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7812A -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7812A
TW201937812A TW108102378A TW108102378A TW201937812A TW 201937812 A TW201937812 A TW 201937812A TW 108102378 A TW108102378 A TW 108102378A TW 108102378 A TW108102378 A TW 108102378A TW 201937812 A TW201937812 A TW 2019378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connection
outer casing
plu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夫 傑斯克
賽門 佛爾曼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鳳凰康特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鳳凰康特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鳳凰康特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7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78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1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01R4/36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tip of screw
    • H01R4/363Conductive members located under tip of screw with intermediate part between tip and conductiv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28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 H01R4/48365Spring-activa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or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pring housing with integral release mean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4)之模組系統,其包括可配置於一印刷電路板(2)上以將電導體(3)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2)之複數個終端裝置(1A至1F),該等終端裝置(1A至1F)各具有一外殼(10),其具有用於插入一電導體(3)之一插入式連接開口(100)配置於其上之一連接側(104)及彼此沿一寬度方向(X)間隔開且該連接側(104)延伸於其等之間的兩個側面(105)。在此假定:一第一終端裝置(1A、1C、1E)實現為一彈簧力終端,且一第二終端裝置(1B、1D、1F)實現為一螺旋連接終端,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外殼(10)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外殼(10)具有沿該寬度方向(X)量測之相同寬度(B)。

Description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如請求項1之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此一模組系統包括可配置於一印刷電路板上以將電導體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之複數個終端裝置。該等終端裝置各具有一外殼,其具有用於插入一電導體之一插入式連接開口配置於其上之一連接側及彼此沿一寬度方向間隔開且該連接側延伸於其等之間的兩個側面。
一或多個電導體可藉由一終端裝置來連接至一印刷電路板。為此,一導體可插入外殼上之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且在被插入之後依使得電導體機械地保持於外殼中且另外電連接至終端裝置及印刷電路板之一方式鎖定於殼體中之適當位置中。
此一終端裝置可(例如)藉由接觸元件之接觸支柱來附接至印刷電路板之接觸開口,且藉由焊接來連接至印刷電路板。
習知終端裝置實現為一彈簧力終端或一螺旋連接終端。關於彈簧力終端,電導體藉由一彈簧來鎖定於適當位置中且經電接觸。就螺旋連接終端而言,電導體由螺旋連接元件夾緊且藉此經電接觸。
就自DE 102 53 486 A1獲知之一電切換或控制裝置而言,用於裸露電導體之終端連接之一無螺旋連接終端實現為用於插入於一盒終端中之一插入件。
自DE 198 13 753 A1獲知一接觸終端,其具有包括一框架側之一終端框架,該框架側具有一螺紋孔且其中接合一夾緊螺釘。一插入式連接器單元配置於與螺紋孔對置之一框架側上,該插入式連接器單元具有用於接收一電導體之至少一插入開口。用於將一插入電導體鎖定於適當位置中之一閂鎖彈簧指定給插入開口。
自DE 10 2010 037 518 A1獲知之一終端區塊一方面具有一彈簧負載終端且另一方面具有一螺旋連接終端。
自DE 10 2012 110 895 A1獲知一彈簧力終端,其包括一彈簧元件及用於施加作用於彈簧元件之一致動元件。
一使用者期望一模組系統,其使可實現不同連接技術(即,一彈簧力連接技術或一螺旋連接技術)之不同終端裝置能夠在一印刷電路板上依任何方式彼此組合。通常針對一連接技術來界定習知系統。使用另一連接技術需要比較全面地調適介面。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依一靈活方式使用不同連接技術能夠之模組系統。
此目的由具有技術方案1之特徵之一配置達成。
因此,一第一終端裝置實現為一彈簧力終端,且一第二終端裝置實現為一螺旋連接終端,第一終端裝置之外殼及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具有沿寬度方向量測之相同寬度。
因此,模組系統具有較佳地可完全依一模組方式彼此組合之複數個不同終端裝置。在此情況中,第一終端裝置實現一彈簧力連接技術,而第二終端裝置提供一螺旋連接技術。不管所使用之連接技術如何,各終端裝置具有一外殼,其寬度對應於實現另一連接技術之另一終端裝置之一外殼。
因為終端裝置之外殼使其寬度彼此匹配,所以終端裝置可依一模組方式彼此組合。因此,一第一終端裝置或一第二終端裝置可視情況用於印刷電路板上之一安裝空間處以在此安裝空間處提供一所要連接技術。
一(第一或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之連接側延伸於其等之間的側面較佳地彼此平行延伸。例如,第一終端裝置及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各具有呈一矩形形式之一基本形狀。
在一設計中,各終端裝置之外殼具有複數個插入式連接開口,其等配置為沿寬度方向彼此緊挨之一列且因此提供連接側上之一列插入式連接開口。在此情況中,相同尺寸之相等數目個插入式連接開口可配置於一第一終端裝置及一指定第二終端裝置上以插入具有相同導體橫截面之電導體。因此,相同種類之導體可附接至不同終端裝置,但其中終端裝置之連接技術彼此不同。
可在此假定,存在不同第一終端裝置及不同第二終端裝置。因此,第一終端裝置之插入式連接開口之數目及插入式連接開口之尺寸可彼此不同。例如,可實現不同第一終端裝置用於插入具有不同橫截面之不同導體。因此,可實現一第一終端裝置(例如)用於插入具有一較大導體橫截面(例如16mm2 )之電導體,同時實現另一第一終端裝置用於插入具有一較小導體橫截面(例如2.5 mm2 或4 mm2 )之電導體。針對各第一終端裝置,可存在一對應第二終端裝置,其實現為用於插入具有一對應導體橫截面之對應導體。
因此,針對一第一終端裝置(其實現為用於插入具有一特定(例如較大)導體橫截面之電導體且為此具有特定數目個插入式連接開口),可存在一對應第二終端裝置,其具有用於插入對應電導體之對應數目個對應尺寸之插入式連接開口且其在此之尺寸相同於第一終端裝置。
在一設計中,第一終端裝置之外殼及指定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各具有各自外殼可藉由其來附接至印刷電路板之一底側。在此情況中,第一終端裝置及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之底側可具有相同尺寸,使得終端裝置在附接至印刷電路板時佔據印刷電路板上相等大小之一面積。
在一設計中,第一終端裝置之外殼及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可具有沿垂直於底側之一高度方向量測之相同高度。因此,終端裝置之外殼係高度相等。
若第一終端裝置之外殼及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各具有一矩形基本形狀,則第一終端裝置及第二終端裝置之外殼因此較佳具有大小相等之外尺寸。因此,提供具有相同尺寸且因此易於在一印刷電路板上彼此組合之模組終端裝置。
終端裝置可各經由外殼之底側來附接至印刷電路板,且藉此亦與印刷電路板電接觸。為此,各終端裝置可具有(例如)實現一或多個接觸支柱之一電接觸元件,該一或多個接觸支柱在底側上自外殼突出且可與用於電接觸之印刷電路板之接觸開口接合以(例如)產生至印刷電路板之焊接連接。若經由此等接觸支柱來實現終端裝置與印刷電路板之電接觸,則第一終端裝置及第二終端裝置較佳具有底側上接觸支柱之相同圖案,其可插入至印刷電路板上接觸開口之一相關聯圖案中。因為第一終端裝置及第二終端裝置之接觸支柱各配置於各自底側上之相同位置處且終端裝置因此實現接觸支柱之相同圖案,所以終端裝置可在不調適印刷電路板之情況下依一可交換方式附接至印刷電路板,特定言之,需要為此應用其他孔來實現印刷電路板上之接觸開口。
第二終端裝置實現一螺旋連接技術且為此具有一螺旋連接元件,為將一電導體夾緊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該螺旋連接元件可螺合至一螺旋連接籠中以(例如)因此將電導體夾緊於螺旋連接籠中。在此情況中,螺旋連接元件可(例如)施加作用於接觸元件之一部分以使接觸元件與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之一電導體壓接,使得電導體依此方式機械鎖定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之適當位置中且亦與終端裝置電接觸。
另一方面,在一設計中,第一終端裝置具有一彈簧元件,其用於在已將電導體插入於外殼之一插入式連接開口中時將電導體鎖定於外殼中之適當位置中。彈簧元件具有(例如)一夾緊枝,其可經彈性調整以將已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之一導體機械鎖定於適當位置中且電接觸導體及另外亦自插入式連接開口釋放導體。夾緊枝(例如)相對於彈簧元件之一支撐枝彎曲,且可相對於支撐枝彈性變形。彈簧元件藉由支撐枝來支撐於外殼上且因此相對於外殼保持。
在一設計中,第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致動元件,其可由一使用者致動以因此施加作用於彈簧元件之夾緊枝。可藉由致動致動元件來自(例如)插入式連接開口之區域帶出夾緊肢,使得在無需施加大量力之情況下,一電導體可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或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之一導體亦可自插入式連接開口釋放。因此,在一偏轉位置中,夾緊枝至少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釋放插入式連接開口之區域。若未致動致動元件,則使夾緊枝靠近配置於外殼中之接觸元件之一接觸部分,使得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之一電導體因此在彈性預載下緊貼接觸部分。
彈簧元件(例如)圍繞外殼之一軸承部分延伸,彈簧元件之支撐枝支撐於外殼上,且自軸承部分開始之夾緊枝指向至插入式連接開口之區域中。致動元件較佳在軸承部分之區域中包圍彈簧元件,且為此藉由一操作部分來在軸承部分之區域中圍繞彈簧元件延伸。若致動元件(例如)藉由容納於一軸承開口中之一主體來可旋轉地安裝於外殼上,則可藉由致動元件相對於外殼之旋轉來使操作部分與夾緊枝操作連接以彈性調整夾緊肢且藉此將其帶出插入式連接開口之區域,例如將一電導體插入至插入式連接開口中或自插入式連接開口移除一插入導體。
因為操作部分直接在軸承部分之區域中施加作用於夾緊枝,所以此與致動元件之可旋轉安裝之組合作用導致有利地引入力至彈簧元件以調整夾緊枝。一使用者可依一簡單方便方式手動或藉由使用一工具來致動致動元件以藉此使夾緊枝偏轉且將一電導體插入至插入式連接開口中或自插入式連接開口移除一插入導體。在致動致動元件之後,由於彈簧元件之彈性預載而使致動元件接著朝向其未致動位置之方向自動回移。
藉由主體來提供外殼上致動元件之一可旋轉安裝。在此情況中,操作部分可自主體沿寬度方向延伸以與彈簧元件之夾緊枝相互作用。
亦可獨立於本文所描述之類型之一模組系統而使用上述類型之用於實現一彈簧力連接技術之一第一終端裝置。用於連接一電導體之此一終端裝置包括:一外殼,其具有用於插入一電導體之一插入式連接開口;一彈簧元件,其配置於外殼上且具有一可彈性調整之夾緊枝,彈簧元件用於在已將電導體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時將電導體鎖定於插入式連接開口中之適當位置中;及一致動元件,其用於彈性調整夾緊枝。在此假定,彈簧元件圍繞外殼之一軸承部分延伸,致動元件具有在軸承部分之區域中包圍彈簧元件之一操作部分及其上配置操作部分且可旋轉地安裝於外殼之一軸承開口中之一主體。
亦應參考此一夾緊裝置之上述優點及有利設計。
圖1至圖4展示用於將電導體3連接至一印刷電路板2之一模組系統之終端裝置1A至1F。
如尤其自圖2可見,各終端裝置1A至1F可藉由一外殼10之一底側106來附接至一印刷電路板2,且藉由接觸元件12之接觸支柱120來與一印刷電路板2電接觸,且亦(例如)藉由焊接連接來機械連接至一印刷電路板2。
模組系統包含實現不同連接技術之截然不同終端裝置1A至1F。各終端裝置1A至1F具有一外殼10,其具有一基本矩形形狀,外殼10可藉由一底側106來附接至一指定印刷電路板2。不同導體橫截面(取決於終端裝置1A至1F之設計)之電導體3可插入至其中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形成為在相對於底側106垂直延伸於側面105之間的一連接側104上配置成沿一寬度方向X彼此緊挨之一列。
終端裝置1A至1F一方面實現彈簧力終端且另一方面實現螺旋連接終端。在此情況中,第一終端裝置1A、1C、1E實現彈簧力終端,而第二終端裝置1B、1D、1F實現螺旋連接終端。在此情況中,其特徵在於,將結構大小對應之一相關聯螺旋連接終端1B、1D、1F指定給各彈簧力終端1A、1C、1E,具有一預界定導體橫截面之電導體3可附接至各彈簧力終端1A、1C、1E,且因此設定各彈簧力終端1A、1C、1E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之尺寸,具有一對應導體橫截面之電導體3可附接至相關聯螺旋連接終端1B、1D、1F,且設定相關聯螺旋連接終端1B、1D、1F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之尺寸以對應於各自相關聯彈簧力終端1A、1C、1E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使得存在用於彈簧力連接技術及螺旋連接技術兩者之相同結構大小之終端裝置1A至1F。
特定言之,一第一終端裝置1A實現為呈一彈簧力終端之形式,其(例如)用於連接具有一較大導體橫截面(例如16 mm2 )之四個電導體3。一對應相關聯螺旋連接終端1B具有相同於彈簧力終端1A之外殼10之尺寸之外殼10之尺寸,且螺旋連接終端1B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之尺寸亦被設定為對應彈簧力終端1A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
因為終端裝置1A、1B具有沿寬度方向X之相同寬度B及沿深度方向Y之亦相同深度T及沿高度方向Z之相同高度H,所以終端裝置1A、1B可依一可交換方式用於印刷電路板2上。依此方式,一使用者可根據彈簧力連接技術或螺旋連接技術來視情況使用一終端裝置1A、1B,而無需為此特定調適印刷電路板2之介面。
亦存在指定給彈簧力終端1C、1E之一各自螺旋連接終端1D、1F,其等用於具有其他導體橫截面之電導體3,使得終端裝置1C、1D、1E、1F亦可交換用於具有其他導體橫截面之電導體3。
不管所使用之連接技術如何,各終端裝置1A至1F具有一接觸元件(參閱圖3A、圖3B及圖4),其使接觸支柱120在底側106上突出且用於電接觸及亦機械緊固至印刷電路板2。在此情況中,不同連接技術之相互指定終端裝置1A至1F在底側106上各具有接觸支柱120之相同圖案,使得相互對應之終端裝置1A至1F可插入至印刷電路板2之接觸開口20之相同圖案中,如圖5中所示意性表示。因此,不必根據所使用之連接技術來調適印刷電路板2上之接觸開口20之配置。
終端裝置1A、1C、1E實現彈簧力終端,其中存在用於各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之配置於外殼10中之一彈簧元件13。彈簧元件13具有彈簧元件13藉由其來支撐於外殼10上之一支撐枝131及可相對於支撐枝131彈性調整之一夾緊枝130。彈簧元件13依使得夾緊枝130在無電導體3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之一初始位置中延伸至外殼10內之一接觸空間14中之一方式圍繞外殼10中之一短軸形軸承部分101佈置,夾緊肢130鄰接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且與接觸元件12之一接觸部分121軸承接觸,如圖3B中所表示。如圖3A中所表示,可將夾緊枝130調整至此初始位置外以在一插入方向E上將一電導體3插入至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且藉由一(裸露)導體端來使其進入接觸空間14之區域或使已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之電導體3自插入式連接開口100反向移出。在插入位置中,導體3之(裸露)導體端30在彈性預載下由夾緊枝130緊壓至接觸部分121,藉此與接觸元件12電接觸,且亦機械鎖定於外殼10中之適當位置中。
為調整夾緊枝130,將呈具有一主體114之一樞轉桿形式之一致動元件11可樞轉地安裝於外殼10之一軸承開口102中。在一操作部分112處,致動元件11在軸承部分101之區域中圍繞彈簧元件13接合且依使得在使致動元件11在一樞轉方向S上樞轉之後,致動元件11圍繞軸承部分101 (其與軸承開口102同心)樞轉,藉由其操作部分112來施加作用於夾緊枝130,且使夾緊肢130在一釋放位置之方向上自其初始位置樞轉出之一方式在一大面積上經由操作部分112來與夾緊枝130軸承接觸,如圖3A中所表示。
圖3A展示其致動位置中之致動元件11。相比而言,圖3B展示非致動位置中之致動元件11。
由於致動元件11藉由其操作部分112及與操作部分112直徑對置之一支撐部分111 (其等一起實現包圍軸承部分101之一軸承接收器113)來包圍外殼10之軸承部分101之區域中之彈簧元件13且操作部分112在致動元件11樞轉至樞轉位置S中之後使用面接觸來施加作用於夾緊枝130,所以達成便於一使用者調整夾緊枝130之操作。因此,一使用者可手動或藉由使用一工具來施加作用於可自外部接取之致動元件11之一頭部110以藉此樞轉致動元件11且藉由彈性變形來相對於支撐枝131調整夾緊枝130,使得在無需施加大量力之情況下,一電導體3可插入於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或一已插入導體3可自插入式連接開口100移除。
實現彈簧力終端之終端裝置1A、1C、1E具有相同功能機械設計。終端裝置1A、1C、1E僅尺寸不同,尤其是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之尺寸及外殼10之尺寸上,如自圖1可見。
如圖4中所表示,實現螺旋連接終端之終端裝置1B、1D、1F各具有一螺旋連接元件15,其可藉由一工具(例如一螺絲起子)、經由外殼10中之一螺旋連接開口103來接取,且與一螺旋連接籠150螺紋接合。螺旋連接元件15藉由背向其頭部之一端來施加作用於接觸元件12且支撐於接觸元件12上,使得由於螺旋連接元件15螺合至螺旋連接籠150中,所以在一裸露導體端30處插入至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之一電導體3變成夾緊於形成於螺旋連接籠150與接觸元件12之間的接觸空間14中且藉此與接觸元件12電接觸。
由於實現一螺旋連接技術之相同結構大小之一終端裝置1B、1D、1F指定給實現一彈簧力連接技術之各終端裝置1A、1C、1E之事實及由於相互指定之終端裝置1A至1F對應於外殼之兩種尺寸、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之兩種配置及尺寸及自底側106突出之接觸支柱120之兩種圖案,所以不同連接技術之相互指定終端裝置1A至1F可依任何方式互換。此使不同連接技術能夠自由用於一印刷電路板2上,不同連接技術易於彼此組合,因為一連接技術之終端裝置1A、1C、1E及另一連接技術之終端裝置1B、1D、1F兩者用於一印刷電路板2上。
本發明所基於之概念不受限於上述例示性實施例,而是基本上亦可依一完全不同方式實現。
特定言之,插入式連接開口之其他配置及尺寸係可想到及可能的,亦可想到在一終端裝置上提供用於不同橫截面之電導體之不同插入式連接開口。
藉由本發明之模組系統,終端裝置可依一模組方式彼此組合,使得可在一印刷電路板上提供不同連接技術之終端裝置之配置。
1A至1F‧‧‧終端裝置
2‧‧‧印刷電路板
3‧‧‧電導體
4‧‧‧電氣裝置
10‧‧‧外殼
11‧‧‧致動元件
12‧‧‧接觸元件
13‧‧‧彈簧元件
14‧‧‧接觸空間
15‧‧‧螺旋連接元件
20‧‧‧接觸開口
30‧‧‧裸露導體端
100‧‧‧插入式連接開口
101‧‧‧軸承部分
102‧‧‧軸承開口
103‧‧‧螺旋連接開口
104‧‧‧連接側
105‧‧‧側面
106‧‧‧底側
110‧‧‧頭部
111‧‧‧支撐部分
112‧‧‧操作部分
113‧‧‧軸承接收器
114‧‧‧主體
120‧‧‧接觸支柱
121‧‧‧接觸部分
130‧‧‧夾緊枝
131‧‧‧支撐枝
150‧‧‧螺旋連接籠
B‧‧‧寬度
E‧‧‧插入方向
H‧‧‧高度
S‧‧‧樞轉方向
T‧‧‧深度
X‧‧‧寬度方向
Y‧‧‧深度方向
Z‧‧‧高度方向
下文將基於圖中所表示之例示性實施例來更詳細解釋本發明所基於之概念。其中:
圖1展示用於提供不同連接技術之一模組系統之不同終端裝置之一概觀;
圖2展示用於實現一彈簧力技術之一終端裝置之一連接側之一前視圖;
圖3A展示沿根據圖2之線A-A之一截面圖;
圖3B展示沿根據圖2之線B-B之一截面圖;
圖4展示用於實現一螺旋連接技術之一終端裝置之一截面圖;及
圖5展示其上配置有用於與一終端裝置之接觸元件之接觸支柱接觸之接觸開口之一印刷電路板之一示意圖。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4)之模組系統,其包括可配置於一印刷電路板(2)上以將電導體(3)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2)之複數個終端裝置(1A至1F),該等終端裝置(1A至1F)各具有一外殼(10),該外殼(10)具有用於插入一電導體(3)之一插入式連接開口(100)配置於其上之一連接側(104)及沿一寬度方向(X)彼此間隔開且該連接側(104)延伸於其等之間的兩個側面(105),該模組系統之特徵在於:一第一終端裝置(1A、1C、1E)實現為一彈簧力終端,且一第二終端裝置(1B、1D、1F)實現為一螺旋連接終端,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外殼(10)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外殼(10)具有沿該寬度方向(X)量測之相同寬度(B)。
  2. 如請求項1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等側面(105)彼此平行延伸。
  3. 如請求項1或2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外殼(10)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外殼(10)各實現為一矩形形狀。
  4. 如請求項1或2之模組系統,其中該外殼(10)具有配置於該連接側(104)上之複數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該複數個插入式連接開口(100)在沿該寬度方向(X)之一列上彼此緊挨。
  5. 如請求項1或2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外殼(10)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外殼(10)可藉由一底側(106)來附接至該印刷電路板(2)。
  6. 如請求項5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外殼(10)之該底側(106)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外殼(10)之該底側(106)係大小相等。
  7. 如請求項5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外殼(10)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外殼(10)具有沿垂直於該底側(106)之一高度方向(Z)量測之相同高度(H)。
  8. 如請求項5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各具有用於與該印刷電路板(2)電接觸之至少一電接觸元件(12),該至少一電接觸元件(12)具有自該底側(106)突出之至少一接觸支柱(120)。
  9. 如請求項8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之該至少一接觸元件(12)之該至少一接觸支柱(120)及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之該至少一接觸元件(12)之該至少一接觸支柱(120)配置於該各自底側(106)上之相同位置處。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二終端裝置(1B、1D、1F)具有用於將該電導體(3)夾緊於該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之一螺旋連接元件(15)。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具有一彈簧元件(13),該彈簧元件(13)用於在已將該電導體插入於該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時將該電導體(3)鎖定於該外殼(10)中之適當位置中。
  12. 如請求項11之模組系統,其中該彈簧元件(13)具有用於將該電導體(3)鎖定於該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之適當位置中之一可彈性調整夾緊枝(130)。
  13. 如請求項12之模組系統,其中該第一終端裝置(1A、1C、1E)具有用於彈性調整該夾緊枝(130)之一致動元件(11)。
  14. 如請求項13之模組系統,其中該彈簧元件(13)圍繞該外殼(10)之一軸承部分(101)延伸,該致動元件(11)具有在該軸承部分(101)之區域中包圍該彈簧元件(13)之一操作部分(112)。
  15. 如請求項14之模組系統,其中該致動元件(11)具有一主體,該操作部分自該主體沿該寬度方向(X)延伸且該主體可旋轉地安裝於該外殼(10)之一軸承開口(102)中。
  16. 一種用於連接一電導體(3)之終端裝置(1A、1C、1E),其包括:一外殼(10),其具有用於插入一電導體(3)之一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一彈簧元件(13),其配置於該外殼(10)上且具有一可彈性調整夾緊枝(130),該彈簧元件(13)用於在已該電導體插入於該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時將該電導體(3)鎖定於該插入式連接開口(100)中之適當位置中;及一致動元件(11),其用於彈性調整該夾緊枝(130),該終端裝置(1A、1C、1E)之特徵在於:該彈簧元件(13)圍繞該外殼(10)之一軸承部分(101)延伸,該致動元件(11)具有在該軸承部分(101)之區域中包圍該彈簧元件(13)之一操作部分(112)及該操作部分配置於其上且可旋轉地安裝於該外殼(10)之一軸承開口(102)中之一主體(114)。
TW108102378A 2018-01-22 2019-01-22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TW2019378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8/5032A BE1025936B1 (de) 2018-01-22 2018-01-22 Baukastensystem zum Herstellen eines elektrischen Geräts
BE2018/5032 2018-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7812A true TW201937812A (zh) 2019-09-16

Family

ID=6155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378A TW201937812A (zh) 2018-01-22 2019-01-22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9845B2 (zh)
EP (1) EP3743961B1 (zh)
CN (1) CN111989826B (zh)
BE (1) BE1025936B1 (zh)
DE (1) DE202019005921U1 (zh)
TW (1) TW201937812A (zh)
WO (1) WO2019141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4623B4 (de) * 2018-10-05 2022-07-07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Kontakteinsatz einer Leiteranschlussklemme sowie damit gebildete Leiteranschlussklemme
DE102020100218A1 (de) * 2020-01-08 2021-07-08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Leiteranschlussklemme
DE102020123188A1 (de) 2020-09-04 2022-03-10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Modularer Steckverbinder zum Kontaktieren eines Gegensteckverbinders, insbesondere eines Leiterplattensteckverbinders
LU501612B1 (de) 2022-03-08 2023-09-0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lemmenanordnung
DE102022105325A1 (de) 2022-03-08 2023-09-1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Klemmen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1391A (en) * 1992-08-07 1994-10-04 E. I. Dupont De Nemours & Company Tool for assembling modular header connectors and modular receptacle connectors
TW461676U (en) * 1995-04-11 2001-10-21 Fuji Electric Co Ltd Terminal device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DE29602740U1 (de) 1996-02-21 1996-04-1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DE19813753B4 (de) 1998-03-27 2005-03-24 Abb Patent Gmbh Kontaktklemme
DE29809757U1 (de) * 1998-05-29 1998-09-10 Metz Albert Ria Electronic Anschlußklemme
US6146187A (en) * 1998-11-25 2000-11-14 Supplie & Co. Import/Export, Inc. Screwless terminal block
US6334792B1 (en) * 1999-01-15 2002-01-0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nnector including reduced crosstalk spring insert
DE10253486B4 (de) 2002-11-16 2007-06-14 Geyer Ag Elektrisches Schalt- oder Steuergerät
DE20315898U1 (de) * 2003-10-16 2005-02-24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Anschlußklemme zum Aufsetzen auf ein Trägerelement
DE102005041778A1 (de) * 2005-09-01 2007-03-08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Anschlußanordnung
DE102006014646B4 (de) * 2006-03-28 2008-06-2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klemme für Leiterplatten
US7384317B1 (en) * 2006-12-21 2008-06-1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terminal block for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superimposed conductor connecting levels
DE102008062137B4 (de) * 2008-12-16 2011-06-09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klemme
US7909633B1 (en) 2009-09-15 2011-03-2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Wire connection apparatus
DE102011016458A1 (de) * 2011-04-08 2012-10-11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Leiteranschlussstecker, Steckverbinder und Set aus Leiteranschlussstecker und Steckverbinder
CN202855922U (zh) * 2012-10-06 2013-04-03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电气端子
DE102012110895B4 (de) 2012-11-13 2015-03-26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Anschlussklemme
DE202013101582U1 (de) * 2013-04-15 2014-07-16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Federkraftklemmelement mit Schwenkhebel
WO2015024715A1 (de) * 2013-08-23 2015-02-2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printklemme
US9263809B2 (en) * 2013-10-29 2016-02-1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Terminal block
DE102014119030A1 (de) * 2014-12-18 2016-06-23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klemme
DE102015100823B4 (de) * 2015-01-21 2021-12-09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Anschlussklemme
DE102015115612A1 (de) * 2015-09-16 2017-03-1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klemme zum Anschließen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DE102016107482A1 (de) * 2016-04-22 2017-10-26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kontakt
BE1025389B1 (de) * 2017-07-14 2019-02-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ANSCHLUSSEINRICHTUNG ZUM ANSCHLIEß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E1025936A1 (de) 2019-08-14
BE1025936B1 (de) 2019-08-21
CN111989826A (zh) 2020-11-24
DE202019005921U1 (de) 2023-05-04
CN111989826B (zh) 2022-10-21
US20200343667A1 (en) 2020-10-29
WO2019141597A1 (de) 2019-07-25
EP3743961B1 (de) 2023-06-28
US11289845B2 (en) 2022-03-29
EP3743961A1 (de) 202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7812A (zh) 用於製造一電氣裝置之模組系統
US7329143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a spring force clamping terminal for two conductors
US7780460B2 (en) Connecting terminal
US20080045053A1 (en) Contact element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conductor
RU2719766C1 (ru) Модуль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й для модульного штекерного соединителя
JPS6011806B2 (ja) 穿孔回路基板用電気接続装置
US20120315772A1 (en) Solderless connector for microelectronics
KR102316920B1 (ko) 측면 엑세스 종결 패드를 갖는 인쇄 회로 기판
CA2933982C (en) Contact element
JP6648046B2 (ja) 接続機器
KR101647036B1 (ko) 인쇄회로기판용 플러그-인 커넥터
US20160043513A1 (en) Socket Module, Electrosurgical Device, and Set With a Docket Module
CA2527353C (en) Conductor connecting module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2006528828A5 (zh)
JP303473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を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に搭載する方法
US3343118A (en) Electro-mechanical connections
US6361340B1 (en) Adjustable contact jaw spacing for circuit breaker plug-in base
JP3205816U (ja) リレー架に接続される配線接続盤
GB2291282A (en) Multipole terminal plug connector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3059728U (ja) 設置固定具が交替可能な電気接続端子台の導線結束装置
JPH044373Y2 (zh)
JP3956821B2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プリント配線板の保持構造並びに保持方法
CN113964580A (zh) 用于连接电线的插接连接器模块
JP2023111444A (ja) ソケット
JPH0254600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間の接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