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905A - 數據發送方法、裝置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數據發送方法、裝置及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31905A TW201931905A TW108101246A TW108101246A TW201931905A TW 201931905 A TW201931905 A TW 201931905A TW 108101246 A TW108101246 A TW 108101246A TW 108101246 A TW108101246 A TW 108101246A TW 201931905 A TW201931905 A TW 20193190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area
- power parameter
- parameter
- access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he output power of a terminal is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calculated in said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發送方法、裝置及系統,涉及通訊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其中,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本申請中,透過配置傳輸資源上不同的區域,並為不同區域獨立配置相應的功率參數,從而根據功率參數採用相應的功率進行數據發送,使得終端在發送上行數據過程中,無需頻繁檢測控制信號,降低終端功耗,並有助於提高通訊系統中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通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據發送方法、裝置及系統。
第五代移動通訊(The 5th generation,5G)技術中引入了超高可靠低時延通訊(Ultra 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
發送下行業務數據時,基地台採用資源搶佔的方式發送URLLC數據,即當前存在需要發送URLLC數據時,佔用增強移動寬頻(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業務的部分資源進行發送,從而降低URLLC業務的時延。
然而,對於上行過程,由於上行業務數據由終端發送,基地台進行即時調整時需要引入額外的訊號開銷,導致終端需要頻繁檢測下發的控制信號,增加終端的功耗。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發送方法、裝置及系統,可以解決終端需要頻繁檢測下發的控制信號,導致終端功耗增加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發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所述終端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發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接收終端採用第一功率發送的數據;
所述存取網設備在第二區域接收所述終端採用第二功率發送的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根據本申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發送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發送模組,用於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第二發送模組,用於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時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所述時域資源和所述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WP區分;
其中,所述時域資源包括符號、時隙和子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RB和資源區塊組RBG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資訊接收模組,用於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資訊接收模組,用於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功率區域和所述第二功率區域的配置;
差值接收模組,用於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功率差值;
其中,所述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差值採用半靜態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根據本申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發送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組,用於在第一區域接收終端採用第一功率發送的數據;
第二接收模組,用於在第二區域接收所述終端採用第二功率發送的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時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所述時域資源和所述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WP區分;
其中,所述時域資源包括符號、時隙和子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RB和資源區塊組RBG中的至少一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裝置還包括:
資訊發送模組,用於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裝置還包括:
資訊發送模組,用於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差值發送模組,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功率差值;
其中,所述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差值採用半靜態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根據本申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處理器和記憶體,所述記憶體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用於被所述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數據發送方法。
根據本申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存取網設備,所述存取網設備包括處理器和記憶體,所述記憶體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用於被所述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數據發送方法。
根據本申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存儲媒介,所述存儲媒介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用於被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數據發送方法。
根據本申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存儲媒介,所述存儲媒介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用於被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數據發送方法。
根據本申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通訊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終端和存取網設備;所述終端是如第五方面所述的終端;所述存取網設備是如第六方面所述的存取網設備。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透過配置傳輸資源上不同的區域,使得終端能夠在不同區域採用相應的功率進行數據發送,從而避免終端在發送上行數據過程中頻繁檢測控制信號,進而降低了終端的功耗,並且,採用不同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有助於提高通訊系統中終端與存取網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在本文提及的“模組”通常是指存儲在記憶體中的能夠實現某些功能的程式或指令;在本文中提及的“單元”通常是指按照邏輯劃分的功能性結構,該“單元”可以由純硬體實現,或者,軟硬體的結合實現。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和/或”,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本申請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並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
請參考圖1,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移動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移動通訊系統可以是5G系統,又稱NR系統。該移動通訊系統包括:存取網設備120和終端140。
存取網設備120可以是基地台。例如,基地台可以是5G系統中採用集中分佈式架構的基地台(gNB)。當存取網設備120採用集中分佈式架構時,通常包括集中單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兩個分佈單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單元中設置有封包數據彙聚協議(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層、無線鏈路層控制協議(Radio Link Control,RLC)層、媒體訪問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層的協議棧;分佈單元中設置有實體(Physical,PHY)層協議棧,本申請實施例對存取網設備120的具體實現方式不加以限定。可選地,存取網設備還可以包括家庭基地台(Home eNB,HeNB)、中繼(Relay)、微微基地台Pico等。存取網設備120還可以稱為網路側設備。
存取網設備120和終端140透過無線空中介面建立無線連接。可選地,該無線空中介面是基於第五代移動通訊網絡技術(5G)標準的無線空中介面,比如該無線空中介面是新空中介面(New Radio,NR);或者,該無線空中介面也可以是基於5G的更下一代移動通訊網絡技術標準的無線空中介面。
終端140可以是指向用戶提供語音和/或數據連通性的設備。終端可以經無線存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訊,終端140可以是移動終端,如移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和具有移動終端的電腦。
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所示的移動通訊系統中,可以包括多個存取網設備120和/或多個終端140,圖1中以示出一個存取網設備120和一個終端140來舉例說明,但本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請參考圖2,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以該方法應用於圖1所述的終端中來舉例說明。該方法包括:
步驟201,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步驟202,終端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可選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由存取網設備透過劃分傳輸資源得到的邏輯區域,其中,該傳輸資源包括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採用下述幾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1、透過時域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基於時域資源進行區域區分,其中,該時域資源包括符號(symbol)、時隙(slot)和子幀(subframe)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各自佔用的時域資源的數量相同或不同。
比如,存取網設備按照時隙區分區域時,可以將子幀中的第1個時隙劃分為第一區域,將子幀中的第2個時隙劃分為第二區域。
當然,區域區分還可以基於其他類型的時域資源,本實施例並不對此進行限定。
2、透過頻域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基於頻域資源進行區域區分,其中,該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和資源區塊組(Resource Block Group,RBG)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各自佔用的頻域資源的數量相同或不同。
比如,存取網設備按照實體資源區塊進行區域區分時,可以將第1-50個實體資源區塊劃分為第一區域,將第51-100個實體資源區塊劃分為第二區域。
當然,區域配置還可以基於其他類型的頻域資源,本實施例並不對此進行限定。
3、透過時域資源和頻域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可選的,除了單獨基於頻域資源或時域資源進行區域區分外,存取網設備還可以同時根據時域頻域資源進行區域區分。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同時基於時隙和實體資源區塊配置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4、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and Width Part,BWP)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BWP是指在給定參數集和給定載波上的一組連續的實體資源區塊。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存取網設備在可用帶寬上為終端配置至少兩個BWP,分別對應不同的區域。比如,本實施例中,存取網設備為終端配置BWP1和BWP2,分別對應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可選的,當配置兩個BWP時,兩個BWP對應的時頻域資源不同,比如,BWP1對應PRB1-50,而BWP2對應PRB51-55;或者,兩個BWP對應的時頻域資源相同,但對應的子載波間隔不同,比如,BWP1和BWP2均對應PRB51-55,但BWP1對應的子載波間隔為60KHz,BWP2對應的子載波間隔為15KHz。
可選的,本申請實施例僅以配置兩個區域為例進行說明,在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可以配置出至少三個區域,本申請並不對區域的具體數量進行限定。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指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配置的區域配置資訊,以便終端根據該區域配置資訊確定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還用於指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區分方式以及配置資訊,比如,當透過BWP配置不同區域時,該區域配置資訊中包括BWP子載波間隔等配置資訊。
可選的,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由存取網設備配置,該功率參數可以採用實際功率值,也可以採用功率譜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進行表示。
在一種可能的應用場景下,終端在存取網設備的調度下,在第一區域以低功率發送業務數據,或,在第二區域以高功率發送業務數據;當終端在存取網設備的調度下發送高優先順序業務數據時,為了降低高優先順序業務數據的傳輸時延,終端選擇在第一區域,透過資源搶佔的方式發送高優先順序業務數據,且為了保證傳輸的可靠性,高優先順序業務數據採用高功率發送。其中,低功率和高功率可以為協議約定,也可以由存取網設備指示。
可選的,在一種實際應用場景下,將上述方法應用於5G中的eMBB業務和URLLC業務的上行數據發送場景時,終端在存取網設備的調度下,在第一區域以第一功率(即低功率)發送eMBB業務數據,在第二區域以第二功率(即正常功率)發送eMBB業務數據;當終端在存取網設備的調度下發送URLLC業務數據時,為了降低URLLC業務數據的傳輸時延,終端選擇在第一區域,透過搶佔eMBB業務的資源來發送URLLC業務數據,且為了保證URLLC業務的高可靠性,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三功率(大於第一功率,與第二功率相同或不同)發送URLLC業務數據。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中,透過配置傳輸資源上不同的區域,使得終端能夠在不同區域採用相應的功率進行數據發送,從而避免終端在發送上行數據過程中頻繁檢測控制信號,進而降低了終端的功耗,並且,採用不同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有助於提高通訊系統中終端與存取網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
請參考圖3,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以該方法應用於圖1所述的存取網設備中來舉例說明。該方法包括:
步驟301,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存取網設備透過傳輸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邏輯區域),其中,傳輸資源包括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區分區域的方式包括如下幾種:
1、透過時域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2、透過頻域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3、透過時域資源和頻域資源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4、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and Width Part,BWP)區分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具體區分方式詳見步驟202中的描述,本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步驟302,存取網設備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其中,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根據區分出的區域,存取網設備在相應的區域上採用對應的功率發送下行數據。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以低功率發送數據,在第二區域以高功率發送數據。
可選的,在一種實際應用場景下,將上述方法應用於5G中的eMBB業務和URLLC業務的下行數據發送場景時,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以第一功率(比如低功率)發送eMBB業務數據,在第二區域以第二功率(比如正常功率,且高於第一功率)發送eMBB業務數據。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需要調度URLLC業務時,為了降低URLLC業務數據的傳輸時延,存取網設備選擇在第一區域,透過搶佔eMBB業務的資源來發送URLLC業務數據,且為了保證URLLC業務的高可靠性,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三功率(大於第一功率,與第二功率相同或不同)發送URLLC業務數據。
可選的,為了指示終端按照相似的方式發送上行數據,存取網設備基於區域配置,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其中,存取網設備可以採用廣播的方式發送區域配置資訊。
為了使終端在不同區域採用相應的功率發送上行數據,存取網設備還向終端指示不同區域中發送數據的功率。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或,存取網設備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
進一步的,終端在存取網設備的調度下,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相應的,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和/或第二區域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
對於接收到的數據,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基於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的長度、控制資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或實體下行控制通道格式(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ormat,PDCCH Format)區分接收到的數據,比如,存取網設備根據TTI長度區分eMBB數據和URLLC數據。本實施例並不對存取網設備區分數據類型的方式進行限定。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中,透過配置傳輸資源上不同的區域,使得終端能夠在不同區域採用相應的功率進行數據發送,從而避免終端在發送上行數據過程中頻繁檢測控制信號,進而降低了終端的功耗,並且,採用不同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有助於提高通訊系統中終端與存取網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
請參考圖4,其示出了本申請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以該方法應用於圖1所述的通訊系統中來舉例說明。該方法包括:
步驟401,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配置。
可選的,該區域配置資訊中包括:時域配置資訊、頻域配置資訊或時頻域配置資訊。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透過廣播的方式向各個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以便存取的各個終端均能夠知悉區域的配置。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當基於實體資源區塊配置不同區域時,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可以採用如下格式:Power_parameter(n_PRB)={0,1},其中,n_PRB用於指示第n個實體資源區塊,0表示實體資源區塊屬於第一區域,1表示實體資源區塊屬於第二區域。
類似的,當基於時隙配置不同區域時,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可以採用如下格式:Power_parameter(n_slot)={0,1},其中,n_slot用於指示第n個時隙,0表示時隙屬於第一區域,1表示時隙屬於第二區域。
為了減小區域之間的干擾,從而提高數據傳輸品質,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存取網設備之間進行區域區域資訊交換,從而根據相鄰存取網設備的區域區域資訊,對自身的區域配置進行調整,從而將調整後的區域配置資訊發送至終端。比如,存取網設備A向存取網設備B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A為:Power_parameter(PRB1)={0},Power_parameter(PRB2)={1},即存取網設備A將第1個實體資源區塊劃分至第一區域,將第2個實體資源區塊劃分至第二區域,存取網設備B即將自身的區域配置資訊B調整為Power_parameter(PRB1)={1},Power_parameter(PRB2)={0}。
步驟402,終端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
步驟403,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功率差值,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為了降低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內發送數據的干擾,終端需要在不同區域內採用不同的功率發送數據,相應的,在指示區域配置的同時,存取網設備還需要向終端指示不同區域內數據的發送功率。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將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功率差值發送至終端。其中,該功率參數可以採用實際功率值或功率譜密度進行表示。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還向終端發送配置的功率參數,以便終端基於該功率參數和功率差值確定出第一功率和第二功率。其中,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功率參數包括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功率參數包括如下幾種配置方式。
1、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路損補償係數,為各個區域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但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
2、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為各個區域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但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
3、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為各個區域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但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
透過上述三種方式配置功率參數時,既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數據類型進行區別功率控制,還能夠降低配置功率參數時的訊號開銷(由於存在共用配置)。
4、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為各個區域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區域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
採用這種方式配置功率參數時,由於不同區域共用配置參數,因此配置功率參數時的訊號開銷降至最低。後續過程中,終端即根據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差值針對不同場景、業務、數據類型進行區別功率控制。
5、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為各個區域共用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但具有相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能夠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和數據類型,區別進行功率控制,同時,根據共用的動態功率調整值,能夠即時跟蹤通道的變化情況。
6、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和不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由於為各個區域分別設置各自的功率參數,因此能夠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和數據類型,區別進行更加精凖的功率控制(但訊號開銷也相應增加)。
7、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為各個區域配置統一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和路損補償係數,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但具有相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和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僅對目標接收功率進行獨立配置,即刻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和數據類型區別進行功率控制,同時降低配置功率參數的訊號開銷。
8、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區域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為各個區域配置統一的路損補償係數,即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不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但具有相同的路損補償係數。可選的,為了避免功率差過大,導致動態訊號無法跟蹤,存取網設備採用半靜態配置的方式配置功率差值。比如,存取網設備每隔預定時間間隔,向終端發送功率差值,終端在存取網設備下一次發送功率差值前,存儲並使用當前收到功率差值。
需要說明的是,步驟401和步驟403之間不存在嚴格的先後順序,即步驟401和步驟403可以同時執行,本實施例並不對兩者的執行時序進行限定。
步驟404,終端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功率差值。
可選的,終端基於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參數,計算存取網設備期待的發送功率,並根據期待的發送功率和功率差值,確定不同區域中數據的發送功率。
可選的,終端基於協議約定的發送功率計算公式,根據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參數計算存取網設備期待的發送功率,本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當終端被調度在第一區域發送數據時,終端將發送功率(第一功率)設置為期待的發送功率-功率差值;
當終端被調度在第二區域發送數據時,終端將發送功率(第二功率)設置為存取網設備期待的發送功率;
當終端被調度發送高優先順序數據時,終端則確定在第一區域發送高優先順序數據,並將發送功率設置為存取網設備期待的發送功率,從而降低第二區域上其他低優先順序數據的干擾,提高傳輸高優先順序數據的可靠性。
在一個示意性的例子中,在eMBB業務和URLLC業務調度場景下,存取網設備期待的發送功率為P,且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差值為deltaP,終端被調度在第一區域發送eMBB數據時,將發送功率設置為P-deltaP;終端被調度在第二區域發送eMBB數據時,將發送功率設置為P;終端被調度在第一區域發送URLLC數據時,將發送功率設置為P。
步驟405,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結合上述步驟中的示例,當終端被調度在第一區域發送eMMB數據時,採用發送功率P-deltaP發送eMMB數據。
步驟406,終端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結合上述步驟中的示例,當終端被調度在第二區域發送eMMB數據時,採用發送功率P發送eMMB數據。
可選的,當存在URLLC業務搶佔資源時,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三功率發送URLLC數據,比如,該第三功率可以為上述示例中的P。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中,透過配置傳輸資源上不同的區域,使得終端能夠在不同區域採用相應的功率進行數據發送,從而避免終端在發送上行數據過程中頻繁檢測控制信號,進而降低了終端的功耗,並且,採用不同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有助於提高通訊系統中終端與存取網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
本實施例中,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以及不同區域的功率差值,以便終端根據區域配置資訊確定出不同的區域,並根據該功率差值確定出不同區域內數據的發送功率,從而進行後續的上行數據傳輸,提高了上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同時,存取網設備採用半靜態的方式配置功率差值,進而避免無法跟蹤功率跳變。
本實施例中,存取網設備之間透過交換區域配置資訊,並根據獲取到區域配置資訊進行區域調整,從而減小相鄰區域之間的干擾,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數據傳輸品質。
請參考圖5,其示出了本申請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以該方法應用於圖1所述的通訊系統中來舉例說明。該方法包括:
步驟501,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配置。
本實施例中,存取網設備為終端配置兩個BWP,分別對應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時,存取網設備即將兩個BWP的配置資訊以及配置資訊發送至終端。
可選的,兩個BWP對應的時頻域資源不同,比如,BWP1對應PRB1-50,而BWP2對應PRB51-55;或者,兩個BWP對應的時頻域資源相同,但對應的子載波間隔不同,比如,BWP1和BWP2均對應PRB51-55,但BWP1對應的子載波間隔為60KHz,BWP2對應的子載波間隔為15KHz。本實施例並不對此進行限定。
步驟502,終端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
相應的,終端接收到區域配置資訊後,即根據其中的BWP配置資訊確定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步驟503,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功率參數,其中,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本實施例中,存取網設備為每個BWP獨立配置部分或全部(上行)功率參數,以便終端根據為BWP配置的功率參數確定各個區域內數據的發送功率。
可選的,該功率參數包括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中的至少一種,其中,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為存取網設備期望接收到數據的功率,路損補償係數用於補償傳輸過程中的功率損耗,動態功率調整值可以採用值或集合(比如{-3,0,3,6})的方式進行指示。
可選的,功率參數的配置方式包括如下幾種。
1、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為各個BWP共用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但具有相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
比如,存取網設備為發送的功率參數中,包括為BWP1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1和路損補償係數a1,為BWP2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2和路損補償係數a2,以及統一配置的動態功率調整值f1。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能夠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和數據類型,區別進行功率控制,同時,根據共用的動態功率調整值,能夠即時跟蹤通道的變化情況。
2、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和不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
比如,存取網設備為發送的功率參數中,包括為BWP1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1、路損補償係數a1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f1,為BWP2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2、路損補償係數a2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f2。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由於為各個BWP分別設置各自的功率參數,因此能夠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和數據類型,區別進行更加精凖的功率控制(但訊號開銷也相應增加)。
3、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為各個BWP配置統一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和路損補償係數,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但具有相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和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
比如,存取網設備為發送的功率參數中,包括為BWP1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1,為BWP2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2,以及統一配置的動態功率調整值f1和路損補償係數a1。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僅對目標接收功率進行獨立配置,即刻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和數據類型區別進行功率控制,同時降低配置功率參數的訊號開銷。
4、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為各個BWP配置統一的路損補償係數,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不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但具有相同的路損補償係數。
比如,存取網設備為發送的功率參數中,包括為BWP1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1和動態功率調整值f1,為BWP2配置的目標接收功率P2和動態功率調整值f2,以及統一配置的路損補償係數a1。步驟504,終端接收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參數。
5、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路損補償係數,為各個BWP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但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
6、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為各個BWP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但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
7、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分別為各個BWP配置各自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為各個BWP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即不同BWP具有不同的動態功率調整值,但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
透過上述三種方式配置功率參數時,既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業務、數據類型進行區別功率控制,還能夠降低配置功率參數時的訊號開銷(由於存在共用配置)。
8、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採用這種配置方式時,存取網設備為各個BWP配置統一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即不同BWP具有相同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
採用這種方式配置功率參數時,由於不同BWP共用配置參數,因此配置功率參數時的訊號開銷降至最低。後續過程中,終端即根據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差值針對不同場景、業務、數據類型進行區別功率控制。
終端接收並存儲存取網設備配置的功率參數,以便後續發送上行數據時,基於該功率參數確定發送功率。
步驟505,終端根據功率參數確定第一功率,並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為BWP1(對應第一區域)配置功率參數中較小的目標接收功率,以便終端被調度在第一區域發送數據時,基於功率參數中較小的目標接收功率設置發送功率(即第一功率),並根據設置的發送功率發送數據。
比如,在BWP1上發送(上行)eMMB數據時,終端參考較小目標接收功率設置發送功率,從而實現在第一區域以低功率發送eMMB數據。
步驟506,終端根據功率參數確定第二功率,並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可選的,存取網設備為BWP2(對應第二區域)配置功率參數中較大的目標接收功率,以便終端被調度在第二區域發送數據時,基於功率參數中較大的目標接收功率設置發送功率(即第二功率),並根據設置的發送功率發送數據。
比如,在BWP2上發送(上行)eMMB數據時,終端參考較大目標接收功率設置發送功率,從而實現在第二區域以高功率發送eMMB數據。
可選的,當需要發送URLLC數據時,終端透過搶佔資源的方式,使用BWP1(對應第一區域)的資源發送URLLC數據,並為其配置較大發送功率(比如基於較大的目標接收功率),從而提高URLLC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中,透過配置傳輸資源上不同的區域,使得終端能夠在不同區域採用相應的功率進行數據發送,從而避免終端在發送上行數據過程中頻繁檢測控制信號,進而降低了終端的功耗,並且,採用不同的功率進行數據傳輸,有助於提高通訊系統中終端與存取網設備間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效率。
此外,5G系統中,由於URLLC業務和eMBB業務的可靠性要求不同,且實體層看不到業務類型,因此基於業務類型進行功率控制成為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本申請實施例中,透過配置至少兩個BWP,並僅在其中一個BWP上採用高功率發送URLLC數據,實現基於業務類型的功率區別控制,並有利於提高URLLC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同時,僅對URLLC數據進行功率增強可以降低傳輸功耗以及系統干擾。
以下為本申請的裝置實施例,由於裝置實施例與方法實施例存在對應關係,因此在裝置實施例中未描述的技術細節,可以參考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相應描述。
請參考圖6,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裝置的方塊圖。該數據發送裝置可以透過軟體、硬體或者兩者的結合,實現成為終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該裝置包括:
第一發送模組610,用於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第二發送模組620,用於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可選的,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時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所述時域資源和所述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WP區分;
其中,所述時域資源包括符號、時隙和子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RB和資源區塊組RBG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資訊接收模組,用於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資訊接收模組,用於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功率區域和所述第二功率區域的配置;
差值接收模組,用於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功率差值;
其中,所述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可選的,所述功率差值採用半靜態配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可選的,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相關細節參考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執行的步驟。
請參考圖7,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裝置的方塊圖。該數據發送裝置可以透過軟體、硬體或者兩者的結合,實現成為存取網設備的全部或一部分。該裝置包括:
第三發送模組710,用於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第四發送模組720,用於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可選的,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時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所述時域資源和所述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WP區分;
其中,所述時域資源包括符號、時隙和子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RB和資源區塊組RBG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的,所裝置還包括:
資訊發送模組,用於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資訊發送模組,用於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差值發送模組,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功率差值;
其中,所述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可選的,所述功率差值採用半靜態配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可選的,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相關細節參考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由存取網設備執行的步驟。
請參考圖8,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該終端包括:處理器101、接收器102、發射器103、記憶體104和匯流排105。
處理器101包括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核心,處理器101透過運行軟體程式以及模組,從而執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資訊處理。
接收器102和發射器103可以實現為一個通訊組件,該通訊組件可以是一塊通訊晶片。
記憶體104透過匯流排105與處理器101相連。
記憶體104可用於存儲至少一個指令,處理器101用於執行該至少一個指令,以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終端執行的各個步驟。
此外,記憶體104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存儲設備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存儲設備包括但不限於:磁片或光碟,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PROM),靜態隨時存取記憶體(SRAM),只讀記憶體(ROM),磁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可編程只讀記憶體(PROM)。
請參考圖9,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存取網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該存取網設備包括:處理器111、接收器112、發射器113、記憶體114和匯流排115。
處理器111包括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核心,處理器111透過運行軟體程式以及模組,從而執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資訊處理。
接收器112和發射器113可以實現為一個通訊組件,該通訊組件可以是一塊通訊晶片。
記憶體114透過匯流排115與處理器111相連。
記憶體114可用於存儲至少一個指令,處理器111用於執行該至少一個指令,以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中存取網設備執行的各個步驟。
此外,記憶體114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存儲設備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存儲設備包括但不限於:磁片或光碟,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記憶體(EPROM),靜態隨時存取記憶體(SRAM),只讀記憶體(ROM),磁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可編程只讀記憶體(PROM)。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存儲媒介,所述存儲媒介中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由所述處理器加載並執行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當電腦程式產品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可以意識到,在上述一個或多個示例中,本申請實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來實現。當使用軟體實現時,可以將這些功能存儲在電腦可讀媒介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媒介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電腦可讀媒介包括電腦存儲媒介和通訊媒介,其中通訊媒介包括便於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傳送電腦程式的任何媒介。存儲媒介可以是通用或專用電腦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申請,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
120‧‧‧存取網設備
140‧‧‧終端
201、202、301、302 401、402、403、404、405、406、501、502、503、504、505、506‧‧‧步驟
610‧‧‧第一發送模組
620‧‧‧第二發送模組
710‧‧‧第三發送模組
720‧‧‧第四發送模組
101、111‧‧‧處理器
102、112‧‧‧接收器
103、113‧‧‧發射器
104、114‧‧‧記憶體
105、115‧‧‧匯流排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通訊網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方法的流程圖;
圖6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裝置的方塊圖;
圖7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數據發送裝置的方塊圖;
圖8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9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存取網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15)
- 一種數據發送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所述終端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時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所述時域資源和所述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WP區分; 其中,所述時域資源包括符號、時隙和子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RB和資源區塊組RBG中的至少一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接收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功率區域和所述第二功率區域的配置; 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存取網設備發送的功率差值; 其中,所述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功率差值採用半靜態配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 一種數據接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 所述存取網設備在第二區域採用第二功率發送數據; 其中,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傳輸資源區分。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時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所述時域資源和所述頻域資源區分;或, 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透過頻域寬頻部分BWP區分; 其中,所述時域資源包括符號、時隙和子幀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頻域資源包括實體資源區塊PRB和資源區塊組RBG中的至少一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或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取網設備在第一區域採用第一功率發送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存取網設備向終端發送區域配置資訊,所述區域配置資訊用於指示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配置; 所述存取網設備向所述終端發送功率差值; 其中,所述功率差值為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差值。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功率的功率參數與所述第二功率的功率參數的部分或全部獨立配置。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和動態功率調整值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路損補償係數以及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獨立配置,且所述功率參數中的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或, 所述功率參數中的動態功率調整值,目標接收功率參數以及路損補償係數共用配置。
- 一種終端,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包括處理器和記憶體,所述記憶體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用於被所述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所述的數據發送方法。
- 一種存取網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取網設備包括處理器和記憶體,所述記憶體存儲有至少一條指令,所述至少一條指令用於被所述處理器執行以實現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3項中任一所述的數據發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072486 | 2018-01-12 | ||
WOPCT/CN2018/072486 | 2018-01-12 | ||
PCT/CN2018/072486 WO2019136718A1 (zh) | 2018-01-12 | 2018-01-12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1905A true TW201931905A (zh) | 2019-08-01 |
TWI797233B TWI797233B (zh) | 2023-04-01 |
Family
ID=6721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1246A TWI797233B (zh) | 2018-01-12 | 2019-01-11 | 數據發送方法、裝置及系統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109327B2 (zh) |
EP (2) | EP4027570A1 (zh) |
JP (1) | JP7178414B2 (zh) |
KR (1) | KR102604940B1 (zh) |
CN (2) | CN111226478A (zh) |
AU (1) | AU2018401508B2 (zh) |
ES (1) | ES2914382T3 (zh) |
TW (1) | TWI797233B (zh) |
WO (1) | WO201913671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8401508B2 (en) * | 2018-01-12 | 2021-03-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
JP2021532652A (ja) * | 2018-07-25 | 2021-11-25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ユーザ機器、回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WO2020089328A1 (en) * | 2018-10-30 | 2020-05-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configur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PQ968200A0 (en) * | 2000-08-25 | 2000-09-21 | Robert Bosch Gmbh | A security system |
CN100375397C (zh) * | 2004-09-30 | 2008-03-1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信号检测器及使用该信号检测器的接收机 |
US8817769B2 (en) * | 2009-01-26 | 2014-08-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decision pilo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9253784B2 (en) * | 2010-01-11 | 2016-02-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in LTE-A systems |
US8853890B2 (en) * | 2010-07-09 | 2014-10-07 | Sony Corporation | Power supply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
US9559820B2 (en) * | 2011-02-18 | 2017-01-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eedback reporting based 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groups |
EP2708061B1 (en) * | 2011-05-10 | 2017-03-29 | BlackBerry Limited | Access point for mobile station-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
EP2745578B1 (en) * | 2011-08-15 | 2017-12-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in a user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user equipment |
US20130250875A1 (en) * | 2012-03-23 | 2013-09-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
JP5706848B2 (ja) * | 2012-04-19 | 2015-04-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3491051B (zh) * | 2012-06-14 | 2017-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射方法及设备 |
EP2983423B1 (en) | 2013-04-04 | 2020-01-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CN105393623B (zh) * | 2013-07-12 | 2019-07-05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N110049541B (zh) * | 2013-11-01 | 2021-09-24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d2d干扰避免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019540B1 (ko) * | 2013-12-18 | 2019-09-06 | 아이디에이씨 홀딩스, 인크. | 전이중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간섭 관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WO2015139278A1 (zh) * | 2014-03-20 | 2015-09-2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发送信号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5323841B (zh) * | 2014-08-01 | 2018-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d2d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0305651B2 (en) * | 2014-10-03 | 2019-05-28 |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 Superposed signaling for bandwidth efficiency |
US10462741B2 (en) * | 2015-03-31 | 2019-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munication method carried out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tilizing the method |
CN106465129B (zh) * | 2015-04-10 | 2019-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网络资源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
US9543900B1 (en) * | 2015-06-19 | 2017-0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witchable supply and tunable load impedance power amplifier |
CN106375930A (zh) * | 2015-07-22 | 2017-0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6937381B (zh) * | 2015-12-29 | 2020-08-0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网络侧设备及下行数据传输方法 |
US10477537B2 (en) * | 2016-02-11 | 2019-1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RB operation for narrowband systems |
CN107277908B (zh) * | 2016-04-06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EP3455983B1 (en) * | 2016-05-11 | 2021-09-08 | IDAC Holdings, Inc. | Uplink asynchronou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EP3244678B1 (en) * | 2016-05-12 | 2020-04-29 | ASUSTek Computer Inc. | Facilitating detec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193395A1 (zh) * | 2016-05-13 | 2017-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US10681697B2 (en) | 2016-07-05 | 2020-06-0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7872260B (zh) * | 2016-09-28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 |
CN116032447A (zh) * | 2017-06-14 | 2023-04-28 | Idac控股公司 | 可靠控制信令 |
CN107396386B (zh) * | 2017-08-30 | 2021-05-18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信道检测方法及信道检测设备 |
KR102554390B1 (ko) * | 2017-09-20 | 2023-07-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9586866B (zh) * | 2017-09-28 | 2024-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
US10959105B2 (en) * | 2017-09-29 | 2021-03-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configuring bandwidth parts in shared spectrum |
CN109600826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0869312B2 (en) * | 2017-10-31 | 2020-12-15 | Ofinno, Llc | Scheduling with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
CA3023709A1 (en) * | 2017-11-09 | 2019-05-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Csi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bandwidth parts |
EP4156801A1 (en) * | 2017-11-15 | 2023-03-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in 5g nr |
CN109803361B (zh) * | 2017-11-16 | 2021-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US11190255B2 (en) * | 2017-11-16 | 2021-11-30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
US10945172B2 (en) * | 2017-11-16 | 2021-03-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ower control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
CN109803367B (zh) * | 2017-11-16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
CN109803363B (zh) * | 2017-11-17 | 2022-1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
US11153060B2 (en) * | 2017-12-29 | 2021-10-1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Selection of grant and CSI |
EP3509343B1 (en) * | 2018-01-04 | 2022-03-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p-csi information reporting |
EP3509373B1 (en) * | 2018-01-09 | 2023-03-08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Beam selection in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quest retransmission |
US10681648B2 (en) * | 2018-01-10 | 2020-06-09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CN110035485B (zh) * | 2018-01-11 | 2022-1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AU2018401508B2 (en) * | 2018-01-12 | 2021-03-1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
US11122515B2 (en) * | 2018-04-05 | 2021-09-14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UE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uplink carriers |
-
2018
- 2018-01-12 AU AU2018401508A patent/AU201840150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2 ES ES18899473T patent/ES2914382T3/es active Active
- 2018-01-12 KR KR1020207022492A patent/KR1026049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01-12 WO PCT/CN2018/072486 patent/WO2019136718A1/zh unknown
- 2018-01-12 JP JP2020537712A patent/JP71784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1-12 EP EP22158911.2A patent/EP4027570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01-12 EP EP18899473.5A patent/EP3713352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1-12 CN CN201880067322.4A patent/CN111226478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12 CN CN202010540189.9A patent/CN111698769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11 TW TW108101246A patent/TWI797233B/zh active
-
2020
- 2020-06-11 US US16/898,845 patent/US11109327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17 US US17/404,730 patent/US1178556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377879A1 (en) | 2021-12-02 |
US11785560B2 (en) | 2023-10-10 |
EP3713352A1 (en) | 2020-09-23 |
CN111698769A (zh) | 2020-09-22 |
ES2914382T3 (es) | 2022-06-10 |
JP2021511704A (ja) | 2021-05-06 |
TWI797233B (zh) | 2023-04-01 |
US20200305095A1 (en) | 2020-09-24 |
EP3713352B1 (en) | 2022-04-06 |
CN111226478A (zh) | 2020-06-02 |
KR20200105695A (ko) | 2020-09-08 |
AU2018401508A1 (en) | 2020-07-09 |
WO2019136718A1 (zh) | 2019-07-18 |
JP7178414B2 (ja) | 2022-11-25 |
EP4027570A1 (en) | 2022-07-13 |
CN111698769B (zh) | 2023-06-30 |
EP3713352A4 (en) | 2020-11-18 |
KR102604940B1 (ko) | 2023-11-21 |
AU2018401508B2 (en) | 2021-03-11 |
US11109327B2 (en) | 2021-08-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23910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s based on collision-triggered adaptation | |
CN110035543B (zh) | 上行资源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 |
JP6705004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 |
US11785560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 |
TW201509145A (zh) | 具wlans碰撞避免分數載波感應多存取系統及方法 | |
JP7218290B2 (ja) | アクティブに使用されるスペクトル内での干渉を緩和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US1023125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 multi-carrier multi-cell schedul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30231686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fronthau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8201777A1 (zh)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 |
TW201836393A (zh) | 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 |
WO2021035734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21160150A1 (zh) | Iab网络的复用调度方法和iab节点 | |
CN118743293A (zh) | 用于mdci mtrp的多ta中的ta定时器到期的操作 | |
TW201902259A (zh) | 上行控制訊息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 | |
WO2022205484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7092475A1 (zh) | 一种在mac层实现空口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652860B2 (en) | Resource unit allocation for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 |
WO2023011437A1 (zh) | 资源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 |
US2024020566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hared cel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972284B (zh) | Bwp的配置方法、处理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
WO2024065113A1 (zh) | 上行波形的指示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 |
US2024017196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hared cel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4271085A1 (en) | Video transmission with periodic wireless resources | |
WO2024027216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89680A1 (en) | Indication for unused transmission occasions for uplink cancel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