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6432A - 用於保持及輸送容器之行動支撐組合件 - Google Patents

用於保持及輸送容器之行動支撐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6432A
TW201936432A TW107145419A TW107145419A TW201936432A TW 201936432 A TW201936432 A TW 201936432A TW 107145419 A TW107145419 A TW 107145419A TW 107145419 A TW107145419 A TW 107145419A TW 201936432 A TW201936432 A TW 2019364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heel
clamp
support assembly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5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2620B (zh
Inventor
梅安克 普瑞克
夏威尼 辛哈
史坦利 史密斯
藍克 伯沙克
安柏 波爾
梅利 雷姆康斯
艾米 漢耿
弗瑞德 瑪寇尼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普雷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普雷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普雷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6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6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6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 B62B5/040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automatic
    • B62B5/041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automatic dead man's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efied, solidified, or compressed gases from pressure vessel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ubclass
    • F17C7/02Discharging liquefied gases
    • F17C7/04Discharging liquefied gases with change of state, e.g. vapor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1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to objects of definite shape
    • B62B3/104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to objects of definite shape the object being of cylindrical shape, e.g. barrels, buckets, dustb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supporting substrates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81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supporting substrates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f construction or surface finish of the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ubstr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8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ype 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2B2202/02Cylindrically-shaped articles, e.g. drums, barrels, flasks
    • B62B2202/022Gas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3/00Grasping, holding, supporting the objects
    • B62B2203/44Clamping or supporting circumferent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00Pressure vessels, e.g. gas cylinder, gas tank, replaceable cartrid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1Shape
    • F17C2201/0104Shape cylindrical
    • F17C2201/0109Shape cylindrical with exteriorly curved end-pie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3Orientation
    • F17C2201/035Orientation with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mai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5Size
    • F17C2201/056Small (<1 m3)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1/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geometry, arrangement or size
    • F17C2201/05Size
    • F17C2201/058Size portable (<30 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1Mounting arrangements
    • F17C2205/0103Exterior arrangements
    • F17C2205/0107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1Mounting arrangements
    • F17C2205/0153Details of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17C2205/0157Details of 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transport
    • F17C2205/0161Details of 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transport with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1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hase
    • F17C2223/0107Single phase
    • F17C2223/0123Single phase gaseous, e.g. CNG, GN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1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hase
    • F17C2223/0146Two-phase
    • F17C2223/0153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3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ure level
    • F17C2223/036Very high pressure (>80 b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0/00Purposes of gas storage and gas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容器之行動儲存裝置。該裝置提供用於保持容器之獨特的支撐組合件。該組合件包含閂鎖機構,該閂鎖機構允許氣瓶之夾具可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該打開位置產生圍繞氣瓶之頸部的間隙以允許該氣瓶之頸部可旋轉而不會掉出夾具。裝置之另一端部在結構上被組構成具有釋放柱塞,該釋放柱塞可被縮回以允許氣瓶沿著該另一端部旋轉。在使用者側上具有沿著一握柄之剎車機構之可旋轉輪及一腳部橫檔可增進可操縱性及穩定性。

Description

用於保持及輸送容器之行動支撐組合件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保持容器之改良的支撐組合件,其能夠具穩定性來輸送及操縱該容器。
通常,壓縮氣體係以加壓容器被遞送至消費者場所。此等加壓容器裝配有施配閥且通常被稱之為「氣瓶」。通常需要終端使用者來將氣瓶移動通過現場生產場所之各種區域。然而,將此等氣瓶從一地點輸送及操縱至另一地點可能是困難的任務,尤其當所要行進之距離係沿著狹窄及/或受限的通路時,某些通路可能具有不平或高起表面。當所要操縱之氣瓶重量增加時(例如,高達約150公斤),此操作上的挑戰更加劇,因為重量增加會提高氣瓶在該氣瓶移動時掉落的傾向。氣瓶之搬運變得麻煩,且會潛在增加安全危害之風險。
一種矯正此操作挑戰之已知解決方案係涉及將該氣瓶裝載在具有輪子的搬運車上。然而,此一解決方案仍具有若干缺點。例如,即使在現場生產場所內僅有較小距離,但氣瓶上下搬運車的裝載及卸載仍具有操作挑戰及安全危害。當這些氣瓶之使用率增加時,此問題會更加重,因為需要終端使用者適應較大數量之氣瓶的搬運,及/或增加氣瓶之儲存容量以避免所要搬運之氣瓶數量的實質增加。
當前並沒有可行的行動裝置能以減緩上述操作挑戰及安全危害之方式來儲存及輸送加壓容器。仍存在針對改良的行動儲存及輸送裝置之未滿足的需求,該改良的行動儲存及輸送裝置能以安全且使用者支善的方式來允許氣瓶之可操縱性。對本技藝有普通瞭解之人士將閱讀本文隨附之說明書、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後,將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態樣。
本發明可包含任何以下態樣之各種組合且亦可包含以書面描述或在附圖中之下文所描述的任何其他態樣。
本發明至少部分關於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其經發現可用於提供被安裝及固定至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之容器之改良的可操縱性、安全性及保護。
在第一態樣中,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將容器(11)固定地保持於其中,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括:第一夾具(15),與第一板(7)隔開;第二板(14),被定位成遠離該第一夾具(15)一預定距離;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延伸於該第一板(7)與該第二板(14)之間且界定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一側(35)與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二側(36),該第二側(36)與該第一側(35)大致上徑向相對;該第一板(7)、該第二板(14)及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被配置成用以產生保護開口(29),該保護開口(29)被調適成用以接納可被固定至被定位在該第二板(14)上之第二夾具(28)之該容器(11);及保護環(8),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一板(7),該保護環(8)之特徵在於面向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該第一側的開口;握柄(3),定位在沿著該第一側(35)之預定握柄高度處,該握柄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一或多者;第一輪(1a)及與該第一輪(1a)以第一預定距離隔開之第二輪(1b),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之各者沿著該第一側(35)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第三輪(2a),其沿著該第二側(3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三輪(2a)係可旋轉的;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其沿著該握柄(3)之至少一部分延伸,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與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機械連通,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可在啟動狀態與制動狀態之間移動,其中,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在該制動狀態中被組構成用以防止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移動,且其中,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在該啟動狀態中被被組構成允許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移動。
在第二態樣中,一種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將容器(11)固定地保持於其中及輸送該容器(11),包括:第一夾具(15),包括用以接納該容器(11)之第一頸部的內部開口;可縮回柱塞(16),在第一位置中被接合至第一夾具(15)之缺口(43)中,該可縮回柱塞(16)可在該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二位置被定義為該柱塞(16)遠離該第一夾具(15)縮回以允許該容器(11)之該第一頸部旋轉;第二夾具(28),其在操作上可連接至第二板(14),該第二夾具(28)被組構成用於接納該容器(11)之第二頸部,該第二夾具(28)具有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該第一部分(31)可在關閉位置、第一打開位置及第二打開位置之間樞轉且該第二部分(31)維持固定;其中,該第二夾具(28)之該第一打開位置被定義為該第一部分(31)從該第二部分(32)樞轉離開一預定距離以接納該容器(11)之該第二頸部;且其中,該第二夾具(28)之該第二打開位置被定義為該第一部分(31)從該第二部分(32)樞轉離開以固定該容器(11)之該第二頸部(32)以允許該容器(11)之該第二頸部於其中旋轉且同時維持在大致上直立位置。
在第三態樣中,一種保護性支撐結構(22),包括:第一板(7);保護環(8),其沿著該第一板(7);夾持機構,包括在操作上可連接至第二板(14)之第二夾具(28),該第二板(14)被定位成遠離該第一板(7)一預定距離;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延伸於該第一板(7)及該第二板(14)之間,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各者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之各者沿著該第一板(7)之周邊在操作上可連接至對應的第一區域,且該第二端部之各者沿著該第二板(14)之周邊在操作上可連接至對應的第二區域;其中,該第一板(7)、該第二板(14)及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被組構成用以界定該保護性支撐結構(22)之第一側(35)及該保護性支撐結構(22)之第二側(36)。
在第四態樣中,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將容器(11)固定地保持於其中,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括:第一板(7);第二板(14),被定位成遠離該第一板(7)一預定距離;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延伸於該第一板(7)及該第二板(14)之間且界定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一側(35)及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二側(36);該第一板(7)、該第二板(14)及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被配置成用以產生籠狀殼體(29),該籠狀殼體(29)被調適成用以接納可被固定至被定位在該第二板(14)上之第二夾具(28)之該容器(11);及在該第一板(7)上之保護環(8),該保護環(8)之特徵在於面向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該第一側的開口;握柄(3),定位在沿著該第一側(35)之預定握柄高度處,該握柄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一或多者;第一輪(1a)及與該第一輪(1a)隔開之第二輪(1b),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之各者沿著該第一側(35)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沿著該第二側(3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係可旋轉的;及剎車機構,與至少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機械連通。
在第五態樣中,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裝載及固定地保持容器(11)之頸部,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括:籠狀殼體(29),包括第一側、第二側及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夾持機構,附接至該籠狀殼體之該第一端部或該第二端部,該夾持機構包括可樞轉部分(31)及被接合至該可樞轉部分(31)之互補的固定部分(32),該可樞轉部分(31)可在關閉位置、第一打開位置及第二打開位置之間移動;其中,該關閉位置被定義為該可樞轉部分(31)與該互補的固定部分(32)鄰靠以形成開口來將該容器(11)之該頸部固定在該開口中,該關閉位置之該開口的進一步特徵在於沿著該可樞轉部分(31)及該互補的固定部分(32)之該內表面的各者具有突出區段(48),該突出區段(48)被調適成分別地與該容器(11)之該頸部的凹陷區域(47)接合;其中,該第一打開位置被尺寸設計成允許該容器(11)之該頸部可被安裝於其中或從其中被拆卸;其中,該第二打開位置小於該第一打開位置且被尺寸設計成用以接納該容器(11)之該頸部以於其中旋轉且同時維持大致上直立。
在第六態樣中,一種用於固定容器之一端部的可調整夾持機構,包括:可調整夾具(28),包括固定部分(32)及可樞轉部分(32);該固定部分(32)在操作上可連接至板(14);該可樞轉部分(31)具有至該固定部分(32)之單一接合點(38);閂鎖(17),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可樞轉部分(31),該閂鎖(17)包括臂(75);閂鎖保持器(7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固定部分(32);該可樞轉部分(31)被組構成用以移動至完全接合及關閉位置,特徵在於臂(75)與該保持器(76)互鎖以藉此將該固定部分(32)靠抵於該可樞轉部分(31),以產生由該固定部分(32)及可樞轉部分(31)完全圍封之該可調整夾具(28)之內部開口,該固定部分(32)及可樞轉部分(31)兩者產生伸入至該內部開口之突出區段(48),該突出區段(48)被尺寸設計成用以鎖定氣瓶(11)之該端部;該可樞轉部分(31)被組構成移動至第一脫離位置,特徵在於藉由臂(75)從該閂鎖保持器(76)完全移除,以產生該可調整夾具(28)具有第一打開位置用於將該容器之該頸部接納且安裝至該第一打開位置中;該可樞轉部分(31)被組構成移動至第二脫離位置,特徵在於藉臂(75)從該閂鎖保持器(76)部分地或完全地移除,以產生該可調整夾具(28)具有第二打開位置,該第二打開位置至少部分由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可樞轉部分(32)及該固定部分(32)之限制器(24)所界定,該限制器(24)限制該可樞轉部分(31)從該固定部分(32)樞轉遠離之量來產生該第二打開位置以允許該氣瓶(11)之該頸部可在該第二打開位置中旋轉且同時維持大致上直立。
藉由下文詳細描述可更佳地理解本發明之各種元件的關係及功能。詳細描述考慮了在本揭示之範疇內之各種排列及組合的特徵、態樣及實施例。因此,本揭示可被指定為包括、組成或基本上由這些特定特徵、態樣及實施例或所選擇的其之一者或多者的此種組合及排列中的任一者所組成。
在圖式中,相同的數字通篇指示相同的元件。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某些術語僅為了方便,而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術語包含具體所提到的詞語、其之衍生詞及具有類似含義的詞語。下文所繪示之實施例非旨在窮舉或將本發明限制於所揭示之精確形式。本發明可包含以各種組合之以下實施例中的任一者,且亦可包含下文在書面描述或在附圖中所描述的任何其他態樣。所選擇及描述的此等實施例是為了最佳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及其之應用及實際使用,且使熟習本領域的其他技術者能夠最佳地利用本發明。
如通篇所使用的,術語「容器」旨在表示任何類型的儲存、填充及/或分配容器,包含但不限於氣瓶、杜瓦瓶、瓶子、罐、桶、大型及微型容器,其適用於填充、儲存、輸送及/或運送材料,包含氣體及液化氣體。
術語「在操作上可連接」及「連接」在本文中及通篇可互換地使用,且旨在表示藉由在兩個或更多個組件之間的機械、化學及/或電氣通信在兩個或更多個組件之間的直接或間接的連接。
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如本文中及通篇所使用的所有濃度均表示為體積百分比(「體積%」)。
如本文中及通篇所使用的,當涉及諸如量的可量測值時,「大約」或「近似」意指包括與指定值的±20%、±10%、±5%、±1%及±0.1%的變化,因為此種變化係適當的。
在本揭示通篇,本發明的各種態樣可以範圍格式來呈現。應理解,以範圍格式之描述僅僅是為了方便及簡潔,而不應被認為是對本發明之範疇的限制。因此,應認為範圍之描述已經具體地揭示了所有可能的子範圍以及在範圍內的個別數值。例如,應認為對諸如從1至6的範圍的描述具有特定揭示的子範圍,諸如從1至3、從1至4、從1至5、從2至4、從2至6、從3至6等等,以及在範圍內的個別數字,例如,1、2、2.7、3、4、5、5.3、6以及在其等之間的任何全部及部分的增量。無論範圍的廣度如何,此都適用。
應當注意,藉由實例且結合附圖,「第一端部」係指組合件(1’)之頂部,而「第二端部」係指組合件(1’)之底部。然而,應可理解的是,可設想各種設計變化,使得「第一端部」可指組合件(1’)之底部,而「第二端部」可指組合件(1’)之頂部;或「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可以各自表示組合件(1’)相對於彼此的另一端部。
亦應當注意,藉由實例且結合附圖,組合件(1’)之「第一側」表示使用者側,使用者側是使用者可握住握柄(3)以操縱及輸送組合件(1’)的位置;而「第二側」是表示組合件(1’)之後側,其與組合件(1’)之第一側(35)大致上徑向相對。然而,應可理解的是,可設想各種設計變化,使得「第一側」可指組合件(1’)之後側,而「第二側」可指組合件(1’)之使用者側;或「第一側」及「第二側」可各自表示組合件(1’)相對於彼此的不同側或區域。
「第三側」及「第四側」意指在「第一側」與「第二側」之間延伸的區域。
鑑於缺少合適的行動儲存裝置,已經出現了本發明。參照圖1,本揭示在一態樣中係關於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被組構成以可改善的可操縱性及穩定性固定地保持及移動在組合件(1’)上的容器(11)。較佳地,容器(11)係氣瓶。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含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提供籠狀殼體(29),其用作為氣瓶(11)之保護開口。籠狀結構(29)由多個長形桿所形成。在一實施例中,使用總共四個長形桿,即長形桿(9a)、(9b)、(9c)及(9d)。長形桿(9a)、(9b)、(9c)及(9d)之各者之配置產生一開口,該開口的尺寸設計成用於接納氣瓶(11)。長形桿(9d)可見於圖4a中。參照圖1,長形桿(9d)定位於長形桿(9b)後面,進入紙之平面中,因此不可見。
為了結合附圖來描述實施例的目的,第一側(35)由長形桿(9a)及(9b)所界定;第二側(36)與第一側(35)徑向相對,其中第二側(36)由長形桿(9c)及(9d)所界定;第三側(69)由長形桿(9a)及(9c)所界定;且第四側(70)與第三側(69)徑向相對,其中第四側由長形桿(9b)及(9d)所界定。
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在第一板(7)與第二板(14)之間延伸。在一實施例中,且參照圖1,第一板(7)定位在第二板(14)上方。第一板(7)在向下的方向上朝向第一側35(例如,使用者側)成角度,其量足以產生為使用者進入氣瓶(11)之閥13的間隙。特定言之,參照圖1,四個長形桿(9a、9b、9c、9d)中之各者的第一端部在操作上可連接至沿著第一板(7)之周邊區域(49)的相對應第一區域,而四個長形桿(9a、9b、9c、9d)中之各者的第二端部在操作上可連接至沿著第二板(14)之周邊區域(58)的相對應第二區域。長形桿(9a、9b、9c、9d)產生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大致上直立的,且當安裝且固定在其中時與氣瓶(11)之縱向軸線大致上對準。以此種方式,組合件(1’)之框架結構與氣瓶(11)之垂直對準可最小化用於傾斜組合件(1’)的任何傾向且使具有氣瓶(11)之組合件(1’)能夠安裝且固定在其中,以便由使用者以具穩定性之方式來輸送及操縱。
考慮任何合適的形狀、材料及壁厚度,以便於為組合件(1’)賦予必要的結構完整性,其需要通過根據ISO 11117:1998(E)所需要的掉落測試,如在實例中將更詳細解釋的。四個長形桿(9a、9b、9c及9d)較佳地係管狀的。管狀結構可由各種合適的材料(例如,不銹鋼、碳鋼或鋁)所形成,其具有不同的合適內部直徑(例如,0.5至2.5英吋)及不同的合適外部直徑(例如,0.5至2.5英吋),以便於為組合件(1’)賦予所需的結構完整性。
現在將討論依照本發明之原理之氣瓶(11)、第一夾具(15)及第一板(7)在第一端部處的配置。圖2a、2b、2c及2d展示在其他結構特徵之中,在第一板(7)、第一夾具(15)(其具有可伸縮的彈簧加載柱塞(16))與氣瓶(11)之第一端部之間之空間關係的放大視圖。與圖1一致,如在圖2a、2b、2c及2d中所展示的第一端部係指組合件(1’)之頂部,其包含氣瓶(11)之第一頸部、第一板(7)及第一夾具(15)。如在2b及2c中所展示之第一夾具(15)在第一板(7)下方被間隔開且不附接至第一板(7),從而允許第一夾具(15)旋轉而沒有任何來自第一板(7)或第一板(7)之輔助結構(41)的限制或干擾。氣瓶(11)之第一端部延伸穿過第一夾具(15)中的內部開口;第一板(7)之輔助結構(41)之內部開口;及第一板(7)中的開口。環狀聚合材料42(例如,Delrin®,可從DowDupontTM 商購獲得的)定位於第一板(7)之內部表面內(圖3b及3c)。環狀聚合材料(42)延伸穿過第一板(7)之開口及第一板(7)之輔助結構(41)且被附接至第一板(7)上,如在圖3b中所展示的。環狀聚合材料(42)環繞氣瓶(11)之第一端部延伸,以沿著第一端部支撐且維持氣瓶(11)處於大致上直立位置。當氣瓶(11)被裝配至第一板(7)之內部開口中時,氣瓶(11)之第一頸部的外表面與環狀聚合材料42接觸。
如在圖2c中所展示之第一夾具(15)與可伸縮的彈簧加載的柱塞(16)接合,以在已被安裝至環繞氣瓶(11)之頸部之第一端部的正確位置中之後維持其之位置。第一夾具(15)之一側展示為在其之未偏壓狀態下與可伸縮的彈簧加載的柱塞(16)鄰靠。柱塞(16)被定位於互補缺口(43)內,該互補缺口(43)被定位在沿著第一夾具(15)之側面的預定位置處。在接合配置中,柱塞(16)防止第一夾具(15)及位於第一夾具(15)之開口內的頸部氣瓶(11)之第一端部旋轉。
當氣瓶(11)需要旋轉以進行目視檢查或用於在使用及/或維護期間可能出現的其他目的時,可伸縮的彈簧加載的柱塞(16)可由使用者拉動。使用者可將柱塞(16)拉離第一夾具(15),直到柱塞(16)的最尖端部分被拉離缺口(43)之邊緣,從而從缺口(43)完全地移除柱塞(16)且允許第一夾具(15)內的氣瓶(11)與第一夾具(15)一起旋轉,只要氣瓶(11)之第二端部亦被組構成旋轉(其機構將在下文討論)。參照圖2d,柱塞(16)當從缺口(43)縮回遠離時可旋轉大約90度且放置在第一夾具(15)的橫檔狀結構(44)(展示於圖2d中)上,其中縮回的柱塞(16)可保持從缺口(43)離開而靜置在此位置中。圖2b展示橫檔狀結構(44)連接至第一板(41)之輔助結構(41)。隨著柱塞(16)縮回,氣瓶(11)及第一夾具(15)由於未附接至第一板(7)或第一板(41)之輔助結構而自由地與第一夾具(15)旋轉,同時仍維持牢固地安裝在組合件(1’)之第一端部處之第一夾具(15)之開口內。在氣瓶(11)之頸部的外表面的第一端部與第一板(7)之內部開口之間的環狀聚合材料(42)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及支撐,其防止氣瓶(11)在旋轉移動期間不期望地傾斜。
在已完成氣瓶(11)的旋轉之後,使用者可將柱塞(16)從其之在橫檔狀結構(44)上的靜置位置釋放,使得其重新密封至缺口(43)中,如在圖2c中所展示的。柱塞(16)接合至第一夾具(15)之缺口(43)中確保氣瓶(11)被鎖定至其之無偏及正確的定向中,其中正確的定向,如以下在本文中將進一步說明的,需要閥(13)之使用者埠(79)面向組合件(1’)之第一側(35),使得使用者可通過保護環(8)之開口來接近閥(13)之使用者埠(79)及填充埠(80)而沒有保護環(8)的阻礙或干擾。
圖3a、3b及3c展示第一板(7)及氣瓶(11)之第一端部在組合件(1’)之頂部處的空間配置的放大視圖。圖3a展示延伸通過第一板(7)之開口的氣瓶(11)之第一端部。在氣瓶(11)之第一端部與第一板(7)之開口之間存在間隙。間隙為氣瓶(11)提供足夠的間隙以便旋轉以及進行熱膨脹。為了清楚地觀察此種間隙的目的,已將環狀聚合材料42附接至第一板(7)上從圖3a省略。
圖3b展示環狀聚合材料42延伸穿過間隙且附接至第一板(7)上。圖3c展示氣瓶(11)之第一端部與第一板(7)在空間上相關之相應截面圖及位於具有環狀聚合材料42之第一板(7)下方的第一板之輔助結構支撐件(41)環繞氣瓶(11)之頸部之第一端部來延伸。環狀聚合材料42展示定位於第一板(7)之內部開口內。為了展示聚合材料(42)與氣瓶(11)之第一端部之相對定向,在圖3c中之第一板(7)及第一板之輔助結構支撐件(41)展示為單一組件。
位於頂板(7)下方之輔助結構(41)較佳地被利用以吸收安裝在組合件(1’)上之氣瓶(11)傾斜或下降時所產生的至少一部分的應力。
圖4a展示第二板(14)定位於距第一板(7)一預定距離處。第二板(14)與第一板(7)大致上垂直地對準。第二板(14)與第一板(7)之間之預定距離限定了框架結構的高度,特定尺寸的氣瓶(11)可被安裝在框架結構中。第二板(14)具有周邊區域(58),其用作為用於連接長形桿(9a、9b、9c及9d)之支撐平台。
與第一端部不同,當安裝且固定在組合件(1’)中時,在第二端部處的氣瓶(11)之頸部被機械地附接至第二夾具(28)上。圖4a展示第二夾具(28),其沿著第二板(14)之中央區域(46)而連接至第二板(14)。中央區域(46)被凹陷且相對於第二板(14)之周邊區域(58)置中地定位。處於關閉位置之第二夾具(28)(圖4a)將氣瓶(11)之頸部之第二端部完全地封閉且固定至組合件(1’)中。
第二夾具(28)具有兩個組件,其包含第一部分(31)及與第一部分(31)分開且不同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可移動至第一打開位置(圖4b及4c)中,以用於安裝氣瓶(11)之第二端部。第一部分(31)亦可移動至第二打開位置(圖4d、4e及4f)中,以用於以固定的方式來旋轉氣瓶(11)之第二端部,如可能用於目視檢查所需的。第二打開位置小於第一打開位置。如在圖4a中所展示的第二夾具(38)之第二部分(32)保持固定且被連接(例如,藉由使用諸如螺栓78之機械連接裝置)至第二板(14)。第二夾具(28)之關閉位置沿著其之第二端部完全地包圍且鎖定氣瓶(11)之頸部的凹陷區域47(如將關於圖5a及5b來解釋的)。
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利用銷狀結構(38)而附接至第二部分(32),其產生用於使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相對於第二部分(32)來樞轉的接合點。第一部分(31)在第一打開位置(圖4b及4c)、第二打開位置(圖4d、4e及4f)及關閉位置(圖4a)之間樞轉。
參照圖4b及4d至4g,利用閂鎖(17)以能使第一部分(31)樞轉。閂鎖(17)包含閂鎖臂(75);閂鎖保持器(76);及閂鎖握柄(77)。閂鎖臂(75)及閂鎖握柄(77)被連接至第一部分(31)之邊緣。閂鎖保持器(76)被連接至第二部分(32)之邊緣。處於第二夾具(28)之關閉位置,閂鎖臂(75)完全地接合至閂鎖保持器(76)中,如在圖4g中所展示的,使第二夾具(28)之內部開口被完全圍封。握柄(77)向外延伸而朝向第二板(14)之邊緣靠近,以允許最終使用者進入(圖1)。握柄(77)可由最終使用者來抓握。握柄(77)可以在圖4d、4e及4f中所展示的方式向外拉,以使第一部分(31)遠離第二部分(32)來樞轉以產生第二打開位置(圖4d、4e及4f),其表示開口允許氣瓶(11)之第二端部在第二打開位置內旋轉同時仍維持處於大致上直立位置。限制器(24)限制第二夾具(28)在操作使用期間可打開且維持在第二夾具(28)上的量。因此,圖4d、4e及4f展示第二夾具(28)被打開達相同的量(亦即,被組構成第二打開位置),即使握柄(77)已被向外拉出達不同的量。
作為附加的特徵,為了幫助最小化氣瓶(11)之第二端部與第二夾具(28)之間的摩擦量,可將環狀聚合材料(60)插入於第二夾具(28)內。環狀聚合材料(60)展示於圖4a中。在摩擦上的減少可促進由使用者來進行旋轉。在一實例中,環狀聚合材料(60)包含兩個墊圈,其插入至第二夾具(28)中的凹陷部分中,如在圖4a中所展示的。墊圈中之一者較佳地由Delrin ®所製成,而另一個墊圈較佳地由Nylon®所製成。可採用適合於減少摩擦的其他材料。
當將氣瓶(11)安裝至第二夾具(28)之開口中或從第二夾具(28)之開口移除氣瓶(11)時,如在圖4b及4c中所展示的,限制器(24)被移除。隨著限制器(24)的移除,閂鎖握柄(77)可以在圖4b中所展示的方式被向外拉動,以使第一部分(31)用以樞轉遠離第二部分(32)的量大於在圖4d、4e及4f中所展示的用以產生所需的第一打開位置的量,第一打開位置大於第二打開位置。
藉由消除如將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緊固至第二板(14)上通常所需的螺母及螺栓,避免了使用者大量的時間及精力。習知的夾持機構需要從第二板(14)鬆開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以安裝及拆卸氣瓶(11)。本發明避免了鬆開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的需要。與習知的氣瓶夾持機構相比,本發明之閂鎖機構可以相對快速且容易地將第二夾具(28)重新定向至精確且期望的開口中,以用於安裝或拆卸氣瓶(11)或旋轉氣瓶(11)。
為了確保氣瓶(11)與組合件(1’)的固定配合,第二夾具(28)沿著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的各個內表面分別地具有突出區段(48),其設計成與氣瓶11之第二頸部的互補凹陷區域47(圖5a)配對及配合,且產生所謂的「鎖定與鑰匙」機構,如在圖5b之截面圖中所展示的。圖5c展示氣瓶11之頸部中的凹陷區域47,其被設計且製造成沿著第二夾具(28)的內表面裝配至相對應的突出區段(48)中,而不需要單獨依賴於所謂的第二夾具(28)在其之第二端部處於氣瓶11之頸部上的「擠壓力」。本案發明人已經發現,擠壓力與由突出區段(48)所產生的鎖定與鑰匙機構的組合提供了機械優點,其藉由使用本發明之閂鎖機構而允許氣瓶(11)充分地被鎖定至第二夾具(28)中。本發明認識到,沒有來自閂鎖機構的突出區段(48)便無法產生足夠的夾持力來固定氣瓶(11)之第二端部。另外,不使用閂鎖機構之習知夾持機構受限於僅依靠擠壓力來固定氣瓶。然而,與習知的夾持機構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進的快速釋放夾持機構,夾持機構使用擠壓力與鎖定與鑰匙機構的組合來產生必要的夾持力。就此而言,當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被組構成環繞氣瓶(11)之頸部(47)之凹陷區域來閉合時,氣瓶(11)被充分地鎖定至位置中且即使框架結構(22)被倒置亦可被固持於此種鎖定定向中,如本發明人所證明的。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獨特益處係安裝在支撐組合件(1’)內之氣瓶(11)之第一端部與氣瓶(11)之第二端部之配置允許氣瓶(11)旋轉以進行目視檢查,同時仍維持大致上直立。現在將描述允許旋轉的方法。氣瓶(11)旋轉所需的其中一個要求係將第二夾具(28)配置成從圖4a及4g之關閉位置進入圖4d、4e及4f之第二打開位置中,以為氣瓶11之頸部的凹陷區域(47)產生足夠的間隙以在其中旋轉。就此而言,閂鎖(17)由使用者拉動,且第一部分(31)樞轉遠離第二部分(32)以產生所展示的第二打開位置。限制器(24)可操作地將第二夾具(28)之第一部分(31)連接至第二部分(32),從而確保最終使用者不會無意中拉動閂鎖17以將第二夾具(28)打開超過第二打開位置(圖4d)而進入第一打開位置(圖4b和4c)中,其可能導致氣瓶(11)傾斜及/或脫離組合件(1’)。
在第二夾具(28)被使用者組構成第二打開位置(圖4d)的情況下,可由使用者拉動在第一端部處的可伸縮的彈簧加載柱塞(16)。使用者可拉動柱塞(16),直到柱塞(16)之最尖端部分被拉離缺口。參照圖2d,當縮回遠離缺口(43)時,柱塞(16)可旋轉90度且接著放置在第一夾具(15)之橫檔狀結構(44)之邊緣上,且保持靜置在橫檔狀結構(44)上,直到使用者準備將其釋放回至缺口(43)中。在柱塞(16)以此種方式縮回的情況下,由於未附接至第一板(7)或第一板之輔助結構(41),氣瓶(11)能夠在第一端部處於第一板(7)之開口內旋轉,同時仍然維持牢固地安裝在第一板(7)之開口內。沿著組合件(1’)之頂部部分之在氣瓶(11)之第一端部與第一板(7)之間的環狀聚合材料42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及支撐,其防止氣瓶(11)在旋轉移動期間在其之第一端部處不期望地傾斜。
使柱塞(16)縮回遠離第一夾具(15),氣瓶(11)之第一端部與第一夾具(15)一起在第一板(7)內自由旋轉。氣瓶(11)準備好由使用者在其之第一及第二端部處自由地旋轉,同時維持固定在組合件(1’)中。使用者可向壁施加力矩且旋轉氣瓶(11),而沒有使氣瓶(11)之頸部的凹陷區域(47)傾斜或從第二夾具(28)內之其之大致上直立位置脫離的風險,作為本發明之新型夾持機構的直接結果。氣瓶(11)的傾斜或脫離是潛在的危險狀況,其可能妨礙第二夾具(28)環繞氣瓶(11)之第二端部之頸部的凹陷區域(47)正確地閉合。
在已旋轉氣瓶(11)以進行目視檢查之後或當出於其他目的而可能需要時,氣瓶(11)的兩端部被重新接合至組合件之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使用者推動握柄(77),使得閂鎖臂(75)重新接合至閂鎖保持器(76)之相對應槽中(圖4a及4g),以將氣瓶(11)之第二端部的凹陷區域(47)固定至第二夾具(28)中。使用者進一步從凸緣(44)釋放柱塞(16),使得柱塞(16)沿著第一夾具(15)之側面(圖2c及2d)重新安置入缺口(43)中。圖2b展示當柱塞(16)安置在缺口(43)中時,柱塞(16)可被螺合至橫檔狀結構(44)中。
第一夾具(15)被特定地定位成使得沿著第一夾具(15)之側面的缺口(43)使柱塞(16)總是以氣瓶定向來重新安置,其中閥(13)之使用者埠及填充埠係如在圖1中所展示的來定位。明確言之,參照圖1,閥(13)上的使用者埠(79)面向保護環(8)中朝向第一側(35)之開口,以允許使用者容易地接近閥(13)而不受來自保護環(8)之支柱的干擾,從而允許例如將調節器連接至使用者埠(79)上以從氣瓶(11)的內部來分配氣體產品。另外,填充埠(80)被定向成允許使用者進入而不受保護環(8)之支柱的干擾(例如,填充埠(80)被定向朝向環(8)之支柱之間的第三側(69))。若柱塞(16)被重新接合在填充埠及/或使用者埠被阻礙的位置中,則使用者可能會遇到如所需用以分配產品之將調節器安裝至閥(13)上的困難。因此,將氣瓶(11)之第一端部鎖定在不阻礙使用者埠(79)及填充埠(80)之接近及使用的特定定向上所涉及的選擇性係本發明所考慮的獨特設計屬性。
應理解,可改變允許氣瓶(11)之旋轉以及將氣瓶(11)鎖定至組合件(11’)中之步驟的順序。例如,應可理解的是,在拉動閂鎖(17)且將第二夾具(28)配置至第二打開位置中之前,柱塞(16)可從第一夾具(15)之缺口(43)縮回。另外,在將第二夾具(28)配置至關閉位置中之前,可藉由將柱塞(16)釋放且重新安置至缺口(43)中來固定氣瓶(11)之第一端部。
展示保護環(8)被附接至第一板(7)。保護環(8)部分地封圍氣瓶(11)之閥(13),其至少部分地用作於在當將氣瓶(11)或氣瓶(11)之頂部部分安裝至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中時跌落至另一個表面上的情況下保護閥(13)免於破裂或其他損壞。保護環(8)被設計成用以吸收此種跌落的至少一部分的撞擊,從而防止損壞閥(13)。由發明人所執行的支撐框架組合件(1’)(其包含長形桿(9a、9b、9c及9d);第一板(7);第一夾具(15);第二板(14);第二夾具(28);及保護環(8))之實際掉落測試證明即使當組合件(1’)從6英尺的高度掉落及氣瓶(11)之縱向軸線與垂直方向成30°的角度時,根據國際標準組織(「ISO」)11117:1998(E),其表示撞擊力大致上集中在保護環(8)之單一點上的最壞情況,亦可維持閥(13)之結構完整性而不會損壞。所謂的掉落測試顯示組合件(1’)可防止沿著第一端部損壞閥(13)及氣瓶(11)之頸部。組合件(1’)能夠在此種跌落時保護閥(13),使得可觀察到氣瓶11之頸部之第一端部沿著其之頂部的非實質性位移。
考慮了保護環(8)的各種設計。在一實例中,保護環(8)被設計成具有大致上U形的彎曲部,其具有朝向朝向使用者側之組合件(1’)之第一側35延伸的開口。在保護環(8)中之開口允許使用者接近閥(13)。圖中展示U形彎曲部沿著第一板(7)設置且環繞閥(13)延伸大約270°。
如在圖1中所展示的輪子沿著第二板(14)的周邊區域(58)在操作上可連接至第二板(14)。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沿著組合件(1’)之第一側(35)來設置。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彼此間隔開一預定距離,該預定距離足以使組合件(1’)的傾斜最小化。為了增強組合件(1’)的可操縱性,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
組合件(1’)亦包含沿著組合件(1’)之第二側(36)的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其中第二側(36)較佳地且如在圖1中所展示的與第一側(35)徑向相對。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彼此間隔開一預定距離,預定距離足以使組合件(1’)的傾斜最小化。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三輪(2a)與第四輪(2b)以與第一輪(1a)與第二輪(1b)相同的距離間隔開。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較佳地係可旋轉的,而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此種組合允許使用者藉由穩定性及增加的可操縱性來使組合件(1’)傾斜。本發明認識到,若使用者保持握柄(3)且傾斜氣瓶(3),則氣瓶(3)實際上可開始移動,或若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可旋轉,則至少表現出移動的趨勢。
因此,較佳的設計係採用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其之兩者皆是不可旋轉的。在圖1中展示腳部橫檔(12)沿著第一側(35)被固定至第二板(14)。腳部橫檔(12)被定位於第二板(14)下方且朝向地平面延伸。腳部橫檔(12)定位於第一輪(1a)與第二輪(1b)之間。使用者可沿著第一側(35)抓住握柄(3)且將腳放在定位於第二板(14)之第二端部處的腳部橫檔(12)上,且由於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維持不可旋轉而以一種穩定的方式沿著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使組合件(1)傾斜朝向使用者。當在地面上的脊或其他類型的表面不規則處(其可能產生不平坦的表面)之上操縱及輸送組合件(1)時,此種藉由使用腳部橫檔(12)來傾斜組合件(1’)係有利的。
應理解的是,可設想用於輪子(1a、1b、2a及2b)的任何直徑。較佳地,所有輪子(1a、1b、2a及2b)具有相同的直徑。然而,第一輪(1a及1b)的直徑可與第二輪(2a及2b)的直徑不同。
組合件(1’)亦包含沿著第一側(35)之握柄(3)。握柄(3)具有在第一長形桿(9a)與第二長形桿(9b)之間延伸的水平部分。此種水平部分之各個端部向下延伸足夠的量,且接著附接至第一長形桿(9a)及第二長形桿(9b)。握柄(3)之垂直部分跨越足夠的範圍,以允許具有不同高度水平的廣泛範圍的使用者沿著垂直部分來抓握,相對容易地握持、移動及操縱組合件(1’)。
當輸送帶有氣瓶(11)之組合件(1’)時,利用剎車機構來增加安全性。在較佳實施例中,組合件(1’)使用常閉式剎車機構。常閉式剎車機構始終維持在車輪上的制動,直到使用者選擇將常閉式致動器擠向握柄(3)。因此,制動狀態表示將制動施加至輪子上,而啟動狀態表示未將制動施加至輪子上。此種剎車機構消除了使用者在組合件(1’)之框架結構內輸送未固定的氣瓶(11)的風險。
圖1及圖6a顯示沿著握柄(3)的一部分延伸的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參照圖6a,致動器(4)之一端部連接至第一剎車纜(5a);而致動器(4)之另一端部連接至第二剎車纜(5b)。剎車纜(5a)被連接至彈簧負載槓桿(63a),而剎車纜(5b)被連接至彈簧負載槓桿(63b)。鼓式剎車系統被圍封在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之各者內,如在圖7a及7b中所展示。當描述剎車系統時,應理解,數字後面的標號「a、b」旨在表示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其中「a」標示第一輪(1a)而「b」標示第二輪(1b)。藉由實例,剎車蹄片(64a、64b)表示用於第一輪(1a)之第一剎車蹄片(64a)及用於第二輪(1b)之第二剎車蹄片(64b);而剎車蹄片(65a、65b)表示用於第一輪(1a)之第二剎車蹄片(65a)及用於第二輪之第二剎車蹄片(65b)。圖7a及7b展示由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所使用的鼓式剎車系統的細節。鼓式剎車系統在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之內側的每一側上由兩個剎車蹄片(64a、64b)及(65a、65b)所組成。剎車蹄片(64a、64b)藉由一組彈簧(67a、67b)及(68a、68b)連接至剎車蹄片(65a、65b),其中彈簧67a及68a係指在第一輪(1a)中的彈簧;而彈簧67b及68b係指在第二輪(1b)中的彈簧。如在圖7a及7b中所展示的橢圓狀凸輪(66a、66b)定位於兩個剎車蹄片(64a、64b)及(65a、65b)與圓柱形鼓部之間。圓柱形鼓部環繞剎車蹄片(64a、64b)及(65a、65b)延伸。在圖7a及7b中,為了更清楚地更佳地繪示常閉式剎車機構之原理的目的,省略了圓柱形鼓部。凸輪(65a,65b)被連接至彈簧負載槓桿(63a、63b)。當剎車致動器(4)處於制動狀態時(亦即,圖7b之配置,其中致動器(3)沿著握柄(3)而沒有被使用者擠壓),施加至槓桿(63a)以用於第一輪(1a)之彈簧力及施加至槓桿(63b)以用於第二輪(1b)之彈簧力將相對應的凸輪(65a、65b)定位於相對應的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使得各別的凸輪(65a、65b)的長度在兩個第一輪(1a)的剎車蹄片64a及65a與第二輪(1b)的剎車蹄片64b及65b之間產生分離。分離將剎車蹄片(64a、64b)及(65a、65b)壓靠在其等各自的圓柱形鼓部上,其又使鼓部對第一輪(1a)之內部表面及第二輪(1b)之內部表面產生足夠的摩擦力,以防止其等各自的旋轉。圖7b展示處於制動狀態的凸輪(65a、65b)、剎車蹄片(64a、64b)及(65a、65b)以及槓桿(63a、63b)的最終配置,其中鼓部防止輪子(1a、1b)旋轉。
當藉由擠壓致動器(4)朝向握柄(3)來啟動剎車致動器(4)時,在剎車纜(5a、5b)中產生張力,其向第一輪(1a)之槓桿(65a)及第二輪(1b)之槓桿(65b)施加力且使槓桿(65a、65b)移動至在圖7a中所展示之位置中。當槓桿(65a、65b)從圖7b之制動狀態移動至圖7a之制動狀態時,凸輪(65a、65b)旋轉,導致剎車蹄片(64a、64b)與(65a、65b)之間的間隔距離減少。連接剎車蹄片(64a、64b)與(65a、65b)之彈簧(67a、67b)及(68a、68b)的力將剎車蹄片(64a、64b)及(65a、65b)拉離各別的鼓部,從而減小了對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的摩擦,而允許其等旋轉且使組合件(1’)移動。
當藉由從握柄(3)釋放致動器(4)來制動剎車致動器(4)時,彈簧(67a、67b)及(68a、68b)的力作用在槓桿(63a、63b)上,使得凸輪(65a、65b)返回至圖7b之位置(亦即,「制動狀態」),其中重新施加剎車系統,從而防止第一輪(1a)及第二輪(1b)旋轉。
應理解,可設想對常閉式剎車機構進行變化及修改。例如,儘管如在附圖中所展示的及在上文中所描述的較佳實施例在第一及第二輪(分別為1a及1b)上使用常閉式剎車,但是可容易地修改常閉式剎車以使用於所有的輪子上(第一輪(1a)、第二輪(1b)、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替代地,本發明亦可包含其他剎車設計。例如,剎車設計可包含在任何或所有的輪子上的腳輪鎖。替代地,可採用碟式剎車或自行車剎車。
組合件(1’)可固定及輸送氣瓶,而不會降低穩定性(例如,沒有增加任何跌落的趨勢)及/或不會降低可操縱性(例如,沒有增加任何與傾斜氣瓶相關的安全風險)。各種尺寸設計的氣瓶可被固定至組合件(1’)上。例如,可採用T尺寸的氣瓶,其具有大約為9.25英吋的直徑及大約為51英吋的高度。藉由另一個實例,可將兩個或更多個T氣瓶捆綁在一起以形成束。更進一步地,可將具有高度增至7英呎且直徑介於7至40英吋之間的定制氣瓶固定至框架(1’)中。
整體而言,在本發明的出現之前,針對在升高表面或其他不平坦的表面之上輸送的目的,具有更高的高度及重量(包含填充至氣瓶中之氣體的重量)的氣瓶更難以導航、操縱及傾斜。然而,本發明組合件(1’)之結構屬性允許以穩定的方式改進相對大的氣瓶(例如,T尺寸設計的氣瓶)的可操縱性及輸送。新穎的設計降低了即使是大而重的T尺寸設計的氣瓶傾斜的傾向。另外,組合件(1’)已被設計成在組合件(1’)之反復的高撞擊跌落或自由下落至地面的情形下維持閥(13)的結構完整性。
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可包含模組化外殼。模組化外殼可促進相對快速地組裝車載組件且能夠目視檢查氣瓶(11)。在圖8a至8c及圖9a至9b中展示此種模組化外殼的一個實例。圖8a至8c展示模組化外殼71,其設計成關閉及打開,以用於目視檢查被安裝且固定至輸送支撐組合件(1’)上的氣瓶(11)。模組化外殼71包含面板殼體(82),其環繞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來包覆。圖9展示面板殼體82之僅一個部分連接至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圖9展示模組化外殼71打開。模組化外殼71的特徵在於具有四個面板部分,即第一區段82a、第二區段82b、第三區段82c及第四區段82d。第一區段(82a)維持永久地關閉且沿著第一側(35)來固定,第一側(35)由長形桿(9a)及(9b)來界定;第二區段(82b)沿著與第一側(35)徑向相對的第二側(36)關閉及打開,其中第二側(36)由長形桿9c及9d來界定;第三區段(82c)沿著組合件(1’)之第三側(69)關閉及打開,第三側(69)由長形桿(9a)及(9c)來界定;及第四區段(82d)沿著與第三側(69)徑向相對的第四側(70)關閉及打開,且其中第四側(70)由長形桿(9b)及(9d)來界定。應理解,面板區段(82a、82b、82c及82d)中之各者可以係不同的尺寸。圖9展示面板殼體(82a)之第一區段僅沿著第一側(35)連接。如在圖8b及8c中所展示的托架(74)或其他合適的元件可在長形桿(9a)及(9b)上之特定位置處被焊接以沿著第一側(35)來固定面板殼體(82)。各種結構元件可被固定至面板殼體(82a)上,以沿著組合件(1’)之第一側(35)與長形桿(9a)及(9b)的支架(74)接合,包含但不限於螺母及螺栓;起重螺母;及滾牙螺釘。面板殼體(82)之其餘區段(82b)、(82c)及(82d)可如在圖9中所展示的打開及關閉,以允許目視檢查氣瓶(11),其可被組構成如先前在本文中所描述的來旋轉。區段82b可閂鎖及解鎖至面板殼體(82)之相對應的區段(82d)上,以允許打開及關閉。
鉸鏈較佳地存在於塑膠殼體(82)之區段(82d)與(82a)之間且亦在塑膠殼體(82)之區段(82a)與(82c)之間。在面板區段(82b)與面板區段(82d)之間亦可存在鉸鏈。可設想其他設計。例如,面板區段(82b)及(82d)可使用任何合適的裝置(諸如,金屬緊固件)而永久地固定在一起。典型的金屬緊固件包含螺紋插入件,且‘82b被組構成實質上對準,從而完全地暴露組合件(1’)之第二側(36)、第三側(69)及第四側(70)。當面板殼體(82)之第二區段(82b)、第三區段(82c)及第四區段(82d)打開時,可藉由使用者拉動閂鎖(17)至第二打開位置(圖4d)中來目視檢查且旋轉氣瓶(l1),如上文所描述的。
頂部塑膠外殼72亦可藉由任何合適的裝置被固定至頂板(7),包含但不限於滾牙螺釘81,如在圖10a及10b中所展示的。
應理解,模組化外殼(71)係一個實例,而其他外殼可用於輸送組合件(1’)。例如,所謂的「罩箱」可被組構成用以接納氣瓶的底部部分。替代地,若不需要目視檢查氣瓶(11),則可採用永久圍封的外殼。其他外殼結構可僅部分地覆蓋組合件或由諸如金屬的其他材料所製成。
設想了用於製造輸送組合件(1’)之框架的各種裝置。一實例包含將第一板(7)及第二板(14)切割且彎曲成所需的形狀及尺寸。將長形桿(9a)、(9b)、(9c)及(9d)切割成所需長度,且接著沿著第二板(14)之周邊(58)在第二板(14)的特定位置處將每個長形桿(9a)、(9b)、(9c)及(9d)焊接至第二板(14)上。保護環(8)可被製造成單獨的組件,由此切割實心桿且彎曲成特定的曲率半徑以實現u形彎曲的幾何形狀。接下來,沿著u形彎曲部在特定位置處焊接五個垂直桿,以在其等之間產生所需的間隔。接著,可將所得的u形保護環(8)焊接至第一板(7)上。垂直柱較佳地被焊接至第一板(7)下方的四個角之各者上。接著將第一板保護環子組合件定位在長形桿(9a)、(9b)、(9c)及(9d)之上,且接著利用開口銷來固定。應理解,可設想如熟習本領域之普通技術者將認可之用於製造組合件(1’)的其他裝置。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可使用用於將子組合件連接至長形桿(9a)、(9b)、(9c)及(9d)之任何合適的裝置。
可使用任何合適的材料來形成模組化外殼(67)。在一實例中,面板區段82a至82d係單一吹塑的塑膠材料,諸如高密度聚乙烯;而頂部外殼係合適的塑膠材料。在另一個實例中,面板區段被模製成單獨的組件,其接著藉由任何合適的裝置來彼此附接。
本案發明人已經執行了若干實驗以評估組合件(1’)之結構完整性,其中氣瓶(11)被安裝且固定至其上,如現在將在下文的實例中討論的。

實例1-掉落測試1;撞擊之第一點
根據標準ISO 11117:1998(E)進行第一次掉落測試以評估組合件(1’)之結構完整性及其之當固定在組合件(1’)上時保護氣瓶閥(13)的完整性的能力。發明人製造了基本上鋼基的組件以產生如在圖1中所展示的輸送支撐組合件(1’)。安裝複合物氣瓶(具有46.5英吋的高度及20英吋的直徑)且固定至第二板(14)上。明確言之,沿著組合件(1’)的底部,位在氣瓶(11)第二端部處的頸部部分具有凹陷區域(47),凹陷區域(47)配對且裝配於第二夾具(28)之開口內的互補突出區段(48)內。安裝位在組合件(1’)之頂部處的氣瓶(11)之第一端部,使得其延伸穿過定位於第一板(7)下方之第一夾具(15)之內部開口。第一夾具(15)未連接至第一板(7)上。如在圖2c及3b中所展示的,延伸通過第一夾具(7)且至第一板(7)上的Delrin®墊圈(42)與氣瓶(11)之第一頸部的外表面接觸,且從而提供了必要的支撐並維持氣瓶(11)沿著第一端部處於大致上直立位置中。
為了當在組合件(1’)上輸送及操縱時精確地模擬通常包含在氣瓶(11)中的氣體的重量,吾人將咖啡豆形式的重量添加至氣瓶(11)中。將額外的重量添加至氣瓶(11)中以考慮模組化外殼(67)的重量,模組化外殼(67)未被固定至組合件(1’)上以進行掉落測試。缺少模組化外殼(67)旨在允許在撞擊點處觀察且目視檢查框架及氣瓶組件。
帶有氣瓶(11)之組合件(1’)以倒置的定向升高,使得頂部保護環(8)最接近地面。將帶有氣瓶(11)之組合件(1)升高,直到頂部保護環(8)離地面(亦即,撞擊表面)6英呎。構建固定具以適當地固持氣瓶(11),其中氣瓶(11)之縱向軸線與垂直方向成30°角。進行第一次掉落測試,使得保護環(8)上的第一點在碰撞地面時受到撞擊。為了確保環(8)之第一點受到撞擊,固定具被組構成使得環(8)之第一點代表環(8)與地面之最靠近點。以此種方式,模擬了集中撞擊之應力的更壞情況。
懸掛在此起始位置中,固定具釋放帶有氣瓶(11)之組合件(1’),使其落在保護環(8)之第一點處之堅固表面上。閥(13)不會引起預期將會造成氣體從閥(13)本身洩漏之明顯的損壞。另外,閥(13)與氣瓶(11)之間之連接仍然能夠打開及關閉。閥(13)被定義為可操作的,且第一次掉落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符合ISO 11117:1998(E)。

實例2-掉落測試2;撞擊之第二點
使用與實例1相同的裝置(1’)及氣瓶(11),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來進行第二次掉落測試。進行第二次掉落測試,使得與環(8)之第一點隔開60°之保護環(8)之第二點當碰撞地面時受到撞擊。為了確保環(8)之第二點受到撞擊,固定具將組合件(1’)在其之軸線上相對於實例1之軸線旋轉60°,使得環(8)之第二點表示環(8)距地面的最靠近點。閥(13)不會引起預期將會造成氣體從閥(13)本身洩漏之明顯的損壞。另外,閥(13)與氣瓶(11)之間之連接仍然能夠打開及關閉。閥(13)被定義為可操作的,且第二次掉落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符合ISO 11117:1998(E)。

實例3-掉落測試3;撞擊之第三點
使用與實例1相同的裝置(1’)及氣瓶(11),以與實例1及2相同的方式來進行第三次掉落測試。進行第三次掉落測試,使得與保護環(8)之第二點隔開60°之保護環(8)之第三點當碰撞地面時受到撞擊。為了確保環(8)之第三點受到撞擊,固定具將組合件(1’)在其之軸線上相對於實例2之軸線旋轉60°,使得環(8)之第三點表示保護環(8)距地面的最靠近點。
閥(13)不會引起預期將會造成氣體從閥(13)本身洩漏之明顯的損壞。另外,閥(13)與氣瓶(11)之間之連接仍然能夠打開及關閉。閥(13)被定義為可操作的,且第三次掉落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符合ISO 11117:1998(E)。
已經在保護環(8)上跨越180°測試3個點之後,確定u形彎曲部的整個周長以滿足符合ISO 11117:1998(E)的要求。

實例4-掉落測試4
使用與實例1相同的裝置(1’)及氣瓶(11),以與實例1、2及3相同的方式來進行第四次掉落測試。進行第四次掉落測試,使得與保護環(8)之第三點隔開60°之保護環(8)之第四點當碰撞地面時受到撞擊。為了確保環(8)之第四點受到撞擊,固定具將組合件(1’)在其之軸線上相對於實例3之軸線旋轉60°,使得環(8)之第四點表示保護環(8)距地面的最靠近點。閥(13)不會引起預期將會造成氣體從閥(13)本身洩漏之明顯的損壞。另外,閥(13)與氣瓶(11)之間之連接仍然能夠打開及關閉。閥(13)被定義為可操作的,且第四次掉落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符合ISO 11117:1998(E)。

實例5-掉落測試5
使用與實例1相同的裝置(1’)及氣瓶(11),以與實例1、2、3及4相同的方式來進行第五次掉落測試。進行第五次掉落測試,使得與保護環(8)之第四點隔開60°之保護環(8)之第五點當碰撞地面時受到撞擊。為了確保環(8)之第五點受到撞擊,固定具將組合件(1’)在其之軸線上相對於實例4之軸線旋轉60°,使得環(8)之第五點表示保護環(8)距地面的最靠近點。閥(13)不會引起預期將會造成氣體從閥(13)本身洩漏之明顯的損壞。另外,閥(13)與氣瓶(11)之間之連接仍然能夠打開及關閉。閥(13)被定義為可操作的,且第五次掉落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符合ISO 11117:1998(E)。

實例6-掉落測試6
使用與實例1相同的裝置(1’)及氣瓶(11),以與實例1、2、3、4及5相同的方式來進行第六次掉落測試。進行第六次掉落測試,使得與保護環(8)之第五點隔開60°之保護環(8)之第六點當碰撞地面時受到撞擊。為了確保環(8)之第六點受到撞擊,固定具將組合件(1’)在其之軸線上相對於實例5之軸線旋轉60°,使得環(8)之第六點表示保護環(8)距地面的最靠近點。閥(13)不會引起預期將會造成氣體從閥(13)本身洩漏之明顯的損壞。另外,閥(13)與氣瓶(11)之間之連接仍然能夠打開及關閉。閥(13)被定義為可操作的,且第六次掉落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符合ISO 11117:1998(E)。
如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本發明提供了超過習知推車的許多益處。例如,本發明之能力係(i)在最壞的情況下維持閥(13)之結構完整性;(ii)藉由快速釋放、使用者友善的閂鎖機構來牢固地鎖定氣瓶(11);(iii)允許氣瓶(11)旋轉同時維持大致上直立;(iv)利用常閉式剎車機構來防止意外的滾動或移動;(v)允許選擇性傾斜及旋轉輪子以改善在輸送期間的可操縱性及穩定性,此係習知的行動設備未能實現或可能實現的改進。此外,對於安裝在組合件(1’)上的較大容量的氣瓶或容器,本發明的益處變得更加顯著。例如,在本發明的出現之前,不可能在提供本發明之所有益處的推車上有能力使用更重及更大的T尺寸設計的氣瓶;此種較大尺寸設計的氣瓶減少了在推車上裝載及卸載氣瓶的頻率。另外,與現有的推車不同,本發明允許空的氣瓶維持安裝在組合件(1’)上且以安全、快速及可靠的方式來填充。若在習知的推車上使用重量大於150公斤的氣瓶可能會造成重大的風險,且通常對於在不平坦表面上的輸送及操縱是無效率的。
儘管已經展示且描述了被認為是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但是當然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容易地進行形式或細節上的各種修改及改變。例如,可沿著第一端部而不是第二端部來使用夾持機構。更進一步地,在不需要旋轉氣瓶的情況下,可在一端部上採用夾持機構,而另一端部不動地被固定。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情況下可修改框架結構,使得長形桿被移除且容器或氣瓶被夾持在框架結構之頂部端部處且不動地被固定至底板上或自由地懸掛在底部端部處。
更進一步地,組合件(1’)可配備有感測器以測量儲存在氣瓶(11)內的內容物的量。例如,若氣瓶(11)儲存壓縮氣體,則可測量儲存在氣瓶(11)內的壓縮氣體的壓力以確定氣體內容物的量。組合件(1’)亦可配備有其他感測器來管理、監視、測量及/或儲存各種屬性,包含但不限於操作資料,諸如在氣瓶(11)中之儲存氣體的溫度,在使用期間從氣瓶(11)抽出氣體的流速。感測器較佳地被組構成將測量的操作資料無線地傳輸至遠端資料儲存單元。可以任何方式檢索來自遠端資料儲存單元之測量的操作資料,諸如,例如,以規則的間隔或即時的方式來管理、監視、測量及/或儲存操作資料。可將資料輸入至控制系統中以配置警報,以允許當已經確定一或多個所選擇的屬性達到預定義的設定點時手動或自動地來實施校正動作。例如,當耗盡的組合件(1’)之氣瓶(11)內的氣體壓力下降低於某個限制時,使用者可決定利用具有帶有更多氣體含量的氣瓶(11)的補充組合件(1’)來替換耗盡的組合件(1’)。在另一個實例中,當流速大於期望的設定點時,使用者可決定將氣瓶(11)與流動歧管隔離。
來自單一組合件(1’)或與部署在相同實體位置處或不同實體位置處的若干其他組合件(1’)組合之操作資料亦可被使用來產生對從氣瓶(11)之內容物的使用的預測分析且預測未來的使用率。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設想保護環(8)之其他合適的設計。例如,代替採用如在附圖中所展示的五個垂直桿,保護環(8)可包含多於或少於五個垂直桿。在一實施例中,保護環(8)可包含在第一板(7)與u形彎曲部結構之間延伸的三個或四個垂直桿,其中垂直桿中之一或多者定位於沿著與在附圖中所展示的結構不同之u形彎曲部結構之位置處。亦可修改u形彎曲部的尺寸及形狀。例如,u形或c形狀彎曲部可被組構成具有更大的曲率半徑。另外,保護環(8)可附接至第一板(7),而沒有在第一板(7)下面附接(例如,焊接)加強板。
因此,其旨在本發明不限於在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的確切形式及細節,亦不限於任何少於在本文中所揭示及在下文中所申請專利範圍之本發明之整體的內容。
1’‧‧‧輸送支撐組合件
1a‧‧‧第一輪
1b‧‧‧第二輪
2a‧‧‧第三輪
2b‧‧‧第四輪
3‧‧‧握柄
4‧‧‧剎車致動器
5a‧‧‧第一剎車纜
5b‧‧‧第二剎車纜
7‧‧‧第一板
8‧‧‧保護環
9a‧‧‧第一長形桿
9b‧‧‧第二長形桿
9c‧‧‧長形桿
9d‧‧‧長形桿
11‧‧‧氣瓶
12‧‧‧腳部橫檔
13‧‧‧閥
14‧‧‧第二板
15‧‧‧第一夾具
16‧‧‧柱塞
17‧‧‧閂鎖
22‧‧‧框架結構
24‧‧‧限制器
28‧‧‧第二夾具
29‧‧‧籠狀殼體
31‧‧‧第一部分
32‧‧‧第二部分
35‧‧‧第一側
36‧‧‧第二側
38‧‧‧第二夾具
41‧‧‧輔助結構
42‧‧‧環狀聚合材料
43‧‧‧缺口
44‧‧‧橫檔狀結構
46‧‧‧中央區域
47‧‧‧凹陷區域
48‧‧‧突出區段
49‧‧‧周邊區域
58‧‧‧周邊區域
60‧‧‧環狀聚合材料
63a‧‧‧彈簧負載槓桿
63b‧‧‧彈簧負載槓桿
64a‧‧‧第一剎車蹄片
64b‧‧‧第二剎車蹄片
65a‧‧‧剎車蹄片
65b‧‧‧剎車蹄片
66a‧‧‧橢圓狀凸輪
66b‧‧‧橢圓狀凸輪
67‧‧‧模組化外殼
67a‧‧‧彈簧
67b‧‧‧彈簧
68a‧‧‧彈簧
68b‧‧‧彈簧
69‧‧‧第三側
70‧‧‧第四側
71‧‧‧模組化外殼
72‧‧‧頂部塑膠外殼
74‧‧‧支架
75‧‧‧閂鎖臂
76‧‧‧閂鎖保持器
77‧‧‧閂鎖握柄
78‧‧‧螺栓
79‧‧‧使用者埠
80‧‧‧填充埠
81‧‧‧滾牙螺釘
82‧‧‧面板殼體
82a‧‧‧第一區段
82b‧‧‧第二區段
82c‧‧‧第三區段
82d‧‧‧第四區段
藉由下文結合附圖對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將更佳地理解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其中相同的數字通篇表示相同的特徵,且其中:
圖1展示依照本發明之原理的例示性輸送支撐組合件的整體示意圖,該組合件具有輪子、握柄及剎車機構以及牢固地安裝在輸送支撐組合件之框架組合件內的氣瓶;
圖2a、2b、2c及2d展示依照本發明之原理的在其他結構特徵之中,該氣瓶及位於第一端部處之第一夾具及第一板在組合件之頂部處之配置的放大視圖;
圖3a、3b及3c展示依照本發明之原理的第一板及氣瓶之第一端部在組合件之頂部處之配置的放大視圖;
圖4a展示第二板,其中第二夾具處於關閉位置;
圖4b展示閂鎖與保持器完全地脫離且其中限制器從第二夾具的頂部移除以允許第二夾具被組構成第一打開位置的放大視圖,第一打開位置的尺寸設計成允許氣瓶被安裝在其中;
圖4c展示圖4b之第二夾具的俯視圖;
圖4d、4e及4f展示處於第二打開位置之第二夾具,其之尺寸設計成允許氣瓶在其中旋轉;
圖4g展示閂鎖之閂鎖臂完全地接合至閂鎖保持器中以使第二夾具處於關閉位置;
圖5a展示具有凹陷區域之氣瓶之頸部,凹陷區域被設計成在組合件之第二端部處配對且配合在第二夾具之互補突出區段內;
圖5b展示氣瓶之頸部的橫截面,其具有在組合件之第二端部處與第二夾具之突出區段接合的凹陷區域;
圖5c展示沿著第二夾具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內表面之第二夾具的突出區段;
圖6a、6b、6c展示常閉式剎車機構之外部組件;
圖7a及7b展示車輪內之剎車機構之內部組件;
圖8a、8b及8c展示完全地環繞組合件圍封之模組化面板外殼;
圖9展示處於完全地打開配置之圖8a的模組化面板殼體,用於目視檢查安裝及固定在組合件中的氣瓶;及
圖10a及10b展示封閉在頂板之上的頂部外殼。

Claims (21)

  1. 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將容器(11)固定地保持於其中,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括: 第一夾具(15),與第一板(7)隔開; 第二板(14),被定位成遠離該第一夾具(15)一預定距離; 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延伸於該第一板(7)與該第二板(14)之間且界定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一側(35)與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二側(36),該第二側(36)與該第一側(35)大致上徑向相對; 該第一板(7)、該第二板(14)及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被配置成用以產生保護開口(29),該保護開口(29)被調適成用以接納可被固定至被定位在該第二板(14)上之第二夾具(28)之該容器(11);及 保護環(8),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一板(7),該保護環(8)之特徵在於面向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該第一側的開口; 握柄(3),定位在沿著該第一側(35)之預定握柄高度處,該握柄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一或多者; 第一輪(1a)及與該第一輪(1a)以第一預定距離隔開之第二輪(1b),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之各者沿著該第一側(35)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 第三輪(2a),其沿著該第二側(3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三輪(2a)係可旋轉的; 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其沿著該握柄(3)之至少一部分延伸,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與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機械連通,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可在啟動狀態與制動狀態之間移動,其中,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在該制動狀態中被組構成用以防止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移動,且其中,該常閉式剎車致動器(4)在該啟動狀態中被被組構成允許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進一步包括圍繞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延伸之模組化外殼(67)。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進一步包括沿著該第一側(35)被固定至該第二板(14)之腳部橫檔(1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中,該多個長形桿包括第一長形桿(9a)及與該第一長形桿(9a)隔開之第二長形桿(9b)以至少部分界定該第一側(3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中,該多個長形桿包括第三長形桿(9c)及與該第三長形桿(9c)隔開之第四長形桿(9d)以至少部分界定該第二側(36)。
  6. 一種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將容器(11)固定地保持於其中及輸送該容器(11),包括: 第一夾具(15),包括用以接納該容器(11)之第一頸部的內部開口; 可縮回柱塞(16),在第一位置中被接合至第一夾具(15)之缺口(43)中,該可縮回柱塞(16)可在該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二位置被定義為該柱塞(16)遠離該第一夾具(15)縮回以允許該容器(11)之該第一頸部旋轉; 第二夾具(28),其在操作上可連接至第二板(14),該第二夾具(28)被組構成用於接納該容器(11)之第二頸部,該第二夾具(28)具有第一部分(31)及第二部分(32),該第一部分(31)可在關閉位置、第一打開位置及第二打開位置之間樞轉且該第二部分(31)維持固定; 其中,該第二夾具(28)之該第一打開位置被定義為該第一部分(31)從該第二部分(32)樞轉離開一預定距離以接納該容器(11)之該第二頸部;且 其中,該第二夾具(28)之該第二打開位置被定義為該第一部分(31)從該第二部分(32)樞轉離開以固定該容器(11)之該第二頸部(32)以允許該容器(11)之該第二頸部於其中旋轉且同時維持在大致上直立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支撐組合件(1’),其中,該第二夾具(28)包括閂鎖(17),該閂鎖(17)被組構成用以將該第二夾具(28)在該關閉位置、該第一打開位置及該第二打開位置之間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支撐組合件(1’),其中,該第二夾具(28)包括從熱塑性材料形成之內部部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支撐組合件(1’),其中,該第二夾具(28)包括限制器(24)。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支撐組合件(1’),其中,該第二夾具(28)包括突出區段(48)。
  11. 一種保護性支撐結構(22),包括: 第一板(7); 保護環(8),其沿著該第一板(7); 夾持機構,包括在操作上可連接至第二板(14)之第二夾具(28),該第二板(14)被定位成遠離該第一板(7)一預定距離; 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延伸於該第一板(7)及該第二板(14)之間,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各者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之各者沿著該第一板(7)之周邊在操作上可連接至對應的第一區域,且該第二端部之各者沿著該第二板(14)之周邊在操作上可連接至對應的第二區域; 其中,該第一板(7)、該第二板(14)及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被組構成用以界定該保護性支撐結構(22)之第一側(35)及該保護性支撐結構(22)之第二側(36)。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保護性支撐結構(22),其進一步包括握柄(3),該握柄(3)包括延伸在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間的水平部分及從該水平部分之第一端部向下延伸之第一垂直部分與從該水平部分之第二端部向下延伸之第二垂直部分,該第一垂直部分及該第二垂直部分沿著該第一側(35)在預定握柄高度處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一或多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保護性支撐結構(22),其進一步包括沿著該第一側(35)被固定至該第二板(14)之腳部橫檔(12)。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保護性支撐結構(22),其進一步包括第一輪(1a)及與該第一輪(1a)隔開之第二輪(1b),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沿著該第一側(35)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保護性支撐結構(22),其進一步包括沿著該第二側(3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之第三輪(2a),該第三輪(2a)係可旋轉的。
  16. 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將容器(11)固定地保持於其中,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括: 第一板(7); 第二板(14),被定位成遠離該第一板(7)一預定距離; 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延伸於該第一板(7)及該第二板(14)之間且界定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一側(35)及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第二側(36); 該第一板(7)、該第二板(14)及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被配置成用以產生籠狀殼體(29),該籠狀殼體(29)被調適成用以接納可被固定至被定位在該第二板(14)上之第二夾具(28)之該容器(11);及 在該第一板(7)上之保護環(8),該保護環(8)之特徵在於面向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之該第一側的開口; 握柄(3),定位在沿著該第一側(35)之預定握柄高度處,該握柄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多個長形桿(9a、9b、9c及9d)之一或多者; 第一輪(1a)及與該第一輪(1a)隔開之第二輪(1b),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之各者沿著該第一側(35)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係不可旋轉的; 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沿著該第二側(3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第二板(14),該第三輪(2a)及第四輪(2b)係可旋轉的;及 剎車機構,與至少該第一輪(1a)及該第二輪(1b)機械連通。
  17. 一種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被組構成用以裝載及固定地保持容器(11)之頸部,該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包括: 籠狀殼體(29),包括第一側、第二側及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 夾持機構,附接至該籠狀殼體之該第一端部或該第二端部,該夾持機構包括可樞轉部分(31)及被接合至該可樞轉部分(31)之互補的固定部分(32),該可樞轉部分(31)可在關閉位置、第一打開位置及第二打開位置之間移動; 其中,該關閉位置被定義為該可樞轉部分(31)與該互補的固定部分(32)鄰靠以形成開口來將該容器(11)之該頸部固定在該開口中,該關閉位置之該開口的進一步特徵在於沿著該可樞轉部分(31)及該互補的固定部分(32)之內表面的各者具有突出區段(48),該突出區段(48)被調適成分別地與該容器(11)之該頸部的凹陷區域(47)接合; 其中,該第一打開位置的尺寸設計成允許該容器(11)之該頸部可被安裝於其中或從其中被拆卸; 其中,該第二打開位置小於該第一打開位置且尺寸設計成用以接納該容器(11)之該頸部以於其中旋轉且同時維持大致上直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進一步包括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可樞轉部分(31)之閂鎖。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進一步包括延伸於該可樞轉部分(31)及該互補的固定部分(32)之間的限制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可輸送支撐組合件(1’),其進一步包括在該第一端部上之保護環(8),該保護環之特徵在於面向該籠狀殼體之該第一側的開口。
  21. 一種用於固定容器之一端部的可調整夾持機構,包括: 可調整夾具(28),包括固定部分(32)及可樞轉部分(32); 該固定部分(32)在操作上可連接至板(14); 該可樞轉部分(31)具有至該固定部分(32)之單一接合點(38); 閂鎖(17),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可樞轉部分(31),該閂鎖(17)包括臂(75); 閂鎖保持器(76),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固定部分(32); 該可樞轉部分(31)被組構成用以移動至完全接合及關閉位置,該完全接合及關閉位置的特徵在於臂(75)與該保持器(76)互鎖,藉此將該固定部分(32)靠抵於該可樞轉部分(31),以產生由該固定部分(32)及可樞轉部分(31)完全圍封之該可調整夾具(28)之內部開口,該固定部分(32)及可樞轉部分(31)兩者產生伸入至該內部開口之突出區段(48),該突出區段(48)的尺寸設計成用以鎖定氣瓶(11)之該端部; 該可樞轉部分(31)被組構成移動至第一脫離位置,該第一脫離位置的特徵在於藉由臂(75)從該閂鎖保持器(76)完全移除,以產生該可調整夾具(28)具有第一打開位置用於將該容器之該頸部接納且安裝至該第一打開位置中; 該可樞轉部分(31)被組構成移動至第二脫離位置,該第二脫離位置的特徵在於藉臂(75)從該閂鎖保持器(76)部分地或完全地移除,以產生該可調整夾具(28)具有第二打開位置,該第二打開位置至少部分由在操作上可連接至該可樞轉部分(31)及該固定部分(32)之限制器(24)所界定,該限制器(24)限制該可樞轉部分(31)從該固定部分(32)樞轉遠離之量來產生該第二打開位置以允許該氣瓶(11)之該頸部可在該第二打開位置中旋轉且同時維持大致上直立。
TW107145419A 2017-12-20 2018-12-17 用於保持及輸送容器之行動支撐組合件 TWI8026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608120P 2017-12-20 2017-12-20
US62/608,120 2017-12-20
US16/213,142 US11300249B2 (en) 2017-12-20 2018-12-07 Mobile support assembly for holding and transporting a container
US16/213,142 2018-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6432A true TW201936432A (zh) 2019-09-16
TWI802620B TWI802620B (zh) 2023-05-21

Family

ID=66814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5419A TWI802620B (zh) 2017-12-20 2018-12-17 用於保持及輸送容器之行動支撐組合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300249B2 (zh)
EP (1) EP3727992B1 (zh)
AU (2) AU2018390805B9 (zh)
CA (1) CA3085317A1 (zh)
TW (1) TWI802620B (zh)
WO (1) WO20191258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652B (zh) * 2021-02-25 2023-07-01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供氣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00249B2 (en) * 2017-12-20 2022-04-12 Praxair Technology, Inc. Mobile support assembly for holding and transporting a container
JP1687860S (zh) * 2020-10-15 2021-06-14
EP4060328B1 (en) * 2021-03-18 2023-07-26 Hitachi High-Tech Analytical Science GmbH A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pressure vessel in a mobile instrument
CN113085985B (zh) * 2021-03-31 2022-03-0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六氟化硫存储钢瓶仓储系统
CN114670907B (zh) * 2022-03-04 2023-05-3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瓶搬运防漏气装置
US20230313951A1 (en) 2022-03-29 2023-10-05 Douglas C. Heiderm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gas delivery with automated redundant pressure regulation safety feature
CN117146181B (zh) * 2023-10-25 2024-01-02 长治凌燕机械厂 一种移动式飞机氧气保障车
CN117226408B (zh) * 2023-11-14 2024-01-26 靖江市黄埔机械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器加工用焊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96368A (en) * 1945-01-25 1946-03-12 Gorrell Carrier apparatus
US2654493A (en) * 1950-09-22 1953-10-06 Irwin A Kernkamp Oxygen tank truck
US3064991A (en) * 1959-07-15 1962-11-20 Jr Charles K Huthsing Wheeled cart for conveying a tank or cylinder
US3868033A (en) * 1973-06-14 1975-02-25 Duff Henry Antoine Le Lifting truck,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cylindrical containers
US4738582A (en) * 1986-12-11 1988-04-19 E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Tank carrier and manipulator
US4797050A (en) * 1987-07-06 1989-01-10 Helmut Habicht Apparatus for lifting and tilting drums of flowable material
US5145311A (en) * 1990-11-13 1992-09-08 Anthony Welded Products, Inc. Cylindrical tank lift with four wheels for mobility and stability
US5393080A (en) * 1993-04-26 1995-02-28 Ross; Steve F. Aquatic air tank dolly
US5658118A (en) * 1996-02-27 1997-08-19 Luca; Battista Cylinder transporter
US5730891A (en) * 1996-04-16 1998-03-24 The Lincoln Electric Company Undercarriage for welder
WO2001051334A1 (en) * 2000-01-11 2001-07-19 Burkett Jerald S Mobile compressed gas module
US6799769B2 (en) * 2001-02-23 2004-10-05 Z Manufacturing Welding cylinder dolly
US20040104550A1 (en) 2002-12-03 2004-06-03 Tai Do Scuba tank boot
US6953200B2 (en) * 2003-03-17 2005-10-11 Atnl, Inc. Cart for cryogenic liquid cylinder
US20050194218A1 (en) * 2004-03-08 2005-09-08 D'arca Paul T. Hand deactivated shopping cart automatic braking system
WO2006074473A2 (en) 2005-01-10 2006-07-13 Livengood Engineering, Inc. Modular patient support system
US20070292249A1 (en) * 2006-06-14 2007-12-20 Itec Manufacturing, Ltd Compact system for lifting and moving pressurized tank
US7789611B2 (en) * 2006-06-14 2010-09-07 Wilcole, Inc. Compact system for lifting and moving a pressurized tank
US20080164669A1 (en) 2007-01-08 2008-07-10 Bishamon Industries Corporation LPG tank and cart therefor
US9446777B2 (en) * 2008-02-07 2016-09-20 Umbro Tool Corporation Llc Wheeled carrier with brakes
US20100021275A1 (en) * 2008-07-24 2010-01-28 Ratermann George W Dual cylinder cart
US20100124476A1 (en) * 2008-11-14 2010-05-20 Darryl Berlinger Cylinder cart having a retention hook
GB0922355D0 (en) 2009-12-21 2010-02-03 Linde Ag Pressure vessel
US8967634B2 (en) * 2010-06-24 2015-03-03 Arthur Wayne Barnes Article transport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transporting articles
US8262108B2 (en) * 2010-10-19 2012-09-11 Khaled Jafar Al-Hasan Stable stand or cart for a gas cylinder
ES2846599T3 (es) 2011-05-13 2021-07-28 Maquet Cardiovascular Llc Unidad de transporte portátil y modular con capacidades de transporte mejoradas
GB201213203D0 (en) 2012-07-25 2012-09-05 Linde Ag Wheels for pressure vessel
US20140319438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Red Devil Equipment Co. Transport cart
US9150234B2 (en) * 2013-03-15 2015-10-06 San Jamar, Inc. Tote transport
JP6101127B2 (ja) * 2013-03-22 2017-03-22 カヤバ システム 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保持装置
US9402508B2 (en) * 2013-07-18 2016-08-02 Terry D. Cothern Pivotal support frame and transport device for ceramic cookers, grills, and smokers
GB201316467D0 (en) * 2013-09-16 2013-10-30 Jones John Lifting apparatus
CN103661527B (zh) * 2013-11-29 2016-03-02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扩散设备中石英反应管的装卸装置及其装卸方法
US20150203137A1 (en) * 2014-01-21 2015-07-23 Electro Kinetic Technologies, LLC Cart with Movable Cradle
DE202014100810U1 (de) * 2014-02-24 2014-03-06 Jerg Feuerwehr- & Umwelttechnik Gmbh Wagen
US9388029B2 (en) * 2014-05-13 2016-07-12 Michael P. Ziaylek Tank handling apparatus for use lifting, supporting and manipulating cylindrical tanks
DE202015102466U1 (de) 2015-05-13 2016-08-17 Iveco Magirus Ag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Druckflaschen
US9623892B2 (en) * 2015-08-20 2017-04-18 Ergo-Safe, Inc.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ylindrical objects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the same
US9630640B1 (en) * 2015-10-07 2017-04-2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Interlock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t assemblies with lock and release mechanisms
US10183686B2 (en) * 2016-09-13 2019-01-22 Chad Goodwin Mobile gas container cart
KR102045388B1 (ko) * 2016-12-06 2019-11-15 버슘머트리얼즈한양기공 주식회사 실린더 이동용 카트
KR102638864B1 (ko) * 2016-12-30 2024-02-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흡수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FR3066186A1 (fr) * 2017-05-09 2018-11-16 Getinge La Calhene Chariot de manipulation d'un conteneur en vue de sa connexion a un isolateur
WO2018218079A1 (en) * 2017-05-25 2018-11-29 Proverbs 16:11 Corporation D/B/A Gnosis Cryogenic fluid repor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139999B (zh) * 2017-06-01 2023-03-14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桶装水运送车
CN107323506A (zh) * 2017-06-14 2017-11-07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安装的储氢罐搬运机构
CN107416000B (zh) * 2017-07-07 2019-07-26 韩再满 一种带移动平台的油桶搬运装置
CN107351895A (zh) 2017-09-08 2017-11-17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转运固定装置
US10576864B2 (en) * 2017-09-28 2020-03-0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ransportation carts for gas bottles
US11300249B2 (en) * 2017-12-20 2022-04-12 Praxair Technology, Inc. Mobile support assembly for holding and transporting a container
JP6987017B2 (ja) * 2018-05-14 2021-12-2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反応管ユニットの搬送方法
CN109131504A (zh) * 2018-09-25 2019-01-04 芜湖天航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副油箱存放运输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652B (zh) * 2021-02-25 2023-07-01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供氣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41547A1 (en) 2022-10-27
TWI802620B (zh) 2023-05-21
AU2022201535A1 (en) 2022-03-24
US11781713B2 (en) 2023-10-10
US11300249B2 (en) 2022-04-12
EP3727992B1 (en) 2024-04-24
WO2019125824A1 (en) 2019-06-27
AU2018390805A1 (en) 2020-07-02
AU2018390805B2 (en) 2022-03-10
AU2018390805B9 (en) 2022-04-21
US20190186694A1 (en) 2019-06-20
CA3085317A1 (en) 2019-06-27
EP3727992A1 (en) 2020-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6432A (zh) 用於保持及輸送容器之行動支撐組合件
US20040183268A1 (en) Cart for cryogenic liquid cylinder
TW200304528A (en) Product delivery system for stationary or portable bulk containers
EP4159585A1 (fr) Chariot hospitalier de transport de bouteille de gaz, notamment de no médical
US20150167898A1 (en) Wheels for pressure vessel
US8424886B2 (en) Handle assembly for a carrier
AU719008B3 (en) A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steadying a cylinder
US20150010444A1 (en) Sensor support for a reactor undergoing charging
JP3980686B2 (ja) 包装および貯蔵容器および該容器充填方法
US3503536A (en) Manipulatable cryogenic container
FR3059310A1 (fr) Appareil sous pression a trou d&#39;homme pour fluide sous pression, couvercle de trou d&#39;homme pour fluide sous pression et procede de manoeuvre
FR3020351A1 (fr) Dispositif de chargement en dechets d&#39;une benne de dechetterie depuis une plateforme
CN212354029U (zh) 一种灭火器材快速转运装置
FR2577202A1 (fr) Casier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d&#39;un lot d&#39;objets, notamment d&#39;objets lourds et volumineux tels que des bouteilles de gaz liquefie
JP559158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コンテナの懸吊具
JP6393233B2 (ja) 貯蔵装置
GB2455536A (en) Orienta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orienting a stack of coils
US7273076B2 (en) Device for emptying a pressure container
JP2008253396A (ja) 廃棄消火器
JP5952483B1 (ja) 放射性廃棄物保管用コンテナおよび該コンテナの操作方法
EP0918729A2 (en) Lifting loads
CA2863744A1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containers for transport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US20050073162A1 (en) Bag carrying handle
JP2022551989A (ja) デュワー転倒装置
WO1998043888A1 (en) Pallet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coil, and hoisting element for use th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