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7143A - 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 Google Patents

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7143A
TW201907143A TW107112223A TW107112223A TW201907143A TW 201907143 A TW201907143 A TW 201907143A TW 107112223 A TW107112223 A TW 107112223A TW 107112223 A TW107112223 A TW 107112223A TW 201907143 A TW201907143 A TW 2019071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ation
pressure
area
setting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尚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新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新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新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7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71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variable,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G01D1/18Measuring arrangement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variable, of general application with arrangements for signalling that a predetermined value of an unspecified parameter has been exceed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有關之判定系統係具備: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複數個壓力偵測部及複數個溫度偵測部中之至少一者的感測器、顯示部、接收自前述感測器中之前述各壓力偵測部而來的壓力有關的輸出值、或自前述各溫度偵測部而來的溫度有關的輸出值之信息接收部、在前述感測器上設定至少1個判定區域之判定區域設定部、設定前述各判定區域中之個別的判定條件之至少1個的判定條件設定部、自前述信息接收部中所接收到的前述輸出值來運算出:前述各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是否滿足前述判定條件之個別的判定結果之判定部、以及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於前述顯示部之結果顯示部。

Description

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本發明係關於判定壓力或溫度是否滿足預定的判定條件之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自過往以來,已提案了用以偵測的壓力或溫度之各種的裝置。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為一種用以偵測作用於感測器之荷重、並將對於該荷重之評價顯示於顯示裝置之構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國際專利公開2014/04549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上述感測器只不過是能夠評價作用於感測器上之全體荷重而已。從而,例如,不能夠進行荷重是否均等地作用等之複雜的評價。又,此類的問題不只是關於壓力的測定而已,對於溫度的測定也是同樣地引發問題。因此,本發明是用以解決此種問題而完成者,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對作用於感測器之壓力或溫度容易地進行各種的解析之判定裝置及判定程式。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人們為了解決前述課題而刻意認真地進行了檢討。基此結果而提供了如下述掲示的實施形態之發明。
第1項: 一種判定系統,其係具備: 感測器,其為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複數個壓力偵測部及複數個溫度偵測部中之至少一者; 顯示部; 信息接收部,其為用以接收自前述感測器中之前述各壓力偵測部而來的壓力有關的輸出值、或自前述各溫度偵測部而來的溫度有關的輸出值; 判定區域設定部,其為用以在前述感測器上設定至少1個判定區域; 判定條件設定部,其為用以設定前述各判定區域中之個別的判定條件; 判定部,其為由前述信息接收部中所接收到的前述輸出值來運算出:前述各判定區域的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是否滿足前述判定條件之個別的判定結果;以及 結果顯示部,其為用以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於前述顯示部。
第2項: 如第1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顯示部為顯示:表示前述感測器的判定區域顯示畫面; 當接收到前述判定區域有關的輸入時,前述判定區域設定部在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中顯示前述判定區域。
第3項: 如第2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結果顯示部為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在: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中之表示前述各判定區域相對應的位置上。
第4項: 如第3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在前述判定區域設定部為設定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時係構成為: 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為用以設定與前述感測器全體有關的綜合判定條件; 前述判定部為用以運算出對於前述綜合判定條件之綜合判定結果; 前述結果顯示部為用以將前述綜合判定結果顯示於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
第5項: 如第3或4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顯示部為顯示用以設定前述判定條件之判定條件設定畫面; 前述判定條件設定畫面為顯示表示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清單(list);並 進行將前述清單中所表示的前述判定區域、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上所表示的前述判定區域成為對應之類的對應表示。
第6項: 如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能夠設定上限値、下限値、基於預定的基準値之上限値、及基於前述基準値的下限値中之至少1個來做為前述個別的判定條件。
第7項: 如第6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能夠設定與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之平均値、中央値、最大値、最小値、合計、範圍的中央之任一者來做為前述基準値。
第8項: 如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每一個之中設定相異之個別的判定條件。
第9項: 如第1至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設定複數個個別的判定條件。
第10項: 一種判定程式,其係使與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複數個壓力偵測部及複數個溫度偵測部中之至少一者之感測器、顯示部連接的計算機執行: 接收自前述感測器中之前述各壓力偵測部而來的壓力有關的輸出值、或自前述溫度偵測部而來的溫度有關的輸出值之步驟; 在前述感測器上設定至少1個判定區域之步驟; 設定前述各判定區域中之個別的判定條件之步驟と、 由所接收到的前述輸出值來運算出:與前述各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是否滿足前述個別的判定條件之個別的判定結果之步驟;以及 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在前述顯示部之步驟。
第11項: 如第10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進一步執行: 在前述顯示部顯示表示前述感測器的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之步驟;以及 當接收到前述判定區域有關的輸入時,在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上顯示前述判定區域之步驟。
第12項: 如第11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進一步執行: 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上所表示的前述各判定區域相對應的位置上顯示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之步驟。
第13項: 如第12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在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被設定時進一步執行: 設定前述感測器全體有關的綜合判定條件之步驟; 運算出相對於前述綜合判定條件的綜合判定結果之步驟;以及 將前述綜合判定結果顯示在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之步驟。
第14項: 如第12或13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進一步執行: 顯示用以設定前述判定條件的判定條件設定畫面之步驟; 在前述判定條件設定畫面上顯示表示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清單之步驟;以及 進行使前述清單中所顯示的前述判定區域、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所顯示的前述判定區域相對應之類的對應表示之步驟。
第15項: 如第10至1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能夠設定上限値、下限値、基於預定的基準値之上限値、及基於前述基準値的下限値中之至少1個來做為前述個別的判定條件。
項16: 如第15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能夠設定與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之平均値、中央値、最大値、最小値、合計、範圍的中央之任一者來做為前述基準値。
項17: 如第10至16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每一個上設定相異之個別的判定條件。
項18: 如第10至17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設定複數個個別的判定條件。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容易地對作用於感測器的壓力及溫度進行各種之解析。
A.第1實施形態(壓力判定系統) 以下,針對本發明有關的判定系統適用於壓力判定系統之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是該壓力判定系統之斜視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壓力判定系統係具備偵測壓力之壓力感測器100、及判定以壓力感測器偵測到的壓力是否滿足預定的判定條件之判定裝置200。以下,詳細地説明各個構成。
<1..壓力感測器> <1-1.壓力感測器之概要> 本實施形態之壓力感測器,電阻值等之電性特性隨著壓力的大小變化之複數個感壓元件為配列成二維格子狀。具體而言為如以下之構成。
圖2為壓力感測器之分解斜視圖、圖3為壓力感測器之斷面圖、圖4為壓力感測器中感壓元件之交錯部分的平面圖。如圖2~圖4所示,壓力感測器100係具備:具有第1薄膜基材1、設置於該第1薄膜基材1上之複數個第1電極2、分別配置在各第1電極上之複數個第1感壓元件3的第1薄片10。再者,該壓力感測器係具備:具有第2薄膜基材4、設置於該第2薄膜基材4上之複數個第2電極5、分別配置在各第2電極上之複數個第2感壓元件6的第2薄片20。然後,藉由將此等之第1薄片10與第2薄片20可分離地疊合而構成壓力感測器。以下,針對此等之元件詳細地進行説明。
首先,說明第1薄片10。上述的複數個第1電極2為形成線狀;此等為平行於X方向地配置在第1薄膜基材1上。又,上述之複數個第1感壓元件3也是形成線狀,該等之第1感壓元件3係配置成覆蓋住各第1電極2的方式。亦即,各第1感壓元件3為與第1電極2同樣地配置成平行於X方向。
其次,說明第2薄片20。上述之複數個第2電極5為形成線狀,該等為平行於Y方向地配置於第2薄膜基材4上。又,上述之複數個第2感壓元件6也是形成為線狀;該等之第2感壓元件6係配置成覆蓋住各第2電極5的方式。亦即,各第2感壓元件6為與第2電極5同樣地是配置成平行於Y方向。
如此地形成的第1薄片10與第2薄片20為按照使第1感壓元件3與第2感壓元件6成為面對面的方式、且第1電極2與第2電極5為呈垂直的方式重疊在一起。接著,在第1電極2與第2電極5交錯的複數個位置內,配置在該等之間的第1感壓元件3及第2感壓元件6為構成壓力偵測部7。亦即,此等之壓力偵測部7的一個個皆發揮做為偵測壓力的感測器之機能。
<1-2.構成壓力感測器之材料的例子> 形成第1薄膜基材1之材料,雖然沒有特別加以限定,例如,可以是藉由聚醯亞胺、PET等之具有可撓性的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來形成。
構成各電極2、5之材料,例如,可以是使用銀箔、銅箔、鋁箔等之金屬箔、或導電性聚合物等,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可以是適當地採用導電率高的材料。
構成各感壓元件3、6的材料,可以是含有導電性粒子、與樹脂的物質;除了可以是隨著被施加的壓力之增加而降低其電阻值之外,或者,也可以是隨著被施加的壓力之增加而增加其電阻值。又,也可以是因壓力之大小而改變電荷量或感應電流等之電阻值以外的電性特性之物。
導電性粒子只要是具備導電性的粒子皆可,並未特別加以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導電性感壓材料中所含的導電性粒子。導電性粒子的具體例,舉例來說,可以是例如碳黑、石墨、碳奈米管、碳奈米突角、碳奈米纖維、碳奈米線圈等之碳系粒子(也包括纖維狀物);鐵、鎳、銅、鋁、鎂、鉑、銀、金、及含有此等金屬中之至少1種的合金等之金屬粒子;氧化錫、氧化鋅、碘化銀、碘化銅、鈦酸鋇、氧化銦錫、鈦酸鍶等之導電性無機材料粒子等。導電性粒子可以單獨使用1種類,也可以是組合2種類以上來使用。
導電性粒子的粒子徑,雖然並未特別限制;舉例來說,例如,較佳為1μm以下,更佳為100nm以下,更理想是50nm以下。
導電性粒子的含有量並未特別限制,雖然可以按照成為所期望的電性電阻值及體積電阻值的方式來設定,然而,為了達到提高精度地測定廣大壓力範圍的待測物體的壓力,舉例來說,例如較佳為小於15質量%,更佳為2~9質量%左右。例如,在使用以油爐法製造的導電性碳黑來做為導電性粒子的情況下,由同樣的觀點來看,舉例來說,例如,較佳為小於10質量%,更佳為1~8質量%左右,更理想為2~6質量%左右。又,若是在使用乙炔分解法所製作之導電性碳黑的情況,由同樣的觀點來看,舉例來說,例如,較佳為小於15質量%,更佳為4~12質量%左右,更理想是6~9質量%左右。
感壓元件3、6中所含的樹脂並未特別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導電性感壓材料中所含的樹脂。樹脂的具體例子,舉例來說,例如,其可以是聚矽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等之熱硬化性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醚醯亞胺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縮醛樹脂、聚苯硫醚樹脂、聚醚醚酮樹脂、氟樹脂、聚酯樹脂等之熱塑性樹脂。在此等之中,從能夠達到提高精度地測定廣大溫度範圍之待測物體的溫度之感溫元件的觀點來看,較佳為聚矽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聚醚醯亞胺樹脂;特佳為聚醯亞胺樹脂、環氧樹脂。玻璃轉移溫度為200℃以上的樹脂可以是單獨使用1種類,也可以組合2種類以上來使用。
<1-3.壓力感測器之製造方法的例子> 其次,一邊參照圖5,一邊來説明壓力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壓力感測器100可以是例如以下所示來製造。首先,如圖5所示,藉由網版印刷將複數個第1電極2形成在第1薄膜基材1之上。其次,藉由網版印刷將第1感壓元件3形成在各第1電極2之上。如此施作而形成第1薄片10。
另一方面,藉由網版印刷將複數個第2電極5形成在第2薄膜基材4之上。其次,藉由網版印刷將第2感壓元件6形成在各第2電極5之上。如此施作而形成第2薄片20。然後,按照使第1感壓元件3與第2感壓元件6為呈垂直並相對向的方式來疊合第1薄片10與第2薄片20。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雖然是以各電極2、5、各感壓元件3、6藉由網版印刷來形成;然而並不限定於此等,也可以是藉由噴墨印刷轉印式來形成。又,也可以是藉由基板配線技術(銅蝕刻等)對於各電極2、5進行配線。藉此,可以形成非常薄(例如,0.1mm)、且具有柔軟性的壓力感測器100。
<2.判定裝置及顯示裝置> 其次,説明本實施形態之判定裝置200。該判定裝置係具有:判定裝置本體30、顯示裝置(顯示部)40、連接壓力感測器100與判定裝置本體30的連接器50、以及輸入裝置60。
<2-1.連接器> 連接器50係安裝於壓力感測器100。在壓力感測器100的端部領域上係設有未圖示的複數個端子;各端子為電性連接於設置在連接器9的複數個接點之任一個。設置於壓力感測器100之複數個壓力偵測部7的各個是透過所對應的端子與配線而相連接。
連接器50係用以取得壓力偵測部7中之電性特性的變化來做為輸出值。為了依序在複數個壓力偵測部7進行電壓之施加等,可以在連接器50中組入被稱為多路調變器(multiplexer)的電子元件。
連接器50為藉由對複數個壓力偵測部7依序地施加電壓而自複數個壓力偵測部7的各個依序地得到輸出。具體而言,在第1電極2與第2電極5之中,以一者做為驅動電極、另一者做為接收電極時,連接器50係對於複數個驅動電極依序地施加電壓,藉由在被施加的狀態下依序地測定複數個接收電極的電阻值而得到各個壓力偵測部7的輸出。接收電極之電阻值係取得經以運算放大器所反轉增幅而做為電壓値。藉由設定施加電壓或輸出的增幅率能夠對輸出任意地進行增幅。
連接器50係將表示自壓力感測器100的各壓力偵測部7所輸出之壓力値(輸出值)之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而向判定裝置本體30輸出。
<2-2.判定裝置本體> 圖6係顯示與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判定裝置本體之方塊圖。如圖6所示,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判定裝置本體30為一種與控制部31、記憶部32、外部界面33、及驅動34電性連接的計算機(computer)。另外,在圖6中是將外部界面33分別記載為「外部I/F」。
控制部31係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等,並按照情報處理來進行各構成要素的控制。記憶部32為一種例如硬碟驅動、固態驅動等之輔助記憶裝置,並用於記憶以控制部31執行的壓力判定程式321、偵測到的壓力等之有關的壓力資料(data)322等。
壓力判定程式321為一種用於在判定裝置200執行:判定在上述的壓力感測器100中所偵測到的壓力是否滿足預定的判定條件之處理用的程式。詳細如以下所述。
外部界面33為USB(Universal Serial Bus,萬用匯流排)連接埠等,與外部裝置連接用之界面。通過該外部界面33而與上述的連接器50、輸入裝置60、及顯示裝置40連接。輸入裝置60為一種例如滑鼠、鍵盤等之用來進行輸入的裝置。另外,也可以是連接印表機、揚聲器等之上述以外的外部裝置。又,也可以設計通過網路來連接該判定裝置200與外部用的通信界面。該通信界面為例如有線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模組、無線LAN模組等之通過網路進行有線或無線通信用的界面。
驅動34係例如CD(Compact Disk,光碟)驅動、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數位多功能碟片)驅動等之用來讀取記憶媒體341所記憶的程式用的裝置。驅動34的種類可以是按照記憶媒體341的種類而適當地選擇。上述壓力判定程式321也可以是被記憶於記憶媒體341中。
記憶媒體341為一種藉由電性的、磁氣的、光學的、機械的或化學的作用,按照能夠讀取計算機之其他的裝置、機械等所記錄的程式等之情報的方式來儲存該程式等之情報的媒體。
另外,判定裝置本體30,除了所提供之服務專門設計的情報處理裝置以外,還可以使用一般通用的桌上型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平板PC等。
<2-3.判定裝置之機能構成> 其次,一邊參照圖7一邊說明與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判定裝置200之機能構成的一例子。圖7為模式化例示一與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判定裝置200之機能構成的一例子。
如圖7所示,判定裝置本體的控制部31為使記憶部32所記憶的壓力判定程式321於RAM展開。接著,控制部31藉由CPU來解讀及執行在RAM展開的壓力判定程式321,並虛擬地做為信息接收部311、判定區域設定部312、判定條件設定部313、判定部314、及結果顯示部315來進行作動。關於此等為如以下所述。
<2-4.可用於壓力判定之各種視窗> 其次,說明可用於壓力判定之各種視窗(window)。當使用者通過輸入裝置60進行預定的操作時,控制部31就會啟動壓力判定程式321。藉此,控制部31將壓力顯示視窗(判定區域顯示畫面)61及設定視窗(判定條件設定畫面)62、63顯示於顯示裝置40。以下,說明此等之視窗。
<2-4-1.壓力表示視窗> 如圖8所示,壓力表示視窗61上圖示了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上的壓力、荷重等。例如,依照作用的壓力等之大小而以不同的顏色來表示壓力所作用的位置。在圖8的例子中,壓力為作用環狀的區域。以下,將壓力所作用的區域稱為壓力區域。又,在該壓力顯示視窗61可以設定判定區域。例如,在圖8的例子中設定有:圍繞環狀的壓力區域之外側的矩形狀之第1判定區域611、在該環狀的壓力區域之内側所配置的第2判定區域612。用來畫分該等之判定區域611、612的框架是著有顏色的;關於該點,如以下所述。
如此,使用者可以得到該等判定區域611、612之每一個別的壓力等。又,在各判定區域611、612的右上端部上係表示:判定對象的數値614、615、以及該數値是否滿足判定條件,亦即是OK還是NG之個別的判定結果616、617。所謂判定對象的數値係指在各判定區域611、612中所算出的壓力等之輸出值。再者,在該壓力顯示視窗61的下端部上係表示:考慮全部的判定區域之結果的綜合判定結果619。具體而言,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來設定:若全部之個別的判定區域之判定結果616、617是OK時,綜合判定結果619就會是OK;若個別的判定區域611、612的判定結果616、617中之1個也是NG時,則綜合判定結果619就會是NG。
如上述的判定區域可以是藉由例如滑鼠等之輸入裝置60而在顯示裝置40上進行設定。在控制部在接受該輸入時就將所輸入的判定區域記憶於記憶部。在那時候,不只是如上述之類的矩形狀之判定區域,還可以設定橢圓、多角形狀等之各種形狀的判定區域。另外,不只是藉由滑鼠等在顯示裝置40上指定判定區域,還可以是藉由鍵盤等之輸入裝置60輸入表示判定區域的外形之座標來進行判定區域之設定。例如,在設定矩形狀的判定區域的情況,可以輸入4個角的座標。又,在設定圓形的判定區域的情況,可以輸入中心座標與半徑的長度。
<2-4-2.設定視窗> 在本實施形態中,在壓力等之判定時,可設定2種類的判定方式。即,個別判定與統計判定。個別判定是一種對於1個判定區域設定1個判定條件之判定方式;統計判定是一種設定橫跨複數個判定區域之判定條件,或者可以組合複數個判定條件之判定方式。為此,準備了與各判定方式相對應的設定視窗。以下,說明各設定視窗。
<2-4-2-1.個別判定視窗> 首先,說明個別判定視窗。在此,說明設定如圖8所示的壓力顯示視窗用之個別判定視窗的一例子。即,在如圖8所示的壓力顯示視窗中雖然是設定有2個判定區域,然而只説明執行該設定之個別判定視窗。如圖9所示,在該個別判定視窗62中,判定對象清單621、判定條件輸入部622、及基準値輸入部623配置成由上而下排列。判定對象清單621中顯示了在壓力顯示視窗61所界定的2個判定區域611、612。在表示各判定區域611、612之一顯示例中,顯示了表示各判定區域611、612的顏色、判定區域的角部之座標。表示各判定區域611、612的顏色係與在壓力顯示視窗61所表示的判定區域611、612的框架顏色相對應。
在判定條件輸入部622中顯示了判定 種類、上限値、及下限値。判定的種類係藉由下拉菜單來表示;使用者選擇其中之1個。另外,判定的種類並未特別加以限定;例如,可以是設定荷重値、接觸面積、方框壓力、接觸壓力、峰荷重、峰方框荷重、及接觸峰壓力。此等相當於本發明的指標。詳細為如以下所述。
1.荷重値是指於測定範圍内受到荷重作用的單體(cell)之荷重値的合計值。 2.接觸面積是指測定範圍内受到荷重作用的單體之合計面積的合計值。 3.方框壓力是指作用於測定範圍内之全部的單體上的壓力値之合計值除以測定範圍的面積而得之値。 4.接觸壓力係指施加於測定範圍内受到荷重作用的單體上之壓力値,其為由荷重値的合計值除以受到荷重作用的單體之面積而得之値。 5.峰荷重値是指以表示在測定範圍内之最高値的區域(例如,2×2個的單體之區域)為峰區域時,以該峰區域的荷重値之合計值為峰荷重値。荷重所作用的單體之荷重値的合計值。 6.峰方框壓力係指峰區域的壓力値。 7.接觸峰壓力係指作用於峰區域之受到荷重作用的單體上的壓力値。
上限値及下限値可以規定任何一者、或兩者。又,上限値及下限値,可以藉由下拉菜單而選擇直接指定、使用基準値之任何者。在直接指定的情況,在右側的方框上輸入表示上限値及下限値之直接的數値。又,也可以指定單位。在進行直接指定的情況,則以該數値做為上限値或下限値來進行判定。
基準値使用的情況,在其下方的某一基準値輸入部623中進行設定。在使用基準値的情況,可以指定相對於基準値的比例(%),將該數値輸入右側的方框中。例如,可以將上限値規定為基準値的120%。另外,在直接指定上限値及下限値的情況,基準値輸入部623就成為不能輸入的狀態。
其次,說明基準値輸入部623。基準値輸入部623選擇直接指定及參照中之任一者。在直接指定的情況,輸入具體的數値。在該情況,所輸入的數値就成為基準値,以該基準値為基準之上述的比例就成為上限値或下限値。
在選擇參照的情況,在該設定位置上顯示基準値之計算方法的清單時,則從判定區域611、612的清單進行選擇。基準値的計算方法是能夠藉由下拉菜單來選擇;例如,可以選擇平均値、中央値、最大値、最小値、合計、範圍之中央。又,在判定對象清單621上,於各判定區域611、612的表示之左端顯示有檢查方框。例如,選擇接觸面積來做為判定的種類,選擇平均値來做為計算方法,在全部的判定區域611、612之檢查方框中輸入檢查的情況,在所選擇的判定區域所算出的接觸面積之平均値就成為基準値了。
<2-4-2-2.統計判定視窗> 其次,說明統計判定視窗。由於統計判定視窗麗是與個別判定視窗同樣地對應於壓力顯示視窗,所以,以下說明用以設定如圖8所示的壓力顯示視窗之統計判定視窗。如圖10所示,在該統計判定視窗62中,在左側顯示有條件顯示部621,在右側顯示有條件輸入部622。
在條件顯示部621中,顯示了現在設定的條件清單623、被配置在其下方的表示條件之追加、削除的按鈕、及綜合判定之結果(OK或NG)。圖10的例子,條件清單623設定有4個條件;對於現在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的壓力是否滿足各條件的結果(OK或NG),則顯示於條件名的右側。
在條件輸入部622上配置有條件名624、判定的種類625、判定對象清單626、判定條件輸入部627、及基準値輸入部628。當選擇條件顯示部622的條件清單中所表示的任一條件時,在條件輸入部622則就會顯示該條件。在圖10的例子中顯示了條件1的詳細。以下,説明之。
首先,判定的種類625是與個別判定視窗相同。又,在判定對象清單626中,於各判定區域611、612的表示之左端顯示有檢查方框,在想要進行判定的區域之檢查方框應輸入檢查。接著,在判定對象清單626的右側顯示有判定對象的計算方法,可以藉由下拉菜單來進行選擇。亦即,對於所選擇的判定區域611、612選擇判定條件之計算方法。
判定對象的計算方法,例如,雖然是可以選擇個別的値、平均値、中央値、最大値、最小値等;然而,這是一例子。例如,在選擇個別之値的情況,將在選擇的判定區域之輸出值做為直接、判定的基準使用。又,在選擇平均値的情況,將在被檢查的判定區域之輸出值的平均値做為判定之基準使用。另外,以判定對象的計算方法得到的算出値顯示於計算方法的下拉菜單之下方(符號626a)。
關於該下方的判定條件輸入部627、及基準値輸入部628,由於是與個別判定視窗62相同的緣故,所以省略説明。但是,在基準値輸入部中顯示了所選擇的計算方法之結果。在圖10的例子中,選擇平均値做為計算方法,亦顯示有該數値(符號628a)。
如此,因為可以設定複數個判定條件,所以在全部的判定區域中設定同一條件之外,也可以在各判定區域個別地設定條件。又,在各判定區域也可以設定複數個條件。
例如,在確認壓力感測器100之壓力分布的情況,可以如以下的方式來進行設定。亦即,可以算出複數個判定區域中之最大壓力、最小壓力、及平均壓力,並能夠將以下的感度誤差為在10%以内來做為判定條件。 感度誤差:(最大壓力-最小壓力)/平均壓力/2×100(%)(1)
在該情況下,在條件1是將感度誤差的上限規定為110%,並且在條件2是將感度誤差的下限規定為90%。具體的輸入是如圖10所示,在條件1中,選擇方框壓力來做為判定的種類625,選擇最大値來做為判定的計算方法。接著,在判定條件輸入部627中,選擇基準値並輸入110%的數値來做為上限値。又,在基準値輸入部628中,選擇參照並檢查全部的判定區域之外還選擇平均値。因此,設定了全部的判定區域中之壓力的最大値為自全部的判定區域的壓力之平均値起至以110%為上限之類的判定基準。至於條件2,雖然是省略了判定視窗;然而,除了選擇最小値來做為判定的計算方法並輸入90%的數値做為下限値的基準値以外,其餘則是相同的。如此,藉由設定條件1、2,能夠進行與上述式(1)有關的判定條件之判定。
<2-5.壓力判定> 其次,按照判定順序來進行説明。以下,首先說明個別判定之後,再說明統計判定。 <2-5-1.個別判定> <2-5-1-1.例1> 以下,一邊參照圖8、圖9、圖11~圖13一邊說明個別判定。圖11是個別判定的流程圖;圖12是個別判定的設定視窗;圖13是顯示壓力顯示視窗之一例子的圖。此處,針對判定例如圖8所示之作用於環狀的壓力是否作用於正位置的方法進行説明。
以下,一邊參照圖11的流程圖一邊基於壓力顯示視窗及設定視窗的圖面而適當地說明。當啟動個別判定有關的壓力判定程式時,控制部31首先於顯示裝置40顯示:壓力顯示視窗61和設定視窗62。其次,使用者使用輸入裝置60在壓力顯示視窗61上設定判定區域(步驟S101)。在此處是設定矩形狀的2個判定區域、即設定第1判定區域611與第2判定區域612。在那時候,控制部31的判定區域設定部312將所輸入的判定區域之座標等記憶於RAM或記憶部32,並且將判定區域611、612顯示於壓力顯示視窗61上。
如圖9所示,在設定視窗62中,於判定清單顯示了上述之第1及第2判定區域。然後,進行壓力區域是否在正位置之判定,在第1判定區域611中以壓力之作用為判定條件,在第2判定區域612中以壓力之作用為判定條件。因而,在滿足任一個判定條件的情況下,則運算出OK之判定結果。
因而,在設定視窗中進行如以下的設定。首先,如圖9所示,選擇判定清單621三第1判定區域611(清單三上側),並選擇接觸面積來做為判定的種類。其次,選擇「無」做為上限値,選擇直接指定做為下限値。接著,輸入預定的數値來做為下限値(此處,以「350」為例)。如此,在第1判定區域621中偵測到350mm2以上的接觸面積之情況下,則設定成視為OK之判定。
繼續,設定第2判定區域612之判定條件。首先,如圖12所示,選擇判定清單621的第2判定區域612(清單的下側)並選擇接觸面積做為判定的種類。其次,選擇「無」來做為下限値,選擇直接指定來做為上限値。接著,輸入預定的數値來做為上限値(此處以「5」為例)。如此,在第2判定區域612中偵測到5mm2以下的接觸面積之情況下,則設定成視為OK之判定。由以上而完成了在設定視窗62中之判定條件的設定(步驟S102)。如上述在設定視窗62中輸入判定條件之際,控制部31的判定條件設定部313將所輸入的判定條件記憶於RAM或記憶部32。
接著,當繼續使壓力橫跨如上述這樣的環狀之區域而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時,控制部31的信息接收部311通過連接器50從壓力感測器100接收到自各壓力偵測部7而來的輸出值,並記憶於RAM或記憶部32(步驟S103)。接著,基於該輸出值,控制部31的判定部314進行上述判定條件是否充足之判定。在如圖8所示的例子中,壓力由於是作用於第2判定區域612的框架與第1判定區域611的框架之間,所以控制部的判定部314對於第1判定區域611的判定條件運算出OK之判定結果,亦對於第2判定區域612之判定條件也算出OK之判定結果。又,由於對於該等之判定條件運算出OK判定結果,所以全體的判定結果也是運算出OK之判定結果(步驟S104之YES)。
接著,接受該判定結果後,控制部31的結果顯示部315在壓力顯示視窗61的各判定區域611、612之上端部進行OK之表示616、617做為判定結果,並且在壓力顯示視窗61之下端部進行OK之表示619而做為全體的判定結果(步驟S105)。
另一方面,如圖13所示,在壓力作用的情況下,即,壓力作用於第1判定區域611之框架以外、及第2判定區域612的框架的情況下,由於不滿足上述判定條件,所以控制部31的判定部314係對於全部的判定區域進行NG之判定(步驟S104之NO)。接受此之後,控制部31的結果顯示部315,在壓力顯示視窗61的各判定區域611、612之上端部進行NG之表示616、617而做為判定結果,並且在壓力顯示視窗61的下端部進行NG之表示619而做為全體的判定結果(步驟S106)。
<2-5-1-2.例2> 其次,邊參照圖14~圖16,一邊説明作用於環狀的壓力是否均等地作用之判定方法。圖14、圖16為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圖15為顯示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
當啟動個別判定有關的壓力判定程式時,控制部31於顯示裝置40顯示壓力顯示視窗61與設定視窗62。其次,使用者使用輸入裝置60於壓力顯示視窗61上設定判定區域。此處,如圖14所示,設定矩形狀的4個判定區域,即設定第1~第4判定區域710~740。該等之判定區域710~740為以90度間隔被設定在環狀的壓力區域之上下左右的4位置上。接著,分別作用於4個判定區域710~740的壓力為落入全部的判定區域710~740之平均値的±20%的範圍之情況下則設定成進行OK之判定,在該範圍外的情況下則設定成進行NG之判定。
如圖15所示,在設定視窗62中,於判定清單621顯示了上述之第1~第4判定區域710~740。接著,選擇於判定清單621所顯示之全部的判定區域710~740,進而於判定條件輸入部622進行輸入。首先,選擇接觸壓力做為判定的種類。其次,選擇基準値使用做為上限値,並輸入預定的數値(在此處,以「120」為例)。繼續,選擇使用基準値做為下限値並輸入預定的數値(在此處,以「80」為例)。如此,在各判定區域710~740的接觸壓力為在基準値的80%以上120%以下之情況下則設定成進行視為OK之判定。
繼續進行基準値之設定。首先,在基準値輸入623部中,選擇參照,並選擇平均値做為計算方法。其次,在判定區域清單中之全部的判定區域輸入檢查。因此,基準値就成為全部的判定區域之接觸壓力的平均値。由以上而完成了設定視窗62中之判定條件的設定。接著,在輸入該判定條件之際,控制部31的判定條件設定部313則將所輸入的判定條件記憶於RAM或記憶部32。
接著,當繼續使壓力壓力作用於感測器100時,控制部31的信息接收部311接收自各壓力偵測部7而來的輸出值,如圖16所示,在壓力顯示視窗61中圖示了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的壓力。同時,控制部31之判定部314則從該等輸出值進行上述判定條件是否充足之判定。在那時候,由於4個判定區域710~740的壓力分別是在彼等之平均値的80%以上120%以下,所以,控制部的結果顯示部315就在各判定區域710~740的右上進行OK之表示711~741。又,由於在全部的判定區域710~740的判定為OK,因而,控制部31的結果顯示部315於壓力顯示視窗61的下端部進行OK之表示750來做為綜合判定。
另一方面,如圖16所示,壓力區域中具有偏差,於4個判定區域710~740的壓力分別為在彼等之平均値的80%以上120%以下之範圍外的情況,控制部31則在各判定區域710~740的右上進行NG之表示711~741。接著,由於全部的判定區域710~740的判定為NG,所以,控制部31在壓力顯示視窗61的下端部進行NG之表示75來做為綜合判定。
<2-5-2.統計判定> 其次,針對統計判定,一邊參照圖17~圖19一邊進行説明。圖17、圖19為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圖18為顯示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在此處,在做為一例子中,如圖17所示,設定複數(在此處,以9個做為一例子)的矩形狀之判定區域,並判定壓力是否均一地作用。
當啟動統計判定有關的壓力判定程式時,控制部31首先在顯示裝置40顯示壓力顯示視窗61與統計判定用之設定視窗62。其次,使用者如圖17所示,使用輸入裝置60在壓力顯示視窗61上設定矩形狀的9個判定區域,即設定第1~第9判定區域810~890。接著,在分別作用於9個判定區域810~890的壓力為落入全部的判定區域810~890之平均値的±20%之範圍的情況下則設定為進行OK之判定;在該範圍外的情況下則設定為進行NG之判定。
在此,設定條件1來做為判定條件。圖18為表示條件1的設定視窗61,並選擇接觸壓力做為判定的種類。又,在判定對象清單626中顯示了第1~第9判定區域810~890。但是,在該例子中,由於判定區域的數量多,因而捲動條也一起表示,操作該捲動條而使全部的判定區域顯示於判定對象清單626的方框。接著,在判定對象清單626之全部的判定區域輸入檢查,並且選擇平均値做為計算方法。
其次,選擇基準値使用來做為上限値,並輸入預定的數値(在此處,以「120」做為一例)。續繼,選擇基準値使用來做為下限値,並輸入預定的數値(在此處,以「80」做為一例)。如此,在各判定區域810~890的接觸壓力為基準値的80%以上120%以下之情況下,則設定成進行視為OK之判定。
續繼進行基準値之設定。在此處,在基準値輸入部628中,選擇直接指定並輸入預定的數値(在此處,以「128」做為一例)。由以上而完成在設定視窗62中之判定條件的設定。此外,若有追加的判定條件,則在判定顯示部進行條件之追加。
接著,繼續使壓力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時,控制部31接受自各壓力偵測部7而來的輸出值,如圖17所示,在壓力顯示視窗61中圖示了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的壓力。同時,控制部31從彼等之輸出值進行上述判定條件是否充足之判定。在那時候,由於9個判定區域的接觸壓力分別為在彼等之平均値的80%以上120%以下,所以,在各判定區域810~890的右上進行了OK之表示811~891。接著,由於全部的判定區域810~890之判定為OK,所以,控制部31在壓力顯示視窗的下端部進行OK之表示800做為綜合判定。
另一方面,如圖19所示,壓力區域具有偏差,在9個判定區域810~890的壓力分別為彼等之平均値的80%以上120%以下之範圍外的情況,則在各判定區域810~890之右上進行NG之表示811~891。接著,由於全部的判定區域810~890之判定為NG;所以,控制部31在壓力顯示視窗61之下端部進行NG之表示800來做為綜合判定。
<3.特徴>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係構成為:在壓力感測器100上設定複數個判定區域,對於各判定區域設定判定條件,並進行作用於壓力感測器100的壓力是否滿足判定條件之判定。從而,對於如橫跨複數個判定區域之類的複雜之判定條件也是能夠容易地設定的。接著,由於是設定為將該判定結果表示於顯示裝置40,所以,使用者只要看見顯示裝置40就能夠容易地視察辨認對象之壓力是否滿足判定條件。
B.第2實施形態(溫度判定系統) 以下,說明將本發明有關的判定系統使用於溫度判定系統中之第2實施形態。由於該溫度判定系統也是具有與上述的壓力判定系統同樣的構成,所以,設定為只說明相異點、且對於同一構成則附記同一個符號、並省略説明。
<1.溫度感測器> <1-1.溫度感測器之概要>
圖20為溫度感測器之分解斜視圖;圖21為溫度感測器的一部分之斜視圖;圖22為溫度感測器中感溫元件之交錯部分的平面圖。如圖20~圖22所示,該溫度感測器500係具備:具有薄膜基材51、設置於該薄膜基材51之上的複數個第1電極52、分別配置於各第1電極52上之複數個感溫元件53、與該感溫元件53交錯地配置之複數個第2電極54之感測器本體、以及從與薄膜基材51相反側覆蓋該感測器本體之保護薄膜55。保護薄膜55雖然是視需要而設置,然而也是以和薄膜基材51同樣的材料來形成。
上述的複數個第1電極52係形成為線狀,彼等為平行於X方向並配置於薄膜基材51上。又,上述的複數個感溫元件53也是形成為線狀;此等之感溫元件53係按照覆蓋住各第1電極52的方式配置的。即,各感溫元件53為與第1電極52同樣地配置成平行於X方向。
上述的複數個第2電極54係形成為線狀;彼等為平行於Y方向並配置於薄膜基材51上。從而,第2電極54係被配置成大致垂直於第1電極52。接著,在第1電極52與第2電極54交錯的複數個位置中,配置在該等之間的感溫元件53來構成溫度偵測部50。亦即,彼等之溫度偵測部50的一個個就發揮做為偵測溫度的感測器之機能。另外,感溫元件53除了配置成覆蓋住第1電極52之全體以外,還可以只配置在第1電極52與第2電極54之交錯部分。
當溫度偵測部50保持於預定的溫度時,感溫元件53的電阻隨著溫度的高低而變化。電阻是自溫度偵測部50通過第1電極52和第2電極54而傳輸到電源。藉此,就可測定電阻值。由測定到的電阻值可以偵測溫度偵測部50所保持的溫度。
另外,溫度偵測部50雖然是一種其電阻值會隨著所保持的溫度變高而增加者,然而也可以是一種其電阻值會隨著所保持的溫度變高而降低者。又,溫度偵測部50也可以是一種電荷量或感應電流等之電阻值以外的電性特性會按照溫度之高低而變化者。
又,感溫元件53也可以使用與感壓元件同樣的材料。另外,至於薄膜基材51、電極52、54也可以是以和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材料來形成。
<2.溫度判定裝置> 溫度判定裝置為與壓力判定裝置幾乎相同的構成。又,與壓力感測器系統同樣地,基於自溫度感測器500而來的輸出值而運算出溫度,並且具有與上述的壓力顯示視窗及設定視窗同樣的構成之溫度顯示視窗及溫度設定視窗,而且能夠設定溫度之判定區域、判定條件。然後,能夠將相對於其判定條件之判定結果顯示於溫度顯示視窗。又,與壓力判定系統之相異點為例如是判定的種類(指標);在溫度判定系統中,主要是能夠只選擇溫度。
<3.特徴>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與壓力判定系統同樣是構成為:在溫度感測器500上設定複數個判定區域,並對於各判定區域設定判定條件,進而判定:作用於溫度感測器500之溫度是否滿足判定條件。從而,對於如橫跨複數個判定區域之類的複雜之判定條件也是能夠容易地進行設定。其次,由於是構成為將該判定結果顯示於顯示裝置40,所以,使用者能夠只見到顯示裝置40就可容易地視察辨認對象之溫度是否滿足判定條件。
C.變形例 以上,雖然是針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進行了説明,然而本發明當然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已,只要是在不脫離該要旨的範圍內,即可以有各種的變更。另外,以下之變形例可以適當地組合。
<1> 上述的各感測器的一例子,也可以不是薄片狀的。亦即,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壓力偵測部或溫度偵測部,只要是能夠將輸出值傳送至判定裝置的感測器皆可,並未特別加以限定。又,也可以使用將壓力感測器與溫度感測器組合而成的感測器。另外,自感測器而來的輸出不只是有線,也可以是通過無線或網路而傳送到判定裝置。
<2> 壓力表示或設定之視窗的一例子,設定項目的設計等也可以是適當地變更,不必一定要具有上述的全部的項目;又,也可以適當地追加其他的項目。又,也可以將壓力顯示視窗與設定視窗形成一體化。
<3>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綜合判定雖然是只有在全部的判定區域之判定結果為OK之時設為OK,然而並非限定於此而已。例如,複數個判定區域之數個判定結果為OK時也可以設定為OK;也可以是考慮在各判定區域之結果而適當地設定。
1‧‧‧第1薄膜基材
2‧‧‧第1電極
3‧‧‧第1感壓元件
4‧‧‧第2薄膜基材
5‧‧‧第2電極
6‧‧‧第2感壓元件
7‧‧‧壓力偵測部
10‧‧‧第1薄片
20‧‧‧第2薄片
30‧‧‧判定裝置本體
31‧‧‧控制部
32‧‧‧記憶部
33‧‧‧外部界面
61‧‧‧壓力顯示視窗
62、62‧‧‧設定視窗
40‧‧‧顯示裝置
50‧‧‧連接器
60‧‧‧輸入裝置
100‧‧‧壓力感測器
101‧‧‧感測器系統
200‧‧‧判定裝置
311‧‧‧信息接收部
312‧‧‧判定區域設定部
313‧‧‧判定條件設定部
314‧‧‧判定部
315‧‧‧結果顯示部
321‧‧‧壓力判定程式
341‧‧‧記憶媒體
34‧‧‧驅動
611、612‧‧‧判定區域
614、615‧‧‧數值
616、617‧‧‧判定結果
619‧‧‧綜合判定結果
621‧‧‧判定對象清單
622‧‧‧判定條件輸入部
623‧‧‧基準値輸入部
624‧‧‧條件名
625‧‧‧判定的種類
626‧‧‧判定對象清單
627‧‧‧判定條件輸入部
628‧‧‧基準値輸入部
S101~S106‧‧‧步驟
《圖1》壓力判定系統之斜視圖。 《圖2》壓力感測器的分解斜視圖。 《圖3》壓力感測器的斷面圖。 《圖4》壓力感測器中感壓元件之交錯部分的平面圖。 《圖5》圖1的壓力感測器之製造方法的概略圖。 《圖6》顯示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判定裝置之方塊圖。 《圖7》模式化例示本實施形態有關的判定裝置之機能構成的一例。 《圖8》顯示壓力顯示視窗之一例的圖。 《圖9》顯示個別判定之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0》顯示統計判定之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1》個別判定的流程圖。 《圖12》顯示個別判定之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3》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4》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5》顯示個別判定之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6》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7》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8》顯示統計判定之設定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19》顯示壓力顯示視窗的一例之圖。 《圖20》溫度感測器的分解斜視圖。 《圖21》溫度感測器的一部分之斜視圖。 《圖22》溫度感測器中感溫元件之交錯部分的平面圖。

Claims (18)

  1. 一種判定系統,其係具備: 感測器,其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複數個壓力偵測部及複數個溫度偵測部中之至少一者; 顯示部; 信息接收部,其為用以接收自前述感測器中之前述各壓力偵測部而來的關於壓力之輸出值、或自前述各溫度偵測部而來的關於溫度之輸出值; 判定區域設定部,其為用以在前述感測器上設定至少1個判定區域; 判定條件設定部,其為用以設定前述各判定區域中之至少1個個別的判定條件; 判定部,其為用以自前述信息接收部中所接收到的前述輸出值運算出:前述各判定區域之有關壓力的指標或有關溫度的指標是否滿足前述判定條件的個別之判定結果;以及 顯示部,其為用以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於前述顯示部。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顯示部為顯示:表示前述感測器的判定區域顯示畫面; 當接收到前述判定區域有關的輸入時,前述判定區域設定部在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中顯示前述判定區域。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結果顯示部為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在: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中之表示前述各判定區域相對應的位置上。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在前述判定區域設定部為設定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時係構成為: 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為用以設定與前述感測器全體有關的綜合判定條件; 前述判定部為用以運算出對於前述綜合判定條件之綜合判定結果; 前述結果顯示部為用以將前述綜合判定結果顯示於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
  5. 如請求項3或4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顯示部為顯示用以設定前述判定條件之判定條件設定畫面; 前述判定條件設定畫面為顯示表示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清單(list);以及 進行將前述清單中所表示的前述判定區域、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上所表示的前述判定區域成為對應之類的對應表示。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能夠設定上限値、下限値、基於預定的基準値之上限値、及基於前述基準値的下限値中之至少1個來做為前述個別的判定條件。
  7.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能夠設定與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之平均値、中央値、最大値、最小値、合計、範圍的中央之任一者來做為前述基準値。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每一個之中設定相異之個別的判定條件。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系統,其中前述判定條件設定部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設定複數個個別的判定條件。
  10. 一種判定程式,其係使與具有配置成格子狀的複數個壓力偵測部及複數個溫度偵測部中之至少一者之感測器、顯示部連接的計算機執行: 接收自前述感測器中之前述各壓力偵測部而來的壓力有關的輸出值、或自前述溫度偵測部而來的溫度有關的輸出值之步驟; 在前述感測器上設定至少1個判定區域之步驟; 設定前述各判定區域中之個別的判定條件之步驟; 由所接收到的前述輸出值來運算出:與前述各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是否滿足前述個別的判定條件之個別的判定結果之步驟;以及 將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顯示在前述顯示部之步驟。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進一步執行: 在前述顯示部顯示表示前述感測器的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之步驟;以及 當接收到前述判定區域有關的輸入時,在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上顯示前述判定區域之步驟。
  12. 如請求項11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進一步執行: 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上所表示的前述各判定區域相對應的位置上顯示前述個別的判定結果之步驟。
  13. 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在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被設定時進一步執行: 設定前述感測器全體有關的綜合判定條件之步驟; 運算出相對於前述綜合判定條件的綜合判定結果之步驟;以及 將前述綜合判定結果顯示在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之步驟。
  14. 如請求項12或13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進一步執行: 顯示用以設定前述判定條件的判定條件設定畫面之步驟; 在前述判定條件設定畫面上顯示表示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清單之步驟;以及 進行使前述清單中所顯示的前述判定區域、與前述判定區域顯示畫面所顯示的前述判定區域相對應之類的對應表示之步驟。
  15. 如請求項10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能夠設定上限値、下限値、基於預定的基準値之上限値、及基於前述基準値的下限値中之至少1個來做為前述個別的判定條件。
  16.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能夠設定與複數個前述判定區域之壓力有關的指標或溫度有關的指標之平均値、中央値、最大値、最小値、合計、範圍的中央之任一者來做為前述基準値。
  17. 如請求項10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的每一個上設定相異之個別的判定條件。
  18. 如請求項10至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判定程式,其係構成為能夠在前述各判定區域設定複數個個別的判定條件。
TW107112223A 2017-04-10 2018-04-10 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TW201907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7861 2017-04-10
JP2017077861A JP6748020B2 (ja) 2017-04-10 2017-04-10 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判定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7143A true TW201907143A (zh) 2019-02-16

Family

ID=6379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223A TW201907143A (zh) 2017-04-10 2018-04-10 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48020B2 (zh)
KR (1) KR20190139243A (zh)
CN (1) CN110546473A (zh)
TW (1) TW201907143A (zh)
WO (1) WO20181901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8885A4 (en) * 2019-05-31 2023-07-26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AND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3989B (zh) * 2006-03-10 2010-11-10 罗瑞真 环境监测装置及方法
JP5093083B2 (ja) * 2007-12-18 2012-1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290259B (zh) * 2008-06-13 2010-12-15 西北工业大学 光学压力敏感涂料测量压力的精度提高方法
JP5170429B2 (ja) * 2008-08-29 2013-03-2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分析装置用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表面分析装置
CN101358888A (zh) * 2008-09-03 2009-02-04 伊玛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压力温度传感器
CN104035720B (zh) * 2009-04-22 2017-04-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位置输入装置
CN102032964B (zh) * 2009-09-29 2012-05-02 张美超 感压膜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13747A (zh) * 2009-11-23 2010-05-26 华东交通大学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水果表面早期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908891A (zh) * 2010-08-23 2010-12-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提升小波和pcnn的医学图像roi压缩方法
CN102778312A (zh) * 2011-06-02 2012-11-14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测试模切压力的方法及其装置
US9389105B2 (en) * 2012-06-21 2016-07-12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Distributed sensor grid, surface, and ski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366377B (zh) * 2013-07-25 2016-04-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形貌特征的微接触特性与图像阈值处理方法
JP5655176B1 (ja) * 2014-06-02 2015-01-1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姿勢判定装置および姿勢判定方法
CN104236992B (zh) * 2014-09-10 2017-04-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实时监控温度压力的微波消解装置
CN104279975B (zh) * 2014-10-17 2016-09-0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光学显微测量孔径变形的地应力测试方法
US10718680B2 (en) * 2014-12-18 2020-07-21 Nitta Corporation Sensor sheet
CN106056116A (zh) * 2016-05-31 2016-10-26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睡姿压力图像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79687A (ja) 2018-11-15
CN110546473A (zh) 2019-12-06
WO2018190129A1 (ja) 2018-10-18
KR20190139243A (ko) 2019-12-17
JP6748020B2 (ja)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5137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663386B (zh) 壓力感測器及顯示裝置
EP263455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emperatur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EP2249234B1 (en) Patterned resistive touch panel
JP5607697B2 (ja)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電子機器
CN106020559A (zh) 压力感应检测装置、电子设备与触摸显示屏
WO2016098905A1 (ja) センサシート
US20110080366A1 (en) Resolution and sensitivity balance metric
TW201329815A (zh) 力敏感介面裝置及使用其之方法
JP5928859B1 (ja) センサシート
KR101206566B1 (ko) 나노 복합체 스트레인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트레인 측정방법
US9665199B2 (en) Touch button
JP2019082467A (ja) 漏液感知システム及び漏液感知方法
TW201907143A (zh) 判定系統及判定程式
JP6967390B2 (ja) センサシート
JP5628885B2 (ja) 感圧シートの押圧状態検出方法と感圧シート
TW201317552A (zh) 壓力感測構件
CN106293285A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13812483U (zh) 水深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990928B (zh) 一种温度压力复合传感器
CN106354342B (zh) 触控感测装置
JP2019086448A (ja) センサシート
US9785300B2 (en) Touch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40090345A (ko) 투명한 스트레인 센서
US20240077370A1 (en) Sensor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