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8443A - 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8443A
TW201938443A TW108108378A TW108108378A TW201938443A TW 201938443 A TW201938443 A TW 201938443A TW 108108378 A TW108108378 A TW 108108378A TW 108108378 A TW108108378 A TW 108108378A TW 201938443 A TW201938443 A TW 2019384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vice
human
detection
powered vehicle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8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倉正裕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8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4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45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M6/50Control or actuating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detectors or sensors,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ut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4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for non integrated articles
    • B60R2011/005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 B60R2011/0059Connection with the vehicle part using clips, clamps, strap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為了提供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之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該安裝裝置係具備支承機構,該支承機構構成為,以可按照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動作使前述偵測裝置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車移位的方式支承前述偵測裝置。

Description

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本發明是關於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搭載著可偵測電磁波的偵測裝置之人力驅動車是已知的。該偵測裝置搭載於例如人力驅動車的車把。在專利文獻1揭示習知的人力驅動車之一例。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9787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之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第1態樣之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該安裝裝置係具備支承機構,該支承機構構成為,以可按照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動作使前述偵測裝置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車移位的方式支承前述偵測裝置。
偵測裝置是以可相對於人力驅動車移位的方式藉由支承機構支承,因此人力驅動車的動作所致之振動等的影響不容易傳遞到偵測裝置。因此,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1態樣之第2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支承機構包含:構成為讓前述偵測裝置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車旋轉之旋轉台。
偵測裝置的姿勢不容易受人力驅動車之姿勢的影響,因此可減少基於人力驅動車的姿勢變化所進行之偵測裝置的處理。
在根據前述第2態樣之第3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旋轉台包含:構成為讓前述偵測裝置旋轉之第1致動器。
因為可將偵測裝置的姿勢變更為適當的姿勢,有助於偵測裝置之偵測精度的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3態樣之第4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旋轉台進一步包含:構成為可偵測關於前述偵測裝置的姿勢之資訊的姿勢資訊偵測部,前述第1致動器構成為,根據前述姿勢資訊偵測部的偵測結果來讓前述偵測裝置旋轉。
因為可將偵測裝置的姿勢變更為適當的姿勢,有助於偵測裝置之偵測精度的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2至第4態樣中任一者之第5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旋轉台的自由度為3以上。
因此,可將偵測裝置的姿勢變更為更適當的姿勢。
在根據前述第1至第5態樣中任一者之第6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支承機構包含:構成為將從前述人力驅動車傳遞到前述偵測裝置的振動進行緩衝之緩衝部。
因為從人力驅動車傳遞到偵測裝置之振動被緩衝,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此外,能使偵測裝置的偵測結果穩定。
在根據前述第6態樣之第7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緩衝部包含1或複數個彈簧。
因此,能使偵測裝置的偵測結果穩定。
根據本發明的第8態樣之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該安裝裝置係具備:構成為將前述偵測裝置可裝卸地支承之支承機構。
在偵測裝置從支承機構卸下的情況,偵測裝置不容易受外部的影響。因此,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8態樣之第9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支承機構是以使前述偵測裝置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安裝前述偵測裝置。
因此,可將偵測裝置穩定地安裝於支承機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10態樣之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該安裝裝置具備保護構造,該保護構造包含構成為可保護前述偵測裝置之保護罩(cover)。
因為偵測裝置是藉由保護罩保護,偵測裝置不容易受外部的影響。因此,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10態樣之第11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保護構造進一步包含第2致動器,該第2致動器構成為讓前述偵測裝置和前述保護罩相對移動,而將前述偵測裝置配置於藉由前述保護罩保護之第1位置及未藉由前述保護罩保護的第2位置之任一位置。
因此,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11態樣之第12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保護構造進一步包含:構成為可偵測關於前述人力驅動車之行駛狀態的資訊之行駛狀態偵測部,前述第2致動器構成為,根據前述行駛狀態偵測部的偵測結果來讓前述偵測裝置和前述保護罩相對移動。
因此,可按照人力驅動車的行駛狀態而將偵測裝置藉由保護罩保護。
在根據前述第12態樣之第13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第2致動器構成為,根據前述行駛狀態偵測部的偵測結果,當前述人力驅動車行駛的情況將前述偵測裝置配置於前述第2位置,當前述人力驅動車未行駛的情況將前述偵測裝置配置於前述第1位置。
因此,在人力驅動車未行駛的情況,可將偵測裝置藉由保護罩保護。
在根據前述第12或第13態樣之第14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第2致動器包含齒條與小齒輪機構(rack and pinion)。
因此,可將第2致動器簡單地構成。
在根據前述第1至第14態樣中任一者之第15態樣的安裝裝置,係進一步具備安裝部,該安裝部構成為安裝於:前述人力驅動車的車把、前述人力驅動車的車架、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前叉、及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座管之至少1者。
因此,可將安裝裝置適切地安裝於人力驅動車。
在根據前述第15態樣之第16態樣的安裝裝置,前述安裝部包含夾持器。
因此,可將安裝裝置輕易地安裝於人力驅動車。
根據本發明的第17態樣之偵測系統,係具備前述偵測裝置及前述安裝裝置。
因此,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
在根據前述第17態樣之第18態樣的偵測系統,前述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
因此,可提高偵測裝置的偵測精度。
在根據前述第17或第18態樣之第19態樣的偵測系統,前述偵測裝置構成為,輸出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並偵測所輸出之前述電磁波的反射波。
因為偵測裝置包含輸出電磁波的功能,可將偵測系統的零件數減少。
在根據前述第19態樣之第20態樣的偵測系統,前述偵測裝置構成為,輸出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並偵測所輸出之前述電磁波的反射波。
因此,可將偵測裝置的偵測精度提高。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之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有助於偵測裝置的耐久性提高。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針對包含偵測系統10之人力驅動車A做說明。
在此,人力驅動車,是指關於行駛用的原動力至少部分使用人力的車輛,包含利用電動來輔助人力的車輛。僅利用人力以外的原動力之車輛並不包含於人力驅動車。特別是原動力僅使用內燃機的車輛並不包含於人力驅動車。通常,人力驅動車是假想為小型輕型車輛,其是假想為在公路上行駛時不需要駕照的車輛。圖示的人力驅動車A是包含電動輔助單元E之自行車(e-bike),電動輔助單元E是使用電能來輔助人力驅動車A的推進。具體而言,圖示的人力驅動車A是旅行車(trekking bike)。人力驅動車A進一步包含:車架A1、前叉A2、前輪WF、後輪WR、車把H、及傳動系統(drive train)B。
傳動系統B構成為鏈條傳動型。傳動系統B係包含:曲柄C、前鏈輪D1、後鏈輪D2及鏈條D3。曲柄C係包含:藉由車架A1可相對於車架A1旋轉地支承之曲柄軸C1、及設置於曲柄軸C1的兩端部各個之一對的曲柄臂C2。在各曲柄臂C2的前端,可旋轉地安裝踏板PD。傳動系統B可選自任意的型式,亦可為皮帶傳動型或軸傳動型。
前鏈輪D1是以與曲柄軸C1一體旋轉的方式設置於曲柄C。後鏈輪D2設置於後輪WR的輪轂HR。鏈條D3繞掛於前鏈輪D1及後鏈輪D2。藉由搭乘人力驅動車A的使用者施加於踏板PD之驅動力,是透過前鏈輪D1、鏈條D3及後鏈輪D2傳遞到後輪WR。
人力驅動車A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組件CO。複數個組件CO包含:制動裝置BD、電動輔助單元E、變速機T、懸吊裝置SU、及可調座管ASP之至少1者。制動裝置BD、變速機T、懸吊裝置SU、及可調座管ASP,可按照對應的操作裝置之操作而被機械式地驅動,或按照對應的操作裝置之操作而被電動驅動。複數個組件CO當中之被電動驅動的要素,是藉由從例如搭載於人力驅動車A之電池BT供給的電力、或從搭載於各個組件CO之專用電源(圖示省略)供給的電力進行動作。
制動裝置BD包含其數量對應於車輪數量之制動裝置BD。在本實施形態,將對應於前輪WF之制動裝置BD及對應於後輪WR之制動裝置BD設置於人力驅動車A。2個制動裝置BD可具有彼此相同的構造。制動裝置BD是例如用於將人力驅動車A的輪圈R制動之輪圈煞車裝置。作為一例,是按照煞車桿BL(操作裝置)操作,而將對應的制動裝置BD機械式或電動驅動。又制動裝置BD亦可為將搭載於人力驅動車A之碟式煞車轉子(圖示省略)制動之碟式煞車裝置。
電動輔助單元E,是以輔助人力驅動車A之推進力的方式進行動作。電動輔助單元E,是對應於例如施加於踏板PD的驅動力而動作。電動輔助單元E包含電動馬達E1。
變速機T包含前撥鏈器TF及後撥鏈器TR之至少1者。前撥鏈器TF設置於車架A1的前鏈輪D1附近。藉由前撥鏈器TF,改變供鏈條D3繞掛之前鏈輪D1,而使人力驅動車A的變速比改變。後撥鏈器TR設置於車架A1之後叉端(rear end)A3。藉由後撥鏈器TR,改變供鏈條D3繞掛之後鏈輪D2,而使人力驅動車A的變速比改變。又變速機T亦可包含內裝變速機。
懸吊裝置SU包含前懸吊裝置SF及後懸吊裝置(圖示省略)之至少1者。前懸吊裝置SF是以使前輪WF受來自地面的衝擊變緩和的方式動作。後懸吊裝置是以使後輪WR受來自地面的衝擊變緩和的方式動作。
可調座管ASP,是以可改變坐墊S相對於車架A1的高度之方式進行動作。
參照圖2~圖4,說明偵測系統10的構成。
如圖2所示般,偵測系統10具備偵測裝置12及安裝裝置20。安裝裝置20是用於將偵測裝置12安裝於人力驅動車A之裝置,偵測裝置12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可見光的定義是依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規格。偵測系統10,是藉由從電池BT供給的電力、或從專用電源(圖示省略)供給的電力而進行動作。
較佳為,偵測裝置12構成為可偵測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更佳為,偵測裝置構成為,輸出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並偵測所輸出的電磁波之反射波。特佳為,偵測裝置12構成為,輸出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並偵測所輸出的電磁波之反射波。偵測裝置12包含關於例如LiDAR(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構造。
如圖3所示般,偵測裝置12包含輸出部14及偵測部16。輸出部14是朝例如人力驅動車A的周邊輸出電磁波。人力驅動車A的周邊包含:人力驅動車A的前方(行進方向)、側方及後方之至少1者。偵測部16偵測從輸出部14輸出的電磁波。具體而言,偵測部16是偵測:從輸出部14輸出的電磁波藉由存在於人力驅動車A的周邊之物體等反射後之電磁波的反射波。在本實施形態,是從輸出部14輸出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並藉由偵測部16偵測該電磁波的反射波。偵測部16是將所偵測的電磁波的反射波所含的資訊往搭載於人力驅動車A之控制裝置(圖示省略)輸出。控制裝置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 Processing Unit)。作為一例,控制裝置是按照從偵測部16取得的資訊來控制各種的組件CO。輸出部14及偵測部16收容於例如殼體18(參照圖2)內。殼體18較佳為由電磁波可穿透的材料所構成。
如圖2所示般,安裝裝置20具備支承機構22,支承機構22構成為,以可按照人力驅動車A的動作使偵測裝置12相對於人力驅動車A移位的方式支承偵測裝置12。支承機構22是以例如使偵測裝置12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支承偵測裝置12。作為一例,既定方向是人力驅動車A的前方。支承機構22包含,構成為相對於人力驅動車A讓偵測裝置12旋轉之旋轉台24。較佳為,旋轉台24的自由度為3以上。旋轉台24之一例是平衡環架(gimbal)。又旋轉台24的自由度亦可為1或2。
旋轉台24包含:第1部分24A、第2部分24B、第3部分24C、及旋轉支承台26。旋轉支承台26構成為支承偵測裝置12。旋轉支承台26是以例如相對於第1部分24A可旋轉的方式與第1部分24A連結。具體而言,旋轉支承台26是以繞沿著人力驅動車A之左右方向的軸(以下稱為「第1軸AX1」)可旋轉的方式與第1部分24A連結。第1部分24A是以例如相對於第2部分24B可旋轉的方式與第2部分24B連結。具體而言,第1部分24A是以繞沿著人力驅動車A之前後方向的軸(以下稱為「第2軸AX2」)可旋轉的方式與第2部分24B連結。第2部分24B是以例如相對於第3部分24C可旋轉的方式與第3部分24C連結。具體而言,第2部分24B是以繞沿著人力驅動車A之上下方向的軸(以下稱為「第3軸AX3」)可旋轉的方式與第3部分24C連結。
安裝裝置20進一步具備安裝部28,安裝部28構成為安裝於:人力驅動車A之車把H、人力驅動車A的車架A1、人力驅動車A的前叉A2及人力驅動車A的座管(在本實施形態,可調座管ASP)之至少1者。在本實施形態,安裝部28構成為安裝於車把H。安裝部28設置於支承機構22。圖2所示的例子,安裝部28設置於旋轉台24之第3部分24C。安裝部28包含夾持器28A。藉由將安裝部28安裝於車把H,形成為偵測裝置12搭載於車把H的狀態(參照圖1)。
如圖4所示般,旋轉台24進一步包含:構成為讓偵測裝置12旋轉之第1致動器30。第1致動器30包含:第1旋轉致動器30A、第2旋轉致動器30B及第3旋轉致動器30C。第1旋轉致動器30A設置於例如第1部分24A。第1旋轉致動器30A構成為,讓旋轉支承台26相對於第1部分24A旋轉。第1旋轉致動器30A包含電動馬達(圖示省略)。作為一例,藉由第1旋轉致動器30A使旋轉支承台26繞第1軸AX1旋轉,而使偵測裝置12繞第1軸AX1旋轉。
第2旋轉致動器30B設置於例如第2部分24B。第2旋轉致動器30B構成為讓第1部分24A相對於第2部分24B旋轉。第2旋轉致動器30B包含電動馬達(圖示省略)。作為一例,藉由第2旋轉致動器30B使第1部分24A繞第2軸AX2旋轉且使旋轉支承台26繞第2軸AX2旋轉,而使偵測裝置12繞第2軸AX2旋轉。
第3旋轉致動器30C設置於例如第3部分24C。第3旋轉致動器30C構成為讓第2部分24B相對於第3部分24C旋轉。第3旋轉致動器30C包含電動馬達(圖示省略)。作為一例,藉由第3旋轉致動器30C使第2部分24B繞第3軸AX3旋轉且使第1部分24A及旋轉支承台26繞第3軸AX3旋轉,而使偵測裝置12繞第3軸AX3旋轉。又當旋轉台24的自由度為1或2的情況,是將第1旋轉致動器30A、第2旋轉致動器30B及第3旋轉致動器30C之至少1者從第1致動器30省略。
旋轉台24進一步包含:構成為可偵測關於偵測裝置12的姿勢之資訊的姿勢資訊偵測部32。關於偵測裝置12的姿勢之資訊,包含例如相對於人力驅動車A之偵測裝置12的姿勢。姿勢資訊偵測部32較佳為,設置在安裝裝置20當中之可充分反映偵測裝置12的姿勢之部分。作為一例,姿勢資訊偵測部32設置於安裝裝置20的安裝部28。姿勢資訊偵測部32包含陀螺儀。第1致動器30構成為,根據姿勢資訊偵測部32的偵測結果讓偵測裝置12旋轉。
支承機構22進一步包含:根據姿勢資訊偵測部32的偵測結果控制第1致動器30之第1控制部34。第1控制部34是CPU或MPU。作為一例,第1控制部34是根據姿勢資訊偵測部32的偵測結果控制第1致動器30,而避免人力驅動車A的動作所致之振動等的影響造成相對於人力驅動車A所行駛的道路使偵測裝置12的姿勢大幅改變。相對於道路之偵測裝置12的姿勢,是相對於道路當中之不存在凹凸的部分之偵測裝置12的姿勢。具體而言,第1控制部34是根據姿勢資訊偵測部32的偵測結果控制第1~第3旋轉致動器30A~30C,而相對於道路使偵測裝置12的姿勢維持既定姿勢。既定姿勢,是例如使偵測裝置12朝向人力驅動車A的前方之偵測裝置12的姿勢。如此般,因為偵測裝置12的姿勢穩定,有助於偵測裝置12的偵測精度提高。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5,說明第2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40。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共同的構造,是標記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一的符號而省略重複的說明。
偵測系統40具備偵測裝置12及安裝裝置42。安裝裝置42是用於將偵測裝置12安裝於人力驅動車A的裝置,偵測裝置12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安裝裝置42具備支承機構44,支承機構44構成為,以可按照人力驅動車A的動作使偵測裝置12相對於人力驅動車A移位的方式支承偵測裝置12。支承機構44是以例如使偵測裝置12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支承偵測裝置12。作為一例,既定方向是人力驅動車A的前方。
支承機構44包含:構成為可將從人力驅動車A傳遞到偵測裝置12之振動進行緩衝的緩衝部46。緩衝部46包含1或複數個彈簧46A。在本實施形態,彈簧46A數量為4個。緩衝部46進一步包含:支承彈簧46A之一對的支承板46B。作為一例,緩衝部46是在一支承板46B和另一支承板46B之間配置4個彈簧46A而構成。
支承機構44進一步包含:構成為支承偵測裝置12之支承台48。支承台48設置於例如一支承板46B。支承機構44亦可將支承台48省略。在此情況,偵測裝置12是藉由一支承板46B支承。安裝裝置42進一步具備安裝部28。在圖5所示的例子,安裝部28設置於另一支承板46B。又支承機構44亦可包含旋轉台24。在此情況,緩衝部46較佳為設置於旋轉台24的第3部分24C。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6,說明第3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50。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共同的構造,是標記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一的符號而省略重複的說明。
偵測系統50具備偵測裝置12及安裝裝置52。安裝裝置52是用於將偵測裝置12安裝於人力驅動車A的裝置,偵測裝置12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安裝裝置52具備:構成為將偵測裝置12可裝卸地支承之支承機構54。支承機構54能以使偵測裝置12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安裝偵測裝置12。亦即,支承機構54是以使偵測裝置12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支承偵測裝置12。作為一例,既定方向是人力驅動車A的前方。支承機構54包含:構成為可支承偵測裝置12之支承台56。安裝裝置52進一步具備安裝部28。在圖6所示的例子,安裝部28設置於支承台56。
支承機構54進一步具備:構成為可將偵測裝置12及支承機構54裝卸之裝卸構造58。裝卸構造58包含可互相裝卸的第1裝卸部58A及第2裝卸部58B。第1裝卸部58A設置於例如偵測裝置12的殼體18。具體而言,第1裝卸部58A設置於殼體18的底部18A。第2裝卸部58B設置於例如支承台56。支承機構54亦可將支承台56省略。在此情況,第2裝卸部58B設置於安裝部28。
第1裝卸部58A及第2裝卸部58B亦可構成為按照操作部(圖示省略)的操作而進行裝卸,或構成為藉由彼此的卡合力而進行裝卸。作為一例,藉由使第1裝卸部58A和第2裝卸部58B互相結合而使偵測裝置12藉由支承機構54支承,藉由使第1裝卸部58A和第2裝卸部58B分離而將偵測裝置12從支承機構54卸下。又支承機構54亦可包含旋轉台24及緩衝部46之至少一方。
(第4實施形態)
參照圖7及圖8,說明第4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60。關於與第1實施形態共同的構造,是標記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一的符號而省略重複的說明。
如圖7所示般,偵測系統60具備偵測裝置12及安裝裝置62。安裝裝置62是用於將偵測裝置12安裝於人力驅動車A之裝置,偵測裝置12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安裝裝置62具備支承機構64,支承機構64包含構成為可支承偵測裝置12之支承台66。支承機構64是以例如使偵測裝置12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支承偵測裝置12。作為一例,既定方向是人力驅動車A的前方。
安裝裝置62進一步具備保護構造70,保護構造70是包含構成為可保護偵測裝置12之保護罩72。保護罩72包含:具有可收容偵測裝置12之至少一部分的大小之收容空間HS。在本實施形態,收容空間HS具有可收容偵測裝置12全部的大小。保護罩72包含:收容偵測裝置12之保護罩主體72A、及可將保護罩主體72A的開口72B進行開閉之蓋72C。蓋72C是透過例如鉸鏈(圖示省略)來安裝於保護罩主體72A。保護罩72亦可將蓋72C省略。安裝裝置62進一步具備安裝部28。作為一例,安裝部28設置於保護罩主體72A。
保護構造70進一步包含第2致動器74,第2致動器74構成為讓偵測裝置12和保護罩72相對移動,而將偵測裝置12配置於藉由保護罩72保護的第1位置及未藉由保護罩72保護的第2位置之任一位置。又圖7中,將偵測裝置12配置於第1位置的狀態用二點鏈線表示,將偵測裝置12配置於第2位置的狀態用實線表示。
第2致動器74包含齒條與小齒輪機構78。齒條與小齒輪機構78包含互相卡合的齒條78A及小齒輪78B。作為一例,藉由使小齒輪78B旋轉,使齒條78A相對於小齒輪78B沿人力驅動車A的上下方向移位。支承機構64的支承台66安裝於例如齒條78A的前端。安裝裝置62亦可將支承機構64省略。在此情況,偵測裝置12的底部18A安裝於齒條78A的前端。第2致動器74進一步包含電動馬達(圖示省略)。作為一例,藉由驅動電動馬達使小齒輪78B旋轉,而使齒條78A相對於小齒輪78B沿人力驅動車A的上下方向移位,伴隨此使偵測裝置12相對於保護罩72沿人力驅動車A的上下方向移動。保護罩72之蓋72C,是藉由例如與偵測裝置12接觸而將開口72B進行開閉。
如圖8所示般,保護構造70進一步包含:構成為偵測關於人力驅動車A之行駛狀態的資訊之行駛狀態偵測部80。關於人力驅動車A之行駛狀態的資訊包含:車速、加速度、功率(power)、踏頻(cadence)、及作用於人力驅動車A之曲柄C的轉矩之至少1者。在本實施形態,行駛狀態偵測部80構成為偵測人力驅動車A的車速。行駛狀態偵測部80包含:偵測設置於例如前輪WF的輻條A4(參照圖1)的磁鐵M(參照圖1)之磁感測器。作為一例,行駛狀態偵測部80是設置於前叉A2(圖示省略)。行駛狀態偵測部80是藉由偵測磁鐵M來偵測前輪WF的旋轉速度,藉此偵測人力驅動車A的車速。
第2致動器74構成為,根據行駛狀態偵測部80的偵測結果來讓偵測裝置12和保護罩72相對移動。具體而言,第2致動器74構成為,根據行駛狀態偵測部80的偵測結果,當人力驅動車A行駛的情況將偵測裝置12配置於第2位置,當人力驅動車A未行駛的情況將偵測裝置12配置於第1位置。在人力驅動車A不行駛的情況,藉由行駛狀態偵測部80所偵測之人力驅動車A的車速可為0km/h。
保護構造70進一步包含:根據行駛狀態偵測部80的偵測結果來控制第2致動器74之第2控制部82。第2控制部82是CPU或MPU。作為一例,第2控制部82,當根據行駛狀態偵測部80的偵測結果判定人力驅動車A正在行駛的情況,是以使偵測裝置12配置於第2位置的方式控制第2致動器74。此外,第2控制部82,當根據行駛狀態偵測部80的偵測結果判定人力驅動車A未行駛的情況,是以使偵測裝置12配置於第1位置的方式控制第2致動器74。又支承機構64亦可包含旋轉台24、緩衝部46及裝卸構造58之至少1者。
(變形例)
關於上述各實施形態的說明,是根據本發明的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可採用的形態之例示,但並不限制於該形態。根據本發明之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可採取:例如以下所示之上述各實施形態的變形例、及不相互矛盾之至少2個變形例所組合成的形態。在以下的變形例,對於與各實施形態共同的部分,是標記與各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而將其說明省略。
第2致動器74的構成可任意變更。作為一例,第2致動器74包含滾珠螺桿。
保護構造70的構成可任意變更。在第1例,將保護罩72安裝於齒條78A的前端。在此情況,使保護罩72相對於偵測裝置12沿人力驅動車A的上下方向移動。在本例,安裝部28設置於偵測裝置12或支承台66。在第2例,是將行駛狀態偵測部80從保護構造70省略。在此情況,第2控制部82是按照操作部(圖示省略)的操作而控制第2致動器74。
緩衝部46的構成可任意變更。作為一例,緩衝部46包含1或複數個彈性構件。彈性構件的一例是橡膠。
偵測裝置12的構成可任意變更。作為一例,輸出部14是與偵測裝置12分開設置。在此情況,輸出部14輸出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偵測裝置12偵測該電磁波的反射波。
人力驅動車A的種類可任意變更。在第1例,人力驅動車A是公路車、登山車、混合車(cross bike)、城市通勤車(city cycle)、載貨自行車(cargo bike)、或斜躺自行車。在第2例,人力驅動車A是滑板車(kick scooter)。
10‧‧‧偵測系統
12‧‧‧偵測裝置
18‧‧‧殼體
20‧‧‧安裝裝置
22‧‧‧支承機構
24‧‧‧旋轉台
24A‧‧‧第1部分
24B‧‧‧第2部分
24C‧‧‧第3部分
26‧‧‧旋轉支承台
28‧‧‧安裝部
28A‧‧‧夾持器
30‧‧‧第1致動器
32‧‧‧姿勢資訊偵測部
40‧‧‧偵測系統
42‧‧‧安裝裝置
44‧‧‧支承機構
46‧‧‧緩衝部
46A‧‧‧彈簧
50‧‧‧偵測系統
52‧‧‧安裝裝置
54‧‧‧支承機構
60‧‧‧偵測系統
62‧‧‧安裝裝置
70‧‧‧保護構造
72‧‧‧保護罩
74‧‧‧第2致動器
78‧‧‧齒條與小齒輪機構
80‧‧‧行駛狀態偵測部
A‧‧‧人力驅動車
A1‧‧‧車架
A2‧‧‧前叉
ASP‧‧‧可調座管(座管)
AX1‧‧‧第1軸
AX2‧‧‧第2軸
AX3‧‧‧第3軸
H‧‧‧車把
圖1係包含第1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之人力驅動車的側視圖。
圖2係圖1的偵測系統之立體圖。
圖3係圖2的偵測裝置之方塊圖。
圖4係圖2的安裝裝置之方塊圖。
圖5係第2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之立體圖。
圖6係第3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之分解立體圖。
圖7係第4實施形態的偵測系統之立體圖。
圖8係圖7的安裝裝置之方塊圖。

Claims (20)

  1. 一種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 該安裝裝置係具備支承機構,該支承機構構成為,以可按照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動作使前述偵測裝置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車移位的方式支承前述偵測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支承機構包含:構成為讓前述偵測裝置相對於前述人力驅動車旋轉之旋轉台。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旋轉台包含:構成為讓前述偵測裝置旋轉之第1致動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旋轉台進一步包含:構成為可偵測關於前述偵測裝置的姿勢之資訊的姿勢資訊偵測部, 前述第1致動器構成為,根據前述姿勢資訊偵測部的偵測結果來讓前述偵測裝置旋轉。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旋轉台的自由度是3以上。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支承機構包含:構成為將從前述人力驅動車傳遞到前述偵測裝置的振動進行緩衝之緩衝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緩衝部包含1或複數個彈簧。
  8. 一種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 該安裝裝置係具備:構成為將前述偵測裝置可裝卸地支承之支承機構。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支承機構是以使前述偵測裝置朝向既定方向的方式安裝前述偵測裝置。
  10. 一種安裝裝置,是用於將偵測裝置安裝於人力驅動車,該偵測裝置構成為可偵測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 該安裝裝置具備保護構造,該保護構造包含構成為可保護前述偵測裝置之保護罩。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保護構造進一步包含第2致動器,該第2致動器構成為讓前述偵測裝置和前述保護罩相對移動,而將前述偵測裝置配置於藉由前述保護罩保護之第1位置及未藉由前述保護罩保護的第2位置之任一位置。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保護構造進一步包含:構成為可偵測關於前述人力驅動車之行駛狀態的資訊之行駛狀態偵測部, 前述第2致動器構成為,根據前述行駛狀態偵測部的偵測結果來讓前述偵測裝置和前述保護罩相對移動。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第2致動器構成為,根據前述行駛狀態偵測部的偵測結果,當前述人力驅動車行駛的情況將前述偵測裝置配置於前述第2位置,當前述人力驅動車未行駛的情況將前述偵測裝置配置於前述第1位置。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第2致動器包含齒條與小齒輪機構。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安裝裝置, 其係進一步具備安裝部,該安裝部構成為安裝於:前述人力驅動車的車把、前述人力驅動車的車架、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前叉、及前述人力驅動車的座管之至少1者。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安裝裝置,其中, 前述安裝部包含夾持器。
  17. 一種偵測系統,係具備: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安裝裝置、及 前述偵測裝置。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偵測系統,其中, 前述偵測裝置構成為,偵測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
  19. 如請求項17或18所述之偵測系統,其中, 前述偵測裝置構成為,輸出除可見光以外之頻率30GHz以上的電磁波並偵測所輸出之前述電磁波的反射波。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偵測系統,其中, 前述偵測裝置構成為,輸出包含紫外線、紅外線、次毫米波及毫米波之至少1者的電磁波,並偵測所輸出之前述電磁波的反射波。
TW108108378A 2018-03-14 2019-03-13 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TW2019384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6407A JP6943795B2 (ja) 2018-03-14 2018-03-14 取付装置および検出システム
JP2018-046407 2018-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443A true TW201938443A (zh) 2019-10-01

Family

ID=6777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8378A TW201938443A (zh) 2018-03-14 2019-03-13 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0807B2 (zh)
JP (1) JP6943795B2 (zh)
CN (1) CN110271634B (zh)
DE (1) DE102019105050A1 (zh)
TW (1) TW2019384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2151B2 (en) * 2020-07-02 2023-11-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martphone and battery integration module for an electric scoo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9527B2 (ja) * 1999-08-23 2008-08-27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用カメラの取付構造
JP2002019685A (ja) * 2000-07-06 2002-0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前輪駆動電動自転車
IL176411A0 (en) * 2006-06-19 2007-07-04 Ariel University Res And Dev C Hand-hel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cealed weapons and hidden objects
JP2009204592A (ja) * 2008-02-29 2009-09-1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における障害物検出装置
US20100005636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Su-Chang Liao Camera holder for use on a moving object
DE102010062534A1 (de) * 2010-12-07 2012-06-14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motorische Antrieb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Zweirad
US9715257B2 (en) * 2014-04-18 2017-07-25 Apple Inc. Active screen protec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2429255A (zh) * 2014-04-28 2021-03-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平台
US20160031381A1 (en) * 2014-08-04 2016-02-04 Ming Cheng Li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pplication Angle of Portable Device
JP2016097877A (ja) 2014-11-25 2016-05-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自転車とその制御方法
US9654605B2 (en) * 2015-03-04 2017-05-16 Otter Products, Llc Accessory for use with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ver
DE102015107701A1 (de) * 2015-05-18 2016-11-24 Dt Swiss Ag Fahrradkomponente, Fahrrad und Verfahren
CN205899016U (zh) * 2016-07-11 2017-01-18 优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障装置及系统
JP6550670B2 (ja) * 2016-08-31 2019-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796435B2 (ja) 2016-09-14 2020-12-09 日本放送協会 レート制御装置、映像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7072290U (zh) 2017-08-10 2018-03-06 泗洪县正心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导航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1634B (zh) 2021-08-03
JP6943795B2 (ja) 2021-10-06
DE102019105050A1 (de) 2019-09-19
CN110271634A (zh) 2019-09-24
JP2019156208A (ja) 2019-09-19
US10940807B2 (en) 2021-03-09
US20190283688A1 (en)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6968B2 (en) Brake apparatus for two-wheeled vehicle
CN109969332B (zh) 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JP6604148B2 (ja) 前後輪駆動車両の駆動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US20220119062A1 (en) Leaning vehicle
TWI766120B (zh) 控制裝置、人力驅動車系統及控制方法
TW201938443A (zh) 安裝裝置及偵測系統
JP2011207304A (ja) 自動二輪車
JP6844144B2 (ja) 電動鞍乗型車両
JP2021020645A (ja) 鞍乗型車両
US10279859B2 (en) Saddle-type vehicle
TWI719254B (zh) 自行車用煞車操作裝置
JP5174578B2 (ja) 自動二輪車
JP7344666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5333266B2 (ja) 電動式自動二輪車の制動装置
US20240124088A1 (en) Operation handle structure of device
CN220332852U (zh) 电动摩托车的惯性感测器装置
JP4489404B2 (ja) 二輪車の表示装置
JP726972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20090144A1 (ja) 車輪速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JP5317746B2 (ja) 小型車両の角速度センサユニット
JP2013039900A (ja) 電動オートバイ用フレーム
JP2019189233A (ja) 前後輪駆動車両の駆動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TW202229105A (zh) 用於人力車輛之輪轂
JP5561074B2 (ja) 電動式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
CN117642331A (zh) 设置有检测单元的跨骑式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