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0796A -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 Google Patents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0796A
TW201900796A TW107111253A TW107111253A TW201900796A TW 201900796 A TW201900796 A TW 201900796A TW 107111253 A TW107111253 A TW 107111253A TW 107111253 A TW107111253 A TW 107111253A TW 201900796 A TW201900796 A TW 2019007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s
acridine
mass
acid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1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土和彦
関新之介
板野和幸
長坂一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Adek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Adek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Adek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0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79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6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1/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可得到黏性較小、密著性為優異的硬化物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其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50~8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1~10質量份、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20~50質量份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1~10質量份,且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為100質量份之硬化性組成物,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含有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

Description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本發明為關於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詳細而言為關於可得到黏性較小、密著性為優異的硬化物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硬化性組成物係被使用在油墨、塗料、各種塗佈劑、接著劑、光學構件等的領域中,因而提案著含有陽離子聚合性成分及自由基聚合性成分之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例如,專利文獻1中提案著一種使初期硬化性及接著性提升的偏光板用接著劑組成物。又,專利文獻2中提案著一種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其能以維持高的表面硬度之狀態下來降低捲曲性,並可賦予透明性為優異的硬化物。進而,專利文獻中提案著一種接著劑組成物,其硬化性、接著性、及耐水性為優異,且可適合使用在IT相關製品之製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03747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6-102193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2014/178239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如該等專利文獻1~3中所提案般之硬化性組成物,黏度及其硬化物之對於基材之密著性並非充分,故期望著進一步改善為現今之狀況。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可得到黏性較小、密著性為優異的硬化物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解決課題之方法]
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經深入研究之結果發現,具有指定組成的組成物可解決上述課題,因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其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50~8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1~10質量份、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20~50質量份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1~10質量份,且前述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前述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為100質量份之硬化性組成物,其特徵為,   前述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含有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以前述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含有碳原子數2~60的醇之丙烯酸酯或碳原子數2~60的醇之甲基丙烯酸酯(A1)、或酚化合物之丙烯酸酯或酚化合物之甲基丙烯酸酯(A2)為較佳。
又,本發明之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來使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或藉由加熱來使其硬化。
進而,本發明之硬化物,其特徵係由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所成。
又進而,本發明之接著劑,其特徵係由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所成。 [發明的效果]
依據本發明能提供:可得到黏性較小、密著性為優異的硬化物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50~8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1~10質量份、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20~50質量份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1~1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為100質量份。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含有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藉由設成如此般的組成,從而成為可得到黏性較小、密著性為優異的硬化物之硬化性組成物。
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只要是可藉由以活性能量線照射或加熱而活性化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來進行高分子化或交聯反應之化合物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周知者。例如,除了碳原子數2~60的醇之丙烯酸酯或碳原子數2~60的醇之甲基丙烯酸酯(A1)、酚化合物之丙烯酸酯或酚化合物之甲基丙烯酸酯(A2)以外,可舉出丙烯醯胺或甲基丙烯醯胺、乙烯基化合物、聚烯烴、烯丙基胺基甲酸酯化合物、不飽和聚酯化合物、苯乙烯系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碳原子數2~60的醇之丙烯酸酯或碳原子數2~60的醇之甲基丙烯酸酯(A1),可舉出使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羥基的芳香族或脂肪族醇、及其環氧烷烴加成物、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應後所得到之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具體而言,可舉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異戊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酸異莰基酯、丙烯酸苄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ε-己內酯改質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甲基丙烯酸異莰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ε-己內酯改質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尚,該等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之中,以多元醇之聚丙烯酸酯類或多元醇之聚甲基丙烯酸酯類為特佳。於此,所謂的碳原子數2~60的醇之丙烯酸酯或碳原子數2~60的醇之甲基丙烯酸酯,係意味著作為對於醇賦予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而成的丙烯酸酯之碳原子數為2~60。
作為上述碳原子數2~60的醇之丙烯酸酯或碳原子數2~60的醇之甲基丙烯酸酯(A1)亦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NK EsterAM-90G、NK EsterAM-130G、NK EsterA-SA、NK EsterS-1800A、NK Ester701A、NK EsterA-200、NK EsterA-400、NK EsterA-600、NK EsterA-1000、NK EsterA-DCP、NK EsterA-DOD-N、NK EsterA-HD-N、NK EsterAPG-100、NK EsterAPG-200、NK EsterAPG-400、NK EsterAPG-700、NK EsterA-PTMG-65、NK EsterA-9300、NK EsterA-9300-1CL、NK EsterA-GLY-20E、NK EsterA-TMM-3L、NK EsterA-TMM-3LM-N、NK EsterA-TMPT、NK EsterAD-TMP、NK EsterATM-35E、NK EsterA-TMMT、NK EsterA-9550、NK EsterA-DPH、NK EsterM-90G、NK EsterM-230G、NK EsterS、NK EsterSA、NK Ester1G、NK Ester2G、NK Ester3G、NK Ester4G、NK Ester9G、NK Ester14G、NK Ester23G、NK EsterDCP、NK EsterDOD-N、NK EsterHD-N、NK EsterNOD-N、NK EsterNPG、NK Ester1206PE、NK Ester701、NK Ester9PG、NK EsterTMPT(新中村化學(股)公司製);HEA、HPA、4-HBA、AIB、TBA、NOAA、INAA、Viscoat#197、IDAA、LA、STA、ISTA(大阪有機化學工業(股)公司製)、LIGHT ACRYLATE IAA、LIGHT ACRYLATE L-A、LIGHT ACRYLATE S-A、LIGHT ACRYLATE EC-A、LIGHT ACRYLATE MTG-A、LIGHT ACRYLATE EHDG-AT、LIGHT ACRYLATE 130A、LIGHT ACRYLATE DPM-A、LIGHT ACRYLATE IB-XA、Lightester HOA(N)、Lightester HOP-A(N)、LIGHT ACRYLATE HOB-A、HOA-MS(N)、LIGHT ACRYLATE HOA-HH(N)、LIGHT ACRYLATE 3EG-A、LIGHT ACRYLATE 4EG-A、LIGHT ACRYLATE 9EG-A、LIGHT ACRYLATE 14EG-A、LIGHT ACRYLATE PTMGA-250、LIGHT ACRYLATE NP-A、LIGHT ACRYLATE MPD-A、LIGHT ACRYLATE 1,6HX-A、LIGHT ACRYLATE 1,9ND-A、LIGHT ACRYLATE DCP-A、LIGHT ACRYLATE HPP-A、Lightester G-201P、LIGHT ACRYLATE TMP-A、LIGHT ACRYLATE PE-3A、LIGHT ACRYLATE PE-4A、LIGHT ACRYLATE DPE-6A(共榮社化學(股)公司製);KAYARAD NPGDA、KAYARAD PEG400DA、KAYARAD FM-400、KAYARAD R-167、KAYARAD HX-220、KAYARAD HX-620、KAYARAD R-604、KAYARAD R-684、KAYARAD GPO-303、KAYARAD TMPTA、KAYARAD PET-30(日本化藥(股)公司製)等。
作為上述酚化合物之丙烯酸酯或酚化合物之甲基丙烯酸酯(A2),可舉出苯酚、甲酚、丁酚、間苯二酚、氫醌、兒茶酚等具有至少1個芳香族環的酚化合物、或其環氧烷烴加成物之單/聚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對於雙酚A、雙酚F、或該等進而加成環氧烷烴而成的化合物之二丙烯酸酯或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為上述酚化合物之丙烯酸酯或酚化合物之甲基丙烯酸酯(A2)可使用市售者,可舉例如NK EsterA-LEN-10、NK EsterAMP-20GY、NK EsterA-B1206PE、NK EsterABE-300、NK EsterA-BPE-10、NK EsterA-BPE-20、NK EsterA-BPE-30、NK EsterA-BPE-4、NK EsterA-BPEF、NK EsterA-BPE-3、NK EsterPHE-1G、NK EsterBPE-80N、NK EsterBPE-100、NK EsterBPE-200、NK EsterBPE-500、NK EsterBPE-900、NK EsterBPE-1300N(新中村化學(股)公司製);LIGHT ACRYLATE PO-A、LIGHT ACRYLATE P2H-A、LIGHT ACRYLATE P-200A(共榮社化學(股)公司製);KAYARAD R-128H、KAYARAD R-551、KAYARAD R-712(日本化藥(股)公司製)等。
上述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中,因可提升硬化物的硬化性及密著性,故(A1)成分的比例以50~100質量%為較佳,以60~100質量%為更佳。(A2)成分的比例以0~50質量%為較佳,以0~30質量%為更佳。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因可提升硬化性及硬化物的密著性,故相對於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10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以50~80質量份為較佳,以50~65質量份為更佳。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的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可舉出光自由基聚合起始劑或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
作為上述光聚合起始劑,較佳者可舉出苯乙酮系化合物、苄基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噻吨酮系化合物、雙咪唑系化合物、吖啶系化合物、醯基膦系化合物、肟酯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苯乙酮系化合物,可舉例如二乙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4’-異丙基-2-羥基-2-甲基苯丙酮、2-羥基甲基-2-甲基苯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p-二甲基胺苯乙酮、p-叔丁基二氯苯乙酮、p-叔丁基三氯苯乙酮、p-疊氮苯亞甲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代丙酮-1、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異丙基醚、苯偶姻-n-丁基醚、苯偶姻異丁基醚、1-[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甲基-1-丙烷-1-酮等。
作為上述苄基系化合物,可舉出苄基等。
作為上述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可舉例如二苯甲酮、o-苯甲醯苯甲酸甲酯、米其勒酮、4,4’-雙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苯甲醯-4’-甲基二苯基硫醚等。
作為上述噻吨酮系化合物,可舉出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異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等。
作為上述雙咪唑系化合物,可使用六芳基雙咪唑(HABI、三芳基-咪唑的二聚體),具體而言可舉例如2,2’-雙(2-氯苯基)-4,4’,5,5’-肆(4-乙氧基羰基苯基)-1,2’-聯咪唑、2,2’-雙(2-溴苯)-4,4’,5,5’-肆(4-乙氧基羰基苯基)-1,2’-聯咪唑、2,2’-雙(2-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聯咪唑、2,2’-雙(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聯咪唑、2,2’-雙(2,4,6-三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聯咪唑、2,2’-雙(2-溴苯)-4,4’,5,5’-四苯基-1,2’-聯咪唑、2,2’-雙(2,4-二溴苯)-4,4’,5,5’-四苯基-1,2’-聯咪唑、2,2’-雙(2,4,6-三溴苯)-4,4’,5,5’-四苯基-1,2’-聯咪唑、2,4,5,2’,4’, 5’-六苯基雙咪唑、2,2’-雙(2-氯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2,2’-雙(2-溴苯)-4,5,4’,5’-四苯基雙咪唑、2,2’-雙(2,4-二氯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2,2’-雙(2-氯苯基)-4,5,4’,5’-肆(3-甲氧基苯基)雙咪唑、2,2’-雙(2-氯苯基)-4,5,4’,5’-肆(3,4,5-三甲氧基苯基)-雙咪唑、2,5,2’,5’-肆(2-氯苯基)-4,4’-雙(3,4-二甲氧基苯基)雙咪唑、2,2’-雙(2,6-二氯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2,2’-雙(2-硝基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2,2’-二-o-甲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2,2’-雙(2-乙氧基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及2,2’-雙(2,6-二氟苯基)-4,5,4’,5’-四苯基雙咪唑、5’-四(p-碘苯基)聯咪唑、2,2’-雙(o-氯苯基-4,4’,5,5’-四(m-甲氧基苯基)聯咪唑)、2,2’-雙(p-甲硫基苯基)-4,5,4’,5’-二苯基-1,1’-聯咪唑、雙(2,4,5-三苯基)-1,1’-聯咪唑、5,5’-四(p-氯萘)聯咪唑等或日本特公昭45-37377號公報所揭示的利用1,2’-、1,4’-、2,4’-來做共價鍵的互變異構物、WO00/52529號公報中所記載的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吖啶系化合物,可舉出吖啶、9-苯基吖啶、9-(p-甲基苯基)吖啶、9-(p-乙基苯基)吖啶、9-(p-iso-丙基苯基)吖啶、9-(p-n-丁基苯基)吖啶、9-(p-tert-丁基苯基)吖啶、9-(p-甲氧基苯基)吖啶、9-(p-乙氧基苯基)吖啶、9-(p-乙醯基苯基)吖啶、9-(p-二甲基胺基苯基)吖啶、9-(p-氰基苯基苯基)吖啶、9-(p-氯苯基)吖啶、9-(p-溴苯)吖啶、9-(m-甲基苯基)吖啶、9-(m-n-丙基苯基)吖啶、9-(m-iso-丙基苯基)吖啶、9-(m-n-丁基苯基)吖啶、9-(m-tert-丁基苯基)吖啶、9-(m-甲氧基苯基)吖啶、9-(m-乙氧基苯基)吖啶、9-(m-乙醯基苯基)吖啶、9-(m-二甲基胺基苯基)吖啶、9-(m-二乙基胺基苯基)吖啶、9-(氰基苯基)吖啶、9-(m-氯苯基)吖啶、9-(m-溴苯)吖啶、9-甲基吖啶、9-乙基吖啶、9-n-丙基吖啶、9-iso-丙基吖啶、9-氰基乙基吖啶、9-羥基乙基吖啶、9-氯乙基吖啶、9-溴吖啶、9-羥基吖啶、9-硝基吖啶、9-胺基吖啶、9-甲氧基吖啶、9-乙氧基吖啶、9-n-丙氧基吖啶、9-iso-丙氧基吖啶、9-氯乙氧基吖啶、4,6-雙(二甲基胺基)吖啶、10-乙酸吖啶、10-甲基乙酸酯吖啶、3,6-二甲基吖啶、7,13-二甲基吖啶、7,13-雙(二甲基胺基)吖啶、3,6-二甲基-10-乙酸吖啶、3,5-二甲基-10-甲基乙酸酯吖啶、7,13-二甲基-10-乙酸吖啶、7,13-二甲基-10-甲基乙酸酯吖啶、1,7-雙(9-吖啶基)庚烷、1,5-雙(9-吖啶基)戊烷、1,3-雙(9-吖啶基)丙烷、2,7-二苯甲醯基-9-苯基吖啶、2,7-雙(α-羥基苄基)-9-苯基吖啶、2,7-雙(α-乙醯氧基苄基)-9-苯基吖啶、2,7-二甲基-9-(4-甲基苯基)吖啶、2,7-二甲基-9-苯基吖啶、2,7-雙(3,4-二甲基-苯甲醯)-9-(3,4-二甲基苯基)吖啶、2,7-雙(α-乙醯氧基-4-tert-丁基苄基)-9-(4-tert-丁基苯基)吖啶、2,7-二甲基-9-(3,4-二氯苯基)吖啶、2,7-二甲基-9-(4-苯甲醯苯基)吖啶、2,7-雙(2-氯苯甲醯基)-9-(2-氯苯基)吖啶、2-(α-羥基-3-溴苄基)-6-甲基-9-(3-溴苯)吖啶、2,5-雙(4-tert-丁基苯甲醯基)-9-(4-tert-丁基苯基)吖啶、1,4-雙(2,7-二甲基-9-吖啶基)苯、2,7-雙(α-苯基胺基羰氧基-3,4-二甲基苄基)-9-(3,4-二甲基苯基)吖啶及2,7-雙(3,5-二甲基-4-羥基-4’-氟二苯基甲基)-9-(4-氟苯基)吖啶、9,10-二氫吖啶、1-甲基吖啶、4-甲基吖啶、2,3-二甲基吖啶、1-苯基吖啶、4-苯基吖啶、1-苄基吖啶、4-苄基吖啶、1-氯吖啶、2,3-二氯吖啶、10-丁基-2-氯吖啶-9(10H)-酮、10-丙基-2-氯吖啶-9(10H)-酮、10-丁基-2-氯吖啶-9(10H)-酮1,2-雙(9-吖啶基)乙烷、1,3-雙(9-吖啶基)丙烷、1,4-雙(9-吖啶基)丁烷、1,6-雙(9-吖啶基)己烷、1,7-雙(9-吖啶基)庚烷、1,8-雙(9-吖啶基)辛烷、1,9-雙(9-吖啶基)壬烷、1,10-雙(9-吖啶基)癸烷、1,11-雙(9-吖啶基)十一烷、1,12-雙(9-吖啶基)十二烷、1,14-雙(9-吖啶基)十四烷、1,16-雙(9-吖啶基)十六烷、1,18-雙(9-吖啶基)十八烷、1,20-雙(9-吖啶基)二十烷、1,3-雙(9-吖啶基)-2-硫雜丙烷、1,5-雙(9-吖啶基)-3-硫雜戊烷7-甲基-苯并[c]吖啶、7-乙基-苯并[c]吖啶、7-丙基-苯并[c]吖啶、7-丁基-苯并[c]吖啶、7-戊基-苯并[c]吖啶、7-己基-苯并[c]吖啶、7-庚基-苯并[c]吖啶、7-辛基-苯并[c]吖啶、7-壬基-苯并[c]吖啶、7-癸基-苯并[c]吖啶、7-十一烷基-苯并[c]吖啶、7-十二烷基-苯并[c]吖啶、7-十三烷基-苯并[c]吖啶、7-十四烷基-苯并[c]吖啶、7-十五烷基-苯并[c]吖啶、7-十六烷基-苯并[c]吖啶、7-十七烷基-苯并[c]吖啶、7-十八烷基-苯并[c]吖啶、7-十九烷基-苯并[c]吖啶、1,1-雙(7-苯并[c]吖啶基)甲烷、1,2-雙(7-苯并[c]吖啶基)乙烷、1,3-雙(7-苯并[c]吖啶基)丙烷、1,4-雙(7-苯并[c]吖啶基)丁烷、1,5-雙(7-苯并[c]吖啶基)戊烷、1,6-雙(7-苯并[c]吖啶基)己烷、1,7-雙(7-苯并[c]吖啶基)庚烷、1,8-雙(7-苯并[c]吖啶基)辛烷、1,9-雙(7-苯并[c]吖啶基)壬烷、1,10-雙(7-苯并[c]吖啶基)癸烷、1,11-雙(7-苯并[c]吖啶基)十一烷、1,12-雙(7-苯并[c]吖啶基)十二烷、1,13-雙(7-苯并[c]吖啶基)十三烷、1,14-雙(7-苯并[c]吖啶基)十四烷、1,15-雙(7-苯并[c]吖啶基)十五烷、1,16-雙(7-苯并[c]吖啶基)十六烷、1,17-雙(7-苯并[c]吖啶基)十七烷、1,18-雙(7-苯并[c]吖啶基)十八烷、1,19-雙(7-苯并[c]吖啶基)十九烷、1,20-雙(7-苯并[c]吖啶基)二十烷、7-苯基-苯并[c]吖啶、7-(2-氯苯基)-苯并[c]吖啶、7-(4-甲基苯基)-苯并[c]吖啶、7-(4-硝基苯基)-苯并[c]吖啶、1,3-雙(7-苯并[c]吖啶基)苯、1,4-雙(7-苯并[c]吖啶基)苯、7-[1-丙烯-3-基(苯并[c]吖啶)]、7-[1-乙基戊基-(苯并[c]吖啶)]、7-[8-十七烯基-(苯并[c]吖啶)]、7,8-二苯基-1,14-雙(7-苯并[c]吖啶基)十四烷、1,2-雙(7-苯并[c]吖啶基)乙烯、1-甲基-1,2-雙(7-苯并[c]吖啶基)乙烯、7-苯乙烯基-苯并[c]吖啶、7-(1-丙烯基)-苯并[c]吖啶、7-(1-戊烯基)-苯并[c]吖啶、9-(2-吡啶)吖啶,9-(3-吡啶)吖啶,9-(4-吡啶)吖啶,9-(4-嘧啶)吖啶,9-(2-吡基)吖啶,9(5-甲基-2-吡基)吖啶,9-(2-喹啉基)吖啶,9-(2-吡啶)-2-甲基-吖啶,9-(2-吡啶)-2-乙基吖啶,9-(3-吡啶)-2-甲基-吖啶,9-(3-吡啶)-2,4-二乙基-吖啶、3,6-二胺基-吖啶磺酸鹽、3,6-雙-(二甲基胺基)-吖啶磺酸鹽、3,6-二胺基-10-甲基-吖啶鎓氯化物、9-吖啶羧酸等。
作為上述醯基膦系化合物,可舉出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Lucirin TPO;BASF公司製)、異丁醯基-甲基亞膦酸甲酯、異丁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特戊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2-乙基己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特戊醯基-苯基亞膦酸異丙酯、p-甲苯甲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o-甲苯甲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2,4-二甲基苯甲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p-叔丁基苯甲醯基-苯基亞膦酸異丙酯、丙烯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異丁醯基-二苯基氧化膦、2-乙基己醯基-二苯基氧化膦、o-甲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p-叔丁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3-吡啶羰基-二苯基氧化膦、丙烯醯基-二苯基氧化膦、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特戊醯基-苯基亞膦酸乙烯基酯、己二醯基-雙-二苯基氧化膦、特戊醯基-二苯基氧化膦、p-甲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4-(叔丁基)-苯甲醯-二苯基氧化膦、2-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2-甲基-2-乙基己醯基-二苯基氧化膦、1-甲基-環己醯基-二苯基氧化膦、特戊醯基-苯基亞膦酸甲酯及特戊醯基-苯基亞膦酸異丙酯、4-辛基苯基氧化膦、對苯二甲醯基-雙-二苯基氧化膦、1-甲基-環己基羰基二苯基氧化膦、二羥苯甲醯基(versatoyl)-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異丁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819;BASF公司製)、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3,4,5-三甲氧基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3,4,5-三甲氧基苯甲醯基)-4-乙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甲基-1-萘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甲基-1-萘甲醯基)-4-乙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甲基-1-萘甲醯基)-2萘基氧化膦、雙(2-甲基-1-萘甲醯基)-4-丙基苯基氧化膦、雙(2-甲基-1-萘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甲氧基-1-萘甲醯基)-4-乙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氯-1-萘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辛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異丙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己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丙氧基-4-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2,4-二異戊氧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2,5-二甲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4-聯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4-丙基苯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2-萘基氧化膦、雙(2,6-二氯苯甲醯基)-1-萘基氧化膦、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CGI403)、6-三甲基苯甲醯基-乙基-苯基-亞膦酸酯(SPEEDCURE TPO-L;Lambson公司製)等。
作為上述肟酯化合物,可舉例如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1-[9-乙基-6-苯甲醯-9H-咔唑-3-基-辛烷-1-酮肟-O-乙酸酯、1-[9-乙基-6-(2-甲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乙烷-1-酮肟-O-苯甲酸酯、1-[9-n-丁基-6-(2-乙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乙烷-1-酮肟-O-苯甲酸酯、乙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氫呋喃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氫吡喃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5-四氫呋喃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4-(2,2-二甲基-1,3-二氧戊環基)甲氧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乙酮-1-[9-乙基-6-(2-甲基-4-四氫呋喃基甲氧基苯甲醯基)-9H-咔唑-3-基]-1-(O-乙醯基肟)等。
作為上述熱自由基聚合起始劑,可舉出2,2’-偶氮二異丁腈、2,2’-偶氮雙(異丁酸甲酯)、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1,1’-偶氮雙(1-乙醯氧基-1-苯基乙烷)等的偶氮系起始劑;過氧化苯甲醯、二-t-丁基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新戊酸t-丁酯、過氧化二碳酸二(4-t-丁基環己基)酯等的過氧化物系起始劑、過硫酸銨、過硫酸鈉、過硫酸鉀等的過硫酸鹽等。該等係可以一種或可混合二種以上來使用。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因可提升硬化性及硬化物的密著性,故相對於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10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以1~10質量份為較佳,以2~5質量份為更佳。
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係藉由以活性能量線照射或加熱而活性化的陽離子聚合起始劑來引起高分子化或交聯反應之化合物,除了作為必須成分的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以外,可使用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氧雜環丁烷化合物(C4)、乙烯基醚化合物(C5),以及該等以外的選自下述聚合物之群之重量平均分子量為1,000 ~30,000之聚合物(C6)(以下也稱為聚合物(C6))等,所述的聚合物之群為:由下式(I)所表示之單體所得到之聚合物、由下述式(II)所表示之單體所得到之聚合物、選自由下述式(I)所表示之單體中之二種以上的單體所得到之聚合物、選自由下述式(II)所表示之單體中之二種以上的單體所得到之聚合物、或選自由下述式(I)所表示之單體及下述式(II)所表示之單體所得到之聚合物。
(式中,X係碳原子數1~7之烷基、碳原子數1~7之烷氧基、碳原子數6~12之芳基、碳原子數6~12之芳氧基或者碳原子數6~10之脂環式烴基、或該等的基中之氫原子被選自由環氧基、氧雜環丁烷基、羥基及羧基所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的基所取代者)。
(式中,R1 係表示氫原子、甲基或鹵原子,X’係碳原子數1~7之烷基、碳原子數6~12之芳基或者碳原子數6~10之脂環式烴基、或該等的基中之氫原子被從選自由環氧基、氧雜環丁烷基、羥基及羧基所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的基所取代者)。
作為上述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可舉出甘油之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之三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之四縮水甘油醚、二季戊四醇之六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之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之二縮水甘油醚、雙環戊二烯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等的多元醇之縮水甘油醚,又,藉由對於丙二醇、三羥甲基丙烷、甘油等的脂肪族多元醇加成1種或2種以上的環氧烷烴而得到的聚醚多醇之聚縮水甘油醚等。於此,所謂的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係意味著在對於醇賦予縮水甘油基而成的縮水甘油醚之中,殘基的部分的碳原子數為11以上。作為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以具有飽和縮合環者,由於硬化物的硬化性及密著性為提升,故為較佳。
作為上述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Denacol EX-171、Denacol EX-192、Denacol EX-830、Denacol EX-832、Denacol EX-841、Denacol EX-861、Denacol EX-931(Nagasechemtex(股)公司製);Epolite M-1230、Epolite 400E、Epolite 400P、(共榮社化學(股)公司製)、Adeka Glycirol ED-506、ADEKA RESIN EP-4088S((股)ADEKA公司製)等。
所謂的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係指包含芳香環的環氧化合物。作為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的具體例有苯酚、甲酚、丁酚等、具有至少1個芳香族環的多元酚、或其環氧烷烴加成物之單/聚縮水甘油醚化物,可舉例如對於雙酚A、雙酚F、或該等進而加成環氧烷烴而成的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或環氧酚醛清漆樹脂;間苯二酚或氫醌、兒茶酚等的具有2個以上的酚性羥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之單/聚縮水甘油醚化物;苯基二甲醇或苯基二乙醇、苯基二丁醇等的具有2個以上醇性羥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醚化物;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等的具有2個以上的羧酸的多元酸芳香族化合物之縮水甘油酯、苯甲酸之縮水甘油酯、環氧苯乙烷或二乙烯基苯之環氧化物等。
作為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Denacol EX-146、Denacol EX-147、Denacol EX-201、Denacol EX-203、Denacol EX-711、Denacol EX-721、On Court EX-1020、On Court EX-1030、On Court EX-1040、On Court EX-1050、On Court EX-1051、On Court EX-1010、On Court EX-1011、On Court 1012(Nagasechemtex(股)公司製);OGSOL PG-100、OGSOL EG-200、OGSOL EG-210、OGSOL EG-250(大阪Gas Chemicals(股)公司製);HP4032、HP4032D、HP4700(DIC(股)公司製);ESN-475V(東都化成(股)公司製);YX8800(三菱化學公司(股)製);Mar proof G-0105SA、Mar proof G-0130SP(日油(股)公司製);Epiclon N-665、Epiclon HP-7200(DIC(股)公司製);EOCN-1020、EOCN-102S、EOCN-103S、EOCN-104S、XD-1000、NC-3000、EPPN-501H、EPPN-501HY、EPPN-502H、NC-7000L(日本化藥(股)公司製);ADEKA RESIN EP-4000、ADEKA RESIN EP-4005、ADEKA RESIN EP-4100、ADEKA RESIN EP-4901((股)ADEKA公司製);TECHMORE VG-3101L((股)PURINTEKKU公司製)等。作為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以多官能者,由於硬化性為優異故為較佳。
所謂的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係指未被分類在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或後述之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的環氧化合物。作為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的具體例,可舉出脂肪族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烷基羧酸之縮水甘油酯等的單官能環氧化合物、或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環氧烷烴加成物之聚縮水甘油醚化物、脂肪族長鏈多元酸之聚縮水甘油酯等的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作為代表性的化合物,可舉出烯丙基縮水甘油醚、丁基縮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等的多元醇之縮水甘油醚、脂肪族長鏈二元酸之二縮水甘油酯。進而,可舉出脂肪族高階醇之單縮水甘油基進而為醚或高階脂肪酸之縮水甘油酯、環氧化大豆油、環氧硬脂酸辛酯、環氧硬脂酸丁酯、環氧化聚丁二烯等。作為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以上述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以外的脂肪族醇之縮水甘油醚化物或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環氧烷烴加成物之聚縮水甘油醚化物,由於黏度、塗佈性及反應性為提升,故為較佳。
作為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Denacol EX-121、Denacol EX-171、Denacol EX-192、Denacol EX-211、Denacol EX-212、Denacol EX-313、Denacol EX-314、Denacol EX-321、Denacol EX-411、Denacol EX-421、Denacol EX-512、Denacol EX-521、Denacol EX-611、Denacol EX-612、Denacol EX-614、Denacol EX-622、Denacol EX-810、Denacol EX-811、Denacol EX-850、Denacol EX-851、Denacol EX-821、Denacol EX-830、Denacol EX-832、Denacol EX-841、Denacol EX-861、Denacol EX-911、Denacol EX-941、Denacol EX-920、Denacol EX-931 (Nagasechemtex(股)公司製);Epolite M-1230、Epolite 40E、Epolite 100E、Epolite 200E、Epolite 400E、Epolite 70P、Epolite 200P、Epolite 400P、Epolite 1500NP、Epolite 1600、Epolite 80MF、Epolite 100MF(共榮社化學(股)公司製)、Adeka Glycirol ED-503、Adeka Glycirol ED-503G、Adeka Glycirol ED-506、Adeka Glycirol ED-523T、ADEKA RESIN EP-4088S((股)ADEKA公司製)等。
所謂的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係指環氧乙烷(oxirane)環不透過鍵結基而直接鍵結於飽和環者。作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的具體例,可舉出具有至少1個脂環式環的多元醇之聚縮水甘油醚化物或藉由利用氧化劑將含環己烯或環戊烯環的化合物來進行環氧化後而得到的含環氧環己烷或環氧環戊烷的化合物。可舉例如氫化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3,4-環氧基-1-甲基環己基-3,4-環氧基-1-甲基己烷羧酸酯、6-甲基-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6-甲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3,4-環氧基-3-甲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3-甲基環己烷羧酸酯、3,4-環氧基-5-甲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5-甲基環己烷羧酸酯、雙(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環氧基-6-甲基環己烷羧酸酯、亞甲基雙(3,4-環氧基環己烷)、丙烷-2,2-二基-雙(3,4-環氧基環己烷)、2,2-雙(3,4-環氧基環己基)丙烷、雙環戊二烯二環氧化物、伸乙基雙(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環氧基六氫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環氧基六氫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環氧基乙基-3,4-環氧基環己烷、1,2-環氧基-2-環氧基乙基環己烷、α-氧化蒎烯、二氧化檸檬烯等。
作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就提升密著性之觀點而言,以氫化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3,4-環氧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環己烷羧酸酯或3,4-環氧基-1-甲基環己基-3,4-環氧基-1-甲基己烷羧酸酯為較佳。
作為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CELOXIDE 2021P、CELOXIDE 2081、CELOXIDE 2000、CELOXIDE 3000((股)Daicel公司製)等。
作為氧雜環丁烷化合物(C4),可舉出3,7-雙(3-氧雜環丁烷基)-5-氧雜-壬烷、1,4-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2-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乙烷、1,3-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丙烷、乙二醇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醚、三乙二醇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醚、四乙二醇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基)醚、1,4-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氧基)丁烷、1,6-雙(3-乙基-3-氧雜環丁烷基甲氧基)己烷等的二官能脂肪族氧雜環丁烷化合物、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羥基甲基)氧雜環丁烷、3-乙基-3-(氯甲基)氧雜環丁烷等的一官能氧雜環丁烷化合物等。該等係可以單獨1種或組合2種以上來使用,由於多官能氧雜環丁烷化合物會使硬化物的硬化性及密著性變高,故為較佳。
作為氧雜環丁烷化合物(C4)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ARON Oxetane OXT-121、OXT-221、EXOH、POX、OXA、OXT-101、OXT-211、OXT-212(東亞合成(股)公司製)、ETERNACOLL OXBP、OXTP(宇部興產(股)公司製)等。
作為乙烯基醚化合物(C5),可舉例如二乙二醇單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n-十二烷基乙烯基醚、環己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2-氯乙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異丁基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乙烯基醚、2-羥基乙基乙烯基醚、4-羥基丁基乙烯基醚、1,6-環己烷二甲醇單乙烯基醚、乙二醇二乙烯基醚、1,4-丁二醇二乙烯基醚、1,6-環己烷二甲醇二乙烯基醚等。
作為乙烯基醚化合物(C5)亦可使用市售品,可舉例如2-羥基乙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單乙烯基醚、4-羥基丁基乙烯基醚(丸善石油化學(股)公司製)。
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中,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的含有率,由於可提升硬化物的密著性與低透濕性,故相對於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100質量份,以25~45質量份為較佳,以28~43質量份為更佳。又,除了作為必須成分的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以外,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氧雜環丁烷化合物(C4)、乙烯基醚化合物(C5)、聚合物(C6)的使用比例,相對於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100質量份,將芳香族環氧化合物(C1)設為1~20質量份、脂肪族環氧化合物(C2)設為20~40質量份、脂環式環氧化合物(C3)設為0~20質量份、氧雜環丁烷化合物(C4)設為10~30質量份、乙烯基醚化合物(C5)設為0~20質量份、聚合物(C6)設為0~15質量份,是由於可提升黏度、塗佈性、反應性及硬化性,故為較佳。尚,相對於(A)成分與(C)成分之合計100質量份,(C)成分為20~50質量份。
除了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以外,進而亦可使用具有環氧基及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作為該等的化合物,可舉例如環氧丙烯酸酯或環氧甲基丙烯酸酯,具體而言係使以往周知的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進行反應後所得到之丙烯酸酯。該等的環氧丙烯酸酯或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之中,特佳者為醇類之縮水甘油醚之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所謂的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相關的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只要是能夠以活性能量線照射或加熱來釋放出使陽離子聚合開始的物質的化合物即可,較佳為以活性能量線的照射來釋放出路易斯酸的鎓鹽的複鹽、或其衍生物。作為上述化合物之代表性者,可舉出下述一般式所表示之陽離子與陰離子的鹽。
於此,陽離子[A]r+ 係以鎓為較佳,其構造例如可以下述一般式來表示。
進而,於此R2 係碳原子數1~60,且不管包含幾個碳原子以外的原子均可的有機基。a為1~5的整數。a個的R2 係可各自獨立為相同或相異。又,至少1者係以具有芳香環的如同上述的有機基為較佳。Q係選自由S、N、Se、Te、P、As、Sb、Bi、O、I、Br、Cl、F、N=N所成群之原子或原子團。又,將陽離子[A]r+ 中之Q的原子價設為q時,必須成立r=a-q的關係(但,N=N係視為原子價0)。
又,陰離子[B]r- 係以鹵化物錯合物為較佳,其構造例如可以下述一般式來表示。
進而,於此L係鹵化物錯合物的中心原子的金屬或半金屬(Metalloid),其係B、P、As、Sb、Fe、Sn、Bi、Al、Ca、In、Ti、Zn、Sc、V、Cr、Mn、Co等。Y係鹵原子。b係3~7的整數。又,將陰離子[B]r- 中之L的原子價設為p時,必須成立r=b-p的關係。
作為上述一般式之陰離子[LYb ]r- 的具體例,除了鹵離子、過氯酸離子(ClO4 )- 、四氟硼酸離子(BF4 )- 、六氟磷酸離子(PF6 )- 、六氟銻酸鹽(SbF6 )- 、六氟砷酸鹽(AsF6 )- 、六氯銻酸鹽(SbCl6 )- 等的無機離子;三氟甲烷磺酸離子、甲烷磺酸離子、丁烷磺酸離子、氟磺酸離子(FSO3 )- 、苯磺酸陰離子、甲苯磺酸離子、三硝基苯磺酸離子、樟腦磺酸離子、九氟丁烷磺酸離子、十六氟辛烷磺酸離子等的磺酸離子;四芳基硼酸離子、肆(五氟苯基)硼酸離子等的硼酸離子;甲烷羧酸離子、乙烷羧酸離子、丙烷羧酸離子、丁烷羧酸離子、辛烷羧酸離子、三氟甲烷羧酸離子、苯羧酸離子、p-甲苯羧酸離子等的羧酸離子;三氟甲基亞硫酸離子(CF3 SO3 )- 、甲基硫酸離子(CH3 OSO3 )- 、雙(三氟甲烷磺醯基)醯亞胺離子、參(三氟甲烷磺醯基)甲基化離子、(CF3 CF2 )3 PF3 - 、((CF3 )2 C6 H3 )4 B- 、(C6 F5 )4 Ga- 、((CF3 )2 C6 H3 )4 Ga- 以外,可舉出選自由下述群者。
又,陰離子[B]r- 係可較佳使用下述一般式所表示之構造者。L、Y、b係與上述相同。又,作為可使用的其他陰離子,可舉出過氯酸離子(ClO4 )- 、三氟甲基亞硫酸離子(CF3 SO3 )- 、氟磺酸離子(FSO3 )- 、甲苯磺酸陰離子、三硝基苯磺酸陰離子、樟腦磺酸根、九氟丁烷磺酸根、十六氟辛烷磺酸根、四芳基硼酸根、肆(五氟苯基)硼酸根等。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如此般的鎓鹽之中,以使用下述之(一)~(三)的芳香族鎓鹽為特別有效。可由該等之中以單獨1種、或混合2種以上來使用。
(一)苯基重氮鎓六氟磷酸鹽、4-甲氧基苯基重氮鎓六氟銻酸鹽、4-甲基苯基重氮鎓六氟磷酸鹽等之芳基重氮鎓鹽。
(二)二苯基碘鎓六氟銻酸鹽、二(4-甲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鹽、二(4-tert-丁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鹽、甲苯基枯烯基碘鎓肆(五氟苯基)硼酸鹽等的二芳基碘鎓鹽。
(三)下述群I或群II所表示之鋶陽離子與六氟銻離子、六氟磷酸鹽離子、肆(五氟苯基)硼酸鹽離子等的鋶鎓鹽。
<群I>
<群II>
又,作為其他較佳者,可舉出(η5 -2,4-環戊二烯-1-基)[(1,2,3,4,5,6-η)-(1-甲基乙基)苯]-鐵-六氟磷酸鹽等的鐵-芳烴錯合物、或參(乙醯丙酮)鋁、參(乙基丙酮乙酸酯)鋁、參(水楊醛)鋁等的鋁錯合物與三苯基矽烷醇等的矽烷醇類的混合物;噻吩鎓鹽、四氫噻吩鎓鹽、苄銨、吡啶鎓鹽、肼鎓鹽等的鹽;二乙烯三胺、三乙烯三胺、四乙烯五胺等的聚烷基多胺類;1,2-二胺基環己烷、1,4-二胺基-3,6-二乙基環己烷、異佛酮二胺等之脂環式聚胺類;m-二甲苯二胺、二胺基二苯基甲烷、二胺基二苯基碸等的芳香族聚胺類;藉由常法使上述聚胺類與苯基縮水甘油醚、丁基縮水甘油醚、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雙酚F-二縮水甘油醚等之縮水甘油醚類或羧酸之縮水甘油酯類等的各種環氧樹脂進行反應而所製造的聚環氧加成改質物;藉由常法使上述有機聚胺類與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二聚物酸等的羧酸類進行反應而所製造的醯胺化改質物;藉由常法使上述聚胺類與甲醛等的醛類及苯酚、甲酚、二甲酚、第三丁酚、間苯二酚等的核具有至少一個醛化反應性場所的酚類進行反應而所製造的曼尼希化改質物;多元羧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2-甲基琥珀酸、2-甲基己二酸、3-甲基己二酸、3-甲基戊烷二酸、2-甲基辛二酸、3,8-二甲基癸二酸、3,7-二甲基癸二酸、氫化二聚物酸、二聚物酸等的脂肪族二羧酸類;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的芳香族二羧酸類;環己烷二羧酸等之脂環式二羧酸類;偏苯三酸、均苯三甲酸、蓖麻油脂肪酸的三聚體等的三羧酸類;焦蜜石酸等的四羧酸類等)的酸酐;二氰二胺、咪唑類、羧酸酯、磺酸酯、胺醯亞胺等。
該等之中,就實用面與光感度提升之觀點而言,以使用芳香族碘鎓鹽、芳香族鋶鎓鹽、鐵-芳烴錯合物為較佳,相對於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100質量%,含有具有下述構造的芳香族鋶鎓鹽至少0.1質量%以上為更佳。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的使用比例,相對於自由基成分(A)與陽離子聚合成分(C)之合計100質量份為1~10質量份,較佳為2~5質量份。若過少時,硬化將容易變得不充分,若過多時,則將會有對硬化物的吸水率或硬化物強度等的諸物性帶來不良影響之情形。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因應所需可進而使用增感劑及/或增感助劑。增感劑係對於較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所顯示的極大吸收波長為更長的波長顯示出極大吸收,增感劑為促進以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所致之聚合開始反應之化合物。又,增感助劑係進一步促進增感劑的作用的化合物。
作為增感劑及增感助劑,可舉出蒽系化合物、萘系化合物等。
作為蒽系化合物,例如可舉出下式(IIIa)所表示者。
於此,式(IIIa)中,R3 及R4 係各自獨立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6之烷基或碳原子數2~12之烷氧基烷基,R5 係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6之烷基。
若舉出式(IIIa)所表示之蒽系化合物的具體例時,有如下述般的化合物。
可舉例如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9,10-二丙氧基蒽、9,10-二異丙氧基蒽、9,10-二丁氧基蒽、9,10-二戊氧基蒽、9,10-二己氧基蒽、9,10-雙(2-甲氧基乙氧基)蒽、9,10-雙(2-乙氧基乙氧基)蒽、9,10-雙(2-丁氧基乙氧基)蒽、9,10-雙(3-丁氧基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異丙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丁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戊氧基蒽、2-甲基-或2-乙基-9,10-二己氧基蒽等。
作為萘系化合物,例如可舉出下式(IIIb)所表示者。
於此,式(IIIb)中,R6 及R7 係各自獨立表示碳原子數1~6之烷基。
若舉出上述式(IIIb)所表示之萘系化合物的具體例時,有如下述般的化合物。
可舉例如4-甲氧基-1-萘酚、4-乙氧基-1-萘酚、4-丙氧基-1-萘酚、4-丁氧基-1-萘酚、4-己氧基-1-萘酚、1,4-二甲氧基萘、1-乙氧基-4-甲氧基萘、1,4-二乙氧基萘、1,4-二丙氧基萘、1,4-二丁氧基萘等。
相對於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的增感劑及增感助劑的使用比例並無特別限定,在不妨礙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内,可大致使用通常的使用比例,例如,相對於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100質量份,就硬化性提升之觀點而言,以增感劑及增感助劑分別為0.1~3質量份以上為較佳。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可因應所需來使用矽烷偶合劑。作為矽烷偶合劑,可使用例如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矽烷、甲基乙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乙基二乙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之烷基官能性烷氧基矽烷、乙烯基三氯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烯基官能性烷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環氧官能性烷氧基矽烷、N-β(胺基乙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基-γ-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胺基官能性烷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巰基官能性烷氧基矽烷、四異丙氧化鈦、四正丁氧化鈦等的鈦氧化物類、鈦二辛氧基雙(伸辛基甘醇酸鹽)、鈦二異丙氧基雙(乙醯乙酸乙酯)等的鈦螯合物類、四乙醯丙酮鋯、三丁氧基單乙醯丙酮鋯等的鋯螯合物類、三丁氧基硬脂酸鋯等的醯化鋯類、甲基三異氰酸酯矽烷等的異氰酸酯矽烷類等。
矽烷偶合劑的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但相對於硬化性組成物中之固形物的全量100質量份,通常為0.01~20質量份的範圍。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因應所需可藉由使用熱可塑性有機聚合物來改善硬化物的特性。作為熱可塑性有機聚合物,可舉例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乙烯基丁縮醛、纖維素酯、聚丙烯醯胺、飽和聚酯等。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能夠溶解或分散上述(A)、(B)、(C)及(D)的各成分而通常被使用的溶劑,可舉例如甲基乙基酮、甲基戊基酮、二乙基酮、丙酮、甲基異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2-庚酮等的酮類;乙基醚、二噁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二醇二甲基醚等的醚系溶劑;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n-丙酯、乙酸異丙酯、乙酸n-丁酯、乙酸環己酯、乳酸乙酯、琥珀酸二甲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單異丁酸酯(texanol)等的酯系溶劑;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等的溶纖劑系溶劑;甲醇、乙醇、異-或n-丙醇、異-或n-丁醇、戊醇等的醇系溶劑;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1-單甲基醚-2-乙酸酯(PGMEA)、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3-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丙酸乙酯等的醚酯系溶劑;苯、甲苯、二甲苯等的BTX系溶劑;己烷、庚烷、辛烷、環己烷等的脂肪族烴系溶劑;松節油、D-檸檬烯、蒎烯等的萜烯系烴油;礦油精、Swasol#310(Cosmo松山石油公司)、Solvesso#100(exon化學公司)等的石蠟系溶劑;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的鹵化脂肪族烴系溶劑;氯苯等的鹵化芳香族烴系溶劑;碳酸伸丙酯、卡必醇系溶劑、苯胺、三乙胺、砒啶、乙酸、乙腈、二硫化碳、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基亞碸、水等,該等的溶劑係可以使用1種或2種以上的混合溶劑。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由於硬化性、接著性、液保存穩定性為提升,故水分量係以5質量份以下為較佳,以3質量份以下為更佳。若水分過多時,因將會有白濁或成分析出之虞,故為不佳。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中,因應所需亦可進而使用紫外線吸收劑、或於常溫下呈惰性而以進行指定溫度的加熱.光照射.酸等則可使保護基脫離並被活性化後來展現出紫外線吸收能之化合物。
又,只要在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因應所需可添加聚醇、無機填充料、有機填充料、顏料、染料等的著色劑、消泡劑、增稠劑、界面活性劑、整平劑、耐燃劑、觸變劑、稀釋劑、可塑劑、穩定劑、聚合抑制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流動調整劑、接著促進劑等的各種樹脂添加物等。
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係可採用輥塗佈機、淋幕式塗佈機、各種的印刷、浸漬等的周知的方法來被適用在支撐基體上。又,一旦施予在薄膜等的支撐基體上後,亦可轉印至其他的支撐基體上,其適用方法並無限制。
作為支撐基體的材料,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通常所用者,可舉例如玻璃等的無機材料;二乙醯纖維素、三乙醯纖維素(TAC)、丙醯纖維素、丁醯纖維素、乙醯丙醯纖維素、硝化纖維素等的纖維素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1,4-環己烷二對苯二甲酸二甲醇酯、聚伸乙基-1,2-二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聚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的聚烯烴;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聚氟乙烯等的乙烯基化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聚碸;聚醚碸;聚醚酮;聚醚醯亞胺;聚氧乙烯、降莰烯樹脂、環烯烴聚合物(COP)等的高分子材料。
尚,對於支撐基體亦可進行電暈放電處理、焰火處理、紫外線處理、高周波處理、輝光放電處理、活性等離子處理、雷射處理等的表面活性化處理。
以活性能量線的照射來使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的方法中,作為活性能量線,可舉出紫外線、電子線、X線、放射線、高周波等,以紫外線為經濟上最佳的。作為紫外線的光源,可舉出紫外線雷射、水銀燈、氙雷射、金屬鹵燈等。
藉由加熱來使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的方法中,條件係在70~250℃下1~100分鐘。在預烘烤(PAB;Pre applied bake)後加壓,可以進行後烘烤(PEB;Post exposure bake),亦可使用不同的數階段的溫度來進行烘烤。加熱條件係依各成分的種類及調配比例而有所不同,例如,以70~180℃下,烤箱則為5~15分鐘,加熱板則為1~5分鐘。之後,為了使塗膜硬化則設定為180~250℃,較佳為200~250℃,若烤箱時則以30~90分鐘,若加熱板時則以5~30分鐘來進行加熱處理從而得到硬化膜。
作為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或其硬化物的具體用途,可舉出接著劑、眼鏡、攝影用透鏡所代表的光學材料、塗料、塗佈劑、襯裡劑、油墨、光阻劑、液狀光阻劑、印刷版、彩色電視、PC監視器、攜帶信息數據终端、數相位機、有機EL、觸控面板等的顯示元件、絕緣清漆、絕緣薄片、層合板、印刷基板、半導體裝置用.LED封裝用.液晶注入口用.有機EL用.光元件用.電絕緣用.電子零件用.分離膜用等的密封劑、成形材料、油灰、玻璃纖維含浸劑、填料劑、半導體用.太陽電池用等的鈍化膜、層間絕緣膜、保護膜、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所使用的稜鏡透鏡薄片、投影電視等的螢幕所使用的菲涅耳透鏡薄片、雙凸透鏡薄片等的透鏡薄片的透鏡部、或使用如此般的薄片的背光等、微透鏡等的光學透鏡、光學元件、光偶合器、光學波導、光學的造形用注模劑等。
作為顯示裝置,在透明支撐體上,因應所需可舉例設置底塗層、抗反射層、偏光元件層、相位差層、複折射率層、光散射層、硬質塗佈層、潤滑層、保護層等的各層,各層中可使用由本發明之硬化物所成的薄膜。 [實施例]
以下為使用實施例及比較例來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尚,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的份係意味著質量份。
[實施例1~11、比較例1~4]   依下述之[表1]~[表3]所表示之調配來充分地混合成分,從而得到實施例1~11及比較例1~4之硬化性組成物。對於所得到之各硬化性組成物,根據下述之程序來進行關於黏度及密著性的評估。
(黏度)   對於所得到之各硬化性組成物,在25℃下利用E型黏度計來測定黏度。將結果合併紀錄在[表1]~[表3]。
(密著性)   將所得到之各硬化性組成物分別塗佈至1片的已施予電暈放電處理的丙烯酸薄膜(住友化學(股)製:TECNOLOY 125S001)上,之後使用貼合機與另1片的已施予電暈放電處理的COP(環烯烴聚合物、日本zeon(股)製:型號Zeonor film 14-060)薄膜進行貼合,使用無電極紫外光燈,穿透過COP薄膜照射相當於1000mJ/cm2 的光並進行接著,從而得到試片。對於所得到之試片進行90度剝離試驗。初期密著力係從曝光至3分鐘後的值,硬化後密著力係從曝光至經過6小時以上後的值。依據下述基準來進行評估。
<初期密著力>   ○:表示超過0.5N/2cm的接著力。   ×:表示0.5N/2cm以下的接著力。 <硬化後密著力>   ○:表示超過1.5N/2cm的接著力。   × :表示1.5N/2cm以下的接著力。
(透濕度)   將所得到之各硬化性組成物分別塗佈至1片的已施予電暈放電處理的丙烯酸薄膜(住友化學(股)公司製:TECNOLOY 75S001)上,之後使用無電極紫外光燈,照射相當於500mJ/cm2 的光,從而得到試片。進而將試片在23℃(濕度50%)環境下放置6小時以上。利用水蒸氣透過率測定裝置7002(ILLINOIS INSTRUMENTS,INC.製)來測定所得到之試片的透濕度。試驗環境係設為40℃/90%RH。依據下述基準來進行評估。尚,丙烯酸薄膜單質的透濕度係50g/m2 /day。   ◎:表示≦40g/m2 /day。   ○:表示<50g/m2 /day。   ×:表示≧50g/m2 /day。
作為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係使用下述之化合物(A1-1)~(A1-5)及(A2-1)。   化合物A1-1: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化合物A1-2:Viscoat#150(丙烯酸四氫糠酯;大阪有機(股)公司製)   化合物A1-3:NK EsterA-DCP(三環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股)公司製)   化合物A1-4:NK EsterAPG-200(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股)公司製)   化合物A1-5:A-9300S(多官能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工業(股)公司製)   化合物A2-1:NK EsterBPE-500(乙氧基化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股)公司製)
作為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係使用下述之化合物(B-1)。   化合物B1-1:Irgacure 184(BASF公司製)
作為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係使用下述之化合物(C1-1)、(C2-1)~(C2-4)、(C3-1)及(C6-1)。   化合物C1-1:EP-4100(雙酚A型二縮水甘油醚:(股)ADEKA公司製)   化合物C2-1:ADEKA RESIN EP-4088L(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二縮水甘油醚;(股)ADEKA公司製)   化合物C2-2: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   化合物C2-3: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   化合物C2-4:Epiclon HP-7200(雙環戊二烯型縮水甘油醚;DIC(股)公司製)   化合物C3-1:CELOXIDE 2021P(脂環式環氧化合物;(股)Daicel公司製)   化合物C6-1:甲基丙烯酸甲酯70質量份與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30質量份的共聚物(重量平均分子量8000)
作為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係使用下述之化合物D-1。   化合物D-1:下述構造所表示之2種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碳酸伸丙酯50%溶液
依據[表1]~[表3]可得知本發明之硬化性組成物係硬化性及硬化物的密著性為優異。

Claims (6)

  1. 一種硬化性組成物,其係含有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50~80質量份、自由基聚合起始劑(B)1~10質量份、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20~50質量份及陽離子聚合起始劑(D)1~10質量份,且前述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與前述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之合計為100質量份之硬化性組成物,其特徵為,   前述陽離子聚合性成分(C)含有碳原子數11以上的醇之縮水甘油醚。
  2. 如請求項1之硬化性組成物,其中,前述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含有碳原子數2~60的醇之丙烯酸酯或碳原子數2~60的醇之甲基丙烯酸酯(A1)、或酚化合物之丙烯酸酯或酚化合物之甲基丙烯酸酯(A2)。
  3. 一種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來使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
  4. 一種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藉由加熱來使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之硬化性組成物硬化。
  5. 一種硬化物,其係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之硬化性組成物之硬化物。
  6. 一種接著劑,其係由請求項1或2中任一項之硬化性組成物所成之接著劑。
TW107111253A 2017-03-31 2018-03-30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TW2019007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1052 2017-03-31
JP2017071052 2017-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796A true TW201900796A (zh) 2019-01-01

Family

ID=6367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1253A TW201900796A (zh) 2017-03-31 2018-03-30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其硬化物及使用該硬化性組成物之接著劑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8181846A1 (zh)
KR (1) KR20190129830A (zh)
CN (1) CN110114376B (zh)
TW (1) TW201900796A (zh)
WO (1) WO20181818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1575B (zh) * 2019-02-08 2021-06-2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基可固化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層、偏光板以及影像顯示器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8181B (zh) * 2018-11-30 2024-02-27 常州正洁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六芳基双咪唑混合光引发剂
CN111258180B (zh) * 2018-11-30 2024-03-08 常州正洁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六芳基双咪唑类混合光引发剂及应用
JPWO2022092080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3450A (en) * 1993-06-16 1995-09-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abilized curable adhesives
JPH09268205A (ja) * 1996-03-29 1997-10-14 Asahi Denka Kogyo Kk 光学的立体造形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学的立体造形法
US20110144271A1 (en) * 2005-06-16 2011-06-16 Jsr Corporation Radioactive ray-curable liquid resin composition for use in optical stereolithography, and optically shaped article produced by curing the composition
JP5530470B2 (ja) * 2012-03-09 2014-06-25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偏光板用接着剤
JP5788841B2 (ja) 2012-08-15 2015-10-07 チェイル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偏光板用接着剤
JP6223349B2 (ja) * 2012-10-11 2017-11-01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928376B2 (ja) 2013-03-15 2016-06-01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流路切換バルブ
KR101577114B1 (ko) * 2013-10-11 2015-12-1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224639B2 (ja) * 2014-03-31 2017-11-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ハード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を含む物品
JP6472684B2 (ja) 2014-11-14 2019-02-20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US10106643B2 (en) * 2015-03-31 2018-10-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ual-cure nanostructure transfer film
JP6742590B2 (ja) * 2015-04-01 2020-08-1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抗体又はその抗原結合性フラグメント及びハイブリドーマ
JP6539488B2 (ja) * 2015-04-30 2019-07-03 株式会社Adeka 硬化物の製造方法、硬化物、硬化性組成物および接着剤
JP6949458B2 (ja) * 2016-03-30 2021-10-13 株式会社Adek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6894686B2 (ja) * 2016-09-30 2021-06-3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接着剤組成物、粘接着剤、粘接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1575B (zh) * 2019-02-08 2021-06-2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基可固化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層、偏光板以及影像顯示器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129830A (ko) 2019-11-20
JPWO2018181846A1 (ja) 2020-02-13
CN110114376A (zh) 2019-08-09
CN110114376B (zh) 2022-06-14
WO2018181846A1 (ja)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2891B (zh)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之製造方法、以及其硬化物
CN110114376B (zh) 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制造方法、其固化物、及使用其的粘接剂
KR102272147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경화물
KR102265025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경화물
JP2019026775A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KR102278179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경화물
KR102356563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경화물
KR102356381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경화물
TW201827517A (zh) 硬化性組成物、其硬化方法、藉其所得之硬化物
JP2018172494A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その硬化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接着剤
TWI814894B (zh) 組成物、含有其之接著劑、其硬化物及其製造方法
CN108884298B (zh) 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的制造方法、及其固化物
JP2018172493A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その硬化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接着剤
JP2017179202A (ja)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硬化物