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2886A -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2886A
TW201932886A TW107139921A TW107139921A TW201932886A TW 201932886 A TW201932886 A TW 201932886A TW 107139921 A TW107139921 A TW 107139921A TW 107139921 A TW107139921 A TW 107139921A TW 201932886 A TW201932886 A TW 2019328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plate
bending
film
pl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9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1068B (zh
Inventor
河村真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2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1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10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圓偏光板,係使用於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者,該圓偏光板具備:偏光件、以及在前述偏光件之一側所配置之至少1種以上之相位差層;其中,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不會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

Description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圓偏光板。再者,係關於具備前述圓偏光板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
本案係以2017年11月10日在日本申請之日本特願2017-217107號、以及2018年10月25日在日本申請之日本特願2018-201206號為基礎主張優先權,並在此援用其內容。
以往,為了抑制顯示裝置中由外光反射導致之不良影響,而使用圓偏光板。另一方面,近年來,針對以有機電激發光(EL)顯示裝置為代表之可彎曲(可撓性)的顯示裝置之期望變強。更進一步,不單只是要求顯示裝置的可撓性化,亦要求在非常小的曲率半徑下可實現可撓性化。
然而,若將有機EL顯示裝置以非常小的曲率半徑予以彎曲,則會對圓偏光板中的相位差層施加較大之力(在彎曲部分的外側是拉伸力,在彎曲部分的內側是壓縮力),因而有彎曲部分的相位差改變之問題。
因此,針對如此之問題,下述專利文獻1提案一種圓偏光板,其包含顯示預定光學特性之相位差膜,並且以使相位差膜之慢軸方向 相對於顯示裝置的彎曲方向而規定成20至70度之角度的方式進行調整。此外,下述專利文獻1揭示使用PURE ACE WR(聚碳酸酯樹脂膜)等樹脂膜作為顯示預定光學特性之相位差膜。
再者,下述之專利文獻2提案一種圓偏光板,其具備包含1/2波長(λ/2)板及1/4波長(λ/4)板之相位差膜,其中,λ/2板及λ/4板分別包含液晶化合物,並且以使相位差膜的慢軸方向相對於顯示裝置的彎曲方向而規定成75至105度之角度的方式來進行調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14-170221號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6/158300號
可是,就上述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而言,針對其可見性更求更進一步的提升。再者,要求在使顯示裝置彎曲時減少彎曲部分中之反射光的色相(色調)變化。
相對於此,本發明係依據「以不僅減少彎曲前後的色相變化且也使彎曲前後的色相變化不明顯的方式來設計顏色」之構想,謀求提升顯示裝置的可見性。
亦即,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圓偏光板、以及具備前述圓偏光板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該圓偏光板係可使彎曲前後的色相變化不明顯。
就用以解決上述課題之手段而言,根據本發明之態樣可提供一種圓偏光板,其係使用於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者,該圓偏光板具備:偏光件、以及在前述偏光件之一側所配置的至少1種以上之相位差層;其中,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不會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
再者,在前述圓偏光板中,其構成可為:前述相位差層包含1/4波長板。
再者,在前述圓偏光板中,其構成可為:前述相位差層包含1/2波長板。
再者,在前述圓偏光板中,其構成可為:前述相位差層包含正C板(positive C plate)。
再者,在前述圓偏光板中,其構成可為:前述相位差層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
再者,在前述圓偏光板中,其構成可為:前述顯示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係以曲率半徑8mm以下做彎曲。
再者,在前述圓偏光板中,其構成可為:前述顯示裝置為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再者,根據本發明之態樣,可提供一種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前述任一種圓偏光板、以及可彎曲的顯示面板。
再者,在前述顯示裝置中,其構成可具備:在前述圓偏光板之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所配置的觸碰感測器(touch sensor)、以及在前述圓偏光板之與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為相反之側所配置的窗膜。
再者,在前述顯示裝置中,其構成可具備:在前述圓偏光板之與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為相反之側所配置的觸碰感測器。
亦即,本發明具有下述態樣。
[1]一種圓偏光板,係使用於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者,該圓偏光板具備:偏光件、以及在前述偏光件之一側所配置的至少1種以上之相位差層;其中,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不會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
[2]如[1]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1/4波長板。
[3]如[2]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1/2波長板。
[4]如[2]或[3]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正C版。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
[6]如[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顯示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係以曲率半徑8mm以下彎曲。
[7]如[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顯示裝置係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8]一種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及可彎曲的顯示面板。
[9]如[8]所述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在前述圓偏光板之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所配置的觸碰感測器、以及在前述圓偏光板之與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為相反之側所配置的窗膜。
[10]如[8]所述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在前述圓偏光板之與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為相反之側所配置的觸碰感測器。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態樣,可提供一種圓偏光板、以及具備前述圓偏光板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該圓偏光板係可使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不明顯。
1A、1B‧‧‧圓偏光板
2‧‧‧偏光件
3A‧‧‧第1相位差膜(第1相位差層)
4A‧‧‧第2相位差膜(第2相位差層)
3B‧‧‧λ/2板(1/2波長板)
4B‧‧‧λ/4板(1/4波長板)
5、6‧‧‧保護膜(保護層)
7‧‧‧PSA層(黏著層)
8‧‧‧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
9‧‧‧PSA層(黏著層)
10A、10B‧‧‧顯示裝置
10a‧‧‧平坦部
10b‧‧‧彎曲部
20‧‧‧顯示面板
30‧‧‧顯示裝置
40‧‧‧觸碰感測器
50‧‧‧窗膜
51‧‧‧透明基材
52‧‧‧硬塗層
200‧‧‧有機EL元件
210‧‧‧基板
220‧‧‧第1電極
230‧‧‧有機EL層
230a‧‧‧電洞注入層
230b‧‧‧電洞輸送層
230c‧‧‧發光層
230d‧‧‧電子輸送層
230e‧‧‧電子注入層
240‧‧‧第2電極
250‧‧‧密封層
L‧‧‧彎曲開始線
RF‧‧‧相位差層
α、β‧‧‧角度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圓偏光板的構成之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具備第1圖所示之圓偏光板的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之構成的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圓偏光板的構成之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具備第3圖所示之圓偏光板的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之構成的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有機EL元件之構成的剖面圖。
第6A圖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的彎曲狀態之示意圖。
第6B圖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的彎曲狀態之示意圖。
第6C圖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的彎曲狀態之示意圖。
第6D圖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的彎曲狀態之示意圖。
第7圖係用以說明第2圖所示之顯示裝置的彎曲方向與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及第1相位差膜之慢軸方向之間的關係的示意圖。
第8圖係用以說明第4圖所示之顯示裝置之彎曲方向與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之間的關係、以及λ/2板之慢軸方向及λ/4板之慢軸方向之間的關係之模式圖。
第9圖係用以說明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之a*b*色度座標圖。
第10圖係顯示具備本發明之圓偏光板的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之其他構成例的剖面圖。
第11圖係顯示關於實施例1至12以及比較例1至3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的a*b*色度座標圖。
第12圖係顯示關於實施例13至20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的a*b*色度座標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圖式進行詳細的說明。
此外,在下述說明所使用之圖式中,為了容易觀看各構成要素,有示意性地顯示構成要素之情形,亦有根據構成要素而改變尺寸縮尺之情形。再者,在下述說明中所例示之材料及數值等係一例,本發明並不須受到該等所限定,可在不變更其要旨之範圍內適當地變更並實施。
〔圓偏光板〕
(第1實施形態)
針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如第1圖所示之圓偏光板1A、以及第2圖所示之具備圓偏光板1A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10A進行說明。此外,第1圖係顯示圓偏光板1A之構成的剖面圖。第2圖係顯示具備圓偏光板1A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10A之構成的剖面圖。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具備:偏光件2、在偏光件2之一面側所配置的第1相位差膜(第1相位差層)3A及第2相位差膜(第2相位差層)4A。再者,在偏光件2的兩面,分別配置著保護膜(保護層)5、6。
在偏光件2的一面側,隔著PSA層(黏著劑層)7積層有第1相位差膜3A。第1相位差膜3A與第2相位差膜4A係隔著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8而接著。在圓偏光板1A之面向第2相位差膜4A之面,配置有用以積層後述顯示面板20的PSA層(黏著劑層)9。此外,在此PSA層9之表面,在使用前係貼合著剝離膜(未圖示)。再者,PSA層7、9係例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而形成。
偏光件2係使在特定方向具有偏光面之直線偏光的光通過者,通過此偏光件2之光係成為在偏光件之穿透軸方向振動之直線偏光。偏光件2的厚度係例如為1μm至80μm左右。
就偏光件2而言,除了可使用例如對於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縮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膜實施以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質進行之染色處理及延伸處理者以外,亦可使用例如聚乙烯醇之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之脫鹽酸處理物等 多烯系配向膜等。其中,就光學特性優異者而言,較佳為使用將聚乙烯醇系膜以碘染色並進行單軸延伸而得者。
以碘進行之染色,係例如藉由將聚乙烯醇系膜浸漬於碘水溶液而進行。單軸延伸之延伸倍率較佳為3至7倍。延伸可在染色處理後進行,亦可一邊染色一邊進行。再者,亦可在延伸後進行染色。
對於聚乙烯醇系膜,可因應所需而實施膨潤處理、交聯處理、洗淨處理、乾燥處理等。例如,藉由在染色前將聚乙烯醇系膜浸漬於水中進行水洗,則不僅可洗淨聚乙烯醇系膜表面之髒污或抗黏著劑(anti blocking agent),亦可防止使聚乙烯醇系膜膨潤而產生染色不均情形等。
就偏光件2而言,可使用例如日本特開2016-170368號公報所記載之在聚合有液晶化合物之硬化膜中配向二色性色素者。就二色性色素而言,可使用在波長380至800nm的範圍內具有吸收者,較佳為使用有機染料。二色性色素可列舉例如偶氮化合物。液晶化合物係可在配向後直接進行聚合之液晶化合物,其可在分子內具有聚合性基。
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較佳為95%以上,更佳為97%以上。再者,亦可為99%以上,也可為99.9%以上。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可為99.995%以下,也可為99.99%以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係可使用附有積分球之吸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之「V7100」),針對所得之偏光度並依據「JIS Z 8701:1999」的2度視野(C光源)進行視感度補正而計算出。
藉由將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設為95至99.9%,而變得容易將初期的(彎曲前的)色相調整至偏離中性之位置。據此,關於後述之彎曲前後之反射光的色相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變得不容易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之兩旁而變化。再者,藉由將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偏 光度設為99.9%以上,可使圓偏光板1的耐久性提升。另一方面,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未達95%時,有無法發揮作為抗反射膜之功能的情形。亦即,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為95%以上時,變得容易發揮作為抗反射膜之功能。
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單體穿透率較佳為42%以上,更佳為44%以上,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50%以下。視感度補正單體穿透率,係可使用附有積分球之吸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之「V7100」),針對所得之穿透率並依據「JIS Z 8701:1999」的2度視野(C光源)進行視感度補正而計算出。前述下限值及上限值可任意地組合。組合例可列舉:42%以上60%以下、44%以上50%以下。
藉由將視感度補正單體穿透率設為42%以上,可容易地將偏光板之直交色相調整至偏離中性側的位置,因而可使彎曲前後的色變化不明顯。超過50%時,偏光度變得過低,有無法達成抗反射之功能的情形。亦即,50%以下時,偏光度不會變得過低,變得容易達成抗反射之功能。
藉由將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單體穿透率設為42%以上,可容易地將偏光件2之直交色相調整至偏離中性側的位置,從而可防止有關後述彎曲前後的色相的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此一情形。另一方面,偏光件2之視感度補正單體穿透率超過50%時,偏光度變得過低,有無法達成抗反射之功能的情形,較為不佳。
第1相位差膜3係可製成作為1/4波長(λ/4)板而發揮功能之正A板(positive A plate)。關於正A板,在將其面內中的慢軸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x,其面內中的快軸方向之折射率設為Ny,其厚度方向中之折射率設為Nz時,係滿足Nx>Ny的關係。λ/4板具有將某特定波長之直線偏光轉換成圓偏光(或將圓偏光轉換成直線偏光)之功能。
第1相位差膜3A只要滿足Nx>Ny的關係,即可顯示任意適當折射率之橢圓體。第1相位差膜3A之折射率橢圓體,較佳為顯示Nx>Ny≧Nz(Nz表示其厚度方向中之折射率)的關係。第1相位差膜3A之Nz係數較佳為1至2,更佳為1至1.5,又更佳為1至1.3。
再者,第1相位差膜3A較佳係顯示逆波長分散特性。具體而言,其波長λ[nm]中之面內的相位差值Re(λ)係滿足Re(450)<Re(550)<Re(650)、100nm≦Re(550)≦200nm的關係。藉由滿足如此之關係,而可在後述之顯示裝置10A的正面方向中達成優異的反射色相。Re(550)較佳係在120nm≦Re(550)≦170nm的範圍。
第1相位差膜3A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從使防止彎曲時之皺褶之效果變更顯著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至10μm,更佳為0.5至5μm,又更佳為0.5至3μm。此外,關於第1相位差膜3A之厚度,係測定面內之任意5點的厚度並將該等予以算術平均而得者。
第1相位差膜3A可包含由作為後述之保護膜5、6的材料而例示的樹脂所構成之膜、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等。在由樹脂形成第1相位差膜3A時,其中,較佳為聚碳酸酯系樹脂、環狀烯烴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相位差膜3A較佳為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關於液晶化合物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從其形狀可分類為棒狀型(棒狀液晶化合物)與圓盤狀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盤形液晶化合物)。再者,各自有低分子型及高分子型。此外,所謂高分子,一般係指聚合度為100以上者(高分子物理‧相轉移動力學,土井 正男著,2頁,岩波書店,1992)。
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可使用任意的液晶化合物。再者,亦可使用2種以上之棒狀液晶化合物、2種以上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或棒狀液晶化合物與圓盤狀液晶化合物之混合物。
此外,棒狀液晶化合物較佳為使用例如日本特表平11-513019號公報之請求項第1項、或日本特開2005-289980號公報之第[0026]至[0098]段所記載者。圓盤狀液晶化合物較佳為使用例如日本特開2007-108732號公報之第[0020]至[0067]段、或日本特開2010-244038號公報之第[0013]至[0108]段所記載者。
第1相位差膜3A更佳為使用具有聚合性基之液晶化合物(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圓盤狀液晶化合物)來形成。藉此,可減少光學特性之因溫度所致之變化及因濕度所致之變化。
液晶化合物可為2種以上的混合物。此時,較佳為至少1者係具有2個以上之聚合性基。亦即,第1相位差膜3A較佳為使具有聚合性基之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具有聚合性基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藉由聚合而固定形成之層,如此之層係包含於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此時,在成為層後,係已不需要顯示液晶性。
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圓盤狀液晶化合物所含有之聚合性基的種類,並未受到特別限制,例如較佳為聚合性乙烯性不飽和基或環聚合性基等可進行加成聚合反應之官能基。更具體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醯基。此外,(甲基)丙烯醯基係指包含甲基丙烯醯基及丙烯醯基兩者的概念。
第1相位差膜3A之形成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在預定的基板(包含臨時基板)塗佈包含具有聚合性基之液晶化合物的光學異方性層形成用組成物(以下,簡稱為「組成物」)而形 成塗膜,並對所得之塗膜施行硬化處理(紫外線的照射(光照射處理)或加熱處理),藉此而製造第1相位差膜3。
組成物的塗佈,係可藉由公知的方法,例如線棒塗佈法、擠出塗佈法、直接凹版塗佈法、反向凹版塗佈法、及模具塗佈法(die coating method)而實施。
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上述液晶化合物以外之成分。例如,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聚合起始劑。所使用之聚合起始劑,係因應聚合反應的形式而選擇例如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α-羰基化合物、醇酮醚(Acyloin ether)、經α-烴置換之芳香族醇酮化合物、多核醌化合物、三芳基咪唑二聚物與對胺基苯基酮的組合等。相對於組成物的全固形份,聚合起始劑的使用量較佳為0.01至20質量%,更佳為0.5至5質量%。
再者,從塗佈膜的均勻性及膜的強度之觀點而言,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聚合性單體。聚合性單體可列舉自由基聚合性或陽離子聚合性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多官能性自由基聚合性單體。
此外,就聚合性單體而言,較佳為與上述含有聚合性基之液晶化合物有共聚合性者。具體的聚合性單體可列舉出例如日本特開2002-296423號公報中第[0018]至[0020]段所記載者。相對於液晶化合物之全質量,聚合性單體的使用量較佳為1至50質量%,更佳為2至30質量%。
再者,從塗佈膜的均一性及膜強度之觀點而言,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可列舉出先前公知的化合物。其中,特佳為氟系化合物。具體的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日本特開2001-330725號公報中第[0028]至[0056]段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願2003-295212號說明書中第[0069]至[0126]段所記載之化合物。
再者,在組成物中亦可包含溶劑,較佳為使用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可列舉例如:醯胺(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亞碸(例如二甲基亞碸)、雜環化合物(例如吡啶)、烴(例如苯、己烷)、烷基鹵化物(例如氯仿、二氯甲烷)、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醚(例如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其中,較佳為烷基鹵化物、酮。再者,亦可併用2種以上的有機溶劑。
再者,組成物中亦可包含如偏光件界面側垂直配向劑、空氣界面側垂直配向劑等垂直配向促進劑、以及偏光件界面側水平配向劑、空氣界面側水平配向劑等水平配向促進劑之類的各種配向劑。再者,組成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亦可包含密著改良劑、塑化劑、聚合物等。
在第1相位差膜3A中,亦可包含具有用以規定液晶化合物之配向方向的功能之配向膜。配向膜一般係以聚合物作為主成分。配向膜用聚合物材料係在多數的文獻中有所記載,亦可取得多數的市售品。其中,就聚合物材料而言,較佳為使用聚乙烯醇或聚醯亞胺、其衍生物,特佳為使用改性或未改性的聚乙烯醇。
關於在本實施形態中可使用的配向膜,可參照國際公開第2001/88574號之第43頁第24行至第49頁第8行、日本專利第3907735號公報之第[0071]至[0095]段所記載的改性聚乙烯醇。
此外,對於配向膜可施行通常公知的配向處理。可列舉例如摩擦處理、照射偏光之光配向處理等,從配向膜之表面粗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光配向處理。
配向膜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大多為20μm以下之情形,其中,較佳為0.01至10μm,更佳為0.01至5μm,又更佳為0.01至1μm。
第2相位差膜4A係可作為正C板而發揮功能者,正C板滿足Nz>Nx≧Ny的關係。藉由包含正C板,可減少使後述之顯示裝置10A彎曲時的彎曲部分中之反射光的色相(色調)變化。Nx值與Ny值之差較佳為在Ny值之0.5%以內,更佳為0.3%以內。若為0.5%以內,實質上可視為Nx=Ny。
在第2相位差膜4A中,其波長λ[nm]中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λ)較佳為滿足-300nm≦Rth(550)≦-20nm的關係,更佳為滿足-150nm≦Rth(550)≦-20nm的關係。
第2相位差膜4A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從可防止彎曲時因膜的正面和背面的尺寸變化不同而導致之皺褶的觀點而言,較佳為0.5至10μm,更佳為0.5至5μm,又更佳為0.5至3μm。此外,關於第2相位差膜4A的厚度,係測定面內之任意5點的厚度並將此等予以算術平均而得者。
第2相位差膜4A較佳為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關於液晶化合物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與作為上述第1相位差膜3A之材料所列舉者相同的材料。其中,較佳為使具有聚合性基之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具有聚合性基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藉由聚合而固定形成之層。此時,在成為層後,係已不需要顯示液晶性。
圓偏光板1A所含有之層中,除了偏光件2以外,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較佳為1層或2層。若將相位差膜作為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則可使厚度變薄,故與使用厚類型時的情形相比,在以相同的半徑彎曲時的相位差層尺寸變化會變小,結果可抑制相位差變化,故為較佳。
此外,關於第1相位差膜3A及第2相位差膜4A,並非一定需限定為包含使上述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的構成,亦可使用例如藉由將包含熱可塑性樹脂之膜進行延伸(單軸延伸或二軸延伸等)而賦予上述相位差值之第1相位差膜3A及第2相位差膜4A。
保護膜5、6係作為保護偏光件2之保護層而發揮功能者,係至少在偏光件2的外側之面(與面向第1相位差膜3A之側為相反側的面)配置保護膜5。再者,亦可在偏光件2之內側的面(面向第1相位差膜3A之側的面)配置保護膜6。
就保護膜5、6之材料而言,可使用例如具有透光性(較佳為光學透明的)之熱可塑性樹脂,例如,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降莰烯系樹脂等)等聚烯烴系樹脂,如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等纖維素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或此等的混合物、共聚物等。亦即,第1相位差膜3可兼任保護膜5、6之角色。
再者,保護膜5、6亦可為兼具如相位差膜或增亮膜之光學功能的保護膜。例如,可藉由將包含上述熱可塑性樹脂之膜進行延伸(單軸延伸或二軸延伸等)、或者是在前述膜上形成液晶層等,而作成經賦予任意相位差值之相位差膜。
就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而言,例如,除了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等鏈狀烯烴的均聚物以外,亦可列舉包含2種以上之鏈狀烯烴的共聚物。
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係以環狀烯烴作為聚合單位而聚合成之樹脂的總稱。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的具體例可列舉例如:環狀烯烴之開環(共)聚合物、環狀烯烴的加成聚合物、環狀烯烴與如乙烯或丙烯等鏈狀烯烴的 共聚物(具代表性者是隨機共聚物)、及將此等以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進行改性後的接枝聚合物、以及該等的氫化物等。其中,就環狀烯烴而言,係以經使用降莰烯或多環降莰烯系單體等降莰烯系單體而成之降莰烯系樹脂為適用。
纖維素酯系樹脂係由纖維素與脂肪酸所成之酯。纖維素酯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纖維素三丙酸酯、纖維素二丙酸酯等。再者,亦可使用此等的共聚物、或羥基之一部經其他取代基修飾後者。其中,特佳為纖維素三乙酸酯(亦即三乙酸纖維素,TAC)。
聚酯系樹脂係具有酯鍵之上述纖維素酯系樹脂以外的樹脂,一般而言,係由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與多元醇之聚縮合物所構成者。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使用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可列舉例如: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甲酸二甲酯等。多元醇可使用二醇,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環己烷二甲醇等。
聚酯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酯、聚萘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酯。
聚碳酸酯系樹脂係包含:經由碳酸酯基而鍵結有單體單位之聚合物。聚碳酸酯系樹脂亦可為例如聚合物骨架經修飾之被稱為改性聚碳酸酯的樹脂、或共聚合聚碳酸酯等。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係以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作為主要構成單體之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具體例係例如包含: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樹脂等)、甲基丙烯酸甲酯與具有脂環族烴基之化合物的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莰酯共聚物等)。較佳為使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C1-6(碳數1至6之)烷基酯為主成分的聚合物。更佳為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成分(50至100重量%,較佳為70至100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
保護膜5、6之厚度較佳為10μm至200μm,更佳為10μm至100μm,又更佳為15μm至95μm。就保護膜5、6而言,其面內相位差值Re(550)例如為0nm至10nm,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50)例如為-80nm至+80nm。
就外側之保護膜5而言,在其之與對向於偏光件2之側為相反側的表面上,可因應所需而施行硬塗層處理、抗反射處理、抗黏著處理、抗眩光處理等表面處理。此時的保護膜5的厚度是5mm以下,較佳為1mm以下,更佳為1μm至500μm,又更佳為5μm至150μm。
內側的保護膜6較佳為光學等向性。亦即,此所謂「光學等向性」係指面內相位差值Re(550)為0nm至1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50)為-10nm至+10nm。此時的保護膜6的厚度較佳為20μm至200μm,更佳為30μm至100μm,又更佳為35μm至95μm。
關於接著劑層8,就接著劑而言,係可使用例如:含有藉由如紫外線、可見光、電子射線、X射線等活性能量線之照射而硬化之硬化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較佳為紫外線硬化性接著劑)、或使如聚乙烯醇系樹脂等接著劑成分溶解或分散於水中而成的水系接著劑。在圓偏光板1A中,係可藉由隔著接著劑層8來積層第1相位差膜3與第2 相位差膜4A,而防止在彎曲時產生皺摺。再者,於後述之圓偏光板1B中,在藉由隔著接著劑層8來積層λ/2板3B與λ/4板4B時,亦同樣地可防止在彎曲時產生皺摺。
從顯示良好的接著性之觀點而言,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較佳為可使用含有陽離子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及/或自由基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組成物。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係可更包含:用以使上述硬化性化合物開始硬化反應之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及/或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陽離子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環氧系化合物(在分子內具有1個或2個以上之環氧基的化合物)、氧雜環丁烷(oxetane)系化合物(分子內具有1個或2個以上之氧雜環丁烷環之化合物)、或此等的組合。自由基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分子內具有1個或2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氧基之化合物)、具有自由基聚合性雙鍵之其他乙烯系化合物、或此等的組合。亦可併用陽離子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與自由基聚合性之硬化性化合物。
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中,可因應所需而含有陽離子聚合促進劑、離子阱劑(ion trapping agent)、抗氧化劑、鏈轉移劑、黏著賦予劑、熱可塑性樹脂、填充劑、流動調整劑、塑化劑、消泡劑、抗靜電劑、調平劑、溶劑等添加劑。
使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來將相位差膜3A、4A貼合時,隔著作為接著劑層8之活性能量線硬化性接著劑來積層相位差膜3A與相位差膜4A後,照射如紫外線、可見光、電子射線、X射線等活性能量線使接著劑層硬化。其中較佳為紫外線,此時的光源可使用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化學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 銀燈、金屬鹵化物燈等。使用水系接著劑時,只要在隔著水系接著劑來積層相位差膜3A與相位差膜4A後加熱乾燥即可。
接著劑層8的厚度較佳為0.5至5μm,更佳為0.5至3μm。
接著劑層8在溫度30℃的儲存彈性模數(storage elastic modulus)較佳為600MPa至4000MPa,更佳為700MPa至3500MPa,又更佳為1000MPa至3000MPa,最佳為1500MPa至3000MPa。若以顯示如此之儲存彈性模數的較硬的接著劑層8來貼合相位差膜3A、4A彼此,則可更容易防止彎曲時在相位差層產生皺摺。
關於接著劑層8在溫度30℃之儲存彈性模數,若可利用下述方法直接測定在圓偏光板1中之接著劑層8在溫度30℃的儲存彈性模數時,即設為其測定值。另一方面,若不能直接測定時,則可設為與「依據和形成接著劑層8時相同之條件(接著劑的種類、硬化條件)在剝離紙上形成接著層試驗片,將該接著層試驗片從剝離紙剝離後,利用下述方法測定出之儲存彈性模數」相同的值。
接著劑層8或接著層試驗片之儲存彈性模數,係可藉由市售的動態黏彈性裝置來測定,例如可藉由IT計測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製之製品名DVA-220來測定。
黏著劑層8中,就黏著劑而言,可適當選擇以往公知者,只要為在偏光板所暴露之高溫環境、濕熱環境或高溫與低溫反覆的環境下具有不會產生剝離等之程度的接著性者即可。具體而言,可列舉如丙烯酸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等,就透明性、耐候性、耐熱性、加工性之觀點而言,特佳為丙烯酸系黏著劑。
黏著劑可視需要而適當地調配黏著賦予劑、塑化劑、由玻璃繊維、玻璃珠、金屬粉、其他的無機粉末所成之填充劑、顏料、著色劑、填充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矽烷偶合劑等各種添加劑。
黏著劑層8通常係藉由使黏著劑的溶液於離型片上,將黏著劑予以塗佈並乾燥而形成。關於塗佈在離型片上,係例如可採用逆向塗布、凹版塗布等輥塗布法、旋塗法、網板印刷法、噴注塗布法、浸漬法、噴塗法等。設有黏著劑層之離型片可藉由將其轉印的方法等來利用
黏著劑層8之厚度通常3至100μm左右,較佳為5至50μm。
(第2實施形態)
針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例如第3圖所示之圓偏光板1B、以及第4圖所示之具備圓偏光板1B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10B進行說明。此外,第3圖係顯示圓偏光板1B之構成之剖面圖。第4圖係顯示具備圓偏光板1B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10B之構成之剖面圖。再者,以下的說明中,針對與上述圓偏光板1A同等的部位,係省略說明,同時在圖式中賦予相同的符號。
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B具備:偏光件2、以及在偏光件2之一面側所配置的包含1/2波長(λ/2)板3B及1/4波長(λ/4)板4B之相位差層RF。再者,在偏光件2的兩面,分別配置著保護膜(保護層)5、6。
在偏光件2的一面側,隔著PSA層(黏著劑層)7積層有λ/2板3B。λ/2板3B與λ/4板4B係隔著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8而積層。在圓偏光板1之面向λ/4板4B之面,配置有用以積層後述顯示面板20的 PSA層(黏著劑層)9。此外,在此PSA層9之表面,在使用前係貼合著剝離膜(未圖示)。再者,PSA層7、9係例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而形成。
λ/2板3B係對入射光之電場振動方向(偏光面)賦予π(=λ/2))之相位差者,具有改變直線偏光之方向(偏光方位)之功能。再者,若將圓偏光之光進行入射時,亦可使圓偏光之旋轉方向變成逆旋轉。
在λ/2板3B中,於特定波長λ nm中之面內相位差值Re(λ)係滿足Re(λ)=λ/2。只要在可見光域之任何波長(例如550nm)中有達成此公式即可。其中,較佳為波長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550)係滿足210nm≦Re(550)≦300nm。此外,更佳為滿足220nm≦Re(550)≦290nm。
在波長550nm所測定之λ/2板3B之厚度方向之相位差值Rth(550)較佳為-150至150nm,更佳為-100至100nm。
λ/2板3B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從使防止皺褶之效果變更顯著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至10μm,更佳為0.5至5μm,又更佳為0.5至3μm。此外,關於λ/2板3B之厚度,係測定面內之任意5點的厚度並將該等予以算術平均而得者。若為以往使用之樹脂膜,則本來就不容易產生皺褶。
λ/2板3B較佳係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關於液晶化合物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從其形狀可分類為棒狀型(棒狀液晶化合物)與圓盤狀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盤形液晶化合物)。再者,各自有低分子型及高分子型。此外,所謂高分子一般係指聚合度為100以上者(高分子物理‧相轉移動力學,土井 正男著,2頁,岩波書店,1992)。
在本實施形態中,亦可使用任意的液晶化合物。再者,亦可使用2種以上之棒狀液晶化合物、2種以上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或棒狀液晶化合物與圓盤狀液晶化合物之混合物。
此外,棒狀液晶化合物較佳為使用例如日本特表平11-513019號公報之請求項第1項、或日本特開2005-289980號公報之第[0026]至[0098]段所記載者。圓盤狀液晶化合物較佳為使用例如日本特開2007-108732號公報之第[0020]至[0067]段、或日本特開2010-244038號公報之第[0013]至[0108]段所記載者。
λ/2板3B更佳為使用具有聚合性基之液晶化合物(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圓盤狀液晶化合物)來形成。藉此,可減少光學特性之因溫度所致之變化及因濕度所致之變化。
液晶化合物可為2種以上的混合物。此時,較佳為至少1者係具有2個以上之聚合性基。亦即,λ/2板3B較佳為使具有聚合性基之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具有聚合性基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藉由聚合而固定形成之層。此時,在成為層後,係已不需要顯示液晶性。
棒狀液晶化合物或圓盤狀液晶化合物所含有之聚合性基的種類,並未受到特別限制,例如較佳為聚合性乙烯性不飽和基或環聚合性基等可進行加成聚合反應之官能基。更具體而言,可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醯基。
λ/2板3B之形成方法,並未受到特別限制,可列舉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在預定的基板(包含臨時基板)塗佈包含具有聚合性基之液晶化合物的光學異方性層形成用組成物(以下,簡稱為「組成物」)而形成塗膜, 並對所得之塗膜施行硬化處理(紫外線的照射(光照射處理)或加熱處理),藉此而製造λ/2板3B。
組成物的塗佈,係可藉由公知的方法,例如線棒塗佈法、擠出塗佈法、直接凹版塗佈法、反向凹版塗佈法、及模具塗佈法而實施。
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上述液晶化合物以外之成分。例如,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聚合起始劑。所使用之聚合起始劑,係因應聚合反應的形式而選擇例如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α-羰基化合物、醇酮醚、經α-烴置換之芳香族醇酮化合物、多核醌化合物、三芳基咪唑二聚物與對胺基苯基酮的組合等。相對於組成物的全固形份,聚合起始劑的使用量較佳為0.01至20質量%,更佳為0.5至5質量%。
再者,從塗佈膜的均勻性及膜的強度之觀點而言,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聚合性單體。聚合性單體可列舉自由基聚合性或陽離子聚合性之化合物。其中,較佳為多官能性自由基聚合性單體。
此外,就聚合性單體而言,較佳為與上述含有聚合性基之液晶化合物有共聚合性者。具體的聚合性單體可列舉出例如日本特開2002-296423號公報之第[0018]至[0020]段所記載者。相對於液晶化合物之全質量,聚合性單體的使用量較佳為1至50質量%,更佳為2至30質量%。
再者,從塗佈膜的均一性及膜強度之觀點而言,在組成物中亦可含有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可列舉出先前公知的化合物。其中,特佳為氟系化合物。具體的界面活性劑可列舉例如:日本特開2001-330725 號公報之第[0028]至[0056]段所記載之化合物、日本特願2003-295212號說明書之第[0069]至[0126]段所記載之化合物。
再者,在組成物中亦可包含溶劑,較佳為使用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可列舉例如:醯胺(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亞碸(例如二甲基亞碸)、雜環化合物(例如吡啶)、烴(例如苯、己烷)、烷基鹵化物(例如氯仿、二氯甲烷)、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醚(例如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其中,較佳為烷基鹵化物、酮。再者,亦可併用2種以上的有機溶劑。
再者,組成物中亦可包含如偏光件界面側垂直配向劑、空氣界面側垂直配向劑等垂直配向促進劑、以及偏光件界面側水平配向劑、空氣界面側水平配向劑等水平配向促進劑之類的各種配向劑。再者,組成物中,除了上述成分以外,亦可包含密著改良劑、塑化劑、聚合物等。
在λ/2板3B中,亦可包含具有用以規定液晶化合物之配向方向的功能之配向膜。配向膜一般係以聚合物作為主成分。配向膜用聚合物材料係在多數的文獻中有所記載,亦可取得多數的市售品。其中,就聚合物材料而言,較佳為使用聚乙烯醇或聚醯亞胺、其衍生物,特佳為使用改性或未改性的聚乙烯醇。
關於在本實施形態中可使用的配向膜,可參照國際公開第2001/88574號之第43頁第24行至第49頁第8行、日本專利第3907735號公報之第[0071]至[0095]段所記載的改性聚乙烯醇。
此外,對於配向膜可施行通常公知的配向處理。可列舉例如摩擦處理、照射偏光之光配向處理等,從配向膜之表面粗度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光配向處理。
配向膜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大多為20μm以下之情形,其中,較佳為0.01至10μm,更佳為0.01至5μm,又更佳為0.01至1μm。
λ/4板4B係對入射光之電場振動方向(偏光面)賦予π/2(=λ/4)之相位差者,具有將某特定之波長的直線偏光轉換成圓偏光(或將圓偏光轉換成直線偏光)之功能。
在λ/4板4B中,於特定波長λ nm中之面內的相位差值Re(λ)係滿足Re(λ)=λ/4。只要在可見光域之任何波長(例如550nm)有達成此公式即可。其中,較佳為波長550nm之面內相位差值Re(550)係滿足100nm≦Re(550)≦160nm,再者,更佳為滿足110nm≦Re(550)≦150nm。
在波長550nm所測定之λ/4板4B之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50)較佳為-120至120nm,更佳為-80至80nm。
λ/4板4B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制,從可在彎曲時防止因尺寸變化之差異所造成之皺褶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至10μm,更佳為0.5至5μm,又更佳為0.5至3μm。再者,關於λ/4板4B之厚度,係測定面內之任意5點的厚度並將該等予以算術平均而得者。
λ/4板4B較佳為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關於液晶化合物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使用與作為上述λ/2板3B之材料所列舉者相同的材料。其中,較佳為使具有聚合性基之棒狀液晶化合物或 具有聚合性基之圓盤狀液晶化合物藉由聚合而固定形成之層。此時,在成為層後,係已不需要顯示液晶性。
圓偏光板1B所含有之層中,除了偏光件2以外,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較佳為1層或2層。除了偏光件2以外,當含有3層以上之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時,由於可能產生皺摺之層的數目變多,故推測在彎曲時容易產生皺摺。
此外,關於λ/2板3B及λ/4板4B,並非一定需限定為包含使上述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的構成,亦可使用例如藉由將包含熱可塑性樹脂之膜進行延伸(單軸延伸或二軸延伸等)而賦予上述相位差值之第1相位差膜3A及第2相位差膜4A。
保護膜5、6係作為保護偏光件2之保護層而發揮功能者,係至少在偏光件2的外側之面(與面向λ/2板3B之側為相反側的面)配置保護膜5。再者,亦可在偏光件2之內側的面(面向λ/2板3B之側的面)配置保護膜6。
〔顯示裝置〕
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可用於如第2圖及第4圖所示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10A、10B。可彎曲的顯示裝置10A、10B之具體例可列舉出:有機EL顯示裝置、利用圓偏光的液晶顯示裝置(具代表性者是VA(Vertical Alignment)模式的液晶顯示裝置)、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顯示器等。其中,本實施形態的圓偏光板1A、1B係特別適用於可彎曲的有機EL顯示裝置。
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A、10B係如第2圖所示,具備:可彎曲的顯示面板20、以及在顯示面板20之觀看側所配置之上述圓偏光板1A、1B。第2圖所示之顯示裝置10A中,圓偏光板1A係以使偏光件2成為觀看側且使第2位差相膜4A成為顯示面板20側之方式,隔著PSA層9而貼附於顯示面板20之觀看側的面。另一方面,第4圖所示之顯示裝置10B中,圓偏光板1b係以使偏光件2成為觀看側且使第2位差相膜4B成為顯示面板20側之方式,隔著PSA層9而貼附於顯示面板20之觀看側的面。
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A中,係藉由使外光從顯示面板20之觀看側入射,而使通過偏光件2之光成為直線偏光。此直線偏光之光,係通過作為λ/4板之第1相位差膜3A及第2相位差膜4A而成為圓偏光。此圓偏光之光,係藉由被顯示面板20反射而成為與入射時反轉的圓偏光。被顯示面板20反射之圓偏光的光,係在再度通過作為λ/4板之第1相位差膜3及第2相位差膜4A時,成為與入射時直交的直線偏光。所以,此直線偏光的光係被偏光件2所遮斷。結果,可抑制由外光反射所造成之影響。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B中,係藉由使外光從顯示面板20之觀看側入射,而使通過偏光件2之光成為直線偏光。此直線偏光之光,係在通過λ/2板3B而使直線偏光之方向轉換後,通過λ/4板4B而成為圓偏光。此圓偏光之光,係藉由被顯示面板20反射而成為與入射時反轉的圓偏光。被顯示面板20反射之圓偏光的光,係在再度通過λ/4板4B及λ/2板3B時,成為與入射時直交的直線偏光。所以,此直線偏光的光係被偏光件2所遮斷。結果,可抑制由外光反射所造成之影響。
〔有機EL元件〕
就顯示面板20之一例而言,係包含例如第5圖所示之有機EL元件200。此外,第5圖係顯示有機EL元件200之構成之剖面圖。
具體而言,此有機EL元件200具有基板210、第1電極220、有機EL層230、第2電極240、覆蓋此等的密封層250。再者,有機EL元件200可因應所需而例如在基板210上設置平坦化層(未圖示),也可設置用以防止第1電極220與第2電極240之間的短路之絕緣層(未圖示)。
基板210係由具有可撓性之材料所構成。若使用具有可撓性之基板210,即可使顯示裝置10A、10B以上述曲率半徑進行彎曲。再者,由於可使用所謂的滾筒對滾筒(roll-to-roll)之製程來製造有機EL元件200,故可實現低成本及大量生產。再者,基板210較佳為由具有屏障性的材料所構成。如此之基板210可保護有機EL層230免受氧或水分影響。
具有屏障性及可撓性之基板210的具體材料,可列舉例如:經賦予可撓性之薄玻璃、經賦予屏障性之熱可塑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膜、合金、金屬等。
熱可塑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可列舉例如:聚酯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矽氧(silicone)系樹脂、氟系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樹脂。合金可列舉例如:不鏽鋼、36合金、42合金。金屬可列舉例如:銅、鎳、鐵、鋁、鈦。
基板210的厚度較佳為5μm至500μm,更佳為5μm至300μm,又更佳為10μm至200μm。若為如此之厚度,可使顯示裝置10A、 10B以上述之曲率半徑彎曲。再者,有機EL元件200可適用於滾筒對滾筒之製程。
第1電極220可作為陽極而發揮功能。此時,構成第1電極之材料,從容易達成電洞注入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工作函數較大的材料。如此之材料的具體例可列舉: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添加有氧化矽之氧化銦錫(ITSO)、含有氧化鎢之氧化銦(IWO)、含有氧化鎢之氧化銦鋅(IWZO)、含有氧化鈦之氧化銦(ITiO)、含有氧化鈦之氧化銦錫(ITTiO)、含有鉬之氧化銦錫(ITMO)等透明導電性材料、以及金、銀、白金等金屬及此等的合金。
有機EL層230係包含各種有機薄膜之積層體。具體而言,此有機EL層230係具有:由電洞注入性有機材料(例如三苯胺衍生物)所構成,且為了提升來自陽極之電洞注入效率而設置之電洞注入層230a;由例如銅酞菁所構成之電洞輸送層230b;由發光性有機物質(例如蒽、雙[N-(1-萘基)-N-苯基]聯苯胺、N,N’-二苯基-N-N-雙(1-萘基)-1,1’-(聯苯基)-4,4’-二胺(NPB))所構成之發光層230c;由例如8-羥基喹啉鋁錯合物所構成之電子輸送層230d;以及由電子注入性材料(例如苝衍生物、氟化鋰)所構成,且為了提升來自陰極之電子注入效率而設置之電子注入層230e。
除此以外,有機EL層230亦可採用可使發光層230c中之電子與電洞再結合而產生發光之任意適當的組合。有機EL層230之厚度,係為了盡可能使發光之光穿透而較佳為盡可能地薄,具體而言為5nm至200nm,較佳為10nm左右。
第2電極240係可作為陰極而發揮功能。此時,構成第2電極240之材料,從容易進行電子注入並提升發光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 工作函數較小的材料。如此之材料的具體例可列舉:鋁、鎂、及此等的合金。
密封層250係可由屏障性及透明性優異的材料所構成。構成密封層250之材料可列舉例如環氧樹脂、聚脲等。再者,密封層250係可藉由將環氧樹脂(環氧樹脂接著劑)塗佈並在於其上貼附屏障性薄片而形成。
有機EL元件200可藉由滾筒對滾筒之製程來連續地製造。有機EL元件200可根據以例如日本特開2012-169236號公報所記載之順序為基準的製程來製造。前述公報的記載係作為參考而援用併入本說明書。再者,有機EL元件200係與長尺狀的圓偏光板1A、1B以滾筒對滾筒之製程連續地積層,而連續地製造有機EL顯示裝置。
此外,可彎曲的有機EL顯示裝置之詳細內容係記載於例如日本專利第4601463號公報或日本專利第4707996號公報。此等記載係作為參考而援用併入本說明書。
此外,上述顯示面板20中,雖有例示關於使用有機EL元件200之態樣,惟並非一定需限定於該態樣,本發明所適用之顯示裝置10A、10B係例如亦可為具備「包含液晶顯示元件之顯示面板20」與「在顯示面板20的觀看側所配置之圓偏光板1A、1B」之態樣。
〔顯示裝置之彎曲方向〕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A、10B,如第6A圖至第6D圖所示,亦包含彎曲的狀態(固定成彎曲的狀態)。此外,第6A圖至第6D圖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10A、10B之彎曲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而言,此顯示裝置10A、10B係能以例如第6A圖及第6B圖所示之折疊式之方式而在中央部彎曲。再者,從最大限度地確保設計性及顯示畫面之觀點而言,如第6C圖及第6D圖所示,亦可在端部彎曲。
再者,顯示裝置10A、10B係如第6A圖至第6D圖所示,可沿著其長邊方向彎曲,亦可沿著其短邊方向彎曲。亦即,顯示裝置10A、10B係只要因應其用途而使特定的部分(例如四角的一部或全部往斜方向)彎曲即可。
顯示裝置10A、10B之至少一部分較佳係以曲率半徑(彎曲半徑)為10mm以下進行彎曲,更佳為8mm以下,又更佳為4mm以下。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A、10B,係在以如此之非常小的曲率半徑彎曲的狀態下減少反射光的色相(色調)變化,並且不容易在圓偏光板1A及1B產生皺摺。再者,彎曲半徑的下限值沒有特別的限定,可為0mm,亦可超過0mm。
參照第7圖(a)、(b)來說明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與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與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及第1相位差膜3A之慢軸方向的關係。此外,第7圖(a)、(b)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與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及第1相位差膜3A之慢軸方向的關係之示意圖。此外,第7圖(a)、(b)中,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係以「實線」表示,第1相位差膜3A之慢軸方向係以「虛線」表示。
如第7圖(a)、(b)所示,顯示裝置10A係至少具有:平坦部10a;以及彎曲部10b,其係從位於平坦部10a端部之直線狀的彎曲開始線L(第7圖(a)、(b)中所示之雙點虛線)開始並沿著與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彎曲方向)而彎曲。此時,從平坦部10a的法線方向(第7圖(a)、(b)中的 Z軸方向)來觀看該顯示裝置10A時,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係相當於與直線狀之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第7圖(a)、(b)中的Y軸方向)。
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10A中,在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時,相對於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0°),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係設定為-5°至5°或85°至95°的範圍,較佳為設定為0°(參照第7圖(a))或90°(參照第7圖(b))。
本實施形態的顯示裝置10A中,在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時,相對於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0°),第1相位差膜3A之慢軸方向係設定為40°至50°或-50°至-40°的範圍,較佳為設定為45°或-45°(參照第7圖(a)、(b))。
相對於此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如第6(a)至6(d)圖所示,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係設定為相對於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而成為角度α。亦即,以相對於顯示裝置10A的彎曲方向而使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成為角度α之方式,在顯示面板20的面上配置圓偏光板1A。
具體而言,在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時,從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係設定成使該角度α成為-5°至5°或85°至95°的範圍,較佳為0°或90°。藉由成為此範圍之方式來調整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角度α),可抑制由彎曲導致之色變化。
參照第8圖(a)、(b)來說明顯示裝置10B之彎曲方向(與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與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的關係、以及λ/2板3B之慢軸方向與λ/4板4B之慢軸方向的關係。此外,第8圖(a)、(b)係用以說明顯示裝置10B之彎曲方向與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之關係、以及λ/2板3B之慢軸方向與λ/4板4B之慢軸方向的關係之示意圖。此外,第8圖 (a)、(b)中,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係以「虛線」表示,λ/2板3B之慢軸方向係以「1點鏈線」表示,λ/4板4B之慢軸方向係以「實線」表示。
如第8圖(a)、(b)所示,顯示裝置10B係至少具有:平坦部10a;以及彎曲部10b,其係從位於平坦部10a端部之直線狀的彎曲開始線L(第8圖(a)、(b)中所示之雙點虛線)開始並沿著與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彎曲方向)而彎曲。此時,從平坦部10a的法線方向(第8圖(a)、(b)中的Z軸方向)來觀看該顯示裝置10 B時,顯示裝置10 B的彎曲方向係相當於與直線狀之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第8圖(a)、(b)中的Y軸方向)。
本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10B中,在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時,相對於λ/4板4B之慢軸方向(0°),顯示裝置10B之彎曲方向係設定在-10°至10°(第8圖(a)中為0°)或80°至100°(第8圖(b)中為90°)之範圍,較佳設定為-5°至5°或85°至95°之範圍,更佳設定為0°或90°。
此時,λ/2板3B之慢軸方向係設定為相對於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而成為角度α。亦即,以使λ/2板3B之慢軸方向相對於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而成為角度α的方式,在顯示面板20之面上配置圓偏光板1B。
再者,λ/4板4B之慢軸方向係設定為相對於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而成為角度β。亦即,以使λ/4板4B之慢軸方向相對於偏光件2之吸收軸方向而成為角度β的方式,在顯示面板20之面上配置圓偏光板1B。此外,角度α及角度β均為以偏光件2之吸收軸為基準且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之角度。關於角度β,在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時,相對於偏光件2 之吸收軸方向(0°),λ/4板4之慢軸方向係設定在-20°至20°(第8圖(a)、(b)中為-15°)之範圍。
具體地說明角度α與角度β之較佳組合。角度α較佳為-80°至-70°,更佳為-78°至-70°,又更佳為-76°至-70°。此時,角度β較佳為-20°至-10°,更佳為-18°至-10°,又更佳為-16°至-10°。
再者,角度α較佳為80°至70°,更佳為78為至70為,又更佳為76為至70為。此時,角度β較佳為20°至10°,更佳為18°至10°,又更佳為16°至10°。
藉由以設為如此範圍的方式調整λ/2板3B之慢軸方向(角度α)以及λ/4板4B之慢軸方向(角度β),可抑制由彎曲導致之色變化。
〔彎曲前後之圓偏光板之色相變化〕
另外,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之特徵在於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在CIE1976L*a*b*色空間之符號不會跨越a*b*色度座標中之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亦即,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係設定成不會跨越a*b*色度座標中之a*座標軸且不會跨越b*座標軸之值。藉此,即使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有變化,亦可使此色相的變化不明顯。
此外,彎曲開始前後,當即使a*值及b*值之至少一者為0但另一符號無變化時,即為在彎曲前後符號無變化者。亦即,此情形係視為不會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
較佳為在「以使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成為外側(OUT)的方式彎曲顯示裝置10A、10B之情況」以及「以使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顯示裝置10A、10B之情況」 中之至少一種情況下使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不會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更佳為在任一種情況下符號均無變化。
具體而言,參照第9圖說明圓偏光板1A、1B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此外,第9圖係用以說明「圓偏光板1A、1B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的a*b*色度座標圖。
關於圓偏光板1A、1B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若使用被稱為SCE方式之經除去正反射光而測定色相的方法,因色相的評估會較接近目視,故為較佳。
反射色相之測定,可使用CM-2600d(KONICA MINOLTA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分光測色計)來進行。根據「JIS Z 8722:2009」,設定條件可設定如下。
‧光源:D65光源
‧測定徑:8mm
‧視野:2°
‧幾何條件:幾何條件c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係在圓偏光板1A、1B之與偏光件2側為相反側之面隔著PSA層9而配置鋁之反射板,依據彎曲前之SCE方式進行色相的測定。亦即,在第1圖所示之圓偏光板1A之情況中,係在第2相位差膜4A側之面隔著PSA層9而配置鋁之反射板。另一方面,在第3圖所示之圓偏光板1B之情況中,係在相位差層RF側之面隔著PSA層9而配置鋁之反射板。其後,將彎曲圓偏光板1A、1B時的曲率半徑設為5mm, 在進行至少1次之彎曲後,再次在圓偏光板1A、1B之與偏光件2側為相反側之面配置鋁之反射板,依據彎曲後之SCE方式進行色相的測定。然後,針對圓偏光板1A、1B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
在本實施形態中,關於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所謂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之情況,係與例如第9圖所示之a*b*色度座標圖中,未橫跨在a*b*色度座標中之a*座標軸以及b*座標軸兩旁之象限此一情形為相同意義。在此情況下,即使在彎曲前後之圓偏光板1A、1B之色相有變化,亦可使該色相之變化不明顯。另一方面,若橫跨了在a*b*色度座標中之a*座標軸或b*座標軸之兩旁的象限,則會變得容易看到色相的變化(第9圖中之「×」)。
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中,如此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係設定為不會跨越在a*b*色度座標中之a*座標軸及b*座標軸之值。藉由調整圓偏光板1A、1B之色相、調整圓偏光板1A、1B之相位差值,可變更該色相。再者,藉由調整相位差膜之波長分散性,亦有效於控制色相。例如,在使圓偏光板1A、1B之相位差值提升時,會使a*值及b*值變低,在使圓偏光板1A、1B之相位差值下降時,會使a*值及b*值變高。
偏光板(由偏光件2以及在其單面或兩面隔著接著劑層8貼合之保護膜5、6所構成之積層體)之色相係以Hunter 1948 Lab色空間表現,彎曲前的直交a值較佳為-10以上10以下,更佳為-5以上5以下。再 者,偏光板的彎曲前之直交b值較佳為-25以上0以下,更佳為-20以上0以下。測定偏光板之色相時的設定條件係可設定如下。
‧光源:C光源
‧視野:2°
若為上述之範圍,則初期的反射色相不會有問題,可容易藉由彎曲方向與相位差膜之相位差值的組合,以使彎曲前後不會橫跨象限的方式進行調整。
再者,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中,於彎曲前之反射色相中,a*值較佳為-8以上8以下,更佳為-5以上5以下。另一方面,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中,於彎曲前之反射色相中,b*值較佳為-10以上0以下,更佳為-5以上0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中,於彎曲後之反射色相中,a*值較佳為-8以上8以下,更佳為-5以上5以下。另一方面,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中,於彎曲後之反射色相中,b*值較佳為-10以上0以下,更佳為-5以上0以下。
本實施形態之圓偏光板1A、1B中,於彎曲前後之反射色相中,由a*值及b*值之差△a*、△b*所求得之色差值較佳為0以上5以下,更佳為0以上3以下。此外,色差值係由〔(△a*)2+(△b*)2〕1/2算出。
此外,本發明並非一定需限定為上述實施形態,在未脫離本發明之趣旨的範圍內可施加各種變更。
例如,上述顯示裝置10A、10B的輸入方式可為具備觸碰感測器之構成。具體而言,如第10圖所示之顯示裝置30所示,除了上述顯示裝置10A、 10B的構成以外,亦可設為具備觸碰感測器40及窗膜50之構成。此外,第10圖係顯示具備圓偏光板1A、1B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30的其他構成例之剖面圖。另外,關於圓偏光板,可為第1圖所示之圓偏光板1A,亦可為第3圖所示之圓偏光板1B。
在第10圖所示之顯示裝置30中,觸碰感測器40較佳為配置在圓偏光板1A、1B之面向顯示面板20之側,窗膜50較佳為配置在圓偏光板1A、1B之與面向顯示面板20之側為相反之側。若圓偏光板1A、1B存在於觸碰感測器40的觀看側時,觸碰感測器40的圖案係變得不易觀看,使顯示面板20所顯示之影像的可見性變佳,故而較佳。
所以,在第10圖所示之顯示裝置30中,係具有依序將顯示面板20、觸碰感測器40、圓偏光板1A、1B、窗膜50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等予以積層而成的構成。再者,在窗膜50、圓偏光板1A、1B、觸碰感測器40之任一層的至少一面,亦可設置後述的遮光圖案。
此外,關於觸碰感測器40及窗膜50之積層順序,並非一定需限定為上述構成,例如,亦可為依序將顯示面板20、圓偏光板1A、1B、觸碰感測器40、窗膜50予以積層而成的構成。
再者,關於窗膜50,其可為構成上述圓偏光板1A、1B之保護膜5,此窗膜50亦可為兼任圓偏光板1A、1B之保護膜5之構成。
再者,本發明中,雖然省略圖示,但除了上述顯示裝置10A、10B之構成以外,亦可設為在圓偏光板1A、1B之與面向顯示面板20之側為相反之側具備觸碰感測器40之構成。
(窗膜)
窗膜50係配置在可彎曲的顯示裝置30的觀看側,擔任保護層的角色,以保護其他構成要素免受來自外部的衝撃或溫濕度等環境變化。以往,如 此之保護層係使用玻璃,惟在可彎曲的顯示裝置30中之窗膜50並非如玻璃般剛硬,而是具有可彎曲的特性。
窗膜50具有可彎曲的透明基材51以及在透明基材51的至少一面所設置之硬塗層52。第10圖所示之顯示裝置30中,構成窗膜50之硬塗層52,係設置在透明基材51的與圓偏光板1A、1B為相反側之面。此硬塗層52係成為顯示裝置30的最外層,與外氣(空氣)接觸。再者,硬塗層52亦可設置在透明基材51的圓偏光板1A、1B側之面。另外,硬塗層52可僅設置在透明基材51的單面,亦可設置在透明基材51的兩面。
(透明基材)
透明基材51係可見光線的穿透率為70%以上,較佳為80%以上。再者,透明基材51的厚度為5至200μm,較佳為20至100μm。
透明基材51只要是具有透明性之高分子膜即可使用任意者。具體而言,可列舉:由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具有降莰烯或環烯烴之單體單元的環烯烴系衍生物等聚烯烴類,二乙酸纖維素、三乙酸纖維素、丙酸纖維素等(改性)纖維素類、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物等丙烯酸類、苯乙烯(共)聚合物等聚苯乙烯類、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類、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類、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類、聚氯乙烯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芳酯等聚酯類、尼龍等聚醯胺類、聚醯亞胺類、聚醯胺醯亞胺類、聚醚醯亞胺類、聚醚碸類、聚碸類、聚乙烯醇類、聚乙烯縮醛類、聚胺甲酸乙酯類、環氧樹脂類等高分子所形成的膜。再者,可使用此等的未延伸膜、單軸延伸膜或2軸延伸膜。
在透明基材51中,可將此等高分子分別單獨或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在上述透明基材51中,較佳為使用透明性及耐熱性優異的聚醯 胺膜、聚醯胺醯亞胺膜或聚醯亞胺膜、聚酯系膜、烯烴系膜、丙烯酸系膜、纖維素系膜。
在高分子膜中,亦較佳為使氧化矽等無機粒子、有機微粒子、橡膠粒子等分散。再者,亦可含有如顏料及染料等著色劑、螢光增白劑、分散劑、塑化劑、熱穩定劑、光穩定劑、紅外線吸收劑、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抗氧化劑、滑劑、溶劑等調配劑。
(硬塗層)
硬塗層52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較佳為2至100μm。硬塗層52的厚度未達2μm時,變得難以確保充分的耐擦傷性。另一方面,硬塗層52的厚度超過100μm時,有發生耐彎曲性降低且因硬化收縮而導致產生捲曲的問題。亦即,硬塗層52的厚度為2μm以上時,變得容易確保充分的耐擦傷性。再者,硬塗層52的厚度為100μm以下時,變得不容易發生耐彎曲性降低且因硬化收縮而導致產生捲曲的問題。
硬塗層52係可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或熱能量使含有形成交聯結構之反應性材料的硬塗層組成物硬化而形成,較佳為藉由活性能量線的照射而硬化者。
所謂活性能量線,係定義為可分解產生活性種之化合物而使活性種產生的能量線。活性能量線可列舉: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及電子射線等。其中,特佳為紫外線。
硬塗層組成物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及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之至少1種聚合物。所謂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係指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之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所具有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只要是可發生自由基聚合反應之官能基即可,可列舉包含碳-碳不飽和雙鍵之基等。具體而言,可列舉乙烯基、(甲基)丙烯醯基等。
此外,前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具有2個以上之自由基聚合性基時,此等自由基聚合性基分別可相同亦可相異。從提升硬塗層52之硬度的觀點而言,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之自由基聚合性基的數目較佳為2個以上。
從反應性高之觀點而言,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較佳為使用在1分子中具有2至6個(甲基)丙烯醯基之被稱為多官能丙烯酸酯單體的化合物或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被稱為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之在分子內具有數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分子量為數百至數千的寡聚物。較佳為含有選自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及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中之1種以上。
所謂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係指具有環氧基、氧雜環丁烷基、乙烯醚基等陽離子聚合性基之化合物。從提升硬塗層52之硬度的觀點而言,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之陽離子聚合性基的數目較佳為2個以上,更佳為3個以上。再者,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環氧基及氧雜環丁烷基中之至少1種作為陽離子聚合性基之化合物。
從伴隨著聚合反應之收縮會變小之觀點而言,以環氧基、氧雜環丁烷基等環狀醚基為較佳。再者,在環狀醚基中,具有環氧基之化合物,係有容易取得多種結構之化合物、不會對所得之硬塗層52的耐久性造成不良影響、以及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相溶性亦容易控制等優點。
再者,環狀醚基中,相較於環氧基,氧雜環丁烷基係有容易提高聚合度、為低毒性、從所得之硬塗層52的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獲得的網絡形成速度快、以及在與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混合的區域中亦沒有未反應的單體殘留在膜中且形成獨立的網絡等優點。
具有環氧基之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可列舉例如:具有脂環族環之多元醇的聚環氧丙基醚(polyglycidyl ether)、或是將含有環己烯環或環戊烯環之化合物利用過氧化氫、過酸等適當的氧化劑進行環氧化而得之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環氧烷(alkylene oxide)加成物之聚環氧丙基醚、脂肪族長鏈多元酸之聚環氧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之均聚物、共聚物等脂肪族環氧樹脂;將雙酚A、雙酚F或氫化雙酚A等雙酚類、或此等環氧烷加成物、己內酯加成物等衍生物與表氯醇等進行反應而製造的環氧丙基醚、及酚醛(novolac)環氧樹脂等,該等為從雙酚類衍生的環氧丙基醚型環氧樹脂等。
硬塗層組成物中可更含有聚合起始劑。聚合起始劑可列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陽離子聚合起始劑、自由基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等,可從其中適當地選擇使用。此等聚合起始劑係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及加熱的至少一種而分解,產生自由基或陽離子,以進行自由基聚合與陽離子聚合。
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只要是可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及加熱之至少任一種而釋放出使自由基聚合開始的物質即可。例如,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列舉:過氧化氫、過氧苯甲酸等有機過氧化物、偶氮雙丁腈等偶氮化合物等。
活性能量線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係有藉由分子的分解而生成自由基之第1型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以及與3級胺共存並藉由奪氫反應而生成自由基之第2型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分別單獨使用或併用。
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只要是可藉由活性能量線照射及加熱之至少任一種而釋放出使陽離子聚合開始的物質即可。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可使用:芳香族錪鹽、芳香族鋶鹽、環戊二烯鐵(II)錯合物等。此等可依據結 構的不同並利用活性能量線照射或加熱的任一種或者是任意者來開始陽離子聚合。
相對於硬塗層組成物的全體(100重量%),可含有聚合起始劑0.1至10重量%。聚合起始劑的含量未達0.1重量%時,硬化無法充分地進行,最終獲得的塗膜難以實現機械物性及密著力。另一方面,聚合起始劑的含量超過10重量%時,有發生由硬化收縮所導致之接著力不佳、破裂現象及捲曲現象之情形。亦即,聚合起始劑之含量為0.1重量%以上時,硬化可充分地進行,最終獲得的塗膜變得容易實現機械物性及密著力。另一方面,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為10重量%以下時,不容易發生由硬化收縮所導致之接著力不佳、破裂現象及捲曲現象。
硬塗層組成物可更含有選自溶劑、添加劑所成群組中之一種以上。溶劑係可使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起始劑溶解或分散者,故若作為本技術領域的硬塗層組成物的溶劑而為周知者,即可無限制地使用。添加劑可更含有無機粒子、調平劑、穩定劑、界面活性劑、抗靜電劑、潤滑劑、防汚劑等。
(觸碰感測器)
觸碰感測器40已提案有電阻膜方式、表面聲波(surface acoustic wave)方式、紅外線方式、電磁誘導方式、靜電容量方式等各種樣式者,可使用任何方式。其中,較佳為靜電容量方式。
靜電容量方式之觸碰感測器40,係區分成活性區域、以及位於此活性區域的外廓部分之非活性區域。活性區域係對應於「在顯示面板20中顯示畫面之區域(顯示部)」的區域,其為感知使用者觸碰之區域。另一方面,非活性區域係對應於「在顯示面板20中不顯示畫面之區域(非顯示部)」的區域。
觸碰感測器40可包含:具有可撓性特性之基板、形成在基板的活性區域之感知圖案、以及形成在基板的非活性區域且使感知圖案隔著墊部分而與外部的驅動電路連接的各感應線。構成觸碰感測器40的基板,通常可使用由高分子材料所構成者。
具有可撓性特性之基板,可使用與窗膜50的透明基材51同樣的材料。從抑制裂縫的方面而言,觸碰感測器40之基板較佳為韌性為2000MPa%以上者。更佳為韌性為2000至30000MPa%者。
此外,基板的靭性(toughness),係定義為「相對於通過構成基板之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實驗而得之應力(MPa)[縱軸],將應變(%)[橫軸]予以製圖,而得到應力-應變曲線(Stress-strain curve),在該曲線中,至破壞點為止之曲線下部面積」。從抑制此觸碰感測器40的龜裂之觀點而言,期望構成觸碰感測器40之基板具有上述範圍的靭性。
感知圖案可具備形成在第1方向之第1圖案及形成在第2方向之第2圖案。第1圖案與第2圖案係配置在彼此不同的方向。若欲使第1圖案及第2圖案形成在同一層且感知到被觸碰之地點,則各個圖案必須電連接。
第1圖案係各單位圖案經由接頭而互相連接之形態。另一方面,第2圖案係成為各單位圖案彼此分離成島狀形態之構造。因此,為了電連接第2圖案,必須有另外的橋電極。
感知圖案可適用周知的透明電極素材。可列舉例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鋅(ZnO)、氧化銦鋅錫(IZTO)、氧化鎘錫(CTO)、PEDOT(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亦即聚(3,4-伸乙基二氧基噻吩))、奈米碳管(CNT)、石墨烯、金屬線等。再者,可將此等單獨或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其中,較佳為使用ITO。
金屬線所使用之金屬沒有特別的限定,可列舉例如:銀、金、鋁、銅、鐵、鎳、鈦、碲(tellurium)、鉻等。再者,可將此等單獨或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橋電極可隔著絕緣層而形成在感知圖案的上部。再者,可在基板上形成橋電極,並在其上形成絕緣層及感知圖案。
橋電極亦可由與感知圖案相同之素材所形成,例如,亦可由鉬、銀、鋁、銅、鈀、金、白金、鋅、錫、鈦或此等中之2種以上的合金等金屬所形成。
由於第1圖案與第2圖案必須電性絕緣,因此,在感知圖案與橋電極之間形成絕緣層。絕緣層可僅形成在第1圖案的接頭與橋電極之間,亦可形成在覆蓋感知圖案之層。若為後者的情形,橋電極係隔著形成在絕緣層的接觸孔而與第2圖案連接。
觸碰感測器40中,可在基板與電極之間更含有光學調節層,該光學調節層係作為用以適當地補償「形成有圖案之圖案區域與未形成有圖案之非圖案區域間的穿透率之差」(具體而言為「在此等區域中由折射率的差所誘發之光穿透率的差」)的手段。
光學調節層可含有無機絕緣物質或有機絕緣物質。光學調節層可將含有光硬化性有機黏合劑及溶劑之光硬化組成物塗佈在基板上而形成。光硬化組成物可更含有無機粒子。藉由無機粒子可使光學調節層之折射率上昇。
光硬化性有機黏合劑可含有例如丙烯酸酯系單體、苯乙烯系單體、羧酸系單體等各單體之共聚物。光硬化性有機黏合劑可為例如含有含環氧基之重複單元、丙烯酸酯重複單元、羧酸重複單元等彼此不同的各重複單元之共聚物。
無機粒子可含有例如氧化鋯粒子、氧化鈦粒子、氧化鋁粒子等。光硬化組成物可進一步包含光聚合起始劑、聚合性單體、硬化輔助劑等各添加劑。
(接著劑)
接著劑可使用:水系接著劑、有機溶劑系接著劑、無溶劑系接著劑、固體接著劑、溶劑揮散型接著劑、濕氣硬化型接著劑、加熱硬化型接著劑、厭氣硬化型接著劑、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硬化劑混合型接著劑、熱熔融型接著劑、感壓型接著劑(黏著劑)、再濕型接著劑等。其中,較常使用水系接著劑、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等。再者,水系接著劑、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可使用上述者。
(黏著劑)
就黏著劑而言,係因應主劑聚合物,亦可使用被分類為丙烯酸系黏著劑、胺甲酸乙酯(urethane)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等之任一種。黏著劑中,除了主劑聚合物以外,亦可調配交聯劑、矽烷系化合物、離子性化合物、交聯觸媒、抗氧化劑、黏著賦予劑、塑化劑、染料、顏料、無機填料等。
藉由使構成黏著劑之各成分溶解、分散於溶劑中而獲得黏著劑組成物,並將此黏著劑組成物塗佈在基材上後使其乾燥,而形成黏著層。黏著層可直接形成,也可將形成在基材上者予以另外轉印。
若欲覆蓋接著前的黏著面,亦較佳為使用離型膜。使用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接著劑時的黏著層的厚度係0.1至500μm,較佳為1至300μm。使用複數層黏著劑時,各層的厚度及種類可相同亦可相異。
(遮光圖案)
遮光圖案可適用於作為可彎曲的顯示裝置30的表框(bezel)或殼架(housing)之至少一部分。以遮光圖案來隱藏配置在可彎曲的顯示裝置30邊緣部的配線而使其不容易被觀看到,藉此可提升影像的可見性。
遮光圖案可為單層或複數層的形態。遮光圖案的色彩沒有特別的限制,可具有黑色、白色、金屬色等多樣色彩。遮光圖案可由用以實現色彩的顏料與丙烯酸系樹脂、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胺甲酸乙酯、聚矽氧等高分子所形成。再者,可將此等單獨使用或使用2種以上的混合物。
遮光圖案可利用印刷、微影術、噴墨等各種方法形成。遮光圖案的厚度為1μm至100μm,較佳為2μm至50μm。再者,亦較佳為在遮光圖案的厚度方向賦予傾斜等形狀。
[實施例]
以下,依據實施例而闡明本發明的效果。此外,本發明並非受到下述實施例所限定,在不變更其要旨之範圍內可實施適當變更。
[實施例1]
(偏光件的製作)
將長尺狀的聚乙烯醇膜在含有碘的水溶液中染色後,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於轉速比不同的滾筒間進行單軸延伸成6倍,獲得在長邊方向具有吸收軸之長尺狀的偏光件。此長尺狀的偏光件係在延伸後,捲曲成捲繞體。該偏光件之色度為直交a=0.04、直交b=-0.11,偏光件之視感度補正偏光度為99.995%左右,偏光件之視感度補正單體穿透率為42.7%。
(保護膜)
使用長尺狀的三乙酸纖維素膜(厚度40μm,KONICA MINOLTA公司製,商品名:KC4UYPURE ACE)作為保護膜。此保護膜係以捲繞體之形態 準備。此外,此保護膜的面內相位差值Re(550)為5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550)為45nm。
(第1相位差膜)
使用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及配向膜的膜作為第1相位差膜。此第1相位差膜為λ/4板,Re(450)/Re(550)未達1.0,Re(650)/Re(550)超過1.0。
(第2相位差膜)
使用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及配向膜的膜作為第2相位差膜。此第2相位差膜為正C板。
(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
將下述成分混合並進行脫泡而調製出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
3,4-環氧環己烷甲酸3',4'-環氧環己基甲基酯(商品名:CEL2021P,DAICEL股份有限公司製):70質量份
新戊二醇二環氧丙基醚(商品名:EX-211,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製):20質量份
2-乙基己基環氧丙基醚(商品名:EX-121,NAGASE CHEMTEX股份有限公司製):10質量份
陽離子聚合起始劑(商品名:CPI-100,SAN-APRO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形份量2.25質量份(調配成50%碳酸伸丙酯溶液)
1,4-二乙氧基萘:2質量份
(圓偏光板之製作)
將偏光件、保護膜、第1相位差膜及第2相位差膜分別切出200mm×300mm後,隔著聚乙烯醇系接著劑將保護膜貼合於偏光件的兩面。將第1相位差膜與第2相位差膜隔著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接著劑層) 貼合。再者,將第1相位差膜與保護膜隔著丙烯酸系黏著劑層(PSA層)貼合。將附有剝離膜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層(PSA層)貼附於第2相位差膜。如上述般操作,製作出依序由保護膜、偏光件、保護膜、PSA層、第1相位差膜、UV接著劑層、第2相位差膜、PSA層所積層成之圓偏光板。
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第1相位差膜(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的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45°角度之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與彎曲開始線L直交的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0°的方式進行調整。之後,將所製作的圓偏光板修剪為20mm×80mm之尺寸。
(評估用試樣之製作)
從實施例1之圓偏光板去除剝離膜後,將黏著劑面貼附於鋁箔(UACJ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MYFOIL(註冊商標)」)的無光澤面(mat surface),而獲得評估用試樣。針對如此獲得之評估用試樣,測定彎曲前後之色相,同時進行觀察彎曲前後之色調變化之評估試驗。
(色相之測定)
首先,針對評估用試樣,依據彎曲前之SCE方式而進行反射色相之測定,獲得彎曲前之a*值及b*值。之後,在有機EL顯示裝置代替品側按壓直徑5mm的心軸(mandrel),同時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外側(OUT)的方式進行彎曲。然後,彎曲後,解除彎曲狀態(在平坦狀態),依據SCE方式進行反射色相之測定,獲得彎曲後之a*值及b*值。
(色調的觀察)
以目視觀察彎曲前後之色調,評估色調變化之可見容易度。在表1中,在難以看到色調變化時係評估為A,在容易看到時係評估為B。
以下,針對實施例1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接著層試驗片在溫度30℃之儲存彈性模數的測定)
首先,在厚度50μm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膜之單面,使用塗佈機(棒式塗佈器,第一理化股份有限公司製),塗佈為了貼合第1相位差膜與第2相位差膜而使用之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在其塗佈面更進一步積層厚度50μm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膜。
其次,藉由FUSION UV SYSTEMS公司製之「H閥」,以使積算光量成為1500mJ/cm2(UVB)之方式照射紫外線,使接著劑層硬化。接著劑層的厚度為30μm。將此裁切為5mm×30mm之大小,將兩面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膜剝離,而獲得接著劑之硬化膜。
將此硬化膜,以使其長邊成為拉伸方向之方式,使用IT計測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DVA-220」,將夾具間隔設為2cm而把持,並將拉伸與收縮之頻率設為10Hz,測定溫度設為30℃,求得在溫度30℃中之儲存彈性模數。接著層試驗片在溫度30℃之儲存彈性模數為2060MPa。
[實施例2]
在實施例2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件之而成為45°、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位差膜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90°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2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2,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2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3]
實施例3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位差膜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0°的方式進行調整,而且變更λ更λ板之相位差值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3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3c,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3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4]
(λ/2板)
使用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及配向膜的膜作為λ/2板。
(λ/4板)
使用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及配向膜的膜作為λ/4板。
(圓偏光板之製作)
將偏光件、保護膜、λ/2板以及λ/4板各別裁切為200mm×300mm後,隔著聚乙烯醇系接著劑在偏光件的兩面貼合保護膜。隔著上述紫外線硬化型UV接著劑(接著劑層)貼合λ/2板與λ/4板。更進一步,隔著丙烯酸樹脂黏著劑層(PSA層)貼合λ/2板與保護膜。將附有剝離膜之丙烯酸樹脂黏著劑層(PSA層)貼附於λ/4板。如上述般操作,製作依序由保護膜、偏光件、保護膜、PSA層、λ/2板、UV接著劑層、λ/4板、PSA層所積層而成之圓偏光板。
再者,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60°的方式進行調整。之後,將所製作的圓偏光板裁切為20mm×80mm之尺寸。
從實施例4之圓偏光板去除剝離膜後,將黏著劑面貼附於鋁箔(UACJ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MYFOIL(註冊商標)」)的無光澤面,而獲得評估用試樣。對如此獲得之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4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4,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4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5]
實施例5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30°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5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5,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5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6〕
實施例6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60°的方式進行調整,而且變更λ/4板之相位差值以外,製作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6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6,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6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7〕
實施例7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30°的方式進行調整,而且變更λ/4板之相位差值以外,製作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7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7,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7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8〕
實施例8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0°、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45°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8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8,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8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9〕
實施例9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90°、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45°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9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9,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9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0〕
實施例10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1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0°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0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0,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0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1〕
實施例11中,與實施例1不同,係使用λ/4板作為下述第1相位差膜。再者,係以丙烯酸樹脂黏著劑層(PSA層)貼合第1相位差膜與第2相位差膜。第1相位差膜係以使其慢軸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而成為-45°的角度之方式配置。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同樣的圓偏光板。
(第1相位差膜)
使用將由包含聚碳酸酯之樹脂所構成的膜進行單軸延伸後之膜作為第1相位差膜。此第1相位差膜的面內相位差值Re(550)為143.5nm,Re(450)/Re(550)未達1.0,Re(650)/Re(550)超過1.0。
實施例11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0°、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45°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1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1,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1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2〕
實施例12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位差膜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90°的方式進行調整以外,製作與實施例1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外側(OUT)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2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2,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2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3〕
實施例13中,λ/2板與λ/4板係分別使用包含環狀烯烴系樹脂之膜,此外,隔著丙烯酸樹脂黏著劑層(PSA層)來貼合λ/2板與λ/4板與。再者,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7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9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3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3,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3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4〕
實施例14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1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4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4,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4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5〕
實施例15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3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 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5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5,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5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6〕
實施例16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6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6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6,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6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7〕
實施例17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7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9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外側(OUT)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7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7,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7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8〕
實施例18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1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外側(OUT)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8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8,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8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19〕
實施例19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3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外側(OUT)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19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19,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19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實施例20〕
實施例20中,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λ/4板係以使其慢軸方向從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算起成為-15°的方式貼合於偏光件。更進一步,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60°的方式進行調整。除此之外,製作與實施例13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 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外側(OUT)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實施例20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實施例20,在第12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實施例20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未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確認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比較例1]
在比較例1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件之而成為45件、並相對於第1相位差膜(位差膜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90°的方式進行調整,而且變更λ/4板之相位差值以外,製作出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將其評估結果示於下述表1。
以下,針對比較例1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比較例1,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比較例1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到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係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可容易地確認色調的變化。
[比較例2]
在比較例2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60°的方式進行調 整,而且變更λ更λ板之相位差值以外,製作出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比較例2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比較例2,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比較例2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到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係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可容易地確認色調的變化。。
[比較例3]
比較例3中,除了以使圓偏光板之彎曲方向相對於偏光件之吸收軸方向(0°)而成為-45°、並相對於λ/4板之慢軸方向而成為-30°的方式進行調整,而且變更λ/4板之相位差值以外,製作與實施例4同樣的評估用試樣。然後,對此評估用試樣,除了以沿著心軸的周面並使圓偏光板相對於鋁箔而成為內側(IN)的方式彎曲以外,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評估試驗。
以下,針對比較例3而匯整表示於下述表1。再者,針對比較例3,在第11圖顯示以a*b*色度座標圖所圖示之彎曲前後之色相變化。
比較例3中,關於圓偏光板之彎曲前後所獲得之反射光之色相變化,確認到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係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再者,可容易地確認色調的變化。
[評估]
由表1、第11圖及第12圖可知,若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1至20,相較於比較例1至3,可使彎曲部分中之反射光之色相(色調)的變化不明顯。

Claims (10)

  1. 一種圓偏光板,係使用於可彎曲的顯示裝置者;該圓偏光板具備:偏光件、以及在前述偏光件之一側所配置之至少1種以上之相位差層;其中,彎曲前後所得之反射光的色相在a*b*色度座標中之符號不會跨越a*座標軸及b*座標軸而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1/4波長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1/2波長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正C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層包含使液晶化合物硬化而成之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顯示裝置之至少一部分係以曲率半徑8mm以下之方式彎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其中,前述顯示裝置係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
  8. 一種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圓偏光板、以及可彎曲的顯示面板。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在前述圓偏光板之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所配置的觸碰感測器;以及在前述圓偏光板之與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為相反之側所配置的窗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彎曲的顯示裝置,係具備:在前述圓偏光板之與面向前述顯示面板之側為相反之側所配置的觸碰感測器。
TW107139921A 2017-11-10 2018-11-09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TWI791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7107 2017-11-10
JP2017-217107 2017-11-10
JP2018201206A JP2019091023A (ja) 2017-11-10 2018-10-25 円偏光板
JP2018-201206 2018-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886A true TW201932886A (zh) 2019-08-16
TWI791068B TWI791068B (zh) 2023-02-01

Family

ID=6683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9921A TWI791068B (zh) 2017-11-10 2018-11-09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2019091023A (zh)
KR (1) KR20200085755A (zh)
CN (1) CN111316144B (zh)
TW (1) TWI7910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8082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6039A1 (ja) * 2019-07-09 2021-01-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液晶表示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21179599A (ja) * 2020-05-11 2021-11-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
JP2022069815A (ja) * 2020-10-26 2022-05-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3234100A1 (ja) * 2022-05-31 2023-12-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240016916A (ko) 2022-07-29 2024-02-0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원편광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8394A (ja) * 2003-02-26 2004-09-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機能性膜、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US7573637B2 (en) * 2004-08-03 2009-08-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rinsic polariz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rinsic polarizer
CN101273293B (zh) * 2005-09-26 2010-05-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5808523B2 (ja) * 2008-09-30 2015-11-1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CN108601014A (zh) 2011-07-01 2018-09-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中使用的方法和wtru
WO2013140811A1 (ja) * 2012-03-23 2013-09-2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WO2013151130A1 (ja) * 2012-04-06 2013-10-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013960A (ko) * 2012-07-23 2014-02-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고투과도 색상조정 원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사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4170221A (ja) 2013-02-07 2014-09-18 Nitto Denko Corp 円偏光板および屈曲可能な表示装置
KR101530047B1 (ko) * 2013-12-06 2015-06-22 주식회사 창강화학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WO2015145656A1 (ja) * 2014-03-27 2015-10-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19781B2 (ja) * 2014-05-23 2017-10-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パネル
KR101731676B1 (ko) * 2014-07-23 2017-05-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N107430238B (zh) * 2015-03-31 2020-03-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圆偏振片以及可弯曲的显示装置
JP2017102443A (ja) * 2015-11-20 2017-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該光学積層体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WO2017110342A1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EP3441801A4 (en) * 2016-04-07 2019-12-04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LIGHT REFLECTIVE FILM AND LIGHT CONTROL PANEL AND MIRROR INDICATOR THEREWIT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8082A (zh) * 2020-04-29 2021-10-2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偏光结构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85755A (ko) 2020-07-15
CN111316144A (zh) 2020-06-19
JP2019091023A (ja) 2019-06-13
CN111316144B (zh) 2023-01-06
JP2019197234A (ja) 2019-11-14
TWI791068B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8969B (zh)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TW201932886A (zh)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TWI704476B (zh) 整合有偏光層及觸控感測器之光學堆疊結構以及包含該光學堆疊結構之影像顯示裝置
TWI767086B (zh) 圓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WO2019093474A1 (ja) 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TW201741144A (zh) 光學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前面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WO2017099125A1 (ja)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含むタッチパネル
JP2008224971A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20121965A1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196575A (ja) 円偏光板、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画像表示パネル、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085000A1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JP2020118989A (ja) 光学フィルム
WO2019093501A1 (ja) 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649106B2 (ja)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該光学積層体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2668003B1 (ko) 원편광판 및 표시 장치
WO2019093476A1 (ja) 円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21196576A (ja) 円偏光板、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画像表示パネル、画像表示装置
WO2020121963A1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230046955A (ko)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20121964A1 (ja) 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