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8364A - 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8364A
TW201938364A TW108105115A TW108105115A TW201938364A TW 201938364 A TW201938364 A TW 201938364A TW 108105115 A TW108105115 A TW 108105115A TW 108105115 A TW108105115 A TW 108105115A TW 201938364 A TW201938364 A TW 2019383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retardation
film
polarizing film
polariz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5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大輔
田中興一
小間徳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寶來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寶來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8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36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具備具有特定範圍的相位差值及Nz係數之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二相位差層之複合相位差膜。

Description

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有益於影像顯示裝置之複合相位差膜,以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液晶顯示裝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有機EL顯示裝置(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等影像顯示裝置,係以低消耗電力、省空間為特徵而使得其用途逐年擴展至電視或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車用導航等。LCD由於液晶依據電場之配向方法的不同而有複數種模式,但共通的課題在於因觀看角度的不同而使顯示影像的色彩或對比產生變化,亦即所謂視角特性之問題。對於此課題,有人提出使用各種相位差膜之改善方法,例如在扭轉向列(TN:Twisted Nematic)方式之情況中,使用將使盤形液晶混成配向之相位差膜配置在TN單元與偏光膜之間之方法;或是在垂直配向(VA:Vertical Alignment)方式之情況中,使用將稱為負C波片之相位差膜配置在VA單元與偏光膜之間之方法;或是在橫向電 場切換(IPS:In Plane Switching)方式之情況中,例如專利文獻1至6般,使用組合被稱為正C波片與A波片之2片相位差膜並配置在IPS單元與偏光膜之間之方法等。此等模式中,IPS方式的視角特性較其他方式優異,所以被使用在電視或車用顯示器等,但在先前技術中,對於視角特性之改善仍不足。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1334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17840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52000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0-186200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2-185509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5-187746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實現能夠以廣視角鮮明地觀看顯示影像之影像顯示裝置的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尤其是IPS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
本案發明人們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精心探討。結果新穎地發現到,藉由將具備有具有特定範圍的相位差值及Nz係數(=(nx1-nz1)/(nx1-ny1))之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二相位差層之複合相位差膜使用在影像顯示裝置,尤其是IPS方式的LCD,可改善視角特性而達成上述目的,因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關於以下的發明1至7。
[發明1]一種複合相位差膜,其係具備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二相位差層,其中,第一相位差層中,於面內之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x1、於面內與慢軸正交之快軸方向的折射率ny1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滿足下述式(1)及(2):nx1>ny1≧nz1 (1)
1.0≦(nx1-nz1)/(nx1-ny1)≦1.4 (2)
並且,在波長4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1(450)與在波長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1(550)滿足下述式(3):0.7≦Re1(450)/Re1(550)<1.0 (3)
第二相位差層中,面內平均折射率no與厚度方向折射率ne滿足下述式(4):ne-no>0 (4)
並且,在波長4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2(450)與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2(550)滿足下述式(5):0.7≦Rth2(450)/Rth2(550)<1.15 (5)
第一相位差層中之在波長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1(550)、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1(550),以及第二相位差層之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2(550),滿足下述式(6)及(7):150nm≦Re1(550)+60(Rth1(550)/Re1(550))≦190nm (6)
-50nm≦Rth1(550)+Rth2(550)≦10nm (7)。
[發明2]一種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其係包含偏光膜與發明1所述之複合相位差膜,其中,偏光膜、第一相位差層及第二相位差層係依序積層,並且第一相位差層的慢軸與偏光膜的吸收軸正交。
[發明3]一種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其係包含偏光膜與發明1所述之複合相位差膜,其中,偏光膜、第二相位差層及第一相位差層係依序積層,並且第一相位差層的慢軸與偏光膜的吸收軸平行。
[發明4]如發明2或發明3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其中偏光膜具有偏光元件與夾持偏光元件之一對保護膜,一對保護膜之至少一個保護膜之在550nm的面內相位差值Rep為0nm以上10nm以下,該保護膜之在550nm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p為-20nm以上20nm以下。
[發明5]一種液晶面板,其係具備:液晶單元、發明2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與第二偏光膜,其中,液晶單元係具備:含有液晶分子之液晶層,其中,液晶分子在不存在電場之狀態的配向為沿面排列(homogeneous alignment), 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以鄰接於液晶單元之一面之方式來配置,並從液晶單元側依序積層有第二相位差層、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一偏光膜,第二偏光膜具有與第一偏光膜的吸收軸正交之吸收軸,並配置在液晶單元之另一面側,液晶單元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與第二偏光膜的吸收軸平行。
[發明6]一種液晶面板,其係具備:液晶單元、如發明3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與第二偏光膜,其中,液晶單元係具備:含有液晶分子之液晶層,其中,該液晶分子在不存在電場之狀態的配向為沿面排列,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以鄰接於液晶單元之一面之方式來配置,並從液晶單元側依序積層有第一相位差層、第二相位差層與第一偏光膜,第二偏光膜具有與第一偏光膜的吸收軸正交之吸收軸,並配置在液晶單元之另一面側,液晶單元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與第二偏光膜的吸收軸平行。
[發明7]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係具備:如發明1所述之複合相位差膜、或是如發明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或是如發明5或發明6所述之液晶面板。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實現能夠以廣視角鮮明地觀看顯示影像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1‧‧‧複合相位差膜
2‧‧‧第一相位差層
3‧‧‧第二相位差層
4‧‧‧相位差層
5‧‧‧偏光膜
6、14‧‧‧吸收軸
7、8‧‧‧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
9‧‧‧偏光元件
10‧‧‧保護層
11‧‧‧液晶單元
12‧‧‧第二偏光膜
13‧‧‧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
15、17‧‧‧液晶面板
16‧‧‧背光單元
18、19‧‧‧液晶顯示裝置
第1圖為顯示本發明的一項實施形態之複合相位差膜之概略剖面圖。
第2圖為相位差層之概略圖。
第3圖為顯示本發明的一項實施形態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之概略圖。
第4圖為顯示偏光膜的一形態之概略剖面圖。
第5圖為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之概略圖。
第6圖為顯示本發明的一項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概略圖。
第7圖為顯示本發明的一項實施形態之液晶面板之概略剖面圖。
第8圖為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概略圖。
以下參考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複合相位差膜]
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的一項實施形態之複合相位差膜1係具備第一相位差層2與第二相位差層3。
第一相位差層2及第二相位差層3等相位差層之如第2圖所示之相位差層4般於面內之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x1、於面內與慢軸正交之快軸方向的折射率ny1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中至少一者與其他者為不同之折射率。在此「慢軸」意指於面內折射率成為最大之方向。此外, 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折射率的測定波長在未特別指定時,為550nm。折射率可藉由Atago公司製的多波長阿貝(Abbe)式折射儀DR-M2來測定。
第一相位差層2之特徵為:於面內之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x1、於面內與慢軸正交之快軸方向的折射率ny1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1滿足nx1>ny1≧nz1之關係。此外,第一相位差層2中,在波長550nm之(nx1-ny1)‧d1所示之面內相位差值Re1(550)較佳為100nm以上170nm以下左右,尤佳為110nm以上160nm以下左右(d1表示第一相位差層2的厚度)。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Re(λ)、Rth(λ)分別表示波長λ下之面內相位差值(Re)、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Re1及Rth1表示第一相位差層2的相位差值,Re2及Rth2表示第二相位差層3的相位差值。此外,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在未指定相位差值的測定波長時係顯示在波長550nm之值。Re及Rth可使用自動複折射率測定儀(王子計測機器公司製KOBRA-21ADH)來測定。
第一相位差層2中,在波長4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1(450)與波長在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1(550)之比Re1(450)/Re1(550)為0.7以上且未達1.0,較佳為0.7以上0.9以下,尤佳為0.7以上0.8以下。此波長下之相位差值的不同被稱為波長分散,為決定相對於各波長的偏光賦予何種程度的相位差之指標。
第一相位差層2中,以下述式(2')所示之Nz係數為1.0以上1.4以下左右,較佳為1.0以上1.3以下左右,尤佳為1.0以上1.2以下左右。
Nz=(nx1-nz1)/(nx1-ny1) (2')
Nz係數為表示相位差膜之正面方向的相位差值與傾斜時的相位差值之變化的程度之指標,為決定斜向的視角特性之指標。
第一相位差層2只要具有上述光學特性者,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出將聚碳酸酯及其衍生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碸、降莰烯衍生物等之環烯烴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以及纖維素衍生物等之塑膠膜單軸或雙軸拉伸而成之膜,或是以相對於膜面於nx或ny方向上產生相位差之方式使液晶性化合物配向之液晶膜等。該膜例如可列舉出PUREACE WR(帝人公司製),以及由日本特開2002-267838號公報或日本特開2010-31223號公報所記載之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所形成之膜等。
第二相位差層3之特徵為:面內平均折射率no與厚度方向折射率ne滿足ne-no>0之關係。面內平均折射率no係依據於面內之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x2以及於面內與慢軸正交之快軸方向的折射率ny2而以式:(nx2+ny2)/2所示者。厚度方向折射率ne亦稱為nz2。第二相位差層3中,以在波長550nm之(no-ne)‧d2所示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2(550)較佳為-150nm以上-60nm以下左右,尤佳為-140nm以上-70nm以下左右(d2表示第二相位差層3的厚度)。再者,第二相位差層3中,在波長4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2(450)與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2(550)之比Rth2(450)/Rth2(550)為0.7以上且未達1.15,較佳為0.7以上1.10以下。
第二相位差層3只要具有上述光學特性者,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出將聚碳酸酯及其衍生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碸、降 莰烯衍生物等之環烯烴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以及纖維素衍生物等之塑膠膜於面方向上雙軸拉伸,然後再於厚度方向上拉伸之相位差膜,或是由在厚度方向上經配向之液晶性化合物所構成之膜等。
使用於第二相位差層3的形成之在厚度方向上配向之液晶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在某溫度範圍內顯示液晶性之向熱性液晶性化合物,或是在某溶液的特定濃度範圍內顯示液晶性之流變增黏性液晶性化合物等。尤其是向熱性液晶性化合物,為了可在寬廣的溫度範圍內顯示液晶性,亦可混合複數種液晶性化合物而使用。此等液晶性化合物為了固定配向狀態,較佳為藉由電子束、紫外線或熱而聚合或交聯之化合物。該液晶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或環氧基、乙烯基等之聚合性基之化合物,或是具有胺基或羥基等之交聯性官能基之化合物,該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出WO97/44703號或WO98/00475號所記載之化合物等。此等化合物可藉由使用垂直配向膜而在厚度方向上配向。藉由電子束或是在聚合起始劑或交聯劑的存在下藉由紫外線或熱等,將此等化合物保持在配向狀態下進行聚合或交聯,可得到第二相位差層3。
複合相位差膜1可藉由積層第一相位差層2及第二相位差層3而得到。積層相位差層之手段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出藉由黏著劑或接著劑來貼合各相位差膜之方法,或是在第一相位差層2上設置垂直配向膜,並於其上方形成第二相位差層3之方法等。因此,於第一相位差層2與第二相位差層3之間,可存在黏著劑層或接著劑層或是存在垂直配向膜。當存在有黏著劑層、接著劑層或垂直配向膜時,此等層較佳係相位差值實質為零。黏著劑層所使用之黏著劑,例如可列舉出日本化藥公司製的 PTR5000。接著劑層所使用之接著劑,例如可列舉出日本合成化學公司製的Z-200。垂直配向膜例如可列舉出日產化學工業公司製的HSPA-601。
複合相位差膜1可藉由滿足下述式(6)及(7)而使視角特性達到良好。
150nm≦Re1(550)+60(Rth1(550)/Re1(550))≦190nm (6)
-50nm≦Rth1(550)+Rth2(550)≦10nm (7)
在此,Rth1(550)及Rth2(550)藉由下述式(8)及(9)來求取。
Rth1(550)={(nx1+ny1)/2-nz1}‧d1 (8)
Rth2(550)=(no-ne)‧d2={(nx2+ny2)/2-nz2}‧d2 (9)
式(6)表示第一相位差層所具有之正面方向的相位差值與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之最適關係。另一方面,式(7)表示第一及第二相位差層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之總和之最適範圍。本發明之複合相位差膜係組合下列特性之複合相位差膜:具有上述波長分散特性,以式(2')所示之Nz係數為上述範圍內並且滿足式(6)之第一相位差層;以及具有上述波長分散特性並且滿足式(7)之第二相位差層。藉由使用此複合相位差膜,可抑制影像顯示裝置,尤其是IPS方式的影像顯示裝置從斜向觀看時之漏光及色不均,可大幅提升所謂之視角特性。
[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
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係包含偏光膜與上述複合相位差膜。第3圖為顯示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的一項實施形態之概略圖。如第3圖所示,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為依序積層有偏光膜5、第一相位差層2及第二相位差層3之積層體。該積層體係以使第一相位差層2的慢軸(nx方向) 與偏光膜5的吸收軸6正交之方向而配置。在此,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正交」意指幾乎正交,是指例如2條直線或平面所形成之角度為90°±未達2°之範圍內,尤佳為90°±未達1°之範圍內。「平行」意指幾乎平行,是指2條直線或平面所形成之角度為0°±未達2°之範圍內,尤佳為0°±未達1°之範圍內。
積層偏光膜5與複合相位差膜1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出使用黏著劑或接著劑來貼合之方法,或是於偏光膜5的保護膜上形成複合相位差膜1之方法等。
於偏光膜5的保護膜上形成複合相位差膜1之方法,可列舉出使用配向膜使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配向於保護膜上,藉此形成第一相位差層2及第二相位差層3之方法。
於積層中使用黏著劑或接著劑時,可於偏光膜5與複合相位差膜1的第一相位差層2之間存在黏著劑層及接著劑層等,除此之外,亦可存在有胺基甲酸酯樹脂層及丙烯酸樹脂層等之光學等向性之層。
偏光膜5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出:對含浸有水溶性的雙色性染料及/或多碘離子等的雙色性色素之聚乙烯醇膜,於硼酸溫水浴中進行單軸拉伸所得到之偏光元件;或是對聚乙烯醇膜進行單軸拉伸,接著藉由脫水反應形成多烯結構所得到之偏光元件;或是於保護膜上塗佈含有雙色性色素之溶液,並使雙色性色素配向所得到之偏光元件;或是於保護膜上設置聚乙烯醇層,與保護膜一同進行單軸拉伸後,含浸於雙色性色素所得到之保護膜一體型偏光元件等。
偏光膜5較佳係包含具有偏光功能之偏光元件以及用以保護偏光元件之保護膜。保護膜可僅配置在偏光元件的單面,或是將2片保護膜以夾持偏光元件之方式配置在偏光元件的雙面。第4圖為例示具有偏光元件9以及設置在偏光元件的雙面之2片保護層10之偏光膜5。
保護膜只要是透明性高,與偏光元件之接著性優異,具有可保護偏光元件之適度的強度之膜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出三乙酸纖維素膜、環烯烴聚合物膜以及丙烯酸樹脂膜等。
保護膜之於550nm的面內相位差值Rep(550)較佳為0nm以上10nm以下,尤佳為0nm以上5nm以下,更佳為0nm以上3nm以下。此外,當以面內平均折射率為nop,厚度方向折射率為nep,厚度為dp時,保護膜之以(nop-nep)‧dp所示之於550nm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p(550)較佳為-20nm以上20nm以下,尤佳為-10nm以上10nm以下,更佳為-5nm以上5nm以下。保護膜的厚度較佳為80μm以下,尤佳為60μm以下,更佳為40μm以下。
第5圖為顯示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的其他實施形態之概略圖。第5圖所示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8為依序積層有偏光膜5、第二相位差層3及第一相位差層2之積層體。該積層體係以使第一相位差層2的慢軸(nx方向)與偏光膜5的吸收軸6平行之方向而配置。於第5圖中,與第3圖所示者為相同之構成要素係以同一符號來顯示。
[影像顯示裝置]
影像顯示裝置之特徵為具備上述複合相位差膜或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影像顯示裝置例如為液晶顯示裝置(LCD)或有機EL顯示裝置 (OLED),較佳為LCD,特佳為IPS方式的LCD。液晶顯示裝置可適合地使用在車載用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係藉由具備上述複合相位差膜或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而極為有用於提升影像顯示裝置的顯示特性。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由於具備複合相位差膜或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所以可減少斜向的漏光及色彩移位量而顯現優異的視角特性。
(液晶顯示裝置)
以下說明液晶顯示裝置作為影像顯示裝置的較佳例子。
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的一項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8係依序具備: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液晶單元11、第二偏光膜12及背光單元16。亦即,於液晶單元11的一面配置有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於另一面配置有第二偏光膜12。於第二偏光膜12之配置有液晶單元11之面為相反側的面,配置有背光單元16。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中,偏光膜5以與第一相位差層2的一面鄰接之方式來配置,第二相位差層3鄰接於第一相位差層2的另一面而配置。本實施形態中,偏光膜5及第一相位差層2係以使第一相位差層2的慢軸(nx方向)與偏光膜5的吸收軸6正交之方式來配置。第二相位差層3鄰接於液晶單元11而配置。本申請案之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鄰接」表示2個層或膜等要素可直接接觸而配置,或是使黏著層等幾乎不會影響光學之層間隔於之間而配置。第6圖中,為了區分,係將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所具有之偏光膜稱為第一偏光膜5,將與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所具有之偏光膜不同的偏光膜稱為第二偏光膜12。如第7圖所示,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7、液晶單元11及第 二偏光膜12係構成液晶面板15。藉由組合液晶面板15與背光單元16,可得到液晶顯示裝置18。
液晶顯示裝置18中,液晶單元11係具備:含有液晶層之液晶單元(IPS單元或FFS單元),液晶層於不存在電場之狀態下配向為沿面排列之液晶分子。液晶單元11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13以與第二偏光膜12的吸收軸14實質上平行之方式來配置。此外,第二偏光膜12的吸收軸14以與偏光膜5的吸收軸6正交之方式來配置。
第二偏光膜12與液晶單元11例如藉由黏著劑來貼合。黏著劑例如可較佳地使用日本化藥公司製的丙烯酸系黏著劑PTR5000。
第二偏光膜12可使用與第一偏光膜5中所說明者為相同之偏光膜。
液晶單元11例如除了橫向電場切換(IPS及FFS)型之外,可列舉出垂直配向向列(VA:Vertical Alignment)型、彎曲向列型(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end),較佳為橫向電場切換型。
背光單元16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視需要來使用成為光源之背光、用以使光往發光面反射之反射膜、使發光面的亮度均一化之擴散膜、用以聚光之稜鏡薄片等。
第8圖為顯示液晶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形態之概略圖。第8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19係依序具備: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8、液晶單元11、第二偏光膜12及背光單元16。第8圖中,與第6圖所示者為相同之構成要素係以同一符號來顯示。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8、液晶單 元11及第二偏光膜12係構成液晶面板17。藉由組合液晶面板17與背光單元16,可得到液晶顯示裝置19。
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8中,偏光膜5以與第二相位差層3的一面鄰接之方式來配置,第一相位差層2係鄰接於第二相位差層3的另一面而配置。本實施形態中,偏光膜5及第一相位差層2係以使第一相位差層2的慢軸(nx方向)與偏光膜5的吸收軸6平行之方式來配置。於液晶單元11的一面上,鄰接而配置有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8的第一相位差層2。於液晶單元11的另一面上配置有第二偏光膜12。第二偏光膜12以使該吸收軸14與偏光膜5的吸收軸6正交之方式來配置。再者,液晶單元11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13以與第二偏光膜12的吸收軸14平行之方式來配置。
(有機EL顯示裝置)
有機EL顯示裝置係具備上述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與有機EL面板之組合。
至目前為止已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實施形態,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性思想來進行各種變形及變更。
[實施例]
以下係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實施例1、2及參考例1至5]
(複合相位差膜)
積層具有表1及表2所示之Nz係數及相位差值之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二相位差層而形成複合相位差膜。第一相位差層的上述nx1、ny1、nz1顯示於下述表A,第二相位差層的上述nx2、ny2、nz2顯示於下述表B。
(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
以依序成為偏光膜/第一相位差層/第二相位差層之方式將偏光膜積層於複合相位差膜,而形成具有第3圖所示之構造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偏光膜係使用偏光膜JET-12(Polatechno公司製)。該偏光膜的光學特性表示於表3。
(液晶顯示裝置)
使用上述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來構成具有第6圖所示之構造之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液晶單元的液晶層採用ZLI-4792(Merck公司製),其液晶層厚設成為3.8μm。第二偏光膜使用JET-12(Polatechno公司製)。背光單元使用LED光源。
[視角的評估]
將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及液晶單元設成為暗狀態(黑顯示),計算450nm、550nm及650nm的波長下之穿透率及亮度的視角相依性並比較該結果。視角的計算係使用Shintech公司製的LCDmaster來實施,並計算作為車載用途所要求之視角的代表例之傾斜角度40°、方位角度40°下的穿透率及亮度。在此,傾斜角度40°表示從與平面垂直之方向往平面的方向傾斜40°之角度,方位角度表示從偏光膜5的吸收軸6開始,於偏光膜5的面內逆時針旋轉40°之角度。結果表示於表4。
從表4所示之結果中,可得知使用實施例1或2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之液晶顯示裝置,與參考例1至5之液晶顯示裝置相比,從斜向觀看時之亮度低,可抑制漏光而改善視角相依性。
由實施例1與參考例1之比較,於第二相位差層的Rth2(450)/Rth2(550)超過1.15之參考例1中,由於斜向視野方向的亮度增高且同時450nm及650nm的穿透率增高,因而產生色差。
由實施例2與參考例2之比較,於Nz係數大於1.4之參考例2中,與參考例1相同,由於斜向視野方向的亮度增高且同時450nm及650nm的穿透率增高,因而產生色差。
由參考例2與參考例3之比較,於Re1(450)/Re1(550)未達1之參考例3中,斜向視野方向的亮度更為增高且同時450nm的穿透率更為增高。
由參考例2與參考例4及5之比較,於未滿足式(6)或式(7)之參考例4及參考例5中,斜向視野方向的亮度更為增高且同時550nm及650nm的穿透率更為增高,可確認到產生色差。
實施例1及2之液晶顯示裝置,即使於亮狀態(白顯示),亦能夠以廣視角鮮明地觀看顯示影像。
使用與實施例1及2相同之材料所製作之具有第8圖所示之構造之液晶顯示裝置,不論於暗狀態(黑顯示)或亮狀態(白顯示),皆能夠以廣視角鮮明地觀看顯示影像。
[產業上之可應用性]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實現能夠以廣視角鮮明地觀看顯示影像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Claims (7)

  1. 一種複合相位差膜,其係具備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二相位差層,其中,第一相位差層中,於面內之慢軸方向的折射率nx 1、於面內與慢軸正交之快軸方向的折射率ny 1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 1滿足下述式(1)及(2):nx 1>ny 1≧nz 1 (1) 1.0≦(nx 1-nz 1)/(nx 1-ny 1)≦1.4 (2)並且,在波長4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 1(450)與在波長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 1(550)滿足下述式(3):0.7≦Re 1(450)/Re 1(550)<1.0 (3)第二相位差層中,面內平均折射率no與厚度方向折射率ne滿足下述式(4):ne-no>0 (4)並且,在波長4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 2(450)與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 2(550)滿足下述式(5):0.7≦Rth 2(450)/Rth 2(550)<1.15 (5)第一相位差層中之在波長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 1(550)、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 1(550)以及第二相位差層之在波長550nm之厚度方向相位差Rth 2(550),滿足下述式(6)及(7):150nm≦Re 1(550)+60(Rth 1(550)/Re 1(550))≦190nm (6) -50nm≦Rth 1(550)+Rth 2(550)≦10nm (7)。
  2. 一種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其係包含偏光膜與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相位差膜,其中,偏光膜、第一相位差層及第二相位差層係依序積層,並且第一相位差層的慢軸與偏光膜的吸收軸正交。
  3. 一種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其係包含偏光膜與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相位差膜,其中,偏光膜、第二相位差層及第一相位差層係依序積層,並且第一相位差層的慢軸與偏光膜的吸收軸平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其中偏光膜具有偏光元件與夾持偏光元件之一對保護膜,一對保護膜之至少一個保護膜之在550nm的面內相位差值Rep為0nm以上10nm以下,該保護膜之在550nm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p為-20nm以上20nm以下。
  5. 一種液晶面板,其係具備:液晶單元、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與第二偏光膜,其中,液晶單元係具備:含有液晶分子之液晶層,其中,液晶分子在不存在電場之狀態的配向為沿面排列,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以鄰接於液晶單元之一面之方式來配置,並從液晶單元側依序積層有第二相位差層、第一相位差層與第一偏光膜,第二偏光膜具有與第一偏光膜的吸收軸正交之吸收軸,並配置在液晶單元之另一面側,液晶單元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與第二偏光膜的吸收軸平行。
  6. 一種液晶面板,其係具備:液晶單元、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與第二偏光膜,其中,液晶單元係具備:含有液晶分子之液晶層,其中,液晶分子在不存在電場之狀態的配向為沿面排列,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以鄰接於液晶單元之一面之方式來配置,並從液晶單元側依序積層有第一相位差層、第二相位差層與第一偏光膜,第二偏光膜具有與第一偏光膜的吸收軸正交之吸收軸,並配置在液晶單元之另一面側,液晶單元之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與第二偏光膜的吸收軸平行。
  7.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合相位差膜、或是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附複合相位差膜之偏光膜、或是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所述之液晶面板。
TW108105115A 2018-02-15 2019-02-15 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19383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4657 2018-02-15
JP2018024657 2018-02-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364A true TW201938364A (zh) 2019-10-01

Family

ID=67618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5115A TW201938364A (zh) 2018-02-15 2019-02-15 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9159931A1 (zh)
TW (1) TW201938364A (zh)
WO (1) WO20191599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4182B2 (ja) * 1997-10-24 2001-09-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JP5877017B2 (ja) * 2011-08-30 2016-03-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427340B2 (ja) * 2013-09-11 2018-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層とそ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59931A1 (ja) 2021-02-12
WO2019159931A1 (ja)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5504B1 (ko) 적층 1/4 파장판 또는 원편광판, 그를 사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224609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0795743B1 (ko)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396009B (zh) 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
US20040066482A1 (en) Optical film,polarizing film using the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visibility angle of polarizing film
EP2024766B1 (en) Integrated o film for improving viewing angle of tn-lcd, and polarizer plate and tn-lcd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292544B1 (ko) 시야각 및 색 특성이 우수한 ecb―lcd
JP525982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08773B1 (ko) 타원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1103059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133137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60178958A1 (en) Polarization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891321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90138598A (ko) 적층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1149047B (zh) 层合体和包括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KR20080114729A (ko) 광시야각 복합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20021071A (ko) 광학 시이트,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2090530A (ja) 複合位相差板、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20073418A (ko) 광학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605742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201938364A (zh) 複合相位差膜及使用該相位差膜的偏光膜、液晶面板以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09683375B (zh) 液晶模块
KR20180047566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광원측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771159A (zh) 层合体和包括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JP4401511B2 (ja) 複合位相差板、光学補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