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1625A - 移動式警報裝置 - Google Patents

移動式警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1625A
TW201901625A TW107117051A TW107117051A TW201901625A TW 201901625 A TW201901625 A TW 201901625A TW 107117051 A TW107117051 A TW 107117051A TW 107117051 A TW107117051 A TW 107117051A TW 201901625 A TW201901625 A TW 2019016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output
meaning
range
position ch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6022B (zh
Inventor
發明人放棄姓名表示權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安博歐葛斯特布雷米克索尼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安博歐葛斯特布雷米克索尼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安博歐葛斯特布雷米克索尼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1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1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6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602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14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 G08B13/1436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with motion de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2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e.g. acting on signall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5/00Alarm locks
    • E05B45/005Chain-locks, cable-locks or padlocks with ala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5/00Alarm locks
    • E05B45/06Electric alarm lock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14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25Monitoring making use of different thresholds, e.g. for different alarm leve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33System arrangements with pre-alarms, e.g. when a first distance is exceed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用於可釋放地固定至可移動物體、特別是固定至兩輪車或工具的移動式警報裝置,移動式警報裝置包括:檢測裝置,用於檢測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輸出裝置,用於輸出警報信號;以及控制裝置,用於根據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來控制輸出裝置。控制裝置可在監控模式和警報模式下操作,以及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第一意義範圍內時,在監控模式下配置為控制輸出裝置輸出預警報,並變化為警報模式。另外,另一方面,控制裝置配置為在警報模式中,當從警報信號的最後輸出起經過預定時間段時變化為監控模式,否則,如果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第二意義範圍內,則控制輸出裝置輸出與預警報不同的主警報。

Description

移動式警報裝置
本發明涉及用於可釋放地固定至可移動物體的移動式警報裝置,特別是涉及用於可釋放地固定至兩輪車或工具上的移動式警報裝置。
具體地,為了保護可移動物體以防止盜竊,所述物體可例如連接至另一不可移動的物體。因而,兩輪車例如借助於例如兩輪車鎖方便地連接至不可移動的物體,諸如,用於防止盜竊的燈柱或自行車支架,只要為此配置兩輪車鎖並且存在合適的不可移動物體即可。否則,仍然存在將可移動物體鎖定在其自身中的可能性,使得使未授權移開物體至少變得更加困難和/或使得物體在鎖定狀態下不可用。例如,待固定的兩輪車的車輪可通過兩輪車鎖阻擋,使得兩輪車不能用於騎行或不能簡單地推走。具體地,當一些兩輪車鎖在關閉狀態下形成足夠大的環時,可用於連接以及用於所描述的鎖定,而例如框架鎖或輻條鎖具體配置用於在內部阻擋的意義上的鎖定。
通過固定器件固定可移動物體以防止移開的、相應固定器件的安全性取決於如何輕鬆以及因而可如何快 速地克服固定器件。通常,如果有人為此目的有足夠長的時間不受干擾地接近固定器件,則任何固定器件最後都可通過破壞來克服。因此,如果採取預防措施以使得破開的嘗試不被忽視,而是通過傳送警報並具體發信號,則增加了借助於固定器件保護的可移動物體的安全性。
為此目的,例如除了防止移走兩輪車的功能之外,兩輪車鎖可具有警報功能,使得在這方面兩輪車鎖具有移動式警報裝置。然而,也可設置分離的移動式警報裝置,該分離的移動式警報裝置通常獨立於用於連接或鎖定可移動物體的機械固定器件而可釋放地固定至可移動物體。由於已可將注意力吸引至盜竊企圖,以及可通過簡單傳輸警報信號而使竊賊受到干擾,因而連接這種移動式警報裝置可足以以一定可靠性防止未經授權地移走可移動物體。然而,如果移動式警報裝置無論如何都不整合在諸如兩輪車鎖的機械固定器件中,則除了這種固定器件之外,還有利地使用移動式警報裝置。
通常,移動式警報裝置可用於固定各種物體,以及當待固定的物體是有價值的、通常易於接近的、至少有時是可運輸的時候,該移動式警報裝置是特別有利的。例如,建築工地上使用且不會一律鎖定的工具或機器可必須在夜間進行安全保護。還可使用移動式警報裝置,以便固定例如在其中接納實際上待固定物體的工具箱或另一容器,例如,棚子或儲物櫃。
為了能夠響應對保護物體的未經授權的訪問, 移動式警報裝置必須配置為識別是否試圖移走可移動物體,具體為是否試圖破開現有的固定器件。存在這種嘗試的最一般標準包括發生在警報裝置上的機械作用。通常,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的任何影響都可為破開企圖的跡象。雖然這種機械影響可相對簡單地識別出來,但相反,這並不適用於機械影響的相應原因。這導致不同於破開企圖的機械影響的原因也會導致警報。例如,可由強風引起的警報裝置的移動已不能與破開企圖區分開來。另外,例如,待固定的可移動物體也會經歷不必須存在破開企圖的振動,例如,如果有人不小心擦過連接的兩輪車或稍微移動該兩輪車以便連接旁邊的另一兩輪車。
事實上,難以區分實際的破開企圖與隨機或無害影響的事實導致高可能性的誤警報。由於發出的通知破開企圖並干擾竊賊的警報信號往往非常響亮並且因而也不令人愉快的,這取決於與警報裝置的接近程度,所以必須盡可能地避免這種誤警報。如果誤警報頻繁發生,則會導致完全不再使用警報裝置,由此實際上要實現的可移動物體的安全變壞。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用於可釋放地固定至可移動物體、特別是固定至兩輪車的移動式警報裝置,該移動式警報裝置具有降低的、對傳播響亮且干擾的誤警報的敏感性。
該目的通過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特徵 的移動式警報裝置來實現。附屬申請專利範圍、下文描述和附圖說明有利的具體細節。
根據本發明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包括:檢測裝置,用於檢測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輸出裝置,用於輸出警報信號;以及控制裝置,用於根據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來控制輸出裝置。警報裝置的可移動性以及其對相應可移動物體的可釋放固定使得可在日常生活中攜帶警報裝置並靈活地使用警報裝置以保護不同的可移動物體。該固定可用該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實施。例如,警報裝置可配置成以兩輪車鎖或掛鎖的方式連接至相應的物體。然而,該固定也可通過螺紋連接或粘合連接、借助於夾子、磁性連接和/或借助於鉤環連接來實施。通常,警報裝置在相應物體處的力傳遞佈置,例如,夾緊配合,也可為足夠的,例如,警報裝置插入並夾緊在兩輪車的座管中。警報裝置在這方面至少固定至可移動物體上,使得警報裝置隨著物體的位置變化而移動。
例如,可借助於檢測裝置將警報裝置在一個或多個線性方向和/或一個或多個旋轉方向上的運動和/或加速檢測為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例如,檢測裝置可為加速度計,加速度計可優選地動態檢測在三個不同空間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後,因而檢測到的一個或多個加速度可直接用作位置變化,控制裝置可依靠該位置變化控制輸出裝置以輸出警報信號。然而,例如當位置變化是由相對於相應旋轉軸線的一個或多個旋轉角度限定的方位變化時,檢 測到的位置變化也可由方位變化導出。替代地或附加地,方位的這種變化也可通過一個或多個陀螺儀來檢測。另外,檢測裝置可配置為以傾斜傳感器的方式檢測諸如重力之類的一個或多個靜態加速度的方向。另外或還在這方面可替代地,可考慮方位角的變化,例如,在檢測裝置中包括羅盤裝置。
然而,不僅警報裝置的方位變化可借助於檢測裝置來檢測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而且可借助於檢測裝置來檢測相對於空間中的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為該目的,檢測裝置可例如以GPS接收器的方式進行配置,以使用接收到的信號來確定警報裝置的位置。如果採用技術來檢測警報設備的位置變化,通過該技術可確定警報裝置的位置或方位,但不可確定位置變化的距離或角度,而是位置變化或方位變化的速度和/或加速度,則這些參數可通過隨時間的差異來確定。
控制裝置分析檢測到的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作為是否應觸發警報的標準,即,是否應控制輸出裝置以輸出警報信號。在這方面,或與起始值的偏差,即,例如覆蓋的距離或已經過的旋轉角度,或者還有當前的變化程度,可選地在時間窗內平均,即,例如速度或角速度或加速度或角加速度可用作對於該判定進行比較的相應位置變化的測量,例如,通過閾值或用通過兩個極限值限定的值範圍。
控制輸出裝置以響應於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而 輸出警報信號,該警報信號指示對警報裝置的未授權影響或固定有警報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未授權影響。通常,在這方面,警報信號可為任何類型的信號,該信號適於向外部通知確定可能的未授權影響。輸出設備優選地配置為輸出聲音警報信號。
根據本發明,控制裝置可在監控模式和警報模式下操作。在這方面,控制裝置配置成監控模式,以控制輸出裝置輸出預警報,以及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第一意義範圍內時,變為警報模式。另外,控制裝置配置為在警報模式中,當從警報信號的最後輸出起經過預定時間段時,變為監控模式,否則,如果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第二意義範圍內,則控制輸出裝置輸出與預警報不同的主警報。
換言之,檢測和檢查警報裝置的相對位置變化是關於是否允許在監控模式和警報模式下對未授權影響做出結論。為此,分別確定相應的位置變化是否在預定的意義範圍內,其中,第一意義範圍在監控模式中是決定性的,以及可不同的第二意義範圍在警報模式中是決定性的。另外,在監控模式下可輸出的警報信號不同於在警報模式下可輸出的警報信號,其中,所述警報信號僅在一種情況下為預警報,以及在其他情況下為主警報。
主警報優選具有比預警報更大的範圍,和/或指示比預警報更緊急。具體地,主警報與預警報的不同之處可在於,主警報具有與預警報不同的、具體是比預警 報更大的持續時間、音量、音高和/或調製頻率。預警報可例如具有大約3秒的持續時間;例如,主警報可具有20秒的持續時間。另外,主警報可具有至少大約80dB的聲壓級,優選至少大約90dB,具體是至少約100dB,其中,距離輸出裝置大約0.3米或大約0.5米的距離。預警報可具有與主警報相同的聲壓級,或也可具有例如比主警報低至少大約10dB或低至少大約20dB的聲壓級。
另外,可設置的是,在傳送預警報和/或主警報期間,沒有檢測到警報裝置的具體位置變化,或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至少沒有評估,使得在預警報和/或主警報的持續時間期間,暫停用於監控模式和警報模式的所述規則。另外,因此,優選地,所述預定時間段與警報信號的最後輸出結束的時間點相關,其中在所述預定時間段過去後,控制裝置返回監控模式。
雖然主警報通常可大致對應於傳統警報裝置的警報信號,但與此相比,預警報減少了,以及因而預警報不像常規警報那樣,而更多地作為警告。因而,可首先響應由於之前的預警報而強度降低的警報裝置的充分顯著的位置變化,可選地隨後例如當位置變化增加時或當位置變化繼續時,觸發主警報。
因而,在具體情況下,特別響亮且特別令人不愉快的主警報的觸發之前是預備階段,通過預備階段防止不僅是亞閾值的每個位置變化均立即觸發主警報。取而代之的是,作為觸發主警報的要求,首先檢查檢測到的位 置變化是否在第一意義範圍內,以及隨後檢查另一位置變化是否在第二意義範圍內。以這種方式延遲主警報,兩階段檢查更好地排除了誤警報,通過適當選擇意義範圍來實現相應位置變化的意義。
然而,使得通過兩階段檢查導致的主警報延遲並不會為竊賊提供額外的時間,因為如果在第一意義範圍內確定了位置變化,則在監控模式下也輸出警報信號,即使該警報信號只是預警報。這種預警報在發生誤警報的情況下比立即發出主警報的干擾少。同時,預警報可引起對固定有警報裝置的可移動物體的注意,儘管沒有主警報那麼可靠,但在發生企圖盜竊事件時可因而妨礙盜賊。另外,通過預警報作為一種警告來告知盜賊,即,如果盜賊繼續影響可移動物體或影響固定在可移動物體上的警報裝置,則盜賊會預見到一個正常的警報,從而可阻止盜賊。以這種方式,在特定情況下也可阻止盜竊,而根本不必觸發主警報,使得通過響亮的主警報引起的公眾騷擾不僅發生誤報的頻率較低,而且在實際的警報情況下發生頻率也較低。
如果在監控模式中預先檢測到落入第一意義範圍的位置變化,以及如果然後在隨後的警報模式中、在具體的預定時間段內檢測到落入第二意義範圍內的另一位置變化,則觸發主警報的所述兩階段設計檢查,具體產生檢查,控制裝置僅變為警報模式。相反,如果在該時間段內沒有檢測到這種位置變化,則控制裝置變回監控模式而 不輸出主警報。由於待固定的可移動物體通常是靜止的,所以只要可移動物體沒有受到來自外部的任何機械影響,監控模式就可代表控制裝置的正常狀態。具體地,控制裝置最初例如在警報裝置的接通或激活之後首先在監控模式下操作。在警報模式下,控制設備分別相反地僅僅是臨時操作,即,僅在檢測到在第一意義範圍內的位置變化之後、以及隨後僅持續到自相應的警報信號的最後輸出已經過所述預定時間段時,才進入警報模式。
在各種情況下,待輸出預警報或主警報的條件分別是連續檢測到位置變化,以及檢查相應的檢測到的位置變化是否在第一意義範圍內或在第二意義範圍內。根據有益的實施方式,當與位置變化相對應的測量(即測量值)大於或不小於相應意義範圍的最小值、以及可選地小於或不大於相應意義範圍的最大值時,檢測到的位置變化正好在相應的意義範圍內。如上所述,所述測量具體可為距離測量或角度測量、速度或角速度或加速度或角加速度的測量。因此,相應的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具體可作為可與意義範圍的極限值進行比較的數值給出,用於確定位置變化是否在相應的意義範圍內。
這兩個意義範圍在這方面至少有一個最小值。如果相應的意義範圍僅由該最小值限定,則相應的意義範圍向上無限的,即,意義範圍包括大於或不小於最小值的所有值。例如,兩個意義範圍都可為向上無限的,以及只能具有對於兩個意義範圍可不同或相同的最小值。然而, 第一意義範圍具體也可具有向上界定意義範圍的最大值,以使得當對應於位置變化的測量大於或不小於最小值以及另外小於或不大於最大值時,該位置變化正好在這個意義範圍內。第二意義範圍優選地具有最大值,使得在警報模式下,大於或不小於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的任何位置變化均導致主警報。
第一意義範圍和第二意義範圍可在警報裝置中固定地預限定。這兩個意義範圍的最小值以及可選地還有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可具體儲存在警報裝置的控制裝置為此目的可讀取的儲存器中。在這方面,意義範圍還可為可調整的,例如相應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和/或最大值可大致自由地變化,或可至少在具體框架內從多個預限定的可能值中選擇。用戶可以以這種方式按照需要調整警報裝置的觸發靈敏度。
通常,第一意義範圍和第二意義範圍可彼此重疊,以及甚至可至少大致全等,即,也可大約完全相同。如果第一意義範圍和第二意義範圍具有相同的最小值,則在監控模式中,警報裝置的觸發靈敏度與警報模式中的觸發靈敏度並無不同。然後,關於相應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的強度,不區分是否觸發預警報或主警報,而僅關於是否在所述預限定時間段內已預先輸出了預警報,以及控制裝置是否因此處於警報模式。
根據有益的實施方式,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小於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通過這種方式,可為監控 模式下的預警報輸出和警報模式下的主警報輸出設置不同的觸發靈敏度。另外,設置這種不同的意義範圍已使得在監控模式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對不同程度的位置變化作出響應,這會在下文進行解釋。
如果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大於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具體地,當第一意義範圍沒有上限時,第二意義範圍可為第一意義範圍的子集。如果相反,第一意義範圍具有最大值,則第一意義範圍和第二意義範圍也可為分離的。在這種情況下,優選的是,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對應於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以這種方式,第一意義範圍和第二意義範圍彼此無縫地相鄰,使得不存在檢測到位於第一意義範圍與第二意義範圍之間的位置變化。另外,第二意義範圍優選地沒有上限。因而,每個非亞閾值位置變化,即,每個關聯度大於或不小於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的位置變化可然後有利地與兩個意義範圍中的一個明確關聯。
如果用於確定位置變化是否在相應的意義範圍內的測量是角度測量,則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優選為至少約2°以及至多約10°,例如約4°,和/或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至少為約12°以及至多為約20°。
根據另一有益的實施方式,在控制裝置從警報模式變為監控區域之前過去的所述預限定時間段達到約3秒或約5秒。該時間段形成一種時間窗口,在該時間窗口內,在輸出警報信號之後,檢查是否檢測到更顯著的位 置變化。這個時間段在這方面也可取決於最後輸出的警報信號的類型。例如,如果最後輸出警報信號是預警報,則警報信號可達到約3秒,以及當最後輸出警報信號是主警報時,警報信號可達到約5秒。預限定時間段也可為可調節的,以能夠適應警報模式的相應持續時間。
應當承認的是,第一意義範圍不代表在監控模式中是否觸發預警報的標準。然而,它並沒有遵循這一點,如果在監控模式中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超出第一意義範圍,則根本不必進行反應。特別有利的是,當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限制向上以響應在第一意義範圍以上的位置變化時,例如通過直接觸發主警報和變化至警報模式。
根據警報裝置的另一有益實施方式,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不在第一意義範圍內,而是處於第二意義範圍內時,控制裝置可具體地配置為在監控模式控制輸出裝置輸出主警報,並變化為警報模式。因而,在這個實施方式中提供了如何發生輸出主警報的兩種可能性。一方面,當在監控模式中預先輸出預警報作為對應於第一意義範圍的位置變化的結果以及當在隨後的警報模式中檢測到對應於第二意義範圍的位置變化時,輸出報主警。另一方面,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主警報也可直接由監控模式觸發,即,當在監控模式下已檢測到這種強烈的位置變化時,該強烈的位置變化超過第一意義範圍,而處於優選向上無限的第二意義範圍內。
如果在監控模式下檢測到第一意義範圍內的 位置變化,則輸出預警報,以及轉換成警報模式,其中然後,通過主警報響應於檢測到的第二意義範圍內的位置變化。然而,如果在警報模式中的所述預定時間段內檢測到僅處於第一意義範圍內而不在第二意義範圍內的位置變化,則可進行設置來避免可能的誤報,與亞閾值位置變化一樣,不輸出警報信號。但是,在警報操作中檢測到與第一意義範圍有關的位置變化的事實,也可評估為未授權地影響待固定的可移動物體或警報裝置的跡象。
因此,當自最後輸出警報信號起的預限定時間段未過去以及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處於第一意義範圍內而不在第二意義範圍內時,控制裝置可根據另一有益的實施方式進行配置,以控制輸出裝置在警報模式下輸出預警報。除了傳輸另一預警報之外,第一意義範圍內的位置變化也可通過在警報模式中傳輸主警報來進行響應。另一的可替代的響應可能性還包括公認地不輸出警報信號,但重置所述時間段,以使得控制裝置僅再次變為監控模式,只要首次第一次檢測到的每個位置變化既不在第一意義範圍內、也不在預定時間段的持續時間的第二意義範圍內。
控制裝置優選地配置為在警報裝置激活之後啟動監控模式,使得第一意義範圍內的位置變化總是在可能觸發主警報首先通過預警報響應,然後也可隨著持續的位置變化而觸發主警報。在這方面,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激活警報裝置。例如,警報裝置可具有例如按鈕形式的致動元件,通過致動致動元件來激活警報裝置。然而,警 報裝置的激活也可通過例如遙控裝置借助於在警報裝置外部的裝置來實現,或警報裝置連接至安全系統或控制系統,例如,經由通信匯流排連接到電動自行車控制系統,使得因而可激活警報裝置。
由於警報裝置至相應的可移動物體的固定是可釋放的,因而不必限定於具體物體,而是可適用於不同的物體。例如,警報裝置可整合至兩輪車鎖中,以及可配置為與不同類型的兩輪車一起使用。然而,大體獨立配置的這種機械固定裝置的警報裝置可大量普遍地用於不同的待固定的可移動物體。在這方面相應地優選的是,警報裝置包括用於將警報裝置可釋放地固定至相應的可移動物體的、可閉合的固定器件。固定器件優選地還在關閉狀態下可鎖定或自動鎖定,在關閉狀態中,固定器件將警報裝置保持在相應的可移動物體處,以防止從相應的可移動物體的未經授權而釋放警報裝置。然後,可需要鑰匙或另一密碼來打開固定器件。然而,通常,在相應物體中警報裝置以不可接近和/或隱藏的方式佈置在物體上或佈置在物體中,也可防止從相應物體上釋放警報裝置。
另外,在這方面,根據另一實施方式,有利的是,控制裝置配置為在固定器件關閉之後自動啟動監控模式,固定器件優選地在經過預定的等待時間之後也可包括固定器件的閂鎖。然後,警報裝置不必通過為了激活警報功能而通過單獨設置的致動來手動啟動。借助於固定器件將警報裝置固定至待保護的可移動物體上是相當充分的, 由此監控模式自動投入運行。
停用通常可以以類似於例如通過固定器件致動或例如按鈕的另一致動元件激活警報裝置的方式進行,或通過打開固定器件而自動地停用的方式進行。在這方面,優選設置防止未經授權停用警報裝置的保護。如果警報裝置在固定器件打開時自動停用,則通過用於打開固定器件的密碼已可確保停用。然而,也可為警報裝置的停用設置單獨的密碼。例如,該停用可要求輸入數字代碼或使用相關的遙控器。該密碼也可僅包括知道設置用於停用的致動元件以隱藏的方式佈置的位置。另外,已知電驅動兩輪車通過連接可釋放的顯示器和/或操作單元(“速度計”)來解鎖固定器件和/或將固定器件投入運行。然後,可同時使用以這種方式進行兩輪車解鎖,以停用在該兩輪車處使用的警報裝置。
在固定器件的關閉或警報裝置的另一激活與監控模式的啟動之間優選地設置預限定的等待時間段。因而,可有利地避免由警報裝置的激活或關閉或隨後的定位(例如,由於重力)而導致的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立即導致警報。例如,預限定的等待時間可達到約3秒。預限定的等待時間通常也可為可調整的,使得用戶可將等待時間調整為符合用戶的要求。
根據另一有益實施方式,控制裝置還配置為控制輸出裝置以在監控模式開始時輸出啟動信號。這種啟動信號可向警報裝置的用戶確認警報裝置的功能。因而, 用戶可例如同時隱式地接收關於警報裝置的固定器件是否已正確關閉並可選地閂鎖、警報裝置是否提供充分的能量、以及從啟動信號開始的時間點的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是否可導致警報的反饋。
另外優選的是,在固定器件的關閉與監控模式的啟動之間的所述預限定的等待時間取決於警報裝置的能量源的充電狀態。能量源具體可為電池或可重複充電電池。因而,在這種實施方式中,等待時間可用作對能量源的充電狀態的指示。例如,在固定器件關閉之後或在另一警報功能激活之後,可首先檢查是否存在充足的充電狀態。如果是這種情況,則監控模式在例如大約3秒後啟動;如果充電狀態相反不充足,這可例如通過能量源輸出的電壓在閾值以下來確定,則監控模式僅例如在大約6秒後啟動。具體地,警報裝置的用戶可參照所述啟動信號來確定監控模式的延遲啟動,使得告知用戶低充電狀態以及可替換能量源或給能量源充電。
然而,通常,除了延長的等待時間之外,低充電狀態也可可選地通知警報裝置的用戶。例如,在等待時間內充電狀態低的情況下,因為控制輸出裝置輸出三個短的連續的警告聲音,所以例如可輸出警告信號。
另外可有利的是,還在檢測到位置變化與可能因而觸發的警報信號的傳輸之間提供延遲時間,使得相應的警報信號可以以例如大約0.5秒的延遲輸出。例如,該延遲時間可用於評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具體地,可必 須首先通過計算來確定位置變化的測量。例如,當必須從一系列位置或方位來計算速度或角速度或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時,例如可包括使用兩個或多個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的數值微分。另外,因為平均值通過多個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而形成,所以延遲時間例如可用於補償測量不準確度。
11‧‧‧警報裝置
13‧‧‧檢測裝置
15‧‧‧輸出裝置
17‧‧‧控制裝置
19‧‧‧殼體
21‧‧‧能量源
23‧‧‧固定器件
25‧‧‧啟動步驟
27‧‧‧判定步驟
29‧‧‧延遲步驟
31‧‧‧延遲步驟
33‧‧‧啟動信號輸出步驟
35‧‧‧監控模式
37‧‧‧檢測步驟
39‧‧‧判定步驟
41‧‧‧預警報輸出步驟
43‧‧‧判定步驟
45‧‧‧警報模式
47‧‧‧檢測步驟
49‧‧‧判定步驟
51‧‧‧主警報輸出步驟
下文僅通過示例來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
第1圖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警報裝置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以及第2圖示出說明程序的流程圖,控制裝置根據該程序,借助於檢測裝置檢測到的警報裝置的位置變化來控制輸出裝置輸出警報信號。
第1圖示出的警報裝置11包括一起接納於警報裝置11的殼體19中的檢測裝置13、輸出裝置15和控制裝置17。一方面,控制裝置17連接至檢測裝置13,以接收通過檢測裝置13檢測到的警報裝置11的位置變化,以及另一方面,控制裝置17連接至輸出裝置15,以控制輸出裝置15根據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輸出警報信號和可選的其他信號。
檢測裝置13配置為加速度計,該加速度計檢測警報裝置11在三個成對地彼此垂直的空間方向上的加速度作為相應的位置變化。控制裝置17配置成從位置變化中導出對應於警報裝置11的方位的變化的角度測量。根據 第2圖示出的流程圖,控制裝置17檢查檢測到的位置變化是關於位置變化是在第一意義範圍內還是在第二意義範圍內,以及控制裝置17可選地控制輸出裝置15以輸出預警報或主警報,其中,預警報為具有大約3秒持續時間的警報聲的形式,主警報為大約20秒持續時間的警報聲的形式。輸出裝置15配置為用於該目的的聲音信號發生器。
為了警報裝置11的電力供應,在殼體19中還設置電池作為向檢測裝置13、輸出裝置15和控制裝置17供電的能量源21。另外,警報裝置11具有固定器件23,固定器件23完全示意性地示出為封閉的環狀件,並且固定器件23適合將警報裝置11緊固至可移動物體。
警報裝置11的控制裝置17配置成根據第2圖中示出的流程圖來控制輸出裝置15,以根據由於關閉固定器件23而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來輸出警報信號,關閉固定器件23還可包括在固定器件23的關閉狀態下閂鎖固定器件23。下面將參考流程圖來說明控制的程序。
程序從啟動步驟25開始,例如,啟動步驟25由固定器件23的關閉觸發;但是,在警報裝置11的另一實施方式中,也可通過警報裝置11的不同類型的激活來觸發。在啟動之後,首先,在判定步驟27中檢查能量源21的充電狀態,其中將能量源21的輸出電壓與例如大約相當於2.6伏特的閾值進行比較。根據充電狀態是低(L)還是高(H),執行延遲步驟29或延遲步驟31,其中,延遲步驟29對應於大約6秒的等待時間,以及其中,延遲步 驟31對應於大約3秒的等待時間。延遲步驟29、31二者之後均進行相同的啟動信號輸出步驟33,在啟動信號輸出步驟33中,控制裝置17控制輸出裝置15,以輸出啟動信號,該啟動信號表示警報裝置11的警報功能的實際啟動。警報裝置11的用戶可通過在固定器件23的關閉與在低充電狀態下的相當長的啟動信號之間的延遲而確認必須對能量源21進行充電或者更換。然而,如果不需要檢查充電狀態或應以不同的方式指示或響應低充電狀態,也可省略具有相互替代的延遲步驟29、31和/或啟動信號輸出步驟33的判定步驟27。
控制裝置17隨後以監控模式35操作,該監控模式35符號化為虛線矩形,並且覆蓋由矩形框住的步驟37、39、41。因而,在這方面,與警報裝置的正常狀態相對應的監控模式35必須首先通過固定器件23的關閉而啟動。在監控模式35下,在檢測步驟37中借助於檢測裝置13在每種情況下均檢測警報裝置11的當前位置變化。在這方面,該檢測還可包括確定警報裝置11的位置是否沒有變化,使得對應於該位置變化的測量總計為零。
檢測步驟37之後獨自地進行判定步驟39,在判定步驟39中,檢查檢測到的位置變化是否在第一意義範圍內。為了這個目的,將與位置變化相對應的測量以及控制裝置17從檢測裝置13接收或可選地源自於檢測裝置13的測量與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進行比較,以及可選地還與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進行比較。例如,用於該比較 的位置變化的測量是角度測量,以及例如,第一意義範圍數量的最小值為約4°。第一意義範圍可為向上無限的。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意義範圍具有例如達到約12°的最大值。
如果位置變化在第一意義範圍內(1),則控制裝置17在判定步驟39之後進行預警報輸出步驟41,在預警報輸出步驟41中,控制裝置17控制輸出裝置15以輸出預警報,其中,預警報例如為具有大約3秒警報持續時間的警報聲。相反,如果位置變化的測量值小於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0),則控制裝置17獨自返回至檢測步驟37。
在預警報輸出步驟41之後執行檢測步驟47,檢測步驟47不與監控模式35相關聯,而是與警報模式45相關聯。因此,檢測到的在第一意義範圍內的位置變化在具有輸出預警報的監控模式35中不會有結果,而是控制裝置17轉變為警報模式45,該警報模式45又符號化為虛線矩形,並且包括通過該矩形框住的步驟43、47、49、51。
警報模式45的檢測步驟47大致對應於監控模式35的檢測步驟37,因為在檢測步驟47中同樣借助於檢測裝置13檢測位置變化,以及隨後在判定步驟49中檢查檢測到的位置變化是否在具體的意義範圍內。然而,在警報模式45中使用不同的意義範圍進行比較,即,第二意義範圍,第二意義範圍可公認地通常與第一意義範圍相同,但根據本實施方式,第二意義範圍具有比第一意義範圍更 大的最小值,並且是向上無限的。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例如達到約12°,並且與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相同。然而,這兩個意義範圍也可重疊。
如果在判定步驟49中判定在前面的檢測步驟47中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第二意義範圍內(2),則輸出主警報輸出步驟51,在主警報輸出步驟51中,控制設備17控制輸出裝置15以輸出主警報,其中,主警報例如為具有大約20秒警報持續時間的警報聲。相反,如果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不在第二意義範圍內(0),則參照另外的判定步驟43判定是否繼續具有檢測步驟47的警報模式45或是否返回監控模式35中的判定步驟[W用1]37。
在判定步驟43中為該目的進行檢查,從最後輸出警報信號起是否已超過預限定的持續時間,該持續時間例如達到大約5秒。另外,所述持續時間可取決於最後輸出的警報信號的種類。如果持續時間已經過去(Y),則控制設備17返回至檢測步驟37,以及因而返回至監控模式35。然而,只要該時間段沒有過去(N),則繼續警報模式45,即,在檢測步驟47中依次檢測下一位置變化,並在判定步驟49中檢查關於位置變化的意義。
通常,還可在警報模式45內,在另一點處設置判定步驟43,該另一點不同於第2圖中所示的點。即,例如,檢查從最後輸出警報信號起是否已經過預定的持續時間也可在檢測步驟47與判定步驟49之間進行,因而警報裝置11的作用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與第2圖中示出的 不同的是,判定步驟43也可首先在檢測步驟47之前在預警報輸出步驟41之後執行和/或在主警報輸出步驟51之後執行。
第2圖中示出的實施方式的另一變型也可由問題產生,其中,該問題為:不在第一意義範圍內、而是在第二意義範圍內,在判定步驟39中如何在監控模式35中響應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以及在第一意義範圍內、而不在第二意義範圍內,在判定步驟49中如何在警報模式45中響應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當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小於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時,具體可發生第一種情況;如果第二意義範圍完全有上限,則當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小於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大值時,具體可發生第二種情況。
這些變型之一在第2圖中由通過判定步驟39與主警報輸出步驟51之間中斷的箭頭來表示。根據這種變型,當在判定步驟39中、在監測模式35中發現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不在第一意義範圍內、而是在第二意義範圍內(2)時,直接執行警報模式45的主警報輸出步驟51。
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作為另一變型進行設置的是,當確定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第一意義範圍內而不在第二意義範圍內時,從在隨後的警報模式45中的判定步驟49形成啟動箭頭。然後,該未示出的另一箭頭或可導致主警報輸出步驟51,如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與第二意義範圍相關聯;或可導致預警報輸出步驟41;或以與第2圖所示的實施方式類似的方式,它可導致警報模式45啟動,具體 是導致判定步驟43啟動,然而,其中然後,不同於既不在第一意義範圍內也不在第二意義範圍內的亞閾值的位置變化,在判定步驟43中考慮優選地重置預限定時間段,即,它不再與實際上的警報信號的輸出有關,而是重新啟動。
通過所示出的實施方式及其變型可減少相應的響亮且干擾的誤警報。對於警報裝置11的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不會直接導致輸出主警報,而總是首先輸出預警報;或(根據第2圖中所畫的中斷的箭頭所示的變型)只有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特別大時才直接觸發主警報。在兩種情況下,對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的響應有利地比如果僅已提供單個閾值更有區別,在該閾值以上,每個位置變化均會導致相同的響亮且持久的主警報。具體地,對警報裝置11的隨意且輕微的和/或短暫的影響可僅導致與主警報相比較少干擾的預警報的輸出,而不必隨後觸發主警報。因而,錯誤的警報明顯地並不完全排除,但它們導致綜合主警報的可能性降低。同時,雖然也是以最初減少的方式,但是通過預警報確保大致立即對可靠的可移動物體的可能的未授權影響做出可靠的響應。

Claims (18)

  1. 一種移動式警報裝置(11),用於可釋放地固定至可移動物體、特別是用於固定至兩輪車或工具,所述移動式警報裝置(11)包括:檢測裝置(13),用於檢測所述警報裝置(11)的位置變化;輸出裝置(15),用於輸出警報信號;以及控制裝置(17),用於根據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來控制所述輸出裝置(15),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能夠在監控模式(35)和警報模式(45)中操作,並且配置為:在所述監控模式(35):-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處於第一意義範圍內時,控制所述輸出裝置(15)以輸出預警報,並變為所述警報模式(45);以及在所述警報模式(45):-當從最後輸出警報信號開始經過預限定的時間段時,變為所述監控模式(35);-以及否則,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處於第二意義範圍內時,控制所述輸出裝置(15)輸出與所述預警報不同的主警報。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主警報具有與所述預警報不同的音量、音高和/或調製頻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主警報具有比所述預警報更大的持續時間、音量、音高和/或調製頻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當對應於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的測量值大於或不小於所述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時,認為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處於所述第一意義範圍內,以及當對應於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的測量值大於或不小於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時,認為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處於所述第二意義範圍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當與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對應的測量值大於或者不小於所述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並且小於或不大於所述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時,認為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所述第一意義範圍內,和/或當與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相對應的測量值大於或不小於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並且小於或不大於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大值時,認為所述檢測到的位置變化在所述第二意義範圍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測量值為角度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小於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意義範圍和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相互重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大值對應於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意義範圍的最小值相當於至少約2°以及相當於至多約10°;和/或其中,所述第二意義範圍的最小值相當於至少約12°以及相當於至多約20°。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從所述警報模式(45)變為所述監控模式(35)之前經過的所述預限定時間段為約3秒或約5秒。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從所述警報模式(45)變為所述監控模式(35)之前經過的所述預限定時間段取決於最後輸出的警報信號的類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在所述監控模式(35)還配置為:-當檢測到的位置變化不在所述第一意義範圍內而在所述第二意義範圍內時,控制所述輸出裝置(15)輸出所述主警報,並變為所述警報模式(45)。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在所述警報模式(45)還配置為: -當自最後輸出警報信號起所述預限定時間段還未經過,以及檢測到的位置變化處於所述第一意義範圍內而不在所述第二意義範圍內時,控制所述輸出裝置(15)輸出預警報。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配置為在所述警報裝置(11)激活之後或在經過預定的等待時間後激活所述警報裝置(11)之後,啟動所述監控模式(35)。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警報裝置(11)還包括能夠關閉的固定器件(23),所述固定器件(23)用於將所述警報裝置(11)固定至可移動物體;以及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配置成在所述固定器件(23)關閉之後或在經過預限定的等待時間後在所述固定器件(23)關閉之後,自動啟動所述監控模式(35)。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或16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預限定的等待時間取決於所述警報裝置(11)的能量源(21)的充電狀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移動式警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17)還配置為控制所述輸出裝置(15)在啟動所述監控模式(35)輸出啟動信號。
TW107117051A 2017-05-30 2018-05-18 移動式警報裝置 TWI766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11833.0 2017-05-30
??102017111833.0 2017-05-30
DE102017111833.0A DE102017111833A1 (de) 2017-05-30 2017-05-30 Mobile Alarm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1625A true TW201901625A (zh) 2019-01-01
TWI766022B TWI766022B (zh) 2022-06-01

Family

ID=6215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7051A TWI766022B (zh) 2017-05-30 2018-05-18 移動式警報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7041B2 (zh)
EP (1) EP3410412B1 (zh)
CN (1) CN108986365B (zh)
DE (1) DE102017111833A1 (zh)
DK (1) DK3410412T3 (zh)
TW (1) TWI7660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35634T3 (es) * 2018-01-22 2023-03-08 Assa Abloy Ab Determinar cuándo un intento de intrusión está en proceso
CN109519046A (zh) * 2019-01-02 2019-03-26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报警系统和报警方法
DE102019113178A1 (de) * 2019-05-17 2020-11-19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ommanditgesellschaft Schließsystem
CN112466087B (zh) * 2020-12-10 2024-03-12 浙江国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守护鞋垫、守护鞋及健康状态监测方法
US20220306237A1 (en) * 2021-03-29 2022-09-29 Rad Power Bikes Inc. Security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or electric bicycles
US20230324172A1 (en) * 2022-04-07 2023-10-12 William R. Oliver Tilt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2453A (en) * 1973-09-24 1975-05-06 Carmela Mule Vehicle movement sensitive alarm
JPS57501799A (zh) * 1980-10-31 1982-10-07
US5172093A (en) * 1990-11-22 1992-12-15 Fujitsu Ten Limited Alarming system
DE4313850C2 (de) * 1993-04-28 1996-10-02 Arnd Dr Diestelhorst Alarmanlage zur Montage an leicht bewegliche Güter
JP3803982B2 (ja) * 1995-08-23 2006-08-02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盗難防止システム
JP2002141848A (ja) * 2000-10-31 2002-05-1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無線中継装置
DE102005043927A1 (de) 2005-09-14 2007-03-22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G Bremsscheibenschloss
CA2645927A1 (en) * 2005-11-09 2008-05-02 Sapias, Inc. Geospatially aware vehicle security
EP2212867B1 (en) * 2007-10-19 2022-12-21 Tattle Tale Portable Alarm Systems, Inc. Portable alarm device
FR2969683A1 (fr) * 2010-12-22 2012-06-2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Systeme antivol pour equipement mobile
DE102011012163A1 (de) 2011-02-23 2012-08-23 Rainer Brenner Schutzvorrichtung
WO2013187991A2 (en) * 2012-04-03 2013-12-19 Invue Security Products Inc. Pre-alarm for abnormal merchandise handling
US20150035672A1 (en) * 2012-12-07 2015-02-05 Shannon Housley Proximity tracking system
US20140266668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Daniel L. Blankenship Shipping container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JP6103280B2 (ja) * 2013-12-03 2017-03-2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腰痛予防装置
CN103679999A (zh) * 2014-01-02 2014-03-26 黄宇嵩 可随物品移动防盗报警装置
US9932759B2 (en) * 2014-09-26 2018-04-03 Linka Group Limited Bicycle security device
CN104477280B (zh) * 2014-12-24 2017-05-03 江苏科技大学 电动车电瓶防盗报警系统
CN204870899U (zh) * 2015-05-19 2015-12-16 深圳市微科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盗器
EP3320163A4 (en) * 2015-07-09 2019-07-10 Rynan Technologies Pte. Ltd. PADLOCK
JP6664913B2 (ja) * 2015-09-24 2020-03-13 新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警報器および当該警報器を使用した水素ガスの検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3410412T3 (da) 2020-05-04
EP3410412A1 (de) 2018-12-05
TWI766022B (zh) 2022-06-01
DE102017111833A1 (de) 2018-12-06
EP3410412B1 (de) 2020-04-01
US10577041B2 (en) 2020-03-03
CN108986365A (zh) 2018-12-11
CN108986365B (zh) 2022-02-08
US20180346047A1 (en)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6022B (zh) 移動式警報裝置
US20210125485A1 (en) Temporary security bypas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10050419A1 (en) Remote Intrusion Signaling Security System
CN202754065U (zh) 车用防盗报警装置
US5258741A (en) Portable anti-theft alarm and 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7760091B2 (en) Security system
US6133842A (en) Alarm system for portable container
US200400662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firearms and other valuables in an alarm protected facility
WO1991017908A1 (en) Portable anti-theft alarm and 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104484970B (zh) 防盗方法及系统
CA2313652A1 (en)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unauthorized opening of containers
CN103419751A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智能密码保险箱
JP2002079911A5 (zh)
ES1296836U (es) Sistema de alarma e instalación de alarmas
US9254819B2 (en) Freight protection system
TW201946812A (zh) 剎車碟鎖
EP3942128B1 (en) A smart lock for operating a door lock and an alarm installation with such smart lock and a central unit
WO2021229524A1 (en) A tamper alert system
JP2007015598A (ja) 車両用盗難警報装置
JP2009277212A (ja) 自動販売機の警報装置
WO2005022477A1 (en) Alarm system for safe
JP2005145299A (ja)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装置
JP2005113637A (ja) 警報装置付錠
JP3181463U (ja) 車両用防犯装置
JP2004203153A (ja) 車両用盗難防止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