齒厚,係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節圓CP2上之齒32c的厚度。藉此,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當進入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齒溝161,則會接觸於一對彈性齒152的第1齒面153(亦即一對彈性部156)。
接著,針對指針齒輪1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關係進行說明。
又,本實施形態之指針齒輪133a係於周方向對稱地形成,故指針齒輪1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在齒輪系30正轉時及逆轉時會同樣地動作。因此,於以下針對齒輪系30的正轉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152之際,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係進入指針齒輪133a的一對彈性齒52之間的齒溝161,而接觸於正轉方向下游側的彈性齒152的第1齒面153。
指針齒輪1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在彈性齒卡合狀態,會比標準齒卡合狀態更大。亦即,彈性齒152,係形成為:指針齒輪1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T,在彈性齒卡合狀態之至少一部分的期間比標準齒卡合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
圖17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17中,係表示自圖16所示的狀態進一步正轉的狀態,且第2中間小齒輪32b被夾在指針齒輪133a的一對彈性部156之間的狀態。
如圖17所示,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標準齒51替換為彈性齒152之後,當指針齒輪1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行正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接觸於一對彈性部156。此時,於一對彈性部156,會作用有以符號J、K所示的方向的力,且一對彈性部156會藉由該等之力以彼此遠離的方式彈性變形。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一對彈性部1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鐘錶用機芯,係具備:齒輪系30,係將馬達20的驅動力傳達至指針40,並具有彼此嚙合的指針齒輪1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以及彈性部156,係設置於指針齒輪133a,在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依據此構成,於第1實施形態相同,能夠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另外,指針齒輪133a,係具備:在指針齒輪133a的周方向彼此相鄰的一對彈性齒152,係指針齒輪133a所具有的齒50。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齒溝161的寬度,係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所具有的齒32c的齒厚更小。一對彈性齒152,係各自具有在指針齒輪133a的周方向彼此相向的第1齒面153。第1齒面153,係藉由彈性部156形成。依據此構成,因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齒溝161的寬度,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所具有的齒32c的齒厚更小,故在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進入一對彈性齒152之間的齒溝161之際,能夠使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接觸於一對彈性齒152之各自的第1齒面153。因彈性齒152的第1齒面153係藉由彈性部156形成,故一對彈性部156無論指針齒輪133a的旋轉方向皆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因此,無論指針齒輪133a的旋轉方向皆會使彈性部156彈性變形,而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在指針齒輪133a正轉時及逆轉時藉由控制部10判斷指針40的基準位置。
另外,指針齒輪133a係具備彼此相鄰的一對彈性齒152,藉此,與指針齒輪具有1個彈性齒的構成相比,彈性部156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所具有的齒32c的時間會更長。藉此,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的時間更長。因此,能夠提升控制部10所進行之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檢測精度。
(第3實施形態)
圖18及圖19,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19中,係表示自圖18所示的狀態進一步正轉的狀態。
於圖11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中,係以使彈性部56形成彈性齒52的齒面的方式進行設置。相對於此,於圖18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中,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係在於:彈性部256係設置成與指針齒輪233a的齒50為不同個體。
圖18所示,指針齒輪233a係具有複數個齒50,以及彈性部256。複數個齒50,係分別為標準齒51。複數個標準齒51,係具有彼此相鄰的第1標準齒51A(第1齒)及第2標準齒51B(第2齒)。第1標準齒51A,係位於比第2標準齒51B更靠正轉方向上游側1個的位置。於第1標準齒51A與第2標準齒51B之間的齒溝,係相連有狹縫263。狹縫263,從第1標準齒51A與第2標準齒51B之間的齒溝朝向徑方向內側於徑方向延伸之後,朝向徑方向外側且正轉方向上游側屈曲而延伸。
彈性部256,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亦即前述之基準負荷部時,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增大。彈性部256,係設置於狹縫263。彈性部256,係將與狹縫263的最裡端之連接部作為基端而延伸的懸臂樑。彈性部256,在對於狹縫263的側緣遠離的狀態,從狹縫263的最裡端沿著狹縫263的延伸方向延伸。具體而言,彈性部256,從基端朝向徑方向外側且正轉方向下游側延伸之後,沿著徑方向外側且徑方向延伸。亦即,彈性部256的一部分,係朝向交叉於徑方向的方向延伸。如圖19所示,彈性部256係以基端作為支點,以使前端(自由端)朝向徑方向內側位移的方式彈性變形。彈性部256的前端,係位於於第1標準齒51A與第2標準齒51B之間的齒溝。
接著,針對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關係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齒輪系30的正轉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18所示,正轉時,在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替換為第2標準齒51B的時機之前後,於彈性部256的前端,接觸有卡合於第2標準齒51B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之後,如圖19所示,當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於第2標準齒51B,且指針齒輪2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一步進行正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將彈性部256朝向徑方向內側按壓而使該彈性部256彈性變形。如此,彈性部256,在第2標準齒51B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彈性部2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又,彈性部256,在正轉時,於第2標準齒51B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卡合狀態之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內,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
在此,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接觸於彈性部256的前端。因此,彈性部2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比第2標準齒51B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更大。又,壓力角θ’,係前述直線L2,和彈性部2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彈性部256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各自的接觸面的共通法線L3’所成的角度。藉此,作用於彈性部256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2,比作用於第2標準齒51B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1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因此,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比正轉時之第2中間小齒輪32b不接觸於彈性部256的狀態之轉矩傳達方向T(參照圖18)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亦即,彈性部256,係形成為:在正轉時,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在第2標準齒51B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比第2標準齒51B以外的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又,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係與作用於以符號F1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向量及作用於以符號F2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向量的和之方向一致。
接著,針對齒輪系30的逆轉時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20及圖21,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21中,係表示自圖20所示的狀態進一步逆轉的狀態。
如圖20所示,逆轉時,在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替換為第1標準齒51A的時機之前後,於彈性部256的前端,接觸有卡合於第1標準齒51A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之後,如圖21所示,當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於第1標準齒51A,且指針齒輪2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一步進行逆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將彈性部256朝向徑方向內側按壓而使該彈性部256彈性變形。如此,彈性部256,在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彈性部2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又,彈性部256,在逆轉時,於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卡合狀態之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內,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
在此,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接觸於彈性部256的前端。因此,彈性部2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比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更大。藉此,作用於彈性部256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2,比作用於第1標準齒51A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1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因此,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比逆轉時之不接觸於彈性部256的狀態之標準齒接觸狀態的轉矩傳達方向T(參照圖20)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亦即,彈性部256,係形成為:在逆轉時,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在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比第1標準齒51A以外的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又,彈性部256,係較佳形成為:指針齒輪2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在逆轉時比正轉時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小幅傾斜。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鐘錶用機芯,係具備:齒輪系30,係將馬達20的驅動力傳達至指針40,並具有彼此嚙合的指針齒輪2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以及彈性部256,係設置於指針齒輪233a,在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依據此構成,於第1實施形態相同,能夠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另外,彈性部256,在位於第1標準齒51A與第2標準齒51B之間,且分別在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以及第2標準齒51B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依據此構成,能夠分別在正轉時及逆轉時使彈性部256彈性變形,而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在正轉時及逆轉時藉由控制部10判斷指針40的基準位置。
另外,彈性部256,係至少一部分沿著交叉於徑方向之方向延伸,並且自由端係位於第1標準齒51A與第2標準齒51B之間的懸臂樑。依據此構成,藉由使彈性部256之沿著交叉徑方向之方向延伸的部分撓曲,能夠使自由端沿著徑方向彈性位移。因此,能夠形成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的彈性部256。
另外,彈性部256,係形成為:在逆轉時,第2中間小齒輪32b與指針齒輪233a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在第1標準齒51A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比第1標準齒51A以外的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依據此構成,馬達20之驅動力從第2中間小齒輪32b至指針齒輪233a的傳達效率,在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會比第1標準齒51A以外的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更低。因此,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增大,而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
又,於前述第3實施形態中,彈性部256係形成為前端朝向徑方向內側位移,然而不限於此。彈性部,係形成為從基端朝向前端沿著徑方向延伸,且形成為前端朝向指針齒輪的周方向位移亦可。
另外,於前述第3實施形態中,彈性部256,雖形成為在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以及第2標準齒51B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之雙方,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然而不限於此。彈性部,亦可形成為:僅在第1標準齒51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以及第2標準齒51B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之任一方,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
(第4實施形態)
圖22及圖23,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23中,係表示自圖22所示的狀態進一步正轉的狀態。
於圖11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中,係以使彈性部56形成彈性齒52的一部分的方式進行設置。相對於此,於圖22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中,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之點,係在於:彈性部356係設置為形成指針齒輪333a的彈性齒352之整體。
如圖22所示,指針齒輪333a係具有複數個齒50,以及彈性部356。指針齒輪333a的複數個齒50,係標準齒51、彈性齒352。彈性齒352,係指針齒輪333a所具有的複數個齒50當中的1個齒。彈性齒352,當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亦即前述之基準負荷部時,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增大。藉此,彈性齒352的整體,係藉由彈性部356形成。複數個標準齒51,係具有相鄰於彈性齒352的第1標準齒51C及第2標準齒51D。第1標準齒51C,係位於比彈性齒352更靠正轉方向上游側1個的位置。第2標準齒51D,係位於比彈性齒352更靠正轉方向下游側1個的位置。
彈性齒352的齒厚,比標準齒51的齒厚更大。彈性齒3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362的寬度,係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的齒厚更小。又,齒溝362的寬度,係指針齒輪333a的節圓CP1上之彈性齒3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距離。藉此,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當進入彈性齒3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362,則會接觸於彈性齒352。
彈性齒352與第1標準齒51C之間的齒溝361,係相連有第1狹縫363。第1狹縫363,從彈性齒352與第1標準齒51C之間的齒溝361朝向徑方向內側於徑方向延伸之後,朝向正轉方向下游側屈曲而延伸。彈性齒3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362,係相連有第2狹縫364。第2狹縫364,係沿著第1狹縫363延伸。
彈性部356,係第1狹縫363與第2狹縫364之間的部位。彈性部356,係於前端具有彈性齒352。彈性部356,係將第1狹縫363的最裡端與第2狹縫364的最裡端之間的部位作為基端而延伸的懸臂樑。彈性部356,從基端朝向正轉方向上游側延伸之後,朝向徑方向外側沿著徑方向延伸。亦即,彈性部356的一部分,係朝向交叉於徑方向的方向延伸。如圖23所示,彈性部356係以基端作為支點,以使前端(自由端)朝向徑方向內側位移的方式彈性變形。
接著,針對指針齒輪3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關係,以齒輪系30正轉時的動作為例進行說明。
如圖22所示,正轉時,在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替換為第2標準齒51D的時機之前後,於彈性齒352,接觸有卡合於第2標準齒51D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此時,於彈性齒352,會從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作用有以符號F所示之方向的力。
之後,如圖23所示,當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於第2標準齒51D,且指針齒輪3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進一步進行正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將彈性齒352朝向徑方向內側且正轉方向上游側按壓而使該彈性齒352彈性變形。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係藉由第2標準齒51D與彈性齒352夾住。如此,彈性部356,在第2標準齒51D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彈性部3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
彈性部3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比第2標準齒51D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更大。又,壓力角θ’,係前述直線L2,和彈性部3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彈性部356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各自的接觸面的共通法線L3’所成的角度。藉此,作用於彈性部356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2,比作用於第2標準齒51D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1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因此,指針齒輪3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比正轉時之第2中間小齒輪32b不接觸於彈性部356的狀態之轉矩傳達方向T(參照圖22)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亦即,彈性部356,係形成為:在正轉時,指針齒輪3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在第2標準齒51D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比第2標準齒51D以外的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又,指針齒輪3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係與作用於以符號F1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向量及作用於以符號F2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向量的和之方向一致。
又,雖未圖示,在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替換為彈性齒352之際,彈性齒352無論指針齒輪333a的旋轉方向為何皆會彈性變形。具體而言,在正轉時,當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第2標準齒51D替換為彈性齒352,則彈性齒352會朝向正轉方向下游側彈性變形。另外,在逆轉時,當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從第1標準齒51C替換為彈性齒352,則彈性齒352會朝向逆轉方向下游側彈性變形。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鐘錶用機芯,係具備:齒輪系30,係將馬達20的驅動力傳達至指針40,並具有彼此嚙合的指針齒輪333a及第2中間小齒輪32b;以及彈性部356,係設置於指針齒輪333a,在指針40位於基準位置時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而彈性變形。依據此構成,於第1實施形態相同,能夠提供一種鐘錶用機芯,其係能夠藉由可進行平常運針的預定負荷實現把握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手段。
另外,指針齒輪333a,係具備:彈性齒352,係指針齒輪333a所具有的齒50,且複數個齒當中的1個齒之整體係藉由彈性部356形成。依據此構成,在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於彈性齒352之際,無論指針齒輪333a的旋轉方向,第2中間小齒輪32b皆會接觸於彈性部356。藉此,彈性部356無論指針齒輪333a的旋轉方向皆會彈性變形。因此,無論指針齒輪333a的旋轉方向皆會使彈性部356彈性變形,而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因此,能夠在指針齒輪333a旋轉時,藉由控制部10判斷指針40的基準位置。
另外,彈性齒352與相鄰於彈性齒352的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362的寬度,係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所具有的齒32c的齒厚更小。依據此構成,當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進入彈性齒3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362之際,能夠使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接觸於彈性齒352。藉此,不僅在彈性齒352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狀態,在相鄰於彈性齒352的第2標準齒51D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狀態,彈性部356亦會接觸於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藉此,能夠使轉子202的旋轉狀態變化的時間更長。因此,能夠提升控制部10所進行之指針40的基準位置的檢測精度。
(第5實施形態)
圖24及圖25,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25中,係表示自圖24所示的狀態進一步正轉的狀態。
於圖22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中,彈性齒352的齒厚,係比標準齒51的齒厚更大。相對於此,於圖24所示之第5實施形態中,與第4實施形態不同之點,係在於:彈性齒452的齒厚係與標準齒51的齒厚相同。
如圖24所示,指針齒輪433a,係具備彈性齒452,取代第4實施形態的指針齒輪333a的彈性齒352。另外,指針齒輪433a,係具備彈性部456,取代第4實施形態的指針齒輪333a的彈性部356。
彈性齒452,係前述之基準負荷部。彈性齒452的整體,係藉由彈性部456形成。彈性齒452的齒頂,係形成為與標準齒51之比指針齒輪433a的節圓CP1更靠齒頂側(徑方向外側)的部分相同的形狀。彈性齒452,係配置為比相鄰於彈性齒452的一對標準齒51的中間位置更靠正轉方向的下游側。彈性齒452與第1標準齒51C之間的齒溝461的寬度,係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的齒厚更大。藉此,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能夠不接觸彈性齒452便進入彈性齒452與第1標準齒51C之間的齒溝461。另外,彈性齒4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462的寬度,係比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的齒厚更小。藉此,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當進入彈性齒4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462,則會接觸於彈性齒452(參照圖25)。
彈性齒452與第1標準齒51C之間的齒溝461,係相連有第1狹縫463。第1狹縫463,從彈性齒452與第1標準齒51C之間的齒溝461朝向徑方向內側於徑方向延伸之後,朝向正轉方向下游側屈曲而延伸。彈性齒4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462,係相連有第2狹縫464。第2狹縫464,係沿著第1狹縫463延伸。
彈性部456,係第1狹縫463與第2狹縫464之間的部位。彈性部456,係於前端具有彈性齒452。彈性部456,係將第1狹縫463的最裡端與第2狹縫464的最裡端之間的部位作為基端而延伸的懸臂樑。彈性部456,從基端朝向正轉方向上游側延伸之後,朝向徑方向外側沿著徑方向延伸。亦即,彈性部456的一部分,係朝向交叉於徑方向的方向延伸。彈性部456係以基端作為支點,以使前端(自由端)朝向徑方向內側位移的方式彈性變形(參照圖25)。
彈性部456,係具有寬廣部456a。寬廣部456a,係形成為在俯視觀察下比彈性齒452更寬廣。寬廣部456a,係對於彈性齒452於彈性部456的基端側相鄰。寬廣部456a,係設置於彈性部456之沿著徑方向延伸的部分。
接著,針對指針齒輪4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關係,以齒輪系30逆轉時的動作為例進行說明。又,圖24、圖25所示之齒輪系30正轉時的動作,係與圖22、圖23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相同,故省略說明。
圖26及圖27,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又,於圖27中,係表示自圖26所示的狀態進一步逆轉的狀態。
如圖26所示,逆轉時,在第1標準齒51C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狀態,於彈性齒452,會接觸有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複數個齒32c當中比卡合於第1標準齒51C的齒32c更靠逆轉方向上游側1個的齒32c。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從徑方向外側且逆轉方向上游側接觸於彈性齒452。此時,於彈性齒452,會從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作用有以符號F所示之方向的力。
之後,如圖27所示,接觸於彈性齒452的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一邊使彈性部456彈性變形一邊使彈性齒452前進。藉此,指針齒輪433a的逆轉會進行,而解除第1標準齒51C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卡合。卡合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50,會從第1標準齒51C替換為彈性齒452。接著,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會一邊使彈性齒452朝向徑方向內側且逆轉方向下游側彈性變形,一邊進入彈性齒452與第2標準齒51D之間的齒溝462。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32c,係藉由第2標準齒51D與彈性齒452夾住。如此,彈性部456,在彈性齒452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時,會接觸於第2中間小齒輪32b。藉此,齒輪系30,會產生伴隨於彈性部4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
第2標準齒51D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比彈性部456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之壓力角θ更大。藉此,作用於第2標準齒51D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2,比作用於彈性部456之來自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力的作用方向F1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因此,指針齒輪4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比逆轉時之不接觸於彈性部456的狀態之標準齒接觸狀態的轉矩傳達方向T(參照圖26)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亦即,彈性部456,係形成為:在逆轉時,指針齒輪4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在彈性齒452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比標準齒51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卡合的狀態,對於前述直線L2更大幅傾斜。又,指針齒輪433a與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接觸部整體之轉矩傳達方向,係與作用於以符號F1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向量及作用於以符號F2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向量的和之方向一致。
如此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鐘錶用機芯,除了前述之第4實施形態的鐘錶用機芯所能產生的作用效果之外,尚能夠產生以下之作用效果。
於本實施形態之鐘錶用機芯中,彈性齒452的齒頂,係形成為與標準齒51之比指針齒輪433a的節圓CP1更靠齒頂側(徑方向外側)的部分相同的形狀;依據此構成,能夠抑制彈性齒452嵌入至第2中間小齒輪32b的齒底。另外,因彈性齒452的齒頂的形狀形成為與標準齒51的齒頂的形狀相同,故即便彈性齒452的齒頂的形狀在製造時有不均,亦能夠抑制第2中間小齒輪32b與彈性齒452的嚙合惡化之情事。藉此,能夠抑制伴隨彈性部456的彈性變形之能量損耗大幅高出所要求的大小之情事。藉由以上構成,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的變動穩定。
另外,彈性部456,係於自由端具有彈性齒452的懸臂樑,並具有:寬廣部456a,係對於彈性齒452在基端側相鄰,且形成為比彈性齒452更寬廣。依據此構成,與彈性部不具有寬廣部的情形相比,能夠使彈性部456之對於彈性齒452在基端側相鄰的部位之剛性提升。因此,能夠抑制彈性部456之相鄰於彈性齒452的部位局部性屈曲之情事。藉此,能夠藉由彈性部456整體之撓曲,使彈性齒452以所要求的軌跡位移。藉此,能夠使轉子202所承受的負荷的變動穩定。
又,本發明係不限於參照圖式所說明之前述之實施形態,而在其技術性範圍內能夠有各種變形例。
例如,於前述實施形態中,係於各指針40a~40c分別設置有馬達20a至20c,然而不限於此,構成為藉由1個馬達20驅動各指針40a~40c亦可。在此情形,彈性部,係較佳為設置在齒輪系所具有的齒輪當中,馬達20的驅動力的傳達路徑上,更靠近馬達20的位置的齒輪。藉此,能夠抑制施加於轉子的負荷的變動被雜訊掩蓋之情事。
除此之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能夠將前述之實施形態之構成元件適切置換為周知之構成元件,另外,亦可將前述之各實施形態及各變形例適切組合。
1‧‧‧鐘錶
10‧‧‧控制部
20‧‧‧馬達
20a‧‧‧第1馬達(馬達)
20b‧‧‧第2馬達(馬達)
20c‧‧‧第3馬達(馬達)
30、30a、30b、30c‧‧‧齒輪系
32b‧‧‧第2中間小齒輪(第2齒輪)
33a、133a、233a、333a、433a‧‧‧指針齒輪(第1齒輪)
40‧‧‧指針
40a‧‧‧第1指針(指針)
40b‧‧‧第2指針(指針)
40c‧‧‧第3指針(指針)
50‧‧‧齒
51‧‧‧標準齒
51A‧‧‧第1標準齒(第1齒)
51B‧‧‧第2標準齒(第2齒)
52、152、352、452‧‧‧彈性齒
53‧‧‧第1齒面
54‧‧‧第2齒面
56、156、256、356、456‧‧‧彈性部
57‧‧‧剛體
153‧‧‧第1齒面(相向齒面)
202‧‧‧轉子
456a‧‧‧寬廣部
[圖1]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鐘錶的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2] 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基準負荷部與基準位置之一例的圖。
[圖3]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指針驅動部與馬達負荷檢測部的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4]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脈衝控制部所輸出的驅動脈衝之例的圖。
[圖5]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馬達的構成例的圖。
[圖6]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主驅動脈衝及馬達旋轉時所產生的感應電壓之例的圖。
[圖7] 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負荷的狀態與感應電壓的關係的圖。
[圖8] 係用以說明第1實施形態之檢測指針位置的順序的概要的圖。
[圖9] 係表示進行第1實施形態之針位置檢測的處理順序例的流程圖。
[圖10]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俯視圖。
[圖11]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2]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3]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4]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5] 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6] 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7] 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8] 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19] 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0] 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1] 係表示第3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2] 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3] 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4] 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5] 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6] 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圖27] 係表示第5實施形態之齒輪系的之指針齒輪與第2中間小齒輪的嚙合部的放大圖。

Claims (20)

  1. 一種鐘錶用機芯,其特徵為:具備: 步進馬達,係具有使指針旋轉的轉子; 控制部,係藉由主驅動脈衝及輔助驅動脈衝使前述轉子旋轉,並且在藉由基於前述主驅動脈衝的檢測驅動脈衝使前述指針旋轉時,藉由檢測前述轉子的旋轉狀態而判斷前述指針的基準位置; 齒輪系,係將前述步進馬達的驅動力傳達至前述指針,並具有彼此嚙合的第1齒輪及第2齒輪;以及 彈性部,係設置於前述第1齒輪,在前述指針位於前述基準位置時接觸於前述第2齒輪而彈性變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輪,係具備彈性齒,該彈性齒係具有:第1齒面,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齒,並朝向前述第1齒輪的第1旋轉方向的上游側;以及第2齒面,係朝向前述第1旋轉方向的下游側; 前述第1齒面及前述第2齒面當中至少任一方,係藉由前述彈性部形成。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面及前述第2齒面當中之另一方,係藉由剛體形成。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複數個齒當中的1個齒。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複數個齒當中的1個齒。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輪,係具備:彼此相鄰的一對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齒; 前述一對彈性齒之間的齒溝的寬度,係比前述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的齒厚更小, 前述一對彈性齒,係各自具有在周方向彼此相向的相向齒面, 前述相向齒面,係藉由前述彈性部形成。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輪,係具有彼此相鄰的第1齒及第2齒, 前述彈性部,在位於前述第1齒與前述第2齒之間,且至少在前述第1齒與前述第2齒輪卡合或前述第2齒與前述第2齒輪卡合之任一方時,接觸於前述第2齒輪。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部,係至少一部分沿著交叉於前述第1齒輪的徑方向之方向延伸,並且自由端係位於前述第1齒與前述第2齒之間的懸臂樑。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輪,係具備:彈性齒,係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齒,且複數個齒當中的1個齒之整體係藉由前述彈性部形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齒與相鄰於前述彈性齒的齒之間的齒溝的寬度,係比前述第2齒輪所具有的齒的齒厚更小。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複數個齒,係包含前述彈性齒及標準齒, 前述彈性齒的齒頂,係形成為與前述標準齒之比前述第1齒輪的節圓更靠齒頂側的部分相同的形狀。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第1齒輪所具有的複數個齒,係包含前述彈性齒及標準齒, 前述彈性齒的齒頂,係形成為與前述標準齒之比前述第1齒輪的節圓更靠齒頂側的部分相同的形狀。
  13. 如請求項9至請求項12中任一項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部,係於自由端具有前述彈性齒的懸臂樑,並具有:寬廣部,係對於前述彈性齒在基端側相鄰,且形成為比前述彈性齒更寬廣。
  14.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2中任一項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部,係形成為: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在前述彈性部與前述第2齒輪的接觸狀態,比起前述第1齒輪之前述彈性部以外的部位與前述第2齒輪的卡合狀態,會對於正交於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的中心線的直線更大幅傾斜。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前述彈性部,係形成為:前述第1齒輪及前述第2齒輪的接觸部之轉矩傳達方向,在前述彈性部與前述第2齒輪的接觸狀態,比起前述第1齒輪之前述彈性部以外的部位與前述第2齒輪的卡合狀態,會對於正交於前述第1齒輪與前述第2齒輪的中心線的直線更大幅傾斜。
  1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2中任一項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於前述第1齒輪,安裝有前述指針。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於前述第1齒輪,安裝有前述指針。
  18.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於前述第1齒輪,安裝有前述指針。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鐘錶用機芯,其中, 於前述第1齒輪,安裝有前述指針。
  20. 一種鐘錶,其特徵為:具備請求項1至請求項19中任一項所述之鐘錶用機芯。
TW107144458A 2018-01-17 2018-12-11 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 TWI8479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5950 2018-01-17
JP2018-005950 2018-01-17
JP2018182255A JP7149147B2 (ja) 2018-01-17 2018-09-27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2018-182255 2018-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9181A true TW201939181A (zh) 2019-10-01
TWI847968B TWI847968B (zh) 2024-07-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49147B2 (ja) 2022-10-06
JP2019124681A (ja)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5590B (zh) 钟表用机芯和钟表
CN109696819B (zh) 钟表用机芯、钟表和钟表的指针的基准位置判断方法
JP2007089384A (ja)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駆動制御方法
JP7149147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US8721170B2 (en) Stepping motor control circuit, movement, and analogue electronic timepiece
TWI847968B (zh) 鐘錶用機芯以及鐘錶
JP7220584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US20100295499A1 (en) Stepping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analog electronic timepiece
JP2019124620A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CN109541927B (zh) 钟表、电子设备和钟表的控制方法
JP2014219231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回路、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2014196986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回路、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5950603B2 (ja) 電子回路および電子時計
JP7328117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US20110122733A1 (en) Stepping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analog electronic timepiece
JP6562527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時計、および時計の指針の基準位置判断方法
JP7012551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7277336B2 (ja) 時計用ムーブメントおよび時計
JP2014090589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回路、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2007028862A (ja)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4096901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回路、ムーブメント及び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2019027825A (ja) 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2013158062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制御回路及びアナログ電子時計
JP2019158865A (ja) 針位置特定装置、時計、および針位置特定方法
US20220291637A1 (en) Stepping motor control device, movement, timepiece, and stepping motor control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