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3208A - 攝像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3208A
TW201913208A TW106128733A TW106128733A TW201913208A TW 201913208 A TW201913208 A TW 201913208A TW 106128733 A TW106128733 A TW 106128733A TW 106128733 A TW106128733 A TW 106128733A TW 201913208 A TW201913208 A TW 2019132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lens module
optical
camera device
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8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9555B (zh
Inventor
張榮文
林建宏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28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9555B/zh
Priority to CN201710795685.7A priority patent/CN109428992B/zh
Priority to US15/869,520 priority patent/US1027778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5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3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320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16Housings; Caps; Mountings; Supports, e.g. with counterweight
    • G02B23/20Collapsible hous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recor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4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cameras or projectors providing touching or overlapping fields of vi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攝像裝置,可於一展開狀態與一組立狀態之間切換,包括一第一鏡頭模組與一第二鏡頭模組。第一、第二鏡頭模組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並分別具有一第一光學鏡頭與一第二光學鏡頭。當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時,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一方向;當攝像裝置從展開狀態切換至組立狀態時,第二光學鏡頭模組相對於第一光學鏡頭模組從一第一位置旋轉至一第二位置,且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相反於第二方向。

Description

攝像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攝像裝置,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具有複數個鏡頭模組的攝像裝置。
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像技術日趨進步,目前市面上已出現可拍攝環景照片的環景相機與拍攝立體影像專用的立體相機(Stereo Camera),帶給人們更豐富的視覺體驗。然而,人們對於電子產品小型化、輕便攜帶性、功能性的渴望亦日趨興盛,因此,使產品微小化並具備多種功能是一重要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裝置,其主要包括可於一展開狀態與一組立狀態之間切換,其主要包括一第一鏡頭模組與一第二鏡頭模組。其中,第一、第二鏡頭模組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並分別具有視野至少大於180度之第一光學鏡頭與一第二光學鏡頭。當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時,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一方向;當攝像裝置從展開狀態切換至組立狀態時,第二光學鏡頭相對於第一光學鏡頭從一第一位置旋轉至一第二位置,且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相反於第二方向。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攝像裝置更包括一狀態感測 器,設置於第一鏡頭模組,用以感測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或組立狀態。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狀態感測器為一紅外線感測器,當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狀態感測器被第二鏡頭模組遮蔽。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攝像裝置更包括一影像處理單元,當藉由狀態感測器感測攝像裝置位於展開狀態時,影像處理單元將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左右影像。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攝像裝置更包括一影像處理單元,當藉由狀態感測器感測攝像裝置位於組立狀態時,影像處理單元將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全景影像。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一卡合部,第二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二卡合部,當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時,第一、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一磁性元件,第二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二磁性元件,當攝像裝置處於該組立狀態時,在第一光學鏡頭的一第一光軸方向上,第一、第二磁性元件重疊。
於一實施例中,當前述攝像裝置處於組立狀態時,第一光學鏡頭的一第一光軸重合於第二光學鏡頭的一第二光軸。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攝像裝置更包括一傳感器, 感測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下之一水平姿態或一垂直姿態。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攝像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當藉由傳感器感測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下之垂直姿態時,控制單元關閉第一、第二光學鏡頭的其中之一。
1‧‧‧攝像裝置
10‧‧‧第一鏡頭模組
11‧‧‧外殼
101‧‧‧側
103‧‧‧底側
20‧‧‧第二鏡頭模組
21‧‧‧外殼
202‧‧‧側
203‧‧‧底側
30‧‧‧樞接模組
40‧‧‧狀態感測器
D1、D2‧‧‧第一、第二方向
F1、F2‧‧‧電路板
G1、G2‧‧‧第一、第二卡合部
L1、L2‧‧‧第一、第二光學鏡頭
M1、M2‧‧‧第一、第二磁性元件
O1、O2‧‧‧第一、第二光軸
P‧‧‧操作件
R1‧‧‧旋轉方向
S‧‧‧平面
W‧‧‧線路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攝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係表示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的示意圖(透視示意圖,仰視角)。
第3圖係表示第二鏡頭模組相對於第一鏡頭模組旋轉的示意圖。
第4圖係表示攝像裝置處於組立狀態的示意圖。
第5圖係表示攝像裝置相對於一平面位於一展開狀態下之水平姿態的示意圖。
第6圖係表示攝像裝置相對於一平面位於一展開狀態下之垂直姿態的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之裝置適用之其他範圍將於接下來所提供之詳述中清楚易見。必須了解的是,下列之詳述以及具體之實施例,當提出有關攝像裝置之示範實施例時,僅作為描述之目的以及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 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非在此特別定義。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攝像裝置1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攝像裝置1例如為一具備照相與錄影功能的攝像機(Camera),其主要包括一第一鏡頭模組10和一第二鏡頭模組20,兩者分別具有一第一光學鏡頭L1、一第二光學鏡頭L2,並藉由外殼11、21對其做保護。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用以接收來自外界的光線,光線穿過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並至第一、第二鏡頭模組10、20內的感光元件(未圖示)以獲取影像。此外,複數個操作件P設置於第一鏡頭模組10上,其例如為按鍵或操作鈕,可作為拍攝按鍵或是選擇操作按鍵,以方便使用者使用。
請參閱第2圖,其係表示第1圖中之攝像裝置1從另一視角觀看的透視示意圖(仰視角)。前述第一、第二鏡頭模組10、20分別具有外殼11、21,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之視野(或稱可視角度)(Field of View,FOV)係大於180度。在外殼11、21內分別設有電路板F1、F2,其例如可為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 Board,FPCB),並可透過一線路W使兩者彼此電性連接。於一實施例中,電路板F1、F2與線路W可視為一電路板組件。此外,前述感光元件可安裝設置於電路板F1、F2上,用以將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訊號。
請一併參閱第2、3圖,其中第3圖為第二鏡頭模組20相對於第一鏡頭模組10旋轉的示意圖。攝像裝置1更包括一 樞接模組30(例如單樞軸或雙樞軸),樞接前述第一、第二鏡頭模組10、20,使第二鏡頭模組20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第一鏡頭模組10。如第3圖所示,第二鏡頭模組20係沿著旋轉方向R1相對於第一鏡頭模組10旋轉。
接著請一併參閱第2、3、4圖。在第2圖中,攝像裝置1係處於展開狀態;而在第4圖中,攝像裝置1則處於組立狀態。具體而言,當第二鏡頭模組20(包含第二光學鏡頭L2)相對於第一鏡頭模組10(包含第一光學鏡頭L1)從一第一位置(第2圖)旋轉(第3圖之旋轉方向R1)至一第二位置(第4圖)時,攝像裝置1即從展開狀態切換至組立狀態。在展開狀態下,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係皆朝向第一方向D1,且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的第一、第二光軸O1、O2係平行排列;在組立狀態下,第二光學鏡頭L2則朝向第二方向D2,其係相反於第一方向D1,且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的第一、第二光軸O1、O2係重合(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不重合)。
前述攝像裝置1更包括一狀態感測器40,例如為一紅外線感測器,係設置在第一鏡頭模組10的一側(lateral side)101上(見第3圖,例如設在外殼11的一側),用以判斷攝像裝置1目前的狀態。如第2圖所示,當攝像裝置1位於展開狀態時,狀態感測器40被第二鏡頭模組20所遮蔽;而當操作於組立狀態時,由於第二鏡頭模組20旋轉至第一鏡頭模組10的下方,使得狀態感測器40呈現未遮蔽狀態。如此一來,藉由狀態感測器40的遮蔽與否即可判斷攝像裝置1係處於何種狀態。
當藉由狀態感測器40感測攝像裝置1處於展開狀 態(第2圖)時(狀態感測器40被遮蔽),攝像裝置1的一影像處理單元(例如設置於電路板F1及/或電路板F2上)會將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左右影像(立體影像),此時攝像裝置1即為立體拍攝模式,並可將此左右影像儲存至一儲存單元(例如記憶體,設置在電路板F1及/或電路板F2上),而此左右影像可透過一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眼鏡以作觀賞。同理,當藉由狀態感測器40感測攝像裝置1處於組立狀態(第4圖)時,影像處理單元會將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所拍攝的影像進行影像拼接(Image Stitching)而合成一全景影像(Panorama),此時攝像裝置1即為全景拍攝模式,此全景影像可儲存至儲存單元。
如此一來,使用者藉由旋轉第二鏡頭模組20以改變讓攝像裝置1的狀態(在展開、組立狀態之間切換),攝像裝置1即可自動地切換立體或全景拍攝模式,進而可透過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拍出左右影像或全景影像,讓使用者不需再自行設定拍攝模式,得以大幅提高使用的便利性,並可觀看不同模式下所拍攝的影像(例如透過攝像裝置1之一傳輸單元將拍攝的影像傳輸至一顯示螢幕上),以享受豐富的視覺體驗。
此外,如第2圖所示,前述攝像裝置1更包括複數個第一卡合部G1、複數個第二卡合部G2、一第一磁性元件M1與一第二磁性元件M2,用以強化第一、第二鏡頭模組10、20連接強度。詳細而言,當處於展開狀態(第2圖)時,形成於第一鏡頭模組10之一側101的第一卡合部G1與形成於第二鏡頭模組10之一側202的第二卡合部G2相互匹配卡合(側101、202 的位置請見第3圖),以穩固攝像裝置1。當使用者旋轉第二鏡頭模組20從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相對於第一鏡頭模組10),如第4圖所示,位於底側203的第二卡合部G2則會與位於底側103的第一卡合部G1相互匹配卡合(底側103、203的位置請見第2圖),且第一、第二磁性元件M1、M2在第一光軸O1(或第二光軸O2)的方向上重疊並彼此對應(例如吸附),如此可增強攝像裝置1在組立狀態的穩定度。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G1為一凹槽,第二卡合部G2則為一凸出結構。
應了解的是,於另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卡合部G1可為一凸出結構,第二卡合部G2則可為一凹槽。於另一實施例中,攝像裝置亦可僅包含各一個第一、第二卡合部G1、G2,分別形成於側101與側202,在展開狀態下透過第一、第二卡合部G1、G2穩定攝像裝置,而組立狀態下則透過第一、第二磁性元件M1、M2使第一、第二鏡頭模組10、20相互固定。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鏡頭模組20可設有容納第二卡合部G2的容納槽(例如樞軸連接第二卡合部G2使其可旋轉至容納槽內),在展開狀態時,可將位於底側203的第二卡合部G2收納,而在組立狀態時,則可將位於側202的第二卡合部G2收納,以避免第二卡合部G2對使用者進行操作時造成干涉。
第5-6圖係表示攝像裝置1處於展開狀態下之水平姿態與垂直姿態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攝像裝置1的底側(如底側103、203)係大致平行於一平面S(例如一桌面),此時即為水平姿態。而當攝像裝置1被旋轉使得第一、第二光學鏡頭L1、L2相對於平面S呈現上、下排列(仍為展開狀態),如第6 圖所示,此時即為垂直姿態。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當攝像裝置1的一傳感器(例如一重力加速度傳感器或一陀螺儀傳感器,設置在電路板F1、F2上)感測到攝像裝置1目前的姿態為垂直姿態時,攝像裝置1的一控制單元(例如設在電路板F1、F2上)將根據傳感器的訊號關閉第一光學鏡頭L1(在攝像裝置1的電源已開啟的狀態下),此時即呈現一般拍攝模式,使用者可使用第二光學鏡頭L2作拍攝。在垂直姿態下自動地關閉第一光學鏡頭L1可節省電力,進而提升攝像裝置1的續航力。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於垂直姿態下,使用者也可透過前述操作件P自行設定開啟/關閉第一光學鏡頭L1以拍出所需的影像。於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根據傳感器感測到處於垂直姿態下之攝像裝置1的訊號關閉第二光學鏡頭L2。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裝置,可於一展開狀態與一組立狀態之間切換,其主要包括一第一鏡頭模組與一第二鏡頭模組。其中,第一、第二鏡頭模組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並分別具有視野至少大於180度之第一光學鏡頭與一第二光學鏡頭。當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時,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一方向;當攝像裝置從展開狀態切換至組立狀態時,第二光學鏡頭模組相對於第一光學鏡頭模組從一第一位置旋轉至一第二位置,且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相反於第二方向。本發明透過一狀態感測器感測攝像裝置目前的狀態。此外,在展開狀態時,攝像裝置即呈立體拍攝模式,攝像裝置的影像處理單元會將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左右影像(立體影像);在組立狀態時,攝像裝 置即呈全景拍攝模式,影像處理單元則會將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全景影像。前述攝像裝置具備可拍攝出全景影像與立體影像(左右影像)的複合式功能,且透過狀態感測器偵測攝像裝置的目前狀態可自動地切換全影或立體模式,不需要使用者自行操作設定,亦大幅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說明書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的序數,例如「第一」、「第二」等等,彼此之間並沒有順序上的先後關係,其僅用於標示區分兩個具有相同名字之不同元件。
上述之實施例以足夠之細節敘述使所屬技術領域之具有通常知識者能藉由上述之描述實施本發明所揭露之裝置,以及必須了解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以及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0)

  1. 一種攝像裝置,可在一展開狀態與一組立狀態之間切換,包括:一第一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一光學鏡頭;以及一第二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二光學鏡頭,且以可相對於該第一鏡頭模組旋轉的方式連接該第一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一、第二光學鏡頭的視野至少大於180度;當該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時,該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一方向,當該攝像裝置從該展開狀態切換至該組立狀態時,該第二光學鏡頭模組相對於該第一光學鏡頭模組從一第一位置旋轉至一第二位置,且該第二光學鏡頭朝一第二方向,其中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狀態感測器,設置於該第一鏡頭模組,用以感測該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或該組立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狀態感測器為一紅外線感測器,當該狀態感測器被該第二鏡頭模組遮蔽時,該狀態感測器感測該攝像裝置處於展開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影像處理單元,當該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時,該影像處理單元將該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左右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影像處理單元,當該攝像裝置處於該組立狀態時,該影像處理單元將該第一、第二光學鏡頭所拍攝的影像合成一全景影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一卡合部,該第二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二卡合部,當該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時,該第一、第二卡合部相互卡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該第一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一磁性元件,該第二鏡頭模組具有一第二磁性元件,當該攝像裝置處於該組立狀態時,在該第一光學鏡頭的一第一光軸方向上,該第一、第二磁性元件重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其中當該攝像裝置處於該組立狀態時,該第一光學鏡頭的一第一光軸重合於該第二光學鏡頭的一第二光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傳感器,感測該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下之一水平姿態或一垂直姿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攝像裝置,更包括一控制單元,當藉由該傳感器感測該攝像裝置處於該展開狀態下之該垂直姿態時,該控制單元關閉該第一、第二光學鏡頭的其中之一。
TW106128733A 2017-08-24 2017-08-24 攝像裝置 TWI629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8733A TWI629555B (zh) 2017-08-24 2017-08-24 攝像裝置
CN201710795685.7A CN109428992B (zh) 2017-08-24 2017-09-06 摄像装置
US15/869,520 US10277789B2 (en) 2017-08-24 2018-01-12 Camera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8733A TWI629555B (zh) 2017-08-24 2017-08-24 攝像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9555B TWI629555B (zh) 2018-07-11
TW201913208A true TW201913208A (zh) 2019-04-01

Family

ID=6364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733A TWI629555B (zh) 2017-08-24 2017-08-24 攝像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7789B2 (zh)
CN (1) CN109428992B (zh)
TW (1) TWI6295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436B (zh) * 2018-12-14 2021-10-01 瑞典商安訊士有限公司 用於全景成像之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8318B (zh) * 2017-10-18 2019-05-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拍攝裝置和拍攝功能切換方法
CN112988028B (zh) * 2019-12-02 2022-09-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文档翻页方法及折叠屏终端
CN111163279A (zh) * 2020-02-12 2020-05-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327806B (zh) * 2020-03-05 2021-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702492B (zh) * 2020-12-28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TWI802298B (zh) * 2022-02-25 2023-05-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裝置
CN118209568B (zh) * 2024-05-22 2024-07-19 祁县光大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5415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位置検出装置
JP4654015B2 (ja) * 2004-12-08 2011-03-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
TW200947272A (en) * 2008-05-09 2009-11-16 Everspring Ind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IR detection
US9686468B2 (en) * 2015-10-15 2017-06-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maging apparatus
CN105530431A (zh) * 2015-12-16 2016-04-27 景好 一种反射式全景成像系统及方法
US10313657B2 (en) * 2015-12-25 2019-06-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epth map gene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CN106453696A (zh) * 2016-08-15 2017-02-22 李文松 Vr手机、基于vr手机的vr视频系统及ar应用
CN206226564U (zh) * 2016-10-17 2017-06-06 成都观界创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436B (zh) * 2018-12-14 2021-10-01 瑞典商安訊士有限公司 用於全景成像之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77789B2 (en) 2019-04-30
TWI629555B (zh) 2018-07-11
CN109428992A (zh) 2019-03-05
US20190068851A1 (en) 2019-02-28
CN109428992B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9555B (zh) 攝像裝置
US10116847B2 (en) Imaging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WO2014156747A1 (ja) パノラマ撮影用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パノラマ撮影システム
TWI470998B (zh) 雙鏡頭裝置及可擷取立體影像的電子設備
US20060275031A1 (en) Revolving lens modu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5744132B (zh) 全景图像拍摄的光学镜头配件
KR102399513B1 (ko) 광각 촬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기기
JP6827188B2 (ja) 撮像装置
KR101855790B1 (ko) 전방위 카메라용 제어 워치
JP2010141485A (ja) 撮像装置
JP2014206626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4266694A (ja) 電子撮像装置
JP2005134847A (ja) 撮像装置
JPH09247506A (ja) 映像撮影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JP2003315891A (ja) カメラ
JP2005006262A (ja) カメラ付折畳み式携帯機器
JP6557861B2 (ja) 撮像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09049854A (ja) 複眼撮影装置
JP4509234B2 (ja) 電子カメラ
JP2015216491A (ja) 撮像装置
JP2004015779A (ja)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撮像装置搭載構造
JP2015216490A (ja) 撮像装置
JPH10126654A (ja)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KR100815596B1 (ko) 로터리 방식의 일안식 디지털 카메라
JPH08139981A (ja) ビデオカメ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